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 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2
第三节 文献综述 3
第四节 理论基础 7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0
第一章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蕴诠释 13
第一节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3
第二节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14
第二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调查 19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19
第二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21
第三节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22
第四节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 38
第三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问题分析 41
第一节 语言能力素养方面 41
第二节 文化意识素养方面 42
第三节 思维品质素养方面 43
第四节 学习能力素养方面 44
第四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应对策略 45
第一节 使用竞赛类、表演类活动增强语言能力素养 45
第二节 利用主题绘本、故事培养文化意识素养 49
第三节 借助任务卡、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品质素养 52
第四节 开发游戏、班级网站发展学习能力素养 54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7
第一节 研究结论 57
第二节 研究反思 58
参考文献 59
附 录 62
致 谢 66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优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一直 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也一直是我国教育所追寻的目 标。我国于2021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 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学校内就能够 学足学好,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缩短学生课后作业时长。保障学校教学质量与学生 校内学习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优化教学资源的使用, 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合理使用教学资源不仅能 够满足教师教学需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调动学 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保障学生较高的课堂学习效率、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确保学 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优化教学资源使用的前提下,教师减缩学生作业的量和时长, 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减量不减质”目标 起着不容置疑的关键作用。
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各国为 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将学习和使用外语交流的能力确立为培养人才的核心 素养目标,或将外语学习作为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2006 年,欧盟通过了《终 身学习核心素养》,将“外语交流”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在不同社会情境中进行 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表达、解释、交流与协调能力。 2008 年,澳大利亚推出的《墨 尔本宣言》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素养是英语学科承担的重要任务,将人才素养的 培养落实到了学科教育之中。①2014年,英国颁布《国家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三 大核心学科之一,重视口语、阅读、写作技能的提升与本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继承,强 调提升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等。由此可见,将外语素养纳入未来人才培养标准之中, 已经在各国教育领域中形成共识,在这一国际大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明确要求要将各学科课程与核心
①李湘.基于核心素养的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准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 31(08):79-85. 素养融会贯通,同时要求各个学科明确具体的育人任务及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各个学 科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中也明确指出了要发挥英语学 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教学资源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落实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育教学所肩负的重要任务。英语教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 和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能够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关键技 能与品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 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影 响。当前教学资源的使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对学生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全面。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教学资源使用的研 究,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最新方向、最新理念与最新要求,能够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 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非常必要。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所具备的应对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 知识、技能与能力、思维模式、形象、道德与品质等,不仅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目标, 还体现了英语学科独特的学科特色和育人功能。它是一种学生在英语学习、感悟、体 验、反思过程中形成的复合型素养,主要是由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思维品 质素养和学习能力素养构成。
二、 英语教学资源
英语教学资源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起着支撑作用,它的范围较广,包含性较 强,本研究按照教学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将英语教学资源划分为文字资源、 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与信息化资源四大类。文本资源指以英语教科书为主的印刷品, 包括教科书、报刊、杂志、书籍、练习册等;实物资源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直接 呈现的具体事物,包括教科书配套的以及教师自制的教具、自然的和非自然的实体等; 活动资源指教师在英语教育教学中采用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表演类活动、竞赛类 活动、趣味类活动、对话与讨论类活动等;信息化资源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计 算机等先进教学设备使用的教学资源,可分为网络资源和非网络资源,具体包括网站、 软件、图像、音频、视频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英语教学资源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英语教学资源使用意义的研究
Marion Brittingham (1971)通过对河流及海岸线退化这一研究项目的举例,提出 在英语课程中可以借助自然资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研究技能的形 成。①Powell Bill与Ponder Roger (2001)指出英语教师使用符合教学内容的主题资源, 可以在多种多样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形成统一的课程主线。②Rochmiyati与Ghozali等 (2020)通过观察教师使用民间传说故事的英语课堂,得出民间传说故事作为一种教 学资源,它的使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价值观,还能减轻学生的英语阅 读难度,增强他们的英语阅读信心,促进学生对词汇、短语的掌握。③
(二)关于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策略的研究
有关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策略的研究主要强调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紧跟社会发 展的步伐,随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的改变而改变。
Marion Williams(2000)提出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手 段等灵活地使用教学资源。④Michael (2001)指出教学资源的使用具有时代性,教 学资源的来源实际上就是社会发展过程,教学资源的使用要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 的新要求。⑤
二、 国内关于英语教学资源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内涵的研究
有关英语教学资源的内涵研究主要强调英语教学资源指英语课程编制过程中可
①Marion Brittingham.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English Curriculum [J].The English Journal, 1971, 60(07):927-930.
②Bill Powell, Roger Ponder. Assistant in English Sourcebooks in a Sustained-Content Curriculum [J].TESOL Journal, 2001, 10(03):18-22.
③Rochmiyati,Ghozali,Tiasari. The character values-based folklores as teaching resources to
support English acquisition (Articl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Social Research, 2020, 10(03):159-167.
