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 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7 13:51
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1.1选题依据 .......................................................1
 1.1.1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1
 1.1.2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1
 1.1.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需要 ............................... 2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2.1研究目的 .................................................4
 1.2.2研究意义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6
 2.1相关概念解读 ...................................................6
 2.1.1体育教学内容 .............................................6
 2.1.2课外体育活动 .............................................6
 2.1.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7
 2.2国内研究现状 ...................................................8
 2.2.1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8
 2.2.2学校体育与课内外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 12
 2.3国外研究现状 ..................................................13
 2.4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6
 3.1研究对象 ......................................................16
 3.2研究方法 ......................................................16
 3.2.1文献资料法 ..............................................16
 3.2.2问卷调查法 ..............................................16
 3.2.3访谈法 ..................................................18
 3.2.4数理统计法 ..............................................18
 3.2.5归纳推理法 ..............................................18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9
 4.1体育课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19
 4.1.1体育课程设置情况 ........................................19
 4.1.2体育教学内容开设情况 .................................... 20
 4.1.3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 .................................. 22
 4.2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3
 4.2.1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 23
 4.2.2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内容 .................................... 24
 4.2.3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 25
 4.3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6
 4.3.1体育基础知识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6
 4.3.2体育运动技能获得水平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0
 4.3.3体育运动负荷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4
 4.4学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调查与分析 ............................ 37
 4.4.1学生对体育运动作用的了解 ................................ 37
 4.4.2学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 .................................... 38
 4.5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的改进对策 ............................... 39
 4.5.1增加相关的体育基础知识 ................................. 39
 4.5.2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39
 4.5.3加强课外活动技能指导力度 ............................... 39
 4.5.4提高课外学生体育运动认知 ............................... 40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1
 5.1结论 ..........................................................41
 5.2建议 ..........................................................41
 5.3研究不足与展望 ................................................42
参考文献.............................................................43
附 录.............................................................46
致 谢.............................................................5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4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依据
1.1.1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等这些热点词的出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其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问题也成为了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为了促进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国家发布的体育相关政策一步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等体育课程各方面做了重要指导,提出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的联系,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0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学校要制定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方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健康为目标,完善学校体育与健康的工作计划;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结合,以保证学生正常的参与课外体育锻炼。[2]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在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和赛事体系的建设等体育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性指导,旨在整合校内、校外共同力量一体化推动学生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3] 从这些政策的发布情况来看,体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社会、学校和家长从之前只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到如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转变;从之前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教师若有若无的状态到现在开足开齐、配齐配强的飞跃提升,都在一步步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1.1.2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教学更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在课堂上一味传授教学技能,不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兴趣程度,另外一节课的时常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结束大部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只能达到泛化阶段,巩固和提高只有
- 1 -
第一章 引言
在课下自行练习,但是课下也没有相关持续性的指导或者继续巩固技能的平台,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或者只是为了成绩的合格进行机械式练习,没有从内在思想层面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忽视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因此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已经不满足于当下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六字方针、“体教融合”理念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国家对学校体育创新的支持举措在一步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完善和创新学校体育教学,将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资源进行融合,拓展学生锻炼的时间和空间,保持学生强身健体的可持续性,提高学生参与比赛和运动的兴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1.1.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需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学校中各个科目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在体育教育中也要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正在逐渐得到完善,体育教育中也提升了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运动技能学习与锻炼习惯的培养,也逐渐改善体育锻炼的物质硬件设施条件,但在学生们的体育健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方面却没有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依然不经常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间歇性、不确定性,这是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目标实施中最为关键和薄弱环节,也是一直在解决却解决效果甚微的问题。学生的体质健康要持续性地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要有终身体育意识和自主参与锻炼的习惯,根据查阅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不能只依赖于学校每天组织的课间操以及体育课,对这些活动的安排力度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习惯所需要的力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只有学生本身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才会想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所带来的益处,也就更加了解体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而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调动并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可持续性热情等方面都是学校体育要解决的问题。
- 2 -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观点,学校虽只是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也不能忽略学校阶段在体育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要重视这一阶段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的事,那么体育活动将不会存在于学生的成年阶段。[4]以此得出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2020年《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了要丰富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各阶段学校成立体育代表队,扩大校内校级体育竞赛的覆盖面,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学会享受乐趣、增强体质。但是现有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能令学生保持持续性的运动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在课下基本上没有得到巩固,大部分学生在课下不会去进行课上所学的体育项目,等到下节体育课上课时已经把上节课所学内容忘掉了七七八八,进而影响了体育课的学习进度和质量,长此以往等到学期末结束,学生虽然能掌握这项运动技能但是并不熟练,随着时间推移基本的运动技能都会忘记,更不必说具备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所以课下没有良好地巩固课上所学的运动技能,导致下节课的运动技能也跟不上,最终不能参加体育比赛或者参加了比赛由于技术不熟练导致比赛落都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影响对终身体育的坚持。 保障学生在课下能延续课上所学内容,不仅要有相应的课外训练环境还应该要有学生展示运动技能的平台,因此如何将体育课堂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地联合,让学生主动地将课堂所学内容延伸至课外,实现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成为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分析,目前课外体育活动受重视的程度也逐渐加强,但学生自愿参与的效果却不好,有的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的锻炼平台,在课外建立了各种社团俱乐部,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促进学生体育一体化学习,当前一体化教学尽管涉及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没有足够的教学实践的考验,只是有些学者根据自身学校的条件通过建立统一管理方式将课内与课外进行衔接,但其具体操作模式也并不明确,相关理论与实践还尚不成熟。有些学校为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通过延长课外体育训练时间或聘用相关技能教练对锻炼的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因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没有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做基础,所以可能导致很多学校老师或学生对一体化没有明确的理解,因此学校也无法
- 3 -
第一章 引言
更好地将课内与课外的训练进行合理高效的联合。基于以上所述现状,本文尝试对普通高校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现状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学校体育课内与课外的一体化发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为学校体育迎合新时代发展提供思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现状进行探究,一方面通过对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设置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学生分别在课内和课外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获得方向以及学生分别在课外与课内进行的身体体能的锻炼三个方面,探讨学生在体育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为以后学校体育一体化推进学生体育锻炼和举办体育竞赛提供思路。

