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泰北华文教育发展现状与困境硏究 ——以泰北民养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02 15:46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 1
一、个人旨趣 1
二、学术价值 1
三、现实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研究 2
二、 泰北华文教育研究 4
三、 其他相关的泰北华人研究 7
第三节 概念界定 8
一、泰北 8
二、 华文教育 9
三、 华文学校 9
四、 华人 9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0
一、田野点的选择 11
二、田野过程 11
第二章 民养村概述:民族志的视角 13
第一节 民养村华人生存背景 13
一、族群来源 13
二、地理环境与组织机构 16
三、居落设施 17
四、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 18
第二节 民养村华人生活现状 19
第三章 泰北华文教育的历史进程 26
第一节 历史概况 26
第二节 四个主要历史分期 27
一、华文教育萌芽期 27
二、华文教育缓慢发育期 28
三、华文教育被禁曲折期 30
四、华文教育崭新发展期 32
第三节 本章小结 34
一、华文教育发展历程较短,华人开放性思维仍需增强 34
二、 家庭问题较为突出,留守儿童情况普遍 35
第四章 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 36
第一节 泰北华文教育整体概况 36
一、清莱地区华文学校的基本类型 36
二、清莱地区华文学校的办学资源 36
三、 华文教育中的有利因素 37
四、华文教育中的不利因素 39
第二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地方社会内部关系 40
一、民养村华文教育中的管理机构 42
二、民养村华文教育中的教师关系 43
三、民养村华文教育中的资源获得 46
四、华文教育对华人社会的内部调适 5 1
第三节 泰北普通华校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52
一、 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产生 52
二、 意见领袖影响力在华文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5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56
一、 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普通华校处境艰难 56
二、 地方社会关系复杂,意见领袖引导意识还需加强 56
第五章 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困境 5 8
第一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经济困境 5 8
一、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学校内部收支 5 8
二、 关于经济困境的原因分析 60
第二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宗教冲突 61
一、华文教育中的佛教与基督教 61
二、宗教冲突的原因分析 64
第三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政治资源配置 65
一、华文教育中的政治符号 65
二、华文教育中的政治资源配置 66
三、政治资源不均的原因分析 68
第四节 关于泰北华文教育发展的建议 70
一、主动开拓经济创收路径,逐步形成内生性办学资源 70
二、充分调动泰北华文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因素 71
第六章 结论:挑战与机遇 73
第一节 泰北华文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73
一、全球化与信息化对传统华文教育的冲击 73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 73
三、资源竞争对华人社会关系的影响 74
第二节 关于发展泰北华文教育的时代机遇 74
一、创造华人村独特的文化特质,保持华文教育恒久的生命力 75
二、创新中泰文化契合路径,获取华文教育持久的创新力 75
三、形成依托型战略发展模式,把握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76
参考文献 77
一、著作 77
二、期刊 78
三、学位论文 79
附录 81
致谢 84
读硕期间学术成果 86
一、学术论文 86
二、编著 86
三、研究项目 86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8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个人旨趣
2017 年,我偶然了解到泰北华校急缺老师,便利用寒假只身赴泰,支教期 间当地华文教育及华人群体的生存现状深深牵动内心。短暂支教所做极为有限, 在阅读了一批相关海内外研究书籍,经过一段时期阅读积累后,我决意进行泰北 华文教育相关研究。但是一次偶然的课题工作彻底打乱既定的研究计划,于时间 安排、研究经费、写作指导,甚至于田野安全等诸多考虑,现阶段只身奔赴僻远 泰北华人村做研究实在不是最佳选择,面对重重压力,万般纠结之下更换了研究 选题,可是此后的两个多月里,我始终深陷在苦恼与折磨的泥淖里。时光飞逝, 焦灼日甚,不断自问,究竟为何要做研究?其一,我想要认真踏实地给三年的硕 士生涯一份优秀答卷;其二,身为一名硕士生,我能够为泰北华人群体所做的, 不仅只是支教而已,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发展极尽微薄之力,才是 我学习这个专业的意义。所幸导师极大的包容与耐心给了我信心,与之合作课题 的老师,也表示了理解。一波三折的选题经历,更加坚定了我的学术初心。
二、学术价值
(一) 对泰北华人研究内容的补充拓展
目前学界对于泰北华人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叙述泰北华人迁 徙史与生活全貌,这方面研究以段颖老师、张锦鹏老师的博士论文为代表;二是 反映泰北华文教育的教学现状,这方面研究以出生在泰北的华人陈卿卿同学的硕 士论文为代表。面对泰北近百个华人村大同小异的华文教育模式,我将二者结合 起来,选取其中一个中等大小规模的华人村,从其华文教育入手,切入当地的华 人社会,从其中的教育横剖面进行了横向的社会关系以及纵向的村落发展史,将 整个华人村的华人社会内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研究,从而较为立体地呈现 出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困境,这对于泰北华文教育的研究而言较为全面和深 入,对泰北华人的研究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与拓展。
(二)提供一个深入细致的个案参考
通过对泰国华文教育发展与困境的研究的同时,其中所呈现出的华人社会内 部结构,可以提供一个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参考。通过对该群体的研究能够丰富 海外华人研究,对于揭示海外华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实意义
(一)对泰北华文教育发展的推动
目前,对泰北华文教育进行关注的机构或个体较零散和片面,缺乏对泰北华 文教育的整体宏观认知,因此所作的工作也是如我最初支教时一样,只能为某一 两个或几个华人村做暂时性的帮助,而缺乏长效性、普适性机制。我在对泰北华 文教育的整个发展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有助于增加外界对该群体的认识和了 解。能为每一个关注泰北华文教育的组织、机构、个体等提借切实具体的参考, 以期对泰北华文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对华人社会的观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大背景下,东南亚国家的华人教育图景,是我国教 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教育不断走向开放、多元的重要体现。本文通 过对泰北华人教育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华文教育中的经济、宗教、政治认同、个 人影响力等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与作用等进行研究,立体化呈现泰 北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困境,并揭示出华人内部社会关系,探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 使着这样一套独立的文化体系,在泰北的形成、生长、发展和运行,这对国家深 入了解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华人社群的比较研究提 供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景象。通过比较的视野,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经济成就相 关的华人移民经验及文化态度。这不但对理解华人而且对理解中国都会有所启 示。”①“泰国全国有30多个民族。主要民族有泰族、老族、华族、马来族、高 棉族。此外, 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地民族。” ②作为泰国主要民 族之一的华族的研究对于泰国民族的丰富性也有着重要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研究
①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一一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6.
②周建新.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划分及相关问题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8(2).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总体发展不平衡。
严奉强、陈鸿瑶在研究中认为,东南亚地区的华文解禁以后,虽然华文教育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师资匮乏、教材单一、教学方法较为落后等问题,已然 严重阻碍着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①陈祥光进一步指出,东南亚华文教育形式 逐步多样、教育对象逐步国际化、教育内容及课程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尽管东南 亚华文教育与此前相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同、先 进网络技术应用面窄等现实条件限制,这些因素致使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发展 出现不平衡的态势。②周玉也在针对东盟六国的办学经费与教师待遇调查中,指 出东南亚的华文教育中其突出问题集中在华校办学经费紧缺和华文教师待遇偏 低的问题上。③当然,上述在东南亚华文教育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并不意味着 一味的悲观局面。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我们也能够明显看 到,国家间关系是促进当前东南亚华文教育出现热潮的主要推手。中国—东盟经 济贸易关系的日益升温,为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外人 文交流的不断深化也为东南亚华文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④韩晓明则指出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各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学逐渐呈现出了“本土化”特征, 而且这种“本土化”是主动进行的。各东南亚国家在“主动本土化”阶段中,其 主导力量、办学理念、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学习群体、教学性质等方面所发生 的不同程度的转型,都印证了这一主动的“本土化”特征。而根据不同国家的具 体华校办学情况,又把这一阶段的本土化分为了四种类型,即融入型、融合型、 后发型、调适型。⑤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研究内容来看,多集中在发展现状、存 在问题、影响因素、教育类型等方面,而这些方面都表明了东南亚的华文教育的 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极度不平衡的状态。
(二)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研究视角日益多元化、立体化
2015 年,在第二届“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众多学者 对近年来东南亚华文教育状况研究进行了汇报。周位銮在《谈印度尼西亚华文教 育历来状况》中阐述了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历史发展状况,并针对现阶段华文 教育的困境提出了建议。张继焦在《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华人的社会结构转型
①严奉强,陈鸿瑶 . 东南亚华文教育: 现状、问题与对策 [J]. 深圳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7 ).
②陈祥光 .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特点分析与支持方法探讨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 6 ) .
③周玉 . 东盟六国华校办学经费及华文教师待遇问题调查研究 [D] , 2017 ( 5 ): 3.
④曹云华 . 东南亚华文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家间关系的视角 [J]. 东南亚研究, 2015( 1 ) .
⑤韩晓明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华文教学的本土化转型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3).
和族群认同边界》一文中从社会结构转型、族群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马 来西亚,华文教育是华人自力更生的事业,表现出了华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 不和谐、华文教育与国家教育体系呈现出对抗状态。周聿峨和曹雯洁在《华文教 育区域整合:“东南亚华文教育研讨会”研究》中重点评析了历届东南亚华文教 学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杨静林在《固守与传承———论新世纪以来菲律宾华文教 育的契机与困境》指出菲律宾的华文教育经历了产生、兴起、衰微、发展的历史 过程。周芳萍和李朝祥的《字理识字在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的教学状况》把 中国大陆的字理识字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中,加以调适,收获成效。包含丽和严 晓鹏的《欧债危机对欧洲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了欧债危机 对欧洲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的主要影响及其原因,并从政府、华文学校和华人家 庭的视角,为欧洲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陈丙先和冯帅的 《1988 年后缅甸华文学校教学现状分析》主要从师资、教材、授课等几个方面 来分析缅甸华文教学的现状,并对其困境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林澜的《苏尔梦与 印尼土生华人文学研究》专注于法国汉学家苏尔梦,介绍了国内外对其的评价和 国内外对其成果的引用情况。①在这场会议上关于华文教育的研究汇报中不难发 现,在关于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研究中其关注视角既有历史进程、族群认同、 发展困境,又有教学现状、师资力量及文学等研究,其研究视角是多元、多样, 较为丰富的,从而也使得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研究图景立体化和具体化。
二、泰北华文教育研究
(一)泰国的华文教育方兴未艾
泰国的华文教育出现较早,但发展曲折。明清时在泰国民间与王宫以私塾模 式为主的小范围华文教育已出现。1934 年,泰国华文中小学已有 271 所;1938 年,披汶•颂堪执政,实行泰化政策,并于1939年关闭华文学校285所,到了 1940 年,整个泰国所有华校已荡然无存。抗战胜利后,随着中泰定立友好条约, 泰国的华文学校开始复办、开办达500多所;在1948年,披汶•颂堪又推行排华 政策。只准初小班开设华文课程,且限制每周授课5 课时;新中国成立后,华文 教育长期受限,直到世界冷战时代结束, 1990 年伊始,泰国华侨中的许多有识 之士通过各种形式,努力振兴华文教育。而随着中泰关系不断发展及泰华各界大 力呼吁,直到 1992 年,泰国政府才纾解对华文教育的限制,目前,华文在泰国
①邱少华.第二届“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八桂侨刊,2015(12).
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①
(二)泰北的华文教育“先天不足”
我在对泰北华文教育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后,发现泰北华文教育主要存在 以下五个主要问题:许志惠在《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瞻》②中,分析了 泰北地区华文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她认为泰北的华文教育总体问题主要存在:其 一,是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不利于整体良性发展。这与当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 构不合理,教师职业化水平低,学历与年龄结构不科学,以及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与交流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二,是当地极度缺少配套教材与学习材料。黄启庆, 吴雁江在《泰北华人村华语状态及教育情况调查报告》③一文中也提及当地教学 条件落后,教师素质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教材奇缺,教学方法欠当,教育水 平普遍较低的情形。此外,还指出,泰北华人村是极为特殊和尴尬的群体。他们 在血缘上,同根同生;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在语言上,既有着浓厚的母语意识, 可又必然受到泰语影响,在语法上已有所错乱。从而提出了泰北华文教育面临的 第三个问题,即语法学习上容易产生的错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 华文教育质量。邱超元在《泰国清莱府美塞县华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 美塞高级中学及其周边华文学校为例》④中进一步论述了汉语教师队伍中,以本 地华裔女性青年教师为主,且学历大多为初高中,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很低,自 然而然地也影响着华文教育。华裔中学生在汉语语言能力方面呈现听说能力强, 读写能力欠佳的特点,受云南方言影响较大,在语音和语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 难。同时揭示了泰北华文教育的第四个问题,即没有统一的华裔汉语教学大纲。 王涧芳在《泰国清迈皇家大学汉语系教学现状调查与论文题目(中文)研究》⑤中 指出即使是开办汉语专业的泰国老牌商校,清迈皇家大学汉语系也存在课程规划 问题、教学资源和教材问题、师资问题、学生问题等,并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 展。此外,陈卿卿在《泰北华文初级教材《华文》(泰北版)研究》⑥专门就泰北 地区所使用的教材进了分析,表明目前的华文教育中所使的教材虽然内容上是以 传承中华文化为主,但忽略了对学习者实际需求的分析。泰国各阶段教育也都设 置了汉语课程,却没有明确的汉语水平考核系统,从而制约了泰国汉语教育的全
①杨锡铭 . 潮人在泰国 [M]. 潮州:艺苑出版社, 2001 年, P52.
②许志惠 . 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瞻 [J]. 华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8(3).
③黄启庆、吴雁江 . 泰北华人村华语状态及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2) : 1.
④邱超元 . 泰国清莱府美塞县华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以美塞高级中学及其周边华文学校为例 [J] , H19,2015(5).
⑤王涧芳 . 泰国清迈皇家大学汉语系教学现状调查与(中文)研究 [D].2015(5).
⑥陈卿卿 . 泰北华文初级教材《华文》(泰北版)研究 [D].2013(5).
局发展。①因此,泰北华文教育虽历史悠久,当地极力推行,坚持学习之精神可 圈可点,但由于教师整体水平普遍偏地,教师队伍欠稳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教材教法都不统一,既无统一的华文教育大纲,也无统一管理方式,更没有统一 的汉语考核体系,从而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微弱,教学质量 偏低的现状。持续推行,成效低微。当地难有高质量人才出现,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当地经济发展。第五个问题是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聂志在《泰北华裔学生 汉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②中,认为泰北华裔学生对其学习环境满意度不高。其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基本处于中等水平。金雅在《泰北华文 民校汉语鮮发展现状研究》③一文中,也认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对汉语 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我在查阅到台湾地区泰北华文教育的相关研究中,也 对以上问题有所反映,此外,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林书华在《 泰北地区华校教学 现况与教师发展需求之探究》④一文中还指出本地教师普遍缺乏教育背景与技能, 也缺乏系统的培训课程,均需要兼顾副业方能增加收入。
许淼则在《泰北高校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研究——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角度考察》⑤一文中,指出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与其身份认同有很大关系。 杨文安在《泰北云南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探析》⑥一文中分析了在,21世纪世界 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巨变的时代大背景下,泰北华裔普遍认为唯有通过华文 教育,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才能让华人子女感受到自己还是华人,华文教育可 以说是加强海外华人团结的一个有力手段。尽管泰北华裔普遍接受自己是泰国 人,也千方百计的把自己变成为泰国人,但同时也强调自己的祖源血缘,强调自 己是炎黄子孙。泰北华人族群在认同上已呈现出多重趋势。
泰北华文教育发展历史已有六十多年,在六十多年的风雨变迁中,华文教育 的整体发展极为迟缓,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华文教育的补习性质便不曾改变, 教育的功能则由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转而为与以经济实用占主导的多重功能并 存。这在一程度上,也反映出华文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关系正在变得日益密切。华 文教育在当地华人的内部结构中开始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我以华文教育 为切入点深入揭示当地华人社会内部关系的主要原因。
①韦丽娟.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2012(5): 6.
②聂志.泰北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J].哲学与人文科学辑,2011(S1).
③金雅.泰北华文民校汉语鮮发展现状研究[D].2016(5).
④林书华.泰北地区华校教学现况与教师发展需求之探究[D],(台湾)中国文化大学,2011(12).
⑤许淼.泰北高校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研究一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角度考察卩].2011(6).
⑥杨文安.泰北云南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探析[」]•思想战线,2011(37 ).
三、其他相关的泰北华人研究
对泰北华人迁徙史及生活概貌的立体化呈现。段颖在《泰国北部的云南人》 ①一书中主要从族群视角,对泰北华人的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进行全 面叙写,以云南人为主体的泰北华人,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既保持传统的“云南文 化”,又注意汲取泰国文化因子,以求获得良好生存与发展。杨文安也认为,泰 北华裔普遍接受自己是泰国人,同时强调中华血缘及炎黄子孙身份。这种双重认 同意识使得泰北华人族群在认同上呈现多重趋势。②李祺认为,在泰华人与主体 民族关系在东南亚地区相对而言是最为和谐、华人族群融入当地也最成功,但同 时华人融合在事实上存在“双重待遇”,融入泰国社会进程较滞后,社会流动空 间有限。③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文教育发展进程。张锦鹏在其博士论文中 以泰北美良河村的云南籍汉族和跨境民族为研究对象,探讨建构国家认同所需政 治文化维度,表明其认同是具有多重性和多层次性的,而在泰北的“云南人”, 其对于国家认同(对泰国)与文化认同(对中国)指向各异,这是他们适应困境 的生存策略和保持组族群边界的方式。文中指出语言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 表现,年轻一代用泰语作为交际语言,这是一种对泰国文化认同的一种外在表达。 ④年轻一代以泰语作为交际语言自然从另外一方面削弱了华语的使用频率。作为 山地少数族群的农民将国家视为可资利用的工具,用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资源来 为自身构建更多的社会资本,进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大收益,而这些行动也同时成 为实现并强化国家认同的过程。⑤由于泰北云南华裔身处泰语大语境中,云南方 言便成了跨境语言,已和境内云南方言存在不同。⑥韩国鐄则从民俗角度,对西 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北音乐传承进行横向比较,他认为泰北泰族和西双版纳的傣族 虽同源,但经过几百年的分离和各自发展,各有其音乐风格。之所以能保存传统 音乐文化,主要原因在于宗教信仰的根深蒂固和生活方式少受外界影响。⑦
因此,现阶段除了对泰北华文教育的相关研究之外,与泰北华人相关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族群与国家认同、语言以及民俗等方面。总体而言,对于泰北华人的
①段颖 . 泰国北部的云南人 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②杨文安.泰北云南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探析[J],思想战线,2011 (37).
③李祺.泰北云南籍华人融合问题:以美斯乐为例[D]. 2015(5): 3.
④张锦鹏.从逃离到归附泰国北部美良河村村民国家认同的建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179.
⑤马翀伟,张雨龙.对泰国北部山区一次村民选举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1) .
⑥齐春红,杨育彬.泰北地区云南方言语法变异情况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⑦韩国鐄.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北音乐传承的比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3). 共时性研究较多,历时性研究较少。这与泰北特殊的地理形貌,泰北华人群体寻 求融入与适应等的实际状况密切相关。
本文将运用华人民族学文化圈理论,该理论最早由荷兰学者J.PBde Josselin de Jong于1935年提出,其内涵是指“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人们,其文化具有相当 的同质性与独特性,进而成为民族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同时他们又具有十足的地 方性差异,值得进行内部的比较研究”(J.P.B.de Josselin de Jong 1983: 167-168)。 而陈志明老师在此理论上指出,世界各地的华人虽受不同政治制度与地理因素的 影响,但他们却具有某种源自中国的相似的文化表征。且文化总在变化,海外华 人同样也发展出其独特的文化表征。此外,美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Ogbu提倡一 种更为“宏观”(macro)的学校民族志研究,这种民族志研究是多层次的,根植 于历史和生态的文化观念之中。他提出了一种文化生态模式。这些宏观学校民族 志研究和其他类似的跨文化民族志研究明确地表明,不能简单地以师生不同的文 化背景的民族志资料或不同的学习和交流模式来解释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业成就, 只有关注学校教育与更为广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和家长 面对学校所采取的适应性策略。学校组织和社区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沟通必然会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将微观和宏观民族志有机地结合起 来,从而更好地从文化和结构的层面上描述文化传播的过程并阐释其传播模式 (Ogbu 1981: 13-14)。Ogbu称之为“文化生态”的研究方法,即集微观和宏观 民族志为一体的多层次的理论架构。“文化——生态”理论不仅关注广大的社会 和学校的各种因素,而且也关注这种少数民族社区内部的因素。①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泰北
泰北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泰北是指泰国北部地区的十七个府,人口一 千万以上,泰族占多数,其次是华人。狭义的泰北指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及密 丰颂这三个府的华人村,本文采取第二种含义,且选取的是清莱地区的华人村。 泰北的华人多数祖籍是云南人。上世纪 40 年代国内云南省国共发生政治军事变 化后,国民党部队一路经过缅甸逃离到今天的泰北。泰国当地人习惯上称他们为 “国民党九十三师残部”。由于当年逃难的部队进入了泰国的山地地带,后来他
①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30). 们协助泰国驱逐缅共、泰共以后,获得泰皇恩准,从而就地合法,居住在清迈、 清莱府的山区,有一小部分移居密丰颂府。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泰北”①
二、华文教育
关于“华文教学”一词,有很多学者给出定义。郭熙在《华文教学概论》一 书中定义华文教学为华人共同语的标准语的语文教学。张胜林定义为针对华裔学 生所开展的以汉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教学活动。我所研究的华文教育是指以泰 北地区华人村华人为主要教学对象所开展的中华语文与文化的教学。鉴于历史原 因,泰北华人村是一个特殊的华人群体,其华文教育在泰国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无论是教学管理、授课时间、师资力量、教材教法都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泰北云南华人在泰国华人中所占比例较少,但是这里却保留着较完善的中华 文化,尤其是在华文教育方面,薪火相传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三、华文学校
本文所指的泰北华人村的华文学校,主要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使用普通话或 云南方言作为媒介语进行中华语言文字及文化教育的学校,偶尔当地会使用泰文 的教师也会使用泰语来向学生解释比较难懂的字词。泰北一带的华文学校有的在 创办几年后就会向台湾侨委会②呈报并注册,其用意是希望得到台湾方面的承认 与支持。当然,因绝大部分华文学校未向泰国当局申请登记立案,实质上是属于 非法的华文补习学校,各校一般是在傍晚五点至八点授课,从上课时间看是属于 一般意义上的夜校。目前,整个泰北华文学校有达 70 多所。本文所调查研究的 华文学校为泰北清莱省的一所具有400多名学生的中等规模的普通华文学校③。
四、华人
在我研究的民养村里,虽然村民都是云南籍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但是长期以 来泰国政府都认为少数民族是没有国家的,对其格外优待,久而久之这些具备中 国血统的少数民族也把自己和汉族做了区分,最显著的例子是房屋结构和节日庆 典。少数民族的房屋皆有两层,一楼养牲畜,二楼住人。汉族人的房屋则不然,
①陈卿卿.泰北华文初级教材《华文》(泰北版)研究[D].2013(5).