④Marion Williams.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⑤Fullan,Michael.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1. 利用的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 和,不仅包括物质性资源,还包括非物质性资源。
殷刚魁和秦志功(2005)认为英语教学资源是在整个英语课程编制过程中所利用 的所有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施教者,学习者 以及学习者的同伴群体,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母语的外国人员;物力资源则包括录音 带、图书馆、网络、广告、展览馆、教材以及商品使用说明书等;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历史遗迹、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地域风情以及各地区风俗等。①赵智勇(2008)认 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含义可总结为一切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以及有自信心的,可提升学生英语语感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言语运用能力的,并 且能够为小学生以后英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社会资 源和思想资源的总和。②姜忠平(2009)也指出英语教学资源就是物质与非物质要素 的总和,其中,物质要素包括在英语教师课程内以及学生课外学习中所能够运用的人 力和物力;而非物质要素则包括学生智力水平,教师职业道德,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等。 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表明英语教学资源是指包含英语教材、教 学环境、其他教学材料及其支撑体系等,另外,人的资源也包括在内。④
(二)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类型的研究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类型的研究强调英语教学资源的类型众多,既包含物质的教学 资源,也包括非物质的教学资源。
张月英(2014)认为英语教学资源由环境资源、人力资源、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 这四类资源组成。环境资源包括校内环境资源(室内环境资源与室外环境资源)、校 外环境资源(外国人聚集场所资源与公共场所的建筑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 生、家长与其他人力资源;教材资源也就是教科书;网络资源包括网站、音视频、微 博等。⑤战加香(2006)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活动资源细化为唱歌、朗诵、 英语手抄报展览活动、讲故事和表演活动。⑥余莲君(2017)提出英语情感性隐性资 源包括励志类资源、趣味性资源、思辨类资源与情绪类资源。⑦董晓霞(2020)将英
①殷刚魁,秦志功.英语课程资源的内涵剖析J].教学研究,2005,28(06):60-62.
②赵智勇.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③姜忠平.英语课程中资源观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3):55-57.
④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2012,8.
⑤张月英.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4(05):49-50.
⑥战加香.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56.
⑦余莲君.英语情感性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7(31):45-47. 语课外活动资源分为三类,以娱乐为形式的趣味类活动,以英文歌曲演唱、短剧表演、 短诗欣赏为形式的表演类活动,以英语辩论、朗诵比赛、配音比赛等为形式的竞赛类 活动。①
(三)关于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意义研究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意义主要是保障英语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弥补英语教 师自身在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为学生的未 来发展奠基。
胡春洞(2003)认为,多使用优质的声像材料,例如电台、广播和电视节目、权 威出版社出版的CD、磁带等,不但能够弥补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方面的不足, 利于学生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以及规范标准的表达形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 习兴趣。②王雅芬(2005)指出,只有合理开发和使用英语教学资源,才能够保障英 语新课改所提出的新理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真正落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③杨秀岚(2013)提出教师使用隐性资源不仅能够为 学生提供适于英语学习的环境,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发扬和丰富其个 性,促进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健全发展。④章秀丽(2014)指出良好地、合理地使用英 语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去学习英语,利于学生累积英语知识 量并拓展英语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方式与能力,为学生今后英语能力的发展 打下坚实基础。⑤胡颖(2016)指出教师正确使用英语数字化资源,能够为学生自主 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便利,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利于对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⑥
(四)关于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策略研究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教学资源的使用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 格、学习特点等,要重视并整合使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资源使用过 程中关注学生的体验与反馈。
章秀丽(2014)指出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性格、学习方式以及 学习需求,要围绕教科书这个中心,保障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充分
①董晓霞.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20(41):135-136.
②胡春洞.小学英语教育正在开拓中前进[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1):7-11.
③王雅芬.新课程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08):85-88.
④杨秀岚.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3(30):87-89.
⑤章秀丽.开发和使用英语教学资源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14(01):52-54.
⑥胡颖.英语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6(13):69-71.
考虑学校的现实条件。①钟言(2018)通过调查沈阳市H小学英语文本资源、教具资 源、电子资源以及人的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提出了教学资源的使用策略:重视学生 和家长资源,整合利用多种形式的资源,结合使用传统教具资源与多媒体资源等。卢 月桐(2020)通过对比中德两国英语教师教学资源的使用,提出了英语教学资源使用 的策略,包括使用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和原版资源,尽可能地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与高科技电子类资源,以及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资源的使用等。②
(五)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
国内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以 及建议研究。
1.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
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是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实用性、经济性 等原则。
殷刚魁和段兆兵(2005)提出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遵循以语言为中心的原则(兼 顾内容与形式)、适应性原则(教学资源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经济性原则(考量 学校经济条件,因地制宜)。③李丽生(2005)提出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应遵循教材最 基本、教师最重要的原则。④徐云仙(2009)提出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应遵循四条原则: 优先性原则(优先考虑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科学性原则(教学资源必须真实可 靠)、适应性原则(兼顾学生们的共性与不同学生的特殊性)和延伸性原则(开发多 元化的教学资源)。⑤郑雨(2019)根据其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小 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有效性(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要相符)、整合性(纵 向上要贯穿教材体系框架,在横向上要对接知识维度)、实用性(以学生当前的学习 状态作为教学资源开发效果的评价基准)的原则。⑥
2.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建议
有关于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建议主要集中于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资源,提 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并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与信息技术融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需求。
①章秀丽.开发和使用英语教学资源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14(01):52-54.
②卢月桐.英语课堂教学资源使用的中德比较J].江苏教育,2020(03):43-44.
③殷刚魁,段兆兵.对英语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03):39-41.
④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岀版社,2005,36-41.
⑤徐云仙.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2):150-152.
⑥郑雨.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开发相关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15):84-86.
