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3 16:28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理论意义 2
1.2.3实践意义 2
1.3研究思路 2
1.4研究方法 2
1.4.1文献研究法 2
1.4.2问卷调查法 3
1.4.3访谈法 3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5.1国内研究现状 3
1.5.2国外研究现状 4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6
2.1相关概念 6
2.1.1现代教育技术 6
2.1.2信息技术 6
2.1.3教师信息素养 6
2.2理论基础 7
2.2.1建构主义理论 7
2.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
2.2.3视听教学理论 8
2.2.4二语习得理论 9
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10
3.1调查目的 10
3.2调查对象 10
3.3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设计 10
3.3.1调查问卷设计 10
3.3.2访谈内容设计 11
3.4调查实施 12
3.4.1问卷调查 12
3.4.2访谈调查 12
3.5问卷数据统计 12
3.5.1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 12
3.5.2教学课件的来源 13
3.5.3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态度 15
3.5.4学生对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评价 16
3.5.5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态度 17
3.5.6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的评价 18
3.5.7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频率 18
4调查结果分析 20
4.1问卷数据分析 20
4.1.1相关性分析 20
(1) 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情况 20
(2) 教师对理论了解程度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 21
(3)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欢程度与注意力维持的关系 22
(4)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情况与效果 24
(5)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下的学习效果 25
4.1.2差异性分析 26
(1)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与使用频率的差异程度 26
(2) 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差异程度 ...27
(3) 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响的差异程度 27
4.2访谈结果分析 28
4.2.1访谈对象 28
4.2.2访谈内容 29
4.2.3访谈总结与分析 31
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34
5.1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4
5.2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活力 35
5.3灵活运用多种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36
5.4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完备软件和硬件的支持 36
5.5针对性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38
6研究结论与展望 39
6.1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39
6.1.1研究结论 39
6.1.2创新点 39
6.2研究展望 39
参考文献 41
附录 A 41
附录 B 45
作者简介 46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46
致谢 47
 
