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2 14:26
摘要 I
Abstract V
绪论 1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三、 本文研究设想 11
第一章关于历史意识的基本理论   15
第一节当“历史”进入“意识”一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16
一、 西方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发现人自己 16
二、 中华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与生俱有的本能和传统文化的产物.18
第二节历史意识的内涵、内容和特征   21
一、 历史意识的内涵 21
二、 历史意识的内容   23
三、 历史意识的特征 31
第三节历史意识的思想文化意义 35
一、 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和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 36
二、 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 36
三、 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 39
第四节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培育 41
一、 确立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 41
二、 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42
三、 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 43
四、 树立自信和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44
第二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述 45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环境与条件 45
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 45
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 50
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实践基础 53
第二节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9
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和初步发展 60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走向成熟   60
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91
第三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95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依据和条件 95
一、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产物 ..97
二、 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科学定位 110
三、 构建毛泽东思想体系,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 114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发展的历史意蕴 123
一、 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概括的历史逻辑 123
二、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产物 132
第四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法宝.139
第一节汲取丰富智慧,加强党员修养 139
一、 “从历史上解释,从历史的经验上说明” 139
二、 加强党员修养的历史视角 144
第二节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149
一、 党建课题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来解决   149
二、 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 , 154
三、 完善制度保障,树立作风导向,营造政治氛围 160
第五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165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清醒认识 165
一、 民族精神家园建构是“莫大之事业” 165
二、 革命政党应担负挽救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责任 168
第二节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 169
一、 文化建设的历史视野 170
二、 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 180
三、 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塑造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 184
第三节中华民族自信的树立 190
一、 总结历史,开拓未来 191
二、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增强信心 193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信 196
结语 201
参考文献 207
致谢 21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21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_)选题缘由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度泛滥,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的重要政治思潮。® 这一思潮,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论说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 试图全面解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历史理论和话语体系,瓦解中国 人民的历史认同,从根本上冲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动摇中国人民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把中国引向改旗易帜的邪路鼓吹造势。尽管我国 理论界对这一思潮进行了持续的批判,但是其恶劣影响却并未肃清。究其根源,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缺乏成熟的历史意识,历史观混乱错误。 那么,如何理解历史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如何培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的历 史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认真总 结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和成熟的宝贵经验。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初就萌发了历史意识,并伴随着革命事业发 展而走向成熟。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成长的重要历史时期O 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走向成熟,并在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确 立、中国革命领导核心的锻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是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延安时期中国 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密切关系极为必要、极其重要。
(二)研究意义
第一,“历史意识”是历史认识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和 热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即萌发了历史意识,并伴随着其领导的革命事业而 逐渐走向成熟。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况的梳理,有助于理解中国共 产党自身成长和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关系。
第二,本文主要探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事业成功之间 的密切关系,对于拓宽延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视野,深刻理解中国革命指导思 想、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等历史课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①历史虚无主义受关注度、活跃度和影响力在十大思潮的排名曾经高居第二位,参见人民论坛问卷调査中 心.2015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调査报告[JJ.人民论坛,2016(3):16-19.
第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借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意识问题上的 宝贵经验,有助于培育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成熟的历史意识,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党的建设;有助于传承 文明、发展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提升党和民 族的自信;有助于党和人民时刻铭记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扎实推迸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内涵。R.格鲁纳认为,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人类逐 渐摆脫了对自然和上帝的迷信和恐惧,使得自身成为历史的主体,进而产生了历 史意识。人“被看作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被看作是这些环境的操纵者;他被看 作是历史的产物,同时也被看作是历史的有目的的创造者。”①关于历史意识的具 体内涵,他们一般认为,历史意识是人们关于历史的起源、目的、过程和方向等 问题的认识和信念。®
关于历史意识特征的研究。有的研究者认为:首先,“历史意识”并非仅仅是 理性的产物,而是充满感性的,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③;其次,“历史意识” 具有时间性。而时间意义的获得是以“被意识到”为基础的。④再次,“历史意识” 具有阶段性。人们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虽然有时会出现认 识上的倒退,但整体上是趋于进步的。®
关于历史意识重要性的研究。首先,历史意识有助于反思历史,思考现代自 身的问题。⑥其次,历史意识具有公共政治启蒙的作用。⑦国外学者对于历史意识 缺失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俄罗斯史学家Aaron I.CUrevich研究发现,苏式马克 思主义史学破产以后,俄国出现了“哲学的空白”。鉴于此,他指出,缺乏成熟历 史意识危害巨大,会导致不负责任地编造历史,进而产生社会思想混乱。⑧日本学 者田中正俊以原子能问题为例,指出缺乏历史意识,不能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
①[英]R.格鲁纳.现代历史哲学[JJ.任莲魏译,哲学译从,2000(3):18-22.
②邹诗鹏.历史意识的迷津:后现代历史观批判[J].学术研究,2003( 1):14-20.
③隽鸿飞.历史意识的生成论阐释[JJ.哲学研究,2009(10):10-15.
④[德]宙恩•吕森.赋予时间意义一一以历史意识为概念基础的普遍分类学[J].张永华译,史学理论研 究.2002(1): 11-20.
⑤范为.赫勒的历史意识理论评析[JJ.求是学刊,2012⑶-.23-27.
⑥[日]田中正俊.战争体验与历史意识[JJ.栾成显摘译,抗日战争研究,1996(3):229-245.
⑦汪行福.历史意识与"历史的公用”——哈贝马斯的历史哲学[J].学海,2004(6):12-1 &
⑧黄凯锋.“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1. 炸与原子能发电的问题联系起来,其危险的结果是“人只不过是实验的材料,人 性被无视,被蔑视”①。
关于历史意识培育的研究。首先,必须加强史学研究。史学家要增强责任意 识,通过自身严谨的学术研究以重建本国的文化价值©;史学家和民众必须有人性 的深刻悲痛和反省③;史学研究的目的从“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 识的重建"④。其次,要以培养历史意识为目标开展历史教育。®
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也有涉及。他们既有对李大 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个体历史观的初步考察,又有将中国共产党视为一个整 体进行的研究,涉及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亚细亚生产 方式、农民战争、中国皇帝起源、考古学和近代经济史等问题。⑥
国外学界已有研究的主要成就:国外学者从人与历史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历史 意识的产生历程和科学内涵,并指出历史意识具有感性、理性、实践性与阶段性; 等特征;历史意识在反思历史与现代、进行思想启蒙、维护社会秩序和张扬人性 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加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等方面培育人们的 历史意识;历史观和史学研究等问题是探讨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问题的重要切入 点。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系统掌握历史意识的基本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参 考。
国外学界已有研宪的不足:国外学界对历史意识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 逻辑分析层面,未能深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具体分析领域,未能将中国共 产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深入考察,未能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和革命 事业发展与其历史意识的关系,尤其是未能深入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 识与其领导的革命事业成功的密切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历史意识的内涵与本质。成庆指出,“历史意识,首先指的是一种对现世 的肯定,即将经验性的历史看作是人类生活的主要领域,其次,则指的是一种时 间意识”。历史意识的“概念化”就是历史观。⑦有的学者指出,把历史意识视为 “过去意识”甚至是“历史知识”是一种误读。历史意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
①[日]田中正俊.战争体验与历史意识[J].栾成显摘译,抗日战争研究,1996(3):229-245.
②黄凯锋.“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几当代青年研究,2006(1):8-11.
③[日]田中正俊.战争体验与历史意识[J].栾成显摘译,抗日战争研究,1996(3):229-245.
④庞玉洁.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一西方口述史学方法述评[JJ.世界历史1998(6):74-81.
⑤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ML上海止海教育出版社,1995:13,24.
⑥吴原元.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述略[J]冻方论坛,2012(5):39-44.
⑦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从变法到革命(1883-1910) [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当下联系在一起。①这些研究,指明了历史意识所具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 个向度。王春云认为,历史意识是一种精神观念和思维方法,是人对历史的感性 体验和理性认知的累积与凝结,它使人能够跨越特定时空,观照社会与生活,探 索人生和世界,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②对此,有的学者持有不同意见。例如于 友西就认为,历史意识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与方法,还包括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 感等历史情感。③
关于历史意识的内容和产生条件。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的内容包括:问 题意识、人文意识、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问题意识”中的“问题”,首先指向 的就是人类的现实难题和理论困惑。人文意识主要是指人们看待生命和文化的立 场和态度。④“历史意识”还包括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向历史学习、对历史负 责。⑨历史事实、历史思维和历史观等历史知识是人类历史意识产生的知识条件, 研究者观看、思考、领悟和体验的精神活动方式,是历史意识产生的另一重要条 件。⑥
关于历史意识的特征。隽鸿飞指出,历史意识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反思性 和批判性。⑦而历史意识的批判性,表明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状况的关注,反映了人 类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进程。⑧某种程度的宗教性是中国人的历史意识一个重要特 征,主要体现为相信历史的公正,敬畏历史的神圣。⑨
关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隽鸿飞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在创造历史的过 程中促进了人的意识包括历史意识的产生。因此,理解“历史意识”,必须要考察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历史意识是如何发展的?刘志琴以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发展 为例分析指出,发展观念是历史意识面临的挑战,是推动历史意识更新的动因。11
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意识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学术界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刘志 琴注意到了历史意识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她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它源于人类追本溯源、祭祖祈福的本能,是保障种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因素。中国 的史学集中了中国古人的伦理政治智慧,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成为中国
①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 一一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J.教育研究,2012(1):53-58.
②王春云.历史意识的蕴涵及其文学存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1-79.
③于友西.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密不可分[J].人民教育,1994(5):33-35.
④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一一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2(1):53-58.
⑤刘悦斌.重视历史学习,树立历史意识[J].文史天地,2012(10):1.
⑥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一一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2(1):53-58.
⑦隽鸿飞.历史意识的生成论阐释[J].哲学研究,2009(10): 10-15.
⑧孙晓喜,王振林.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J].长白学刊,2007⑵:辽②.
⑨高希中.历史意识的宗教性[JJ.山东社会科学,2011(3):38-45.
⑩隽鸿飞.历史意识的生成论阐释[J].哲学研究,2009(10):10-15.
11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J.中华文化论坛,1995(2):12-13.
人浓厚历史意识产生的文化根源。①赵有田分析比较了古代世界多种文明(如古印 度、古以色列、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历史意识的特色和发展历程,指出中华民族 具有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②王东详细分析了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阶段性特点和一 些重要发展方向的转变。他指出大约从西周初年起,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就已经 产生。但由于周统治者强调“敬德”和“明德”,试图通过施政者的政治道德实现 理想政治,所以使得周人的历史意识完全处于道德伦理的气氛压抑下,不能够深 入细致思考历史、文化与人生等重大课题。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文字记录所 承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已经能够有条件被人们普遍接触甚至深入理解,所以重新 审视历史与现实社会、人生的关系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的历史意 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性转变:由“鉴古戒今”开始转向 “藏往识来”。中国古人的历史意识开始摆脱功利现实的枷锁,具备了深厚的历史 文化取向,从而为中华民族尊史风尚和独特历史运思模式的形成铺平了道路。③江 心力指出,中国古代历史意识萌发之始就有渗透社会理想的倾向。从春秋时期开 始,中国古代的历史意识初步形成后就与政治相结合,影响现实的政治生活。秦 汉以后,中国古代的历史意识体现出文化反思的趋势,使得历史学的独立成为可 能,也成为推动文化繁荣的必要动力。历史意识的反思性,使历史学与哲学的界 限逐渐模糊,从而使得历史学日渐远离了社会历史演进的主流。®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某些学派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意识内容及其意义的个案研 究。朱人求分析了儒家文化中的传统(生命对历史文化的态度)与道统(生命在 历史文化中的地位)的关系,指出儒家自身生命里表现为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的 高度统一,以人为生命纽结的传统和道统都是人类文化生命历史意识的体现。⑨张 秋升通过对陆贾的著作一一《新语》的分析,指岀陆贾不仅关注、研究和撰写历 史,而且认为历史的发展变化受道德仁义规律的支配。陆贾使得秦人鄙弃历史的 态度和历史无用论的认识得以改变,开辟了秦史研究的先河,推动了儒学及文化 的复兴。⑥张宏研究了现代新儒家的重镇徐复观的历史意识,指出徐复观强调文化 的民族性,主张以历史意识为导向进行关于哲学、文学、艺术的思考。⑦刘殿祥研 究了闻一多的历史意识,指出闻一多在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中能够立足于现实, 深刻批判阻碍中国文化进步的劣根性,从历史中激活有利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原动
①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冲华文化论坛,1995(2):12-13.
②赵有田.论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J].东方论坛,2009(2):23-26.
③王东.历史意识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卩].河北学刊,2002(4):124-12&
④江心力.试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意识的演进[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4-47.
⑤朱人求.传统与道统一一儒家文化生命的历史意识[J].江淮论坛,2003(6):72-74.
⑥张秋升.陆贾的历史意识及其文化意义[J].齐鲁学刊,1997(5):66-72.
⑦张宏.徐复观的主体间性历史意识[J].齐鲁学刊.2007⑵:48-54,
力。①
关于历史意识重要意义的研究。第一,历史意识是历史学研究根本目的,揭 示的是历史意义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陈新认为,历史学研究根本目的并不是 仅仅解释政治、经济、社会等现象,而是在此之外“另有它物”,“这种它物就是 历史学应特别关注的时间性以及对其有着充分认识的历史意识”。“正是它体现着 历史的意义,维系着历史学的生存。”历史学家是以研究人类以往的实践(即历史) 来筹划将来,而历史意识恰恰揭示的是历史意义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历史意 义的大小要取决于有关将来的筹划是否能实现。②如何理解“历史意识”直接关系 到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问题。③历史意识的重要体现一一历史观决定价值观,关乎 国家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建设。®
第二,从历史意识中可以寻找批判现实的力量和构筑未来的模式。⑤对每个人 来说,历史实际都是以一种意识性历史的状态存在的。⑥李崇富具体论述了中国共 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展示和发展的历史舞台与社会基础。⑦张琳净论述了 历史意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⑧陆水明则着重分析了历史意识与国防现代化 建设的关系。@
第三,历史意识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构建精神家园。张 岂之指出,凝结浓厚历史意识的中国古代教育与史学传统保证了中华文化传承的 连续性。®赵有田也认识到,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以及延绵不断的史学传统,是维 系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百世流传的重要纽带。11瞿林东强调了历史学促进社会的进 步、对文化发展和人生修养的重要意义。12杨金华指出,历史记忆能够传承文化血 脉和凝聚族类意识;历史情感具有抚慰心灵和陶冶情操的精神价值;历史自觉, 是维系绝对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生命纽带。13
①文U殿祥.论闻一多历史意识的生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123.
②陈新.论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意识[J].学术研究,1998(8):48-52.
③隽鸿飞.历史意识的生成论阐释[JJ.哲学研究,2009(10):10-15.
④李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J].高校理论战线,2008(10):6-&
⑤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探索,1990(1):56-61.
⑥陈新.历史真实、历史意识与历史的用处[以世纪评论,1998(1):78-79.
⑦李崇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运用、发展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8(4):5-22.
⑧张琳净.马克思的历史意识与唯物史观的生成[叨.黑龙江大学,2006.
⑨陆水明.历史意识与国防现代化建设[J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82-85.
⑩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N].北京日报,2013-11-11.
11赵有田.论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J].东方论坛,2009(2):23-26.
12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4.
13杨金华.论历史意识与精神家园[J].江汉论坛,2012(9):61-63.
第四,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桂海认为,从历史意识中可 以寻找治安之道与民族共识,可以寻找自我身份认同。①刘志琴认为,理性化的历 史意识,不仅教给人们历史知识,沟通人们历史情感,还能够提供历史智慧与思 维方式,将珍视本国历史与研究世界历史并举,增强国际竞争意识,是爱国主义 的永恒主题。②
第五,历史意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杨经录指出,历史意识能够使人们对 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整体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意识。具体而言, 历史意识蕴含着尊重历史(传统)、关注现实和指向未来的价值倾向。③谷周亮以一 部英国体育学术著作(UNDERSTANDING SPORT)为例,强调了体育研究应该具 有历史意识。④王炳照则明确分析了历史意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作用:把 握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脉络,找到研究的思路和视角,最终确定研究问题。⑤
对于缺乏历史意识的巨大危害,研究者们更是有深刻的分析。有学者指出,; 普遍地缺乏历史意识导致了人们思考人生问题没有一定的时间深度,目光短浅, 对于植源于“过去”与“现在”的“未来”毫无展望。⑥李捷认为,缺乏历史意识 的历史虚无主义图谋击垮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与骄傲希望。⑦杨军则具体论述了历 史虚无主义在混乱价值观和历史知识、破坏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等方面的危害。®
关于历史意识培育的研究。第一,要在学术研究中树立历史意识。学术研究 中的历史意识,就是陈寅恪所倡导的“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 ®o就 历史研究而言,张岂之主张应该从多个角度展开对历史的研究。⑩王长华认为,重 视文献史料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意识。11第二,加强历史教育,明确历史教育 的目标是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世界许多国家历史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就 大学生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观教育。13瞿林 东提出,要尊重历史传统,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把历史趋势与现
①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探索,1990(1):56-61.
②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冲华文化论坛,1995(2):12-13.
③杨经录.历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意识[JJ.教育评论,2008(3):11-13.
④谷周亮.历史意识•多维视角•怀疑精神一一对UNDERSTANDING SPORT 一书的解读[J].体育与科 学,2006(5):10,15-17.
⑤王炳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7.
⑥王铎全.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1995(12):23-26.
⑦李捷.社科院副院长谈非毛化思潮:毛泽东成绩不容抹杀[N]冲国社会科学报,2013-9-16.
⑧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J].人民论坛,2013(27).71-73.
⑨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査报告[A].金明馆丛稿二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7.
⑩张岂之.把“死历史”看成“活历史”——谈谈我国传统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N].人民日报,2013-8-1.
11王长华."了解之同情”与历史意识建立[JJ.文学遗产,2012(3)149-150.
12陈其.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思考——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谈起[JJ. 课程•教材•教法,2000(9):1-7.
13李松林王秀刚.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23-26.
实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①孙坤明论述了大学生历史自觉培育的必要性、重要性、 有利条件和有效途径。②王晓荣从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根源与影响、梳理中 国近代历史进程、把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脉动、汲取人格培养和道德修养的历 史智慧等角度,论述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历史意识方面的独特优势。③当然,这种独特优势的发挥,离不 开科学定位其课程角色。④第三,要深入分析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黄凯峰在剖析历 史虚无主义思潮各种错误观点的同时,正面分析了历史事实与历史著述、历史规 律与历史责任、历史价值与历史评价、历史实践与历史教育等几个与现实密切相 关的理论问题,并从价值观角度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王晓荣、王华从党史事 件评价、党史人物把握和研究宣传党史的科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习近平反对历史 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⑥
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历史观发展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实践的关系研究,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人和党员的历 史意识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延安 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方面。关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观 发展方面的研究,奚广庆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其实践中,通过对历史的和现代的 认识成果的总结,提岀了以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与时俱进为内容的 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辩证唯物史观,完成了对近代机械的历史观 的超越,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⑦
在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人的历史意识研究方面,成果较多。已有研究主要集 中于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以及江泽民等党的领导人。 另外,也有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杨度和魏野畴等人的历史意 识。李润苍指出,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者。他 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史学体系,并亲自进行马 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撰写了一系列史学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⑧韩翼则具体阐述 了李大钊历史观的转变、唯物史观思想体系的开创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⑨熊 英研究了蔡和森唯物史观思想的形成背景和过程,总结了其基本观点、主要特征
①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25.
②孙坤明.大学生历史自觉的培育[J].教育评论,2016(9):89-92.
③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69-71.
④王晓荣.从多维比较中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角色[J]-教学研究,2010(1):57-59.
⑤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 究,2006(2):38-44.
⑥王晓荣住华.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思想述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59-64.
⑦奚广庆.在历史的研究与反思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2):46-52.
⑧李润苍.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史学的巨大贡献[J].史学史研究,1981(4):21-30.
⑨韩翼.李大钊与历史科学[J].齐鲁学刊,1987(1):54-62.
和历史价值,指出了其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中,对蔡和森唯物史观影 响青年毛泽东世界观以及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系的初步探讨尤为引人关注。① 毛泽东的历史观研究是个热点。宋德华总结了毛泽东历史观的主要内容:革 命发展论、规律制约论和人民动力论。②张海鹏进一步分析了毛泽东历史观从唯心 向唯物的转变,总结了支持毛泽东历史观的两个基本观点:人民史观和阶级斗争 史观,认为毛泽东人民史观对中国共产党影响深远。③王治涛对五四时期毛泽东的 社会历史观进行了研究,指出毛泽东在对旧社会的猛烈批判的基础上,提出要建 立中国共产党作为从事根本改造的基础;坚信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主张进行激 烈的阶级斗争,逐步转变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④
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历史意识的研究比较充分,研究范围涉及:邓小平历史意 识的内容和特点,邓小平历史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等。杨百成认为,邓小平的历史意识体现为:政治远见意 识;历史规律意识;发展意识和现实意识。⑤王文兵认为,邓小平的历史意识可以 从历史视野、历史态度、历史经验和历史信念四个方面来把握,具体表现为深刻 冷静的理论总结、浓烈的民族情怀和严肃崇高的历史责任与信念。®丁云从改革开 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意识,认为其历史意识包括对历史规律的科学 把握,对历史积弊的深刻反思,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和纵横比较的历史思维,辩 证看待文革浩劫的历史智慧。⑦张兴杰指出,历史意识是邓小平的一种重要素质。 邓小平的历史意识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要 求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能够科学地历史地评价党的领导人。⑧汤兆云从哲 学角度对邓小平的历史意识进行了思考,认为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 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和坚信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是邓小平历史意识在 哲学方面的特点。⑨孙坤明分析了邓小平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忠诚守望以及邓小 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密切关系。®
对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和知名党员的历史意识研究相对薄弱。窦晓光对周 恩来的历史意识研究是从档案学思想的角度展开的。他认为,求实存真、研究历
①熊英.蔡和森唯物史观思想[D].湘潭大学,200&
②宋德华.论毛泽东的历史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3(6):3-9.
③张海鹏.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观卩].中共党史研究,2004⑸:68-76.
④王治涛.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社会历史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99.
⑤杨百成.论邓小平的历史意识[J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1-17.
⑥王文兵.论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基本内容[J].学习论坛,2002(4):22-24.
⑦丁云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51-53,56.
⑧张兴杰.历史意识一一邓小平的重要素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35-37.
⑨汤兆云.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哲学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8):146-14&
⑩孙坤明.邓小平:民族精神家园的忠诚守望者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孙坤明. 王晓荣.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学术探索,2015(9):1-5;孙坤明.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37-842.
史和据档立史是周恩来档案学思想中历史意识的重要体现。①张新华从陈云及其对 《历史决议》的贡献角度分析了其实事求是、坚持党性、富有政治智慧的历史观。 ②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研究思路:以历史决议为中心来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 识。近几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史意识的研究有所深化。陈金龙指 出,江泽民能够尊重历史、善于借鉴历史,关心、重视历史学习和历史教育。③周 术槐则对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体现的历史观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强调 了对历史观的深刻解读,关乎对党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关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 的进一步发展。④于文善从历史观、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早期 的优秀党员和著名的活动家魏野畴进行了初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魏野畴还是一 位名副其实的治史专家。©余应彬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杨度的研究为 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可贵的视角。他认为,杨度晩年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 入中国共产党的举动与其历史观转变有重大关系。⑥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延 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与邓小平历史意识关系的研究。杨洁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考察,认为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 主义史学从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事业的胜利也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最终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主潮创造了条 件。这一研究,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密切关系,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课题的研究具有 重要参考价值。◎江丹林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邓小平历史意 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他认为,饱含浓厚历史意识的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入口处,它从历史观的高度深刻把 握住了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为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 了最根本的依据。⑧宋琦认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意识论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 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能够从世界格局变化的开阔视野来把 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方向,并能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世界影响
①窦晓光.论周恩来档案学思想中的历史意识[J].档案与建设,1993(1):6-9.
②张新华.陈云的历史观及对《历史决议》的贡献[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6):87-90.
③陈金龙.论江泽民的历史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2):70-75.
④周术槐.试析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的历史观[J].黑龙江史志,2012(9):62-64.
⑤于文善.魏野畴与《中国近世史》[J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0-163.
⑥余应彬.杨度晚期历史观论略[JJ.求索,1987(6):112-115.
⑦杨洁.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0.
⑧江丹林.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观意义——“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 [J].学术月 干 IJ,1997(10):3-10.
的角度去展望社会主义的未来。①周茜蓉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着一种 强烈的唯物主义历史意识,有现实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三个维度,统一于社会历 史本位。©倪志安和祝伟从马克思实践历史观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解读,指出 马克思的实践历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正反两 方面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倉雷紫翰明确指出,历史意识可以沟 通历史、史学与现实社会实践。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历史意识的普遍提 高和开发运用,有效促使以史为鉴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国内学界已有研究的成就:国内学者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向度来探讨历 史意识的内涵,并对历史意识与时间意识、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的关系进行了理清; 对历史意识的内容、特征、发展历程、重要意义和培育路径进行了论述;从历史 观与党的领导人的成长和党的理论创新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进行了深入 研究。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问题的理 解,为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国内学界已有研究的不足:绝大部分国内研究者将历史意识视为一种理性思 维能力,忽视了历史意识的情感属性;注意和研究了个别历史人物(尤其是个别 历史学家、学者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历史意识,未能从整体上梳理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环境和条件、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和 时代特怔等;研究了个别领导人的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思想,未能深入 具体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丰富内容(如历史传统意识、真实意识、反思 意识、认同意识和担当意识等等);未能全面探讨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 重大问题(如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确立、中国革命领导核心锻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家 园建构等)的关系;未能系统总结和反思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相关问题的经验及 启示,未能对当前党员干部群众历史意识培育的极端重要性和有效实现路径展开 深入研究。
三、本文研究设想
(一)基本思路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在科学界定历史意识的基础上,从解读历史意识
①宋琦.邓小平世界历史意识之探析[JJ.改革与开放,2011(2):8-9.
②周茜蓉.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历史意识[J].政法学刊,2003(5):72-75.
③倪志安,祝伟.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实践历史观解读[J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0-105.
④雷紫翰.历史意识、社会选择与科学发展观一一重新认识以史为鉴及其途径[J].社会科学战 线,2004(6): 111-116.
入手,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进而深入分析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指导思想、领导核心、中华民族精神 家园等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关系,以期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 命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中西方学界关于历史意识内涵的认识进行历史梳理,在此基础上, 对历史意识的内涵进行更为科学的解读和界定。同时,从科学历史观的确立、开 展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历史教育和树立民族自信等方面探讨成熟历 史意识的培育路径。
第二,考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梳理中国共产党 历史意识发展的历史并分析其阶段性特征。首先,从世界革命局势巨变与中国近 代民族危机加剧、中国革命胜利与失败实践的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引导 与中国传统历史意识的熏陶等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是历史的必 然,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发展成熟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其次,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产生、发展和成熟的 历史进程,分析其阶段性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产生、发 展与成熟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历史过程。本文为了凸显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 的阶段性变化,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 为三个阶段:1919年5月五四运动至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是中国共产党 历史意识觉醒和初步发展阶段;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党中 央离开陕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逐步走向成熟阶段。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 北至1949年10月中华人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进一步发展阶段。之 所以这样划分,和本文对于延安时期的理解有关。延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发 展历史和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 义的延安时期,就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后十四年,即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到 1949年10月中华人共和国成立。狭义的延安时期,是指从1935年10月19日党 中央率领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开始,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 离开陕北结束这十三年的时间,即学界通称的“延安十三年”。这一历史时期,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视角来看,跨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 解放战争时期。①本文采用学界有广泛共识的狭义延安时期界定,即1935年10月 19日到1948年3月23日之间的这段历史时期。正是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 历史意识逐步走向成熟。
①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延安精神探源[M].北京沖共党史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05:2-3. 第三,探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系O 深入考察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等人历史贡献的科学定位,构建毛泽东思想体系和 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等确立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努力,以及毛泽东思想内容的丰 富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关系。
第四,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领导核心锻造的关系。 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员自身修养中如何汲取历史智慧,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 历史以及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都体现了怎样的历史视野和历史目光。
第五,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筑的关系。 考察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的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着怎样的清醒自觉,如何通过开 展文化建设来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树立中华民族的自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第一,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本文虽然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些著名历 史人物,如李大钊、蔡和森、宣侠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陈云、 彭德怀等。但本文所主要研究的不是他们思想、理论和学说的逻辑建构是否周全 缜密,也不主要考察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在中共党史中的政治地位,而主 要关心的是他们历史意识的表现、特征及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密切关系。这些著名思想人物的历史意识,绝不仅仅存在于他们严肃的理论著: 作和学术研究中,同样也散落在他们的演讲、书信乃至回忆录(如宣侠父的《西 北远征记》)等文献中。只有采用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理解他们的历史意识,感悟他们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智慧。
第二,历史文献分析法。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大量文献资料。除了阅读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哲学家有关历史哲学研究特别是历史意识研究的相关专著和 文章外,还重点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文献资料,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和 《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等,以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文献,如《李大 钊选集》《蔡和森文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刘少奇选集》《周恩来选集》 《朱德选集》和《陈云文选》等。只有立足于这些基本文献的分析,才可以在深 入解读历史意识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指 导思想确立、领导核心锻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筑的密切关系。
第三,史论结合法。本文作者非常推崇这样的观点:“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著作, 首先不在于他成功地使读者接受了什么样的结论和观点,而在于它给读者提供了 多少新的、真实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知识” ®o鉴于此,本文的研究致力于在尽可能 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力争文中阐述的观 点和做出的结论有理有据。
(三)研究特色、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
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中西方文明历史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 初步界定了历史意识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历史意识的内容、特征、重要意义和培 育路径;
详细考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与发展的历史条 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 征;
从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科学定位、构建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举起毛泽东思想旗 帜以及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丰富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 史意识成熟在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深入挖掘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分析党建问题、对待党的历史和加强自身 建设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历史智慧;
深刻论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构建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树立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历史贡献。
研究不足: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历史意识基本理论的分析还不够深刻,对中国革命重大 问题论述的全面性有待加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历史进程的 复杂性、多变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过于注重采用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未能很好地运用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 方法,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 有待进一步深化。
①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前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5.
第一章关于历史就只的基本理论
提起“历史”二字,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语境中,总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或厚重之沉,或负担之沉。但不管怎样,历史的分量无人能够忽视。我们可以从 “历史”二字本义的释读出发,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说文解字》中,将 “历”解释为:“过也。从止,麻声。”甲骨文的“历”字,写作“規”。上面两棵 “禾”,表示一列列的庄稼,下面是一只脚(止),脚指朝上,脚后跟朝下,表示 脚从一列列庄稼中走过。金文、小篆在左上边加了一个“厂”字,表示在山崖前 种着整齐的庄稼。①显然,“历”字有时间和空间双重跨度的含义。正是这种跨度, 使其具有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累积,继而产生了分量之感。“史”字,在《说 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 史。”甲骨文中的“史”字,写作“詈”,形似一个人的右手握着一柄捕捉禽兽的 长柄网。金文、小篆与甲骨文的“史”字形体大致相同。“史”的本义,就是指管 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②因此,“历史”两字连起来,就是有记录(载)的人 类的过往活动。这些过往活动及其记录,对于人类本身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前进 的历史羁绊,也可能成为其前进的历史财富。而人们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态度,就 是历史作用在消极与积极之间转化的关键。于是,作为人类对历史思考的一种助 力,历史意识便很自然地进入我们考察的视野。
在西方,“历史”(希腊文“histora”)有己经发生的事情和叙述两重含义。这 两重含义被保留在了现代西方语言中。为了区分这两重意思,西文中用“History” 或“the history"来指“已经发生的事情本身”,即“历史本身而“histoiy”则 指对“对已发生事情的描述和研究”,即“历史学”。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无论 是“历史本身”还是''历史学”,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人类的实践活动不 仅创造了人类的历史,还促使了人的意识的产生。“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 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意识在 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由此可见,历史与意识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内在地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当 中。但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历史”却不是一开始就被人类自觉的“意识”
①许慎.说文解字[M].长春洁林美术出版社,2015:157.
②许慎.说文解字[M].长春洁林美术出版社,2015:256.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152. 到的。在文字诞生之前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于历史的意识是自发的、 模糊的。因此,“历史意识”作为人类历史认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①,本 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生成。由于“历史意识”是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特别是进行历 史认识和理解的关键,所以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进行梳理。
第一节当“历史”进入“意识”一一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在回顾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亦或事实:无论 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在创造出文字之前,人类己经产生了关于自身命运、 自然与社会演变的种种思索。这些思索,通过大量的神话(主要叙述神或半神化 的人)或者传说(主要记叙作为祖先或英雄的人)世代流传下来,承载和锤炼着 人类的思想,迸发着人类的智慧火花,成为历史意识的滥觞。有学者认为,这种 初级的不自觉的历史意识源于人类的“记忆一一回忆”本能。②其实,立足于回忆 基础上的想象对于人类则更为重要。“对于人类的进步贡献极大的想象力这一伟大 的才能,这时已经创造出神话、故事和传说等等口头文学,已经成为人类的强大 的刺激力。”③正是由于具有了这一 “伟大的才能”,人类的历史意识开始了从自发 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幼稚到成熟的艰难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的一些杰岀的历史著作,其开篇无不是关于神话和传 说的叙述,如希罗多德《历史》和司马迁的《史记》等等。但即便如此,人们对 这些历史著作的学术价值却充满信心。换言之,大量神话传说被作为人类历史予 以记载,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这些历史著作严肃性的敬仰。神话传说,一方面反 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种种无奈一一必须借助于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或英雄的 帮助才可以摆脱困境;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通过在与自然的残酷斗争中,对自己 美好未来的想像得以逐步实现。由此,在美轮美奂亦或光怪陆离的神话和传说中, 人类展开了关于自己历史命运的思索,历史意识得以真正萌发。
一、西方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发现人自己
(一)摆脱愚昧,奔向理性
由于人类早期历史意识的萌芽蕴藏在自己创造的神话与传说当中,所以试图 严格区分历史与神话传说,将人自身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便成为人类历史意
①英国学者约翰•托什在其所著的《史学导论一一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和德国学者约恩•吕 森在其所著的《历史思考的新途径》中都曾单列一章专门论述历史意识,足见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②郭小凌.西方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84.
识发展的重要阶段。
西方人的历史意识能够摆脱虚幻、走向理性,得益于希腊哲学的产生。伯罗 奔尼撒战争以后,雅典陷落。急剧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造成了人们命运的跌 宕起伏,促使着希腊哲家们的研究兴趣从探寻自然奥秘转移到关心人类自身生活 上来。“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执着于亲历重大人类社会历史事件的认真记录,以 防止它们因时间久远而被人们忘记。但由于希腊思想家们受“自然永恒”观念影 响太深,笃信知识对象的不变性,导致其历史意识滑向了反历史的泥潭。
基督教神学将人类历史描绘为创世、堕落和拯救的历程,打破了希腊一一罗 马时代占主导的历史循环论,使人类生活有了未来面向。尽管奔向未来的道路是 一趟救赎之旅,但毕竟不再迷茫。这样,人类的历史意识中便有了 “进一步”、“上 升”等内容。"就是人类从根本上面向未来、关心未来。这种在盼望中面向未来的 态度上升到道德的地位,成为一种宗教诫命,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①而且基督' 教神学影响下的人类历史书写由于有了普遍的(世界通史)和划分时期的意识©, 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历史胸怀。
启蒙思想家们不相信上帝安排的人类救赎历史,用“理性”的武器战胜了对 神权的迷信,带领人们摆脱了上帝的控制。于是,人们开始将历史书写的重点投 向人类自身而不再是上帝、神灵和英雄,人类历史被描述为一部摆脱愚昧、奔向 理性的文明进化史。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历史著述中,上帝从可以支配并干预历; 史运行改变为对历史不能进行统治性的干预。
(二)还原历史的属人特征
19世纪,出于对启蒙运动时代历史哲学理性主义“独裁”倾向的严重不满, 以维柯为先驱的历史主义思潮兴起。历史主义思想家们认为,历史是由人类自己 创造的,各民族、各时代的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条件和存在价值,不能简 单使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裁量,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废弃传统。这些思想,“赋予 了普遍价值以历史特殊性的维度”,成为民族独立和自强运动的思想武器,也是历 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③历史主义学者坚持认为,“每个时代都是人类 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并拥有它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不认为存在着普适性的 价值观”,“必须努力根据其自身的条件来理解每个时代”④。
正是因为启蒙思想家带领人们用理性的光芒驱散了神权迷信的阴霾,西方人
①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9.
②[英]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6.
③宋友文.“反启蒙”之滥觞一历史主义兴起的哲学反思[JJ.南京社会科学,2012(1):55-61;宋友文.历史意 识的觉醒与西方历史主义的兴起[J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⑶198-102.
④[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J.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的历史意识才得以真正觉醒。康德、黑格尔等人将历史纳入哲学的视野,以思辨 的方式来理解历史,围绕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如何统一这一历 史核心问题展开探讨,促使了现代历史哲学的诞生。
但由于思辨的历史哲学按照先验的思想“精神”来裁剪、安排历史,“剥夺了 历史的属人本质”①,湮没了历史意识中的人的价值,因此无法令人满意。进入20 世纪,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取代思辨的历史哲学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话语。分 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将历史研究从对历史的总体把握转向对历史认识的反思,强 调了历史研究者要从把握人的欲望、情感、思想等人类属征出发,来研究拥有丰 富生命内涵的入类历史。这种历史哲学凸显了历史的属人特征,但却不可避免地 走向了 “思想创造历史”的极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历史哲学的“语言学 转向”出现,将对历史本身和历史认识论的研究都予以回避,仅仅关注文本或历 史研究方式,忽视了人类历史本身,模糊了真实与虚构,造成了人类对自己历史 认识能力的怀疑。②历史被“终结” 了,人类的历史意识陷入困境与危机当中。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对人类历史思维进行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它在强调历史发展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同时,又指出“历史不 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③它以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 实践作为观察和认识历史的立足点,从而最终实现了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的统一,使历史认识的真理在人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得以呈现④,真正地还原了历史 的属人特征,标志着人类的历史意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二、中华文明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与生俱有的本能和传统文化的 产物
(一)对历史本能的兴趣和敬意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的民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是“中华民 族精神世界的一个特点。” ◎中国历史的延续不断与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强烈是互 为因果、互相成就的。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萌芽可以在《山海经》《楚辞•天问》 和《淮南子》等文献记载的神话传说中找到。在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不 仅各民族部落首领都被神化,即使是夏商周的始祖也都无一例外地以神的面貌出 现。这种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历史意识,是人们追念先祖的情感流露,更是凝聚
①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
②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6.26-27,135.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57:119.
④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8-29.
⑤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4.
先民部族共同发展的重要资源。
与古希腊人崇尚哲学而贬斥历史的传统不同,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对自己的 历史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敬意。①黑格尔曾经这样评价:“据史书记载,中国 是最古老的国家,因此历史必须从它说起。”“中国各朝代都不断出现'史学家', 其数量和可持续性是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②中华民族“自觉的历史意识的产生”, 是从商代开始的。©在商代,祭祖祈福的观念已经产生。据学者统计,出土的殷墟 甲骨中关于祭祖的卜辞就有一万五千多条。®《尚书•盘庚》中记载,商王盘庚借 助先王遗志和上天决意来说服臣民迁都于殷。这些记述,反映了人们善于借鉴历 史经验和智慧以“天命”言“人事”的观念,标志着“先民的历史意识发展到自 觉阶段”⑤。此外,《尚书》按照虞、夏、商、周四代顺序编纂,反向构筑华夏历 史系统,体现了超越血缘和地域局限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意识,对中国 历史影响深远。⑥
(-)社会理想与政治抱负的基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统治者以及诸子百家不仅对人类历史问题兴趣浓厚, 而且逐渐摆脱上天和神灵的羁绊,对历史发展的阶段与过程和人在历史发展变化 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将自己的社会理想与政治抱负建构在历 史追溯、历史反思与历史想往的基石之上,试图引领人们践履“先王之道”,重返 “三代之治”。
《尚书》《春秋》和《论语》等著作不仅记载政治得失,而且品评历史人物, 为后世提供了历史评判的准则和为人处世的规范。正如司马迁所言:“夫《春秋》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 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⑦秦汉时期,统治者和思想家 们都自觉地从历史中寻找政治资源,为皇权独尊、国家一统提供历史的合法依据 与精神支柱。秦相李斯汲取分封制致天下大乱的历史教训,力排众议,说服秦始 皇推行郡县制,使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保障。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阐发《春秋》“大 一统”的大义,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朝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局面有了深 厚的思想基础。
①有学者提出,古希腊以哲学、思辨为智慧最高成就。与之相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最集中体现就是中 国史学,这是中国人具有浓厚历史意识的重要原因,参见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中华文化论 坛,1995,(2):12-13.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J.张作成,车仁维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4&
③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1.
④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J.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94:229.
⑤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3.
⑥王灿.华夏历史意识、"一元”史观及现代民族意识[J].广西社会科学,2013(3):104-109.
⑦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J.北京沖华书局,2011:2856.
司马迁撰写《史记》是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第一个高峰”。《史记》囊括一 切社会历史的恢弘历史视野,究“天人之际” “承敝通变”“成一家之言”①的雄伟 历史抱负与史学创作理想,重人事轻天命的历史观,在中华民族历史意识发展史 上具有标志性的地位。®
(三) 政治功用与文化反思的合奏
鉴于历史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极端重要性,唐代历史学获得官方认可,官方 修史取代私人修史成为史学创作主流。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不仅具有 更加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且文化反思意向愈发明显。杜佑“实采群言,征诸人事, 将施有政” ®,明确将历史撰述与“理道”相联系,使政治反思立足于历史文化反 思基础之上,胸襟更为开阔,底蕴更为深厚,因此反思更加深刻,影响更为深远。 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主张史学撰述“为帝王师”和“为后世法”,将文化反 思独立于政治功用之外,就是上述历史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清代大部分时间里,重史料收集、整理和考据的乾嘉史学是显学,发扬着中 华民族历史意识中“藏往识来”的优秀传统。晚清以来,民族危机频现。中华民 族的先进分子不仅注意开掘中华传统历史智慧,而且广泛吸收西方思想文化,逐 渐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大幕徐徐拉开。经史子集之学皆因西学的渗入而面 貌一新,成为近代中国诸多政治运动开展的思想资源。张之洞、冯桂芬力倡“中 体西用”推行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杂糅中西学术,论证变法维 新。
(四) 精神家园与文化自信的指向
进入20世纪,承载着中华民族浓厚历史意识的史学领域发生“革命”。中国 古代史学的史撰、史考传统都发生了新变化,“演变为史观、史料两大派别。史观 派注重理论思想,致力于大规模的编史著史工作;史料派崇尚材料,沉潜于具体 史籍史实的细密考订。”⑤史观派由梁启超的“新史学”开端,以进化论、民主观 念重构了中国历史;唯物史观派紧随其后,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了中国历史书写与 认知,进而以新式通史的编著和历史规律的“新发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救亡与 革命历程。史料派则创始于罗振玉、王国维的甲骨金石之学,胡适、顾颉刚的“疑 古”运动使其广大。因此派之功,大量承载民族历史意识的文物和典籍得以发掘、 整理和考辨,为20世纪上半期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和90年代国学的复兴以及中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1:2874-2875.
②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L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7-20.
③杜佑.通典(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3.
④江心力.试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意识的演进[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4-47.
⑤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步树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
这两派学者的努力,不仅浸染了鲜明的科学底色,而且弥散着浓郁的民族主 义气息,饱含着挚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敢于直面困境的问题意识和锐意进取的 责任意识熔铸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当中,成为我们在新世纪昂首前进的力量 源泉。
第二节历史意识的内涵、内容和特征
—\历史意识的内涵
当前,历史意识已经“成为公众讨论过去的一个中心范畴。”②历史意识内涵 非常丰富,因人们界定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不同,以致于有的研究者说“历史 意识是一个意义模糊的词汇” ®o “历史意识"这一词汇以概念的形式被国际学术: 界关注并进行严肃的研究讨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④
(一)人类普遍的一种精神活动和心理特征
不论专业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公众,其历史意识,都是人类调动记忆资源 的一种精神活动和心理特征。由于人类依赖生活经验经历来确认自我身份,了解 自身潜能;人们对他人现状及未来的把握也是通过在交往中对其个人经历的了解 来实现的。因此,历史意识“能够被视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属性”⑤。对于人类个体: 是这样,对于一个社会集体或民族也是这样。社会集体或民族正是通过社会集体 记忆(经验宝库)来“获得认同感、获得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⑥可见,社会 记忆是历史意识形成的必要因素。
当然,专业历史研究者所要求具备的历史意识不同于普通人的记忆(或社会记 忆)所反映出的历史意识。前者水平更高,后者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存在很 多不足。只有排除政治的社会的等现实因素的干扰,“充分地援用有关过去的知识”, 尽可能准确“最广泛地确认各类记忆”⑦,才是专业史学研究者所应该具备的更高水 平的历史意识。这一历史意识取决于三个原则:一,承认现在与过去有时代鸿沟, 这要求我们不能“以今绳古”,不能“将时代错置——缺乏思考地假设过去的人像现
①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②[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蒸甲福採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0.
③[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④孟钟捷.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J]历史教学,2011(19):53-56.
⑤[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椒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⑥[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J.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⑦[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代人一样行为和思想”;二,要充分考察经济、社会历史背景,“使得那些令我们感 到奇异的或不可思议的东西变得能够加以解释”;三,“承认历史过程的存在”,“有 一种历史的视角来揭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以便把握重大历史趋势。®
(二)一种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
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历史意识还是一个历史哲学研究和历史课程 教学(历史教学法)的核心概念。“历史意识是将时间经验通过回忆转化为生活实 践导向的精神(包括情感和认知的、审美的、道德的、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活 动的总和。” @历史意识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蕴含着对历史、现实和未 来的价值倾向。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意识不应被看作是用历史知识“加以填充的 精神容器”,而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作为用于导向和证明目的的可支配的 历史知识积淀而形成”的,它好似一个“生产车间”,可以创造“历史知识”③。 这正是历史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它并不是由社会存在机械地决定其形式和内 容的。历史意识有其自我发展的内在理路,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历史资料的 发现和运用,进而影响历史书写。
现在,“由于'历史'变成了公众感兴趣的事件”,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 还是在政治以及其他领域,历史意识的表现多种多样,作用日益突出。历史意识 与政治生活密不可分,以致于有学者将历史意识定位为“政治文化的本质元素”④。 由此可见,历史意识与人类的其他意识虽然都是人类的情感的、认知的、审美的、 道德的等精神活动,但本质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历史意识必须通过回 忆作为媒介,来分析人类的“时间经验”(即人类历史而非自然史)。并且,历史 意识通过回忆过去,受现在的主观意图影响和调动,且总是试图超越过去。因此, 历史意识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归结为人类过去的意识” ®=历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 意识,必然受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o那 么,什么情况或者什么因素会使人们形成主观意图,进而触动人们历史意识中的 回忆机制呢? 一般而言,人们面临一些机遇或者危险(特别是在面临重大社会转 型、剧烈社会政治变革)时,人们往往调动回忆机制,回溯历史,展开对历史的 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以期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和智慧,汲取教训和警醒,为现在
①[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一一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8-10.
②[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3.
③[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止海人民出版社,2005:60-61.
④[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0-61.
⑤[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3.
⑥黎澎,蒋大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6.
与未来的实践明确方向,增添力量。
在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人类的历史意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茫然到清晰、自 觉的历史发展过程,内容也不断得到丰富。在人类自觉的历史意识中,随着人们 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密切关系的思考日渐深入,人类历史的起源、发展动 力、历史进程、历史目的和意义等理性认知的问题逐步成为历史科学的研究范畴, 进而汇入历史意识,使其有了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如果从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出 发来认识历史意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 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 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①。这一定义,明确了人类在历史中的主体 性和创造性地位,以及人类对待自己历史的科学态度。
(三)人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和素养
我们还可以从人类的能力和素养角度来考察与界定历史意识。简而言之,历史 意识是人们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一种能力和素 养。这种能力和素养,既体现为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活动特征和属性,同时又 体现为一种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历史意识主体的成长历程和实践活动的深刻与否, 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感知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认识与处理状况,决 定着人们这种能力和素养的水平高低,体现着人们历史意识是否成熟。
二、历史意识的内容
历史意识中的时间,虽然往往被人们以历时态的形式划分为“过去”、“现在” 和“未来”,但实际上却“恰恰是以共时态的功能性联系呈现在自我意识之中的" ®o因此,历史意识内容的解读,需要我们从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密切联系的角 度来展开,而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尤其是不能将历史意识简单地理解为关于过 去的(或历史的)意识。
历史意识作为人类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可以从知识和价值两个维度来把握其 内容。当然这两个维度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甚至在一些方面是相互 融汇的。人们要具有历史意识,尤其是较高水平和较为深刻的历史意识,必须要 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如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等。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是人们“超 越个体狭隘生活空间”,成为人类历史的反思、批判者和人类命运发展使命的自觉 承担者的必要条件。③这些历史知识本身就已经成为人们历史意识内容的应有之
①瞿林东历史嘅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6.
②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J.教育研究,2012(1):53-5&
③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一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J.教育研究,2012(1):53-58. 义。人们在对历史知识充分把握的过程中或者说进行社会回忆的过程中,已经体 现出了历史传统意识、历史真实意识、历史反思意识、历史认同意识和历史担当 意识等明确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人们理解历史意识内容的重要维度。
(一)历史传统意识
历史意识是建立在人们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和经历的过程(即历史)感受和 认知基础上的。有的学者甚至说,历史意识就是“对过去的感知和理解。”①无论 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记忆,是其确认自我身份、了解自我潜力, 与他人(或他族)交往的依据,是其生存经验的重要来源。所以历史意识应该具 有尊重历史传统的内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首先就体现为 珍惜、尊重自己的历史。这是在历史基础上理解现实进而创造未来的前提。
尊重历史传统,意味着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充满好奇,饱含热情,心怀骄傲与 崇敬,但却不失理性。漠视、回避、嘲弄甚至歪曲历史等不尊重历史传统的行为, 是缺乏历史意识或历史意识不深刻、不成熟的表现。当然,尊重历史传统,不是 迷信历史传统。拘泥于传统是历史意识中保守倾向的体现,也是社会变革的思想 障碍。盲从传统权威,“对传统不加批判的尊重”,并不是深刻历史意识的体现。“传 统主义是对历史意识的最粗暴的扭曲,因为它删除了随时间发展这一中心观念。” ©也就是说,忽略时代条件变化,盲目固守传统,恰恰是对历史传统最根本的不尊 重。因此,历史传统意识应该包含“变迁意识”,关注历史的变化以及历史意识自 身的历史化,体现岀对历史传统的真正尊重。③
尊重历史传统,还表现为对历史事件发生(具体时间、状况)和发展的尊重。 人们通过历史书写、图画、戏曲等各种形式记载、回忆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尽 管在时间视角(循环论或进化论)、时间偏好(关注古代还是当代)和叙事结构(历 史时段的划分)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其“时间意识”是非常明确的,即在时间 序列上确认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体现了对历史的充分尊重。④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人的“时间”概念不是纯粹抽象的“感性直观的形式”(康德),而是体现在 具体“历史人物及其行谊”之中,内涵具体而丰富。并且,人们的思维绝不会仅 仅停留在时间上的确认,而是还会将隐含在历史事实之中的参悟天遂人事的智慧 结晶(历史传统)凝炼出来,作为人们世代可以获得教益的思想资源。个体生命
①郭小凌.西方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②[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一一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11-14.
③孟钟捷.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J].历史教学,2011(19):53-56.