程晓堂(2002)提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开发要在做好英语教材选用的基础上,根 据客观需求和条件,建立多层次和多类型的教学资源;①其后他又于2019年在课程改 革的大背景下,提出英语教学资源开发首先应突破教材的束缚,与课程改革中的其他 环节同步,并与信息技术相融合。②舒丽萍(2006)提出英语教学资源开发不能脫离 教学主题,同时,要注重教师之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③张月英(2014) 提出教师所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多样性、科学性,并能够匹配学生们的认知方式、 学习水平、方式、兴趣、风格等。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 改善英语教学质量要通过开发多类型英语教学资源,要将信息网络资源融入英语教学 资源系统之中,构建教学资源库,推动各地各校英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⑤
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以往对英语教学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语教 学资源的内涵、英语教学资源的类型、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意义、英语教学资源的使 用策略、英语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策略研究等,国内外的课程教学专家在教学资源 使用上关注时代背景、社会发展需求与学习者自身学习水平和兴趣需要等,研究的内 容逐渐丰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多研究因缺乏实践,提出的 原则和策略未能具体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之中,可操作性不强。以往研究对于学科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资源使用更是缺乏关注,未能将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与英语核 心素养的培养相融合。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包含四个要点:首先,理想的输入一定是可以理解的,这 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完成语言输入的前提条件和必备条件。他将可理解性输入公式化 为“i+1”,“i”指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水平,“i+1”指输入材料的难度应稍微超出语言 学习者当前所处于的学习水平。如果输入材料的难度小于“i”,那么输入材料过于简 单,无法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如果输入材料的难度大于“i”,那么输入材料的难
①程晓堂.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05):22-24.
②程晓堂.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96-101.
③舒丽萍.英语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冲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29(07):6-9.
④张月英.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4(05):49-50.
⑤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3. 度太大,无法被学生理解,属于无效输入。只有当输入材料的难度达到“i+1”时, 输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输入材料应该是有趣的,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且 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再次,输入应该是足量的,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依赖 于教师为其提供大量且丰富的语言输入。只有连续不断地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兼顾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在数量方面,使用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必须是足量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 这一单一教学资源,而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与时俱进,使用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 教学资源。学生学好一门语言,需要进行大量且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教师使 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语言输入,还可以为学 生语言输出提供充足的机会。在质量方面,教师使用的英语教学资源既应该有一定难 度,又应该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使用中,应注意掌控教学资 源的难度,难度应该是略微超出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是学生发挥其学习潜力就可 以理解和掌握的。
二、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拥 有自我发展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罗杰斯据此,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 论,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重视对他们的人格、价值观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认为,人的学习愿望和学习 潜能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展现出来。当学习者意识到学习的内容与个人发展需要 相关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越强;学习者感觉到安全,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的 任务是为学生创造利于学习的条件,营造利于学习的氛围,提供学习的手段,让学生 在实践活动中自主选择学习手段并获得学习经验,锻炼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认为,教学既要促进学习者在智能方面的发展,也要促进学习者在情感方面的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促进学习者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目的。对学生影响最持久、最深远的学 习一定是涉及到学生智能和情感共同发展的、全身心投入的、无顾虑的学习。
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 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品格等的培养,这就 与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要全面关注对学生学 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学习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学习 能力素养。另外,教师在教学资源使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愿望与求知欲, 挖掘其学习潜能,为他们创造利于学习的氛围与环境,提供充足且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发挥学科特色价值和育人功能的体现, 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重视对学生英 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全球意识、文化认同感、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际视野的、未来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英语教学资源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其使用必须考虑到如何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另外,“双减”政策明确要求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减轻小学生作业负担, 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在作业量减少的情 况下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研究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L市W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进行 调查,考量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存在的核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小学英 语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略。本研究旨在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小学英语 教学资源的使用相融合,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更加全面有效地培养学生英 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先前英语教学资源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及以上学段,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 资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属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资源研究,丰富了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资 源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进行使用研 究,为教学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促进了教学资源相关研究与学科核心素 养培养研究的深度融合。
(二) 实践意义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研究,利于推动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培养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落实进程,一方面,本研究使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学 科核心素养培养融合,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更适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另一 方面,本研究为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重要途径,以及使用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借鉴,能够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考量教学资 源的使用问题。另外,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研究能够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更 新与整合,丰富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种类、形式与内容,满足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需 求,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质量与效果。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主要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明确研究问题。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三个:1.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 情况如何?2.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存在哪些 问题?3.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资 源的使用?
第二,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和本校图书馆,收集和查阅有关英语学科核 心素养、英语教学资源的文献。掌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教学资源的最新理论成 果,明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英语教学资源的概念,构建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 体系,为研究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通过课堂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调查小学英语 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在实习所在学校L市W小学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小学英语教学 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包括教师当前使用哪些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和 内容,以及教师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频次。然后,通过访谈授课教师,了解小学英语 教师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目的,对照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统计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被关注培养的频次,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所 存在的问题。
第四,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 略,旨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度,发挥 英语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
最后,阐述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并进行研究展望。
图 0-1 研究思路图
二、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英语教学
资源的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分类整理,并进行文献综述,界定英语教 学资源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构建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为本研 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课堂观察法
本研究观察L市W小学的50个课时的英语课,运用课堂观察记录表,详细记录 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及其使用频次,并观察这些教学资源的 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教师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时学生的反应,旨在了解真实的小学英 语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三) 教师访谈法
本研究在观察的课堂结束后,根据当堂的课堂记录观察表,对授课教师进行即时 的访谈,了解教师每次使用教学资源的目的。从教师回答中,提取与英语学科核心素 养相关的关键词,统计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 的频次,从而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资源中的实现情况。然后,再次寻找 合适的时机访谈授课教师,了解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使用与不使用某些教学 资源的原因,以及在使用教学资源中遇到的问题等,深入了解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 用现状。
(四) 个案研究法
本研究以L市W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为个案,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 调查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针对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小学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略,使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更好地、更 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蕴诠释
第一节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国家层面 上考虑“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注重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是其具体答案。①只有把核心素养与各个学科课程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才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地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英语学科作 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与独特的育人价值,实现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自从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 求将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相融合,“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英语学科,促进学生核 心素养的发展?”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阐释,以便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正 确引导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发挥英语学科立德树人重要作用,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的培养真正落实到实处。
禹明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所具备的应对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知 识、技能与能力、思维模式、形象、道德与品质等,主要是由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 思维素养三个方面组成。②
程晓棠与赵思奇认为英语学科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学生 具备一些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通用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 它不仅仅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思维工具。学生通过外语学习能够学习外国优 秀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提升思维能力。③
龚亚夫主张在英语教学中推行多元化目标,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认知思维目标、 沟通目标。社会文化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必备品格、多元文化知识以及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认知思维目标主要有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批判的、思辨的、收
①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1-2.