 
Content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
1.1Research background 1
1.2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
1.2.1Research purpose 1
1.2.2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2
1.2.3Practical significance 2
1.3Research idea 2
1.4Research methods
1.4.1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2
1.4.2Questionnaire survey 3
1.4.3Interview method 3
1.5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1.5.1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1.5.2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studies 4
2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6
2.1Relevant concepts 6
2.1.1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6
2.1.2Information technology 6
2.1.3Teac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7
2.2Theoretical basis 7
2.2.1Constructivism theory 7
2.2.2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7
2.2.3Audio-visual teaching theory 8
2.2.4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9
3A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10
3.1Research purpose
3.2respondents 10
3.3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content design 10
3.3.1Questionnaire design 10
3.3.2Interview content design 11
3.4Survey implementation 11
3.4.1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12
3.4.2Interview survey 12
3.5Questionnaire data statistics 12
3.5.1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ory
12
3.5.2The source of teaching courseware 13
3.5.3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14
3.5.4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15
3.5.5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17
3.5.6Teachers'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18
3.5.7Frequency of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glish classrooms .. 18
4Analysis of survey results 20
4.1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20
4.1.1Correlation analysis 20
(1)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supported b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ory and
frequency of use 21
(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liking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ttention maintenance 22
(4)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24
(5)The learning effect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25
4.1.2Difference analysis 26
(1)The degree of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s' maste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requency of use 26
(2)The difference degre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on the attention of middle and seni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27
3 ) The difference degree of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27
5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32
5.1Integrate course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32
5.2Actively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increase classroom vitality 32
5.3Flexible use of a variety of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33
5.4Create a goo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complet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upport 34
5.5Carry out targeted information training,improve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35
6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37
6.1Research conclusion and innovation 37
6.1.1The research conclusion
6.1.2The innovation points 37
6.2Research prospect 37
References 39
The appendix A 41
The appendix B 45
Author's brief introduction 46
The author's academic achievements during his master's degree study 46
Thanks 4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智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 教学过程的研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为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环境,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地融入到 英语课堂中来,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郑娟,贺平.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6-11.]。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使英语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都发生了变化,提倡合 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英语课程肩负着培养英语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重任,英语教学更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尤其是在小学英语 教育中,语言学习更具有情境性、主动性和选择性,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 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2022 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新 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开发和设计 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扩 展学习途径、开阔眼界视野。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英语教学、突破传统 教学中的桎梏、优化英语教学结构、调动多感官配合以及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是 当前进行新课改的必由之路。
目前,自“双减”政策落地后,教育问题被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英语教育更 因其实际性和教育性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当前教学应结合现代教育的 实际,要求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思考,构建每篇文章内容的课堂教学 情节,探讨小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自主探索,直接获得英 语素养的提高。在这种趋势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新 方法,它有着内容丰富、技术智能、信息开放的优势,同时又具有人性化、高效 化、准确化的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合理地运用这些特点,可有效减轻教师教学的 压力。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满足了时代发 展对英语学习的需要,也成为了探索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所以,厘清当前小学 英语的教学现状,以现代教育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为切入点,探索现代教育技 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创造学习英 语的情境,帮助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通过调查南京市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掌握学校多媒体资源的 配置状况、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此来分析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在南京市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因素,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 英语教学中实际运用的策略,来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帮助一线教育工 作者打造高效率的课堂,取得更好的英语教学成果。
1.2.2理论意义
(1)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现 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更加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学会思考。
(2)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既丰富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 又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英语 融合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 果,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期找出当前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结教学经验,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英语 教学理论,帮助丰富和完善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理论。
1.2.3实践意义
通过问卷发放调查和访谈、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 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合理的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的对策,为今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3研究思路
首先,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平台搜索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 的硕博论文和学术期刊,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 理论分析,根据最新动态和想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为“现代教育技术在 小学英语教学中 的调查研究”。其次,根据研究需要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以 Excel 和 SPSS 为工具,将师生问卷与访谈的形式相结合,并对得到的结果进 行梳理,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 理论基础,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措 施,以期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具实际意义和价值。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研究法
文献法是从各种相关文献中收集、分析、研究和筛选有用信息,以达到一定 研究目标的方法。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研究的文献检索、 收集、摘录、分析,最后获得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整理“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英语 教学”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文献,分析了国内外 有关研究的内容及意义,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1.4.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对已形成的事实进行考察和研究,将调查内容制成调查问卷, 由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最后收回问卷,以获取调查所需的信息。笔者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设计了本问卷,由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部分组成,调查了现代教育技 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了解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 不足之处,收集教师和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应用的意见,接着分析、综 合、比较、归纳,为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建议和措施。
教师问卷包括教师工作经验、教学方式、信息素养、教学评价等20 个问题;
学生问卷共有 12 道题,了解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喜爱程度、对现代教育技术 的评价高低以及对学习的帮助程度。
1.4.3访谈法
本研究访谈了5名教师,受访者与访问者在30分钟内充分交流对应的主题。 通过对与英语教研组的组长及成员进行课后的交流,了解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 认识程度、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情况、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应用中 存在的问题,汇总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和建议,发 现实际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创造必要 的条件。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国内研究现状
陈建林(2011)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与 英语教学相结合后,计算机开始从辅助地位向教学阶段过渡,成为课程有机组成 部分。传统的理论、方法、课程、教材向理论、方法、技术、课程和教材转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外英语教学的整合,英语教学要素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 要素也被新的要素所取代。何克抗(2009)指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 技术有效整合的结果,是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创造新的教学领域, 并建立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影响力,充分运 用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整合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引 入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理论引导十分必要。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是 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杨林伟(2015)对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 语听力教学进行了研究。阅读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毅(2020)就如何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写作课程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周凤艳、张欣、陈 进(2018)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罗永华(2015)证明了高中 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的情境来学习词汇,掌握词汇学习的各个方面。陈久贤 (2015)结合教学实践,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 学整合的实践经验,探索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多层次融合。吕玉(2010) 对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同时,在对比分析各种语言教学 方式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晓 颖,李天仙(201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探讨了三种教学方式:个性化教 学、课堂教学和网上教学。李克东曾在一篇名为《数字化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的论文中,对数字化学习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论述,这是为了 让学生们能够长时间的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这 是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融合的目的及核心。刘力(2018)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手段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一文中阐述道:计算机技术的发达,使现代教学技 术也进入了校园。现代教育技术代替了传统而单调的一支粉笔、一面黑板、一节 课的传统教育手段,更多地被运用在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形 象性、直观性和海量的特点,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丰富多彩,对培养 学生的思考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英语教 学真正达到实效。王金红(2017)研究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 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优化了教学环境,引入了文化间的对比。
通过以上文献整理,发现国内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较为 丰富。但是,关于深度融合的研究还很少,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还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
1.5.2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影响,国外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以证实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与 学生成绩提高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以此表明教师应用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增强 语言学习的效率。
在罗伯特•普拉罗的《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比特和莱格西的《课堂中 的技术应用》等著作中,不断研究和发挥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随 之而来的是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英语方式的巨大变化。根据 Romina Picchio 的实验研究,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好的训练机会,教 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通过 70 项比较实验研究, HBlok&MOvermaat 得出结论,教育技术在支持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方面是有效的。 Fawzi Albalooshi 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媒体呈现和教师讲 授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互动的语言教学系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高出 40%左右。
Montali and Lewandowski 研究发现,多媒体作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 手段,受到了中学很多学生的欢迎,他们认为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 励学生多读一些书目。
Chuan 和 Plass 对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采用图片、文本和视频 分别进行了多媒体对词汇学习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掌握有图解 和声像比没有图解和声像更好。
在学习的策略上,Chappelle(2014)从语言学习的元认知策略分析发现,学生 和多媒体信息交互时“常常需要关注输入语言信息的再编辑”,这启示我们在多 媒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实时监控自身的语言输入。
Warschauer(20l5) 等人认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和互联网所支持的教学能 对学习者的外语习得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学生能利用网络上各种多媒体信息和资 源,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和国外文化理解能力等”。
Thomas (2010)英语的任务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领域中最活跃、最流行的教 学方法之一。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 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 混合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将更加深入。
Mcdermott L, Murray J (2018)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业成绩的 影响研究中,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学习效果的调查后认为,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熏陶下,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行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开阔学生 的视野的同时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灵活性[ Mcdermott L ,Murray J .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Use and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to the Primary
Curriculum.[J].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2000:77.]。
综上所述,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 的。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现代教育技术
自本世纪初有教育技术这个名词以来,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定 义。但多年来,我国许多教材都引用了 AECT'2017 教育技术的定义,这对我国 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教学计划、实践和评价的方法。例如夸美纽斯的直 观教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所倡导的启发性教法。这是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部分。因此,由硬件、软件和方法所组成的系统是完整的现代 教育技术的概念。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技术是由硬件、软件和教学方法组成的系 统。
二是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它是现代教学 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力求使教学过程、资源、 和效果最大化。
本文所研究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利用 计算机和教学技术和资源,使教学过程能得到系统的设计,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有效地促进教学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合理组织 教育资源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1.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对不同类型的 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黄荣怀分别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功能和过程、信息技术 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界定。一直以来各界对于信息技术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总的 来说,所有涉及信息的获取、收集、传递、处理和应用的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 本文所述的信息技术,是指以音频、视频为主的多媒体资料、课件等,为课堂教 学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2.1.3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信息”“知识”和“能力”在 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意识 素养和信息技能三个层次。何克抗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 应该是信息获取、分 析、加工和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资源整合、网络 工具应用、网络教学设计、网络环境下课堂的驾驭能力、信息时代下学习评价能 力、网络交际能力、网络道德修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而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 的重任,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把信息素养的培养当成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由之路。《关 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指出,要以学校 信息化教学和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总体目标是到 2022 年, 构建以应用为驱动、以创新为引领、以精准测评为导向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新 机制,促进各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基本实现以校长信息化为引领,加 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
2.2理论基础
2.2.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也就是所谓的结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抛锚式教学 (创设情境)、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斯皮罗的随机通达教学等模式。建构主 义学者倡导情境教学,学习不再由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成为学生的 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知识背景,让学生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 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新事物、解答新问题。但这个建构不是从无到有,更不是空穴 来风,确切地说是基于原有知识结构而呈现的事物。在建构主义的学生观中表现 的就更加清晰,学生进入教室不是空着脑袋的,每个人都以自己原来的经验知识 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去理解新知识。但这通常使目光只能局限到事物的某一方面, 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需借助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帮助下, 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是 一种社会建构,它会伴随着输入,不断地转变原有结构,产生新的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为 有效整合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以建 构主义为基础的传统教学与学习方法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具 有的情境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为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新的教育方式 和学习方式,提供理想的环境。
2.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将马斯洛与罗杰斯的 理论作为人本主义学习的典范,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个体 的自我实现。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个人自由的发起活动,使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并 发生改变;在教育形态上体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教育指导学习者开展有价 值的学习活动,最后达成自己的教育目的[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一一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
中国电化教育,2013(8):5.];在方法上,主张人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到“人”这一主体,特别是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该根据学习者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关注到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然后更好的辅助教学。
人本主义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辅相 成,互相促进。人本主义也强调自我实现,它认为,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兴趣 爱好、生活习惯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创造自 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以人为本的 学习理论强调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 生的个性表达与发展。
根据人本主义的思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促进其认知、 情感的和谐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
2.2.3视听教学理论
视听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领域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由美国著名视听教育专 家戴尔在其《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视听教学理论”根据学生学习 内容的抽象性,将其分为三大类十层次。他用一个学习经验的三角形宝塔图来表 示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视听媒体处于经验之塔的中间层,它比言语符号和 视觉符号更能够给学生提供具体易懂的经验,而且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填补直 接经验方式的空白。最底层提供的是最详细的直接经验,逐步向上后直接经验的 部分慢慢变少,转为抽象概念。由此可知,课堂内外应用多种教学媒体,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地获得知识更容易。
另外,视听教学理论在教学评估方面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作用,给学习者构建 一个可视化的“真实环境”,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虚拟与现实 融合,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获得与现实生活相同 的体验感。此时的学习者可以把不同的感官沟通起来,不分界限,实时交互。所 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首先需要掌握理论,然后从具体经验着 手,渐渐地进入抽象概念,从而达到教学活动更加整体化的目的。
 
