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 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15:11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1.1 实践背景 1
1.1.2 理论背景 2
1.2问题提出 3
1.3研究意义 4
1.4研究对象及范围 4
1.5研究方法 5
1.5.1文献分析 5
1.5.2专家访谈 6
1.5.3问卷调查 6
1.5.4实证分析 6
1.6研究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7
1.6.1研究结构安排 7
1.6.2研究技术路线 8
第二章 文献研究 9
2.1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9
2.1.1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 9
2.1.2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改善研究 14
2.1.3总结与评述 25
2.2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研究综述 26
2.2.1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概念 26
2.2.2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要点 29
2.2.3总结与评述 36
2.3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项目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37
2.3.1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 37
2.3.2风险分担与项目绩效(项目成功)的关系 38
2.3.3总结与评述 39
2.4本章小结 40
第三章 研究设计 41
3.1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41
3.2后续研究待拓展的空间 43
3.3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5
3.4本文的基本概念界定 46
3.4.1 契约与合同 46
3.4.2初始风险分担 47
3.4.3风险再分担 48
3.4.4工程项目管理绩效 48
3.5本文的理论基础 49
3.5.1委托代理理论 49
3.5.2项目治理理论 51
3.5.3契约经济学 54
3.5.5各理论在本文中的相互关系 57
3.6本文的研究框架 57
3.7本章小结 59
第四章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60
4.1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的解构 60
4.1.1基于合同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格局 60
4.1.2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特点与基本框架 61
4.2契约效率逻辑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的重构 66
4.2.1 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及其契约效率 66
4.2.2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缔约及其调整框架 70
4.2.3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两阶段风险分担理论模型 71
4.3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构建 73
4.4风险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关系及理论假设提出 74
4.4.1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的影响 74
4.4.2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75
4.4.3风险再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76
4.5 本章小结 78
第五章 量表开发、数据收集与数据描述 79
5.1量表测量条款的形成 79
5.1.1确定测量条款的研究方法 79
5.1.2初始风险分担的测量条款 81
5.1.3风险再分担的测量条款 82
5.1.4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条款 83
5.2问卷设计 85
5.2.1问卷设计原则 85
5.2.2问卷设计过程 87
5.3数据收集及描述 88
5.3.1调研对象的确定 88
5.3.2问卷发放与回收 90
5.3.3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91
5.4数据分析方法 93
5.4.1测量工具的检验方法 93
5.4.2理论假设检验方法 95
5.5 本章小结 96
第六章 实证分析 97
6.1量表信度检验 97
6.2量表效度检验 98
6.2.1 量表的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98
6.2.2 初始风险分担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99
6.2.3 风险再分担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02
6.2.4 项目管理绩效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04
6.3 理论模型的拟合及路径分析 107
6.3.1 结构模型拟合及假设检验 107
6.3.2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110
6.4研究结果及讨论 115
6.4.1 研究结果 115
6.4.2讨论 117
6.5 本章小结 120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21
7.1 研究结论 121
7.2 研究创新 122
7.3 实践启示 123
7.4研究局限与展望 125
参考文献 127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43
附录 145
致谢 151
图 1-1 2000~201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总产值相关数据统计 ...1
图 1-2 工程项目交易的 DBB 模式 5
图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8
图 2-1 项目管理绩效研究基本范畴 9
图 2-2 项目成功、项目管理成功与项目绩效、项目管理绩效相互关系 11
图 2-3 项目成功与项目管理成功实现的项目目标层次 12
图 2-4 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拓展 13
图 2-5 项目管理绩效(成功)与项目成功的关系 14
图 2-6 OPM3 模型应用过程 17
图 2-7 IPMA 的卓越项目管理模型 18
图 2-8 Kerzner 的五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18
图 2-9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基本框架 19
图2-10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理论模型(GMP框架) 22
图 2-11 项目本质的深化与项目管理范式的转换过程 23
图 2-12 公共项目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理论整合框架及其关键问题 24
图 2-13 公共项目社会资本测量模型 25
图 2-14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决策参数 29
图2-15 PPP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资金价值的关系 39
图 3-1 工程项目基本合同框架示意图 49
图 3-2 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运行模式 50
图 3-3 项目治理视角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基本逻辑框架 52
图3-4项目治理研究的P-R4迭代模型 53
图3-5 PPP项目风险分担决策理论框架 56
图3-6 TCE视角下的风险分担决策理论模型 56
图 3-7 各理论在本文整体研究中的作用 57
图 3-8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 58
图 4-1 以合同为纽带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格局 60
图 4-2 完全合同与不完全合同基本特征比较 61
图 4-3 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性特征 61
图4-4 Li Bing的PPP/PFI项目风险分担基本程序 63
图 4-5 代建项目风险分担基本框架 63
图 4-6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基本框架 64
图 4-7 PPP 项目风险分配与再分配的理论模型 65
图 4-8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理论模型 66
图 4-9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效率实现模型 67
图 4-10 不完全契约的契约效率分析框架 68
图 4-11 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再谈判效度的分析框架 69
图 4-12 不完全契约的缔约与履约基本分析框架 70
图 4-13 业主与承包商的缔约模型 70
图 4-14 不完全合同的缔结与再谈判模型 71
图 4-15 基于不完全合同的业主与承包商风险分担模型 71
图 4-16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 73
图 4-17 风险分担对项目成功的积极作用 73
图 4-18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作用理论模型 74
图 4-19 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 78
图 5-1 CHURCHILL 的量表开发流程 80
图 5-2 量表的测量条款确定程序与方法 81
图 5-3 问卷设计原则 85
图 6-1 初始风险分担的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99
图 6-2 初始风险分担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101
图 6-3 风险再分担的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102
图 6-4 风险再分担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104
图 6-5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105
图 6-6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107
图 6-7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 项目管理绩效结构模型 108
图 6-8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模型 110
图 6-9 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的一阶因子路径关系模型 110
图 6-10 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的一阶因子结构模型 111
图 6-11 风险再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结构概念模型 112
图 6-12 风险再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结构模型 113
图 6-13 初始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结构概念模型 114
图 6-14 初始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结构模型 114
图6-15 IRAfRe-A—PMP的部分中介模型 118
表 目 录
表2-1 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区别与联系 13
表2-2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发展历程 16
表 2-3 代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框架及要素 22
表 2-4 风险分担的基本概念内涵 28
表 5-1 管理研究中概念操作化过程中确定初始测量条款的一般方法 80
表 5-2 初始风险分担的分量表及其初始测量条款 82
表 5-3 风险再分担的分量表及其初始测量条款 83
表 5-4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分量表及其初始测量条款 84
表 5-5 样本项目基本信息统计 91
表 5-6 受试者背景资料统计 92
表 5-7 样本各测量条款的性统计分析 92
表 5-8 样本各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续) 93
表 5-9 本文拟采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判定指标体系 95
表6-1量表的Cronbach's a值检验及信度等级统计 97
表6-2量表的KMO测度与Barlett检验相关统计值 98
表 6-3 初始风险分担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相关统计值 100
表 6-4 初始风险分担不同因子间的区分效度检验分析 100
表 6-5 风险再分担的验证性分析的相关统计值 103
表 6-6 初始风险分担不同因子间的区分度检验分析 103
表 6-7 风险再分担的验证性分析的相关统计值 106
表 6-8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不同因子间的区分度检验分析 106
表 6-9 IRA~Re-A~PMP 整体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108
表 6-10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总效果 109
表6-11 IRA与Re-A的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111
表6-12 IRA与Re-A的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113
表6-13 IRA与Re-A的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115
表 6-14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之间一阶因子的作用路
径系数 119
表 7-1 风险分担视角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 12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实践背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1-2010年间GDP 平均增长率约为10.3%①。同期,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年均
 
图 1-1 2000~201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总产值相关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1》——《中国统计年鉴 2011》相关数据计算绘制。
 
这种持续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直接促进了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稳定 发展,发挥并进一步强化了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根据《中 国建筑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我国2001~2010年间的建筑施工规模非常庞大, 总体增长态势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类纠纷及诉讼事件也开始成为建筑业发展中的 重要问题,在《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②公布的数据中,当年全国各地人民法 院审结的建设工程合同案件均在民商事案件中均占据重要的位置。显然,作为建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相关统计数据计算。
②为定期向社会通报全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我国自2009年起开始定期公布《人民 法院年度工作报告》。迄今为止,已分别通报《人民法院年度工作报告 2009》、《人民法院年度工作报告2010》。 设工程交易市场的核心主体,业主与承包之间的合同纠纷及其诉讼理所应当地成 为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主要构成;进一步地考察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合同纠纷可 以发现,直接对簿公堂的合同案件仅仅只是双方合同纠纷的冰山一角。究其原因, 在于我国建筑业市场(尤其是工程承包市场)的集中度仍然不高[1],施工企业同 质竞争加剧,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整体上已进入微利状态[2],因为合同纠纷而进 行诉讼则可能使承包商将自己置于业主买方市场的“黑名单”,从而更多地采取 了非诉方式进行了工程合同纠纷的解决。在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 之间的工程合同纠纷问题的集中表现可归结为工程款结算纠纷,其原因通常是由 于双方对于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工程变更、洽商、结算标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互不认同,难以达成一致[2]。这一系列问题,其实质可以归结为业主与承包商之 间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合理分担问题,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业主不了解风险分担对 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积极影响,从而在合同订立与执行过程中缺乏合理分担项目风 险的激励。
1.1.2理论背景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研究中,研究比较成熟的风险分担理论原则、程序 及其模型等已经能够为工程项目合理风险分担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案例 研究或实践调研中往往发现风险分担实务与理论存在较大偏离,相关文献可参见 Syed M. Ahmed, Riaz Ahmad & D. Darshi De Saram、柯永建,王守清等学者的研 究成果 [3][4]。可见,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业 主与承包商之间风险管理责任的交易选择更多受到现实情境因素的作用,而并非 体现出理论界已经公认的风险分担原则,Froud & Shaoul对于PPP项目风险分担 的研究调查也证明了风险分担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从而使得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想 的效果 [5] 。
这种理论原则与现实风险分担格局的差异性表明,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并非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其分担决策背后隐含有更多的经济学根源。目前, 已有文献开始关注风险分担交易决策的现实情境影响因素,如 Ahwireng-Obeng and J.P. Mokgohlwa、Arndt & Maguire等对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实践距离“公平 的风险分担”的影响研究 [6][7]。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合理方案与风险分担的实践案例之间的差异是风险分 担研究的另一个重点。这种分担方案的差异及其合同机制分担风险的主观性特征 常常使其成为未来合同争议的焦点[8]。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 方案与合理分担方案的差异越小,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的争议越少,相应 地,项目管理绩效则越高。
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应该尽量接近这种合理方案,实现最佳的风险分 担格局。这种理想的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即为风险分担偏好[4][9](Risk Allocation Preference),通常由学者或研究机构根据行业专家的经验判断,通过问卷调查的 方式统计归纳出项目风险因素的合理分担方案,以之作为工程项目实践操作的指 引或合同优化的依据,如 Athena Roumboutsos, Konstantinos P. Anagnostopoulos (2008)、A. Ng, Martin Loosemore(2006)、Youngjian Ke, ShouQing Wang and Albert P. C. Chan(2010)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回[10][11]。
纵观已有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明显 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考量,如根据公认的风险分担原则来优化风险分担方案,或者 根据统计分析提示现实的分担方案与理想的方案之间的差异,藉此揭示未来潜在 争议或提出风险分担优化策略等,相应关注于“Know—How” 一类知识的生产, 而对于为何需要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合理分担风险,面对不同的承包商业主应该 提供怎样的合同去分担双方承担的项目风险等,则缺乏机理层面的研究,风险分 担如何影响到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黑箱”。
1.2 问题提出
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比其它行业有更多的风险[12],项目管理的成功在相当大程 度上依赖于风险能够被识别、评估、理解、沟通以及将其分配给合适的主体进行 管理[13]。在当今建设项目参与方增多、复杂性提高、项目风险增加[14]的背景下,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问题已成为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上述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研究背景的梳理可以发现,管理学研究范式 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提供了较为完整地指引工程项目 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风险分担原则与模型、风险分担方案形成的支撑技术。然 而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所引致的众多工程纠纷或诉讼的现实情景表明如何实 现工程项目的风险合理分担仍亟待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
在工程项目交易市场中,业主通过交易从建筑市场采购设计、施工、咨询等 专业化服务,并通过合同机制激励与约束契约主体提高项目管理绩效来获得一个 “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的建筑产品。在这种市场交易关系中,业主与承 包商之间的合同关系成为工程项目合同框架的核心对象。鉴于业主在工程项目交 易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问题常常偏离理论 界所归纳的风险分担原则及分担格局[15],导致了承包发包双方对抗性思维主导下 的责任推诿与工程合同纠纷,最终导致工程项目工期延误、投资失控、质量不合 格等项目管理绩效水平的下降。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决策而言,其实质是业主在自身与承包商之间决定 风险管理责任大小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责任的交易。业主 在承发包市场的主动地位决定其风险分担策略选择行为,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 效之间关联作用的“黑箱”更加激励业主采取“经济人”的利己行为。现有文献 中, 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曾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恰当的分摊风险能大量节 约项目费用和时间的结论[16];而更多的学者却认为,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之 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很难简单地表述为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业主不应该将 风险最大化地转移给承包商,而应该寻求风险的最优分担格局[17-20]。可见,工程 项目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揭示,从而为业主采取合 理分担风险的策略选择提供内在的激励与实践指引。
1.3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其一,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从经济学研 究视角揭示了风险分担的功能,完善了风险分担基础理论。管理学研究视角下对 于风险分担的研究过于侧重风险分担的操作机制,鲜有揭示风险分担主体进行合 理风险分担的动因,从而难以激励工程项目交易主体,特别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业 主合理分担项目风险的行为。研究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项目治理理论等将风险 分担解构为初始缔约阶段的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并进一步揭 示了二者之间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机理,为工程项目进行合理 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上的必要性论证,夯实了风险分担的基础理论体系。其二, 在实践层面,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由于业主与承包商的合同关系而形成经济学意 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提高是双方共赢的基础。研究所揭示 出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可以使业主与承包商的风 险分担初始合同安排及其执行过程中的再谈判得到操作层面的指导,降低了业主 与承包商双方的交易费用,提高了合同效率,也便于风险分担格局的迅速达成及 顺利执行。
1.4研究对象及范围
工程项目是众多参与主体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具有“临时性契约组织”的 特点。通过缔约契约,工程项目实施所引致的各种风险在契约组织中得到了正式 的转移与分担,从而分散了单一主体的风险管理责任。从业主的视角来看,通过 招投标机制能够选择合格的设计方、施工方、咨询方、材料设备供应方等项目参 与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项目风险,提高项目的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然 而,工程项目交易方式(Project Delivery System,PDS)存在多样化,从而项目 契约组织内部的合同关系亦必然因此而有所不同,因此,业主分担项目风险的途 径也必然存在差异。
在各种项目交易方式中,设计-招标-施工(Design-Bid-Build, DBB)模式成 为主要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交易中。该模式下,业主、承包商、咨询方 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如图 1-2),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施工合同成为项目契约 组织中的核心契约,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如何分担项目风险便成为风险分担的核心 内容,也是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本文对于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之间影响机理的研究,主要 基于DBB模式展开,并探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的 影响。
1.5 研究方法
本研究整体上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予以展 开,总体上围绕文献分析及理论推演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筛选并确定 理论模型中的测量条款;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数据资料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检验 研究假设,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1.5.1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不仅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还应该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一以贯 之。通过文献分析,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进行系统地识别、整理与 分析,有助于完整了解研究领域内的关键问题及其破解的程度,从而确定拟研究 的内容及研究框架。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系统探讨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础 理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相互关系研究 的最新进展,支撑了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的提出,并得出了模型中 所设置的各因子的测量条款,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5.2专家访谈
访谈法通过研究者与被访谈者面对面直接交谈的方式进行,具有较强的灵活 性与适应性,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 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本研究主要利用导师学术团队集中办公及 定期学术会议交流的优势,广泛利用团队内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专家、学 者较多的优势,对于研究框架的设计、理论模型构建以及核心变量的确定进行多 次探讨,对于国外相关研究中的测量条款进行了中国文化情境的特定置换,保障 了研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同时,针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不够成熟的量表及其测 量条款也通过专家访谈进行了完善与补充。
1.5.3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管理学定量研究中普遍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21][22]。通过向特定的 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可以收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支持研究人员进行特定的 实证研究。本研究根据文献分析提炼的理论模型,遵循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对理 论模型中各关键变量的测量条款编制出调查问卷,并经过专家访谈予以修改、完 善,支撑本研究所需要的数据采集。
1.5.4实证分析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的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检验根据理论模型 提出的研究假设与实践数据的契合程度,研究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SEM)对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工程项目 管理绩效进行测量分析以及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进 行结构(路径)分析,拟合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践样本数据,从而检验本研究提出 的各项研究假设,并得出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1.6 研究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结构安排
如前文所述,本研究旨在探寻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围 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构建研究内容框架。全文共7章, 每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首先分析本研究的实践背景及理论背景,据此提炼出本研究 的科学问题,并阐述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其次,界定本研究的对象及主要的研究 范围,概括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给出本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文献研究。本章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以及风 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奠定后续 研究过程中理论模型构建、变量操作化测量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研究设计。本章分析与总结了以往研究所取得的基本成果与后续研 究可以拓展的空间,从中提炼出与本文研究选题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而对于 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并概括出后续研究的 内容框架。
第四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本章基于前文梳理的理论基础,详细解构工 程项目风险分担基本框架,进而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与项目治理理论的思想重构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框架,得出“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的两阶段风险 分担理论模型;并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形成或改善相关研究的基本思路,构建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
第五章:量表开发、数据收集与数据描述。本章主要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演 绎得出理论模型中各变量的测量条款,通过专家访谈等方式修订、补充与完善, 据此编制出可供实证调研的问卷;进而向合适的目标人群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可 用于后文实证分析的基础数据;最后,对于回收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分析。
第六章: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于量表的信度进行了检验;然后,运用SEM 方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效度;并进一步采用样本数据进行了结 构模型的拟合,对于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后,检验了各变量一阶因子之间的作 用路径,进一步揭示了相关变量间的作用机理,并总结了实证分析结果。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章对于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整地提炼与总结, 归纳了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提出了简要的实践启示,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与不 足,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1.6.2 研究技术路线
本研究总体上遵循研究背景分析、提出问题、文献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并提 出研究假设、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的研究思路。具体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1-3。
 
总结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图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工程项目管理正日益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对于效率(Efficiency)与 效果( Effectiveness )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学术界与实务界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方法与技术的重要动因。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与改善一直是工程管理学科研 究的核心与前沿。纵览现有文献,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主要涵盖项目管理绩 效的内涵界定、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等3 大领域,如图2-1。 其中,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界定是进行绩效评价与改善的基本前提,项目管理绩 效评价是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依据与基础,而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是根本目的。
 
图 2-1 项目管理绩效研究基本范畴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1.1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
1. 绩效
“绩效”(Performance)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非常 明确的界定。正如绩效管理大师Bates与Holton所言,绩效的概念具有多维度的 建构特点,对其进行观察与度量的角度不同,其概念内涵亦有差异[23]。因此,对 于绩效的内涵界定,从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认识。 总结目前学术界的基本观点,不难得出以下3种绩效内涵的观点:
( 1 )结果论
持绩效结果论的学者们将绩效理解为组织内员工对目标实现的贡献,将绩效 明确界定为“行动的结果”,关注其实际价值。如 H. John Bernardin, Jeffrey S. Kane 等学者认为,绩效应为工作的结果,因其提供了组织战略、客户满意度及 经济贡献之间的最强联系[24]。Kane指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而这种东 西与目的相对独立的存在[24]。Gilbert将绩效定义为成就(Accomplishment),意 指行为产生的合意的结果,Nickols则进一步对行为与绩效进行了辨析,他提出 行为应是某种活动,活动产生的结果便是绩效,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在于通过行为 来达成最终的结果[25]。在对组织绩效的研究中, G. R. Merz, P. B. Weber and V. B. Laetz 等人也将绩效明确界定为一项活动的结果,而所有组织中所有工作流程和 活动累计的结果,即形成了组织的绩效 [26]。可见,绩效结果论关注的是工作或 行为产生的最终结果,通常由一些容易定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如产量、利润率等 等。虽然,秉持这种观点的绩效管理不可避免地由于结果导向引致行为论者的批 判,比如,对于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的忽视,可能更易产生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 离,且事后控制的绩效评估与管理思想,使得目标实现过程中丧失了控制与调整 的机会;但从操作性上考虑,显然亦具有简便与经济的优点。
( 2)行为论
与结果论不同的是,绩效行为论者认为绩效是组织员工的工作行为,此观点 曾在西方理论界盛行一时。比如, Schneider 认为:“绩效是个人或系统的所作 所为” [27]; Murphy提出:“绩效被定义为一套与组织或组织单位的目标相互关 联的行为,而组织或组织单位则构成了个人的工作环境” [28]。比较而言,前者对 绩效的界定完全从行为的角度出发,而后者更强调与组织目标具有关联的行为, 缩小了绩效的概念外延。 Campbell 则更加全面地论述了这种绩效观点,代表了 绩效行为论的权威观点。他明确提出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而不是行为的后果或 结果,并概括了绩效是行为、可观察以及与组织目标相关的3大特征[29],不仅进 一步明确了绩效的概念内涵,亦奠定了绩效可测度的基础。类似地,波曼 (Borman)等人亦指出,工作绩效是可以评估的、多维度的、间断的、与组织 方针相关的行为结构体[30]。应该说,绩效行为论避免了把绩效认为是结果所产生 的不足,但其自身也具有不能回避的问题,即对于行为的权衡难以形成合理的量 化标准,从而可操作性较差。
( 3)综合论
从绩效管理的实践来看,行为与结果具有不可分割性,二者具有手段与目的 的辩证关系。因此,认为绩效具有行为与结果的双重内涵的综合绩效论开始被更 多的接受。如Michael Armstrong等人认为,绩效是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行为 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亦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使命在脑力与体力等方 面支出的结果,从而能够与行为结果分别予以测度阴。Mwita认为绩效应该是一 个综合性概念,包括行为、产出及结果等 3个因素[31];杨杰,方俐洛,凌文铨详 细比较分析了 Performance 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绩效评价的 研究成果,他们认为对于绩效的理解应该采用系统与发展的眼光,对于绩效的界 定应综合考虑时间、方式和结果 3 因素,即绩效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某个个体或 组织在某个时间范围以某种方式实现的某种结果” [32]。
综上所述,对于绩效的内涵的界定具有不同的维度,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 特定学科、特定的视角下有所不同。上述3种绩效观不反映了绩效的多维度特性, 亦体现出绩效问题的研究为学术界所关注。从绩效管理的实践历史来看,对于绩 效的内涵及绩效评价等研究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与管理情境的 变化而动态发展。
2. 项目管理绩效 项目管理绩效的概念界定同样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 绩效概念具有似是而非的多种表述,如项目绩效(Project Performance)>项目管 理绩效(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项目成功(Project Success)及项目 管理成功(Project Management Success),等等。
( 1)项目成功与项目管理成功
De Wit 较早对项目成功与项目管理成功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项目成功即实 现了项目的所有目标,而项目管理成功则主要指实现了项目在成本、质量以及进 度等方面的目标阳。Cooke-Davies也认为项目成功不同于项目管理成功,项目成 功应该全面衡量项目目标的实现,而项目管理成功通常衡量的是项目的传统绩 效,如预期的时间与成本,满足项目范围与质量要求等[34]。有学者进一步研究指 出,项目成功与项目管理成功还可以从判断时点[35]以及实现项目目标的层次[36] 来进行区分。在时间节点上,柯洪在总结 Munns 和 Bjerimi 等人研究的基础上,
 
资料来源:根据柯洪(2007)整理。
进一步对项目成功、项目管理成功及项目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区分
[37],如图2-2所示。而在实现项目目标的层次上,由于项目成功与项目管理成功 所关注的项目生命周期的时间范围不同,二者所实现的目标亦有区别(如图2-3)。
 
 
综上所述,项目成功与项目管理成功所关注的项目生命周期的时间范围及其 支持的项目目标层级具有明显的差异。项目管理主要涵盖项目计划、实施与移交 阶段,其是否成功的标准主要基于项目是否在预定的成本约束下按时交付合格的 项目产品,因此体现了项目开发与交付过程中的短期表现[37];而项目成功则关注 项目最初的设想是否得以顺利实现的问题[38],更加关注项目交付物在整个生命周 期的表现,具有明显的长期性。
( 2)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
在为数不多的探讨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研究中,以尹贻林教授为代表 的天津理工大学公共项目与工程造价研究所(IPPCE)近年来深入剖析了公共项 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内涵,围绕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 作。该团队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亦体现出从“结果论”到“综合论”的脉 络,如柯洪指出绩效应是“绩”与“效”之合成,即成绩与效率,是建设成果的 综合反映,“绩”是指项目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侧重于量上的成果反映, “效”则是指任务完成的效率,重于反映质上的建设成果[37]。从中可以发现项目 管理绩效的内涵主要指“结果”;范道津则把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界定为“过程+ 结果”,反映了一种综合绩效论。他指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估不仅公着眼于 项目的静态结果,更应动态地追踪项目管理的过程行为[39];杜亚灵则首先概括了 4种绩效观[40],并总结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内涵扩展的基本历程:从最初把公共 项目管理绩效界定为“结果”,逐步发展为“过程(行为) +结果”,并随着 PPP 项目“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概念的推广(如图2-4),公共项目管理绩
 
图 2-4 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拓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效的内涵已经开始更加关注未来。白俊峰博士的研究与上述研究一脉相承,在借 鉴企业生产系统的过程绩效评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代建制项目管理的实践 把代建项目管理绩效界定为“以 5E 标准为前提的过程+结果,即综合考虑代建 项目的经济(Economy)> 效率(Efficiency)> 效果(Effectiveness)> 公平(Equity)、 环境(Environment )的前提下,代建项目实施的前期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阶 段的管理过程绩效与管理结果绩效”[41]。其研究进一步剖析了项目管理绩效的内 涵,使得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从早期的面向结果为主的反馈型评估与改善, 逐步向面向过程的前馈型评估与改善发展,对于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自我优化具 有探索性意义。
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所涵盖的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所实现的项目 目标具有差异。一般认为,项目管理主要涵盖项目的计划、实施与移交阶段,而 项目所关注整个生命周期;相应地,项目管理活动的产出即项目管理绩效则主要 关注项目管理活动的行为与结果,而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出效果即项目绩效则 更关注长远的、宏观的目标,旨在衡量其对于组织战略的支持程度[37][39][40],其相 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见表2-1。
表 2-1 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区别与联系
对象、\ 区别 联系
时间范围 研究目的 关注的主体
项目管理 计划、实施、 实现项目成功,即实现项目最 投资者 项目管理绩效贡
绩效 移交阶段 初的目标和设想 使用者 献于项目绩效,项
项目绩效 项目整个
生命周期 实现项目管理成功,在约束成
本内,按时交付合格项目产品 项目管理
团队 目管理绩效一般 正向作用于项目 绩效,但并不存在 必然性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表2-1可以清晰地反映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内涵,对于工程项目管理 实践来说,项目管理绩效通常可以理解为项目绩效的重要中介变量,通过项目管 理活动过程的资源配置与控制过程,输出支持项目层次目标的交付物,进而实现 良好的项目绩效,达成项目的成功。Adma Clollins和David Baccrarini的实证研 究结果(如图2-5所示)表明: 62.4%的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认为,当项目管理 成功时,项目一般都会成功[42];但项目管理绩效之于项目绩效的贡献并不必然存 在这种正向作用,如果将一个决策失误的项目管理得很好,也是一场灾难[37]。
 
图 2-5 项目管理绩效(成功)与项目成功的关系
资料来源: Adam Collins & David Baccrarini( 2004)。
 
因此,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①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研究目的分别在于实现项目管理成功与项目 成功,二者分别是项目管理成功与项目成功重要的中间变量;
②项目管理绩效关注项目计划、实施与移交等阶段的管理过程与管理结果, 旨在实现项目的短期目标,即“在约束成本范围内,按时移交合格的项目产品”; 而项目绩效则关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建设过程与成果,旨在实现“项目最初的 目标与设想”,达成组织的战略目标,支撑其长期利益的实现;
③项目管理绩效通常为项目管理团队所关注,在建设项目专业分工日益深化 的背景下,执行者更多为总承包商或项目管理服务公司;而项目绩效则被投资者 或最终用户所重点关注,其良好的项目绩效表现是投资者实施项目的根本动因;
④项目管理绩效往往对项目绩效,进而项目成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良好 的项目管理并不必然促成项目绩效的提高或项目成功。
2.1.2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改善研究
管理活动的基本目标在于达到和实现组织的目标,即关注效果,还要尽可能 地有效率地完成工作[43],此为管理活动的效果与效率标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亦 同样如此,对于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效率的追求是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 基本动因,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绩效的不断提高。因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改善 研究便成为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1. 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是指提高项目管理活动的效果与效率,而对其进行评价则 是首要的条件。文献研究表明,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项目管 理绩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两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伴随着项目 管理绩效的内涵从一维向多维拓展,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亦同样不 断多样化与复杂化。
( 1)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鉴于绩效内涵的不断拓展性,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也经历了从单一性指 标扩展到多重指标的发展过程[44]。梳理现有的文献,关于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的现有理论成果可以归纳如下:
1) 早期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强调单一的财务性指标。在早期,由于受到传 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与企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具 有较大的一致性,主要关注于项目的财务表现[45],如投资回收期(PP)、投资回 报率(ROI)等等,这种理念可以至少追溯至十九世纪60〜70年代罰。鉴于财务 评价的时滞效应及其对非财务信息反映的不足,其所提供的信息对于管理人员的 决策支持力度不够[47],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势必需要引入更多维度的变量。
2) “铁三角"(Iron Triangle)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成本、工期 与质量作为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被广泛接受[48],至今仍然是衡量项目管理绩 效的关键性指标。更多维度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拓展,很大程度上是以
“铁三角”为核心的演绎,如有文献认为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应与项目管理活动 相对应,在“三控两管一协调”的项目管理活动中,除了“铁三角”之外,还应 该增加一个“管理评价”,如履约情况、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等[49]。
3) 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前述两个时期,无论是关注于项目的财务 性指标,还是以“铁三角”来评判项目管理绩效,对于“绩效”的内涵均体现出“结 果论”的观点。由于“绩效”内涵的扩张,人们更多地将其界定为“过程+结果”, 从而项目管理绩效也发展成为一个多维度的建构,相应地,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 指标也日益多元化。于是,更多的因素被纳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业 主满意度、技术创新、预期的有效达成、个人成长、项目执行效率等[50]。在试图 建构完善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一些表征项目管理过程的指 标,如完善的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团队能力等也开始被纳入指标体系[51]。同样, 出于多维度量度项目管理绩效的目的,Cross和Lynch提出一个包括成本、质量、 进度、运行过程、交付成果、生产率、柔性、顾客满意度、市场评价、财务评价、 愿景等 11 个指标在内的绩效金字塔模型[52]。随着项目成功的概念框架提出,项 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以另一种方式被表述,即项目成功标准与项目成功因素,前 者可视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结果”性指标;而后者可视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 的“过程”性指标,相应地,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则反映出对项目管理“过程
+结果”的综合衡量。
自此,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开始向纵深发展,结合项目的独特性与 一次性,在不同项目管理领域,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被差异化的表述,如一般 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3][54];杜亚灵博士则详细梳理与总结与公 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提炼了不同时期的项 目管理绩效内涵、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40],见表2-2。
表 2-2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绩效界定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1 早期 结果 主要集中于财务方 面,如回收期(PP)、 投资回报率(ROI) 计算回收期(PP)、投资回报率(ROI)
2 自20世 纪60年 代开始 铁三角
(成本、工期、质量) 将项目实际的进度、成本、质量与项目 计划的这三方面进行比较
挣值分析(EVA)
3 自 20 世 纪80年 代开始 过程
+ 结果 多维度发展,公共项 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视 角下评价项目管理绩 效的指标都不尽相同 多目标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灰聚
类法、神经网络法、模糊聚类法、数据
包络法等
平衡计分法(BSC)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4 自20世 纪90年 代开始 项目成功标准及项目
成功关键因素( CSF) 项目成功度,其测评方法亦为多目标评 价方法
从项目成功关键因素与项目成功标准
入手诊断项目状况,如项目卓越模型
(PEM)
5 近几年 更加关
注未来 公共部门比较基准 ( PSC) 将私营部门提交的公共项目投资与管 理方案或报告与公共部门比较基准
(PSC )进行比较
资料来源:杜亚灵(2009)。
 