②台湾侨务委员会,是台湾面对泰北华人群体特设的一个办事机构。
③目前在泰北的华文学校,以地理位置与资源分布来看,主要有交通条件相对便利,有较长建校历史,办 有高中阶段性华文教育,社会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的“大华文学校”;以及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学 校办学时间较短,仅办有初中或以下的华文教育,校长多为村中意见领袖的“普通华文学校”。 基本都只有一层,多建有小院。从村里的住户建筑就能基本确知汉族和少数民族 之分。我 2017 年在民养村里过了一个春节,村里也只有汉族才会过春节,而少 数民族即使是居住在汉族隔壁,也不过春节。少数民族居民也会把子女送进村里 的华文学校来读书,但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传承也基于此了。而他们在 其他方面的中国化表现形式已日渐模糊,从而与汉族有了较明显的区分。
本文所指称的“华人”,主要指居住在民养村平缓地带的汉族人。这不是我 个人进行的区分定义,而是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一种约定俗成的他称和自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研究主要以人类学民族学的“参与观察法”,即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为主, 辅之以文献资料收集。选取泰北民养村作为主要田野点,通过民养来辐射其他泰 北华人村。研究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入户调查、个 人生活史、口述史等方法,对华文教育历史背景以及华教中的经济困境、宗教冲 突、政治资源配置以及当地意见领袖的个人影响力在华文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的 材料进行搜集和分析,集中剖析泰北华教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困境,力图为华文 教育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在研究方法方面,调研身份利于融入当地。我以支教老师的身份融入当地, 这与纯粹的调研有一定身份区别。以当地华文教育作为切入点,自身融入当地的 教育活动当中,对当地华文教育的了解比较深入全面,能够进一步参与当地社区 生活,在切入方式上自然顺畅。作为当地的支教老师,不仅可以参与到当地的教 育活动中,还时常去到当地的教育协会(清莱省中华教育协会)、清莱省云南会 馆、教师公会、侨务委员会、总领馆等与当地华人以及华文教育密切相关的机构。 还去参加一些其他华人村里举办的活动。因此,研究的基本脉络较为清晰、全面。
在研究内容方面,是对民族学研究空间的拓展,也是对民族学研究模式的补 充。现阶段泰北华文教育研究,多就教育现象本身进行。在文献查阅过程中,我 发现针对泰北华文教育的研究多为云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的国际教 育专业学生以教育学视角进行的研究居多,而以人类学视角观照的研究相对较 少。因此我竭力通过调查研究,以当地华文教育为切入点,将当地华人社区的教 育发展与经济源、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方面多位关联,通过华文教育这一动态 发展的历时过程与当地华人村落的共时活动进行互动与探寻,进一步揭示泰北华 文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一、田野点的选择
本研究以泰国最北部清莱省夜岁县达果乡民养村为田野调查点(见附录 1:
民养村),该村处于金三角范围内。民养村,泰语拼做BanHuainamkhong①。选择 民养村作为田野点,原因有三:一是该村的华文学校共有在校生403人,开设有 幼儿园至初中各年级,在泰北近百所华校当中属规模中等的普通华文学校,也属 于初级华文教育体制完善的学校,在泰北的华文教育发展中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二是民养村海拔约1200米,在社区结构和生活形态上能够代表大部分泰北清莱 山地地形中的华人社区形貌,因此研究的可参考性较强;三是民养村在2016年 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内部宗教冲突问题,并最终导致其当地华文学校的管理权易 主,这使得它与其他华文学校又有了极强的区别性和差异性。这也是我选择其进 行研究的最主要原因,此部分原想单列一个章节进行讨论,鉴于文章的整体结构 考量,将其放入文章主体部分的第五章进行讨论。
二、田野过程
本研究的民族志考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7年1月13日开始, 为期一个月。第二个阶段从2018年7月16日开始,为期三个月。考虑泰北华校 普遍师资匮乏的问题,我以支教老师身份介入田野点,每天上午到村里进行调研, 下午整理田野笔记,晚上五点至八点,在民养村培中学校里负责四(四甲、四乙 两个班)、五、六三个年级四个班的“说话课”教学工作。因为担负着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和调研工作异常繁重,于自身精力耗损极大。但就田野本身而言,能亲 自参与到当地华文教育活动中,对研究工作起到推动和深化作用。
2018年7月16日—23日我以志愿者身份,帮助泰北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
②(以下简称“协会”接待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代表团在泰北为期一周的调研工 作,走访了泰北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美庄回鹏村中华中学、坤沙基地、美发弄 建华学校、拉茶啤敬和孤儿院、美斯乐义民文史馆以及民养村,为期一周的协会 义工工作,对我的整个研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我对整个泰北华人社会及 泰北华文教育有了宏观了解,特别是对泰北华人群体的历史渊源、泰北华校的发 展历程、泰北华文教育的办学现状有了直接全面的一手田野材料。这使我进一步
①Ban 是村的意思,泰文的格式是把村字放前面。
②泰北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是由马来西亚华裔柯保合先生、陈吉民医生于 2008年创立的一个面向泰北 华文教育援助工作的民间非营利性公益组织。
梳理并明晰了研究的脉络。
2018 年 7 月24 日,我到达自己的田野点——民养村,即刻投入到教学工作 和持续的田野调查中。由于此前我已有过支教经历,并同民养培中学校(当地唯 一的华文学校)副校长一家建立起良好关系,副校长一家邀我在他们家吃饭,考 虑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对于当地华人生活参与观察的需要,我即刻应承下来。从而 得以时常参与到村里的婚礼、丧葬、祭祖等华人社区活动中。我在帮助学校撰写 各类申请文件的时候,跟随副校长去了泰北其他许多华文学校,有机会接触到了 泰国移民局、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中国驻清迈总领馆、台湾侨务委员会、 教师工会以及当地政府、医院等各个机构或组织,从而保证了我的研究工作能全 面和深入地铺开。
田野过程中所收获的研究便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原本是带着支教的初 心使然,并未期待更多,可是这样的初心却不断推动着我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并逐步在异域顺利地开展研究,这使我深感在成长为一位研究者或学者之前,注 重自我的不断完善与品格的锤炼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会时常自我 提醒,勿忘初心。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泰北华文教育的现状,探讨泰北华文教育存在的现实问 题,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都是为了阐释在泰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不针 对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机构等,特此说明。
第二章 民养村概述:民族志的视角
第一节 民养村华人生存背景
一、族群来源
(一)早期移民多为国民党后裔
协助泰国政府战胜缅共、泰共,帮助维护了泰国安宁稳定的国民党军队,获 得了泰皇允准,这批国民党军人也随之开始了在泰北各山头谷地开荒种地的难民 ①生活,民养村的村长张国柱当时便是国民党三军里的一个中级军官,时任三军 九十三师副师长。 50 年代初期,张国柱带领了六十个军人来到如今的民养村地 界。据张国柱之子而今的民养村自治会会长张正林先生讲述,当时的民养村里还 住着来泰的早期十多户苗族移民。因为军人们都有枪炮,看中这个地界后,就拿 起枪将苗族人都驱赶到了四周的高山上去了,而民养村自此就由三军的这六十多 个军人占领,自此开启了民养村的历史。
(二)中后期移民较多缅甸华人与部分国内华人
泰国的森林管理十分严格。泰国当地的森林管理局定期派人检查,这也是泰 北森林覆盖面极为广泛的重要原因,泰北的空气也因之清新宜居。由于泰北与缅 甸老挝等国接壤,民养村中后期迁徙而来的华人,大多从缅甸进来,随着初期入 泰者在泰北站稳了脚跟,亲朋好友随之而来。还有少量人员属于自然移民。采访 中,一位姓杨的老师,是云南昆明人,早年间染上毒瘾后,到泰国戒毒,民养村 的学校了解到杨老师是高中毕业,便邀请他到村里教书,之后就定居了下来。还 有一位姓李的女老师,是云南大理人,也是高中毕业,她的姨妈生活在民养村, 她去民养村探亲后留下来教书,并结婚生子定居下来。也有部分缅甸华人与村里 人有亲戚关系,来此地打零工留下来。
(三)关于“孤军”后裔
目前,在泰北接受华文教育的学生中,“孤军”②后裔占华文教育人数的主体, 余者多为早中晚期自然移民。
①最初的华人村,都称之为难民村,因为取得身份证的只是一少部分帮助泰国打仗的国民党军人,而还有 一大部分随军家属、亲戚、随军逃难的老百姓是没有身份证的,因此称为难民。
②国民党编号为三军和五军的后代们。其中,三军在泰北的基地在大谷底,而五军基地则在美斯乐。
1949 年前,国共内战,民国政府撤台,西南一带未及时撤台者,因地缘关 系,国民党远征军由云南撤进缅、寮、越三国,云南兵团在李弥将军的带领下, 在缅北勐洒重新筹组残余部队,改编成五个军,其中一、二、四军为外省籍,三、 五军以云南人为主,最后在民国政府明撤暗留的命令下,三、五军两支队伍带着 残余部队经与泰国政府协谈撤进泰国,条件是由三军军长李文焕及五军军长段希 文精选出一支精锐部队,由陈茂修将军率领,帮助泰国镇守边防及清剿清莱省帕 勐山、皮差汶省考柯、考牙等地区盘踞多年的苗共及泰共。协谈达成后,这只以 云南裔为主的部队荡平了泰国境内全部泰共、苗共,维护了泰北的安宁,为维护 泰国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泰皇美蓬陛下御赐这些助泰克敌的国民党军人在 泰北的居留权,于是这支国民党部队的将士、家眷及随军云南老百姓这才逐步在 泰北扎下根来。
1949——1959 年间,是国民党远征军辗转求生的十年。队伍从中国云南昆 明、沅江等地——缅北勐洒——泰国美赛、美斯乐等流转迁徙。而这支国民党队 伍是在进入缅甸前叫做“远征军”,随后在缅北有了“三军”“五军”的编号,到 了泰北则成为后来史称的“孤军”。当时台湾方面允诺每年提供补给给留守泰北 的国民党军人,可是补给仅持续了两三年时间。1961 年,台湾政府在联合国公 开发表声明,言及留在缅甸的六千多华裔军人与台湾政府已没有任何关系。自此, 这支编号为“三军”、“五军”留守泰北的国民党军人,彻底失去任何物资援助, 成为了彻头彻尾自生自灭的群体,从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军”。至今生活 在美思斯乐的张国强①先生也是一名真正的孤军后裔,我三次到访美斯乐,第三 次有幸遇到这位老人,张国强老人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对孤军历史做了详细 的介绍。虽然时隔久远,但他讲述的时候仍旧情绪激动。 孤军后裔张国强:讲述孤军历史
“我父亲是一名战将,是远征军,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是少将,我出生的时 候父亲已经升任师长了。
1949 年国共内战,当时的国民党两个团誓要将云南打下,作为最后一个国 军基地,却打不过共产党军队,一路边战边退,沿途从昆明撤到沅江时,原本的 六万大军就只剩下一万人了,败退至缅甸边界的时候,一万人已不足两千人。当 时的军队里,还有好多老百姓跟着。
如此千余人,一路流浪进入缅甸境内。
① 访谈对象:张国强, 1954 年生,国民党远征军师长之子, 52 岁退役。父亲病逝后,一生留在美斯乐。
当时,虽然这支还混杂着中国老百姓的国民党军队打不过共产党,但是到了 缅甸,缅军却怎么也打不过,更别提消灭。一位缅甸的少校说:‘把男的全部杀 掉,把女的拿来分给弟兄们'。当时的缅甸政府军对待这支进入缅甸境内的中国 军队,采取高压政策。即便如此,一支不足两千人的军队,却在缅甸期间,逐步 壮大到了两万多人。这让缅甸政府军十分忌惮。”
“缅甸十年,受尽欺侮。我们只想借土养兵,并不想打仗,可是别人要来消 灭我们,我们也只好被迫拿起武器。对战中,国民党军队占领了缅甸七个村子。 于是缅甸政府以此为由去联合国状告这支来自中国的军队侵占了缅甸的国土。还 请来印度的雇佣军来攻打我们,印度雇佣军非常残暴。”
老人说到此处眼眶红了,停顿了很久,当年的惨烈可见一斑。
缅甸无论想任何办法都无法消灭我们的队伍,后来又请来南斯拉夫军队的两 个营,搬来了空军总司令,因为他们使用了空军,我们这些在陆地上的军队终究 拼不过,这一次只好撤退到了泰北。有四千多人撤到了台湾,还有一部分继续驻 扎在了缅甸半年多,还是撤到了泰北的美斯乐,共有 2700 多人。最初到泰北, 还没有直接到美斯乐,只是撤到了泰北清莱省清莱县的皇太后大学附近。”
“1959 年正月初一,缅甸政府军派飞机轰炸,我们对此无能无力,只好撤 退到了美斯乐。当时的两个团,一个派到孟安,一个在美斯乐。守住阵脚之后, 再请来段将军到美斯乐坐镇。”
也就是从那时起,美斯乐成为国民党军队在泰北正式的军事基地。
“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是应允要给在泰北的国军补给的,谁知这补给仅 仅维持了两个月,到了第三个月再无任何回应了。
自此我们成了无人管的孤军,被丢弃在泰北,抛弃在这里。没有人要,中国 是我们的爸爸,台湾是我们的妈妈,现在中国不要我们,台湾也不要我们,我们 像孤儿一样被遗弃在这里”。
当上面这些话从一个硬汉形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后裔嘴里说出来的时候,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满眼泪花。这位曾经的师长长公子,国民党高级军官家的大 少爷是有着铮铮傲骨的,说出自己是师长长公子时的语气是骄傲和自豪的,可是 在说到上面最后几句话的时候,他那无法抑制的无助、孤独,以及瞬间无法自抑、 痛彻心扉的哀伤,让我这个和他隔了一个时代的后辈,情不自禁地动容。以至于 当天我在完成采访录音时完全不能像平时一样及时地整理录音材料,而是放置了 好几天才敢提起笔来。
我问他:“张伯伯,这些年,回国很容易了,您有没有回去老家云南去看看?”
“回去了一次,却不敢进云南,而是到了四川。我已入了泰国国籍,愧对我 家族人,也不好意思面对族人。”
这位老人思乡情重,却又近乡情怯的感受,道出的是无数身在泰北的孤军后 裔们目前的心境。
但目前对于泰北“孤军”的这一定义还不完全精准,我在调研中发现,人们 普遍认为孤军就是国民党后裔,然而这其中既包含了从中国境内撤退至缅甸的远 征军,又包含了在缅甸才加入远征军的缅甸华人。而今留在泰北孤军中的国民党 军人中,远征军人数相对较少,多集中在泰北美斯乐一带,多数是从来没有与共 产党交战过的缅甸入伍的华人,但是在泰国以后,这些都被统称为“孤军”,散 居在泰北各个区域,并逐渐形成一个个华人村。
在国军后裔中,于泰北出生长大的第二代华人,在时间序列上与历史自然贴 近,因此长大后对于泰北华文教育热切关注。我于泰北乡间获阅到一本孤军后裔 的杂文集,为刘黎芬所著,她在文中写道:“届今泰北难胞总数计六万五千余人, 散居清迈、清莱、密丰颂三府,成员以前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其眷属为主,掺杂 着部分随军南下之商贾义民,身份难异,遭遇相同。入泰初期,军方割地居,唯 尽属崇峻山区,同时实施严格管制,行动受限,发展苦难,既无肥沃土地可耕, 又乏谋生技能,艰苦度日,处境可悲。因助剿有功,部队官兵及眷属得以优先归 化泰籍,一般人士统发难民证件,至此活动范围增大,为了改善生活,逐渐扩散 各地,长期迁移结果,上述三府难民村已达七十八个,各村多以种植蔬菜、水果、 饲养家禽为业,略有知识之新生代则纷纷前往曼谷或台湾工作,开辟财源,弥补 家计。随着环境改变,近年来部分难胞在有利条件下得以安居乐业,唯尚存众多 鳏夫孤独伤残无依者,有待各界给与救助扶持,期能自力更生。”①
二、地理环境与组织机构
(一)地理环境
民养村最初叫美南河②村,海拔约1200米左右。地处八万莱③的泰国皇家农 场区域内。村里四面环山,山上有路与清迈相接。气候是典型的“早穿棉袄,午
①刘黎芬.泰北华文教育之现况及展望[J].世界日报,1994年11月25日至28日.