④孟钟捷.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JJ.历史教学,2011(19):53-56. 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在群体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得以彰显,获得“超时间”的永恒。® 古希腊至18世纪前半叶的西方历史意识的这一内容也十分明显:“它从过去的范 例中攫取适用于现在和未来的政治的明智规则” ®o
“追念祖先”、“崇尚古训”是尊重历史传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这在中华民 族的历史意识中体现得尤为充分。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血缘纽带一直没有充分 解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宗法祖思想观念十分牢固,对于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 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追念祖先,彰赞功德,是为了使同辈恪守承载着祖先知识、 智慧和优良传统的古训,使其耀及子孙后世,光大昌盛民族。而追念祖先、崇尚 古训,就必须注重保护和整理历史资料,“藏往”才能“知来”。史官制度的完善, 大量官撰、私修史书和其他书籍的著成,记载了中国历史、社会、自然和地理等 方面的大量珍贵历史资料,促进了史学的繁荣。诚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于各种学 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③中国人引以为 傲的发达的史学,为中华民族历史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真实意识
历史的客观性或真实性是人们思考自身历史时不可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因 此,历史真实意识也就成为人们历史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真实意识,是历 史传统意识的必然要求。尊重历史传统,必然诉求历史真实。历史真实意识不仅 包括求真精神,还包括辨别真实的能力和理解非真实中的真实问题。®
一般而言,历史真实的内涵可以有三个层面的认识:第一,历史上的真人实 事(即本在真实)或生活真实。第二,史料记载的人和事,即历史书写(历史学) 中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意识应该优先于现实社会需要。这是一种能够 根据它的自身价值加以辩护的原则”⑥。第三,历史本质的真实(历史规律性的真 实、哲学真实或艺术真实),未必具体地现实地存在着,但应当是可能存在或必然 发生的。⑦要想发现和把握这种历史本质的真实,就必须更加全面地掌握历史资料, 从整体上而不是从个别的、从联系中而不是随意地运用事实和实例。正如列宁所 指出的:“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 意挑出来的,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⑧正是在这个意义
①黄俊杰•传统中国历史思想中的"时间”与"超时间”概念[J]现代哲学,2002(1):59-6&
②[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止海人民出版社,2005:75.
③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
④赵有田.论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J]冻方论坛,2009(2):23-26.
⑤孟钟捷.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I]历史教学,2011(19):53-56.
⑥[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J.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
⑦王春云.历史意识的蕴涵及其文学存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1-79.
⑧[俄]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上,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追求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而更加注重研究人类 社会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把握客观历史规律,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 ①。因此,历史真实意识,可以对应为对历史事实的探求意识,对历史如实书写的 规范意识和对历史本质真实的把握意识。当然,在现实当中,历史真实的三个层 面无法截然分开:历史事实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历史书写、哲学思辨和艺术 呈现才能被人们真正实在地把握。呈现出来的历史,已经注入了历史思考者(尤 其是历史学家)的思想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o历 史意识无法纯粹地分离成世界真实情况的回忆(即历史事实和历史书写)和主观 干扰性因素两部分。“相反,其固有的属性恰恰体现在过去的事实及其对于现在和 未来的意义的统一中。所以,历史是内与外的合成,是'真实'与'虚构'的合 成,是物性与意图的合成,是经验性与规范性的合成。”③因此,历史真实意识的 这三层内涵也就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中国古典史学中的“以史为鉴”(以《尚书》为代表)、“以史为法”(以《春 秋》为代表)和“以史立言”(以《史记》为代表)的思想,是历史真实意识的生 动体现。首先,“以史为鉴”的必要前提是鉴“史”之“真”。“求真”意识是“以 史为鉴”的应有内涵。其次,“以史为法”虽然高扬道德评判大旗,强调“定性之 真”(“价值之真”),但是并不排斥“叙述之真”(“认识之真”)。再次,“以史立言” 的《史记》,不仅做到了 “事核”和“文直”,而且“不虚美” “不隐恶”,实现了 “认识之真”与“价值之真”的统一。同时,司马迁对“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 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刻把握与细致刻画,把历史真实意识提 高到了哲学和艺术的层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真实意识达到了一个高峰。
众所周知,西方史学界和思想界对历史真实尤其是历史书写真实的怀疑从未 停止过,不断提醒着人们增强历史记录和书写的自律,反思历史书写与研究的理 论前提,推动人们历史真实意识的丰富、深化与发展。而在未来,“以古典史学为 代表的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历史真实性思想能够提供某些启示。” ®
(三)历史反思意识
历史反思意识是人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评判特别是批判的视角来审视 和考量人类历史的意识。历史传统意识和历史真实意识之于后世的价值受限于人 们的历史反思意识。人们面对自己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性事实,了 解历史真相,其更为根本的目的在于为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现实、改善现实、筹划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②[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44.
③[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止海人民出版社,2005:64-65.
④董立河.中国古典史学中的“求真”问题[JJ.史学史研究,2016(4):14-24. 未来、寻找经验和智慧支持。尊重历史传统、维护历史真实的目的是使人们对自 身和历史作出正确评判,以明晰自身在历史长河中的方位,并从历史中获得经验 和警示,从而积极地改变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自信地走向未来。而这就使得历 史反思意识成为历史意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历史反思意识源于人们对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内在动因的清醒自觉。同时, 对于自己历史中的传统和史实人们也会有优劣长短等价值判断。敢于直面自己历 史中的不足、过失和错误,并且勇于自我批判和深刻忏悔以自新,这是历史反思 意识的突出表现。①如何认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成败得失,必然需要某种判定标准 和原则。不同的评判准则背后是不同时代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其反映出的“道德 意识”也自然是历史反思意识的内容之一。当然,这些评判和认识的变化,是在 历史变迁过程中实现的。人类一旦认识到历史变迁不可避免后,就自然地开始致 力于历史变化深层动因的探究。
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历史的进化像自然的进化一样, 有其内在规律。”②而影响人类社会发生变化的因素,除了自然的客观的(天命的 天道的)因素外,人自己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现实活动也是促进 历史变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两者契合,即“人意”与“时势”符合, 或者说人的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历史变迁才会达到人类期望。因此,“变迁意识” 无疑也是历史反思意识的应有内容。③这种作为历史反思意识重要内容的变迁意 识,往往成为改革者们大展宏图的思想利器。重“历史的批判”是中国传统历史 意识的重要特点,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批判智慧,而且现实地推动了中国历代 变法革新和社会发展,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一大奇观。④由于“人意”和“时势” 都得到充分关照,从而使这种历史评判具有了崇高性。因而,后人可以明辨人物 是非曲折©,洞悉治乱得失原委,认识“变通张弛亡故”,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入 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量和批判,达到“彰往而察来”的目的。
近代以来,人类历史拥有了世界历史的维度,因此,历史反思意识也应该具 备世界胸怀和国际视野,增添富有时代性的新内容,助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
(四)历史认同意识
历史认同意识是人们基于自身“归属”于一定历史的认知而始终保持统一的
①王春云.历史意识的蕴涵及其文学存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1-79.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③孟钟捷.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J].历史教学,2011(19):53-56.
④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探索,1990(1):56-61.
⑤这一点在中国人的历史思维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有学者指出,中国史家借助“道”和“理”的概念,通 过历史事实进行评判,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道德思维。参见黄俊杰.中国历史思维的特征[JJ.姜苴译, 史学理论研究,2013⑵:127-133.
能力和素养,表现为浓烈的情感皈依和坚定的理性行为。人类历史上认同构建有 两条基本的路径,即依赖血族文化的历史认同和依赖利益一致的利益认同。历史 认同是“被给予”身份归属,主要依靠宣传教育来实现;利益认同则是主动“选 择”身份归属,主要依靠制度保障来实现。在现实人类历史实践中,一个个体或 群体的认同,并不是由单一的历史认同或利益认同来构成,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由于对利益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利益本身影响甚至决定利益认同,并且由历 史传统决定的身份定位确立利益边界和范畴,因此,历史认同是比利益认同更具 有根本性的国家(民族)认同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已经得到确证。历史形成文化,滋养情感,迸发力量。历史认同意识是认同建 设的根本意识。因此,有学者指出,当前国家(民族)认同建设,要在制度保障 利益发展和分配强化利益驱动认同的同时,从国家的高度恢复历史原貌,普及历 史知识,建设国家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强化历史自我确认和自我认同意识,用 历史文化传统之根本来构筑国家认同的基石。①
历史认同意识源于人类祭祖认宗的意识,体现群体的一致性。理性化的历史 认同意识,通过共同的历史回忆,鉴定民族(国家)成就,超越对历史的迷恋, 珍视自己民族(国家)的历史辉煌,正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竞争和比较,树 立民族自信,激荡爱国情怀。②历史认同意识,通过记忆留存,血脉确认,传承文 化,凝聚意志,规范行为,慰藉生命,塑造灵魂,孕育了文化认同。③在历史集体 回忆中寻求自我确认和群体认同,使得民族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传承,连绵不断。 文化的内涵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发生变化,而历史认同意识却相对固定不变。因此, 历史认同意识在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④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写就的。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塑 造着民族心理,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形成过 程中的认同意识表现为:同祖法认同和异族法认同,将历史认同和利益认同两种 路径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当中原汉族(或少数民族)政权出于团结其他民族的考 虑,往往从历史上寻找大家同祖的根据。而其他民族出于自己政治地位提高的现 实利益考虑,往往也乐于接受同祖这一说法。异族法认同多是中原汉族统治者为 维护自己政权,抗击少数民族侵扰而强调华夷之别、华夷之辨,通过异族来强化 排外的认同,以达到内部力量整合统一的目的。⑨
①何博.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5(1):54-5&
②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中华文化论坛,1995(2):12-13.
③杨金华.论历史意识与精神家园[J].江汉论坛,2012(9):61-63.
④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探索,1990(1):56-61.
⑤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J.探索,1990(1):56-61.
民族主义者往往会利用历史认同意识,强调民族基本特质的神圣,产生一种 强有力的、排外的认同感,撰写出“糟糕”的民族国家历史,为政治家在危急时 刻所援引。而这种民族主义依赖的是对历史传统的“断言”,而不是对历史严谨的 考究和严肃的“解释”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哲学家熊十力的《中国历史讲话》 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虽然人们可以从历史科学角度指摘其不足和局限,但是无 人可以否认其在激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方面的巨大历史贡献。中华民族在20世 纪30年代的“真正形成”,得益于这些受民族主义“鼓动”而强化历史认同的时 代杰作。
在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将其他文明整合进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历史 叙事,伴随着西方势力的扩张一度流行并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性叙事方式。这也 正是历史认同意识世界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历史意识从内外两个时间维度来表达生活实践。向外它通过故事阐释真实的 时间进程,使人们能够理清头绪,理解历史。向内则是把人类自己“意识为时间”, 使其意识到自身已融入到历史当中,以至于在展示历史的过程中,人多以“我们” 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就超越了每个人“生物意义上的时间界限,仿佛将一个社会 的或者文化的时间赋予他们的自我之中。有了这种自我,他们就会拥有比生物学 上分配给他们的寿命多得多的过去和未来。”®1因此,可以说,历史意识“时间的 实践导向”功能,必然会促成历史认同意识和历史认同功能的形成。
一般而言,严肃的历史科学所要求的历史意识不能是和不允许是“从政治上 规定的历史意识,为实现某一政治任务而从上面所规定的历史意识”④。但现实的 人类历史往往不是这样书写的。各种客观因素,尤其是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 需要,往往会产生一种共同创造统一体(共同体)的历史认同的需要。这就使得 历史认同意识成为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统一体(共同体)构建过程中, 必须汲取不对称历史评价(视自己为正面他者为负面)的深刻教训,努力克服自 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折断自我意识中民族中心主义的锋芒”,将文化的多样性 视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财富”,寻找历史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善于运用 多种媒介(文字、戏剧、影视和歌曲等)推动频繁交往,保持自己历史在“内容 的确定上的开放性”,才会让历史认同意识“前途光明”⑤。
①[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一一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12-14.
②张广生,张彦丽.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思想史的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6):129-135.
③[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採炯译,上海止海人民出版社,2005:69-70.
④[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4.
⑤[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4-121.
历史认同意识是如何运行和操作的呢? “历史是自我理解的媒介物,是表达 及产生自我(个人和社会的)认同的媒介,是构想存在于自己群体的生活空间之 外和之内的他者的差异性的媒介。”历史认同意识通过历史叙述,“呈现自我文化 的认同,同时也要描述自我与他者的区别以及他者的差异”①。他者的差异被凸显, 被排除在自身之外,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规则,往往是民族主义强化内部认同鼓动 力量排外的手段。②而新型的现代民族的构建,则是对民族中心主义的超越,它通 过对他者差异性的包容与吸收成就了一个多元化的新的富有无限活力和发展潜力 的民族。“危机造就历史,历史造就认同”③。危机挑战了人们已有的历史理解和 认同内容,急需人们给予合理的诠释。例如,20世纪30年代,亡国灭种危机到来 之时,先进的中国人就是在批判和抛弃了大汉族主义的基础上,融合了各少数民 族的独特历史文化,从而助推了中华民族历史认同的形成。
在历史认同意识活动的过程中,“事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历史意识用准 则和价值的精神力量来加工事件,这些准则和价值通过文化的导向和意图调整着 人类的行动” ®o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每当大的危机和变动发生, 往往会被历史以著述或者其他形式记载下来,并不断被回忆呈现的原因。
(五)历史担当意识
历史担当意识是指人们在判断自己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历史 使命和责任的一种能力和素养。人们的历史担当意识有过去和未来两个时间指向。 对于过去的历史而言,历史担当意识意味着人们尊重历史的时间性和既成性,即 认可历史进程及历史事件的时间序列不可能颠倒错乱,更不可能重新来过。因此, 人们在进行现实的决策和实践时就要十分谨慎小心,要特别严肃认真,决不可草 率行事,以免所作所为变成历史而不能改变,以致铸成大错,留下遗憾,追悔莫 及。
对于未来而言,历史担当意识意味着,人们敢于直面历史遗留的难题和现实 存在的挑战,善于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致力于美好蓝图的设计和实现, 以期“创造历史”。当然,这就要求人们要有应对困难和困境的自觉、勇气和智慧。 超越个人利益得失,具有着眼于群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利益的公共关怀,是 历史担当意识的更高境界。⑤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历史担当意识生动地体现为对历 史事实的求真意识,对历史遗产的珍藏意识,对历史规律的洞悉意识和对历史著
①[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止海人民出版社,2005:130-131.
②[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J.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6.
③[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5.
④[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碁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7.
⑤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 一一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2(1):53-5& 述的使命意识等等。当历史大变动大转折时期,特别是民族国家危机严重之时, 历史担当意识还突出体现为一种浓厚的忧患意识。
三、历史意识的特征
历史意识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体,既富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而其 超越性则是建立在历史意识的反思性与批判性基础上的。此外,历史意识隐含时 间性的特征,它的产生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并表现为不同层次的历史意识。
(一) 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
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总是离不开人们对现实的兴趣和关注,离不开历史认 识主体对“历史事实”与“历史认识”是否一致以及历史诠释是否客观中立等问 题的思索和追问。一方面,由于对现实的关注,对认识对象的选择,认识与事实 间一致性拷问,对历史诠释客观性的反思等认识过程具有浓厚的感性融入和理性3: 伸张;另一方面,历史认识对象自身一一人类社会生活一一又饱含着意向、情感 和思想等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内容。伽达賦尔甚至强调,历史意识的"精神重要性 可能超过我们通常认为的自然科学应用的重要性”①。因此,历史意识的理性与感 性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之中。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历史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的复杂性,会 导致人们历史意识内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和理性的深刻性; 是影响历史意识的重要因素。©人类的情感助推历史意识的觉醒与深化,而基于对 历史实践充分尊重和理解的人类理性,则为历史意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规范与可 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干脆将人们“对历史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 当作历史意识构成的基石,决定着人们穿越时空、审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二)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
历史学家克罗齐的著名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一个角度指出了历史 意识的一个特征一一现实性。历史意识的现实性,首先表现为进入历史意识视野 的事实和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而非无条件的、抽象的。因此,历史意 识的现实性就意味着不承认永恒不变的事实,总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 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④。其次, 历史意识的现实性还表现为,这种条件性又体现为存在都是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的
①[德]H.-G.伽达默尔.历史意识问题(上)[JJ.王鑫鑫译,世界哲学,2016(4):5-1 &
②朱哲,薛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几思想理论教育,2015(8):64-67.
③王春云.历史意识的蕴涵及其文学存在[J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1-79.
④[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4. 存在。这就决定了历史意识的暂时性和过程性。人们总是从现实出发,考察与现 实密切相关的历史事实。与现实无关的历史事实,往往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不 能成为人们历史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历史意识中的现实性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 现实有关与否依赖主观判断),影响着人们历史认识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 历史的客观性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性描述,而是一种动态的历史性生成,即正是 历史认识的主体向度赋予了历史认识客观性以生命力。①
历史意识立足现实的条件和环境,饱含人们对现实的关注,但却有着超越个 体的、前代的以及现在的未来指向。后代的人们继承着前一代人创造的环境和遗 产,承受着前一代人所创造的历史的制约,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去开创他们自己的 历史,实现对他们前辈的超越。在这里,人们将个体之间的空间的社会联系变成 了历史的时间性联系,实现了对个体生命维度和地理空间跨度的双重超越。②这种 超越,在认识上既表现在“从后思索”(在把握现实中理解历史),又表现在“向 后思索”(在历史和现实中把握未来)。③关于“从后思索”的历史认识方式,马克 思曾经以社会结构剖析为例做过形象的比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 匙”,因为“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 之后才能理解。”©而“向后思索”,则将人们认识历史与创造历史的过程统一起来。 它使过去、现在与未来统一于人们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反映出人们以现在为核心 和出发点,积极认识历史,筹划未来的前瞻性思维。中国历史上,“藏往”“知来” “读史明道”等思想,就是“向后思索”超越性的体现。©当然,这两种历史认识 方式并不是各自分立的,而是往往相互渗透在一起,共同生动演绎着人类历史意 识的超越性。伽达默尔曾经这样描述历史意识的超越性:历史意识是一种“灵活 的” “革命性的变形”。历史意识问题“是一个了解传统在历史态度中所担负的角 色并且研究传统所具有的解释创造性的问题。”⑥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意识实现了 强烈的现实关怀、深厚的历史基础与明确的超越指向的有机统一。®
(三)反思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
历史意识内在地包含着主体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反思和本质把握。⑧历史 意识作为一种人类认识历史、认识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之所以能够改善现实、建
①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57-158,105-106.
②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57-159.
③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7.
④[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5.
⑤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76-177.
⑥[德]H.-G.伽达默尔.历史意识问题(上)[J].王鑫鑫译,世界哲学.2016(4):5-1 &
⑦杨经录.历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意识[J].教育评论,2008(3):11-13.
⑧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108-114. 构未来,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总是可以反思和批判自己的历史,正确地评判自己的 过去。正是基于此,人们得以深刻理解现实,并为未来的抉择筑牢了坚实的历史 基石。①历史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更是一种创造 意识。它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它一直保持着与不同观念和意识的对话、 较量。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一一历史唯物主义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反思、批判思辨历史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不断回 应各种历史观和历史哲学的挑战中不断完善自己,塑造着新的自我。®
另外,中国古代改革家、思想家构想未来社会的重要思维方法就是将先王先 世充分完美化、理想化,以便形成“今不如古”的历史认识,从而促成社会变革 的思想基础。这种思维方法从本质上反映了历史意识的反思性和批判性。③中国古 人在歌颂先贤大德、先世有道的同时,隐含了对现世弊病的反思和批判,孕育了 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想像与勾画。这些反思批判,不仅从政治制度、社会模式上展; 开,而且涉及文化建设、道德建构等人文内容;不仅停留在对具体问题的反思和 批判上,而且更深入到对人类历史发展根本规律的洞悉和把握上。
作为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成果,历史意识总是表现为人们能够不断凭借 自己过去的经历来认识和理解现在的状况和问题,并由物推己,反省自我。因此, 柯林武德说,“历史思维总是反思,因为反思就是在思维着思维的行动,而且我们 已经看到一切历史思维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
(四)时间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时间不仅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尺度,而且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展 开维度。人类历史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恰恰源于历史在时间上的展开。而对于时间 问题的拷问与深思,必然会产生取向不同的各种历史观念,充实、发展着人类的 历史意识。因此,时间性就成为历史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史意识在时间性的 展开与发展过程中,又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人类对时间问题思考的深度与 广度,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其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拓展的,是历史意识成熟程 度的重要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意识视为把握时间的工具和凭借,将时间与 意识分隔开来。他认为,如果人们意识不到变化,就不会感受到时间的存在。中 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将时间看作是一种内在的'‘思想的延伸”。他将理解时间当作 理解一切包括理解上帝的前提。科学家牛顿创造了一种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的时
①隽鸿飞.历史意识的生成论阐释[J].哲学研究,2009(10): 10-15.
②孙晓喜,王振林.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JJ.长白学刊,2007⑵:18-21.
③江心力.试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意识的演进[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1):44-47.
④[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J.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48. 空观念。海德格尔把时间与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的 时间意识区分开来,将时间变为历史的而非历史中的。他指出,人们存在就是时 间性对将来、已在和当下所“绽出”的历史。①基督教神学打破了循环论,将时间 理解为直线式的、不可重复的、进步的。历史作为神意的实现过程,在上帝的名 义下超越了各种狭隘的族群中心,树立起大一统的、普遍的世界历史意识。②有学 者指出,古代中西文化在历史意识的时间性问题上有明显区别。西方文化的时间 观念以人类为中心,被认为是有限的可终结的,而中国古人则将人与自然一并统 摄在时间的理解中,从而使时间获得了无限和永恒。®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赫勒将历史意识细致划分为六个阶段:一对无反省 的一般性的意识一一神话;二对反映在特殊性中的一般性的意识;三对无反省的 普遍性的意识一一普遍神话;四对反映在一般性中的特殊性的意识;五对反省的 普遍性的意识;六对反省的一般性的意识。④
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历史意识也在坚船利炮的掩护下传入中国。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人历史意识的时间性意蕴在近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 是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中西合历出现),使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和历史意识发生 了重大变化:人们将单向线性时间观念融入对历史的理解之中,将古今中西历史 纳入统一的时间架构内进行书写比较,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的历史视野。⑤富有时 间性特征的历史意识深深烙刻在中华民族的内心,成为中国大一统和民族凝聚的 重要思想资源。“时间性的中国方法论,即自古以变而在的生长方式”,使得作为 空间性的中国“能够长存而不被外力所解构”⑥。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绝非是单纯的自然史,而是人类的实践史,而时间是 人类实践的表现形式,伴随着人类实践而展开,彰显了历史意识的人类性和时间 性。
(五)层次性
就人类整体而言,历史意识作为一种能力和素养,有其从自发到自觉、从幼 稚到成熟发展的艰难历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神话传说往往是一个民族历史 意识萌芽的重要载体,这一时期原始先民的历史意识具有浓厚的自发性。经过漫 长的历史,人类的历史意识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进入文明时代,人类自
①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沖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7-39.
②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沖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3-46.
③王晴佳.历史思维的中国模式存在吗? 种跨文化的分析[J].董欣洁译,史学理论研究,2013(3):137-142.
④何莹.历史性、总体性与现代性一一赫勒现代性批判视域下的历史哲学研究[J].学术交流,2016⑶:17-21,
⑤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历史时间的重构[J].史学理论研究,2016(4):67-79,159.
⑥赵汀阳.作为方法论的中国[J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5-13. 觉的历史意识又经历了 “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从 具体到一般的发展过程”①,实现了历史意识愈加“成熟”、更为“彻底”和逐步 “深刻”的飞跃。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历史意识的深刻程度呢? 一般而 言,人们所具有的历史知识的丰富程度以及其政治才能、哲学思维和社会阅历等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素养,都是影响人们历史意识层次性的重要方面。②
据研究考证,中华民族自觉的历史意识是在商代产生的。之后,经历了一个 阶段性展现其时代特点的历史过程。有学者总结认为,孔子时代,中华民族的历 史意识“重点集中在保存对过去的记忆”。宋代欧阳修和司马光重写前朝历史,试 图反映时代的差异和阐释时代价值。清代乾嘉学者摒弃宋朝的诠史模式致力于恢 复、尊重经典。这种新的历史叙述的建构是历史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③人类在参 与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从模糊、茫然中逐步走向清晰、连贯,并摆脱神性的迷 幻,趋向理性化。®
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历史主义对人类自我意识的抹杀,扬弃了黑格尔思辨历 史哲学绝对理念对历史的统治,将人类的个性置于历史发展中予以展现,充分考 虑到了历史意识自身的历史性,“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 ⑤,从而成为一种“彻底的历史意识”⑥。虽然,深刻的历史意识并非统治者和知 识精英所专擅⑦,但大众的历史意识毕竟受制于自身兴趣、学识和视野,无法与统 治者和知识精英特别是专业历史学家的深刻程度相比。立足于长期专注的原始资 料的研究,专业历史学家可以摆脱情感与想象等因素的困扰,使其历史意识达到 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三节历史意识的思想文化意义
人们在历史意识的推动下,深入思考、洞悉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明确 历史使命,从而可以从容地创造、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 个民族的历史意识是否足够,是否深刻,决定着其应对现实困境和挑战以及科学 筹划未来的能力,是其真正成熟与否,是否具有朝气蓬勃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
①瞿林东历史•现实认生一史学的沉思[M]航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6-13.
②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26.
③王晴佳.历史思维的中国模式存在吗? 种跨文化的分析[J]•董欣洁译,史学理论研究,2013(3):137-142.
④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5.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7.
⑥韩志伟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J].北方论丛,2013⑸:122-125,
⑦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航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23.
⑧[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要标志。①
一、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和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
由于历史学是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而对过去历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因 此,能够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统一筹划的历史意识的获取与传递便成为历史学 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同时,这也是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②当然,历史意识 的具备,有助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着眼于现实理论和实践需要,回溯自己本学科 的发展历史,评析学科发展历史成就和遗留问题,规划未来的科学研究方向,实现 研究的突破性创新。事实上,任何一门科学研究,都有着历史意识所蕴含的立足历 史、重视现实和筹划未来的三个取向。因此,夯筑历史基石、饱含现实关怀和倾力 未来超越的历史意识是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其他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历 史的视角也就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视角。甚至历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如法学,其思 想品质、运思进路和精神气质的构成核心要素就是历史意识。®
解读历史意识的一种主要维度便是认知维度,“涉及的是:弄清楚过去发生了哪 些对现在和未来有重要意义的事情”④。这一维度,使历史意识成为包括历史学在内 的社会科学甚至是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而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书写中,更能体 现历史意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认知性历史书写,旨在探求历史规律,深化 历史认知;承认性历史书写,注重对曾被忽略抑制历史(如妇女史、新文化史和后 殖民史等)的承认;认同性历史服务于构建民族身份认同。这些都表明,历史意识 是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和一切科学研究的重要意识。⑤正确的、成熟的历史意识体现为, 尊重客观史实及其发生的历史条件,尽可能同情地理解历史过程和历史选择,从而 规范研究者的个人情感保证历史和其他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⑥
二'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
不同民族、群体对于社会、国家的认同总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特别是核心 的价值观。价值观建设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现实问题的
①雷紫翰.历史意识、社会选择与科学发展观一一重新认识以史为鉴及其途径[J].社会科学战 线,2004(6): 111-116.
②陈新.历史真实、历史意识与历史的用处[J]世纪评论,1998(1):78-79.
③许章润.转型时段的历史意识一一关于历史法学及其中国情形的发生论说明,并以德国近代历史作为比较 个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30,159.
④[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止海人民出版社,2005:17.
⑤张文涛.区分历史书写的三种范式:认知性的历史、认同性的历史与承认性的历史[JJ.甘肃社会科 学,2014(4):125-130.
⑥朱哲,薛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15(8):64-67. 应对、社会氛围的营造和共同蓝图的描绘,更加需要强化立足于共同历史记忆和 文化传统的历史认同的建构。只有在此基础上,牢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才能 形成,才能确保一个民族国家可以接纳自身的历史与现实,从容应对风险与挑战, 勇敢面向自己的未来。
历史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便是教育教化功能。人们不仅将前人的生产 生活的历史经验传授给后代子孙,而且还将其主流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行传输给 后代,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增强价值认同和国家认同。在发达国家,历史课程被 视为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有专门的全国性教育教学指导机构督促指导。而历史 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美国为例,学校历史教育国 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y in the schools)s 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 (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等机构都明确提出,"对于我们民主主 义传统的共同记忆,在今天的美国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关于自由、 平等和公平以及公民、政治、经济权利和义务的民主主义思想构成了美利坚民族 的道德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正像过去那样,今天也正帮助公民在正确与错误、 同时也在两个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进行选择。”①这些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便是 爱国意识。历史意识在西方国家确立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突出 体现在近代以来认同性历史书写(主要是民族国家历史书写)。这一历史书写范式 具有服务民族国家认同、建构民族国家神话、树立时代性对手或敌人等特点。©通 过明确本国历史在历史教育内容设置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彰显先民的历史业绩, 评判社会改革的成败得失,明确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些价值观的确立,往往不仅依赖于历史课程中历史知识的传授,更要在学生历 史思考方法的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中实现。®
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风教之兴废”与王朝兴亡的密切关系。 在唐代初年,统治者鉴于长期战乱后民众渴望安定和教育的状况,确立了 “偃武 修文”的“教化”方略。魏征结合隋朝历史上的循吏名臣垂范后人的事例,谏言 唐太宗“偃武修文”终获采纳,成为“贞观之治”的重要成因。此外,在唐代, 史学著述中的民族整合意识成为这一时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史家修史时,能 够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为各民族大融合和中华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构建与繁荣做出 了重要贡献。例如,史学家杜佑在《通典•边防》中指出,华夏、夷狄本无区别, 因地理环境而致民族风俗差异。这些建立在历史进化基础上的正确民族观点,对
①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2-14.
②张文涛.区分历史书写的三种范式:认知性的历史、认同性的历史与承认性的历史[J].甘肃社会科 学,2014(4):125-130.
③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1995:12-14.
于中华民族“天下大同”、“天下一家”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①再例如,《资 治通鉴》的重要思想价值在于,通过梳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揭示了历史意识特 别是吸收历史智慧和汲取历史教训与国家政治兴衰成败的密切关系。正如司马光 所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这些经验得失,非 常重要的是“风教之兴废”与王朝兴亡的关系。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对此进行了深 刻的论述。他结合东晋、南朝门阀地主风教衰败而致家族、王朝灭亡的历史,分 析指出,“风教所秽,递相师效,以为固然,而矜其'通识'”。他提出,从汉到隋 “伪德”“伪人”败坏风气,祸乱政治。这些认识,都触及到了历史意识关乎意识 形态巩固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问题。②鉴于此,中国古代统治者和历史学家一贯 重视以史育人,主张“彰善痺恶,以树风声”,强调“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 风声” ®o
运用和占有历史解释对于确立核心价值观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极为重要。中 国人的历史意识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将道德和政治评判寓于史学书写之中。历 史的评判在中国人心目中严肃而神圣,在人们价值观的树立中,历史具有至高的 权威。传统中国历史思维的道德特性十分鲜明。“道”这一中国传统历史思维的核 心概念,兼具宇宙论层面上“规律”和伦理学层面上“规范”双重意蕴。©反之, 意在挑战、攻击甚至颠覆既有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图谋,一个重要手段便是 从历史领域着手,打着“还原”、“重评”、“祛魅”等旗号,置换历史观,重新组 织历史素材,建构历史认知逻辑,提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历史解读话语体系, 引导人们怀疑、进而否定原有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瓦解原有秩序所立足的历 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我国近年来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便是真实的 体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意剪裁拼凑解释历史,试图造成人们历史认知混乱, 进而产生价值观迷信;以历史选择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意在消解人们对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否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和历 史成就,为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进行思想理论造势。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 高度警惕,切忌将此思潮当作一般的学术争论来认识,而忽视其思想实质和政治 诉求的重大危害。⑥历史意识对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巩固的重要性在历史大转折 时期往往体现得更加充分。“一逢世变,便想从历史中探寻世变之由”,史学遂成 “人类的教育”。因此,人们在进行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时,“进一步运用
①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91-95.
②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06,111-112.
③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30.
④黄俊杰冲国历史思维的特征[J].姜范译.史学理论研究,2013(2):127-133.
⑤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J].人民论坛,2013,(27).71-73.
和占有历史解释”便成为十分和极端重要的有力举措。①
三\传承文明' 发展文化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
(一)传承文明与发展文化
英国科学史学者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长期领 先的地位使得人们必须重新评价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正是中 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的“巨大的泉源”。而这些历史文化的沉积与传承,无不与“中 国人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密切相关。他以司马迁论述商代历史为例,指出中国人 历史意识的深刻性体现在拥有古老文字记载和可靠史料书写两个方面。②一个具有 深刻历史意识的民族,往往十分珍惜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注重在继承历史遗 产的基础上改善现状、构想未来。同时深刻的历史意识还体现为要有世界视野和 国际胸怀,要从中国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从中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中来 把握中国现实问题,迎接机遇与挑战,增强自己面向未来的信心。
在唐代,我国史学家刘知几就己经将饱含历史意识的史学的作用从“思齐”“内 自省” “劝善惩恶”的育人范畴提升到“生人之急务”、“国家之要道”的高度。③心 系国家、民族命运安危的忧患意识是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 史学家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然,古代史学家的忧患意识中王朝意识占主导, 更多地是从中国历史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而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被动地卷入世 界历史进程,近代史学家国家、民族意识逐渐占据主导,更多地用世界眼光观察 分析问题。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龚自珍称之为"良史之忧”,源于对史实的严肃 态度,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未来的深远谋划。④这种忧患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 精神宝库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意识对于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主 要体现为饱含历史意识的史学的重要作用。首先,史学本身就是狭义的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次,从广义上讲,史学全面记载了人类所有文化创造活动。第三, 史学对于促进文化积累、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大众文化至关重要。
史学既记载了人们的文化活动,又通过史学撰述,阐释了诸如重人、重教, 褒扬忧国忧民、舍身求法等先贤志士的行为和重要理念,还通过丰富和发展民族 传统文化,构建民族精神家园。此外,史学著作不仅记载各民族历史活动,而且 还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在各民族间传播流布,推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发展。同时,
①许章润.转型时段的历史意识一一关于历史法学及其中国情形的发生论说明,并以德国近代历史作为比较 个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30,159.
②[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8.
③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29.
④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22-123. 我们可以发现,史学所饱藏的历史知识、历史文献和思想资源对通俗文学和蒙学 读本的创作影响深刻,对于发展大众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①
历史意识还渗透在文学创作等文化建设活动中。就中国而言,史传是“中国 小说的母体”几乎是学术界的共识。文学家创作素材的探寻及写作指导思想的明 确无不体现着其深刻的历史意识。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述传统与史传传统 的密切关系,便是最好的例证。②史学作品中所记载的先贤名士的高尚品德、谋略 胆识成为古今文学家进行文学创作的题材佳话,寄托着人们的情怀,滋养着人们 的心田。富于深刻历史意识的人们,往往既能够于广博的历史知识中体味出历史 的大势与规律,又能够涵养提升自己的品德境界,突现“蓄德”与“明道”合二 为一的文化一体塑造。®
(二)民族精神家园一一对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建构
对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建构是中华民族历史意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 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中国是一 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一直是历代正史记载的重要内容。同时,史学又成为华 夏民族文化影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媒介。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 正是以史学为重要文化载体而逐渐形成和巩固的。史书撰写的多民族的开阔视野 (如《春秋》、《左传》等),在民族溯源问题上炎黄始祖共识的确立(如《史记》、 《汉书》等),对专述少数民族历史的史学著作(如《魏书》、《周书》等)承认正 史的地位,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文史籍著作译介的重视,对汉族王朝治国经 验教训的汲取,这些都是历史意识促进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动体现。④不仅如此, 历史意识还对于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形成、构建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中国先贤志 士不仅从中国历史中寻找到了民族共识,而且还探求到了治国安邦之策。同时借 历史之口评判现实,勾画未来既是中国人运思和疔为的一种方法,一种智慧,更 是一种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要超越个体、族群和政党的边界,上升到国家主导地 位和统治地位,必须要能广泛融合各界共识,有效回应现实和历史问题,并对未 来方向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明。而各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都有其历史渊 源和时代内涵。如果回溯历史,找到各方共识的历史基础,采取包容性的建构, 则能最大程度上消弭各方分歧,集中各方应对现实挑战的智慧,从而充实出一个
①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航州:浙江人民岀版社,1994:125-159.
②郭冰茹."革命历史"叙述与史传传统[JJ.扬子江评论,2016(2):16-22.
③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72-173.
④瞿林东伤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32-144.
⑤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探索,1990(1):56-61. 争取最大共识的未来设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是以新民主主义思想体 系整合了三民主义思想的积极内容,构建了一种国家视域的意识形态,从而为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
历史意识对传承文明、发展文化和构建精神家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重要原 因在于历史意识具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性,即敬畏历史(成就和道德的双重压力), 希望不朽于历史(家世传袭和“立德”“立功” “立言”),相信历史评判的公正(并 非仅以成败下定论)。®
第四节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培育
人类的历史意识从萌发到初步形成并逐渐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科学历史观一一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历史意识成熟的重要 标志。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树 立自信和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培育人们成熟历史意识的重要手段。
一、确立科学历史观一唯物史观
一般而言,历史观就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历史意识 较高层次的体现,反映着人们理性思维对历史的把握深度。历史观不仅关乎人们 对历史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关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筹划。历史观影响 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历史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历史观的 发展。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复古”、“循环”和“不变”等历史观。近代以来,伴 随着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进化论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步的历史观出现 并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机械的、简单的、“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以西方 文明为中心的“现代历史观”,忽视各种文明的差异性和各自独特历史文化的价值, 将西方模式神圣化、普世化,给解读人类历史和规划人类发展带来极大困难。③唯 物史观作为人类历史思维批判性发展的重要成果,将人们对历史认识的真理性把 握置于人们现实的社会实践发展中,实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体创造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条件进行考察,尊重历史进步与历史传承,超越了一 切唯心史观,是指导人类认识历史、理解现实和开创未来的科学历史观。
①徐涛.从斗争排斥到竞争共存一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政治整合的转向[JJ.理论与改 革,2017(1):64-70.
②高希中.历史意识的宗教性[J].山东社会科^,2011(3):38-45.
③孙迎光.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当代教育历史意识生成[JJ.南京社会科学,2015(1):126-133.
④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
唯物史观的确立,首先依赖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人们往往是立足历史知识全 面的考察、展开历史事实的认定,历史原因的分析,历史规律的思索,进而形成 一种对历史的总的看法,即历史观。其次,必须对各种错误历史观进行批判。当 前,冲击我国民众历史观危害最大的便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借口重评、重写历史,歪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否定我国取得的历史成 就,否认我国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企图通过 误导民众的历史认同、政治认同,来解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引导人们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明确历史责任和历史使 命,扎实开展历史教育和社会实践。①再次,需要加强历史观教育。大力宣传爱国 历史名人、爱国历史运动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立足历史进程的梳理和历史规律的探寻,开拓人们的历史视野,帮助人 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现代传媒,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 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历史观教育经验,制定合理教育规划,使历史观教育得以在 高度重视的条件下落到实处。®
二、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工具,又是人们社会实践能力和水 平的重要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决定着其发展潜力, 体现着其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志在长远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无一不高度重视哲 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马克思、恩格斯曾指 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③习近平强调,“历史研究是 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o这些论断实际上是从学科发展层面高度评价了历史意识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都需要对历史进程特 别是本学科发展历程进行认真梳理,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挖掘,肯定现有成就, 找寻现存问题,进而明确未来学科发展方向。此外,历史科学发展所具备的严谨 求实的学风、开阔融通的国际视野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需要的。⑤中国历史学 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记录载体和繁荣依托。只有从多个视角对它进行研究,将 “死历史”(过去的事)看成有生命的“活历史”,才能汲取有利于深化现实考察
①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一一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 38-44,86-87.
②李松林,王秀刚.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23-26.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④习近平.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8-24.
⑤张海鹏.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历史学[NJ.光明日报,2016-7-27. 的历史智慧。①再例如,古代文学研究也需要历史意识。只有具备深刻的历史意识, 才能达到超越冰冷的科学切入和过分同情的穿凿附会,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了 解之同情”。②
三、进行科学的历史教育
科学的历史教育是培育和塑造人们历史意识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传授历史知 识、传递历史情感、提高历史认知和历史分析能力,掌握历史规律等教育教学活 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意识深刻与成熟的一个明显表现便是将历史教育放在一 个突出的重要位置上来,明确政府在历史教育规划和保障方面的义务与责任,充 分发挥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突出学校历史教育的主 体作用,强调历史课程在社会科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就教育内容而言,科学的历史教育应包含以下内容:从整个人类文明历史进 程的大视野中,评判和彰扬本国本民族的历史贡献;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历史视 野中总结宝贵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凝炼民族精神;以文化平等繁荣的视角,审 视、认同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伟大历史成就。④另外,中国革命历史和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就历史教育的方法而言,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因材施教;要注意超越职 业和专业的限制,实施通识教育,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养;要注意既充分 继承传统历史教育的宝贵经验(如充分利用传统史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表 述优美等特点)%又要充分利用戏剧、影视和网络等富有时代元素的教育活动和传 媒手段,开辟历史教育的第二课堂,增强历史教育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另外,还 要将知识传授、情感传递和思想升华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历史教育的实效性。
就教育对象而言,不仅应包括在校学生,而且应包括全体公民。要把历史教 育作为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要使历史意识成为每一个公民所具备的基本 素养。当然,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 应该是最为关键的历史教育对象。党政干部由于岗位和职责的重要性,应该也是 历史教育的重点对象。
①张岂之•把“死历史”看成“活历史”一谈谈我国传统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N].人民日报,2013-8-1.
②王长华."了解之同情”与历史意识建立[JJ.文学遗产,2012(3):149-150.
③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M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2-13.
④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86-191.
⑤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86-191.
四、树立自信和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个国家(民族)深刻、成熟历史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自信的树立。一 个国家、民族的自信,是指这个国家(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予以充分尊重和 肯定,能够平和从容地理解悦纳现实,并积极主动地理性规划自己的未来。可见, 自信不仅来源于对现实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信心,更根源于对自己历史文化的关注 与认可。
自信正是在熟知自己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在纵向历史比较中,发现自身的进 步与价值而树立起来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如果我们不回到过去,查明我们是 如何一路走过来的,那么,我们将认为我们一直是如此的。如果你认为你过去的 处境和现在是一样的,那么,你就不可能对你自身有太多的自信,你会变得没有 价值、几乎就是无关紧要的。” ®
此外,一个国家(民族)的自信,还源于其在历史长河中对历史规律的主动 研究、仔细洞察和深刻把握。只有善于把握历史规律,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出 科学、清晰的规划,从而坚定地走向可以预期的目标,进一步增强自信。中华民 族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并自信地提 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是鲜明的例证。
自信还体现为人们清醒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的萌发与坚定。昨天的历史辉 煌和历史经验当然可以给予今人以启示和信心,但唯有人们在国家(民族)的宏 伟蓝图中找准自己的历史定位,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自己的动能,全力投入现实 困境的摆脱与美好未来的创造活动中。因此,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自然 成为一个国家(民族)自信的又一重要体现。这是历史意识中更正向、更积极的 高级阶段的表征,又可以称之为高度的历史自觉。
①[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J.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2007:4.
第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概述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环境与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 和未来三者关系的重要能力和素养。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社会集体相似,都具 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活动和心理特征:通过对历史集体记忆的分析,来形成自我认 同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这也是一种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密切关系思 考的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
鸦片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有识之士先后开出了向西方列强学习 科学技术、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渐进改良政治制 度等诸种救世良方。但无奈清王朝病入膏肓,这些方案都未能成功。于是,革命 呼声一时之间响彻云霄。而伴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发动资产 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幻想终于破灭。各派军阀一方 面割据混战,一方面宣扬腐朽封建文化,使人们丝毫看不到中国的前途和未来。 有感于“历史之罗网”对人们的禁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 动,猛烈抨击封建传统思想,热情传播民主和科学理念,试图将人们从“陈腐学 说之囹圄”中解放出来,为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带来一股清风。
以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使迷茫中的先进中 国人看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拯救民族和摆脱危机的新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 历史观,“与中国文化心理尊重历史经验、富有历史观念和历史情感,有非常接近 的地方。”①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较快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 “重行动而富有历史意识”②。部分深受中国传统历史意识熏陶的知识分子,热情 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 以饱含历史意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诞生在具有深厚历史土壤和浓郁 历史意识的中国大地上。这些都使得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具备了充分的条 件。伴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逐步成长成熟。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与世界革命形势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
①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3.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7. 外部环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 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 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 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①这句话明确地揭示了人与环境的 互动关系,即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质上是人类代际之间的历史 性关系”②。因为前一代人的意识恰恰蕴藏在后一代所依赖和要改造的环境当中。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同样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 共产党的历史意识离不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和世界革命形势发生巨变这 一外部环境的强烈刺激。同时,逐渐萌发历史意识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革命新 路,使得世界革命形势和民族危机状况朝着自己希望的和有利于自己民族国家争 取光明前途的方向发展变化。
“对于历史意识来说,危机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相反,它正是建立于危 机之上;没有危机,就根本不会有历史意识” ®o危机往往带来失去或者有失去危 险的悲痛的情感体验。这种悲痛的情感往往会触发历史思考,激荡历史意识萌发。 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敌入侵、国家领土和民族独立沦丧的巨大危机,以中国边疆 史地研究热潮和20世纪初的“史界革命”兴起为标志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意识 被激发。面对危机,先进中国人不得不援借欧美列强和近邻日本的成功历史经验, 以收拾世道人心,挽救艰难时局。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日益深入, 封建军阀割据混战厮杀,民族危机日渐加剧。“历史建立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经验之 上,这一时间经验是对'危机'的回答,危机必须通过诠释而被处理和克服。” ©中 国革命的先驱们对欧美列强的资产阶级革命方案渐渐丧失信心。而古代先贤的治 世之道,也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视为“粪秽”“毒药”,遭到抨击。富有历史意 识的先进知识分子这时挺身而岀。他们一方面试图以对历史的阐释来激发国人的 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又借古喻今,以新的思想方法来重新解读传统历 史资源,论述进步思想,建构未来理想社会。
科学历史观的逐步树立,促使先进中国人的史观危机得以克服。近代先进中 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所要面对的众多困惑之中,便有关于成功是否可能的这样一种 困惑:“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 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②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49.
③[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瀑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2005:145.
④[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秦甲福採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7. 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①在这一问题上,新文化运动中的 部分先进中国人已经开始抛弃中国古代循环史观和倒退史观,在学习进化论的过 程中逐步实现对西方线性进化史观的超越。线性进化史观源于19世纪后半期盛行 于西方的社会进化论,19世纪末伴随着严复《天演论》的传播而在中国流行开来。 这一历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野蛮向文明逐渐进化的。中国这样的东方文明古 国野蛮落后,因此必须向西方文明学习、靠拢,最终才有可能赶上西方强国。这 种历史观,曾经一度让部分中国人看到了学习并追赶超越西方的希望。但其内在 隐含着的“弱肉”必被而且应该被“强食”的帝国主义强盗逻辑,往往会成为西 方侵略中国的借口,无助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解除。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 子在宣传介绍十月革命胜利经验的同时,虽然承认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但却 坚决反对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厮杀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他指出,“人类若是想求生存, 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不该仗着强力互相残杀。”②李大钊不仅揭示了弱肉强 食的线性进化史观对于人类的灾难性后果,而且借用中国古代大同思想描绘了人 类共同发展的理想蓝图:“现在人群进化的轨道,都是沿着一条线走,一一这条线 就是达到世界大同的通衢,就是人类共同精神连贯的脉络” ®o 一直以来,历史循 环论和英雄史观左右着中国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看法。清末民初,伴随着进 化论的传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众多思想家开始深刻反思这些历史观的弊病。1902 年,梁启超发表了《新史学》一文,堪称这种反思的集中体现。在文中,他从“朝 廷”与“国家”、“个人”与“群体”、“陈迹”与“今务”以及“事实”与“理想” 四个方面,猛烈抨击了中国旧史学在历史观上的积弊,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国家政 权与民族利益的关系、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著述撰写与现实问题考量、 现实描述与未来构建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观问题。社会进化史观于是风靡一时。®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正是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大势中接 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 是唯物史观能够更深刻地阐明社会进化的原因,属于深受思想界主流意识形态一 一社会进化论影响的一种理论。但李大钊又从来不是一个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接受唯物史观“普遍历史”的观念,认为中国正处于资本主义扩张的世纪,不 可避免地正在遭受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斗争与无产阶级反 抗资产阶级压迫的阶级斗争是同一个历史过程。这一个历史过程胜利的取得,不 是单纯的机械的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而是要依靠“民彝”,即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
①蒋廷献.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
②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23.
③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31.
④张汝伦.史学与中国现代性——以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为例卩].学术月刊.2015(9):33-41. 实现。①历史的发展变化,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而不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丰 功伟绩来实现,这正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根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位创始人毛泽东,早年深受历史循环论和英雄史观的影响。 他曾经将中国古代历史概括为“一治即有一乱”这样治乱更迭的过程,并肯定了 “乱”虽然遭人厌弃,但却必然存在,并对社会生活有着实际的价值。毛泽东认 为,历史是治乱的循环,但“乱”一一危机却不会因为人们痛恨厌恶而就不会出 现,也不是毫无正面积极价值的一种存在,而是有着实际的意义的。毛泽东还指 出,研究一个朝代历史的关键在于研究英雄伟人(抑或圣人):“巨夫伟人为一朝 之代表,将其前后当身之迹,一一求之至彻,于是而观一代,皆此代表人之附属 品矣。”②这说明,1915年9月毛泽东写下这段文字时,他还是一个英雄史观的信 仰者。但是到1921年1月,毛泽东却立场鲜明地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 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③正是在这一科学历史 观的指导下,毛泽东认为无政府主义在事实上放弃政权并不能保护革命,不能完 成革命以挽救民族危亡,因此不能作为一种革命的指导思想。可见,应对民族危 机之科学历史观匮乏的危机,李大钊和毛泽东等人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 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便是唯物史观。他们认为,在国际帝国主义的 野蛮侵略面前,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革命意愿,必须把他们组 织起来,建立巩固的团体一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改造”而不是“改 良”为“下手处”,进而“改造中国与世界”。由于“中国问题”已经成为“世界 的问题”,因此,仅仅执着于中国改造而“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 义,必妨碍世界”,且中国问题也难以顺利解决。毛泽东赞成用“俄式”改造方案 十月革命的方案来应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
重视史学研究,为拯救民族危机寻求历史资源支撑。重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 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注重从历史上汲取经验和力量来改造世界,是无产阶级政 党的优良传统。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 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要重视历史” ®o
清末民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借鉴近代欧洲各国昌大史学激发民族 主义进而日益强盛的历史经验,主张发动“史界革命”,进行国民启蒙,凝聚爱国 意志,以利救亡图存。历史学研究逐渐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希冀中取代了经学,
①张汝伦.史学与中国现代性——以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为例[J].学术月刊,2015(9):33-41.
②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22.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tt, 1993:4.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走向中国思想学术界的中心。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渐渐用“文化”取代章太 炎而言的“历史”,史学又开始式微,重新走向学术边缘。©尽管如此,早期的中 国共产党人大都十分重视历史学的启蒙与救亡作用。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专 门开设《史学思想史》课程,并写下《史观》、《史学概论》和《唯物史观在现代 史学上的价值》等历史学的专门理论著作。®
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和诸种救国方案的一再失利,并没有击垮最坚强的那些 中国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给在黑暗中苦苦探寻救亡出路的 中国人带来了希望。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具 有世界意义,中国可以学习借鉴,因为“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 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20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进化革命是 历史的趋势和社会的发展潮流,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一种极有可能成功的救亡道 路,世界也将“必是赤旗的世界!”③一时间,“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相当一部分知 识分子的共识。但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学说庞杂混乱,使得不少关心中国前途命 运的青年人如同“隔着纱窗看晓雾”,迷惑迷茫,不知所措。
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活动家魏野畴有感于民族危机的深重,为唤醒和教育国 人,于1921年写成《中国近世史》,系统全面地梳理帝国主义列强自1840年鸦片 战争以来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侵略中国的历史,猛烈地抨击了满清封建政 权和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腐朽、无知、无能和罪恶,热情地讴歌了民族英雄、 人民群众和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魏野畴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能够将中国问题 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为先进中国人探索一条革命新路提供了 重要的思想借鉴。④《中国近世史》于1930年在上海出版,是成书和出版较早的 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得到了毛泽东等人的高度肯定。《中国近世史》与魏野畴翻 译的《美国史》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学术界和思想界都产生了影响。
当然,要想充分利用史界革命的有利形势推动中国革命,除了积极学习传播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说外,还必须积极争取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的帮助,争 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机构一一共产国际的支持。因此,中国共产党早期成 员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要论述中国革命对于世界革命的重大意义,以期为获得实 际援助提供理论支撑。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的演说,梳理了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其对世界革命的严重威胁。他通过 介绍中国无产阶级在红军中参加对高尔察克、邓尼金的斗争历史,“证明他们已经
①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J.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338-339.
②张汝伦.史学与中国现代性——以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为例[JJ.学术月刊,2015(9):33-41.
③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17-118.
