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13:07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2.1理论意义 2
1.2.2实践意义 3
1.3论文框架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2.1概念界定 5
2.1.1生命 5
2.1.2生命教育 6
2.2理论基础 7
2.2.1生命哲学 7
2.2.2人本主义理论 7
2.3国内外生命教育相关研究 8
2.3.1国外相关研究 8
2.3.2国内相关研究 11
第三章 研究设计 15
3.1研究对象 15
3.2研究问题 16
3.3研究方法 17
3.3.1问卷调查法 17
3.3.2访谈法 19
3.3.3课堂观察法 19
3.4研究过程 19
3.5数据收集 20
3.5.1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收集 20
3.5.2访谈结果数据收集 21
3.5.3课堂观察结果数据收集 21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23
4.1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现状分析 23
4.1.1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23
4.1.2英语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29
4.1.3英语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1
4.1.4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33
4.2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4.2.1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4
4.2.2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 35
4.2.3英语教师缺乏对英语教材的深度挖掘 35
4.2.4英语教师缺少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 35
4.2.5学校、社会、家庭之间未形成统一体 36
4.3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改进对策 36
4.3.1充分发挥英语教师在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36
4.3.2英语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生命体验 41
4.3.3发挥学校管理部门对生命教育的保障作用 43
第五章 结论 45
5.1研究发现 45
5.2研究反思 45
5.3研究展望 46
参考文献 47
致 谢 50
附 录 51
附录 1:调查问卷(学生卷) 51
附录 2:调查问卷(教师卷) 55
附录 3: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58
附录 4:课堂观察表 5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一章 引言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搜 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以初中英语教学为聚焦点,生命教育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试 图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目的在于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及建议。本章所涉及的内容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以及全篇论文框架。
1.1研究背景
生命教育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方兴未艾,它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而且是 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本节从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政策、义务教育英语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生命敬畏意识欠缺的社会现实、英语教学生命教育实施优势, 四个角度阐述生命教育的研究背景。
从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政策来看,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16 年,在全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教育强则国强,人才兴则名族兴。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将“立德树人”视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思想政治工 作,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加强生命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教育系统整体结构而言,生命教 育是教学之根本,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具有最本质的意义。
基于英语课程总目标可知,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能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 心智发展,同时拥有更多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充分体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特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祖国的未 来、名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少年一代,国家的前途命运、兴衰存亡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息 息相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可忽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我们要以新课标为行动纲领,着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从社会现实来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人们物质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裕,为青少年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 去了解世界、丰富阅历、拓宽视野。社会在发展,消极因素也与之俱存,它们悄无声 息地影响着青少年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阻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杀、他杀、 暴力、欺凌等社会现象屡见不鲜,青少年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意义迷失直接影响他们 身心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是人生中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典型特点就是身心发展 不够成熟,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极容易发生冲突走向极端。这无疑给教学工作提出 警示,应该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会他们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使生命教育成为最为需要的教育。
英语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不断深化,关注学生情感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不可忽 视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自主性,不断地提升学生判断能力。将 合作交流能力也作为培养目标,以此为基础,增进学生跨文化意识,全面提高人文素 养,最终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初中外研版英语教材呈现出三大优点:第一,经典 文本的汇编;第二,教材蕴含充足的人文精神素材;第三,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的呈 现。概括而言,这些优点的聚集为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了保障作用。
因此,以初中英语教学为聚焦点,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命教育根植于英语 教学实践之中,不仅是实施生命教育的良好途径,而且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1.2研究意义
生命教育乃教育之根本,是贯彻和执行“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正确 途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来,生命教育的实施倍受党、国家高度重视。英语课 程改革方兴未艾,关注学生情感成为英语课堂关注的焦点,人文意识的培育是英语学 科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英语课堂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相反地更加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 的引导,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存在,弘扬生命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 生命教育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理论意义
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完善了初中生命 教育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初中英语课程中生命教育素材的挖掘, 进一步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此次研究不仅促进了对生命教育的纵深认识,而且有 利于拓展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二,补充了英语教学工作中,生命教育与英语 教学关系研究的不足。当前生命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作 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第三,为其他学科开 展生命教育提供指导与借鉴。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全面融入与推进,从理论角度和 实施策略来说,为其他学科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参考。
1.2.2实践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对于学生来说,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 理解生命意义,培养他们尊重、珍惜和关爱生命的态度,全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第 二,有利于增长教师的生命智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对于教师来说, 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知识,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教师不仅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 引路人,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同时还提升了自身教学技能。第三,开辟了英语教 学新视角。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度地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情感 态度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第 四,凸显了英语学科人文关怀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 入新的教学方法令英语教学彰显其人文特色。第五,对社会来说,为其培养出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3全篇论文框架
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关生命教育融入的现状为立足点,全面展开调查研究。 具体包括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以 及提出改进对策。本篇论文共分五个章节来阐述,其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本章涉及的内容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研究背 景、研究意义以及全篇论文框架。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对生命、生命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阐述了生命 教育的理论基础,分别是生命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后,综述了国内外生命教育 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内容包括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研究对象、研究问 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数据收集。
第四章为分析与讨论。包括生命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通过调查结果的 分析与讨论,发现存在的问题,全面剖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初中英语教学中生 命教育融入的改进对策。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反思和研究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章,作者首先阐述了生命、生命教育的概念,其次介绍了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 基础。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为理论指导,结合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成果及经验,试 图系统地了解国内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发展趋势。目的在于为本文的研究梳理出清晰 思路和研究方向。
2.1概念界定
2.1.1生命
古往今来,从不同理解角度出发,研究者们对于生命的定义聚讼纷纭。《现代汉 语词典》对生命含义的内涵做以下解读,即“生物体所拥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 质存在的一种形式。”①《现代西方哲学词典》对生命含义的内涵做以下解读,即“生 命是世界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的、多样的、永恒的、 运动着的。”②生物学界视野下,关于生命的定义却截然不同,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生 命泛指一切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维持有机体运转、生长的有生有死的生物体。随 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于生命的认识与理解有较大差别。 他认为“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根本不同,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其中最突出的特 点是人的生命是有意识活动的产物,而动物却不同,动物的生命依附于环境而生存。” ③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生命概论充分表明,生命对于人来说具有双重属性,人的意识 能够支配自身的自然生命,与之相比动物就不能,动物属于无意识产物。马克思对生 命的全面认识,将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化为统一体。因此,生命对于人来说不是单一 存在的,人的生命是在生存与意义之间不断寻求平衡。
总之,有关生命定义的概述,可谓见仁见智,不同领域、不同学界视野下生命的 定义都有较大差别。本篇论文的切入点是在教育领域内探询生命定义的内涵,我们不 能单方面关注人的生命,而应该扩大生命的范围。大自然中动物、植物同样具有生命, 它们也应该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教师应该将具有宽度的生命观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8).《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168.
②葛力. (1990).《现代西方哲学词典》.北京:北京求实出版社.124.
③马克思,思格斯. (1979).《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96.