②原来的名字是当地居住的傈僳族根据泰语音译而来,据村里的老人讲述,早期村里有一条蜿蜒流向山下 的河,且河水常年浑浊。
③1 莱 = 边长 400 米的正方形面积。
穿纱,晚抱火炉啃西瓜”,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泰国的土地,在城市的土地住 户只拥有租住权,而乡村的土地则可以在购买之后拥有永久拥有权,但购买土地 后的居民不可以砍伐所购区域内森林里的任何树木。当地的森林管理局会定期派 人进行检查,管理相当严格,因此泰北的森林覆盖面极广,泰北的空气也因之而 清新宜居,这是其吸引华人涌入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由于泰北与缅甸老挝 等国接壤,出名的金三角便由此而来。
(二)组织机构
目前民养村具管理性质的组织机构有四个:其一,是由政府指派的村长,由 少数民族(阿卡人)担任,管理全村事务;其二,是华人自主选举产生的一名自 治会会长(相当于国内一个行政村的小组组长,只是这个组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国 内小组规模),由最初建村的国民党军队首领张国柱之子张正林担任,民养村每 户华人抽取一人为自治会会员;其三,是由华人选举产生青年会会长,管理村里 青年,教导训诫调皮或不听家人管教的华人青年。此外,青年会会长还充当了大 总管的角色,村里有人举办婚丧嫁娶活动,青年会会长要负责仪式总体安排;其 四,同样是由华人选举产生妇女会会长,并由每户华人家人里的一位妇女组成妇 女会,村里婚丧嫁娶仪式所需饭菜都由妇女会全权负责。
(三)人口
村子里的住户大多历时三代人,共有千余户①,主要分为云南籍少数民族和 华人两大部分,由于当地都习惯称呼汉族人为华人,其他少数民族则以民族名称 相称,所以本文所指的华人,即民养村里的汉族人。其中,华人②约160多户, 约接近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住在村里唯一的马路边及马路附近,而村中的拉 祜、阿卡、阿克等少数民族则住在附近的山上。在华人聚居地带周围形成拉祜村 寨、阿卡村寨等,从而出现了村中村的现象。这些少数民族在迁徙移居过程中依 民族而居。少数民族的村民,其祖辈虽也多从中国云南地区辗转迁徙而来,但华 语能力明显低于华人。村民们习惯对外一致称呼自己为民养村的,而在本村里则 又会做出明确区分,会称自己是“阿卡村”、“拉祜村”等。
三、居落设施
①千余户是由村里的华人村长张正林老人提供。由于村子并没有进行人口统计调查工作,其数目为预估的 概数。
②此处的华人,是相对于少数民族的汉族人。
(一)交通方式
民养村地处泰北深山,距离清莱市区约三个小时车程,地理位置相对僻远。 2014 年之前下山的公路还没有铺就水泥路,上下山都是土路,雨季出行极为不 便。2013年泰国政府开始建设上山的公路, 2014年公路竣工后,交通得以改善。 村里有一条马路一直通往山下的清莱市区,每天上午有三趟不同时段下山的“小 黄车”(俗称“双条车”),在泰北市区可随处见到的双长凳公共巴士。
(二)照明
通电时间较早,约在 1996年就有了电力,迄今有 22年,各家各户每月用电 未超过80度的,都在免费范围内,如用电超出80度,每度电仅收3泰铢(折合 约 0.6元人民币)。用水方面,是从海拔约 2000 多米的山上铺设水管,将山泉水 引进村里,山泉水的水质极好,村人常常用一个桶安装一个简单的滤水装置,即 可喝上甘甜的纯净水。每年 7 月—10 月的雨季,因为黄土冲击过多,村里的水 就有些浊黄,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有一个简单的过滤装置,用以解决这个问题。村 里有专门管理水源的人员,负责沿途水管的维修工作,每户每年交500泰铢(折 合约 100 元人民币),用来支付管理人员工资,结余的钱用以管理水源的清洁及 水管的日常维修。
四、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
(一)经济
一是以种地为生。入泰之后,攒下积蓄便开始购买了大量土地的华人,多将 土地种植成为咖啡园、茶园、果园、菜园。这些原生态的农副产品,经过多年悉 心经营,均已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渠道。近处便销售在泰国境内,如清莱省、清 迈省,以及泰国的其他大城市里。远处则销往台湾、中国、马来西亚等临近泰国 的国家。这些能够建立起海外销售渠道的家庭,通常是家里有在海外务工的人, 见多必识广,生活的路子自然也就宽阔了很多。二是以体力劳动为生。这部分华 人通常初期购买土地较少,一方面凭借自己的体力劳动吃饭,通常受雇于土地较 多的人家来赚取一部分生活费用。例如,去较大的咖啡园或茶园里打零工挣钱; 另一方面依靠脑力生活。比如在华文学校里的老师们,都是体力和脑力劳动并用。 我支教的民养村培中学校里的十二位老师都是从缅甸迁徙而来的老师,他们上午 通常都是在自己的咖啡或茶园里忙活,有的打着别的零工,傍晚则来到学校里教 书。三是以打工为生。这部分家庭是在第一、二两种家庭形态上衍生而来的。父 辈们基本靠土地靠力气吃饭,到了儿孙辈因为在泰国出生,顺利申请到了泰国身 份证的年轻人便可以自由的出入各省各国,这就大大提高了外出工作的机率。伴 随着儿孙辈的长大,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现在民养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 华人都有在外打工的子女。这些在外打工的职业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 曼谷、普吉岛、芭提雅等城市的旅游区内担任导游;一种则多为泰国热卖品的推 销工作。这两类工作都与当地华人既懂泰语又会华语,有的还会英语这些语言优 势密不可分。民养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近处多在泰国境内的曼谷、普吉岛、 芭提雅人口较密集的旅游城市,远处则远去异国他乡,诸如韩国、马来西亚、中 国、伊朗等国。外出的根本原因自然是因为国外挣得钱更多一些,由于泰国的物 价相较于别国普遍偏低,这些人通常在国外几年才回家一次,挣了钱又继续买更 多土地或盖房子供养家人等。
(二)饮食
村民的主食是大米饭,每天早起用电饭锅蒸一大锅米饭,保温一整天。肉食 居多,青菜较少。早晨四五点就有人陆续起床去地里干活,六点左右基本全部起 床,去村里唯一的一个小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七点钟全家人已吃过早餐,送孩 子去泰文学校上学,回来继续在家里或地里忙活,中午则就着早上的剩菜盛一碗 热饭继续吃。到了下午四点,泰文学校放学,孩子回来一家人一起吃晚饭,冲凉, 在五点前再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华文学校——培中学校,再准时于晚上八点把孩子 接回家。夜里一般都不再吃宵夜。小孩子做完作业,九点左右,大部分的老人小 孩都已经准备上床入睡了。
(三)婚姻与家庭
村里的婚姻模式以一夫一妻制居多,兼有少量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现象。这 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婚姻登记没有相应法律约束。婚姻没有规 范化管理制度,当地人在婚姻方面比较自由。通常举办一次婚宴,就算具备了世 俗意义上的夫妻关系。男女双方并不需要进行婚姻登记手续。有的夫妻感情不和 或出现别的破裂因素,就直接分开另过,或各自找到新伴侣。二是早期部分军人 在缅甸已有家室,来到泰北后又另娶,就导致有好几个妻子的情况。不过,华人 的观念仍相对传统,比如村里有一位汉族女性共和四个男人一起生活过,村民提 及会露出鄙夷神色,会认为其生活作风不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模式仍较为稳固。
第二节_民养村华人生活现状
村中住户大多历时三代,第一代多为部分国民党远征军或50——60年代在 缅甸出生的华人,祖辈们从中国云南进入缅甸。华语水平在当地最好,有的还懂 缅语,对于中华文化的情结也最浓厚,多在村里以土地为生,靠种植业过活,种 植玉米作物,咖啡与茶叶等农副产品,芭蕉、柿子、李子等水果;第二代 70、 80 年代的既有在缅甸出生的,又有在泰国出生的,华语水平相对较好,又兼具 泰语和英语水平,是生存技能最强的一代,多在清莱、清迈市区,普吉岛、芭提 雅、曼谷等地从事服务业、旅游业,以翻译、导游、酒店或商店服务员、公司行 政或贸易业务员等与中国、台湾以及周边东南亚等国接触与交流最为频繁,工资 水平普遍较高,也是目前村里家庭经济收入的中坚力量;90 年代及以后在泰国 出生的第三代,有的已经外出打工,有的还在上学,泰语水平普遍高于华语水平, 其学习华语的兴趣多来自在家里收看的中国综艺类电视节目,例如湖南台的选秀 节目,以及热播的青春偶像剧等,或者来自父辈或哥哥姐姐外出打工所感受到的 华语实用价值的驱动。
作为本村的自治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民养村华文学校里的董事会成员与副 校长的张天壤①老人,他可以算作大部分从缅甸进入泰国的华人生活现状的一个 代表。
个案 1:第一代迁徙到泰北的华人
“当初父辈在云南耿马县就是土司,流落进入缅甸后,又被缅甸当地的土司 收编。国民党的远征军撤退进入缅甸后,四处招兵买马,宣传做的很多,在缅甸 华人的眼里,共产党就像青面獠牙的怪物一样可怕。因此,引得当时的缅甸华人 青年们纷纷参军,加入了国民党远征军的部队。当时国民党军队进入缅甸时,我 才10岁,还在读书,有一天家里突然就来了许多国民党军队里的高级军官,而 且都很有钱,出手都是使用金子。”
“当初我们张家军看到国民党三军的军队人数比较多,我们面见了三军的军 长,一讲到共产党大家都害怕,但是没有人了解真正的形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因 此我们张家军也就跟着三军入了编。”
“用缅甸华人土司军队,来称呼你们是不是更准确呢?”我补充道。 张副校长点了点头。
“台湾需要反攻大陆的时候,急需要增加兵力,可是大陆方面却并不知道我
① 访谈对象:张天壤, 61 岁,祖籍云南耿马县,系缅甸出生, 17 岁在缅甸加入国民党军队,跟随国民党军 队到达泰北,父亲曾是耿马县的土司。
我们最初的身份,从而导致越来越尴尬的局面,处于两不管地带。”
所以说,“很多真正的国民党,也就是当初的远征军,其实都撤去了台湾, 而缅甸入编的这部分军人则基本都留在了泰北。所以很多华人村确切地来说也都 是缅甸土司军人。”我补充道,他轻轻地点头。
“我们张家军参军后,军队就归给了国民党了。所以我们也没有跟共产党打 过仗。”
“当初,我家在古代算是大户人家,在地方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直到缅甸都 是这样,到了缅甸,有权势的人时常欺负我们,加上后来父亲生了病,家族的势 力也就慢慢弱了下来了。”
“现在我们兄弟七个,有两个还在缅甸,其余五个都来到了泰北。当时缅甸 的生活很困难,缅甸的政府军什么都抢,所以我小小的时候就不想在缅甸生活了。 1972 年,共产党已经打进了缅甸,我们从缅甸的山上下来到了缅甸的一个城市, 我跟父母讲不要再回去了,可是父母觉得当时家里还有许多田地,又把一家老小 拉回去了。但是土地根本也不丰收,田地多也没有用,来了泰国安顿好,就想把 母亲接下来,自己有了一点本钱,可以做生意,跑来跑去,在泰国呆了四年才回 去缅甸,当时母亲都不愿意见我。”
“泰国的医疗,都是免费的。而缅甸当时连生命都无保障,吃的也不够。我 刚在民养村的第三天,泰国政府就来给当地军人进行身份证办理的工作。当时也 是因为我们在泰国政府里眼里,都是属于国民党军队,在泰国境内,帮助泰国政 府攻打下了久攻不下的泰共。交战地带在泰国与老挝的交界处,当时国民党三军 和五军参与了战斗,不到一个月就攻下了。当时泰国皇帝亲自来到山里颁发嘉奖 令,并允诺三军和五军的军人,是可以在泰国境内自由出入的,也可以在泰北生 活和生存下去。”
“虽然皇帝批准,但泰国人还是很欺负我们这些华人,我们到清迈、曼谷等 地打工,只要一开口讲华语就要被抓去审查,盘问。”
“虽然泰皇亲自允诺我们可以自由出入,但军队刚开始在泰北开辟驻地时, 泰国人随时会杀我们,看到华人就杀,放话出来:‘杀掉一个中国人最起码可以 拿到一个打火机。'”
我的心止不住地颤栗,命贱如草芥大抵不过如此吧,一条人命只值一个打火 机而已。
“有一次军长发狠,把军队拉下山去大开杀戒一次,之后,相邻的泰国人受
到了教训。就不敢再轻易见到华人就杀。”
“那时我才十七八岁。第一次拿枪。生命一点都不保障,一出门都要背着枪, 不背枪随时可能会被泰国人看到,杀掉。”
“我们华人只要报出来是在中国出生的,是不给身份证的,认为我们是有国 家的人。所以我们现在用的身份证上面是没有‘汉族'的,身份证上都是少数民 族,用的也是少数民族的名字,他们认为汉族有国家,少数民族没有国家,所以 可以接纳,也特别优待少数民族,认为汉人的头脑比较聪明,要想办法把我们汉 族给改名换姓。”
“我们华人在泰国抬起头来,也是最近这十五年的事情了。中国渐渐强大起 来,他们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再欺负华人。十五年前,中国人如果在泰国触犯了泰 国法律,在监狱里坐牢都还要做苦役,后来中国大使馆派人去监狱里探视了华人 之后,苦役就不用做,里面监管的人也不会再欺负我们了。”
“我们就要忍,不管是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家长也好,都是大同小异的,以 前穷的时候,大家都欺负你,拿中国来讲,刚开始比较穷,跟自由国家不同,封 闭了好多年,现在中国一开放,一下就强大起来,中国一强大起来,我们在海外 的华人也就好像在国内一样,在享着祖国的福。”
张副校长说:“华人走到哪里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了土地,在哪里 才会心里踏实,才觉得心里有个底。”
如今生活在民养村的华人历经三代人的占大多数,即爷爷辈(50、60 年代) 的国民党或在缅甸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人,历经千辛万苦在泰北拓荒,这部分 开拓者由于帮助过泰国政府有功,大多是有泰国身份证的;70 或 80 年代从缅甸 偷渡来到泰北的这部分华人,则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才想方设法拿到了泰 国身份证,有的则至今仍以难民身份在泰北居住;儿孙辈(80、90、00 后)在 泰国出生的,有泰国的出生证明,申请泰国身份证就相对容易起来。
个案 2:第二代迁徙到泰北的华人
泰国身份证的获取,过程异常艰辛。施学锦①老师就是其中一个,为了一张 泰国身份证,奋斗了十多年。
当时的南楂拉村是属于坤沙②管辖范围,征兵从十二岁开始,家中有男丁的,
①访谈对象:施学锦,1970年,岀生于缅甸的北掸省新维县南楂拉村,祖籍云南省镇康县蔡家寨人,1994 年进入泰北生活。
②访谈对象:泰北满星叠地区回鹏村,中华中学罗怀信校长, 1953 年生,曾担任坤沙在泰北的海洛因工厂 税务官、厂长职务。 “坤沙:即金三角地区赫赫有名的大毒枭。当时坤沙的作战部队高达到两万多人,全 部人马则有五万多了。是以庞大的武装势力来保护毒品交易的集团,俨然成为了整个泰缅边界一个最大的 有二抽一,有三抽二(即有两个儿子的,至少要有一个去当兵;有三个儿子的, 至少要有两个儿子去当兵)。他在二十四岁时为了躲避严酷的兵役,据说当时的 年轻人惶惶不可终日,战乱频仍,党派相争,不停抓派各家各户的青壮劳动力到 军队做挑夫等苦役。因此许多华人青年年满十八岁之后,就不敢在家逗留,白天 干完农活后,每逢日落时分便带着棉被躲进附近的深山老林里过夜。施姓村民过 了六年东躲西藏的日子之后,实在不堪其苦,终于在二十四岁逃亡成功,来到泰 北。然而直到三十四岁,在泰北生活了整整十年后,才申请到了象征着合法居住 权的泰国身份证,前后花费了十五万泰铢(约 3万元人民币)。因为没有身份证, 就只能办理暂住证,暂住证还只能是某一个地区的,办理后也只能在这一个区域 内停留,若要去到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去暂住地的政府申请,过程异常繁琐。因此 最初他也只能给别人打打零工过活,每天收入仅六十泰铢。而今他拿到泰国身份 证,虽然收入有了很大改观,但如今要供养四个孩子上学,经济压力仍旧很大。 白天他驱车四十分钟到远离村落的一片森林里,到他的咖啡园里采摘咖啡,下午 三点半从咖啡园里赶回来,洗完澡赶去村里的华文学校给孩子们上五点钟的华文 课程,而到了晚上两点钟,他还要起床杀猪,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把新鲜的猪肉 拿到村里的小卖部去售卖。
他共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两个儿子读大学每个一年要花费 13 万泰铢(合 计人民币 2.6 万元),两个就是 26万泰铢(合计人民币5.2万元)。我心里算了一 下,这个费用已经远远高于国内的普通高等院校的费用了。大女儿读高二,一年 约 8 万泰铢(合计人民币 1.6 万元),只有小女儿因为还在村里读小学五年级, 所以一年大概只需要1万泰铢(约两千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家里每天的日常支 出约需要 500泰铢,故而一年约 18.25 万泰铢(约3.65万元),我粗略估算了一 下,他一年所需的基本支出是 53.25 万泰铢(约 10.65 万元人民币),而这还是最 保守的估算,并没有算进去人情往来,出门等等额外项目。
我看过他的工资表,每个月是 8500泰铢的固定工资,加 1000泰铢的教务主 任职务补贴,共计 9500泰铢,一年也就是 11.4 万泰铢,合计人民币2.28万元。
原来他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竟是靠杀猪来维持。 每晚九点,我们在国内,很多人正一家人看着电视,说笑着聊天,或与朋友 聚会才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已经上床入睡了,深夜两点钟,很多夜猫子还没有开
军阀割据势力。据说坤沙的夫人是缅甸一位土司的女儿,所以他的武装基础很强势,在缅甸就成立自卫队, 招兵买马,神通广大,广交社会各界势力,当时罗怀信在泰北美赛的一个冰厂里工作,该冰厂的老板为当 地企业家,自然免不了跟坤沙的人时有往来,于是罗便有了机会跟坤沙手下的人建立起了联系。从而得以 从美赛到了坤沙在满星叠的工厂里工作,并得到重用。
始入睡的时候,他已经在闹钟的声音里起床了,我用手指头来回数了两遍,他每 天的睡眠是五个小时。
他是一直笑着和我说的,每周早起四次,一头猪可以买到 2000-3000 泰铢之 间,我取了一个平均数 2500 泰铢*4*52,也就是一年可以靠杀猪卖肉获得 52 万 泰铢,听到这里我松了口气,这个数目基本可以担负起他家一年的基本开支了, 此外,他还在一片森林里有咖啡林 ,一年可收入12万泰铢左右,我计算了一下, 他一年可以有 75.4 万泰铢的收入,合计人民币15.08万元,减去他的年基本开支 10.65 万元,他还有 4.43 万元的结余。
他每周杀猪的那四天里,白天的上午都是把皮卡车开到别的村里买猪肉,下 午四点左右回来村里,吃饭,洗澡,到华文学校给学生上课。支教老师较多的时 候,他就能稍稍轻松一点,一个晚上上一到两节课,如果老师少的时候,他就每 晚连续上三节课,此外他还是教务主任,负责一些教学安排。
这是一个具有教书先生与杀猪匠双重身份的普普通通的华人的生活。 他在缅甸的叔叔婶婶,托他帮自己的堂弟找工作,他的堂弟每年都来泰国打 零工。
“他们都说堂弟来到我这边,回去肤色都变好了,人也乖巧了许多……”, 说到这些,他是自豪的口气。
个案 3:第三代迁徙到泰北的华人
而刘青青①是 90后,算是民养村里的第三代移民了。
刘青青的家在村里的马路边上,我之所以注意到她,是因为每天中午我岀去 吃饭的时候,都会看到她坐在家门口挑拣茶叶,直到我下午往回走的时候发现她 还坐在那里。
青青长的很清秀白皙,与当地大多都晒得皮肤黝黑的女孩相比,看到她时候, 似乎一眼就能看岀她不是岀生在当地的女孩。我于是非常好奇地前去跟她攀谈。
她家姊妹五个,来到村里才四年时间,她之前在缅甸一直学缅文,来到这里 之后缅文也不怎么会讲了,泰语也不太会。现在她白天起来就把茶厂送来的茶叶 一个个分拣。我看着那些茶叶发呆,漫长的日光就这样在这个姑娘的手里流逝过 去。
“你每天拣茶叶,不会觉得枯燥吗?”
“不拣茶,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①访谈对象:刘青青, 1998年,民养村村民,在缅甸岀生,跟随家人来到民养村仅四年时间。
我和另外一个支教老师悄悄感叹:“找个人家,结婚,生孩子,这茶估计要 拣很多年了……”
以上所选取的是民养村的三个当地华人的生存个案,是村里早期、中期和晚 期华人移民的代表性写照。以上三个华人的生活个案其实代表着的是民养村大部 分华人的生存现状。本文对于泰北的华文教育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生存背景之上 展开。
李亦园先生对马来西亚的马坡镇进行考察后,认为那是一个具有浓厚华人文 化特色、社会关系基础的相对独立的移民社区,他认为由于利益和文化的抵触和 差异,华侨为了在新世界中谋生和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和 习惯,来设计和组织自己的社区和经济结构。①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民 族文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移植到新的环境之中。因此在泰北的华人村都是与泰国大 社会相对隔离,即维持着较强的民族传统和特色,从而也使得华文教育有了生个 发芽的根本土壤。
① 陆益龙 . 嵌入性适应模式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P10.
第三章 泰北华文教育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历史概况
目前在泰北山区的孤军后裔共约十几万人①。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孤军”倚靠帮助泰国政府打了胜仗的功劳,在异国 他乡有了立足之地。而最初泰北的各个华人村,其实都是孤军部队在泰北的大森 林里四处寻觅,在一个又一个山头上、山谷间,开荒种地,一锄一镐地在泰北原 本不为人知的原始森林里开荒种地逐渐建立起一个个华人村落。华文教育的最初 形式,基本是由军队里略识文墨的军人们举办的简陋的汉语补习班,军人自己当 老师,没有课本,就回忆儿歌、民谚、俗语、日常用语等等,边回忆边用笔抄录, 用来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教学场地有时候在自己家中,有时候则在村中空 地或者一棵大树下,处处都可能成为办学场地,随处可教,随时识字。这简陋的 教育形态便算作是泰北华文教育的雏形。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创办学校至今,泰北华人村落的华文学校已有 60 多年 历史。在这一发展历程中,经过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艰难创业,到 20 世 纪 80 年代的禁办波折,再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的逐步恢复办学,整体发展 相当迟缓。泰北华人村华文教育初期是由留居于泰北山区的国民党军队组织办 学,华文教育的师资则由当时军队里的低军衔的干部轮流进行筹集,所进行的也 多是初级教育;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泰国政府允准建立华人村落;90 年 代时,华文教育被准予开放,华人村落的人口也因此而不断增加。至 2012 年, 泰北的华文学校数量逐渐增长,办学层次也开始逐步提升,华文学校里除了设置 小学与初中教育之外,还有了综合高中。发展至 20 世纪 50——70 年代时,泰 北华人村落的华文教育开始逐步兴起。到了 70 年代末期,泰北华人村落的华文 学校逐步走上华文教育的发展正轨,逐渐成熟起来。②
80 年代初期,在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受禁的大时代背景下,泰国政府也明确 岀台严厉管制华文教育的政策,禁止华人自办华文学校,这一时期里,泰北华人 的华文教育发展面临巨大波折。从而,也使得当时的泰北华文教育发展格局呈现 剧烈转向,由此前的一元主导型华文教育模式转变成为二元并存型华文教育模 式。即,所有华人村均以泰文学校的全日制教育为主,处于当地华人教育的主导
①数据来源:泰北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
②魏国彬、周伦.泰北华人村华文教育的发展变迁一一来自泰国金三角地区的田野调研系列报告之一J].保山 学院学报, 2013(4). 
地位,占据白天的学习时间;华文教育则由各华人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余学习, 属于补习性质的教育,并处于当地华人教育中的次要地位,主要借助在傍晚以后 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
迄今为止,泰北华人的华文教育始终采取泰文为主、华文为辅——二元并存 的教育模式。民养村也不例外,当地华人的孩子每天要在下午四点前完成当天的 泰文学校学习任务之后,再于五点前赶至华文学校学习华语课程,从下午五点至 晚上八点,共三个小时的华文课学习时间。而有些华人村每天安排了两个小时的 华文教学。因此,从当地华文教育的学习时长,以及教育模式来看, 80 年代初 期的禁办华文教育的波折,对整个泰北华文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致使华 文教育的从属地位与补习性质,自 80年代后期至今,一直无从扭转。
第二节 四个主要历史分期
一、华文教育萌芽期
“处条件不济之环境里,唯有克难兴学一途,利用村中知识分子权充老师, 教材自编自制,少量取自华侨社会,零星点滴,没有系统;搭盖茅草教室,制造 竹片桌椅,简陋无比。初期教学内容只有国文一科,同样必须利用早晚泰文课余 时间挑灯勤读。教师束条根本谈不上,多数义务性质,即使有一点象征性报酬, 亦是微不足道,艰辛情况,可想而知,特别是高山僻壤地区,交通不便的村庄更 感困难重重,甚至无力筹设最起码的教学场所,处境至此,自叹无奈!”①
民养村培中学校位于民养村华人聚居区内,与村里的泰文学校相隔约十分钟 路程。泰文学校位于主街道边,华文学校则位于离主街道稍远的小道旁。培中建 立于 1963 年,距今已有 55 年历史。学校原名“培根学堂”,取意“培养出稳固 华语及中华文化根基之后人”。创办者为曾任国民党十三师上校副师长张国柱, 他同时也是民养村的第一任村长。
而今张先生已去世,其子张正林,是村里现任的自治会会长以及民养培中学 校的董事会成员。张家开有一个茶厂,是村里的首富(这是当地村民的说法)。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下午,我到张家的茶厂去做访谈,在雨中撑着伞,看到张正林 ②老人丝毫没有首富的架子,他正和几个雇来的工人一起围着一个大竹匾在分拣
①刘黎芬.泰北华文教育之现况及展望[J].世界日报,1994年11月25日至28日.
