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I
Ab stract II
附表清单 m
第一章引言 1
第一节研究背景 1
第二节研究意义 2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2
第二章文献综述 4
第一节成就测试 4
第二节反拨效应 6
第三节 英语成就测试反拨效应国内外研究概述 8
第三章研究设计 10
第一节研究问题 10
第二节研究对象 10
第三节研究工具与方法 10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11
第四章研究结果分析 15
第一节改进前的试卷分析 15
第二节改进后的试卷分析 16
第三节改进前后的试卷对比分析 17
第四节问卷调研结果 18
第五节访谈结果 22
第六节 研究结果分析小结 23
第五章成就测试正面反拨效应提升策略 25
第一节增加试题类型多样性 25
第二节增强试卷内容的实际性 25
第三节 发挥教学效果评价的积极作用 26
第六章结论 28
第一节研究发现 28
第二节研究启示 29
第三节研究局限性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4
附录一高中英语成就测试对教与学的反拨效应调查问卷(教师卷) 34
附录二 高中英语成就测试对教与学的反拨效应调查问卷(学生卷) 36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38
附录四英语测试卷 39
谢辞 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2
个人简介 63
第一章引言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任务日益增多,许多教 师因忙于教学,忽略了成就测试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英语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全方位促进学生 的发展,让学生在测试中体验进步与收获,让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第一节研究背景
反拨效应这一术语在语言测试学中是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的影响。在语言测试 学中,反拨效应是一个热门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学者对反拨效应的研究给予高度的 关注和研究,侧重点大多是语言测试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产生的影响积极还是消 极?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成果来看,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是“是与不是” “积极与消极” 的简单的回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反拨效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 英语测试应运而生,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也十分关键。语言的教和学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学 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作为现存的其中一种评估方式,测试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寫语言 测试和语言教学两者具有紧密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杨惠中认为语言教学是首要的, 语言测试必须要服务于语言教学人国际语言测试学会制定的道德规范守则第七款中也明确规定语 言测试要更好地服务语言教学為英语试卷作为主要的检测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的评 价,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通过测试发现。高中英语学习至关重要,通常学校会 安排大量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效果怎么样,学生完成课程后的英语水平如何, 都需进行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是语言测试寫目前很多学校的普通教师因为缺乏专业科 学的理论学习和指导,往往按照传统的方式或经验处理测试,忽略了对英语测试质量的分析和研 究。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试卷质量的规范和提高,对试卷质量的分析和教学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然而如何判段测试是否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两年要求 达到第一级目标,其在听、说、读、写、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分别有以下要求:1.听力方面, 能听懂教学大纲词汇表中的词汇和短语(除*词汇)、教师课堂口头用语、教师用已学过的英语 单词对新单词的英英释义、学过的课文叙述以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相关问题,能话题熟悉、内 容和词汇简单的语篇和段落。2.在英语阅读及表达方面,英语学习者能够对所学的课文能进行简 单的问答、能用简单的语句介绍本人及周围的基本信息,且意思表达准确即可。在所学教材课文 基础之上增加十万字左右的课外阅读量,涉猎不同体裁的内容材料,比如记叙文、故事、文史知
1Davies. A. 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0:27.
2邹申.对考试效应的认识与对策一兼谈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与方案[J1.外语界, 2005(10):59-66.
彳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16-25.
4杨惠中,桂诗春.语言测试的社会学思考[J].现代外语,2007, 15(11):368-374
5杨惠中,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解释[J].外语界2001第一期(总第81期):63-65.
识等等。3.能够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听写所学课文内容、书面回答简单的问题、默写没有生单词 的语句和语段,自己造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能清楚而熟练的按照书写格式书写,间 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4.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及拼读规则、能够较流 利的朗读课文。5.在已掌握的初级阶段词汇的基础上,再掌握另外的500个词汇和一些固定搭配 和惯用表达语。初级阶段词汇要求能在口语表达及书面中运用,这些附加的新词汇只需在篇章或 段落中理解其意思即可、能根据单词的音标、发音和拼读规则记忆和拼写单词、结合已学的词根 词缀等构词法在语篇中理解一些新词的意思。6.对一级目标中要求的语法完全掌握。其中加*和 **号的语法项目理解即可。研究生在读期间,外国语学院开设了《语言测试学》这一专业选修课, 由此,笔者对语言测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目前的教学工作以及所在职学校的教学情况, 笔者萌生了做英语测试研究的想法。作为吴忠市同心县的几所高中之一,同心县豫海中学的英语 总体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抛开学生生源和教师的因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试卷质量的分析, 因此本文把着眼点放在试卷反拨效应的分析评估和试卷质量的改进上,发现试卷中所存在的与教 学大纲中不匹配的地方,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在教学和试卷命题方面查漏补缺。
第二节研究意义
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的热度,一直长久保持着,从多项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Hughes 曾说过,测试对教学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成就测试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它是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好的教学与好的测试是不可分割的”寫
本文主要是在Alderson和Wall的理论帮助下,探究成就测试对高中英语的教学的反拨效应, 从而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推进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国内学者对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己经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也给予了突破性的意见。尤其是全国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和促 进英语教学的一项重大考试,在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语言测试的研究成果,及 时的调整和改革。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限制,对高考英语的反拨效应仍缺少比较深入的研究。因 此,结合以往学者对高考英语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英语成就测试对豫海中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 应进行研究,以期为学校命题工作者及教研工作室及时提供信息,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 展。
第三节论文结构
本研究共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从第一节至第三节分别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 结构。紧接着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别是成就测试、反拨效应两个理论要素及英语成就测试反拨 效应国内外研究概述。第三章为论文研究设计部分,本章的第一节至第四节分别为研究对象、研 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最后一节陈述研究过程。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57-64.
2Cunningham, George K.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Constructing and Interpreting Test [M]. N. P: Edward
Arnold Ltd, 1984:213-214.
第四章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前三节针对英语成就测试卷提出的分析,第四节和第五节是问 卷调研及访谈结果的分析。第五章针对前面所谈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成就测试正面反拨效应的 策略:增加试题类型多样性,增强试卷内容的实际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每一节对 每一个策略具体说明。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性的罗列出研究结果和研究启示,提出了 相对应的建议,同时,也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部分首先介绍两个概念,一是成就测试,二是反拨效应。成就测试主要阐明成就测试的定义、 信度和效度以及成就测试与教学的关系。反拨效应这一部分包括反拨效应的定义、实质和分类。其 次,梳理了英语成就测试反拨效应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一节成就测试•
测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测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让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后有所收获,同时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高中英 语成就测试,因人制宜,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解决学生实际中存在 的问题,提髙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成就测试的定义
成就测试不能片面归结为测试。其中有不同的标准,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以测试目 的为依据,可划分为水平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及成就测试四类。根据测试的用途,分为能力 测试、成就测试、诊断测试和能力倾向测试打所有这些测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对于以上讨论的成就测试,学者们给出了各种定义。成就测试是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来检验学 生获得的知识。Hughes提出成就测试可以分为期末成就测试和进步成就测试前者是经过一段时 间的学习后进行的,例如一个学期后的期末考试,而后者是为了检测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跟进的 程度。这种成就测试可以是标准的测试,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设计的相对自由的测试。 此外,何家驹指出,成绩测试也可以称为学业成绩测试或教学考试,它被视为一种语言测试成就 测试通常用于考核学习者在某学习阶段的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役成就测试主要是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 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语言测试有很多种类,每种都有特定的目的,如果按使用情况对 测试进行分类,则有成就测试,能力测试,能力倾向测试,诊断测试等等。成就测试的目的是在更 大范围内衡量成绩。大多数学校考试釆用成就测验的形式,所有公共测试都是旨在掌握某一特定的 教学大纲,这些测试与教学过程相联系。例如:课程结束测试、组合评估或观察课堂工作和参与为 基础的进度记录程序。成绩测试在学习过程中或在学习结束时积累证据来看看在目标方面是否取得 了进展,以及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展学习。这些测试直接与课堂课程或课程设置相关,其目的是让 学生个人及团体建立如何获得成功的意识。目前学校的成就测试都是要参考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 准或者教育目标,一般细分为终结性成就测试和过程性成就测试,通常情况下在学期末或一个学习
1Henning, G.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87:122-123.
2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102.
3何家驹.英语成绩测试问题研究[几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2-63.