Fig. 2.1 Picture Audio-visual teaching theory
 
2.2.4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是在美国语言环境中提出的,它基于这样的思路:学习者在英 语环境中不会有任何压力,自然地形成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进而掌握英语。顾名 思义,学习外语就是通过学习获得外语知识。学习就是要有任务感,要有系统的 学习,包括分析、克服母语的干扰。它的目的在于探讨人如何在自己的母语基础 上学会第二种语言,二语习得主要研究人类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特征以 及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外国学者花费长达 40 多年的时间对二语习得理论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是克拉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这一理论由五大 假说理论构成,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输入质量愈高,学生知识转化为能 力的程度愈大。反之,如果学生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就得不到知识。换句话说, 低质量的输入对有效课堂互动而言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育不仅要 考虑输入的数量,还要注重质量,让学生拥有较好的输出能力,切实促进和强化 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而英语是中国的第二外语,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它也被视为第二语言。因此, 二语习得理论是本文的重要理论依据,它为本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的学 习,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英语环境,提高学习者的输 入和输出的可能性,并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英 语学习的态度,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英语的学习。
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1调查目的
问卷调查的目的:笔者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接受程 度和适应程度,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 师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态度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问卷 的结果分析其中的问题,找到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课堂整合的策略,为今后小学 英语教学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有效的战略支持。
访谈调查的目的:(1) 了解教师对待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以及在运用信息 技术时遇到的问题;(2)梳理教师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教学的过程;(3)了解教师 在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的利弊,探讨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
3.2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南京市有11 个下辖县级行政区。但是每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师配备并不充足,常有其他学科教 师兼任的情况。故选取雨花台区内部分小学四和六年级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 法,将学生分为四年级和六年级两个大组,然后在不同的层次内独立,随机地抽 取样本。另外对 126 名小学英语教师,采用分层抽样,将英语教师先按照教授年 级的不同总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内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作为调 查对象。缘于笔者家乡在雨花台区,实习的单位——南京市金地教育集团,合作 和交流范围较广,此次调查的开展受到身边朋友、同事的大力支持,使得问卷的 发放与收集工作顺利进行。
3.3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设计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鉴于中小学现通常都用 “信息技术”这一名词,所以研究问卷、访谈、数据分析中均用信息技术术语。
3.3.1调查问卷设计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界尚无一个统一的量表,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 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故本研究中所用到的问卷是在参考已有问卷的基础上 进行修改编制而成的。首先,在设计问卷调查前,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问卷使用者 满意度的调查进行翻阅,然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确定所需的调查内容与方式,并 设计出初步的调查问卷,第二,为了提高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在问卷初稿设计完 毕后,向师生们分发调查问卷前,作者不断地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及提纲进行修 改。先在一个班进行测试,并根据指导老师及其他一些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提出 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第三,本研究将问题设计为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题。为 保证被调查者对每一个问题都诚实作答,应在调查问卷中首先告知其“答案无对 错之分”,其问卷也会得到保护,搜集到的资料仅供本调查研究使用,最后,在 此基础上进行教师问卷调查,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以找出在实际资料搜集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现实支撑,最终形成了本 研究的调查问卷。
本研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价、理解与思考的维度、对待现代教育技术的态 度、多媒体的运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前期调查,教师问卷参考了 王柳元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宜宾市 翠屏区 30 所学校为例》和王鲜敏的《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一一以郑州市S小学为例》中的问卷设计,学生问卷参考了杨文静的《多媒体 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和王晓丹的《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再结合资深一线老师的反馈,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正。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设置学生问卷共12 个问题,主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 趣和学习方式进行了解,其次设置教师问卷共 20 题,对选项进行统计、反馈, 并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教学效果,然后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建议,以达到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3.3.2访谈内容设计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客观地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但是 其背后的原因和事实往往是需要与访谈者进一步探究的。此次访谈中,教师访谈 大纲共设九个问题,并与五位英语教师进行了细致的交谈,主要围绕教师所在学 校的信息技术环境为主体框架,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频率、 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以及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教师的访谈, 可以了解教师在课堂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对教育技术的思考。之后,依据访谈的结 果数据,整理获得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访谈问题如下:
(1) 您在制作英语课件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 您参加过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效果如何?
(3)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遇到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上的突发情况,应如何应对?
(4) 在英语教学中,您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对学生英语的帮助有哪些?
(5) 您觉得在英语课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6) 您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英语教学哪方面有显著效果?
(7)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过程中的困惑?
(8) 您认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形式,哪一个更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为什 么?
(9) 针对贵校英语课堂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情况,对此您有什么建议或 者意见呢?
3.4调查实施
3.4.1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情况,本文以问卷的形式对 师生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发放选择了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教师和学生作为问卷发 放的对象,其中也包含笔者所任职和实习过的两所小学,对教育技术设备比较熟 悉。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学生问卷 246 份,回收 245 份,其中有效问卷 233 份; 共发放教师问卷 126 份,回收 125 份,其中有效问卷 122 份,学生问卷的回收率 为99.6% ,回收有效率为94.7% ,教师问卷的回收率为99.2% ,回收有效率为96.8%。
3.4.2访谈调查
首先征求教师同意,笔者走进教室随堂听课,再采用观察法对教师课堂上使 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学生听课时的状态和课堂反馈的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再通过 访谈法了解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和使用情况,以及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运 用教育技术的困惑之处进行调查分析,并及时记录访谈数据,最终帮助教师能够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
3.5问卷数据统计
3.5.1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
 
图 3.5.1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
Fig. 3.5.1 Pictur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ory
 
 
图 3.5.2 教师年龄分布
Fig. 3.5.2 Picture Age distribution of teachers
图 3.5.1 调查显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由此可知对信息 技术非常了解的老师占 16.39%,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有所了解的老师占 48.36%, 了解一点信息技术的老师占 30.33%,完全不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教师人数 占 4.92% 。调查中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有理论基础的,仅很少一部分 教师没有掌握一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根据以上图数据分析得出,此次的一百二十二名学校在职英语老师,教师年 龄在 20-29 周岁之间的新老师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所占比率最大,这也 体现了目前学校教师体系中的年轻老师的吸收能力很强,如前所述,新老师们对 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也更快一些,对教学调查结果的推广也十分有益。
除此之外,教师年龄在 30-50 岁之间的也占到了 48.36%,这一年龄段属于 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群体,因而,该类别教师的意见对本次调查研究也起到 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年龄在 50-59 岁的经验型教师也有 1.64%,他们在三 尺讲台上摸爬滚打数十载,也可以给调查者不同的态度和启发,使研究的结构更 加细化且成熟。
3.5.2教学课件的来源
两者差不多:18.03%
 
 
 
 
图 3.5.4 多媒体课件的获得途径
Fig. 3.5.4 Access to multimedia courseware
由 3.5.3 可以看出, 66.39%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比传统方式的准备时间长, 而 18.03%的教师认为传统方式和信息技术备课的时间长短一样, 15.57%的教师 认为信息技术备课的时间长。通过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到使用信息技术备课时间 过长的原因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忙于班级各项事务的处理,个 人时间不多,而制作课件比传统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教师有时选 择传统教学方式而放弃信息技术的原因之一。
由 3.5.4 显示可知,其中使用网络直接下载课件资源的教师比例为 14.75%。 这主要受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制约,教师偏爱下载互联网上的课件直接使用。但 网上软件资源良莠不齐,所以必须进行二次加工,创新他人的课件,再根据学生 学习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最后融入自己的思想,由此出现了大多数教师以修改 创新他人课件为主的情况,占比高达 47.54%,这种现象并非个别现象,因为在 被调查的学校里,一个英语教师至少教了三个班,包含一个低年级和两个中高年
级,这无疑给教师原本就紧张的工作时间,增加了难度,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任务 繁重,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另外,还有 15.57%的教师使用的是由备课组内共 同制作的课件。教师独立制作课件的比例不多,为 22.13%,令人欣慰的是,青年 教师占比较高,是探究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课件制作的后备军。
3.5.3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态度
 
 
图 3.5.5 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喜欢程度
Fig. 3.5 .5How much students lik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由图 3.5.5 可知,87.98%的学生倾向于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11.59% 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倾向于一般的态度,0.43%的学生不喜欢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总体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支持和认可信息技术在英 语教学中的应用。
 
 
图 3.5.6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帮助
Fig. 3.5.6 Teachers'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help students in classroom learning 由图 3.5.6 可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帮助程度 的大小,79.83%的学生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认为运 用信息技术对自己学习注意力有一定帮助的占 19.31%,有 0.86%的学生认为使 用信息技术并不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由数据可知,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注意力的
吸引和帮助有很大影响[曾婧.利用电化教学创设英语教学情境[J].新余学院学报,2012, 17(3):154-156.]。
3.5.4学生对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评价
 
 
 
 
 
(b)图357运用信息技术上课,学生可以回忆知识的情况
Fig. 3.5.7 Multimedia classes allow students to recall information 由上图可知, 178 名学生(76.39%)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信 息技术教给他们的知识, 45 名学生(19.31%)表示在使用信息技术上课时,只能 回忆起少量的知识。这表明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记忆英语知识。
 
图 3.5.8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给与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Fig. 3.5.8 In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teachers give students time to think about problems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181 名学生认为老师给与他们很多时间思考问题,50 名 学生认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课堂上老师只给了他们很少的思考时间,2 名学 生认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师没有给与他们时间思考问题。值得反思的是, 教学活动本是以师生为主体的交互形式,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存在,教师与学生的 互动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降低。少部分学生没有时间认真思考, 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有差别的,大多数人 可以专注 15-20 分钟,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仅仅关注了几分钟就开始四处打 量,只有自制力很强的学生才能持续关注老师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的东西[邓大飞.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几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82-84.]。这一 现象的出现对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 课堂环境中,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表情、眼神和情绪状态,特别是小学中低年 级,学生容易情绪化,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控。
3.5.5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态度
 