(2)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伴随着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的不断丰富,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方法也得 以革新与发展,到目前已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
1) 早期以财务性评价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时,其评价方法主要是进行 财务指标计算,如投资回收期(PP)、投资回报率(ROI)等等,这种财务指标 的评价方法早在20世纪初即已经开发出来[46][55]。
2) “铁三角”作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占统治地位的时期,项目管理绩 效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比分析的方法为主。在挣值法(Earned Value Analysis, EVA)出现之前,主要通过比较项目成本、工期与质量的实际值与计划值(如“实 际工期”/“计划工期”)来判断项目管理绩效的高低[40]。显然,这种独立的对 比分析方法难以综合考量“铁三角”的关系;自1967年EVA方法诞生以来[56],并 经美国国防部的推动与不断完善,其作为一种有效整合“铁三角”的分析方法在 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得以广泛运用,随着相应软件的开发,目前俨然已成为重要 的项目管理工具与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方法[57]。
3)随着项目管理绩效内涵的拓展及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多维度建构, 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日益丰富起来,各种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甚至社会学 领域的分析方法与工具被引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来,用以综合评价项目管理的 绩效。如1970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提出了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LFA)来评价项目管理绩效,成为项目设计、预测与评估的有力工具, 在国际上得以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发展为项目报告执行体系(PPR)[58];而一些 多目标评价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HP)丽[60]、最佳边际分析法[61]、功效系数 法和加权评价法[62]、主要目标法[63]、神经网络法[64]、模糊聚类分析法[65]、数据包 络法( DEA) [66]、平衡记分法( Balanced Scorecard, BSC) [67]、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法[68]等也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 2-6 OPM3 模型应用过程
资料来源:庞小平[69](2006)。
 
 
图 2-7 IPMA 的卓越项目管理模型
资料来源:孙亚男,王彦伟[70](2005)。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学术界研究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又一大热点,目 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就有30多种[72]。其中,比较有影响 力的模型包括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开始提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73] (PMI-OPM3 )(如图 2-6 所示)、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PMA)的项目卓越模型[74] (Project Excellence Model, PEM)(如图2-7所示)、美国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的五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 模型[71](K-PMMM)(如图2-8所示)等,大都秉承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 程研究所(SEI)提出的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75](SEI-CMM)的基本原则和 框架,是基于“组织”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力”的评价,只是在反映项目管理能 力水平的“能力等级”定义和反映哪些方面的“过程”能够代表相应能力水平 的“关键过程域”定义上有所差异。此外,在我国神舟飞船项目管理实践与探索 的过程中,西北工业大学国际项目管理研究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2005年
共同开发了神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76] (Shenzhou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为SZ-PMMM),不仅能够为神舟飞船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与持续改 进提供一种途径和方法,而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亦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项 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可见,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亦从另一侧面说明并无统一的、 完全适用于不同项目的评价方法,这可能与项目及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有关。但在 众多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中,Robison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英国有超过75% 的建筑业相关企业普通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平衡计分卡(BSC)以及项 目卓越模型(PEM)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项目管理绩效评价[77]。
2.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 如前文所述,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是项目管理相关研究的立足点,对于其改善 的方法与路径的研究同样伴随着项目管理绩效内涵的拓展而得以丰富起来。文献 分析发现,针对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总体上可划分两类:局部改善研究与系 统改善研究。国内外同类研究表现出相似的研究路径,即从最初对于项目管理过 程要素的改善研究过渡到项目管理绩效形成的经济学根源的考量。换言之,从管 理学范式过渡到经济学范式,从目前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的基本趋势[78]。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国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多关注于公共项目,特别是代建制项目的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37][79][80][81][82],并逐步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研究中得以应用 与发展[83]。杜亚灵博士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 主要存在两大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范式:经济学范式与管理学范式[40]。近几 年,随着信任、规范、合作等关系治理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正向作用被逐步剖析 [84],社会学视角(尤其是社会资本理论)下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也初显 端倪。概括已有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体系,如图2-9 所示。
( 1)管理学范式
正如斯蒂芬. P. 罗宾斯强调,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管理活动的效果与效 率 [43]。因此,项目管理活动亦旨在永无止境地追求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管理 学视角下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思维可分为局部改善与系统改善两种[85]。前者寻求 项目管理绩效某一方面指标的优化与控制;而后者则追求项目管理绩效综合目标 的系统化、集成化改善。
1) 局部改善方法 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局部改善方法主要围绕项目管理过程展开,涉及项目决
策、计划、控制等全过程。如Uma和Koshy基于依赖结构矩阵(DSM)构建的 项目规划模型阪、Wei-Chih Wang提出的PROSOFT模型时、Ofer等人的进度安 排模型[88]等用于优化项目管理的计划编制来实现管理绩效改善的目的;Shai Rozene等通过构建的多维度项目控制系统(MPCS)对项目控制进行量化,以期 发现项目管理过程与项目计划目标的偏离[89],Hong Zhang等在研究最短工期的 实现问题时,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去解决资源约束下的工期问题[90]; Matthew和Bruce则通过二次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对缩短工期(赶工)问题进行了 研究[91]。
项目组织结构、领导以及知识管理等方面也是项目管理绩效局部改善所着力 的对象之一。如Christine和William通过实践项目的数据分析,肯定了项目管理 办公室(PMO)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促进作用[92],Might和Fischer指出矩阵式 项目组织结构与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的积极关系[93];在项目经理的领导风格、项目 类型及其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方面,Ralf和Rodney等进行过定性与定量的研 究關;Jina Kang,John M.等人则试图通过知识管理去影响与改善项目管理的绩 效[95][96]。从实践来看,上述研究在特定时期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虽然发挥过 积极的作用,但可以想见这种试图“局部”着力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整体绩效的目 的必然会大打折扣。
2) 系统改善方法
系统式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思维源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系统性与项目 管理活动及绩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借鉴系统理念来解决多维度的 项目管理绩效指标的整体优化,才能实现更好的改善效果。从而集成、组合的方 法以及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综合模型成为主要的工具。如Bruce提出设计与施工 的搭接、知识与信息共享[97],Loosemore等提出的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概念均反映 了利用集成方法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理念[15];挣值法[56] (EVA)、标杆管理施、 项目管理流程再造[98]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PMPR)、价值 管理理论[85]等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均体现出系统式改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项 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所关注;而项目成功的概念提出以来,逐渐开发与使用的各 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如PMI-OPM3[73]、项目卓越模型[74] (Project Excellence Model,PEM)、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的五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 等大多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持续改善于一体,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管理绩效系统 改善的综合模型[71]。此外,项目组合管理(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PPM) 与项目群管理(Programme/Program Management)理论为多项目间的项目管理绩 效改善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项目组合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项目管理绩效, 项目群管理能够获得比单独管理各个项目更大的效益,有利于项目成功。
可见,上述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方法多关注项目管理领域的局部或系统改善 方法,本质上是技术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项目是生产函数”[99]的认知, 从而多种管理学工具、方法及模型的研究受到重视,体现了明显的管理学思维, 或谓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管理学范式。
( 2)经济学范式 项目的内涵从“生产函数”拓展到“临时契约组织”[100]为从经济学视角研 究项目管理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奠定了分析基础,制度安排之于项目管理的“潜在 利润”逐渐受到关注并激发了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项目治理理论在国内外得以 不断发展并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Turner、Keegan对项目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的系列研究以及Winch构建的垂直交易治理与水平交易治理的治理理论框架奠 定了项目治理理论的基本架构[101][102][103],Abednego和Ogunlana则指出项目管理 与项目治理是提高项目绩效的两种途径,二者应结合使用,并指出合理的风险分 担是实现“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关键途径[104]。严玲、尹贻林教授的《公 共项目治理》[105]一书应视为国内研究项目治理理论体系的发轫之作,其中将项 目界定为“临时性契约组织”,构建了项目治理结构、项目治理机制(包括内部 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等核心理论架构,为国内随后兴起的公共项目或代建 制项目绩效及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奠定了理论分析框架。
伴随着国内政府投资项目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模式的推行,国内项目治理理 论的发展在公共项目管理领域得以迅速发展。柯洪博士从代建人选择、代建人激
 
励以及标杆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代建制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方法[37];范道津博士的 研究则主要通过项目组织设计、参与人激励及伙伴关系等角度寻求非经营性政府 投资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方案[39];杜亚灵博士在论证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形成机理 的基础上[106],提出一个较完整的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框架[81](如 表2-3所示),并构建了一个代建制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G—M—P理论模型,
表 2-3 代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框架及要素
框架 基本要素 具体路径
治理 结构 借鉴国外“政府垄断一政府主导(如DB、我国代建制)一公私共 同协商(DBTO/BOOT等)一私人主导(BOT/PFI) ”的管理模式 演变路径,根据公共项目的特征和需要,进行治理结构的创新。
治理机制 基于项目所有
权配置的风险 分担 以风险分担方案为核心,在代建契约设计中实现代建人“权”(项 目所有权)、 “责”(承担风险)、 “利”(报酬)的统一,以风险的 二重性激励代建人提高管理绩效水平
报酬机制 以委托代理理论的最优激励原则设计岀代建报酬契约
代建人选择 设定公正、透明的标准,采用选择性进入的方式组建“代建人俱 乐部”,并结合其声誉建立进入与清岀机制
基于绩效考评
和信息披露的 激励机制 在代建项目管理过程中对代建人分阶段、定期进行多次项目管理 绩效评价,并及时披露信息,使代建人出于声誉效应考虑来实现 项目管理绩效在当期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改善
监管机制 政府监管、社会监管与项目监管的集成:其中,政府监管以强调 法律与监管为主,作为整个监管机制的基础平台;代建项目宏观 监管部门构建职责清晰、机制互补的监督体系;银行、保险公司 及公众发挥社会性监督作用;项目内部监管则主要包括委托人对 代建人的监管及项目管理团队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
利益相关者
参与机制 实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基本原则有二:一是利益驱动,即使各利 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代建项目挂钩,促使其关心与参与项目;二是 配套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使关注各自利益实现的主体能够获得 足够的项目相关信息,便于决策。
资料来源:根据杜亚灵,尹贻林[81]( 2010)整理。
 
将项目治理、项目管理与项目管理绩效统一于一个分析框架(如图 2-10 所示)
 
 
图2-10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理论模型(GMP框架)
资料来源:杜亚灵,尹贻林[82]( 2011)
下,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治理对项目管理绩效的贡献是通过项目管理间接促 进的,而项目管理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具有直接正向作用,治理途径是相对 管理更为根本、更为有效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途径[82]。
总体上看,经济学范式下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目前以项目治理理论为 主要分析工具。在该理论框架下,通常强调项目正式契约机制下的项目所有权配 置优化、合理风险分担与报酬激励机制[107-110],亦关注项目管理代理人的选择[111], 特别是基于声誉效应的选择机制[112]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对于项目管理代理 人的管理绩效考评、监督与信息披露[113][114]也作为重要的外部机制被纳入项目治 理理论框架中来,以期从制度途径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提供整体思路。
( 3)社会学范式
项目治理理论解决了项目管理理论所不能解决的制度层面的问题,通过提高 治理水平来改善项目管理绩效[115]。经济学视角下的项目治理理论强调正式制度 框架的约束,通过严格的合同规范项目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博弈,项目控制权配 置、风险分担及报酬机制等成为合同治理的核心要素[109]。然而,实践中某些公 共项目并无严密的合同却成功地实现了项目目标,相反地,一些同类项目虽然采 用了较完备的合同,却出现了项目管理绩效不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现象[116]。显然, 公共项目治理水平影响项目管理绩效的结论在上述实践中出现了相悖现象,由此 引致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范式紧张”。究其原因在于,公共项目的治理水平不 仅受到正式制度(如合同治理)的作用,也同样受到项目环境中嵌入的非正式制 度,如信任、合作、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且后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发挥着不可忽 视的作用[117]。随着项目的本进一步扩展到“社会网络组织”(如图 2-11 所示), 项管理与治理的情境因素理应包括内嵌于项目环境中的社会关系,关系治理便成 为公共项目治理的应有之义,相应地,项目治理机制合同维度与关系维度的整合 便成为必然,反映了项目治理理论范式张力扩张的内在需求[118]。
 
图 2-11 项目本质的深化与项目管理范式的转换过程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事实上,Smyth和Edkins在分析PPP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行为时已经发现, 各方缺乏信任,应采取积极的关系治理[119]; Eric 和 Jessica 则提出治理均衡 (governance equilibrium),通过显性与隐形合同、声誉和信任等四种治理机制实 现,且关系维和契约维的治理机制能够互补血。Zheng和Roehrichl认为关系治 理和契约治理是互补的交易治理形式,同时采用这两种形式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交 易[121]。这些研究表明,关系治理是影响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理论与实践背景下,社会学范式或者社会资本理论用于项目管理绩效 改善研究的新路径被发展起来。如尹贻林等在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探讨合同治理 与关系治理的整合理论框架(如图2-12所示),在较为成熟的项目治理理论体系 中纳入社会性情景因素——影响项目管理绩效的核心情境变量,如信任,关系、 社会网络等,来改善项目管理绩效[118]。
对于公共项 目 本质的认识深入-
 
 
 
2-13所示),实证检验了不同构面的因素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123]。
 
图 2-13 公共项目社会资本测量模型
资料来源:根据谢继勇(2010)整理。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随着项目本质的内涵不断丰富,项目管理的工具、方法 及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范式或路径不断多样化。从最初管理学范式(或称技术范 式)下通过工具、方法以及集成等手段寻求项目管理绩效的空间,过渡到以项目 为纽带的契约关系的分析,着力通过正式的契约机制的设计与优化为项目管理绩 效改善搭建“制度平台”,寻求更深层次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经济学根源。而 项目社会网络的背景下,随着关系、规范、信任等非正式机制对于项目管理绩效 的影响被不断揭示与验证,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社会学视角得以萌芽并不断发 展。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即项目作为实现组织各种层次目标的 重要手段,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是项目管理领域永恒的主题之一,随着社会、经 济的不断发展,项目的本质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相应地引起了项目管理理论范 式的扩张以及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的多样化发展。
2.1.3总结与评述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以发现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范畴基本包括概念内涵的 阐释、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估与改善等基本内容。其中,项目管理绩效改善作为研 究的根本目的,以其概念内涵的界定与评估为基本前提。总结上述文献研究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其一,项目管理绩效的概念内涵是一个多维度的建构,不同视角、不同主体, 甚至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能对其具体的界定存在差异。但纵观“绩效”内涵 界定的演进历程,仍然可以发现其内涵逐渐从单一维度拓展到多个维度。目前, 项目管理绩效包含“过程+结果”的观点日益为研究者所接受。
其二,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估主要包括评估指标与评价方法两个方面的研究, 前者从最初的仅关注财务性指标,发展到以“铁三角”(工期、成本、质量)等 衡量结果的指标为主要的评估范畴,随之更多的反映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甚至组 织成长,未来影响等多维度指标亦被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也推动了相关的评价方 法的革新。从文献研究结果来看,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相关理论发展比较成熟,对 于其测度的指标体系亦多见诸文献,因此可予以借鉴并开发测量量表,支持实证 研究的开展。
其三,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范式或研究路径并存,在已 有的管理学范式、经济学范式[40]的基础上,社会学视角或者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 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路径亦显端倪。但此类研究更多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 实证研究相对匮乏,因此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采集实践项目样本数据对于项目 管理绩效改善的可能路径进行实践检验,不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基本理论, 而且对于工程管理实践都是迫切需要的。
2.2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研究综述
2.2.1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概念
1.风险
在社会科学领域,“风险”(Risk) —词被高频使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 科均以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风险管理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概括而言,学 者们对于风险的概念内涵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1)当代~1950 年代:较早给出了风险概念的应为美国学者海恩斯( Haynes) 界,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 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 的负担” [124]。威雷特(Allan H. Willet)博士则最早开始对风险进行系统研究, 他将风险定义为“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 [125],并指 出风险包含两层含义[126]:一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二是风险的本质与核心 具有不确定性。从上述观点可以发现,风险被界定为是一种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rank H. Knight)则系统地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两个似 是而非的概念,并从严格意义上指出:可以测定的不确定性是为风险;而不能通 过大数法则进行分析测定的不确定性便是真正的“不确定性” [127(] Uncertainty); 与此类似地,欧文.佩费尔(Irving Pffefifer)也指出“风险是危险状态的结合,由 概率加以测定,与此相对应,不确定性通过信念程度来测定”。换言之,风险是 客观状态,不确定性是心理状态[128]。也就是说,不确定性有大小,与各人了解 与估计风险的能力有关。对其估计完全正确,则不确定性与风险是一致的,反之 就不一致[124]。
(2) 1960 年代~1980 年代:1960 年代以来,对于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化,如 威廉姆斯(C.A. Williams)将风险定义为"关于某种给定状态下发生结果的客观 疑问”[128], “风险是给定情况和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 异”血。C.A.克布(C. A. Kulp)和约翰.W.贺尔(John W. Hall)将风险定义为 “在一定条件下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 [129]。日本学者武井勋对于风险的内涵理 解体现了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综合性,对于前述理论观点进行了整合,他指出风 险是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并认为风险与不确 定性存在差异;风险是客观存在、风险可以被测量等三要素[126]。
(3) 1990年代以来:1996年,普雷切特(Pritchett S. T.)认为,“风险是 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当我们处于一种状态中,即事件的结果可能不同于我们的预 期,那么风险就存在了” [130]。道弗曼(Mark S. Dorfman)认为,“风险可定义 为随机事件可能结果的差异,或指有关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是指预期随机 事件发生的精确度” [131]。还有学者,如哈林顿(Scott E. Harrington)和尼豪斯 (Gregory R. Niehaus)认为,"风险通常的含义是指结果的不确定状态,或者是 实际结果相对于期望值的变动。在其他情况下,风险也指期望值本身(例如,损 失的期望值)” [132]。特里斯曼(James S. Trieschmann)、古斯特夫森(Sandra G Gustavson)和霍伊特(Robert E. Hoyt)将风险定义为“与损失相关的不确定 性” [133]。还有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认为, “风险是确定性消失的时候,世界存 在一不确定性的一种特性。客观上来说,风险是围绕相对于预期而可能出现的种 种不同结果的变化;而主观上说,风险是我们对风险的态度和看法,这些态度和 看法受不确定性、个人、社会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风险还包括风险与风险所处 的大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34]。
2.工程项目风险
纵观上述风险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主流的风险概念内涵仍然强调风险 是客观存在的未来损失的可能性,造成这种可能损失的根源在于环境或者行为具 有不确定性,而这种可能性的大小通常可以被测度。因此,风险的测量通常可以 从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以及损失的大小(或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项目管理领域,风险管理是其中的核心范畴之一,PMB0K将风险管理作 为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之一予以重点关注,并指出项目风险是一种不确定事 件或状况,一旦发生会对至少一个项目目标如时间、费用、范围或质量目标(也 就是项目时间可能目标,按照商定的进度表交付;项目费用目标是在商定的费用 范围内交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135]。可见,这一概念界定本质上仍然沿袭 了一般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并将其与项目管理相结合,但其后果则具有积 极或消极的二重性;王卓甫则将工程项目风险明确界定为“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 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136],关注的是其负面效应。对于工程项 目管理而言,工程项目风险可以认为是在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 收等各个阶段可能遭遇的不确定性事件,这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事件的概率X 事件发生的后果”来量化定义[137]。
3.工程项目风险分担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Risk Allocation)的研究多见于国外PPP项目管理相关 文献,学者们认为PPP协议的本质内核即包括风险分担[138]。对于风险分担的内 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见表2-4 所示。
表 2-4 风险分担的基本概念内涵
序号 学者(文献) 基本观点
1 Uff J (1995) [139] 风险分担是划分项目风险管理责任或者承担风险损 失的过程
2 Hoffman (1998) [140] 对于项目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识别,并且将其在项目 参与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即风险分担
3 M.P.Abednego 等(2006)[104] 风险分担不仅包括风险责任的划分,而且还要进行合 理分配,从而要求识别岀待分配的风险因素(what), 在合适的时间(when),确定其合适的承担者(who), 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how)
4 Hameed 等(2007) [141] 风险分担是一个决策过程,其核心是识别岀潜在的项 目风险因素,并且将其在参与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5 徐勇戈(2006)[142] 风险分担是指合同(交易)双方将合同可能涉及的不 确性外生随机变量(风险)在合同当事人(委托人和 代理人)之间进行分配,风险分担度则用来表示风险 在委托代理双方之间分配的比例
6 朱宗乾等(2010) [143] 风险分担是指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分别承担或共同 承担项目中各类风险的方式、形成风险责任划分的过 程和格局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可见,上述文献对于风险分担内涵的界定基本一致,即确定未来不确定性损 失的责任承担的过程。其核心要素包括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责任的承担对象的 确定以及风险责任承担大小的划分等。因此,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即识别工程项目 风险,并将其合理划分给项目交易双方,明确特定风险应由交易一方承担或双方 共同承担的过程。
2.2.2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要点
国内外对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内“风险分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点: ①从研 究对象上看,国外研究大多集中于PPP/PFI等公私合作基础设施项目;国内的研 究对象则更为广泛,目前广泛涉及PPP/BOT项目、代建制项目、一般工程项目 等。②从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多倾向于实证研究,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是 广泛采用的研究工具,充分收集已经存在的风险分担实践信息并提炼出一般性结 论及趋势,用以指导未来同类实务;而国内的研究方法则更多反映出一种规范研 究思路,一般具有相对明确的合理风险分担的价值判断,期望以此形成指导思想 或原则,研究重心则更为关注合理风险分担的实现支撑机制/模型或工具/方法等。
1.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 随着当今工程项目复杂性提高、参与方增多、风险巨大等特征的变化,风险 分担日益受到重视[14],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有助于项目成功[144]。风险分担实 践需要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指导予以实施,因此对于风险分担原则的总结与提炼 成为风险分担研究的一种主题。
通过分析文献可以发现,Casey、Nadel等较早提出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 论原则,其核心思想体现了风险与收益对等、风险承担者具有足够的控制力(财 务或管理能力)、风险分担结果有利于降低风险、风险实际分担与理想分担方案 保持一致等基本原则[145]。上述风险分担原则的定性描述在当时的工程管理界得 到了广泛认同,即使英国上院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纠纷的一些判例也似乎能够 支持此类原则。而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等则提出了半定量的风险分担原 则,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提高了风险分担的决策可靠性。他们认为风险 分担原则可以通过下述函数予以体现(如图 2-14 所示)[16],特定的风险因素的
| a=f(承担该风险的财务能力,承担项目的技术能力,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分担决策参数 B=f(项目的竞争性,接受风险的激励,财务状况,风险管理能力)
C发生概率,预期结果,风险态度) 图 2-14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决策参数 资料来源: 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1980)。
分担方案的决策准则可以表示为:Uli:):上:尤■;或::'::•::.:":辽[,::■;或 因此,通过对于风险分担的潜在主体(A, B, C,…)的“风 险分担适用价值”、“接受风险的价格”、“风险的大小”等参数的评价,即可以实 现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决策。这一风险分担原则为国内何伯森等学者推介并概括 为风险分担的一般原则——“谁能更好地控制风险且对项目产生最大整体利益 则将风险分配给谁” [146][147],他们结合项目各方的风险态度对这一原则进行了细 化,进一步概括出以下基本原则:①恶意行为或者渎职责任的过错方应该承担由 此引起的风险;②对于某风险,能够以更优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主体应承担此风险; ③因为有效风险管理而获益最大者应该承担此风险;④能够对某种风险进行更好 的预见和控制者,应该承担此风险;⑤风险损失的直接受损方最好承担该风险, 以激励其管理行为。
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 其表述林林总总,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在分担原则之间亦不尽统一。比较有代表 性的风险分担原则的研究走向多样化与系统化,如K.C.Lam等梳理了前人的基 本观点,总结出七条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原则[144],以期支持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决 策实践;Loosemore等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归纳亦体现了这种集成化的 思路,其对于风险分担原则的提炼大致可划分为“可预见性原则”(即能够更好 地预见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等相关情况者承担该风险)、“风险偏好原则” (即风险承担者必须愿意承担某风险)、“控制力原则”(即能够更好的管理与控 制风险者承担风险)、“对价原则”(即承包商提出的风险报价合理而且能够被业 主方接受)等[148]。
然而,工程项目风险如何进行合理分担仍然没有统一的原则,文献分析可以 得出的基本结论可以归纳为:工程项目风险欲实现其合理分担,应秉承一种权责 利对等的思想,且考虑合同各方的意愿和能力。以此为核心,国内对于工程项目 的风险分担原则的提炼与概括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如:何伯森,等、刘先涛, 等对 BOT 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146][149];罗春晖等探讨基础设施民间投资项目中风 险分担的原则[150];刘新平,王守清、安丽苑、邓小鹏等等探讨了 PPP项目的风 险分担基本原则[151][152][153]。整体而言,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研究与归纳,未 能体现出典型的项目类型或属性差异。此外,柯永建等则通过案例分析法剖析了 英法海峡隧道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的成败,并归纳出风险应由对该风险最有控 制力的一方承担有利于项目成功[154];同类研究还包括澳大利亚的悉尼南部铁路 项目[155]、印度尼西亚的高速公路项目[104]、香港的迪斯尼公园项目[156]等。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能够支撑工程项目 风险分担的决策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决策开始正视 项目交易实际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并非机械地采用理论原则予以决策。如Arndt & Maguire 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公认的风险分担原则,现实情境中的风险分担更多 地受到经济/商业需要、债权人需求、议价能力和企业文化、政策的影响[15]。 Loosemore也发现不平衡的权力和谈判策略会阻碍合同起草者按照公认的风险分 担原则去最优地配置权力与责任的初衷,因此尽管合同条款写得很明确,但并不 必然表示接受并管理风险者就是最佳的承担者;事实上,经常是最没有能力管理 者成为风险承担者,其结果则是导致项目完工延误、超支、尖锐的争端,甚至是 冲突[157]。
2.基于示范性合同的“风险分担”研究 对于工程示范合同的分析,是早期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John G. Perry 指出影响风险分担的策略选择应该首先被考虑到,并探讨了 NEC 合同中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一般原则 [158]。 Francis Hartman, Patrick Snelgrove 等认为合同理解(或解释)具有主观性特征,他们认为合同双方不当的风险分担 或者对于风险分配的不同理解将导致未来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合同争议,他们以加 拿大CCDC2合同为研究样本,建立了一个测度这种主观性的模型,其结论为: ①业主、承包商及咨询对于合同条款中有关风险分担的解读通常是不一致的,在 特定团体(如业主)内,成员对于相关条款的解释也有较大范围的不统一分布, 甚至出现极大的离差;②利用风险分担量表(如-5——0――5)去量化合同解释 的主观性,能够让参与方识别出未来合同争议的潜在区域;③单纯利用合同语言 尚不足以清晰明确地分配风险,需要建立一个机制把风险分担的主观认知转换成 客观的理解,从而识别出未来潜在合同争端[159],在其研究中,作者明确了风险 分担应该是某一风险在合同双方的分配应该是一个连续态,从0—100%不等由 各方予以承担,且初步区分为风险分配与分担之间的差异(如x%、y%分别分配 给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共担的比例为1-x%-y%);此后,作者进一步拓展了他们 的研究,以同样的研究思路对比分析了 CCDC2新旧版合同的风险分担条款,发 现业主、承包方及咨询方等对于合同条款的解读主观性仍然很明显,三者对于合 同条款中风险分配及其比例的理解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有效的RA角度而 言,三方的理解很少能达成一致,从而合同执行中的争议仍难以避免;但通过合 同条款的语言、措辞的修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理解的不一致,但其对于 未来争议发生概率的降低仍不理想,合同条款的改善还具有较大的空间[8]。同类 的研究还出现于香港地区,Syed M. ahmed, Riaz Ahmad, D. Darshi De Saram 等 通过问卷与统计分析,比较了香港地区业主与承包商对于建设项目风险程度(度) 的评价及其认知,以及这些风险应该如何被分配的问题,旨在为该地区从业者通 过风险重新分配(Reallocating such risk factors )来完善建设合同提供理论支撑, 他们扩展了 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 ne lgro ve 等人的量表就“风险度”与
“风险分配比例”在抽样目标人群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双方对于风险重要度的 评价有较大的统一性;然而对于风险分担(配)的理解表现出差异:承包商对于 自己独自承担的风险分配得更多,给业主分配得更少;而业主方则对自己分配的 风险更少——表明了业主的风险厌恶态度[3]。目前,国内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成 果尚不多见。
上述研究表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过程, 而合同机制对于风险分担的功能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保障机制,而非实现合理风险 分担的工具:一方面,合同条款的解读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订立的合 同更多地受到情境因素的制约,并不一定体现了公认的风险分担原则。
3.基于风险分担的工程合同优化策略研究
由于合同是业主提供,从而合同条款模糊或理解不一致时,承包商有质疑权 (Contra Preferentem),争议仲裁时往往支持承包商的意见。即合同本身的风险 与其出处有关。合同各方对于条款的解释或理解具有主观性特征。对于RA的主 观认知不同,会使得合同条款中风险分担方案的理解出现多种状态(100%属于 业主或承包商之间有各种分布情况),从而出现相对于业主初始分配时的状态偏 离,因此需要一种合同各方能够参与条款制定的机制并且能够测度这种主观认 知,为条款设计提供一个重要的参数[159]。 而 M.Motiar Rahman, M. M. Kumarswamy 则认为特定项目的风险实质及其程度只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才能 实现评估,而且在项目进展中还会发生变化:新的风险会产生,已有的风险的重 要性会发生变化或者再分配,传统的通过标准合同分配责任与风险的途径已经变 得不合时宜;而量身定制的合同策略(弹性)能够激发联合风险管理越来越被各 方所意识到 [14]。
4.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对于 PPP 项目中风险分担研究是国外学者基本相同的研究对象,但并未形 成统一的理论或原则。 Vega 认为风险分担并无唯一解,亦无固定的模式,应根 据具体项目来确定[160]。 Shaoul 认为很难评价风险应该转移到私人部门的具体程 度[161],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不太理想。Tiong & Alum研究发现 在特许权谈判中,政府倾向于将更多的风险转嫁给私人部门,特别是私人部门不 能有效管理的风险,例如汇兑风险和利率风险[162]。Froud, Shaoul的研究调查发 现:PPP项目的风险分担过于主观,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5]。而英国审计署 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并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政府支付给私人部门的风险贴补 和风险转移量之间是否相当[163] 。 Awads. Hanna 指出建筑业的活动日益律师化 (lawyerization),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建设项目日益增加的风险及其不合理的 风险分担,由于建筑业市场的竞争态势使得承包商难以通过充足的风险费去消化 未来风险事件发生状态下的项目成本,从而承包方被迫通过寻找业主方的变更及 其他干扰活动造成项目成本变化等理由,致使产生合同执行争议[164]。
Ahwireng-Obeng and J.P. Mokgohlwa指出公平的风险分担是将风险配置给能 以最低的成本去控制与影响风险的一方,他们认为风险分担是一个谈判过程,其 所费时间与成本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通过判断性抽样(judgmental sampling) 与雪球抽样(snowballing sampling)收集了南非PPP项目的关键风险及影响其分 担的关键因子,分析得出南非PPP项目中的关键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社会/政 治、管制及法律、借贷、参与方的理解与承诺等风险因素,而①对市场(或非市 场)风险及政府需求的疑虑;②管制与法律制度框架的强度与充分性;③借贷方 的需求;④特许经营协议在质量与成本之间的权衡等因素对PPP项目风险分担 有关键性影响,正是上述因子在现实环境中的不同发展态势,制约了 PPP 参与 方的议价能力,从而实践中的风险分担距离“公平的风险分担”还有差距[6]。同 样地, Arndt & Maguire 发现,相对于公认的风险分担原则,现实情境中的风险 分担更多地受到商业需要、债权人需求、议价能力和企业文化/政策的影响[15]。 Loosemore则发现不平衡的权力和谈判策略会阻碍合同起草者按照公认的风险分 担原则去最优地配置权力与责任的初衷实现,从而尽管合同条款写得很明确,但 并不必然表示接受并管理风险者就是最佳的承担者;事实上,经常是最没有能力 管理者成为风险承担者,其结果则是导致项目完工延误、超支、尖锐的争端,甚 至是冲突[157]。
国内的同类研究则更多地是对PPP项目风险分担国际经验的总结、案例分 析、风险分担原则提炼及研究评述等,如刘新平,王守清、安丽苑、杜亚灵,尹 贻林等[151][152][165]。
5. 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研究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决策的复杂性使得风险分担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Vega 主张工程项目风险分担要达到多赢的局面,应该结合具体项目类型及特征予以分 担[160]。Lucy指出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其项目融资方式的不同将影响政府与私人 部门之间的风险分担量[166]。而Hartman与Arndt则认为风险分担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能够随着外部条件与合同各方情况的变化而改变[7][167],即风险分担的机制或 程序成为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徐勇戈则给出了代建制项目的风险分担影响因 素,主要包括风险类型、风险态度、项目特点、风险激励机制、国际经验等[142]。 更多的研究则是通过风险分担原则的提炼来概括风险分担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如张水波、何伯森通过全面归纳风险分担原则指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并没有绝对 的原则问题,应该根据基本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合同双方的风险态度进行分 配[147];朱宗乾等将ERP项目风险分担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承担者的角度归 为三类并进一步细化为风险承担者的控制能力、承担损失能力、风险管理成本、 承担意愿、预期收益与损失等六个因素[143];邓小鹏等结合PPP模式的风险分担 总结了九条原则[153],但没有具体提炼具体的影响因素;柯永建等通过综述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得出风险分担与项目总成本、项目参与者收益之间关系确 定与双方的风险态度和模式安排等因素有关的结论[168]。此外,郑宪强认为通过 合同分配建设工程风险时需要考虑风险是否可预见、风险预防的成本与收益、合 同效率下的风险归属(risk ownership)等参数[169],上述影响因素概括如表2-5。
表 2-5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影响因素描述及其来源
 