②禹明.英语学科素养之我见[J].英语学习,2015(04):6.
③程晓棠,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墩材•教法,2016(05):79-85.
集信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沟通目标是指交际策略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技巧。①
束定芳指出英语核心素养要突出外语学科的“补充”与“涉外”特色。语言能力 指国际交流能力;学习能力是指以母语为基础学习外语的能力;思维品质特别强调比 较和创新能力;文化意识特指学习外国文化,并增强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自信。②
通过梳理各位学者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看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 仅体现了核心素养目标,也体现了英语课程理念已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 本”,英语课程目标已从“双基目标”转变为“多元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更加注 重突出英语学科独有的学科特性,挖掘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超越学科基本知识、技 能,重视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整体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基,为 国家培养真正所需人才。
根据已有相关文献研究以及个人思考,本研究中的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 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感悟、体验、反思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素养,主 要是由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思维品质素养和学习能力素养构成。
第二节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程晓堂、赵思奇等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思 维品质素养和学习能力素养,本节主要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对这四个主要素养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并以提取关键词的方式对其内容进行整理 和划分,构建了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三级维度框架体系。
一、 语言能力素养
语言能力素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素养。语言能力素养不仅 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应该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还指对语言的 认识和语感,也是指语言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基本知 识,通过听、读、看等方式来理解各种口语以及语篇意义的能力,通过说和写的方式 来表达目的、情感等的能力。
本研究中的语言能力素养主要由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部分构成。(1)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学生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没有语言知识的教学,一切都将失去本应
①龚亚夫.论基础英语教育的多元目标一探寻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1):26-34.
②束定芳.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7,38(02):35-41.
有的意义。语言知识主要是指语音、词汇、语法、语言表达形式(理解、运用话题与
功能)。(2)语言技能。语言技能包括看、听、说、读、写这五项技能,以及这五项 技能的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学生能够根据图片,理解英语词 汇、对话、小短文等;学生可以听懂教师简单的英语课堂用语,也能给出恰当的反应; 学生能唱一些简单的英文儿歌;学生能够用英语同教师或同学进行简单交谈;学生能 够写出重要的英语句型,并且能够写出简短的英语作文;学生能够进行角色扮演等。
表 1-1 语言能力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语言知识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言表达形式(功能与话题)
语言技能 看
听
说
读
写
二、 文化意识素养
文化意识素养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使学生在新时代表现 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的关键阶段,英语学科对于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生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英语国家节日习俗、历史背景和社会体制,了解到 其他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程晓堂认为,文化 品格不仅仅是指对一些不同文化知识、文化现象、文化情感价值观念的认识,还包括 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评价、比较等,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态度、文化鉴别能力、文化认 同感。①章策文认为,文化品格包括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高 尚的文化品格以及得体的文化行为。②
本研究中的文化意识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视野和文化行为。(1)文化视野。学生在 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也能了解本国文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文化。英语国家文化即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包括餐饮、建筑、思想信仰、传统 节日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能够知道英语国家的日常食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墩材•教法,2016,36(05):79-86.
②章策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实质内涵与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9(21):49-53. 物、传统节假日和习俗、标志性建筑物和相关历史等;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学生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本国优秀文化知识,包括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等。 另外,学生能够接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知识,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穿着、 生活习惯、食物偏好、节日习俗等。(2)文化行为。学习者在接触大量的外国文化知 识后,通过将中外文化传统和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 与相同之处,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更加地认同、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祖国意识也更加强烈;学生向往并乐于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够运用英语中简单的问候 语、称谓语、告别语等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英语对话中,也可以根据要求与请求、赞 美与批评等做出恰当反应;学生能够坚定文化自信,乐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并有向世界分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
表 1-2 文化意识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文化意识 文化视野 英语国家文化
中国文化
其他国家、地区文化
文化行为 文化自信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思维品质素养
语言与思维品质素养两者之间紧密相关、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要借助思维品质素养,另一方面,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品质素养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思维品质素养是指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分析、比较、判断、创造 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素养对学生而言具有终身价值,一切知识和能力都有 可能过时,失去它们自身的价值,但是思维品质素养永不过时。林崇德认为个体的思 维品质是区分人思维层次和水平的指标,是学科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①陈则航、 王蔷和钱小芳认为在英语学科中,思维品质体现在英语听、说、看、读、写等学习和 使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密不可分的五个方面: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 捷性。②鲁子问认为英语教育教学能够促进发展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批判性、创造 性、开放性、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六个方面。③
本研究认为小学阶段是思维品质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阶段,思维品质素养是指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09,46.