图 3.5.9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Fig. 3.5.9 How often teachers us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图 3.5.10 教师偏爱使用信息技术的课型
Fig. 3.5.10 Teachers prefer multimedia classes
由图 3.5.9 可知,不同的课型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48.36%,与之相反的是,在以实际训练和语言运用为主的写作课上,使用信息技 术的频率最少,为 12.3%,句型课和语法课在使用频率上是平分秋色,都在20% 左右。另一方面,从图 3.5.10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情况 来看, 50%的教师一直在坚持使用这项教学技术,并且分析利弊,取其精华与传 统教学相结合。此外,也有 40.16%的教师经常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一些英语课型 当中,最后,有 9.84%的教师有时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从以上数据可以 看出,在英语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形式较为全面。
3.5.6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的评价
 
图 3.5.11 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
Fig. 3.5.11 The effect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从图 3.5.11 可以看出, 66.39%的老师对英语教学有较好的评价, 23.77%的教 师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一般,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但效果不好的 教师人数占 9.84%。
 
3.5.7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频率
 
图 3.5.12 英语课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Fig. 3.5.12 How oft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in English classes
 
据上述调查可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十分普遍。教师 在不同课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都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如导入、跟读、游戏等 活动。由图 3.5.12 可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经常使用 信息技术的教师占 45.9%,偶尔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占 17.21%,从未在英语课堂 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比例为 0%。总体来说,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占 主导地位的。
 
 
图 3.5.13 英语课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Fig. 3.5.13 How oft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in English classes
如图 3.5.13 所示,31.15%的教师在课堂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使用信息技 术的,此外,还有超过调查总数一半的教师,是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 1020 分钟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控制课堂的时间过长,教师对信息技术 高度依赖,在课堂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关注学生的时间变少,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及 时,由此导致师生间的互动减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降。另外,有 1.64%的教师 在一节课中完全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现象导致少数教师在没有信息技术支持 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全部课程。
 
图 3.5.14 信息技术开展的情况
Fig. 3.5.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75.41%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本 校英语教学中开展得如火如荼,19.6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开展的情况是一成不 变,4.92%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已经落伍了。这显示大部分 学校已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教学的能力,推动了教学活动的进行。
4调查结果分析
4.1 问卷数据分析
4.1.1相关性分析
1)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情况
教师提供思考问题的时间对回忆知识的多少
 
 
图 4.1.1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思考问题的时间与回忆知识的关系
Fig. 4.1.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e spent thinking and the amount of knowledge recalled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
表 4.1.1 现代教育技术下,思考问题的时间与回忆知识的关系
Table 4.1.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e spent thinking and the amount of knowledge recalled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
学生思考的 学生思考的 没有思考问 总计 x2 P
名称 时间很多 时间很少 题的时间
能回忆很 166 (91.71) 12 (24.00) 0 (0.00) 178 (76.39)
多的知识
能回忆的 14(7.73) 30(60.00) 1(50.00) 45(19.31)
知识很少 113.053 0.000
只有零星 1(0.55) 8(16.00) 1(50.00) 10(4.29)
的痕迹
总计 181 50 2 233
 
由表 4.1.1 可知: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与回忆知识的多少 存在相关关系,当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能清楚地回忆多少教过的 知识,对于学生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老师给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呈现出 显著性(p<0.05),当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后,学生能清楚地回忆教过 知识的多少,对于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老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均呈现 出相关性。
结果显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给学生思考问题时间的多少,对于学
生对知识记忆的程度是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113.053, p=0.000<0.01),从 百分比对比相关性可以看出,当教师给与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越多,学生对知识 的记忆程度就越高,此比例为 91.71%,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76.39%;当教师在 课堂上没有给与学生记忆的时间,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回忆量也很少,其比例为 50.0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19.31%。当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但给 予学生记忆的时间很少,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量也就很少,其比例为 60.00%,会 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19.31%。
总结可知:不同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完课,学生能清楚地回忆出老师教 过知识的多少,对于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老师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均呈现 出显著的相关性。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越多,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就越准确,数据显示,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给学生 思考问题的时间很少,那么 80%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只有零星的痕迹。在一些 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上,如果教师选择多媒体课件,但仅仅把电脑屏幕当作展示 内容的工具,学生只是看着电脑屏幕上幻灯片一张张地快速划过,但其脑海中知 识点的呈现没有层次感,就无法稳步推进,那么深层记忆也无从谈起,此时的记 忆效果远不及传统课堂带来的师生间的授受活动。这说明教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 问题的时间过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及时地激发他 们的思维。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分配信息技术使用时间。
(2)教师对理论了解程度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
表 4.1.2 教师对理论了解程度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
Table 4.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ory and
frequency of using
名称 教师非常
了解信息
技术理论 教师了解 信息技术 理论 教师了解
一点信息
技术理论 教师不了 解信息技 术理论 总计 X2 P
每节课
都使用 12(60.00) 23(38.98) 9(24.32) 1(16.67) 45(36.89)
信息技
经常使
用信息 6(30.00) 30(50.85) 17(45.95) 3(50.00) 56(45.90) 13.232 0.040
技术 偶尔使 用信息 2(10.00) 6(10.17) 11(29.73) 2(33.33) 21(17.21)
技术
总计 20 59 37 6 122
 
 
 
图 4.1.2 教师对理论了解程度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
Fig. 4.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ory and frequency of using 利用卡方检验(交叉分析)研究,由表 4.1.2 可以看出: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 的了解程度,与在英语课中教师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存在相关关系,教师对信息技 术理论的了解程度,与在英语课中教师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呈现出显著性(p<0.05), 意味着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了解的程度,对于在英语课中教师是否使用信息技术, 均呈现出相关性。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对于在英语课中教师是否使用现代教 育技术,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chi=9.654,p=0.047<0.05),通过百分比对比可 知,非常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且选择每节课都用的教师比例为 60.00%,会明显 高于平均水平 36.89%。不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并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偶尔使用信息 技术的教师比例为 33.33%,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17.21%,了解一点现代教育技 术且选择偶尔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比例为 29.73%,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17.21%。
由此可知: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非常了解的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 堂的频率更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了解不多,只掌握基础的计算机软件, 那么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并制作教学软件更是无从谈起了。在此种情况下,英语课 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也就难以实现。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欢程度与注意力维持的关系
表 4.1.3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欢程度与注意力维持的关系
Table 4.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liking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ttention maintenance
 
信息技术
对提高注 171 15 0(0.00) 186
意力有很 (83.41) (55.56) (79.83)
大帮助
信息技术
对提高注 33. 12 0(0.00) 45(19.31) 128.310 0.000
意力有一 (16.10) (44.44)
定帮助
信息技术
对提高注 1(0.49) 0(0.00) 1(100.00) 2(0.86)
意力没有
帮助
总计 205 27 1 233
 
从表 4.1.3 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喜欢程度,对于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英语课堂注意力的帮助存在相关关系,学生对信息技 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喜欢程度,对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英语课堂注意 力的帮助,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 喜欢程度,对于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帮助,呈 现出相关性。
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喜欢程度,对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
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帮助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128.310,p=0.000<0.01),
通过百分比对比相关可知,选择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喜欢程度一般,并 认为信息技术对注意力有一定帮助的学生比例为 44.44%,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19.31%。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中的喜欢程度越高,则信息技术越能提 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综上所得,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喜欢程度,的确有利于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但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远不止这些。教师易忽视小学生性 格活泼好动,以及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年龄特征,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而未关注到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就会影响到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 正如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当有电子书包、交互式白板、多媒体课 件进入课堂时,学生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虽暂时激发了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 一旦撤掉外在条件的支撑力,课堂的吸引力会大大下降,很难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第二:教师有时过度地追求课件的精致、新颖、画面丰富,会导致课件排版过密, 色彩搭配不协调,内容特别花哨的情况,此时实际教学内容被课件丰富的画面和 声音特效掩盖,学生看起来高兴的忘乎所以,但这样复杂的画面,已经严重分散 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当信息技术设计的内容无趣或应用时间过长,会对学生 的听觉刺激产生疲劳感,无法满足学生快速反应的需求。最终,学生掌握的知识
量就受到了限制。如前所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形式还需要 进一步强化。
(4)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情况与效果
 