④于文善.魏野畴与《中国近世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163. 成长为优秀的战士。”同时,张太雷也以俄、法帝国主义雇佣游民无产阶级挖堑壕 和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游民无产阶级对“满洲”、山东进行警察的监视的历史教训, 提醒共产国际,如果不去注意、支持和帮助中国,那么“中国丰富的资源和伟大 的力量”是会“被资本家用来同无产阶级作斗争”,阻碍远东乃至世界的革命。① 马克思主义者经过同其他各种学说旗手们的激烈论战,引导大批青年理解了 俄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一无产阶级革命反抗国际帝国 主义侵略,以及中国面临危局和必然选择一一在国际帝国主义压迫下,落后的实 业无法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能走苏俄革命的道路。尽管这些论述存在 着对俄国革命经验和中国国情认识肤浅的缺点,但对于广大青年人掌握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引导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壮 大准备了积极的思想条件。这种立足世界历史分析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意识对早期 中国共产党人影响颇深,以致于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的思维一度成为教条主 义错误的滥觞,为中国革命早期探索的艰难和曲折埋下了伏笔。直到延安时期, 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来分析世界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的、成熟的历史意识形成, 才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屡遭挫折的命运。
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引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在党成立前宣传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不 断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制。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和学说也成为马克思主 义者必须直面的竞争对手。马克思主义者利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作 为有力武器,针锋相对地开展历史话语权的较量,不仅“批判旧世界”,而且带领 人们“发现新世界”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学说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先进 分子将这一科学理论运用到分析中国社会、指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随着各地共 产主义小组的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得以更进一步结合,一批具有初 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最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 产党自从成立起,便旗帜鲜明地提出“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为了 更好地开展工人运动,必须研究包括“工人运动史”在内的工人工会以及其他无 产阶级组织的情况。③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第一个决议中,
①张太雷.张太雷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8.
就要求自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工人运动历史经验教训,表明马克思主义理 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能够激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呢?这里面有着十分 复杂的原因。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中国人借鉴世界革命历史成功经验 (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经验)以及反思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历史教训而 成立的党。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在整 理、扬弃英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等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浓烈历史意识的科学理论。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 观将中国问题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变革的宏大历史视野中,能够更深层次地剖析中 国革命问题的社会经济动因,为处在剧烈革命风暴和社会动荡的中国人提供了极 具说服力的分析视角。例如,恩格斯就曾经论述了革命爆发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任 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 得到满足。”①不仅如此,“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 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 @这种能够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学说,很快引起了先进中国人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度成为20世纪二三 十年代中国思想界特别是史学界众多思想武器中的翘楚。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 前,除了李大钊外,戴季陶、胡汉民等人都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历史的 相关论述发表。“唯物史观一度为重写中国历史提供了急需的方法论”,“它有效地 减轻了中国人历史意识的危机。”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中国共产党“哲学的根据”,一旦被中国共产党人用 来观察、分析中国和世界问题,就自然迸发岀历史意识的火花。张国慝在中共一 大上作的《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就是很好的体现。在这份报告中,他指出, “黑暗的政治局势和包围着我们的腐败的社会,许多令人难以容忍的社会不公平 以及悲惨的经济生活状况,所有这一切都是易于引起革命爆发的因素。”④张国慝 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中国革命爆发的可能性, 是一次运用唯物史观的成功尝试。毛泽东更是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唯 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因此,在马克思 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意识觉醒具备了内在的思想理论动因。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566.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0.
③[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J.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4.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4t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3:74.
(二)中国传统历史意识沃土的深厚滋养
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能够积极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一 员,有着中国史学经世致用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一个拥有悠久历 史和浓厚历史意识的国度里。中国传统历史意识中的忧患担当意识、经世致用意 识早就熔铸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身上。蔡和森曾经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 “大仁大勇,普渡众生,非入地狱不行”①。蔡和森以中国传统儒家和佛家的最高 道德来自勉,力主新民学会会友应该互相协助,共同进步,做到“以一人之忧共 诸天下,以天下之忧纳诸一身”②,体现了传统忧患担当意识的积极影响。当然, 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对于经邦济世的重要作用,更是中国传统历史意识在中国共产 党早期创始人身上的深深烙印。正如李大钊所言:“我们研究历史的任务是:一、 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确的证据;二、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③而恰 恰正是在这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历史意识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 有学者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性格非常符合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需 要……重行动而富于历史意识,无宗教信仰却有治平理想,有清醒理知又充满人 际热情”,这种中国传统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气质性格、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 上,使得中国人可能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④中国先进分子出于救亡图存的急 需,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中俄革命历史有相似之处,可以借鉴俄国革 命救亡之路来进行中国革命。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重新 分析、解读中国历史现实问题,为中国革命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远景论证。 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本质,使得“历史既不是一种消遣,也不仅是一项学 术事业;而是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实践性” ®o因此,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历史研 究,并带有鲜明的“政治意图”就不会令人感到费解。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中国先进分子的中国传统学术修养和中国历史文化 积淀成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历史意识觉醒的思想文化渊源。例如,李大钊在阐 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讲道:“天运人生周行不息,盈虚消长,相反相成。逝者 未逝,都已流入现今的中间,盈者未盈,正是生长未来的开始。”⑥中国传统道家 哲学的辩证法与西方传入的进化论在李大钊的时空筹划中得到了嫁接融合,成为 理解人类社会历史螺旋式进化的全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发展观,在中
①蔡和森擦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
②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
③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J.北京:人民岀版社,1959:469.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5.
⑤[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J.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3.
⑥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7.
国传统智慧的土壤中获得了滋养和成长,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再例如,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杨度,其佛学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诸多相似 之处,佛学思想也成为杨度晚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拯民救世的理论和思 想津梁。①
对于没有深厚学术修养的一般党员,他们历史意识的觉醒更多地依赖浅显通 俗、形式活泼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载体。例如彭德怀、李灿、张荣生、王绍南、 席洪全、祝昌松、魏本荣和黄公略等八人组成救贫会时,“都没有看过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书”。他们早年间接受革命道理,走上革命道路,更多地还是受到了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的故事和《水浒传》、《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中国历史和文学著 作的影响。救贫会的章程中有“灭财主,实行耕者有其田”,“灭洋人,废除不平 等条约”和“救济贫民”等内容,仍然有着浓厚的中国历史上旧式农民起义“杀 富济贫”的思想印记。②甚至到1928年的时候,在回答黄公略最近读书的问题时, 彭德怀回答:仅仅“看三本书:《共产主义ABC》(布哈林著)、《通俗资本论》(李 季编)、《水浒传》。”并且,彭德怀觉得自己“有些类似李逵。”③可见,中国传统 历史意识中的革命性思想内容对彭德怀的深刻影响不容忽视。彭德怀不仅本人积 极接受中国传统历史意识的熏陶,而且十分注意利用中国传统历史意识的积极因 素来教育他人。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发动“新式整军”运动。他注意抓住一个 俘虏兵哭诉母亲惨死经历的典型事件,开展“诉苦大会”,将人民军队新老战士、 干部各个家庭的血泪史联系起来,“一个人的痛苦,就变为大家的痛苦,大家的痛 苦也就是每个人的痛苦。很自然地提高了阶级觉悟,凝结为阶级仇恨。”④这样, 既充分地尊重了中国传统历史意识中的孝亲敬祖意识,又将其与马克思主义阶级 斗争思想结合起来,激发了广大官兵的革命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和革命 斗志,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充分肯定与大力 推广。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的实践基础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⑤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成长与成熟,是在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实现的。中国革命任务的极端艰
①余应彬.杨度晚期历史观论略[JJ.求索,1987,⑹.另,可参考童舜尧.杨度政治思想探析[D].南开大 学,2013.
②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2,
③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6.
④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50-251.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7. 巨性和革命环境的极端恶劣性,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在所 难免。中国革命实践的每一步成功抑或失败,都会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增 添新的内容,富有新的特色。可以说,中国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 的实践基础和根本动力。
(一)世界革命和人类文明历史视野的确立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其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便是将中国革命历史纳入 世界革命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长河中①,借鉴世界革命历史经验来解决中国 革命问题。许多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曾经试图直接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 借助共产国际的帮助来进行中国革命。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开展的革命运动一再 受挫,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始摆脱对苏俄历史经验的迷信和对共产国际指示的盲从。
“归根到底,实践比理论本身更具决定的意义。”②思维决策和思维方式具有“鲜 明的实践特点”③的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如毛泽东等开始不断反思革命的失败 教训,总结革命的胜利经验,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使得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逐步转危为安,一步步走向胜利。
抛弃对一切旧军阀的幻想,建立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走上自主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反思辛亥革命以来的历次救国运动 失败的历史教训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针对有人对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废督裁 兵”和建设所谓“法治国”的迷信,中国共产党人以辛亥革命中革命党向旧军阀 和封建势力妥协以致革命政权完全落于北洋军阀之手的历史教训,告诉国民和国 民党人,“现在仍然是政治战争的时代,并不是’法统'战争的时代”,“废督裁兵, 要由革命才做得到,至少也须努力创造一种革命的优势才做得到! ”④同时,鉴于 苏俄十月革命的成功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在革命过程中,彻底解 除或改组“旧支配阶级”的旧军队,才能保证革命阶级的统治权。⑤针对军阀之间 “武力统一”和“联省自治”的争议角逐,中国共产党批判了胡适等人的改制“止 乱定国”的错误主张,提出只有通过建立强有力的革命党,以最大多数贫苦群众 的幸福和实现民族的独立为目标,才能推翻军阀统治,实现“真正的”、“革命的 统一”。⑥而要想打倒军阀,中国人民就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借款售械、扶植 军阀势力干涉、镇压革命运动的历史事实,就必须坚决聚集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
①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8&
②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65.
③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前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
④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2-63.
⑤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4.
⑥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4. 国民党成立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即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中来,跳出外 国侵略者所谓“裁兵制宪”的圈套。①
(二)将历史研究和宣传作为思想较量、争取群众和构建革命理论的重要阵 地
作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前哨的学术界,历史意识当仁不让地成为众 多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学术品格基石。②历史学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 识集中体现的领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各派政治势力进行思想较量、争取 广大群众参与革命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仅被中国共产党人直 接运用来指导革命实践运动,而且在历史学研究领域被用来分析中国社会历史演 变,以期为现实的革命实践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合理的理论解释,并对未来的 革命设计提供可行性论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被广大中国历史学界特别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学者的接受,帮助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国传统历史意识中浓厚政治取 向的宝贵遗产,并赋予了其鲜明的实践性色彩。这种植根于中国革命实践的历史 意识,不断关注着中国革命实践的思想和理论需求,及时在思想学术界尤其是在 历史学界和社会学界开展论争甚至论战,为人们评判中国革命实践的功过得失和 是非成败释疑解惑,为中国革命的未来探讨可能与方向。而一旦革命认识和理论 与实际不相符合,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逐步形成的一个重要特性便显得至关重要 了,那就是:“认识同实际之间的距离,只能通过实践来调整。”③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超越了中国传统历史意识中颂扬秩序、稳定与和谐的观 念。中国传统历史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以能否实现秩序、稳定与和谐来评 判历史功过。但凡有利于实现社会和平的人与事,总能够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肯定 和颂扬。而导致社会变乱、冲突战争的人与事,往往则被中国人所厌恶和抨击。 在这个过程,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之于历史的作用,往往被视为决定性的和根本 性的。但是当中国革命的先驱们在求和平无果,不得不走向暴力革命来改变中国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后,肯定社会矛盾冲突的必然性与积极作用,以社会经济结 构的深层分析和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探寻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得到 了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中国先进分子的广泛认同。社会在历史意识中被赋予 “至高的地位一一历史的出发点”,以对历史现象中的“阶级关系的假定,对于历 史事实和解释的处理产生了一种批判性的态度(critical attitude)w,将社会历史的 不同领域以社会经济现象分析为出发点连接在一起,“从而提供了一个构建通史的
①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50.
②许章润.转型时段的历史意识一一关于历史法学及其中国情形的发生论说明,并以德国近代历史作为比较 个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30,159.
③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9& 基础”,实现了对社会历史的“批判性的理解”与以政治诉求“来浇铸历史”的统 一。①这种对社会历史的批判性,可以促使中国共产党保持其革命性,敢于揭穿一 切试图维护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旧秩序的图谋。而出于政治目标的渴求而建构历 史的做法,有助于凝聚革命力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但是,这种做法如果一旦 脱离符合中国实际的原则,又极可能会面临各种非议和责难。而只有牢牢立足中 国实际,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的历史认识和构想,才会使中国共产 党的历史意识在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成熟。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超越了中国传统历史意识中“将政治视为政治领袖美 德的一种作用”,把历史研究当作统治者、政治家个人丰富政治经验和修养道德之 工具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将对历史发展的考察,从少数精英个体拓展到对社会 先进阶层、阶级乃至全社会各阶层、各阶级的全面关照,使人们可以从更广阔的 视野,更深层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运动迅猛开展又急剧受挫,导致急于探求革 命失败原因的思想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对革命运动和社会变革的思考与争论激 烈展开,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就是最集中的体现。20世纪 2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之初,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个派别都承认“马 克思主义是有效的分析问题的工具”,都将中国当时社会问题归根于“帝国主义与 中国社会复杂的关系”。国民党的理论家只注意到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上层建筑之 间的密切关系,主张通过在不推动社会结构性变革的前提下,单纯依赖政治革命 来实现国家独立统一。③而中国共产党人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深刻 剖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互动关系,主张将社会内部的反抗封建剥 削阶级的阶级革命统一于摆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民族革命过程中,以历史研究 和历史论述的学术观点,来为现实革命策略直接服务。④但由于对追求阶级革命目 标实现的急迫和对共产国际支持与领导的过分依赖,而导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 者对中国社会历史实际情况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缺乏详 细考证和甄别,过于迷信苏俄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对中华民族的实际呼声和需 求不够重视,不承认中国社会历史和现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诞生的欧洲社会历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_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2-10.
②[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J.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5-6.
③[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J.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67-68,106.
④大革命时期统战关系复杂与紧张导致阶级问题分析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急务,参见[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 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9. 史环境存在重大差异,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史分析的具体结论,从 而导致在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争取广泛支持等方面遗留下 了不少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压制,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不再执迷于宏 大的历史叙事,而是转向更加细致的史学考证与研究,甚至出现了学院化的倾向。 这种深入细节的历史考察,为中国共产党人发现中国与世界历史特别是苏俄革命 历史的差异性,进而怀疑苏俄革命模式的普适性和共产国际指示命令的权威性以 纠正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靠的历史基础。中 国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与苏俄历史相交的特殊性,使中国共产党逐渐改造已接受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说,从而创造性地生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一毛 泽东思想。®
20世纪30年代,由于系统压迫的减轻,马克思主义史学得以快速发展。②在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后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开始在服务 现实革命斗争的大前提下更加注意研究历史本身的学术问题。郭沫若的《中国古 代社会研究》,将文献典籍记载与最新考古发现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特别是马克思历史分期模式引入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思 想界的强烈反响,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和正统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新 民主主义革命以反帝反封建、构想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筹划社会主义革命提供 了基本的理论背景和历史底蕴。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科学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若干重大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重视国史宣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力量进行思想较量、争取革命群众 和构建革命理论的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宣传国家遭受屈辱侵略的历 史,以此激荡人们爱国热情,坚定救国信念。早在大革命时期,著名共产党人宣 侠父在冯玉祥的部队开展政治工作时,就以国耻史作讲义,深得冯玉祥本人和其 部属的赞赏。宣侠父在整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时,不仅使用中国方面 的历史记载,而且采用日文参考书来研究。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让讲授和宣传 更加令人信服。此外,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事迹,如,苏武牧羊等,令广大官 兵“百听不厌”,取得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动员效果。③中国共产党通过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J.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岀版社,2005:153,175,185.
②[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12.
③宣侠父.西北远征记北京汶史资料出版tt,1982:19-20.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事实的宣传来教育人民: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 建军阀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难以真正调和,只能通过革命来解决。“因为历史的 事实告诉我们,侵略攘夺是帝国主义与军阀的本性” ®=重视国史宣传教育,也成 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动员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正是在国史研究和宣传教育 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日益走向成熟。
(三)直面中国革命实践历史难题的挑战
在20世纪上半叶的后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逐 步发生变化,从对单纯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迷信的破灭到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分 析而致力于根本性社会革命的推崇,进而将阶级革命和社会革命服从服务于民族 革命和民族解放,最终实现阶级革命、社会革命和民族革命在广阔中国与世界历 史布景下的融合与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中,将思想文化的价值置于宏大 的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考量,破除了对思想文化价值永恒性的执信,凸显了对思 想文化时代价值和阶级底色的挖掘与揭示,为中国革命实践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 了思想支撑。同时,伴随着中国革命实践具体难题的不断涌现,中国共产党也会 在积极回应这样时代性挑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其历史意识。正是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只要革命的问题继续,历史的问题也仍将继续下去。”②而只要历史的问 题继续,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就会充满无限活力和无限发展可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由于迷信苏俄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遭遇重 大挫折,面临绝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植于中国历史,以革命 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为基础,渐渐生成一种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着眼点的 批判性视角。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破除,又是建构自己理论体系一一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勇敢探索。
在回应中国革命实践历史难题的挑战、开展具体的革命实际斗争过程中,中 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得以丰富发展,并在中国革命理论形成过程中一再发挥关键 的作用。例如,在统一战线问题上,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面临日本帝国主义 的侵略威胁,中国共产党鉴于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的宝贵经验,积极倡导实现国 共的第二次合作。但是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又一再提醒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在 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正如毛泽东的提醒:“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国共两 党代表不同的阶级,两者“在阶级上是敌人!”③在武装斗争问题上,中国共产党 虽然借鉴苏俄革命历史经验和汲取了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于1927年连续发动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20.
②[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岀版社,2005:216-217.
③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47.
武装起义,开始在暴力革命中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但是在多次攻打中心城市遭 遇失败后,逐步放弃苏俄革命的“城市中心论”,立足中国小农经济分散落后、反 革命势力割据混战以及工农红军日渐壮大的历史现状,勇敢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摸索中,中 国共产党谨慎地吸收旧式农民起义革命指导思想落后、无根据地流寇式作战的失 败教训,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统一起来,找到了一条开展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新道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牢牢扎根于中国独特革命实践历史的深刻分析,保证 了其坚定的中华民族立场。这时的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会一再听命于共产国际摆 布,盲目执行服务于苏联利益的指示和命令,甚至开始建议作为''无产阶级祖国” 和“世界革命的大本营”的苏联也要“自力更生”,指岀其不应该牺牲中国来保护 苏联安全。①这种在中国革命实践难题挑战中磨炼出的果敢与自信,已经与此前的 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了。
第二节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并没有丝毫减轻,反而日益严重。各个 帝国主义操纵的旧军阀混战厮杀,百姓苦不堪言。要想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 阀压迫下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 各民族、各阶级和各阶层各团体力量的空前大联合。而历史意识则为形成民族归 属感与自我确认、激发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历史意 识通过创造出威胁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敌人的形象”,激活所有可以调动的“政治 行动的资源”,实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团结协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在中国共产党参与和领导中国 革命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9年5 月五四运动至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觉醒和初步 发展阶段;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意识逐步走向成熟阶段。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至1949年10月 中华人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进一步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这三个 阶段的历史意识,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①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6.
②[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4-125.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觉醒和初步发展
1919年5月五四运动至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 觉醒并获得初步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中有积极宣传马克思列 宁主义,重视历史理论研究,依托历史开展宣传教育,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初步 开展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初步尝试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等内容。其不成熟性 突出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区分不够科学,固守共产国际经验和 缺乏坚定中国立场。
(一)重视历史理论研究,依托历史开展宣传教育
高度重视历史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意识 到历史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1926年9月出版的《关于宣传部 工作议决案》中,中共中央要求中央理论机关报一一《新青年》“为适应革命的思 想斗争之急需”,必须集中党内理论力量于《新青年》上发表“偏重理论分析的论 文”。中央强调,不仅“北京《政治生活》上的历史的理论的文章,都可以登载于 《新青年》”,还要求“《新青年》上须设法增加中国经济的研究及工农运动的历史 的理论的论述” ®o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尊重各地历史文化传统。利用中 国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来宣传革命道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运动的重 要特点。:1926年9月,中共三大支委会议决案指出,农民运动宣传时,要“注意 利用画报,标语,歌谣,幻灯,小说式的文字等项,好能改变乡村传说神话而把 我们的宣传附会上去” ®o 士兵政治训练也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形式。1929年12 月,在党的红四军九大上,毛泽东论述了士兵政治训练的方法。在通过游艺充实 士兵娱乐生活的方法中,既包括“踢足球”等现代游艺形式,更包括“捉迷藏”“武 术” “花鼓调” “旧剧”等富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游艺形式。在新兵和俘虏 兵的特别教育中,要“讲述红军斗争略史”,宣传“国民党与共产党”“英日美三 大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各派军阀受帝国主义指挥到处混战”等历史内容,培 养新兵和俘虏兵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理想。③宣传革命时要充分尊重各地历史文化传 统。1931年3月,毛泽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写了关于红色区域普遍 举办《时事简报》和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在这些资料中,毛泽东强调, 各地方的《时事简报》要“完全用本地的土话”,或者“用十分浅白的普通话”, 充分尊重各地历史文化传统,介绍最新革命斗争情况,提高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88.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09.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6-107.
冲破其保守的思想观念。①
(二) 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态度
尊重历史事实,特别是正视自己存在问题和犯过错误的历史事实,才有可能 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并通过积极的方式进行及时改正,进而避免错误、危险 甚至革命损失的再次出现。这种历史意识的萌芽,早在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 给林彪的信中就有所体现。在这封信中,毛泽东指出,有些同志否认红四军军事 技术很差的历史事实,认为如果不勇于承认这种事实并通过做好训练军官的本职 工作来积极应对,而只是天天“作些政治上的鼓动”,那么“四军的军事技术问题 是没有法子解决的。"②针对有少数同志的“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和“完成组 织系统应有军委”的主张,毛泽东不仅摆出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理由,说明其不 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还从历史的视角说明四军设置军委与否争论的重要 性。他指出,“只要查明了四军的历史,就容易明白这回争论的实际意义了。”⑨他 连续使用了 “这是四军中有眼睛的人都见到的”和“这是有眼睛的人都明白的” 字句,来说明四军党组织代替了群众组织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和四军党内并没有家 长制的事实。毛泽东充分利用历史事实的权威性来阐述四军绝无必要设置军委, 说服力极强,令人无法辩驳。
尊重历史事实的权威性,就要承认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既成性,主张历史 记载要保持准确和客观,不允许随意进行歪曲性的记录和描述。1931年3月,毛 泽东在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写的关于在红色区域怎样办《时事简报》 的小册子中明确要求,“严禁扯谎,例如,红军缴枪一千说有一万,白军本有一万 说只一千。这种离事实太远的说法,是有害的。《时事简报》不靠扯谎吃饭。”④这 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对历史事实权威性最忠实的体现,有利于掌握真实的历史 事实,以便为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这也成为毛泽东 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机关生命力保持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扎 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来源,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三) 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的初步开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善于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的优 良传统。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武装进行革命的重要历史性 事件,具有丰富的经验教训。1927年10月24 H,中央发出第13号通告,总结南 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通告指出,“南昌暴动的'八一革命'在中国革命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261.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0.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1-73.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2. 史上有极重大的意义”:是推翻“军阀国民党”政权之“总政策中的一个计划”, 民众自己发动,以建立工农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目的。通告也指出,由于“机 会主义遗毒”(如等待张发奎,不信任发动群众,抛弃土地革命旗帜)导致“南昌 暴动减少其历史上应有之意义”。通告分析了南昌暴动后,叶挺、贺龙南征中的主 观错误和失败教训,指出只有肃清机会主义,建设一个“真正群众的,革命的, 阶级的,布尔塞维克的党,然后才能担负起现时所负的重大使命”①。1928年1月 3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通过议决案,总结广州暴动的意义和教训。议决案 分析了广州暴动前中国革命形势,广东省内的情况,各阶级的联合状况,回顾了 广州暴动的历史过程,指出暴动初期的胜利,“完全是靠革命的工农兵士的联合力 量”这一宝贵经验。议决案总结了最终失败的客观原因:“反动军队的数量很多”, 暴动士兵在“军事上没有经验”,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联合绞杀。此外,中央还 指出,革命领导机关在主观上的缺点和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党的任务和策 略。虽然这些总结中有“工农革命热烈的高潮与高度的成熟已经明显的固定”等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但是注意宣传动员、注意联合各阶级建立一个团结 巩固的党,充分利用赤色工会,组织农民群众武装暴动,在反动军队中开展兵士 运动等宝贵经验被予以认真汲取。②更重要的是,这种重视历史总结的作风,成为 党领导革命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可以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不 断修正自己的错误,逐步找到一条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编制纪念日宣传大纲汇录,梳理和规范纪念日名目与内容。1926年9月出版 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议决案》中有一份关于宣传部工作的 议决案。议决案要求“中央宣传部急应开始编译工作”,编制各种纪念日宣传大纲 汇录,并附参考材料。这些纪念日,包括列宁,李卢(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二 七”,“三八”,“三一八”,“五一”,“五四”,“五五”,“五七”③,“五卅”,济难日, 少年日④,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双十纪念,非基周⑤,反帝周,职工追悼周,孙 中山廖仲恺纪念等签这其中己经有了不少产生于中国革命历史过程并富有中国特 殊历史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
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保障历史纪念日的严肃性和神圣性。1931年,中华苏 维埃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明文规定,“一月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89:394-40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44.
③1915年5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北京政府施压,强迫其接受独占中国的“二"一条”。
④1915年1月5日的国际青年大会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国际青年日。
⑤全国学生总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议决,耶稣诞日(12月15 B)前后一星期即12月22日至28日为“反基 督教周”。
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1. 一日”(新年),“一月二十一日”(世界革命的领袖列宁逝世纪念日),“二月七日” (军阀屠杀京汉路工人纪念日),“三月十八日”(巴黎公社纪念日),“五月一日” (国际劳动纪念日),“五月三十日”(五卅惨案反帝纪念日),“十一月七日”(苏 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十二月十一日”(广州暴动 纪念日)。在这些日子,工人“须一律停止工作”①。这一规定,既体现了对工人 休息权益的充分尊重,更是从法律的层面规范和保障了上述历史纪念日的严肃性 和神圣性。当然,在这些纪念日和节日中,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仅有四起,仅仅 占总数的一半。而且,这里面没有一个反映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纪念日。这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还受制于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思维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其革命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对于中国历史文 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中国问题、中国历史和中国立场的意识还不十分明确。这也 恰恰是盲目迷信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错误在很长一段时间泛滥的 重要原因。这一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直到延安时期才得以解决。
善于将纪念历史与现实斗争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1923年9月,在“双十节”
(辛亥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蔡和森撰文提醒当年纪念双十节要注意“四大事”: 反对曹锡贿选登台(因其加强黑暗的军阀统治和英美帝国主义侵略);反抗英帝国 主义侵略(攫夺路权);英国侦探何东发起、外国公使列席的和平会议;承认新俄 罗斯(苏维埃俄国)。这四件事,正是挽救民族危亡,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 义精神的具体体现。@1931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关于广州暴动纪念日的工作决 议,不仅强调广州暴动的重要意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永远不会磨灭”,而且特别突 出纪念活动“必须要加紧党在一切群众的工作与活动,必须要打破为纪念而纪念 的错误”。中央要求,要“打击”“一切放弃日常工作,取消日常工作,调动一些 先锋的先锋去示威的立三路线的方式”。在苏区中要举行各种公开的纪念活动,通 过列宁校、俱乐部、读书室中讨论和向群众宣传的方式,使纪念工作和“巩固与 发展苏维埃根据地的争斗联系起来。” ®
依托纪念日,总结吸收革命历史经验。:1926年10月21 0,中央发出纪念十 月革命节宣传工作的通告,要求各级同志,“在纪念日作盛大的联合苏联的宣传, 向群众解释苏联的真象,苏联帮助中国的各种事实,尽量揭破帝国主义与苏联对 中国的不同点”。同时,“应指出十月革命所以成功的真正原因”:真正的革命群众; 坚强的政党一一共产党;站在群众的观点上,保护群众的利益,发动工农群众自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84-785.
②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80:257-25&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J.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91:494-499. 觉地参加革命斗争。中共中央强调,只有接受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并将这些历 史经验应用到北伐战争中,才能取得最后真正的胜利。①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坚持 了这些宝贵经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迅速胜利。而大革命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 联合工农群众的政策和统一战线被破坏,导致大革命最终失败,也从反面证明了 这些历史经验的正确与宝贵。
通过政治运动和历史事件纪念日,激发国人民族意识,唤醒国人爱国情怀。
1923年10月,在《南京条约》开埠上海通商八十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蔡和 森撰文《被外国帝国主义宰制八十年的上海》,回顾上海在列强逼迫下开埠通商的 历史,披露上海华人被列强奴役统治的事实,揭示出上海的繁荣完全是“建立在 外国商品上面,而且完全属于外国侵略家”②的实质,从而激发国人铭记国耻、振 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193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为纪念“五卅”运动八周年, 发岀告中国劳苦民众书,分析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严峻形势,号召广大劳 苦民众“继续和发挥'五卅'反帝的精神,自动武装起来,以进行这一革命的战 争”,“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出卖东北四省和华北”。®1933年8 月10 S,中央作出关于“九一八”二周年纪念的决定,抓紧宣传九一八以来日本 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屠杀和大肆掠夺的历史罪行,积极开展领导反日的民族革命 战争,“组织拥护世界反帝同盟”,“反对国民党继续的岀卖”,努力推进“征收党 员的运动”④。在这些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回顾了列强侵略的历史,剖析 危急现实,提醒国人勿忘历史耻辱,铭记历史教训,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 族意识和爱国情怀,鼓舞人们直面民族危机,积极加入革命队伍,开展挽救民族 危亡的英勇反侵略斗争。
注重从阶级斗争的视角来衡量纪念运动的贡献。党中央到达陕北之前,受苏 联和共产国际指示的消极影响较深,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严重 危险。因此,党领导开展的纪念活动还是重点突出强调阶级矛盾的解决。例如, 1934年1月8日,中央作出关于纪念“一二八”两周年运动的决议。决议指出,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国民党的投降出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 反国民党的革命斗争“猛烈开展”。但由于当时的中共中央把阶级矛盾解决置于民 族矛盾之上,把十九路军称为抗战中所谓“民族英雄”,认为福建事变中所成立的 “人民政府”是一种“民族改良主义”,企图通过与蒋介石的斗争“来控制民众与 士兵,阻止他们走上苏维埃道路,来挽救整个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鉴于此,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89:399-401.
②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79-280.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88-190.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87-290. 中共中央强调,要揭破福建事变"改良主义”的欺骗,宣传与拥护苏维埃和红军, “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反苏联战争”。①这种错误的做法,丧失了与反蒋力量(十 九路军)合作打破国民党围剿和封锁的宝贵机遇。中国共产党对“一二八”的纪 念,并没有从中日民族矛盾解决的视角来充分肯定“一二八”和十九路军对于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历史贡献,而是主要从“一二八”战争中党领导工农 运动经验的继承角度,注重以阶级斗争和工农运动成绩而非是否有助于解决中日 民族矛盾作为衡量“一二八”贡献的主要尺度,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国 情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主要矛盾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四)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的初步尝试
近代以来,封建历史文化遗毒是阻碍中国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一个重大障碍。 如何辨别、肃清这些封建遗毒的危害,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事实 上,中国历史文化遗存对国人思想行为的影响之深远远超乎后人想象。1925年, 中国共产党人宣侠父随西北军远征甘肃之前,会见了一个哥老会大哥,发现此人 竟然还留着一条发辫。宣侠父不禁感慨:“一个反清复明秘密团体的领袖,当清室 颠覆了十余年之后,脑后还依然遗留着满人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政治纪念物,自 然是一件滑稽而矛盾的事实;然而这也无关宏旨,天地间以矛刺盾的事正充斥着, 而且在黄河流域看到一条发辫,几乎是和看到人有一个鼻子,会感到同样平常的。” ②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深入调查中逐渐认识到封建历史遗 毒影响的深远。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审慎地对待中国 历史文化,渐进地改造人们的旧式思想与行为。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 中国共产党就在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问题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延安时期,中 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日渐理性成熟。
灵活谨慎、循序渐进地处理封建迷信和宗教伦理问题。在农民运动初始阶段, 要注意审慎地对待农民的迷信行为,不要急于采取强迫手段来反对和消除封建迷 信。首先,通过正确的宣传解释,引导农民运动稳步开展,避免在反对封建迷信 和宗教伦理问题上急躁冒进。1926年9月出版的中共三大支委会议决案指出,农 民运动宣传时不要积极地反对“乡村中的迷信及宗教伦理道德关系”,而“应该有 方法的有步骤的去提高乡村文化程度”,“有暂时附和群众迷信形式之必要” ®o 1927年6月6日,《中央通告农字第七号——纠正农民无组织行动》中,强调“反 对旧礼教、拜祖教及一切迷信菩萨等束缚农民的恶俗,改革男女关系的运动”等,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2-19.
②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44-45.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09. 都是“文化运动”,“只能用宣传而不能用鼓动方法,更不能用强迫方法”。应该耐 心解释宣传,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宗法迷信尚深的农村,反对这些陈腐的东西。①正 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反对 强迫,反对“代庖”,注重启发、引导和教育农民“自己去丢”菩萨,“自己去摧 毁”烈女祠、节孝坊。②其次,注意训练农协干部,保障正确的领导和组织。1927 年6月,中华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发出《全国农民协会之重要训练——农运新规 划五项》,明确规定要注意改良乡村旧习俗之步骤:“乡间禁酒席,禁斋果香烛, 反对一切迷信及宗法社会之旧习,改良乡间妇女之地位等运动”,必须经过长期的 宣传和民众文化水平提高,“方可行之而无碍”。如果“操切从事”,不但难以取得 良好效果,反而会导致“反动分子利用落后思想,造谣煽惑,向进步的农民运动 进攻,以破坏乡村的革命联盟”③。在1933年11月的长冈乡调查中,毛泽东批评 了 “儿童团、少队”的直接干涉(抹掉老婆太们的香烛),主张“应该拿说服代替 干涉” ®o毛泽东认识到,封建迷信的扫除,需要以经济社会的变革和科学教育的 开展为前提条件。人民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提高思想觉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 历史过程,不可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来强制干涉,不能急于求成、急躁冒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处理封建迷信问题。封建迷信是封建历史遗毒在 人民群众思想认识上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 析封建迷信问题,认为封建迷信是由于封建剥削压迫和科学发展落后所导致的。 而伴随着革命斗争破坏以至推翻封建剥削压迫,封建迷信的危害也将会被逐渐清 除。中国共产党深知,反动知识界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官僚买办和大地主阶 级勾结在一起,霸占文化资源,压迫人民,阻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敌人之一。⑤ 农民革命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推翻族权和神权,实施文化革命。毛泽东在1927 年3月5日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详细论述了农民革命运动中的文化革 命内容。他指出,农民革命要推翻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为代表的封建宗法思 想和宗法制度。他主张,通过农民运动,特别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来真正解 决农民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就会使农民认识到这些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 危害,使他们自己主动放弃对封建迷信和宗法制度的依赖。在1933年11月的长 冈乡调查中,毛泽东指出,长冈乡的“老婆太敬神(装香供饭,求神拜佛)的完 全没有了”。毛泽东总结这一地区迷信扫除较快的原因有三个方面:“打了土豪,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75.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34.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14.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 分了田地”;“儿童团、少队的反迷信宣传”;“苏维埃的节省香烛钱运动” ®o这种 通过发动政治、经济和社会革命来破除文化霸权、推动文化革命的思想在大革命 时期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 形成做了很好的前期准备。
肉刑是封建历史文化遗毒在军队中的重要体现。在人民军队成立之初,中国 共产党就十分注意废止肉刑。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 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重点论述了废止肉刑问题。在痛陈肉刑导致士兵逃跑和群众 怒愤的恶果后,毛泽东又特别分析了肉刑的来源一封建剥削压迫的产物。毛泽 东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和苏维埃政权是经济发展进步的产物,已经废止肉刑,以 便于发展士兵的个性,增强其劳动力和打仗能力。正因为红军第四军产生在封建 剥削制度尚未肃清的中国,军队主要成分多是从封建军阀军队里转变过来的,所 以包括肉刑在内的封建残余还“仍然很浓厚地存在于一般官长士兵之中”。毛泽东 认为,肉刑导致士兵逃路、士气低落,使“军中充满了怨恨的空气,甚至发现自 杀事件”等恶劣影响,是“与红军的斗争任务完全背驰”的,“如不赶快纠正,危 险不可胜言”。鉴于此,毛泽东主张通过“举行废止肉刑运动”、努力说服教育和 .完善法律程序等举措,来彻底肃清肉刑这一封建历史余毒的危害。②正是由于中国 共产党在废止军队肉刑问题上的果断与决绝,才使得工农红军迅速成长为一支明 显区别于旧式封建军阀部队和其他反动武装的新式人民武装,很快赢得了人民群 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以是否有助于现实革命斗争为标准来评判历史遗存,未能十分科学地区分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大革命时期,许多中国共产党人仅仅着眼于现实的革 命斗争需要来看待历史遗存,很容易将其简单地视为封建糟粕而予以唾弃,加以 反对。不少共产党人还没能够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来挖掘历史遗存的丰富历史文化 价值。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宣侠父,在1925年谈起归化城(今呼和浩 特)外的明妃青冢时,表示自己“对于这种所谓古迹,并不引起何种感慨”,''并 没有凭吊美人的雅趣,因为在历史上,美人本来是属于士大夫所有的玩物,而是 到了美人变成一副骷髅之后,于是乎成为才子诗集中相应的题目了,所以青冢的 价值,不过是供古今游手好闲的浪人做无病呻吟的诗题而己”③。而对于一些中国 传统历史文化习俗,中国共产党曾经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忽视了其重要的历史 文化内涵。例如,1931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冬荒与年关斗争的决议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H,1993:314.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it,1993:107-110.
③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37. 案,明确提出要在苏区“纠正强迫禁止农民过年的行动”①。这样的认识和表述, 一方面反映出中共中央对封建迷信消灭任务艰巨性有了清醒的认识,重视发挥农 民的主体作用来消灭封建迷信。另一方面,不难看出,这个决议案也反映了当时 的中共中央明显在历史遗存认识方面犯了简单化的错误一一将农民过年的习俗视 为封建迷信。只不过出于现实革命斗争的考虑,不再强行禁止农民过年。这种对 待历史遗存的认识局限,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产生的重要历史文化根源 ——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全都是封建糟粕,毫无革命价值,必须无条件地照搬苏联 经验和执行共产国际指示。
(五)对共产国际经验的固守与中国立场的缺位
中国共产党是在苏维埃俄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是共产国际的一个 下级支部。出于对俄国革命成功历史经验普适性的认识,不少马克思列宁主义理 论修养不高和对中国实际国情掌握不深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便形成了较为牢固 的“以俄为师”思维。当然,这种“以俄为师”的思维,本意是借他山之石以攻 玉,即主要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顺利开展,以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肆虐和封 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危局,从而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
在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时期,“以俄为师”思维是非常明显的。1920年11 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几乎全盘照搬了俄国共产党宣言,作为收纳党员的 标准。这个宣言不仅介绍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目的: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机 关和政府,消灭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更为重要的是, 宣言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特征一一阶级争斗在十月革命后“变作劳农专政的方 式”,认定“是全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而且这种阶级争斗的状态,世界上任何国 家都得要经过的。”②在俄国经验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明确提出:“推 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主要的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③。 虽然在中共一大期间,张国秦和陈公博汇报了北京、广州共产主义组织的状况。 但是仔细分析中共一大提出的这些革命对象、革命方式和革命目标,几乎很少是 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深刻把握而提出来的。更多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学说的机械运用和对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简单照搬。由于这些理论学说和历史经 验又都是在欧洲特别是俄国的土地上产生和取得的,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指示命令 往往又带着浓烈的苏联意志和苏联利益本位。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执行这些指示 命令、运用这些历史经验时,如果不能够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结合,就必然会面临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2&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47-550.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 中国立场缺位和中华民族利益失守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将资产阶级笼统地视为敌 人,“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 何关系。”①这样坚决的态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未能深刻地分 析研究,没有认清其成长的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从而忽略了其内部构成的复杂性 和部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利于团结争取当时实力较强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一 一中国国民党,共同进行革命斗争。况且,将“党的基本任务”定位为“成立产 业工会",通过扩大宣传、建立工人学校,成立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等方式开展工 人运动来作为革命的主要方式,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全社会的阶级差别 为革命目标®>,既没有全面把握中国的社会历史状况,又不能科学认清中国革命的 真正敌人一一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从而难以将中国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 压迫的危机中解救出来。这种对俄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固守和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浅 识,恰恰使得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容易在中国立场问题上出现动摇,自觉不自 觉地成为共产国际的传声筒和苏联利益的代言人。
关于革命的动力问题,早期的共产主义组织成员,有不少人依据中国的历史 状况,对俄国经验和中共一大决议进行了自己的解读甚至提出异议。在农民阶级 与工人阶级的关系问题上,考虑到中国的实业相对落后,产业工厂数量较少,且 很大部分来自于农民,所以有人就将农民阶级同无产阶级“混为一谈”,提出无产 阶级就是包括工人和农民在内的“劳动阶级”,而“无产阶级革命”自然就是包括 农民革命在内的革命运动。③这种认识,虽然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发现了农 民阶级这一重要的革命力量,揭示了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密切关系,但由于对 两者区别和各自特点认识肤浅,所以在实际革命斗争中仍然会暴露出不少具体问 题。
注重对中国历史传统特别是传统糟粕对中国革命影响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 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关于消极传统因素对中国革命的束缚,中国共产党的 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早在党成立的一大会议上,张国意作的《北京共产主义组织 的报告》中,便分析了北京部分满清遗老遗少和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及其寄生群 体,指出他们多半是“游手好闲的人”。在政治中心北京,居民并非人们想象得那 样关心政治,因为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存在一个痼疾一一 “人们政治把看作是帝 王个人的事情。”推翻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军阀专权混战局面形成,“则 把政治看作是军人个人的事情,看作是那些在争夺各种特权的斗争中只追求个人
①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8.
③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00. 目的的各种政客的事情。”①因此,政治问题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张国悉分析其根 源时,谈到了封建专制压迫、传统专制思想遗毒影响和中国工业发展落后等原因。 这也为中国共产党发动、领导革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领 导人民发展中国工业,壮大工人阶级力量,还要开展思想文化革命,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帮助中国革命力量摆脱思想枷锁,坚 定革命信念。在1923年11月30日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党报》第一号中,有《教 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在这份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在文化思想上应注意 “反对东方文化派(纯粹的东方派是幻想的退步的思想)”;“反对宗法社会之旧教 义”铁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公开向封建文化这一中国革命历史束缚的宣战。在 1925年2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议决案及宣言》中,明确具体到 妇女运动最适用的口号是“反对大家庭制度”,“打破奴隶女性的礼教”,“反抗良 妻贤母主义的女子教育”,“女子应有财产权与承继权”等这些口号,是对封建 思想文化压迫妇女的批判,带有浓厚的文化革命意味,是中国共产党摆脱消极传 统因素对中国革命束缚的重要尝试。不过,这些思考,没有认真发掘中国传统文 化的优秀内容和宝贵精华,有着滑向“全盘西化”或者“俄国化”的危险,未能 为坚定中国立场和捍卫中国利益提供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
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问题,中共一大与会代表中有些人“坚决 主张”,在与其他政党进行斗争的前提下,可以与他们“联合行动”,应当“团结 所有人,竭尽全力与共同的敌人作斗争。”而且这些人指出,共同敌人是“我国的 军阀。”④这种对中共自身力量弱小事实和国内反动势力强大形势的判断更加理性 务实一些。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立足中国进行思考的可贵的探索和认识虽然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逐步或修正或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的思想 理论武器,但最为重要的中国立场,中国本位意识却在“以俄为师”思维笼罩下, 在延安时期到来之前难以在全党树立起来。这样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对于共产国 际的指示和命令,中国共产党大多数领导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会不折不扣地 执行。
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主要阶级构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应该以农民为 主体还是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争论。鉴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是一个“几乎完全 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党,所以中共一大上明确了要注意组织、教育、吸收工人的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0-1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06.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73.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5& 发展方针。①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斗争中,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土 地问题和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真正实际从事革命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所关注的核心 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壮大,造成了一个农民党员占主 体的事实,显然与共产国际的要求——共产党“是一个产业工人的党”并不相符。 于是在中共六大之后,共产国际强令中国共产党“产业化”,将党的高层干部大量 更换成产业工人,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还导致“立三路线”的严重错误。20世纪 30年代初,当共产国际发现“产业化”计划行不通,且广大党员干部没有预想的 那样唯命是从之后,于是又将大量对中国历史现实缺乏深刻认知、毫无实际革命 斗争经验的留苏学生强行塞进中共中央,成为忠诚执行共产国际路线、指示的实 际领导人。可见,所谓中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化”,其实质就是以苏联共产党 的标准来改造中国共产党,以对共产国际命令指示是否忠实执行,是否坚决维护 苏联利益来判断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成败。②这无疑是中国立场缺位的有一个重要体 现。
关于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问题,受共产国际将各国民族斗争纳入世界革命斗 争中、推翻国际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国际资本主义观点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曾经 激烈地主张“向一切帝国主义加以攻击”乳中国共产党甚至一度认为,反帝运动 比“反军阀运动更为切要”,当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发生冲突时,应该“助军阀以 抗外力,断不得借外力以倒军阀。”④但是当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纯的工人运动 一再受挫,根本无法完成反帝任务时,他们不再一味地坚持反帝高于反军阀的主 张。他们认识到,必须争取建立革命政权,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反帝和反封建革命 的彻底胜利。⑤服从实际、珍视实践斗争历史经验的历史意识使中国共产党恢复了 冷静与理智,开始更加注重制定符合革命斗争需要的正确策略。
在如何处理苏联和国内政权矛盾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曾经一度坚持苏联立 场,遭到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异议和Wo 1925年初,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专门 发表了《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著作,批评中国共产党在联苏问题上“变成 了依赖”,抛弃了 “自己独立的意志”,“盲从苏俄”⑥。中国共产党虽然进行了反 驳,但是由于苏联的一系列举措往往都是出于自己利益考虑,特别是在外蒙问题 的态度,使中国共产党辩驳的说服力大打折扣。1929年7月爆发的“中东路事件”,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59.
②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34-236.
③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21.
④国民运动进行计划决议案[N]冲国共产党党报,1923-11-30,转引自杨奎松: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 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28.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24.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冲共党史参考资料(第3册)[M]-1979:375. 更加能够反映当时中共中央脱离历史传统的中国立场而导致的孤立与被动。国民 党政府夺取中东铁路后,中国共产党表态坚决支持苏联,主张“拥护苏联”,动员 一切革命力量破坏国民党的统治,为苏联减轻威胁和压力。①当然,中国共产党这 一主张的思想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相信“工人没有祖国”,苏联是“世界无产阶级 的祖国”。由此,保护苏联就是保护“世界革命的大本营”。这种违背中国历史传 统,缺乏中国立场和固守苏联利益本位的表态,引起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一时间 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对此,陈独秀曾经向中共中央指出了 “拥护苏联”等口号存 在的不足和问题,主张用“拥护中国”、“拥护民族利益”等口号进行宣传,但遭 到了中共中央的批评。②中国共产党丧失了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机会,在错误的道 路上继续走下去,就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共产党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受到各界的 误解。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9月20 B,中共中央发出宣言,谴责日本强暴占领东 三省。宣言不仅历数半年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而且痛陈数年前的五卅惨 案、济南惨案等日军罪行,由此揭露了日军侵占东三省的严重危害:“掠夺中国, 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同时为直接进攻“世界革命的 大本营”和“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祖国”一一苏联进行积极准备。鉴于国民 党镇压工农革命和出卖民族利益,中共中央号召全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打倒“帝 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民众的保镖”一一国民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打到一切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③1932年3月 2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按照少共国际的决定,发出通知,号召中国劳动 青年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运动周。这个通知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应该参加 国际反帝运动周。但仍然提出了 “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的走狗出 卖民族利益的国民党”,“武装拥护苏联”和“武装保护苏联”等口号。④
1932年4月5日,针对日军在东北和南方的侵略行动,中共中央发表告民众 书。在这个文件中,虽然仍有“保护世界无产阶级的祖国,苏联”的字样,但是 中共中央对国内抗战形势却有了新的判断。中共中央承认了国民党内部抗日力量 的爱国行为,并以上海十九路军和东北义勇军抗战的历史事实驳斥了各种和平主 义的欺骗宣传和投降主义的危险思想,主张全中国民众“自动武装起来”,“创造 民众自己的武装队伍”,“在民众自己的政府的指挥下,与日本帝国主义以及一切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337.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J.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9-60,108.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96-399.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84-186. 帝国主义进行民族的革命战争",“才能取得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①这种思路的 转变,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自身抗战力量的更加重视,为中共中国立场的树 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这样的转变完成是十分艰难的。:1932年6月8日,中 共中央作出关于“八一反帝战争日”决议,主张中国共产党为拥护无产阶级的祖 国、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而积极行动起来,用“武装拥护苏联”的口号,团结 工农劳苦群众。@1934年4月20 H,鉴于华北的危急形势和国民党以“复兴民族” 口号麻醉民众和“所谓'中国只有等待世界大战才得解救'的无耻宣传”等投降 行为,中共中央认为,日军企图完成占领华北后,“即开始干涉外蒙古人民共和国, 以便从那里侵入苏联的领土”。为此,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支部“执行国际十三次 全会所给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号召群众武装保卫苏联。” ®1934年7月4日,中共 中央作出关于苏区纪念“八一”的决定,宣传口号中仍然有“反对帝国主义进攻 苏联,武装保卫苏联。”©
这些主张,虽然明确表达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确态度,但是没有对 国民党内部抗日力量予以充分认识和积极争取,没有认识到合理利用帝国主义国 家间的固有利益冲突的可能。而且,中共中央提出的“武装拥护苏联”主张,既 高估了中国工农革命的实际力量,又容易使得中国各阶层和各政治力量怀疑中国 共产党民族立场的坚定性,最终犯了 “关门主义”的错误,导致中国共产党自己 陷入了一定程度上的孤立被动。
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初期是难以彻底避免的。
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起的早期共产主义组织,虽然都拥护苏俄 革命,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来实现未来的理想社会,但是在具 体的手段和措施方面,却存在不同的意见。甚至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上海成立 后,还有四家以“共产党"命名的组织同时存在,它们之间既相互有联系和合作, 也有争斗。但因为其他四家没共产国际的支持,特别是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撑,最 终消失。⑤可见,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 以,迷信苏俄经验,听从共产国际这个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 历史过程。只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自力更生能力不断 增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和世界局势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刻,才能克服“以俄为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MJ.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34-235.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17,221-222.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tt,1991:328.