对生命的敏感度,从而提升对整体生命价值的关注。
2.1.2生命教育
西方国家中,生命教育研究活动始于美国。随后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中成为被关 注的焦点,其他国家开始强调并关注生命教育。我国于 20 世纪末将之引入,至今将 近 20 年。
归根结蒂,基于不同背景下的深入研究与专项实验,“生命教育”的内涵逐渐形 成两种典型的观点。第一,以个体对自然生命的认识为基础,成长过程中注重生命的 不断成长,发展自身人格。王学风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知识传播, 促使学生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为其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张娜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 在她看来以生命为起点的生命教育能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出发,实现生命价值教 育目的,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第二,以提升生命意义为目标和方向,首先,需要关注自身生命;其次,需要对 存在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刘济良认为,教师应通过其作用发挥,促使 学生对人的价值有着更加深入而正确的了解,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热爱并学 会生活。冯建军对此观点表示肯定,一方面对传统生命教育工具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致力于生命统整,认为人类应呵护自然生命,进一步拓展社会生命,最终实 现生命和谐发展。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国外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高频词,不同领域、不同 视野下的研究者,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也自然会有所差异。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思考其含 义,而应全景式考虑其本质内涵。本篇论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概括出生命教育的三 维内涵。以人的生命现实性为切入点,认识生命和尊重生命为基础,实现终极目标超 越生命,循序渐进地拓展生命长度的过程是一维内涵;围绕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 神生命展开发展性的生命教育,为二维内涵;在苦难与挫折中不断地锻炼、逾越自我, 最终提升生命价值、提高生命高度的过程,为三维内涵。三个维度的内涵,可以看作 一个有机整体,每一维度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目的在于更好地拓展生 命的长宽高,促进生命个体全面发展。
2.2理论基础
2.2.1生命哲学
19 世纪初,生命哲学的思潮席卷整个西方社会,其观点在各国广泛传播。生命 哲学主要内容包括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卡尔•菲力普•莫里 兹基出版了《生命哲学文》(1781),以此为基础他率先提出与生命哲学有着密切关 联的概念。在《生命哲学讲座》中,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围绕生命哲学观展开分析, 聚焦该时期生命哲学所呈现出的反理性特征,将治理因素和感情、信念、经验等因素 进行对立,随后再做进一步分析,其观点具有浓厚的自然哲学色彩。生命哲学的形成 和发展为生命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提及非理性主义思想时,我们时常会把 它与生命哲学思想相联系。生命哲学思想以非理性因素为关注点,它所强调的范围有 着典型的非理性特点。譬如,借助体验、陶冶、唤醒等去实现对教育的进一步认知。 据悉,上述非理性因素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23)所提出的“三我”精神相切合。 其中“本我、自我与超我”精神理论中的“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和非社会化的, 可以将其看作是所有驱动力量的重要来源。通过生命教育,学生的非理性因素能够被 唤醒,将支持需求和自我心灵发展视为重点。
基于生命哲学理论,深究生命教育。在生命意义指引下,探究教育本真,它所产 生的作用是唤醒受教育者的心灵,最终唤醒其生命潜能。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 着重释放其内部力量。我们要正确看待教育价值及其引领作用,打破知识对受教育者 的束缚,持续探索文化深度,将潜藏于心的精神力量唤醒,助力个体发展,打造和谐 生命。生命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相关知识的任意累积,这是一种提倡通 过引导和影响,继而激发生命潜力的教育方式。作为教育从业者应深入解读生命哲学 及生命教育意义,有意识地将其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灵魂、陶冶学 生情操,赋予其更多认知能力。以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为导向,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养 成,为其全面成长提供支持,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目标,为生命价值赋予强 大的正能量。
2.2.2人本主义理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启蒙思想家的不懈努力,人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它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思潮之一。全球瞩目的两位心理学家,一位是亚伯拉罕•马 斯洛,另一位是卡尔•罗杰斯。1943年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 他将人的需要系统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低到高逐级递升。总体而言可以分为高 低两层:第一层是匮乏性需要,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第二层是成 长性需要,它是以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予以构成。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低层 次需求的被满足,个体高层次需求才会得以出现,且事关个体成长与生命价值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理论,他将自我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真实自我和理 想自我。个体对自我实际现实的知觉是真实自我,而个体对期望自我状态的知觉被称 作理想自我。两者之间,会存在差距,如果个体想通往理想自我,就需要不断地努力, 勇于追求。此外,罗杰斯还倡导心理治疗疗法——“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在他看来, 个体拥有“自我实现”的潜在动机,趋使个体不断成长,可以看作是自身内在潜能的 趋向。人本主义认为,人并不存在动物化、心里低俗化倾向。在心理学领域中,人本 主义被认为是除却精神分析和行为学派以外的“第三势力”。经过比对能够发现,相 较于其他学派,人本主义并未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上,而是以人的 问题行为为重点,注重个体成长和发展,认为自我实现是与生俱来的动机。
生命教育同样提倡以人为本,最终回归人的本质——生命。其内容包括唤醒生命 良性、深挖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引领。通过意识熏陶、生命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巩 固,促使受教育者对生命内涵及其本质有深入了解,通过探索生命意义,促进生命价 值展现。简而言之,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生命教育,能够在理论支持 下得到有效应用。
2.3国内外生命教育相关研究
2.3.1国外相关研究 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概念,通过搜寻文献和查找相关资料,经过仔细研读与分析, 发现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性研究明显要早于我国,而且被应用到教育实践活动 中。通过下表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各国生命教育内容:
表2-1 世界各国生命教育提出背景、开展形式及主要内容
国家 生命教育提出背景 开展生命教育
的主题形式 涉及的主要内容
美国 死亡、吸毒、滥交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健康教育、品
格教育、挫折教育
澳大利亚 吸毒、暴力 生命教育中心 避免药物滥用、暴力、艾
滋病
英国 毒品、死亡 以公民的教育为重,
选用主辅结合的形式 公民教育、个人教育、社
会教育、健康教育
德国 死亡、暴力 善良教育 爱护动物、同情弱者、宽
容待人、唾弃暴力
 
在国际社会中,生命教育率先在美国形成,并实现发展。追溯其发展历程,可推 及到19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个提出生命教育理念 的人,并创办了第一所生命教育学校。该校倡导生命教育思想并以一系列生命教育理 论为指导。通过反复实践与探索,华特士总结经验,出版了其代表作《生命教育:与 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随后,生命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飞速传播。美国政府也 格外重视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开展,政府完成了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目的在于为生命 教育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支持,避免无法可依。目前,美国生命教育目标为四个主要 方面的内容: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打造以生命为重的校园 文化;再次,通过教育促使学生意识到生命是弥足珍贵的;最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生活。涉及内容多样,其中包括残忍的死亡教育、美好的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的品格 教育、弘扬个性的个性化教育等。美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因地制宜,印第安纳州成立了生活技能部门,由其负责提升中学生生活技能,帮助他 们远离犯罪,凭借自身能力摆脱困境。总之,美国主要倡导的生命教育模式是多方参 与,且参与部门能够做到相互配合,聚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生命教育发展。
澳大利亚建立了第一个世界闻名的“生命教育中心”。牧师特德•若夫斯于1974 年提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主张,其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从 而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重视。他所创立的基金会在悉尼建立了第一个生命教育中心, 他们坚信要想让青少年远离毒品、暴力、艾滋病的侵害,只有通过积极的引导,才能 帮助孩子们树立正向的生命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该中心与各中小学建立了长期 的伙伴关系,会定期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还为教师提供生命教育手册。与此同时, 邀请学生家长参观生命教育中心,鼓励家校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澳大 利亚生命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引领性的戒毒和健康教育课程,培养中小学生形成一种最 佳的选择能力,以期拥有健康、安全、幸福的生活。政府还将生命教育上升到了国家 高度,强调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和国家。通过各种媒体告诉公民 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家长教给孩子保护自我的方法,引导孩子珍爱生命、 享受生活。
英国最早关注生命教育的是查尔斯王子。为了解决当时英国青少年吸毒、犯罪的 社会问题,英国政府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于19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个 生命教育中心。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进生命教育进程。英国生命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生命教育目 标以发展学生的灵性、道德、文化和社会责任感为主,实现全人培养与全人关怀。主 辅结合的课程体系是英国生命教育课程的典型特点,简而言之,英国的生命教育课程 不仅包括公民教育,还包括健康课程。学校除了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还在各学 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注重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举办。有些学校甚至开设了死亡课程, 而且还邀请了医护人员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死亡话题,使其对死亡概念有着更 加深入的解读。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赋予其更多内在驱 动,鼓励他们努力实现生命价值。
德国也非常重视生命教育的开展,为此出版了一系列专业教材。“死的准备教育” 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面对死神挑战时,能抱以坦诚、明智的态度。“善良教育”,是 德国生命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善良品质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 “爱护动物”(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同情弱者”(鼓励学生为身有残疾的同学 排忧解难,乐于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宽容待人”、“唾弃暴力”(日常生活 中对于人、对事宽容以待,反对暴力倾向的行为)。德国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会将课 堂教学作为主要教育方式,并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中,以便取得理想教育成果。
通过对国外诸多国家生命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我们发现国外学者对生 命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剖析其成功原因,我 们发现:第一,发达国家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大部分采取了渗透教育的形式;第二,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命教育工作的实施;第三,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均 开设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并设置专业化教材;第四,英国在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更倾向于将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赋予学生更加特别的学习体验,使其加深对生命价 值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积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2.3.2国内相关研究
1.国内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生命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历时较短,但是短时期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颇多, 有关生命实践实例较为丰富。