②访谈对象:张正林,男, 61 岁,民养村培中学校董事会成员、民养村青年会会长、民养村培中学校创始 人张国柱之子。
茶叶。他大概是在学校里见到过我,一看到我就叫我“老师”,主动打起了招呼, 并起身撑起一把大伞走到茶厂对面,来到他家的门廊下面。听到我说明来意之后, 他显得很高兴,旋即起身去把冰箱里削好的脆甜的柿子装到盘子里拿来要我品 尝,之后才在一边坐下来慢条斯理地讲述起来。
“当时用的教材是我父亲自己亲笔抄写的儿歌、顺口溜等,那个时候学堂就 在村里的空地上搭起几间茅草屋,全部学生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为的是教孩子 们能够会认一些中国汉字。当时担任教学的教师有沈维清先生、杜周文先生、杨 秉孝先生、李卫文先生等人。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对我们管理的非常严格,每次 吃饭时都要规规矩矩,所以我学习也很认真,一边上学,一边还能教别的同学认 字。当时我大概十多岁的样子,教材是新加坡的善心人士帮忙找来的‘南洋版' 教材,学校里开有历史、尺牍、常识、公民、地理课。大概到了 1973 年左右, 台湾的'救总'①给泰北华校提供了 '台湾版'的教材,课程就又变成了国语、 数学、社会、自然课。”
那现在咱们泰北各个华校里用的“泰北版”教材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我问。
“大概 2007 年左右吧”,现在“泰北版”教材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华文、数 学、历史、社会、生活。”
1953 年——1960 年间国民党共三次(一军、二军、四军)撤台,三军、五 军多留于泰北,泰北华人村落增多,学校纷创,自然也是三军、五军首领亲自组 织办学,搭建起了茅草屋,有时就在村中空地,让村中识字军人带头领着村里的 孩子认字。这一时期可算作泰北华文教育的萌芽时期。
“当时我们的想法也就是让孩子们能认识几个字算几个字,父母本身识字的 就想让孩子也识字,父母不识字的,都想让我们早早出来干活。我们也没有人管 教,所以不认识字的人也很多。”②
因此, 50 至60 年代,早期的华文教育,以识得中国字为主要目的,既没有 固定的教材,也没有良好的教学场所,更没有专职的教师,不仅办学条件简陋, 学习环境艰苦,而且村民对于华教的认知也十分粗浅和有限。
二、华文教育缓慢发育期
(一)管理理念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校发展迟缓
①救总:是泰北华人对“中华救助总会”的简称,这是台湾于民国七十六年初在泰北针对孤军后裔实施的 八年救助计划。
②访谈对象:段保泰, 58岁,民养村村民、学生家长。
“培中学校在1957年创立后,一直是由民养村的自治会管理。1983年,经 过本村村委协商同意将校名由‘培根学堂'变更为‘培中小学'。教师有杨秉孝(校 长)、我、还有张汝林等人”①2006年之后,民养村自治会将学校委托给本村的 基督教会(华人堂),由教会的牧师孔贵才担任校长进行管理。2006年12月27 日,“培中小学”改名为“明朗基督教中学”。课程设置则主要是圣经、尺牍、作 文等。办学成员有孔贵才(校长)、李万保(校董)、杨树平(校董)等人。而后 鉴于管理理念的分歧,教会的管理模式在村民当中产生的分歧很大,学校长期以 来日常维修工作没能及时跟进,学校的教师资质也参差不齐,民养村自治会全体 成员经过激烈讨论之后,又于2016年的4月将培中学校的管理权从教会牧师的 手里收了回来。学校的名字正式变更为“民养培中学校”。2017 年,学校成立了 民养村华语基金会,从而也形成了基金会与董事会双重监管的模式。
在长达 61 年的办学历史中,民养培中学校共历经了四次更名,更换了四次 管理人,每次更替平均周期为十五年,主要的管理理念其实是信仰佛教和基督教 的两部人员之间流转,没有具备专门管理知识的人才,导致学校的整体发展较为 迟缓。
(二)经济基础贫弱导致当地华人难以发展教育
“我是在美赛出生的,一岁多的时候父母把我带来民养村。我上学的时候, 是早上五点起床去学校上华文课程,上两个小时,早上七点钟回家吃早饭,再去 学校继续上泰文课。我们上的课有华文、数学、尺牍。可惜我只上到了小学四年 级。我十二岁就出门打工了。”②
“那时候,父母支持你们上学吗?”我问。
“哪里还会支持,只想让我们能早一点出门做工,可以挣钱给家里花。我父 亲也是一名军人,但我家姊妹五个,那时候家里太穷了,能活下来就很不容易了。”
在对当地华人调研中发现,经济基础差使得华人更多去谋生了,对于孩子的 教育问题很难重视也没有办法真正重视起来。
(三)部分华人是在工作、婚姻中逐步学习华语
虽然李女士表示自己读书很少,不过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她不仅表达非 常清晰,而且非常有个人见解,人也很开朗外向。与其他访谈人一问一答的模式
①访谈对象:张正林,民养村培中学校董事会成员,民养村青年会会长,民养村培中学校创始人张国柱之 子, 61 岁。
②访谈对象:李女士,学生家长, 45岁,在曼谷工作多年,三年前回到村里生活,目前在种植茶园,准备 开办茶厂。
不同,她在跟我交流过程中,由我问她答渐渐变成了她主动讲述的模式。她丈夫 是潮州人,她在曼谷工作的时候与在曼谷做生意的丈夫相识并走到了一起。因此 她原本非常有限的华语水平,在结婚后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得到了极大提升。
“我一直不怎么会讲华语,但是我找到了一个中国丈夫,他是云南澜沧人, 26岁的时候到泰国来做生意,当时我才18岁,可是我们还是结了婚,并且生了 9个孩子。我的中国话也是结婚以后慢慢说好的。”①
事实上,民养村的内部人员在往城市的流动过程中,由于工作、婚姻等实际 需求,而使得一部分当地华人的华文教育并非都是经由学校学习,而是走入社会 之后才开始的,所以在教育的时间上,经历较多的曲折和较长的周期。
三、华文教育被禁曲折期
(一)禁办华教的政治背景
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依据国内外形势需要,对海外华人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总的来说,东南亚国家对海外华人的政策比较严厉。在华文教育上,各国都采取 同化政策,开始是加强对华校的管理监督,进而逐步减少华文课时,如泰国和菲 律宾。②
“民国七十三、四年间,现任外交部长而当时为国家安全院秘书长的巴颂, 鉴于难胞子女不断保送回台升学,而且国府教育单位亦透过救总在村中大张旗鼓 地搞华文辅导、教师讲习等活动,办的有声有色,刺激了泰方,尤其是当时 NATION报借题发挥,大肆渲染,不仅论及华教问题,还谈到云南人在泰国对社 会治安的影响。为此巴颂曾三番四次亲赴清迈府召集省、县长开会,讲了许多露 骨的话,指责省县职官做事消极,知情不报,要求强加管制,同时强调不容国中 有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滇籍军民自成一派,肯定影响泰国将来之生存发展。” ③以上内容,反映了 80年代泰国政府下令禁办华文教育的政治背景。
(二)当地华人进行“地下”华教
80 年代,泰国政府禁止泰国境内再继续出现华文学校,全泰北所有华人村 都面临着禁办华校的命运。当时收到禁令后,许多华人并没有在高压政策下放弃 华文教育,而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偷偷地继续进行“地下”华文教育。
①访谈对象:杨奶奶,学生家长, 74岁,共养育了9个孩子,丈夫是云南澜沧人。
②陈传仁.海外华人的力量:移民的历史和现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P368.
③刘黎芬.异域留踪[M].泰国清莱府美赛印刷厂,2015(12): 5.
“当时村里只有十几个孩子上学,一个老师就今天去这家,明天去哪家,就 这样过了好多年。”①
“巴颂继后宣称,外文可授,但须遵照规定去做,学生要先完成泰国正式国 民教育方可学外国语文;至于中文只能以补习方式行之,学校需经过合法立案手 续,教材一律采用泰国教育部审定的为准,每周上课不逾五小时,要办就得按照 一般传统华校之规定依法从事。如是村校无一合格,公开教学已不可能,只有化 整为零,暗中分散上课。”②
我在进行泰北进行整体教育情况调研的时候,走访了一位罗怀信老人③,他 起初还是非常平静的回忆,到了后来则声泪俱下,哽咽不能语。 回鹏村中华学校罗怀信校长:讲述华校被禁的历史
“泰国开始下令禁止兴办华文学校。泰国政府军来到了这些曾经在泰北属于 无人管理的地带,将其纳入政府正常管理范围,命令所有华校关闭,当时回鹏村 的华文学校学生有一百多人,有五六位任教老师。泰国政府的办学禁令下达后, 把原本的华文学校收作泰文学校办学场所。当时在上五六年级的孩子都有十七八 岁了,全部都背着书包回家了,任教的老师也都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
全村的人都紧张起来,原本清苦的生存条件勉强糊口,可心中宽慰的是孩子 至少可以读书,而且也不需要缴纳学费,现在泰国政府没收了学校,没有了办学 场所,未来这些孩子们读书将会面临何种境遇?整个村子愁云惨淡。当时校长向 全村人拍着胸脯保证:“乡亲们不要惊慌,学生读书问题一定要解决,谁家有空 房,有不用的房间,有养牛养猪的圈,都打扫出来,用来办学……”。
这是罗怀信校长讲述的原话。这位瘦小却精神矍铄的老人, 65 岁的老人, 在讲述村庄过往时,讲述战时求生存的磨折,讲述历尽千辛万苦迁徙泰北的历程, 讲述枪林弹雨里九死一生的险境时都是平静克制的语调,仅仅只说了一句“现在 看电影里的枪战片,都是小儿科”,可是再度提及村子被禁止办华校、被禁止再 继续学习华语的这段历史,他哽咽了许久,瘦骨嶙峋的手抹了好几次眼眶却还是 不能平复心情。
“一直都觉得自己是活一天赚一天哪!”,他总是一边讲着一边就不自觉地 强调这句话,可是一提起孩子,一提起那段在牛羊猪等禽圈里偷偷办教育的情景, 顶着掉脑袋也要办教育的往事,老人哭泣了,如同受伤的小兽,哀伤如初。只是
①访谈对象:王先生,学生家长,65岁,出生于勐安,婚后来到民养村。
②刘黎芬.异域留踪[M].泰国清莱府美赛印刷厂,2015(12): 5.
③访谈对象:泰北美发弄回鹏村,中华学校 罗怀信校长, 1953年生。 那个时候,绝望地哭泣是不顶用的,更多的是要寻找出路,解决当时的艰难境况。 而今,面对我们时的哭泣,他是像面对家人,一种盘旋在心头几十年,时隔经年, 也不能抹平创伤的委屈的泣诉。
“打仗嘛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面对孩子就不同了。砍竹子,搭简易的架 子,就这样凑凑合合又过了十几年。”
罗校长说,我们是为了让后代不忘本,会读、会认中国字,不要忘了自己是 中国人。
偷偷地挖,被抓后,就送礼,找关系,再把人放出来,再挖,如此挖挖停停, 停停挖挖,慢慢一年年地建设,才有了今天回鹏村的中华学校。
禁办期约持续了四年时间,泰国政府改组,政策有所修改,华文教育得以继 续。之前被没收的学校及设备都不再归还。但是华文教育的补习性质却自此一直 延续到今天。全泰北都是以泰文教育为主,华文教育为辅的二元并立式教育。与 之前要求的每周不能超过五小时相比,而今的授课时间是每天三个小时,每周六 天,共 18 个小时。在授课时长上已经有了进步和提升。周六泰文学校双休,华 文学校的课程才得以在周六的上午进行授课。
四、华文教育崭新发展期
(一)学校现状
而今的培中学校属全体村民所有,设有校董事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共有成 员 21 位。学校的制度、重要政策、重大举措均由校董事会集体商议决定。以最 大化体现民意、奋力办好教育、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后人为办学宗旨。培 中学校是民养村里唯一的一所华文学校,面向本村以及周边村庄招生,目前开办 幼儿园至中学三年级,截至2018 年 6月30 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0 个年级 14 个班, 410 名学生。现有教师 18 名。因本地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故而每年 寻找老师便成为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须持续寻找聘请教师或招募支教的 志愿者。学校原本有9间教室(含两间茅屋),自2016年村里管理人员全数更换, 各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办学情况逐步趋于稳定,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现有的 教室已不能满足教学所需。2017 年 12 月 21 日午,时值旱季,草木干燥,一间 用作幼儿园学生课室的茅草屋意外起火,致使原本的两间茅草屋教室在大火中燃 烧殆尽(见附录 2:培中学校新建前原貌图)。耽误之急,学校必须新建校舍。 村子与泰文学校几番商议后,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五个年级六个班每天晚上借 用泰文学校教室学习,其余的幼儿园至三年级共四个年级六个班仍在培中学校原 有的部分教室里学习。
相对于50——60年代的华教萌芽期、 70年代的缓慢发展期以及80年代的 被禁期,到了 90 年代,华教有了固定的办学场所,有了专职教师,还有了基本 固定的教材,各个方面的社会资源也日益多了起来。
(二)学校困境
为了解决校舍不足的紧急困境,村里于2018年4月9日开始兴建一栋新教 学楼,使用面积1166平方米,教室6间、计算机室1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 1 间、储藏室 1 间、厕所 16 间,根据建设预算,大楼建设完毕需耗资约 5 , 383 , 000万泰铢,而学校目前筹集到的社会募捐经费仅有4, 021, 929万泰铢。还有 1, 361, 071 万铢经费仍无着落。由于工程款项不能全部到位,有可能在中途停 工。我于2018年 10月中旬离开泰北的时候,新建的教学楼已完成了主体建筑墙 体的 70%,但当时迫于资金压力,处于停工状态。
目前,截止到2019年4月,停工的校舍终于完工了。还有一部分工程款没 有结。对于始终倚靠筹资办学的泰北华校而言,资金短缺导致的困境是随时可能 出现,也是无法根除的一个痼疾。
(三)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极其薄弱。泰北华文教育的早期教学,因局势不稳,单一或三 五成群由长辈教授三字经、百家姓等,仅为认识中国字。正式华文学校成立后, 教学主要以国文为主,老师就地取材,水平层次不齐。很多老师,是初中毕业教 小学,高中毕业教初中,甚至初中毕业教初中的情形也存在。民养培中学校 8 名本地教师中,其中 5名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里有4位都是初中毕业,因此只能 勉强地教授小学的华文课程,仅有一位在印度读完本科的本地老师则要一个人负 责从四年级到初中三年共六个年级7个班的英语教学,教学任务过于繁重。
2.办学经费常年面临不足。目前泰北各村华校都由村子自己创办,办学资 金全靠筹措,收支很难保持平衡。经过数年艰辛求存的华人群体虽然在泰北立足 下来,但是仍多数清寒。先保持正常教学,再逐步充实设备,然而步步需用钱, 次次靠筹款。时至今日,虽然华人的生活有部分改善,但是整体而言尚停滞于艰 困阶段,华文教育的功效难以提升。
3.学校注册成了老大难的问题。泰国当前法律规定一般华文学校的成立, 创办人需要设立董事会或基金会,并附上学校蓝图、经费筹措、教学方式以及授 课教材等资料送到泰国教育部民管单位审核立案,且校长人选需要具备泰籍身 份,持有教师检定证书方为合格。①但是调研中,我发现泰北的大部分华校是不 具备上述资格的,而且由于没有土地地契,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注册手续,从而 衍生出了一系列后续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大部分华校在泰国政府认 定的合法范围之外,无法获得泰国本土的教育方面相应资源;其二,到泰支教的 老师,学校没办法提供有效工作地址,导致难以办理工作签证,导致部分可以长 期支教的老师难以提供长期、稳定支援。
而以上的这几个问题,是泰北华校的普遍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华文教育发展历程较短,华人开放性思维仍需增强
泰北华文教育整个的发展历史可于泰北孤军得泰皇允准于泰北劈荒垦地,开 始形成村落伊始,最初称为难民村,即 1965 年泰皇颁布嘉奖令开始,各华人村 开办华文教育的时间相差不过三年,大都在 60 年代初期,从最初的军人办学, 读写中国字;到使用简单的南洋版教材,开设有华文、数学课程;再到台湾的繁 体版教材,台湾繁体教材(泰北版);直至近年中国大陆的简体教材的使用,期 间还历经了 80 年代中期三四年的禁办华文教育时期。当地既有的教学设施也都 在禁办期间悉数被没收。禁令解除后,各个华人村均需要重建校舍,直到 90 年 代,泰国旅游业逐年兴盛,中国游客量剧增,使得全泰国兴起了一股学习华语的 炙热浪潮,不仅推动了华人子弟学习华语的热情,甚至还带动了许许多多泰国人 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此,真正的华文教育发展历程是相对短暂的,自 80 年代 后期迄今不过短短十多年,泰北各个华人村的经济条件才刚刚有所改善与起色, 当地华人的思想意识尚处于逐步开放的过程之中,部分华人由于时常外出到清 迈、曼谷、普吉岛或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打工,随着视野逐步开阔,思想也变 得开明,自身工作需求使得外出的华人意识到学习华语的重要性,故而对于子女 的华文教育也逐步重视。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华人而言,置身于各个僻远的山间, 甚少接触外界,对于孩子的华文教育认知,还仅限于识得些许汉字,方便早早出 门打工赚钱养家,华人自身还没能具备良好的引导意识,家庭教育也近乎于空白,
①刘黎芬.异域留踪[M].泰国清莱府美赛印刷厂,2015(12): 2. 致使村里面临两次极好的免费送孩子到中国、台湾的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竟然 全部放弃,没有人一个学生愿意前往,还有家长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从 这个层面而言,在华文教育发展过程中,华人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对外界的了解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与时代接轨的意识更要逐步强化。
二、家庭问题较为突出,留守儿童情况普遍
村里外出打工者较多,且当地华人的婚姻没有纳入法律进行制度化管理,婚 姻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这就成为家庭问题突出的根源,也导致村里 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对较多,其家庭教育更是几近空白。我班上有一个孩子,母亲 外出打工回来怀了身孕,待其出生后每年仍旧外出工作,孩子自小便跟着外婆及 舅舅一家生活,别说拥有完整的父爱母爱,他在出生之后连父亲的样子也未曾见 过,而他的母亲一年才回家一次,能给予的母爱也十分有限。孩子在泰文学校勉 强读到了初中,可是在华文学校仅三年级就留级了三年,后来学校在不得已之下 召开会议讨论,勉强让他升到了四年级,可他自己早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孩子 的外婆年事已高,看着孩子在家里也是天天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打手机游戏,万般 无奈之下,只好去向学校领导求情,并说只要让孩子能呆在教室里就可以了,哪 怕多认识一个汉字也是好的。我还曾几次去他家里家访,跟他聊天的时候,孩子 的态度很好,可是人一进了课堂,一切都是老样子。然而,这样的孩子并非个例, 还有一些父母有染上毒品的,对于孩子的影响更甚。在家里根本无人管束,更遑 论引导。而这些缺失家庭引导的孩子在每个班的平均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①。
而这部分有着严重家庭问题的华人群体在后续的两性关系、婚姻家庭等方面 都不够稳固,在就业率和政治资源的获取上,也都更加困难。而教育使得人们可 以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这就使得存家庭问题的华人群体陷入了一个悖论当 中,一方面其社会关系不稳固导致了一系列家庭问题,从而影响了子女的教育, 另一方面子女教育水平的下滑又致使在未来出现更多的潜在的家庭或社会问题。
这部分数据,来源于我同培中各班级的老师进行访谈得来。
第四章 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泰北华文教育整体概况
一、清莱地区华文学校的基本类型
清莱山区的华文学校分为两种类型:即位于清莱山区中心村落,交通条件相 对便利,一般有较长建校历史,并取得泰国政府给予的合法注册,且办有高中教 育的华文学校,校长多为“孤军”领导层后裔的“大华文学校”,这些学校所得 到的社会援助资源相对丰富;所在村庄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便,学校办学 时间较短,仅办有不健全小学、初中等阶段的华文教育,学校校长一般为村中意 见领袖的“普通华文学校”,其办学资源来源一般而言是经过“大华文学校”“过 滤”之后的能得到一部分资源支持的华文学校。
总体而言,清莱山区多数“普通华文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全方位落后于本地 “大华文学校”,且双方的差距日益明显,并有加剧之势。在泰北山区同质化程 度相对较高的华文学校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形势的变化,由于不同学校能够 从所在村庄、本地华人领袖与学校管理者等处获取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众寡 悬殊,故而学校间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部分拥有相对悠久办学历史的 本地“大华文学校”,立足于传统与现实的优势,得到较为充分的各类内外援助 资源的保障,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发展滞后与非正规化的烙印正在逐步 淡去。与此同时,部分本地“普通华文学校”,则因各类资源相对匮乏,“空间边 缘”与“制度边陲”的顽疾尚未得以解决,学校正苦陷从无到有的挣扎阶段,甚 至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危险。①我所研究的民养村正是属于后者,即“普通华文学 校”,目前所开设的年级只有幼儿园②至初中,学生读高中则需要离开村子,到有 “大华文学校”的华人村里继续就读。
二、清莱地区华文学校的办学资源
我在对泰北各个华校里所使用的课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早期是来自新 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南洋版教材,后来是台湾的繁体版,再后来有台湾出版的 专门针对泰北的泰北版教材,直到近几年渐渐有了大陆的简体版教材,这一清晰
①杨新新.经济、社会、文化资本与学校的发展一泰国清莱山区华文学校的分化探析J]•华人华侨历史研究, 2018(6): 3.
②本地称为“幼稚园”,与台湾的叫法一致。
的变化历程,其实也折射出了泰北华文学校的办学资源的获取主要也是从新加 坡、马来西亚,台湾以及中国大陆获取各类教育资源。
随着信息逐步畅通,中国驻泰国的侨办,也给予泰北华人极大关注,2017 年由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牵头,向泰北多所华校发放了一批“说话”课的教材(暨 南大学出版社)。此外,中国大陆到泰北支教的志愿者也日益增多,有的志愿者 多次前往,还自发带一些国内的课本,所以有些学校也因为台湾的繁体版教材使 用时间太久课本有缺损的,则以中国支教志愿者带来的简体版教材补充使用。基 本上,各学校处于有什么教材上什么课的境况。目前是台湾繁体版教材(泰北版) 和国内“说话”课本都在使用。
鉴于历史与现实的制约,泰北华文教育的办学资源整体上以社会筹款为主。 其中“大华文学校”所获台湾方面资助较多,而来自于中国大陆的筹款,又有泰 北教师联合会(简称教联)、教联高级中学,作为重要的信息关口而获取重要的 资源扶持,而其他的“普通的华文学校”则需要向教联提出申请,方能获助。
三、华文教育中的有利因素
(一)政府日趋包容开放
泰国政府从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允许各华人村的孩子在学习泰文之余,补习 华文。至今村里的泰文学校,中午都免费提供午餐给学生,培中学校在建设新教 学楼的一年时间内,也与泰文学校协商,晚上的华文课借用泰文学校的教室来使 用。这在从前是难以现象的事情。泰文学校教师过泰国的“守夏节”①时,也邀 请了培中学校的副校长一起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我在走访村里的皇家农场时, 村民告诉说,“这些皇家的茶叶,皇家也鼓励村民们去种植,给我们一些农具, 还可以去参加培训,有困难还能给帮助。”村民普遍对泰国政府的做法心存感恩, 表示政府很宽容,给予了许多帮助。例如,拨款提供净水设施,让村民的饮用水 更干净。
而中国的侨办,以及台湾的侨务委员会同泰北各个华校的接触也日益频繁。 学校有了困难也都会同时向多个单位提出申请。同一个学校里支教老师们既有大 陆的,又有台湾的,都非常自然和亲切,大家一般只提教育,不谈政治。 2019 年 9月 9号当天,我在奔赴了教联高级中学参加庆祝教师节活动上,遇见中国在
① 守夏节:泰国每年的 8 — 11 月为守夏节,节日来临前,全部泰国人都会欢庆节日,并放假三天。守夏节 期间,寺庙和尚不能外出化缘。直至 11月节日结束,方可外出。
清迈侨办的工作人员段涌,他在活动当天参加完活动之后,即刻跟我一起从清迈 到了清莱,连续几天马不停蹄在培中学校、建华学校以及美斯乐等地,给村里的 孩子们放电影看。路上他认真地听我讲述了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困难,在与 段涌的接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大陆对于泰北华文教育工作的重视。
(二)民间NGO组织尽力推动
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是目前中国大陆介入泰北华文教育的首个民间慈善组 织。 2017年,灵山慈善基金会给泰北5所学校14位老师提供了近100万泰铢的 资金支持。 2018 年7 月18—23 日灵山慈善基金会协同广东岭南教育集团在泰北 共 5 所学校建立图书角,捐赠图书 3000 册(图书与书柜由广东岭南教育集团捐 赠。含书柜五个)。并在泰北选取了 5 所试点华校,开展试点工作。民间 NGO 组织对于泰北试点学校的长期性关注与援助,必将带动整个泰北华文教育的改革 与发展。
(三)泰国旅游业助力带动
“这几年,我们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第一是,我们毕业的学生出去,看到 了华语的重要性;第二是,大陆发展起来,所以中文的宣传效果很好。”① 在民养村初中毕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首选是导游工作,由于华人的孩子既 懂华语又懂泰语,因此在泰国的旅游业里华人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越来越多人对华文教育重视起来。甚至还有许多泰国人到华 文学校里学习华语课程。我在黄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的走访中,其院长助理介绍孔 院每年会有很多人前来学习汉语,其中泰国人占了较高的比例。“事实上,中国 经济实力的增长正鼓励着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包括华人和非华人, 而这对华人的文化生活和认同会有一定的影响。”②
泰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低物价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泰国成为中国人民旅 游的热门国家。中国本身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泰国的曼谷、普吉岛、芭提雅、清 迈等地,都聚集着大量中国游客。这里的物价也远远高于泰国的其他地方,来这 些地方旅游的游客,中国人占据了大多数。在街道各处,随处可见中国汉字。泰 文、英文、中文,已经快成为泰国的三种日常使用语言。在旅游业经济的刺激下, 泰国的很多大学都设置了中文专业,许多高中、初中、小学,也开设了汉语学习 课程。甚至街边卖小吃的泰国妇女也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在泰北一带的华裔汉
①访谈对象:施学锦,培中学校教务主任,1970年。
②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43. 族,自身携带汉语的语言优势,又生长在泰国这个语言环境下。两种语言的优势, 让个人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泰国普通人的工资水平。例如中泰导游这个职业,一 个月月收入在10万〜20万泰铢之间。泰国本地导游工资只在2.5万〜6万泰铢 之间,中泰导游的工资水平是泰国本地导游工资的 3-4倍。不仅是中泰导游这个 职业,即使是在一个普通商店工作的服务人员,中泰双语服务人员的工资也要高 于泰语服务人员的工资。所以在巨大的工资水平差异下,在民养村的华人,包括 在泰北的其他地方的华人,以至周边的泰国人都发现了学习华语的必要性。
四、华文教育中的不利因素
(一)交通极为不便,师资长期匮乏
泰国是世界上华裔最多的国家之一,泰北华裔是其中一个庞大的群体。①泰 国最北部清莱地区近百个华人村,其居住地大多在具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且 泰国北部山区多为绵延不绝的森林,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华人村大多远离市区。 我跟随民养村张副校长去泰北清莱云南会馆送信,清晨五点起床,回来已是傍晚 六点。高山地貌特征,导致信息较为闭塞,虽然置身于信息时代大背景之下,手 机等信息平台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资讯,但是由于山高路远,教育物资以及教 育相关配套设置都十分有限,因此,其信息仍旧相当闭塞,华文教育的师资也仍 旧相当贫乏。
(二)华人移民现状艰苦,教育投入有限
泰北华人移民主要分三种类型:其一,是国民党后裔。当年国民党三军与五 军的后代们,多集中在泰北美斯乐一带;其二,是由缅甸进入泰国的华人。多因 饱受缅甸战乱之苦而偷渡逃离的缅甸华人,其中以云南籍华人居多,例如我开展 研究的民养村,便大多是由缅甸入华的云南籍华人;其三,是自然移民。在历史 大背景下,当地的华文教育一度呈现断层状态。而这些复杂的历史成因,也导致 了泰北华人移民的生活现状十分艰苦,使得华文教育投入方面极为有限。当生存 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教育自然就成为次要考虑因素。而当人们逐步安定下来, 才有精力逐渐重视教育。泰北的华人在历经千辛万苦的逃离迁徙过程中,从缅甸 到泰国,华人们在泰北的深山老林里开荒种地,逐渐扎根,一面艰苦求生,一面 寻求子女的教育发展出路。
①聂志.泰北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D].哲学与人文科学辑,2011 (S1): 1.