4 Bachman, L. F. & 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fM]. OUP, 1997:61. 阶段结束会进行终结性测试。终结性测试通常都是在一个学期的学习阶段结束之后进行的考试,终 结性测试一般规模比较大,并且由一个地区的教育部门组织。过程性测试则是教育者为了检查某一 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进度及学习成果。过程性测试有比较正规、标准化的考试,也有平时的一些 小考试、小测验,这些由该年级或者班级的教师自行编制设计,考试的具体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情 况决定。学校里每学期的月考、期中考试等都属于过程性测试。
成就测试一般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其主要意图是通过测试的结果观察被测试者是否掌握了学 习内容,掌握了多少,测试结果应当参照相应的标准。成就测试最凸显的几个功能分别是;反馈功 能,通过成就测试的得分作为反馈信息,教师调节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促进自身的学习活 动;评价功能,成就测试的评价功能不仅仅限于对评价学生,还可以用来评价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评价时一定要参照许多的其他信息,不能只看分数;激励功能,通过测试的结果激发学习兴趣,建 立自信;诊断功能,通过测试的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整 教学内容。
二、英语成就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对于英语测试质量的评定,首先需要关注的的问题是测试本身的信度和效度。一项测试的信度 也可以理解为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即测试者的水平在测试中是否真实的被体现,可信度是否一致。 测试的效度是指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效度是测试中最关键的问题,其中包含几个种类,有表面效度、 内容效度、预测效度等等。Bachman认为,评判测试质量的标准是实用性(usefulnesss),而恰好 信度和效度包括在实用性之中。其中,Hughes认为,信度(reliability)是指考试分数的一致性, 即可靠性和稳定性幕效度(validity)也称有效性。Henning认为,效度是指一套测试或测试内容 达到其预期测试意图的程度駡也就是判断一项测试是否真正测试了它所要测试的对象或内容。真实 性(authenticity)是考试的另一个重要评价指标。Bachman和Palmer认为,真实性指的是某一语 言测试任务(a given language test task)与实际语言运用任务(target-language task)在特 征方面的对应程度3还有交互性和考试的后效作用,两者分别涉及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考试对教学的 影响。最后是考试的可操作性,即可行性。
成就测试卷的内容效度在测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多大程度上 在成就测试卷的试题中的体现出来。因此,成就测试对教学有重要的调节和反馈作用。
三、成就测试与教学的关系
成就测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测试离不开教学,反之亦然。适当的成就测试会改善或 者提高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两者在教学过程中
1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29.
2Henning, G.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987:89.
3Bachman, L. F. & 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brd:Oxfbrd University Press.l996:17-23. 发生改变。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测试与教学之间必然存在着伙伴关系,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就测试 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有十分有用的效果。这些测试主要是作为设备来构建强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希望达到或主要作为评估学生在语言方面表现的一种手段。
成就测试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发生而展开,其内容在包含一定比例的水平测试内容的同时,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教材内容也要占合理的比重,英语成就测试的设计应符合高中英语课程 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规定。成就测试的结果不仅得益于学生,使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也能帮助 教师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进而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有 哪些需要改进或者哪些需要保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使接下来的教学更有效。 同时,学生可依据成就测试的结果看到自己在学习中不同方面、不同内容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在以 后的学习中调整学习方法或侧重不同的内容。
第二节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是近来的热点话题,不同的人对反拨效应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人们普遍认为,语言 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很大。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被称为反拨作用,反拨可以有好处也有坏处。如 果测试内容与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要求不一致,则会对教学产生消极作用,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就 是所谓的反作用力。反拨效应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
一'反拨效应的定义
已有的大量研究证实测试影响着教与学。在语言测试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教育研究工作者普 遍采用“反拨效应”或“反拨作用”这样的术语来表述测试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对于“反 拨效应”的定义却是各有千秋,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论证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张媛对反 拨效应的解释是''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八,这是一种片面且狭义的理解,片面的认为 反拨效应只与教师有关。广义上,通常将测试产生的所有结果都理解为反拨效应。尽管各有争议, 但是,明确的一点是,反拨效应关注的是测试所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其自身。
经过上述反拨效应定义的陈述、解释,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是指:一是英语成就测试对高中教 师教学的影响(包括教学方法、策略、评价等),二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习态度、动机等), 也就是说本研究中釆用的是对反拨效应的狭义理解。
二、反拨效应的实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Andrson和wall对于反拨效应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和模型, Andrson和wall也是首个对该领域进行理论假设的研究者,两位研究者对反拨效应的假设以及他们 提出的“PPP”模式,都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反拨效应这一术语是指测 试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的机制和参考者的影响。虽然人们普遍接受反拨效应这个基本定 义,但是人们对它的观点仍然是褒贬不一。Bailey认为,反拨效应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微
1张媛.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年第2期. 观层面,一个是宏观层面。微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而宏观层面则是指对教 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幕
三、反拨效应的分类
测试所产生的反拨效应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别。一种是正面和负面的反拨效应,这是根据测试 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来划分;另一种是隐性和显性反拨效应,这由测试所带来的教学影响决定。
(-)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
测试所得到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达到了想要的数值,就可以称之为正面反拨效应, 相对应的,某一测试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则可以称之为负面反拨效应。实际中,我们认为某一测 试之所以会产生不利影响,是因为测试内容是学生不希望学或教师认为不希望教的内容。通常情况 下我们如何判断测试所产生的反拨效应积极与否,主要是分析其对课堂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 极的。如果某项测试促进了教学,则产生正面反拨效应。反之亦然。因此,测试设计者(出卷教师) 在设计试卷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测试能够带来的正面反拨效应,而测试中受到争议和批评的地方正 是测试负面反拨效应的反映。
对于测试反拨作用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语言测试领域有过两种分歧。其中一种认为测试所产生 的反拨效应很大程度上都是负面的。比如,Jack. D认为通常教师在教学中忽略某些和测试没有直接 联系的课程,课程被考试牵制,教学中不是在为了课程而学习,而是为了测试而进行课程。
另外,有研究者认测试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强调测试存在 的潜在的积极作用,同时鼓励对测试加以不断创新,从而增强测试对语言教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也有专家把测试看作是调节教学的杠杆,认为考试可以产生积极的反拨效应。但是以上两种说法都 太过极端,我们不能单一的评判考试所带来的反拨效应只有正面或者只有负面。也不能把其中的一 个方面列出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作为研究者,在判断一个考试所带来的影响时,需考虑该考试是否 反映科学的语言观、测试观,还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研究的对象、地点、时间以及研究的 目的方法进行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的分析出问题的本质。
(-)显性反拨效应和隐性反拨效应
测试考查的知识(如词汇、语法)以及考查的技能(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力和口语)都 是教学的重点,这些知识和能力都是外显的、能后看到成果的,这称之为为显性反拨效应。有一些 能力或者潜能是无法测量的,意外获得的,这些就属于隐蔽的反拨效应,这些只能通过其他的外在 表现来分辨,则可被称作隐性的反拨效应。
显性反拨效应也是可观察的,可以从教师和学生考前的复习行为中看出。考前教师会要求学生 做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习题,比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词汇记忆等等。
Bailey,K.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999,245.
本文中成就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主要从成就测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影响的角度出发,分 析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
四' 反拨效应研究内容
早在1993年,Alderson Mall1的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在“反拨效应是否存在”一文中, 他们提出了反拨假说的最早和最简单的版本,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逻辑上的替代假说:
(1)考试会影响教学;(2)考试会影响学习;(3)考试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4)考试会影响教 师的教学方式;(5)考试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6)考试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方式;(7)考试会影响 教学的速度和顺序;(8)测试会影响学习的速度和顺序;(9)考试会影响教学的程度和深度;(10)测 试会影响学习的程度和深度;(11)测试会影响对教与学的内容、方法等的态度;(12)具有重要后果 的试验将产生反冲;仃3)没有重大后果的试验没有反拨作用;(14)考试对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有反 拨作用;(15)考试对一些学习者和一些教师会有反拨作用,但对另一些则没有。三年后,Alderson 和Hamp-lyons提出了 16个“假设”,即“测试会对一些教师和学习者比其他教师和学习者有不同 的数量和类型的反拨”。
Cheng’等提出了 Hughes “ppp”反拨基本模型理论。为了探究这种评估功能的机制,Baily引 用了 Hughes的三分法来说明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反拨发生的复杂机制,Baily认为参与测试 者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人,首先他们都会受到测试的影响,他们对测试的看法和态度会影响 他们的语言教学和对学习的概念。因此,教与学的过程将会改变,学习的产品也会不同。Hughes这 样解释他的模型:“三分法允许我们构建一个基本的反拨模型,测试的性质可能首先影响参与者对 他们的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看法和态度。这些认知和态度影响参与者在进行工作(过程)时所做的事 情,结果可能是他们包括练习在测试中发现的项目,这将影响学习结果,工作的产品。”
综上所述,反拨研究不仅应该关注考试,还应该关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研究人 员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该测试是否评估了想要评估的内容,分数是否以其预期的方式使用,或者该测 试是否对相关利益相关者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反拨效应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 Alderson &Wall和Hughes提出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成就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李韶山认为,考试对个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和教师。因 此,本论文中的反拨效应主要侧重于英语成就测试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内容、学 习方式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展开研究。
第三节英语成就测试反拨效应国内外研究概述
国内外关于英语成就测试反拨效应已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证,笔者将对收集到的有关英语成就测 试反拨效应的国内研究文献和国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Alderson, J. & Wall, D. Does washback existApplied Linguistics. 1993: 14 (2), 115-129.