关于风险分担模型的探讨,Francesca Medda基于博弈论探讨了 PPP模式下 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进行风险分担问题,提出双 方进行风险分担的过程为讨价还价过程,遵循比价式仲裁博弈模型[171]。而 K.C.Lam 等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和团队讨论提出了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进行风险 分担的准则,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风险分配模型输出具体风险的最佳 承担者,以提供决策支持[144],同样的研究还包括 Xiao-Hua Jin and Hemanta Doloi[172]。更多关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机制或模型的探讨仍然基于问卷调查,采 取风险分配矩阵的方式进行,如 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nelgrove, Syed M. Ahmed, Riaz Ahmad & D. Darshi De Saram, M.Motiar Rahman & M. M. Kumarswamy , Li Bing et al 等学者的研究 [3][14][159][173],这一风险分担机制成为国 外相关研究的主流模式。
然而,国内众多研究对于工程项目交易双方如何确定最佳风险分担比例的关 注,不断引致众多风险分担定量化、模型化的研究尝试。如,李永强,苏振民分 析了公私双方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完全静态博弈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 PPP 项 目公私双方风险分担的博弈模型,在探讨双方不同风险偏好系数组合的情况下提 出了三种风险分担策略,其研究表明:风险由偏好系数最大的参与方承担将是风 险得以承担的前提,同时也是针对该风险获得整体满意度最大化的条件[174];杨 宇,穆尉鹏则针对PPP模式的特征,提出了 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过程中应用 灰色关联模型[175];杨秋波等对于 PPP 模式下风险在公私双方的分担比例问题, 提出了一个基于马尔柯维茨模型的改进模型,为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谈判提供了 理论上的见解[176]。林媛,李南在分析模型控制系统与人脑决策系统关联性的基 础上,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建立了 PPP 风险分担决策模型,通过对风险分担决策 变量的输入、模糊推理与去模糊化等步骤,给出了 PPP 项目风险分担的决策过 程,并运用MATLAB工具实现了该模型[177]。而范小军等则分别针对影响基础设 施项目融资成本与收益的风险因素,以参与方效用函数为基础构建风险分担比例 确定模型,给出了上述两方面的风险分担的参数解[178]。何涛,赵国杰从合作博 弈角度出发,构建了私人与政府的随机合作博弈模型,给出了风险分担的最佳比 例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算例证实了经过风险转移后的项目总风险下降,提高了合 作效率[179]。
(2)模型应用及优化
风险分担模型的应用研究及其优化相对集中于BOT等特许定价领域,戴大 双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BOT项目的风险分担及其定价机制研究。如杨卫华、 戴大双、韩明杰等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影响污水处理BOT项目特许定价的9个 关键风险,并提出了风险分担建议[180];孙淑云、戴大双、杨卫华等根据实证数 据分析得出了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定价的关键风险分担格局,并考察了其成 因[181];杨卫华、戴大双、韩明杰基于风险分担视角研究了污水处理BOT项目特 许定价机制,给出了单价调整与总价调整两种方法[182];韩明杰,杨卫华在识别 BOT 污水处理定价相关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风险因素对于定价的影响机 理,并在NPV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引入风险成本、风险日进水量、风险投资收益 率等新参数,在政府部门要求与政府补贴两个约束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BOT污 水处理定价模型等[183]。
林一阳对于BT项目业主、投资方及承包方分别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 在“控制力原则”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项目参与方对特定风险承担 的风险满意度,并给出了基于灰色层次理论的计算模型[184],为BT项目单个风险 的分配(不适合一种风险在两个主体上分别承担一定比例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有 效的方法。
宋金波等对于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风险分担进行了量化研究,作者在 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出该类项目的风险因素集,并就此制定问卷在私人部门与 政府部门之间就风险重要度与风险分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SPSS与STATA进 行统计分析,分别得出了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分担策略集,且针对每一项关键风险 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应对策略[185]。
此外,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研究风险分担的又一新视角,刘建英等以交通 BOT项目为例研究了站在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风险分担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并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概念—风险偏好系数,即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本之差,从而 单个项目风险由风险偏好系数最大的参与方承担时,满意度最大[186]。
此外,亦有文献基于风险分担视角研究了代建管理服务定价[187][188]、BT项目 回购基价确定[189]以及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下代建投资包干合同价格确定与 调整[190],等等。
2.2.3总结与评述
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关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 论:
其一,风险分担研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由来已久,并且从聚集于 PPP 项 目的风险分担而逐步扩展至各种其他类型的项目,说明风险分担越来越受到工程 管理界的重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风险分 担原则、风险分担程序设计等技术层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本质上仍然是风险 管理基本理论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管理学范式下的风险分担思维。
其二,风险分担的经济学根源虽然从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以来便成为委托代理 关系研究的重要范畴,但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仍滞后于实践需要,且委 托代理理论的完全合同假设,将交易风险完全抽象为一个参数的研究方法对于工 程项目风险分担及合同优化的实践指导性明显不足。近年来,项目治理理论得到 长足发展,风险分担被视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合同机制下与代理人(或承包商) 的激励紧密衔接,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且集中于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 研究领域,如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所代表的学术团队便提出了制度层面(项 目治理理论视角)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风险分担被视为重要的正式制度在 合同安排中被强调。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积极作用亦在此研究范式 下被多次提及,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或路径仍然带有明显的“黑箱”色彩。
其三,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表现为不平衡发展态 势。换言之,对于工程项目为什么需要风险分担(Know-Why类知识)的理论基 础,目前仍然缺乏严密论证的理论框架,其理论基础并不扎实;但如何进行风险 分担(Know-How类知识)的技术支撑层面的研究却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项 目管理及合同定价等领域,如尹贻林教授学术团队基于风险分担的代建合同定 价、BT合同定价,大连理工大学戴大双教授学术团队基于风险分担的BOT项目 合同定价等。
概括而言,可以认为管理学范式下的包括风险分担原则、风险分担程序与方 法、风险分担模型等技术工具与方法的研究已经成熟;经济学范式下的工程项目 风险分担研究亦显端倪,并主要集中于项目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公共)项目管理 绩效改善。已有成果中虽然已开始论及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积极作用, 但其实证关联分析尚未见诸文献。
2.3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项目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2.3.1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
通常,PPP项目是风险分担研究的重要领域,Peters认为如何在项目参与方 之间分配风险是 PPP 项目协议的本质[138],而风险分担是项目合同的谈判过程及 其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148]oF. Ahwireng-Obeng and J.P. Mokgohlwa等提出合 理的风险分担能够最优地实现对参与方的激励,确保PPP项目的高质量交付及其 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服务)供给[6]。Hayford, O.认为,在PPP项目中,实现“物 有所值”的最大驱动机制在于风险的转移,即项目风险被合理地转移给私人部 门,由其更好地控制风险从而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 务)[191]。M. Loosemore and C. S. McCarthy认为建设项目的和谐、效果与效率的 实现,依赖于合同风险的有效分担 [15]。国内学者对于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 的关系亦同样进行了大量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如杨秋波、候晓文将风 险的识别与合理分配视为成功运用 PPP 模式的关键,提出风险分担是风险管理 的核心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合同期,一个好的风险分担框架可望降低项目双方的谈 判时间与谈判成本[176];韩传峰,王玉虎从项目管理视角出发,指出有效的风险 管理是实现项目目标的保障,而合理的风险分担则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 在此假设前提下,作提出了一个以合同体系为中心的工程风险管理模式[192];周 利安总结了国外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特点,认为项目本身的风险以及合同各方分 担风险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系到业主的项目投资是否能在保证质量 和工期的前提下得以控制[193];楼海军则认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问题会直接影响 到工程的投标报价、项目实施和争端解决,风险分担的功能在于其具有“激励相 容性”,即“风险分担应能够激励合同双方努力使己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有 利于完成项目总体目标”[194],等等。
2.3.2风险分担与项目绩效(项目成功)的关系
在PPP项目中,“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被视为项目绩效的核心标 准,Amos, Dewatripont and Legros, Grout等学者一致强调在公私双方合理分担 PPP项目风险是实现“物有所值”的重要保障[195][196][197];类似地,Chapman也提 出风险分担是PPP项目全面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的观点[198];但是,John Quiggin 对于澳大利亚PPP项目的运行绩效及其风险分担效率进行研究后提出,因为PPP 项目运行绩效的样本数据缺乏,且第一代澳洲 PPP 项目的整体绩效不高,从而 评价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绩效的作用便具有不确定性,实证数据的缺乏使得上述评 价往往更依赖于合同设计的一般原则去评判风险分担的效率[199]。
M.Motiar Rahman & M. M. Kumarswamy 则提出 PPP 项目的绩效(或“物有 所值”)与公私双方风险分担的具体的程度相关的思想。他们认为,随着私人部 门承担的风险量的增加,项目效率上升,总成本下降,资金价值(Value for Money) 也上升;但超过一定程度,风险继续向私人部门转移,又将引致相反的结果[14], 从而提出风险分担存在一个合理区域的思想,如图2-15。
 
图 2-15 PPP 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资金价值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 M.Motiar Rahman & M. M. Kumarswamy (2002)整理。
 
Oudot则侧重于研究风险分担对于项目总成本的影响,他其将归结为三个效 应:生产成本效应、交易成本效应和风险承担成本效应。其中,生产成本效应是 指风险分担可以激励承担者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项目的生 产成本;交易成本效益是指如果具有明确的风险分担准则和格局,会避免双方在 这个问题上的复杂谈判,减少谈判时间和成本;而风险承担成本效应是指承担风 险的一方会要求相应的风险补偿,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200]。
此外,Xiao-Hua Jin指出PPP项目的项目绩效明显依赖于风险分担策略是否 有效[172]。范小军,赵一,钟根元将风险是否合理分担视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能 否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风险分担对于项目成本与项目收益的影响机 理,分别从影响项目成本与影响项目收益两个角度构建了政府与项目主办方之间 的风险分担比例模型[178]。
2.3.3总结与评述
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绩效或项目管理绩效的积极 作用基本为众多学者所共识,风险分担的重要功能的研究亦因此变得重要而活 跃。虽然,国内外文献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基本功能的研究多聚焦于其对项目 绩效(或项目成功)或项目管理绩效的促进作用方面,但其结论多出于经验判断 或先验式地推断,亦即从研究方法上说,一般采用理论推演,而相对缺少实证或 案例研究,因此其结论是否能够反映实践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实难以评估。且由 于项目管理绩效、项目绩效所涵盖内容的交叠,因此,风险分担对于上述二者的 具体影响效果明显存在较大的“灰色区域”,从而亦难以揭示出风险分担对于二者 的影响机理。
2.4 本章小结
本章围绕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 绩效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文献分析,奠定后续理论模型构建的研究基 础。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其一,首先梳理了绩效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拓展的基本沿革,在此基础上比 较了项目绩效、项目管理绩效等核心概念的差异;然后,以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 为核心,详细整理了目前关于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与改善的一般方法及研究范 式,此部分亦为后续研究中对于项目管理绩效进行操作化定义的理论基础。
其二,详细归纳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首先,简要阐述 了风险、工程项目风险、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等基本概念;其次,归纳了工程项目 风险分担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分担原则、风险分担影响因素、风险分担机 制或模型、基于风险分担的应用研究等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旨在形成一个相对 完整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内容体系,以期服务于后续研究中解构与重构工程项 目风险分担的基本理论架构。
其三,以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项目绩效的相互关系为核心主题,对于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从而支撑理论假设的提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本章首先回顾过去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予以梳理,并概括后续研究可以继续拓 展的空间,进而围绕本文的研究主题提炼出本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基 于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概述相关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构建其研究框架,形成解决 科学问题研究的研究思路。
3.1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绩效、风险分担以及二者之间 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主要涉及基本概念、核心范畴、主要的研究内容 要点等研究成果。围绕本文的选题,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以总结如下:
(1)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成为工程管理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主题,随着项目 管理绩效内涵的多维度拓展,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越来越注重系统化的制度层 面的改善路径研究。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项目管理绩效从最初关注项目的财务性表现[45], 逐步发展到工期、质量、成本等结果性指标并重,即所谓的“铁三角”时代[48], 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反映项目管理绩效的核心构 念。鉴于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对于结果的直接影响,一些反应项目管理的过程性指 标也开始被考量,相应地,项目管理绩效被视为“过程+结果”的综合反映[31], 并开始关注未来,注意到项目的可持续性表现[40]。
项目管理绩效概念内涵的拓展,催生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 法的革新,其目标仍然是期望实现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可以发现,伴随着上述 研究进展,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改善路径研究便逐步活跃起来,出现了 不同的研究范式与改善路径[40]。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相关总结,指出管理学研究范 式下的主要改善路径主要是通过技术工具或方法的革新或集成运用来达成项目 管理绩效的局部或系统式改善,但其改善空间已日益萎缩;经济学研究范式随着 项目治理理论的兴起以及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中的运用而不断形成,因 其专注于制度层面问题的研究,考量项目管理的制度框架之于项目管理绩效的 “制度绩效” [113]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更为有效的改善项目管理绩 效的路径。目前,制度层面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框架的基本核心在于通过合 理配置项目控制权、风险分担与报酬机制整合,实现对于实施项目管理的代理人 (代建制项目中的代建人或一般施工项目中的承包商等)“责、权、利”的统一, 主要通过事前的合同优化与事后的合同治理来实现项目管理绩效的系统式改善。
可见,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成为工程管理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命 题,项目管理绩效内涵的界定与评估作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基础与前提,催生 了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范式形成与改善路径的构建,已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研 究结论。
(2)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研究成果丰富,测量的核心构面开始形成。 在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中,绩效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项 目管理绩效改善的依据与基础,又是衡量改善路径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换言之, 项目管理绩效是否得以改善必须通过绩效测量得到最终的确认。由于绩效的多维 性,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同样有不同的指标体系,如Ibbs C W, Reginato J,Kwak YH等众多学者[40][45][48][49][50][51]均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指标指标体系有过深入 的探索。虽然,学术界出于不同的研究目标,或者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项目管 理绩效的指标体系存在复杂多样性,但其测量的核心构面已基本形成,在众多测 量项目管理绩效的指标中,工期、成本、质量以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201]等被众 多学者所公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测量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奠定了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精细化、定量化研究的基础。
(3) 以合同优化为立足点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支撑手段/工具的相关研究 发展较为成熟。
工程项目合同是承发包双方界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亦是工程项目 实施过程中双方权利、义务重新调整配置以及争议解决的重要依据,是项目管理 绩效改善的核心支撑机制,因此对于工程项目合同的优化历来成为工程管理学界 的重要主题。风险分担作为合同机制的核心要素,在项目大型化、复杂化、风险 程度高的发展背景下,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因此,围绕形成合理的风险分担格 局,以期优化工程项目合同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学者们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 担的概念内涵[104[139][140]][142][143]、风险分担原则[16][147][144][148][153]、风险分担过程模型 [3][14][144][159][171][165][174]、风险分担方案的调整与优化[3][8][14],甚至是特定风险在分担 主体间的具体分担比例[176][179][184]等基本研究内容均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整 套可以支撑项目交易双方分担项目风险的工具、方法与模型,得出了比较丰富的 适应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管理实践的操作化工具。
(4) 制度层面关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研究中,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 理绩效的贡献开始受到关注,得出了部分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结论。
制度层面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以项目交易合同为 载体来展开,合理的风险分担可以改善项目管理绩效最早被 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 等所论述[16],并逐步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界相对公认的基本观点,如 F. Ahwireng-Obeng and J.P. Mokgohlwa, Oudot, M. Loosemore and C. S. McCarthy, 杨秋波、候晓文等学者的相关研究 [6][15][176] [200]均认同这一基本观点。其研究方法 主要来自于理论思辨或经验判断,但却成为众多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相关研究的出 发点与立足点,如众多研究风险分担机制构建的文献,通常假定通过合理的风险 分担能够促进项目管理绩效与项目绩效的提高,促成项目成功。虽然,这一结论 带有一定的先验性,并未得到严密的量化实证,但仍然为相关研究的文献所基本 共识。
3.2后续研究待拓展的空间
围绕本文研究选题的文献研究旨在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项目管理绩效及 其相互关系等相关研究已有的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不仅能够概括目前相关研究 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现未来 可拓展的研究空间。结合本文的研究选题,后续研究至少可以在下述内容予以发 展与完善。
(1)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研究迫切需要有效的实证检验,并揭示 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在理论上得出了丰富的成果,管理学范式下各 种技术工具的使用或革新为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提供了直接的路径;经济学范式 下通过制度层面的有效设计与优化能够提供系统式的改善方案[40];社会学范式 下,尤其是社会资本中诸如信任、合作等要素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123] 也开始为学者们所提及。可见,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或方案研究成为学 术界很重视的一个研究选题,但多数研究仍然出于理论判断,较少予以实证检验 各种改善路径之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具体贡献,从而亦难以深入揭示各种影响 因素之于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后续研究亟待深入梳理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 影响因子,并基于实践样本检验各种改善路径的有效性,并揭示其具体的作用机 理,为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制定精细化决策方案提供支持。
(2)系统梳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相关基础理论,拓展风险分担的理论内 涵,构建整合的理论框架,使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视角逐步从技术层面深入 到制度层面。
如前文所述,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支撑工具、方法以及模型等技术层面的研 究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支持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但总体上看来,此类研究主 要贡献了 “Know-how” 一类知识,并且工具、方法的优化虽然提供了更好地分 担风险的操作性工具,但并不能因此激励交易双方通过采用此类工具、方法来优 化项目风险分担。通过合同机制来实现合理分担项目风险需要更深层次的驱动 力,对于交易双方特别是业主提供激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剖析“什么是风险分 担”、“为什么要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等命题。换言之,相对滞后的风险分担 的理论内涵、风险分担的功能等学理性研究命题,在工具性研究命题解析日益完 善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相关研究的瓶颈,只有与之相关的 “Know-what”、“Know-why”类知识的产出,才能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风险 分担理论的完善与实践应用的拓展。为此,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整合 风险分担基础理论,剖析其理论内涵,进而构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框架, 已成为后续研究中的核心命题。
(3)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已成为工程风险分担实证研究 的瓶颈,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重要性随着 PPP 模式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 视,并随之向其他多种项目交易模式拓展,目前已经被视为项目交易效率(如“物 有所值”)、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地位从最初被视为项目风险管 理中相关主体应对风险的一种策略提升至项目交易效率保障的制度化机制,成为 合同选择与优化的重要决策参数;并且基于风险分担的应用研究已经迅速得到重 视与发展,得出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如项目交易模式的选择与优化[202],工程项 目交易合同定价[183][189][190][ 203],等等。然而,风险分担之所以重要的理论基础或 决策依据仍然不足,现有文献鲜见风险分担的评价研究,从而基于风险分担的各 种理论或实践探索结论的信度仍然有必要予以实证考量。因此,结合工程项目风 险分担的理论内涵,给予其操作化测量的定义,开发风险分担的测量与评价便成 为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4)基于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性与阶段性特点,进行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 分担研究,完善缔约前的合同约定与事后治理的风险分担系统优化框架。
合同仍然是目前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担的主要载体,虽然学术界对于风险分 担的研究已经产生了阶段性配置的思想,但大多数研究仍然重点关注缔约过程中 的风险分担,形成约定合理的风险分担合同条款是主要的研究目标,体现了“事 前约定”的风险分担逻辑。因此,此类研究尽管存在风险分担阶段性配置的理念, 但对于风险分担的“事后治理”仍然明显考虑不足。事实上,通过“事前约定” 显然不可能穷尽项目风险,从而不能考虑合同履行阶段产生的新风险,而且亦不 能关注项目实际情况的改变使得原来的风险配置不当难以履行的情况,而此类事 件常常成为合同履行过程中交易双方发生争议的重要诱因。总体上看,“事前约 定”逻辑下的风险分担研究相对成熟,缺乏“事后治理”逻辑下的风险再配置的 考量,使得合同分担的合理性与否更多为初始合同所承载,这便不可避免的产生 风险分担合同设计“完备性”与“灵活性”的选择悖论。显然,将风险分担的 “事前约定”与“事后治理”有效结合,相应针对缔约阶段与履行阶段的风险分 担实践,不仅在理论上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进一步完善,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 义,从而成为后续研究中需要深入探索的学术命题。
(5)多维度测量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模型化描述二者之间 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
虽然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项目绩效的影响为众多文献所共识,但是 大多都只停留在经验判断或少量的理论思辨层面。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之间 的关联性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模型化描述,实证研究则更少。从管理研究的一般 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在相对稳定的管理情境中,选择与界定研究命题的核心变量, 基于演绎法或者归纳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而构建理论模型,已经成为主 流的研究范式。然而,鉴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灰箱”色彩, 对于其操作化测量研究相对不足,制约了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的机理探 索。但仍可预见,随着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事前约定”与“事后治理”的整合, 以合同为纽带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便具有阶段性与可测量性,奠定了工程项目风 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关联性分析的操作化基础。模型化描述风险分担与项目管 理绩效的关系,实证分析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便成为后续的重要研究内容。
3.3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文献研究的系统思考与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选题,可以提炼出以下需 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梳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础理论,构建缔约阶段的风险初始分担与 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风险分担的两阶段理论模型。
尽管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阶段性与动态性,从不同视 角对于风险分担提出了阶段性配置的基本框架或程序,亦有少量文献开始意识到 合同履行阶段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再次分担,特别是工程项目的索赔,多数学者 均明确指出其学理基础即风险再分担。但从整体上看,多数研究仍然相对注重合 同签订之前的风险分担,风险分担的“事前约定”仍然是目前的主流研究内容, 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过去相关研究中忽视的合同履行过程中 的风险再分担纳入研究视野,通过系统梳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础理论,把合 同中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有机统一,构建缔约阶段的风险初始 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的两阶段整合理论模型,旨在形成工程项目风险分 担的完整理论分析框架,不仅可以拓展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内涵,亦能够为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提供更好的操作指引。
(2) 聚焦以合同为纽带的风险初始分担与再分担,通过系统地文献归纳与 理论演绎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担进行多维度测量。
虽然风险分担之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积极作用被众多文献所认同,但并未 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或者合理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正向作用的具体贡 献仍然具有“黑箱”色彩,其主要的瓶颈在于缺乏对于风险分担的操作化测量。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研究所构建的两阶段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系统整理工程 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的已有成果,从不同维度归纳与演绎得出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 再分担的测量维度,并开发出测量量表,尝试赋予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可测量性, 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相关实证研究奠定操作化基础。
(3) 基于实践样本项目信息,探索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 管理绩效的影响路径,揭示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既是工程项目交易合同设计的核心要素,又是项目管理绩 效改善的重要路径,但其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具体作用机理一直未能以明确的揭 示。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风险分担的精细化、定量化决策十分不 利,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业主形成风险合理分担的理念激励不足。鉴于此,本文 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测量量表,收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实 践样本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来剖析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具体影响路 径,从机理层面揭示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以期形成工程项目管理绩 效改善的风险分担决策的理论指导方案。
3.4本文的基本概念界定
鉴于概念是科学研究中的现象及可观察的结果[204],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石。 因此,本文在此对后续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避免可能存在的 研究视角或目标的不同而造成的理解差异,澄清由此而可能引致的误解,并奠定 操作化测量的统一标准。
3.4.1契约与合同
“契约”一词,俗称合同、合约或协议,英文为 Contract(or compact, or covenant)o在法学的概念体系中,《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将其界定为“契约是
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 债务” [205];在《牛津法律大词典》中,契约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之间 设定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在我国《合同法》中,则界定为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的协议”。法学的契约概念涵盖了“自由、正义”之义,即具有缔约自由、 机会均等和公正合理等特征。
然而,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契约的概念内涵则比法学概念宽泛得多,它不 仅包括了具有法律竞争力的契约,也包括一些默认契约及隐含契约。经济学中的 契约概念,是将所有的市场交易都视为一种契约关系,并将其作为经济分析的基 本要素。经济学含义上的契约是一种交易各方对其经济行为的未来业绩的界定及 未来风险进行配置的方式,界定了交易者的市场关系,契约机制的设计则为保障 共同交易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一种工具[206]。
因此,契约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概 念相比,法学中的契约表现了一种狭义的概念,等同于“合同”一词。本文中对 于契约与合同不作具体区分,在提及契约一词时亦包含合同含义。
3.4.2 初始风险分担
在本文文献研究部分可提及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相关研究中,工程项目风险 分担是一个界定比较明确的基本概念,即,即确定工程项目未来不确定性损失的 责任承担的过程[104][139][140][141]。基于此,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风险责 任的承担主体的确定以及风险责任承担大小的划分等过程均纳入这一基本概念 的外延中。
在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中,工程合同是实现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配)的主 要载体[169][207],并且学术界认为建设工程合同缔结与履行的核心经济学问题就是 工程风险的有效分配问题。但是,通过合同分担工程项目风险并非总是有效的[14], 通过合同条款形成的风险分担格局存在不完全性,换言之,在合同之外依然存在 未能明确分配(担)的工程项目风险[207]。究其根源,仍在于合同的不完备性。 但由于工程合同目前仍然是保障项目交易双方预期利益的核心机制,虽然招投标 阶段形成的交易合同未能对项目风险分担安排实现完备,但通常会预留“事后治 理”机制[208],俟未来风险事件发生之后据此实现双方利益的有效校正,对于原 有分担方案不再适宜或新出现的项目风险进行再次分担,使得交易合同能够稳定 地得到履行。可见,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中,招投标阶段所缔结的交易合同只 能实现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初次分配(担),未来依然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或 补充,基于此,本文对于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载入工程合同中的风险分担安排界 定为初始风险分担,其可以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合同条款得到识别与分析。
3.4.3风险再分担
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的概念在近年来开始见诸文献,M.Motiar Rahman & M.
M. Kumarswamy 认识到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性特点,他们指出特定项目的风险 实质及损失程度只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才能实现评估,而且在项目进展中还会发 生变化:新的风险会产生,已有的风险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或者需要再分担 [14]
(Reallocating)o刘新平,王守清将PPP项目中公私部门达成交易以后的合同履 行阶段整体上视为风险管理与风险跟踪阶段,并提出若已经在合同中得以分配的 项目风险发生预料之外的变化时,亦需要再次予以分配[151]。更多的与风险再次 分担相关的概念见诸于工程价款管理研究的学术文献中,如杜亚灵,尹贻林等认 为风险再分担是对初始合同中不合理分担的风险及履约过程中新出现的次生风 险分配的一种应对机制,具体表现为变更、调价、索赔等表现形式[208];在此类 研究中,施工阶段工程索赔的学理基础为风险再分担被众多学者所共识 [209][210][211];此外,赵鑫钰从工程变更估价的角度论及了风险再分担问题[212]。可见, 目前对于风险再分担虽然并未出现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其发生的时间范围与主要 的表现形式却基本一致,基于此,本文认为风险再分担是对初始风险分担方案的 弥补或调整,可具体表现为工程变更、调价与索赔等形式,其分担的风险主要有 两类:其一是初始风险分担虽然已经约定,但在合同履行中已经不能适应具体的 项目实践需要予以重新调整的风险;其二是初始风险分担未能约定,而在项目实 施过程中已经发生的项目风险。
3.4.4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
在绩效管理相关文献中,对于绩效的内涵界定主要包括三种基本认识,即绩 效内涵的“结果论”、“过程论”与“综合论”。绩效具有多维度的特点目前基 本为大多数文献所公认,因此绩效被认为是“结果+过程”的综合[23]。工程项目 管理绩效的概念内涵一直随着“绩效”内涵的拓展而不断丰富,在其概念内涵演进 的过程中,出现过4种绩效观[40]。目前,将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视为“结果+过程” 的综合性观点似成主流,即项目管理绩效不仅应该包括项目建成之后的静态结果 性指标(如工期、成本与质量的计划目标实现程度),还应该考量建设实施过程 中的行为。白俊锋博士试图打开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过程绩效”测量的黑箱, 结合我国代建制项目实施的基本程度,探索性地构建了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 理绩效的测量指标[41]。本文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概念内涵界定基本采用上述 文献的观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可以理解为项目管理的“结果+过程”的综合反 映,即在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管理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 果性(Effectiveness)的前提下,与项目目标相关的动态的组织行为以及这些行 为所产生的静态的结果。
3.5 本文的理论基础
3.5.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由罗斯(Ross)、约翰逊(Jensen)与麦克林 (Meckling)提出以来[213],已历四十多年,威尔森、斯宾塞和泽克海森、罗斯、 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格罗斯曼和哈特等学者亦为该理论的发展做出过开创性贡 献,现已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经典理论,广泛用于契约分析及契约设计 等相关领域。
一般认为, 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主要源于“专业化”
( specialization) 。当存在专业化时,即可能引致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在这 种关系中,代理人因其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214]。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及由此获得的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促成了建设项目 专业参与主体的日益多元化[215]。业主通常没有能力进行专业化的勘察设计与施 工,需要通过建筑市场的交易行为把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 专业化工程咨询(包括监理、造价咨询等各种专业化咨询)等任务交给具备合格
 
 
资质的市场主体具体实施。业主则通过市场选择机制、谈判机制及支付手段等对 上述市场主体予以选择与控制,以期达成均衡契约来实现其项目建设的意图与目 标[216]。在这样的交易制度下,各参与主体通过与业主建立契约关系形成了工程 项目“临时性契约组织”(如图 3-1 所示)。在工程项目契约体系中,业主与承 包商之间的契约关系最为关键,二者之间形成典型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214]:
①业主对投资与项目拥有终极所有权,承包商依据施工合同的授权获得了项目实 施过程中的决策权与控制权,形成了业主财产所有权与承包商控制权的分离[37];
②专业化分工使得作为“代理人”的承包商具有私人信息,其不仅更了解建筑市 场的情况,而且其自身的技术水平、人员配置与能力、机械设备、管理能力等均 属于私人信息,业主无法确切了解,即使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亦只能观察到项目 绩效的实际结果而不能证实其努力程度,从而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 不对称[216];③业主与承包商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业主期望是在一 个可接受的价格水平下,按期获得合格项目的交付,其关注的是一个综合绩效目 标;而承包商参与交易的直接激励是获得施工利润,以支持企业的运行与发展, 二者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147],基于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定,二者均有通过签 订契约获取分工效果增进自身效益的动机。
因此,业主与承包商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不仅存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核心命 题,即“代理人问题” [217]与“风险分担” [218]问题,而且在工程项目这种缓期交 易[169]中甚至更为严重。在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上述委托代理关系的运行模式 通常如图3-2 所示。
 
图 3-2 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运行模式
资料来源:王晓州(2008)
 