②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③鲁子问.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J].英语教师,2016,16(05):6-12. 学生形成并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包括独立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
(1)独立思维。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相信自己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并 能够尝试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 努力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指学生能够发现语篇中简 单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与递进等关系;在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时能够注 重逻辑关系的使用,并能够运用逻辑关系对自己的表达做出反思;能够掌握分类、对 比、归纳等简单的逻辑方法,并能够运用逻辑方法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3)批判思 维。批判思维指学生具有开放的心态,他们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唯一正确的答 案,课堂中敢于质疑与反思,能够判断信息是否正确,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盲目 地从众;学生能够对语篇内容的起因、细节、结果等,进行合理的推断。(4)创造思 维。创造思维指学生能够围绕某个主题,尝试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联想、想象,并 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创造的意识,也具 有进行创造的自信心和勇气,能够大胆地尝试使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完成任务。
表 1-3 思维品质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思维品质 独立思维 独立思考问题
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 逻辑关系
逻辑方法
批判思维 反思、质疑
推理、推断
创造思维 联想、想象
勇于创新
四、 学习能力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将学会学习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我国对于 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 的英语学习习惯,利于学生掌握获取学习资源的多种渠道,有效地、合理地使用学习 策略,自主地、有效率地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 学习与自主发展打下基础。程晓堂认为学习能力不仅是指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它还 涵盖了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以及英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①
本研究认为学习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它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墩材•教法,2016,36(05):79-86. 是一种综合素养。(1)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情绪较好,对英语学习充满浓厚 的兴趣;学生认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保持正确且稳定的英语学习动机。(2)自 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 方法和策略;学生能够适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学生能够制定简单的 英语学习计划;学生能主动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归纳;学生能够制定并调整英语 学习目标;学生具有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多种英语学习渠道,获 取各种英语学习资源。(3)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具有合作的意识,能够在遇到难以解 决的问题或难以完成的任务时,寻求他人的帮助;学生能够与他人积极互动,相互信 任,相互扶持,共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表 1-4 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
学习渠道
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第二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调查
研究者实习所在学校L市W小学要求教师充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这为调查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提供了条件。本章主要是根据第一章中总 结的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调查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一、 观察的准备工作
(一) 制定观察计划
1.观察目的
通过观察实习所在学校六位小学英语教师的真实课堂,详细记录小学英语教师在 实际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使用到的教学资源,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都使用了哪些教学资源,以及这些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使用频率,并观 察学生在教师使用教学资源时的真实反应,真正了解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
2.观察地点与对象
观察地点为研究者实习所在小学——L市W小学。这所小学是L市一所规模较 大的公立小学,学校总共有六位英语教师,三至六年级共有 24个班,每个班的学生 数量为 50 名。该校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使用的英语教科书为《外研版新标 准英语(三年级起点)》,每个班级每周两个课时的英语课,每个课时40分钟。观察 对象为L市W小学的六位英语教师以及其所教班级的学生。六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基 本情况如下:
表 2-1 教师基本情况表
教师 学历 教龄/年 任教年级 任教班额/个 职称
A 本科 3 三四年级 4 二级
B 专科 14 三四年级 4 高级
C 研究生 5 三四年级 4 一级
D 本科 5 五六年级 4 二级
E 本科 7 五六年级 4 一级
F 本科 8 五六年级 4 一级
由表2-1 可见,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不同,包含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学历, 教龄也不同,有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也有经验尚浅、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另外, 他们的任教年级很均匀,涵盖了小学的整个英语学习阶段。
3.观察内容
观察内容主要分为四项:(1)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种类。(2)英语教学资源的形 式与内容。(3)各种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频次。(4)教学资源使用时学生的真实反应。
4.观察方法与工具
观察方法:本研究强调观察真实的小学英语课堂,采用随堂听课式的自然观察法。
观察手段:本研究使用课堂观察记录表,对课堂观察结果进行记录。此外,为了 保证记录结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保留每节课的课堂视频,以供再次观察记录。由于 实习所在小学的每间教室都有监控,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借助教室内的监控设备记录课 堂。在观察过后,及时调取并下载监控视频,方便核对并完善观察结果。本研究不在 教室使用录像机等视频记录设备,能够减轻教师和学生的戒备心,保以保证观察对象 和情境的自然常态,确保获取信息的真实性。
5.观察步骤与时间安排
观察的样本数较少,容易造成观察结果的偶然、片面和不准确,为确保将小学英 语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全部统计,本研究确定观察次数为50次,即观察50 节英语课,每次观察持续时间为 40 分钟,每节课使用一张课堂观察表格。根据三年 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这 4个年级 12个班的课表,随机抽取 50节英语课,进 行课堂观察。
(二) 确定观察工具
由于研究者实习所在学校英语教研组已经制定了关于英语教学资源的课堂观察 记录表,主要包括教学环节、教学资源名称、资源形式和内容、使用频率统计四个部 分,与本研究观察的内容相符,能够达成本研究的观察目的,因此,本研究确定使用 该学校既定的英语教学资源课堂观察记录表。英语教学资源课堂观察记录表详见附录 2。
(三) 获准观察
实习所在小学要求实习教师必须进行一定课时量的听课,这为研究者进行课堂观 察提供了便利,研究者被学校许可进入教室听课。将进行课堂观察的真实目的提前告 知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争取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二、 进行实际的课堂观察
这所小学的六位英语教师和学生们都习惯了实习教师在教室听课,他们的课堂教 学和学习与平时无异。在教室内一个角落观察,保持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做到观看、 倾听、思考等各方面的相互结合,借助课堂观察记录表对所要观察的内容做好记录。 在每一次课堂观察结束后,调取并下载本节课的监控视频,为防止混乱,还要将课堂 视频标记好日期、年级、授课教师。
三、 整理与分析观察资料
为保障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将课堂观察记录表与课堂视频进行一一对照, 并进一步修改、补充课堂观察记录表。最后,将完善的课堂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统 计课堂中出现的所有教学资源的名称,还有其相应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使用频次。