(三)缺乏统一教学规制,华人村各自摸索办学
一直以来,各个华文学校没有都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 学目标,虽然都在倡导办学,可是如何办好,却是各个学校“自奔前程”,虽然 可以大显身手,却没有明确的航向和标准,这就导致难成体系,难成规范。我在 调研中发现,各个学校每天的上课时间,有的是两个小时,有的三个小时,具体 的上课时段有差异,考试的时间也都各不相同。各个村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 究其实质,相当于没有标准,更没有办法在教学上,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要求。
(四)整体师资薄弱,教学质量过低
华文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培中学校2016年才从教会牧师手 中拿到学校的管理权,第一年既没有志愿者资源,又没有外聘老师,当地的老师 教了一学期后,多数都嫌工资太低而选择外出打工了;到了 2017 年随着志愿者 资源慢慢累积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增多,华文教学才得以正常进行。就目前而言, 虽然已经有了部分稳定的师资力量,但是想要针对教师进行考核,基本没有办法 实现,现阶段还只能维持在有人上课的阶段。所以教学质量普遍很低,华文学校 离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学生读书兴趣微弱,高阶教育投入负担较重
就我四个月参与教育活动的观察发现,学生对于华文的学习兴趣普遍微弱。 一是普遍课堂纪律差。这与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过长有极大关系。白天泰文学校 九点上课,早上七点钟孩子们就要从家里出发,到了下午四点钟放学回家吃过饭 又匆匆赶到华文学校一直到夜里八点才能放学回家,学生整体的精神非常疲惫, 注意力难以集中;二是学生普遍低学历。留级情况很严重,许多学生泰文都已经 读初中了,可是华文还是停留在小学,泰文和华文学习很难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有些学生留级时间久了,更加懈怠起来,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基本都不关心自 己是否能够升级。至于高中的升学率就更低了,大部分学生拿到初中毕业证之后 都选择外出打工,每年的初中毕业生里继续去别的办有高中的村子里读书的寥寥 无几。并且读高中一年的花费比较高。“两个读高中的,除开高中的学费生活费, 光一个月的零用钱就要一万泰铢。”①
① 访谈对象:王菊,学生家长, 38岁,泰文学校煮饭阿姨。
第二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地方社会内部关系
截至目前,泰北清莱山区共有 66 所华文学校,其中高中仅 4 所,初中 17 所,华文小学 45 所,大多数小学还包括有幼稚班(国内称作幼儿园)。共有 1 万3千名学生,684位华文教师,教师平均薪资是4500泰铢①(约900元人民币)。 华文教材在 2016 年以前基本是台湾主编正体(繁体)版本,开设的科目主要有 华文、弟子规、英语、数学、电脑、社会、生活等。各个学校开设的课程并不完 全相同,分别从两个科目至五个科目不等。
学生的华语水平一般,能进行简单日常沟通,初中学生用华文写日记或作文 仍相对困难,遣词造句顺畅者少。各学校校舍中的茅草屋已经很少了,但是许多 校舍仍然异常简陋。从华校的数量和分布来看,不少人以为当地的华文教育欣欣 向荣,而事实情况却相反:校舍破旧不堪,有的只有简陋的屋顶,四面没有墙壁; 师资参差不齐,绝大部分教师只有初中学历;华文传承出现一定断层现象,当地 的华文教育主要依靠校长们和当地思想比较开明的华人推广,因此学生入学年龄 不统一,年龄较长的学生入学后直接插班到较高的年级里,导致同一班级里的学 生,其中文水平差距悬殊。
由于经济状况的限制,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便奔赴曼谷或国外等地 赚钱养家糊口。这些家庭的孩子很难得到足够关爱和来自家庭的教育。当地华人 家庭受泰北当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子女自幼长在华人家庭,但主动接触 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已经愈来愈少。
老一辈华侨深深体会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欲与他人竞争,必须不 断变革创新,而教育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其功能不言而喻。知识领域逐渐扩 大,立足条件因而复杂,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接受中华文化之熏陶,所以 泰华社会对华教有一种特殊的喜爱感……惜因当地政府诸多设限,无法充分提升 其功能。东南亚地区以往常有民族情结而引发的排华行动,泰国华教处境亦不例 外,只是手段较为温和而已,但其严格管制华教的措施却是一招高明的棋,如是 华教在泰随着执政者之态度而有紧弛之别,时断时续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届今整 个情况在客观趋势的影响下,促成了有利学习之契机,唯长期以来胶着不前,处 于时空局限的困境,要破除障碍,还需加以时日方能奏效。一般侨教的处境如此, 可是泰北难民村华校的充实改善就加倍困难,师资匮乏、经费不足、环境恶劣、 于法无据等等之因素妨碍了教学发展,距完善之境上有一段坎坷途程。②
①数据来源:泰北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2018年3月统计数据。
②刘黎芬.异域留踪[M].泰国清莱府美赛印刷厂,2015(12): 1.
一、民养村华文教育中的管理机构
(一) 民养培中学校华语基金会(见附录 3:民养培中学校华语基金会收据单)
民养培中学校华语基金会成立于 2017 年 8 月。成立的初衷:一是进一步加 强学校的社会筹资力度。学校的主要资金筹措都由基金会负责,具体的基金则由 基金会长管理,学校有需要使用的大笔资金,则向基金会提出申请,经会长签字 后直接申领使用。使学校的筹资工作能有系统的筹资规划,并逐步建立较为完善 的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使学校合法化。学校及全村都没有地契,因为民养村所在 土地为泰国皇家农场区域,虽然当年泰皇允诺在此居住,但是村民们没有自己的 地契,这就导致学校至今无法去泰国政府注册,在法律意义上也就始终属于非法 办学,也导致学校不能发送公函给愿意长期支教的志愿者,没有办法帮助支教老 师办理长期工作签证。但是成立基金会的时候,村子需要报请当地泰国政府成立, 因此后续可由基金会名义发送邀请工作函件,以顺利解决学校无法发送合法公函 的问题。
基金会的产生,是民养全村共同发动社会资源,共同商讨组建而成,其成员 既有经商的云南人①,又有本村能人,总而言之,是具备一定社会交往与资源筹 集能力的人。基金会成立后,由成员们统一选举产生一名基金会会长。目前培中 学校的基金会成员共有25人,会长1人,大部分为本村人员,还有部分是在普 吉岛、清迈经商的云南人。基金会主要职责:一是全权负责为学校进行社会筹款 及资金管理;二是对学校重大开支的管理。目前是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大项开 支都要基金会会长签字生效方可使用。基金会的钱和学校的钱是分开管理的。基 金会的钱学校需要使用时,由校长签字后找基金会会会长申请取用。
(二) 培中学校董事会
2016 年,基于管理意见分歧,民养村将本村的华文学校管理权从教会牧师 手中重新拿回进行管理,为了体现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原则,由全村村民进 行公开选举,产生了 21 名董事会成员,董事们皆为本村村民。学校遇到重大事 项,均召开董事会进行讨论商议,共同做出决定。这是一个较为重大的变革,虽 然此前学校也一直有董事会这一组织机构的存在,但是极少召开会议共同商讨, 最后导致出现校长一人说了算的情形,并最终导致村民一致反对。董事会的正常 运行使学校管理公开透明,体现民主决策,集思广益。学校管理人员对于与学校
①在泰国经商的生意人,为学校捐资助学的捐款,可按实际捐款额的百分之三用以抵税。
相关的难以抉择的事项,均可发起董事会议,由董事成员全员参与商议。
“现在学校董事会开会主要是为着社会筹款的事情,我有侄儿在普吉岛上做 生意,每年给我们学校很大支持。每次学校遇到大困难,我就要四处去找钱来。 目前我侄儿给我们学校的资金帮助是最大的”①
由于泰北的华人村有地契的只有少数几个村,所以各个村的华人学校都纷纷 采取成立基金会的方式,解决面临的共同难题。
二、民养村华文教育中的教师关系
截至 2018 年 10 月 1 日,培中学校共有教师 18 名,含中国大陆对外汉语专 业海外实习大学生 5人(为期一年),缅甸籍华人教师 2人(预计工作 2年),支 教志愿者 3 人(3 个月),本地教师 8 人(其中三人负责后勤工作,不担任教学 工作,本地教师有的只教一个学期就出去打工了,所以时间无法预估)。因本地 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学校须持续聘请外地教师或招募支教志愿者。在教师薪资 方面:本地及招聘的长期教师月薪以学历分为三个等级,即初中学历 6000泰铢, 高中学历 7000泰铢,本科学历9000 泰铢。实习老师和志愿者每月提供5000 泰 铢以解决食宿问题。
(一)本地教师
目前,培中学校本地教师有 8名,其中 3人(一正一副两位校长,还有一位 负责后勤的老师)没有教学任务,但是因为正校长不识字,基本是挂名,当时学 校由基督教管理转为佛教徒管理,便由一名信仰基督的村民挂名校长,以示公允, 故而学校的实际管理重任都压在了副校长的肩上。其他 5 位本地教师,只有 1 位本科毕业的英文教师,是本村的阿卡人,负责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六个年级 七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任务较繁重。这位老师共有三个孩子,还有一个瘫痪在 床的老父亲,母亲早逝,有一个妹妹在美国读书,一个弟弟在意大利读书,每年 要几十万泰铢的支持。妻子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只能全职在家照顾一家老小, 故而养家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肩头,亏得他家土地较多,他每天一早上山,去照 料咖啡园和茶园里,午饭都是随身带上山,到了下午四点左右下山回家吃饭,再 到华文学校里上课。我们时常在下课的时候坐在走廊上聊天。他的中文一般,他 说自己来到培中学校以后才学习说华语,之前他在别的地方上英文课,都是走穴 式上课,一天要去好几个村,不能长时间和汉族的老师们待在一起,所以还不怎
①访谈对象:邱学正,民养培中学校董事长,62岁。
么会讲华语。
“我现在回来自己的村子教书,这样就能常常跟你们学习了,你看我的华语 是不是越说越好了。”①他只有43岁,可是头已经白了三分这二。但我看得出他 十分好学,每次跟我聊天,遇到他不太理解的词语意思,他会即刻问我是什么意 思,我有时会十分感动,为了避免在访谈中渗入太多主观因素,我时常在跟他聊 完之后,都要静置几天再继续整理材料。他十分刻苦好学,在泰北深山里面,他 能够在印度读完本科,还鼓励弟弟妹妹去到西方的发达国家留学深造。家中虽然 只依靠他一人,可是他十分乐观。我们这群老师隔些日子会一起聚个餐改善一下 伙食,他每次喝点酒之后,就会放开来唱歌跳舞,十分单纯可爱。于培中学校目 前的管理而言,这样的老师,是比较珍贵的师资力量。心思单一,稳定性强。
我们平时上课的教室是挨着的,每次下了课,我就看到他默默地坐在教室外 的长条石凳子上,拿着手机看视频。我一走过去聊天,他会翻手机里弟弟妹妹在 国外的照片给我看,流露出自豪的深情。他说弟弟三十六岁了,但是现在还没毕 业。
高中毕业的本地老师有 2位,初中毕业有 2位。五位老师中有三位老师成家 了,相对稳定,另外两位初中毕业不久,都是 98 后,其中一位在 10月初就已辞 职,应聘到了清迈卡佩门附近的一家商店里做店员。
本地老师能留在学校教书的,普遍是因为在村里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如 此便可以在白天做些其他事。只有在晚上才到华文学校里教书。
(二)外聘教师
外聘教师目前有缅甸高中肆业的华人 2位,由于这两位都办理了打工证,因 此在签证方面不存在问题,在两年之内可以算是学校里较为稳定的师资力量。因 此这两位其中一位担任培中学校的教务主任,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除开 7000 泰铢固定月薪外,另有 1000泰铢的职务补贴。我居住的房子就在两位老师 隔壁,每天这两位除了教学之外,也会去村里做家教,一小时有 100泰铢的收入, 有时候两人还会去村里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两人因为有长期工作的打算,故而 有自己种菜、养鸡等,因此在开支上也能节省一笔费用。而对于学校而言,具备 高中学历又能在两年内不会有较大变动的老师,是现阶段学校所倚重的重要师资 力量。
(三)海外实习教师
① 李美信, 43 岁,培中学校英文教师。
2017 年,海南三亚学院一位大二的学生在培中学校支教,回校后向学校反 应了培中学校的情况,恰好三亚学院每年有安排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印度尼西 亚完成一年的海外实习,遂安排了学校的两位老师到培中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双 方达成协议并订立合同,由三亚学院每年派出大三的 5 名学生在培中学校实习一 年,由培中学校提供实习学生往返机票与签证费用,提供住宿及每月 5000 泰铢 的生活补贴。但是由于当时学生出国前办理的是学生签证,不符合泰国政府的加 签要求,必须出境后重新办理 O 签才可再返回泰北。期间培中学校又找了一些 代理机构想解决加签手续,孰料耗资 16 万泰铢并未解决问题,后来代理方只退 还了 6万泰铢。实习学生在培中学校上了两个多月的课之后只好返回国内重新签 证,由于五个人散居在中国各个省份,目前培中学校在首批 5名实习学生方面所 花费机票及签证费用已超过 20 万泰铢,这使得原本经济困难、全部倚靠社会筹 资的学校雪上加霜。培中学校首次尝试与需要完成海外实习的学校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可以说在开头是遇到了挫折和困难的,就现阶段而言,虽然暂时缓解了学 校的师资匮乏问题,但是却使得原本资金紧张的学校面临更紧张的经济问题。
2017 年学校偶然间与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取得联系,其中的公共行政与 政策学系每年也需要安排学生完成一个月的海外实习。2018 年暑期分两批共 11 人(7月份 5人, 8月份 6人)来到培中学校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 师资压力。2018年 7月 28日,时任此批暑期实习学生泰北实习督导老师的赵达 瑜教授来到培中学校,这也是首位教授级别的老师来到培中学校。当时培中学校 召开了教师会议,我也向赵教授反应了实习时间上,希望可以同批学生延长至 2—3 个月,这对当地教学的接续方面有益。由于这个学校学生的往返路费和伙 食补助都不需要培中学校承担,因此,对学校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四)志愿者教师
志愿者教师则和其他教师不同,都是和我一样,通过网络得知学校师资匮乏 后,自己承担路费、签证费前往学校完成一段时期教学任务的人员。由于志愿者 来自于世界各地,大家的签证时间各不相同,教学时间也分别为 1—3个月不等。 且志愿者的数目也不固定,时多时少,故而在教学时间的接续上,很难做到无缝 对接。学校的课表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就要更新一次。学校普遍希望至少可以停 留 3 个月时间的志愿者,如此便可完成至少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一般来说志愿 者的文化水平都相对较高,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各行各业都有。2017 年 还有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到培中支教了两个月。最初来培中学校的志愿者都通过 泰北清莱教育协会输送来的支教老师,后续则是前期来的老师,通过微信等网络 平台进行信息转发后,其同学或朋友便直接与学校取得了联系。从而也就省去了 与协会联络的一些周折。泰北各个华人村也都是类似情形。目前在泰北的各个华 校里支教的志愿者,基本都是通过朋友或同学获得信息后,直接前往学校支教, 纯属个人意愿。这部分教师对学校而言,不需要提供薪资,所以花费是最少的, 也是学校最企盼的。
三、民养村华文教育中的资源获得
(一)中华救助总会(简称“救总”)
1954—1960 年,国民党军队分批撤回台湾。1965 年,台湾方面成立中华救 助总会,帮助在泰北的各个难民村修路,建桥,办学等方面,一直到台湾民进党 执政后,“救总”对于泰北的援助才停止。“当时我驻泰远东商务处沈克勤代表对 此事非常关怀,国府辅导会人员于民国六十八年莅临泰北访问之际,深入了解, 给予同情,返国后据实报请政府考虑接纳难胞子女……”①“救总”当年对于各 个难民村的帮助非常大。1996年,共帮助民养村54 户在村里尚无房屋的华人建 房,每户出资 5万泰铢(约人民币 1万元)建起了 54座房屋,每座三室一厅, 面积约 80 个平方左右。这使得当时还没有归宿的部分华人在泰北有了安定的居 所。
(二)教师公会
是由台湾发起的,在泰北各个华文学校当中选举产生的(每个华人村有三票 投票权),主要面对泰北的华文学校与台湾建立联系的中间联络组织,起上传下 达作用。常设的1名会长、监事②从各个华校里选取(规模较大的学校选3—5 名老师担任监事,规模较小的学校选 1-2 名担任监事),理事则由全部入会的老 师组成。办公点常设于担任会长职务人所在的华文学校。选举为两年或三年进行 一次。目前教师公会设立在泰北勐安村(位于清莱与清迈交界处)圣心学校。教 师公会的主要职责:一是在台湾和泰北各个华校当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二是 召集各华文学校主要负责人每年召开两次财务会议,汇报教师公会的主要开支; 三是负责教师公会会员管理工作。教师公会会员采取自愿入会原则,第一年自愿 入会的老师需缴纳 300 泰铢(100 泰铢为会员证制作费, 200 泰铢的会员费,老
①刘黎芬.异域留踪[M],泰国清莱府美塞印刷厂,2015 (12): 4.