2 Cheng, L., Watanabe, Y.&Curtis, A. Washback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ntests and Methods. New Jersey: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订 85-195.
关于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的研究,国外研究者们有各自的研究角度。Alderson和Wall以教师 和教育管理者的角度立足以研究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他们的研究结果证实英语测试对教学方法影 响比较小,但对教学内容影响程度非常明显。Shohamy等人在不同时段,研究了两项全国性测试的 反拨效应,他们的研究结果反映测试的反拨效应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也随 着其他因素的改变而有所不同。Bailey研究的是测试对教学体系和对学习者反拨效应的区别。 Watanabe研究的反拨效应是有关语法一翻译教学法的,这项研究的结果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到诸多 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教师的教学信念及教师的个性特点,甚至考 试的时间节点都会影响。Alderson和Hamp-Lyons研究的是托福备考课程的反拨效应,其结果显示 测试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Robb&Ercanbrac,以日本英语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 研究对象,研究国际交流英语考试能否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结果是其备考的教材能提高学生阅读 部分的得分,且仅仅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但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帮 助。国外研究者大多侧重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大多是针对大型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
国内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主要是CET4/CET6, TEM4/8. T0EFL等大型的考试,针对这些有影响 力的考试的研究中大部分倾向于研究其工作机制,以及反拨效应的性质,同时针对促进正面反拨效 应提出相应的方法。研究方法也大多釆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和 对学生的实验。邹申以英语专业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TEM4/8的反拨效应,结果 是TEM4/8考试对英语专业学生十分有益,并对学生的教学有促进作用。对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教 学有积极作用。叶菊仙,证实CET4/6考试影响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是反拨效应因学生不 同而不同,且产生影响是延迟的,之后的金艳和唐雄狮也在大英四六级方面做出过突出的研究。亓 鲁霞以全国高考为研究目的,结果发现全国高考测试没有达到预期的反拨效应。重庆师范大学的李 菁菁以重庆市鸣凤山中学为例,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初中的教师和学生,对初中英语成就测试对初级 中学师生教和学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测试对教学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作用,其正面 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对教师而言,成就测试能够更好的规划教师的教学计划,制定适合学情 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成就测试的结果能引导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改变其学习速度以及学习的程度和深度上。负面作用是打乱教师的教学速度和次序,影 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论文在以上文献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也研究成就测试对教师学生的反拨效应,但是缩小研 究范围,以笔者所在的一所高中的英语成就测试卷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 谈,研究同心县豫海中学的英语成就测试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学生 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的影响。
第三章研究设计
以Alderson &Wall和Hughes提出的理论为指导,笔者对研究进行了有序的设计,首先提出需 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明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所需的工具。收集研究所需要的试卷,分 析试卷,与此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做访谈,阐述研究过程,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做保障。最后进行 数据收集整理,为实验的分析及结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第一节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试卷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汇总以及访谈结果总结,研究笔者所在高中英语成就 测试对教与学的反拨效应。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豫海中学英语成就测 试对教与学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下面这三个问题:
第一、同心县豫海中学英语成就测试卷内容设计如何?
第二、该校9份成就测试卷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积极还是消极的反拨效应?
第三、如果改进,怎样使得该校英语成就测试发挥积极的反拨效应?
第二节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同心县豫海中学高二年级一学年中的不同的测试卷为研究对象,测试卷共9份,其 中包括月考试卷6份,期中试卷3份。同时,本研究中也选取了 20名英语教师和100名高二年级 学生作为调査和访谈的对象。并且这一部分英语教师教龄大多在5至20年之间,所以教师团队还 是比较成熟的,有利于调查研究的进行。
第三节研究工具与方法
为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用到SPSS统计分析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主要用来 对学生的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及问卷结果的信度效度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有访谈和问卷两种方法,其 次是测试和分析。
—' SPSS统计分析软件
本研究釆用SPSS 23这款统计与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等数据材料的信度、学生的成绩等进行 统计分析。其功能还包括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秩相关、偏相关、方差分析等等。提供 了从易到难的统计描述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在问卷和试卷的统计分析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访谈法
对访谈提纲中的一些问题以口头信息搜集的客观的、无任何偏见的事实材料,本研究将与教师 关于成就测试、教学、高中英语新课标和考试大纲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谈。访谈提纲中针 对关于学校测试教学的相关问题,例如,学校目前对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实施情况、考试 大纲等问题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谈(详见附录三)o
三' 问卷调查法
也称问卷法,是调查研究者为了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测量研究所需要的问题,运用统一设置的问 题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调查方法。问卷发放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使用网络调查(比如 微信小程序、问卷星)等等。本文中笔者在查阅了大量对于测试对教学反拨效应的相关研究后,参 考以往研究者对该领域设计的相关问卷(教师和学生问卷),设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多次修改之 后,最后确定研究过程中所需的正式问卷。本文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两套调查问卷,旨在了解高中英 语成就测试对教和学的反拨效应。本研究中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相关理 论设计,同时参照顾洪叶(2012)在论文“高中英语成就测试对教与学的反拨效应研究”的问卷。 本研究共有两份调查问卷:一份为教师调查问卷(附录一),问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卷设 计的背景,二是教师信息的描述,三是所要调查的问题。该问卷主要是通过问题,了解关于成就测 试对教师产生教学影响的信息;还有一份是学生调查问卷(附录二),学生问卷主要包括背景介绍和 调查问题,学生问卷主要是了解成就测试对学生学习方式等的影响。
本论文中所用到的研究工具主要用来对学生的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及问卷结果的信度效度分析, 以确保数据的有效与可靠。调查问卷包括问卷及访谈,主要对学生及教师的观点态度进行调查访谈。 挖掘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的问题。其次的测试,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测试,与之前的试卷内容 与设计进行对比。
第四节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说明问卷和访谈的具体过程,以及研究中的测试,都进行详细的记录描述。
一、问卷调查及访谈
研究者经教师同意后将电子版或纸质版的试卷进行收集,共搜集到高二年级的各种类型的英语 测试卷9份,包括月考6份试卷,期中试卷3份。学生问卷调查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研究者联系 科任教师,征得同意后进入教室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等待学生完成问卷后且现场收回问卷,收回 后确认份数。问卷的安全性己经在问卷的开始陈述说明:“本次问卷调查仅为我个人论文研究提供 数据资料,问卷不记名也不公开、不传播任何答题内容,请您按照个人实际如实作答”,以保证数 据结果的真实。总共发放100份学生调查问卷,其中无效调查问卷有10份,其中包括作答内容一 致、错答、漏答、胡乱作答等等,收回有效问卷90份。教师问卷利用教研会议结束或者课后的时 间展开,问卷同样不记真实姓名,教师问卷总共20份,且全部收回,无无效问卷。
对参与过问卷调查的学生,笔者又与他们当中的一些学生进行了交谈。访谈偶尔在课间休息时 间,多数在放学之后或者下午饭到晚自习前的时间(笔者所在学校为寄宿制学校),每次的时长大 概控制在30分钟以内。访谈地点是笔者办公室(英语办公室)或者学生教室。访谈氛围比较轻松, 笔者在交谈的同时记录谈话的内容。在几次测试的前后,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访谈很容易进行,大多情况都是利用英语组内教研会结束时间或教师的课后时间,针对访 谈提纲中的问题,被访谈的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限时长,同时笔者记录信息,分问题整理清楚, 最后形成书面文字材料。教师访谈结果均在论文的结果部分进行阐述分析。