20世纪 90年代,频繁出现的青少年暴力与自杀事件,顺势成为台湾当局及社会 舆论关注焦点。针对以上问题,教育行政长官陈英豪率先提出在台湾校园内实行生命 教育。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认识生命的可贵,建立正确三观。从 1998 年开始,生命教 育在台湾中学开始普遍推行,政府就此还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纲领。2001 年 1 月, 教育行政长官曾志朗将这一年命名为“生命教育年”,并要求各级政府投入到生命教 育工作中,在实践方面为学校提供更多支持,为生命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基础。据 悉,台湾生命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全人教育,最终发展方向是为何而活和如何获取理 想生活。其核心内容以人为主体,从人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人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 台湾生命教育的实施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增设生命教育课程,为生命教育落实奠 定基础;第二,综合课程和融入式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实现理想的 教育效果。伴随着生命教育活动推进,台湾省在课程规划、师资培养、实践活动等方 面形成了完整体系并拥有丰富经验。
20世纪 90年代,香港自杀人数急剧上升,社会各阶层急功近利。面对工作前景 的惨淡和巨大的生活压力,部分社会人士希望通过某种形式的教育来解决目前社会存 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生命教育应运而生。1995 年是香港生命教育的萌芽时期, 1996 年生命教育正式进入各学校教育系统。在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民间团 体和社会组织发起并推动了生命教育。2001 年,香港政府正式完成“生命教育委员 会”的创设,旨在为生命教育活动提供助力。从内容来看,香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涵盖四个方面:首先,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解读;其次,借助活动举办,尊重他人 和丰富自身生命情感;再次,把内心隐性的情感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最后在实践中进 一步深化认知情感。在香港,各学校生命教育多依赖课堂教授进行,且注重学科渗透, 能够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多渠道资源整合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体现显 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完美结合。
受国外众多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生命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陆地区于20 世纪 90年代末 期将之引入,至此生命教育引发了学者们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 个时期:萌芽期、起步期和发展期。第一,生命教育的萌芽期。叶澜教授(1997)对 存在于“生命”和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梳理。在她看来,深入解读生命概念的内 涵,将其融入至课堂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 中加深学生对生命价值的了解。 “生命教育”出自江苏教师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 他认为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皆属于是生命教育中的一种。第二,生命教育的起步期。 2004 年,辽宁省着手打造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且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颁布了《中 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同时要求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中小学 课程体系,至今为止全省数百个县区针对未成年人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成立了生命教 育指导中心;上海市教委于2005 年6 月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具体规定生命教育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提升生 存能力、生命质量。同期,黑龙江省立足于当下,特意将生命教育融入至全省中小学 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课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教育厅于 2008 年,开设了 独立的“三生教育课”,确立了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生命、生存、生活》; 第三,生命教育的发展期。2010 年7 月29 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举措标志着生命教育在我国进入了发展新阶段。(2010—2020 年),战略主题着重强调“全面发展”,适当将注意力放在安全、生命、国防、可持 续发展教育方面。从宏观视角出发,将德育、美育、体育、智育融为一体,持续优化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其全面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栋梁之才。从中能够发现,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国家教育改革活动中,“生命教育”已 然成为被关注焦点,其影响意义极为深远。2016 年,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国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并向全社会公布,在六大核心素养中,中学生“健康生活”名列其 中。
2.国内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纵观生命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在中国知网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其中期 刊类文献 45 篇,与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生命教育相关的硕博论文 3 篇。经过翻阅和梳 理发现,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生命教育和英语教学关系时,其切入点和研究所获,集 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从生命教育视野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来说,李晶(2010)认为,基于生命 教育理论有助于英语教学策略改善。第一,能够持续优化英语教学生命环境;第二, 能够通过情景创设,赋予生命教学课堂更多趣味性;第三,内外统一,延伸生命教学。 吕岩(2018)认为,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注重生命教育框 架构筑。选用开放式教学方式,丰富高职英语生命教育路径。加强对双向评价机制的 关注和应用,助力高职英语生命教育活动进行,继而获取相对理想的高职英语教学成 果。其次,从生命教育课堂的构筑来看,曾海萍(2012)认为,通过高中英语生命课 堂,一方面能够促进英语教学内容增加,另一方面能够唤醒师生对生命教育的关注。 在沟通环节中,应始终以教学内容、师生需求、课堂评价为重。孙玉杰,王龙(2017) 认为高中英语生命课堂唤醒生命有三个途径: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为打造精彩生命课 堂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高中英语教材,找准生命教育切入点;巧设英语对话,引 导学生对话生命。再次,从生命教育的实施研究来说,梁冰(2014)认为借助英语对 话去全方面感知生命,通过角色扮演能够顺势激活师生生命意识。在多媒体与音乐的 协作下,任课教师能够通过打造生命环境,带领学生深入解读生命概念,从而更深刻 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李贺(2020)认为完善英语生命教育课堂可以通过深挖英语教材、 阅读专业书籍、讨论时政热点等方式促进生命教育内容增添;通过思维导图应用、英 语生命课堂演练、课堂管控能力改善,皆事关英语生命教育课堂组织效果增减;在教 育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编写英语生命教育教材、举办专题活动等方式持续丰富生命 教育形式,增加英语生命课堂吸引力,成为学生关注焦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从学科融合与渗透途径来说,王亚萍(2014)认为,在提升生命教育与英语课 堂教学匹配度方面,应注重以下工作实施:第一,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 全方面感受到生命气息;第二,以教材为载体,注重生命教育知识传递,鼓励学生体 验生命意义;第三,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落实生命教育方案;第四,实现 对评语和格言的充分应用,从思想意识出发,带领学生品味生命哲理。吴军群(2018) 认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并非易事,应加强对以下方式的应用。第一, 深入挖掘教材,着重培养生命意识,促进学生求生技能掌握;第二,拓展生命教育内 容,使其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第三,角色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生命 之花绽放。
总体而言,通过对生命教育相关文献的归纳与分析,发现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发展 呈现出不同特点。国内推行生命教育的时间较短,因此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生命教育发展纲要有助于生命 教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为人们深入了解生命教育内容提供了更多指 导。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持续推进,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与之相对应的研究空间逐 渐扩大。第一,研究对象方面,尊重我国国情,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将生命教育融入 其中的研究较少;第二,实施策略止于表面,仅仅是结合教材某个片段而已,并非是 以每一册英语教材内容为重,针对生命教育做进一步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第三, 学术观点方面,有关生命教育理论性论证有着较大的占比,以数据为支撑的相关研究 比较少见。在当前阶段,国内专家学者围绕生命教育和英语教学所进行的研究还不够 丰富,基于教材研究生命教育与教学关系的文献就更少了。
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方法,以初中英语教学为聚焦点, 生命教育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研究。选取聊城市两所初中的学生和英语教师为研究对 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课堂观察三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了解初中 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思考 如何将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此为契机,增强学生的生命 意识,培养他们尊重、珍惜和关爱生命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促进 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帮助教师增长生命智慧,丰富 教师的生活知识,提高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教师不仅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进一步开辟英语教学新视角,注 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更好地凸显英语学科工具性 与人文性融合的特点。
第三章 研究设计
本章内容是对研究的总体设计,以此为依据和提纲更好地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 括五个部分:第一,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调查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 第二,概括本次研究需要研究的三个问题;第三,详细阐述调查研究所要用到的三种 研究方法;第四,逐步呈现调查研究的研究过程;第五,对于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详 细说明。
3.1研究对象
为了深入探询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实际情况,作者选取聊城市文苑中 学和沙镇中学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文苑中学办学理念是“生命因教育而精 彩”,以“建设幸福成长的和谐校园,打通走向成功的绿色通道”为办学指导思想。 文苑中学地处聊城市东昌府区,学校师资结构合理、队伍强大,包括高级教师 28人, 中级教师18 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6 人。该校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那么 学生生源必定会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各学科教师对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 运用也会存在明显差异性,所以此次调查结果极具代表意义。目前学校共52 个班级, 共 2900 余人。文苑中学的家长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及成长。沙 镇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学校教职工共计63 人,包括一级教师30 人,二 级教师27 人,目前学校共13 个班级,共530 人。沙镇中学地处城镇,家长文化层次 普遍偏低,多数是个体经营、从商人员,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比较疏忽。
作者选取聊城市文苑中学和沙镇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调 查。针对学生,从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分发《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 入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见附录1),两所中学共发放学生问卷 330份。针对 英语教师,每个年级按教龄分发《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卷)》(见附录 2),两所中学共发放教师问卷 18 份。接受调查问卷的英语教师按 照工龄划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教龄在10 至15 年的教师占5 名;第二层,教 龄在 5 至 10 年的教师占 8 名;第三层,教龄为 1 至 5 年的教师占 5 名。为了对教学 中生命教育融入的实际情况及现存问题有着全面而清晰的了解,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 的同时,随即对文苑中学的6 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目的在于使调查结果更 具有可靠性。通过在文苑中学做实习教师的优势,从初一至初三年级随机抽取了 6 名英语教师。经过老师们的同意,深入初中英语课堂,以课堂观察的形式,直接感受 该校英语课堂中生命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
表 3-1 学生样本基本情况
类别 样本数(人) 百分比(%)
性别 155 48.4%
165 51.6%
年级 初一 108 15.95%
初二 106 17.35%
初三 106 21.45%
 
表 3-2 英语教师样本基本情况
对象 科目 年级 教龄
教师1 初中英语 初一 8
教师2 初中英语 初一 3
教师3 初中英语 初二 11
教师4 初中英语 初二 4
教师5 初中英语 初三 13
教师6 初中英语 初三 6
 
3.2研究问题
在仔细阅读国内外生命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针 对生命教育发展理论展开批判式地回顾。本研究以初中英语教学为聚焦点,生命教育 为切入点,以生命哲学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调研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 法、课堂观察法,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教学中,采取哪些对策可以将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初中英语课堂?
