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高校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辅导写作、博士论文写作发表、硕士论文写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发表、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英文论文润色的服务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

发布时间:2022-08-17 09:51
一、研究缘起
(一)我国幼儿体育发展政策落实的不足
随着我国“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健康中国 2030》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观念的提升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幼儿体育将迎来黄金发展期。《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和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要注重幼儿体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幼儿心理健康。但是,目前我国对幼儿体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动作技能的发展、体育活动现状、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上,较少的指向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和对幼儿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研究。在幼儿园中,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课程时更多的考虑的是幼儿动作技能的习得,也很少考虑到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的作用。

(二)情意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多元价值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这三个文件对于幼儿体育的规定强调的是在生活适应方面,幼儿体育有重要的作用,注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运动体验、情感的培养、意志品质和积极个性的养成,体现了情意教育观。情意是幼儿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情意教育对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意教育的视角研究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必然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的本质要求,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动因,也是“终身体育”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情意教育可以预防学前教育“小学化”,促使幼儿在学前期健康发展。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阶段,在幼小衔接阶段不只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和他人的交往、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力等。而在这些方面的学习离不开情意因素。情意教育可以在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培养
幼儿的良好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为以后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三)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是大班幼儿社会性养成的重要途经
据研究表明,大班是幼儿社会性态度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巩固期。在这一阶段,幼儿逐渐了解和学习这个社会所要遵守的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并寻求与他人建立联系,形成良好的情绪表达力和意志力,为他以后适应社会作准备。而这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包含着情意因素即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可以通过情意教育锻炼幼儿的情绪情感,培养幼儿的自信力、坚持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也可以给幼儿建立轻松自由的氛围,遵循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去体验和建构合作、尊重等社会性发展关系,提供给幼儿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学习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培养社会意识。因此,大班幼儿体育活动在情意教育视域下能够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他们的情感觉察、表达和调控能力,养成良好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培养坚强自信的意志品质。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与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力图说明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情意教育下的体育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在理论层次下的联系。丰富了幼儿体育心理学和幼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建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实践意义
首先,从情意教育视角进行体育活动,可以防止对幼儿心理发展、生理发育等忽视,能够有效避免幼儿体育发展出现成人化、过度的游戏化等倾向。同时,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社会性的发展,并使幼儿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理念的实现奠基。其次,幼儿园教师可以把该体育活动课程进行应用和推广,为体育活动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操作性策略。目前我国近 25 万的幼儿园中约 95%的幼儿园是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的[1],研制出一套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方案至关重要。
三、文献综述
(一)情意教育的相关研究
1.情意教育的产生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始了“反智运动”,反对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等智力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反智运动”背景下,情意教育诞生了,它意味着反对教育经济主义,改正教育科技取向和优化教育个性化[2]。西方的情意教育思想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具有较浓的心理教育的范畴。认为情意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情绪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并对学生自尊、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给予帮助。在我国情意教育思想是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全盘西化”思想席卷中国之时,梁漱溟先生在大片支持西化的喧哗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进行对比和审思,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形成了情意教育思想[3]。梁漱溟认为情意教育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不仅要帮助人掌握求生的本领,更要帮助学生找到生活的本意,思考生命的价值[4]。综上所述,西方情意教育和我国情意教育都是为了转变教学观念,从重视知识的学习到重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为之后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2.情意教育的作用
1965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B.Bloom)认为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有密切联系[5]。他认为情意不仅要在哲学、心理学层面进行解释,还应包括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等。布鲁姆认为学生成绩的差异的四分之一可由个人情感特质加以说明,认知对情意起决定作用,同时情意对认知也有巨大的反作用[6]。1979 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尼尔(H.F.O'neil)和施皮尔伯杰(C.D.Spielberger)把情意方略和认知方略放到同等位置,在学习中,情意方略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7]。1983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弗大学教授加德纳明确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情感智能具有重要作用[8]。
 