表 4.1.4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情况与效果
Table 4.1.4 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名称 信息技术 在英语教 学中如火 如荼 信息技术 在英语教 学中一成 不变 信息技术 在英语教 学中已经 落伍 总计 x2 p
信息技术 在英语教 学中的效 果很好
信息技术 75(81.52) 5(20.83) 1(16.67) 81(66.39)
在英语教
学中的效
果一般
信息技术 14(15.22) 12(50.00) 3(50.00) 29(23.77) 40.953 0.000
在英语教 3(3.26) 7(29.17) 2(33.33) 12(9.84)
学中的效
果不太好
总计 92 24 6 122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效果,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学校开展信 息技术的情况对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呈现出相关性。即呈现出
0.01水平显著性(chi=40.953,p=0.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相关性可知,认为 信息技术开展的如火如荼且效果很好的教师比例为 81.52%,会明显高于平均水 平 66.39%。选择信息技术已经落伍,且效果一般的教师比例为 50.00%,会明显 高于平均水平 23.77%。选择信息技术开展一成不变且效果一般的教师比例为 50.0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23.77%。
总结可知: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 学中的使用效果,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开展的越好, 那么反应愈热烈,英语教学的效果越好。总体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 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信息技术支持不足的现象,信息技术的开展情况主要 受到学校软硬件设备的影响,第一,部分学校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英语教学形 式仅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传统课堂缺乏信息技术的环境支持。第二,部分学 校在经费上的投资落后,主要体现在没有及时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薛琨,刘金星.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下的PPT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2):3.]。第三,一些 学校缺乏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相应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交流机制不完善, 影响了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的有效渗透,也阻碍了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5)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下的学习效果
表 4.1.5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下的学习效果
Table4.1.5The learning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名称 信息技术与
传统教学一
直结合 信息技术与
传统教学经
常结合 信息技术与
传统教学有
时结合 总计 X2 p
信息技术在英 语教学中使用 的效果很好 51 (83.61) 28(57.14) 2(16.67) 81(66.39)
信息技术在英 语教学中使用 的效果一般 5( 8.20) 16(32.65) 8(66.67) 29(23.77) 25.705 0.000
信息技术在英 语教学中使用 的效果不太好 5(8.20) 5(10.20) 2(16.67) 2(9.84)
总计 61 49 12 122
 
利用卡方检验(交叉分析)研究,从表 4.1.5 可以看出: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 在英语教学中的结合频率,对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存在相关关系, 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结合频率,对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 用效果,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在 英语教学中的结合频率,对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呈现出相关性。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的频率,对于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 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25.705,p=0.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相关可知, 选择一直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且认为结合很好的教师比例为 83.61%, 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66.67%。选择有时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且认为 结合效果一般的教师比例为 66.67%,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23.77%,选择经常将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但认为结合效果一般的教师比例为 32.65%,会明 显高于平均水平 23.77%。
总结表明: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频次与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效果 存在明显的关联,说明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的频次越高,信息技术在英语课 堂中运用的效果就越好。由数据分析研究可知,英语老师运用多媒体的频次相当 高,在一节课中绝大多数的时间,老师都会运用信息技术。
尤其在许多年轻老师看来,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可以为教育教学 提供便利,促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但这些现代教育 技术的过度应用,导致了教师的依赖性,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 PPT 播放者的角 色,重复着每天机械化的动作,大大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教师的个人魅 力也因此大打折扣。教师过度依赖于信息技术会使教学效率降低,效率低下表现 在一旦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很多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流程很难完整地上完一 节课,这样的例子在小学教师的英语课堂中比比皆是。这往往也让信息技术成为 课堂教学中的必须手段,导致部分教师对传统教学的模式渐渐地陌生,然后淡忘。 根据法国“视听教育”理论的阐述,学生只能通过听觉来记忆 15%的内容,只凭 看可以记住 25%的内容,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视听结合起来,才可以记忆达 到 65%的内容,所以,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结合的时候,所达 到的教学效果才是最优化的。
4.1.2差异性分析
(1)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与使用频率的差异程度
表 4.1.6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与使用频率的差异程度
Table 4.1.6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stery and frequency
of use
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的了解程度(平均值±标准差)
信息技
术与传 非常了解 了解 了解一点 不了解
(n=20) (n=59) (n=37) (n=6) F P
 
 
 
统教学
相结合
的频率 1.25±0.44 1.58±0.65 1.81±0.74 1.67±0.52 3.323 0.022
(a)
分析项 样本量 平均值 标准差 F p
 
非常了解 20 1.25 0.44
教师使用信 了解 59 1.58 0.65 3.323 0.022
息技术频率 了解一点 37 1.81 0.74
不了解 6 1.67 0.52
(b)
从表 4.1.6 可知,利用方差分析去研究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与使用频率 的差异性,可以看出: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与使用的频率全部均呈现出显著 性(p<0.05),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F=3.323,p=0.022),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 教师对信息技术了解一点的平均值为 1.81,教师对信息技术非常了解为 1.25, 有着较为明显差异的组别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了解一点>非常了解。”
(2)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差异程度
表 4.1.7 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差异程度
Table 4.1.7 The difference degre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on the
attention of middle and seni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学生所在的年级(平均值土标准差)
 
从表 4.1.7 可知,利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去研究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 学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差异性,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学中 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呈现出显著性(p<0.05)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学中高 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均有着差异性。具体分析可知: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小学 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t=2.156, p=0.032),以及具 体对比差异可知,四年级的平均值(1.28),会明显高于六年级的平均值(1.15),信 息技术对四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帮助明显高于六年级学生。
总结可知:信息技术在课堂的运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注意力影响呈现出显 著性差异。
3)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响的差异程度
表 4.1.8 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响的差异程度
Table 4.1.8 The difference degree of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欢程度(平均值土标准差)
信息技 喜欢(n=205) 一般(n=27) 不喜欢(n =1) F P
术的运
用对师
生互动 1.31±0.61 1.85±0.91 2.00士null & 660 0.000
影响
 