3.3研究方法
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真实性、有效性,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 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展开全面调 查。
3.3.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了解大范围研究对象的信息,主要通过向 调查对象发放统一问卷,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理解作答。本次研究希望通过调查问卷有 效地了解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和调查结果的可靠 性、公正性,在对问卷调查进行编制时,首先结合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和现阶段在聊 城市文苑中学实习听课情况,汇总出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情况及现存问题; 其次,对厘清的问题进行分类甄选,找出与本次研究相关联问题。为了增强问卷的信 度与效度,本研究参考喀什大学李固《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中 的问卷内容和江西师范大学陈顺《生命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 研究》的问卷内容,以此为基础设计问卷框架。再次,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文苑中 学初一至初三年级70名学生(如表3-3所示),随即回收问卷并使用SPSS25.0数据 分析软件对学生问卷信度进行初测,经分析发现问卷可靠性程度较高(如表3-4所示)。 最后为了使此次调查更加科学、全面,作者进入聊城市沙镇中学英语课堂,结合问卷 初测反馈的信息和学校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问卷不合理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最终完成问卷设计。
表 3-3 个案处理摘要
个案数 %
个案 有效 70 100.0
排除 0 .0
总计 70 100.0
表 3-4 学生问卷信度初测
克隆巴赫 Alpha 基于标准项的
克隆巴赫Alpha 项数
0.728 0.761 18
在设计好相关调查问卷后,采取随机发放的方式,将问卷分发给文苑中学和沙镇 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针对学生,从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分发《初中英 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见附录1),两所中学共发放学 生问卷330份。学生问卷共18个问题,包括3个维度:初中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情 况(包含1、2、3、4、5、6、7、8、9题);初中生对英语课堂中生命教育融入的认 知(包含10、11、15、16、17题)。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包含12、13、14、 18 题);针对教师每个年级按教龄分发《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调查问 卷(教师卷)》(见附录2),两所中学共发放教师问卷18份(如表3-5所示)。教 师问卷共 15个问题,包括3个维度: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情况(包含1、2、3、 10、11、12、13、15题);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融入所持态度(包含4、 5、8、9题);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包含6、7、14题)。 同时对教师问卷进行信度检测,利用 SPSS25.0 数据分析软件,得到克隆巴赫系数 a (如表3-6所示) 。希望通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地总结出目前生命 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现状。
表 3-5 个案处理摘要
个案数 %
个案 有效 18 100.0
排除 0 .0
总计 18 100.0
 
表 3-6 教师问卷信度检测
克隆巴赫Alpha 基于标准项的
克隆巴赫Alpha 项数
0.849 0.843 15
3.3.2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 法。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笔者发现英语课堂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未完全 通过问卷反映出来,有些现状流于形式且浮于表面,很多情况需要深度研究。针对以 上问题,结合问卷分析所得结果和教学实践,进一步设计出教师访谈提纲(见附录3)。 在整理好访谈提纲以后,对文苑中学初一至初三英语组教师进行访谈,共访谈教师 6 名,其中包括一级教师2名、二级教师2名,三级教师2名。旨在对初中英语教学过 程中生命教育融入方面的多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弥补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此 次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学生的英语成绩和生命教育,您认为哪一方面更重要; 您是否了解生命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您的英语课堂内容是否会 涉及到生命教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对文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时, 作者始终以问题实质为重,旨在促进访谈结果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提升。
3.3.3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以实际的教学情境为研究背景,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观察 的一种研究方法。作者为了真实地了解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现状,从而深 入课堂。通过在文苑中学做实习教师的优势,从初一至初三年级随机抽取了6 名英语 教师,经过老师们的同意,深入初中英语课堂,以课堂观察的形式直接感受该校英语 课堂中生命教育融入的实际情况,目的在于增加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课堂观察主要采 取了课堂记录的方式,所用课堂观察表参考了(李贺, 2020) (见附录 4),真实地记 录了6 名教师的上课流程,上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回答情况及表现。考虑到课堂记 录方式的局限性,与任课老师商量对课堂课进行了录音,以便课后更加深入地分析和 讨论。
3.4研究过程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的影响,传统英语教学工作的重心偏重于对学生 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随着英语课程的改革,英语教学工作重心更加偏向关注学生 情感教育,教会学生理解和感悟生活。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帮助学生掌握 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全面发展为教 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目前初中生生命意识处于什么情形?生命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的 融入情况如何?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此次调查研究。本次研究过程,按时间划分主要 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作者首先分类整理生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与英语教学 相关文献、期刊、硕博论文;其次,研读外研版初一至初三的六本英语教材,以新课 标为导向,仔细分析并挖掘生命教育素材;最后,充分利用学者已有的资料,对相关 资料进行汇总梳理,确定初步的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为初步实施阶段。结合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和现阶段在聊城市文苑中学 实习听课情况,汇总出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发现存在问题,然后对问 题进行分类甄选,了解与本次研究相关联问题。与此同时参考喀什大学李固《初中语 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中的问卷内容和江西师范大学陈顺《生命教育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问卷内容,设计出本文问卷框架。
第三阶段为具体实施阶段。为了使此次调查更加科学、全面,作者首先对问卷的 信度进行了初测,然后进入聊城市沙镇中学对生命教育的实施进行初步了解,从而有 针对性地对问卷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完成问卷设计。其次,将问卷发放 给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共330名学生和18名英语教师手中。
第四阶段为总结阶段。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发现英语课堂 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未完全通过问卷而反映出来。有些现状流于形式且浮于表面,很 多情况需要深度研究。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问卷分析所得结果并联系教学实践,设计 出英语教师访谈提纲,与此同时展开课堂观察,更进一步探询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 育实际融入现状及存在问题。
3.5数据收集
3.5.1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收集
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部分,两所中学共发放学生问卷330份,剔
除漏填、乱填的问卷,经整理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达96.9%。在作者发放问卷调 查时,向学生说明本次调查问卷目的,让学生放心作答,不必有太多疑虑。研究结果 仅作为教育研究使用,答题不分对错,匿名提交。学生们很配合,对问卷能够认真作 答,提升了回答的真实性。两所中学共发放英语教师问卷18份,经整理有效问卷18 份,有效率 100%。给英语教师发放问卷时,选取老师课余时间,向老师说明此次问 卷调查目的及研究意义。搜集完问卷并使用 Word 和 Excel 两种办公软件,对问卷数 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从学生、英语教师两个角度反馈生命教育融入现状。
表 3-7 学生、英语教师问卷统计表
问卷类型 发放问卷
(份) 回收问卷
(份) 有效问卷
(份) 有效率 ( % )
学生问卷 330 320 320 96.9%
英语教师问卷 18 18 18 100%
3.5.2 访谈结果数据收集
访谈主要是从英语教师出发,对英语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对象为文苑中学 6名英语教师,包括一级教师2名,二级教师2名,三级教师2名。进行访谈之前, 设计好访谈提纲,访谈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预设。目的在于根据访谈提纲更加 有条理、顺畅地对教师进行访谈。所有访谈内容均采取现场记录和利用录音笔进行录 音的形式,两种方法有机结合。面对面访谈结束以后,对 6 名英语教师访谈结果进行 整理与总结。主要借助Word将录音内容转换成文字,结合访谈过程中的文字记录来 分析教师访谈结果,意在获取英语教师对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看法,了解英语教师自 身的生命教育意识。
3.5.3课堂观察结果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从中得出有关生命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静态”反 映,通过课堂观察则呈现出生命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动态”反映。本研究课 堂观察数据收集采取的方式是现场记录、观察和录音相结合。通过随机抽取的形式, 听了6节完整的英语课,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2节,每个班55人,每节课45 分钟。听课的主要内容是观察英语教师是否在英语课堂中融入生命教育,对于课本中 出现的生命教育素材教师如何处理,采取什么形式融入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开展生命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开展活动类型。英语课上学生的反应 或变化,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情况进行观察。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及学生回答均已录 音,课程结束对六节听课的内容进行了转录,同时参考课堂观察量表记录的实际上课 情况进行完善。在处理课堂观察数据时,运用Word和Excel办公软件分析和处理搜 集的资料,目的在于更加深入地分析课堂中呈现的真实现状,为进行分析与讨论做好 充分准备。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在生命哲学、人本主义理论以及《英语新课标》(2017 年版)的指导下,作者 选取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为调查研究主题。以聊城市文苑中学和沙镇中 学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文苑中学部分英语 教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和课堂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不 够理想,本章将详细阐述调查结果的分析,深度剖析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合 理的改进对策。
4.1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现状分析
4.1.1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1.初中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情况
初中生对生命、生命教育、生命价值的了解程度,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引, 而且也能促使自身更好地理解教学中融入的生命教育。为了深入探询初中英语教学中 生命教育的实际融入情况,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聊城市文苑中学、沙镇中学学 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程度如下:
表 4-1 初中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程度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听说过,非常了解其内容 24 7.5%
听说过,不太了解其内容 31 9.6%
没听说,但能理解其内容 109 34%
没听说,不了解其内容 156 48.8%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关初中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 型。第一,听说过且非常了解与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的初中生仅占 7.5%;第二,不太 了解的学生占 9.6%;第三,日常生活中没听说,但能理解与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的占 34%;第四,没听说且不了解与之相关内容的学生占总人数的 48.8%。可见,目前初 中生对生命教育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听说过生命教育,但是有三分
 
之一的初中生表示大体上可以理解与生命教育相关内的容。那么,客观现象的存在为
英语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提供前提。
表 4-2 初中生如何看待死亡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想到死亡,感觉十分恐怖 60 18.8%
死亡是必然的,不会害怕 70 21.9%
死亡是必然的,会更加珍惜生命 170 53.1%
没有考虑到死亡问题 30 9.4%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8.8%的初中生对死亡感到十分恐怖。有 53.1%的初中生认 为死亡是必然的,相反会更加珍惜生命,仅仅只有 9.4%的学生未考虑过死亡问题。 清晰地反映出有一部分初中生对于死亡这一概念缺乏正确认识,心里不能正面接受死 亡。作为教师正面引导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死亡,帮助他们消除对 死亡的恐惧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表 4-3 初中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享受人生的吃喝玩乐 1 0.03%
平淡地生活 14 4.4%
社会地位,为社会做贡献 38 11.9%
不断地超越自我 267 83.4%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认为享受人生吃喝玩乐的学生,仅占0.03 %, 11.9 %的同学 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社会地位、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反映出初中生群体对生命价值的 认识较为正面。认为不断地超越自我的比率最高,占 83.4%,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要在 有限的时间里去实现生命价值,不断超越自我,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生命教育价 值的认识有着正确态度。
 
表 4-4 初中生面对困难时,受挫折能力表现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屡败屡战 195 60.9%
再尝试几次,没成功就放弃 85 26.5%
直接放弃 35 10.9%
萎靡不振 5 1.6%
从表中可以看出,六成以上的初中生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与此 相比,选择直接放弃和萎靡不振的初中生占 12.5%,他们害怕面对学习中、生活中的 困难与挫折。由此可知,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引导 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挫折,需帮 助其调整好心态,积极地面对,而不是逃避现实,要不断地提高心里承受能力。
表 4-5 初中生是否同意人生充满阳光和希望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非常同意 60 18.8%