⑤关于这个问题,参见杨奎松著《有关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一些情况》,载于杨奎松.读史求实:中国现 代史读史札记[M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师”思维的局限,开拓出真正立足中国、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 路。直到30年代中期,在工农武装军事斗争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才开始从“武 装保卫苏联”转变为积极争取苏联军事援助进行革命斗争,表明中国立场的逐步 树立。不过,这种从苏联立场到中国立场的根本转变,其思想理论基石的奠定则 是在延安时期才实现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做到了对国际经验的超越 与中国立场的坚定。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走向成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彻底 摆脱了 “以俄为师”的思维局限,不再将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命令神圣化, 开始立足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日益走 向成熟的历史意识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形成、中国革命领导核心锻造和中华民 族精神家园构建的重要条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主要表现在敬 畏历史事实的权威与公正,培育民族历史情感和爱国情怀,筑牢革命理论历史基 石,尊重历史客观规律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定中国立场与捍卫民族利益,重 视以史为鉴与以史资政、客观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功过等方面。
(一)敬畏历史事实的权威与公正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首要表现,就是尊重历史事实的权威 性、神圣性与公正性,运用历史事实讲明道理,驳斥谬论。有学者指出,中国人 民的历史意识,不仅追求历史事件记录的真实性,还包括对历史叙述评判公正性 的敬畏以及通过历史行为善恶褒贬来塑造价值模范和导向,引领社会风尚,以维 系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因此,中国人历史意识所体现出的这种宗教性,使 得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政治势力,特别是统治集团,都极为重视历史资源的控 制与历史话语权力的争夺,以便占据思想和道德高地,获得更为牢固的政治合法 性支撑。①中国传统历史意识的这些特点,也深刻地影响着根植于中国历史厚土中 的中国共产党。
维护革命历史事实的权威性,关乎党领导革命的正当性和执政的合法性,必 须予以高度重视。面对敌人的反动宣传攻势,中国共产党决不听之任之,而是运 用一切手段,特别是利用报纸刊物“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派宣传”。 而反攻敌人宣传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 ②。“请看事实”,这一尊重历史事实公正性与权威性的历史意识,成为中国共产党
①高希中.历史意识的宗教性[JJ.山东社会科学,2011(3):38-45.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 夺取宣传思想阵地的最重要法宝。对于蒋介石虚构历史为其独裁统治辩护的企图, 中国共产党严厉斥责蒋介石捏造''国民党一贯坚持东北抗战的可笑'历史'”,列 举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华北执行 不抵抗主义,导致大片国土沦丧,彻底揭穿了其喉舌伪造政权合法性、妄图维持 其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阴谋。®
利用历史事实来戳穿敌人的谎言、驳斥敌人的污蔑,是敬畏历史事实权威性 应有之义。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就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同美国进步记者史沫 特莱进行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针对有人散布共产党“不顾民族利益”,“不要 保卫祖国”的观点,毛泽东严厉批评道:“这是极糊涂的话。”他强调:“中国共产 党人是国际主义者,他们主张世界大同运动;但同时又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 为了保卫祖国,愿意抵抗日本到最后一滴血。”在这里,毛泽东不仅用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大同思想来描绘世界革命的美好未来,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牢牢根 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且毛泽东将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与承担的国际 义务统一于现实的民族解放运动一一当前的抗日战争,指出“这种爱国主义与国 际主义并不冲突,因为只有中国的独立解放,才有可能去参加世界的大同运动。” 这种抗战优先、中华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立 场、民族立场和爱国主义情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进展,有利于中国共产 党赢得中国各派力量的信任与支持,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各民族实现全民族抗战。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论述这一观点时,充分利用了历史事实的权威性。 他说,“十五年来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这一无可否 认的历史事实是对敌人所谓中国共产党“不顾民族利益”“不要保卫祖国”指责的 最强有力的反驳。®
针对有人污蔑中国共产党阴谋制造西安事变、在西安城墙上“插红旗”和“红 军在三原一带掳掠青年男女”的情况,毛泽东运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事实, 已经证明他们的话完全是臆测,有些则是恶意的造谣”,“西安人至今没有看见”, “这也只有去问三原的青年男女才会明白”等历史事实进行驳斥。毛泽东说:“说 话的人固然有他说话的自由,可是全中国人也都有用眼睛看事实的自由。”他强调, “任何人都可以跑到红军走过或住过的地方去看看实在情形,用不着我来多说。” ③这种基于历史事实客观公正性和无上权威性的自信溢于言表,自然是对那些缺乏 历史事实依据的臆测和污蔑的根本性破除。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J.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656.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4.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8-489.
中国共产党认为,相较于名义上、语言上的表态,历史事实更具有绝对的权 威性和说服力。针对蒋介石集团在抗战初期的多种场合对于共产党和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否认,毛泽东在1939年9月24日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这样表示:“中 国早己有实际上的统一战线,在大多数人民的心中、口中、文字中、行动中,也 己有了名义上的统一战线”。他说,有一小部分人“也许实际上承认了”而“在名 义上却是不愿承认”统一战线存在,是一种不敢、不愿承认历史事实的“阿Q主 义”。他进而以希特勒不愿承认苏联而却无法否认苏联事实存在的历史,论证历史 事实是不容否认,也无法抹杀的。名义上、语言上的表态,最终会服从历史事实 的权威,即蒋介石集团终有一天会在名义上、实际上都承认共产党与统一战线的 存在的。①
尊重历史事实的权威性,维护党领导革命的正当性和执政合法性的历史意识, 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后仍然有着鲜明的体现,也 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针对有人说“平江起义彭德怀双手 沾满了人民的鲜血”的指责,彭德怀义愤填膺。他说:“这不是侮辱我个人的问题, 而是侮辱平江起义,侮辱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因而也就是侮辱共产党,站在反革 命立场,替四十年前的反革命分子翻案。否定一切,否定平江起义,这是不正确 的,这是罪恶。”彭德怀在这里义正辞严地指出了否定历史事实权威性的巨大危害: 侮辱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否定党的光辉历史,进而极有可能颠覆党领导革命的 正当性和必然性,从而冲击甚至消解党执政的合法性。因此,彭德怀以“罪恶” 来形容这一危险行径毫不过分。为了澄清历史真相,驳斥这些污蔑,彭德怀明确 指出,“历史文件和参加平江起义的现在还活着的人,都可以证明”。他主张:“应 当调查清楚,决不容许无中生有”,他认为“这种无事实根据的文章,在《人民日 报》和《解放军报》上登载,不仅败坏报纸名誉,而且给投机分子、反革命两面 派以可乘之机。” ©邓小平也曾经强调:“已经客观存在着的历史,除了不断地加深 对于它的认识、理解之外,是谁也改变不了的。”③彭德怀和邓小平对于党的革命 斗争历史事实的坚决捍卫,体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的高尚品 格和对历史权威性的自觉敬畏。
(二)客观评价历史成败得失
以历史的长远目光来看待和评判政策的成败得失,才会更加客观科学。1940 年以后,由于国民党的反动摩擦和日军的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239.
②彭德怀彰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5.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714. 根据地陷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尤其是物质方面的极端困难,成为“抗日航船今 后的暗礁” ®o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开展了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号召广大军 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在一段时期内,仍然不可避免要依靠百姓支援抗日。 针对有些同志不顾当前的困难和战争的需要,单纯强调边区政府应该实施“仁政” 的错误观点,毛泽东指出,如果不依靠人民支持,就没有办法打败日本侵略者取 得抗战的胜利。一旦这样,人民就只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根本无法真正 享受到“仁政”。而如果人民群众暂时负担重一些,帮助政府和军队克服了当前的 极端困难,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人民就有好日子过,这个才是革命政府的大仁 政。”②具有这样长远历史眼光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严格自律,而且还以自己 全力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和英勇抗战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 理解和拥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要做到客观地评价历史,意味着不能因为其不足、局限甚至错误而否定其过 去的历史贡献。1937年10月10日,毛泽东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去 信。对于犯了严重罪行,即将被依法枪毙的黄克功,他仍然在信的开头评价道:“黄 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中共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 的。”③可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于黄克功的革命经历和历史贡献是十分肯定的, 并没有因为他犯了死罪而抹杀其历史功绩。在共产国际的功过评判方面,中国共 产党也体现了这样的科学态度。1943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就共 产国际解散问题作了一个报告。报告中,毛泽东回顾了共产国际帮助各国建立无 产阶级政党以及组织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贡献。他指出,共产国际帮助落后的中 国进行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三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毛泽东分 析了共产国际因适应革命斗争需要而解散的理由,驳斥了共产国际解散是为了“削 弱共产党”和“各国共产党也应该解散”的谬论,使中国共产党更加意识到,克 服自身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缺点,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积极与人民 群众心手相连,共同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是共产国际解散后党的神圣职责和光 荣使命。④至于共产国际所犯的错误怎么看待,是否因为其历史局限和历史错误, 就彻底抹杀其历史贡献?毛泽东明确表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总的来说是功大 过小,犹如玉皇大帝经常下雨,偶尔不下雨还是功大过小。没有共产国际的成立 和帮助,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不能有今天的。”⑤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客观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81.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4.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23.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83. 公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是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 国革命历史的敬畏,从而赢得广大党员干部的绝对忠诚和人民群众与一如既往的 信任。那种通过抹黑共产国际,进而取消中国共产党的图谋被及时击破。
客观地评价历史,就意味着要超越简单的个人情感宣泄,理性深入地分析其 背后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动因。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了《如何 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讲话中他告诫大家,研究党史要有科学的态度,克服主 观主义倾向。他指出,对于党史上出现的错误,不应该只是简单痛恨其中的几个 犯错误的人,防止陷入少数人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史观的泥潭。他主张,应该注 重分析这些历史事件的错误实质和导致犯错的客观因素。同时,要特别注意这些 错误出现的过程中,领导人物的作用和影响及其深层的客观原因。①只有这样,才 能给犯错误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领导人物以公正的客观的历史评价,才能找出错误 背后的客观原因,从而深刻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犯和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减 轻革命损失,少走革命弯路。
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成败得失,就要避免那种单纯“以每次革命斗争 成败结果来判断革命斗争价值的认识。” 1937年6月6日,张闻天在白区党代表会 议上的报告中,以俄国普列汉诺夫谩骂莫斯科暴动为反面例子,批评了那种看不 到每次革命斗争“巨大的意义”的错误观点。他指出,“俄国没有一九O五年就不 能有一九一七年”。这种尊重历史连续性和时间性的态度,使得中国共产党重视中 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次革命斗争,包括无数次失败经历的重要历史意 义。正如张闻天所说的,这些失败对于中国革命者“是最痛苦的严肃的教育。这 种教育将保证将要到来的大革命的胜利。”②认识到革命工作的艰巨性和革命进程 的曲折性,承认革命斗争遭遇失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每次斗 争失败经历的历史价值,有助于革命者克服急躁冒进情绪,认真汲取历史经验教 训,为争取下一步革命斗争的胜利,做好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衡量党员干部历史功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视角是人民群众的态度。1943 年8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革命干部, 能否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有客观标准来衡量的。这个客观标准是什么呢?就是 人民群众的态度。他以一个人死后百姓的反应为例,说百姓的真实拥护并不是由 党员干部的职位来决定的,而是“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如果在开追悼会的那一 天,老百姓真心悲伤地落泪,则说明这是百姓真正拥戴的群众领袖。他举例说, 从陕北百姓的伤心泪水中可以看出,刘志丹就是陕北百姓真正的群众领袖。反之,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6-407.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35-236. 如果是与百姓十分疏远的干部,老百姓会觉得他死了 “可以省下小米” ®o中国共 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人民群众的历史评价作为评判党员干部功过得 失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有利于党员干部转 变工作作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争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 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历史的总结。认真总结宝贵经验和深刻汲取惨痛教训, 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逐步成长壮大并能够领导中国革命摆脱失败、不断 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早在192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就在一本名为《我们今 后怎样工作》的小册子中指出,“我们不是开始工作,我们是继续工作,所以在过 去工作中一切苦的经验,即实际工作中学的知识,是我们最可宝重的导师。在这 准备时期工作中,须要把它一点一滴的都记在心头;这些经验与知识,任何马克 思列宁的书中,都未曾为我们具体的预备,是须要我们亲身在实际工作中去学习 的。”©这表明,冲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重视,源于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理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经历。正是由于不断地经历 革命斗争失败的苦涩,所以才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走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理论设计,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斗争中深化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探索。因此, 格外重视对过去革命工作历史的总结,实际上已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萌 发做了初步准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条件。当然,重视历史经验总 结,并将其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途径的认识,在 大革命时期还没有成为全党共识,这也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直到延安 时期,这种情况才得以真正彻底改变。延安时期,将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作为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全党的思想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逐步成熟,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使得中国革命形势进 入了一个新时期。
延安时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曲折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更加重视回顾历史, 总结经验教训。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此时得以在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对党领 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行系统总结,写下了大量的理论文章,起草了众多政策策略 方面的文件。正是由于有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丰富实践经历,积累了足够历 史经验教训,所以在延安时期,“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0.
②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08-109. 才有了自由。”①毛泽东带头总结历史,并要求全党干部都要认真总结历史。1947 年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给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中,不但及时 亲自总结了西北战场作战经验,而且还指出各战略区都有宝贵的经验需要总结。 毛泽东特别强调,各战略区要将作战经验“总结起来,加深部队教训,争取大反 攻胜利。” ®
整风运动,既是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更是一次系统梳理总结党 的历史,端正对党的历史正确态度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十分重视研究历史 经验,原因在于,这些经验是经过艰苦的斗争过程才总结出来的。毛泽东在1942 年4月20日中央学习组会议上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的经验 认识,是在二十年斗争中经过艰难困苦才得到的。世界上没有脫离现实实践和困 难挫折而从来正确的“上策”。中国共产党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十分艰辛,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革命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因此,凝结这些宝 贵历史经验的二十二个文件得来十分不容易,是整风运动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 的重要资料。只有用心读,认真写笔记,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起到党员干部的 先进模范作用。
及时回顾总结历史,有利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调整, 更好地部署安排未来的工作。整风运动进行了一段时期之后,1943年2月20日, 毛泽东给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发出指示,请他们及时总结各地整 风学习的经验,并电告中共中央。毛泽东还特别提醒经验总结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大多数同志对整风学习的态度,有无认识偏向和误解;干部群体的收效情况,是 否抓住高级干部为整风重点;学习计划制定和实施情况;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 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执行情况。这种系统、细致的经验总结,为及时发现不良倾 向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纠偏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最终有力地促进了整 风运动良好开展和胜利结束。
通过整风运动的开展,以历史决议的方式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是 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面对现实和着眼未来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对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史的一个伟大贡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起的整风运动,在系 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更加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问题,总结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着眼于中国 革命斗争的实际困难和捍卫中华民族最高利益的实际需要,不断将在中国革命斗 争中形成的宝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且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300.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08-309. 式阐述出来,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作为指 导党和人民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个过程中,为了巩固整风运动的成果,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持做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以毛泽东在 1941年写的《历史问题草案》作为起草的蓝本。从1944年5月起,在毛泽东的领 导下,由任弼时主持的决议起草工作正式开始。历时近一年,经过毛泽东和众多 高级干部的多次讨论修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终于在1945年4月20日 原则通过。《历史决议》对于1921年建党以来,特别是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到1935 年遵义会议期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深刻总结,认真梳理历次“左”倾错误 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深入剖析了这些错误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实质,高度 评价了毛泽东带领全党与错误路线的英勇斗争及其重要历史贡献,并充分明确了 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产生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一毛泽 东思想的伟大指导意义。这个决议,集中了全党对于历史总结的共同智慧,对于 统一全党思想,实现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的高度团结,以及为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界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正确评价,都 牢牢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认真总结,这就使得毛泽东思 想能够得到丰厚的历史滋养,不断完善发展,并能够很快被全党和全中国的先进 分子理解和接受。1944年5月21日到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 了六届七中全会。在这届为期11个月的会议期间,全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 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逐渐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 的理论和思想旗帜。正如刘少奇所指出的,六届七中会上,“党章以毛泽东思想来 贯串,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特点。”①在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内 容时,刘少奇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 民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关于中国历史、社会与中国革命的 理论与政策。”②他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个 特殊困难的事业一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于中国共 产党敢于在理论上“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 不适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 原理和新结论。”③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得以在全党确立。从此, 思想上、政治上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63.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3.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6. 入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和实现人民解放斗争的新时期。
深刻汲取历史教训,有助于戒骄戒躁,继续谦虚谨慎地做好工作,胜利前进。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阅读了《甲申三百年祭》之后,致信郭沫若,肯定 了他的这篇文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警示意义。他将这篇研究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 的历史文章,视为全党的整风文件,告诫全党要深刻汲取李自成部队在胜利面前 骄傲自满最终失败的惨痛教训。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多次因骄傲 而吃亏的教训。为了纠正这种毛病,毛泽东还建议郭沫若再研究一下太平天国农 民起义,力图以太平军失败的历史教训,来督促全党谦虚谨慎。同时,毛泽东还 欢迎郭沫若对党的作风行为加强监督,指正错误缺点,勉励他继续深入历史研究。 毛泽东认为,像郭沫若这样有深厚学养的历史学家,其扎实考证的“史论、史剧 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①对于英雄模范 因骄傲而退化的事件,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毛泽东指出,对待英雄模范,也要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一方面,肯定其过去的历史贡献,表彰其模范带头作用。 但同时,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到,贡献已经成为过去,是对其过去历史的充分 认可,但不能代表其将来。如果不对英雄模范予以严格要求,加强教育督导,他 们则有可能会因骄傲而退步。1944年12月24 H,毛泽东给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 代理书记程子华去信,就晋察冀根据地一级英雄李勇因骄傲而落选一事专门叮嘱, 要注意反思领导只有赞扬而教育不够的缺陷,注重对英雄模范“勤加教育”,使其
“力戒骄傲”,把他们悉心“培养成为永久模范人物。”©
对于错误和缺点的改正,要遵循历史规律,“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急躁。” 毛泽东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为例,告诫全党,对于关系多数人的 问题,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幻想朝夕之间就可以解决。他以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 为例,告诉全党,急于追求胜利,却往往会屡遭挫折。所以,“历史的教训就是要 我们谦虚谨慎” ®o在妥协处理各种关系的基础上,以大局和长远为着眼点,逐步 历史地纠正党的历史上出现的错误和不足。
在国共合作、土地改革、财经工作等具体政策和事务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总 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完善政策措施,避免了因政策失误而造成损失。首 先,在国共关系问题上,1938年2月15日,针对范长江对两党合作关系的一些疑 惑,毛泽东回信,以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依据,阐述了中国共 产党坚持共同抗战和共同建国的主张。他指岀,维护一个共同纲领,对于国共合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7.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6.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6-297.
作抗战至关重要。鉴于大革命时期国民党撕毁共同纲领,挑起内战的历史教训, 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保持独立自主和掌握革命武装,对于坚持国共合作抗战 是极端重要的。他号召全国各种政治力量,以国家民族前途为计,“为共同促进并 实行这个纲领而奋斗。”①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也是在不断汲取历史经验 教训和顺应时代要求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到延安时期,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 背景下,出于团结地主阶级抗日力量的需要,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封建地主 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调动了地主阶级的抗 战热情,有利于发展生产,团结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反帝反封建任务的 要求,在根据地开始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策,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对于激发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支援解 放战争,彻底打倒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起了 十分关键的历史作用。最后,对于财经工作,毛泽东曾经指示陕甘宁边区政府财 政厅厅长南汉宸,要结合历史梳理和深入分析来研究粮食、税收、金融和贸易等 问题,起草报告,在历史的总结中来安排下一年的具体工作。②这种在具体政策和 事务上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的优良传统,为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推 动具体革命工作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研究历史条件,尊重历史发展规律
任何一个关于中国革命的理想设计的实现,都需要具备充分的历史条件。中 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既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在国际革命形势、先进 阶级力量发展、先进理论和思想武器传入传播以及先进革命政党领导等方面的有 利条件,同时也注意到社会经济发展落后、革命力量弱小、革命环境恶劣和敌人 异常强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过程中,中 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研究历史条件和尊重革命规律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曾经过于依赖工人和平合法运动来进行中国革命。但 是,在经历一系列挫败和认真调査研究之后,中国共产党发现,中国资本主义发 展缓慢,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农民大国,工人阶级势单力薄,必须与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国民党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并最 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但由于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和国民党内部反革 命势力的错误认识,没有掌握一支可靠的自己的革命武装,所以当国民党反动派 突然发动军事政变时,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 建立起自己的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革命武装,一方面又深化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2-93.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56. 设之于中国革命胜利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在发展根据地经济的过程中,逐步确立 保护民族资本的经济政策,试图通过利用发展资本主义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 便为夺取革命胜利和建设新社会创造必要的历史条件。
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历史 条件和历史规律的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 革命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中国革命自1919年五四运动后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之前, 不能急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好比文章的上下篇。“无产阶级同资 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一篇文章, 并且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①毛泽东特别强调,民族民主革命一一新民主主义 革命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条件,是目前正在经历的革命阶段,必 须完成。只有这样,才可能顺利开展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而如果这个作为文章 上篇的革命没有胜利,“不做好”,则“下篇是没有法子着手做的。”©
至于具体的革命工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强调历史条件具备的重要性。例如, 在实现民主政治与团结抗战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主张,民主政治是实现团 结抗战的重要条件。1939年9月24日,有人提出,如何处理抗战和反封建任务冲 突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岀,抗战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首要问题,反封建斗争要 服从抗战大局。但是“改革旧的政治机构”,实现民主政治是团结抗战力量的重要 途径,“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没有民主的推进,就无法争取抗战的胜利。③中国共 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建设,极 大地团结了根据地的各抗日力量。这些正确的民主政治主张和模范举措,得到了 广大中间政治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事业的发展, 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对于一些复杂的重大历史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其解决和处理, 除了需要主观努力之外,还必须具备成熟的历史条件,不可操之过急。针对党的 历史上重大路线方针问题,中共中央、毛泽东非常慎重,通过开展整风运动,带 领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党的历史问题,在党内取得 广泛共识之后,最终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方式平息了争议,消除了 思想上的分歧,实现了全党在中共七大上的团结统一。但是,在1945年3月21 日的《对<论联合政府〉的说明》中,毛泽东又特别强调:“七大的方针是只解决己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3.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4.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5. 经成熟的问题,故历史问题延至现在的七中全会解决才成熟,各地的历史问题现 在就不必急于解决,因为不成熟。”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客观历史条件 和历史问题解决规律的尊重,有助于避免分裂,争取团结抗战的最后胜利。
尊重历史事件的既成性并善于分析其历史依据,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 意识成熟的又一重要体现。抗战初期,针对有人打着抗战的名义主张取消八路军 的错误观点,毛泽东请他们回顾中国革命历史,充分认识到八路军顺应人民愿望 和中国革命需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驳斥了有人以共产党“不合国情”来攻击共 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存在的合法性的错误观点。®
对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和把 握。中国共产党凭借其历史的宏观视野,切中了时代脉搏,发现了历史规律,把 握了历史趋势。从历史的梳理和回顾中,可以揭示事物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向。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分析道: “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 以知道它的将来。”③接着,毛泽东回顾了国共十年内战和抗战期间发动的三次大 规模的反共高潮,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一直是内战的罪魁祸首。他提醒广大 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高度警惕国民党再次发动内战的图谋,要开展针锋相对 的斗争,作好应对可能到来的全国规模的内战的一切准备。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 反动派的“纸老虎”本质的判断,也是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作出的。1946年8月 6 S,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从世界历史特别是沙皇 俄国二月革命的历史和意大利墨索里尼、日本帝国主义失败的历史回顾中分析指 出,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④。这 一论断,目光深邃,高屋建令瓦,直接戳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正软肋,极大地增 强了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信心。
根据历史条件变化决定政策和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重视研究历史条件、尊重 历史发展规律的生动体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己经能够较为敏锐地洞悉新的 历史时期的各种变化,独立自主地、较为从容地根据这些历史变化来进行政策和 方针的灵活调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在军事上展开更为密切地协同作战。但 是有的部队指挥员思想还停留在国共内战时期,没有意识到历史时期的变化和战 略方针转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效仿国民党军队,“集中打仗”,与日军举行 决战。为此,毛泽东于1937年9月21日给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去指示:“目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77.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tt,1991:l 123-1124.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5. 前情况与过去国内战争根本不同,不能回想过去的味道,还要在日前照样再做。” 他主张,八路军不应急于集中参加决战,而应该分散兵力,发动群众,建立根据 地,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 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像阎锡山的部队那样“陷于被动的、应付的、挨打的、 被敌各个击破的境遇中。”①正是这种依据历史时期变化和敌我力量对比而作岀的 战略战术调整,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的巨大优势,开辟了 敌后战场,最终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坚定中国立场与捍卫民族利益
“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 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②延 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表现 出的日益坚定的中国立场和在捍卫中华民族利益时的果断与决绝。中国共产党率 领工农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很长时期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被迫独立自主地进 行革命斗争。同时,遵义会议及时停止了忽略民族立场和无视民族利益的“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军事上的影响,开始根据中国革命实际决定正确的军事策略, 取得了长征途中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逐渐好转。共产国际七大作 出的“一般的不要直接干涉各国共产党内部组织上的事宜”的决定,也为中国共 产党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独立探索革命道路创造了条件。③张闻天将共产国际七 大决定进行了符合民族利益和中国立场的阐发,指出应当把共产国际的决议“民 族化”,“使之适合于我们的具体环境” ®o虽然张闻天的主张主要是针对共产国际 指示决议过去忽略中国实际这一问题而言的,但已经开始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利益为出发点来认识和对待共产国际的指示,将这些指示更多地视为服从于、服 务于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具体环境革命斗争形势的外部条件,而不再是可以为之 牺牲中国利益的强制性外在规范。这样下去,势必产生一种认真研究中国历史和 现实等中国实际问题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在立场方面有了新的重 大转变。
尊重血缘家庭历史传统,提倡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夯筑坚定中国立场与捍 卫民族利益的情感基石。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亡告全国同 胞书》,以“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口号,呼吁全国各种政治军事力量团结起来,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20.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1,472.
③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4.
④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
停止内战,组织抗日政府和军队“为祖国生命而战! ”“为民族生存而战!”①在这 里,中国共产党不再以阶级、政党为藩篱,而是把所有反日反蒋的爱国力量都视 为“兄弟”“同胞”,并且提出内部团结、共御外辱、保卫祖国和捍卫民族生存等 这样中国立场鲜明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坚定口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 正在超越传统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至上的革命观,将自己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 制定的出发点立足于更加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和中华民族的最紧迫需求上来。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的形势,中国共产党相继确立了从“反蒋抗日” 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方针,反映了其民族意识和中国立场的逐步 坚定。
强化“中华民族子孙”的历史认同和身份认同,明确坚定中国立场与捍卫民 族利益的责任担当。1935年12月23 0,毛泽东在为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起草 的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当前日本帝国主义试图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 严峻形势之下,主张“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为总任务之 下,首先必须在一切政治的军事的号召上与实际行动上,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 战争结合起来的方针”,“全国同胞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民族 革命战争万岁”等口号下积极行动。©如何才能高举民族革命的伟大旗帜呢?中国 共产党不断汲取民族历史资源,强化“中华民族子孙”的历史认同和身份认同。 1936年3月1日,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中,中国共产党表达了希 望与一切爱国志士共同进行“民族革命”的愿望。在这份布告中,“新旧”“派别” “岀身”的差别,都让位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一符合民族最高利益的事业。 中华民族的“最大敌人”,被明确为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国民党政权。中国共产党 高举民族革命的伟大旗帜,号召“凡属食毛践土之伦,炎黄华冑之族”,“一致奋 起,团结为国。”③对于勇于捍卫民族利益的国民党中爱国分子,要争取团结在一 致抗日的大旗下。同时,要将觉悟稍慢、缺乏政治经验但富有爱国热忱的人,与 亲日派卖国分子区别开来,耐心地引导教育,使之走上理性爱国的道路。④鉴于“皮 之不存,毛将安附”的古训,中国共产党历陈“国既丧亡,身于何有”的道理。 同时,对于“不明大义,媚外残民”者,表明“以汉奸卖国贼论罪”的严正态度, 更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意识和中国立场的鲜明体现。⑤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问题 上的消极合作,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尽力劝其以“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停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22-52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89-590.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0-491.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止内战,共商抗战大计。另一方面又以古语“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来进行告诫甚至警示。©中国共产党认为,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的 形势下,那些主张一方面抗日另一方面却反共的人,实际上就是出卖民族利益的 人,汪精卫叛国投敌就是很好的例子。毛泽东认为,有些人被这种反共与抗日并 存的主张迷惑,与对历史很少研究有关。他特意将汪精卫叛变的历史教训告诉人 们,如果人们不能够“永久奋斗”,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有可能中途变 节,成为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走狗。②对于把“民族利益置之脑后的人们”, 要态度严正、旗帜鲜明与之针锋相对的展开斗争,而“不是什么自我批评,也不 是仅仅讽刺几句”,必须“揭破他们的阴谋,使之无法施展其伎俩。”③
阶级身份、政治身份让位于民族身份和历史身份,政治信仰服务于国家和民 族最高利益。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创立各国各党派的抗日人民阵线 宣言提出,各党派要超越政见与信仰的差异,主动承担起“大中华民族的子孙” 和“中国人”的历史责任,实现联合抗日救国。④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 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愿意“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 ® 1939年4月26 日,中共中央发出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明确要求全党执行“国 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原则,号召全国人民牢牢记住:“国家民族之利益高于一切, 在国家民族之前,应牺牲一切私见、私心、私利、私益,乃至牺牲个人之自由与 生命,亦非所恤。”与出卖国家民族的汉奸势不两立。文中还特别指出,“一切共 产党员必须继续发扬自己的牺牲精神,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 ®1939年9月 24 0,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目前阶段的首 要问题是抵抗日本,反封建的任务要服从于第一位的目的一一抗日。”⑦这就十分 明确地将民族矛盾的处理一一反帝任务放在反封建任务之前,紧紧的抓住了各种 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一一中日民族矛盾,并作出了最符合当前民族利益一一民族 独立和国家生存一一的决策,有助于破除各种反共阴谋,赢得各派政治势力的认 同,为团结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情况表明,中共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民族 矛盾超过阶级矛盾成为当前的最主要矛盾,进而为结成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出了重大让步和牺牲。 中国共产党将政治信仰分歧和历史上的冲突怨仇放在民族大义之下,以“大中华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6.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tt,1993:190-191.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1.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 &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5&
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6-57.
⑦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5. 民族的子孙”和“中国人”的历史认同和身份认同,作为凝聚民族共识、团结各 党派力量共赴国难的责任源泉,有助于形成对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关系的合理定 位,有助于形成最广泛抗战共识,赢得中国各抗日力量的支持,共同抵御外辱。
在三民主义阐释上作出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巨大让步,确立国共合作的政治 基础。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了国共合作抗战及共同 建国的理论和政治基础就是三民主义。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这次诠释中,不仅借 用了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的一些构想,如使“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有事 做”,还为了最大限度上团结国内外抗日势力,在三民主义的最新阐释上进行了相 当程度上的让步。如在民族主义的解释中,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而只是要求 “不受任何外国干涉”;在民权主义的解释中,没有明确对于反革命分子及其组织 的限制;在民生主义的解释中,则没有提到没收资本家地主的财富和土地的主张。 ①这些让步,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三民主义宝贵历史资源基础上,进行的符合中华 民族利益的明智处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立场,有利于争取中间势力对党 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属性和现实使命担当,是坚定中国立场和捍卫民族利 益重要工作。针对敌人恶意宣传“共产党是外国搬来的,不适合于'国情的情 况,张闻天在1938年10月15日六中全会上的报告提纲中强调,要求广大党员, 特别是宣传工作者,要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同时,“研究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 的各个方面”,“在理论上,在事实上,宣传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党,它 继承着中华民族革命的传统,负担着解放民族与人民的历史使命”②。1943年5 月26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明 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思想、 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的血肉相连的东西, 而且将继承加以发扬光大。”③1943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中国共 产党与中华民族》,在回顾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之后,指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 史必然性,并完整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光辉历史, 由此得出,国共团结合作与否关乎中华民族盛衰安危的历史规律性认识,并正告 那些主张内战、破坏抗战的反动势力,法西斯主义在中外历史都行不通,必然失 败;中国共产党是“顺天应人产生出来的”,顺应了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要求”,
“所以没有人能把他取消得掉”;团结抗战才是民族大义,才能真正实行孙中山先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33-634.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9.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1. 生的三民主义,真正挽救民族危亡。①当然,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绝不是抽象的谈“民族”和“中国”这些概念的。鉴于与国民党的意见分 歧不能短期消除,1939年国共摩擦日益严重之后,毛泽东特意将国民党论述的“中 国”与中国共产党要保卫的“中国”作了严格的区分。这就使得“中国” “民族” 问题带有了浓郁的阶级的色彩。②这些论述,既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民 族属性和现实使命担当,批驳了攻击共产党不适合国情的错误舆论,又充分论证 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中国立场和捍卫民族利益的必然性、合法性和正当性。
坚定中国立场和捍卫民族利益,就必须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在1938年10月14日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就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 关系作了详细的阐释。他指出,共产党员可以而且应该同时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 义者。他认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要看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决定。共产党员必 须坚决反对法西斯德国和日本侵略他国的所谓“爱国主义”(实际上是帝国主义)。 就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必须将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在保卫祖国、赢得 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征程中去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③1944年7月14 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针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至上”还是 “共产党至上”的疑惑回答:“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他说,“你还 不如这样提问题,是先有孩子还是先有父母? ”毛泽东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来 形容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极端重视和深厚感情。不仅如此,毛泽东 还分析了这个问题的所指: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会不会忽视中国,数典 忘祖?毛泽东明确表示,信奉马克思主义,是将其作为思想方法,但绝不会忽视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和其他外国非马克思主义的宝贵思想智慧。而是要将中国历史 遗留的“很多好东西”,而非“旧的过时的思想”,变为中国共产党自己的东西, 来服务当前的民族解放战争。④这样的阐述,将捍卫中国的独立解放和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的爱国主义行为,视为国际主义具体的现实的践行,既是对中国抗战力 量实际情况的清醒认知,又是对民族最急迫呼声的切实回应,更是中国共产党中 国立场和民族情怀的生动展现。
是否有利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标准的确立,是坚定中国立场和 捍卫民族利益必然要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开始确立以是否有利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前途,作为判断一切政治行为是否 合理、正确和正当的根本标准。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不再坚持阶级利益和阶级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65-467.
②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48-349.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521.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1. 斗争高于民族利益和民族战争,而是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置于自己领导的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中。这样,既凸显了对自身神圣使命履行的严格自律要求, 又可以使全党充满自豪感和荣誉感,倍增奋斗力量。当然,这样的立场和判断视 角,就使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利益往往会被忽视。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和 毛泽东并没有按照苏联的要求在苏蒙边界开展对日重大军事行动。因为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不再把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利益放在自己考虑问题的 首要位置,也不再认为保卫苏联就是保卫中国。实际上,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观点, 苏联共产党和其他各国共产党都应该坚持自力更生原则,自主地去克服一切困难, 而不能以牺牲他国利益来帮助自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定中国立场和捍卫民族利益历史意识的最集中体 现。1938年10月之后,伴随着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最高领导人,特别是 整风运动之后,毛泽东提出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和命题,日益亦 为广大党员干部所接受,充分反映中国立场和民族利益的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 并于1945年中共七大被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立场和捍卫民 族利益的历史意识最终成为全党共识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至1949年10月中华人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共、 产党历史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 存,注意铭记光辉历史,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严厉批驳虚无历史的错误行径。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1948年12月17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充 分注意保护北平工业区及文化古迹的指示,要求对于沙河、清河、海甸、西山等 重要文化古迹区,“对一切原来管理人员亦是原封不动,我军只派兵保护,派人联 系,尤其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 时减少损失” ®o 1949年1月31 H,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北平免于一场 战火,实现和平解放,保护了大量历史文化古迹古物。1949年5月6日,中央军 委致电粟裕、张震,叮嘱他们占领吴淞嘉兴等地时应该注意:“要告诫部队,不要 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保护南京的孙中山陵墓,对守陵人员 给以照顾” ®o这些严谨、扎实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对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 展至关重要。
①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掷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6-397.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J.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84.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0-291.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军旗军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 人民军队辉煌历史的郑重铭记。1949年3月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军 旗的决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力口 '八一’二字”①, 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8月1日这一人民军队诞生日期的郑重历史纪念。1949 年6月15 0,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及军 徽样式。军旗为红地,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命令中解释道,这 “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 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 ®o新政协是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的典型。1949年9 月21日,毛泽东在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委托起草的会议宣言 中提到,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1946年与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 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o新政协继承了革命 历史上多党协商合作的优良传统,最大限度团结了各进步力量,共商建国大计, 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保证了新中国的顺利成立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迅 速开展。
严厉批驳虚无历史的错误行径。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把侵略写成“友谊”的历 史闹剧,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地进行了批驳。1949年8月30日,毛泽东对艾奇逊 的中美“友谊”论调作了犀利的点评,毫不客气地指出“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 略写成了 '友谊'。”为此,毛泽东仔细梳理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以正视 听。毛泽东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强迫中国五口通商、接受美国人传教的规定 得出,“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 面的活动”的结论。他引用大量详实的历史数据,证明艾奇逊所谓的美国对中国 的“友谊”,是有着深刻的侵略背景的。美帝国主义把“经营了一百零五年”的宗 教、慈善和文化等方面的所谓“事业”说成是“加深友谊”,其实质是加深侵略。
④这种依托历史事实的论证,无可辩驳地揭穿了侵略者竭力美化侵略历史、妄图继 续奴役中国人民的阴谋,有利于中国人民放弃对帝国主义的一切幻想,认清帝国 主义的侵略嘴脸,坚定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决心。
揭示虚无历史行径的错误本质,捍卫历史真实性和革命正当性。:1949年9月 16 0,毛泽东再次撰文指出,艾奇逊“胡谄了一大篇中国近代史”。他认为,艾奇 逊的历史观点正是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根源在于其历史观出了严重问题, 是“资产阶级的唯心的历史观”。毛泽东仔细分析了艾奇逊的论证逻辑:中国人口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7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330.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2-345.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5-1507. 众多,吃饭问题严重,最终导致革命爆发。他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历史为例指 出,艾奇逊的论述掩盖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是中国革命爆发的真正历 史动因。同时,他又以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历史为反例,证明人口少、土 地多,仍然会发生革命。①毛泽东认为,艾奇逊的论证逻辑,否认了中国人民进行 革命的历史正当性,看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开展根据 地建设和解决人民民生问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因而就无法理解中国 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未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必然性。针对艾奇逊将“西方的影 响”视为中国革命原因的观点,毛泽东指出,截止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 的救国方案屡遭失败。这段历史恰恰说明,“西方的影响”一一侵略给中国带来的 是巨大灾难,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无法救中国。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 中国人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人 民的革命实践联系起来,使人民群众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才开辟 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人民随着解放 战争的胜利,“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毛泽东的这 些论述,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真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捍卫历史真实性与严肃 性的鲜明立场,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正 当性,为中国人民充满自信地走向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固历史基石。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ft,1991:1509-1511.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2-1517.
第三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一种能够直面革命现实难题,总结历史教训,借鉴 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从而确立革命指导思想的能力和素养。延安时期,中 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的一系列重大胜利,而且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一泽东思想。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并被确立为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正是由 于有了成熟的历史意识,中国共产党能够自觉地顺应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需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等党的重要领导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积极构建自 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并最终确立其指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力 量有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装,能够更加从容勇敢地去面对革命难题,迎接诸种挑 战,夺取最后胜利。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的历史依据和条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受制于“以俄为师” 思维的影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的 决议、指示和命令,导致革命事业遇到了许多挫折。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并被迫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错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泛滥的 直接恶果。党的生死存亡之际召开的1935年遵义会议,实现了军事路线上对“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纠正,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进行军事斗争,使中国革命 形势转危为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 主力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在陕北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继 续进行革命实践探索的同时,也系统回顾反思革命历史,艰辛地进行思想理论方 面的深耕,最终在深厚的历史沃土中,培育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 瑰宝。
中国革命正确指导思想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日益成熟的历史意识成 长而逐步实现的。中共一大确立了党的名称和最高革命纲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历史的尊重,反映出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 论指导的鲜明特色。但是,作为一个诞生在近代中国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 历史意识中显然还没有充分展现出“中国"一词的深刻历史意蕴,因而无法在中
国革命阶段、革命性质、革命任务等一系列问题上给出正确的答案。1922年1月, 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一大”召开。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 问题的理论被运用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分析中,给予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启发和指 导。中共二大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深入分析近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得出关于中 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制定了 “扫清封建军阀推翻 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等一系列符合中国历史和革命 实际的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① ,
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首先,中国革命斗争失败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革命力量和革命对象 的分析和确认。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②这是基 于总结革命失败教训而得出的深刻认识。1925年1月的中共四大,不仅明确了无 产阶级的领导权,更重要的是尊重承认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历史和现实,指出 农民作为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运动中的重要成分”,“天然是 工人阶级之同盟者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领导和依靠力量的正确思想。在 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实,将农 民问题上升到中国民主革命“中心问题”的高度上来认识,指出农民是否参加和 拥护革命是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同时,毛泽东对中国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 产阶级的革命性与动摇性有着充分的估量。此外,对于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 (包括农民)、无产阶级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毛泽东这时的分析,主要从经济地 位和政治态度来展开,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运用。当然,他也 已经开始注意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对各阶级思想状况的影响。如民族资产阶级反 对用阶级斗争学说来解释三民主义,小资产阶级“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附属于 “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反动知识界,游民无 产者组成的“三合会”“大刀会” “在理会”“清帮”等团体的处置“是中国的困难 的问题之一”等。©毛泽东的这些分析,还反映出他已经意识到,近代中国旧有秩 序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占有者,严重阻碍着中国革命的开展。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 的内涵不仅包含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内容,还应该有文化斗争、文化革命等历 史性内容。而这就需要报纸、刊物等文化革命的平台和手段。
同时,我们也看到,上述这些思考都是初步的。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逐步展 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日渐成熟,关于中国革命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问题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89:66.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33.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9. 的思考得以逐步深入,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内容建构才逐步完成。延安时期,中 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毛泽东所提出的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以不断胜利的斗争实践,突破 了苏俄革命模式的困扰。毛泽东于1937年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重 要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分析了理论与实践、矛盾的 共性与个性等关系问题,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而非固守脱离中国国 情的个别观点和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总结中国革命特殊规律提供了理论上 的充分论证。这一时期,以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深刻总结(1939年毛泽东的《< 共产党人〉发刊词》为代表),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重大问 题的系统阐述(1939年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和新民主主义 基本纲领的高度凝炼(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一泽东思想成熟。①延安整风期间,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立场方法,开展扎实的面向中国 历史和现实的调査研究,在深入研究总结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基础之 上,彻底纠正了脱离中国历史和现实实际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错误,从而为坚 持和发展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产物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始终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封建主义势力勾结 帝国主义压榨民生的危局之中。有识之士的救国方案从改良屡遭失败的现实中被 迫向主张革命转变。而革谁的命?谁来领导革命?谁来参加革命?如何革命?革 命之后的中国将是怎样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必须要解决的 课题。由于革命对手的强大,革命环境的恶劣,革命任务的繁重和革命历程的艰 辛,因此,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革命力量,在革命斗争中,不仅要与中国革 命的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而且还要与各种救国与革命的思想学说展开竞争, 以期获得最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 要求中国共产党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准确地判断中国革命的历史 使命,充分继承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历史遗产,建构一种能囊括先辈历史 智慧和包容各种政治势力革命意愿的成熟理论体系,作为凝聚共识力量、明确未 来方向的革命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在整风运动的思想准备基础上重新修改了
① 刘华清,戴安林,李美玲.马克思主义"三化”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 报,2012(4) :27・35,47・
党章,以毛泽东思想来贯串,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特点。①1945年5月14 H 和5月15日,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从中国革 命指导思想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的角度对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武器一一毛泽东 思想进行了科学界定、概括和论述。他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 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诉求和深切 愿望,反映了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逻辑,是“我们这个民族特出的、 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 ®=正是由于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中 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着眼于中国革命实践斗争 的具体问题现实需求,分析其中特殊的历史情境和历史根源,抛弃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论述中不适合中国具体实际的个别结论和观念,“而代之以适合于中国历史 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 ®o
(一)关于三民主义革命指导思想的论争
对三民主义正统诠释的论争,凸显了正确指导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 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曾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进行打 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中国共产党被迫走上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道路。在国共两党激烈的较量中,三民主义一度成 为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国内各种政治势力争取革命力量的斗争旗帜。但是,这面 旗帜下的各种政治力量包括国民党内部各派别,其真实的宗旨和策略却不尽相同。 这样一来,名义上大家都主张坚持三民主义,但实际上各种政治力量往往根据自 己的需要对三民主义进行各不相同的诠释。国民党右派如戴季陶、沙月坡等人, 运用中国传统儒学的封建思想来附会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解释为“三不主义”(即 所谓“'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④,掀起三民主义儒学 化思潮,为蒋介石独裁专制制造舆论、进行文化辩护和学理论证。有的人甚至在 公开演讲中大言不惭地宣称:“三民主义就是讲究升官发财的。⑤”国民党军阀何 键则明目张胆地以佛教取代三民主义,宣扬“佛法无边,与三民主义殊途同归”, 大肆鼓吹封建迷信,强行让军官接受佛教受戒礼,妄图欺骗、麻醉革命群众和士 兵,来掩盖其屠杀革命的刽子手本质。⑥这说明,事实上,许多参加革命的人并没 有纯粹的政治信仰,往往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主张学说都被拿过来作为其实现自己
①刘少奇.刘少奇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63.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3.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6.
④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34.
⑤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60.
⑥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岀版社,1981:48,74. 利益和愿望的凭借。例如“基督将军”冯玉祥,“生平除了自己以外,没有绝对信 仰的人物,也没有绝对信仰的思想” ®=这一方面可以说明冯玉祥这样的革命者的 开明、包容和“伟大” ®,有助于吸收各种思想学说的精华,包容不同革命思想发 展,完善革命者的思想世界,推动革命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以自己利益为 中心对待革命信仰和指导思想的态度,为革命风潮发展的复杂性埋下了隐患。因 为当革命运动一旦真正触及和威胁这些人和他们小集团的私利时,他们就会毫不 犹豫地抛弃、背叛革命,走向革命的对立面。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很好地说明 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建构自己新的革命指导思想时,认真继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珍 贵遗产一一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尊重和发挥三民 主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将其作为争取理解支持、消弭分歧猜忌、共同团结抗战 的旗帜。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使三民主义一度成为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共同认可和高举的斗 争旗帜。正如毛泽东在1925年冬写下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 的影响》所分析的:三民主义“是各革命阶级一种共同的政治经济要求,由他们 的代表者(孙中山先生)列为他们政党的纲领”③。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三民主义的主张和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特别是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军阀曲解、篡 改三民主义的民主革命精神,试图为专制和镇压革命辩护,使得与国民党右派进 行宣传思想阵线上的坚决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歪曲三民主义的理 论学说进行严肃的批判,恢复三民主义真正本原,继承发扬三民主义精神,构建 新的革命指导思想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肩上。
当然,延安时期之前关于三民主义革命指导思想的论争,中国共产党由于缺 乏成熟的历史意识,也存在着全盘否定三民主义历史贡献和历史作用的片面性和 盲动性。例如,在1929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在《宣传工作决议案》中,要求 宣传工作“注意从事实与理论上反三民主义”。这时中国共产党将三民主义视为“完 全是一部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理论”。其理由是国民党反对弱小民族自决,反对工农 革命和工农专政。这时中共中央批评了党内将国民党目前的反动视为违背三民主 义“革命精神”的观点,主张“三民主义实际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唯一理论依 据”铁这就抹杀了三民主义在大革命时期的积极历史作用,消解了中国共产党与
①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0.
②宣侠父评价冯玉祥的用语。宣侠父等共产党人在盛行基督教的冯玉祥军队宣传三民主义,与基督教牧师 针锋相对地开展斗争,在很长的时期内得到冯玉祥的馭许.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54-255. 其他中间势力和国民党内部的革命力量合作的历史基石和理论基石,最终犯了 “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走上了孤立和限制自己的道路,使中国革命陷入 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延安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中国共产党既充分阐述自己的 主张目标与三民主义的区别,也分析了与三民主义的历史联系,从而在吸收三民 主义革命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三民主义的真正传承。1937年3月1日,在 回答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你们对于三民主义的态度如何”问题时,毛泽东以中国 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加入国民党的历史史实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老早就是信 仰三民主义的”。毛泽东告诉史沫特莱,中国共产党党内有许多高级干部都曾经是 中国国民党党员,有的甚至还在国民党中担任重要职务。他指出,在日军大举侵 华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是“必须为真正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而奋斗”。 为此,毛泽东特意阐释了 “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内涵,以示与国民党反动派篡改 歪曲的三民主义相区别:对外抗战求得民族独立解放;对内民主自由求得民主建 国以及改善民生解除人民痛苦。这种对三民主义的全新阐释,注入了拯救民族危 机、民主建国和重视民生等最亟待解决的时代性内容,既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 想共产主义“不相冲突”,又可以最大程度团结各抗日力量形成合作抗战的共识。 同时,毛泽东还指出,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土地革命政策,就是在实行孙中山先生 的耕者有其田主张;孙中山在世时曾允许中国共产党“同时信仰共产主义”,这与 他允许国民党内部信仰孔子主义、佛法主义、基督主义的做法相似。历史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最坚决最忠诚地为实现三民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他认为,当前国 共两党只要有革命的三民主义基础,着眼于“中华民国”的前途和未来,就可以 破除一切关于国共难以合作的猜疑,团结协作,共赴国难。①这样,中国共产党在 革命指导思想上尽力寻求与中国国民党最大的政治思想共识,为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论述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一一三民主义的极端重要性时,中国共产党十分 注意回顾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为三民主义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提 出,三民主义共同信仰的坚持与否是大革命成败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三民主义 共同指导思想,国共两党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最终才联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 民大革命。而也正是由于国共分裂,不能坚持三民主义,所以“失去了人民的信 仰,造成了革命的失败。”因此,在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前,国民党必须“再 行整顿革命三民主义的精神,实行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共同为民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91・492. 族解放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三大目标而奋斗” ®o
高扬“革命的三民主义”旗帜,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建立。在1937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宣传大纲中,进一步明确了 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态度。宣传大纲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的 三民主义”奋斗、流血和牺牲的历史事实,再次阐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赞助革 命的三民主义”的态度。大纲提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与共产党的主张相 容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依然“赞助革命的三民主义,主张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 民主义,继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精神。”当然,在民主主义方面,中国共产党也 对国民党提出了在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基础上进行改组的建议。@1937年4 月5日,中共中央指出,在国共谈判中承认“拥护三民主义及国民党在中国的领 导地位”③。同时在土地政策、政权和军队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让步。这些让步 是中国共产党顾全抗日大局的充分体现,也是对三民主义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的 正确认知和充分尊重,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 重大历史贡献。
高举三民主义旗帜,与国民党专制统治作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捍卫真正的革 命的三民主义,坚持正确革命指导思想,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 1937年4月12 0,中共中央就“七君子”事变发表宣言,驳斥了国民党当局“宣 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罪状指控的“荒谬”,指出“七君子”的主张只是重 申了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与国民党一大的宣言和孙中山在大会上宣言没有“任何 之矛盾”。鉴于此,中共中央要求立即释放“七君子”及其他爱国政治犯,“给予 民众民主权利”,才可进行“真实之抗战准备”。④
(二)超越三民主义,确立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
高举三民主义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1939年1月25 H,中共 中央发出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表明国共两党可以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进 行抗战建国,“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之三民主义新中华民国 而奋斗。”但是,中共中央也态度坚决地表示,绝不放弃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更不同意两党合并。之所以这样表态,中国共产党是着眼于抗战建国的根本利益, 两党长期合作的现实需求和“中国社会历史之事实” ®o这样的态度,既符合现实 的状况和需要,又尊重了历史的传统,而且汲取了因丧失独立性导致合作破裂的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7-198.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72.