②监事,主要职责是监督会长及教师公会的经费开支情况。 师所在的学校出 200 泰铢,老师个人出 100 泰铢),后续每位会员每年需要缴纳 200 泰铢给教师公会,且所在的每所华文学校也需要缴纳 2000 泰铢。教师公会 的会员目前有 6000多人,按此估算,清莱地区66 所(2018 年之前的统计数据) 华文学校,一年的会员费用高达 31.2 万泰铢。此会员费的主要用途,在于补贴 会员中去世者的家人。所有入会的各学校教师,如果某位教师去世了,则逝者所 在的学校可向教师公会发起申请,由教师公会召集全部会员每人出资100 泰铢作 为逝者家人的慰问金;四是负责教师退休金工作。如有自愿申请退休金的华校教 师,每人每年需向教师公会缴纳 1800 泰铢(其中教师所在学校承担 900 泰铢, 教师个人出资 900 泰铢),教师公会在此基础上出资 3200 泰铢,但最少的退返时 间为 5年,五年以上不限期。当教师执教年资期满五年的,如申请退返,则由教 师公会返还每年 3200泰铢+1800 泰铢=5000 泰铢,五年共25 万泰铢。
目前培中学校共有 12 位老师加入教师公会会员队伍, 12 人*200 泰铢=2400 泰铢,再加上学校出资的 2000泰铢,共计 4400泰铢。申请退休金的教师两位, 即学校需要出资 2*900=1800 泰铢。因此,学校每年需要向教师公会缴纳 6200 泰铢。
但我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公会管理上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台湾和教 师公会联系最为紧密,通常台湾有高级官员来泰北探访,都是先抵达教师公会, 故而来自台湾方面的资源支持也向曾担任教师公会要职的茶房村、满堂村、美斯 乐、满星叠、大同以及现在的勐安等地倾斜,这几个地方也全部建起了华文高中 学校,即全部都是“大华文学校”,其资源后备优势,是其他华文学校不能相提 并论的。二是在资金监管方面。教师公会虽然常设了监事,可是由于各个华人村 散落在泰北地域广袤且崎岖的山地间,各个华校空间距离远,交通往来并不方便, 通常教师公会所召开的一年两次的财务会议,其收支也是由教师公会的管理人员 汇报给会员们。无论是会费的收取,还是退休金工作,都没有法定意义上的约束 与监管制度。全部倚靠组织自觉性进行,难以形成监管保障。
(三)驻清迈总领馆及侨办
(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以下简称“总领馆”,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侨 办” )。总领馆与侨办方面关于泰北华文教育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清迈省清迈区华 人村华文教师联谊会(以下简称“教联”)布置实施。教联的性质是当地的民间 教育组织,且教联也开设有教联高级中学,因此从中国大陆输送进入泰北的资金 或物资,毫无疑问会由“教联”经手,各个华文学校需要向大陆申请教师、物质、 资金等也都是先把申请提交给教联,而不是直接递交给总领管或侨办,但是作为 民间机构性质的教联与国家派出机构存在着很大差异。
目前,民养村受到来自于中国大陆方面的相关帮助:一是在 2017 年侨办派 来两位国内支教老师(原答应为6 位,其中含 1位公派老师。学校负责加签的签 证费以及实习教师的食宿。但后来仅 2 位实习老师),支教时长 6 个月;其二是 于 2017 年 11 月份领到总领馆捐赠的桌椅 100 套;三是由侨办组织的国际交流会 议。2017年 4月,民养村两位老师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过一次“校长培训会议”, 往返机票自费,主办方提供食宿;其四是 2018年 8月 27日,学校收到了清迈总 领馆捐赠的系列物品(见附录 4:货物清单表)。
(四)泰北清莱云南会馆(以下简称“会馆”。见附录 5:泰北清莱云南会馆)
海外华人社团是华人亲缘群体的正式组织形式,而华人的亲缘是华人文化模 板的主色调。①泰北清莱云南会馆是身在泰北清莱地区的云南人自发组织形成的 民间社团组织,目前在清莱建有办公场地,主要用于当地云南人的活动、会议等 举办场地租赁,也按照一定收费标准租赁给其他需要使用会馆的人。会馆于 2017 年新建一所高中学校,目前在校学生800 多人,教师 31人,其中本科文凭7 人, 多为高中毕业文凭,教师多为本地华人子弟在台湾或大陆读书归来入职②。“在东 南亚,华人自愿社团的成立乃基于不同的原则:地缘、方言群、亲属关系(如宗 亲会)、职业和商贸、文化与娱乐、体育和校友活动、互助及宗教等(Cheng 1985; 崔贵强 1990;Hsieh 1978)。”作为社团,其集合华人之社会——文化、经济及政 治需求的组织功能,对身处各地的华裔调适、适应居住国家的社会而言,显得至 关紧要。③
2017 年,我曾随民养村张副校长一起到会馆送过申请帮助的文件,当时学 校因为资金短缺,遂向会馆求助,从清莱夜岁县的高山上去往建在泰北最北与缅 甸仅一河之隔的美赛,来回共七个小时车程,后来我问学校,并没有得到过相应 帮助。而在 2017 年12 月,会馆召集清莱地区的各个华文学校负责人开会,因为 建馆需要,要求各学校捐资修建会馆,当时要求各学校出资 7000 泰铢,参会的 各个华校均有捐资。此次我再来民养村,听说此事后,特意采访了在会馆工作的 杨老师,他强调会馆只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社团,再由会馆的会员们选举一个会长 组织一些活动,实际上和各个村的华校是同级别的,并没有任何救助性质。但是
①孔飞力 . 他者中的华人 [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 年, P162.
②访谈对象:泰北清莱云南会馆工作人员,杨老师。
③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197. 很显然,对于各个华校而言,他们认为会馆是一个可以带来帮助性质的组织,因 此会馆召集开会,各个华校不畏山高路远,都积极参与。但是经过会馆筹资建馆 事件后,一些华校也慢慢明白了其中关系。据张副校长反映,很多校长在开会捐 资时颇有微词,“一个会馆建得如此富丽堂皇,可是各个村的学校设施还这么落 后,却还是不得不捐钱……”。由此可见,在与当地的社会关系中,各村的华文 学校是相当被动的,迫于资源弱势,在社会关系的维护上也处于被动位置。很多 华校参与会馆的活动,无非是寄希望于后期的资金支持。可就实际情况而言,显 然各学校也在社会关系的维护上颇多曲折。
(五)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
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前身为:泰北华文教育国际援助会)是一个扶 助泰国北部金三角清莱山区 66 所华文学校的民间慈善组织,也是协助泰北地区 各华校开展、实施《弟子规》教育,搭建中国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各地华文教育 的公益组织。创始人为马来西亚华裔柯保合先生、陈吉民医生。二人在 2008 年 与其他热心中华文化传承、关注华文传统教育的人士共同自发设立的民间慈善组 织。 2012 年柯先生与陈医生二人在清莱市区设立了一栋五层楼的教学交流联谊 会所,此会所也是协会常驻机构的联系场地。协会主要功能即是通过 Face book、 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豆瓣主页、QQ空间、新浪微博、邮箱以及电话等全媒 体平台向世界各地筹集爱心资金,招募支教老师,与此同时再将筹集到的资金用 于定期向泰北各个华文学校特困学子颁发奖助学金,为经济困难的学校支付教师 薪资,为一些条件艰苦的华文学校增加基础设施、设备,修缮教室等。并把跟协 会取得联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输送到泰北各个华文学校里,以缓解各个华 文学校的师资匮乏问题。此外,针对一些志愿者在泰北逗留时间较短,协会组织 举办生活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为期一周的生活营,让志愿者教授华文学校的孩 子们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舞蹈、音乐、美术等,让泰北的华人后裔得到一定的中 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熏陶。
截至2018年8月,协会已经与两大民间慈善组织取得长期联系与支持,一 是马来西亚的护杏慈善社,一是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 2014—2017 年间,协会 向泰北各个华校输送支教老师 200 余名。举办超过 40 届中华传统文化生活营。 2016年4月24日—30日,协会在培中学校举行了一次生活营,当地参与孩童为 每天 100 人左右。主要教授内容有太极拳、折纸、手工、工艺品制作等。 2016 年与 2018年共向培中学校输送了4次共12名支教老师,支教时间为1—2月时
间不等。
(六)灵山慈善基金会
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是由灵山文化旅游集团和无锡市 祥符禅寺发起的公募型基金会,有全职工作人员 50 余名,志愿者有数千人。灵 山慈善基金会以“弘扬慈善文化,净化世道人心”为使命,形成了为爱行走、无 畏计划、灵青计划等多个品牌公益项目,在联合劝募,佛教公益,国际援助,社 区治理,行业倡导等多个领域开展工作。依托腾讯、淘宝、蚂蚁金服等平台组建 互联共享团队服务民间组织,联合凤凰网及其他佛教慈善机构推动佛教慈善事业 发展,在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和泰北等地开展民间援外尝试。
2017 年,灵山慈善基金会在泰北给予泰北5 所学校共14 位老师近100 万泰 铢的资金支持。培中学校有两位老师各获得5000泰铢的工资补贴。 2018年7月 18—23 日,灵山慈善在泰北共为5 所学校建立图书角。并在泰北选取了5 所华 校,开展试点工作,计划5所华文学校的硬件设置与软件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和改 造。其中软件方面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推进长期师资建设。计划以大陆退休 教师为主要师资群体,为泰北华校提供持续性教师后备资源;二是推进短期志愿 者支教工作。目标群体面向全球华人青年,使其了解、参与、宣传、辐射世界各 地教育资源,为泰北华校提供即时性、多元化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三是推进华文 教材试点工作。计划在试点华校尝试使用新教材,推进华文教育改革的试点工作 进程;四是推进汉语评级工作。补充和完善汉语考核评级体系。培中学校也是试 点学校之一。①
(七)民间资源
当地各学校都在不断努力拓展社会资源,因而也会获取一些其他的民间资 源。培中学校 2017 年共有两次机会送初中毕业的学生去往大陆和台湾继续接受 教育。一是张副校长因与美赛的棚冠学校校长相识,遂与重庆师范大学有了联系, 并前往重庆参加了一次交流会,重庆师大同意每年接受一定名额的学生接受高中 以及后续的深造,并全免学费及提供生活补助;二是台湾的国立师范大学是直接 到泰北招生,同样是全免学费及生活费。培中学校原本有七八个初三学生意欲前 往,到后来只有两个,但直到最后学生还是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国外生活,最终放 弃了大好的学习机会。
① 资料来源:《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赴泰北开展试点华校夏令营活动》,《世界日报》, 2018年7 月 23日。
在走访中,听到学生担心最多的是怕自己无法适应国外生活,而家长们总说: “哪来全免费的好事”,对于免费读书这件事家长们还是持怀疑态度。在学校的 宣传力度与家长的引导上均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培中学校最终失去了这两次极好 的人才培养机会。
四、华文教育对华人社会的内部调适
(一)思想的提升
一是接受华文教育的学生逐年增多。民养村近两年内增加了一百多名学生, 这反应了当地华人的华文教育意识在不断增强,华人对于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也 在相应地加强;二是升学学生人数增多。无论是继续读高中还是高中毕业继续上 大学的学生,都相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多。三是少数民族就读生增多。华人周围的 阿卡、拉祜等少数民族越来越多的人把孩子送进了华文学校读书。我们应该注意 到,所有阶层的华人都非常重视教育。华人到哪里,华文学校就建到哪里,由此 即可略见一斑。在传统中国,教育是入仕之途,文人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力。尽管在东南亚,商人握有经济权力与影响力,教育仍然受到高度重视。它是 流动与成功的关键。①
表1:培中学校 2015-2017 年上高中学生人数
年份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人数 17人 22人 25 人
 
(二)经济的发展
一是经商意识增强。 2017 年 1 月我到民养村的时候,村里还只两个商店, 一家早餐店,两个茶厂,一个小饭馆。可是到了2018 年7月,才时隔一年,村 里就增加了三个商店、两个早餐店、两个茶厂、一个小饭馆,新开了一家奶茶店, 还多了好几个买零食小吃的流动摊贩。沿着村中心一条马路的住户没有摆个货架 卖点什么东西的几乎寥寥无几。而且每到了周五的晚上,就有两个流动的大卡车, 在村中的一片空地上摆满了服饰,直到周六傍晚才撤走。二是华人外出谋出路的 意识提升。村中的年轻人要不就是读书,要不就已经外出打工了,在村里无所事 事的情形是极少的。“我们在外面挣的钱拿回来花才经花,曼谷东西太贵了,我
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1204. 们这里什么都能买到,我都只想着在外面挣了钱再回来”①听闻我来自大陆,正 在家中休息的赶紧问我一些在做导游时遇到的不太理解的词语,要我解释给他 听。三是资源的自我利用与开发。原本在曼谷工作的杨女士和来自中国潮州的丈 夫在曼谷打工多年,有了资金之后,两人在三年前回到村里,目前正在种植茶园, 并和潮州建立联系,打算以后在民养村和潮州之间建立起茶叶的销售网络。
(三)认同的加强
一是意识形态淡化。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村民们都非常配合,很少有人会 过问我为什么要向他们提问,当然我一般会简洁地说明来意,大家都知道我在村 里做志愿者,教孩子们读书,都很乐意同我聊天,也都很热情地称呼我“老师”。 大家没有明显的台湾和大陆的区别,很少问我是哪里的,有的村民会问:“老师 是中国来的吧?”诸如此类的问题得到我的确认之后,也是淡淡地喔一声,反而 是如果家里有小孩在读书的,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读书的情况等。在普通 村民当中所感受的意识形态是相当淡化的,反而是我在外出参加活动时,那些由 各个学校领导或教师参加的活动上,所感受的意识形态则较为浓郁,具有较为明 显的倾向性。二是民族自豪感提升。许多村民知道我来自于中国,会积极地向我 打听国内的就业形式,哪里有好玩的地方之类的。在村里的几个小饭馆里吃饭, 发现他们的电视里放的都是中国的电视节目。去到一些村民家里也大都会看着中 国的电视节目,时值夏季,浙江台的《中国好声音》,还有暑期热播的《延禧攻 略》时常可以见到。每次都让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走出国门,恍惚间感觉自己不是 在异国做田野,而是正身处在中国北方的某个小山村里。
第三节 泰北普通华校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一、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产生
上文已经提及,通常泰北的“大华文学校”早期受台湾方面资助较多,资源 相对丰富和完善,班级开设从幼稚园直到高中,而“普通的华文学校”通常都只 是从幼稚园到初中,还有许多仅只有小学。普通华文学校的管理者通常都是村里 的意见领袖,鉴于目前泰北华校大部分是“普通的华文学校”且意见领袖②的
①访谈对象:刘先生,普吉岛上从事导游工作。
②意见领袖:这个名词是我在田野调查当中对当地各个华校观察后的提炼总结。几乎每一个华文学校,都 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整个华校的正常运营、社会募资以及方方面的工作,通常都需要依托这么一个核心 人物来进行。虽然其人生经历、教育背景以及现实生活条件会有差异,但是其具有的共性是都对当地的华 文教育充满热忱,尽力投入,并具备较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个人影响力在普通华文学校的办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单列一 节以作详述。
民养培中在 2002年—2015年是由村里的华人基督教会牧师担任校长,由于 管理理念分歧, 2016年村民们将学校的管理权收回。而在收回管理权的过程中, 村里的一位老人,即现任培中学校的张天壤副校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人 在 36 岁之时遭遇牢狱之灾,入狱二十年,回乡时已经年近六旬,看到村里的学 校一年年破烂却没做任何修葺,十分气愤,于是前去找当时的教会牧师即前任校 长理论,并发动村里的佛教徒组织全村重新讨论,从牧师手中收回了学校的管理 权。
“村里该做的一定做好。现在我自己天天出来,每天都用自己的钱,自己的 车,我和校长每个月都是 5000 泰铢,还没有一个普通老师的月薪高。为着学校 的事情出来,有的记在公家帐上,有的就直接自己开销了。我只想我们的后代好 一点。看不得自己村里的学校变成这样破破烂烂。学校已经烂到不能看,也不修 理。我实在气不过就只能自己出头去做这个事。”①
(一)历史条件
民养村初期建村,是以国民党第十三师张国柱副师长为首的张家军入驻此 地。张副校长称呼村里的自治会会长张正林为叔叔,两人是叔侄辈份。从历史渊 源来看,张家族人一直是民养村里的当地望族。而张副校长的父亲当年也有土司 队伍,张家军当年在缅甸的土司队伍,加入了国民党三军,到达泰北之后,跟随 着国民党军队帮助泰国政府打下与缅共及泰共的战役,来到民养村(当时称美南 河)时,是有十多户苗族人居住在此,张家军原本就是训练有素的队伍,再经过 了战争的洗礼,自然是当时未经过训练的苗族人无法抵抗的。因此民养村的张家 族人,一直都是村里的强势群体,别人不敢轻易欺负。即便是发展到现在村里已 经是各个姓氏混居的情形,张家族人仍是村里最为强势的一支。
(二)经济条件
张天壤老人共有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三个孩子都非常努力,子女可算是 当地华人中奋斗成功的典型。儿子早年去台湾打工,目前在曼谷各大工地承包工 程,很能吃苦耐劳;大女儿自学了电脑,同时懂得华语、泰语、英语三种语言, 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小女儿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兄妹三人非常团结,一起
①访谈对象:张天壤,培中学校副校长,1961年。其父曾是中国云南永胜县土司。2016年开始接管培中国 学校。
在曼谷买了房子,也都有稳定的工作,两位老人带着三个孙子生活在小山村里, 如果不管理学校,含饴弄孙,日子是过得非常舒适惬意的,在当地华人中算得上 是小康之家。不必再为家里的生活奔波,也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使得老人有了 余力全心全意投入在村里的办学上面。
(三)个人条件
老人在缅甸出生时是土司家的三少爷,父辈还在云南时便是土司,虽然在缅 甸时家道中落,但仍是望族出身,日后又经历了家道衰落,战乱与颠沛流离之苦, 十七岁就抗枪在泰北打仗,三十六岁至五十六岁在泰北经商又经历二十年的牢狱 之灾,他虽然在缅甸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可是二十年的牢狱生活,他不仅通览了 人力资源、医学、机械修理等专业书籍并拿到了十多张结业证书,其学历已相当 于国内的大学专科水平,还读完《圣经》、《金刚经》等宗教类书籍,皈依佛教。 他的身上既有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严肃冷静;又有时代的磨砺以及生活的重创, 理性通达。老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保持的极好。从海拔一千多米的民养村 下山要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他通常一个星期至少有四天都往返在上下山的公路 上。接送老师,向各个有望获得帮助的机构送交文件,参加会议……学校的对外 联络、账目管理以及后勤上的大小事务他都亲历亲为。所经手的账目都很清楚。 前两年他还担任了村里青年会的会长,但是为了全心全意管理好学校,便辞去了 青年会长的职务,把心思全部投注在学校上。他常说的一句话是:“靠谁都不如 靠自己,自己强大起来最重要。”也正是这个理念促使他一心要办好村里的学校。
二、意见领袖影响力在华文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1.引领作用。就当地的教育而言,华人聚居地带相互间的交往较为频繁, 哪家的孩子教育的比较成功,也就意味着父母的成功,周围的人都知道这家孩子 有出息,也都会敬重这家父母。张副校长的几个孩子都很有出息,故而也有人家 主动要求自己的女儿认他作干爹,从而建立亲戚关系,时常往来走动。而由于他 出身望族,且有过戎马经历,很有精气神,说话也比较有份量。难能可贵的是, 老人始终保持着一心为子孙后代的良好心愿,所以村民有什么事情也都会主动去 找他商量。
2.推动作用。在他的主导下,学校从2016年—2018年不足三年,但是学校 整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在 2017年的冬天, 2018年的夏天两次来到培中学校, 发现变化很巨大。其一,学校设施逐步完善。以前学校十多年都没有修葺,校舍 很破旧,有两间茅草教室,还有几间平房连窗户都没有,来支教的老师,是住在 村里租来的唯一一座小木屋里,共有四个房间八张床,最多也只能容纳 8个人, 志愿者男女混住,极不方便。而今学校已新建一座教学楼,目前工程进度已达 70%,倘若工程款项尽快筹集完成,则有望在 2019 年 4 月拥有新教学楼,届时 教室就可以满足教学需求。此外,他还召集学校开了董事会,将村里一些原本弃 用的小屋,经过修葺粉刷后作为支教和实习老师的宿舍,洗衣,冲凉,做饭等基 本设施都很齐全。这就解决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其二,招生人数稳步增加。 2016 年以前,学校的学生人数不到300 人,而截至 2018年 8月份,学生已增加至410 人。其三,师资力量有增强。他很注重外部关系的维护。与支教老师保持联系, 每年学校都有主动前来支教的老师,他都会与之建立起持久联系。从缅甸招聘了 两名高中毕业的教师,任期较长。还与大陆三亚学院签订了实习协议,为三亚学 院学生提供一年的海外实习,也解决了学校的师资匮乏问题,同时还与台湾国立 暨南国际大学取得联系,也提供了一批学生的暑期实习岗位。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提升了本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从马拉西亚请来一位教育学博士,对本地教师的 学历、实际教学情况、家庭情况都进行相应的评估,定岗定薪。这些做法,都极 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
1.个人精力过分消耗。村民选举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校长的工资很低,但 是管理的事情又太多,所以当时都没有人愿意担任,故而便推选了一位本村并不 识字的老人去挂名,而实际的大小事务便都落在了副校长身上。大到寻找社会捐 助,联系支教老师,去参加各种会议、活动等,小到支教老师的灯泡坏掉,冲凉 设施故障等,他都亲自拿着工具包来帮忙修理。为了让支教的老师感受到温暖, 他时常组织老师们一起到他家去包饺子,和老师们一起和面,到自己的菜地里割 韭菜,自己去买了肉和鸡蛋回来。很多时候都是自掏腰包送给老师们一些山里的 咖啡和茶叶品尝,由于他常年忙于学校事务,也是自己掏钱从别的村民家里购买。 全部的对外工作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再加账目的管理,使得他个人的精力过分 被消耗和透支。
2.个人意志力过分凸显。由于大小事务太过繁杂,老人虽然主动学习意识 很强,也主动去云南师范大学参加过校长培训活动,从前对于汉语拼音也并不是 非常熟悉,也自己主动学习,可以熟练地使用微信、QQ,还有泰国常用的LINE,
这些网络工具大大地促进了与外界的接触,但是由于他当年在缅甸只上到了小学 三年级,教育基础太过薄弱,在牢狱之中所学也都是其他专业,对于教育学知识 的了解还较为薄弱,如今办学校也是凭借着自己过往的人生阅历和一颗奉献子孙 后辈的心在支撑着,因此在学校的实际管理中,有时还不能够非常科学地遵循教 育规律,并且带有一定军事化气息,比如学校的留级制度过分严厉,有的学生留 级三年甚至四年时间,学校还特设了“训导主任”一职,要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进 行训诫,管理学生的时候仍是以体罚为主。
民养村的华文教育历史与整个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轨迹是基本吻合的, 就历史进程而言,它是整个泰北地区华文教育的一个缩影,其华文教育中存在的 社会关系,也是泰北大部分普通华文学校的一个剪影,而本章所描述的事例表明, 完全依靠社会集资办学的泰北华教其资源的占有量是直接关系到当地华文教育 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这些社会关系的处理,成为当地的华文学校能够得以 正常运营的根本保障。此外,在泰北的华文学校里,有许多个像张副校长一样的 能人,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成为村中的领头人物,有魄力和能力,把一穷 二白的学校大大小小一揽子事情都放在肩上。这群人正是凭借着自身的个人影响 力推动着泰北华文教育的正常运行,这群人为泰北华人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对于泰北华文教育而言,当地意见领袖还需要为华人融入泰国社会做出 努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普通华校处境艰难
在泰北的几个大华文学校里,在教育模式上都具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备初 等及中学教育;在地理地形上,也都在交通相对通畅的地区;而在教育教育师资 方面,各项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善。这些大华文学校通常与台湾方面关系密切,台 湾的一些相关领导来到泰北通常也都是先到访这些大华文学校,无论是资源还是 信息方面,大华文学校都比其他的华文学校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相较之下,普 通华文学校的处境也艰难很多。
二、地方社会关系复杂,意见领袖引导意识还需加强
从对民养村地方社会内部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地所涉及的各方面关系 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牵涉范围十分广泛,这对于地方意见领袖而言是一个非常 严峻考验。作为地方意见领袖,不仅要平衡各方面人事关系,更要不断进行自我 提升,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学习意识,否则很容易陷入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 去,而难于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明晰的思路。对于在无意识当中成为一方意见 领袖的人而言,虽然这份责任没有明确化和文本化,但是其承担的事实责任要求 其不得不走上一条不断自我完善与引领其他村民的路。因此华人意见领袖与地方 整体组织的思想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引导与促进当地发展。
第五章 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困境
教育人类学中的核心概念是情境或背景(context),认为学校教育与其所处 的社区及其文化行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将学校教育置于社区的政治、经 济与文化背景之中,通过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民族志方法(Spradley and McCurdy 1997;Wolcott 1999),从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情境来审视,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 理解。①有关教育方面的人类学理论纷纭繁杂,这些理论对问题的审视角度有些 差异,但多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即均把学校教育置于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背景 之中、以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探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学校教 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作用。②因此,以下我将从经济困境、宗教冲突和政治资源 配置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经济困境
一、泰北华文教育中的学校内部收支
(一)收入
1. 学费。村里最初办学时,采取的方式是家家户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不收学费,均由认字的军人免费授课,学生也只有十几个。这样持续了十多年的 时间。后来随着村民逐年增多,学生日益增多。村里需要聘请专门的授课老师时, 便向每个学生一学期收取一两百泰铢学费,用来给老师发工资,其他的部分则从 社会各界拉来赞助进行贴补。
表2:民养培中学校各年级每学期学费标准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中
学费
(单位:铢) 1600 1900 2200 2700 2900 3000
 
教师的子女可免费就读,现有 15 个教师子女免费就读;家中若有三个孩子 都在读书的,学校会免去其中一个孩子的学费,全校现有 11 个免费就读生;家 中特别贫困的,现有 10个免费就读生。截至我 2018年 10月底的统计数据,培
①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 (11).