学术界通常认为,解决“代理人问题”的对策主要在于三个有效的机制,即 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与制约机制[219]。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 研究,通常与激励合同设计相结合,由于在代理合同中加入风险分担因素可以有 效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成本与激励成本[220],业主与承包商分担工程项目的风险 便成为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变相的激励措施之一[216]。业主通过制定工程项目的 招标文件公开选择承包商,通过契约将大部分项目风险经过传统的招投标程序转 移给承包商[221],并利用合同机制来平衡承包商承包该工程的价格及其风险(可 控制的、不可控制的)承担意愿[222];但不适当的风险分配将导致额外的项目成 本,如承包商加大标价、增加后期索赔等 [223]。王晓州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为了 解决承包商的“代理人问题”,必须在合同设计中让其承担部分不确定性风险, 并从中得到相应的补偿,这种风险承担与激励的匹配也有助于解决承包商的道德 风险与逆向选择[216]。因此,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通常被 视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合同设计与优化过程中重点考量的核心。
3.5.2 项目治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由于项目本质属性的认识深化而演进,在项目作为“生 产函数”时,理解项目的投入(资源)与产出(绩效)之间的关系成为项目管理 的重点,因此,项目管理绩效被视为一系列管理工具与方法集合的作用结果,从 技术层面优化管理方法、优化组织结构构成了项目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在这一 时期,项目管理绩效的相关研究明显具有技术范式的特点,并以 PMI 等组织发布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作为其典型的代表性成就。由于技术范式对于项目管 理绩效改善的空间日益狭小,项目的本质属性被学术界重新考量,从“生产函 数”到“临时性契约组织” [101]是项目本质的一次内涵升华,开启了项目管理理 论的经济学研究视角,以项目契约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与不完备契约分析为核 心的项目治理理论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项目治理理论分支。如 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所代表的学术团队,则主要基于经济学视角,以公共项 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其进行研究,并构建了比较完整的项目治理理论体系,主要围 绕项目治理功能、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79]等范畴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项目治理是 一种制度框架,决定了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权力与利益关系,并据此完 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交易[79][105][201]。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项目治理的核心在于妥善 处理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监督、激励与风险分担等问题 [105]。山东大学丁 荣贵教授所代表的学术团队,对于项目治理的研究则主要出于管理学视角,强调 项目治理问题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权利关系,项目治理的目标是为项目管理提供适 宜的管理环境,主要包括资源供给的保证和管理、技术方式的提供[224],等等。
在不同的项目治理理论分支中,风险分担均被视为项目治理的核心机制之 一。沙凯逊等认为在复杂的项目委托代理关系下,风险分担、激励机制是最重要 的治理机制[225]。Abednego等,Klakegg等,成虎教授,柯永健与王守清教授都 对项目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104][226][227][228]。 Abednego 和 Ogunlana更进一步论证了必须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Proper Risk Allocation)才 能提高项目治理的绩效,实现“善治”(Good Governance)[104]。概括而言,项 目治理理论视角下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主要的方向。
( 1 )强调风险分担的激励功能,并寻求通过风险分担优化合同设计。
基于项目的“临时性契约组织”的本质,项目治理被认为是一套规制项目管 理运行体系的责权利制度框架[79],通过形成与维持工程项目契约组织的良好“秩 序”[40]为工程项目管理贡献“制度绩效”[113] 。在该理论框架下,风险分担作为 项目治理的核心机制,与项目所有权配置、报酬机制存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①作为建设实施过程的主要决策者与实施方,承包商在某种程度上代行业主的建 设期管理职能,因此承包商必须获得相应的项目控制权,以期及时对项目管理实 施过程进行科学的决策,但承包商获得项目控制权必须要求承担一定的项目风险 [107];②工程项目承发包实践中,业主作为唯一的买方通常基于制定交易规则(招 标文件)的优势,向承包商转移大量的项目风险[221],使得承包商亦必然要求获 得相应的项目控制权;③项目风险的二重性使得承包商面临着获得风险收益与风 险损失的未来不确定性[229],业主为此提供的报酬机制便成为平衡其风险承担意 愿的关键性激励因素。因此,在业主与承包商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有效统一承包 商的“责(风险分担)”、“权(项目控制权)”、“利(报酬)”的整体激励 方案,即成为项目治理理论范式下风险分担机制设计的基本逻辑框架(如图3-3 所示),并最终体现于项目承包合同设计中,体现出该治理理论分支对于风险分 担的研究的立足点仍然是正式的契约机制的理念,与此一脉相承的延伸性研究
 
以项目契约组织为载体
图 3-3 项目治理视角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基本逻辑框架 资料来源:赵华(2009)。
 
便涉及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优化[220][230]、合同定价[187]等主题。
(2)强调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治理角色与风险分担管理过程。
山东大学丁荣贵教授及其团队对于项目治理及其项目风险的治理形成了另
一种研究思路,他们更为关注项目治理的“过程”、“交互性”及“多主体性” 等特征[231],认为项目治理是建立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于项目的治理角色关系的过 程,从而用以降低项目治理角色承担的风险,并为项目目标的实现、满足利益相 关者提供可靠的管理环境[224]。而进行项目治理研究的本质特点即是通过动态的 项目治理结构作为研究立足点,以项目利益相关者及其治理角色承担的风险为研 究主线,以治理角色的责任及其成效作为治理权利衡量与配置的依据[232]。从而, 该团队认为其他治理分支理论侧重于研究静态治理结构下的治理机制改善治理 绩效的效率可能存在不足,而代之以“动态治理角色网络” [224]可能是更好的选 择。
在此基本理论背景下,他们构建了一个项目治理研究的P-R4迭代模型(如
图 3-4),试图通过这种统一的治理过程模型来实现不同项目的治理。
 
图 3-4 项目治理研究的 P-R4 迭代模型
资料来源:丁荣贵,费振国(2008)。
 
上述研究框架的核心要素及其治理过程基本步骤见表3-1 所示,显然,该团 队对于项目治理的动态过程更为关注,而项目治理角色、项目风险承担及治理角 色关系的建立是其强调的核心要素,并以之动态迭代于多项目管理的治理过程 中,以期提高项目治理的成熟度,该理论研究模型中也强调多个主体对于项目风 险管理的责任及贡献,隐含了内在的风险分担理念,但并未形成成熟的分担机制。
表 3-1 项目治理研究 P-R4 迭代过程的基本步骤
阶段 阶段目标 核心步骤
R1 项目利益相关方需求 (Requirements) 获取和明确 (1)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2)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挖掘
(3)项目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明确
(4)项目利益相关者需求之间的冲突的化解
R2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治理 角色(Roles)划分与确定 (1)需求责任主体的寻找
(2)项目治理角色的确定
(3)需求满足责任的划分
R3 项目治理角色承担风险
(Risks)识别与处置 (1)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角色风险识别
(2)治理角色风险的分析
(3)治理角色风险的化解措施
(4)治理角色风险触发条件的监控
R4 项目治理角色关联关系
(Relat ion-ships)的建立 (1)治理角色风险管理角色界定(2)风险管理角色的控制
(3)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管理角色的认可
(4)项目治理角色关系的建立
资料来源:丁荣贵,费振国(2008)。
 
3.5.3契约经济学
合同机制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配)的主要途径[169][207],建设工程合同履行 中核心的经济学问题即是工程风险的有效分配问题。从本质上说,“契约法(合 同法)的实质问题是风险分配问题,所有的交易都被导向一个从来不能免除不确 定成分的未来,契约或者协议可以被视为一个期待得失分配的协议”[233]。因此, 契约经济学相关理论成为指引工程项目合同风险分配的重要理论基础。
根据诺思(North)的观点,契约可以简单地分为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契约安排 及交易行为,而后者可进一步分解为人情式的交易与非人情式的交易及相应的契 约安排[234]。而在经济生活中,非人情式交易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部分,相应地 发展出古典契约理论、新古典契约理论及最近20来年出现的现代契约理论。
( 1)古典契约理论
古典契约理论的产生受到霍布斯、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创立的社会契 约论的重大影响,其核心思想体现了以下特点[253]:①自由缔约性;②契约的个 别性、不连续性;③契约的即时性。克雷普斯认为,在古典式契约下进行的交易, 是那些交易条件事先已经规定的交易,它包括任何不要求超越契约条款进行调整 的契约[236]。古典契约理论反映了充分尊重个人自由,反对政府或立法机构控制、 干预的思想,受到完全竞争理论的支配,同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缺陷一样,有其局 限性,以致不能期望它能对现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做出应变。
( 2)新古典契约理论
伴随着市场交易均衡状态的形成或调整机制的研究,新古典契约理论得到蓬 勃发展,其中,瓦尔拉斯、埃奇沃斯、阿罗、德布鲁等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 新古典契约理论框架下,其基本契约思想如下:①契约的抽象性。在瓦尔拉斯的 交易模型中,契约是交易中卖者喊价的结果;埃奇沃斯曲线中,契约是均衡点。 契约成为实现均衡的手段,是交易当事人反复摸索、调整的结果,抽象成为市场 秩序的一种衡量。②契约的完全性。新古典契约理论所研究的均为完全契约,意 味着契约条款在事前都能明确写出,在事后都能完全地执行;当事人能够预测契 约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不测事件,并能对其进行双方同意的处理;即使发生契约 纠纷,也能够在第三者介入下强制执行。③契约的不确定性。阿罗、德布鲁、埃 奇沃斯等人均考虑到了契约的不确定性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未来的预测是 不确定的,从而契约理论的研究明确将不确定性纳入了考虑范围[237]。
( 3)现代契约理论
现代契约理论是近20来年发展起来的主流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其首 先区分了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概念,并且从完全契约所假设的条件出发,分 析其与现实不一致的地方,使经济学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同于新古典契约理论所 关注的完全契约,现代契约理论的理论基石发生了重大改变:①交易费用。科斯 的贡献,为考察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概念,其表现在契约领域则包 括契约的缔结与执行等过程均是有成本的,从而事实上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 模式的新范式;②有限理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长期以来经济学关于人的 假定;③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得对于经济行为的研 究深入到最基本的层次,经济学中的一切问题均可以从中找到本源;④资产专用 性。威廉姆森提出的资产专用性命题成为分析契约关系中的基础性工具。
目前,工程项目建设合同仍然是主要的风险分配机制,其履行的核心经济学 问题就是工程项目的风险的有效分配问题[169],从而契约经济学相关理论成为工 程项目合同风险分配的重要理论基础。在0交易费用的市场,签订完全的契约, 把工程项目未来各种不确定性或风险的配置写入交易契约是有效率的[238]境中, 交易环境通常并不具备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假设,从而不完全契约理论得以迅速 发展与应用。一般认为,不完全契约理论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重要的分支[236]:一 支是以科斯(Coase)、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CE);另一支是以哈特(Hart)为代表的产权理论 (Property Rights Theory, PRT),以经典的 GHM 模型(Grossman and Hart, 1986; Hart and Moore, 1990; Hart, 1995)为代表。目前,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分 担已显端倪,Xiao-Hua Jin分析了交易费用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 他认为 PPP 项目中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风险分担实质上是在内部(政府 部门自己承担)与外部(私人部门)决定风险管理责任大小的交易[239],并整合
交易费用理论(TCE)与组织资源观(RBV)提出了一个风险分担决策的理论框 架(如图3-5所示),即风险分担决策取决于一系列因素[240]:①合作伙伴的风
风险 管理程序
(TCE: 专用资产) 合作历史
(TCE:
交易频率)
不确定性
(TCE:环境不确丿 定性) 风险^
分担决策
(TCE: ―一——丿
厂风险 i管理承诺
\(TCE :行为不确
定性)
风险 管理机制 (RBV: 组织能力)
 
图 3-5 PPP 项目风险分担决策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Xiao-Hua Jin (2010)。
险管理能力;②伙伴的合作历史;③风险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④伙伴间风险管 理的承诺,等,并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实证分析了 PPP项目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 作用机理(图3-6所示),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用于单个项目风险分配 的决策量化模型,其研究表明,与公共部门相比,当私人部门风险管理能力更强, 风险管理承诺更明确、且交易不确定性更低时,才能向私人部门转移更多的项目 风险[241]。
 
注:“+”表示存在影响;“—表示无影响
 
图 3-6 TCE 视角下的风险分担决策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根据 Xiao-Hua Jin and Hemanta Doloi (2008)整理。
3.5.5 各理论在本文中的相互关系
基于前文所述,本文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风险分担理论框架的整体构 建,并据此提出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通过变量的操作化定义测量,运用实证方 法检验理论假设,揭示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的基础理 论有委托代理理论、项目治理理论与契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上述理论在整体研究 内容框架中的具体作用,如图 3-7所示。
 
图 3-7 各理论在本文整体研究中的作用
 
3.6 本文的研究框架
根据前文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 回顾,以及结合本文研究选题的关键科学问题提炼,本文拟通过以下研究框架(如 图 3-8 所示)展开研究,以期揭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
(1)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的解构与重构
主要针对工程项目DBB交易模式,剖析学术界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 模型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炼出已有研究中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并分析其 局限性;并基于契约经济学及项目治理理论重构风险分担理论框架,构建一个包 括缔约阶段的风险初始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的两阶段理论模型。
(2) 构建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 基于风险分担两阶段理论模型,构建“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
目管理绩效”的理论关联模型,并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提出本文有待检验的主 要理论假设。
 
 
量表 开发 以及 数据 采集
图 3-8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
(3)开发核心变量的操作化测量工具,收集样本项目数据
基于管理研究中概念操作化定义的一般原则与程序,主要通过文献归纳、理 论演绎与专家研讨,开发本文所研究的核心变量的测量条款,奠定多维度测量初 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基本,并据此进行实践调查研究, 收集样本项目的实践数据。
(4)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揭示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 效的作用机理。
基于样本项目的实践数据,检验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并采用 SEM 方法 通过模型拟合与路径分析,检验本文的理论假设,并详细探讨初始风险分担、风 险再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具体作用效果,揭示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机理。
上述主要研究内容遵循理论模型构建——研究假设提出——变量的操作化 定义与测量——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的基本逻辑,符合管理研究中实证分析的基 本研究范式。
3.7 本章小结
本章对于文献回顾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首先概括了以往研究取得的进 展,并分析了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与本文研究选 题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其次,对于本文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梳理了后文研究所需借鉴的主要基础理论;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框架。
第四章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4.1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的解构
4.1.1基于合同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格局
如前文所述,工程项目合同是风险配置的主要工具,通过合同机制的工程项 目风险分担通常具有如图4-1 所示的配置格局[207]。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文献均只 关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对于承包商作为委托人的专业分包及材料、 设备供应等主体间的风险配置通常未予关注。从图4-1 中可见,项目风险在业主 与承包商之间的配置表现出两种状态——明确而无争议与未定或有争议的。
 
图 4-1 以合同为纽带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格局
资料来源:Ming-Ten Wang, M.ASCE and Hui-Yu Chou(2003)。
 
从契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明确而无争议的风险配置方案是交易双方自由缔 约的一种均衡,从而可以自动履行或通过第三方如法院强制执行,体现了最优的 合同效率的一种制度安排;然而,未予确定的或有争议的风险分担则使得承包合 同的履行充满不确定性,在实践中通常以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调价、变更、索赔甚 至仲裁、诉讼等形式表现出来,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则反映了交易双方对于初始 合同的调整,以期反映自然状态实现后的利益与责任再分配。
 
4.1.2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特点与基本框架
如图4-1所示,通过(不完全)合同显然并不能穷尽所有的项目风险的配置, 从而工程项目交易双方缔结的合同中关于风险分担的方案必然是不完备的。换言 之,存在着合同约定之外的“剩余风险”,如图 4-2所示。这种未能识别或未予 明确分配(担)的项目风险无疑会增加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对于业主与承包商 之间的交易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从交易效率的角度来说,把这种不确定性的风 险尽量转化为合同内的风险配置无疑会增进双方的利益,因此工程项目风险分担 实践中,一般通过设计动态的风险分担机制或调整程序来降低这种影响,以期在
 
图 4-2 完全合同与不完全合同基本特征比较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不改变交易双方缔约初始地位的前提下完善风险分担的格局,提高合同的可执行 性,保障双方交易目标的实现。从而,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必然是一个动态性的, 具有阶段性特点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则源于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性与阶段特征 (如图 4-3 所示)。换言之,工程项目的风险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为
Level III:完全不确定性,未来损失与发生概 率均不确定
Level II: 主观不确定性,未来损失确定,发生概 率不确定
Level I: 客观不确定性,未来损失与发生概 率确定
后0:完全确定,不存在风险
图 4-3 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性特征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不同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从T1至Tn),项目的具体风险因素将从完全的不 确定性逐渐向完全确定性转化,而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易通常在招投标阶段进 行并通过缔约而得以确立,自然难以完全合理、详细地把所有项目风险因素在交 易双方得以配置,因此势必通过一种动态的风险分配机制来应对这种风险的客观 特征。
1.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动态性
Arndt 认为风险分担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够随着外部条件和合同各方 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各方要主动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联合解决风险,实现项目 双赢的目的,动态风险管理只有在项目利益相关者认为风险得到合理分担的情况 下才能实现[7]。究其原因,风险分担的动态性正是合同的不完全性,正因为在合 同谈判时当事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风险,而在合同中设计了重新谈判条款来实现 风险分担的调整,如此,一方面使风险分担更为灵活,但是如果设计不当,可能 会使重新谈判的成本增加[167]。然而,目前的研究中,对于风险分担的研究较多 注重于契约设计层面,确切地说,是关注初始契约是最优安排。如张水波、何伯 森分析了风险分担的一般原则,并指出应与项目实际及双方风险态度灵活处理 [147];Francesca 研究了机会主义影响下的公私部门在风险分担中应利用策略性谈 判来达成最优合同[242],等等。然而,这种最优合同安排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完全契约的经济学思维,难以指导现实情境中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 事实上,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大量的合同调整或争议产生,其实质均与风险的再 次分配相关,如田威指出变更、调价、索赔是承包商利用风险创收的三大支柱[243], 反映了初始合同在执行过程中调整的必然性;张尚,方志达亦认为正当的施工索 赔是合同双方合同风险的合理转移与再分配过程[210]。
2.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阶段性框架
Li Bing等较早地提出了 PPP风险分担机制的动态程序模型[173](如图4-4), 在其研究中,工程项目风险阶段性配置的思想初显端倪:首先,公共部门基于案 例研究、专家判断等方式全面识别出 PPP 项目的风险因素,并结合相对合理的 风险分配原则拟定出初步的风险分担方案,列示于招标文件中。其次,私人部门 的投标者根据该分担方案,结合自身的能力(财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分析 与评估项目风险,并据此进行风险报价,若报价为公共部门(招标人)所接受, 则将项目合同授予优先的投标人(the preferred bidder),反之,则进一步通过合 同谈判,最终则通过风险分担与风险报价的综合权衡决定最终的中标人。
 
 
资料来源:Li Bing (2005)。
可见,风险分担的阶段性特点在上述研究中已经显现。秉承Li Bing等人的 研究思路,严玲,赵华构建了一个代建项目的风险分担流程,明确地将风险分配 过程划分为初次分配与详细分配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于招标文件编制与代建人投 标报价及合同谈判两个阶段[244],如图4-5。
 
图 4-5 代建项目风险分担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根据严玲,赵华(2008)整理。
与此类似,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亦提出了一个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理 论框架,将风险分担详细划分为4个阶段[245],如图4-6所示。可以发现,图4-6 所反映的风险分担理论框架,在本质上仍然未能脱离Li Bing et al的基本框架,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框架不断予以
 
风险识别和评估 风险初步分担 风险评估和报价 风险分担谈判
 
 
 
11 11 可行性报告 ▼ 一 y 一 r 11
一 pn 示,匚-U- rr 一 砌T.刀q方—7 1 一 y 11
t ,E -3 -K* rr 一牛%不屯t 1 一 r - 里程碑事件 -芋壬E即z F
段 阶 备 准 段 阶 标 投 招 段 阶 织 组 同 合 段 阶 资 融
图 4-6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2008)。
 
细分,划分成不同的子过程,但普遍的思路仍然着眼于合同签订之前的过程,体 现了“事前约定”的核心逻辑。
鉴于工程项目风险的动态性与阶段性特点,刘新平,王守清从项目生命周期 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 PPP 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框架,把风险分配过程 划分为初步分配、全面分配及跟踪与再分配三个子过程,分别对应于建设程序中 的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及建设运营阶段[151],如图 4-7。从图 4-7 中可以发现,风 险分担过程完整地涵盖了项目交易准备阶段、交易阶段以及合同执行阶段,工程 项目风险分担的“事后治理”开始得到考量,反映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 研究的逐步深化。
 
承担风险有上限原则
 
I '
图 4-7 PPP 项目风险分配与再分配的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刘新平,王守清(2006)。
通过对已有文献中工程项目风险风险分担基本理论框架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回顾,可以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予以比较清晰的解构, 如图4-8 所示。显然,已有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的是合同缔约 之前及缔约过程中,以工程项目交易合同的缔结作为终点,其后便进入了交易双
方的风险管理过程,具有典型的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特点。虽然,这种研究对于风
合同签订
 
图 4-8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基本理论模型
 
险分担理论框架的分析必不可少,但并不能完整反映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实践, 特别是对于项目交易阶段未能识别的风险,以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特定的、已经发 生了变化的项目风险,致使初始合同中约定的风险分担方案已不能适应变化的实 际情况关注不足。相应地,在工程项目交易实践中,合同履行过程中大量发生的 工程变更、调价与工程索赔以及由此而可能引致的工程纠纷,其根源仍然可以从 风险分担的视角得到合理的解释。总之,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合同签订与履 行过程中的风险分担予以整体考量,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予以分析,不仅对 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框架是一种理论完善,而且能够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实践提 供更多的解释。
4.2契约效率逻辑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的重构
4.2.1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及其契约效率
在契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中,契约效率问题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市场交易 中,当事方通过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来规范交易行为,达成一个合意的目标,从而 实现交易当事方之间利益的 Pareto 改进或卡多尔——希克斯效率[169]。
1.完全契约及其效率
完全契约具有两个重要特征[205]:其一,契约是完备的,即缔约双方对于未 来合同期内的各种或然事件在事前进行了明确约定,相关风险也在双方进行了有 效分配,而且详尽规定了双方通过合作所能得到双赢的任何可能性;其二,契约 可以严格执行。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交易模型中,所有的契约均被视为一个 Pareto 均衡点,从而其中所约定的权利与义务、风险的配置能够最优地反映双方 所要达到的初始目标,因而能够得以严格履行。
 
因此,基于契约效率的角度而言,完全契约具有最优的效率(Pareto效率),
对其进行任何的调整均不可能在不损害一方利益的前提下增进另一方的利益。虽 然,完全契约的假设前提过于理想化而难以真实反映现实交易情况,但因其为不 完全契约向完全契约转化进而提高契约效率提供了实践标准,从而具有经济学意 义上的重要价值。
2.不完全契约及其效率
即使在现在,契约不完全的原由仍然是契约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命题[205]。一 般认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与专用性投资相关的许多重要 变量的可观察不可证实(observable but unverifiable)等原因,现实中的交易双方 只能缔结一份不完全契约[246]。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交易行为一般通过缔 约阶段的初始契约及履约阶段的再谈判机制对于双方的责任、权利及其风险进行 约定与调整,来提高契约效率[247](如图4-9),保障交易的完成。
 
 
 
图 4-9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效率实现模型
 
 
 
(1)不完全的初始契约
由于契约的天然不完全性,其缔结与履行便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从而成为 制约契约效率的根源,在该理论框架下,提高契约效率需考量以下问题。
①契约条款的完备性程度。由于交易双方所使用的契约条款不可避免地具有 不完全性,交易者对于契约中所写的内容是十分谨慎的。契约规定的越具体并不 一定越有利于事情的处理,克莱因认为,契约规定的具体程度取决于通过法院强 制执行的显性收益与明确规定条款所费成本之间的权衡,在一个僵化的不完全契 约中,条款规定得越详细,租金耗散性的搜寻和谈判成本越高,并可能成为一方 套牢另一方的手段,正是由于以上成本原因使得交易者经常有意遗留一些履行要 素而不作说明[248]。
②执行机制问题。在完全契约理论看来,由于契约是一种Pareto均衡,从而 能够得到完美地自我履行;然而,不完全契约的执行机制需要组合使用法院可强 制执行的书面条款与依靠自我执行机制来保证履行的非书面条款,因为自我执行 机制可以避免上文所提及的与契约条款具体说明相关的成本,并减少法院在查案 和制裁不履约行为过程中的时间延误和噪音,从而使得交易者总是倾向于依靠自 我执行机制来处理契约履行问题[249];但如果潜在违约者的声誉资本较小,则自 我执行机制的使用范围将被萎缩。因此,不完全契约的设计需要有效协同两种履 约机制的最优范围。
③契约条款刚性与弹性的权衡。在不完全契约的缔约与履行模型中,由于双 方不可能完美预测未来或然事件,从而履行过程中的再谈判是可以预期的[250]。 哈特(0. Hart)认为,虽然弹性契约能够预留再谈判的空间,但初始契约却是“一 个参考点”,再谈判中对其进行的调整可能引致绩效“折减”而带来剩余损失 [251],从而对于初始契约较明确的权利、收益界定可能是有效率的。然而,出于 契约的不完全性考虑,如果在契约谈判中合理地利用“战略性模糊” (strategic ambiguity)灵活地设置契约条款,则缔约双方就有更大的合作与再谈判空间,对 于契约履行可能更有利。
④激励问题。不完全契约理论中,事前投资激励问题是一个重要命题[249][252], 其机制的核心在于存在再谈判预期的情境下,如何通过初始契约设计为双方的专 用性投资提供激励,避免再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敲竹杠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埃里 克.布鲁索,让.米歇尔.格拉尚等认为签订一个承诺事后再谈判范围的契约,可 以为各方进行事前的最佳投资提供激励[249];而哈特等人则提出剩余控制权的配 置可影响交易双方的事前效率问题[253]。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综上述,不完全契约的效率在于有效的解决契约条款的完备性、可执行性、 灵活性及激励性等问题。换言之,一份不完全契约亦可以通过上述维度来予以考 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该不完全契约的效率问题的分析,如图4-10。
(2)不完全契约的再谈判机制
由于契约双方不能充分细致地描述自然状态,以致第三方无法证实某种状态 是否发生,从而交易双方缔结的只能是不完全契约,而契约调整或再谈判则被视 为一种补偿机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契约的不完全性状况。然而,再谈判是 否能够导致事后效率,再谈判的预期是否弱化事前效率等问题,在不完全契约的 经典文献中仍然是一个模糊的结论。
在现实交易情景中,科斯式的再谈判是不存在的,对于不完全契约的再谈判 将产生一系列的成本,包括事后成本与事前成本[254],其中:事后成本主要包括 契约再谈判过程发生的时间与资源的消耗以及事后再谈判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 原因而产生的契约修正损失;而事前成本则主要由于缔约主体担心“锁定”效应 而产生事前的专用投资不足而引致的交易效率损失。在艾伦.施瓦茨对于不完全 契约的调整或再谈判分为三种类型划分中,所产生的契约调整是否有效也与具体 情况有关[249]。
再谈判机制的有效性以其是否能够弥补初始契约的“漏洞”,从而减少初始 的不完全契约的不确定性予以判断,因此有效的再谈判机制有助于契约效率的提 高。已有的文献中,再谈判机制的“黑箱”特征较明显,Hart等学者对于再谈判 进行建模,在较强的假设条件下探讨过再谈判是否发生及其效率等问题,并认为 初始契约可作为再谈判的“参考点” [251]。埃里克.布鲁索等则从事前投资激励的 角度,提出应该约定再谈判的范围[249]。综上述,有效的再谈判机制分析框架主 要围绕范围(目标)合理性、过程有效性以及收益成本等角度进行,如图4-11。
 
图 4-11 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再谈判效度的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可以发现,现实交易情境中双方通常只能缔约与履行一
份不完全契约,对于交易目标的实现是交易双方的共同诉求。因此,通过合理设
 
计初始契约与再谈判机制,并在契约执行过程中有效发挥这种再谈判机制的作用 以期弥补初始契约的“天然漏洞”,是提高契约效率的根本途径,由此决定了双 方交易目标的最终实现程度,这种不完全契约的缔约与履约基本分析框架,如图 4-12 所示。
 
图 4-12 不完全契约的缔约与履约基本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4.2.2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缔约及其调整框架
考虑一个业主(0)与承包商(C)的两时期模型,如图4-13所示。合同各 方在0时期缔结合同,并在时期1交易,在1/2时期,承发包双方进行专用性投 资。
时期0 时期1/2 时期1
O和C缔结合同 (关系)专用性投资 O和C交易
图 4-13 业主与承包商的缔约模型
在时期 0,由于业主与承包商的有限理性及双方各种拥有私人信息,且项目 未来实施过程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等原因,缔约时点双方只能订立一份不完全 合同。时期1时,交易双方交易标的的特征(如工程质量、工期、造价等)在时 期0并不能完全界定准确,而是依存于时期0至时期1过程中的各种自然状态及 双方的专用性投资(如业主投入土地、管理人员,承包商租赁或购买装备、技术 人员、资金等),从而时期 0 缔结的合同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份“不确定性合 同” [255] 。
从契约理论的视角看,无论是新古典契约理论的完全合同,还是现代契约理 论中的不完全合同,都体现出合同效率逻辑。显然,完全合同由于详细规定了每 一种自然状态下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每一种风险均分配给了能以最低成本 承担的一方并能够得以强制执行,从而完全合同表现为一种 Pareto 均衡,能够最 优地实现交易双方预期的初始交易目标[238],合同效率也是最优的。
在实践中,由于业主与承包商只能缔结一份不完全合同,那么不完全合同的 不确定性必然将影响到交易双方预期目标的有效实现。在理论上,通过对这种充 满不确定性的不完全合同的不断边际调整将减少其不确定性,使之向“确定性合 同”转化,从而提高合同效率。因此,将尽可能多的未来或然事件写入合同条款 并明确责任相关方,对于交易双方而言是一项收益,在不完全合同向“完全合 同”的转化过程中,增加的收益与成本相等时,合同最有效率[220]。但显然,这 种转化过程中仍然将产生“合同剩余”,其可能是由于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以及 将所有或然事件纳入合同条款的信息成本可能大于该条款所带来的收益等原因。 因此,再谈判或合同修订机制引入不完全合同模型便成为必要,从而填补“合同 剩余”中的风险与责任的分配,因此不完全合同理论下的合同模型即可以界定为 初始合同与再谈判的组合模型,如图4-14 所示。
时期0 时期1/2 时期1,自然状态实现 时期2
初始合同(关系)专用性投资 再谈判 O和C交易
图 4-14 不完全合同的缔结与再谈判模型
4.2.3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两阶段风险分担理论模型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可以视为工程合同或协议的核心要件[233],对应于不完全 合同的初始合同与再谈判的模型,风险分担亦相应地解构为缔约阶段的初始风险 分担(对应于初始合同)与履约阶段的再分担(对应于再谈判),如图4-15。
时期0 时期1 时期2
 
图 4-15 基于不完全合同的业主与承包商风险分担模型
 
对于业主与承包商而言,双方自愿交易的动机在于能够实现各自的预期收
益。假定业主通过获得完工的工程项目获得价值V,承包商建造的成本为C,双 方为此进行的专用性投资分别为so, sc,自然状态为e,交易价格为p。
显然,V=V(So,p, 0), C=C(Sc,e)且 So=So (0), Sc= Sc(0), p= p(0),即业 主与承包商获得的价值,建造成本及双方的专用性投资均与自然状态相关。交易 规则可以表示为V>C且p>Co因此,合同的状态就间接地取决于自然状态
。而建设工程的商品属性显然并不能在时期0得以清楚地约定,更精确地说, 它依赖于一种有待实现的自然状态。相应地,时期0时刻的初始风险分担注定是 不完全的,而一旦自然状态0实现,合同双方就有可能对原有的合同进行重新修 订或再谈判[251],从风险分担的角度看,即进行风险的再分担。然而,从契约经 济学的视角看,初始契约在再谈判过程中体现了“参考点”的作用,因此,对于 再谈判有相应的约束功能。同样地,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效率受制于初始风险分 担与风险再分担的协同影响,风险再分担受到初始风险分担方案的制约。
因此,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也理包括“事前分 担”与“事后分担”的两个阶段:
( 1)业主(招标人)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如类似项目案例库分析、项目 风险清单检查、风险分解结构RBS、专家或咨询建议等)全面识别并评估拟建 项目的风险,通过招投标与合同谈判博弈使项目的风险因素首先在“事前”得到 配置,形成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易契约,把这种事前的风险分担方案载入交易 契约中,由此约束履约阶段双方的风险管理范围与行为;
(2)但双方的交易契约不仅具有天然的不完全性,而且也存在必然的初始 性特征,原因在于:①在双方缔约过程中,必然存在未能识别出来的项目风险, 从而交易契约不可能完全配置项目中存在的风险;②随着项目的具体实施,某些 特定的、已经进行配置的风险因素会发生变化,有可能改变交易双方缔约时点的 平等互利地位,致使其继续履约存在不可能。上述两种情况下,风险分担方案的 补充、调整就成为必然,在契约经济学理论看来,即初始契约的“漏洞”需要通 过再谈判机制来进行弥补,从而继续保障交易得到执行。
综上所述,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缔约与履约基本框架以及风险分担与契约 的内在关联性,可以重构出一个工程风险分担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主要包括缔约 阶段的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如图 4-16 所示。
 