③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78.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88-190.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7-1 & 历史教训,最大限度保证了国共长期合作抗战建国这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正确理清真正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与“假三民主义”、“中间三民主义”乃至法 西斯主义的区别,是中国共产党在确立中国革命指导思想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 题。首先,要区分三民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根本不同。1937年12月27日,王明 在《挽救时局的关键》一文中指出:“国民党员应当是忠实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孙 中山先生的学生,绝不能成为叛背总理背叛三民主义的反动的希特勒慕梭里尼的 信徒。三民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显然是根本不同的,三民主义的根本主张为民族独 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法西斯主义的基本实质恰为民族侵略摧残民权和戕贼民 生,因此,谁也不能相信:任何优秀的国民党员愿从革命的三民主义信徒变为反 动的法西斯(原文漏掉“斯”字,引者补充上)主义走卒。”①其次,要区分几种 三民主义。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和结论的提纲中, 提醒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三民主义这个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就必须看到有几种 三民主义并存的现实,要明确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在抗战过程中的联系与区 别。将三民主义按照国民党一大时的内容进行解释,就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 阶段的纲领“基本上是不相冲突的。” “用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争取中间 性三民主义。”要反对“轻视三民主义”的错误观点,因为这种思想无视三民主义 与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无助于形成共识,争取团结抗战。而对于“假三民主义 或中间三民主义的思想”,应该坚决加以严正的批驳。②这种立足历史事实对形形 色色的伪三民主义作理论上的严肃批驳,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分裂抗日、制造反 共摩擦的嚣张气焰,有利于凝聚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思想共识。澄清新民主主义与 旧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1943年10月21 H,中央宣传部发出 进行阶级教育问题的通知,更加强调在思想上和理论上严格区分“蒋介石主义与 孙中山主义,区别新民主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区别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以期揭 露蒋介石的“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之荒谬反动”。同时,在对外宣传上,中国共 产党虽然仍强调孙中山的进步性,但提出要通过“清算孙中山的历史与思想”,表 明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是“根本不同的”,以“打破知识分子及 某些党的干部对孙中山不合事实的幻想” ®o
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内 在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争取革命话语权,争取政治主动和团结各方力量的重要课 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愿意实行三民主义表态的质疑,毛泽东指出,那种认为共产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33.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9-220.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03-104. 主义和三民主义无法并存的观点是一种非历史的“形式主义的观察?',没有正确理 解两者之间的历史联系。因为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目标,不是现在就要 实行的。在日军大举侵华的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 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即三民主义,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和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根本理由”。毛泽东列举了国共两党大革命时期共同 奋斗、合作实行三民主义和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右派“十年来反对实行三民主义” 的历史事实,强调中国共产党十年来的政策“根本上仍然是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 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的。”他指出,反对帝国主义、实行工农民主专政 和开展土地革命就是在彻底地践行三民主义。不过,鉴于全民族各阶层共同抗战 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主张以各阶层联合的民主共和国代替工农民主专政,停止没 收地主土地。这是顺应时代任务和历史变化而作出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原有政策 违反三民主义。毛泽东认为,民族危急之际,国民党必须及时实行中国共产党提 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 真正地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否则,“就会要受到历史的惩罚。”①
运用历史事实说明和论证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粉碎试图以三民 主义来拒斥共产主义的图谋。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 固派不断制造摩擦,掀起反攻浪潮。中国共产党被迫在开展军事上反顽斗争的同 时,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力的思想斗争。1943年7月21日《解放日报》发表 陈伯达评论蒋介石署名、陶希圣捉刀的《中国之命运》的文章。在关于中华民族 的评论中,陈伯达以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历史事实来对《中国之命运》的 立论历史基础一一民族血统论进行了严厉批驳,说明了蒋介石对中华民族历史真 实情况的严重歪曲,最终使《中国之命运》的论证逻辑完全溃塌,其“解散共产 党”、取消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图谋彻底败露。在评论中,陈伯达通过大量历史事实 的列举指出,蒋介石的民族理论违背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历史表述和本意,并不 符合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他强调,如果按蒋介石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是“同一 血统的大小宗支”的认识,则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民族英雄则会变得难以令 人理解,“全部中国历史都变成一堆不可了解的糊涂账”。中国历史就有被''完全 推翻”,中华民族有“寄托于乌有”的危险。同时,陈伯达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场,阐述中国历史上民族斗争的“残酷”“无情”之历史事实,戳穿了蒋介石“民 族固有的德性”决定中国各民族历史共同命运的谎言。他提出,各民族由于混居 和长期斗争、交流,渐渐被经济、文化、政治上先进的汉族所同化,而不是由于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7-369. 抽象的所谓“固有的德性”。陈伯达揭示了 “法西斯主义曲解民族历史、削改民族 历史、捏造民族历史伎俩”的危害性——愚弄国民。他指出,“这种单一民族论”,
“提倡大汉族主义,欺压弱小民族”,无助于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抗击强大凶恶的 日本帝国主义。①在关于中国历史的问题上,陈伯达批判了满族入关后“中国的民 族思想,便渐渐消灭了”和“把旧中国写成'黄金世界的错误观点。他提出, 正是由于旧中国的黑暗,才导致在帝国主义侵略下国耻大增;中国历史的主体是 人民而不是少数统治者,革命斗争的内容应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压迫 以及陈腐的“旧道德”、“旧文化”铁在近代中国的思潮问题上,蒋介石谩骂五四 以来的各种新文化,污蔑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新思潮“失去了要为中国而学亦要为 中国而用的立场。”陈伯达不仅指出蒋介石曾经“以俄为师”的历史事实,阐明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先进分子(包括曾经的蒋介石)救国的必然选择的道理。 同时,他还以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 国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产物,指导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抗日战争、捍卫民 族利益的历史征程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国从来以至洪秀全、孙中山一切 优良的革命的传统”,代表的是一种“民众的、革命的、光明的”文化传统思想, 是中国革命的未来希望所在。③在此基础上,一种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三民主义 新的发展(如民族主义的反帝内容),就没有国民革命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及全民族 抗战局面的形成的认识,在中国革命历史的梳理和回顾中便明确起来。④这些论述, 认真澄清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历史的本原,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发展 的历史贡献,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坚固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基础。
国民党理论家和领导人试图以三民主义来拒斥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论 证,看似尊重中国历史重道德和重血统的传统,但由于无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的 客观性(中国存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斗争又融合),实际上 却是对中国人历史意识中尊重历史事实的公正与权威传统的最大戕害。况且,其 一味贬斥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丝毫不承认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合理性的态度, 由于脱离了历史事实的有力支撑,无法获得人们认同。相反,延安时期,中国共 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一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构,特别重视以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历史,尊重继承历史事实的 公正和权威,客观评判人类历史上各种革命思想的成败得失,尤其是对三民主义 的历史贡献予以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相通性阐发,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06-509.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10-515.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16-521.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J.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29. 心胸开阔地继承了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遗产,并增添了富有时代性的新内容,最 终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继承与超越。这种尊重历史传统的革命指导思想建构理路,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视域开阔性、内容丰富性、方案完善性的保障,而且 是其旗帜感染性、思想整合性和身份合法性的依靠。©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 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实行真正的三民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言行一致。对于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中各派势力“信仰三民主义与否”,中国共产党提出,不能仅凭其“口头之 自称”来判断,而应看“其行为之表现”。言行不一的人,如叛徒汪精卫,是“假 三民主义者”,必须予以无情揭穿和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切 切实实的实行三民主义”。而在实行真正的三民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应 成为模范”%这样,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践行的主体一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国 人就担负起带头言行一致实行三民主义的重任,在与言行相左的“假三民主义者” 和叛徒汉奸的斗争中,真正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从而赢得全国人民和 各先进政治势力的广泛拥护与支持。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发展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要“诚 心诚意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宣传三民主义。”但是,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发展三民主义,并与各种反三民主义、曲解三民主义和 伪三民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 ®o这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研究发展三民主 义的态度,既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继承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宝贵财富,易于获得更 多党内外人士的认同,同时又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理清了中国共产党与 其它政治势力的思想界限,保持了自己政治思想的独立性,为中国革命沿着符合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根本思想保证。
(三)历史诠释与革命斗争策略和革命指导思想建构
有学者曾指出,“一旦革命进了一个新的阶段,替代性的革命策略与历史分析 就变得不相关了:是政治上的胜利者自己,选择那些与他们所认为的自己的历史 成就最为符合的历史解释,作为史学领域的胜利者。”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 说明了政治需求和政治宣传对历史研究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彰显 了历史研究和历史论证对于革命动员和政治宣传极端重要的事实。抗日战争时期,
①徐涛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阐释和发展实现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视域融合,是中 共政治整合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参见徐涛.从斗争排斥到竞争共一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政 治整合的转向[J].理论与改革,2017(1):64-70.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9-60.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9.
④[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37.
国共两党的宣传策略、革命领导话语权的争夺和革命指导思想的构建充分说明了 这个问题。当然,革命宣传策略的有效性和革命领导话语权争夺的胜利,不仅取 决于胜利者的硬实力,还取决于其论证与叙述是否能最大限度上尊重历史事实、 合乎历史逻辑和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策略 不仅与历史分析有关,而且与历史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密切相关,即革命者革 命策略和革命宣传的成功与否,受制于其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否。这一点,在历史 意识浓郁的近代中国显得尤为突出。
20世纪30年代,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读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倾向: —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和分析模式,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观点的 普世性,从而无法揭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问题及特殊规律;二是以中国社 会历史的真实复杂性为出发点,修改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模式,导致众多历 史学家严重质疑这些分析“是否信守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①在中国共产 党成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在政治考虑的导引下,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普 世的'模式强加于中国历史,结果是对理论概念和中国历史解释的双重简化。”②
具有强烈民族自我意识的部分史学家和革命者,强烈反对将西方史学分析模 式(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套用在中国历史分析上,更不愿意接受“带有文 化落后、社会政治原始的贬损的意味”的一系列概念(如亚细亚生产方式等)在 中国历史解读中的运用。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来分析中国社会历 史的做法,遭到这些历史学家和革命者的抵制和反对就不难令人理解了。与全盘 照搬西方史学理论的人相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诠 释人类文明发展的通用性,主张阶级分析法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 运用到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上,从而得出了中国社会历史也是由阶级斗争直接 推动的观点。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剧烈社会动荡和尖锐革命斗争的历史事 实,使人们更容易认同阶级斗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理论。③这就意味着, 政治性的“革命实践'既是改变历史的工具又是评价历史的准则®o这种政治 左右下的历史分析,漠视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没能深刻把握近代中国的国 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因而只能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决议指挥下,在苏俄经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185.
②[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199.
③[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191-195.
④[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2005:205.
验的禁锢中进行革命探索,最终导致中国共产党吞下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 剿”失利的艰涩苦果。直到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对中 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把握和深刻解读,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掌握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形成 了正确的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从而引领中国革命逐步走向了胜利。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思想武器,可以全 面、深刻地总结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为建构革命指导思想储备了宝贵 的历史思想资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开展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工农运动中,对中国革命对象、 动力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使其革命指导思想开始萌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吸取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开始重视武装斗争,并实行 土地革命和开展根据地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与俄国革命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同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 固派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中,全面回顾总结了在此之前的革命成败得失, 充分借鉴吸收中国传统革命智慧和世界各国革命历史经验教训,以中国人喜闻乐 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形成了较为完 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已经成熟。①因此,可以 说,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逐步认清中国 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经过系统反思在中国国情 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认识,全面扎实调查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不再机械地照搬 革命导师的个别结论,而是日益娴熟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立场、观点和方 法分析研究中国革命众多复杂而特殊问题,从而使革命指导思想的建构根植于深 厚的中国社会历史土壤之中,为其不断丰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起草通过历史决议,为中国革命思想指导确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关于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经过了广泛政治动员和充分民主酝酿,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特别是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摆脱了 个人情感恩怨的羁绊,具备了深远的历史关照,因此保证了决议的科学性、严肃 性和绝对权威性。②中国共产党为起草这个决议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鉴于 党的历史上各种错误思想路线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 中共中央、毛泽东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献搜集整理工作,
①姚寅虎.略论中国国情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理论探索,1993(1):49-51.
②张健,任春峰.中国共产党对待自身历史的科学态度——以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2(1):38-4& 编辑形成《六大以来》分发给干部阅读。通过对真实历史资料的检阅,广大党员 干部在历史情境的还原中,认清了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的真实存在,为起 草、修改和最后通过决议作了充分的思想铺垫。经过三四年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 备,到1944年5月,决议起草时机具备了成熟的历史条件。①1945年8月9日七 届一中全会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对待这个决 议的态度问题上,中共中央、毛泽东一再强调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真 理,就是尊重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和结论,就是承认历史事实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防止混淆对错,坚持经过历史实践检验正确的历史经验和科学理论;避免重犯在 历史上造成重大损失的一系列错误。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 致。实际上,整风运动和历史决议的起草、通过的历程,就是全党正确党史观确 立的过程,就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 的过程,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科学性内容丰富成熟的过程。以这个历史决议 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干部在党史观问题上取得了思想共识,这也为全党 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在毛泽东思想这一革命思想指导下的大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从中国政治斗争历史的分析中,阐明武装斗争与战争战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如何认识武装斗争与战争战略问题。毛 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从中国政治斗争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中,向全党阐明了武装 斗争与战争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重要地位。毛泽东特意回顾了中国国民 党的战争史,指出孙中山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之所以日益强大,是因为他们都 极为重视军事战争,以军夺权,以军掌权,“看军队如生命”。毛泽东提出,在这 一点上,“孙中山和蒋介石都是我们的先生。”当然,毛泽东也提醒中国共产党的 将领,不可争个人的兵权,不能学国民党军阀,不能学张国秦,而“要争党的兵 权,争人民的兵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抗战和党的事业的发展。为了凸 显战争战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紧接着回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史。 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初期“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 到经历大革命失败和三大起义”,渐渐彻底地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可以说,是革 命斗争的历史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也是惨痛的历史教训警醒了中国共产党。在与 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中,在与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锻炼出 来一条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培育了一大批军事骨干。④不仅如此,毛
①戚义明.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前的十年"等待” [J].党的文献,2008(1):90-91.
②亦水.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之后[J].党的文献,2006(1):83-85.
③朱之汇中共党史观发展的历史回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4):71-75.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5-549. 泽东还把中国革命在军事战争战略问题上取得的经验,放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 历史长河进行考量,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经验在许多国家的 共产党还没有这方面经验的情况下而具有的“特别值得宝贵”的独特价值和重要 历史意义。
明确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形成的方法论指导和政治立场导向。1937年4月15日,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出告全党同志书,强调西安事变和国民党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革命形势已经进入一个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和抗日战争的新阶段。新的 革命形势,要求全党充分注意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与变化多端性,科学运用“马克 思列宁斯大林的方法”分析中国问题,使“马克思列宁史(斯一一引者注)大林 主义的原则”具体化“为具体行动的指南针”。在这个文件中,中共中央初步阐明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法和人民立场,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形成提供了 方法论指导和政治立场导向,并将这一方法、立场的坚持提升到关乎革命事业成 败决定性因素的高度。为了突出强调这一方法、立场的极端重要性,中共中央还 特别提到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历史教训,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教条 化会造成“大的错误”,进而“可引到革命的失败” ®o
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华,吸收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营养,确立中国革命 的政权和国家建设目标。鉴于''中华民国”这个国号二十几年来“未能名副其实”, 1938年3月11日,王明在《三月政治局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主 张用“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口号来取代“中华民国”,以期能够真正实行孙中山先 生“所希望所奋斗一生而未能实现的三民主义的中国。”©后来,毛泽东在《论新 阶段》的报告中又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建国目标是“建立一个三民主义共和 国”,按照孙中山的说法,即“求国际地位平等,求政治地位平等,求经济地位平 等”的国家。毛泽东还从国家主权独立、各国平等交往、国内民族平等等方面解 释了民族主义的中国;从国民政治权利平等、制度民主、官吏民选等方面解释了 民权主义的中国;从工农生活改善、教育平等、人尽其才等方面解释了民生主义 的中国。这些解释,既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华的传承发扬,又是对孙中山三 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发展,更是对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殷切希望的积极回应,有助于 团结中国人民,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建设''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三民主义新中华 民国。“ ®
延安时期,历史意识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建构其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02.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62.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33-635. 过程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以对中国历 史和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为基础,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现实状况,继承发展了三 民主义,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规 律,完成了对延安时期之前各种革命方案的扬弃,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指导思想 逐渐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增添 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 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科学定位
延安时期,对毛泽东历史贡献进行科学评价,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核心 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其革命指导思想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唯 物史观,是对英雄史观的超越。它在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伟大 人物、革命领袖的杰出历史贡献。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中曾经深刻论述了革命领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更是在中国革命和自 身成长历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毛泽东领袖地位的极端重要性。
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由 于其领导成员和领导机关不够稳定,并且苏联和共产国际干涉较多,对中国革命 实际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深入,自主处理事务的能力不够强,其思想理论和政策 方针不够成熟,因此不能称之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也更没有所谓党的领导核心。 ①而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深刻汲取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惨痛教训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的正确与伟大,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军 事上的领导地位。长征胜利之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经过1938年党的六届六 中全会,一再犯路线错误的王明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干扰被排除,毛泽东在全党 全军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毛泽东领导下的军事斗争 不断胜利,毛泽东的大批理论著作通过延安整风在全党的深入学习,毛泽东作为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逐步树立起来。解放战争中,战场上的不断胜利,更 加巩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
(一)在历史比较中彰显毛泽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在历史的比较中,全党意识到毛泽东及其思想理论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是毛 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确立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俄国革命之所以 有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原因就在于有了 “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有
① 徐光寿.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一一与陈独秀“领导核心”说商榷[J].中共党史研 究,2009(11):96-104.
了十五(一九O三一一一九一七年)年的实际历史。这种历史经验的丰富世界上 没有伦比。”而“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主义的产生与成长,也与俄国布尔什维 主义有了同样的过程。”①中国共产党在借鉴俄国革命指导思想形成的宝贵经验和 吸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一再失败的痛苦教训中,最终选择了俄国革 命胜利的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是先进中国 人历史比较后的审慎选择。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领导革命的胜利失败经历比较中 逐渐认识到,必须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经验相结合”%延安时 期,经历了胜利与失败历史比较的广大党员干部,对毛泽东的政治、军事、理论 才华和人格魅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日益形成一种共识: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 人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借鉴苏俄革命 和他国革命历史经验教训,发现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找到了一条依靠人民群 众尤其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路。只要跟着毛泽东的思想路线走, 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如果背离毛泽东及其思想理论的领导,就会使中国革命走 上歧途,遇到失败。
在胜利与失败的鲜明历史对比中,广大党员干部产生了对毛泽东的思想理论 系统全面学习的迫切希望,从而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良好的思想条件。延 安时期,出现了大批宣传介绍毛泽东及其思想理论学说的著作。陈云在1935年8 月撰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较早地向外界介绍了毛泽东和红军长征的情况。 ®1935年10月,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后经有人整 理后以《英勇的西征》发表),对于共产国际正确了解这段党的历史,充分肯定毛 泽东的历史贡献和支持其领导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④20世纪40年 代,中国共产党各革命根据地出现了大量毛泽东创作发表的、介绍宣传毛泽东思 想理论的、甚至是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著作,集中的代表便是各种版本的《毛 泽东选集》。这一时期,对毛泽东的宣传介绍,也随着党内外各界人士的迫切需求 和希望而更加深入。外国友人在此期间,大约撰写了几十种六十多个版本介绍宣 传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传记。国内出版界也顺应这股热潮,出版了大约几十 种一百多个版本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和党的领导人王稼祥、 刘少奇等人,都总结、提出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和思想理论体系。⑤这些都 为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逐步确立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82-483.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83-485.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沖央文献出版社,2000:189-190.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上卷京冲央文献出版社,2000:191-192.
⑤张伟良,柴卫华.论建国前《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14.
(二)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历史相统一的视角肯定毛泽东的历史贡献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历史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历史贡 献的重要视角。延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核心成员 刘少奇,较早地意识到,正确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特别是理论地位具有极 端重要性。刘少奇称赞毛泽东“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马克思主义 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不适合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 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所以他能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件艰巨的事业”①。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史上,毛泽东不仅“精通马列主义 和中国实际情况”,而且是“为每一个党员所拥护。”②刘少奇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立 场和中国历史相统一的视角来诠释毛泽东领袖地位树立的科学依据和历史基础, 从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历史回顾中,强调了毛泽东领袖地位确立的极端必要性和 难能可贵,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历史地阐明毛泽东个人对毛泽东思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论证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性和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寻找、 确定和充实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历史。而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就是毛泽东同志 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与实践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就是 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铁毛泽东思想 的产生,不仅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于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全面深刻把握,在坚持与 国内外敌人和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倾向自觉坚决斗争中,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 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坚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研究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教训。以科学理 论指导,以实践斗争砺炼,这样的历史选择和历史积淀,保证了毛泽东思想是集 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智慧而形成的,使其科学性和生命力有了 可靠的保障。
(三) 夯实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历史基石和情感基础
全党在深入学习和反思总结党的历史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毛泽东领袖地位的 确立拥有广泛和深厚的民意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遵义会议时,毛泽 东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虽然还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成为 党的“领导中心”,是力挽狂澜的关键历史人物。当时的张闻天虽然是党中央“负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6-337.
②刘少奇.刘少奇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1996:401.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92:479. 总责”的人,但他认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决断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最重要 因素,他自己只是一个“配角而已”①。到了 1938年10月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 会,全党不仅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政治路线,而且还由王稼祥转达了共 产国际支持毛泽东为中共最高领导的态度,转告王明“不要竞争了”,从而确立了 团结支持毛泽东领导的正确组织路线,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袖地位得以真正确立。 延安整风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岀于工作需要改组中央书记处,毛泽东成为中共 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主席,在形式上也确认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核 心地位。②这一时期,全党深入学习总结党的历史,反思党在过去的各种错误路线 和错误思想,更加认清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可贵。正如王稼祥 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全面抗战、“人民抗战”的正确道路和抗战政策“早 已在我党英明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和中共中央的文件中表现得清清楚楚”。中 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找到这条正确的抗战道路,制定出正确的抗战政策,不仅是 由于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还“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有其英明的领 袖毛泽东同志” 中国共产党人从探寻正确道路和制定正确政策艰难曲折的历史 进程中,认识到毛泽东的至伟之功,不愧为全党“英明的领袖”。中共七大高度评 价了毛泽东为党的事业和中国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胜利前进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 献,更加确立和坚定了毛泽东在全党领导的核心地位,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 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和政治组织保证。
1946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社论文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章在说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多 次引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的论述。文章称“毛泽东同志根据这样的宗 旨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教育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过去二十五年的中国革命历 史中,中国共产党“完全忠实于中国人民的事业,完全忠实于毛泽东的思想”。文 中在阐释中国革命历史时,不仅通过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命运改 变和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丰功伟绩是中国人民拥护爱戴的根本原因,而且多次使 用“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旗帜”“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和“中 国人民的救星毛泽东万岁”等表述,以凸显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的重 要地位。④这样就使毛泽东的领袖和核心地位,树立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和中国革命 胜利的历史基石之上,构筑于中国人民衷心拥护和深切爱戴的真情实感之中。
①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tt, 1985:79-80.
②陈晋.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怎样确立的[J].新湘评论,2010(19):48-51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76-477.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664-671.
三、构建毛泽东思想体系,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其革命指导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是经过了 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其浓厚和成熟的历史意识。
(一)充分论证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
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是构建毛泽东思想体 系的理论前提。首先,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及其革命理论 的局限无法挽救民族危亡,中国革命迫切需要新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产 生的历史必要性。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刘少奇指出,中国各革命阶级 尤其是资产阶级,其在政治、经济、群众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软弱性和局 限性,其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但却不够彻底,未成系统,无法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无产阶级“最杰出最伟大的代表人”——毛 泽东,在继承中华民族特别是民族资产级革命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人民 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正是由于这个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已经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的革命历史中得到证实,所以坚持其指导地位对于 未来的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至关重要。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人民革 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条件。在《关于修改党章 的报告》中,刘少奇回顾了近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斗争史,指 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用鲜血换来的“极端丰富的经验”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 要思想资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 史唯物论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经验 教训进行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是科学方法和中国立场的统一。①毛泽东思想是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 合的产物,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
再次,特别突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毛泽东个人,所具 有的理论素养、革命精神、知识经验、群众观点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能力, 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刘少奇认为,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的落 后性,使得理论创新工作十分困难。毛泽东思想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欧 洲形式”向“中国形式”的艰难转变。这种转变的完成,需要理论工作者具有“高 度的科学精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高度的革命精神”,具有对 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百折不挠、移山填海的无限忠心”;具有丰富社会历史知识和
①文吵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2-337.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
革命斗争经验积累储备;具有鲜明的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具有不断面向中国历 史进程各个阶段实际困难和问题,牢牢立足中国特殊环境条件丰富发展马克思主 义并通过通俗表达使之武装新时期的中国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能力。这些能力和 素养,是毛泽东“出色地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创造毛泽东思想 的主观条件。①张闻天提出,有了毛泽东这位领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历史取 得的“最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找到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领导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走向最后胜利的根本保障”,“实是中华民族的幸福与光荣”。据 吴玉章回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通过延安整风系统地学习毛泽东《论 持久战》等著作后,对毛泽东的思考分析之科学和彻底深为信服,全党在艰苦卓 绝的斗争历史中,“终于锻炼并筛选出自己的领袖。这种感情上对毛泽东领袖地位 的认同与拥戴,与一般的组织安排绝不可同日而语。”②因此,毛泽东领袖地位的 树立,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是经过中国革命历次斗争历史考验的,是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审慎历史选择的,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③
鉴于这一主观条件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在中国共产党人建构毛泽东思想的过 程中,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的名字 来命名,除了是考虑到毛泽东对于这一理论的突出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毛泽东 在中国革命和党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和逐渐形成的其他领 导人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充分尊重中国革命和党的历史, 高度肯定了毛泽东本人对于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卓越贡献。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 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时期领导工农运动影响巨大,为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贡献颇 多。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取得的”,发动秋收起 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拓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但由于其在全党全军没有确立绝对领导权,因此没能对中国革命产 生全局性的影响。遵义会议之后,随着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在毛泽东的 正确指挥下,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延安时期,毛泽东 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并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 排除了王明等人的错误干扰,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正确策略方针,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了全党全军 的充分信任,其思想学说越来越广泛的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重视和认可。而 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在全党的确立,为其着眼全局高度思考中国革命重大问题提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2-337.
②陈晋.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怎样确立的[J].新湘评论,2010(19):48-51.
③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263. 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这些都是有助于毛泽东思想体系成熟、完善并在全党树立 指导思想地位的重要因素。此外,全党通过延安整风,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 宁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普遍地提高了思想认 识水平,这也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指导地位的确立准备了良好的思想理论条件。
将中国革命的特点问题全部纳入历史的视角来分析。刘少奇指出,“我们党的 全部历史,最好地说明了中国革命的这些特点。”刘少奇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历史、武装斗争历史,同各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根据 地建设历史和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路线斗争的历史多个视角,论证了中国革命的 性质、动力、不平衡性、长期性、复杂性、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重要特点, 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正 是由于一些历史时期,毛泽东及其正确理论“不能在形式上、组织上决定全党的 行动”,所以导致中国革命屡次遭到严重挫折和失败,所以“也正是这种时期,就 愈加明白表示:真正的我们党的历史,中国无产阶级与中国人民的正确的革命方 向,是在毛泽东同志那里,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为中心而继续着,存在着,发 展着” ®o这种立足于历史的梳理对中国革命特点的深刻把握,在鲜明的失败与胜 利比较中对毛泽东思想产生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 泛认同。
(二)尊重毛泽东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性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建构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 蹴而就。因为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 形成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毛泽东在1939年12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早已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 的东西,中国有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中国化。”②正是由于中国历史和现 实“有特殊情况”,所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在短期内一劳永逸地实现, 需要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学习领悟中,在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基础 上逐步实现和不断推进。因此,在建构中国革命指导思想时不能急躁冒进,需要 十分谨慎。1943年,毛泽东致信中宣部副部长凯丰,告诫他:“我的思想(马列) 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 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为了使 革命思想理论的宣传工作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深厚的历史基础,毛泽东特意嘱 咐要集中人员力量,在“译、著方面(译是马列,著是历史)”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7-341.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49. 延安时期,由于中共中央、毛泽东能够切实尊重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历史过 程性,所以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及其指导思想地位的树立,是在大量扎实有效的工 作基础上实现的。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全党全军实际领导地位逐步确立,为毛泽 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支撑和政治保障;中国革命丰富的崭新 实践,为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土壤;整风运动中全党系统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国情,在历史比较中清算各种错误尤 其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路线,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指导地位确立提供 了重要的思想条件。延安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撰写了大量的 理论著作,系统总结世界民族民主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教训,立足中 国革命面临的急迫现实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独特规律,在思想方法、军事战 略、统一战线、革命纲领、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文化建设和党的建 设等各方面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为毛泽东思想确立进行了充分的理 论准备。正是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毛泽东思想终于走向成熟并成为中国 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广泛宣传毛泽东思想,形成党内思想理论认同
延安时期,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主题的深化与凝炼,内容的丰富与完善,思想 成果的普及与党内理论认同的形成,是其思想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 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重要体现。延安时期,许多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 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历史自觉,参与到毛泽东思想的建构、阐释和宣传 过程中,为其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作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时期, 由于革命环境相对稳定,毛泽东和全党都可以充分反思比较之前革命战争胜利和 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撰写大量的理论著作。加之,这时抗战 形势和与国民党合作斗争的局面复杂多变,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急待理清纠正,因 此,全面阐释与广泛宣传毛泽东思想成为一项十分必要和急迫的重要工作。党的 主要领导人王明、朱德、陈毅、任弼时、刘少奇、周恩来都曾专门撰文论述毛泽 东的伟大历史贡献,阐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940年5月3日,王明给干部 学员作了《学习毛泽东》的讲演(发表于《新中华报》1940年5月7日),对毛泽 东在农民运动、军事战略、政权工作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贡献给予高度 的评价,对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从政权建立、军队创建、军事战略、统战 政策和团结抗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指出应该学习毛泽东“革命” “学习”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 “创造” “工作”和“团结”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毛 泽东的思想。”①党的理论工作者杨松、张仲实、张如心、邓拓等人,也积极宣传 介绍毛泽东的著作,开始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思想”和“毛泽 东主义”等概念,初步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关系的角度,来界定毛 泽东思想的内涵,从政治、军事和思想等方面总结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强调其历 史地位和重要贡献,并带头号召全党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具体革命斗争。正 是这些以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为主体、以重要纪念日和重要会议为平台开展 的宣传和阐释工作,推进了全党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使毛泽东思想逐步成为广大普通党员群众所熟悉和掌握的思想武器,为其中国革 命指导思想地位的真正确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展学习运动,是奠定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群众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的 重要举措。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全党组织的学习运动密切相关。经过1938年冬开 始的学习运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端正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方面有了很大转 变,教条主义错误遭到了严肃批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逐步树立。而在整 风运动中,全党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活动更是被推向高潮。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毛 泽东的著作过程中,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认清了中国 革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和实际问题,逐渐认识和掌握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更 加坚定了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拥护和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认同。广大党员干 部在学习中国革命史和党史的过程中,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水平,增强 了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注意总结和学习反映中国革命特殊规 律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得到扎实推进。这样,毛泽东思想 得以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其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地位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厚的群 众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四)衷心拥护毛泽东全党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
“有了自己伟大领袖”一一毛泽东,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个“很重要的” 特点。1945年5月14日,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X1950 年1月改名为《论党》出版发行)。在报告中,刘少奇在分析党的历史特点时,特 别指出,党与以往历史时期比较有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党“已经是一 个有了自己伟大领袖的党。这个领袖,就是我们党和现代中国革命的组织者与领 导者——泽东同志。”接着,刘少奇从毛泽东的阶级立场和民族本位阐述了他是
①张远新.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阐述与宣传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一一以党的领导人和党的理论工作者的阐 述与宣传为视角[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4):80-87,116.
②高心湛.学习运动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5-1 & “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杰出代表。同时,刘少奇重点论述了毛 泽东组织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 实践相结合,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水平”,发现一条中国人民“彻底解放的唯一 正确的道 —— 泽东道路”的伟大历史征程。由此得出,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不 是自封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的诸种“历史考验”中“审慎选 择的结果”。而中华民族正是由于有了毛泽东这样的伟大领袖,有了经过毛泽东思 想武装的大批团结的党员干部,才使中国人民革命建国有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 障。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毛泽东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的衷心拥护,对 毛泽东思想体系建构的积极参与,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在1938 年《论新阶段》中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后,中国共产党 领导集体对这一主张立即作出热烈响应。②许多领导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倾向,树立 中国革命正确指导思想形成的根本途径。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时, 许多领导人都从中国历史国情和中国革命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论述。毛泽东、刘 少奇等人都认识到,中国革命所发生的社会历史环境是在一个备受帝国主义侵略 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其革命任务、革命对象、 革命动力和革命前途等问题都依赖这个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刘少奇还特别指出, 中国的科学状况“还不发达",存在着封建残余等影响中国革命胜利开展的不利因 素。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正确分析中国 社会历史的“客观情势及发展”,使其“适合于新的历史环境”,成为中国人民的 强大思想和理论武器,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③张闻天强调,中国革命在 政治、经济、思想道德和民族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只有将“国际性” 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中国特殊的“民族环境中来实现”,才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 员,才会避免“碰钉子” ®o张闻天痛陈“公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的 严重危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经历了巨大流血牺牲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如何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刘少奇指出,中国革命遭遇的许多痛苦的挫折和失败,就是源于 教条化的“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假布尔什维克”,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忽视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9-321.
②张远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128-13&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336.
④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5-226.
中国历史特点的“口头的马列主义者。”①鉴于此,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闻天提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使其真正民族化、 中国化。他还特别强调,文艺要实现“民族化、大众化”,面向群众需求。②李维 汉认为,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从“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具体 环境”出发去运用它。③这些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高度关注,有助于全党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逐渐认可和拥护。1943年5月,共 产国际解散之后,国内外不断掀起反共浪潮,特别是国民党大肆叫嚣“解散共产 党”。鉴于形势严峻,中国共产党决心加强自身建设,突出中国共产党自身领袖的 地位就成为历史必然。《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很少提及其他党的领导人, 特别突出了毛泽东的历史贡献。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这一决议的主要 精神在全党得到贯彻执行,为毛泽东党的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的巩固提 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思想支撑。
警惕盲目个人崇拜和迷信,是拥护毛泽东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的理 性表达。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出于对党内功勋卓著的老干部的尊重和肯定,为 了给全党树立学习楷模和榜样,党内一度盛行给老干部祝寿的习俗。但这种祝寿 的方式,也有发展成为助长奢靡之风和盲目个人崇拜等倾向的可能。毛泽东对有 可能出现的这种不良风气予以高度警惕。他在1943年4月22日给中共中央宣传 部副部长、代理部长凯丰的信中,明确表示:“生日决定不做。做生的太多了,会 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④针对《关于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中特别突出毛泽东个人历史贡献的情况,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保持了 足够的冷静和清醒。毛泽东说,“决议把许多好事挂在我的账上,我不反对,但并 不否认我有缺点错误,只是因为考虑到党的利益才没有写在上面,这是大家要认 识清楚的,首先是我。”③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一再强调,要认真汲取骄傲自满 的教训,坚持“谦虚谨慎”。他坚决拒绝独揽全党的功劳,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告诫全党不要把他神化。在1945年4月21日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的工作方针》中,毛泽东明确表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好事都挂 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 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⑥毛泽东用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和历史教训的惨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9&
②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1.
③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册)[MJ.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431.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84.
⑥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7. 痛性与危害性,来提醒全党保持谦虚冷静,破除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体现了其 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和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深刻历史意识。这一郑重表态,对 于遏制党内不良风气滋生,恪守党一心为民和艰苦奋斗的本色,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率先垂范作用。同时,这对于全党科学评价毛泽东个人及其历史贡献,拥护毛 泽东领导核心和中国革命领袖地位,树立正确的革命指导思想意义深远。
(五)“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官,人民是好的裁判官”
以历史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坚持毛泽东思想,批驳一切对共产党和毛泽东思 想的攻击。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 裂。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提出, 越是抗战最困难、中国革命最紧要的时刻,越要求为中国解放而奋斗的人士 “应 当最负责”。这种负责就体现在坚持正确的抗战道■——团结抗战,因为这将决定 抗战成败,将决定每一个中国政党,每一个中国人是以何种身份写入中国民族解 放历史一一 “或者'立功'或者'犯罪',或者'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化 那么谁来评判功过毁誉呢?王稼祥直言:“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官,人民是好的裁判 官”。这一表态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鲜明体现,更是对中华民族崇尚历史公正 与权威意识的自觉传承,对那些借口 “统一”而破坏抗战的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分 子是一种正告和震慑。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理论的错误 本质,为坚持毛泽东思想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王稼祥斥责国民党顽固派和其他 反共势力,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实践需要和中国人民的民主呼声,对于中国历史遗 存并未做良莠之分、精糟之别,因而无法获得中国人民的广泛拥护,不能指导中 国抗战取得胜利。
通过历史论证,击破“共产党是外国搬来的不适合于'国情'的恶意宣传”。 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一度借口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外国输入”,夸大中外区别, “以民族意识来做投机生意”,大肆散布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不适合中国国情 的观点。这种认识和宣传,忽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马克 思列宁主义已经与中国历史现实相结合产生了正确的革命指导思想一泽东思 想的历史事实。况且,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得益于欧美革命理论和孙中山 “晚年吸收列宁主义的'好方法'”。因此,“偷运德日意反动的法西斯主义的理论 与压迫民众的方法”的反共分子,要么是盲目“排外主义”者(“狭隘民族主义” 者或“封建遗毒的守旧主义”者),要么是“洋奴主义”者(买办资产阶级)。①这 种否认和篡改中国革命历史事实的行径既让人感到不耻,更令人难以信服。中国
①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87. 共产党列举历史事实反驳敌对势力的污蔑。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出,工作扎实地 做好了,关乎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真正解决了,就是对叶青等人攻击“共产党没 有存在之必要”的最有力回击。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有存在之必要,我们会 用事实来证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光辉革命历史证明了 这一点。陕甘宁边区不仅在政治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建设,而且在文化建设上 成为全国的“更好的模范” ©。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和中 国革命历史,与中国革命事业前途的密切关系,“是中华民族中优秀分子的党,它 继承着中华民族革命的传统,负担着解放民族与人民的历史使命。”在对中国共产 党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基础之上,在对中国革命历史事实的客观阐述过程之中, 凸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责任与使命的勇敢担当,使“共产党是外国搬来的 不适合于'国情'的恶意宣传”不攻自破。®
历史选择革命道路,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 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指出,实行民主改革是历史大势所 趋,是团结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抗战、建设新中国的时代需要。中国人民 经过近百年斗争历史的磨练,民主觉悟日益高涨,渴望在夺取抗战胜利之后,巩 固持久和平,期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 家。”在谈到两条抗战路线之于一切中国问题关键地位的理解时,毛泽东主张要从 抗日战争的历史回溯中来体会。毛泽东指出,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由于破坏了国 共合作和人民团结,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国土大片沦丧。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以及国民党内一部分爱国将领,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坚决要 求抗战。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全国的抗日战争才真正 开始。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抗日力量,要求国民党政府厉行民 主改革,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但没有实现。国民党政府虽 然对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抗日党派态度有所改变,但仍旧歧视、排挤,多方限制其 活动,“未能建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历史证明,虽然抗日战争长期、艰 苦,但中国共产党主张的人民的全面的抗战路线,己经赢得了广泛支持,能够最 大限度上团结全国人民和各进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反之,国民党政府的专制 的片面的压迫人民、单纯依靠军队的抗战路线,会破坏团结,无法动员全国各界 人民的力量,毫无疑问地“会失败”③。这些分析和论述,从历史选择的角度,论 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建设方向顺应了历史潮流,代表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0.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9.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30-103& 了中国的未来,从而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 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历史检验正确的思想理论。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发展的历史意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推动下,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得以形成和发展。延安 时期,富有浓厚历史意识的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积极总结,是毛泽东 思想成熟和进一步丰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对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概括的历史逻辑
延安时期,刘少奇、张闻天和王稼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仅对毛泽东思 想的形成原因特别是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而且尝试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进 行初步界定,并对其理论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其基本特点,并从中国共产党 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以及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角度,对毛泽东个人和毛泽东 思想进行高度评价。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全党从国际国内形势、革命发展 阶段规划、农民问题、统一战线、战争战略、根据地问题、政权建设、党的建设 与文化问题等方面对毛泽东思想内容进行的系统概括,成为延安时期全党对毛泽 东思想内容的最权威解读。其中,关于农民问题和根据地问题的思想理论在大革 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中前期逐步萌发并基本成型。延安时期,历史意识成熟的 中国共产党,得以在国际国内形势、革命发展阶段规划、统一战线、战争战略、 政权建设、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等问题的探索上取得重大突破,最终推动了毛泽 东思想体系走向成熟。由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在推动党的建设方面 作用极为重要,内容尤为丰富,需要另起一章(本文的第四章)专门探讨。因此, 下面将重点讨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在国际国内形势、革命发展阶段规划、统 一战线、战争战略、政权建设与文化建设等问题上的重要贡献。
(一)关于世界情况和中国国情的分析
深刻把握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和一战后世界历史特征,是确立全党工作方针的 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趋势,积极倡 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与世界上一切正义力量团结合作,共同反抗法西 斯侵略。同时对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新情况作出了正确判断,积极推动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这些关于世界情 况和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深刻分析,为制定正确的策略方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在党的七大上表现得尤为充分。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在关于七大工作方针的报告中,指岀全党要“团结一致,争取胜利”。这一 方针的确定,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于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征的深刻把握。 毛泽东指出,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一再失败,使中国人民急于寻 找新的救国方案。而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使得中国人民迅速接受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中,取得过伟大的成绩,也有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教训。鉴于历史上由 于分裂导致失败的深刻教训,就必须坚持团结的方针。可见,立足对历史特别是 自身革命斗争历史的全面把握和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探寻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的重要路径。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共产党是靠总结吃饭的”①。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
在历史总结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性划分的思想。对中 国革命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的筹划,是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建构的重要内容。中国 共产党成立之初,受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加之未能科学地运用唯 物史观全面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特别是没能认清中国社会性质等基本 问题,导致党内一度形成了 “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认识。“二次革命论”夸大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忽略了两个革命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 两个革命阶段中间硬是安插了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其结果导致中国共产党 对国民党右派一味妥协退让,放弃了对革命领导权的积极争夺,最终只能吞下大 革命失败和被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的苦果。大革命失败之后,“左”倾教条主义 错误借助党内对国民党反动派不断泛滥的仇恨情绪,大肆散布“一次革命论”。由 于“一次革命论”忽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区别,主张 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不同任务都要通过“一次革命”来完成,结果导致无法团结 工农之外的其他革命力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共产党陷入空前的 孤立境地。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科学方法,深入调查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具体国情,在对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尤 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革命历史梳理基础之上,在对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 盾、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和革命领导权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之中, 明确“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的革命” ®,批判地继承了 “二次革命论”,克服了 “一次革命论”的“左”倾错 误,形成了中国革命要经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正确思想,中国革命的阶段、步骤和前途自此一
①转引自梅黎明.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几中共党史研究,2013(12):39-4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7.
目了然。①
准确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正 确的政治口号。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对全国各革命阶级政治领导的实现, 首要一点便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历史发展行 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以及相应的具体推动革命进程发展的政治口号。例如,“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等基本口号,具体体现为“停止内战”、 “争取民主”、“实现抗战”等口号。②这样有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和指引,才真正实 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具体领导。
(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
在历史的比较中从历史教训角度强调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 理论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抗战初期,很多人怀疑中国抗战的前途。他们悲 观地认为,这次战争会像近代中国近百年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斗争一样,又要失 败。毛泽东指出,中国的这一次抗日战争与以往的斗争不同,“这一次一定要胜利”。 主要原因在于,这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亡国灭种的巨 大危险。因而,全民族的大多数人赞成抗战到底,自愿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力量与日俱增。因此,“这样斗争下去,最后胜利是没有问 题的”。加之,“现在世界是处在革命与战争的新时代”的有利国际环境,所以中 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会像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五四运 动和1925年到1927年的大革命等革命运动一样遭到失败,“而是相反,一定可以 得到胜利”③。可见,在历史的比较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 国人民扭转近代中国革命屡遭失败历史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历史条件。
挖掘利用历史资源,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亡国灭种的危局面前, 历史资源成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国民党内进步力量及各种政治势力,加强团结合作 实现全面抗战的重要支撑。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弘扬国共合作的革命精神, 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政治势力的光荣历史,推动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 年1月25日,红军发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揭露蒋介石 “处处压迫东北军”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处境,回顾东北军在“长城各口之战,声 震华夏”,称赞东北军“在过去是有过抗日的光荣历史的”,呼吁东北军“重整旗 鼓,发扬当时抗日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到底。”中国共产党希望和 东北军在内的“任何抗日的武装队伍联合起来,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以“有
①蔡文杰.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及其与两步走思想的关系[JJ.天津大学学报,2003⑵:118-121.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2.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3:169-170. 数千年历史的黄帝子孙”的共同身份,“去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中国共产 党提出“我们是中国人,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救中国是我们中国人自 己的责任”等口号,有助于激发东北军等国内武装力量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推动他们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实现团结合作共同抗日。①
尊重国民党的光荣历史,团结国民党进步力量共同抗战。团结国民党内进步 力量,争取与其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尊重国民党的光荣历史,即“到处尊重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及其领袖孙中山先生与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的各种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国民党的进步,使国民党中一切抗日分子自己团结起来。” ②1936年夏,毛泽东等人代表中国抗日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致信国民党第84 师师长高桂滋。在信中,中国共产党高度赞扬高桂滋所部在大革命和抗战期间的 “光荣历史”,以“为民族革命增义旗”的主张,团结其共同抗战,“出中国于危 亡”③。1936年8月13 H,毛泽东给西北军杨虎城去信,明确表示“良以先生在 理在势在历史均有参加抗日战线之可能”,积极争取与杨虎城所部的停战和共同抗 日。④1936年8月14 H,毛泽东在给国民党将领宋哲元的信中,建议宋哲元所部, “恢复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西北军光荣历史时期曾经实行之联俄联共政策”,为 全面抗战作好准备。@1936年8月14日,毛泽东给宋子文去信,充分肯定了宋子 文的抗日主张,并希望他推动国民党“排斥卖国贼汉奸,恢复贵党一九二七年以 前孙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实行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既是“救国”,又是“自 救”⑥。1936年8月25 0,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告诫国民 党勿忘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光荣历史”,铭记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 义挑拨离间、威逼利诱分裂葬送统一战线的深刻历史教训,以期“早日结成全国 各党各派各界的统一战线”,让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敌人在联合战线面前“发抖”, 争取抗战争的最后胜利。⑦
当然,鉴于大革命历史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十分 注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保持自身独立性,实行既团结又斗争的合作方针。1938 年10月15 0,张闻天在《关于抗日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提纲中, 论述了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时,提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国民党“在革命历史上转变着自己阶级的关系”,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8.
②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71.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3.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6.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 &
⑥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0.