现如今,多元智能理论已经得到了广大的普及和发展,情意教育深度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习及生活。肖祥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情意,情意可以对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保持健康、积极的情意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提升生命的价值[9]。幼儿的认知需要情意进行启动,在幼儿所面临的情境中,情意决定了幼儿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时所需知识的选择[10]。综上所述,情意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培养人们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情意教育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3.情意教育的本质
梁漱溟先生认为知识教育是对世界的认知,认识的主体是静态的,不流动的,而情意教育是动态的,让人们更加注重生命自身的价值,使人们生活的更好。情意教育和知识教育相比,情意教育是生活的本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知教育是工具。如果工具弄不好,生活也不会发展好,把生活本身发展好,那么工具就没有了它的用武之地[11]。综上所述,梁漱溟先生的情意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人生活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直面生活、尊重生命,通过教育能够让人去感受生活的本质、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最终实现自我价值。4.情意教育的目标情意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自由的人”,情意和认知同等重要,情意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因素包括理智、知识、技能,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情意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统一[12]。情意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者对某方面的兴趣来体现他们的情意特征[13]。我国学者肖祥认为,情意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中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意观,培育情意能。情意教育要锻炼学生情绪情感察觉、控制和表达的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4]。学前期是幼儿情感的奠基期[15]。幼儿时期的情意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即情感目标、情感能力目标和意志品质目标[16]。4综上所述,幼儿情意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5.情意教育教学设计
情意教育最著名的教学设计方式是 Krathwohl 分类法[17]。Krathwohl 分类法是由布鲁姆等人所设计的,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接收、响应、评析、组织和内化,层次的高低和情意行为相关,情意行为是简单的,那么它的层次就会低;情意行为是复杂的,不易理解的,那么它的层次就会高[18]。情意行为具有顺序性、连续性的特点,是通过接受外界的刺激到内化为自己品格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情意教育需要教师有明确的目的,系统连贯性的进行教学,使学生接受的内容是有体系的[19]。Young(2009)认为,学习发生是从文化角度出发的,所以在进行课程或活动设计时必须考虑文化,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20]。在进行情意教育时,教育者应该思考文化问题的影响,澄清文化刻板印象,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思维,只有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意教育才能达到其最终目的,即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性格[21]。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情意教育活动设计时在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以遵从 Krathwohl 的设计方式,考虑我国幼儿的文化需求,以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

(二)幼儿体育的相关研究
1.幼儿体育的作用
我国非常重视体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教育部颁布的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对幼儿体育的教育目标有着非常明确的说明和规定。例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2]。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注重幼儿体质发展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23]。这些文件都着重重视幼儿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运动兴趣等方面。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些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幼儿身体素质方面,许慧敏指出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幼儿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上肢、下肢等大肌肉动作以及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24]。在幼儿的人格发展方面,Siedentop(1994)提出,体育活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经验,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游戏能力,而且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加速其个人成长,形成责任意识[25]。庞建平认为,幼儿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和认知的发展,有助于幼儿人格形成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发展[26]。在幼儿认知发展方面,吴雪玲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发展幼儿认知能力,学习社会规则和科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幼儿与伙伴进行交流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7]。在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培养上,何灵芝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运用体育器材做体育动作,可以很好的刺激幼儿的感官,加快大脑髓鞘化的形成,进而使幼儿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强,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28]。在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上,韩流、李丹指出,体育活动的规则可以改善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并且体育活动中合作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29]。综上所述,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身体素质、人格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幼儿体育的内容
1989 年,日本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体育活动内容即(1)体育游戏类型的多样性。(2)加强户外活动。(3)幼儿积极投入体育活动。(4)注重体育活动内容安排的节奏。(5)注重幼儿健康管理,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6)体育活动安全性预防知识[30]。美国户外活动器械种类较多,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发展合理的选择器械,注重体育活动多样性,让幼儿积极进行如走、跑、爬、推、跳、滑、攀登等游戏,使用攀登架、球类、滑梯、平衡木等运动器材进行体育活动,也注重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会举行接力赛、障碍跑等活动[31]。德国早期的幼儿体育活动使用福禄贝尔制作的恩物作为体育教具,内容有游戏和作业,现在的幼儿体育活动是由体育游戏、韵律活动和动作技能构成[32]。2001 年,我国在《幼儿园体育》一书中把幼儿体育活动进行了分类,分成基本动作和基本体操,基本动作以简单的走、跑、跳、攀登、抛等动作为主,基本体操分为徒手操和轻器械操[33]。在 2006 年《幼儿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一书中指出6我国体育活动在 2001 年基础上增加了体育游戏,并且增加了体育器械的种类[34]。现如今,在幼儿园中的体育活动中,包含了早操、基本动作和体育游戏三类,体育游戏增加了篮球、足球等项目[35]。体育游戏类活动更加多样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增加幼儿活动主动性、积极性。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转变,逐渐形成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内容。