1.2.2研究意义
1.2.2.1理论意义
 大学时期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这个时期高校除了要注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要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观念和自主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从 2002年开始国家相继发布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关文件,教育部和学校有关部门也制定了落实加强体育锻炼,不占有体育课等具体举措,但是还会存在体育硬件设施不完善,课下没有锻炼空间和相关技能老师的指导平台,以及场馆商业化等诸多现象,这些情况也制约了学生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创新和完善传统体育教学,课内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延续和创新,从众多文献中发现目前国内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内容较多,但对于大学生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现状的研究很少,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水平和运动强度在课内外一体化的现状进行调查,为高校深入推进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促进学生勤练常赛达到形成终身体育目的提供依据。
- 4 -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1.2.2.2实践意义
学校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为延续学生的运动能力,学校提出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它一方面让学生的身体活动不局限于体育课堂,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在多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思想和技能基础。因此推进学校体育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有利于现下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课内与课外结合,更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与课外大学生体育活动实现对接,促进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平台。文章首先对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与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进一步分析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和运动强度在课内与课外达到一体化的情况,得到的研究成果为高校更好地推进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5 -2.1相关概念解读
2.1.1体育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和专家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定义莫衷一是,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其的观点。《教育大词典》中提出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的内容总和;[5]毛振明也曾在著作中提出体育教学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所设计出来的,经过融合学生们发展的需求和现实教学条件改造,最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等形式传授给学生;[6]陶景阳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进行解释,“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体育基本知识和身体练习两个层面,是学生通过教师教学学习到的相关体育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总概括”;[7]金钦昌认为:“体育教学内容就是按照现代社会主义所需要的育人目标,把丰富的教学内容设计到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当中,它们既包括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理论内容,又包括各种组合形式的锻炼身体的实践内容 ”。[8] 沈建华也曾对其进行定义“体育教学内容是在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
标的指导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传授给学生们的各种有关体育的健康卫生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的总称”。[9]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编排分类中体育教学内容可以根据运动项目分为:篮球、足球、排球等内容,也可以根据人体基本运动能力划分,例如跑、跳和投掷等。根据对以上专家和学者们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定义进行理解总结得出:在理论知识层面:体育教学内容涵盖健康体育知识、安全卫生常识、运动情感和保健等理论内容;在能力层面: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锻炼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在运动实践层面:通过教师教学,学生们学习运动技能、运动战术和锻炼身体素质等;这些内容是学校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的需要被设计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中,学生们再通过教师讲授学习到的各方面内容的总体。