⑦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2-433. 在“进步与保守倾向间发生了斗争”,国民党“有长期历史”,“有革命与反革命的 经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自主,要积极团结争取国民党进步力 量的合作,开展与其保守力量、顽固派的斗争,充分发展其革命传统,警惕其反 革命、反动的经历和动向,在斗争中求团结合作。①
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激荡少数民族领袖的民族意识,团结各少数民 族共同抗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报 告中提出,要“团结中华各族,一致对日”,不仅“允许”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平等 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 国家;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政府中应设少数民族委员会作为管理事务、 调节民族间关系的机构。除了上述组织上的保障外,报告中还指出,要尊重少数 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他们的文化、宗教和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 不强迫其学习汉文汉语,“赞助他们发展用各族自己言语文字的文化教育。”毛泽 东认为,“怀柔、羁縻的老办法是行不通了的”②。建立在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传统基础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易于获得各少数民族的充分认同和衷心拥护。 激荡少数民族领袖的民族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建立时的又一重要体现。1937年7月10 0,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蒙古工作的指示信。 在信中,考虑到蒙古德王“对大蒙族主义的压迫有过较强的民族意识,曾经代表 着蒙古民族独立解放的意向”,也在蒙古民族中有较广泛的信仰,没有完全成为民 族的叛徒,中国共产党将“打倒蒙奸德王”的口号更改为“要求德王抗日”,批评 其“投日是违反蒙古民族的利益”的行为,以便争取徳王“回转头来,领导蒙人 抗日”,以便形成“蒙汉联合抗日”的局面。③
充分利用重要历史事件,推动各种政治力量认清团结抗战的历史趋势,争取 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善于将特定历史事件置于历史发展的长 时段中,考察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国民党、 国民政府指出,西安事变是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之后又一次反对内战和一致抗日 的事变,表明蒋介石“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政策不得人心,反映 出国民党爱国将领顺应人民愿望和期盼,停止“剿共”,团结抗战的正义之举。电 文中引用“鶴蚌相持而渔人伺于其侧”和“螳螂黄雀之喻”等历史古训,敦促国 民党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以免导致“国亡种灭”④。这封电文的内容,有助于国民 党内的抗日力量和全民族的爱国义士认清中华民族所面临局势的艰险与危急,明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69.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9-620.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83-284.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8459. 晓实行团结抗战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1937年3月1日,美国记者史沫莱特就 西安事变“意外”和平解决向毛泽东请求解释。毛泽东提醒她要“联系过去共产 党的政治主张”来思考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主张和平方法 解决西安事变,与其在日军侵华后一贯的实现和平、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是一致 的。因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不在意外,实是在意中”①。这一联系历史思考 和理解现实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抗战的一贯立场,有助 于争取更多的爱国人士和进步力量理解和参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下,系统地研究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科学地研究和系统地 总结了中国革命历史特别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之上形成的,这样就能够 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能够尽可能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共同完成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历史重任。1945年4月30日,周恩来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统一战线》 的报告,着重讲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问题。他分五个阶 段,以国共关系为重点,全面回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表明全面抗 战局面的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爱国力量的积极推动和努力争取之下,在逐 步遏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的反共内战图谋中逐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周恩来 指出,要联系大革命和十年内战时期的历史教训,重点从毛泽东所说的“敌人、 队伍和司令”三个方面来系统研究统一战线的经验和教训。他强调,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的敌人,总体上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敌人营垒又因所属派别、集 团不同而变化。这就决定了认识敌人“就成了复杂的问题”。只有善于调查研究, “正确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变化”,才能“随时地认识敌人、分析敌人, 能够提出战胜敌人的正确方针。”对于革命队伍及革命力量的分析,周恩来也是坚 持历史地分析,注意其变化动向,分清“左中右”。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则要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用力量来争”领导权,紧紧依靠工农群众,采取正 确的斗争策略。周恩来强调,这些认识“是从历史经验检讨中得出来的”,在统一 战线问题上,“应该看到错误的严重性”,以免再犯错误而导致革命受到损失。®
(四)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争取哥老会和清帮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认 识到,哥老会有“打富济贫” “扶危救困” “互相扶助”的口号及精神,反映了部 分底层群众特别是贫困破产失业者的要求,在历史上的反清革命运动中做岀过贡 献。不过,由于其内部有军阀、官僚、豪绅和地主把持领导地位,因而也曾常常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8-209,220. 沦为“统治阶级利用的反动工具”。并且哥老会与清帮都尊崇封建迷信,内部等级 森严,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性。①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团结其革命性的一面,逐步引 导其克服自身的封建性和落后性。
发扬哥老会的革命精神,称赞其光荣历史,团结争取他们参加共同抗战。中 国共产党认识到,哥老会是中国众多秘密团体中之一,有“代表民族利益与群众 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革命性的一面,也有“思想与组织形式带着极浓厚的保守 的、迷信的,封建的与反动的色彩”。正因为考虑到其有革命性的一面,中国共产 党主张积极推动和吸引他们参加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发扬其革命传统,“逐渐消除 哥老会众保守的,迷信的,封建的,反动的思想与成份,使之适合于社会的与革 命的发展趋势”铁1936年7月1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出对哥老会的宣言, 称哥老会众为“兄弟”,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导致的“千钧一发” “生死存亡” 的严峻形势。宣言肯定了哥老会在辛亥反满革命运动中的历史贡献,指出“陕北 革命亦得着了哥老会同志不少的帮助拥护与积极参加”,表示工农红军的杰出领导 人“谢子长刘志丹等诸同志,他们不独是红军的领袖,并且是哥老会中的模范。 这种革命的精神,光荣的事绩,现在更应大大的发挥起来,为救中国救自己而奋 斗”。中国共产党把哥老会的革命历史传统挖掘出来,寻找双方观点相似相近之处, 主张双方抛弃“误会与不满”,在共同抗日救国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共抱义气, 共赴国难”,“打日本兴中华”,争取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中华民族解放” ③
O
立足历史和现状“具体调查”制定政策方针,团结争取他们参加抗战。1940 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哥老会清帮工作的初步指示,对哥老会的历史 渊源和历史表现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考虑到抗战爆发之后,日宼和国民党顽固 派都曾利用并且正在利用哥老会和清帮进行“防共、反共”活动,中国共产党十 分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主张积极争取哥老会清帮参加抗日。虽然哥老会清帮 有被“愚弄欺骗的历史传统”,但中国共产党通过搜集资料认真研究,出版《哥老 会与清帮概况》(延安“西北研究社”)一书,供全党干部参考进行哥老会清帮争 取工作。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采取“在政治上提高他们以达到在组 织上同化他们于革命进步团体之内的目的”,而不是“过激的过早的办法”来制造 “会帮群众与革命组织的对立。”而在游击区、沦陷区和国统区大后方要采取相适 合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而所有这些工作,必须立足哥老会清帮历史和现状的“具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8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2-53.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9&800. 体调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党部立即着手进行有计划的具体调查工作。①这些举 措,对于了解哥老会清帮等各种旧式革命武装的历史和现状,制定科学的政策方 针,团结改造他们共同抗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利用历史事实论证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抗日战争初期,许多人寄希望于 国民党正规部队的正面作战,轻视、污蔑甚至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的 重要战略地位,不相信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必然取得胜利。为此,毛泽东在1938年 5月专门写了一篇《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驳斥了这些观点。毛泽东分析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性变化一一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 发展壮大。正是这种变化,导致在中国出现了人类战争史上鲜见的“又广大又持 久的战争”的情况,也决定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能像历史上“元朝灭宋、清朝灭 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那样灭亡中国。②这种正视历史积极 变化的态度,有助于消除悲观情绪,树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信心。运用革命战 争胜利历史事实,坚定抗战到底的决心。1942年10月14 H,毛泽东专门写了一 篇《历史教训》的文章,文中讲述了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经验教训。毛泽东 以苏联红军英勇作战击溃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的历史事实,阐述了一个重要道理: “只要人们不对法西斯讲慈悲,就是说,多一点勇气,法西斯就会失败的,这就 是历史的教训” ®o这篇文章严厉地批评了那种对国内外日本等法西斯妥协、仁慈 等错误认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五)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科学谋定和规划中国革命奋斗方向 以及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蓝图,离不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熟的历史意识。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阵阵反共浪潮。一时间,中国人民 被“打入闷葫芦里了”,对抗战前途和中国未来充满忧虑和迷茫。1940年1月,毛 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演,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 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思考。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政治、 经济和文化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而这个目标 的实现,离不开立足“中国的历史特点”而建设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立 足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指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 构离不开对旧文化所依赖的旧政治和旧经济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革新旧文化的 反动落后成分,建立新政治和新经济以及其基础上的新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国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84-588.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404-405.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3:447. 革命要划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才能完成。其中民主主义革命已 经与旧时代的民主革命不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 点”。这一历史特点并不是近代中国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 月革命之后,才真正形成的。①这种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深刻洞悉中国革命历史发 展规律的规划,使得中国人民明确了革命奋斗方向和阶段性任务与目标,极大地 增强了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信心。
(六)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将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科学立场方法运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工作中,完成了中国文化的 时代化转型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为先进的中国人参与、献身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
近代中国的爱国志士仁人,面临列强入侵和欺凌,不断反省中国自身问题, 逐步向西方列强学习先进武器装备、兴办军事民用工业、进行政治制度的变法维 新。这些救亡举措的内在思想逻辑是“中体西用”的思想文化范式,反映出中国 政治和知识精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目自傲。但伴随着一系列救亡运动的失败, 尤其在是辛亥革命失败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一场带有浓郁“全盘西化”倾向 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各种西方学说竞相向中国传统文化发难,中国传统文化 被推上审判台,被各种势力“兴师问罪”,备受抨击和批判。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 信心的五四知识分子,大力鼓吹“世界化”,试图通过全盘输入西方文化,完全取 代中国旧有文化,以西方文化为根基来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塑造新国民。但是, 也有不少中国人陷入一场总是被西方欺侮、打败的思想困惑之中。“全盘西化”的 文化建构方案能否救中国? 一时间,这一课题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和激烈争论。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人民对西方文 化的盲从与迷信。一种尊重中国传统,重视中国历史传承,高扬中国历史和传统 文化复兴旗帜的历史意识,在这场亡国灭种的危机中被激发出来。以中国历史文 化为立足点,审视所有外来文化的民族意识,是这一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将所 有西方文化进行“中国化”的改造,是这一历史意识的突出表现。这一 “中国化” 的思潮首先从学术界兴起,很快扩展到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等各领域,成为 上自政治、知识精英下至普通黎民百姓的一种普遍思想倾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化”思潮的一个重要路向,之所以能够脱颖 而出,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进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胜利的最重要思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6. 潮,其原因就在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中不仅确立了鲜明的民族意 识和中国立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可以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 和中国国情,紧紧抓住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 和原则立场来分析中国历史,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挖掘出中国历史文化中符 合时代需求和中国革命需要的宝贵财富,批判剔除中国历史文化中阻碍时代进步 和革命发展的糟粕与毒素。①这就完成了对中国历史文化良莠不分的其他“中国化” 思潮路向(如三民主义儒学化和新儒学等)的彻底超越,开拓了一条马克思列宁 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重构新路,一种“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运而生。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对“全盘西化论” “苏联 经验神圣化”和“亡国论”等文化悲观思想倾向的根本否定,是一种对中国历史 文化的价值重估,更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文化情感的重塑和信心的重 拾。而这一情感重塑和信心重拾,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培育了成熟的历史意识,具备了对待自己民族历 史的科学态度和传承自己历史文化优秀成果的正确方法。这种新文化的建构,是
“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通过民族形式”实现的,是在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下完成的,因而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即“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②。在深厚中国历史土壤中形成的新民主主 义文化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仅成为中国 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资源,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对于自己历史文 化的认知和对未来中国新文化的构想与建设。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产物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 灵魂。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实事求是是三者的核心,是其他两个 方面的理论基础。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既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也会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实事求是的实现。这三者都是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产物,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性的继承和发展。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内容和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国 内外历史,尤其是总结领导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鉴于大革命
①张立慧.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8-4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7. 时期,党对国民党右派一味妥协退让而遭到背叛和大肆屠杀的惨痛教训,中国共 产党更加意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在大革命失败之后,“左”倾错误尤其是“关 门主义”错误致使中国共产党丧失大量群众支持,一度陷入孤立,几乎导致中国 革命毁于一旦。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感受到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延安时期,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在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不仅从形式上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进行了中国化的概括 和表达,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方法,从内容上完成了其精神内核的创 造性发展,使其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指导思想的活的灵魂,而且成为中华民 族精神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因此,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便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确立。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理 性认知基础上的科学态度。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这些内容的思想精华继承下来,并以中国人民喜闻 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中国人民分析和理解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 强大思想武器。例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概括与表达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日渐成熟的历史意识。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要求“共 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o他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典籍《汉书》中 的“实事求是”(中国传统治学方法),用来表达和概括中国共产党正确的认识原 则、途径和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党的思想路线。更为重要的是,实 事求是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等内容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成熟的历史 意识。
(~)实事求是内涵与实现途径的历史底色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产物,其内涵和实现途径具有浓郁的 历史底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态度和作风的树立,是中国共产党对 教条主义错误无视中国历史和现实特殊性,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决议而 导致革命事业遭受重创深刻教训反思的产物,反映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新情 况,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革命政策策略,完善 中国革命理论,形成正确革命指导思想的现实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 深刻阐述实事求是的内在历史意蕴,是中国共产党成熟历史意识的充分展现。
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分析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论述理论(理性认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522. 识)与实践的关系这一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时,就是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视角 来分析的。他提出,人类理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在实践的基 础上得到检验、纠正和发展完善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 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 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①这些论述,立足人类思维和认识发展历史,为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严密的逻辑论证和理论支撑。
其次,从批判忽视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历史研究的角度凸显实事求是的极端 重要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切体验了忽视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国 历史研究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沉痛教训,逐渐认识到,重视历史研究特别是中 国历史研究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中国革命至关重要。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 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学习》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肯定了抗战爆 发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中国抗战具体实践,“研究 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等积极工作,但同时指出, 存在着“不曾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历史的工作,“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 厚的”等一系列缺点。许多党员对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古代史存在心中“漆黑一 团”的状况。这就导致了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 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毛泽东认为这种“不注重研究历史”的工作作风 是一种“极坏的作风”,害了许多同志。由于没有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则无法解释 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最终导致人们丧失了对中国问题的兴趣,不再重视中国共 产党自己的正确探索,只是一味迷信“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o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 论和方法,系统地调查研究历史和现实,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革命史联系起来, 找出可以指导中国革命的独特的理论和策略。为此,他主张组织人员分工合作, 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分门别类(如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和文化史等)地进行深 入分析和综合研究。同时,围绕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 而非个别观点、结论为指导,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其培训材料以《苏联共产党(布) 历史简要读本》这一苏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的著作为中心,推动党员干部在扎实 调研中国现实和充分研究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做到学习、工作风气的转变,切实 掌握实事求是这一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灵魂性的内容。③
调查研究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把调查研究作为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799.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中间环节和桥梁,这是毛泽东确 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又一个特点。”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一 个重要内容,便是“对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与国际情况”的调査与研究。②例如, 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各县情况的调査提纲中就有历史名人和革命前后状况等历史 方面的调查。具体调查中,西北局又设立材料研究室,专门搜集“各县的县志和 名人烈士传”等历史文献资料,并查阅各种党的重要会议决议和历史文件以及国 统区各种秘密和公开的出版的资料。对于调査研究的成果保管工作,相关部门都 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中共中央西北局就调研成果资料的纸张类型、书写格式、 装订要求、关键信息和总结归档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理性客观地论述与评价历史——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能够实事求是地正确看待自身历史和既有优势,勇敢直面自身现 存缺陷和不足。在全面抗战初期,毛泽东曾经致电前线指挥员,“何各方接洽要有 谦逊态度”,不能够自夸长处④。毛泽东曾经指出,八路军在技术装备方面、部分 新干部在军队管理与指挥方面、对统一战线的了解方面、争取日伪军工作方面和 财经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缺点有待纠正。为此,在毛泽东的关怀下,专门创办了 《八路军军政杂志》,以便“发扬成绩,纠正缺点”,总结宣传八路军抗战经验, 为全国抗战作贡献。⑤中国共产党立足历史基础上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革命斗争历史、军队实力状况和以往作战方式方法局限性的 清醒认知,又显示了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历史和经验教训的充分尊重。正是这 一有着深刻历史意识的实事求是态度,明确了国共两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 定位和作战方式方法的不同选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展敌后游 击战、运动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历史事实的支撑 和思想方法的依据。
认真分析成绩取得的历史原因和缺点存在的历史环境。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地 看待成绩和优势,真正改进缺陷和不足,就必须认真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成因。1939 年1月2日,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写的发刊词中,将八路军取得抗战成绩 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四点:“上级的正确领导“指挥员的英勇”,“人民的拥护”,“友 军的协助”。其中,毛泽东重点阐述了国民党部队作为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的重
①梁柱.党的七大与毛泽东确立的思想路线——纪念中共七大召开60周年[JJ.思想理论教育导 刊,2005^):17-23,34.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73.
③岳国芳,王晓荣.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工作特点论析(1941-1945)[J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7(3):180-18&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2.
大历史贡献,高度评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中国军队在民 族公敌面前,互相忘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 的基础”①。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积极进行“三三 制”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大力宣传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以期“做出一个榜样给 全国人民看”,推动民主制度与抗日救国的密切结合,粉碎少数顽固分子“边区什 么都不好”的污蔑。另一方面,又坚决否认“这里像个神圣的天堂,什么缺点都 没有”的“过分”说法。毛泽东指出,这里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许多工作 也还待继续努力,方能更好”②。这种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和认真分析历史原因与历 史条件的态度,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八路军抗战和边区建设的成就和不足,丢掉 臆想,放弃幻想,脚踏实地做好工作,为更好地建设边区,更积极地抗日救国作 出贡献。
客观地评价党的重要领导人的贡献与错误,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 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作风,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对党的重要领 导人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带头进行自我剖析和评价,勇于公开承认和深刻 检讨自己犯过的错误。他说,自己多年的工作中,无论在军事、政治甚至是党务 工作等各个方面,“都犯了许多错误”。毛泽东指出,这些错误没有写在《关于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不写并不是否定。因为按照真实历史,真实情形,我是 有错误的。”正是出于自身不足的清醒认知,毛泽东既反对托派代表叶青等人对毛 泽东“一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的凭空诬蔑,又幽默地表示自己也并不是“马列主 义成了堆”铁 毛泽东在自身历史和现状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冷静的认 识,对于全党科学地对待党的领导人、警惕个人迷信和盲目崇拜风气起了良好的 表率作用,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反省自我,严格自我要求,努力学习马 克思列宁主义和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不断提高服务人民、奉献革命的能力和素 养。
客观地总结和论述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态度重要体现。延 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作风,不仅体现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寻过程之 中,还体现在文化建设事业中,特别是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系统总结和论述中。 延安时期,由张闻天任院长的“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成立,下设中国历史研究室 等专门研究机构,在整理史实和进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中 国共产党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中国革命史教材,张闻天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3:140.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3:131.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04-105.
史》,没有简单的套用阶级斗争观点来进行阶级划分,而是力求全面系统地梳理和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革命运动,客观地评价其功过是非,深刻总结其成败得 失,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路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①
以历史的眼光来评价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客观地总结和论述中国革命 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态度,内在地蕴含着要 历史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既要承认其不足和局限,又不能否认其应有的历史地 位和贡献。例如,对中共六大的认识和评价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1944年3月 3日到3月4日,周恩来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关于党的“六大”研究的报告。 报告指出,研究“六大”必须“要有合乎历史实际情况的眼光,要有今天整风的 思想方法,两者缺一,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周恩来特意提到,关于“六大” 历史的情况,他对有些“已经记得不很清楚”和“有些己经忘记”的,是同当时 在延安的一些参加过“六大”的同志“谈了一下,不过没有都找到一起对一对”。 周恩来的报告分为六个部分,他明确表示:“先说事实,事实是对的,就说对,不 对的,就说不对,结论放在后面。”这些都表明,周恩来对党的历史会议的研究总 结,坚持尊重历史事实的严谨求实态度,崇尚历史事实的权威性,主张历史评价 和历史结论必须依据历史事实做出的科学态度。报告中,周恩来还将“六大”之 前党在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等问题上所犯的错误的历史事实和历史原因 进行了梳理,凸显了 “六大” “正确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历史贡献。当然,周恩 来也对“六大” “没有把中国的情况搞得很清楚”的缺点明确指出来了弄在中国革 命的动力和阶级关系处理问题上,周恩来指出,"六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一度存 在认识方法的非历史的缺点,即“一是公式化,一是定型化”。没有充分尊重中国 的历史和现实,公式化“教条地搬用俄国一九O五年反对沙皇和资产阶级立宪民 主党的公式到中国来”,导致无法正确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统治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而“所谓定型化,是把人定死了,不懂的人是会变的”。误将个人行为、思想的变 化机械地视为其整个阶级的转变,没有具体地、历史地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如蒋 介石、汪精卫和邓演达等)自身的改变与其所属阶级内部变化的具体情况。关于
“六大”对大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周恩来指出,由于革命形势的严峻、“时间不 够”和相关人员缺席等原因,致使会议“把一些基本问题提出来了,做了结论, 但因为研究不够,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中心,把问题平列了。”“六大”关于对 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形势的估计、党的策略和各项政策的制定,周恩来评 价“基本上是对的”。但他指出,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使
①翟红芬.张闻天与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2⑵:105-107. 137
得“六大”在中国革命道路立足农村的特殊性,阶级关系的复杂性,革命形势发 展的不平衡性和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等问题上“犯了许多错误”叭 可见,周恩 来等中国共产党人,不是简单苛求和批判甚至否定“六大”,而是以历史的眼光、 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客观公允地评价党的历史上的这次重要会议。这也成为党的对 待自身历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有助于全党深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开展革 命斗争。
与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捍卫革命军队历史的继承性。对于革命军队历 史的继承性能否做到切实地尊重和维护,是尊重历史客观性的重要体现,关乎民 心民意和中国革命的命运与前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己经认识到,历史认识 领域是敌我双方斗争较量的重要战场。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 极端重要性,全力开展与敌对势力的激烈斗争,体现了其日趋成熟的历史意识。 军队番号问题涉及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现实革命斗争的开展,是捍卫革命军队历 史继承性的最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中华民族抗战大局,将其领导的革命 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 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经过几年对日寇的英勇作战,八 路军和新四军赢得了敌后人民和广大中间力量、爱国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衷心拥护。 可是国民党顽固派却另有图谋,只准中国共产党的部队沿用“十八集团军”而不 允许用“八路军”的称号。® “八路军”这一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敌后人民群 众用浴血奋战和英勇斗争树立起来的,凝结着广大爱国人士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武 装光辉抗战历史的高度认可和衷心爱戴之情,是决不允许抹杀的。况且“十八集 团军”是战时所用的番号,国民党顽固派把它强加在八路军头上,其妄图借机消 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如果这一阴谋得逞,将会极大地助涨国内外投降反动 势力,严重危害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局。中国共产党果断戳穿了国民党顽固派的 阴谋诡计,不仅拒绝执行只准沿用“十八集团军”称号的命令,继续坚持使用“八 路军”这一富有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内涵的番号,坚决开展对日作战和反击顽固 派的斗争,而且在皖南事变之后,立即重建新四军,使得国民党顽固派的这次反 共图谋彻底破产。
①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57-187.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9-200.
第四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革命领导核陶造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一种能够历史地看待和解决党建难题,以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涵养党性,运用历史教育党员干部,从而锻造出坚强领导核心的能力 和素养。延安时期,具有日渐成熟历史意识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历史的宽广视 野看待党的建设问题,始终立足历史分析与解决党的建设的突出矛盾和时代性难 题,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源推进党的建设,为中国革命锻造出了一个团结、成熟、 坚强、纯洁、富有远大理想、革命精神、脚踏实地和科学品格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汲取丰富智慧,加强党员修养
一、“从历史上解释,从历史的经验上说明” -
善于“从历史上解释,从历史的经验上说明”①,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在党 的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宣侠父,在其《西北远征记》(原 名《灰梦》)的自序中曾这样反思:“《灰梦》不仅仅是我独有的梦境,有许多时代 的游魂,都曾做过这个梦。到如今,梦中的一草一木,也变成感慨的材料了。重 新来翻翻旧日的帐薄,看到许多自诩聪明的地方,使我自己也感觉肉麻。当然不 只我一个人,以为这样是推动历史的工作!这是当时一种瘟疫一样的成见,支配 着全中国革命初期革命者的行动,现在大约都在打自己的嘴巴了。”②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敢反省和细致总结自己奋斗历程, 才能不断汲取教训,完善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加强自身建设,从而为赢得 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中共中央、毛泽东在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中, 逐步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科学把握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对党的建设 问题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论述。
(-)对党的建设内容的科学把握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需要 具备许多条件,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很好的党”③。那么,怎样的党才算是“很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72.
②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J.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7. 好的党”呢?毛泽东在1929年12月为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里,对于 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和组织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从反面强调了思想上和 组织上保持纯洁的党才是很好的党的观点。抗战时期,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党的 纯洁还应该包括党的作风纯洁。他认为,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纯洁,特别是 思想上的不纯洁,会导致党在作风上的不纯洁。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中,毛泽东指出,正是由于有许多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已经入党,但在思想上 却没有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所以导致“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 西。”因此,他主张“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 ®1947年12月,在 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会议上,毛泽东对这一观点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提出,要解 决党组织在成分和作风方面纯洁性不够的问题,“其中首先重要的,是在党内展开 批评和自我批评”②。可见,毛泽东是从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和作风纯洁三个 方面来论述党的纯洁性问题的,而他尤其重视党的思想纯洁问题,认为这一方面 会从根本上影响党的组织纯洁和作风纯洁。
(二)对于党的建设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能够站在中国革命胜利保障的高度思考党的纯洁性问题,他指出,领 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 中国共产党”③。这里毛泽东不仅注意到党的队伍壮大和影响力扩大的重要性,更 是特别强调了党在思想、组织和作风上的纯洁对于中国革命任务完成的极端重要 性,突出表现为党员所耍具备的优秀素养。毛泽东指出,党员干部和领袖,应该 具有一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敢于牺牲和担当,“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 阶级、为党而工作。”④这些素养无一不是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和作风方面保持 纯洁性的具体要求。毛泽东认为,党的纯洁性之所以关乎中国革命成败,源于这 一问题关乎党的政治领导作用能否顺利实现。他指出,共产党要实现对全国革命 阶级的政治领导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根据革命发展进程的特点提出富有时代性和 感召力的政治口号,作为动员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用自己的积极性和 忠诚,成为带领人民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在坚守自己政治目标和立场的原 则上,建立、发展和巩固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同盟;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 伍,保持思想的统一性和纪律的严格性。这些条件实际上就是党在思想、组织和 作风上保持纯洁的具体体现。因此,党的纯洁性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基石, 也是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抗战时期党领导的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是这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2-125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2.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一思想的生动实践。毛泽东强调,在实行“三三制"的抗日政权中,要确保党的 政治领导,“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①虽然在民 主政权中,共产党员的数量受到严格限制,但是由于中央对党员干部纯洁性的严 格要求,使其在质量上具有优越条件,既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又切实发扬了民 主,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这些思想,使得党的纯洁性问题与 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实现统一于中国革命征程,体现了毛泽东作为历史伟人的高瞻 远瞩。
立足历史分析,论述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修养、改造自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作了关于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的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刘少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和立场为指导, 分析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意识的发展历程后指出,人类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实践活 动的产物,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斗争中“不断地改造和进步的刘 少奇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反映着不同阶级的地位卿益”,在
不断的阶级斗争中得到改造和发展。鉴于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正确认识人们 的思想改造,即自己不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
 
面论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改造、完善自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刘 少奇还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来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加强自身修养、改造自我的必要 性。首先,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责任与使命角度,论述其作为改造 旧社会、旧世界的担当者和推动者,必须在革命斗争中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同 时改造自身。其次,刘少奇又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很多党员成长的历史环境十分 恶劣,“是从旧社会中生长教养出来的”,头脑中存在大量旧社会的成见、习惯、 传统的遗留和残余;且“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的实践”历练,因而是“一个幼稚 的革命者”。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老练的、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革命规律 的革命家”,必须向历史上的革命前辈学习历史实践经验,必须亲身革命实践,加 强"自我修养和学习”,主动改造自己的旧思想、旧习惯,提高自己在革命觉悟、 革命品质和革命方法等方面的修养和水平。刘少奇引用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孑L 子终生自我修养的名言,指出任何人即使是先贤孔子,也否认自己是天生的圣人, 都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他引用孟子担当大任者都饱经苦难历练的名言,来强调中 国共产党员因其肩负的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与重任,“所以更必须注意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2. 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 ®o
吸取一些革命者取得胜利而腐化、堕落的历史教训。刘少奇指出,中国历史 上特别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历代的革命者” 一旦取得胜利和成功,“少有不 腐化、不堕落的”。他认为,一些革命者随着其阶级地位的转变一一因革命胜利而 成为统治阶级,进而自身堕化为镇压革命和压迫人民群众的剥削阶级,“是一种必 然的规律”。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由于代表的是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 因而能够将消灭一切剥削、压迫和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能够“不断 地从党内和国家机关中清洗那些己经腐化、堕落的分子(不管这种分子是作了多 大的'官'),而保持党和国家机关的纯洁”。中国共产党只有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其 自身的这一特点,“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修养和要求,才能避免重蹈历代革命者 因成功而腐化堕落的覆辙。®
(三)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党的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党的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入党审核、 党员教育和党的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
入党时把关不严,是党的建设问题产生的重要历史原因。毛泽东认为,党的 队伍如果过分追求数量扩张,必然会使投机分子大量混入,使党内成分变得复杂, 思想产生混乱,破坏党的纯洁性,损害党的战斗力,进而导致革命斗争的失败。 毛泽东认真回顾了党发展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大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历 史,明确指出,许多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在白色恐怖到来时的反水,直接导致党 组织破坏严重,成为中国革命斗争屡遭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投机分子混入 而损害党的纯洁,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最近决定在战斗兵中 发展党员数量,达到党员非党员各半的目的。”③毛泽东特别强调在战斗兵中发展 党员,限定了当时发展党员的主要对象一一战斗兵,是在当时特殊情况下维护党 的纯洁性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9年,红军党组织一 度出现了党员质量差和组织松懈以致影响领导与政策执行的严重问题。毛泽东严 肃批评了入党“太随便”的现象,指出正是由于对入党资格和条件的放松要求, 所以导致“党的质量就弄得很差了。”④抗战时期,毛泽东又郑重强调,党的组织 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严重问题,“混进了许多投机分子和敌人的暗害分子。”⑤由此可 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各个阶段,毛泽东高度警惕入党把关不严和投机分子混入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7-101.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2-10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8-89.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2. 对党纯洁性的严重威胁。
缺乏良好教育和不能严肃执行纪律,会使党的纯洁性受到严峻挑战。毛泽东 注意到,在党员队伍迅速扩大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搞好党内教育,就无法战胜党 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克服投机分子反水的危险。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和其 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而党的 领导机关没有进行坚决斗争,没能及时开展党员路线教育,就使得这些思想得以 长期存在和发展。毛泽东指出,党的幼年时期党组织没有巩固的原因就是“新党 员非常之多,但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 ®o而在抗战时期党的 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大批的新党员还没有受到教育,很多的新组织还没有巩固”铁 鉴于此,毛泽东批判了各级党部的工作仅仅“解决问题”“但完全忘却了教育同志” 的错误倾向。他还指出,要保持党的纯洁性不仅要搞好教育,更要严肃纪律。如 果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重要干部不能严格纪律,则会产生恶劣影响:“对一人如此, 对他人亦不得不如此,因此把纪律一般地放松了。”③教育的懈怠和纪律的松弛, 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组织松懈,进而严重影响党的纯洁和巩固。可见,良好教育和 严肃纪律的缺乏,一直是党的纯洁性受到严峻挑战的重要原因。
革命斗争历史环境的恶劣性,会严重影响党的建设。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党外 部成长环境的研究,密切关注党的纯洁性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困难。他认为,恶劣 的革命环境会影响党的建设,甚至会导致党犯错误,出现严重问题。在井冈山斗 争时期,毛泽东意识到,地方主义思想的存在是革命环境恶劣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他有感于地方主义思想的存在,慨叹:“'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 得很。”④抗战初期,毛泽东指出,“社会有黑暗面,党内往往也有黑暗面。”⑤他强 调,民族压迫与社会压迫是导致党内“左”倾错误传统存在的重要原因。这种双 重压迫,造成了群众生活与党的建设环境的极端困难。可见,党的纯洁性面临的 难题源于社会环境的极端恶劣性,党出现的问题恰恰是社会问题的真实反映。抗 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寇加紧了疯狂扫荡,国民党反动派则不断制造摩擦,毛泽 东敏锐意识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面临的新挑战。他认为,部分党员有可能产生资 本主义思想、被资产阶级腐化,因此要“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 的纯洁性”⑥。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毛泽东领导全党果断开展整风运动,彻底清算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0.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2,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08.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3. 各种错误思想,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纯洁性,使党得以克服最困难的局面,迎来 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注重分析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刘少奇认为,中国共产 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源于其诞生和成长社会历史环境的恶劣性。中国共产党“不 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中国社会中产生的”。并且,中国共产党的每个党员都生 活在旧社会中。由于经常和社会中的“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因此中国共产党的 党员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所以每个党员必须加强锻炼和修养,以便克服旧社会的残余对自己思想等方面的 不利影响。刘少奇这样的分析和论证,既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观点、立场和方法的根本坚持,更是对近代中国国情,特别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特 殊性和落后性的深刻认识和充分重视。①
二、加强党员修养的历史视角
延安时期,立足于对党员个人问题产生历史根源的深刻分析,中共中央、毛 泽东从思想、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探索加强党员修养的途径。
(一)尊重中国历史特殊性和党员成长历史过程性的特点
党的建设问题的解决是同党的历史“不能分离的”。在1939年10月4日的《<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的解决是同中国共产 党的历史“不能分离的”铁毛泽东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共 产党十八年的奋斗历史,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党的建设“处 在特殊的情况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发展得顺利与否,与“党的失败和胜利, 党的后退和前进,党的缩小和扩大,党的发展和巩固”关系十分密切。而党的建 设的成就,会反过来促进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事业的胜利开展。这些都“被十八 年党的历史所证明了”③。正是在充分的历史分析基础上,毛泽东得出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党 的历史上处理这三个问题的丰富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党的三个法宝。对于每一个基本问题,毛泽东都梳理历史 脉络,划分历史阶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阐明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毛泽东特别强调,考察党的历史,将党的建设同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 争问题联系起来,及时总结历史经验,避免党的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是推进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3.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5. 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①
尊重中国历史特殊性和党员成长具有历史过程性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意识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陈云在1939年5月30日写了一篇《怎样做 一个共产党员的文章》,刊载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解放》第72期。 在这篇文章中,陈云谈到入党条件时明确表态:“每个入党者必须承认党纲,但这 不等于要求精通党纲为什么呢?诚如陈云所言,中国的工人、农民大多没有精 深的理论修养,只能做到“承认党纲”,根本不可能“精通党纲”。如果以精通党 纲党章作为入党先决条件,就会把大量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拒之门外,“而且也是 否认了党对党员的教育的责任”。©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队伍的复杂性和深受旧中 国社会历史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帮助其克服自身不足和 问题,促进党员逐步成长,是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和长期工作,不能有丝毫的 懈怠和放松。
重视党员的历史身份和历史经历。在论述党员的年龄条件问题时,陈云指出, “一般的不征收十六岁以下者入党,十六岁以上者可以开始被介绍为候补党员, 至十八岁才能成为正式党员。但已经加入党的十八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应保持原状, 不能因此开除或停止党籍。”③这样的规定,充分尊重了党的发展历史中的一些既 成历史事实一一部分十八岁以下的青年已经入党一一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有利于 避免出现组织和思想的混乱动荡。考虑到“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农民在革 命中的伟大作用”,陈云提出,党应该注意“大量吸收他们之中的积极分子到党内 来”④。选拔任用干部,更要重视其历史经验和个人经历。1945年6月17日,中 国共产党七届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及其筹备事项的 决议。决议在谈及代表资格时,特别强调了 “应注意使群众中有威信,社会上有 声望,有奋斗历史或有工作经验的人当选”⑥。这些正是历史意识在中国革命干部 队伍建设问题上的自觉体现。
反省自己的全部历史,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他人。1937年6月6日,张闻天 在白区党代表会议上论述白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时指出,挑选干部,要“根据干 部的历史,能力;特长;兴趣等来适当的分配”⑥。1938年10月15 0,张闻天在 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时指出,“应从发展中来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6-614.
②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
③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7.
④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3.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MJ.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54.
⑥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52. 认识干部,历史主义的考察干部的方法”①。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 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指出全党在阅读讨论 中央决定和毛泽东报告时,必须“反省自己的工作及思想,反省自己的全部历史, 在考察别人时亦是如此,必须做历史的全面的考察,避免有害的片面性。”②陈云 主张,要历史地看待党员,既要了解他的现状,也要了解他的历史,而不是仅仅 孤立地片面地了解他的一个方面。将它的“今天”和“昨天”,“今天的好”和“昨 天的坏”或“今天的坏”和“昨天的好”全面地认识把握,这样就能对他“有根 本的估计”。他以毛泽覃虽犯过错,但却出色完成党安排的困难任务、勇敢为革命 牺牲的历史事例说明,“看人不要只看一时,只看一面”。陈云指出,对于参加共 产党不久、革命历史不长的新党员新干部,要认识到“他们的意识观念与老党员 有差别,所以对他们批评宜于采取温和的方式去劝导、说服” @o
(二)注重思想建设,树立坚定信仰
思想建设问题是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中国社会历史环 境改造的长期性和党员思想觉悟提高的渐进性,决定了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思 想建设工作,不能够急躁冒进,不能幻想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中国历史上的至圣先贤为榜样,加强理论修养。对于 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修养自我的问题,刘少奇强调,首先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 论修养,要以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列宁 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锻炼和修养的模范”,“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 针对有人对于以革命导师为榜样进行党性修养是否可行的怀疑,刘少奇引用《孟 子》中“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论证:只要党员下定决心,努力脚踏实地学习、修 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养成革命导师的作风和品质,“成为 马克思、列宁式的政治家,这是完全可能的”。刘少奇批评了那种借口 “高不可攀” “自暴自弃” “畏恿不前”的错误思想。刘少奇还主张,共产党人要继承中国历史 上至圣先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要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气节,不做“亏心事”,能够“慎 独”,真正做到“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党内 各种错误思想倾向。④在进行理论学习活动中,鉴于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教 条主义错误,刘少奇要求广大党员,反对肤浅地、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态度,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方法”“精神和实质”。只有这样,才可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91:705.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64.
③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122.
④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0-132.
以“受到党员群众自觉的尊重和拥护”。①
科学认知人类历史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是加强思想修养、树立坚定信仰的 前提。陈云指出,共产党员首要的标准就是要“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而要树立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终身奋斗的人生观,就必须“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规 律和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实现的前途”,即在革命实践的磨炼和在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修养中,“深切了解到无产阶级在社会历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自觉 地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理想和人生目标一一实现共产主义,勇敢担当起自己的历史 使命,“终其一生”,“奋斗到底”。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革 命斗争历程具有长期性、艰苦性和残酷性的特点,因而更加需要坚定共产主义信 仰,更加需要树立“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和奋斗到底的决心。”②中国共产党人正 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揭示无产阶政党一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立足对中国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总结,发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 律,从而在中国革命艰苦复杂的斗争中锻造出了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製的坚强领 导核心。
要有“工具”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对自己进行科学历史定位 的重要表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大公无私奉献精神的自觉传承。毛泽东从历史唯物 主义立场出发,指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实现人民利益的“工 具”。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谈到选举问题时指出,选举的目的在于选出一个比较好 的领导机关,作为领导全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工具”。毛泽东强调,作为 马克思主义者,要坚持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将政党国家视为阶级斗争工具的观 点。他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相信工具论”。“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党领导人民建立的政府是“压迫反革命的工具”,而党的中央委员会、党的领导机 关,“也是党的工具,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毛泽东批评了那种将自己视为“英 雄” “何等人物”的思想观念,强调党的领导同志要有是人民群众选举出来的“领 导工具”的充分自觉,主动担当好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实现自我解放的 历史重任。®
鉴于中国历史上“盖棺论定”的传统,要树立“永久奋斗”的精神。1939年5 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比较了自己与当代青年在学 习、成长的历史环境,指出当代青年正生活在革命思想理论学习内容丰富、学习途 径方便的“幸福的时代”。毛泽东列举了中国革命史上张国熬康白情和罗家伦等人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4-108.
②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7-138.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73-374. 从五四运动时代的“先锋队”后来变成“逃跑队”的事实,以及汪精卫从反清义士 转变为汉奸卖国贼的事例,指出他们都很英勇,但是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奋斗比较 差,没有“永久奋斗”的精神。之所以要有这种“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 永久奋斗的目标”的精神,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盖棺论定”的传统。毛泽东引用唐 朝诗人白居易《放言》中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倘使当年身 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来说明模范青年要在永久奋斗这一自我道德要求上做模范; 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叭
经常总结和吸取革命实践经验,是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的重要途径。 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是统一的”。他从中国共产党 革命奋斗史和世界工人运动发展史的征程中得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 一定可以克服党内的某些缺点、错误和坏现象。©刘少奇强调,共产党员要有“崇 高的无产阶级立场”,刻苦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 践,“经常地总结和吸取革命实践的经验”,“肃清自己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残余以至 某些不适合于共产主义利益的最微弱的萌芽”③。只有这样,才可能为人类历史上 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一一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三)加强实践修养
汲取中国传统修养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论述革命实践是党员加 强修养的重要途径。刘少奇认为,理论修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修养、革命战略战 术的修养、思想道德修养、遵守纪律修养、工作作风修养、联系群众修养,以及 科学知识修养等是中国共产党员个人修养的丰富内容。由于党员“政治觉悟、斗 争经验、工作岗位、文化程度、社会活动的条件”的差异性,致使党员间修养的 具体方面会各有差异。正是这种党员修养的差异性,决定了党员同志之间、党员 和人民群众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从而互相提高。在论述这一问题时, 刘少奇不仅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和《诗经》中“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的名句,来强调个人自我反省与朋友间互相促进的修养之道。更值得 注意的是,刘少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方法,论述了中 国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的观点,从而实现了对中国 古代那种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养观的扬弃和超越。④刘少奇指出,中国共产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9-194.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2.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1.
④中国古人谈个人修养并不是完全脱离实践的思想修炼,而是注重个人思想修养与道德践履和自我完善的 统一。例如,孔子就提倡“古之学者为己”(“学"是为了完善自己),“今之学者为人”(“学”是为了 显示自己),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MJ.北京:中华书局,1980:154.
党人必须结合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完成自我修养,即在革命实践中,着眼于 服务人民,立足于革命胜利,“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当然,“为 了坚持这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方法”,“必须坚决反对和彻底肃清”理论脱离 实际,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欺骗行为。他严厉地押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内压迫 民众,复活封建糟粕和遗毒,对外卖国,亵渎三民主义的虚伪嘴脸。他提出,中 国共产党人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学习我国历史 上的一切优秀遗产”,着眼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切实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
以“思想改造”和“自我修养”作为武器,在思想上情感上展开自我剖析、 自我反省和严肃批判,对于清除形形色色不利于革命斗争的“思想观念、情感习 气、风尚以及具体人物,而不像其他共产党那样只以组织上清除出党为巩固队伍 纯洁组织的途径。总起来看,强调思想改造、个人修养,确乎是延安时期党的建 设和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②这种党的建设的方式,有助于在极端困难的革命 环境中鼓舞党员干部的信念、斗志,推动革命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此,重视思 想意识和个人修养便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光荣的优良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一、将党建课题融入中国革命历史征程来解决
促进党的成长壮大、中国革命胜利、中国面貌和中华民族命运改变的历史的 统一,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重要体现。由于中国社会问题的复 杂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任务的长期性 和艰巨性。因此,党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简单粗暴,而必须持之以恒,平心静 气。刘少奇说,教育和改造这些党员,要经过长期耐心艰苦的努力,但是中国共 产党可以从历史中获得力量和信心。刘少奇以中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发展 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而且一定要肃清这一切坏东西的。®
(一)尊重党建问题的客观性,深入研究党的历史实际
尊重党建问题的历史客观性。在党的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中,毛泽东提出, 要承认党内山头存在的历史事实,要照顾山头,照顾各方面。毛泽东认为,不主 张照顾山头和照顾各方面是一个“理想”,但事实上行不通。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9-112.
②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62.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64. 许多山头,许多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实际,中国革命就看 不见了。”对于这种客观历史状况,毛泽东并不认为是“坏事情”,而是承认:这 恰恰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正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特点和条件。当然, 毛泽东主张要区分“山头”与“山头主义”。“坏的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而不 是山头”。鉴于“山头”存在的历史客观性,毛泽东赞成傅钟(时任中共中央军委 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意见,“一定要认识山头”、照顾山头,最终在条件成熟时候 才能逐步缩小山头、消灭山头主义。①此外,毛泽东还引用中国古语“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比喻中央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形成集体智慧的道 理,强调“我们要从集体中求完全,不是从个人求完全”,“从对现实的学习中求 完全”②。这种选举思路,既是对党诞生成长环境恶劣和广大党员群众思想文化修 养相对落后历史事实的承认和尊重,又是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智慧的自觉传承, 对于立足中国革命现实,锻造一个团结奋进的革命政党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实际,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的重要历史经验、宝贵历史传统和应有历史内涵。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 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整顿党的作风问题》演说指出,党内还存在主观主 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三股歪风,都有其“历史根源”,其消除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和采取正确的方法。要铲除这些错误,就不能鲁莽行事,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方 法,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历史传统。毛泽东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后 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的理论创新,无一不是“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 中抽岀来的总结论”。因此,要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必须继承理论联系实 际的优良传统和理论风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 “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牢牢立足中国实际,对中 国各方面的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③。
(二)通过修改党章,及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
通过修改党章,及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 识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1945年5月14日,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关 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950年1月,经刘少奇修改为《论党》出版发表)。在这个 报告中,刘少奇高度肯定了全党在毛泽东带领下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并将这 些成就的获得归功于全党是在“最坚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一一毛 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够坚持地实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等宝贵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63-364.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66-367.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①正是出于进一步继承发扬这些优良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的 需要,才要根据新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党的新情况来修改完善党章。刘少奇从党的 历史情况变动比较以及新任务的需要,党领导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及时积累总结, 党的六大党章由于历史局限而导致的党章部分内容不适用,“党员重视不够,实行 不力”等方面,论证了党章修改和补充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鉴于党的队伍不 断发展壮大,饱经战争历练,建立起强大的根根据地,空前团结和统一,有了自 己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等新的特点,在关于七大党章总纲的说明中,刘少奇明 确表示,“这个总纲是概括我们党二十四年斗争的经验,并吸收了世界工人运动中 最好的经验,也即是概括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而制定的”咒 刘少奇指出, 党员成分的复杂性带来其思想上的复杂性,容易导致党内引起各种错误分歧。这 是被党的历史经验所多次证明了的。因此,这就指出了党的政治斗争、政治生活、 思想教育、思想领导与政治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对于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 子,“在入党以前和入党以后”,“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进 行长期的艰苦的思想上的改造。®
刘少奇从中国革命的历史、党内思想斗争史和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性等方面 系统论述了毛东思想的产生条件、丰富内容和历史贡献,凸显了党章中明确把毛 泽东思想树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刘少奇在总结中国革 命的特点时,从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革命战争、密切联系群众、根据地建设、 党内思想路线斗争、群众路线、党内民主集中制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历史梳理总结 来说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探索和开辟的 重大历史贡献。④七大党章的修改,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智慧的继承,对 历史教训的汲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充分展现,对于 锻造一个思想成熟、组织统一和作风优良的中国革命领导核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深刻分析和正确处理党的历史上的错误
对党的重要领导人的错误,注重从历史根源上挖掘反思,以警醒全党,是中 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1938年4月19 H,中共中央在关于开除张国 悉党籍的党内报告大纲中,不仅详细回顾了张国春脫党的历史经过,而且重点分 析了张国烹脱党的历史根源,得出张国姦的脱党“是他机会主义的最后发展及其 必然结果”的结论。在分析张国舂脱党的历史原因时,中央指出,“对革命表示悲 观”,“对抗日表示绝望”,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表示“怀疑与不满”,加之一些党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5.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2.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6.
④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7-342. 内不坚定分子的消极影响以及党内绝大部分同志对中央正确路线的拥护,造成了 他的孤立。这些众多因素,共同促成了张国烹的脱党。正是在深刻分析张国烹脫 党历史根源的基础上,全党明确了对其脱党的态度。党中央强调,加强教育全党 同志,巩固党的统一与团结,忠实于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警惕张国悉等腐 化分子的挑拨与分裂,“高举起马克思与列宁的旗帜为最后战胜日寇为民族的,社 会的与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奋斗到底!” ®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1944年4月12 0,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中, 专门论述了研究历史经验应该采取的态度问题。他指出,应该使广大党员干部从 思想上完全认清党的历史问题,对历史上犯过错误的同志予以宽大处理。这样, 既可以使全党彻底了解党的历史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又能尽可能地促进党内团 结。毛泽东以党的历史上对陈独秀和李立三错误处理的局限为反面教材,指出没 能从思想上挖掘错误的根源,过于强调个人责任追究而未能促进团结,是党处理 历史问题应该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要注意错误产生的历史环境、历史根源的分 析,“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 正是按照这样谨慎科学的思路,全党妥善处理了自己的历史问题,在吸取历史经 验教训基础上实现了巩固和团结,使得中国革命拥有了一个坚强的政治领导保障。
正确对待犯错同志,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及时总结吸取对待犯错同志处理方 式的不足和教训,全面地分析这些同志的历史错误和现实状况,对其历史“加以 具体的分析”,“采取革命的现实主义”,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竭尽全 力团结争取“和犯过错误的同志合作”。1945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 作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的报告,总结关于选举标准和原则的两种相对 相反的意见。其中,对于犯过错误的同志不应该选举的观点,毛泽东作了深入细 致的分析。首先,毛泽东肯定了这种谨慎态度,是吸收过去选举历史教训的结果, 反映了代表们“对选举都非常认真”。但是,毛泽东认为,对犯过错误的人一个也 不选,“不好” “不恰当”。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毛泽东特意回顾了一下党的历史, 指出党的六大因为“图简便省事”,没有选举陈独秀到中央,结果“陈独秀后头跑 到党外做坏事去了,现在看不选他是不对的”。另外,他又举例,把李立三开除岀 政治局,并没有彻底解决立三路线问题,并没有避免后来党内还存在缺点,并没 有使得党内“不闹纠纷,不出岔子,不翻筋斗”。因此,党的历史上这两次对待犯 错同志的做法是有深刻教训的,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毛泽东又列举了 “另一方 面的经验”,指出遵义会议和六中全会,由于拥护犯过错误的同志一道反对错误路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94-501.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7-938. 线,才较好地纠正了 “左”倾和右倾错误倾向。另外,他还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 同无政府主义者、意大利自由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合作的历史经验,说明 同这些人合作“并不损伤马克思主义”①。正是鉴于正反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毛泽 东才带领全党制定了正确的七大选举方针,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最终形成了一 个坚强的中国革命领导集体。
在党的历史决议问题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认为,党 的历史决议的制定和撰修非常不易,如联共党史经过了近二十年时间才出版。由 于有些问题,如“抗战时期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成熟,所以不去解决它” ®o中共 中央、毛泽东还指出,在已经完成的历史决议案中,仍然有可能存在不足和漏洞, 必须在历史条件成熟后,通过撰修党史时补充修改完善。由于历史决议问题关系 到多数人、全党和全民族,因此,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作出历史决议时的正 确态度,这也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经验教训。
(四)强化历史认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历史认同是维系和团结一个政党,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依托。而特 殊的历史事件在历史认同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意识用准则和价 值的精神力量来加工事件,这些准则和价值通过文化的导向和意图调整着人类的 行动”③。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十分注重利用节日、纪念日等历史事件来教 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历史认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往往照搬 共产国际和苏俄共产党的一些节日和纪念日等历史事件,其历史意识中的民族性 和中国立场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大革命失败后,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自主开拓中国 革命道路的实践不断取得突破,大量具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历史 事件,被用来作为增强全党历史认同的重要历史资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 仅善于挖掘自己领导中国革命历史事件的民族性内容,而且牢牢立足中国问题解 决的立场,广泛采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宣传、纪念这些历史 事件,使中国共产党在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坚实的历史认同基础上成为一个思想、 组织空前团结统一的坚强的革命政党。此外,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在历史定位中 肯定党的贡献,强化历史认同,明确全党团结奋斗的统一方向。毛泽东将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纳入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历史和人类历史的伟大 征程中,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而重要的历史贡献,明确全 党的共同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6:357-363.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01-103.
③[美]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7.
二、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
(一)重视历史学习研究,夯实党的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毛泽东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积极的思想斗争”这个武 器,以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毛泽东认为,马克思 列宁主义学习和教育是“积极的思想斗争”的重要途径。他指出,全党只有深入 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才能提高对于各种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进而克服错 误思想倾向。毛泽东主张,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实际问题、解决 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形成“创造性 的马克思主义” ®o这种科学态度,既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又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的充分理论自信。学习科学文化,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是保持 和增强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还要虚心学习文化,学习 业务,学习政治,学习理论。”②战争环境的恶劣与工作任务的繁重,不能够成为 放松学习、提高本领的托词与借口。毛泽东要求全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态度,表明他已经初步具有了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和创新型 政党的思想萌芽。
把“历史知识”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必备知识,充分强 调共产党员学习历史的极端重要性。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 指出,“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当前情况一样,都是 “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要做的工作。指导革命,如果“没有历史知 识”同“没有革命理论”和“实际运动的了解” 一样,都不能取得胜利。鉴于此, 毛泽东将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总结我们的历史遗产,作为“中国共产党学习的 一项重要任务”,指出在数千年的辉煌历史面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中国共 产党人,应该以“小学生”的谦虚姿态和虔诚之心,承担起总结、继承民族珍贵 历史遗产的历史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的运用和发 展,使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破除教条主义错误,成为真正能够改变中华 民族历史命运的强大思想武器。③毛泽东认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克服马克思 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创造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才会指导 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④毛泽东善于学习历史,善于将历史智慧和教训得失运 用于现实问题特别是党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在这一点上,毛泽东赢得了全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4.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6:46.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7-659. 党的拥护和赞赏,其主要观点在全党内有着广泛共识。张闻天与彭德怀谈话时曾 说道,“要很好学习历史,毛主席从中国历史中学了很多东西”,彭德怀则评价说:
“党内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还只有毛主席一人” ®o
引经据典论述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毛泽东通过引用中国古代“人 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来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毛泽东认为,“单单 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即要学习和熟悉历史。而学习历史,成为要领导 中国革命的党发动学习运动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和历史使命,决 定了党必须高度重视历史学习。②他以孔子批评宰予为例,告诫全党在学习运动中 “不可落后,不可躲懒睡觉”。他又以韩文公《祭鳄鱼文》中记载韩文公祭鳄鱼的 执着为例,鼓励广大党员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 "挤”时间与“钻”理论结合起来。®
(二)科学设计党员干部历史学习和历史意识培育的内容
重视干部教育中历史类相关课程的设置。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 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干部学习的主要课程中,初级课程里面设有“中国近 代革命史”,中级课程有“联共党史”,高级课程里面则有“历史唯物论”和“近 代世界革命史”等课程。④这样的课程设置,既遵循了党员干部的认知规律,更注 重培育他们的历史意识。1940年3月20 H,中央书记处又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 的指示,针对在职干部教育学习进行了补充指示。指示强调,依据在职干部的理 论文化水平,由高到低分为四类干部,分别规定了开设课程的次序。在这几类课 程当中,仍然规定有“联共党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党建)”等课程。中 央要求这些在职干部,必须每天学习两小时,“非因作战或其他紧急事故不可耽 搁”,并决定“五月五日马克思生日为学习节,总结每年的经验并进行奖励(以集 体奖励为原则)”⑤。这个指示,对于在职干部学习的资料准备、授课进度、组织 方式、教学原则、学习方法和领导责任等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规定。1941年6月20 日,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励工作提纲指出,作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党内教育工作,内容应当集中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 和“中国历史”等几门富有浓厚历史意识的主要课程。⑥这些历史类相关课程的设 置,对于党员干部历史意识培育、业务能力提升和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
①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68.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0-181.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27.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3-335.
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32.
义。
根据党员干部自身情况,科学地进行历史类课程的设置。首先是在职党的干 部的历史学习。194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中指出, 在职党的干部在工作以外应该学习史地等文化知识和历史唯物论等理论知识。决 定还根据在职干部的文化、政治、理论、经验水平,将他们区分为四类,并分别 对其学习的具体方向进行了大体规定。①除了对有相关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很低的 中级及下级工农干部(简称第二类)没有明确要求历史类知识和课程的学习外, 对于其他三类干部,都明确规定了历史类课程的学习。1942年2月28日,中央政 治局通过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级和中级干部中具有学习理 论资格(文化程度,理解力与学习兴趣等)者,要学习政治、思想、经济和历史 科学等课程。历史科学之外的其他科学的学习,也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意识。®
其次,军队干部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教育明确设置历史类相关课程。1942年 2月11 H,中央军委、军委总政在关于军队干部教育的指示(第三号)一一政治 教育中指出,军队干部政治教育的课程,要将联共党史简明教程和中国党的历史 等内容作为理论学习的内容。具体实施方案中,对于知识分子新干部,由于“其 实际经验较少”,因此应注意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情况等问题。轮训干部时,“连 排干部必须加中国革命问题,营团干部须加中国革命史” ®o 1942年2月21日, 中央军委、军委总政关于军队干部教育的指示第四号一一文化教育中指出,军队 文化教育,按文化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上级”三级,“实行强迫的文化 教育”,课程设有地理历史、中国通史(解放版)等内容,其中历史使用自编教材。 ④1942年2月26日,中央军委、军委总政关于军队干部教育的指示(第五号)一 —各种干部的业务教育中,不仅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更明确规定“调 查该部门工作的有关情况”是业务教育的中心内容。“为此,必须研究我方该部门 工作的过去历史,研究的友方该部门工作的经验与理论,参照外国革命历史中该 部门工作的经验与理论,来开阔眼界,结合本军客观环境,整理自己经验,避免 “照抄友方敌方及外国的经验”。⑥可见,这种学习内容的设置,既坚定了广大干 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又有利于树立起全党的历史意识,有助于推进全党理 论联系实际学风的树立。
干部学校中增加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教育,树立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作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42-244.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51.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0-332.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4-335.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40. 风,克服教条主义错误的束缚。干部学校是进行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共 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干部学校的建设。1938年9月15S,中央做出关于党校教学材 料之规定,指出党校中设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和党的历史等 课程,并详细列出了学习和讨论的相关书籍和文件,作为正式课本编岀之前的临 时教材。①1941年12月17H,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 定,并规定这一决定“亦适用于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学校建设。决定指出,延 安干部学校曾经一度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所学与所用脱节、主观主义与教条主 义盛行等缺点。为了纠正这些缺点和毛病,决定要求“必须增加中国历史与中国 情况以及党的历史与党的政策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又学得实际”, 以便于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决定要求,党委以上、军队团级以上干部,应该 以联共党史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教材,特别注意运用“马列主义精神与 方法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总结中国独特经验,“具体应用辩证唯物 论和历史唯物论基本观点(不是其大堆的抽象原则学习)”,来克服主观主义教条 主义的“极端恶劣毛病”
(三)运用科学方法学习研究历史
高度重视历史研究。能否正确对待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继承优良历史传 统,吸取宝贵历史经验,反思历史错误,汲取历史教训,是一个政党历史意识成 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日益体现出一个走向成 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素养。毛泽东认为,不重视历史研究,特别是不能正确运用 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是党内的一种“极坏”的作风。他指出,这是 主观主义错误产生的重要根源,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是争取中国革命胜利 必须要克服的巨大障碍。③鉴于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专门提出,要集中 人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大力开展关于中 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研究,以期充分把握中国经济、政治、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分析,为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 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
对党的路线和传统问题进行深刻历史总结。1937年6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 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做的群众工作问题的发言中,对党的路线和党的传统问题进行 了深入分析和历史总结。他充分肯定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英勇坚决”和“伟大的 成绩”,对继续发扬英勇坚决精神,领导中国革命走到胜利的目标充满信心。在谈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92:326-33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57-260.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797-800.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到党的路线错误时,毛泽东勇敢地承认路线上的错误使革命遭受损失的历史事实。 同时,他指出,并不是党员群众和广大干部全体都犯错了,而只是在最高领导机 关中的部分占统治地位的人员犯错,部分党员干部和党员真心附和,且只是在几 个极短的历史时期中犯过总路线的错误,这就是党没有受到“致命伤及能够迅速 纠正错误的最主要的原因”。毛泽东将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归结为党的领导 机关党的大多数干部与大多数党员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马克思列宁的政 治路线,并在国际的指导下应用,坚决的实行了,同时还学会了具体的斗争策略、 宣传教育方法和党内关系的正确方法。毛泽东要求将这些问题上曾经犯过的错误 视为“殷鉴”,借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纠正和避免。①这种尊重 历史事实,善于抓主流和主要方面的态度和方法,有利于深入剖析揭示党的路线 错误实质,团结大多数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深入分析错误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历史环境。善于从历史根源和历史环境视角 来分析错误的产生,致力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革,在动态的历史发展中逐步消灭 错误,并使新产生的错误不能发展成为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对待自己历史传统问 题上一个重要特点。关于党的传统,毛泽东指出,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和正在形成 的党的“正统”一一“革命的与布尔什维克的传统”,是维系党的团结、克服各种 错误、取得革命成绩和赢得人民信任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也毫不避讳地指出, 党内存在着关门主义、宗派主义、脱离实际、党八股、风头主义和命令主义等不 良习惯一一“左”的传统。毛泽东认为,民族与社会的双重压迫造成的党的困难, 党内小资产阶级和幼年无产阶级成分比重较大,党的历史的短暂和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实际结合的薄弱,以及未能对路线错误彻底解决,是这些不良习惯存在的原 因。毛泽东强调,随着环境与任务的变更,随着全党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入了解, 导致这些不良作风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一一社会的“黑暗面”会被驱逐出去。这 样就可以基本上去掉“斗争策略、宣传教育、党内关系”三个问题上的“左”的 传统,而且即使“将来又会有新的错误东西发生,但也可以不使它成为传统” @=
运用“全面的历史的方法”研究党史问题,站稳中国立场。1942年3月3日, 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了关于如何研究党的历史的讲话,认为研究党自身的历史, 对于搞清楚党的历史事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 训,进而研究制定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极为必要和重要,认为研究党的历史,要系统地整体地来考察,而不能满足于仅 仅某些阶级和个别细节的研究,要重视路线政策的全面回顾和梳理;要“用全面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05-506.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07-509. 的历史的方法”来研究党的历史,特别注意用“古今中外法”来研究,把历史问 题视为一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在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中,在中外历 史的横向比较中,剖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毛泽东将党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 大革命时期、内战时期和抗战时期三个阶段,分别就“斗争目标、打击对象、党 的政治路线”进行了阐述。毛泽东指出,从1921年到1924年是大革命的直接准 备阶段,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是间接准备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变化说明,必 须联系党成立之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历史才能“弄清楚”党的全部历史和诸 多问题。他强调,研究党的历史,还必须联系国内外历史环境的考察,研究世界 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的革命运动,对照党内外各种历史资料全面 把握党的历史。毛泽东还主张,研究党的历史必须站稳中国立场,以“中国做中 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自身建设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中国历史问题,以期“在中国创造 岀一些新的东西”,从而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
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党的历史。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是实事求是的重要体 现。1944年3月5日,毛泽东在谈到路线学习、工作作风和时局问题时强调“不 要否定一切”,“对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这一段历史,也不要一切否定”。对于曾经 犯过路线错误的博古和洛甫,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要肯定他们在反对蒋介石和 分给农民土地等问题上的可取之处,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工作。“要保留好的东西, 这才是实事求是”铁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实现途径。中共中央、 毛泽东要求全党,要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研究党的历史。1943年8 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党校学员,要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党的历史,深入分析和研究党的奋斗历程,把中国 革命的实际问题搞通,增强领导革命斗争的实际本领在路线学习过程中,毛泽 东指出,党的历史上与张国燕、陈独秀、李立三等错误路线斗争有深刻的教训一 —没有进行思想上的彻底讨论清算,“但结论做得严重,因此未能达到治病救人的 目的”。毛泽东认为,正是由于没有实事求是地认真研究理论和历史,没能认清路 线错误的实质和根源,“对犯错误的人只是惩罚”,因而没能避免错误再次发生。④ 延安整风期间,由于党正确分析了各种路线错误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并采取 了治病救人的慎重处理方式,不仅团结了广大党员干部,而且较彻底地纠正了各 种错误思想路线,为党的团结巩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9-408.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5.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6:62.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3.