3.情意教育下的幼儿体育
Katz 等人(2003)认为将情意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计划很重要,情意教育有助于学习过程的完整性[36]。情意教育的主要关注点是学生的个体发展,情意教育的作用是以不引人注目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和影响学生[37]。体育活动既能促进身体发展,也能促进情意发展,身体发展和情意发展具有相互作用关系,促进身体发展的活动能够促进情意发展,促进情意发展的活动也会影响身体发展[38]。情意教育视域下的幼儿体育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心理学表明,身体健康和情绪情感的好坏有着巨大的联系,长期处于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中的人身体更加健康,而长期处于消极情绪情感中的人免疫功能会下降[39]。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其良好的情绪情感,应长期给予他们快乐、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情意教育视域下的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以完成动作的教授为目的[40]。情意教育视域下的幼儿体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前段,如果要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就要让幼儿有困难和挫折的经历,以其锻炼他们的意志[41]。综上,情意教育下的幼儿体育加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从情意教育的视角研究幼儿体育,有助于幼儿终身体育理念的实现,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然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研究的本质要求,也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动因。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发展历程
(1)国外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20 世纪初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开始萌芽。美国史密斯(M.E.Smilh,1932)在 30年代完成了一项观察研究,研究通过收集大量的儿童语言,使用评定的方式进行分析,发现了儿童提出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20 世纪 40 年代,家庭氛围和家长对儿童的社会性影响研究热烈,鲍姆林德认为权威型父母建立起的亲子关系更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发展。霍夫曼研究发现,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如果运用惩罚的方式,幼儿道德规范的内化会受到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儿童社会性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涌现出了更多样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观点和内容的选取上更广泛。很多学者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切入,运用多变量进行分析,注重外部效度,强调多因素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2)我国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快速崛起,1992 年王振宇等人发表了《儿童的社会化教育》,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首先需要关注幼儿自我发展,自身主动性的发展,其次需要培养社会规范,学习社会的规则,为之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42]。陈会昌认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需从 7 个方面进行培养,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概念,自我认知,让幼儿了解自己,其次要培养幼儿社会技能、社会认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会性情绪,最后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43]。王健敏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责任心、合作性和自制[44]。
综上,从 20 世纪出到现在,国内外幼儿社会性发展迅速,在角度、内容、观点等方面研究进行了较广泛研究。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一是,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该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将他人行为或价值观内化成自己的而进行发展的,儿童时期他们模仿父母,把父母对自己的约束、习惯、价值观等进行内化,形成自我理想,能够在社会化过程中控制他们的行为。该理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二是,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该理论认为观察模仿强化等方式可以进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学习,个体在经历复杂的道德与行为时会通过认知因素和
自我调节进行解决。该理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三是,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该理论把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当作研究对象,关注儿童认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要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因素。3.体育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1)国外的研究美国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活动时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发展幼儿的个性,养成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日本的体育教育发展的较好,主要是因为注重幼儿体育的法规建设、顺应儿童自身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日本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更加注重幼儿情绪情感体验,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对活动产生兴趣。日本的幼儿园每学期会进行自然适应性的体育活动,例如“薄着教育”,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气候与自然亲密接触,同时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发掘幼儿自身的潜力。

(2)我国的研究幼儿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其观察力、沟通能力等多种能力发展,对于幼儿智力与非智力都存在促进作用。石庆英对体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活动时没有事先预设有关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对体育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认识不[45]全海英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幼儿良好的个性,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激发愉悦的情绪[46]。综上,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密切密切,科学合理的运用体育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但我国研究现状表明部分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没有预设社会性发展目标,幼儿体育活动中社会性发展还需完善。4.情意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包含情意因素。情意教育的重点是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意志、兴趣、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幼儿对某方面的兴趣来发展其情意特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化心理特征,幼儿对社会进行初步感知,体验社会情感、扮演社会角色、建立初步人际关系的过程[47]。阿德勒提出,情绪情感的发展使幼儿能够产生社会情感,能够与他人行为一致并产生合作,产生社会性倾向[48]。全海英提出适中水平和适宜调节的情绪反应会促进幼儿的亲社会性反应[49]。学前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分为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社会认知与社会情感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但是社会情感的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幼儿社会性内部结构不稳定,这为社会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情意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进而加强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使其与社会认知发展保持平衡,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情意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态度,积极的态度会使幼儿积极的面对发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意志品质对幼儿个性的养成以及在社会中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意志力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情意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价值观是幼儿社会化方向的重要指引。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情意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幼儿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幼儿的个体发展,对其社会交往,进入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综上,情意教育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情意教育是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把情意教育融入幼儿的活动,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初步社会化的形成。

(四)已有研究的述评
西方情意教育和我国情意教育的产生都是为了转变教学观念,从重视知识的学习到重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为之后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情意教育的作用、目标等都有着较系统的研究,都认为应把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放到同等位置,情意和认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我国教育政策也重视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并不理想。国外的幼儿体育发展较早,尤其是日本、美国等国家有着健全且规范化的幼儿体育内容模式,非常值得我国进行学习和借鉴,我国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转变,加强了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关注,注重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但是目前幼儿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目光较集中在对动作技能关注,较少的注意到体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高校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辅导写作、博士论文写作发表、硕士论文写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发表、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英文论文润色的服务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的服务和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的烦恼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xiaoxueshuxue/3063.html

上一篇:健美操联合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健康 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平顶山市高校开展珍珠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