比较同意 220 68.7%
不知道 30 9.4%
不太同意 10 3.1%
初中生是否同意人生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数据显示,非常同意的学生占 18.8%,比 较同意的占 68.7%。两组数据的差距,再次提醒我们人生观的培养在初中整个教育阶 段十分关键,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面对人生旅途中众多的选择和开拓。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应正确指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相信一定会 令学生终身获益。
2.初中生对英语课堂中生命教育融入的认知
表 4-6 英语教师在课堂是否进行生命教育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比较多 25 7.8%
有,比较少 235 73.4%
几乎没有 50 15.6%
不知道 10 3.2%
表格中数据显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生命教育的很少,只占 7.8%, 大多数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还是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注重学 生的分数,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所忽略。73.4%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开 展较少,也显示出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情况不是很理想。认为英语教师在 英语课堂没有开展生命教育和不清楚的学生占 19%左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 课堂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得到老师们的肯定与支持。
表 4-7 是否清楚英语教材中出现的生命教育素材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很清楚课文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30 9.3%
有时清楚课文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41 12.8%
偶尔清楚课文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180 56.3%
完全不清楚课文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69 21.6%
表格中数据显示,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的生命教育课文学生很清楚的占 9.3%,
有八成的学生对生命教育素材不太了解。对于英语课程内容的学习,只停留在知识层 面,而课文本身的潜在内涵和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却知之甚少。初中英语教师可 以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转化为显性知识,突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表 4-8 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否有意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非常有意义 178 55.6%
比较有意义 85 26.6%
一般有意义 55 17.2%
没有意义 2 0.6%
表格中数据显示,有九成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有意义的。认 为非常有意义的比率达 55.6%,比较有意义的比率达 26.6%,一般有意义的占 17.2%, 说明学生们很赞同在英语课堂开展生命教育。只有个别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生 命教育没有意义。从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中开展生命教育所持的态度,可以判断在这个 关键的人生成长阶段,孩子们希望接受生命教育,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生命教 育非常有必要。
表 4-9 你更喜爱英语老师以哪种方式开展生命教育
方式 人数 百分比
直接以理服人 23 7.2%
开展课堂活动 180 56.3%
交流讨论形式 97 30.3%
课后感悟方式 20 6.3%
表中数据显示,超过 86%的学生更喜欢比较灵活的生命教育方式,课堂活动的开 展、交流讨论活动,这两种生命教育的方式学生较喜欢。对于直接以理服人、课后感 悟的方式,只有 13%的支持率。说明初中生在选择生命教育方式时,还是更青睐灵活 的教育形式,不喜欢说大道理的教育形式。
3.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
表 4-10 学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活动的频率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很多次 15 4.8%
有几次 205 64%
很少有 65 20.3%
从来没有 35 10.9%
以上数据显示出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64%的学生有过几次体验生命教育 的学习,认为学校很少开展生命教育和从来没有开展过生命教育的比率达 31.2%。有 很多次开展生命教育的学校只占 4.8%,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教育在中学还未普遍实施。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课堂,除了关注学生成绩,更多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情绪生活、情 感体验,更好地凸显英语学科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学校应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 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促进优秀品质的养成,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更好地落实英语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
表 4-11 学校围绕生命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活动类型
活动类型 人数 百分比
播放影像资料 35 10.9%
板报宣传 50 15.6%
主题班会 125 39%
思想政治课 110 34.3%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所采取的主要形式为主题班 会和思想政治课。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呈现单一的形式,窄化了生命教育 的实施途径。新课改指出各学科要融合发展,开展生命教育不单纯局限于思想政治课 和主题班会,生命教育的普及需要融入到每门学科中。对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正确引导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校应从宏观层面上重视生命教育的落实,将 生命教育融入到学校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通过对学生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存在以下 问题:
第一,目前初中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能力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生命 教育,更不知道什么是生命教育,对于生命教育的含义、所涉及的维度停留在空白层 面。听说过且非常了解生命教育内容的初中生仅仅只占 7.5%;不太了解生命教育内 容的学生占 9.6%;没听说过,但能大致理解生命教育的占调研人数的三分之一;没听 说且不了解生命教育的初中生占 48.8%。总体而言,大部分初中生对生命教育不够了 解,生命意识相对薄弱,因此面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时,会表现出压力感,显得焦虑。 面对负面情绪和压力的时候,大多数都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不曾找人倾诉。
第二,就目前课堂实施现状来说,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生命教育比较少。 英语课堂涉及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较缺乏,学生对英语课本中出现的生命教育素材 也不了解,更不知晓课文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关怀。初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最为关 键的阶段,对他们实施生命教育至关重要,有九成的初中生认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 展生命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重 要作用,形式多样的融入方式会更加受到学生欢迎,那么实施生命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最终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第三,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形式也比较单一。目前学校开展生 命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主题班会和思想政治课,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单 一化,窄化了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新课改强调,各学科融合发展,开展生命教育不 单纯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和主题班会,生命教育的普及需要融入到每个学科之中。学校 是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担负着普及学生生命教育观念,提升生命教育技 能的重要职责。生命教育的观念除在学校课程中落实以外,还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实践基地、社团组织等不同途径开展。
4.1.2英语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的正确指引至关重要。学校生命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 与每一位教师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老师越重视,那么学生就会对生命教育更加了解,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对生命教育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对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两 所中学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情况如下:
 
 
图 4-1 初中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情况 通过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有只有 27.8%的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非常了解,人 数不足总人数三分之一。对于生命教育比较了解的教师占 50%,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 我们可推断,75%以上的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还是有所了解的。与之相比,22%左右 的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了解甚少,其中还包括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教师。从中我们发现 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势在 必行。
 
 
图 4-2 初中英语教师知悉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通过数据显示,两所中学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径,50%来自在职培训, 通过专家讲座了解生命教育的占 22.2%,通过专著或期刊来进行学习的教师占 16.7% 左右,来自资料搜集、自主学习的教师仅占 11.1%。针对以上表格内容,我们可以看 出英语教师自愿资料搜集并自我学习与之相关知识的人数不多,多数教师对生命教育 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通过数据显示,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 有极个别教师认为不需要融入生命教育。由此可见,教师们比较认同将生命教育融入 英语教学之中,这种意识非常强烈。
 
 
图 4-4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
通过数据显示,44.4%的教师选择了在阅读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内容,通过对课 文内容的分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教育素材。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融入生 命教育相关内容,从思想和行动上去引导学生,当然还有部分教师选择了其他方式。
通过对英语教师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存在以下 问题:
第一,发现两所中学的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不够了解。英语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生 命教育意识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该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和学生汲取生 命教育相关知识的频率。英语课堂中合理地融入生命教育,对每一位英语教师提出了 较高的要求。目前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师来说占少部分,恰如其当地反映 出英语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不够强烈,有些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缺乏深入了解。
第二,英语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了解大部分来自在职培训和专家讲座,自我进行 学习与生命教育相关书籍或期刊的教职人员偏少,说明教师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 高。因此,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加强生命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提升生命质量,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
4.1.3英语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教师访谈是对问卷调查做进一步补充与分析,目的在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初中英语 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际融入现状。本次访谈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为 学生英语成绩和生命教育,哪一方面更重要。第二个层面为初中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 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了解。第三个层面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涉及生 命教育内容,主要采取什么形式融入。现将部分访谈内容和访谈结果摘录如下:
表 4-12 英语教师访谈样本情况
访谈时间 2021年11月
访谈地点 聊城市文苑中学英语教师办公室
访谈对象 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陈老师、马老师
访谈性别 6名女教师
工作教龄 3—13 年
学历层次 大学本科、研究生
 
对于学生英语成绩和生命教育两个方面,英语教师的主要观点:通过与6 位英语 组教师面对面访谈了解到,教师们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视,就自身而言也非常 支持生命教育的开展。6 位英语教师纷纷表示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生活,快乐学 习,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对每一门任课教师都有考核机制。英语学科 在初中也是主科,如果教师所教授的班级英语成绩不理想,那么该英语教师也会受到 一定影响。面对学生需要参加中考,英语教师也会有许多压力,因此课堂上会把所有 的精力都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
初中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所包含内容的了解情况:当作者采访英语教师是否了解 生命教育内容时,大家表示不是非常了解。有的教师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就是心理健 康教育,还有的教师认为是生死观教育。对于生命教育所包含的内容、生命教育目标 都不太了解。
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情况:初二、初三的英语老师表示每 一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安排的很满,因此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人文素养的培养 有所忽略。当然,部分英语老师表示有空余时间也会提及生命教育相关内容,如注意 安全、珍惜生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梦想等。谈及生命教育开展方式,学校 对于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教学楼的宣传栏会贴一些防溺水、 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知识的标语。一方面,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居多, 偶尔也会播放一些安全教育短视频。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课向学生灌输生命教育 相关知识。英语老师会根据所教课程的主题来安排,如果模块的主题是健康饮食,教 师会提醒同学们合理膳食,不要吃油炸食品,不喝碳酸饮料。一般情况下都是口头说 教式,有时也会播放一些短视频。