 
a)
分析项 样本量 平均值 标准差 F p
信息技术的运 喜欢 205 1.31 0.61
用对师生互动 一般 27 1.85 0.91 8.660 0.000
影响 不喜欢 1 2.00 Null
b)
从表 4.1.8 可知,利用方差分析去研究,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 响的差异性。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响,呈现出显著性 (p<0.05),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响均有着差异性。具体分析可知: 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对师生互动影响,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8.660,p=0.000), 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学生对信息技术喜欢程度一般的平均值为 1.85,学生对 信息技术喜欢的平均值为 1.31 ,有着较为明显差异的组别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 “一般>喜欢”。
学生不喜欢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师生间互动没有 变化的学生人数样本量为 1。因为当学生不喜欢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时,他们 的兴趣点就不在英语课堂上,那么师生间的距离就疏远了,并不是没有变化。因 此,该标准差为空值,无法计算。
4.2访谈结果分析
4.2.1 访谈对象
第一位是有着四年教学经验的职初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自 己独特的想法并努力尝试。
第二位是有着十五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英语教师,她可以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 方法和现代的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好。
第三位是一名新教师,她刚上岗一年,从大学进入工作岗位不久,主动将理 论联系实际,经常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布置在线听读作业。
第四位是有二十六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在使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方面经 验丰富,有时在课堂上使用 PPT 等教学课件。
第五位是英语教研组长,他在本专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调控课堂教学、 积极围绕课堂生成,能时刻关注到学生。
4.2.2访谈内容
(1)您在制作英语课件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教师 1:平时工作比较忙,课件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过多别人 的课件,与本班级的实际情况不符。
教师2: 我在英语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比较多,没有它课堂难以开展。但是 每个班上的学生层次不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课件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教师 3:在日常备课中,课件制作常常会出现意外,由于我的技术水平受限,有 时很难做完完整的课件。
教师 4:纪律问题是我制作课件时首先想到的问题之一,画面过于花哨,导致学 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就会难以控制。
教师 5:我带的班级比较多,考虑过从网上下载后进行修改,但课件质量也不高, 每课时都自己独立做PPT,任务比较紧张。
(2)您参加过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效果如何?
教师 1:有效果,学习到一些新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 2:个人认为有些浮于表面,没有进行实际操作上的讲解,动手实践的机会 不多。
教师 3:我平时在信息技术这方面的思考很多,培训给我解决了很多疑惑。
教师 4:过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教学很少,但经过学校的宣传,技术有了很 大的发展。
教师 5:学校会定期组织培训,但是英语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我很少能抽出身 前往参加。
(3)在英语教学中,如果遇到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上的突发情况,应如何应 对?
教师 1: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较困难的时候就是向学校汇报, 请专业人员维护。
教师2:简单的先试着自己解决,复杂的问题再请教信息技术教师。 教师3:我会利用自己平时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来探索方法,现尝试着解决 问题。
教师 4:最紧张的就是,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遇到问题,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课 堂教学,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下课后再请同事帮忙解决问题。
教师 5:上课之前,我会提前进入班级,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障碍,如果还存在 一些像投影亮度,电脑办公软件的问题,我可以自己解决,但是由于录播教室有 最新的电子白板和大型设备,我接触的不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少。
(4) 在英语教学中,您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对学生英语的帮助有哪 些?
教师 1: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了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 2;可以帮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事物,更为生动有趣,很好的培养了学生 的思维力。
教师 3:利用诸如音频和录像等媒介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
教师 4: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积累词汇量。
教师 5: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被短时的吸引,课堂气氛热烈, 参与感较强。
(5) 您觉得在英语课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教师 1 优势:整合了各科内容,可以帮助实现融合教学;不足:不是每一位教师 都能较好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 2 优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气氛热烈;不足:现代教育技术长时间 的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导致走神。
教师 3 优势:相比传统教学备课时间短,课程容量大;不足:公开课上运用得很 花哨,家常课上略有删减。
教师 4 优势:内容很新颖,不枯燥;不足: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学习和制作课件。 教师 5 优势: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很强;不足:学生记 忆和思考的时间减少了。
(6) 您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英语教学哪方面有显著效果?
教师 1:现代教育技术对于英语单词教学更有利,尤其是单词动画,趣味性十足。
教师 2:更有利于进行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
教师 3: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的情景交际练习更有效果。
教师 4: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眼球方面效果显著。
教师 5: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方面有效果,促进了交流。
(7)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过程中的困惑?
教师 1:指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受信息技术资源的制约,信息技术资源的内容要与 教材教学内容相协调且具有针对性。但由于英语课程资源有限,且全国各个地方 的教材版本不一致,有时会出现所选信息技术资源和教学内容不协调的问题。 教师 2:信息技术过于注重形式,没有真正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忽视了教 学中的重难点。
教师 3:我困惑的是如何成功的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进行词汇教学。
教师 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全方位的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深度了解国内外文化 差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是我所困惑的。
教师 5:将信息技术融入英语课堂时,节奏变快,信息容量大,如何顾及落后的 学生。
(8)您认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形式,哪一个更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为什么?
教师 1:传统教学的形式更适合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用次 数相对较少,仍多以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只是课堂日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而传统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还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的地位。
教师 2:更倾向于传统教学的形式。由于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 上的某些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显然能够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互动,但是教师仅 仅是简单地播放视频,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较低。
教师 3:信息技术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
教师 4: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文化差异,提高英语知识素养。
教师 5: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信息技术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突出重难点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9)针对贵校英语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对此您有什么建议或 者意见呢?
教师 1:平时可以加大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教师 2: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多的学习机会,鼓励技术水平的 提升。
教师 3:教研组和各教师之间需要加强交流协作的能力,共同制作课件,一起进 步。
教师 4:学校领导要重视起来,引进更多精品课以供学习。
教师 5:希望对多媒体设备的配备可以更完善一些,紧跟科技的发展。
4.2.3访谈总结与分析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谈话法、练习法、阅读法、讲授 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活跃,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经常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但 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容易被忽视。首先,教师在整个 教学流程中很难一直关注到学生,师生间的互动减少。其次,学生长期关注点在 信息技术上,会导致疲劳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另外,部分上了岁数但有一定教学 经验的老师,其信息化素质不高,制作课件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最后,由于学 校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扶持,造成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僵化,引起教学过 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畅和学习的滞后。综上所述,总结出以下方面。
(1)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从教师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信息化程度偏低,存在着对现代教育
技术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精神的现象。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自身技术方面 受限制,教师通常收集不到令人满意的素材,如果有幸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却 因为不会进行加工而不能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所以很多教师认为在平时备课的过 程中采用“一课一备”的形式,课件的制作再加上需要调试的设备,是很浪费时 间的,于是便从网上下载了资源直接使用,自己的技术与所学理论也就得不到展 示。第二,对于接受调查的大部分教师而言,他们掌握最好的、平时使用频率高 的还是幻灯片,然而在课件的制作、视频的创新、音频的编辑、图像的修饰等方 面,却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操的机会。掌握这一技术虽然复杂,但并不困难。所 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处理能力和英语教学的设计水平,落实每一位教师 的教育技术培训权,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重要途径。
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各校为教师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较少,大多数 学校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参加市区级竞赛,却缺乏对主动钻研教育技术教师 的科研奖励机制,导致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只有在急需 的时候才会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际上并没有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深入思考。面对这种情况,就会出现教师操作不娴熟、 学生使用效率不高的难题,由此给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为用而用”的情况。信息技术最初引入课堂, 是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大限 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如果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 的视听和各个感官,可只是将全部图片铺满在PPT 上,那就是“小材大用”,未 展示出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内部的功能。不乏一些使用生硬的案例,例如教师要 求学生用平板电脑勾画出每个节日的特点、日期和习俗活动时,学生用软件操作 耗费大量的时间,此时用直尺在课本上直接标记出会更加的简洁、明了。除了这 样的教学案例外,在一节 40 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只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 多地完成设定的教学计划,然后赶上教学进度,而未对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困惑 之处详细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他们呆若木鸡的看着毫无兴趣的课 件,渐渐游离于课堂内容,无精打采。
根据访谈发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展现形式比较局限,除了最基本的视频 播放、PPT课件和“鸿合白板”夕卜,一般不使用别的形式。整节课的流程也仅仅 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机械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创 新性的思考和研究,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 例如:教师正在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的 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 时,呈现了如下的 一个句子:I can see .括号里的词描述了你在公园里看到的风景,如:I can
see a lake and a tree. 同时呈现一幅图片,请学生来完成句子,这一环节好像开展 了师生互动的练习,事实上仅仅是句子简单的机械训练。
实际上在小学中高年级有效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将讲授法结合“智 慧白板”辅之以故事表演的形式来展示一堂课。