4.3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构建
契约主体间的风险分担问题是契约理论考虑的两大核心问题之一[247]。在建 设工程领域,工程项目通常比其它行业有更多的风险[12],项目管理绩效在相当大 程度上依赖于风险能够被识别、评估、理解及将其分配给合适的主体进行管理[13]。 随着当今工程项目复杂性提高、参与方增多、风险巨大等特征的变化,风险分担 日益受到重视[14],并成为实现“善治”(Good Governance)的重要途径,通过合 理的风险分担(Risk Allocation),有助于项目成功(包括项目绩效与项目管理管 理绩效的改善) [104],如图4-17。
 
图 4-17 风险分担对项目成功的积极作用
资料来源:M.P.Abednego, Stephen 0.Ogunlana. (2006)。
在国内公共项目治理相关研究研究领域,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 重要作用亦为众多文献所强调[79][80][108][109]o然而,Harris、王守清等多数学者认为, 风险分担与项目绩效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 理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仍然是一个亟待打开的“黑箱”。
鉴于合同机制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配)的主要途径[169][207],建设工程合同 履行中核心的经济学问题即是工程风险的有效分配问题。那么,打开风险分担对 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机理有必要深入剖析以合同为纽带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
内涵。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缔结与履行过程中的各种成本[256]的存在,工程项目合 同必然只能是不完全契约,相应地,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格局及其分担方案均基 于这种不完全合同予以实现。因此,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交易实现分析 框架,可以将初始契约、再谈判以及交易效率分别映射为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 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得出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理论模型,如图4-18。
厂「 事前分担 I、 _一— ] 事后分担 ]—
签约] 自然状态1 自然状态n [交易
签约——qZ CK———完成
初始契约 再谈判 交易效率)
/ '、 / r /
 
图 4-18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作用理论模型
4.4风险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关系及理论假设提出
4.4.1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的影响
如前所述,工程项目交易合同的不完全注定了风险分担在初始合同(契约) 中的不完全,因此,通过再谈判机制来进行的风险再分担是对初始合同中风险分 担方案“漏洞”的一种救济或治理机制。既然初始交易契约中风险分担的必然不 完全性,亦即存在着“风险分担剩余”,那么相应的应对之法就只有两类:其一, 通过增加缔约前的交易费用(如信息搜索费用等)来尽量减少“风险分担剩余”, 从而提高初始契约的完备性;其二,通过事后的治理机制或者再谈判对特定风险 进行再分担。事实上,两种策略共同贡献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管理实践,以风险 分担为核心要素的契约设计即在于权衡“风险分担剩余”与风险再分担,寻求一 个理想的均衡点,来实现保障业主与承包商交易执行的契约效率。显然,对于初 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之间关系的揭示便成为这种风险分担决策实践的内在 理论支撑。
在经典的不完全契约 GHM 模型(Grossman and Hart, 1986; Hart and Moore, 1990; Hart, 1995)中,初始契约的缔结与再谈判是保障交易绩效的两大核心环节, 二者的有效匹配能够协同解决不完全合同的不确定性问题。 Oliver Hart and John Moore 认为交易双方缔结的不完全合同,在时间推移过程中,通过利益相关方事 后的谈判并进行转移支付能够实现一个有效率的结果,此时,初始契约对于再谈 判则提供一种“参考点”的作用,缔约方会倾向于把缔约时刻签订的合同作为未 来再协商的框架[251],一旦事后的谈判改变了初始缔约时刻的利益预期,则履约 过程将必然发生交易绩效的折减(Shading)。
按照这种理论逻辑,作为契约核心构成要素的风险分担也显然符合这种特 点,因此,初始风险分担不仅给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具体方案,约定了业主与 承包商风险管理的权利与责任,还必然需要载入履约阶段风险再分担的支持机 制,以提供未来风险再分担的事后谈判框架。此外,初始风险分担条款设计还应 该避免不明确的、易混淆的合同语言,减少因为初始风险分担设计问题发生风险 再分担谈判的可能,同时,还应该在初始合同中明确规定风险再分担的程序,以 提高未来的风险再分担过程效率,减少损失[257]。
M.Motiar Rahman & M. M. Kumarswamy 等在研究工程项目联合风险管理 (Joint Risk Management, JRM)问题过程中发现,特定的项目风险只有在项目 实施过程中才能得到真实的评估,已有的风险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新的项目风 险会产生,因此使用标准的合同分配责任与风险已越来越不适宜,从而需要采取 “量向定制”的合同策略,合同应该提供一种针对合同条款继续讨论与谈判的机 制,从而提前识别未来争议的潜在区域,提高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合理性 [14]。 杨文宇在研究 PPP 项目风险分担问题时指出,有必要在特许权协议中设置双方 都能接受的调整条款,以便在履约阶段风险再分担时减少争议和冲突,再次达成 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衡,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258]。
可见,工程项目初始合同所设定的风险分担条款不仅载入了初次的风险分担 方案条款,而且通常还提前预设了履约阶段风险再次分担的调整与执行性条款, 约束了履约阶段的风险再次分担过程。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1: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4.4.2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基于前文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重构,本文所论及的初始风险分担主 要是指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通过缔结项目交易(初始)合同来达成的初次风险分 担条款,这也是目前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研究的主要目标。
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 等较早地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恰当的分摊风险 能大量节约项目费用和时间[⑹。Aghion , Dewatripont and Rey等人的研究也表明 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效率与初期合同安排有关,风险分担作为初期合同安排的核 心内容,直接影响承包合同的效率实现[259]。周利安总结了国外工程项目实施过 程的特点,认为项目本身的风险以及合同各方分担风险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 进行,关系到业主的项目投资是否能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得以控制[193]。
M. Loosemore and C. S. McCarthy认为要实现建设项目的和谐、效果与效率,必 须依赖于项目风险的分担[15]。此外,杜亚灵,尹贻林,严玲、赵华,严玲,周国 栋、尹贻林,赵华等等在项目治理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初始风险分担对于公共项目 管理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80][113][118]。
更多的研究围绕 PPP 项目中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问题展开, 如 M. P. Abednego等认为以合同为纽带的合理风险分担(Proper Risk Allocation)能够通 过提高项目治理水平实现项目管理成功与项目成功,揭示了初始风险分担与项目 管理绩效及项目绩效的内在关系;“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是PPP项目 成功的核心理念,依赖于有效的项目管理来实现, Hayford, O(. 2006) , Dewatripont and Legros, Grout等学者均强调合同风险对“物有所值”的重要贡献[191山96][197], 合理的风险分担对于履约阶段私人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够进行有效激励[6],确保 PPP项目的高质量交付及可持续服务供给,从而在合同框架内合理地分担项目风 险被一致认为是PPP项目全面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丽。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工程项目交易阶段的初始合同对于风险分 担方案的具体安排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无论是项目管理绩效的某些指标,如 项目质量、工期等,还是项目整体绩效(如“物有所值”)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理论假设:
H2:初始风险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4.4.3风险再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风险再分担对应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再谈判过程,鉴于风险分担 是合同的重要内容[260],因此合同的动态性与多次性也相应决定了风险分担的动 态性与多次性,所以,本研究认为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方案应为合同再谈判的核 心内容。
在Oliver Hart等人的理论研究中,再谈判与初始契约及其实现的交易效率存 在不确定的复杂关系[251]。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的合同调整及风险再分担问题同 样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受到重视,如Aghion , Dewatripont and Rey的研究表明,工 程项目承包合同的效率不仅与初期合同安排有关,还受到履约过程的再谈判的谈 判能力的影响[259]。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nelgrove等揭示了工程项目风险 分担的主观性特征,并指出这种特征必然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执行争议,而在 初始合同中难以完全解决这种潜在争议的发生[159]。因此,有必要通过合同调整 或补充协议来提供一种合同条款讨论与再谈判的机制,对应于模糊的风险初次分 担与需要再次分担的风险所引致的争议解决[14]。
在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实践研究领域,工程项目交易合同履约阶段的变更、 调价、索赔被认为是风险再分担的主要表现形式[208]。风险再分担被认为对初始 合同中不合理分担的风险及履约过程中新出现的次生风险分配的一种应对机制, 来应对项目交易的新变化,弥补初始风险分担的不完全[208]。
总体上看,风险再分担及其对项目管理绩效的文献相对不足,已有研究中, 从风险再分担角度研究工程索赔的文献相对集中。如安宏钧、张尚,方志达、楼 埕跃,胡方剑,郑巧灵等均明确指出工程项目索赔的学理基础是风险再分担,意 在通过这种机制使得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易契约在特定事件发生后所引致的 利益失衡重新得以平衡,但其结果则不可避免地导致项目工期或成本的变化 [209-211]。并且,如果承包商能够预期通过正常健康的索赔途径使其在工程实施过 程中受到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则其可能在交易阶段报出较低的投标价格,有 利于降低工程造价[261];相反,如果初始合同安排使得承包商被迫承担过多的风 险,则工程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商通常会通过积极的施工索赔来试图对其承担 的风险与业主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再分担,调整这种非平衡的初始风险分担方案, 势必在履约阶段引起更多的交易费用与项目成本[210]。
此外,杨文宇指出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配有利于减少项目契约的执行争议与 冲突[258];麦强胜认为风险转移是项目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风险再分担,这不仅 有利于全面降低项目风险,还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成本目标[262];赵鑫钰在研究工 程就更估价问题时指出,当变更工程部分不适用套用原投标报价时,应从风险再 分担的角度对此进行重新估价[212],亦隐含了工程变更的风险再分担功能,显然 也影响到最终的工程项目交易价格。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工程项目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作为对初始风险分担的 补充或调整,对于工程项目交易契约的稳定履行具有重要作用,不仅直接关系到 最终的项目工期、成本等项目管理绩效指标,而且还通过影响到项目契约履约过 程中的争议与冲突发生,来间接作用于项目工期与成本等指标。因此。本研究提 出以下理论假设:
H3:工程项目合同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 影响。
综合上述研究假设,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契约效率实现的分析框架与项目管
理绩效测量研究的已有成果[40],本文有待实证检验的理论模型如图4-19所示。
 
图 4-19 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
 
4.5 本章小结
本章的主旨是通过解构与重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提出工程项目风 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理论模型,并提出本文拟验证的主要理论假设。首 先,通过梳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归纳出当前学术界 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框架的基本结论;其次,基于契约经济学理论,以契 约效率为核心逻辑,重构了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风险分担基本理论框架,具 体包括缔约阶段的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然后,基于两阶段风 险分担基本理论框架,以及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作用研究成果,构 建了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理论模型;最后,通过综合归纳前人关 于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等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观点, 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假设。
第五章 量表开发、数据收集与数据描述
基于前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本章旨在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测量工具用以收集工 程项目管理实践资料与原始数据的获取与收集。鉴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并无成 熟的量表可以直接引用或借鉴,本章首先确定了理论模型中所涉及变量的测量条 款形成的研究方法,并据此得出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工程项目管理绩效 等三个量表的初始测量条款;然后,交代了本文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设计过程及其修改过程;最后,围绕工程项目实践案例样本调研,对实践数据的 采集及数据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5.1量表测量条款的形成
在一般管理研究中,至少存在两种变量:一种是具有客观性并且能够被精确 测量的,另一种是模糊不清,并且具有主观性而无法精确测量的。在管理研究的 定量与实证模型分析中,需要通过降低概念的抽象程度并且用客观的方法加以测 量,即所谓的概念操作化[263]为定量分析奠定基础。换言之,需要通过量表开发 过程,得出抽象且不可直接测量的概念的测量条款,用以编制调查问卷来收集研 究所需要的样本数据资料,支持研究人员探寻变量之间的定量联系。鉴于本文探 讨“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的影响机理并 无成熟的、可资借鉴的量表,因此,开发上述变量的测量条款便成为支撑后续研 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1.1 确定测量条款的研究方法
在管理研究中,对于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定义研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 接借鉴成熟的量表,若量表来源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则通常经过翻译与回译对照, 再经过专业资深人士评估、修订与润色得出变量的测量条款[264];另一种则没有 成熟的量表可以借鉴,因此,研究者通常需要自行开发量表,确定出概念的初始 测量条款,并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对量表的信效度予以检验,以期获得一份能够比 较准确地反映概念构面与要素构成的量表,支持后续的相关研究工作,此类研究
中一般采用的确定概念的初始测量条款的方法,见表5-1所示。
表 5-1 管理研究中概念操作化过程中确定初始测量条款的一般方法
文献 方法
文献 归纳 访谈 专家 判断 焦点组 问卷 调查 演绎法
1 朱开端,蒋勤峰,等(2011严4」
2 王忠福(2011)[265]
3 彭艳君(2010)[266]
4 张振兴,边雅静(2011)[267]
5 王祎(2011)[268]
6 翁清雄,席酉民(2011)[269]
7 王华,金勇进(2010)[270]
8 陈国权,赵慧群(2011)[271」
9 林雅军,吴娅雄,等(2010)[272]
10 陈江,曾楚宏,等(2011)[273]
11 金玉芳,董大海(2010)[274]
12 G A Churchill,JR(1979)[275]
小计 10 7 5 4 2 2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G A. Churchill, JR在其经典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量表开发流程咖(图5-1), 被视为管理研究领域量表开发的权威过程,受到众多学者的推荐与引用[265][274]。
推荐的系数或工具
文献研究(Literature research)
资料来源: GILBERT A. CHURCHILL, JR(1979)。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可见管理研究中对于没有成熟量表可以借鉴的抽象概念 的测量条款的开发,主要采用文献归纳、访谈法与理论演绎法等三类,表4-1 中 所提及的专家判断、焦点组等其他方法本质上仍然属于访谈法的范畴。
鉴于本文研究的实际,对于前文所提及的理论模型及其相关概念的测量条款 的形成,主要采用文献归纳法分析整理出若干测量条款,并通过理论演绎法适量 补充得出测量条款的初始集,再以导师学术团队的若干资深专家的专业素养为支 撑,采取多轮“工作坊”研讨的方式删减与补充初始测量条款集,如此多轮重复, 至没有新的补充条款止(图5-2)。
 
5.1.2 初始风险分担的测量条款
初始风险分担主要体现于业主与承包商通过招投标过程签订的施工合同中 与风险分担有关的合同条款内容,本文对于初始风险分担的测量从四维度进行, 即通过整体测量风险分担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可执行性、灵活性与激励性来定义 初始风险分担这一抽象概念。换言之,本文中初始风险分担量表由上述四个分量 表构成。
对于风险分担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可执行性、灵活性与激励性等四个分量表 所何以包括的具体测量条款,主要通过多轮文献归纳与专家研讨进行选择,并且 对最终确定的初始测量条款进一步提炼形成测量指标,作为测量相应测量条款的 理论化、概括性反映,进而方便后文的进一步定量化检验。
本文最终确定的初始风险分担的测量量表的初始测量条款及其提炼得出的 测量指标与具体来源,见表5-2 所示。
 
表 5-2 初始风险分担的分量表及其初始测量条款
分量表 测量指标 测量条款及来源
完备性
C1 全面性C11 根据合同完备性的内涵,风险分担条款体现对项目生命周期存在 的项目风险因素反映的全面程度(Lucy C,2001) [166]。
详细程度
C12 合同条款中对项目风险因素的承担者约定的详细程度(李永然, 2005 ;谈毅,慕继丰,2008)[276][277]。
语言规范
C13 风险分担合同条款使用语言规范、准确(李永然,2005;谈毅, 慕继丰,2008)[276][277]。
一致性 C14 风险分担条款之间对于风险配置保持一致,使双方有相同的理解
(张怡, 2009; 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nelgrove, 1996; F.A hwireng-Obeng and 丄 P Mokgohlwa,2002)⑹[159][278]。
争议处理
C15 风险分担条款对于未来可能岀现争议的风险因素的处理程序、原 则约定了明确性(Katrin Fischer, et al, 2010) [279]。
可执行
性 C2 合理性C21 风险配置给了最有能力管理的一方,体现效率性(Katrin Fischer, et al, 2010; Timothy Rose, Karen Manley, 2010) [279][280]。
可调适性
C22 风险分担条款保留了可调整空间,能够应对未来可能变化(翁孙 哲,2006; Joseph H.L. Chan, et al,2011) [281][282]。
再谈判预设
C23 合同条款提前预留了未来风险再分担的操作机制(Oliver Hart and John Moore, 1998;孙慧,等,2010) [251][283]o
风险再分担
范围约定
C24 合同条款约定了未来风险再分担谈判的基本范围(Oliver Hart and John Moore, 1998;孙慧,等, 2010) [251][283]o
灵活性
C3 风险分担条
款的弹性
C31 风险分担合同条款的严格程度(F.A hwireng-Obeng et al.,2002)
[6]o
风险分担条
款强制性
C32 风险分担合同条款能够被法院强制执行的可能性(Turner, R.J. Farsighted, 2004) [284] o
对非正式机
制的依赖性
C33 信任、合作、关系等非正式机制对条款执行的影响性(赖丹馨, 费方域, 2009) [285]o
激励性
C4 风险与项目
控制权匹配
性C41 风险承担者获得了对应的控制权,能够及时进行决策(专家研讨 补充)。
风险分担与
收益对称性
C42 风险承担者获得了等价的风险补偿金(Drew Fudenberg, Jean Tirole, 1990) [286]o
违约惩罚有
效性C43 风险承担者违约惩罚机制的威慑有效性(专家研讨补充)。
 
5.1.3 风险再分担的测量条款
风险再分担过程中对应于工程项目合同履行阶段的合同再谈判或调整过程, 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通常以工程变更、调价、索赔等形式为主要原因引致的合 同调整或再谈判,其根本的经济学理本质则是风险的再次分担过程。风险再分担 的测量量表主要包括三个分量表,即风险再分担的规模性、目标合理性及过程有
效性等。本文选择的风险再分担量表的初始测量条款的方法与基本过程如前文所
述,其相应的测量条款,提炼得出的测量指标及来源,见表5-3所示。
表 5-3 风险再分担的分量表及其初始测量条款
分量表 测量指标 测量条款及来源
规模性
R1 风险再分担谈判
次数 R11 合同履行中,因初始风险分担不当或新的风险发生需要再次确 定风险分担方案而发生的谈判或洽商次数(AK. Choudhury,R. et al 2006) [287]。
工程价款调整
R12 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为风险再分担进行的谈判达成一致的工程 价款调整总额(单位:百万元)(专家研讨)。
合同工期调整
R13 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为风险再分担进行的谈判达成一致的工期 调整(专家研讨)。
风险再分担范围
R14 与合同约定的风险再分担范围比较,实际发生的风险再分担范 围(专家研讨)。
目标合 理性
R2 项目导向R21 合同双方以不损害项目价值为目标进行风险再分担谈判,而不 以单边的高得失率作为衡量标准(Pruitt,D. G,& Carnevale,P. J,1993) [288]。.
利益平衡性R22 风险再分担的谈判充分考虑了双方合理的利益诉求的平衡 (Francesco Squintani., 2003; Georg Noldeke, Klaus M. Schmidt, 1995 ) [289][290]。
现实性 R23 合同双方在风险分担再谈判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了现实的信 息或项目实际情况决定或修改修改风险分担(Polzer,J. T.,& Neale,1995) [291]。
过程有 效性
R3 谈判成本R31 风险再分担谈判所费的资源(时间、人力、财力等)的经济性 (Ruqu Wang,2000; Helge Holden et al,2010) [292][293]。
再分担方案认可
R32 合同双方能够接受并认可风险再分担结果,能够积极地承担这 些风险,没有推诿或逃避的现象(杜亚灵,2008) [40]。
再谈判信息共享
R33 风险再分担的谈判过程中,双方主动交流关于项目风险因素的 变化及其应对的各种信息(专家研讨)。
争端解决R34 合同双方是否就风险再分担执行失败后的第三方管理机制进 行详细的规定(Georg Noldeke,Klaus M. Schmidt,1995) [290]。
 
5.1.4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条款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其测量研究亦初显端倪。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是一个多维度的建构,经历了从单一性指标扩展到多重指标的
发展过程[44]:从财务性评价指标、“铁三角”(质量、工期、成本)发展到“过
程+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在“铁三角”的体系下增加了更多的评价指标,如
业主满意度、技术创新、预期的有效达成、个人成长、项目执行效率等[50]。赵天
银,等基于项目管理的最后成果构建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指标体系,主
要侧重于工程质量、效益及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提出了 12 个测量指标[53];叶
勇,等基于项目管理核心任务“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理解,提出了一个项目管理
绩效的四维度测量体系,具体包括质量评价、进度评价、费用评价与管理评价等
83
四个维度,共11个测量指标[49]。类似的研究成果均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即通过 文献归纳或理论演绎构建岀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对其是否合理且完 整地测度项目管理绩效这一抽象概念并未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因此,这种研究 得出的项目管理绩效测量指标的科学性与实践意义明显不足。
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与改善研究领域,杜亚灵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演绎 编制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量表,主要包括“铁三角”、安全、组织成长、 影响等四个分量表,分别由6、2、2、3 个测量条款构成[40],经过信度检验,上 述四个分量表的标准化Cronbach'a系数依次为0.844、0.546、0.685、0.654。杜 亚灵博士的研究是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操作化定义的有益尝试。虽然,上述量 表开发所依赖的样本数据量偏少(60份),且公共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 该量表是否能够在一般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测量领域同样适用尚未经实证检验,但 仍可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并且,在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测量的指标体系构建及 相关量表开发的探索性研究中,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测量的核心指标中,质量合格 率、投资节约率、工期实现程度、承发包双方满意度的认可度仍然最高[201],亦 隐含了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测量的基本维度。
本文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测量主要从“铁三角”、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 等维度进行,相应地测量条款根据文献归纳与理论演绎进行初步整理,并重点参 考杜亚灵博士的量表中具体表述[40],然后由“工作坊”的专家研讨最后确定。同 样地,各测量条款的表述亦进行概括与提炼,得出测量指标,如表5-4所示。
表 5-4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分量表及其初始测量条款
分量表 测量指标及编号 测量条款及来源
“铁
角”
P1 工期实现率P11 工期实现率=(实际工期/计划工期”100% (杜亚灵,2009) [40]o
工期提前率P12 在施工期间按合同规定进行变更的工期占计划工期的比例,即 工期提前率=((实际工期-计划工期)/计划工期)x100% (Albert P.C. Chan, Ada P.L. Chan,2004) [294]。
成本实现率P13 成本实现率=(实际结算价/合同约定价格)x100% (Yeong, C.M, 1994) [295]o
成本节约程度
P14 项目完成后实际成本相比预期成本的变化率,即 成本节约率=(竣工结算投资额-合同约定投资额)/合同约定投资 额(Yeong, C.M, 1994;杜亚灵,2008 ) [40][295]。
工程质量水平
P15 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总体评价值(Songer, AD.,Molenaar, K.R. and Robinson, G.D, 1996; Hartman F, Snelgrove P, Ashrafi R, 1997)[159][296]o
利益相
关者满
意P2 伙伴关系P21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评价(张水波,何伯森,2003; 张尚,方志达,2010) [147][210]o
第三方关系P22 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发生社区、公众或媒体引起的消极事 件,反映岀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第三方关系如何(R.G Koelmans, 2004) [297]o
综合评价P23 项目管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整体性评价如何(专家研讨)。
 
 
5.2 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法是管理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具有快速有效、数 据品质较高、被调查者干扰影响较小及成本低廉的特点[22]。对于大部分的管理研 究而言,要研究的变量被确认且测量方式已确定或被开发出来后,调查问卷都是 一个方便的资料搜集机制[263]。鉴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实证数据的获 取方法。
5.2.1 问卷设计原则
Uma Sekaran指出,有效的问卷设计准则应该注重三个方面:其一为语言原 则;其二为测量原则;其三则是关于问卷的一般形式[263],如图 5-3 所示。上述三 方面均是问卷设计的重要问题,有助于实现研究中的偏差最小化。
问卷设计
1.语言原则 2.测量原则 3.—般“形式”
 
图 5-3 问卷设计原则
资料来源: Uma Sekaran(2005)。
1.语言原则
问卷设计的语言原则主要考虑的要素包括:①问题的内容与目的;②问题的 语言与遣词造句;③问题的种类与形式;④问题顺序;⑤个人资料或个人信息。
(1)问题的内容与目的。根据变量的性质是属于主观或是客观来决定应该 问何种问题,若测量的是主观变量,则问题应该对应到概念的维度与要素;若测 量客观的变量,则单一的直接问题更为合适。因此,应仔细考虑每一个问题的目 的才能充分测量变量,避免询问不必要的问题。本文中构建的理论模型,需要测 量的变量绝大部属于主观变量,个别变量,如“风险分担再谈判次数”、“工期 实现率”、“工期变更率”、“成本节约程度”等则为客观变量,问卷中相关问 题的设计严格基于上文得出的量表测量条款,保障所获得的资料尽量接近研究问 题和理论假设[298]。
(2)问题的语言与遣词造句。问卷所使用的语言与表述必须接近受试者所
能了解的水平,用语的确定须基于其教育水平、文化习惯的语句和用词方法,甚 至方言等。若问卷中的某些问题为受试者难以理解或不了解,那么研究者将得不 到有效的回答。因此,问卷所询问的问题、使用的语言及用词造句应紧密结合受 试者的受教育程度、习惯及态度等。鉴于本文需要收集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管理 实践样本数据,通常只能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或合同管理的实务工作者为受试对 象,而研究所需要检验的理论模型却是比较前沿的理论选题。因此,根据初始测 量条款进行问卷设计的过程中,询问的问题的具体表述进行了更为通俗化的处 理,并充分吸收了实务工作者提供的修改意见予以完善。
(3)问题的种类与形式。问题的种类指问题属于开放式或是封闭式的问题, 而问题形式则一般是指正面还是负面的表达问题。本文所设计的问卷中,以封闭 式问题为主,仅为测量指标或测量条款的补充设置了开放式问题;在询问的问题 形式上,则没有设置明确的正向或负向问题,而代之以客观的表述,以 Likert5 级量表的形式,由受试者根据样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外,根据问题的精 简的经验法则,对于询问的问题尽量采用短的问题,一般在20个字以内为宜[299]; 但在方便受试者理解的前提下,仍然使较多的问题的长度有所突破。
(4)问题顺序。一般而言,调查问卷中对于问题的安排通常是把简单的问 题放在前面,特殊的问题置于后面,即所谓的“漏斗式方法”(funnel approach) 更易于使受试者作答;但考虑到观测条款或指标的编码方便,本文所设计的问卷 中,问题的顺序仍然按前文的初始测量条款的编码次序依次安排。
(5)个人资料或个人信息。主要是指受试者的个人信息或背景资料,一些 研究者认为这部分内容置于问卷的最后更好[299];而愿意将其放在最前面的学者 则认为,一旦受试者分享了一些个人履历信息,他们在心理上或许会更支持这份 调查问卷,对于回答便多了一份责任感[263]。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则选择将受试 者的个人资料置于前面,并对于询问的信息提供了一个选择范围,方便受试者快 速回答。
2.测量原则
调查问卷的测量原则主要是为了确保收集到的资料适用于检验理论假设,即 用于测量概念的量表与度量技术,以及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评定。在问卷设计 过程中,本文对于定性评价部分的测量条款均统一使用了 5级Likert量尺;并通 过信度与效度检验来反映“数据质量” ;最后,根据理论模型的建构采用了简单 且易识别的分类与编码方法对问题进行了分类标识。
3.一般“形式”
调查问卷的一般“形式”主要考虑问卷形式、问卷长度、引言及填写说明等 要素。
(1) 问卷形式。本文所用的问卷采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的电子问 卷开发工具,以文字、复选框、下拉列表以及文本框的组合设计调查问卷;询问 的问题则包括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两类;问卷的整体安排充分考虑了逻辑性 与界面的友好[300][301]o
(2) 问卷长度。问卷的长度是设计问卷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者发 现受试者在回答冗长问卷时,其作答形式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302],通常受试者 在回答后半部分问题时,其反应应变不似回答前部分问题那样极端[303]o其原因 在于,冗长的问卷使受试者作答动机随时间而减弱,并且由于疲劳对问卷的反应 出现“习惯化”(Habituation)现象[304],因此,合理控制问卷的长度,尽量避免 要同一受试者回答太多问题对于问卷设计非常重要。本文所设计的问卷通过预测 试反馈,将作答时间有效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有效避免了受试者的刻板式作答 型式。
(3) 引言。调查问卷的引言除了揭示研究的身份,传达调查目的之外,还 需要能够建立与受试者的和谐关系,并激励其热情、全心全意作答。本文问卷设 计中充分考虑了上述要素,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目的,并对受试者的 私人信息进行了保密承诺,且提供了完整回答问卷的礼品清单:《乔布斯传》
( Walter Isaacson 著,乔布斯唯一正式授权传记简体中文版)与《工程造价概论》 (尹贻林,严玲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充分体现了对 受试者作答的尊重与感谢,以激励其作答的责任感。
(4) 填写说明。调查问卷的填写说明是对受试者作答的有效提示,帮助其 准确回答询问的问题。本文设计的问卷编制了整体问卷及各分量表的填写说明, 有效提示了受试者的对问题的理解及作答的选择。
5.2.2 问卷设计过程
结合上述问卷设计基本原则,借鉴学术界关于调查问卷的基本设计过程 [305-307],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的问卷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初始测量条款的收集
本文所构建与需要检验的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理论前沿性,除了项目管理绩 效量表的测量条款有一定的量表[40]可供借鉴外,其他的量表(初始风险分担、风 险再分担)的测量条款通过文献归纳与理论演绎得出。其中,文献归纳收集的测 量条款主要来源于国内外有关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担)及 合同理论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在综合考虑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中文文献部分得 出的初始测量条款采用文献勾选法寻找;外文文献中的相关初始条款则经过翻译 与回译[308]的充分比对进行确定;少量的测量条款则经过导师研究团队的学者研 讨进行了补充,从而完成了初始测量条款的收集(具体测量条款内容见本章第一 节相关内容)。
2.初始测量条款的情境化表述
虽然通过文献归纳与理论演绎得出了初始的测量条款,并提炼了相应的测量 指标,但仍然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学术性。考虑到研究所需要收集的样本项目数 据需要第一线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或项目管理的实务工作者提供,因此,直接沿 用上述测量条款进行问卷的编制必然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数据资料,甚至相当部分 的指标或测量条款可能无法获得数据反馈。鉴于此,问卷设计中对于初始测量的 问题进行了情境化表述的调整,在相关用语、表达方式、习惯称谓等诸多方面尽 量贴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践。
3.小规模研讨
在完成前述步骤以后,形成了一份初始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测量条款部分), 提交给导师定期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进行试测与讨论,并据此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与 完善;然后,将问卷提交给直接从事工程管理与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实务人员进 行试填写,交提出修改反馈意见。
4.正式问卷形成
在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以后,结合前文所述的问卷设计原则,参照小规模研讨 所形成的测量条款修订建议,形成了最终的电子化调查问卷正式版本。问卷主要 包括“初始风险分担评价(IRA)”、“风险再分担评价(Re-A)”及“项目管 理绩效评价(PMP)”三个分量表。各测量条款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采用5 级Likert量尺作为评价准则,其中1代表“很差”,2代表“比较差”,3代表 “一般”, 4代表“比较好”, 5代表“很好” 。较少的指标采用定量评价,如 “工期实现率”、“工期变更率”等,由受试者填写合同计划工期,变更工期的 实际数据,最后由研究者计算得出定量指标。类似的定量评价指标,采取相同的 方法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5.3数据收集及描述
5.3.1 调研对象的确定
1. 调研地区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本质上可以 理解为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就项目风险管理管理责任的交易行为,受到制度环境、 市场环境、技术条件等诸多情境因素的影响。换言之,在不同的交易环境中,由 于建设项目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性程度、建筑市场的基本格局、承包商的整 体技术水平与风险管理能力等存在差异,那么,业主与承包商在签约阶段与履约 阶段进行的风险分担的具体安排可能会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于实践调研的数据 资料会造成很大的干扰。显然,如果问卷发放的目标地区如果在上述情境因素方 面基本一致,则可以将情境因素的干扰性影响降低。基于此,本文确定的调查问 卷发放地区为天津、北京、深圳、江苏、武汉等地区。选择上述地区作为调研地 区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相应地,工程建设项目 的制度环境比较完善;二是上述地区近年来工程建设投资规模较大,相对容易获 得适合进行数据分析的样本项目资料;三是由于研究者的导师团队在上述地区存 在密切的学术与咨询交流,有通畅的数据收集渠道。
2.样本项目 样本项目的选择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项目的类型;二是项目的发
包模式。
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格局具有典型的项目差异性,众多学者均强调风险分担 没有统一解,应结合项目的项目来进行合理的安排[147][160]。理论上讲,任何项目 都应该在风险分担方面存在其特殊性。但是,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理论研究,本文 将其他可能影响项目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予以忽略,仅对入选的样本项目作以下 条件限制:
(1)项目所在地为天津、北京、深圳、江苏、武汉等地区;
(2)项目为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项目,此类项目的施工及管理技术通常比 较成熟,从而承包商的技术能力与管理经验对于风险分担的差异性影响可以最大 程度地降低;
(3)项目的发包模式为施工总承包模式,或者DBB模式,以剔除不同发包 模式下对于风险分担责任的影响。
3.受试者 由于本文指在探索“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之
间的影响机理,便决定了调查问卷所需要收集的数据应该来源工程项目管理第一 线的从业人员,并且受试者必须能够完全掌握样本项目的合同签订、合同履行、 竣工交付的全过程。从DBB模式的运行模式来看,能够掌握上述项目信息的人 群主要是业主、承包商与施工监理等项目参与的核心主体。因此,调查问卷选定 的受试者主要来自于以下人群:
(1)业主单位直接参与项目施工合同谈判与签订的管理者、施工合同履行 阶段洽商或再谈判的管理者及项目竣工结算的负责人等;
(2)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或参与再谈判的管理者、项目管理团队核心管 理人员(项目经理,合同管理人员等)、竣工结算负责人等;
( 3)监理工程师。
5.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问卷回收率的高低是衡量问卷调查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309],基于项目的调 查问卷回收率较低是一个现实性问题[40]。
本文所发放的调查问卷为电子版本,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发放与回收,更有必 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问卷的回收率。电子化问卷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多样 性,版面设计及填答方式(按键点击,下拉列表选择等)都会对回复率有影响 [310][311];事先征询意愿,诱因与奖励等均有助于作答[312]; Jennifer Jensen认为除 上述因素外,以私人化的亲密用语表达邀请、寄送再次提醒信件、考虑作答诱因 (礼物、奖赏等)均有助于提高回收率[313];翟本瑞研究发现,与受访者的亲疏 程度是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的主要因素[313]。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本次问卷 调查为提高回收率,采用了如下做法:
(1) 对于电子问卷的版式设计采取了简约的风格,充分考虑了界面的友好 与视觉效果,对于文本框、复选框及下拉窗体的的大小、位置均考虑了作答者的 习惯与需要。
(2) 根据导师的人脉关系,提前确定调研地区的问卷发放负责人,并由导 师亲身进行电话联系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并请求对方予以协助;随后由专人与 其保持电话与邮件沟通,提前了解拟调研地区符合要求的受试者人数、作答意愿; 并就受试者的礼品馈赠进一步向负责人予以承诺,由其予以传达,提高作答激励 性。
(3) 在受试者作答过程中与其保持电话、 QQ 等多种渠道的联系,以解答 部分受试者感觉有疑惑的问题。
(4) 每两周与调研地区问卷发放与回收的负责人进行邮件沟通,并请求对 方提醒受试者作答与返回答卷。
本次问卷调查于2011年11月下旬至2012年2月下旬进行,历时3个月。 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97份,回收率为82.1%,其中有效问卷154 份(剔除了存在缺失项目的问卷)。考虑到后续研究中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 需要,本次问卷调查所回收的有效样本量符合多数学者关于SEM样本容量的基 本要求[314][315][316],因此可以进行后续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本文对于收集到的样本项目信息、受试者背景资料进行 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研究所涉及的核心变量的测量条款进行了均值、方差、偏 度与峰度分析,以判断样本数据的正态性。
1.样本项目及受试者信息描述性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样本项目信息及受试者的背景资料见表 5-5,表 5-6 所示。
表 5-5 样本项目基本信息统计
项目 类别 回收问卷数 比例/%
天津 35 22.73
北京 31 20.13
项目所在地 江苏 22 14.29
深圳 46 29.87
武汉 20 12.98
1000万以下 24 15.58
项目投资规模 1000 万 ~1 亿
1 亿 ~3 亿 66
39 42.86
25.32
(人民币) 3 亿~10 亿 13 8.44
10亿以上 12 7.80
合同类型 总价合同 单价合同 68
86 44.16
55.84
发包模式 施工总承包(DBB) 154 100
 