厘清历史事实,破除“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历史依据。1937年12月,中央 政治局会议召开。针对王明借口所谓西班牙、法国和满洲的经验来推行“一切经 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彭德怀指出,西班牙、法国和满洲的 经验,“所有这些经验都是失败的教训”①。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 中,谈到党的历史上曾经机械地采用阶级分析法的错误,教条地搬用俄国革命经 验,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没有充分的警惕,对邓演达的积极合作意愿“没有 理睬”,致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②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厘清,有助于破除迷信 国际历史经验、放弃党对统一战线和军队领导权以及独立自主地位的错误。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调查研究,扫除主观主义作风。陈云认为,要想明确当前 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就“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情况” ®o 1941年8月 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指出党成立以来,对中国历史、中国社 会与国际环境的研究“虽然是逐渐进步的”,“但仍然是非常不足”。正是由于对中 国历史等情况的不够了解,所以导致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在党内严重 存在着。鉴于党承担的革命任务和历史使命的艰巨性,因此,扫除主观主义作风 的具体办法,便是“加重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 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具体办法有收集各种报刊、书籍,开调查会,收集县志、府 志、省志、家谱等,加以研究。④
三、完善制度保障,树立作风导向,营造政治氛围
(一)严把入党关,严肃组织纪律和严格管理制度,完善制度保障
汲取历史教训,严把入党关,是保证党的纯洁性的前提。革命战争年代,毛 泽东曾经对入党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内容涉及政治素养、个人品格、责任担当、 革命理想和生活作风等多个方面。他多次强调,扩大党的队伍过程中要注意防止 奸细混入。如果党内已经混入了这类分子,就要认真审查,依靠真凭实据,把这 些人坚决地有分别地洗刷出去。
鉴于张国愿等人叛变革命的历史教训,中共中央、毛泽东意识到,严肃党的 纪律是保证党的纯洁性的有力武器。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专门论述 了党的纪律的重要性。他认为,党的纪律关乎党的团结统一,是保持凝聚力和战 斗力的保障。毛泽东强调,“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他要求
①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24-226.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7.
③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144.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73-175. 对党员认真开展纪律教育,使一般党员和党的领袖人物都能够接受纪律监督,一 起遵守纪律。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提出,为了保证党内关系快速走上正轨,在严 肃党的纪律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 动。”①显然,这里已经有了以律正党、依法治党的思想萌芽。对于破坏党纪的少 数堕落分子,毛泽东主张严肃执行纪律,绝不姑息。在处理黄克功案件过程中, 毛泽东专门致信该案审判长雷经天,阐明中央坚决维护党纪的鲜明态度。依法严 惩黄克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谣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党组织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 组织建设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鉴于根据地长期分散的历史和现状,毛泽东为 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书记定期(每 两个月一次)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报告,汇报问题和倾向及解决方法。通过这种 办法,“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 ®,密切了中央与各中 央局、分局的联系,保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防止党内领袖的个人专权,他 还提出,健全党委制,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这些制度建设,为维护党 中央坚强领导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注重调查研究,保持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树立作风导向
出于对教条主义错误倾向历史危害的高度警惕,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 坚决反对本本主义的错误。他认为,忽视调查、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倾向会严重 危害党的作风纯洁。鉴于“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 党员”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的事实,他指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是“最 危险的”。那么,怎样纠正本本主义的错误?他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向实际情况 作调查。”③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共中央、毛泽东大兴调査研究之风,使广大党员 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真正的了解基础上,树立了良好的务实作风。
在党的建设方面,毛泽东具有很强的历史预见性。当抗战胜利曙光初露时, 他就已经十分警惕全党骄傲自满的危险,思考如何避免旧式农民起义失败的命运。 他高度评价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失败历史教训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 整风文件看待。”毛泽东还希望郭沫若写一篇太平军经验教训的文章,以帮助全党 整顿作风,并请他“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对于自己犯错的问 题,毛泽东更是敢于带头进行自我批评。1945年2月,他在中共中央党校演讲时 指出,前两年我们犯了许多错误。“这些错误谁负责?我负责,因为发号施令的是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64-1265.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比1991:111-112.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7. 我。我赔一个不是。”①毛泽东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 的坦荡胸怀,表明了党保持作风纯洁的坚强决心,为全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鉴于英雄模范骄傲自满导致堕落的历史教训,中共中央、毛泽东更是十分注 意加强教育,以督促他们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1943年11月,在中共中央招待陕 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倡议,劳动英雄们要克服骄傲自满倾向,像天 天洗脸、扫地一样批评缺点和改正错误。对英雄模范作风上的严格要求,对于全 党保持作风纯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毛 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提醒全党保持作风的纯 洁,体现了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极富远见和针对性。
密切联系群众既是毛泽东特别重视的优良作风,也是保持党作风纯洁的必要 条件。毛泽东将密切联系群众提升至保持党纯洁性的高度,把它作为共产党区别 于其他政治力量的重要标志。他提出,“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 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而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生产生活,“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 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就得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②毛泽东还将密 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作为克服困难、完成革命任务的力量源泉。他说,只要我们坚 持依靠、相信和信任人民,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压到任何敌人。中共中央、 毛泽东对注重调查研究、保持谦虚谨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强调,为全党树立了良 好的作风标杆。
(三)充分发扬民主,营造政治氛围
充分发扬民主,是保障党员干部牢记历史使命的重要手段。毛泽东认为,扩 大党内民主,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他指出,党员干部要承担起领导人 民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必须具有积极进取、高度负责、敢于质疑、善于批评, 勇于监督的精神。而这些都“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③在《关于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中,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和说服 教育工作,具体地分析错误的内容、危害、根源及改正办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者克服党内错误的应有态度” ®o
将发扬党外民主与党内民主结合起来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历史经验。毛 泽东形象地把这一做法比喻为“内外夹攻”,认为惟其如此,“才能把我们的毛病 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毛泽东多次介绍宣传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0.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529.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96.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0. 平山经验(邀请党外群众列席党支部会议,整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求用党内 党外结合的方法整理党的队伍,改变党的组织成分不纯或作风不纯现象。这种发 扬民主的方法,不仅极大地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党和民主 党派的团结协作,而且加强了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对党的民主监督,成为维护党 的纯洁性的重要利器。
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共中央、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对党的建设内容和重 要性的全面把握。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毛泽东分析党的建设问题产生原因深刻 到位,提出的建设举措扎实有效,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这些内容,对于在新的 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党的纯洁性问题研究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 思主义政党不乏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第五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是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一种能够清醒认识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积极进行 文化建设,重塑中华民族自信,从而自觉承担建构民族精神家园历史使命的能力 和素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认识更加清醒深 刻,积极开展饱含历史意识的文化事业建设,重塑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自信,自 觉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建构民族精神家园的光荣责任与神圣使命。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清醒认识
“精神家园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体系,其核心是共同 理想和信念。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和尊崇的心灵寄托、灵魂 安顿和精神归宿的安身立命之所。”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文化基础上形 成的共同理念和追求,是维系民族生存团结、激扬民族奋发斗志的思想纽带和力 量源泉,是民族精神家园的主体内容。民族精神家园构筑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文化 环境作为依托,需要一个民族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成熟的历史意识。中国共产党诞 生于拥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华大地。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 自建党之初就意识到,民族精神家园对于中华民族摆脱列强欺凌、实现自立自强 至关重要。
一'民族精神家园建构是“莫大之事业”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1918年8月27日,蔡和森给陈绍林、肖子章、 肖子升和毛泽东的信中就曾提议,在新民学会内部找几个人当教员,或者在其他 学校联络教员,每隔一两星期联合讨论一次,“以创成湖南之精神的系统的教育”。 蔡和森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莫大之事业”,是新民学会这一团体应该要做的事 情。②面对新民学会创办之初的种种困难,蔡和森主张,“以才为基,以财为用, 以学为体,此万世之业,不必忧其一时无成也”③。这种对民族精神教育的专注和 执着,反映了以蔡和森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的乐观、豁达与坚韧,是对宋代大 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民族精神
①赵阳,林园.中国梦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14-4-2&
②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9.
③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9. 的自觉传承,充分体现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对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守护、建设民 族精神家园职责使命的勇敢担当。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激励下,以蔡和森、毛 泽东等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在探寻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征程中逐渐成长为中华 民族优秀分子的集合一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领导者和革命事业的中坚力 量。
(一) 民族精神薄弱“比中国现在的任何的坏现象还要更坏更危险”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致使中国人民产生了媚外的“奴 隶心理”,侵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922年华盛顿会议结束之后,蔡和森专门 撰文《由华盛顿会议到河东的和平会议》,指出华盛顿会议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没 有丝毫增进,而其危殆奴化之日趋严重”,揭示了英美帝国主义列强“共霸远东的 鬼计”,抨击了中国资产阶级“崇拜外力”,迷信英美“口惠”的幼稚无识。蔡和 森痛心于面对列强的欺凌,中国人民“不知道中国军阀完全倚仗外力而存在”的 “昏腮”。蔡和森高度赞扬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所体现出的反抗侵略的优良革命传 统,称赞“这是何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何等自觉的爱国精神!”他尖锐指出, 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真是薄弱到百二十分,不但远不如前清时代,而且 根本变成媚外与拜洋大人的奴隶性质。"①针对中英合璧的“何东爵士"来上海宴 请外国公使列席和平会议的主张得到中国各大绅商及报纸趋奉和颂祷的情况,蔡 和森慨叹,“呜呼!这是何等亡国的现象!呜呼!这是何等丧心病狂的现象! ”他 认为上海的商人“倚仗外人解决国事之心里”,是一种“不长进之心理,即民族衰 亡之预兆”,他号召国民“若为中华民族争人格”,就应该“愤怒的崛起答复这个 英国侦探可耻的号召!”②蔡和森不但列举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遭受危机的具体表 现,而且将精神家园危机视为民族衰亡的预先征兆和重要威胁,反映了中国共产 党人对民族精神家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清醒认知。
(二) 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社会余毒是精神家园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揭示了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面临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蔡和森分析了导致中国人民民族精 神和爱国精神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迷信英美而被其催眠与奴化”。正是这个原 因,促成了 “一种奇特的现象” 一一中国人民“高度反抗”日本的侵略,却对英 美帝国主义的积极侵略“不特无积极的反抗,连一声半响也没有”。蔡和森认为, “中国人民这样的昏嗾绝不是偶然的事”。他指出,英帝国主义在远东、在中国有 其固定的势力范围,控制了 “关税盐税及全中国的经济生命”,“他的商品占中国
①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tt, 1980:199-200.
②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5. 全输入的第一位,中国大部分的铁路抵押在他的掌握,最重要的商埠及南北国防 咽喉(北如威海卫,南如香港、九龙)通在他的手里。”正是因为“他在中国占了 如此重要地位”,所以导致“崇拜洋大人的新习惯逐渐成为社会化”。美国在历史 上虽然未曾武力侵略中国,但其起门户开放政策“十分鬼巧”,“一面不费一兵一 矢得插足于宰制中国的均势,别面又烂便宜博得中国人民的好感”。其文化侵略政 策,通过留学生培养、传教、办学校,“造成几十百万的亲美派”(“内应队”),“然 后再临以可怕的经济侵略一一即新银行团,以全世界的债主资格(美国现为全世 界的债主),号召华盛顿会议,一跃而为领袖列强宰制中国之主人”。他抨击了一 些“舆论代表、绅商领袖”视“华洋血肉价值的贵贱”有天渊之别,对土匪绑架 洋人的事件“连篇累牍,如犯圣明,叩头谢罪之丑态日不绝书”,而对英美帝国主 义大肆虐待、杀害中国人的罪行“禁若寒蝉,视同蚁命”的“卑贱的民族心理”①。 他认为,这种“反常的奴隶心里”,实际上是“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宣传与愚 弄的结果” ®o蔡和森对于“长进的中国人”(媚外的军阀、官僚、政客、学者、 报纸、商人以至国民领袖),“努力建立新伦理(忠孝洋大人)”,毫不留情地进行 了抨击。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忠孝君父”余毒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变 化,即“忠孝洋大人”。蔡和森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这或者不是偶然 的事”。“以前的中国是君父的,所以应当忠孝君父;现在的中国是洋大人的(殖 民地),所以应当忠孝洋大人。”③蔡和森的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危机根源的初步尝试。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仅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侵 略,还十分注重文化侵略,妄图摧毁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从思想上控制和奴役中 国人民。邓小平曾经在论述军队文化工作时指出,帝国主义的文化奴役政策和国 内反动势力的文化卖国行为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威胁。@1939年4月26日,中 共中央发出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了敌人对中国革命精 神家园严重威胁:“欲以种种方法摇撼吾人之意志,威胁吾人之精神”,因此,“必 须动员全国人民振奋抗战到底之精神,才能争取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强调,中国 共产党自九一八事变后,“就不断地根据古今中外无数历史上的经验,特别是根据 中国革命的经验和中国民族的潜力”,指出作为“弱国”的中国,如果能够“使全 民族摆脱一切精神上的桎梏”⑤,就能够团结抗战,实现自救。
①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0-202.
②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3.
③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39.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4-55.
这种从社会历史环境来分析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演变,科学揭示了近代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面临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一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社会的余 毒。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和封建压迫,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革命政党应担负挽救民族精神家园危机的责任
(一) “还没有一个真正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国民革命党”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危机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 革命中先进政党主体和领导作用的缺失。正如蔡和森所指出的,“亡国现象和依赖 外力解决国事的奴隶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有一个真正为民族 利益而奋斗的国民革命党”。他认为,如果革命的政党能够及时宣传和揭穿“列强 对华政策的新式假面具”,能够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抗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捍卫 民族利益,“多方洗涤人民浸渍于外论的不正观念”,则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就会 焕然一新。蔡和森严厉地批评了中国国民党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屡次侵略活动 时“一声不响” “半言不发”的“媚外风气”①。
(二) 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肩上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国民党进行了自身的改组,实行了联俄、联共 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为捍卫中华民族精神家 园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但随着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九 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全方位侵略中国, 推行奴化教育,试图将中国人民变成“顺民”和“牛马”。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这样论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的精神奴役:“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 民族意识。在太阳旗下,每个中国人只能当顺民,做牛马,不许有一丝一毫的中 国气。”②由于民族精神家园破坏得日趋严重,使得中华民族即将陷入国亡种灭的 境地,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勇敢地肩负起了捍卫、 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光荣历史重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熟历史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指导,成功地完成了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 义理论与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关系,是中国革命精神家园构建的一个关键问题, 决定着中国革命精神家园建设的科学方法和内容选择。1937年6月6日,张闻天
①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6-20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5. 在白区党代表会议上提出:“要拿民族革命的精神教育全中国四万万不愿当亡国奴 的中国人民,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现在要暂时放弃马克司列宁主义,而正是要以马 克司列宁对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来教育中国人民。也只有马克司列宁对于民族问题 的理论,才能使中华民族得到最后的解放。”①张闻天明确强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进行中国革命精神家园建设,并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 他反对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而主张坚持其科学原则和理论方法,这对于中 国革命精神家园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反对“唯武器论”,注重从各方面尤其是精神上进行全民抗战的动 员。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中国是“全体中国人的国家”,“是我们中国人历史上生 息修养创造奋斗的地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国家至上”),以激荡国人爱国 主义精神。中共中央要求,“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继续发扬自己的牺牲精神,为保卫 祖国流最后一滴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精神的模范践履责任。中共中央 指出,“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是中国人民“最高的民族道德”,是 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封建道德的“改造和扩充”。而“共产党员必须成为实行这些道 德的模范,为国民之表率。党员过去已是这样做的,今后更应努力”。中国共产党 所提倡的“孝子慈孙”,必须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职的人,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 大多数”。“对于仁义也是一样,有益于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谓之仁,处理关系于 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务而得其当谓之义”。而汉奸、汪派、托派,只顾私益,背叛国 家民族,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叛逆”。这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立场对忠孝仁义的诠释,建筑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中 国传统旧道德的传承和超越。为了抗战胜利,就必须真正实行三民主义,“厉行精 神上的改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而这种国 民精神的总动员,不应该“依靠于强迫命令,而依靠于人民之政治的自觉”。只有 通过民主的方式,“才能推动全国人民,造成压倒敌人刷新自己的巨潮” ®o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饱含历史意识,尊重历史 传统,汲取历史教训,重视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注重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着力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注意从资料支撑与保障、历史学及相关学术研究方 面着手,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通过传承创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41.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5-62. 革命精神,塑造了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一一延安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 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构筑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文化建设的历史视野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领导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文化建设。中国共 产党将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群众革命觉悟、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早在1927 年3月,毛泽东为反驳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和污蔑,亲自调研并写下《湖 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古代,地主阶级掠取农民血汗,独占 文化资源,导致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而没有文化。毛泽东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推翻了地主阶级在一些农村的统 治,为农民开展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农民反对脱离农村需要的“洋学堂”和“完 全说些城里的东西”的乡村小学校教材。对于符合农村需要的私塾和夜学(农民 学校),农民却非常欢迎,并热心筹办,进而推动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①毛泽 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革命斗争实践是推动文化运动和普及教育的重要 历史条件;文化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应有内涵和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推动革 命斗争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领导人民参加革命斗争 的历史过程中,逐步进行文化建设的艰辛探索,从而真正摆脱和超越了新文化运 动仅仅依靠文化革命来挽救民族危亡的幻想。
(一)文化建设重要性与实现路径的历史阐释
回顾党的历史,阐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1944年3月22 S,毛泽东在中共中 央宣传工作会议上谈到陕甘宁边区教育问题时,回顾了党领导革命的历史,指出 党在政治军事方面比较“熟习”,但对于经济、文化则“不大熟习”。毛泽东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分析了文化建设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 .严峻的革命形势决定了政治、军事是第一位的工作,经济是“地基”,文化则是反 映和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因为一定的社会形态,必然会有一定的文化。 因此,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就需要建立革命的新文化一一新民主主义文化。他 举例依托黄埔军校学生建立的国民革命军之所以比其他军队要出色,更有战斗力, 除了政治水平高、富有革命精神之外,就是因为黄埔的学生有知识,有文化。②鉴 于此,毛泽东分别从报纸、学校、艺术和卫生四个方面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文化 教育问题。
文化建设要尊重历史传统,汲取历史教训。在艺术工作问题上,中国共产党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40.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6-110. 注意传承传统艺术形式,增添时代新内容,丰富群众艺术生活。毛泽东主张充分 利用百姓欢迎的秧歌、春联、歌曲、年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增添反映百姓生 活和边区形势的新内容,来满足群众丰富艺术生活的急迫需求。①关于学校建设, 考虑到春夏农民“忙得要死,要上山种地”的历史与现实,中国共产党就在陕甘 宁边区开展冬学运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在学校教育方式问题上,毛泽 东主张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 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 ®o由于陕甘宁边区的学校吸取了从前学校 脱离农村实际、农民不喜欢的历史教训,真正让学生既学识字,又学一些具体实 用的生产知识。这样,边区学校的学生会打算盘、写信、记账、写路条,却没有 从前学生“自以为是,个人突出,神气十足”的毛病,深受学生家长的认可。学 生家里人觉得边区学校的学生,“到完小读了几天书回来,什么都行了,很好” ®o 这就使得边区的文化教育政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护。
“应该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对于中 国传统道德学说和学术研究,注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剖析, 完成对其主要思想批判地继承发展。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就陈伯达的《孔子 的哲学思想》一文致信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张闻天。信 中,毛泽东评价陈伯达的孔子哲学思想,看过两遍,“仍觉大体上是好的”。虽然 毛泽东十分谦虚地说“对^^子的东西毫无研究”,下列意见是“忘文生义地说出来, 不敢自信为正确的意见。”但仍从“正名”、忠孝关系、中庸问题、孔子道德论、 辩证法和论述的系统性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非常详细的修改意见。在2月20日给 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从唯物主义实践论的立场出发,认为孔子的“正名”思想 是“观念论”,'‘强调主观能动性”,是“片面真理”。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也 正在做“正名”工作,是“正革命秩序之名”,与孔子“正封建秩序之名”的区别 在于是否以“实为主”,即是否“承认实为根本”。毛泽东认为,由于“一切国家 (政治)都是经济之集中的表现”,家庭先于国家产生,且中国家庭是封建国家生 产经济的基本单元,封建国家是为了适应封建家庭集中而出现的,因此,中国历 史上社会中的君臣关系是家庭中父子关系的反映。中国共产党要运用唯物论批判 孔子的“道德论”,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 则的区别”。毛泽东认为,孔子的知是''观念论"的,必然导致“仁勇”是“仁于 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7-118.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5-116.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5-116. 人民服务的”。鉴于“知仁勇”这“三达德”,尤其是“仁”在历史上被“昏乱思 想家所利用,闹得一塌糊涂,真是害人不浅”的情况,毛泽东主张,对孔子的道 德学说“应该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在学校教育中, 毛泽东主张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优秀道德风尚,并加以时代性的改造,剔除其封建 专制余毒,将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融入到新道德风尚的塑造过程中。他以自己为 例,反对单向度的子唯父命,主张道德的双向性,即要做到“父慈第一,子孝第 二”,提倡体现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新道德,如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兄爱弟敬等。
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建立“模范家庭”主张是“一大进步”,因为是“双 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 ®o要想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优秀道德风尚,就必须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学术研究,为道德践行提供 科学的学理支撑。1939年2月22日,毛泽东第三次审读陈伯达的《孔子的哲学"思 想》,对陈伯达论述老墨哲学时引用章太炎、梁启超、胡适、冯友兰等人观点的做 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引用他们观点时,“应当在适当地方有一批判的申明”,既 要肯定他们在中国学术史研究上的功绩,又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与他们有基本的 区别,如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坚持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③这样 的态度,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批判了中国传统道德和学术糟粕的基础上,继承了其 精华,顺应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大潮,与国民党在这一方面抱残守缺的态度形成 鲜明对比,吸引了大量先进分子和进步力量的目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 拥护和支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思想道德柱石。
(二)重视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
挖掘历史事件象征意义,进行历史总结和历史纪念,建构历史认同。“作为历 史意识的内容,(最广义的)历史由众多事件的时间链条所构成。它具有形成认同 的文化的力量。历史的认同是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形成的,而这样的描述值得在世 代的链条中持续下去。”历史事件形成认同的力量是不同的,处于不同的意义层面。 如果按照人为的理想分类,可以分为三类:“有积极的创建和构成功能的事件”;“消 极地形成认同的事件”(为抗议和反对一个简单否定自我的尊重的事件而形成的认 同);“将集体认同的旧表现形式转换为不同的新表现形式的事件或是事件链”(如 新宪法代替旧宪法等)。④历史事件象征意义的挖掘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书写 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坚定中国革命道路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思想基 础。中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探索、选择和坚持,也仍然受这一历史认同建构思路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163.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5-116.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164.
④[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9-160. 的深远影响。
纪念历史伟人,传承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1938年3月20 H,毛泽东在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说中,讲述了纪念 孙中山先生和悼念阵亡将士大会的“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的理由”。毛泽东认为, 孙中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 精神”。毛泽东指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统一战线政策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 在于“他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毅力与革命精神”。毛泽东在回顾卢 沟桥事变以来八个月中几十万中华儿女光荣牺牲的历史之后,认为这些牺牲的每 一个将领和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这表明,“中华民族决 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 人类正义”,中国人民敢于牺牲,勇于“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 蛮的侵略战,这种精神,我们民族的数千年历史已经证明,现在再来一次伟大的 证明,郝梦麟[龄]将军等数十万人就为着这个而牺牲了”。正是由于英雄们以自 己的生命为代价来传承中华民族勇于牺牲、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所以中国人民 可以自信地正告日本法西斯,他们的胜利,“历史判定只会是暂时的,不会是永久 的,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最后的胜利只会属于我们一方面” ®o这些论述,既坚持 了历史作为裁判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更将革命精神的传承视为中国人民团结抗战 并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历史依据和信心源泉。
借助历史纪念,促进团结合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吸取中国历史上 革命力量分裂导致失败的深刻教训,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才能避免当前的民族革命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问题上,要努力创造历史条件,避免重蹈历史覆辙。1939年3月8日,毛泽 东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发表讲话,首先明确了纪念“三八”节的目 的“就是要结团体”,“争取妇女们的自由与平等”。毛泽东认为,妇女结成团体, 全国人民参加抗日统一战线,实现抗日力量的大团结,是抗日战争不会像太平天 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一样都遭到失败的重要条件。②中国共产党 通过纪念“三八”妇女节,推动妇女结成团体,成为促进全国人民参加抗日统一 战线的重要举措。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内容。延 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作出了巨大让步和牺牲,促成了第二次国 共合作,实现了全国抗日力量的大联合,使得日本帝国主义短期灭亡中国的狂妄 计划失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各种鼓吹亡国投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49-851.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170. 因素增多。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历史纪念日,回顾历史,维护团 结,反对分裂。1941年10月6日,中央作出关于纪念双十节的决定,纪念辛亥革 命三十周年。决定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中华民主共和国 国体,为民族解放和民权自由而作出的历史贡献。决定回顾了辛亥革命后国共合 作的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历史,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 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决心与全国人民一道,完成辛亥革命 未竟的事业,在全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决定分析了当前抗 日战争的严峻形势,号召广大人民“把纪念当作对日寇发动新进攻的伟大的民族 示威”,继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坚决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 统一战线,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保卫抗日根据地,保卫国土而英勇奋战。①这些纪 念宣传,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投降和分裂势力,切实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
宣传英勇抗战历史,破除反动造谣污蔑。延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和各种反 共势力,不断散布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是“封建 割据”等言论。中国共产党利用一切宣传手段,特别是纪念日宣传,开展了针锋 相对的斗争。1943年5月31日,中央书记处就关于纪念抗战六周年宣传工作做出 指示,强调抗战六周年纪念宣传我军坚持英勇抗战的事实,击破反对宣传和污蔑。 指示要求,中央发表宣言之外,“各战略根据地负责同志均须做文章”。决定明确 要求周恩来、林彪、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15位负责同志要带头做文章,并 由新华社通知文章题目。而且提出文章有“不要超过五千字,多<作>生动活泼之 描述与分析总结,少用枯燥无味之表格统计”,“六月廿日前经新华社电台发总社” 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②这些抗战纪念的宣传,使得全国人民真正了解了我军英勇 抗战的历史事实,彻底破除了这些反动宣传的造谣和污蔑。
不忘初心,继续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 的关键选择。中国共产党通过历史纪念,号召各种进步势力,不忘革命初心,警 惕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危险,坚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继续革命的必胜信 念。1946年7月7日,中共中央为纪念“七七事变”九周年发表宣言。宣言回顾 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追问中国人民浴血奋斗、历尽牺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突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的民主化”、“工业化”的革命“初心”,揭露国内反 动派与美国反动派勾结,“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危险,告诫广大人民需要继续努力, 才能彻底解除民族危机,实现全国的独立、和平与民主。宣言以中国八年抗战“曾 经比今天的形势更困难、更危险得多,但是我们胜利地渡过了严重的考验”的光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tt, 1991:207-210.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J.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3. 辉历史,以人民的力量“比抗战时期强大了很多倍"的现实,在历史比较中从根 本上扫除党内部分同志存在的“悲观失望情绪”,坚定党和人民战胜国内外反动派、 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的必胜信念。①
纪念历史贡献,书写军队辉煌,继承革命优良传统。1933年6月30日,中央 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决定高度 评价了南昌暴动对于反帝的土地革命和红军队伍成立的重大贡献。考虑到中国工 农红军的重大历史贡献和重要历史地位,所以决定“八一”为纪念工农红军成立 的日子。决定号召红军军人努力学习军事和政治知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与帝国主义直接作战,武装拥护苏联”,以这些“实际行动来纪念这一光荣的日 子”②。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又做出关于“八一”纪念 运动的决议,指出“八月一日是全世界反帝国主义战争纪念日,同时是中国南昌 暴动纪念日”。鉴于“八一”的重要历史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批准中 央军委的建议,规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向南昌暴动的领导负责 同志及功勋指战员授予战旗和奖章;制定颁发红军家属优待证;组织红军公田管 理委员会,管理红军公田的生产、收获和保管等事宜;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 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③这些规定,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 的人民军队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高度的历史自觉,而且通过逐渐凸显纪念日的中 国独特历史内涵,有力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革命指战员的历史认同感、荣 誉感和自豪感。
发出生日贺信,树立精神楷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度盛行为党和政府 的重要领导人写信祝寿的习俗。在给这些人的生日贺信中,党中央、毛泽东都会 回顾他们的革命奋斗历史,总结和颂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1937年1月 30日,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徐特立六十岁生日专门写 去贺信。信中,毛泽东自谦地称徐特立是他二十年前、现在和将来的“先生”。毛 泽东特意将徐特立与“有些人”进行了历史比较,赞颂徐特立不怕困难、虚心学 习、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密切联系群众、服从纪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 人第一”、勇于担当等宝贵的精神品格。④毛泽东勉励自己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 人民群众向徐特立学习。通过生日纪念的方式宣传先进人物和精神楷模,成为鼓 舞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学习和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注重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
①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232-240.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6-51 &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6-51 &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7-478.
对于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重要体 现。列文森(J.Levenson)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通过使中国传统的基 本价值历史化(从而将其视为历史遗迹加以抢救),使得中国人能够勉强接受抛弃 这些传统价值的需要;同时,它通过展示出现代西方的价值(他化约为布尔乔亚 价值)同样受时间限制这一性质,减轻了中国人在面对西方时的自卑感”①。这种 观点,虽然备受争议,但从一个角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遗存科学态度的思 想根源,即保护历史遗存,挖掘其当代价值,增强中华民族面对外来文化和应对 现实危机时的自信心。
注意保护历史古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认 识保护历史古迹的重要性,注意尽可能地避免革命战争对于历史古迹的破坏。1946 年1月2日,中央专门发出关于注意爱护古迹的指示。针对热河地区有人汇报热 河故宫围场及其他各地古迹、孔庙与铁路设备受到很多破坏的情况,中央要求各 地负责人迅速制止并尽可能予以修复。指示还要求,“凡能收回的古物须一律收回, 并教育军政干部与军民群众注意爱护公共财产,禁止破坏”。鉴于到新解放区参观 的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中央要求在古迹保护方面“更须注意”②。解放区土地改 革过程中,有些地方把从地主家庭清岀的书籍、字画、碑帖“当成废纸贱卖”,毁 坏了不少古董,特别是五台的古庙古物更是遭到严重破坏。对于这一情况,1947 年7月10 H,中央工委专门发出关于禁止毁坏古书、古迹的指示,叫停了损坏古 书、古迹的行为。指示强调,古书、古迹的破坏,"这是中国文化上的损失"。指 示要求各级党委及军队首长要切实担负起保护古书、古迹的责任。对于现有书籍 及古物,如已分散的,要设法收集凑拢;还没分散的,要务必指定专人妥当管理, 或暂就原地保存,或集中保管,“准备将来集中到(此处疑有误,原文如此)或地 方适当的图书馆,绝对不要任意破坏,或出卖。古庙古迹亦必须保存,禁止拆毁。 已开始破坏的必须停止,将来统一处理” ®o指示还要求各级地方党委要负责对此 事向支部、民兵和农民群众进行认真的解释。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将保护历 史古迹作为一项明确的纪律,要求部队将士严肃执行。这些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古 物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在实现独立之后走向更伟大的复兴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参加革命。延安时期,中国共 产党不仅注意尊重少数民族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的权利,还身体力行地帮助少数 民族发展其历史文化。事实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就是对
①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近代命运(第3卷),转引自[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2.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92:68.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79. 其最有力的保护举措,也是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最大尊重。这一点在回族历史 文化问题上体现得十分明显。1936年5月2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对回族 人民的宣言,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各族造成的严重威胁,强调日本帝 国主义“破坏你们的根本,灭亡你们种族的大祸,已经临头”。宣言回顾了回族历 史上所遭受的欺凌和压迫,主张民族自决、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 护清真寺、保护阿洪,担保回民信仰的绝对自由”,“保护回文、发展回民的文化 教育,举办回民的报纸,提高回民政治文化的水平”。宣言以“土耳其回族复兴的 荣誉”来鼓舞回族的革命斗志,号召广大回族同胞团结一心,共同抗日。①解放战 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尊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争取民族团结的政策。这 些政策得到各民族同胞的广泛支持,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中国共产党不 仅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还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发展其文化, 增添时代性极强的革命内容,如共同抗日和打倒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派等。这 些尊重、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举措,为建构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提 供了核心内容和思想主题,助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携 手团结发展。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为制定民族政策和建立统一 战线提供历史依据。这一点在分析回族和蒙古族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1940年2 月25日,《共产党人》刊载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 提纲》。《提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了回族的历史来源、发展现状和基本 特征。指出“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不只是简单的宗教信仰”,它“富有反抗的精 神”,教义包含着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的内容。伊斯兰教既是回族社会生活 的组成部分与团结奋斗的神圣旗帜,“又成了回族文化发展与民族觉醒、阶级觉醒 的障碍”。《提纲》对于清政府和国民党的大汉族主义政策及其恶劣影响进行了深 刻分析:民族不平等政策加剧了民族间矛盾,回族内阶级压迫依然存在,致使到 抗战时期“回汉间民族的不信任,和民族的仇恨,不但没有消灭,也没有减少。 回族上层不信任国民党,但同时也还惧怕共产党”。《提纲》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 挑拨回汉矛盾的恶毒阴谋,特别指出回族历史地位的特殊性是决定回族问题重要 性的一个原因。为了团结回族共同抗日,除了提高回族抗日认识和信心之外,还 要坚持民族自决原则。当然,回族军政当局,也必须尊重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风俗 习惯、语言文字,“平等亲爱”对待这些民族,“克服狭隘的回族主义的偏向。” @1940 年7月,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对于蒙古族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95-797.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70-381. 的历史特征、发展现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自治”阴谋、国民党大汉族主 义政策及其危害,蒙古族对抗战的态度、团结蒙古族抗日的可能条件和基本政策 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团结蒙古族进行抗战的政策中,明确提岀要肃清大汉族主义 的压迫政策,"尊重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文字,保障喇嘛庙,提 倡与鼓动青年喇嘛参加生产,反对与禁止任何侮蔑与轻视蒙古民族之言论与行 动”,“实施抗战教育,发扬蒙古民族固有的优良文化与光荣的革命传统,培植抗 战建国的人材” ®0建立在对少数民族历史与现状科学分析基础上的民族政策,充 分考虑了各种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推动了少数民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中华民族真正的共赴国难、共同抗战。
(四)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深刻分析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中国历史遗存对于探寻中 国革命独特道路和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确立起一种从文 明传承角度审视历史遗存的科学态度。
明确中国共产党传承创新民族历史文化的使命担当。传承创新民族历史文化 需要先进分子的勇敢担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肩负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使命,需要承担世界上所有 共产党都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需要充分尊重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利益关切。更为 重要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要 领导人民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来进行革命,更要领导人民进行文化革命,实 现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传承创新民族历史文化的 主体,是完成新民主主义文化建构和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传承创新民族历史文化重任的集中体现,就是运用马克思 主义科学分析中国历史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区分精华与糟粕的系统整理, 增加时代性的新内容,建构民族的、科学和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揭示封建迷信的社会历史根源,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卫生 问题“放在文化问题里面讲一讲”。毛泽东从边区总卫生处在安塞演出宣传卫生问 题的秧歌受到百姓欢迎的情况出发,指出过去没能消灭迷信现象,“一个最主要的 原因就是医药卫生工作还不普及”。群众无法战胜疾病死亡威胁,就“只有相信神 仙”。毛泽东还举例,乘坐木船的中国百姓供奉龙王菩萨,而洋船却从不敬龙王菩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28-443.
萨,“坐洋船的人也没有关心敬龙王菩萨的”,以此说明:“要老百姓不敬神,就要 有科学的发展和普及”。毛泽东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分析封建迷信盛行现象,揭示 了旧中国百姓迷信神仙鬼怪的社会历史根源,提出了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宣传普 及科学知识等有效解决方案。®
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坚持运用马克思 主义科学方法评判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指出其历史局限性。1942年12月,毛 泽东在论述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时,批判了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这一轻视经济和财政工作的观点,指出鉴于当时物质资料严重匮乏的严 峻现实,在边区的许多工作中,中心的或第一位的工作就是“经济工作与教育工 作”②。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也要肯定其时代合理性。1943年12月17 0, 毛泽东在论述人的基本特性等问题时指出:“所谓是非善恶是历史地发生与发展 的,历史地发展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毛泽东认为,孔子、孟子、王阳 明、苏格拉底和资产阶级,当他们“还能代表群众的时候,能够说出若干真理”, 不能全部否定,否则就是“非历史的看法”铁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立场, 科学对待中国历史文化和外来思想,反对盲目性。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在同 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过去的思想”和“外来思想” 的科学态度。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 不是无条件地照搬,而是“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毛泽 东主张“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思想”,反对“盲目接收”或“盲 目抵制”。他说,“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 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o
立足于历史基石之上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鉴于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奴役侵略、投降卖国、专制压迫、迷信泛滥 和文化垄断等文化逆流,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具备三大特点:民族性、 科学性和大众性。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 文化的这三个特点。毛泽东主张,新民主主文化要“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 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 的特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 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要建设“民族的”和“科学的”新民主 主义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就必须清理中国传统文化,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9-120.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 1993:465.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4.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2. 精华,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①当然,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封建糟粕的 剔除和封建余毒的肃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陋习、恶俗是需要逐步改 造的。1948年1月15日,毛泽东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就曾经指出,打人、 迷信、买卖婚姻等封建野蛮行为和陋习恶俗“不好”,不应该提倡,但是难以立即 停止。因为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强迫群众在短期内就完 全改变。②要建设“民族的”和“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还必须正确对待中华 民族的历史,反对否定、歪曲本民族历史的行为。毛泽东还提出,新民主主义文 化应该是一种打破旧势力独占文化资源,可以服务、教育和武装广大工农劳苦民 众的文化。③显然,这就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具有大众性 的要求。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意识,使得新民主 主义革命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和强有力的正确思想引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 清晰科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举 起双手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一个崭新中国的到来。
二、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学研究
历史学研究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工 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历史学研究的资料支撑与保障,高度重视和 大力支持历史学及相关学术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和成果普及具有了 鲜明的时代特色,为繁荣革命文化事业和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学 理基础。
(一)高度重视历史学研究的资料支撑与保障
历史学研究离不开大量的资料支撑和保障。马克思曾经指出:“研究必须充分 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 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④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努力克服各方面的困难,通过重点采购和组织翻译等方 式,竭力为历史学研究提供资料保障。1936年10月22日,在“经济甚紧”的极端 困难情况下,毛泽东给当时在西安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叶剑英和刘鼎去信,一方面叮 嘱广大统一战线工作同志,要“节省又节省,无论何时不要丧失我们的立场,不要 接受别人的馈赠”。同时,又十分急迫地请他们重点采购一批通俗又真正有价值的社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9.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25.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9.
④[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3. 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书,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为学校和部队教育之用。 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虽然是本哲学读物,但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 的重要代表作,具有鲜明的中国立场和中国问题意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知识 分子开展历史学研究、建设革命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和宝贵的思想营养。 历史学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就显得 尤为重要。中共中央、毛泽东极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设立专门 机构,组织人员开展翻译工作。1943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1943年翻译 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提出,翻译工作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古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决定批评了延安此前的翻译工作质量“极端不能令人满意”。 鉴于此,中央专门成立由凯丰、博古、洛甫、杨尚昆、师哲、许之祯和赵毅敏等人 组成的翻译校阅委员会,由凯丰负责组织工作,对许多马恩列斯的著作重新校阅, 以便满足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需求。中央要求,1943年“要首先校阅党校所用全部 翻译教材及译完西方史两册,以应急需。”②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理论知识 的渴求,更展现了其尊重理论经典的严谨历史意识。这些资料方面的保障,成为推 动延安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
高度重视历史资料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个十分重要 的观点,就是在充分占有和认真鉴别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实问题的研究,反 对脱离历史资料支撑的臆测妄言。正如恩格斯所指岀的:“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 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 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 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③这不仅要求马克思主义者要秉持 严谨的科学态度,更要特别重视历史资料的搜集与保存。1937年10月6日,毛泽 东在《<农村调查〉序言一》中,详细回顾了自己调研农村时收集整理的资料保存 和丢失的历史过程。正是考虑到这些历史资料十分珍贵,所以毛泽东特意嘱咐要 印出若干份,分给大家参考,“以免再损失”。毛泽东还强调,“这是一种历史材料, 其中有些观点是当时的意见,后来已经改变了”%注意历史资料的时代性,有助 于避免不顾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变化而照搬结论的错误倾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 产党人对待历史资料和历史研究的严肃科学态度。
考虑到时间因素会对人们历史记忆产生冲蚀,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历史资料 保存的及时性和规范性。1943年3月27日,张闻天在《出发归来记》中对调查资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53.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2.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8. 
料的整理记录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当时记录者,即应记录,当时记录不便者,事 后即应记录,记忆力的可靠性不大”。由于书面历史资料记载相较于人脑的记忆在 历史事实保存方面更加可靠,所以张闻天主张,“尽量搜集书面资料,如各种帐薄、 契约、分家单、收条、收据、家谱、碑记等。”①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资 料保存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历史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学及相关学术研究
集中力量,分工安排,扎实推进历史学研究。延安时期,党中央、毛泽东出于 革命斗争的现实借鉴需要,高度重视研究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研究。1943 年3月16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中央的工作方针,他从国际、 国内、历史和干部教育四个方面,布置了 “研究问题”的任务。其中,在研究历史 问题方面,突出强调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安排:“政治 (范文澜),军事(总参部、总政治部),经济(陈伯达),文化(艾思奇作哲学史, 周扬做作文学史)” ®o这些学有专长、史有专攻的学者和部门,保证了中国近代史 研究工作的扎实推进。1943年4月20日,毛泽东给时任中宣部代理部长何凯丰去 信,同意中宣部1943年的业务集中于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文艺运动三项工作的意 见。但毛泽东也指出,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和历史研究著述工作必须“集几个人来 干,期于有些成绩” ®=这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
尤为重视、鼓励和支持民族史研究。延安时期,考虑到民族史研究关乎民族 团结抗战,党中央、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得知陕北公学教授、中国问题 教研室主任何干之有打算进行民族史研究的想法后,毛泽东于1939年1月17日 专门给他回信,表达了自己的欣慰和喜悦之情。毛泽东认为,何干之的想法是“很 好的”,盼望他“切实地做去”。毛泽东也在信中,谈到了自己想收集资料进行中 国战争史的研究却未能真正着手的遗憾。他说,由于史料准备工作没有展开,所 以只能先进行“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 将来拟研究近代史”。毛泽东这里不仅突出强调史料搜集之于历史研究的基础性地 位,而且指明历史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视角和研究工具,即要运用哲学、经济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理论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且富有成效。在信中,毛泽东 对于何干之来信当中提到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表示赞同。④毛泽东对何干
①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3&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
④这三个态度的具体内容,何干之本人生前未作过任何解释。据胡华教授生前回忆,何干之曾谈到,研究 民族史,不仅要研究战争史,还要研究民族文化史。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民族史,不能只凭正史,还应研 究大量散见于民间的野史、笔记,甚至小说、戏剧。参见薛培松.关于毛泽东给何干之的信中提到的“三个 态度”和“两本新书” [J].党的文献,1995(3):32.
之的历史研究在民族抵抗、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方面寄予厚望,希望他 能够对中国历史上如南北朝、南宋、明末和清末的那些民族投降主义者予以“痛 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以便“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有所帮 助。当然,毛泽东不赞同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 略政策,主张要把侵略与积极抵抗区分开来。他特别提出,“为抵抗而进攻,不在 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最后,毛泽东对何干之的两本著作《中国 社会经济结构》和《三民主义研究》的出版充满期待,并希望得到赠书①,显示了 毛泽东对何干之等从事中国历史研究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的深切关怀和高度重 视,更反映出毛泽东着眼于中国革命现实需要(当时就是抗日战争的需要)开展 中国历史研究的急迫心情。
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学相关研究,特别是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中国哲 学史研究。鉴于中国共产党内“有研究中国史的兴趣及决心”的同志“还不多” 的情况②,毛泽东特别充分肯定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陈伯达研究中国历史的工作,并 多次亲自写信,与陈伯达深入交流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许多问题。1939年2月 1日,毛泽东给陈伯达去信,就其《墨子哲学思想》谈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高度 评价陈伯达的《墨子哲学思想》是他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 毛泽东从陈伯达对中国历史挖掘整理的贡献角度认为,他的研究打破了那种认为 只有西方才有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错误观点,立足中国历史,阐发了 中国哲学思想,找出了中国自己的哲学家。毛泽东高度评价陈伯达中国哲学史研 究的重要现实价值:这种研究对于超越全盘西化论,克服“张口罗马,闭口希腊” 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错误,对于中国立场的树立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 要的示范意义。毛泽东还从论文题目、“事物的实”的“质”与“属性”的关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理解和中庸问题等几个方面给了陈伯达中肯的意见。在论 述这些问题时,毛泽东也保持了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一贯严谨。他自谦地说,这些 意见“不过是望文生义的感想,没有研究的根据的”。毛泽东以辛亥革命的爆发为 例,论证了 “必然性的一切表现形态都是偶然性,都用偶然性表现”的观点③,使 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有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中国烙印,为马克思主义史学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保障。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成果普及的鲜明特色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紧紧围绕关乎中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157. 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开展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如 民族史、边疆史和中国哲学史等问题的研究,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党的建设 服务。第二,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革命导师和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著作特别是 毛泽东的著作作为主要依据和载体,来研究诠释中国近现代史,促进全党思想认 识统一。①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中共党史研究。延安时期,将党的领袖和重要 领导人(主要是毛泽东)的著作作为重要内容展开中共党史研究,并以党的领袖 和重要领导人(主要是毛泽东)的观点作为研究的重要依据,逐步通过《历史决 议》的方式进行总结,集中反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来统一全党的历史认识,促 进全党在思想上的巩固和统一。这种研究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史 学研究特别是中共党史研究。②第三,历史研究著述,严守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 历史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便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严肃性。一部好的 历史著作,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尽可能客观地记述历史事实,反映一定时期的历 史原貌。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首先就是秉持这一原则。第四,积极 拓宽历史研究的资料来源,运用历史学的眼光,来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 哲学等珍贵历史遗产,推动全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历史学研究成果普及和民众历史意识培育的方式更加科学。历史学研究成果 (精英的历史认识)只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成为民 众的历史认识,才会真正起到民众历史意识培育的作用。学界一般认为,精英与 民众历史共识的形成,需要以公共史学为津梁来沟通。③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历史 学研究成果普及和民众历史意识培育的问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新编历史 歌剧、戏曲、民众诉苦大会、新式整军运动等方式来宣传学术界、理论界的史学 研究成果和革命道理,起到了公共史学的某些类feu乍用,很好地弥合了精英认识 (党的高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与民众历史观念之间的鸿沟,培育了广大人民群 众历史意识。这些民众历史意识培育的举措,对于全民族历史认同和革命道路认 同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塑造新的中国革命精神形态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修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著作时,更多地是引用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人 的论述作为其理论的权威支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学者与革命实际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实践开展基础 上历史意识的互动与交融。参见[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 (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43.
②有学者专门论述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中共党史叙述演变问题,如杨奎松.开卷有疑一一中国现代史读史札 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tt,2008:193-223.
③约翰•托什论述了知识精英与大众对历史看法的差别及其成因:关注原始资源与兴趣选择的高度主观性, 参见[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一一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11.
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塑造新的革命精神形态,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 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的一个重要展现。 新的革命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中顺应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革命现实需要逐步形成的。
(一)传承创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继承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积极内容,增加了富有时代感召力的新内容。1939 年4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指示。指示要求在一切党的公 开机关、公开党员、公开党报上,提倡“为争取抗战建国最后胜利而牺牲奋斗、 而竭忠尽孝的革命精神”。同时,毛泽东指出,“这些积极的东西”,不但是中国共 产党历来主张,而且''已在实际上执行了与执行着的,以事实证明共产党员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①。中国共产党不仅继承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积极内 容,而且增加了富有时代感召力的新内容,契合了抗战形势发展对中国革命精神 家园建设的新要求。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是革命精神诞生和成长的肥沃土壤。中国 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注 入时代崭新内容。1938年4月28 0,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指出,“演 旧戏也要注意增加表现抗敌和民族英雄的剧目,这便是今天时代的要求”②。将民 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弘扬结合起来, 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了增添了时代性的革命内容一一抗日爱国。
回应时代召唤,传承革命精神,推动中国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大革命时期, 由于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黄埔” 一词成为进步、革命的代 名词。即使在大革命失败后,很多年轻人仍然以谈论和向往黄埔为时髦。③为反帝 反封建甘于牺牲的黄埔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 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继承发扬黄埔精神,团结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教育广大 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奋勇抗战,为中国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性内容。1936年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发布致蒋介石及国民革命军西北各将领书,痛陈:“民族 危机已到最后一刹那了”,敦促蒋介石及西北军各将领,停止进攻红军的内战,率 领中国各武装力量进行抗战,“以复活黄埔的革命精神,以恢复国共合作时反帝斗 争的勇气。” ®青年学生是革命的生力军,中国共产党注意勉励青年学生继承黄埔 精神,坚持正确革命方向。1938年3月3日,毛泽东发表对陕北公学第六、七、 八、九、十队毕业同学的讲话,他以黄埔军校为例,指出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5.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3.