2.1.2课外体育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提倡,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关于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也有许多。《学校体育大辞典》中对课外体育活- 6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动的解释是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周登嵩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是相对于体育课堂而言的,是课堂的补充部分所以也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10]李祥在著作中提到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课外体育活动,它与体育课堂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总体,具体可以分为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课外运动竞赛三个方面。[11]潘绍伟在范围上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之外在校内进行的活动;从目的层面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健身娱乐的体育锻炼;第二种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主要体现在参与比赛的学生身上;第三种是为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12]根据学者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界定和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得出: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是体育在课堂之外的延续和补充内容。总之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界定不是亘古不变的,它会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扩大空间范围,与学校体育课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

2.1.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现代社会“一体化”这个词语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实施策略,因此对其的概念界定也较为繁多。根据文章研究的内容,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出发对其概念进行查阅,发现国内关于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有许多,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吴康宁认为,课内外一体化主要是指课内与课外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互为补充,实现其教学目标的一致。[13]尹继林在其文章中提出课内外一体化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下,在学校体育条件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在体育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中参与某一项运动项目,以这项体育项目为教学内容,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载体。[14]须晓东在《有关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一文中认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课内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外的体育活动中为主体,对体育课内容再进行课外巩固,可以使课内、课外达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15]赵宇红经过进行实 验研究指出课内外一体化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上主要传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积极拓展与之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的知识点,为学生进行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奠定基
- 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础;在课后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便于学生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掌握与巩固,促进学生技术与战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6]
查阅大量学者相关研究发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包含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本文结合 2002年《纲要》提出的相关内容和所查文献的结论,对体育课内与课外一体化进行理解:课内外一体化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发展学生自身的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目标,在课堂以学习体育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为主,并将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或技能延伸至课堂之外学校之内,为学生自主从事课外体育训练、校外体育活动奠定运动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综上所述,通过对上述体育教学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理解,可以看出课内外一体化是将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手段,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桥梁。推进体育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是根据外部教学条件和不同阶段指导思想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趋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锻炼的时间与空间,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融合后共同营造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提供途径。


2.2国内研究现状
2.2.1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2.2.1.1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来源研究
通过使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万方等搜索引擎,以“课内外一体化”为关键词和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最终查到最先出现“课内外一体化”相关文献一词是《从农村实际出发抓好教学领域改革——吉林省农安县腰道村学校教学改革调查》 一文中,文中从利于学生充分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课内外一化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加大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力度,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17] 有关文献中提到 1979年国家提出除了每周两个学时的体育课外,课余体育还应该包括早操活动,这表明课内外一体化已经有了第一步的开端。21世纪之后关于- 8 -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开始大量出现,查询相关政策文件发现“课内外一体化”思想的主要来源 2002年《纲要》,为了改善学生不参与课外锻炼的现象,文件中提出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课程中也要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使课内外的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学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一词出现在 2012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在落实加强学校体育重点任务工作规定中提到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主体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因此要连接两者之间可以互通的内容,将二者进行一体化的整合。
[18]
2.2.1.2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对查阅资料文献的结果进行整理,发现关于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对课内外一体化进行结构的构建研究;第二个方面是关于课内外一体化在学校体育中的实施路径研究;第三个方面是对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效性的研究。
(1)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研究。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结构上,张建宇在《学分制下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应该具体安排体育课堂与课外活动的结构,让课堂教学的学时数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达到一个合适的分配比例。[18]
马凯,贾亦帅在《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中的观点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以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为目标,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设置体育选修课和必修课,并设置单项体育项目俱乐部以及比赛,另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手法来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20] 秦洪敏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文中提出课内外一体化首先要确立体育课程理念明确课程追求;课程方面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校内存在的体育资源以及校园各种体育竞赛项目进行整合统一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目标方面提倡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的目标进行融合,随后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将基础目标具体化,内- 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容方面分为基础内容(体育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基本的技术战术等)和拓展内容(竞赛技能内容、展示活动),两者进行组合相互协调奠定学生基础知识。 将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作为一个整体 ,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运动时间为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21]党杨提出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可以根据学业考核达标、兴趣发展和处方性三个方面的需求,利用课下在校时间对课上内容进行学习锻炼,同时利用智能化平台作为教学载体、体育社团辅助课外体育兴趣、强化学生的锻炼目标等方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22] 李慧认为构建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以心理、身体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融合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打破单一课程设置局面,支持制定“四阶段五形式”的课程设置模式,教学中以学生兴趣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内容,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23]通过对以上关于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者从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构建一体化模式,经过分析这种构建方式在理论上是好的出发点,但却忽视了构建模式过程中由现实造成的复杂性。