二、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笔者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按照调查问卷设置的规范,设计了学生英语成绩影响因素的调查问 卷,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两种渠道获得,一种是在班级内进行实地调研填写,一种是通过网络电子问 卷的形式通过手机填写。对于测试试卷的题目进行归类,从而将其提取为以下七种能力,通过这七 种能力与测试成绩关系,研究反拨效应,研究信度和效度。
表4-9中M表示试卷中所有涵盖阅读能力的试题,该能力所涉及到的实体题目为Ml, M2, M3, 以此类推,影响因素包括阅读,写作等指标,基本涵盖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所有方面。为了保证 数据源的可靠性,表4-8及4-9分别对数据进行了总体和各层次的信度分析。
表3-1问卷总体信度
Cronbachzs Alpha 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 项目数
0.912 0.917 27
根据SPSS的信度分析,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 Alpha)值,如果在0.8以上,则该量表 的信度非常好;信度系数如果在0.7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根据表4-2的数据结果,发现该问卷的 总体信度良好。
表3-2问卷各层次信度检验
研究变量 Cron bach's
Alpha 测试项目 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 Cron bach's
Alpha If Item
Deleted 信度
M阅读能力 0.832 Ml 0.725 0.76 比较好
M2 0.676 0.815
M3 0.720 0.752
F写作能力 0.925 Fl 0.831 0.845 非常好
F2 0.835 0.836
F3 0.840 0.840
F4 0.836 0.836
F5 0.729 0.723
A听力能力 0.958 A1 0.756 0.958 非常好
A2 0.846 0.846
A3 0.941 0.941
C表达能力 0.766 C1 0.638 0.695 合适
C2 0.670 0.670
C3 0.506 0.685
T运用能力 0.835 T1 0.535 0.852 比较好
T2 0.656 0.9
T3 0.750 0.755
T4 0.749 0.756
S会意能力 0.879 S1 0.734 0.863 比较好
S2 0.595 0.874
S3 0.768 0.844
S4 0.632 0.874
S5 0.806 0.839
S6 0.733 0.86
Y基础能力 0.9 Y 0.794 0.872 非常好
Y2 0.878 0.793
Y3 0.755 0.909
同上表对于信度系数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该问卷调查中每个项目各层次的信度检验结果都 呈现出良好和非常好的信度。
表3-3问卷各层次效度分析
变量 项目个数 varience KMO sig 效度检验
M阅读能力 3 76.265 0.725 0 一般
F写作能力 5 79.232 0.188 0 一般
A听力能力 3 92.602 0.711 0 一般
F表达能力 4 75.406 0.702 0 一般
T运用能力 4 67.595 0.716 0 一般
S会意能力 6 64.988 0.743 0 —般
Y基础能力 3 84.056 0.702 0 一般
同样,笔者为了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效度检验,KMO检验,也就是因子分析, 每个变量的值均接近1,可以看出问卷的样本原始数据完全适用于因子分析。
通过检验,得岀结论,在上文中提出的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主要评价指标在理论模型中的所有 路径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三、 以往英语成就测试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首先,笔者对收集到的9份英语成就测试卷进行了题型的观察分析,总结所有试卷涉及到的题 型类型,并且借助网络将其中的题目进行搜所,将其与高考题与学科网等题库网站中的试题进行的 对比,并做记录。
四、 改进前后英语测试卷对比
笔者为了进一步探求该学校成就测试卷的质量,结合前面对试卷结构的分析,对学生和教师调 查问卷的调查及访谈的结果为基础,与年级组教师商议后小组合作命题,拟定一份新的月考试卷, 作为改进后的月考试卷,以期和平时的月考试卷进行对比,对改进后试卷做了一些改变,其中囊括 了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到的内容,也涉及到高考题型和课外内容,对题目题量的 各项比例做了比较合理的划分,两种试卷的分值均为150分,考试以平时考试的环境和规模为标准, 在高二年级进行。
第四章研究结果分析
笔者经过上一章中学校以往成就测试卷的分析,发现成就测试卷的设计与高考题型完全一致, 作为月考卷这样的过程性测试,很大程度上不符合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高一高二年级应达到的第一 级目标,为了进一步证实其存在的问题,笔者与同年级教研组教师重新拟定了一份月考测试卷,该 试卷改善了完全以高考题型覆盖的状况,涉及教师和学生最近一阶段所学的教材内容以及课堂内 容,更加贴合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同时对问卷及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节改进前的试卷分析
研究者将收集到的各种种类和各种来源的成就测试卷的种类进行统计,对其结构、题型进行对 比,同时与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要求对照,总结问卷数据结果,访谈结果,总结豫海中学英语成就测 试的状况、测试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有这些问题和现状对该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产 生了哪些影响,并找出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
在研究的这一整个阶段,研究者收集到9份高二年级的英语试卷,在论文的第三章中已经做出 说明,并且收集到都是比较正式的英语测试卷。通过对比发现,这9份不同类型的测试卷(月考、 期中试卷)的相同之处是试卷结构构成与高考试卷题型一致。由听力、阅读、完型、七选五、语法 填空、写作(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六个模块组成,并且每一个部分的分值比例也与高考完全吻合, 但不同之处是题目和难度不同。在论文附录部分笔者将高二月考与期中考试试卷作为样卷呈现(详 见附录四)。
表4-]高二成就测试卷题型分布表
题型 分值 类型
听力 30 选择题
语法填空 15 非选择题
完形填空 30 选择题
阅读理解 30 选择题
任务型阅读 10 选择题
书面表达 35 非选择题
总计 150
以上通过对收集到的高二年级成就测试卷的题型进行描述概括,笔者认为在高中二年级将成就 测试卷的题型限定为高考题型,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倦怠,尤其是月考卷,题型都是高考题, 测试题的格式与高考完全一致,难度不同。但是阅读理解的选取还是从各种网站和现有的题库中抽 取,甚至选取高考原题,没有向课本靠拢。许多教师认为只有不断练习高考题,学习英语才有效。 带着这样的出发点,很少有教师考虑选择怎样的试题类型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没有考虑采 取哪种方式能更好测出学生的能力。因此,高中二年级甚至一年级的试题类型一直以高考为导向, 没有进行改变。以这样的试卷题型分析来看,成就测试卷并有考课堂所学,测试本应该与教学密不 可分,课堂教学内容理应在成就测试卷中体现出来,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久而久之,学生会忽视 课堂教学,认为考非所学,且课本内容也不值得关注。继而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陷入 在高考题中无线循环挣扎的过程之中。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成绩统计
人数 平均分 客观题 主观题 最高分 最低分
53 75. 08 51.2 23.88 103 0
通过学生的成绩来看,学生平均水平没有达到良好,且最低分有两位同学,在课下与这些低分 的学生交谈,回答是:“对英语一窍不通,看到满卷子的英语,一个字也不想看”。
在对教师的采访和试卷题库的搜索之后,笔者还发现大部分成就测试卷主要来源于购买的资 料、套卷或者一些组卷网页(学科网、组卷网等)上下载的试题拼凑而成,也有一些情况是与其他 学校联考或者与其他学校通用一张试卷,这样的测试卷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不相符,测试不但没 有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起到诊断检测作用,反而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动力 不足,没有复习的方向。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无法获得学生这一阶段真正的学习动向,教学评价不能 做到客观公正,师生双向的互动无效。学生也会感觉在学习中付出却没有收获,对英语学习产生抵 触心理。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二年级的月考卷进行改进,针对其题型及内容与课堂内容及教材所 学不靠拢的问题,全组教师讨论重新拟定一份试题,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发挥月考的 信息反馈作用。
第二节 改进后的试卷分析
在本文的上个章节——研究设计中,为了进一步研究当前英语测试卷的反拨效应,笔者和高二 年级英语教研组一部分老师重新拟定了一套试卷,该试卷类型为月考卷,题目中涉及必修二课本中 的内容以及最近一阶段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试卷中同样涉及听力理解,完形填空,改错及 作文,题型与高考题型一致,阅读理解共三篇,A、B篇为课外阅读理解,C篇选取教材中课文内容, 将平时的七选五改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将语法填空改为单词填空,考查词汇为必修二单词表中的 词汇,题目比例适当,结果发现学生平均成绩有所提高,改进前后两次考试标准差前后分别为14. 9 和12. 7,改进后标准差更小,学生成绩更加聚集也更加稳定。
改进后自 勺测试卷学生成绩统计
人数 平均分 客观题 主观题 最高分 最低分
53 81.62 44. 59 37. 03 121.3 12
通过改进后的测试卷考试成绩来看,学生成绩有所提升,随着成绩变化学生更愿意投入教材和 课堂,花时间理解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单词的记忆,教师也对学生更有信心, 改善了以练习题讲解为主的课堂活动,因此改进后的测试卷对教学和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反拨效应, 因此,当前的测试卷的题目亟待改进,不能盲目地从购买的套卷或者网站中拼凑,或者为了迎合高 考而从高一年级就开始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
第三节改进前后试卷对比分析
本研究从高二年级收集到的前几次试卷中抽取了一次作为前测的试卷,相应的找到了该试卷考 试后的学生成绩,成绩所有数据在教师的阅卷应用程序好分数(教师端)上下载提取,题目是平时 常考的高考题型,根据上一部分中提到的试卷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拟定了一套新的试题作为改进后 的试卷,其中对试卷做了一些改变,其中囊括了教材中的内容和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到的内容, 对题目题量的各项比例做了比较平均合理的划分,两种试卷的分值均为150分。以高二某普通班数 据作为研究对象,该班级中实际人数为53人,两次参加考试人数也均为53人。为了看出改进前后 学生是否有明显的区别,本研究将采用SPSS 23软件对学生前后测试的成绩进行分析。
配对样本t检验基于前后两次测试卷成绩的样本数据,并分析改进前和改进卮的数据结果一,…旦 的-是确定改进前一与改进卮试卷之间是査存在显蓋差星一连肛表一:…
T-TEST PAIRS=改进前 WITH 改进后(PAIRED)
/CRITERIA=CI(.95OO)
/MISSING=ANALYSIS.