综合多位英语组教师的访谈情况,经过梳理,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非常重视。在学校考核机制 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将所有时间都用于进行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有所忽略,更不会有太多精力考虑其他因素的融入。
第二,初中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内容理解片面化,对于英语教师而言,生命教育 专业知识的培训匮乏,导致英语教师缺乏对生命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因此,在英语 课堂中教师仅仅是依据课文的主题进行说教式教育,如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等心理健 康教育。其实,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对于生死概念的 普及、生命价值的提升,正确三观的建立,抗挫折教育等。
第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观、安全意识加 以引导,但是更多形式是采取说教式,缺乏多样的生命教育融入形式。大部分教师没 有把初一至初三英语教材放在一起仔细研读过,更不会对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提炼。因 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的融入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学生内心深处出发,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1.4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为了真实地反映生命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融入情况,作者走进英语课堂。采 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听了6 名英语教师的课。出发点在于观察教师是否在英语课堂中 融入生命教育,教师如何处理课本中的生命教育素材,采取什么形式融入。英语课堂 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融入生命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活动类型, 课上学生的反应或变化。现将部分课堂观察结果摘录如下:
英语课中融入生命教育而言:随机抽取了6 名英语教师,他们的执教年级分别为 初一、初二、初三。初三学生学业较紧张,课上2 名英语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 没有融入生命教育。初一年级的刘老师,授课的主题是Healthy food,刘老师提醒同 学们合理膳食、注意身体、保持健康。初二年级的王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融入了生命教 育相关知识。本节课的主题是 Animals in danger ,该教师在读后环节,倡导大家关爱 野生动物。从思想观念上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要重视生命,不仅仅 是人之生命还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
关于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而言:英语教师 对于生命教育的融入并没有提前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生命教育的融入也只是根 据主题需要,随时加入一些,当然采取的方式也以说教式为主。
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或变化:英语课上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以教学重难点知识 讲授为主。老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并且记笔记,但是很少展开讨 论。初二的王老师在读后环节讲到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时,学生们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合6名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可以表现出以下问题: 第一,目前有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是有意识融入生命教育的,只是开展生命 教育的内容会根据课型的变化而改变。30%左右的英语教师会对课本中的生命教育素 材进行挖掘,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第二,通过2名教师英语课堂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式,说明教师在融入生命教育 相关知识的时候方式单一,以口头说教式为主。缺乏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呈 现相关短视频或制作相关教具的方式来开展生命教育,以讨论式为主的活动在英语课 堂中开展较少。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4.2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聊城文苑中学和沙镇中学的学生、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基础 分别对6位英语教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与课堂观察,研究发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 教育的融入存在问题:大部分初中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能力不足;英语教师对生命教 育不够了解;对生命教育内容理解片面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较少;生 命教育方式单一化;学校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当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我们应综合性地看待。
4.2.1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水平突飞猛进,开放化、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 展所呈现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文化发展也逐步丰富。 社会展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人们的思想更进步自由解放。只要任意点击手机或敲 击电脑键盘,人们便可以轻易获取各种信息。在方便的同时存在许多消极因素。21 世纪的青少年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可是他们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事情缺乏判断 力,与之俱存的好奇心使其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最终导致“三观”的改变。社会现实也 反映出初中生生命意识淡漠,对于生命教育认知不足。
4.2.2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
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所呼吁的,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校的工作重心已经向“以 人文本”的素质理念逐步转变,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仍旧根深蒂固。面对中考、高考 的压力,势必会引起学生、教师、家长对成绩的关注。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 期,可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自己也将分数和能否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来评判 自己的能力。家长最关心是学校能否将孩子顺利送入重点高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 之以知识传递为重点。学校之间竞争的标准就是升学率,教师之间竞争的标准也是升 学率,最终导致唯分数、唯升学的观点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中应以发展性评价机制为主导,教师应关注学生的 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肯定学生的进步。在实际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贯彻和落实新 课程评价机制的学校占少数。大部分学校还是以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 准。分数高则被认为是优点生,对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重视程度不够。片面的评价 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发展的畸形。学校评价教师等级,也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大 部分考核仍然以成绩为中心,很少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
4.2.3英语教师缺乏对英语教材的深度挖掘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是一线工作者,在教学研究领域我们还 应当成为研究者。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深度挖掘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工作中尤为重要。但是面对中考的压力,初中英语 教师更多地关注在单词、短语、语法点、课文重难点的突破,他们对学生的考试结果 非常重视,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对生命教育融入较少, 课本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挖掘不够充分,很少有教师研读课本中生命教育素材。
4.2.4英语教师缺少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
学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产所,教师是生命教育的引导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 地领悟生命的意义、维护生命的尊严,创造生命的价值,对初中英语教师生命素养的 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生命教育理念,具有强烈的生命教 育意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命教育态度,才能在研读课本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捕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文本信息,再加上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更好地成为生命教育的 实施者、引导者。就目前开展情况而言,很少有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进行过系统性学 习,对生命教育的内容缺乏深度了解,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生命教育意识,生命教育知 识更多地是结合参考书来组织课堂。
4.2.5学校、社会、家庭之间未形成统一体
首先,学校是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担负着普及学生生命教育观念, 提升生命教育技能的重要职责。生命教育的观念除在学校课程中落实以外,还可以通 过综合实践活动、生命教育实践基地、社团组织等不同途径开展。其次,家庭是每个 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的整体氛围、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家庭的家养方 式,都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习惯、对生活的态度。最后,社会作为生命教育的外围场 所,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到个体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
生命教育应该遵循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学校各学科教学中 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需要家庭、社会的多重支持和配合,最终形成三者有机结合。 生命教育的实施不仅是学校承担一切教学工作,它更需要家庭、社会多维度的支持, 形成教育合力。
4.3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的改进对策
为了改变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融入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生命教育意 识,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能力,提升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本节内容主 要是以调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为基础,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入进行 思考。试图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部门多角度出发,具体阐述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 英语教学的改进对策,以期为英语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理念提供价值参考。
4.3.1充分发挥英语教师在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生命素养是生命教育成功的保证。只有具有生命情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生 机勃勃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碰撞出爱的火花,促进生命教学的产生,提升学生的生 命价值。
1.进行系统专业的教师培训和提升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生命素养直接影响到生命教育的开展。基 于前面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加大对教师进行系统化、专业 化知识理论培训。建立一个全面的培训系统,需要国家,地方,学校三者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力度促进中学英语教师参加培训计划,鼓 励优秀教师进行学习,促使英语教师向新的教育观念转变,提升教师的生命素养。
教师的生命课程应着限于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爱教师自然生命,第二,丰 富教师的社会生命,第三,激扬教师的精神生命。教师自身人格成长对学生的影响是 最直接的。试想,一个生命不健全的教师,一定不可能培养出生命健全的学生,一个 生命有问题的教育者是不可能从事真正教育的。总之,教师必须进行系统、专业的培 训与提升,才能推进生命教育工作。
2.营造充满生命温情的英语课堂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因为他们都是独特个体,学生独立意志的形成,是 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应与学 生进行有效的生命对话,营造充满生命温情的英语课堂。英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 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互相倾听,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教师带给的温暖, 从而更加信任老师,老师也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的变化,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3.挖掘充满生命意蕴的生命教育素材
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实施,必须以教材为载体,实施生命教育也应该以现有的教材 为基础。只有深度挖掘教材中涵盖的生命教育素材,才能使生命教育有抓手,才能促 使生命教育有效融入,从而使生命教育落地生根。任何一门课程都是生命教育的课程, 含有显性或隐性的生命教育素材。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我们可知外研版 初中英语教材不仅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而且还涵盖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课文 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动植物的保护、社会热点问题和人们的健康饮食、日常生活、网 络使用、急救知识等,这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都是绝佳的教学资源。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深入研究教材的能力,教学中充分探究其隐性资源, 通过学科渗透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表 4-13《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汇总
模块 单元主题 课本中生命教育资源
7A Module2 My family 珍惜亲情,关爱亲人。
7A Module4 Healthy food 合理饮食,增强体质,养成健康的饮食
习惯。
7A Module5 My school day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积极主动充实地
度过每一天。
 
 
7A Module6 A trip to the zoo 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关怀
7B Module4 Life in the future 增强科技改变生活的意识,锐意进取, 乐于探索。
7B Module5 Shopping 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习惯、文明上网、 绿色上网。
7B Module10 A holiday journey 了解假期去著名景点的旅行经历,增强 享受生活、热爱世界的情感。
8A Module6 Animals in danger 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8A Module8 Accidents 如何有效解决突发事件。
8A Module12 Help 如何关注自然,掌握自然灾害地震中的 自救技能。
8B Module3 Journey to space 努力学习,探索未知世界,同时关注生 存环境,抵制污染。