第二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一、 明确访谈目的
访谈与课堂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加全面地调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访 谈是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地了解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实际使 用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
二、 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教师使用某些教学资源的目的。2.教师使用与 不使用某些教学资源的原因。3.教师在教学资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4.教师对优化教 学资源使用的建议。
三、 确定访谈对象和方式
访谈对象为研究者实习所在小学的六位英语教师。这六位英语教师与研究者有较 长一段时间的相处经历,较为熟悉,且这几位教师都知道访谈的真实目的是完成毕业 论文,都很乐于参与访谈,访谈获得的信息较为真实可靠。
访谈分两次进行,首先是在每一节被观察的英语课堂结束后,根据当节的课堂观 察结果,对授课教师进行课后的即时访谈,了解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 资源的目的,以及授课教师使用与不使用某些教学资源的原因;其次,寻找时间对六 位小学英语教师逐一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使用中所遇到的问 题,以及对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建议。
四、 做好访谈记录和整理
访谈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记录,并征求受访教师的同意,进行录音,方便访谈结 束后整理访谈信息。访谈结果将结合课堂观察的结果,在下节内容中予以呈现。
第三节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本节主要是对课堂观察和访谈获得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一、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经过课堂观察发现,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文本资源主要有教 科书、教辅和英文课外读物;教师使用的活动资源主要分为三类:竞赛类活动、表演 类活动与趣味类活动;教师使用的实物资源主要是卡片、挂图、黑板贴以及自然的和 非自然实体;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资源主要是图像、音频、视频、网站与软件。
对六位英语教师使用的各类教学资源及其使用频次进行统计,绘制了以下表格。
表 2-2 文本资源及其使用频次统计
资源类型 具体资源 使用频次/次 占比
文本资源 教科书 126 81.82%
教辅 23 14.94%
英文课外读物 5 3.25%
由表2-2 可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文本资源中并没有英文工具书和教师自制的 文本材料,使用的文本资源仅有教科书、教辅和英文课外读物。教师使用教科书的频 率最高,约占文本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83.44%;教师使用教辅的频率次之,约占文本 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15.23%;使用英文课外读物的频次最少,仅占约占文本资源使用 总频次的 1.32%。这说明,教师侧重使用的文本资源为教科书和教辅,而对其他文本 资源的使用较少。
表 2-3 活动资源及其使用频次统计
资源类型 具体资源 使用频次/次 占比
活动资源 竞赛类活动 30 23.26%
趣味类活动 87 67.44%
表演类活动 12 9.30%
由表2-3 可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活动资源种类较丰富,主要有竞赛类活动、
趣味类活动和表演类活动这三类。其中,趣味类活动的使用频次最高,约占活动资源 使用总频次的 67.44%;竞赛类活动的使用频次次之,约占活动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23.26%;表演类活动的使用频次最低,仅约占活动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9.30%。这说明 教师侧重使用的活动资源为趣味类活动,较少使用竞赛类活动与表演类活动。
表 2-4 实物资源及其使用频次统计
资源类型 具体资源 使用频次/次 占比
实物资源 卡片 67 77.91%
挂图 4 4.65%
黑板贴 12 13.95%
自然和非自然实体 3 3.49%
由表2-4 可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实物资源有卡片、挂图、黑板贴以及自然的 和非自然的实体。教师使用卡片的频次最多,约占实物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77.91%; 黑板贴的使用频次次之,占实物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13.95%;挂图以及自然的和非自 然实体的使用频次极少。这说明,卡片是教师最常使用的实物资源,小学英语教师较 少使用其他实物资源。
表 2-5 信息化资源及其使用频次统计
资源类型 具体资源 使用频次/次 占比
信息化资源 图像 37 26.81%
音频 68 49.28%
视频 19 13.77%
软件 13 9.42%
网站 1 0.72%
由表2-5 可知,小学英语教师所使用的信息化资源较为多样化,包括图像、音频、 视频、软件和网站。其中音频的使用频次最高,约占信息化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49.28%; 图像和视频的使用频次较高,约占信息化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26.81%;视频与软件的 使用频次次之,分别约占信息化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13.77%与 9.42%;网站的使用频 次最低,约占信息化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0.72%。这说明,在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上,教 师偏重使用音频类和图像类信息化资源,较少使用其他信息化资源。
总体上来看,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在 50节课中主要使用了文本资源、实物资源、 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这四类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教科书、教辅、英文课外读物、竞 赛类活动、趣味类活动、表演类活动、卡片、挂图、黑板贴、自然的和非自然的实体、 图像类信息化资源、音频类与视频类信息化资源、软件、网站这 15 种教学资源。根 据以上表格,按照教学资源的使用频次占比,绘制了下图。
由图2-1 可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次最高, 约占教学资源使用总频次的 38.31%;教科书的使用频次次之,约占教学资源使用总 频次的 24.71%;对话类活动和卡片的使用频次也较高,分别约占教学资源使用总频 次的 14.12%和 10.88%;竞赛类活动和教辅的使用频次次之,分别约占教学资源使用 总频次的 4.87%和 3.73%;其他教学资源的使用频次较低,使用率低于 5%。这说明 小学英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为多媒体课件与教科书。
二、 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的实现情况
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都关注了哪些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的培养,对哪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分析 各种教学资源实际使用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教师使用各种教学资源的目的,统计教学 资源实际使用过程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被关注培养的频次。
(一) 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实现情况
1. 文本资源
(1) 教科书
英语教科书始终是英语学科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师心中占据无 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目前,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版本有很多,本研究中的小学英语教科 书指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教科书中的单元 主要由 Listen and chant, Listen and read, Listen and say, Listen and repeat, Practice 等五
个板块的教学活动构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科书的频次很高,但这些 教师并不是完全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而是对教科书中的各个板块有选择地进行使 用。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经常使用教科书中的Listen and chant板块,与学生们一起唱 英文韵诗或歌曲;在每节课的知识呈现环节都会使用到Listen and read板块,帮助学 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在巩固练习阶段经常使用Practice板块,让学生们相互配合, 进行对话,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根据六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目的,将教师使用教 科书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 2-6 教科书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330 次 语言知识 151 次 语音 23 次
词汇 35 次
语法 41 次
语言表达形式 52 次
语言技能 179 次 看 78 次
听 17 次
说 6次
读 78 次
文化意识
24 次 文化视野 12 次 英语国家文化 9次
中国文化 3次
文化行为 15 次 文化自信 3次