表4-2改进前后成绩配对样本统计
平均值 个案数 标准差 标准误差平均值
配对1 改进前 75.0755 53 14.91882 2.04926
改进后 81.6226 53 12.79307 1.75726
表4~3改进前后成绩配对样本相关性
个案数 相关性 显著性
配对1 改进前&改进后 53 .897 .000
表4~4改进前后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配对差值 t 自由度 显著性(双尾)
半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差平均值 差值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配改进前- 对改进后
1 -6.54717 6.61457 .90858 -8.37037 -4.72397 -7.206 52 .000
从表4-2可以直观的看到测试卷改进前学生成绩平均值为75.08,改进后为81.02,学生平均 成绩有所提高,标准差前后分别为14. 9和12.7,改进后标准差更小,学生成绩更加聚集也更加稳 定。表4-3中,改进前后试卷相关性系数达到0.897,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极其显著。表4-4对改 进前后试卷做了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性(双尾)值为0.000 (小于0.5),表明存在显著差异,这 说明:改进后的测试卷对教学和学习产生了正面反拨效应。且对学生访谈和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得知, 通过这次的考试,学生对学习英语也更加有信心,更加愿意认真学习并且巩固课堂所学。主动深入 学习教材内容,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词汇,希望自己以后的每次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目理解的更加扎实。 也有学生表示,通过这次的月考,学习英语更加有头绪,知道所学的内容该怎么运用在考试中了。
第四节问卷调研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高中英语成就测试卷,测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该校英语成就测试卷对教师、学 生产生的反拨效应及影响因素。
研究过程中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附加一项试卷测试。问卷调查的数据的作用是了解成 就测试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这一节将对问卷调研结果及问卷的信度效度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
依据Alderson和Wall的反拨效应假设:“测试会影响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测试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的态度”。问卷调查英语成就测试对教师的影 响和对学生的影响两个方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关注学生语言综合 能力的发展,包括语言知识和功能、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体验幕”
学生问卷设计中有关于教学材料的使用问题,笔者得到的信息是学生课堂中会使用课本、配 套教学材料(练习册)、各种备考资料。课本是教育部指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英语教科书,配 套资料,配套教学资料是指练习册(优化设计)以及所被套的录音光盘等。备考资料是指以应对 大型考试为目的加强训练材料,以往会有周测卷、模拟卷等等。有些教师会使用补充教学资源, 这包括从网络、报纸、杂志、新型媒体等渠道获得的资源。但实地听课过程中研究者发现越到高 年级(从高二到高三),教材使用的频率越低,有些班级甚至不用,但是各种总复习资料,尤其 是高考的各种备考资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调查中笔者也与承担高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的W老师谈到过这个问题,W老师的回答是大 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期中、月考或大型测试临近时,学生被要求尽可能多的练习模 拟卷,通过刷题的方式练习某一个知识点。高三年级的教师在一轮复习时在课堂中使用教材,只 是用来回顾高一高二的基本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课本中的warming-up、pre-reading部分及 reading之后的内容都被省去。
在对学生的问卷结果中,笔者发现英语成就测试的反拨效应并非只有负面,一部分学生的问 卷结果显示对英语测试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笔者共发放100份学生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 卷90份,表4-5为问卷结果数据统计,问卷共十一道题,题目中题目一为主观信息题,不单独 列在统计表格中。
i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13.
表4-5学生问卷结覇 艮好统计
A B C D E
2 53.3% 27.8% 18. 9%
3 26. 3% 14. 8% 5& 9%
4 33% 13.7% 45% 22. 3%
5 13. 3% 40% 26. 7% 20%
6 32. 2% 15.5% 25.6% 26. 7%
7 51. 3% & 9% 16. 7% 23. 1%
8 36. 7% 35. 5% 16. 7% 11. 1%
9 33.3% 32.2% 27.8% 6. 7%
10 37.5% 17.6% 10. 4% 21.5% 27.2%
11 20% 32% 55.6% 31. 1% 12.3%
根据学生问卷调查显示,问卷的第2题中53. 3%的学生课后主要把时间花在考卷语法和词汇 方面,27.8%的学生关注听力和写作,只有18. 9%的同学关注口语,第3题调查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的书面材料,26. 3%的学生使用教科书及配套资料,有14. 8%同学作答课堂上也使用报刊、杂志或 因特网等补充教学材料,但是58. 9%同学的问卷回答显示使用复习备考资料。第4题是个多选题 “本学期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强化你的哪些语言能力? ”,根据上表数据显示,多数人认为词汇及 语法能力得到了强化,少数学生认为是听力理解及阅读理解能力,会话及口语能力几乎没有任何 进步。第5题中关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是:90份有效问卷中有40%问卷显示教师以学生 的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其次分别是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极个别教师关注学生的 品质。第6题学生对成就测试的看法中,32.2%的学生反映成就测试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5. 5%的同学反映测试给他们带来了精神压力。第7题关于学习英语的目的,近51. 3%的学生问卷 作答内容是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取得好成绩,上好大学,& 9%的同学将英语学习列为出国留学的目 的,这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学生所处的区域和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也有少数同学出于对英语 的兴趣,还有同学是被迫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 并不强。第8题“课堂上练习写作时,你注重的? ”问卷结果显示占比重最大的两项分别 是语法词汇和写作内容。第9题调查学生对于外语考什么叫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态度和看法, 分别有33. 3%和32. 3%的学生持完全同意和赞成部分的看法,可见学生已经把英语学习限定在考 试范围中,而没有充分利用其作为语言工具的作用。第10题是一个多项选择题“你认为自己树 立的外语学习目标?”应对考试能力这一项所占比例并不大.只有17. 6%,反而有37. 5%的学 生认为可以让自己的词汇语法更加扎实,27. 2%的学生认为希望自己能够在公开场合熟练运用所 学外语知识进行交流。第11题为多选题,学生从听力理解、口语、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能力 这五个选项中选择。其中,有55. 6%学生认为英语成就测试对他们的词汇和语法能力有强化提升 作用,有32%的学生认为是他们阅读能力被强化,有20%是听力,仅有12. 3%学生的答卷显示成就 测试强化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由此,笔者发现,虽然前文中试卷的设计不合理给教学和学生 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反拨效应,但是从学生的态度观点来看,英语成就测试卷也给学生学习带
来了很大程度上的积极反拨效应。
为进一步证实问卷结果,笔者访谈了某高三年级英语老师z老师,他谈到高三教师为了提高 学生成绩,临近成就测试时学生须要多做成就测试模拟卷。对于所使用的教学材料,高三学年偶 尔也使用高一高二的课本,但是仅仅用来复习语言点,省去单元课文的warming-up和 pre-reading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备考资料,例如优化设计,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等之类 的练习册。以高考题为导向,语言知识巩固梳理之后再完成练习册中的练习题。这样的学习方式 造成了一连串的负面效应,题海战术,学生缺乏交际,使英语学习变得乏味,最终也对英语学习 失去兴趣。
表4-6教师问卷结果数据统计
为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笔者发放教师问卷,以下为调查数据结果,其中题目1、2、3均为 教师个人身份及主观信息题,结果不在表格中呈现。
题目 选项及选项数量
4.成就测试考前,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怎样 安排? A B C D
25% 35% 25% 15%
5.您认为成就测试对您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有 影响吗? A B C D
0% 30% 50% 20%
6.您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标准是—? A B C D
15% 40% 15% 30%
7.成就测试对您的精神方面的影响是—? A B C D
30% 35% 30% 5%
&学校通过看教师的 作为教师的业绩考核、
评价的最主要标准。 A B C D
15% 20% 5% 60%
9.您是否清楚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教 学建议? A B C D
20% 65% 15%
10.您觉得成就测试前所有的备考复习、模拟训
练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A B C D
25% 40% 30% 5%
11.您同意课堂练习选取与成就测试题题型相 近、难易度相当的题吗? A B C D
20% 40% 30% 10%
12.对于当前的英语教学,像最关注的是 ? A B C D
0% 60% 5% 35%
13.在您的业余学习时间,您主要阅读哪一类英 语书籍或报刊? A B C D
10% 45% 40% 5%
14.您经常对学生进行以下哪一方面的学习策略 A B C D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10% 45% 30% 15%
15.您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师认为英语教学是—? A B C D
15% 50% 30% 5%
16. “成就测试考查什么,教师就给学生教什么”, 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A B C D
5% 45% 35% 15%
17.您认为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测试结果的 影响因素有哪些?(选出三项您认为最重要的) A B C D
75% 25% 100% 70%
笔者对在教师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发现,第4题中,成就测试考前,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 容怎样安排?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随考试的不同随时改变,也有一部分教师按照考试大 纲或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很小一部分教师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这表明教师并没有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主导而不是引导,学生自身潜能不能被施展,也不利于其自 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与新课标中的理念相违背。当然,在问卷的分析中,笔者也发现在教师问 卷的第5题中“您认为成就测试对您的中学外语教学方法有影响吗? ”有50%的教师认为有很大 的影响,30%的教师认为有一点影响,这一点说明成就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影响,这将很大 程度的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固定在以应试为中心,根据试卷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而教学,老师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根据第6题的问卷结果来看,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教师 的精神,有的则表现为动力,有的教师则认为是压力,也有教师认为是教学的责任感。第7题, 成就测试对您精神上的影响是 ? 60%的教师认为是动力或是责任感,当然,也有35%的教师