8B Module4 Seeing the doctor 生病时及时就医,关心爱护自己,多锻 炼。
8B Module9 Friendship 了解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友谊。
9A Module1 Wonders of the
world 了解大千世界,激发学生对神秘事物和 未知世界的探索。
9A Module3 Heroes 学习伟人背后的奋斗精神,不懈努力及
咼尚品质。
9A Module8 Sports life 参加运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9A Module 12 Save our world 环保问题,保护我们的世界。
9B Module2 Education 热爱学校生活,快乐成长。
9B Module3 Life now and then 关注社会发展、环境发展,激发学生热 爱家乡的情感。
9B Module4 Rules and suggestions 让学生铭记安全规则于心间。
9B Module5 Look after yourself 了解急救知识。
4.英语课堂中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
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英语学科教学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精心 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并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
(1)教导学生合理饮食,增强体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人类的营养供给通过饮食来完成,它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想生活充满
活力、健康、愉快,那么合理膳食至关重要。饮食的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的平衡摄入, 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体魄。
例 1:7A Module4 Healthy food 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课前, 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每天的饮食习惯,给予评价。 通过播放短视频,呈现不合理饮食习惯对人们身体导致的危害,然后让学生反思自己 的饮食是否合理,最后总结——只有合理饮食,才能增强体质,强调健康饮食习惯的 重要性。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们懂得必须多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不吃油炸食品, 保证充足睡眠,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一生的发展打下 良好的基础。本模块的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命长度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停地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生
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随着社会人口的飞速增长,势必会引起卫生、医疗、 教育、就业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引发地震、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洪水灾 害,而面对种种自然灾害,无疑给人类提出警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人类应该 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例 2: 8A Module6 Animals in danger 是关于如何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这一单元介 绍了熊猫宝宝存活率极低。在中国西南部,熊猫每天的竹子量难以满足,WWF想竭 尽全力保护熊猫,政府部门也建立了自然公园,目的是为了让熊猫更好地生存。教学 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Why do the pandas can't live happily? What actions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pandas? 通过连续提问,师生之 间展开讨论,提高了学生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意识。同时面对环境的污染及改善,学生 的环保意识更强烈了,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动物的生命。本模块的 学习更好地突出了生命的宽度。
(3)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掌握避险技能 安全隐患时刻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危险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
安全意识。掌握避险技能尤为重要,遇到危险我们如何面对,面对危难如何化险为夷。
例3: 8A Module12 Help 本模块的主题是帮助,包括两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 是在等待救援前我们可以做什么;第二单元是地震来临时我们可以做什么。由于地壳 的运动,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面对它们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课前通 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引出今天的主题, 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 What to do in an earthquake? 教师可以亲自示范自救措施: Do not jump out of high buildings. Hide under a table. Stay away from windows and heavy furniture. Keep clear of fires. Leave the building quickly when the ground stops shaking, but do not use the lift. 然后让学生模拟演习,一边教避险动作,一边练习英语句子。当生命遭遇 危害时,我们应该保持镇静,想法设法保护自己,让自己的生命不受到威胁,使学生 们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感悟生命教育的重大意义。
(4)培养学生树立坚强意志,提咼抗压能力
我们身边经常听说某中学,某学生因为不能承受学习压力,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 而选择离家出走、自杀、跳楼的社会现象。年轻的生命在一瞬间被无情地毁灭了,这 些社会现象深刻地反映出青少年对生命的理解是如此肤浅,心理承受能力如此薄弱。 挫折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它如同人生旅途中的顽皮鬼,在不经意间绊倒你,使你陷 入焦虑、彷徨、不知所措。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应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挫 折,搬开脚下的绊脚石,从而体验战胜困难的快乐。面对困难、压力、挫折,青少年 应该越挫越勇,让它们成为脚下的垫脚石,使自己站得更咼。
例 4: 9A Moudule8 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介绍 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中夺冠的故事。课前教师播放刘翔在百米跨栏中的精彩视 频,引导学生思考:Why could he be so successful?通过讨论学生得出答案,刘翔的 成功离不开他刻苦训练的精神。他每天都要进行跨栏训练,放弃一切休闲娱乐,放弃 与家人团聚。面对一次次困难与挫折,他没有放弃,只是默默地训练强忍痛苦与泪水, 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向世界汇报。我们青少年应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面对困难与挫 折,我们是勇敢面对还是被挫折打败呢?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每一朵花的 孕育都要经过长期耕耘与培植,面对挫折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开出成功之花。本模块 的学习更好地突出了生命的高度。
4.3.2英语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生命体验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家长和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成绩、分数,部分家长 以此来衡量其生命存在的价值。这种现象长期存在,造成了对学生生命的忽视,影响 学生正确生命意识的形成,在对待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认识方面,部分学生也出现 诸多问题。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校园欺凌、心理健康等问题日益频发,从侧面折射 出初中生生命意识存在问题。这些现象不仅说明初中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而且反映 出初中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严重问题。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直接 影响了对待一切有生命事物的行为。正确生命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我形 成,强迫灌输式的生命教育也无法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途径才能 从根本上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办法,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引导学 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学会欣赏生命的美好,体味生命乐趣。在学习和生活中, 努力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以积极心态面对一切。其次,英语教师应努力优化 学生的生命结构,不必过度强调分数,片面地看待学生发展。应该打破这种观点的局 限性,重视学生生命结构中多种生命元素的发展,体现对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培育。最 后,提升学生生命价值观。人的生命是开放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每个人不能 只满足于现实的生命境界,应追求高层次的生命境界,生命的不断超越是自我价值追 求的主题,自我实现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价 值观意义非凡。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合理的输入方法,只有通过正确的开展途径,才能更 好地凸显生命教育动态、开放、生成性的特点,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生命教育。 我们应该坚持“理性兼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在英语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 体地位,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之情。
(1)讨论法: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模块的主题进行 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模块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英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突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最后汇总信息。
(2) 体验法: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各项活动, 从而获得对某一事物或某类活动的主观感受。其中,角色扮演是常用方法之一,不同 的角色体验使学生感同身受。通过体验蒙眼作画,学生能体会到残疾人的艰辛和面对 生活的勇气,突破简单的认识层面,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3) 探索教学法:该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英语 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 参与课堂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最终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 能力。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自然生命,还包括社会生命教育,以及高 层次的精神生命。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 一脉相承,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以合理地利用探索教学法。
(4) 合作学习法:以小组或团体为合作方式开展各项活动,活动中每一名成员 都有明确的分工,最终目的在于共同完成任务。英语教师可以围绕生命教育设计相关 主题活动,对全班学生进行引导教学,鼓励人人都参与实践活动,实现同伴之间互助 性学习。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与交往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团体意 识,形成互帮互助、相互包容的良好班风班貌。通过合作式活动的开展,学生更容易 发挥自己的优点,提升自我。
3.创设情景,强调学生生命体验
创设情景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角色扮 演,有利于促使学生通过参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突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生 命教育不在于知识和技能,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积极的体验。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 活动,可以丰富个体心灵,促进人格成长,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特征,在活动 中促使知、情、意的统一。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努力创设情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将关爱 生命的思想与情怀融入到课堂。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品德的健康发展,从而构建和 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创新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生命,在体悟中内 化品质,不断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4.强调联系生活,升华学生的生命价值
生命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命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是生命成长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生命教育不能与学生实际的生活分离,学生的成长来自于他们对 日常生活的感知和亲身体验。
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 结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体验成长中的美好。指引 学生认识生命现象,结合实际条件,掌握生活技能并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生命的 意义,体验生命的美好,以发展完善的生命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生命价值。
4.3.3发挥学校管理部门对生命教育的保障作用
通过对学生、英语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再结合访谈记录、课堂观察记录相关资 料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不够重视,为了使生命 教育的发展不被限制,我们除了需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师在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 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生命体验以外,还需要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与保障,共同推进生命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1.制订生命教育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融入现状反馈,发现阻碍生命教育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未制订可行的 生命教育目标。管理部门应该从整体范畴出发,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结 合生命教育的任务,中小学生生命发展的年龄特点,分别确定小学、初中、咼中每个 学段中生命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及整体教学目标。生命教育的主题相对固定,内容是螺 旋循环,但是不同年龄段所要掌握的要求各不相同。通过制订生命教育教学目标,有 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2.完善教师师资配置
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帮助学生全面领悟生命的意义,在接受生命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尊重、珍爱生命的态度,维护生命尊严,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生命素养的 提升。首先,教师应该拥有强健的体魄、善良的心灵、顽强的生命力。其次应该具备 丰厚的生命教育理论知识。能否培养出具有较咼生命素养的学生,与每一位教师的生 命素养息息相关。教师生命素养是教师对生命关怀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和一种智慧,它 是教师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是培养学生生命教育的有力保证。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 必须依赖于每一位教师生命素养的提升,培养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是生命教育顺利实 施的有力保障。