从受试者基本资料统计中可以发现:①来自于业主、承包商、咨询单位(即 监理单位)的受试者分别为 53、 57、 44,分别占 34.42%, 37.01%与 28.57%,即 受试人群中来自于DBB运行模式的核心三方主体的比例基本持平,从而避免了 某一方主体比例过高对调研数据产生的趋同的作用;②从工作职责、受教育程度 来看,受试人群中高层管理者超过一半(56.49%),本科以下学历者仅为24.02%, 能够保障受试群体对于调研目的与测量条款较好地理解;③从受试者的专业从业 年限的分布来看,在工程管理领域从业年限较短者仅为9.75%,专职进行项目风 险管理/合同管理的受试者亦仅占22.08%,显然受试人群大多具有丰富的工程管 理从业经验,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合同管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保障 了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的可靠性。
 
表 5-6 受试者背景资料统计
项目 类别 回收问卷数量 比例/%
业主 53 34.42
所属单位在项目中的角色 承包商 57 37.01
咨询方 44 28.57
高层管理者 25 16.23
工作职责 中层管理者 62 40.26
一般管理人员 67 43.51
博士 2 1.30
受教育程度 硕士 本科 19
96 12.34
62.34
本科以下 37 24.02
10年以上 70 45.45
工程管理领域从业年限 6~10 年 42 27.27
3~5 年 27 17.53
3年以下 15 9.75
10年以上 28 18.18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合同管 6~10 年 60 38.96
理从业年限 3~5 年 32 20.78
3年以下 34 22.08
建筑工程 111 72.08
市政工程 35 22.73
熟悉何种类型项目的风险 公路工程 28 18.18
管理/合同管理 铁路工程 10 6.49
水利水电工程 20 12.99
港口航道工程 2 1.30
 
2.样本中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对样本的所有测量条款进行描述性统计 分析,本文主要报告了测量条款均值、方差、偏度与峰度等统计值,见表5-7、 表5-8所示。若样本数据统计的偏度绝对值小于3,峰度绝对值小于10,可以认为 样本总体数据符合正态分布[317]。从表中报告各测量条款的偏度与峰度统计值可 见,本次收集的数据总体较好的满足正态分布条件,奠定了后续数据分析的良好 基础。
表 5-7 样本各测量条款的性统计分析
测量条款 均值 统计值 方差 统计值 偏度 峰度
统计值 标准差 统计值 标准差
C11 3.65 .674 -.490 .195 .868 .389
C12 3.47 .761 -.369 .195 .139 .389
C13 3.56 .614 -.031 .195 -.389 .389
C14 3.55 .615 -.751 .195 .238 .389
C15 3.71 .653 -.473 .195 -.111 .389
C21 3.44 .732 -.165 .195 -.361 .389
 
 
表 5-8 样本各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续)
测量条款 均值 统计值 方差 统计值 偏度 峰度
统计值 标准差 统计值 标准差
C22 3.31 .896 -.194 .195 -.572 .389
C23 3.08 .888 -.360 .195 -.350 .389
C24 3.03 1.124 -.353 .195 -.486 .389
C31 3.23 1.144 -.174 .195 -.434 .389
C32 3.29 1.277 -.445 .195 -.584 .389
C33 3.66 .567 .199 .195 -.547 .389
C41 2.94 .872 -.260 .195 -.032 .389
C42 3.15 .821 -.621 .195 -.054 .389
C43 3.35 .857 -.505 .195 .311 .389
R11 1.62 1.204 2.118 .195 3.858 .389
R12 3.55 .615 .650 .195 -.143 .389
R13 4.07 .943 -.665 .195 -.314 .389
R14 3.35 .556 .094 .195 .254 .389
R21 3.53 1.035 -.240 .195 -.613 .389
R22 3.39 .723 -.586 .195 .613 .389
R23 3.28 .778 -.348 .195 .116 .389
R31 3.25 .687 -.574 .195 .280 .389
R32 2.99 1.150 .058 .195 -.612 .389
R33 3.38 .903 -.821 .195 -.196 .389
R34 4.05 .729 -1.121 .195 2.002 .389
P11 4.60 .764 -2.169 .195 3.711 .389
P12 3.71 1.055 -.355 .195 -.400 .389
P13 3.43 .756 .132 .195 .515 .389
P14 4.03 .646 -.748 .195 .426 .389
P21 4.08 .470 -.356 .195 .011 .389
P22 3.82 .721 -.760 .195 1.145 .389
P23 3.93 .590 -.228 .195 -.483 .389
Valid N(listwise) 154
 
5.4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两类:测量工具的检验方法与理论假设的检验 方法。前者主要包括对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以分析测量工具是否能 够准确地测量研究所需要测量的变量;后者主要是对研究设计所构建的理论模型 进行验证的方法。本文的数据分析软件主要为SPSS Statatisc 20与AMOS 7.0。
5.4.1 测量工具的检验方法
1. 信度检验方法
测量工具的信度(Reliability),亦称可靠性,是判断测量工具对任一概念进 行测量时是否具有一致性,即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 具有一致性的程度,是一项稳定性指标。按照不同的标准,信度可以分为再测信 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复本信度、项目间一致性信度与折半信度等[263] (Split-half Reliability)。
当前学术研究中,多使用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信度作为测量 工具信度的描述,而在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标中,最普遍使用的检验是Cronbach's a系数(Cronbach, 1946)。借鉴史江涛、杜亚灵、赵卓嘉等人的研究[40][305][307], 本文选择Cronbach's a系数作为检验测量工具信度的指标,原因在于Cronbach's a 系数作为衡量内部一致性的指标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既是各种可能的折半信度系 数的平均值,兼具再测信度与折半信度的优点,可处理多重评分量表的题项[318]。 在根据 Cronbach's a 系数判定测量工具或量表的信度水平研究中,通常 Cronbach's a值越高被认为测量工具的信度更好,Nunnally认为Cronbach's a>0.7 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阈值[319]; Cuieford 则给出了一个更广的信度判断范围, Cronbach's a<0.35 表示低信度,0.35SCronbach's a<0.7 表示中信度,Cronbach's a>0.7 则代表高信度[320];对于大多数探索性量表来说, Cronbach's a>0.5 即可以 接受[319]。
本文对量表的信度检验采用 SPSS 20 软件计算调查问卷量表及分量表的 Cronbach's a系数予以分析,并采用Cronbach's a>0.5作为信度等级的判断阈值。
2.效度检验方法
测量工具的效度(validity)是检验测量工具是否能够真正测量出研究所需 要测量的概念,即效度是关于我们是否真正测量到“对的”概念,可以划分为内容 效度(Content Validity)、效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与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等不同类型[321]。其中,内容效度的建立是为了衡量与确保测量工具中 包含了能够测量该概念的适当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题项,测量工具或量表的测 量条款与概念涵盖的主题或范围越匹配,则其内容效度越好;效标效度则是用来 衡量测量工具的预测与估计能力,上述两个效度指标一般可以通过文献分析与访 谈的方法予以证实[263][322]。鉴于本文调查研究过程中,测量工具的设计过程经过 了多次文献归纳与专家小组研讨,可以认为上述效度指标较高,因此测量工具的 效度检验的关键便在于建构效度。
建构效度,或构念效度,是用于衡量调查结果与测量工具或量表设计所依据 的理论之间的契合程度的指标[263],可进一步细分为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与区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收敛效度是判断同一概念的不同 测量条款之间的一致性指标,区分效度是衡量不同变量测量条款的差异化程度指 标。目前,学术界多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方法对建构效度进行衡量[307][317]。在采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测量工具的建3效度之 前,必须对样本数据进行条件检验以衡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均采用 KMO (Kaiser-Meyer-Olykin)测度与与Barlett检验,通用的判定规则为KMO值 在0.7以上,且Bar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不大于显著性水平即被认为 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325]。借鉴杜亚灵、赵卓嘉等人的研究[40][307],本文选 择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测量工具的建构效度进行检验,拟采用的判定指标体系见表 5-9,软件工具使用 AMOS 7。
表 5-9 本文拟采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判定指标体系
指标 取值范围 建议值
x2/df >0 <5, <3 更佳
GFI 0~1,可能小于 0 >0.9, >0.85 也可接受
AGFI 0~1,可能小于 0 >0.9, >0.85 也可接受
NFI 0~1 >0.9
IFI >0,多在 0~1 之间 >0.9
CFI 0~1 >0.9
RMSEA >0 <0.10, <0.05 更佳
资料来源:赵卓嘉( 2009)。
 
5.4.2 理论假设检验方法
本文的研究旨在探寻“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之 间的作用机理,理论模型及其假设具有典型的多变量特征。因此,对于理论假设 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来进行具体的模型拟合与对比分析,借以实现 理论假设的检验。在处理多变量理论模型检验过程中, SEM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 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SEM 方法没有特别严格的理论假设或限制条件,可以 同时处理多个变量与中介变量,并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包含测量误差,能够有效 兼顾因子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相互影响,并且可以基于一个样本数据库进行不 同理论模型的比较与选择[316][324]。因此,学术界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建模分析手 段,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325][326]。
目前,用于结构方程模型相关统计运算的软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LISREL 和 AMOS。 LISREL 的输出报表虽然能够提供丰富的指标参数,但通常具有较高 的使用难度,如编写语法命令、需要熟悉矩阵参数等;而 AMOS 完全图形化的 操作界面,仅需绘制基本理论模型图与设定相关参数,便可以直接绘制出路径图 并呈现出统计参数,因此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327]。鉴 于此,本文拟采用 AMOS 7 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统计软件。
5.5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进行测量量表的设计及数据收集与描述性分析。首先,根据理论模 型验证的需要,在借鉴管理研究主流的变量操作化研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文献归 纳与专家研讨等方式得出了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初 始测量条款;其次,阐述了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本文所采用的调查问卷的设 计过程;再次,对于回收的合格样本信息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简单报告了样 本的来源及受试者基本信息,以及样本数据的大致分布状态,表明本次调查获得 的样本数据能够支持后续的实证分析;最后,简单概述了实证分析部分拟采用的 量表质量检验与理论假设检验的方法,应用软件等。
第六章 实证分析
6.1 量表信度检验
本文共涉及三个量表:初始风险分担(IRA)量表、风险再分担(Re-A)量 表及工程项目管理绩效(PMP)量表。其中,IRA量表由完备性(C1)、合理性 (C2)、灵活性(C3)与激励性(C4)等4个分量表组成;Re-A量表包含规模 性(R1)、目标合理性(R2)、过程有效性(R3)等3个分量表;而PMP量表则 由“铁三角” (P1)与利益相关者满意(P2) 2个分量表组成。
通过SPSS软件对上述量表进行数据可靠性(Reliability)检验,以Cronbach's a>0.5作为信度最低阈值,检验结果如表6-1所示。
表6-1量表的Cronbach' s a值检验及信度等级统计
量表 分量表 测量条款 标准 Cronbach's a 信度等级
初始风险分担 0.858/0.862
IRA
完备性 C1 C11~C15 0.761
可执行性 C2 C21~C24 0.821
灵活性 C3 C31~C33 0.361*
激励性C4 C41~C43 0.787
风险再分担Re-A 0.754/0.801
规模性 R1 R11~R14 0.382*
目标合理性 R2 R21~R23 0.720
过程有效性R3 R31~R34 0.678
项目管理绩效 0.622
PMP
“铁三角”P1 P11~P15 0.584
利益相关者满意 P21~P23 0.681
P2
 
通过Cronbach's a系数测试,IRA量表中“灵活性”及Re-A量表中“规模 性”因Cronbach's a<0.5,低于信度检验的最低阈值,因此予以舍弃,不再进入 后续SEM分析。并且可以发现,舍弃上述分量表以后,相关量表的整体信度得 到了提高,如IRA量表的Cronbach's a值由0.858上升至0.862; Re-A量表的
Cronbach's a值由0.754上升至0.801。进一步分析上述“灵活性”(C3)、“规 模性” (R1)分量表信度不佳,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关于灵活性(C3)的测 量条款主要涉及合同条款的刚性与弹性、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理论性很强的 表述,虽然调查问卷中对其进行了相对通俗化的语言表述,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 实务工作者而言仍然比较难以理解与把握,从而回答的随意性可能相对较高,一 致性降低;而规模性(R1)量表主要测试合同履约过程中能够反映风险分担再 谈判规模性的客观性数据,对于受试者的应答积极性的调动可能不高,反馈的数 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与模糊性;此外,亦不排除此类问题的设计存在偏差。但从 样本数据的整体情况来看,测量工具仍然具有较高的信度。
6.2 量表效度检验
基于前文“数据分析方法”部分的阐述,对于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三个量表 (IRA、Re-A、PMP)的效度检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在进行分析之前, 需要对样本数据是否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进行分析,以判断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可 行性;在因子分析可行的基础上,分别对研究所涉及的三个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 分析,并据此分析各量表的收敛效度与区分效度,奠定后续的理论假设的检验与 进一步的路径分析。
6.2.1量表的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通过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KMO (Kaiser-Meyer-Olykin)测度与与Barlett 检验,其结果如表6-2所示。
表6-2量表的KMO测度与Barlett检验相关统计值
IRA量表 Re-A量表 PMP量表 整体
KMO检验 .798 .768 .726 .747
近似卡方值 918.236 293.205 463.964 1846.867
Barlett测度 自由度 66 21 28 276
显著性 .000 .000 .000 .000
 
可见,初始风险分担(IRA)量表、风险再分担(Re-A)量表及项目管理绩 效(PMP)量表的KMO值分别为0.798, 0.768, 0.726,符合KMO值>0.7的通 用规则,可以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且上述量表的 Barlett 球体检验统计值的 显著性概率均不大于显著性水平,也支持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上 述三个量表均适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6.2.2初始风险分担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 测量模型拟合与修正
在前文的量表信度检验中,初始风险分担(IRA)的第三个变量“灵活性” 未能通过最低信度检验而被删除,因此初始风险分担的理论框架被修正为含“完 备性(C1)”、“可执行性(C2)”及“激励性(C4)”等3个潜在变量和12 个观测条款或指标的模型。运用 AMOS 7.0软件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 得到的一阶因子测量模型如图6-1 所示。
 
 
在图 6-1 所示的测量模型的析出过程中,根据 AMOS 软件运行结果所提示 的绝对拟合优度、相对拟合优度相关指标指标,并结合修正系数MI值进行了多 次修正。通过建立C11〜C21、C12〜C22、C23〜C24、C24~C42之间的误差关联, 实现了一阶测量模型的修正,使最终的拟合优度指标满足了理论建议值。并且, 这种测量条款之间的误差关联具有理论含义。比如,若风险分担条款的“全面 性”差,则意味着合同中存在大量的项目风险因素未予明确分配,则合同履行过 程中按照实务界的惯例性做法,则一般认为此类风险由承包方承担[228],从而必 然着承包方承担过多的风险,降低了风险分担合同条款的“合理性”, C11〜C21 之 间存在正向的关联是可以理解的;而 C12〜C22 之间负向的关联关系是显而易见 的,因为风险分担合同条款的“详细程度”越高,则其“可调适性”会显著地降低; 为应对合同缔结双方预见到未来可能存在的再谈判而导致的事前投资激励不足 的问题,通常会在初始合同中植入再谈判的相关约定,因此“再谈判预设”
(C23)与“风险再分担范围约定”(C24)之间也存在着关联关系;而“风险 再分担范围约定”与“风险分担与收益的对称性”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也是可以 得到解释的。一方面,约定合理的再分担范围可以提高初始合同与合同履约过程 中风险分担与收益的对称性状态,另一方面, 风险分担与收益是否匹配也影响 到的初始合同安排中对于未来再谈判的风险分担范围的约定。
通过上述模型拟合与修正过程, AMOS 输出的初始风险分担量表的验证性 因子分析结果的相关统计值如表 6-3 所示。
表 6-3 初始风险分担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相关统计值
变量 测量条款 标准化荷载
(R) 临界比
(C.R.) 组合信度
(pc) 平均方差抽取量
(AVE)
C11 0.92
完备性 C12 0.72 11.287 0.851 0.658
C13 0.78 10.431
C21 0.72
可执行性 C22 0.85 8.782 0.812 0.522
C23 0.63 7.224
C24 0.67 7.714
C31 0.80
激励性 C32 0.83 9.573 0.797 0.571
C33 0.62 7.468
拟厶优度 力%df =2.984; GFI=0.912;AGFI=0.907;NFI=0.900;F=0.931; CFI=0.930; RMSEA=0.044
 
由表6-3可知,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的拟合优度的各种统计值均符合建议的 标准(见表 5-8),说明初始风险分担的测量模型是有效的。各测量条款或测量指 标在公因子(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荷载均在0.62以上,并且三个维度的因子的 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分别为0.658、0.522、0.571,大于0.5的阈值,因此量 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另外,三个维度的因子的组合信度(或称建构信度)系 数(pc)分别为0.851、0.812、0.797,都超过0.6的阈值,进一步表明了量表的 内部一致性,支持进一步进行后续研究。
表 6-4 初始风险分担不同因子间的区分效度检验分析
完备性 C1 可执行性C2 激励性 C4
完备性 C1 (0.809)
可执行性 C2 0.60 (0.722)
激励性C4 0.60 0.65 (0.756)
 
由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的测量模型中没有观测变量或指标横跨两个因子 的情况出现,即理论建构的不同测量条款或指标均落在预期的因子上,由此可以 判断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进一步通过统计检验分析初始风险分担的三 个因子之间的区分效度,其检验结果如表6-4所示。其中,位于对角线上的括号 中的数字值分别为三个因子的AVE的平方根,非对角线上的数值表示两个因子 之间的相关系数。由于初始风险分担三个维度的因子的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其 所在行与列的因子间相关系数,可以说明初始风险分担的三个因子之间具有良好 的区分效度。
2.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从图6-1 所示的初始风险分担的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中,可以发现 三个维度的因子之间具有中高度的关联性,且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与样 本能够很好的适配,表明一阶因子均受一个较高阶潜在变量的影响[327],因此可 以进一步假设初始风险分担具有二阶因子测量结构。
 
 
通过 AMOS 软件,读取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 量模型如图6-2所示。从图中可见,一阶因子对于二阶因子的标准化荷载均大于 0.69, 模型的绝对适配度指标 CMIN/df=2.927, GFI=0.903 , AGFI=0.900, RMSEA=0.059 ;增值适配度指标 NFI=0.912,IFI=0.904,CFI=0.914。虽然 RMSEA>0.05但小于0.1,仍可以接受[307],其他拟合优度指标虽然相对一阶因子 模型有所降低,但仍满足理论上的建议值。
进一步计算二阶因子模型的建构效度与收敛效度,得出建构信度系数(Pc)
=0.767>0.6,表明二阶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建构信度;方差抽取量(AVE) =0.524>0.50,表明该二阶因子模型能够有效解释一阶因子一半以上的变异。因此, 综合上述检验与分析,可以接受该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用于后续的研究中。
6.2.3风险再分担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测量模型拟合与修正
在初始建构的理论模型中,风险再分担被划分为“规模性”(R1)、“目标 合理性”(R2)与“过程有效性”(R3)等三个维度,其中,“规模性”(R1) 未能通过信度检验而予以删除。因此,本部分的风险再分担变量的效度检验从 “目标合理性”(R2)与“过程有效性” (R3 )等维度对风险再分担进行验证 性因子分析,以检验其收敛效度与区分效度。“目标合理性”(R2)与“过程 有效性”(R3)共包括7个测量条款或指标,通过AMO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 拟合并不断修正模型,最终得出的风险再分担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如图 6-3 所示。
 
 
模型修正过程中,主要通过拟合优度指标结合修正系数(MI)通过样本数 据不断拟合模型。通过建立 R21~R31、 R22~R33 之间的误差关联,得出上图所 示的最终测量模型,并且修正过程中误差关联关系的建立亦具有直观的理论意 义。比如,风险再分担的再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的风险再分担的目标是出于“项 目导向”的,则双方必然基于项目的成功形成统一的谈判“参考点”,主体间的 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在项目成功的大框架下得以较好的平衡,会有效降低双方谈判 所费的资源的投入,因此“项目导向” (R21)与“谈判成本” (R31)具有逆
向的关联关系;而如果双方再谈判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
(R22),则必须通过充分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来达成,对抗性的、以个体利益为 出发点的风险再分担谈判,则必然引致双方尽量隐藏私人信息,以力求在谈判过 程中占据有利的博弈地位,最大化自身的私人利益,因此亦可以理解 R22〜R33 之间的正向关联。
通过上述模型拟合与修正过程,整理得出 AMOS 输出的初始风险分担量表 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的相关统计值如表6-5所示。
表 6-5 风险再分担的验证性分析的相关统计值
变量 测量条款 标准化荷载
(R) 临界比
(C.R.) 组合信度
(pc) 平均方差抽取量
(AVE)
目标合理 R21 0.75
性 R2 R22 0.77 6.033 0.794 0.563
R23 0.73 7.176
R31 0.66
过程有效 R32 0.68 6.194
性 R3 R33 0.76 5.462 0.806 0.510
R34 0.75 4.594
拟合优度 z2/ df =1.891; GIF=0.963; AGFI=0.906; NFI=0.931; IFI=0.966; CFI=0.965;
RMSEA=0.076
 
由表6-5可知,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得出的拟合优度的各种统计值均符合建议 的标准,说明风险再分担的测量模型能够有效拟合样本数据。各测量条款或测量 指标在公因子(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荷载均能够接受的最低标准值0.45以上[40], 两个维度的因子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分别为0.563、0.510,大于0.5的阈 值,说明两个维度的因子均能解释其对应的观测条款或指标50%以上的方差变 异,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另外,两个维度的因子的组合信度(或 称建构信度)系数(pc)分别为0.794、0.806,均超过0.6的阈值,表明量表的 内部一致性良好,支持进一步进行后续研究。
表 6-6 初始风险分担不同因子间的区分度检验分析
目标合理性R2 过程有效性 R3
目标合理性 R2 (0.750)
过程有效性 R3 0.71 (0.714)
 
通过统计检验可进一步分析风险再分担的两个因子之间的区分效度,其检验 结果如表 6-6 所示。其中,位于对角线上的括号中的数字值分别为两个因子的 AVE 的平方根,非对角线上的数值表示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两个维度的 因子的 AVE 的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与列的因子间相关系数,可以说明风险再 分担的两个因子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2.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测量模型中,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71, 表明二者具有中高度的关联性,因此可以基于样本数据进一步进行二阶验证性因 子分析。通过AMOS软件得出的拟合结果,如图6-4所示。
 
 
从图中可见,一阶因子对于二阶因子的标准化荷载大于0.69,模型的绝对适 配度指标 CMIN/df=2.127, GFI=0.945, AGFI=0.910, RMSEA=0.048;增值适配 度指标NFI=0.913, IFI=0.910, CFI=0.924,满足理论上的建议值,因此可以考虑 接受该高阶因子模型。进一步计算其建构效度与收敛效度,得出建构信度系数 Pc=0.747>0.6,表明二阶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建构信度;方差抽取量(AVE) =0.599>0.50,表明该二阶因子模型能够有效解释一阶因子 70%左右的变异量。 综合上述检验与分析,可以接受该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用于后续的研究。
6.2.4项目管理绩效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测量模型拟合与修正
在前文的文献研究与理论演绎中,工程项目管理绩效(PMP)被解构为两个 维度,即“铁三角” (P1)与“利益相关者满意”(P2)。本文通过与“初始风 险分担” (IRA)与“风险再分担” (Re-A)量表效度检验相同的方法,运用 AMOS 软件用样本数据对其验证性测量模型进行多次拟合与修正,鉴于拟合与 修正过程的一致性,对其具体的过程在此不予赘述,最终得出的一阶验证性因子 分析测量模型如图6-5所示。
 
图 6-5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在模型修正过程中,删除了观测条款P12、P14,并建立了 P11〜P12、P15〜P21、 P22~P23、 P15~P23 之间的误差关联。上述处理的理论背景简要阐述如下,在工 程项目绩效管理实践中,工期、成本的控制作为“三大控制”的核心,通常能够 在合同约束目标下顺利实现,即可认为相应的工期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绩效水平非 常理想,而P12、P14则分别用来衡量“工期提前率”、“成本节约率”这两个 指标,为了量表正向评估的一致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均采用越大越好的标准, 由此便引致一个绩效评判的问题:即按时完工的项目,其工期实现率为 100%, 实现了最优的工期控制,但其工期提前率却为0(成本方面的评估指标同样如此)。 并且,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分析的统计值显示,P12、P14对应的t值均小于 1.96,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将上述两个测量条款或指标从模型中予以删除。 其他误差关联关系的建立亦可以得到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如工期实现率(P11) 与成本实现率(P13)之间的负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合理工期目标下进一步压 缩工期,必然因为赶工等增加额外的费用。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P13)与双方 对于合作关系的评价(P21)及整体项目管理评价(P23)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交付一个质量合格的项目,是双方合作的重要目标,为此,业主即使需要在工期 或成本方面予以妥协也是可以接受的;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受到第三方, 如公众、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尤其在项目准备阶段的拆迁、施工过程 中的环保等方面可能与此类利益相关者发生直接的联系,项目第三方对于项目的 满意度或评价,不仅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亦明显影响了业主与承包方对于项 目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整体性评价。
通过上述模型拟合与修正过程,整理得出AMOS输出的工程项目管理绩效 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的相关统计值如表6-7所示。
表 6-7 风险再分担的验证性分析的相关统计值
变量 测量条款 标准化荷载
(R) 临界比
( C. R . ) 组合信度
(pc) 平均方差抽取量
(AVE)
P11 0.65
铁三角 P1 P13 0.77 4.231 0.814 0.597
P15 0.88 5. 621
利益相关 P21 0.64
P22 0.69 4.107 0.766 0.525
者满意 P2 P23 0.83 6.438
拟合优度 力 2/ df =1.258; GFI=0.988; AGFI=0.939; NFI=0.975 ; IFI=0.994; CFI=0.994;
RMSEA=0.043
 
由表6-7 可知,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得出的拟合优度的各种统计值均符合建议 的标准,说明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模型能够有效拟合样本数据。各测量条款或测 量指标在公因子(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荷载均在0.64以上,两个维度的因子的 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分别为0.597、0.525,大于0.5的阈值,说明两个维度 的因子均能解释其对应的观测条款或指标50%以上的方差变异,因此量表具有较 好的收敛效度。另外,两个维度的因子的组合信度(或称建构信度)系数(pc) 分别为0.814、 0.766,均超过0.6的阈值,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
表 6-8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不同因子间的区分度检验分析
铁三角 P1 利益相关者满意P2
铁三角 P1 (0.773)
利益相关者满意P2 0.60 (0.725)
 
进一步检验上述两个因子之间的区分效度,其结果如表6-8所示。其中,位 于对角线上的括号中的数字值分别为两个因子的AVE的平方根,非对角线上的 数值表示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两个维度的因子的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其 所在行与列的因子间相关系数,可以说明项目管理绩效的两个因子之间具有良好 的区分效度。
2.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测量模型中,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60, 表明二者具有中度偏上的关联性,可用样本数据尝试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通过AMOS软件得出的拟合结果,如图6-6所示。
 
CMIN/df=2.767;GFI=0.931;AGFI=0.926;NFI=0.932;IFI=0.918;CFI=0.914;RMSEA=0.076
图 6-6 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模型
 
从图中可见,一阶因子对于二阶因子的标准化荷载大于0.68,模型的绝对适 配度与增值适配度指标基本满足理论建议值,虽然 RMSEA=0.076 但小于 0.1, 仍可以接受[307],因此可以考虑接受该高阶因子模型。进一步计算其建构效度与 收敛效度,得出建构信度系数pc=0.671>0.6,表明二阶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 信度;方差抽取量AVE=0.505>0.50,表明该二阶因子模型能够有效解释一阶因 子一半左右的变异量,由于后续探索性理论研究的需要,本文接受该二阶模型。
6.3理论模型的拟合及路径分析
基于前文理论假设部分的阐述,本文的研究目标旨在探寻“初始风险分担
(IRA) ——风险再分担(Re-A) ——项目管理绩效(PMP) ”之间的整体作用 机理,通过上文对于测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本部分主要利用上述三个变量 的二阶因子模型对IRA~ Re-A〜PMP的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验证与揭示,并利用 其各自的一阶因子模型对上述变量各维度的因子之间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以期 揭示微观层面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
6.3.1 结构模型拟合及假设检验
1.IRA〜Re-A〜PMP 结构模型拟合
本文提出的理论的模型为一个递归模型[327],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 项目管理绩效的整体结构模型,如图6-7所示(与 AMOS 绘制的整体结构模型 基本一致,仅在图中省略了残差项)。
 