②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 (20). 中学校免费就读生有36人。二是村内集资。村内集资均采取村民自愿原则,所 有捐资的人名均记录在册,并张贴在村里华人青年自治会的办公室楼下,也是村 里人群最密集的小市场里面的墙壁上,以保证全村人都能够看到。2016 年,学 校变换了管理人员,因为修缮学校,补充教学设施等事项,村民共集资6 万多泰 铢(折合人民币万余元),而在集资的名单上也都是民养村百余户华人,村里的 少数民族一般不会关注这些事情,也没有主动捐钱的。“村里集资的时候,只有 我们华人出资,少数民族一般不会出钱。”①此后村里便没有再出资,现在学校用 钱都是从社会上进行募捐。华文学校的收入仍旧重点倚靠社会捐赠。三是社会捐 赠。“建学校,村民自愿出资。没有要求家家户户来捐资,目前都是在社会上找, 有三四位云南人在清迈、普吉岛等地经商的商人在支持我们,这次学校盖教学楼, 都是他们帮忙筹集了大部分资金。共筹集 402.129 万泰铢,目前已落实资金334 万泰铢,还有 68.2 万泰铢是已经答应赞助,但是现在还没有到账。”“这些都要 靠我们自己去认识人,村里认识的人,大家有认识人了,就慢慢找到,帮助村里 一点一点找钱来。”②“几位商人跟我们讲有困难要主动说,但是别人也不是时时 都有空余资金,这次我们建学校只筹到了 4百多万,还有一百多万现在还是找不 到帮助,每天都发愁。”③
(二) 支出
一是教师薪资。目前培中学校的教师月薪是学校专程请来一位马来西亚的华 人,一位教育学博士跟每位在职老师进行谈话,并对其进行整体评估后进行定岗 定薪。后来便将教师月薪根据学历和职务进行划分。
表 3:民养培中学校教师月薪标准
学历 初中 高中 本科 实习生
月薪
(单位:铢) 6000 7000 9000 5000
 
现阶段,培中学校既有的 18 名教师中,含中国大陆实习大学生 5 人(为期 一年),缅甸籍华人教师 2 人(为期 2 年),志愿者 3 人(3 个月),本地教师 8 人(其中三人负责后勤,不担任教学工作,本地教师有的教一个学期就出去打工
①访谈对象:民养村村民、学生家长,杨先生, 1975 年。
②访谈对象:匡大文,民养村培中学校校长, 1957 年。
③访谈对象:张天壤,民养村培中学校副校长, 1961年。
了,所以时间无法预估)。2018 年上半年共发放的教师薪资为 81 万泰铢。预计 全年需要下发 162万泰铢。二是新建教学楼。2017年 12月,因为泰北冬天太过 干燥,导致充当教室的两间茅草屋在大火中燃烧殆尽,原本就很紧张的教室更加 不够用,而学校在 2016 年进行大整顿后,学校也逐步开始稳定经营,入学就读 华文教育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多。教室不足成为了学校最紧急的问题。经过学校 董事会开会反复讨论后,决定修建新教学楼,并于 2018年 4月 9日开始新教学 楼的工程建设,新教学楼的使用面积是 1166平方米,包含教室 6间、计算机室 1 间、办公室 1 间、会议室 1 间、储藏室 1 间、厕所 16 间,预计所需经费为: 538.3 万泰铢。三是日常维修。如果 2018 年—2019 年,学校的新教学楼建设完 毕,则平时的主要开支用于支付教师薪资以及日常维护修葺。届时困难就会减少 许多。
二、关于经济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长效性资金链
目前培中学校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社会筹款,而这些筹款资源也全靠村里屈指 可数的几位能人,例如经商的几位茶厂老板,家中没有经济负担而且为着后代操 心的校长和副校长两位老人。我在跟其中的一位茶厂老板访谈中了解到,每次有 生意上的伙伴来村里,他都会带去学校里走走看看,但是这样的集资方式收效甚 微,有的人看到学校困难就捐献几千泰铢,有的人看过以后也没有生意往来也就 没有了消息。最主要的支撑还是和村里几位老人私交甚好的云南籍商人在持续地 提供帮助。但是这样的帮助,能持续几年谁也不能保证。因此,资金的来源没有 稳定的保障,也没有形成常规化管理制度,而今虽然学校成立了华语基金会,而 基金会的会长便是商人,从而可慢慢扩大社会资源,而在泰国经商者,可以凭借 捐款证明去减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捐款的积极性。可是就长远来看,社 会筹款仍旧带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学校的资金来源缺乏长效机制。 (二)没有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
就村里仅有的一次集资状况来看,集资的结果并不理想,村内集资大家的捐 资额度都相对较低,而且参与积极性也不高,而村内捐款的主体也只是华人群体, 少数民族基本没有参与进来。例如阿卡族占了民养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而华人 和拉祜族都没有超过两百户。如果能把上千户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会形 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可是目前少数民族和华人的区分还是非常明显。一方面华人 群体积极捐献的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还没有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虽然村里许多的少数民族都把孩子送进了华文学校,但是仍旧欠缺一种推动学校 发展、关注学校命运的意识。
第二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宗教冲突
一、华文教育中的佛教与基督教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的国家。民养村的 宗教信仰主要有小乘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民间祖先崇拜等。小乘佛教以华 人为主体,兼具祖先崇拜,在家中堂屋正中设祖先牌位、香案,香案上供奉香炉, 逢节日,华人都会在香案前烧纸钱并准备米饭、猪头肉、青菜、水果等贡品祭拜 祖先。村里光基督教堂就有 7个,其中华人基督堂 1个,拉祜族基督堂 3个,阿 卡族基督堂 2个,阿克族基督堂1 个。全部基督徒做礼拜的时间都在周日。少数 民族教堂从周日上午八点就开始进行礼拜活动。华人基督堂礼拜的时间相对稍 短,通常是从周日十一点开始,先在教堂里做一个小时的集体礼拜,十二点之后 各家各户以家庭为单位做家庭礼拜①,家庭礼拜的圣餐时间,可邀请亲朋好友, 围餐桌读经、唱诗、祷告。宗教信仰的自由,使村民的思想无法统一起来。而且 出现了宗教之间争夺华文学校的现象。
(一)管理理念不同
村里的基督教会在管理学校时倾向于使用宗教模式,方式较为激烈,学校在 教会管理时期,其中的主课之一便是《圣经》,据村民反映,当时无论是信仰基 督的学生还是信仰佛教的孩子都要求必须上《圣经》课,这使得信仰佛教的家庭 十分不满。在学校本身的管理方面,也有聚集基督教徒的倾向,据任教多年的老 师反应,当时学校里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基本上都是基督徒。相比之下,佛教徒的 管理相对温和,能够保证学生的信仰自由。
张副校长②是典型的佛教信徒。
“基督徒管理学校 13 年,把《圣经》作为主课,要求全部学生读到四年级
①华人基督堂礼拜基本步骤如下:一、一、牧师带领唱歌;(二)奉献,捐钱( 5 或 10 泰铢,多少不限);
3. 一位成人献词;4. 一群小朋友献诗;5. 介绍新友的时间(第一次来的基督徒做自我介绍);6. 传道士讲 道;7. 青少年时间;8.信徒见证分享时间;9. 圣餐时间(受洗者方能领一小块饼干,一小杯红葡萄酒); 10. 第二次受献,牧师领唱感恩歌;1 一、家庭做礼拜,一户或几户人家一起吃饭,读经,唱诗等。十二点 结束。
总时长一个半小时;前面半小时入场准备等,后面一个小时才正式开始。
②访谈对象:培中学校,张副校长, 1961年。
开始,就要每周日上午八点到十二点去村里的教堂里做礼拜。全部事务都由校长 一个人说了算。谁要看账本都可以,但要求 3万泰铢才可以看学校账本。村民开 始产生意见。只接受台湾的物资,不接受大陆的。本可以申请台湾的课本,但也 没有申请,而是找到几本课本,复印后再要求学生出钱买。也不修缮校舍。学校 本来还请他再做校长,他的回复是要按照自己的那套管理模式,不同意使用大陆 的教材,也不用大陆来的支教老师。 ”
“我们佛教徒管理学校,不会去区分宗教,也不管你是来自哪里,谁来帮助 学校,我们都是接受的,哪怕是一个乞丐给的钱,我们都不会拒绝,因为我们需 要。”
如下为培中学校 2017年8月27日的会议纪要:
“本校自创校以来,校舍,球场,教材,奖助学金,师资培训等多方面曾得 到台湾人士及救总会,侨务委员会的资助,而且自创校至今一直都在用台湾教材 后未改变,村民及师生等一直怀有感恩之心,永不忘怀。
如今本校办校宗旨为发扬中华文化暨培育后代人才,不分宗教,民族,更不 谈政治。本校地处偏远,资源困乏,因此凡是于培中学校发展有利者无论台湾, 或是其他民间机构给予的资助皆需接受,唯有如此民养培中学校才有发展之际, 子孙方得光明。”
从会议纪要中可以发现,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佛教徒在管理学校时以教育为主 要发展导向,没有特别去突出宗教信仰的作用。
“我①虽然是基督徒,但是我不和教会的牧师来往,他知道我现在为村里的 华文学校做事,很不高兴。但我的心里没有信仰的区分,只想为子孙后代多做一 点事。
以前学校很破烂,他们总想着这样破破烂烂的,外人来看就能多捐一点钱。 让全部的孩子读《圣经》,这肯定不行,现在学校这样,我觉得很好,我们办教 育的时候不应该谈信仰,只要是为我们学校发展好的,我们都需要,我们不谈论 党派、信仰、政治 ”②
“现在学校管理变好了,很多信仰基督的学生也想为学校说话。因为他们发
①访谈对象:匡大文,培中学校校长,基督徒, 1957 年。
②匡大文校长,并不识字,据说当时学校刚从教会拿回管理权,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只出力不讨好的校长, 当时他就挂上这个校长的名头。虽然他既不懂管理,也不懂教学,可是我在支教的期间,发现他是一个个 性非常可爱的老人,每天他还是雷打不动地准时到学校,有什么事,他都是极力支持副校长的工作。支教 老师们来,他就时常来找老师们唠嗑,关心老师们的现状,还常常把自己果园里的柿子、草莓等时令水果 提来给老师们。
现学校在变好。”①
由于佛教和基督教的信仰特质,而使得具备两种不同信仰的学校管理者,在 管理理念上,延续了自己信仰的理念,将之运用于学校的管理当中,这显得是不 符合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的,也使得其中的冲突无法避免的产生。
(二)管理方式不同
在管理方面,教会牧师管理倾向于个人化管理方式;佛教徒管理资金采取全 公开与透明化。这也是村民激烈反对教会再继续管理学校的主要原因。
“当时请我②去给学校管理账目,都是把钱用了之后才告诉我说哪里有支出, 我当时感觉是我这个账房先生就是个摆设。”“当时你多少钱一个月?”我问。
“他开始当校长,我就进去教,他还要我帮他管理账目,到最后他可能感觉 到我管理这个账目对他没有什么好处,而且我也发现我管理这个账目没有什么意 义,比如说有一笔钱进来,他都是用了之后才告诉我哪里来了一笔钱,他用在了 哪里,久久才叫我记一次……钱什么时候进来我都不知道。我就告诉他我管理这 个账目不合适,家里太忙,我就把账目交还给他”。
“我教的时候一开始是 2000 泰铢,两个月后让我做教务主任,加到 2100 泰铢,最多加到 2700 泰铢。有的老师上课先来问我是不是要这样上,可是给这 样的老师一个月加工资加600泰铢,而给我是加200泰铢,我做了七年,最高时 的工资才拿到 2700泰铢。”
“七八个老师,当时其他的老师每个周都要开基督徒的会议,但是我信佛, 我不去。我想想这份工资对我也是一种限制,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就决定辞职, 我提前了四个月就写了辞职书。”
“2016 年以前娃们上幼稚园每学期收 1500(泰铢),六年级以上都是收一千 多泰铢。”③“现在呢? ”我问。
“现在每学期的学费比从前少了 400 泰铢。”
管理方式的不同,主要与管理者自身有着较大的关联。其自身的行事方式, 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效果。但是在人们表述当中,通常直接将其分为两种宗教信仰 者之间的博弈。
(三)不同信仰,各执一词
①杨女士,民养村村民, 45 岁。
②访谈对象:施学锦老师, 1970 年,培中学校教务主任,共十年教龄。
③访谈对象:民养村,村民、学生家长,王女士, 1979 年。
村里华人大都信佛,而少数民族则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对于学校的管理问 题,有着不同信仰的村民各执一词。特别是针对 2016 年培中学校管理权变更的 事件,少数民族认为是佛教徒在争夺华文学校的管理权,华人则认为这是正义之 举。因为学校在基督教堂管理期间,由于传教的使命感,使圣经的学习成为了华 文学校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甚至于未完成圣经的学习,就无法顺利毕业,并且 出现了乱收学杂费的现象。但是少数民族认为,华人独断专行,村办的华文学校, 成了个人的权力工具。学校的管理者根本不懂教育,也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以不 规范的教育方式,管理着四五百人的华文学校。我在调查中,发现不同信仰的两 方,有着不同的说辞,不过,随着学校的办学情形一天天好起来,许多基督徒和 天主教徒对于华文学校的意见正在悄悄发生转变,调研中,也有一部分基督徒表 示,学校在变好,这是一件好事,并表示自己心理支持目前的华文学校。
在对村民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村民们从最初认为华文学校的管理是两 种宗教之间的对立冲突的看法在逐步转变,对于村民而言,看到学校逐步完善、 教育的正常化和教育问题的不断改善,使得他们对于现在的华文学校的好感在逐 步加强,并给予进一步的支持和肯定。
二、宗教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涉及信仰背后的社会资源
“我①来这个村子已经四十多年了,来的时候村里就已经有教堂了,我是爸 爸妈妈信仰基督,所以我从小也信仰基督了。村里最初有一个从美国来的传道士, 国语也讲的很好。大家一看能够和自己讲话,还能给大家提供很多帮助。所以也 就愿意信教了。像我们村里阿卡的族人,都有马来西亚的基督徒帮忙,之前阿卡 的孩子上学连学费都是他们提供的,这几年虽然没有提供学费,但是还赞助车费 ②
O
“当时我们太穷了,没有吃的,基督徒都有东西发放,大家都去信了基督, 可是现在大家有吃有喝,再不用为吃穿发愁了,很多人又重新信佛了。”③
事实上,两种宗教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所信仰的宗教给自身带来的
①访谈对象:匡先生,民养村基督徒。
②由于村子很大,只有一所华文学校和泰文学校,所以阿卡村里每天有车接送村阿卡的孩子们上学,早上 送到学校,下午四点接回去吃饭,五点前再回到学校,晚上八点华文学校下课时再来把孩子接回去。在村 子里形成了村中村的情形。对外都是民养村,但是当地华人又把四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称为阿卡村、阿克 村、拉祜村等。而且在这些少数民族的聚居带也都有一个类似于村名的牌子。
③访谈对象:王奶奶,民养村村民, 65 岁。
社会资源。特别是基督教在给信徒提供的物质支持较多,对于在异国艰难求生的 难民群体而言,直接而实际的利益,是其皈依的根本原因。
(二)涉及当前的经济体系
“现在学校的经济体系很清晰,并且成立教育基金会,所有的资金都打进教 育基金会,大家你捐两百,我捐三百,每年要去县政府报账,如果账目有差错, 管理的人必须要坐牢。而我们的学校与政府有关联的也就是这个教育基金会。这 个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是由政府批准下来的,我们学校还没有注册,我们的资料都 已经齐了,但是他们还是要再考察一段时间,第一,他们要看华人办的这个学校 有没有企图,比如说会不会有政治上的组织;第二,就是看经济透不透明;第三, 还要等一等看有没有人投诉。比如我们学校现在管理人员全部都更换了一遍,他 们要看看有没有人去投诉学校的管理方式。开始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认为是佛教 和基督教在抢这个学校的管理,但是现在大家已经不会这么看了。”①
涉及经济的管理透明与公开化,以及逐渐的规范和统一,才使得而今的培中 学校获得较为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第三节 泰北华文教育中的政治资源配置
一、华文教育中的政治符号
(一)教材差异
目前,培中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既有台湾的繁体教材(泰北版,中华民国侨务 委员会),已使用了二十多年,又有简体版大陆教材(说话课本,汉语拼音课本,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7年由中国驻清迈总领馆提供。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华 文,数学,历史,社会,生活,说话,英语,演讲,电脑。学校从最初的手写课 本,到新加坡社会人士提供的南洋版教材,到台湾繁体版教材,再到台湾繁体(泰 北版)与大陆简体版本共同使用。由于繁体版使用多年,故而我在给学生上说话 课的时候,即使课本上全部是简体字,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上也常常会出现繁体字。
此外,拼音和注音的方式也不同。台湾教材所采取的是注音方式,字体全繁 体,而简体大陆版教材都是采取汉语拼音。
(二)其他政治符号
① 访谈对象:施学锦,培中学校教务主任, 1970 年。
2018年8月12日,我同培中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去参加了由教师公会发文 的“第十届文字文化节”活动,在活动现场的大横幅上标明的是“正体”,也即 是比赛的全部内容全部是繁体字(见附录 6:第十届文字文化节现场图)。活动 包含了书法(初中组,高中组,教师组的硬笔和毛笔),作文,演讲,朗读等项 目。比赛地点位于泰北美塞的满堂村建华综合高级中学,这是泰北的第一所华文 高中学校,也是最早接受台湾方面资助较多的学校。在“作文评分规则”内容里, 评分说明里明确标识着“以正体字书写,错别字或简体字每字扣均一标准分数 3 分……”,而在评分标准一栏注明“错别字或简体字最多扣10%”。(附录7: 2018 年泰国泰北地区华文学校第十届正体汉字文化艺术竞赛系列活动)
而在我支教的民养村,来自于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的实习学生,在看到说 话课是大陆版后都表示要教其他科目,所以目前也都是大陆来的志愿者或实习老 师承担起这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
二、华文教育中的政治资源配置
2017年7月7日,清迈总领馆捐给培中学校100套桌椅,由于课桌上全部 印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样,此事《世界日报》也刊登了报道,接受捐赠 的名单里培中学校赫然在目,因此,教师公会的现任秘书长便来到培中学校,要 求学校把桌椅归还给领事馆,但校长和副校长都因学校急需这批桌椅而拒绝退 还。秘书长又要求学校将桌椅上的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想办法涂抹或覆盖了, 校长遂拿话反对:“如果桌椅上写着‘侨务委员会',我们把字擦掉,你们看到又 作何感想?”校长接着说:“我们不讲政治,只为了孩子,为了后代,不管是何 人支持,哪怕是乞丐,我们都接受。”最终谈话陷入僵局,课桌椅学校还是继续 留用了下来。但是在此事发生以前,教师公会会长曾在大会上亲自表示要捐赠 50 万泰铢给培中学校建设新教学楼使用,事情发生后,学校虽然把申请帮助的 公函文件送去,但是至今没有再得到任何回复。
2018年3月29日,学校因为校名一事再次与教师公会的秘书长发生了争执, 因为过去的十多年学校校名都是“基督教明朗中学”,吵架时秘书长说不准学校 再使用这个名字。学校也不再要求,反正只是一个名字,遂作罢。由于培中学校 在教会管理以前是叫做“培中小学”,从而现在改为培中学校,以示目前办学范 围增加,既包含了幼稚园和小学,还有初中三个年级。
而在 2016 年,培中学校管理权由基督徒变更为佛教徒时,其学校董事会的 董事长是一位姓张的马来西亚华人,其妻子是民养村的华人,故而张便参与到了 民养村的华文教育办学当中,称其将会为学校尽全力进行社会筹资活动,从而也 获得了村民的支持而当选为董事长,但是张董事长挂职仅一年多,张为了在此事 上表明和教师公会一致的态度,遂提出辞职,但是村里并不买账,对于急需桌椅 的学校而言,也没有再做挽留,随即便召开了董事会,选举了本村的一位新任董 事长。
此外,我分别有参加 2018 年由教师公会举办的以及由教联举办的庆祝教师 节活动。由教师公会举办的教师节活动上首先奏响的是国民党的曲子,邀请也都 是台湾方面的相关领导;而教联举办的教师节活动,奏的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 邀请的是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以及侨办的相关领导。这两场庆祝活动,我都有参 加,并在会场上进行了随机调查,参加活动的也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倾向于接 受台湾支持的学校,则只参加教师公会的活动;倾向于争取大陆资源的学校则会 参加教联组织的活动;还有一类是类似于培中学校这样的中立派,哪里都参加, 争取一分算一分,则不管资源出处。
施坚雅在他对泰国华人的研究中指出,华文教育阻遏同化,泰文教育加速同 化(Skinner 1964a: 86)。事实上,不止是在面对不同族群的不同教育时会影响 认同倾向,即使是在面对一种华文教育,不同的教育资源出处,也显示出一定程 度上的政治分化,这种分化倾向是国家力作用于地方教育的反应结果。
“最后,华裔在国家社会种的生活经验塑造了他们的态度与认同。这些经验 曾经并将继续引导他们远离“龙”的认同。与力图统一各地黑人的泛非洲运动不 同,华裔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都已远离大中华的种族认同。他们可能仍旧是华人, 但只是作为国家社会中的一个族群,而不是中国民族(Chinese nation)的一部分。” ①
1967-1968 年间在清莱府和难府爆发的苗人叛乱就是很严重的冲突事件,波 及泰老边境的四个府。泰国政府动用了飞机、大炮、燃烧弹来镇压这此叛乱,结 果造成大批山民流离失所。由此可见,同化之路依然障碍重重。即使山民取得泰 国国籍,其政治地位的提高也不一定带来经济上的改善。始是表明,如果没有相 应的措施,山民不管是自愿或是被迫接受外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结果都不 过是一种形式的贫困换来另一种形式的贫困。②
①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147.