(2)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路径研究。
周宇斌在《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一文中提出,课内课外结合按照教学模块的学时分配和考核比例分配两种形式,其中学分又分为课内学时课外学时,考核比例按照平时成绩 60%和期末成绩 40%进行划分。[24]尹念龙通过 4年对 1400名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进行实验研究,最终得出结果提出学生逐步接受学校所实施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最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度都有显著提高。[25] 张勤首先对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最后提出体育社团也是体育课程向课外延伸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强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育社团间的互动。[26] 史传华根据调查学校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现存的问题,提出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现代教学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有在教学过程和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们的表现,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更进一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27]
- 10 -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于今池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路径研究》中提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课上教师以技能学习为中心,课下给予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而且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课外体育比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28]关于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施路径的研究中,经分析大部分学者提倡课堂以技
能教学为主,课下以学生们的需求和兴趣建立相应的体育社团、俱乐部或组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这些路径的研究旨在增加学生课下的锻炼渠道,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平台,但忽略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学生运动强度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

(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效性研究。
钱宗梅构建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在网球选项课中进行实证,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发现“课内外一体化”可以形成相互交错纵横的大课程结构体系,不但能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教学的途径,也能有效开发课堂与课外网球教育的功能,使课内外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进而扩大教育的功能[24] 吴立柱、司鹏巧对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构建后用实验法对其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果表明: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的效果,也能提高对健康体育的了解程度,同时在培养社会适应力和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30]孙玉宁在《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效果分析》中阐述了课内外一体化带给学校的现实意义,她指出“课内外一体化”综合课外和课内各种体育元素,将会给学校体育带来新的活力,保持高校体育可持续性的教学效益,也是体育教学转变的一个突破点。[31] 刘衡升提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关键在于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从教学观念、打造的专业化的团队和增加教学的投入,充分实现体育教师的价值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0迟铄在一文中提到课内外一体化有利于学校公共体育的教学改革创新,一体化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使课时分配更加趋于合理化,考核形式多元化,但是还需加强课内、课外的联动机制,增加体育场馆设施,争取教学资源最大化。[33] 谭曙辉尝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并加以验证,提出课内外一体化结合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个性化,符合大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
- 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的内容,也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适用的模式。[34] 陈天霞、陈新华在对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效性进行研究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体能和认识能力分别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35] 关于学者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效性研究方面,大多数针对某一项目在采取一体化模式构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得到的结论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励学生运动兴趣,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学生们日常也能自主健康生活的目标和能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基本运动条件的程度影响的挖掘力度不够。综上所述现代学校体育提出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体教融合发展体育后备人才这样的目标,需要继续创新和探索课内外一体化,因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使课堂教学联接着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训练,丰富了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锻炼人数,有利于发掘具有体育运动的人才。