(3) 教学软硬件配置情况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教育应统筹多 方资源,集中力量于在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的薄弱学校和教学 点。由此进行分析,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看,没有相关的软件开发部门或教 育机构统一的软件参照标准,引起信息技术手段的欠缺,即教育软件的质量高低 不一、良莠掺杂。一些日常教育软件的系统关联性不紧密,组织混乱,每个地区 都有适合自己的教材版本,软件不能针对所有地区的教学活动,导致英语难以落 地生根,专业化发展前景不明朗。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材中使用的教学软件过 于简单,内容没有及时扩展和延伸,课堂思维受限,教学形同虚设;从学校发展 的角度来看,教研部门采购的软件信息量虚高,不能满足学生当前的认知和实际 需求。学校投入多媒体设备的资金只占设备管理中很小的一部分,学校领导对多 媒体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些导致学校多媒体设备的更新不及时,无法及时提供 最新的网络设备,最终造成英语教学所需软硬件设施的严重短缺。
(4) 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造成注意力不稳定、不能长期集中的主要原因。课 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定时走神或玩一些手头上的文具,这样的情况时有 发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反馈,使课堂成为学生和课件之 间的互动。一旦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很可能会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低效和兴趣的 丧失。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想要在教学中感受一些有趣的情境。因此,老师 们开始反思: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究竟是单纯的贪玩,还是真正的想要 学习?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真正地起到作用,而不是走个过场,这是一个需 要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及时的 进行师生、生生的沟通和互动。当然,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学生由于其生理上的活 跃,不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进行,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适合多数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更有效率。
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5.1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教师自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既是对教师的一种挑 战,也是一次契机。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一方面,不仅要求老师掌握单纯的电 脑操作技术,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制作出一套内容丰富、过程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并配合教学软件的各项功能运用于课堂中,还需要老师结合英语课程的综合性, 选择适合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电 脑软硬件,实现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的有效结合,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内容 的质量。这些前期的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也是开展英 语教学的必要保障。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合理有 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资源,如人人通 平台、希沃学院、中国教师研修网、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网易云课堂等。此 外,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熟练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还要开发、建设 自己的教学资源,其中英语教学大纲、试题、课件、教材都是英语教学资源的重 要组成部分。此外,教师自身资源整合的能力也尤为重要,采取自主开发的形式, 召集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开发英语教学资源的积极性, 通过不断整合网络英语课程资源,如图形、音频、动画等内容,形成丰富的教育 资源库。这样的英语网络课程资源要由全体英语老师共同开发,才能真正落实到 实际中去,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目录,结 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将网上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完成课件、教案、导 学案、试卷、教材的收集工作。其实,在整合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过程中, 我 们应该了解到一些由教育部主导的如“学科网”“21 世纪教育网”“一师一优 课” 等教育类网站,这些网站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小 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学情等因素,确定小学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 融合途径,并采取措施促进这种融合的确立和深化。
整合英语课程资源,仅仅依靠建立教育资源库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可以从 校本研修出发,创建适合本校师生的平台,整合英语网络课程资源在创建英语学 科平台时,应遵循科学、共享、快捷的原则。搭建英语学科教学平台,教师将自 己收集整理的第一手学习资料上传到网上,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并将其应用 于日常教学,在充分利用英语网络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 性,使英语网络课程资源真正发挥作用,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
综上所述,整合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那么 关注小学英语教师课时资料的收集情况、为教师搭建教学平台就成为了资源整合 的关键步骤,这意味着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中,不仅要注重英语教师的专业 能力,更要充分利用和优化课程资源。
5.2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活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语学习过程中缺少真实语言的交流环境,学生缺乏应 用这门语言的机会,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过程中的源头环节,往往直接影响 学生的态度、情绪和心理变化[于妍.试论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4):2.]。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 能力之一就是创造合适的课堂情境。第一,教师可多采用 Flash 的形式调动学生 的感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游戏动画,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缓解英语课堂的焦虑气氛,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拓 展课堂的学习空间,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第二,教学需要一个 简单有效的课堂环境,所以,老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单词卡片、模型 和实物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通过丰富 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创造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模拟、尝试并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英语教学真实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 的融合中,我们要利用教育技术所创设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吸 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深层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除此之夕,新颖的教学方法应时而生,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依靠现代教 育技术抓住学生的眼球,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切身感受,亲 自观察,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到课堂上,一旦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那么他 们表达英语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如:学生在学习:《Whose dress is this?》 这篇Story time时,就可以结合化妆舞会前购买服饰的场景,让学生利用身边准 备好的服饰进行交流对话,在自然具体的情境下谈论物品的所属关系。教师可以 带一些大小不同、款式各异的衣物,邀请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并试穿,为学生创设 真实的语境,训练目标词汇并学习动词try的用法,如T: I have some clothes for you. Would you like to try? S1: This pink dress is nice. I like pink. T: Try it. Is it short? SI: Yes,it is short. T: Try this dress. SI: Oh,it is too long.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可 以用三维动画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购物场景,场景可以在不同的男女服装之间 不断切换。由此可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运用英语词汇和句法进行模 拟对话,为真实的英语课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直观形象素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创造了丰富的场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继而增强学生的社交本领,也为教师提 供了一种综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
5.3灵活运用多种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研究可知,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但具体 形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正是由于这一心理特征的存在,现代教育技术所扮演 的角色,便是化静为动,贴近生活,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如:苏 教版小学牛津英语四年级《At the Farm》一课中,教学内容远离我们实际的生活 环境,为了拉近距离,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英文歌曲Farm animals,师生边 唱边跳,拉开一节课的序幕,再加上计算机制作的动画,三维多角度的带领学生 进入仿真的农场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亲身 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轻松地开始学习新的知识。A good start is half the battle.一 个文章的开头要夺人眼球,一首歌曲的旋律要引人入胜,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开 始了对成功的展望。正如,一个有效的英语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即热身和 导入环节,只要组织得当,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就可以迅速投入英语的学习。
虽然有很多办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做的是 远远不够的。教师常常试图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学生常会被抽象、晦涩的知识所困扰,他们仅靠初步的观察和肤浅的认识 是无法深入体会的。因此,教师需要引进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真正适 应学生的认知习惯。在课堂上,教师适时、准确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抽 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把握课堂的关键点。例:在学习 苏教版三年级英语:《A new student》这一单元时,要使学生了解"Can you show her around? How many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了校园视频动画,并利
用绘图软件展示了校园平面示意图。它不仅结合实际,使学生有一种融入感,而 且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对话提供了指导。综上可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动画、 图片、影像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抽象转化为具象,涉及多感官教学,培养学生 的思维力。
正因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小学英语课程中, 因为它可以将传统的教学中单一的、灌输性的、静态的、固定性的文本,变成丰 富多彩、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甜蜜温馨的动态镜头。所有这些画面的展示,在 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原 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一件乐于探究的趣事。
5.4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完备软件和硬件的支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也在不断更新,它已成 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课程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 重要的物质科技保证,全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技术装备 经费的投入,保证其逐年增长和使用效益。所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加强学校教学技术设备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学校教学软硬件资源的保 存和完善工作。
在硬件环境方面,学校应高度重视设备的建设,加大信息化的投入,硬件环 境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硬件设施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首先,为了完成教 育技术设施的配备,学校不仅需要指导使用和管理技术设备,而且需要监测和检 查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应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相应 的要求,建设智慧教室,重视硬件设施的更新与维修。在教学中正是有了对硬件 设备的使用指导和管理,才保证了实际的教学效果,目前学校更多的采用智能的 红夕技术智慧交互黑板,它中间的互动显示区域和两侧的黑板一体化纯平设计, 通屏可以使用白板笔、水溶性粉笔等工具书写,既保留了英语教师传统的书写习 惯,又嵌入了现代化的设计,配有“鸿合”视频展台、电子书包和一系列硬件设 备,为师生创造了多元化的互动教学场景。其次,硬件的购置应采用分层制度,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采购服务,有的英语教师拥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有的英语教师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购置适 合的硬件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只有完善的硬件设备,才能保证教师 利用信息技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
另夕,在软件设施方面,应该为英语老师开发一个简洁易用、功能丰富的智 能课堂应用管理系统。该软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可以满足不同学科的 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趣味性和易用性,同时还应该配备可操作的、 完善的教学课件,帮助教师轻松备课,在智能课堂中创造新的体验,同时减负提 效。例如:科大讯飞、班班通等教育软件产品的应用,帮助英语教师破解课堂、 班务等技术难题。在线上教学中,各个软件的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首先,教师 可以使用“希沃白板”和“万彩动画大师”两个软件,轻松完成色彩多样的课件 制作。其次,为了解决线上教学家长无法陪同听课,学生自律性不足的难题,笔 者创造性地使用“大小班线上课”的形式,将有家长陪同听课和独立听课的孩子 分成两类,大班课以直播课的形式进行,速度可以适当放快,学习内容适时的延 伸;小班课以录播的形式,学生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学平台”观看视频课程, 那么有更多的时间在线答题,最后再将疑难之处反馈给老师,也能很好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更加高效、评价更加智能、班务更加简单。同时,学校教师 间也需要多沟通、多交流、多研究,收集各类应用软件中的教育资源,完善教学 系统,利用资源优势,充分保证教育软件的开发。