③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40.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59. 里“表现着一种朝气”,“代表着一种倾向”,其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精神“是那时中 国进步的缩影”。毛泽东勉励陕北公学的同学,要像黄埔军校的学生一样,代表中 国进步的方向,“有坚定的意志和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不怕牺牲一切的精神”①, 坚持打倒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一个与黄埔 竞美的革命军事学校一一抗日军政大学,为革命培养骨干力量ol939年5月26日, 毛泽东为纪念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特意撰文,发表于《新中华报》1939年的 5月30日。纪念文章中,毛泽东指出,抗大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原因,就在于 它是“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的军事学校。由于培 养了大批进步、革命的学生,为国家、民族、社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抗大 之于中国革命的贡献,可以与“昔日之黄埔”相“竞美”铁
发挥榜样楷模作用,生动诠释革命精神,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延安时期, 党中央、毛泽东树立了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以他们的模范行为来诠释革命 精神,鼓舞广大革命干部群众献身革命。例如,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鲁迅的革命 精神,感动和影响了许多党员干部的一生。:1937年10月19 S,毛泽东在陕北公 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鲁迅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 位,称鲁迅“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其地位之高,可以比肩孔子在封建社会中的 地位。毛泽东在这次讲话中,系统概括和论述了鲁迅精神:一是高度的政治远见, “看得远,看得真”;二是“斗争精神”;三是“牺牲精神”。为了纪念鲁迅,弘扬 鲁迅精神,中国共产党专门成立了鲁迅图书馆,创办了鲁迅师范学校,“使后来的 人们可以想见他的伟大”。毛泽东号召全党和广大青年学生,学习践行鲁迅精神, 发挥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作用,为夺取抗战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解放 而“苦战到底”! ®
宣传民族革命典型,维护民族自尊自信。1938年10月12日至14 H,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面临抗战的严峻形势(“主要大城市与 交通线的丧失,财政经济的困难,国际援助的不及时”),必然出现对于抗战前途 悲观失望的情绪,而日寇、汉奸和亲日派必将利用宣扬妥协投降,“企图动摇我抗 战的决心”。因此,毛泽东强调,这时“全民族的第一任务,在于高度发扬民族自 尊心与自信心”。而“利用已经产生并在继续产生的民族革命典型(英勇抗战,为 国捐躯,平型关,台儿庄,八百壮士,游击战争的前进,慷慨捐输,华侨爱国等 等)向前线后方国内国外,广为传播”%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4-105.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7.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44.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05-606,616. 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1945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 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以“七大”名义召开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 决定》,“决定在七大闭幕后,在延安召开扩大的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以 纪念三个革命时期死难的人民与党的烈士”。追悼大会的祭文刊发在1945年6月 19日的《解放日报》上。祭文高度评价死难烈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赞颂 他们为民族人民解放而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祭文指出,正是这些“杀身成仁与 劳瘁丧身"的英雄,铸就了民族解放事业的不朽。他们在英雄主义的激励下,“在 毛泽东同志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有十二万分坚定的信心,率领全国人民排除 万难”,战胜一切敌人,创造出一个“新中国” ®o对革命英雄的深切悼念,对其 丰功伟绩的亲切缅怀,使中国共产党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更 加增添了继承先烈遗志,实现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动力。
重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求实精神和群众观点。毛泽东认为,红楼梦被许多 人忽略甚至“鄙视”是不应该的,是一种非历史主义的错误认识。他指出,“淇实 《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他以柳香莲痛打 薛蟠后“牵马认橙去了”为例,说明“认證”情节的描述,反映了曹雪芹丰富的 社会历史实际经验。借此,毛泽东号召青年艺术工作者,要扎根社会实际生活, 在亲身经历的实际斗争中汲取养料,充实创作的内容。毛泽东还举例研究红楼梦 的人曾经真正考察大观园,来说明进行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包括历史研究)”必 须要有实证精神,要有真实的社会历史生活体验。那么,如何丰富自己的生活体 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呢?毛泽东主张到群众中去。他说,农民讲胡适的“八 不主义”②,也可以“不用任何典故”,仍然可以做到“讲的故事内容却是那么丰 富,言辞又很美丽” ®o
基于民族历史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少数民族在“炎黄子 孙,华夏儿女”的共同旗帜下团结抗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的方针,努力建构中华民族历史认同和精神家园,推动少数民族在“炎 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共同旗帜下团结抗战,从而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中, 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巩固。由于利益考量上的认同会随着利益 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动而变化,不具有超越性。因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 结各民族、各阶层抗战,更多地是基于历史认同的建构。其实,这也与20世纪30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37-139.
②胡适的文学改良主张: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 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J993:123・125.
年代新启蒙运动、中国化思潮是一致的。哲学家熊十力的《中国历史讲话》,认为 满、汉、蒙、回、藏五族同源,就是这种依托历史认同和共有精神家园建构来为 民族团结抗战提供精神支撑、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的重要尝试。这对于当时向西 方学习多年而一败再败,且面对强敌日寇在武装、人员等各种条件全面处于绝对 劣势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一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召唤着新的革命精神力量涌现。中国革命 历程的曲折性和中国革命环境的恶劣性,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抵御 了各种力量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威胁和破坏,引领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 方向。延安精神就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 一种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颗璀璨明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面临着日寇侵略、国民党顽固派反 共摩擦以及后来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困难重重,危机不断。在武器装备、兵员 数量、战术素养和后勤补给等各个方面与敌人相较处于绝对劣势的状况下,以毛 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硬是磨砺出来了力量强大、内涵丰富、 特色鲜明的革命精神一一延安精神,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有了极富时代性 和生命力的坚强内核和可靠柱石,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赢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事实上,延安精神不仅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精神指南和力量源泉,而且 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的产生、形成并非是偶然的、突发的、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 个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开展革命实践,积极总结自己历史经验, 自觉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成果。延安精神一开始就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而是有着十分具体而生动体现的。“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的表现非常丰富多彩, 例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张思德精神, 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区合作 精神,“'五老'精神”,“延安文艺精神”等等。而延安精神正是这些精神的一个 总名称。①
当然,这些“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经过富有 深刻历史意识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概括与凝练才形成的。延安时期,以毛泽东
①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延安精神探源[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红旗岀版社,2005:22-25.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历史回顾、总结表彰和演讲纪念等多种形式,初步 概括了各种“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高度凝练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并且领导人民军队和干部群众身体力行地诠释、践行和弘扬了延安精神。1937年 春,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党中央和毛泽东亲自制定 教育方针、校训,强调抗大要继承发扬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传统,创造了
“抗大精神”。1942年2月到1943年10月,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全党开展了整风学 习运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和调查中国历史与现实,系统总结党 的历史经验教训,从思想根源上揭示了 “左”倾错误的本质,切实转变了党内的 不良思想作风,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整风精神。在抗战相持阶段的 极端困难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开展大生产运动,最终形成了南泥湾精神。1942年,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 问题》一文中,高度肯定了延安县同志们的工作成绩,并表扬延安县同志们积极 负责、征服一切困难、实事求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对延安县精神进行了具体的 概括。①1938年,加拿大援华医生白求恩在华工作期间以身殉职,毛泽东专门撰写
《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1944年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又专门发表了《为人民 服务》的演讲,指出张思德为人民而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党中央和毛泽东 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张思德所体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的高尚品 德和崇高精神。此外,毛泽东还多次在演讲中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励大家要 有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的革命精神。③这些概括与凝 练的努力,为鼓舞全党和人民的革命斗志,弘扬践彳亍延安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 作用。同时,也为改革开放以后党的领导人进一步阐述延安精神科学内涵,在新 的历史时期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 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承担起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建设者和引领者的历史 重任。
延安精神形成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集中体现为大批先 进典型、优秀干部与劳动模范的勇敢担当和模范行为。例如,救国救民、艰苦奋 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主要表现为恶劣的抗战环境中坚持办学,培养大批拥 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真正革命干部等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 延安整风精神主要体现为注重调查研究,立足中国立场,着眼中国问题,反对主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58-45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③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延安精神探源[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05:23-25. 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彻底清算党内“左”倾错误以促成团结的整风运动;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南泥湾精神,主要体现为屯田垦荒、发展经济、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积极负责、联系群众、克服困难的延安县精 神,主要体现为积极开荒,安置难民,以及改造“二流子”等延安县人民的突出 成绩上。再如,大胆创造、互助合作、照顾全局的南区合作社精神,毫无自私自 利之心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张思德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 争取胜利的“七大”与愚公移山精神等等,都成为延安精神的具体展现和生动诠 释。①当然,延安时期所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道路,“三三制”的民主政 治建设等工作,则充分彰显了延安精神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科学民主和传承创新 等丰富内涵。
延安精神的这些内容,形成于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伟大实 践中。延安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完善,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摆脱马克思主义教条 化错误,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实践探索而实现的。同时,延安精神又不 断鼓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开辟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第三节中华民族自信的树立
重塑中华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筑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自信状况 是检验民族精神家园建构成就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自信是 其在充分认识自身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充满积极的认知和进取倾 向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与自信相对应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两种:自卑和自傲。 自信的前提在于认清自身的历史和现实,自信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则是立足于 自身历史与现实对未来的积极的理性的筹划。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民族摆脫自 卑,超越自傲,充满信心地去实现既定目标,实现自我的向前飞跃。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在列强的侵略面前屡战屡败,目空一切的盲目自傲被坚船利炮击得粉碎。 有识之士从器物、制度以至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反思与向西方学习的急切 态度,表明中华民族曾经的自信几乎丧失殆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重塑中华民族自信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 党深知,民族自信能否树立,对于中国革命能否胜利极端重要。毛泽东认为,抗 战初期,中国人民面临的严峻环境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广大群众的“民 族觉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不足。” ©中华民族的自信不足,就难以在客观物
①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延安精神探源[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05:23-25.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tt,1991:521.
质条件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形下,去与强大的近代化武装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 长期的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危急形势下,岀于重塑中华民族自信的强烈使 命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探索与总结,做了许多制度创 新、理论建构和传统文化挖掘与整理等工作,为中国人民克服各种客观困难,争 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强的心理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而中国共 产党的这些重塑中华民族自信的努力,充满着浓厚的历史意识。
—、总结历史,开拓未来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真继承,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系统总结中华民族革命奋斗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中 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和难题,自觉把握中华民族命运变化的机遇与挑战,开拓出 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历 史和现实国情,理性憧憬和清晰谋划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发展蓝图。这种自觉和筹划,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充分体现,更是领导和团 结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进行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信 心来源。
(一)总结反省历史,开拓革命新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不断吸取历史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开 拓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自从诞 生之初,就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制定了自己的革命纲领一一推翻资本主义,实现 共产主义。这样的目标,虽然显示了一个新生的革命党对于未来革命前途的美好 憧憬,但由于未能把握中国历史与现实国情以及党自身的状况,注定无法有效指 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更难以给这个政党带来真正的信心。因此,直到中共 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之后,中国共产党才真正着眼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开 展革命活动,逐步取得一系列革命运动的胜利,不断增强自己挽救民族危亡的信 心。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寄希望于通过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以打倒 列强除军阀。但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致使这一理想破灭。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开展土地革命战争,探索出了一条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期间,毛泽东撰写《井冈山的斗争》《中国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系统总结工农革命初期 的经验教训,有力回应了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等对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诸 种质疑,初步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持革命、争取胜利的信心。抗战 爆发后,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毛泽东又撰写了《论持久战》等文章,驳斥了 “亡 国论”和“速胜论”,为全国人民树立坚持团结抗战的信心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解放战争之初,在国民党大举进攻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提岀“纸老虎论”,揭示 了国民党反动派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增强了党领导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进攻, 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二)立足历史分析,科学筹划未来
通过深入历史比较,发现积极的历史变化,是增强人们信心、克服困难、争 取光明前景的重要方法。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和抗战6周年讲话中,毛 泽东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历史比较,又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 后的中国进行对比。在这些比较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当时 已经具备了世界反法西斯国际阵线的支援、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马克思 主义修养增强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等有利条件。因此,抗战六年 来(1937年到1943年)以及三十年前后的世界与中国(1914年一战爆发到1943 年),己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大进步”,所以“向前进步, 这就是我们的大方向。”①
立足历史分析,科学预测和筹划未来,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体现,也 是增强中华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就十分注意立足历史事实进行科学预测,把握革命光明前景,破除 悲观失望情绪。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批评其散布的悲观思 想。毛泽东认为,“抓住表面抛弃实质的观察”是导致悲观思想产生和未能正确把 握中国革命胜利前途的根本原因。他主张详细考察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是否 真正向前发展了,才能对中国革命形势做出正确判断。毛泽东从工人罢工、农民 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历史发展演变得出,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 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 学立场方法,正确理解“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中的“快要” 一词,“不应该也不可 能机械地定时日”,而是指中国革命形势“未来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大的方向。” 这种认识,绝不是一种“完全没有实际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 西” 而是立足于大量既成历史事实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有 助于坚定人们摆脱困境坚持革命争取胜利的信心。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 扬立足历史分析科学预测未来的优良传统,准确预见了抗日战争必经的三个战略 阶段,科学规划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伟蓝图,展现了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胜利的光明前景,坚定了人民坚持革命胜利的强大信心。正如1943年7月1日毛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3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7-106. 泽东所谈到的:“我们共产党过去时时指出趋势,指出可能性,为的是使大家在困 难中看到光明的前途。”①
二、事实胜于雄辩,历史增强信心
(一)依托正面历史事实,增强民族革命信心
宣传正面历史事实,尤其是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来激发民族自尊,增强民族 自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宣传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和烈士 事迹,激荡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1938年10月5日,张闻天在《关于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报告中指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时,中国共产 党要注意利用事实,宣传抗战中的民族英雄和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发扬为民族、 国家“牺牲奋斗的精神”,既正视抗战面临的现实困难,又宣传指出抗战必胜的光 明前途。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中华民族不卑不亢,不骄不躁,“造成民族自信心, 克服困难的顽强性,以击破民族失败主义”。中国共产党还特别警惕敌人的投降主 义宣传,主张“应该利用中华民族过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事迹与人物,宣传中华 民族的伟大,以造成民族自尊心,以击破投降妥协心理。” ©这种民族自尊自信建 立在民族英雄人物的榜样示范中,形成于民族历史伟迹的感染熏陶下,虽无形却 力巨,是中华民族与野蛮日寇勇敢战斗到底的强大精神支撑。
善于运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历史事实,反驳“失败论”、“投降论”、“亡 国论”等错误观点。抗战初期,针对有人害怕抗战会面临“被封锁”,会“损失财 产”进而散布“失败论”、“妥协投降"等观点的危险行径,毛泽东评价他们说的 “是废话”。毛泽东列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历史事实来 反驳他们,指出只要“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建立举国一致的抗日战线”,敌人是无 法封锁广袤的经济上“不统一、不平衡”的中国的,“最后的胜利必定会属于中国 人民”③。青年学生是坚持抗战的希望所在,是必须要积极争取的生力军和后备军。 有的青年学生片面夸大敌人实力,对抗日队伍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能否坚持抗战缺乏足够信心。毛泽东运用八路军聂荣臻部在五台山地区坚持抗战、 队伍不断壮大的历史事实,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坚持抗日的必胜信心。毛泽东主张, 要广泛宣传聂荣臻所部英勇抗战的历史壮举和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工农红军坚持革 命的历史经验,逐步树立起促使全国沦陷区或将被占领区域的人民继续抗战、争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8.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0-402. 取最后胜利的决心与信心。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是由于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所以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仍然取得了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而这一道路自信的树立,也成为重塑中华民族自信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丰富历史经验是民族自信的重要源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重要历史经验。延安时期,中国 共产党总结在革命指导思想方面的“左”倾和右倾等错误的思想理论根源:忽视 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特殊国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 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契合了中国思想 理论界的中国化思潮,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殊历史与现实国情的高度重 视和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 学性、真理性的坚持,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自信一一马克思主义必须而且 能够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地而不是 教条地运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实践面临的现实难题。 可见,作为宝贵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历史 文化高度自信的表现,也成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
总结革命历史中积累的丰富政治经验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抗日战争 期间,面对抗战能否坚持的质疑,毛泽东多次强调了中国革命丰富历史经验的重 要意义。1939年12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大会上 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反帝反黑暗势力斗争的宝贵历史经验,是 坚持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来源。②在长期的政治斗争经验积累过程中,中国 人民深刻认识到团结革命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这些宝贵的政治 经验,成为挖掘中国人民抗战巨大潜力,并最终取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有效武器” 和信心来源。
真正依靠群众,就一定会胜利。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一条十分宝贵 的历史经验。1943年5月26 H,毛泽东在谈到团结人民群众,克服官僚主义问题 时,特意提到《解放日报》报道的陈宗尧、左齐两位党的干部。陈宗尧作为团长, 亲力亲为率全团走几百里路完成背米任务;左齐作为政治委员,虽然仅有一只手, 但亲自做饭送饭感动了全体战士。毛泽东号召全党干部向两位同志学习,克服“做 官”思想,树立革命精神,紧密团结群众。毛泽东自信地讲道:“只要我们不脱离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4-108.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0-257. 群众,我们就一定会胜利。”①1947年8月1日,新华社发表《人民解放军二十周 年》的社论。社论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创造发展人民军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 进程,指出人民解放军二十年的历史中包含了多方面的丰富经验。其中“最基本 的和最需要反复说明的经验,这就是:一个革命力量,只要是真正依靠群众,就 永远不会被敌人压倒”。社论强调,人民解放军二十年历史的最基本经验,就是把 依靠群众必能克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的真理经常教育人民,教育战士和干部,使 全军全民认清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向,增强争取胜利的信念。®
(三) 及时总结新经验,密切关注新变化
要树立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和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信心,就必须及时总结中国 革命的新鲜经验,密切关注中国革命的阶段性新变化,彻底粉碎投降分子和敌人 的悲观、反动宣传。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论持久战》 的演讲。他依据全面抗战十个月以来的历史事实,批判了 “中国必亡论”和“中 国速胜论”两种思想界的代表性错误论调。毛泽东指出,历史教育了人民,教育 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不再一盘散沙,而是团结合作抗日。毛 泽东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之所以不会像历史上宋朝、明朝那样灭亡,是因 为中国已经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即中国人民“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一一中国红军,已经有了数十年丰富的革命斗争历 史经验,使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各个政党团结一心,合作抗日。加之,中国的抗战 已经有了世界人民革命浪潮的援助。因此,“亡国论”者,即使搬岀中国近代历史 上革命运动失败的史实,也无法动摇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坚定决心。新的历史条 件的具备以及中国人民深刻汲取“自己摧残”革命力量的惨痛教训而实现的统一 抗战,在中国革命力量积极的主观努力下,必然能够“克服困难而争取胜利。”④
(四) 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是党的优势形成和民族自信确立的思想基础
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确立自身优势和推动中华民族自信确立的 思想基础。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谈到,“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好的 共产党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形成了 几大历史性的优势,即政治组织优势一一领袖毛泽东的领导;思想理论优势一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装;历史传统优势一一“继承着中华民族历代进步思想家、 革命家的优良传统”④。正是集中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的中国共产党,在与中国 社会历史当中“黑暗势力”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这些独特优势,成为中国共产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23.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778-780.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1-454.
④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49. 党人“足以自豪”和坚信胜利的强大历史支撑,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 民族自信树立的历史基石和力量源泉。
敢于正视和勇于改正党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既不是妄 自菲薄,更不是目空一切,对党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视而不见。《论共产党员的 修养》中,刘少奇以家里招了 “丑女婿”和娶了 “丑媳妇”作比喻,指出“家丑 不可外扬”“是不可能的”。由于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朋友、中间势力和“仰慕” 共产党的人们和青年男女不断同党保持接触,因此想掩盖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丑 人坏事”),既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是,引起党员干部“严重 注意”,严格自律,爱护关心和帮助引导“新党员及一切倾向我们的人”。另外, 还必须向广大党内外同志“解释清楚”: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 是从中国社会中产生来的”。近代中国历史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存在的诸多“恶浊的 东西”,女口 “自私自利、阴谋诡计、官僚主义”等都会对党产生消息的影响,“正 如一个人从污泥中爬出来,他的身上带有污泥,这有什么奇怪呢? ”正是由于中 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环境的恶劣性,使社会上和党内存在一些“恶浊的东西”,所 以才提岀党改造中国社会、创造中国历史的庄严使命,才有了在改造中国的革命 斗争中修养和锻炼自己,完成对自身改造的历史要求。①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能够 清醒认知自己的历史与现实,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强自身建设,从 而日益走向成熟、坚强和自信,自然而然成为推动中华民族重塑自信的核心力量。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真理性的 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坚持“历史的具体的问题提法”,即“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 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 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②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巨大作用的发挥,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开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重塑民族历史文化自信,重拾民族历史文化自尊的一 项重要举措。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全盘西化”的 救国方案所暴露出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卑自弃是各种投降主义、卖国主义思想 的根源,必须予以彻底清算。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先进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49-151.
②[俄]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2.
中国人致力于重塑民族历史文化自信,重拾民族历史文化自尊的一项重要举措。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整理总结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 化,积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使民族的自尊自信有了科学的内容依 托和坚实的历史基础。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在勇于“革命”,敢于担当,“为民 请命” “舍身求法”等方面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产生了很多著名的民族英雄和革 命领袖。近百年来,正是在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发扬优 良的革命传统,开展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所以使得帝国主义的侵略“至今不能 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o ”①而正是由于中国人民有着与敌人不屈不挠“血 战到底”的勇气,有着依靠自力更生实现“光复旧物的决心”,所以完全具备了“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②可见,中国共产党所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 史壮举,成为恢复中华民族自信、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思想建设 工程。
(一)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夯实中华 民族自信历史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自信的重要源头就是 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仅就文化自信而言,“百家争鸣”的思想源头,多民 族国家统一融合的文化发展氛围,稳定而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汗牛充栋的Ct献 典籍都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注 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立场和观点方法系统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继承中 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严肃批判“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想,以便彻底击毁投 降主义的历史文化依据。毛泽东指出,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是夯 实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文化根基和''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④。 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面前保持了谦虚谨慎的“小学 生”姿态,重视这份宝贵遗产的继承发扬;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区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避免了对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简单复古,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时代性超越,适应 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现实迫切要求。®
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条件。深厚的 爱国主义优秀历史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③张岂之.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NJ.人民日报,2016-9-2.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707-708. 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的指导思想和重塑民族历史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 中国革命指导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民族心理因素的推动作用。①在 延安时期,各种民族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得到了 更充分的挖掘和发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能 够战胜一次次重大民族危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近代中国, 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分子,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大胆向西方学习先进文明。 当各种救国方案一再受挫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大批心系国家安危和民族兴亡的先进中国人,很快成为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忠诚拥崑,并以对国家和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运用其科学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特殊的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开启了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艰难历程。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作为一种革命历史精神财富,需要革命 青年和全体党员继承发扬,更是一种分析中国实际问题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科 学革命方法。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掌握了这种正确的方法,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具 有了中国面向和中国立场,集中了中国人民的最深关切,所以才更富有吸引力和 感召力,成为先进中国人主动学习和积极掌握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严厉批判“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 树立中华民族自信的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认为,那种“自己百事不如人”的“全 盘西化”的论调,无视宝贵的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并取得辉煌成就发挥 重要历史作用的事实,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坚持革命的信心,是各种投降 主义、卖国行径的思想根源,只会成为敌人侵略压迫的帮凶,恰恰是敌人所期望 的,必须予以坚决批判。中国共产党十分注意汲取由于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东西 而导致“吃过大亏”的历史教训,指出“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 误的观点。”②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批判“全盘西化”错误思想的工作,为推进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和树立中华民族自信创造了良好的思想环境。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体现在具体工作方法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体现在思想理论和文化建设方面,还要体现在所有的具体 工作当中。张浩在1938年11月5 S《关于抗战中职工运动的任务》报告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具体到工作方法上。他说,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工作方法 方式的民族化、中国化、通俗化”,这实际也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成熟 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这一时期之前,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工作中,由于照搬苏俄
①杨顺清.民族心理因素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3(4):33-3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经验,听命共产国际的教条化指示,出现了很多错误,遭遇了很多失败。鉴于此, 中共中央指出,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风俗、语言、习惯、文化程度差 异很大,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苏俄甚至中国其他地区经验来开展本地区的具体工 作。要想工作“深入与持久”,取得更大的实效,必须注意“善于运用与解释”中 国“五千年来的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信条与习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 群众,“提高群众政治水平与推动群众运动”叭 延安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 群众由于在具体工作方法上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取得了各项实际工 作的巨大成绩,所以由衷地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念,切实增强了对中华 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
①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37-739.
结语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否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一种调动记忆资源的精神活动和心理特征,也是 一种蕴含着历史、现实和未来价值倾向的精神观念和思想方法,更是中国共产党 立足于历史感知而认识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重要能力和素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在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革命实践中逐步觉醒的,其 发展和成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20世纪30 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共产党虽然在研究宣传历史理论、尊重历史事实权威、开展 历史总结和纪念、肃清封建历史文化遗毒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但由 于没有能够树立坚定的中国立场和中国问题意识,没有能够科学地掌握马克思主 义理论武器,没有能够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无法正确认识中国特殊 国情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革命道路探寻的重大意义。因此,历史意识 尚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一度遭受苏俄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化错误的严重困 扰,在自身成长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开拓进程中步履维艰。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是在新民主主义草命实践中逐步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任何一种革命方案所凝结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都 有其产生的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有其特定地域、时期等条件下的适用性,不能 将其简单地视为普世的救国良方,不加选择和改革的照抄照搬。中国革命自身问 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方法来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共产党应该充分借鉴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历史上 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特殊历史根源与现实状况,来探索中国革命 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摆脱“全盘西化论”和“西方中心论”,破除 苏俄“城市中心论”、苏俄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化等错误,开拓出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根源于中国共产党牢牢立足中国历史和现 实的特殊国情,分析探索中国革命重大问题历史意识的成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熟的历史意识,为其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情感基础、 思想方法和能力保证,具体表现为,它是革命指导思想确立的关键,革命领导核 心锻造的法宝和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依靠。延安时期,历史意识逐渐成熟的中国 共产党,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科学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理论 武器,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思想学说,审慎地借鉴吸取他国的革命 历史经验,立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调查分析,建构自己的革命理论体系, 从而纠正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扎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一毛泽东思想,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视自己 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注重从历史的视角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立 足中国历史特殊性和党员成长的过程性,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中国历史上的至 圣先贤为榜样,充分继承中国传统修养智慧,着力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 加强自身建设,逐步成为一个团结、巩固、纯洁的具有强烈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 意识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赢得了中国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 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面前,以一个“小学生”的谦 虚虔诚姿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实现了中华民 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争取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 纽带和力量支撑;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科学谋划未来,筑牢了 中华民族自信的历史基石。
可见,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与否是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成熟的历史意识,能够使中国共产党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世界,自信地把握未 来。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探索和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指导思 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全党指导地位的巩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文化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自 信的树立,都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成熟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历 史意识问题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明确培育成熟的历史 意识,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全国人民掌握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树立严谨求 实的态度,形成自强自立的品格,摆脱对他国经验、方案和模式的盲从迷信,探 索符合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立足十八大以来的系统总结,着眼于当代中国发生的历 史性变革,果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处在我国发 展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共产党人,更要不忘初心,深刻牢记和勇敢担当新时代的 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②这些论述,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熟历史意识的充分展现, 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关重要。
①欧阳康.自觉应对时代挑战的"中国共产党宣言"[N]洗明日报,2011-7-22.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和成熟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培育党和人民的历史意识,推动全党历史意 识的成熟,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发展和 成熟方面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仍然不乏借鉴与启示。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立足于中国历史的分析,着眼于中国问题的解 决,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这 一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正确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环境变 化,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 领导、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岀了正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探 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娴熟地掌握了统一战线、武 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革命法宝,最终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 些经验启示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努力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理论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人民群众,开展 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掌握中国历史与现实国情,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所处时 代环境的新特点,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认真汲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 验教训,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困境、难题的历史根源和有利条件,积 极运用古今中外的历史智慧,坚定走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命 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道路。
第二,用历史教育党和人民。历史意识培育特别是历史观的树立问题是历史 教育的核心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是培育党员 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历史意识的关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自觉用历史教育党和人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 学立场观点来分析研究中国历史问题,总结国内外革命经验教训,并以群众易于 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戏剧、歌曲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进行宣传教育。 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著作撰写和文艺创作工作,对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科 学的历史观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态度十 分坚定。1944年4月29日,毛泽东致信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在充分肯 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李健侯所著《永昌演义》重要贡献的同时,希望李鼎 铭转达他对该书的修改期望。毛泽东认为,李自成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推动社 会进步的伟大农民战争中“极著名的一次”,“实为陕人的光荣”。毛泽东认为,应 该“改造”只赞美李自成个人品德而贬抑其整个农民战争的观点。如果运用人民 史观来修改这一著作,歌颂农民战争,则会“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①。像《永昌 演义》这样内容通俗却立场鲜明的宣传教育,有助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 众唯物史观的树立与历史意识的成熟。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历史 教育活动既要立场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努力帮助党员干 部和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推动其历史意识的成熟,同时又要注意改进历 史教育的方式方法,尽量通过内容通俗、形式活泼的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 部和人民群众接受历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意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领会 贯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树立和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能够与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其他政党 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不仅源 于其指导思想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观点,还批判 地吸收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建筑 在中国历史上人之死有鸿毛泰山之别的观点基础之上,指出像张思德这样为人民 利益而死的人,其价值重于泰山,值得人民永远铭记。®
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意识,体现在政治立场上,就要求中国共产党 代表人民群众,维护人民利益。正如毛泽东勉励模范青年的那样,要“代表全国 大多数的老百姓,代表一切爱国的人,抗日的人,求中国独立、自由、幸福的人, 并且是要永远的代表他们。”③毛泽东在这里,科学界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范围, 要求模范青年教育其子孙后代,并影响带动其他人,永远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 者、捍卫者,永久为保护和发展人民利益而勇于革命,争取胜利。
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1942年 12月,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毛泽东批评了那种只知向人民索取,不知 “给人民以东西”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指出,索取只是革命工作的第二方面,第 一方面应该是给人民以东西。中国共产党不仅着眼于人民物质权益的保障,还强 调通过物质福利的增加来实现人民利益,注意保障人民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为 人民的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意识,体现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就是要广泛 发动群众,积极依靠群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是否愿意实行和工农民众结 合的政策,作为判断真假三民主义者、真假马克思主义者和真假革命者的重要标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1005.
③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3-194. 准与依据。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 的讲演中指出,看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青年是否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那 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毛泽 东特别强调了在与工农结合的问题上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的重要性,认为只 有做到这两点,才是真正的革命者,真正的三民主义者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方面的宝贵经验启示我 们,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本色, 努力在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要科学 把握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全面性、动态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致力于人民各方面权益的保障和发展;要相信群众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既要敢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又要积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最大程度上 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研究的未来展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研究,是深化延安时期中 共党史研究的初步尝试,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方面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第一,在理论思考方面,要高度重视关于历史意识基本理论的研究。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借鉴吸收西方历史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 历史意识的相关思想学说,进一步理顺历史意识产生与发展、时代特征、科学内 涵、重要意义和培育路径等问题的内在逻辑,为深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 识与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和方法指导。要在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料 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历史进程的复杂 性、多变性与阶段性的关系。要运用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拓展历史研 究的视野,透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与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确立、领导核 心锻造和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研究的视角,来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 与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密切关系。
第二,在实践探索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历史意识的培育, 批判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而 是滥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政治指向和现实诉求的思潮逐渐兴起,并一度泛滥。历史虚无 主义通过歪曲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疔革命、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6-567.
②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 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试图瓦解人们的历史共识,破坏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进而 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发思想混乱、导致社会 动荡、推动中国走向改旗易帜邪路的目的。事实上,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泛滥。苏联领导人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放任甚 至带头歪曲苏联革命历史,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抹黑搞臭列宁和斯大林等苏共领 导人,致使广大苏共党员和人民群众思想混乱,信仰动摇,信念丧失,最终导致 苏联亡党亡国。这一教训十分惨痛。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历史意识的培育,充分警 惕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深入分析其违背历史事实、违反历史规律和历史观 混乱错误的本质,针锋相对地与其开展坚决斗争。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 义指导下的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史学历来就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①要充分发扬中国古代重视治史的优良传统, 审慎借鉴西方历史科学的发展成果,认真汲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 义史学发展的宝贵经验,通过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学、哲学、民族 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建设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培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熟的历史意识,深入批 判和根本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其次,加强历史教育,明确 历史意识培育特别是唯物史观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核心,唯物史观是贯穿于历史教 材编写和历史教育活动的“红线” ®o科学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创新教育教学 方法,积极拓展新媒体等教育教学平台,增强历史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再次, 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历史意蕴。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最新成果,坚持马克思 主义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的历史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立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历史实践,着眼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胸怀全人类的历史智慧与现实关切。只有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些丰富历史意蕴,才能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认 同,凝聚人们的思想共识,坚定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
①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4.
②刘家和.历史教材强化唯物史观的培养[N].光明日报,2016-9-13.
参考加
马恩列斯经典著作: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⑶[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 [俄]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9] [俄]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 黎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中共文件档案:
[11冲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冲共党史参考资料(第3册)[MJ.1979.
[12] 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3] 中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4]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13,15册)[MJ.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1.
[15冲央档案馆冲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16-18册)[M].北京冲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2.
[16]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冲共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5.
[17]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冲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 年乙)[MJ.
中共领导人著作:
[18]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a,1959.
[19]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0]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8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 文献出版社,2002.
[25冲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上卷)北京沖央文献出版社,1996.
[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7]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8] 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9] 张太雷.张太雷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0] 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31] 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2]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册)[MJ.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33]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4] 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6]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7] 宣侠父.西北远征记[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38] 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刃习仲勋•习仲勋文集(上卷)[M].北京冲共党史出版社,2013.
[40] 邓拓•邓拓文集(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41]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册)[M].北京沖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4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冲央文献出版 社,2004.
[4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中国古典文献:
[4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7] 司马迁.史记[MJ.北京:中华书局,2011.
[48] 许慎.说文解字[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5.
[4刃杜佑.通典[MJ.北京:中华书局,1982.
近现代中国学者著作:
[50] 梁启超冲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1]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A].金明馆丛稿二编[C].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0.
[52] 蒋廷献.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3]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54]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5] 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5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7] 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一一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9.
[58] 冯天瑜冲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9] 马宝珠.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0] 肖黎.20世纪中国史学重大问题论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1] 侯云额.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2] 翟林东.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3] 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一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64] 吴怀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65] 王德佩.马克思主义历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66] 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67] 张锡勤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68] 郝立新历史选择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9] T伟志.对历史的宏观思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0]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第1-2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1] 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2] 罗志田•权势转移一一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1999.
[73]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掷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4] 杨奎松.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
[75] 杨奎松.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6] 王晓荣.国共两党与察哈尔抗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7]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78] 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79]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0]孙晓喜.历史的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1]王学典,陈峰.20世纪中国历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2]陈启能,于沛等.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3]张建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84]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85]张剑平冲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6]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冲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 '
[87]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88]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89]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90]胡占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M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2006.
[91]王仲清.党校教育历史概述(1921-1947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92]吴介民•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3]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延安整风运动纪事[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94]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M]•北京沖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95]谟玉梅,罗平汉.延安时期中央党校[MJ.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96]樊为之•延安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97]安振华.延安时期与延安精神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98]程伟.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8.
[9刃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延安精神探源[M].北京:中共党史岀版社,红旗出版 社,2005.
[100]高尚斌,杨延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代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国外学者著作:
[10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沖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102][英]约翰•托什•史学导论一一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J.吴英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3][英]W.H.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
[104][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5][英]柯林伍德.柯林伍德[MJ.陈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6][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7][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一一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M]•李秋零, 田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
[108][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J.张作成,车仁维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109][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
[110][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导论[M].耶尔森•吕森湖昌智编选,胡昌智译,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6.
[111][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12][德]汉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止海译文出版社,1999.
[11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0.
[11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5][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一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 (1919-1937)[M].a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6][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M].刘北成,薛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199&
[117][美]詹姆斯•哈威噜宾逊.新史学[M].齐思和等译,北京滴务印书馆,1989.
[118][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19][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涎安道路[M].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2.
[1绚[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期刊论文:
[121][H]田中正俊.战争体验与历史意识[J].栾成显摘译,抗日战争研究,1996(3).
[122][英]R.格鲁纳现代历史哲学[J]•任莲魏译,哲学译从,2000(3).
[123][德]宙恩•吕森.赋予时间意义一以历史意识为概念基础的普遍分类学[J].张 永华译,史学理论研究,2002(1).
[124][德]H.-G.伽达默尔.历史意识问题(上)[J].王鑫鑫译,世界哲学,2016(4).
[125]黄凯锋.“无厘头”新生代:关于历史意识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1).
[126] 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一一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
[127] 邹诗鹏.历史意识的迷津:后现代历史观批判[J].学术研究,2003(1).
[128] 隽鸿飞历史意识的生成论阐释[J].哲学研究,2009(10).
[12刃范为•赫勒的历史意识理论评析[J].求是学刊,2012(3).
[130] 汪行福•历史意识与“历史的公用”——哈贝马斯的历史哲学[J].学海,2004(6).
[131] 庞玉洁.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一一西方口述史学方法述评 [J].世界历史,1998(6).
[132] 吴原元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述略[J].东方论坛,2012(5).
[133] 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 一一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 [J].教育研究,2012(1).
[134] 王春云•历史意识的蕴涵及其文学存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35] 于友西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密不可分[J].人民教育,1994(5).
[136] 刘悦斌.重视历史学习,树立历史意识[J].文史天地,2012(10).
[137] 孙晓喜,王振林.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J].长白学刊,2007(2).
[138] 高希中历史意识的宗教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1(3).
[139] 刘志琴历史意识与爱国主义[J]冲华文化论坛,1995⑵.
[140] 赵有田•论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J]冻方论坛,2009⑵.
[141] 王东.历史意识在先秦时期的演进[J].河北学刊,2002(4).
[142] 朱人求.传统与道统一儒家文化生命的历史意识[J].江淮论坛,2003(6).
[143] 张秋升.陆贾的历史意识及其文化意义[J].齐鲁学刊,1997(5).
[144] 张宏•徐复观的主体间性历史意识[J]•齐鲁学刊,2007(2).
[145] 刘殿祥•论闻一多历史意识的生成[J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46] 陈新.论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意识卩].学术研究,1998(8).
[147] 陈新•历史真实、历史意识与历史的用处[J].世纪评论,1998(1).
[148] 李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J].高校理论战线,2008(10).
[14刃李桂海•谈历史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探索,1990(1).
[150] 李崇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运用、发展与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几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151] 陆水明.历史意识与国防现代化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
[152] 杨金华.论历史意识与精神家园[J].江汉论坛,2012(9).
[153] 张广生,张彦丽•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思想史的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2011(6).
[154] 杨经录历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意识[J].教育评论,2008(3).
[155] 谷周亮.历史意识•多维视角•怀疑精神——对UNDERSTANDING SPORT 一 书的解读[J].体育与科学,2006(5).
[156] 王炳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⑶.
[157] 王铎全.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J]冲学历史教学,1995(⑵.
[158]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J].人民论坛,2013(27).
[15刃王长华.“ 了解之同情”与历史意识建立[J].文学遗产,2012(3).
[160] 陈其.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思考一一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 大纲》(试验修订版)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2000(9).
[161] 李松林,王秀刚•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162] 孙坤明.大学生历史自觉的培育[J].教育评论,2016(9).
[163] 孙坤明.邓小平:民族精神家园的忠诚守望者[J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5(3).
[164] 孙坤明,王晓荣.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学术探索,2015(9).
[165] 孙坤明•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6(5).
[166] 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一一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
[167] 奚广庆•在历史的研究与反思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J].毛泽东邓 小平理论研究,2006(⑵.
[168] 李润苍.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史学的巨大贡献[J].史学史研究,1981(4).
[169] 韩翼.李大钊与历史科学[J].齐鲁学刊,1987(1).
[170] 宋德华.论毛泽东的历史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3(6).
[171] 张海鹏.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观[J].中共党史研究,2004(5).
[172] 王治涛.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社会历史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⑵.
[173] 杨百成.论邓小平的历史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174] 王文兵.论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基本内容[J].学习论坛,2002(4).
[175] T云•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辨析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⑵.
[176] 张兴杰.历史意识——邓小平的重要素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
[177] 汤兆云•邓小平历史意识的哲学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9(8).
[178]窦晓光.论周恩来档案学思想中的历史意识[J].档案与建设,1993(1).
[17刃张新华.陈云的历史观及对《历史决议》的贡献[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6).
[180] 陈金龙论江泽民的历史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⑵.
[181] 周术槐.试析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的历史观[J].黑龙江史志,2012(9).
[182] 于文善.魏野畴与《中国近世史》[J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83] 余应彬.杨度晚期历史观论略[J].求索,1987(6).
[184] 江丹林.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观意义一一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 世纪” [J]学术月刊,1997(10).
[185] 宋琦.邓小平世界历史意识之探析[JJ.改革与开放,2011⑵.
[186] 周茜蓉.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历史意识[J].政法学刊,2003(5).
[187] 倪志安,祝伟•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实践历史观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9(5).
[188] 雷紫翰.历史意识、社会选择与科学发展观一一重新认识以史为鉴及其途径[J]. 社会科学战线,2004(6).
[189] 宋友文.“反启蒙”之滥觞一一历史主义兴起的哲学反思[J].南京社会科 学,2012(1).
[190] 宋友文.历史意识的觉醒与西方历史主义的兴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
[191] 王灿.华夏历史意识、“一元”史观及现代民族意识[J].广西社会科学,2013(3).
[192] 江心力•试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意识的演进[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1(1).
[193] 孟钟捷•历史思维素质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来自德国的经验[J].历史教 学,2011(19).
[194] 黄俊杰.传统中国历史思想中的“时间”与“超时间”概念[J].现代哲学,2002(1).
[195] 黄俊杰中国历史思维的特征[J].姜苴译.史学理论研究,2013⑵.
[196] 何博.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197] 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198] 韩志伟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J].北方论丛,2013(5).
[199] 朱哲,薛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J].思想理论教 育,2015(8).
[200] 许章润.转型时段的历史意识一一关于历史法学及其中国情形的发生论说明, 并以德国近代历史作为比较个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01] 张文涛•区分历史书写的三种范式:认知性的历史、认同性的历史与承认性的 历史[J].甘肃社会科学,2014(4).
[202]孙迎光.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当代教育历史意识生成[几南京社会科 学,2015(1).
[203]徐涛•从斗争排斥到竞争共存一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政治整合的 转向[J].理论与改革,2017(1).
[204]李松林,王秀刚.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205]王长华.“ 了解之同情”与历史意识建立[J].文学遗产,2012(3).
[206]张汝伦•史学与中国现代性一一以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为例[J]•学术月刊,2015(9).
[207]刘华清,戴安林,李美玲•马克思主义“三化”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4).
[208]姚寅虎.略论中国国情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理论探索,1993(1).
[20刃张健,任春峰.中国共产党对待自身历史的科学态度——以两个《历史决议》的 起草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10]戚义明•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前的十年“等待” [J].党的文献,2008(1).
[211]亦水.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之后[J].党的文献,2006(1).
[2⑵朱之江.中共党史观发展的历史回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4).
[213]徐光寿•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一一与陈独秀“领导核心”说商榷[JJ. 中共党史研究,2009(11).
[214]张伟良,柴卫华•论建国前《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15]张远新•论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浙江社会科 学,2007(1).
[216]张远新.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阐述与宣传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一一以党的领 导人和党的理论工作者的阐述与宣传为视角[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 究,2012(4).
[217]张远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 究,2009(11).
[218]于昆•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JJ.中国高校社会科 学,2015(5).
[219]秦正为•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原因新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4).
[220]高心湛.学习运动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5(5).
[221]梅黎明.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J].中共党史研究,2013(⑵.
[222]蔡文杰•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及其与两步走思想的关系[J].天津大学学报,2003(2).
[223]张立慧•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24]梁柱.党的七大与毛泽东确立的思想路线一一纪念中共七大召开60周年[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
[225]翟红芬.张闻天与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2(2).
[226]杨顺清.民族心理因素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3(4).
[227]陈晋.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怎样确立的[J].新湘评论,2010(19).
[228]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5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调查报告[JJ.人民论 坛,2016(3).
[229]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理 论教育导刊,2009(6).
[230]王晓荣•从多维比较中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角色卩].教学研究,2010(1).
[231]岳国芳,王晓荣冲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工作特点论析(1941-1945)[J].兰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32]王晓荣,王华.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思想述论[J].毛泽东思 想研究,2017(3).
报纸论文:
[233]习近平.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 报,2015-8-24.
[2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 &
[235]欧阳康•自觉应对时代挑战的“中国共产党宣言"[N].光明日报,2011-7-22.
[236]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N].北京日报,2013-11-11.
[237]张岂之•把“死历史”看成“活历史” 一一谈谈我国传统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 [N].人民日报,2013-8-1.
[238]张海鹏.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一一历史学[N].光明日 报,2016-7-27.
[23刃赵阳,林园.中国梦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洗明日报,2014-4-28.
[240]李捷•社科院副院长谈非毛化思潮:毛泽东成绩不容抹杀[N].中国社会科学 报,2013-9-16.
[241]刘家和历史教材强化唯物史观的培养[N].光明日报,2016-9-13.
博士论文:
[242]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从变法到革命(1883-1910)[叨.华东 师范大学,2011.
[243] 童舜尧.杨度政治思想探析[D].南开大学,2013.
硕士论文:
[244] 熊英•蔡和森唯物史观思想[D].湘潭大学,200&
[245] 杨洁.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 学,2010.
致谢
深夜,独自一人在电脑前修改完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心情非常复杂。有些激 动,也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感激之情。激动的是,终于可以拿出一点东西对自 己的学业有所交代。忐忑的是,论文的浅陋是否会辜负了这六年的时光和那么多 关心鼓励我的人。感激的是,自己能够有机会体验这种别样的激动与忐忑。
衷心感谢恩师王晓荣教授。2012年承蒙恩师不弃,十分幸运地成为老师门下 的一名博士生。王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待人宽厚,和蔼可亲。我曾经多次 和身边的同学、亲友感慨:我真是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位这么好的老师!在师大 求学近六年的时间里,王老师或当面讲解谈心,或邮件电话指导,总能让我感到 老师的关怀时刻就在身边。我自己常常翻出王老师回复的邮件,看着老师用不同 颜色字体标记的修改意见,体会一种跟随老师问道求索的温暖幸福。
本文的写作更是在王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选题自2014年初确定后,王老 师多次打来电话询问写作进度,并发送自己的最新论文供我学习体会。由于本人 的怠惰和愚笨,加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课题涉及历史哲学内容较多,理论性 较强,对于仅有一些史学知识储备的我是一个很大挑战。在关于历史意识的基本 理论问题学习写作过程中,本人一度萌生放弃这个课题、转向其他领域研究的念 头。就在我最彷徨犹豫的时候,王老师给予了我最及时的鼓励。直到今天,我还 记得王老师那番语重心长的话:"研究难度大,正说明这个课题的价值大。”可以 说,正是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自己才能够写出论文的初稿。论文粗成后,王老 师又牺牲了春节假期休息的时间,强忍着脊柱的酸痛,连续四天,在正月十五下 午六点将二十余万字的论文看完,并写了近三页稿纸的论文反馈意见。大到框架 结构,小到注释格式和字体行间距,甚至引用文献作者的性别,都一一指出错误。 老师的深厚学力和严谨态度,让我深感震撼,备受鼓舞。学生只能在今后的日子 里,更加勤勉一些,以不辜负老师的关爱。
衷心感谢马启民教授、陈答才教授、阎树群教授、任晓伟教授、王继教授、 王俊拴教授、袁祖社教授、金延教授、门忠民教授、王振亚教授等学院授业老师。 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和对论文的宝贵建议,使我领略到了学术的魅力和名师的风 采。感谢答辩委员会主席西北大学付建成教授,答辩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王宏波教 授在答辩现场的质询与点拨。两位专家高屋建令瓦的点评,为深化本文的研究指明 了方向。感谢任红星老师、王健老师、殷一博老师在我求学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 关心。
感谢张芬、茹怡、徐永杰、刘涛、罗志佳、王文琦、陈文林、邓俊丽、刘艳 萍、刘晨、伍云亮、何金凤、刘红、白若楠等同学的鼓励、帮助和陪伴。特别要 提到徐涛同学,曾经十年未见,幸得恩师成全。希望我们两人在王老师带给我们 的这份幸运中共同进步。
感谢工作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诸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学业深造的支持和帮 助。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求学期间,自己未能很好地尽到一个儿子、女婿、丈 夫和父亲的责任。我的爱人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教育看护孩子,还得容忍我手写 论文的陋习,帮我敲字录入了绝大部分论文初稿。有了她的帮助,论文初稿才得 以较快完成,为后期修改完善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岳母多 年来操持家务、照看孩子,给予了我完成学业莫大的支持。
最后,向学界的前辈们表示感谢。本文的完成,受益于他们研究成果打下的 良好前期基础。
2018年3月16日 修改于2018年5月22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 孙坤明,王晓荣:《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探索MCSSCI
扩展版,北大核心)2015年第9期。
[2] 孙坤明:《王文韶的洋务改革自觉与担当》,《社会科学论坛》(CSSCI扩展版)
2016年第3期。
[3] 孙坤明:《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CSSCI扩展版)2016年第5期。
[4] 孙坤明:《大学生历史自觉的培育》,《教育评论》(北大核心)2016年第9期。
[5] 孙坤明:《邓小平:民族精神家园的忠诚守望者》,《西安建筑科技焙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6] 孙坤明:《王安石与龚自珍改革智慧的比较分析——以< 上仁宗皇帝书 >和<对策〉
为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7] 孙坤明:《延安精神:陕西全面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政治优势》,《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8] 袁刚,孙坤明:《史实与假想的紧张——评<天朝的崩溃一一鸦片战争再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
[9] 王晓荣,孙坤明:《习仲勋与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发表于中国共产党历史
网(2012年11月19 H),光明网(2013年2月19 H)转载,修改后收录于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照金苏区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册),中央文献 出版社2014年5月版。
[10] 孙坤明,徐晓林:《习仲勋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与实践》,发表于求是网
(2014 年 11 月 19 0)o
学术交流及获奖:
[1] 王晓荣,孙坤明:《习仲勋与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获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照
金苏区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13年9月,陕西铜川。
[2] 王晓荣,孙坤明:《论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责任担当》入选中宣部、中央文献研
究室''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研讨会”,2014年8月,北京。
卩]孙坤明,李仙娥:《试论毛泽东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想》获陕西省毛泽东思 想研究会第四届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12月,陕西西安。
[4]孙坤明:《以高度历史自觉创新“概论”课教学——兼论邓小平的历史自觉》入 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与西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学 术研讨会,2014年7月,四川南充。
[5]孙坤明:《延安精神:陕西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政治优势》入选陕西省马克思
主义研究会与长安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2014年10月,陕西西安。
[6]孙坤明,徐晓林:《习仲勋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与实践》入选求是杂志社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2014年11月,陕 西延安。
[7]孙坤明:《陕西高校大学生党员坚定“三个自信"状况的调研报告》入选陕西省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贯彻落实中办国办59号文件精神论坛”,2016 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
个人主持课题:
[1J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 究):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的路径研究(17JD710082)。
[2J201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研究” (2014B07)。
⑶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陕西地方历史资源与高校思 政课教学创新研究——以“概论”课为中心(SGH13056)o
[4J2015年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研究课题:“陕西高校大学生历史自觉培养研 究——以延安精神教育创新为视角”(YAJS15011)。
[5]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专项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内在历史意蕴研究 (17JK0422)o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boshilunwenzhuanti/lishixueboshiluwnen/5768.html

上一篇: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下英语历史学论文长句 翻译分析

下一篇:论彼得•诺维克对美国历史学 职业化的阐释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