②陈衍德.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版,P166.
 
 
 
 
 
 
 
 
 
 
 
 
 
 
 
 
 
图 1 :总领馆主办庆祝教师节 摄影 殷涌 图 2 :教师工会主办庆祝教师节 摄影 刘洁
三、政治资源不均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渊源
虽然外界时常以孤军后裔来称呼泰北华人群体,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华人是 在缅甸加入国民党军队的缅甸华人,因此后来到了泰北,一部分是真正的国民党 后裔,而另一部分华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对于国共的历史自然也就没有更多印 象,更多是为了求生存的目的。这与当时真正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那部分人是有着 明显政治分化的。前者一般在华文教育中会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乎资源来自于 何处。而对于曾有过家国情仇的部分华人而言,历史的印记是深刻而难忘的,特 别是仍然健在的一部分老兵,对于大陆和台湾的区分是非常明确的。
(二)现实驱动
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国力日强,在海外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许多曾有着明 确政治分化的华人,也在渐渐地趋于中立,开始慢慢与中国在泰北的派出机构取 得联系,也会向侨办,领事馆等申请相应的师资援助。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但对于泰北华文教育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政治分化导致了来自 台湾的资源基本流入当地的“大华文学校”里,而这些地理位置边缘化,政治认 同上又不会明确表态的普通华文学校很难获得良好的资源支持。虽然中国大陆近 年对泰北华文教育的扶持在逐步增强,但是毕竟介入泰北华文教育的时间还不太 长,而且从中国大陆的资源先经由教联,再分配给个申请学校。故而政治分化才 是主要因素,而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次之,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泰北华人曾 艰辛求生的历史经历,也即是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及群体记忆等会在情感上影响 个体的认知过程。
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对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以及华侨华人在住国的发展、世界 各国优秀文化之间的交流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泰北清莱地区存在的发展困 境,归结起来主要由于经济来源、宗教信仰、政治认同三个方面关键性因素所导 致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稳定的师资保障。长期缺老师是泰北各个华校面临 的普遍和主要问题。如何形成长效性稳定的师资保障,是扭转泰北华文教育困境 的重要途径。二是缺失系统教学规制的教学内容。教材使用参差不齐,没有同一 的教学大纲,更不用说建立考核机制,是当地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另一个难 题。三是华文教育发展完全依赖于社会募资。没有形成内部长效资金链,完全依 靠社会募资办学,会有停办或中断办学的巨大潜在风险。当然除了上述问题外, 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但相比之下,本研究认为他们都居于次要地位。从理论 上讲,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在于历史。泰北华人可以说是泰国社会中 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是在不断调适和适应泰国的文 化以保障其在泰北的安身立命,加之 80 年代末解除禁办华教后华文教育始终都 是补习性质,故而在历史积淀上,本就“先天不足”。
纵观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今天的泰北华人经济条件虽然有所改观,但 是其谋生方式仍旧相对单一,经济发展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而贫穷所引发的 一系列诸如单亲家庭过多,以至家庭教育缺失,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资金短缺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升学率,这是阻遏其发展的物质因素。
除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之外,本研究发现,某些传统文化对其华文教 育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诸如“早恋”、“早婚”情况。学校里有个十二岁的女 孩嫁人的事情发生,我调查中发现村民普遍报以稀松平常的态度。还有一位在村 里老一辈中比较有钱的老人在半山腰建起了一座别墅,声言希望自己的小孙子一 辈子住在山上,以保持其孙心灵的纯洁不被外界侵扰,还说等到孙子长到十六岁 就结婚生子。这些群体的价值观是阻碍其华文教育发展的文化因素。此外,家庭 背景与社区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学业成就低下的重要变量,民养村地处高山地带, 地理位置的边缘化造成了外部资源的获取上存在一定阻碍;加之孩子们白天要上 泰文课,晚上已经十分疲惫了,再继续上三个时的华文课程,时间也都是国内的 学生已经放学回家的时段,很多孩子经过白天在泰文学校一天的课程后,到了黄 昏时分学习的热情已明显下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自身因素。
第四节 关于泰北华文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主动开拓经济创收路径,逐步形成内生性办学资源
长期以来,泰北的华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无论是从国内撤退的国民党后 裔,还是在缅甸出生的华人子孙,都历经了从他国到他国的艰辛求生之路,一方 面要不断地与他国融合,不断自我调适以适应他国文化,另一方面自我的民族认 同意识仍在不断深化,尤其在华人身上体现最为明显。无论是来自何方的帮助, 对于身处困境的人而言,都是需要的,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到台湾、到大陆, 甚至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都有一些爱心人士在关注着泰北华人,物资极度 贫乏的泰北山区的华人们,也一直都在倚靠着来自外界的帮助渡过了难关。可是 长久地倚靠别人的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华人的自主改变意识。把外界的 援助视为主要改变的方式,较少自谋出路,缺乏内驱力与创造力,这对于华文教 育的长期发展来说,是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受助局面。因此,各个华文学校可 尝试在当地开拓经济创收路径,因地制宜,可以组织村民参与创办茶厂、咖啡厂 等小型加工企业,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带来经济创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在校的当 地老师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使得那些留在当地教书的老师白天也有了一份稳定 的工作和收入,从而也能够稳定一部分师资力量。
民养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咖啡豆和茶叶,茶叶主要是古树茶,民养村的 古树茶主要是云南华裔迁徙时,从云南带过来的茶树种。古树茶的产区主要是云 南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茶区,以及老挝北部丰沙里省的古树群落。而且古树 茶必须是纯料茶,如果在加工茶叶时,混入了其他茶叶,就不再是古树茶。因为 古树茶自身的茶种优势以及加工的繁琐,使古树茶的价格要高于其他普通茶叶。 但是真正的古茶树是需要 300年以上的树龄,才能称之为古树茶。民养村最年老 的古茶树,据村民说有500年了。如今大多数出口的古树茶,茶龄只有二三十年, 或者十年。但是古树茶名声在外,所以其茶树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咖啡种植主 要为阿拉批卡咖啡,泰国人喜欢喝咖啡,中国人喜欢喝茶。所以民养村种植的咖 啡,三分之二在泰国出售,三分之一销往中国,从泰国边境进入中国云南省。民 养村的茶叶约有三分之二销往中国,三分之一在泰国出售。茶叶加工成成品,咖 啡主要加工成咖啡豆或者咖啡粉。销往中国的茶叶和咖啡,其价格要比在泰国本 地出售的茶叶和咖啡的价格高至少两倍以上。故而,当地可以利用咖啡和茶叶, 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关键是要和华文学校关联起来,为学校的办学提供最直接 的经济来源。
二、充分调动泰北华文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因素
(一)充分利用多层面的关注,扩大华文教育影响力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洪流,国家发展日益开放、多元,泰北当年的历史也越来 越能够被更多人所知晓和理解。将其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尽可能客观地面对 过去,无论是台湾、中国大陆,还是世界各地的华裔都有越来越的人把关注的目 光投向泰北。我在支教中,了解到光是支教的志愿者就有来自中国广州、北京、 重庆、四川、陕西、辽宁、广西等遍布大陆许多个地区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还有 许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华裔志愿者。中国 的总领馆、侨办,台湾的侨务委员会等官方组织对泰北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和深 化。民间 NGO 组织——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于 2017 年已经着手对泰北华文教 育开展援助工作,2018 年7 月,我同灵山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志愿团一起对整个 泰北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走访调研。马来西亚的护杏慈善社于2008年即已介 入泰北华文教育援助工作。对于泰北华人及华文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章来自中国大 陆以及台湾地区,甚至是日本的学者文章也在逐年增多。这些来自于外界的关注 力量,都促进华文教育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各个华校需要将最真实的情 况展示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其困难,这样更有利于“对症下药”,有助各层 面都能帮助其往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不断累积社会资源,拓宽华文教育发展路径
随着泰北与外界的接触交流日益繁密,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路径也在不断拓 宽。以往华人村的孩子上完初中或高中,如果想要继续深造,一般都是去台湾学 习,而今人们已经把信息渠道拓宽到中国大陆,以及印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当地华人有的去马来西亚养鱼场工作,也有的去中国、韩国或印度尼西亚打工, 华人外出打工,使得信息流通更为顺畅,多元化的信息视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 地华人对于华文教育的认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文教育的发展。培中 学校的英语老师即是去印度完成了本科学业。目前民养村里还有两位年轻人在中 国留学,其一是赵茂轩同学在上海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刘富钦同学在云南师范 大学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培中学校与国内的三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 大学等学校都有过接触与联系,与台湾的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国立师范大学等高 校也有过接触。这些社会资源不断累积起来,不仅是培中学校,也是泰北华文学 校的基本发展模式,这些社会资源将进一步拓宽整个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路径。 因此,各个村都要更加重视资源累积的力量,不要放过任何能够将本村学生送出 去深造的机会,争取多培养本土人才,如此带动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发奋图强,对 于华文教育发展自然而然也会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三)逐步加深对中国大陆的认识,增强泰北华校的普惠性
在 2017 年中国侨办提供大陆简体版课本以前,整个泰北的华文学校所使用 的教材全部都是由台湾侨务委员会提供的繁体教材(泰北版)。自中国大陆于 2017 年对泰北投放简体版本“说话”与“汉语拼音”教材之后,据我了解泰北 绝大部分华校都领取了大陆版本的教材。而中国灵山慈善基金会已将对泰北华文 教育的改革纳入日程,目前所做的“泰北华文教育项目”已分别于 2018 年 9 月 9 日在腾讯公益、 2018 年 9 月 25 日在京东公益上线。
因此,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官方组织还是民间 NGO 组织,包括来在各行各 间的民间志愿者,正使得泰北华文教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包 括学者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其关注度。因此,泰北的各个华校需要进一步加深 对于中国大陆的认识,这样更利于将问题集中起来一一解决,也更有利于增强大 陆对于泰北华文教育扶助方面的普惠性。
第六章 结论: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泰北华文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与信息化对传统华文教育的冲击
全球化的程度越高,边缘华的程度越深,全球化已经加深了边缘化。①伴随 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即使是置身在高山峡谷里的华人村,无论大 人小孩,都时常可见到手机等网络工具,华文教育初期那些手抄课本早已成为久 远的记忆,电脑课等课程设置本就是当地华文教育一种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表 现,但同时也对华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而这些电脑等新型课程完全依赖 于支教志愿者来授课,对于本土的华文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 验。全球化时代,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 著。突出表现在:教育迅速普及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转变,教育资源 的多渠道、多途径趋向,教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指标,教育也是引起传 统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条件。同时,在文化领域,教育的作用更加重要而不可或缺, 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理解、应用和发展作用非同一般,而且能提升、创造和扬弃 文化。通过教育活动所培养的继承人或其产品,从间接作用而言,教育对社会文 化有着再生产的重要功能。②面对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传统的华文教学内涵 正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转变,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学会识认读写汉字就可以了,而 是更加注重汉语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会说会写只是一个基础,能够更顺 畅的交流,能够熟练运用在商务、贸易、旅游等行业里,才使得现今华文教育在 时代背景下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
“东南亚”概念及其知识体系的最初产生,并不是东南亚人的自我集体自觉, 而是伴随着西方殖民扩张产生的“他者”的创造。在东西方的对抗中,中国的“南 海”“西洋”“南洋”“东南洋”话语最终被西方的“东南亚”取代。 1967 年,东 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东南亚人的整体意识逐渐增强。而这种整体意识的形成也是 有赖于西方“他者”早期对东南亚概念的建构。从目前来看,对东南亚研究的人
①陈衍德 .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 [M]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 版, P60.
②祁进玉 . 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 [J] ,民族教育研究, 2008(6). 类学成果,多出自西方学者之手,中国和东南亚本土学者的声音依然缺乏。①虽 然在东南亚的十一国家里,只有泰国没有被殖民过,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西方国家 对其的产生的文化影响。甚至于“东南亚”一词最早出现在 1893 年美国牧师马 尔科姆(Howard Malcom)出版的《东南亚旅行记》(Travels South-Eastern Asia) 一书的书名上。然而,一直以来中国都并非文化输出的强国。西方是在 19 世纪 中叶,人类学建立之后就已开始了对东南亚地区的研究,而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 则始于 20世纪 30年代至40 年代,且中国在初期对东南亚的研究主是历史学的 资料性研究。可以说,东西方文化,单就东南亚研究而言就存在巨大悬殊,因此, 中国的文化输出方面也自然不能与西方国家同日而语,在海外文化传播与发展方 面也难免有所限制。
三、资源竞争对华人社会关系的影响
泰北的华人村因其具备共同的历史成因、教育情形,也面临着共同的华文教 育难题和发展困境,因此其管理与发展模式具备一定共性。但是在“大华文学校” 与“普通华文学校”之间其资源流通不够顺畅,比较欠缺共享互助意识。一般来 说,大家还是自顾自家的这村这寨,各奔前程谋出路的多,共同携手共进退的少。 各自的资源还难以达到进一步的流通和共享。这是未来泰北华文教育以及华人社 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此外,由于当地华人宗教信仰不同,交流互动中均以各自的信仰形成一个个 小团体,功利性相对明显。我在参加相关活动的时候发现,通常在活动的前半段, 把重要的讲话内容听了,该领的福利领取了,饭也吃过了,即使主办方安排的节 目精彩纷呈都没有人再留下来继续观看,大家都会一哄而散,各自回到自己的村 里去了,山高路远,回家路途遥远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一定的功利 心态。华人群体的凝聚力既取决于华人群体本身的组织力、向心力,也取决于外 部环境及与外部的联系。就华人自身而言,其凝聚力集中表现在能否以社会政治 团体组织起来,成为当地社会的政治力量。②可是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资源支持是 有限的,这就面临资源的竞争,从这一点上来看,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华人社会关 系。
①周建新,郝国强 . 人类学的东南亚研究:概念、成果与挑战 [J] ,民族研究, 2018( 11) .
②庄国土 .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P18.
第二节关于发展泰北华文教育的时代机遇
一、 创造华人村独特的文化特质,保持华文教育恒久的生命力
泰国的佛使比丘通过对佛学的再诠释和推广森林禅修运动,对佛教与现代生 活的关系、佛教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佛教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以及实践佛教的方式 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地解答,从而为现代暹罗(泰国)公民—文化身份的重构提 供了重要依据。①泰北华人身处在全民佛教的社会大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为发 展当地的精神文化象征符号而努力 ,其中不仅包含了佛教的信仰,还有基督教, 甚至还有少量的天主教以及其祖先崇拜等精神信仰内涵。每一个华人村可以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提炼出自己的文化独特性。譬如手制品,食品加工,茶艺,佛 饰等富有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而这些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教育模式, 甚至于教育理念才是华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最根本的发展源头。
二、 创新中泰文化契合路径,获取华文教育持久的创新力
多元文化教育及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政策的推行,有助于消除现行教育体系中 存在的文化偏见和文化歧视,从而消弭族群文化差别和加深族群或民族间相互了 解与信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丰富和保持;有助于发展和完善 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有助于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想架构。 ②作为补习性质的华文教育,需要进一步考量琴棋书画等文艺教育在华文教育中 的作用,而避免与泰文教育同等赛跑。长期以来,华文教育的模式是参照泰文教 育开展,但作为补习性质的华文教育,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重新思考自身定位。 文化课的学习已经从泰文教育中获得了,反而艺术教育新面向,有可能会为华文 教育中华人子弟的学习带来全新的文化发展路径。需要关注教育的情境性,也就 说,我们在分析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时,需要把社会文化情境纳入老师,在一个 更广阔的社会人文背景下探讨教育问题。③如果能进一步创新中泰文化的融合机 制,将硬性的泰文教育与软性的华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泰文课堂上获取相关 的文化课知识,而在华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熏陶,充分发挥中华传统 文化的情感与思想陶冶,必会华文教育发展带来崭新的发展面貌。“在华人民族 学文化圈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延续与变迁的有趣面向,这也是华人地方化经验
①龚浩群 . 社会变动之林:当代泰国公民身份的重构 [J] ,开放时代, 2014 ( 3 ) .
②祁进玉 . 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 30 年 [J] ,民族教育研究, 2009(5).
③资料来源:学人访谈 | 发展完善教育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访袁同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网,群学南开, 2018(05).
的一部分。这里,文化延续意指变化中的延续,地方化在表达上改变了延续的性 质,并结合了新的文化要素。”①陈志明老师在《华人民族学文化圈:世界华人社 群的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表明华人的文化延续事实上已经开始具备了多元的面 向,而华文教育也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中国文化学习的概念,在地方化经验过程 中,华文教育与当地的泰文教育,甚至于泰国的整体教育背景都使得华文教育从 形式到内容开始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现实性。也必将为华文教育发展带来更多元 的发展面向。
三、形成依托型战略发展模式,把握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虽然西方殖民者在历史上对东南亚有着长期的经营,使得东南亚一直是西方 人类学者深耕的土壤,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具有更加便捷的地缘联系以及历史命 运和文化联系上的共鸣,这为彼此学术研究的合作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共同提出的“大湄公 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 化交流与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目的, 中国和东南亚都将从中获得巨大发展。②正是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泰北的华文教 育也必将迎来前所未的发展机遇。通过小群体依托大社会,小文化依托大文化, 小国依托大国,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战略发展模式。
①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P12. 周建新,郝国强.人类学的东南亚研究:概念、成果与挑战J],民族研究,2018(11).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The Chin-Ho(Yunnan Chinese)Caravan Trade with North Thailand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The history of Asian, 1987.
[2]Ann Maxwell Hill .Familiar Strangers:The Yunnan Chinese in Northern Thailand, unpublished PhD.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inpaign, 1982.
[3]F.W.Mote, The Rural“Haw”(Yunnan Chinese)of Northern Thailand, in:P, Kunstadter(ed), Southeast Asian Tribes.Minorities and N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4]G.w Skinner, 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An analytical Histor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7.
[5]Alice B.G.Wei, Moslem Rebellion in Yunnan(1855-1873).unpublished Ph.D.thesis.University of Chicago.1974.
[6]安德森.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全球[M],江苏:译林出版社, 2012.
[7]埃德蒙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重 印) .
[8]陈传仁.海外华人的力量:移民的历史和现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 社, 2007.
[9]陈衍德.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 版.
[10]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一一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北 京:商务印书馆, 2012年.
[11]段颖.泰国北部的云南人 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2]龚浩群.信徒与公民:泰国曲乡的政治民族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9.
[13]何平.东南亚民族史[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14]孔飞力著,李明欢译,他者中的华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5]李原,陈大璋.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 司, 1991.
[16]陆益龙.嵌入性适应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6.
[17]刘黎芬.异域留踪[M].泰国清莱府美赛印刷厂,2015.
[18]马翀伟.秋千架下:一个泰国北部阿卡人村寨的民族志[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19]麻国庆.山海之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0]玛乔丽•肖斯塔克著,杨志译.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21](泰)通猜•威尼差恭.图绘暹罗一一部国家地缘机体的历史[M],江 苏:译林出版社, 2016.
[22]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23]杨锡铭.潮人在泰国[M].,潮州:艺苑出版社,2001.
[24]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 民出版社, 2004..
[25]袁同凯.教育人类学简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26]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7]张锦鹏. 从逃离到归附 泰国北部美良河村村民国家认同的建构历程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二、期刊
[28]曹云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家间关系的视角J]. 东南亚研究, 2015(1).
[29]陈祥光.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特点分析与支持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 坛, 2016( 6).
[30]龚浩群.社会变动之林:当代泰国公民身份的重构[J],开放时代,2014 ( 3).
[31]韩国鐄.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北音乐传承的比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 ( 3 ) .
[32]黄启庆、吴雁江.泰北华人村华语状态及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江西科 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2).
[33]韩晓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华文教学的本土化转型J],云 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3).
[34]刘黎芬.泰北华文教育之现况及展望J].世界日报,1994年11月25日至 28 日 .
[35]马翀伟,张雨龙.对泰国北部山区一次村民选举的人类学考察[J]],广 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
[36]聂志.泰北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J].哲学与人文科学辑, 2011(S1).
[37]祁进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J],民 族教育研究, 2008(6).
[38]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39]齐春红,杨育彬.泰北地区云南方言语法变异情况考察J].云南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1).
[40]邱超元. 泰国清莱府美塞县华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一以美塞高级 中学及其周边华文学校为例[J], H19, 2015(5).
[41]邱少华.第二届“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八桂 侨刊, 2015(12).
[42]魏国彬、周伦.泰北华人村华文教育的发展变迁一一来自泰国金三角地 区的田野调研系列报告之一J].保山学院学报,2013(4).
[43]许志惠.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 2008(3).
[44]严奉强,陈鸿瑶.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深圳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7).
[45]杨文安.泰北云南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探析J],思想战线,2011(37)
[46]杨新新. 经济、社会、文化资本与学校的发展一泰国清莱山区华文学校 的分化探析J].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18 (6).
[47]周建新.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划分及相关问题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2018( 2) .
[48]周建新,郝国强.人类学的东南亚研究:概念、成果与挑战[J],民族研 究, 2018(11) .
三、学位论文
[49]陈卿卿.泰北华文初级教材《华文》(泰北版)研究[D], 2013(5).周玉. 东盟六国华校办学经费及华文教师待遇问题调查研究[D], 2017(5).
[50]段彩云.泰国泰北忠贞中学华校的个案调查研究[D], 2016 (5).
[51]金雅.泰北华文民校汉语鮮发展现状研究[D], 2016(5).
[52]郝琳琳.泰国北部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D], 2011.
[53]李祺.泰北云南籍华人融合问题:以美斯乐为例[D], 2015(5).
[54]聂志.泰北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D],哲学与人文科学辑, 2011(S1) .
[55]邱超元. 泰国清莱府美塞县华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美塞高 级中学及其周边华文学校为例[D], 2015 (5).
[56]韦丽娟.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2012(5).
[57]王涧芳.泰国清迈皇家大学汉语系教学现状调查与(中文)研究[D], 2015(5).
[58]许淼. 泰北高校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研究—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角度考察[D] , 2011(6).
[59]周玉.东盟六国华校办学经费及华文教师待遇问题调查研究[D], 2017 ( 5).
[60]詹怡苓. 播散希望的种子:泰北慈济学校的设立与华语文教学问题之探 究[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11 (6).
[61]林明明.泰国清莱府之中学汉语教育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之研究[D],国 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1(7) .
[62]林书华.泰北地区华校教学现况与教师发展需求之探究[D],台湾中国 文化大学, 2011(12) .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deyu/6567.html

上一篇:体育元素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以北京华文学院东南亚华裔青少年 “中国寻根之旅”为例

下一篇:战后印尼“同化政策”对华文教育的影响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