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次
思维品质
19 次 逻辑思维 19 次 逻辑关系 14 次
逻辑方法 5次
学习能力
33 次 学习态度 11 次 学习兴趣 11 次
合作学习能力 12 次 合作意识 6次
合作能力 6次
由表2-6 可知,教科书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高,关注培养 学生思维品质素养、文化意识素养和学习能力素养的频次都较低,这说明,教师在使 用教科书时非常关注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培养,然而对其他素养的培养缺乏关注。 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其使用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能的掌握;在文化意识 素养方面,教科书的使用关注对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以及对学生文化行为的塑造; 在思维品质素养方面,教科书的使用关注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独立思维、 批判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缺失的;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教科书的使用关注对 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缺失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教科书的使用关注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培养,但是对这 四个方面素养内部某些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2)教辅
教辅,是教学辅导类资料的总称,通常是指与教科书配套的学习、考试辅导类出 版物。教辅作为一种文本资源,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 促进作用。
由课堂观察得知,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教辅具体有练习册和试卷两种,主 要包括听力、连词成句、单项选择、补全对话、阅读理解五种题型。教师根据课堂教 学情况,在练习册或试卷上选择一些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内练习或课后作业,并对学生 完成的题目进行检查和讲解,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根据六位教师使用教辅 的目的,将教辅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了统计,如下 表所示。
表 2-7 教辅的使用所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52 次 语言知识 30 次 词汇 4次
语法 15 次
语言表达形式 11 次
语言技能 22 次 看 5次
听 2次
读 9次
写 6次
思维品质
27 次 逻辑思维 12 次 逻辑关系 6次
逻辑方法 6次
批判思维 15 次 推理、推断 15 次
由表2-7 可知,教辅的使用关注了对语言能力素养与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其中, 关注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高,关注培养思维品质素养的频次较低。在语言能力 素养方面,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不仅关注了促进学生掌握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言 表达形式,也关注了对学生看、听、读、写这四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思维品质素养 方面,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但是,忽视了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以及创造思维。
总之,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 缺失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
(3) 英文课外读物
除了教材之外,各个专业领域中的经典作品和名著等都是需要利用的重要的教学 资源。英文课外读物的形式丰富,包括杂志、书籍、报刊等,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 资源,值得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开发和使用。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文课外读物的频次 较低,英文课外读物的内容与教科书的内容相关,或者与先前学习过的知识一致,主 要是被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教师 使用英文课外读物的目的,统计了英语课外读物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 养及要素频次,制作了表 2-8。
表 2-8 英文课外读物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25 次 语言知识 15 次 词汇 5次
语法 5次
语言表达形式 5次
语言技能 10 次 看 5次
读 5次
文化意识 1 次 文化视野 1次 英语国家文化 1次
学习能力
10 次 学习态度 10 次 学习兴趣 5次
学习动机 5次
由表2-8 可知,在英文课外读物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频 次最高,关注培养学习能力素养的频次次之,关注培养文化意识素养的频次最低。在 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英文课外读物的使用不仅关注学生对于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 言表达形式这三方面语言知识的掌握,也关注了对学生看、读这两项语言技能的培养; 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该类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文化视野的培养,缺失了对学生 文化行为的培养;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该类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 习动机的培养,缺失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英语课外读物的使用进行调查,发现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 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但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 养是缺失的。
2. 活动资源
(1) 竞赛类活动
竞赛类活动指教师设置一定的规则,提供一些奖励,将竞争融入活动之中,班内 学生个人或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因此, 小学英语教师运用竞赛类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课堂竞赛类活动十分丰富,有“开 火车”活动、“打擂台”活动、“抢占领地”活动等。教师一般在课堂的巩固练习阶段 使用竞赛类活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的掌握。从六位教师使用竞赛类活动目的的回答中,将竞赛类活动的使用所关注培养 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 2-9 竞赛类活动的使用所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98 次 语言知识 30 次 语音 2次
词汇 22 次
语法 6次
语言技能 68 次 看 15 次
听 26 次
说 27 次
学习能力
114 次 学习态度 60 次 学习兴趣 30 次
学习动机 30 次
合作学习能力 54 次 合作意识 27 次
合作能力 27 次
由表2-9 可知,竞赛类活动的使用关注了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和学习能力素养的培 养。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关注了促进学生对语音、词汇和语法 知识的掌握,关注了对学生看、听、说这三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 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竞赛类活动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素养的培 养,但是,缺失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以及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
(2) 趣味类活动 趣味类活动即围绕学生的兴趣,以娱乐形式开展的活动。 从课堂观察中得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趣味类活动形式多样,有“昨日回放” 活动、“我是侦探”活动、“你猜,我猜,大家猜”活动、“记者采访”活动、“找朋友” 活动等。教师一般在课堂导入阶段和巩固练习阶段使用该类活动资源,不仅增强了学 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也巩固了学生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 各方面语言技能。比如“记者采访”活动是让学生作为记者,运用 Did somebody...? 句型询问组内同学昨天是否做过某事,并完成采访记录表。这个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六位教师使用趣味类活动的目的,将教师使用趣味类活动关注培 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 2-10 趣味类活动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260 次 语言知识 88 次 语音 30 次
词汇 28 次
语法 11 次
语言表达形式 19 次
语言技能 172 次 看 7次
听 79 次
说 79 次
读 3次
写 4次
文化意识 30 次 文化行为 30 次 跨文化交际能力 30 次
思维品质
7次 逻辑思维 1次 逻辑方法 1次
批判思维 6次 反思、质疑 3次
推理、推断 3次
学习能力
111 次 学习态度 87 次 学习兴趣 87 次
合作学习能力 24 次 合作意识 12 次
合作能力 12 次