3.建设凸显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进行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健康安全的环境是学校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 学校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处处体现良好的校风、扎实的教风、积极向上的学风 为学校文化核心。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启迪学生心智,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创建美好、和谐校园,师生之间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永远是 学校追求的目标。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处处体现生命关怀,辐射出生命教育正能量, 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同学之间平等互助、相互进步,努力创建具有 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
第五章 结论
本文针对聊城市文苑中学和沙镇中学330名学生和18位英语老师进行了问卷调 查,综合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依据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 育融入的现状,发现当前生命教育融入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实行相关研讨和改进。
5.1研究发现
本研究主要以国家现行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思想指南,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 理学,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为指导,针对聊城市文苑中学和沙镇中学初一至初 三的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试图探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生命教育融入现状,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
研究发现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融入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初中生对生 命教育的认知能力不足;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较少;学校对生命教育不够 重视;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不够了解;生命教育方式单一化。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社会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缺乏对英语教材的深度 挖掘;教师缺少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学校、社会、家庭之间未形成统一体。根据 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第一,要充分发挥英语教师在生命教 育中的主导作用,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与提升,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温情的英语课堂,充 分挖掘教材,课堂中有效融入生命教育。第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生命体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强调学生生命体验,联 系生活升华学生的生命价值。第三,要发挥学校管理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领导作用,制 订生命教育教学目标,完善师资配置,建设凸显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
5.2研究反思
本研究是基于聊城市文苑中学和沙镇中学两所中学的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调查 研究,真实地了解到两所学校生命教育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得出原因, 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由于个人研究理论知识不足、时间相对 较短,个人的研究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本研究以聊城市文苑中学和沙镇中学的学生和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生命 教育的实施现状也仅限于这两所中学,研究样本不够充足,不具有普遍性。开展调查 的范围也较为片面,只选取了 330 名学生和 18 名英语教师填写调查问卷,并不能代 表所有中学现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真实现状。如果可以多选取几所学校的学生和教 师,那么研究调查会更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广泛性。
第二,本次研究调查的样本太小,提出的建议实用范围也很有限,生命教育改进 策略有待丰富。如果生命教育实施策略经过实践检验后,再运用于日常英语教学活动 中,效果会更好,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第三,由于自身认识能力有限,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此对生命教育相 关理论的理解难免会有一些局限性,导致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考虑不够充分。
第四,在语言表达方面需更加专业、严谨,避免口语化的现象,尽量做到用词准 确、思路清晰、观点明了
5.3研究展望
由于作者的研究能力有限,有些想法不够成熟,有些观点也较浅薄。希望以本次 研究中的局限性为立足点,在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在实践探索中完善生 命教育的研究工作。立足课堂,探询更加合理的改进策略,使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到 初中英语教学。生命教育的融入与成效,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沉 淀与坚持。时代在不停地发展,问题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需要逐 步改进,依靠单方面的努力去解决所有问题,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生命教育会影响到 学生的一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努力,一起推 动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n, G. , Liu, Y. , & Zhang, J. . (202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2]Barkat, A. , Khan, S. A. , Bond, K. , Houvras, I. , & Rahman, M. A. . (2000). An assessment of the
rsdp / brac adolescent family life education program. Washington, D, 9.
⑶ Berger, R. M. . (2005). Life education. Sojourners Magazine, 8.
[4]Brotherson, S. E. , & Hoffman, M. S. . (2020). The History and Usage of Parenting Newsletter
Interventions in Family Life Education. Education Sciences, 10(10), 326.
[5]Chan, & Margaret. (1999). Leaping the cultural barrier: life education comes to China. Drugs: Education, Prevention & Policy.
[6]D Abrams, Albury, S. , Crandall, L. , Doka, K. J. , & Harris, R. . (2005). The florida clergy
end-of-life education enhancement project: a description and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22(3), 181-187.
[7]Deng, C. , & Yu, Q. .(2015). A Study on Merging Life Education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3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594-597.
[8]Feng, J. J. . (2009). Life education and life inte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9]Formaini, & Jolene. (2015). Discovering hannelore wass. Death Studies, 39(9), 553-557.
[10]Fu, H. . (2021).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life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8(12), 9.
[11]Graeme, & Hawthorne. (1996). The social impact of life education: estimating drug use prevalence among victoria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tatewide effect of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me. Addiction, 91(8), 1151-1160.
[12]Gui-Hong, H. E. . (2005). Life education is an urgent topic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4.
[13]Hughes, R. , Arcus, M. E. , Schvanefeldt, J. D. , & Moss, J. J. . (1994).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 43(3), 352.
[14]Levy, G. E. , & Churchill, C. . (1992). New middle class youth in a college town: education for life
in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 Society, 6(2), 229-267.
[15]Martela, F. , & Steger, M. F. . (2016). The three meanings of meaning in life: distinguishing coherence, purpose, and signi行canc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15.
[16]Miao, G. , & Shi, J. . (2019).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17]Walsh, B. A. , Mortensen, J. A. , Edwards, A. L. , & Cassidy, D. . (2020). The practice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within early head start home visiting. Family Relations©).
[18]Zhao, H. X. , & Zhang, Y. T. . (2019). The application of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ought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taking pep textbook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Bingtuan Education Institute.
[19]车文博.(2004).《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陈小萍.(2017).高中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中学教学参考》25, 33-34.
[21]段红鹰,邵惟瑛,吴碧宇.(2013).高职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职教论坛》6, 8-13.
[22]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2000).《生命哲学》.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
[23]冯建军.(2004).《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4]冯建军.(2007).《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5]冯建军.(2010).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中国教育学刊》1, 35-38.
[26]冯建军,朱永新,袁卫星.(2017).论新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课程.教材.教法》10, 26-30.
[27]冯建军.(2018).《生命教育教师手册》.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8]戈布尔著,吕明,戈布尔.(1987).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9]郭晓春,张光春.(2018).初中英语教材中生命教育因素新探一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2012版)为例.《海外英语》2, 2.
[30]韩芳.(2015).澳大利亚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的架构与特征.《现代中小学教育》10, 108-111.
[31]韩晓赟,于铭汇.(2012).英国生命教育研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85-86.
[32]杰・唐纳・华特士著J.DONALDWALTERS. (2006).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33]雷静,谢光勇.(2005).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教育探索》5, 92-94.
[34]李固.(2020).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喀什大学).
[35]李贺.(2020).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生命教育实证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湖南科
技大学).
[36]李晶.(2010).生命教育视野中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湖南师范大学).
[37]梁冰.(2014).生命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辽宁师范大学).
[38]刘济良.(2004).《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9]刘永亮.(2016).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6, 31-33.
[40]吕岩.(2018).生命教育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112-113.
[41]宋靖霞. (2014). 英语教学应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基础教育参考》 14, 57-58.
[42]王定功.(2015).德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中国教育学刊》8, 49-52.
[43]王定功.(2013).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及启示.《中国教育学刊》9, 74-78.
[44]王学风.(2001).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教育评论》
[45]王学风.(2007).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1, 3.
[46]王亚萍.(2014).让生命之花绽放在英语课堂一生命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校园英 语》21, 114-115.
[47]吴军群.(2018).生命教育关照下的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探究.《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 162-163.
[48]肖川,陈黎明.(2013).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4, 7.
[49]叶澜.(1997).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9, 3-8.
[50]于漪.(2004).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人民教育》7, 24-27.
[51]于漪,詹前口述整理.(2019).生命与使命同行.《中小学管理》1, 4.
[52]虞华荣.(2013).日本生命教育探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5, 62-66.
[53]张月梅,王琳琳.(2014).澳大利亚生命教育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9, 220.
[54]曾海萍.(2012).论高中英语生命课堂的构建.(Doctoral dissertation,西南大学).
[55]郑晓江.(2008).生命教育需要用生命去涵养.《思想理论教育》4, 3.
[56]朱永新.(2015).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光明日报》7, 15.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aoyulei/yingyujiaoxue/8597.html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 研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