2.2.2学校体育与课内外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学生的体质健康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学校体育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思想使体育不再是学校这一个阶段的事,不能只强调现阶段的效益,要追求长远效益和阶段效益的结合,它更贴合于现代社会对体育的要求,扩大了体育教育功能和目标,使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不再局限于现实传统的某个项目的具体目标,已经开始融入现代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身体、心理和认知三个方面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阶段抓住塑造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最佳时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进而发展身体协调、速度、柔韧等各方面素质奠定学生身体基础;心理 基础指学校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应该让学生在终身意识的前提之下,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产生热爱,进而养成习惯最终回归于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的体育认知基础既包括各种体育健康知识也包括科学地锻炼方法。[36] 终身体育不仅要求学校体育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新体育知识,而且要拓宽体育基础知识的来源范围,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新型体育项目以及国家级体育竞赛项目进
- 12 -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行改造,丰富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当中,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大学生形成广泛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由此可以不断积累各方面的体育运动技能,形成他们自己运动技能特点的同时丰富他们的运动情感。
[36]
 新时代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进步,体育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下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国家提出学校要开足开齐体育课,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竞赛等意见,旨在学校营造浓厚的体育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传统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体育技能在课后得不到良好的巩固和提高,导致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不高。另外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关键是要具备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能够清楚的了解体育运动不仅能给自己带来身体上的健康,还能带来心理上的健康,他们才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课内外一体化倡导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结合,不但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巩固,而且有助于体育知识在课外得到运用;另外课堂外可以融合各种现实生活的不同情景,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发挥,也能进一步推动体育知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因此课内外一体化可以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延续学生们的运动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总上所述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要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一方面要融合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社会体育中全民健身的目标,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贴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融合,整合学校和社会的体育资源,举办多种体育竞赛和俱乐部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体会运动的魅力,进而产生运动兴趣,不但为发掘体育人才提供渠道,也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增加体育兴趣和提高体育运动认知。

2.3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具体的提出课内外一体化,但是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必修大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布莱恩大学课外体育锻炼有下列三种形式:课内俱乐部、课外俱乐部和内外结合俱乐部,这三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会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模式,因目标不同所以每一种教学模式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第一种是在课
- 13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内教育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第二种在课外更倾向于学生体育运动文化的培养;第三种内外结合形式的俱乐部更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他们这种教学方式结合资源共同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38]可以看出美国课外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也是延伸的。美国的动作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们自己潜力的开发,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教师只是辅导作用,他们自己决定自己所学内容,还要对自身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另外高校还肩负培养顶尖运动员的任务,这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能力、体育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要求较高。日本高校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要让学生们在享受体育乐趣中增强体质。史俊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日本的体育部也是学校体育课堂的延伸,他们的体部由校长进行管理,专项体育教师担任各个体育部的指导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体育部的活动逐渐向家庭和社区辐射,最终形成了学校体育部和社会的结合。[39]雷恺声在其著作中则强调了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育技能技术较好的学生具有辅助作用,两者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锻炼。[40]综上所述国外的体育发展,把学校和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在整体之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以俱乐部和社团为表现形式,学校和社会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环境,分工协作,促进学生体育锻炼。

2.4国内外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有关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集中在模式构建、实效性和实施路径等方面,有关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实施可行性、原因、意义、构建策略等开展。另外自课内与课外结合提出已久,有些院校根据自己现阶段的教学与特点也采用了课内外一体化与其他教学模式融合的方法,但是实施后学生目前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效果现状如何的相关研究也很少。 从现有的研究的总体结果来看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前后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在学生体质健康、养成锻炼习惯和运动技能形成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推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在一体化实施的要素融合、学生在一体化中获得知识的现状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等方面
--
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现状研究
比较薄弱,没有深入结合在学生自主参与运动意愿之下这种一体化的开展现状,而且这种文献中提出的实验模式结构不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导致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能的传授,反而更注重引导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开发他们的潜力,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主动发现和培养具有运动才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到训练队参加专业性竞赛。国外的社会俱乐部较为普遍,为学生走出校园后继续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便利,这些措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营造了终身可以参与体育的氛围。所以文章认为国内学校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旨在融合教学资源改变传统学生“被学”的现象,发展学生的兴趣,营造体育氛围,帮助学生达到终身体育目的。
高校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辅导写作、博士论文写作发表、硕士论文写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发表、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英文论文润色的服务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的服务和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的烦恼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xiaoxueshuxue/3075.html

上一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体育教 学对中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 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 CiteSpace 软件对 1990-2020 年 我国健美操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