 
 
运用 AMOS 导入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并通过输出的拟合优度指标及修正系 数MI值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正,其方法与本章验证性因子分析过程基本相同。得 出的最终结构模型的拟合结果的相关统计指标见表6-9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 CMIN/DF =1.791 (小于建议值2),表明拟合效果较好; GFI=0.908, AGFI=0.912, NFI=0.900, IFI=0.914, CFI=0.904,虽然上述拟合优度指标相对0.9的建议值差 别不大,但全部在建议值范围内,仅有 RMSEA=0.063>0.5 但小于 0.1 的阈值。 综合上述分析,模型的拟合通过检验,可以认为样本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模型。
表 6-9 IRA~Re-A~PMP 整体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变量关系 非标准化 路径系数 标准差
S.E. 临界比
C.R. 标准化 路径系数 P
IRA~PMP 0.278 0.124 2.248 0.253 0.012
IRA~Re-A 0.797 0.063 12.747 0.754 ***
Re-A~PMP 0.601 0.042 14.562 0.672 ***
拟合优度 CMIN/DF =1.791, GFI=0.908, AGFI=0.912, NFI=0.900, IFI=0.914,
CFI=0.904, RMSEA=0.063
 
2.理论假设的检验
通过结构模型中的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可以判断理论假设是否能够得到 实践样本数据的支持,从而考虑接受或是拒绝理论假设。并且结合标准化路径系 数,有助于分析变量间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揭示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
( 1 )假设检验分析
根据表6-9 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可以判断本文的理论假设 是否得到样本数据的支持。
H1: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即IRA~Re-A)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54, 相应的临界比值(即t值)为12.747,大于1.96的参考值,说明该路径系数在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等于0。因此,假设H1得到实践样本数据的支持, 说明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H2:初始风险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即IRA~PMP)的标准化路径系 数相应的临界比值(即t值)为2.248>1.96,p<0.05,说明该路径系数在0.05的 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假设H2得到实践样本数据的支持,说明 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但由于标准化路径系数 仅为0.253,表明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直接正向作用比较小。
H3:风险再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即Re-A~PMP)的标准化路径系数 为 0.672,说明风险再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较明显的直接正向作用, 并且该路径系数相应的临界值比(即t值)为14.562, p<0.001,说明该路径系数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假设H3亦得到实践样本数据的 支持。
虽然上述理论假设得到了样本数据支持,但同时亦可以发现IRA~PMP之间 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明显小于IRA〜Re-A、Re-A~PMP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该 系数值可以反映出变量间直接的效果大小,表明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对项 目管理绩效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性。
(2)变量间的作用效果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初始风险分担(IRA)、风险再分担(Re-A)对项目管理绩效 (PMP)的作用效果,以下通过计算变量间的总效果值进行具体分析。变量间影 响的标准化总效果值为标准化的直接效果值(0值,即标准化路径系数)加上标 准化间接效果值(直接效果的路径系数相乘),如表6-10所示。
表 6-10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总效果
变量 路径 直接效果 间接效果 总效果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 IRA—Re-A 0.754 0.754
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 Re-A—PMP 0.672 0.672
初始风险分担〜项目管理绩效 IRA—PMP
IRA—Re-A—P MP 0.253 0.507 0.760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除了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风险再分担、风险再分担对于项 目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外,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被进 一步阐释:即初始风险分担不仅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绩效,而且通过风险再分担间 接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三者构成 一个部分中介模型,如图6-8所示。
 
注:“++”表示较强的直接正向作用;“+”表示较弱的直接正向作用
图 6-8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模型
 
从图 6-8 可见,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作用存在两条基 本的路径:其一,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再谈判对于项目管理绩效具有直接 的正向作用。其二,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既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亦 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其直接正向作用相对较弱(直接效果值仅为 0.253);而间接的正向作用较强(间接效果值为0.507)。此外,还能够进一步分 析发现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正向影响的总效果(0.760)比风险再 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总效果更显著(0.760>0.672)。
6.3.2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上文的理论假设检验证实了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为实践样本数据所支持, 得出了图6-8所示的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作用机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架构。为 进一步探索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等变量之间的具体作用路 径,深入阐释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关联作用的“黑箱”,下文主要运用上述 三个变量的一阶因子通过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具体作用路径。
1. IRA~Re-A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的原始模型如图6-9所示,其隐含的基本假设即
 
图6-9初始风险分担(IRA)与风险再分担(Re-A)的一阶因子路径关系模型
 
初始风险分担的三个一阶因子(C1,C2,C3)对于风险再分担所包含的两个因 子(R2, R3)均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通过AMOS软件,读入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并根据拟合优度指标与修 正系数MI值对结构模型不断修正,以检验上述路径是否存在。模型的修正过程 与本章完整的结构模型拟合过程基本一致,最后得出的结构模型,如图5-10所 示(为保持整体图形的连通性,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模型修正过程中被删除的路 径),拟合指标见表6-11。从表6-11中可见,该结构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均符合 理论建议值,说明模型得到样本数据支持,因此接受该结构模型。
 
表6-11 IRA与Re-A的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变量关系 非标准化路 径系数 标准差 S.E. 临界比
C.R. 标准化 路径系数 P
C1〜R2 0.212 0.073 4.341 0.33 ***
C2〜R3 0.444 0.120 3.703 0.32 0.031
C4〜R2 0.275 0.052 5.284 0.64 ***
C4〜R3 0.317 0.049 6.472 0.67 ***
拟合优度 CMIN/DF=1.370,GIF=0.946,AGFI=0.982,NFI=0.912,IFI=0.922,CFI=0.979,RM
SEA=0.045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C1〜R2、C2〜R3、C4〜R2、C4~R3之间的路径系数在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具有统计显著性(即其临界比值均大于1.96)。对于上述 被样本数据支持的路径阐述如下:
(1)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性”(C1)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分 担的“目标合理性”(R2)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但其直接效果并不显著(0.33);
(2) 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可执行性”(C2)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再分 担谈判的“过程有效性”(R3)具有直接正向作用,但同样其直接效果不够显 著(0.32);
(3) 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激励性”(C4)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再分担 谈判的“目标合理性”(R2 )及“过程有效性”(R3)均具有直接正向作用, 并且其作用效果比较显著(直接效果值分别为0.64与0.67)。
2. Re-A~PMP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风险再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之间路径关系假设,如图 6-11 所示, 可以表述为风险再分担的两个一阶因子(R2, R3)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所包含的 两个因子(P1, P2)均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以下通过AMOS软件,拟合样本 数据以进一步分析上述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
 
图 6-11 风险再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结构概念模型
 
与前述“IRA〜Re-A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的基本步骤一致,通过AMOS 软件拟合模型并不断予以修正,直到模型的拟合优度各项指标符合统计建议值, 并且不存在有理论含义的较大修正系数(MI)路径为止,最终得出如图6-12所 示的结构模型。 该结构模型中, CMIN/DF=1 .80 1 , GIF=0.91, AGFI=0.932, NFI=0.900, IFI=0.931, CFI=0.909, RMSEA=0.03,均符合理论建议值,因此该 结构模型得到样本数据的支持。
 
 
 
分析表6-12所示的相关统计值,可以发现R2〜P1、R3〜P1、R3~P2之间的标
表6-12 IRA与Re-A的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变量关系 非标准化路 径系数 标准差 S.E. 临界比
C.R. 标准化 路径系数 P
R2〜P1 0.640 0.069 9.281 0.78 ***
R3〜P1 1.257 0.140 8.980 0.68 ***
R3〜P2 0.645 0.071 9.124 0.88 ***
拟合优度 CMIN/DF=1.801, GIF=0.91, AGFI=0.932, NFI=0.900, IFI=0.931, CFI=0.909,
RMSEA=0.03
 
准化路径系数的相关临界比值(C.R.,即t值)均显著大于1.96的参考值,表明 上述路径的路径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等于0,换言之,上述路径得 到样本数据的支持,上述路径具体阐述如下:
(1) 风险再分担的谈判“目标合理性”(R2)对于“铁三角” (P1)具有 直接的正向作用,且其作用效果比较显著(0.78),说明风险再分担的谈判目标 合理性越高,则项目竣工工期、质量水平与投资控制效果等指标更加理想;
(2) 风险再分担的谈判“过程有效性”(R3)对于“铁三角”(P1)、“利 益相关者满意”(P2)均具有比较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效果值分别为0.68, 0.88)。
3. IRA〜PMP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 初始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之间路径关系假设,如图6-13 所 示,可以表述为风险再分担的三个一阶因子(C1, C2, C4)对于项目管理绩效 所包含的两个因子(P1, P2)均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以下通过AMOS软件, 拟合样本数据以期揭示出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
 
 
通过 AMOS 软件拟合样本数据,并经过多次模型修正的最终模型如图 6-14, 模型拟合的相关统计值见表 6-13 所示。其中, CMIN/DF=1.017, GIF=0.905, AGFI=0.912, NFI=0.910, IFI=0.914, CFI=0.937,均符合理论建议值(CMIN/DF<2, 其他指标〉0.9),虽然RMSEA=0.068<0.05,但仍然小于0.1,因此模型整体上可 以接受,通过了样本数据的支持。
进一步分析模型中相关路径系数,可以发现C1~P1, C2~P1, C2~P2, C4~P1 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的临界值比(C.R.)均大于1.96,因此上述4条路径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样本数据支持上述4条路径的存在。其具 体含义阐述如下。
 
图 6-14 初始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的一阶因子结构模型
表6-13 IRA与Re-A的结构模型拟合效果相关统计值
变量关系 非标准化路 径系数 标准差 S.E. 临界比
C.R. 标准化 路径系数 P
C1〜P1 0.434 0.087 4.987 0.71 0.003
C2〜P1 0.249 0.094 2.653 0.47 ***
C2〜P2 0.153 0.067 2.291 0.38 0.012
C4〜P1 0.546 0.089 6.132 0.87 ***
拟合优度 CMIN/DF=1.017, GIF=0.905, AGFI=0.912, NFI=0.910, IFI=0.914, CFI=0.937,
RMSEA=0.068
 
(1) 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性”(C1)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铁三角” (P1,具体包括工期、成本与质量等相关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作用效
果值达0.71;
(2) 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可执行性”(C2)对于项目管理绩效中的“铁 三角” (P1)与“利益相关者满意”均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并非 显著(其效果值分别为 0.47, 0.38);
(3) 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激励性”(C4)对于项目管理绩效中的“铁三 角” (P1)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效果值达到0.87。
6.4 研究结果及讨论
通过SEM的实证分析,本部分整理研究结果,并予以对简要讨论如下。
6.4.1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本文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模型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将 风险分担模型建构为缔约阶段的初始风险分担(对应于“初始合同”)与履约阶段 的风险再分担(对应于“再谈判”)的二阶段整体模型,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详 细梳理了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三条理论假设。通过问 卷调查,收集实践样本数据,对于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探 讨了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的具体作用路径,实证 分析结果如下。
1.已证实的理论假设
(1) H1: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SEM分析 结果表明:初始风险分担(IRA)对风险再分担(Re-A)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754,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H1得到证实。
(2) H2:初始风险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SEM分析结果表明:初始风险分担(IRA)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PMP)的标 准化路径系数为0.253,虽然路径系数相对较小,但其p=0.012<0.05,在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H2得到证实。
(3) H3:风险再分担(Re-A)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PMP)具有直接的正 向影响作用oSEM分析结果表明:风险再分担(Re-A)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PMP) 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72,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 因此, H3 得到证实。
2.已证实的作用路径
在 IRA~Re-A~PMP 整体结构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于上述三个变量间 一阶因子之间的作用路径亦进行了 SEM分析,路径分析中假设外因变量对于所 有的内因变量均存在直接正向作用。通过SEM分析,得到证实的的一阶因子间 的相关作用路径如下。
(1) 完备性一目标合理性。SEM分析表明,完备性(C1)对于目标合理性 (R2)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3 ,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
计显著性。因此,C1对R2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2) 可执行性-过程有效性。SEM分析表明,可执行性(C2)对于过程有 效性(R3)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2,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 有统计显著性。因此,C2对R3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3) 激励性性一目标合理性。SEM分析表明,激励性(C4)对于目标合理 性(R2)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 统计显著性。因此,C4对R2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4) 激励性性―过程有效性。SEM分析表明,激励性(C4)对于过程有效 性(R3)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7,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 统计显著性。因此,C4对R3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5) 目标合理性一“铁三角”。SEM分析表明,目标合理性(R2)对于“铁 三角” (P1)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8,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 有统计显著性。因此,R2对P1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6) 过程有效性―“铁三角”。SEM分析表明,过程有效性(R3)对于“铁 三角” (P1)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8,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 有统计显著性。因此,R3对P1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7) 过程有效性―利益相关者满意。SEM分析表明,过程有效性(R3)对 于利益相关者满意(P2)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8, p<0.001,在0.05的显 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R3对P2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8) 完备性—“铁三角”。SEM分析表明,完备性(C1)对于“铁三角”
(P1)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1, p=0.003<0.0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 有统计显著性。因此,C1对P1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9)可执行性一 “铁三角”。SEM分析表明,可执行性(C2)对于“铁三 角” (P1)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7, p<0.00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 统计显著性。因此,C2对P1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10)可执行性一利益相关者满意。SEM分析表明,可执行性(C2)对于 利益相关者满意(P2)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8, p=0.012<0.005,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C2对P2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11)激励性—“铁三角”。SEM分析表明,激励性(C4)对于“铁三角” (P1)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7, p<0.0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统计
显著性。因此,C4对P1的直接正向作用路径得到证实。
3.未证实的作用路径
由于本文对于 IRA、 Re-A、 PMP 所包含的一阶因子进行路径分析时,假定 外因变量对于所有内因变量均存在直接正向作用。其中,未能证实的作用路径主 要包括:完备性—过程有效性、可执行性—目标合理性、过程有效性—利益相关 者满意、完备性—利益相关者满意、激励性—利益相关者满意等 5 条路径。上述 作用路径在SEM分析的模型拟合与修正过程中被删除,从而未能得到样本数据 的支持。
6.4.2 讨论
1.整合模型讨论
根据SEM的实证分析结果,初始风险分担(IRA)——风险再分担(Re-A) ——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模型是一个部分中介模型,即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风险再 分担(IRA—Re-A)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风险再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 (Re-A—PMP )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 (IRA—PMP)亦具有正向的直接作用,但其直接作用的效果并不显著。换言之, 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更多是通过风险再分担的中介作用来实 现的,如图6-15所示。
 
 
这一理论整合模型中,初始风险分担作为初始合同安排的核心要素,对于合 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再谈判的直接正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符合 Hart 等 人对于初始合同与再谈判之间关系的基本推论[251],同样支持部分学者在 PPP 项 目风险分担相关研究的基本结论[14][258]。因此,业主与承包商在招投标阶段缔约 的初始合同中必须有效预留未来再谈判过程中的风险再分担相关的条款,有利于 促成风险再分担的合理性。
当项目实施过程中,新的项目风险产生,已经分配的项目风险发生新的变化 致使初始合同对于风险分担的安排不再适宜、改变了业主与承包商缔约时的利益 格局,那么风险再分担便成为必然,通常以调价、变更、索赔等多种方式表现出 来[208]。显然,有效的风险再分担能够对项目管理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能够解 决初始风险分担不合理或未予合理分担而产生的潜在争议[14],是为不合理风险分 担及履约过程中新出现的次生风险分配的一种应对机制[208]。因此,合理有效的 风险再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正向的直接作用同样符合理论界与工程 项目管理实践的基本认识。
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直接正向作用较弱,而通过风险再分担进 而间接正向作用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效应则较强,在同类研究中与杜亚灵博士对于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GMP框架[40](即项目治理G一项目管理M—项目管理绩效 P)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大的一致性。风险分担作为业主与承包商之间项目风险管 理责任的正式制度安排,通常被视为项目治理的核心范畴[79],而项目治理对于项 目管理绩效的直接作用则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去间接的作用于项目 管理绩效,但其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则更为根本与深远;与此类似,本文所 得出的整合模型中,亦得出初始风险分担(项目治理范畴)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 整体作用比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再分担更为显著,亦证实了风险分担视角 下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的整体框架同样支持上述的GMP框架的基本论证。
2.一阶因子间作用路径讨论 在整合模型得到实践样本数据证实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利用初始风险分担、 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各自的一阶因子进行了路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探索 上述变量之间内在的作用机理,得到实践样本数据支持的作用路径,整理如表 6-14。
表 6-14 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之间一阶因子的作用路径系数
外因变量 内因变量 风险再分担R 项目管理绩效P
目标合理性
R2 过程有效性
R3 铁三角
P1 利益相关者满意
P2
合同风险 分担 C 完备性C1 0.33 0.71
可执行性C2 0.32 0.47 0.38
激励性C4 0.64 0.67 0.87
风险 目标合理性R2 0.67
再分担 R 过程有效性R3 0.68 0.88
 
概括而言,从上表中能够发现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的 一阶因子之间存在如下的作用路径:
(1) 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缔结的初始合同中,提高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 性”有利于促成履约过程中的风险再分担谈判的“目标合理性”增加,从而间接 地改善项目管理绩效(包括“铁三角”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且对于项目 管理绩效的“铁三角”(工期、成本、质量)的直接正向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一 结果能够反映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管理实践,比如,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业主方 通常在招标文件或合同条款中倾向于采用详细的风险分担清单(如深圳地铁5号 线项目承包合同),尽量详细地载明项目风险因素及管理责任的划分,并使用明 确、规范的语言来减少“风险分担剩余”;如此,则未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初 始合同的“参考点”作用,双方相应受到的约束性较强,不合理的谈判目标的实 现的预期较低,从而能够较好地促成双方在相对合理的目标下对于风险进行再分 担,因此通常能够较好地保障“铁三角”等项目目标的实现。
(2)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缔结的初始合同中风险分担条款的“可执行性”较好, 则表现为初始的风险分担方案较为合理,能够应对未来变化从而具有一定的或调 适性,并且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担再谈判提前预设了相应的机制,则将正 向促成未来履约过程中风险再分担谈判“过程有效性”增加,从而间接作用于项 目管理绩效(包括“铁三角”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并且“可执行性”较 好的初始风险分担方案,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直接影响亦同样存在。与路径(1) 的分析比较,这便由此引致一个业主方决策的权衡:提高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 “完备性”,通常意味着尽量多的风险因素被识别、且被明确地分配给相应的责 任方,由此便导致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较大刚性,则未来的“可调适性”相对较 差,未必能够适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境。反应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则 表现为业主方对于初始风险分担预留“合同漏洞”并设计补偿机制的问题[169]。 在合同或契约的正式制度研究框架中,需要能够有效测度合同(进而初始风险分 担)的完备性与合同效率的最优匹配区间,来优化初始合同安排提高“完备 性” [84];而在非正式制度(如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则相对强调“可调适性”, 力求通过未来再分担过程中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机制来应对项目风险[328][329]。
(3)业主在初始合同的风险分担条款对于承包商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如 授予其与承担的风险匹配的控制权、对称的收益、有效的违约惩罚威慑等)对于 项目管理绩效(主要是“铁三角”)的直接正向作用不容忽视;并且亦能够通过 作用于风险再分担过程,即促使双方比较合理的目标预期与有效的程序,提升整 体的项目管理绩效的间接作用亦同样存在。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反映了目前工程 项目交易中业主对于作为代理人的承包商通过激励不足的现状,亦昭示了风险分 担的合同安排中激励机制设计应成为初始合同安排的重要内容[107]。
6.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实践样本数据对于测量量表进行了质量检验, 并据此进行了理论假设的验证及其具体的作用路径分析,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的内 容。首先,运用SPSS软件,采用Cronbach's a>0.5的标准对于测量量表进行了 信度检验,删除了未能通过检验的变量;其次,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于初始 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等变量的测量进行了效度检验,并进一步 拟合得出了上述变量的二阶验证性因子模型,为后续的假设假设奠定了基础;再 次,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样本数据的拟合分析,验证 了本文提出的三条理论假设,证实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具有较弱的直 接正向作用与较强的间接正向作用,风险再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直 接正向作用,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风险再分担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并且进一步分 析了上述变量的一阶因子之间的作用路径;最后,报告了实证分析所得到验证的 结果,并进行了简要地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归纳与理论演绎构建了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之 间的关联模型,通过变量测量与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对于理论模型及其假设进行 了检验。整理研究结果,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初始风险分担可以通过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性、可执行性以及激励性 等维度得到有效的测量。
本文对于初始风险分担的操作化定义主要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与项目治理 理论的视角进行研究,并将这一概念划分为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性、可执行性、 灵活性与激励性等4个维度,具体包括15条测量条款。研究在我国天津、北京、 江苏、武汉、深圳等收集实践样本项目数据,通过SPSS统计分析与验证性因子 分析,完备性、可执行性与激励性等三个维度变量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初始风 险分担这一概念的建构信度系数(pc) =0.767>0.6,表明上述维度具有较好的内 部一致性。
(2) 风险再分担可以通过合同履行过程中再谈判的目标合理性与过程有效 性等维度得到有效的测量。
对于不完全合同理论分析框架下的再谈判进行操作化定义的研究尚未发现 成熟的理论成果,基于文献归纳与专家研讨,本文从风险分担视角将合同再谈判 映射于风险再分担过程,尝试从风险再分担谈判的规模性、目标合理性及过程有 效性等维度予以测量。通过收集实践样本数据,对于风险再分担的概念进行了信 度与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概念的建构信度系数(pc) =0.747>0.6,表明上述 维度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因此,可以从目标合理性与过程有效性对于风险再 分担予以测量。
(3) 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存在直接与间接效果。其中, 直接作用相对较弱,而间接作用明显增强。
基于理论演绎构建的初始风险分担(IRA)〜风险再分担(Re-A)〜项目管理 绩效(PMP)的整合理论模型,通过SEM方法拟合实践样本数据,结果表明, 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直接作用效果为 0.253,风险再分担对于项目 管理绩效的直接作用效果为 0.672。因此,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间 接效果为 0.507,总效果达 0.760,说明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存在 较弱的直接正向作用与较强的间接作用两种机制,与杜亚灵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改 善的G—M—P框架具有一致性。
(4)初始风险分担各个维度对于项目管理绩效不同维度的作用并不总是直 接的。
虽然在为 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证实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直接 正向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并不表明初始风险分担维度下的相关变量均能够直 接作用于项目管理绩效不同维度的变量。如初始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性虽然能够 对“铁三角”产生直接正向作用,但并不作用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另外,初 始风险分担条款的“激励性”对于项目管理绩效中的“利益相关者满意”的正 向作用,是通过“激励性——过程有效性——利益相关者满意”这条路径间接实 现的。可见,初始风险分担各个维度对于项目管理绩效不同维度的作用并非总是 直接的。
7.2研究创新
总结全文,可以概括出如下创新点:
(1)构建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两阶段整合理论框架,具体包括缔约阶段 的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
现有文献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基本框架的研究多出于管理学视角,侧重于 合同签订之前的风险识别、评估与配置,以形成合同内的风险分担方案为主要思 路,关注如何形成合理的分担方案以优化合同安排。而对于工程项目而言,风险 因素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必然导致招投标过程形成的交易合同无法涵盖 项目所隐藏的风险。新的风险会产生,原已配置的风险可能发生新的变化致使原 有的分担方案不再适宜。因此,仅关注初始合同对于风险分担的制度安排,不仅 未能正视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再谈判而引致的风险再次分担的理论内涵, 亦不能更好地指导项目交易双方的风险分担实践。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与项 目治理理论,重构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一个包括缔约阶段的 初始风险分担与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整合框架,将工程项目风险的事前配置与 事后治理有机结合,完善了风险分担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并能够更好地指引项 目风险分担的管理实践。
(2)刻画了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等抽象变量的测量构面。
现在文献中鲜见风险分担的操作化定义研究,不利于风险分担的实证性研究 开展,而众多研究对于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项目绩效的积极作用已逐渐 形成共识。因此,对于风险分担进行操作化定义,尝试对其测度不仅符合理论研 究进一步深入的需要,而且对于打开风险分担之于项目管理绩效相互关系的“黑 箱”已十分迫切。本文详细梳理了契约经济学的缔约与再谈判基本理论框架,并 整合了项目治理理论的相关理论,以提升合同效率为核心逻辑,分别构建了初始 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的测量构面,分别包括完备性、可执行性、灵活性、激励 性与再分担谈判规模性、目标合理性、过程有效性等。通过实证分析,通过完备 性、可执行性、激励性等维度测量初始风险分担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风险再 分担的测量至少可以通过目标合理性、过程有效性等构面予以测度。虽然,本文 问卷调查收集的样本量(154)相对不多,样本项目的范围不甚分散,但仍不失 为一项创新性的研究,可资同类实证研究借鉴。
(3)揭示了初始风险分担(IRA)—风险再分担(Re-A)—项目管理绩效 (PMP )的作用机理。
已有文献研究均强调合理的风险分担有助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但以理论 分析或经验判断为主,鲜见实证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在变量测量 的基础上,通过样本项目数据拟合,揭示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 作用机理:在两阶段风险分担理论框架下,初始风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具有 直接与间接的双重作用。具体地,初始风险分担直接促进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较 弱,更多地是通过风险再分担来间接促进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因此,合理的风 险分担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存在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提示了初始风险 分担、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
7.3 实践启示
随着工程项目大型化、复杂化、参与者增多的趋势日益明显,项目风险因素 必然相应增多,且由于风险内在的动态性与阶段性特征,使得工程项目风险分担 决策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境。鉴于工程项目交易的业主垄断特点,如何通过有效的 合同安排及其调整来实现项目风险的分担与再分担,是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 核心主题,亦是业主采购决策的关键环节。总结本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可 以得出如下实践启示。
( 1)宏观上,业主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决策主要存在两种选择:其一, 在招标阶段形成的初始合同中优化风险分担方案;其二,通过签订框架化的初始 合同或协议,将风险分担的着力点侧重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洽商或再谈判。
通过本文对于理论模型及其假设的实证检验,可以得出如表7-1所示的工程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理论上讲,还存在同时提高初始风险分担与再分担的合
表 7-1 风险分担视角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
路径 具体内容
事后治理 风险再分担f-项目管理绩效/
事前约定 初始风险分担f-风险再分担-项目管理绩效/
注:竹弋表提高初始风险分担或风险再分担的合理性;/表示“改善”。
 