5.5针对性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从实践的视角出发,为建设高质量的英语课堂,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 中大放异彩。笔者在线上课堂中应用到的是“双师课堂”的形式,不同于“线上 +线下”两位教师风格不同的授课,线上教学采用的是 “双师”线上教学形式, 一位教师负责授课,另一位教师负责用语言提醒或“禁麦”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 提醒不能配合线上教学的学生。这些线上的教学形式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 持。为此,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和 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开展培训课程,可 以提高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促使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 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首先,根据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结合 各地英语教师的具体情况,培训通常采用集中式训练和分散式训练相结合的形式, 节假日期间集中培训,平时或周末分批参加培训,课程结束后,英语教师可以参 加考核,学校为其发放相应的信息技术考核等级证书,并将此项作为评优评先和 年度绩效考核的必要参考指标。其次,与提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厂商沟通,实 现从网上到线下,针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拓宽英语教师的学习途径。比如, 考虑到不同英语教师理解信息水平的差异,采取现场培训、个性化辅导、在线指 导等多种培训形式,开展一体化白板、3D打印辅助教学等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全 方位覆盖。英语教师可根据需要自由参与,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共同进 步的氛围,确保培训取得预期效果。最后,学校也要把信息能力的培养列入议事 日程,每学期安排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发现英语教师队 伍中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并将培养优秀的信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作为现代教育 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建设一支专业化、有针对性、全方位的信 息化师资队伍,同时学校也应鼓励英语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并组织开展信息技 能大赛。这不仅有助于教师间的沟通与探讨,而且在获得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肯定 了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使英语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 中的重要性,踊跃参加到学校安排的信息能力提升活动中,使英语教师在实践中 提升自身的信息水平,促进英语教学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实现教学量变到质变的 飞跃。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6.1.1研究结论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学的地位逐步上升,但英语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 中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英语教师的作用也没有削弱。现代教育技术是每一位小 学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英语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策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真正的英语学习能力。
(1) 英语教师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技术对教学 有好处。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在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优越性的同时,也 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能扮演一个多媒体放映机的角色, 否则教学效果不理想,反而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 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条件,采用符合不同年龄特点的教学技术,避免滥用教学手 段,做到“因人而异”。尤其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领导地位 和引导角色,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评估,指出学生的问题,发现学 生的进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增加师生互动。
(2) 学生们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英语 学习动机、提升英语语言素养、搭建师生沟通桥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学校必须重视提供全面硬件和软件支持,从学校的校本培训出发,深 化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信息化程度,鼓励英语教师重视 对自身信息素养的评价。
6.1.2创新点
(1)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提出线上英语教学“双师课堂” 的建议。
(2) 采用“大小班线上课”的形式,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在没有家长陪同听 课时造成的难题。
6.2研究展望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要充分发挥这些长处将现代教育 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融合,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英语 教师的样本总数较少,导致分析不够细致深入;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受限, 本文未对小学生进行访谈交流,从而影响了调查的深入程度,希望以后在现有基 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多采用一些试验研究的方式,更多的了解一些地区和学校的 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让英语教学更加快乐并能够最 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显示出更 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娟,贺平.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3(12):6-11.
[2]龙兰云.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7, 1(3)3
[3]柯清超,陈蕾.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 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8):35-39.
[4]曾婧.利用电化教学创设英语教学情境J].新余学院学报,2012, 17(3):154-156.
[5]邓大飞.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82- 84.
[6]薛琨,刘金星.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下的PPT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 育, 2012(2):3-4.
[7]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三一"探究性"教学模式J].现 代教育技术, 2008, 18(9):5-10.
[8]林英妮.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 000(0z1):255-258.
[9]梁文鑫,何克抗.多媒体资源的语音辨析支持对于小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影响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7-8.
[10]胡铨.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 合版, 2010(1):3-4.
[11]梁文鑫,何克抗,赵美琪. 多媒体资源的词汇识别支持对于小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影 响研究 J]. 2021(2013-5):109-113.
[12]龚婷.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360-364.
[13]陈洁,钱玲.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中小学电教:综 合, 2012(11):5-6.
[14]宿桂梅.探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 2016(13):103-104.
[15]何克抗.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育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3):9-11.
[16]衣立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3(17):178-179.
[17]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9-10.
[18]何贞慧.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内外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21(8):1-2.
[19]穆传贞.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40):365-371.
[20]盛玲燕.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J].中小学电教:下, 2021(9):2-4.
[21]应筱艳,吴星阳.信息技术助力英语"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3(5):26-28.
[22]王娜,张敬源.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术融合的大学英语课 堂教学改革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8(5):5-7.
[23]刘楚,徐显龙,任友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区域比较研究——以东,中, 西部部分省会城市学校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9-11.
[24]彭晶.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06, 000(0S1):P.133-134.
[25]王金红.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7(4):148-149.
[26]庞敬文,张宇航,唐烨伟,等.深度学习视角下智慧课堂评价指标的设计研究[J].现 代教育技术,2017,27(2):7-10.
[27]曹培杰.重新定义课堂: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转型J].现代教育技术,2017, 27(7):7-8.
[28]吴小金.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7, 27(8):3-4.
[29]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 化教育,2018(1):9-11.
[30]杜玉霞.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 育,2017(8):7-9.
[31]李晓静. 知沟视域中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建议——基于河南修武申国完小的 质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7-8.
[32]杨维,费瑞伟.基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创客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17(7):53-57.
[33]颜如钻.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0):337-339.
[34]郝兆杰, 史天杨, 汪基德. 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中发帖行为研究——基于"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的数据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 38(9):115-121.
[35]徐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小学英语生本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 下,2014(5):1-2.
[36]洪爱萍.现代教育技术对提升小学英语综合实践课成效J].课程教育研究, 2020(18):1.
[37]王志英.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0(5):19- 20.
[38]张进宝,姬凌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嬗变J].电化教育研究,2018, 39(5):108- 114.
[39]吴磊,李环,张丹,等.中小学英语教师网络协同教研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
术, 2018, 28(12):69-74.
[40]孙莺.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英语教学系统改进设计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8, 41(10):129-132.
[41]吴玲娟,张德禄. 基于雨课堂的通用英语设计学习模式研究——兼论多元读写能力的 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9(3):7-9.
[42]German K E, Zelenin P G, Makarov A V, et al.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art 4[M]//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9.
[43]Dong-Jing W .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Modern Industrial Training[J].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1.
[44]Jiandan Re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sig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under Modern Techn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w Developments in Education, 2020, 2(4).
[45]ZhangQing, FengYong.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Subject Teaching Research, 2013, 000(017):4073-4075.
[46]Juan C .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J]. Research of Modern Basic Education, 2012.
[47]Mcdermott L, Murray J .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Use and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to the Primary Curriculum.[J].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77.
[48]Newby, T.J., StePieh, D.A., Lehman, J.D., &Russell, J.D.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designing situatio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00(32):80-100.
[49]Roblyer, M.D.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J].Ne Jersey:Merrill Prentiee Hal, 2003(46):51-81.
[50]Arno-Macia, E.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urs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 Focus Issue), 2012(76):72-83.
[51]Onofrei, S.G., Iancu, L.The Role of New Technology in Teaching through Proverbs in Primary School[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42):130-133.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yingyujiaoxue/8591.html

上一篇:内蒙古地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及对策研 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