认为成就测试给自己的工作就带来了压力。第8题中,60%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 评价所依据的标准是“所教授班级在成就测试中的成绩”,同样在第12题中,在外语教学中关 注自己学生考试名次的教师有将近60%,这一数据结果也证实了学生的成就测试的确给教师带来 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从第9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不清楚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和教学建议,这也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关注和改进的一个着眼点。问卷第10题:您 觉得成就测试前所有的备考复习、模拟训练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教师在这道题 上的意见十分统一。25%的教师觉得有很大帮助、40%的老师认为帮助较大、30%的老师认为影响 小,仅有5%的教师选择的是“没有”影响。显而易见,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大部分教师在 测试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备考复习、模拟训练等等。可见,成就测试对教学还是有积极的反拨效应。 教师问卷第11题:“您同意课堂练习选取与成就测试题题型相近、难易度相当的题吗? ”,只 有10%的教师持不同意的态度,其他教师都以成就测试为导向,安排课堂试题难度。第12题中外 语教学中最关注的问题,还是有绝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在各种考试中的名次和成绩问题。与 此相对应的是,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在第9题中“外语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33. 3%的学生竟然表示完全同意的态度,还有32. 2%表示赞成部分,教师的调查问卷16题也有同 样的题目:“成就测试考查什么,教师就给学生教什么”,有五成的教师对这样的观点持同意甚 至完全同意的态度。这样的结果不禁让我们对测试感到失望,这反映了教师把成绩看作教学的出 发点和终点,以成绩为判别标准,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学生也为了成绩而单方面的考什 么学什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只有应试能力,不能灵活机动的对实际中的问题做出反应,个人外 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比较滞后。谈到对学生的评价问题,大多数教师还是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也 有个别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第13题调查教师在业余时间阅读哪一类英语书、报, 有45%的教师在课余阅读有关外语考试和教辅类的英语书籍,也有近四成的教师主攻外语教育类、 教学理论类的书籍,笔者对这些教师又个别进行了访谈,其中有教师谈道:“毕业刚工作的时候 还涉猎一些文学类的书籍,现在整天围着学生转”,大多数老师随着教龄的提升,把关注点都放 在了教学和成绩上,因此对文学和语言类书籍渐渐疏离。
14.您经常对学生进行以下哪一方面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 占比
A.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0%
B.如何应对各种考试能力 45%
C.如何提高外语写作能力 30%
D.如何培养外语交际能力 15%
教师调查问卷中的14题,45%的教师以如何应对各种考试为主要的策略和学习知道方法,而对 于口语和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别为10%和15%,因为平时的考试中并没有口语测试,这一点也 充分证明成就测试对教师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影响很大。课堂教学以传统的讲授灌输为主导, 忽视了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同时学生也缺乏了英语课堂的交际性活动。
表4-7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中 艮据
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
学生的品质 13. 3% 15%
学生的考试成绩 40% 40%
学生的作业 26. 7% 15%
学生的课堂表现 20% 30%
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中都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问题,由表4-7可以反映出教师将学生在考 试取得的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依据,说明大多数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关心成绩和 名次。第15题:您所在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_?有五成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大面积提高考 试成绩,也有三成教师回答比较客观,认为教学目的与高中新课标理念一致,只有极个别教师认 为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或是个性发展。当然,对于这道题的数据结果,只代表教师个人的观点 态度,是否真实反映学校的实际有待商榷。第17题是一个多选题,调查教师认为影响高中英语 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因素,居于首位的是学生生源及课堂上所使用的材料,其次分别是领导的 指导思想和重视程度以及学校的地位、教研活动的开展。
第五节访谈结果
在对教师进行调查问卷的同时,笔者对一些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涉及以下三点, 第一,您对学校目前英语成就测试对您的教学产生的影响有什么看法?第二,您对豫海中学对于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实施情况有什么看法?第三,您对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关系的看法。
根据访谈研究者了解到尽管各种官方文件及课改要求都强调不应该以学生的的成绩评判教 师的教学工作,但实际这种现象依然蔓延。教师为了学生的进步,也为了自己的考核,教师的各 种日常教学行为都能表现出成绩为主的现象。访谈中,提及关于反拨效应类型时,某些受访教师 某些表示成就测试对学生英语学习积极的反拨效应更凸显一些,其结果可以推动学生学习英语。 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学生因为忙于备考,应考,对英语学习更多的感受是厌倦和焦虑,反而限制在 试题中,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对访谈提纲中提到的,成就测试对教师教学产生影响的问题。很多教师表示最严重的影响是 学校的成就测试频率太高,尤其是高三年级,周测太频繁,高一高二年级的月考、期中考试、会 考、联考等等。教师无暇顾及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感受,只能根据考试走向做课程安排和教学安排。 教师M谈到:英语教师认为测试是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彻底取消测试是不现 实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失去动力和兴趣。但是教师希望高考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发挥出更 大更多积极的反拨效应。教师教学参照的标准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测试的参照标准是考试 大纲。
对于课程标准及其实施情况,教师W谈到:高中英语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他并没有了解多少, 也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全面系统的研究课标,教师Y也表示出同样的观点和感受,虽然一直在强调 新课标的实施,但是教学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重点,这使得教师不关心新课标是否实施。
对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这两者之间理应是一致的关系,但学校实际上并没有将二者结合 运用,相互脱离,其要求的能力无法在测试中体现且无法将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表现出来或 者忽视。
总之,好的成就测试为教师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针对情况及时调整 自己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然而,如果滥用测试,频繁测试,则会让教学 秩序杂乱,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六节研究结果分析小结
根据这一章中前几节的结果分析,豫海中学英语成就测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定积极 的反拨效应,但整体而言,消极大于积极,负面大于正面。根据试卷分析的的情况来看,主要存 在的问题有成就测试卷题型有限、考察内容与实际课堂教学内容脱节、试卷试题拼凑现象严重等。 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成就测试对于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反拨效应,也有消极的反拨 效应,一方面成就测试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多数学生反映成就测试能够不同程度的强化学生英 语在听、说、读、写不同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词汇量的扩大,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等。另一方 面,成就测试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试卷中题型的固定、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单一、学习材料有 限、学习目的不符合中学生发展要求,使得学生长期只能死记硬背,不能把英语当做用来交流发 展的语言工具,而是当成应付考试的任务。并且教学评价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很多方面, 成就测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有待改进。根据教师调查问卷显示,成就测试在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 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消极的反拨作用,一方面,成就测试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 教师依据成就测试安排教学内容及方法,根据成就测试的内容安排课后阅读,根本不能有效扩大 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对教师及学生的教学评价以成就 测试成绩为导向,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是长久之计,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 是很大的掣肘,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现象。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 法使学生和教师都更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甚至导致了教学评价的片面性 以及教师自我成长提升的单一化,最终学生得不到成长,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也会 对工作产生职业倦怠感和压力,把教学和学习看作是一台永无休止的机器,日复一日,学校整体 的学习氛围也会减弱。根据访谈结果来看,笔者所在学校成就测试频繁,教师只好根据考试时间 安排教学,而且测试内容与考试大纲以及课堂内容脱节,教师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新课标的 研究不深入。但是成就测试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外语学习的不同方面有所提高,如听力、阅 读等等,测试也能在一个阶段及时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和教师查漏补缺,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这 些消极的反拨效应需要校方和教师共同协力,从细节之处改善,努力提升学校的专业水准,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成就测试正面反拨效应提升策略
在平时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组织成就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复习工作,对 所学内容进行强化的,但是需要教师尽力将试卷的质量不断加以提高,其次根据测试的情况及时 调整教学和评价方法,弥补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提高英语成就测试 的正面反拨效应。