理性来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整合路径,但由此必然导致过高的交易费用,在此不 予探讨),可分别称之为“事后治理”路径与“事前约定”路径。其中,选择事 后治理,则意味着减少招投标阶段的交易费用,迅速与承包商订立施工合同,可 以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并可能提前交付项目。显然,此类交易必然需要基于特定的 交易对象才具有交易效率,如长期稳定的合伙关系,交易双方已经形成良好的信 任与合作,以致于双方分担项目风险已经具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一致性流程或惯 例。反映于工程项目交易实践中,则可以表现为房地产开发商与其长期合作的施 工承包商之间,以及存在某种隶属关系的发承包双方等等。显然,此种策略的选 择因其比较严格的交易情境制约,对于工程项目交易双方的风险分担决策的普适 性必然较小。
选择事前约定,通过合同安排去优化风险分担方案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合同安排,项目风险在业主与承包商之 间得到有效配置,则其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即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另一方 面,因为初始风险分担对于再分担的直接作用而作用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效果 亦比较突出,因此是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
(2)提高风险分担条款的完备性与可执行性,并且将承担风险与有效激励 相结合对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业主虽然在工程项目交易中处于垄断地位,并且通过招标机制享有“设计规 则”的特殊便利,但过多向承包商转移风险,并不能够真正减少业主的风险,相 反,还可能引致承包商的道德风险,如恶意的索赔、纠纷等,不利于项目管理绩 效的改善。因此,业主提供一份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对于项目顺利实施以及项目 管理绩效均具有重要意义。而优化初始风险分担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改善风险分担 条款的完备性、可执行性与激励性。因此,业主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尽量比 较全面的识别项目风险,并对其进行明确的配置,但亦必须同时考虑其是否具有 可执行性。提前预留一定的空间,应对未来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经变化的风险或新 的风险,设置未来再分担的谈判机制等均可有效促进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而将承 包商承担风险与对应的激励相匹配亦成为合同安排的重要因素,事实上,风险承 担与利益失衡本身就是风险再风险谈判的重要诱因。
(3)提高风险再分担过程中谈判目标的合理性与过程有效性是项目实施过 程中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对策。
由于合同不可能真正完备,因此业主与承包商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调整或 再谈判是可以预期的,而从根本上说,项目风险全部属于业主,仅仅因其通过市 场交易把部分风险管理责任转移给了承包商。因此,业主对于风险分担再谈判应 保持理性的策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才是业主交易的根本目 标。在此逻辑下,业主有较大义务促成合理的风险再分担目标及有效的再分担谈 判过程。具体地,则表现为业主应充分考虑项目顺利进行的实际需求,能够通过 再分担风险使得承包商的利益平衡得以维持,从而应突出风险分担再方案得到执 行的现实可能性;此外,还应该通过及时的沟通使得双方的信息共享,以降低再 分担谈判的交易费用等谈判成本,设计可执行的争议解决机制,等等。
7.4研究局限与展望
通过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本文对于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 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践样本数据的检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与启 示。但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予以完善并继续深化。主要 包括:
(1) 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测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不完全 契约理论与项目治理等基础理论,构建了一个简约化的理论模型。虽然通过模型 测量与 SEM 拟合分析,能够得到本次收集的样本数据的支持,但并不能够弋表 模型所涵盖的基本概念测量维度的完备性,因此有必要更加深入的拓展其相应的 测量维度,得出更加丰富的测量构面。
(2) 基于实践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对天津、北京、武汉、江苏 与武汉等地的项目进行实践调查,并未研究其他区域的工程项目交易实践,因此 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为其他地区所支持尚不确定。
(3) 本研究对于相关抽象概念的操作化测量主要基于反复的文献归纳与理 论演绎得出,并根据专家建议进行了补充,虽然通过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但仍 有必要将测量条款作更为周密的调查检验,或者更一步的多方验证。
(4)在样本项目的选择上,本研究主要针对DBB交易模式的项目进行了数 据采集,因此,制约了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对于其他项目交易方式的适用性,结 论的普适性并未得到更广泛的检验。
(5)在问卷调查获得的有效样本数量上,本研究获得了 154 份样本数据, 虽然符合SEM分析的有效范围,但仍然偏小,可能影响实证分析的精确性。
针对上述研究局限,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继续强化工 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理论基础,将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等核心概念的测量拓 展到更加丰富的维度;扩大样本项目数据收集的范围,增加样本容量,甚至按不 同的项目交易方式进行调研与数据采集,以便于分组研究,以检验研究结果是否 具有地域差异性及项目交易方式的差异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环境变量(如 投资规模,经营性项目或非经营性项目等),以检验其对于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 绩效之间的作用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等等。
参考文献
[1]范建亭.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经济,2010(1):9〜13
[2]申月红.和平解决建设工程纠纷的重要途径一律师指导下的专业索赔[J].建筑经 济,2004(6):32〜36
[3]Syed M. Ahmed, Riaz Ahmad & D. Darshi De Saram. Risk management trends in the Hong Kong construction industry:a comparison of contractors and owners perceptions [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1999,6(3): 225〜234
[4]柯永建.中国PPP项目风险公平分担[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10
[5]Froud J and Shaoul J.Appraising and evaluating PFI for NHS hospitals [J].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2001, 17(3):247〜270
[6]Ahwireng-Obeng and J.P. Mokgohlwa. Entrepreneurial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private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in South Africa [J]. S.Afr.J.Bus.Manage.2002,33(4) :29〜40
[7]Arndt, Henry R. Risk allocation in the Melbourne city link project[J] .Journal of Project Finance, 1998,4(3):11〜24.
[8]Francis Hartman, Patrick Snelgrove and Rafi Ashrafi. Effective Wording to Improve Risk Allocation in Lump Sum Contract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7(12):379〜388
[9]Athena Roumboutsos and Konstantions P. Anagnostopoulos .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in Greece: risk ranking and preferred risk allocation [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8(26) :751〜763
[10]A. Ng, Martin Loosemore. Risk allocation in the private provis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6):1〜11
[11]Youngjian Ke, ShouQing Wang and Albert P. C. Chan.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Comparative Study [J]. Jouran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 2010(12):343〜351
[12]Han,S.H. and Diekmann,J. Juegment-based cross-impact method for predicting cost variance for highly uncertain project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Research, 2004,5(2):171〜192
[13]Tah,J.H.M. and Carr, V. A proposa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assessment using fuzzylogic. [J] .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0,18(4):491〜500
[14]M.Motiar Rahman & M. M. Kumarswamy. Risk management trend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ving towards joint risk management [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2,9(2):131〜151
[15]Loosemore,M. and C. S. McCarthy. Perception of Contractual Risk Allocation in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s [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duction And Practice, 2008(1):95~105
[16]Levitt R.E, Ashley D.B, Logcher R.D. Allocating risk and incentive in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the Construction Divis ion. ASCE,CO3,1980
[17]Chang M, Imura H. Developing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s (PFI)/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 for urban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in Asia [J].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2002,30(1):143~151.
[18]Harris S.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delivering better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M]. Washington , D.C.: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2004.
[19]Zhang X Q.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5,131(1):3~14
[20]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 [M].北京:清华大学岀版社,2008
[21]刘海英.高管层报酬契约构成与标准——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2011(3):121~126
[22]谢家琳.实地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A]//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 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08.
[23]Michael Armstrong and Angela Bar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London: The Cromwell Press, 1994
[24]Bernardin, H. K., Kane, J. S. and Ross, S. Performance appraisa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 Ferris, G. R., Rosen, S. D. and Barnum, D. J. Handbook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5
[25]Richard S Williams.组织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岀版社,2002
[26]G. R. Merz, P. B. Weber and V. B. Laetz. Links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with entrepreneurial growth [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4(11):48~60
[27]Schneider, B. Goldstein, H. W. Smith. The ASA framework: An update [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5 , 48 (4): 747~773
[28]Michael C. Jensen, Kevin J. Murphy.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2): 225~264
[29]Campbell, J.P., McCloy, R .A., Oppler, S. H .& Sager, C. E. A theory of performance [A]// N.Schmitt & W.C. Borman.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3
[30]Borman, W.C, Motowidlo S.J.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A]. N.Schmitt & W.C. Borman.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3
[31]王淑红,龙立荣绩效管理综述[J].中外管理导报,2002(9):40〜44
[32]杨杰,方俐洛,凌文铨.关于绩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 23(2):40〜51
[33]De Wit .Measurement of project succes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88,6 (3): 164〜170
[34]Cooke-Davies, T. The ‘‘real'' success factors on proj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2 (20): 185〜90
[35]A K Munns, B F Bjerimi.The rol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Achieving Project Succes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6, 14(2): 81〜87
[36]Baccarini.David.The logical framework method for defining project success [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30(4): 25〜32
[37]柯洪.基于企业代建模式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 2007
[38]Lim C.S., Mohamed. M.Z., Criteria of project success:An exploratory re-examin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9, 17 (4): 243〜248
[39]范道津.公共管理视角下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绩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2007
[40]杜亚灵.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41]白俊峰.代建项目过程绩效评价及管理绩效改善琛[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0
[42]Adma Clollins, David Baccrarini. Project Success-A Survey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Research. 2004 (2):211〜231
[43]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管理学[M].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焦叔斌,杨军,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4]张小玲.国外政府绩效评估方法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4,18(5):1〜4
[45]Ibbs C W, Reginato J, Kwak YH.Developing project management capability: benchmarking, maturity, modeling, gap analysis, and ROI studies [M]. New Jersey:John Wiley&Sons, 2004
[46]Kaplan, R.S.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J]. Account Review, 1984, 59 (3):390〜418
[47]H.A.Bassioni, A.D. F. Price, T.M. Hassa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04 (4):42〜50
[48]Atkinson R.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time and quality, two best guesses and a phenomenon, its time to accept other success criteri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9,17(6):337〜342
[49]叶勇,胡邵刚,王德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公路与汽车,2005 (1):101〜103
[50]K. N. Jha, K. C. Iyer. Commitment, coordination, competence and the iron triangl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5):527〜540
[51]冯丽霞,陈义.完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M].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05, 20(1): 51〜53
[52]Cross K.F. Lynch R.L. The SMART way to define and sustain success , National production Review, John Wiley & Sons, 1989, 9(1):23〜33
[53]赵天银,刘安胜,詹汉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1991
[54]袁宏川,李慧民,薛永喜.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8 (9):79〜81
[55]Neely,A. , et 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process-based approa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ve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
20(10):1119〜1145
[56]Rodney Howes .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Earned Value Analysis as a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ool[J].Engineering,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2000,7(4):399〜411
[57]Alan Webb著.项目经理指南——项目挣值管理的应用[M].戚安邦,熊琴琴,吴秋菊译, 天津:南开大学岀版社, 2005
[58]张三力.投资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J].中国工程咨询,2006 (6):49〜51.
[59]符志民,李汉铃 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 (9):46~59
[60]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1990
[61]Andrew Brown, John Adams .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project management on construction outputs : a new approach[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0 (18):327〜335
[62]田亚平,陈奎勇.试论项目建设管理的绩效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02,16(B10):152〜154
[63]Ireland V. The role of managerial actions in the cost, time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of high-rise commercial building projects [J]. 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1985 (3):59〜87.
[64]闫文周,徐静,吁元铭.神经网络在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557〜560
[65]赖芨宇,郑建国.模糊聚类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2006 (6):11〜14
[66]Gad Vitner, Shai Rozenes , Stuart Spraggett. Using data envelope analysis to compare project efficiency in a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4):323〜329
[67]Stewart WE. Balanced scorecard for projects [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2001,32(1):38〜53
[68]孟宪海.关键绩效指标KPI——国际最新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J].建筑经 济,2007(2):50〜52
[69]庞小平.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水运科学研究,2006(1):46~49.
[70]孙亚男,王彦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利器一一项目卓越模型介绍[J].项目管理技 术,2005(8):54〜55.
[71]哈罗德.科兹纳.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M].张增华,吕义怀,译.北京:电子工业岀版 社,2006
[72]Cooke-Davies T J, Arzymanow A. The Matur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 An Investigation into Variat ion s betwee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6): 471〜478
[73]Schlichter J. PMI's 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Emerging Standards. PMI'01 Annual Symposium, Nashville, 2001
[74]Elizabeth Barber. Benchmarking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s:a review of current thin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4): 301〜307
[75]Paulk M, Curtis C, Chrissis M, Weber C.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 Carnegie Me llon University,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1993
[76]袁家军,欧立雄,王卫东.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
术,2005(5):1〜9
[77]Robinson,H. S. ,Carrillo,P. M. ,Anumba,C. J. Busines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M].Loughborough,U.K:Loughborrough University,2002
[78]尹贻林,杜亚灵.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一个研究范式转变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0,27(17):29〜34
[79]严玲.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80]杜亚灵,尹贻林,严玲.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综述[J].软科学,2008,22(4):72〜76
[81]杜亚灵,尹贻林.基于治理的代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12(6):19〜26
[82]杜亚灵,尹贻林.治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实证研究——以企业型代建项目为例[J]. 土木工程学报,2011,44(12):132〜137
[83]杜亚灵,尹贻林.基于治理结构创新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以深圳地铁5号线 BT工程为例[J].建筑经济,2010(4):66〜70
[84]梁永宽.项目管理中的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广州:中山大学,2008.
[85]Steven Male, John Kelly, Marcus Gronqvist, Drummond Graham. Managing value as a management style for proj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 25(2):107〜114
[86]J.Uma Maheswari,Koshy Varghese.Project Scheduling using Dependency Structure Matrix[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 05 ,23(3) :223〜23 0
[87]Wei-Chih Wang.Impact of soft logic on the probabilistic dur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23(8):600〜610
[88]Ofer Zwikael, Yuval Cohen,Arik Sadeh.Non-delay scheduling as a managerial approach for managing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4):330〜336
[89]Shai Rozenes, Gad Vitner, Stuart Spraggett. MPCS: Multidimensional Project Control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4,22(2):109〜118
[90]Hong Zhang, Heng Li,C. M. Ta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1):83〜92
[91]Matthew J.Liberatore,Bruce Pollack-Johnson.Extending project time-cost analysis by removing precedence relationships and task stream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6): 529〜535
[92]Christine Xiaoyi Dai,William G.Wells.An explor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features and their rel ationship to project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7):523〜532.
[93]Might RJ, Fischer WA. The role of structural factors in determining project management success [J]. IEEE Trans Eng Manag, 1985, 32(2):71〜76.
[94]Ralf Muller,J.Rodney Turner.Matching the project manager's leadership style to project ty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1):21〜32
[95]Jina Kang.The knowledge advantage:tracing and testing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 s and relationship ties on project performance[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96]John M. Kamara, Chimay J.Anumba, Patricia M.Carrillo. A clever approach to select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2, 20 (3): 205〜211.
[97]G.Bruce Gehrig,P.E.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ramework to Improve Design-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on Public Sector Underground Utility Projects [D].Colorado: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002
[98]Prasanta Kumar Dey. Proc es s re-engineering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9,17(3):147〜159
[99]J.R.Turnei; Ralf MUller.On the nature of the project as a temporary organiz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 2003,21(1):1〜8
[100]Cle l and DI, Kerzner H.A. project management dictionary of terms [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85
[101]RodneyTurne「项目管理理论及其架构[J]•项目管理技术,2006, (10): 16〜22・
[102]Turner J R, Keegan A E-Mechanism ofGovernance in the Prqject-basedOrganization: a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J] -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3): 254〜267・
[103]Graham M.-Winch.-Governing the Project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1, (19): 799〜808・
[104]Abednego M P, Ogunlana S O.-Good Project Governance for Proper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 - Private Partnerships in Indonesia [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 (7): 622〜634・
[105]严玲,尹贻林.公共项目治理[M].天津:天津大学岀版社,2006
[106]杜亚灵,尹贻林.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形成机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6,(7):13〜17.
[107]严玲,赵华.项目所有权配置下代建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 与管理工程版),2009,31(1):121〜125
[108]严敏,尹贻林.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项目成功促成路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 (8):51〜56
[109]严玲,赵华.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人激励机制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 (21):13〜17
[110]严敏,尹贻林.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服务取费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 (3) :86~91
[111]严玲,邢冉.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单位选择方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11(6):31〜37
[112]严玲,贾丽霞,邢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代建单位名录的声誉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 究,2010 (9):58〜63
[113]赵华,严玲,周国栋.政府投资代建制关键治理因子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 (5):74~81
[114]严敏,严玲,尹琳琳.基于项目治理因子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9 (8):33〜41
[115]Bekker Michiel C. Steyn Herman. The impact of project governance principles on project performance[C] . PICMET: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2008, 1324〜1330
[116]梁永宽,汪建成.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建设项目治理机制[J].建筑经济,2009(5):83〜86
[117]Smyth Hedley. The credibility gap in stakeholder management: Ethics and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8, 26(6):633〜643
[118]尹贻林,赵华,严玲,邓娇娇.公共项目合同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理论整合研究[J].科技进步 与对策,2011,28(13):1〜4
[119]Smyth Hedley, Edkins Andrew.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FI/PPP projects in the U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 25(3): 232〜240
[120]Eric T.G. Wang, Jessica H.F. Chen. The influence of governance equilibrium on ERP project success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6(41): 708〜727
[121]Jurong Zheng, Jens K. Roehrich 1 , Michael A. Lewis. The dynamics of contractual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long-term public-private procurement arrangements [J].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8 (14): 43〜54.
[122]丁荣贵, 刘芳, 孙涛, 孙华. 基于社会网络的项目治理研究——以大型建设监理项目 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0 (6):132~140
[123]谢继勇. 基于社会资本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10
[124]何文炯.风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岀版社,1999
[125]黄津孚.论机遇与风险的关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6):19~23.
[126]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M].北京:石油工业岀版社,2000.
[127]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8]威廉姆斯(C.A Williams).风险管理与保险[M].(第8版)北京:经济科学岀版社,2000.
[129]C.A 克布(C. A Kulp)、约翰.W.贺尔(John W. Hall).意外伤害保险[M].(第 4版)北京: 中国商业岀版社,2003
[130]普雷切特(Pritchett S. T.).风险管理与保险[M].(第7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岀版社,1998
[131]道弗曼(Mark S. Dorfman).当代风险管理与保险教程[M]. (第 7版)北京:清华大学岀版 社,2002
[132]哈林顿(Scott E. Harrington)、尼豪斯(Gregory R. Niehaus).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 华大学岀版社,2005
[133]特里斯曼(James S. Trieschmann),古斯特夫森(Sandra G Gustavson),霍伊特(Robert E. Hoyt).风险管理与保险[M](第1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岀版社,2002
[134]马汀(Martin Fone ),彼得.扬(Peter C. Young).公共部门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岀 版社,2003
[135]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岀版 社,2004
[136]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岀版社,2003
[137]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岀版社,1998
[138]Peters, B.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our friends: public -private p artnerships a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C].// Pierre, J. (e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in Greece 761 Partnerships in Urban Governance: European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Macmillan,
London, 1998, 11〜33
[139]Uff J.Risk management and procurement in construction[M] .London: Centre of Construction Law and Management, 1995
[140]Hoffman, S.L. The law and business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 finance-A resource for governments , sponsors, lenders, lawyers and project particapants [M].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141]Asif Hameed and Sungkwon Woo, Risk Importance and Allocation in the Pakist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Contractors' Perspective [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7,11(2):73〜80.
[142]徐勇戈.非对称信息下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相关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143]朱宗乾等.ERP项目实施中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 理,2010,15(2):98〜102
[144]K.C. Lam, D. Wang, Patricia T.K. Lee, Y.T. Tsang. Modelling risk allocation decision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5):485〜493
[145]廖美薇.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Z].香港大学内部讲义,2000
[146]何伯森,等.BOT项目的风险分担与合同管理[J].中国港湾建役2001 (5):63~66
[147]张水波,何伯森.工程项目合同双方风险分担问题的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5(3):257〜261
[148]Loosemore M, Raftery J, Reilly C, Higgon D. Risk management in projects [M]. London: Taylor & Franc is , 2006
[149]刘先涛,等BOT项目风险分担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85〜186,184
[150]罗春晖.基础设施民间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分担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1 (2):28~29
[151]刘新平,王守清.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建筑经济,2006(2):59〜63
[152]安丽苑.基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综述[J].基建优化,2007,28(5):10〜12
[153]邓小鹏,李启明,汪文雄,李枚.PPP模式风险分担原则综述及运用[J].建筑经 济,2008(9):32〜35
[154]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英法海峡隧道的失败对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启示[J].土木工程 学报,2008,41(12):97〜102
[155]Ng A, Loosemore M. Risk allocation in the private provis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 (25):66〜76
[156]Shen L Y, Platten A, Deng X P. Role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to manage risks in public sector projects in Hong Ko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 (24):587〜594
[157]Loosemore, M..Power, responsibility and construction conflict [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conomy, 1999,17(6):699〜711
[158]John G. Perry. The New Engineering Contract: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risk allocation [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1995(2|3):197〜208
[159]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nelgrove. Risk Alloc ation in Lump-Sum Contracts—Concept of Latent Dispute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6,(9):
291〜296
[160]Vega A O.Risk allocation in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J]. Journal of Project Finance, 1997,3(2):38〜42.
[161]Shaoul J.A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J].Public Money Manage,2002,22(2):64〜75.
[162]Tiong R L K and Alum J.Final negotiation in competitive BOT tender[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7,123(1):6〜10.
[163]Pollock A, Price D and Player S. Public risk for private gain? The public audit implications of risk transfer and private finance [R].U.K: Public Health Policy Unit, School of Public Policy,UCL,2004.
[164]Awads. Hanna. Risk Allocation and Increased Claim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duction And Practice, 2007(1):43〜45
[165]杜亚灵,尹贻林.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评述[J].建筑经济,2011(4):29〜34
[166]Lucy C. Recent trends in private fin anc ing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South Africa[R].South Afric a: CSIR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1.
[167]Hartman F., Snelgrove P., Ashrafi R. Effective wording to improve risk allocation in lump sum contract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7,123(4):379〜387
[168]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中国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定量分担研究框架 [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ession Public/Infrastructure Projects(ICCPIP), 大 连,2007
[169]郑宪强. 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170]陈勇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 天津大学,2004
[171]Francesca Medda. A game theory approach for the allocation of risks in transport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 (3): 213〜218
[172]Xiao-Hua Jin and HEMANTA DOLOI. Modeling Risk Allocation in Privately Finance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Using Fuzzy Logic [J].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2009 (24): 509〜524
[173]Li Bing, A. Akintoye, P.J. Edwards, C. Hardcastle.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 (23):25〜35
[174]李永强,苏振民.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分析[J].基建优化,2005, 26(5):16~17,21
[175]杨宇,穆尉鹏.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模型研究[J].建筑经济,2008(2):64〜66
[176]杨秋波,候晓文.PPP模式风险分担框架的改进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6(8):13〜17
[177]林媛,李南.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9(1):23〜27
[178]范小军,赵一,钟银元.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分担比例研究[J].管理工程学 报,2007,21(1):98〜101
[179]何涛,赵国杰.基于随机合作博弈模型的PPP项目风险分担[J].系统工 程,2011,29(4):88〜92
[180]杨卫华,戴大双,韩明杰.污水处理BOT项目特许定价的关键风险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14〜18
[181]孙淑云,戴大双、杨卫华.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定价中的风险分担研究[J].科技管理研 究,2006 (10):154〜157
[182]杨卫华,戴大双,韩明杰.基于风险分担的污水处理BOT项目特许价格调整研究[J].管理 学报,2008,5(3):366〜370
[183]韩明杰,杨卫华.基于风险分担的污水处理BOT项目特许定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 究,2006 (10):158〜162
[184]林一阳.基于灰色理论的BT项目融资风险分担评价[J].中国工程咨询,2010(5):25〜27
[185 ]宋金波,宋丹荣,姜珊.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J].中国软科 学,2010(7):71〜79
[186]刘建英,李胜杰.交通BOT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的新视角[J].企业家天地,2010(2):119〜120
[187]严玲,邵莹莹,严敏.基于项目所有权配置下风险分担的代建取费机制[J].水利水电技 术,2007,38(9):65〜70
[188]YAN Ling, XU Jin. Research on the Agent Construction Service Re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Governance [C].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2010
[189]姜敬波.风险分担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 BT 项目的回购定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 天津大学,2010
[190]严玲,赵华,孟繁丽.基于风险分担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合同总价控制[J].中国港湾建 设,2010(6):67〜73
[191]Hayford, O. Successfully allocating risk and negotiating a PPP contract [R]. The 6th Annual National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Summit: Which Way Now for Australia's PPP Market?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Rydges Jamison, Sydney, 2006.
[192]韩传峰,王玉虎.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担管理模式系统分析[J].建筑经济,2007(8):68〜70
[193]周利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风险分担评价模型[J].计算机与数字工 程,2008,36(11):40〜43
[194]楼海军.国际EPC工程风险分担原则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4):20〜22
[195]Amos, P.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roles in the supply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R]. Transport Paper,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2004
[196]Dewatripont, M. and Legros, 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contract design and risk transfer [J]. EIB Papers, 2005, 10(1), 121-145
[197]Grout, P.A. Value-for-money measurement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EIB Papers, 2005,10(2): 32-56
[198]Chapman, C. Project risk an alys is and management : PRAM the generic proces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7, 15(5): 273-281
[199]John Quigg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 Options for Improved Risk Allocation [J].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2005, 38(4): 445-450
[200]Oudot JM. Risk-allocation :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s, application to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the defense sector [C]. The 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stitutions of market exchange, Barcelona, Spain, 2005 (9): 23〜25.
[201]尹贻林,杜亚灵.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M].北京:科学岀版社,2010
[202]严玲,崔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交易方式选择的多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1,28(13):110〜115
[203]杨卫华. 基于风险分担的调整公路 BOT 项目特许定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 理工大学,2007
[204]杨国枢.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A]//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 研究法(上册)[M].重庆:重庆大学岀版社,2006
[205]科斯,哈特,斯蒂格里茨等著,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编.契约经济学[M].李圣风,主译.北 京:经济科学岀版社,1999
[206]孙杰.建设工程契约信用制度与体系构建[博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207]Ming-Ten Wang, M.ASCE and Hui-Yu Chou. Risk Allocation and Risk Handling of Highway Projects in Taiwa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03(4):60〜68
[208]杜亚灵,尹贻林.社会资本视域下风险分担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研究[J].华东经济 管理,2012,26(3):122〜127
[209]安宏钧.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合同问题及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0(24):35~36
[210]张尚,方志达.承包商在设计-建造项目上的索赔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10(7):69〜73
[211]楼埕跃,胡方剑,郑巧灵.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索赔问题初探[J].项目管理技 术,2009(8):301〜303
[212]赵鑫钰.工程变更的国际解读[J].四川水力发电,2008(11):144〜150
[21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96
[214]Hart,O.and B. Holmstrom. Theory of Contracts[A].// in 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 the 5th world congress[C] .edited by T.Bewl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15]万礼锋.基于增值的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 学,2010
[216]王晓州.建设项目管理的经济分析及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岀版社,2008
[217]王晓州.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及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J].中国软科 学,2004(6):77〜82
[218]张玮,姜彦福,陈耀刚.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风险分担与制度安排[J].科研管 理,2002,23(1):122〜127
[219]陈工孟.现代企业代理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7(10):43~45,53.
[220]赵华.政府投资项目投资人与代建人风险分担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 大学,2009
[221]Rutgers JA,Haley HD. Project risks and risk allocation[J] .Cost Eng AACE Trans 1996,38(9): 27〜30
[222]Flanagan R,Norman G,Risk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M] .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3
[223]Ward SC, Chapman CB, Curtis B. On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1991,9(3): 140〜147
[224]丁荣贵,费振国.项目治理研究的迭代过程模型[J].东岳论丛,2008,29(3):67~74
[225]沙凯逊,华冬冬,徐聪.一个建设项目垂直治理的委托代理模型[J].项目管理技术, 2011 (5): 28〜34.
[226]Ole Jonny Klakegg, Terry Williams, Ole Morten Magnussen et al. Governance frameworks for public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estimation [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2008,39 (1) : 27〜42
[227]穆诗煜,成虎.PPP合同的风险及新的转移方式[J].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11, 27 (4): 458〜462
[228]柯永建,王守清.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 ——风险分担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岀版 社,2011
[229]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发展岀版社,1992
[230]邓娇娇.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人的激励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9
[23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岀版社,2002
[232]丁荣贵,孙涛.政府投资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方式研究框架[J].中国软科 学,2008(9):101〜111
[233]莫里斯.科恩.契约的基础[J].于立深,周丽译,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47〜158
[234]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岀版社,2008.
[235]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岀版社,1999
[236]王国顺,周勇,汤捷.交易、治理与经济效率[M].北京:中国经济岀版社,2005
[237]阿罗.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岀版社,1989
[238]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8
[239]Jin, X. H. and Doloi, H. A conceptual risk-allocation framework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in Australia [C]. London, K., Thayarapan, G. and Chen, J. (eds) CIB Working Commis sions W92 Built Environment Procur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Interdisciplina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s in Built Environment Procurement,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e-proceedings) Hunter Valley Gardens, NSW, Australia, 2007 (9): 64-75
[240]Xiao-Hua Jin. Determinants of Efficient Risk Allocation in Privately Financed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0(2):138〜150
[241]Xiao-Hua Jin and Hemanta Doloi. Interpreting risk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an empirical study in a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perspective [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8,26(6): 707〜721
[242]Francesca Medda. A game theory approach for the allocation of risks in transport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25(3):213〜218
[243]田威.创收的三大支柱及“不可抗力”J].国际经济合作,2001(1):52~55
[244]严玲,赵华.基于项目控制权的代建项目风险分担机制[J],中国港湾建设,2008(5):67〜73
[245]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建筑经济,2008(4): 31~35
[246]杨其静.企业与合同理论的新阶段:不完全合同理论[J].管理世界,2005 (2) :162~169
[247]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6(2):104〜115
[248]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在自我执行交易中的作用[A].埃里克.布鲁索,让.米歇尔.格 拉尚.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应用[M].王秋石,李国民,李胜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 社,2003
[249]埃里克.布鲁索,让.米歇尔.格拉尚.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应用[M].王秋石,李国民,李胜兰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3
[250]费方域,蒋士成.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M].上海:格致岀版社,上海三联岀版社, 上海人民岀版社,2011
[251]Oliver Hart and John Moore. Contracts as Reference Poin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8,123(1):1〜48
[252]蒋士成,费方域.从事前效率问题到事后效率问题——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几类经典模型 比较[J].经济研究,2008(8):145-156
[253]Sanford Grossman and Oliver Hart.所有权的成本与收益: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理 论[A]//费方域,蒋士成.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M].上海:格致岀版社,上海三联岀 版社,上海人民岀版社,2011.
[254]雷新途.不完备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9
[255]Oliver Hart and John Moore. Foundation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9(66):115〜138
[256]Tirole, Jean. Incomplete Contracts : Where Do We Stand? [J]. Econometrica, 1999, 67 (4): 741〜781
[257]孙慧,孙晓鹏,范志清.PPP项目的再谈判比较分析及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11,13(4):294〜297
[258]杨文宇.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动态风险管理探索[J].项目管理技 术,2010(6):39〜43
[259]Aghion P, Dewatripont M, Rey P .Renegotiation design with unverifiable information [J]. Econometrical,1994(62):257〜282
[260]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契约理论——宏观经济波动[A]//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契约经 济学[M].李凤圣,主译.北京:经济科学岀版社,1999
[261]冯君利.基于业主方的铁路建设项目索赔管理研究[J].基建优化2005(10):49〜51.
[262]麦强胜.项目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4.
[263]Uma Sekaran.企业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岀版社,祝道松,林家伍,译,2005
[264]朱开端,蒋勤峰,王重鸣.创业管理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 报,2011,45(1):139〜143
[265]王忠福.城市居民旅游环境影响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问卷量表的开发[J].管理评 论,2011,23(8):36〜45
[266]彭艳君.顾客参与量表的构建和研究[J].管理评论,2010,22(3):78〜85
[267]张振兴,边雅静.品牌体验——概念、维度与量表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0):177〜179
[268]王祎.企业动态能力的二阶多维度模型——模型构建及量表开发[J].汕头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 ,2011,27(1):60〜68,95
[269]翁清雄,席酉民.企业员工职业成长研究:量表编制和效度检验[J].管理评 论,2011,23(10):132〜133
[270]王华,金勇进.统计数据质量与用户满意度:测评量表设计与实证研究[J].统计研
究,2010,27(7):9〜19
[271]陈国权,赵慧群.团队互动双F导向理论、量表开发及互动风格[J].经济管 理,2011,33(3):79〜86
[272]林雅军, 吴娅雄, 鲍金伶, 南剑飞. 休眠品牌的品牌关系再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的量表 开发及测度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0):172〜175
[273]陈江,曾楚宏,刘志成.组织学习量表的开发与构建一一基于组织行为视角[J].软科 学,2011,25(3):31〜35
[274]金玉芳,董大海.中国消费者品牌信任内涵及其量表开发研究[J].预测,2010,19(5):9〜15
[275]Gilbert A. Churchill, JR. 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9,16(2):64〜73
[276]李永然.工程承揽契约:政府采购与仲裁实务[M].永然文化岀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277]谈毅,慕继丰.论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的互补性与有效性[J].公共管理学 报,2008,5(3):56〜63
[278]张怡.基于风险态度的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分担研究[J].煤炭工程,2009(12):121~123
[279]Katrin Fischer, et al. An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RMS) for PPP projects [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operty and Construction, 2010,15(3):260〜282
[280]Timothy Rose, Karen Manley. Client recommendations for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10,17(3):252〜267.
[281]翁孙哲.不完全合同的执行机制一一以有限理性与信息不对称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78〜82
[282]Joseph H.L. Chan, et al. Preferred risk allocation in target cost contracts in construction [J]. Facilities, 2011, 29(13/14):542〜562
[283]孙慧,孙晓鹏,范志清.PPP项目中再谈判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际经济与合 作,2010(3):58〜61
[284]Turner, R.J. Farsighted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incomplete in its Entirely [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s, 2004(22):75-83
[285]赖丹馨,费方域.混合组织的合同治理机制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09,2(5):72〜29.
[286]Drew Fudenberg, Jean Tirole. Moral Hazard and Renegotiation in Agency Contracts [J]. Econometrica, 1990, 58 (6): 1279〜1319
[287]A.K. Choudhury, R. Shankar, M.K. Tiwari, Consensus-based intelligent 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the sele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2: 1776-1799
[288]Pruitt, D. G., & Carnevale, P. J. Negotiation in social conflict [M].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1993
[289]Francesco Squintani. Moral hazard, renegotiation, and forgetfulness [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2003 (44):98〜113
[290]Georg Noldeke, Klaus M. Schmidt. Option contracts and renegotiation: a solution to the hold-up problem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 26(2):163〜179
[291]Polzer, J. T., & Neale, M. A. Constraints or catalysts? Reexamining goal setti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negotiation [J]. Human Performance, 1995(8):3〜26
[292]Ruqu Wang. Bidding and renegotiation in procurement auction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0,44:1577〜1597
[293]Helge Holden et al. Contract adju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J]. Contract adju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2010,34:657〜680
[294]Albert P.C. Chan, Ada P.L. Chan.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construction success [J].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4,11(2):203〜221
[295]Yeong, C.M. Time and cost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contracts in Australia and Malaysia
[D].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ustralia, Adelaide, 1994
[296]Songer, A.D., Molenaar, K.R. and Robinson, G.D. Selection factors and success criteria for design-build in the US and UK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1996, 2(2):69〜82
[297]R.G. Koelmans. Project succes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C] . KOELMANS, R.G. Project succes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Platinum Conference ‘Platinum Adding Value', 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2004.
[298]文崇一.问卷设计[A]//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上 册)[M].重庆:重庆大学岀版社,2006
[299]Oppenheim, A. N. Questionnaire design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M] . Great Britain: Gower Publishing, 1986
[300]荣泰生.企业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税务岀版社,2005
[301]汪洁.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团队交互记忆与任务反思 中介作用视角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9
[302]Hui, H. C. & Triandis, C.H. The instability of response sets [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85,59(6):775〜778
[303]Herzog, A. R., Bachm an , J. H. Effects of questionnaire length on response quality [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81, 45(3):549〜559
[304]赵志裕,康萤仪.问卷长度与作答型式的关系[J].心理学报,1988(1):15〜19
[305]史江涛.员工关系、沟通对其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作用的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 浙江大学,2007
[306]张爱霞,沈玉兰.基于用户满意度指数的图书馆用户调查问卷设计[J].情报理论与实 践,2009,32(1):86〜89
[307]赵卓嘉. 团队内部人际冲突、面子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 大学,2009
[308]梁觉,周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A]//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 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08
[309]胡旭呈.如何提高问卷的回收率[J].北京统计,1997(2):35〜37
[310]Bowker Dennis, Dillmant D A. 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Left and Right Oriented Screens for Web Questionnaires [DB/OL]. 2003-08-14. http://surey.sesrc.wsu.edu/ dillman/paper/AAPORpaper00.pdf
[311]Heerwegh D, Loosveldt G.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response formats on data quality in web surveys[J/OL].ICIS, 2002-08:25-28.http://www.icis.dk/ICIS-paers/A2_3_2.pdf.
[312]Manfreda K L, Vehovar V. Survey Design Features Influencing Response Rates in Web Surveys [J/OL] .ICIS, 2002-08: 25-28, http://www.icis.dk/ICIS-paers/C2_4_3.pdf
[313]翟本瑞.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率因素之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08,36(1):45〜59
[314]Boomsma A. Nonconvergence, improper solutions, and starting values in LISRE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J]. Psychometrika, 1982,50(2):229〜242
[315]Anderson, J. C. Gerbing D. W.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2 step Approach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8,103 (3):411〜423
[316]侯泰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学技岀版社,2004
[317]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岀版社,2005
[318]Cronbach, L. J.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J]. Psychometrika, 1951(16):297〜334
[319]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M].New York: McGraw-Hill, 1978
[320]Cuieford, J. P.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M]. 4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1965
[321]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1999
[322]Haynes, S. N., Richard, D. C. S. & Kubany, E. S. Content validity i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ncepts and methods [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5, 7(3): 238〜247
[323]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岀版 社,2002
[324]Anderson, J. C. & Gerbing, D.W. The effect of sampling error om convergence, improper solutions, and goodness-of-fit indices for maximum likelihood confrmatory factor analysis [J]. Psychometrika, 1984,49(2):155〜173
[325]Barki , K. & Hartwick, J.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its mamagement in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J]. MIS Quarterly, 2001,25(2):195〜228
[326]Wei, M, Heppner, P. P. & Mallinckrodt, B. Perceived coping as a mediator between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edeling approach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3,50(4):438〜447
[327]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岀版社,2009
[328]Heide,J.B.,G.John.Do norms matters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56):32〜44
Poppo, Laura, Todd Zenger. Do Formal Contract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 (8): 707〜725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guanlilei/xiangmuguanli/6361.html

上一篇:企业多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

下一篇: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 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