第一节增加试题类型多样性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以高考试卷为模板,直接选择练习高考试卷题型,将所有测试都设定为 高考题,有些英语教师甚至规避教材中或练习题中其他除高考题类型以外的题目,有些教师形成 了这样的定势思维,在教学实践中也不知道使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加强练习。以高考题为基准的大 量选择题很难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简单的ABCD四个选项的答案具有投机性和随意性, 这些仅仅代表答案符号的我字母无法提供学习如何思考和加工答案的过程,有时后会有猜对蒙对 的可能性,无意的提高了分数,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是无法直接判断的。有些学生甚至直 接抄袭他人的答案,制造出自己理解假象。语言学习本身就是通过练习巩固进而掌握的过程,基 于其特殊的规律性,笔者认为除去单选题这种答案选择性的题目,为了加强练习,应适当增加一 些完整语言输出性的题目,学生每天都在背单词、学语法、完成句子,进行大量的输出,应当建 立一种合适的输出方式。这个层面的适当是指题型不仅多样化、创新化,也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 和教材。例如,给出词汇,根据该词选用恰当的形式填空;根据句型造句或者组织对话;给定故 事情节,续写故事或结尾;整合句子使其意义保持完整、语法确保正确;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使 篇章合理、通顺;阅读理解由以前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问答题,True or False,句子顺序重新排 列;书面表达引导学生以翻译句子为单位,连句成篇、补充下文等等。
第二节增强试卷内容的实际性
由于教育全面发展的推行,高考形式的严峻,当下高中教学时间安排紧密,尤其是英语教学, 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亲自编制考试题,比如每个单元结束的单元和平时的测验,取而代之 的是从各种资源网站中下载的试题和现成的试卷、练习题中提取拼凑的试题,有些教师会使用相 应单元的练习测或者与之相关的配套练习资料,但是这些试题都没有切实考虑实际教师的课堂教 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造成课堂和课后衔接不紧密,学生也摸不着头脑。教育随着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一轮又一轮的变革,随着互联网+融入教学,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改变, 学习方式在改变,学习目标也同样历经变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各有不同,面对这个变化着的群 体,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方式。如果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每年都采用一成不变的测试题 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老旧的习题很难适应实际的教学现状,而且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 情况实际设计内容,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也会觉得很难相关联,很难与实际融合。而且有的检测试 题很难对应上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也不能随之欲出o现代教育不仅仅要求教师是“教书匠”, 而是要有随教育改革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对教师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
做教辅资料的搬运工,只会使自己的从教能力不断退化。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会抱怨时间不允 许,但是笔者认为尽管有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但是教师可以以集体为单位,亲自动手编制适合本 校校情和切合课堂实际的试题。例如,高一、高二、高三可以以各自的教研组为单位,组内每一 位成员分工实行,最后合成一套试题,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或者教研活动的时间再集体讨论试卷的 问题,以及学生在完成试卷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经过这样的测试题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 有好的建议和方法可以一同分享使用。或者某个老师在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 英语学习兴趣等。讨论后的试卷交由一两位特定的老师编制,每次轮流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 学生受益,教师也在相互交流学习中进步提升自己。或者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形成小组制,按题 型划分,组内每位老师只设计一种题型的试题,一个小组就可以合成一套试题,这样的方式不仅 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出卷效率,且每个老师都有教学参与和成就感。比起教师的收获, 学生也能真正实现阶段性自我学习能力的考查,真正把学生当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发挥成就 测试积极的反拨效应。
平时教学中的每一次测试实际是抽取了所学众多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和语用能力的一部分 进行检测,教师们总以为通过这样抽样性的检测就可以了解学生大体的英语学习掌握情况,能够 窥一斑而知全豹,换句话说就是教师想以一小部分的学习内容获得对学生全面真实的了解。教师 在测试前应明确自己的测试目的,测试是想了解学生在在当前学习进度中所掌握知识的程度,还 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其测试的内容理应限定在当前的教学进度之内。且测试内容的难 易程度要平衡,根据学生的程度,有难有易,有主有次,对最近所学知识进行合适的比例划分, 不能不考也不能全考,否则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答案或猜测得分的后果,这样试卷的信度效度都 不高,首先测试不能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其次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正常体现,师生双方不 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教师无法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因人制宜,依据学生 的差异和程度水平进行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自身优势的充分展示。反之,如果平时 所学的内容和重点知识不能体现在成就测试卷中,测试结果就不能切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也不能客观公正的检测教师教学成果。测试不仅是在发现优秀的学生,也要让平时努力的学生感 受到努力后的成就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
第三节发挥教学效果评价的积极作用
成就测试与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测试影响教学,反之亦然。语言学家Davis'在描述测试与 教学的关系时曾说:测试和教学就像主仆关系,好的测试就像一个忠诚的仆人,服务于教学。这 种服务在语言测试学家看来即是测试提供的结果信息会对学生对考试的态度产生影响。因为一项 有意义的测试帮助学生理解测试存在的意义,检测学生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成果和英语水平能 力,査漏补缺,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寻求自己这一模块的合适的学习策略、制定可行的计划, 提升学习效率,日益进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真研究评价 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针对每个学
Davies,Alan.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sting[M].Oxford;Basi( Blackwell,1990:102. 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因为测试展现出来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也会影响教 师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的反馈。首先老师要十分明确测试结果的意义,正确对待学生成绩, 不是以分数作为严格的等级划分标准,而是通过学生的测试成绩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 及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同时,测试后要进行反思交流,找出原因,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 定,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指导归因,鼓励学生不断努力进步。
第六章结论
从文献资料的收集阅读到研究的展开、论文的撰写、论文的修改,本研究经历了很长一段的 时间。虽然在研究中碰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笔者不仅有了一定的收 获,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受到了启发。与此同时,也认识到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节研究发现
研究者将收集到的各种种类和各种来源的成就测试卷的种类进行统计,对其结构、题型进行 对比,同时与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要求对照,总结问卷数据结果,访谈结果,主要有发现以下几点 问题:
从试港分析方面看辞的问题有:
一是目前的成就测试的题型问题。高二年级的所有试卷类型的题型和内容设计都完全与高考 试卷一致,不尽合理,其中,月考和期中考试是回顾性考试,后者则是水平测试,两者的目的不 同,功能也不同。所以学校组织的期中、月考等等类似的成就测试不能以水平选拔性考试完全代 替。而且现有测试大部分仿照高考题,尤其是偏重于客观题,限制对课堂内容的客观全面检测, 甚至导致严重的学考分离现象。
二是高二年级成就测试卷所考察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所学内容不对应。课堂学习内容理应在成 就测试卷中体现出来,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久而久之,学生会忽视课堂教学,认为考非所学, 且课本内容也不值得关注。继而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陷入在高考题中无线循环挣扎 的过程之中。
三是大部分成就测试卷试题主要来源于题库中现有试卷或者各大学习网站(学科网)已有试 题拼凑而成,也有一些情况是与其他学校联考或者与其他学校通用一张试卷,这样的试卷内容非 但不能回顾检测学生所学,反而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四是试卷命题专业水平不足,试题设计缺乏质量标准,没有集体的内容范围的规范统一。试 卷命题不是一个简单试卷版面设计的问题,每一个小的范围都需要专业理论的把控,然而学校现 有的高中英语成就测试卷大多从备考资料或网站中提取,面向学生实际情况的自主设计的题目十 分缺乏,试题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从调査问卷和访谈来看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应试教学现象严重,评价以成就测试的成绩为主。英语教师大多只对成绩简单梳理,结 果导致测试的结果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一直以来,教师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 成绩。有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成绩的进步,悖理了测试的初衷,加之前面所提到的试卷设计问题, 学生在面对与自己学情不符的考试面前既不能考即所学又不能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屡屡 受挫,长期下去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甚至厌学、弃学的态度。
二是测试卷内容不合理,试卷考查内容实际应是依据教材和教师课堂上给学生强调的知识为 主,但研究者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是测试内容没有特定范围,而是从网站、复习资 料和以往试卷中抽取拼凑,题型也是一成不变的使用高考题型。
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指导问题。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以提升成绩为 准则,强调各种应试技巧和策略。教师评价也以学生成绩为主,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更关注成 绩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缺乏关注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自卑厌学心理。教学只侧重高考 卷面考查的知识与技能,对口语及日常会话运用能力不予以重视。
四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大多数是应付各种考试,以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为主要训练方式,课堂 上以教师主导灌输为主要教学模式,与课程标准中的所要求的核心素养相去甚远。
高二英语成就测试林师和学生有积极的反拨效应:
成就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学生对近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 整教学方法策略,学生根据成绩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但是根据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 看,成就测试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影响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提高,比如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写 作能力和词汇量等等。同时,测试能反馈给外语教学一些实用的信息,这样在一个阶段及时的反 馈有助于教师转变教的方向和学生学习和查漏补缺的方向,避免了盲目无头绪的学习。
教师应提高试卷题型多样性,加强积极的反拨效应,根据篇章内容结构及字母提示补充单词;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或所缺单词;根据给出词汇选用恰当的形式填空;根据句型造句或者组织 对话;给定故事情节,续写故事或结尾等等。整合句子使其意义保持完整、语法确保正确;选择 合适的句子填空使篇章合理、通顺;阅读理解由以前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问答题,True or False, 句子顺序重新排列;书面表达引导学生以翻译句子为单位连句成篇、补充下文等等。这些题型不 是随机的选项猜测、不完全依赖死记硬背,需要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
第二节研究启示
首先,作为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合适的一种教育评价体系,成就测试承担着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和学习能力、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它还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鼓励学生,甚至促进学校的发展。其次,在当今国际形式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 主要是为了改善当下过于注重应试教育的局面,然而造成该校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教育人员 及管理者没有处理好成就测试与教学的关系,使二者在实际运作中相互脱节,也就是说英语测试 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遵循教学规律。[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8] (束定芳、庄智象,1996: 78)。已有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好的测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而一份质量差的测试则会阻碍教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者 务必要严格对待成就测试,尤其是英语语言测试。义务教育施行以来,我国始终倡导评价的多样 性,这一举措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落实,但迫于普通高中教育阶段高考人才选拔的严峻形势,教 师迫于压力形势以及理论知识运用不足,使得各种评价形式无法落实。所以目前英语成就测试的 命题设计需要进一步改进。为了更好的发挥成就测试的功能,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针对 本文提出的问题对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以下建议:在考试及试卷命题方面,第一,应适当降低测试 的频率,测试的内容应当与课内及课外教学挂钩,根据学生实际自主设计题目,减少对套题及其 他网络资源的生搬硬套,尤其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夯实基础阶段;第二,应该根据教学的客观需 要丰富题型,适当减少客观题的数量,提高学生主观题能力的提升。在教师专业素质方面,提高 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测试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根据教育改革的号召对英语教师的教 学思想做出相应的变化。在学生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形式多样的综合 考量学生的最终成绩,让测试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第三节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的样本及对象数量有限。本研究分析豫海中学英语成就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因为教 学工作条件的限制,笔者只以同心县豫海中学的高中生以及该校的英语教师为调查问卷及访谈对 象,不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调査对象的层面上,都不能够全面的反映问题,因此研究结果在一定 程度上也缺乏代表性。
二:研究的试卷数量有限,难以避免以偏概全,以点盖面的错误倾向,笔者收集并简单分析 了几次的成绩,并且在改进后测试卷的实施过程中因为高二年级考试安排已经相当紧密,所以只 能安排一次月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测试的结果分析。
三:两份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问题,两份问卷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学习 中不断完善,向该领域专业研究者寻求帮助,对问卷加以验证、修订,使其更好的在教学研究中 推广。
测试的反拨效应会因为细小的因素而产生微妙的变化,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背景和 经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所以,本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也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 或不可变因素产生误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改善。
参考文献
[1]Alderson & D. Wall. Does washback exist?[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Bachman, L. F. & Palmer, A. S. Lang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17-23.
[3]Bailey. K. M. Working: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 Language Testing, 1996.
[4]Davies, A. 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0:27.
[5]Henning, G.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1987:89,
[6]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29.
[7]Robb. T. N. &J. Ercanbrack.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direct test preparation on the
TOEIC scores of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JL TESL-FJ, 1999,13(4):76-89.
[8]Shohamy, E. The power of Test: the impact of language testing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J]. EFLCOccasial Paoers, 1993.
[9]歹重信,安霞芳.运用词根词缀法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J].英语教 师,2020(08): 26-31.
[10]龚莲英.外语职前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缺陷[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
版).2011(09):129-130.
[11]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2]何家驹.英语成绩测试问题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62-63.
[13]李清华.语言测试之效度理论发展五十年[J].现代外语,2006 (1): 87-92.
[14]梁永平.PCK: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展的桥梁性知识[J〕.教育科学, 2011(05): 56-61.
[15]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1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7&
[17] 唐万磊.基于词源学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8(02):79-82.
[18] 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与特征[J].南华教育导刊,2012(11): 59-62.
[19] 王晓军.西部英语语言测试实证研究&SPSS操作[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20] 魏红梅.试究成就测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反拨作用.[J].高教论坛,2009(2):83-85.
[21] 吴朋,秦家慧.构建商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框架[J].外语界,2014(02):18-24.
[22] 肖仕琼.中学英语教师PCK现状的个案研究:课堂提问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 育科学版).2014 (06): 105-108.
[23] 杨惠中,桂诗春.语言测试的社会学思考[J].现代外语,2007, 15(11):368-374.
[24] 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16-25.
[25] 杨惠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导读[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6] 杨笑红.PCK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10):108-110.
[27] 叶菊仙.大学英语考试对教学反拨作用的调查和思考.外语界,1998(2): 132-136.
[28] 游桂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测试内容效度分析[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3.
[29] 袁麟如•掌握学习与目标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6(4):22-25.
[30] 曾艳.中考英语测试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31] 张鲁.普通初中英语平时测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 张明.SPSS软件在英语试卷质量分析中的解析及应用[J].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2013(7) : 320-321.
[33] 张润.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性的促进机制研究[J].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09(9): 99-101.
[34] 张晓容,杨宏•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 版,2010(4):132-133.
[35] 张亚兰,姜炳生.从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看语言测试设计[刀.甘肃:西北成人教育学 报,2008(1): 46-48.
[36] 赵立娟•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测试应用频度的效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7] 郑丽萍.口语成就测试对大学英语学习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38] 郑燕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输入的有效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 报,2014(11):85-87.
[39]郑宇.测试型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诊断功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2008.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12-13.
[41]周杨.中考英语试题的质量分析[D].山东:聊城大学,2016.
[42]朱淑颜.大规模测试的反拨作用对高中英语教学及竅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 大学,2006.
[43]邹申.简明英语测试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5-47.
[44]邹申.对考试效应的认识与对策——兼谈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与 方案[J].外语界,2005(10):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