由表 2-10 可知,趣味类活动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较高,关 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频次次之,关注文化意识素养以及思维品质素养的频次较 低。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 培养;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仅关注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培养,对其他要素的培养是缺失的;在思维品质素养方面,趣味类活动资源的使用关 注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 关注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合课堂观察以及访谈结果可知,趣味类活动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四个方面的培养,但是对这四个方面素养某些内部要素的培养是缺失的,包括文 化视野、独立思维、创造思维等。
(3) 表演类活动
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类活动有很多种,如诗歌朗诵、歌曲表演、角色扮演等。表演 类活动能帮助教师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①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表演类活动主要是角色扮演,教师在巩 固练习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组内合作,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并让学生们进行展示。 根据六位教师使用表演类活动的目的,统计了表演类活动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 2-11 表演类活动的使用所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60 次 语言知识 36 次 语音 12 次
词汇 12 次
语言表达形式 12 次
语言技能 24 次 听 12 次
说 12 次
文化意识 12 文化行为 12 次 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次
学习能力
36 次 学习态度 12 次 学习兴趣 12 次
合作学习能力 24 次 合作意识 12 次
合作能力 12 次
由表 2-11可知,表演类活动的使用关注了学生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以 及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其中,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高,关注培养学 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频次次之,关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频次最低。在语言能力素 养方面,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关注了促进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 方面的语言知识,关注了对学生听和说这两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 该类活动资源的使用仅关注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关注对文化意识 素养其他要素的培养;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表演类活动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学习态 度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表演类活动关注了学生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素养的 培养,但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3.实物资源
(1)卡片
卡片直观形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且使用起来较为便捷,是小学英语教师 最常使用的实物资源。
从课堂观察中得知,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卡片有两种,教科书附带卡片和
①董晓霞.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20(41):135-136. 教师自制卡片。卡片主要是被教师用来展示词汇,卡片上有单词及其相应的图画。教 师也会使用卡片展示与本节课所学单元主题相符的事物,例如教师在进行 Where did you go?这一课的教学中,展示了一些景点的卡片。从六位教师使用卡片目的的回答 中,将卡片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了统计,制作了下 表。
表 2-12 卡片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129 次 语言知识 62 次 词汇 62 次
语言技能 67 次 看 67 次
文化意识
7次 文化视野 5次 英语国家文化 3次
中国文化 2次
文化行为 2次 文化自信 2次
学习能力
102 次 学习态度 67 次 学习兴趣 67 次
自主学习能力 35 次 学习策略 35 次
由表 2-12 可知,卡片的使用关注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高,关注培养学习 能力素养的频次较高,关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频次较低。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 卡片的使用关注了促进学生对词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关注了培养学生看的技能;在 文化意识素养方面,卡片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了对学文化自信 的培养;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卡片的使用关注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注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卡片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以及学习能力 素养的培养,缺失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
(2) 挂图
挂图,即可以挂起来看的大幅图表。在英语教学中,挂图是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配合教科书内容制作的悬挂在教室中的图表,是一种较直观的教学资源。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小学英语教师主要是使用挂图用来展现英语语言情境,便于 学生了解运用语言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六位教师使用挂图的目的, 统计了教师使用挂图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 2-13 挂图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4 次 语言技能 4次 看 4次
学习能力4次 学习态度 4次 学习兴趣 4次
由表 2-13 可知,在挂图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
养和学习能力素养。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该类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看的语言技 能;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挂图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挂图的使用虽然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与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 但是,缺失了对语言能力素养及学习能力素养大部分要素的培养,对学生文化意识素 养与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也是缺失的。
(3) 黑板贴 黑板贴也被称为黑板贴膜,是一种可书写的,可以粘贴在黑板上的墙贴。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教师主要是将黑板贴用于正确的书写示范。根据六位教师使 用黑板贴的目的,统计了教师使用黑板贴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 次,如下表所示。
表 2-14 黑板贴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12次 语言技能 12次 写 12次
由表 2-14 可知,黑板贴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写这一项语言技能的培养。
综上,黑板贴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 思维品质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4) 自然和非自然实体
自然和非自然实体,既包括自然实体,例如动物、植物等,也包括人类生产的实 体,例如服装、家具等,属于直观教学资源。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自然和非自 然实体,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
小学英语教师主要是将自然和非自然实体用于词汇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词汇含 义。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自然和非自然实体的目的,对涉及到的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统计,制作了下表。
表 2-15 自然和非自然实体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3 次 语言知识 3次 词汇 3次
学习能力
6次 学习态度 3次 学习兴趣 3次
自主学习能力 3次 学习策略 3次
由表2-15可知,自然和非自然实体的使用关注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和学习能力 素养的培养。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仅关注了促进学生对词汇知 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培养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然和非自然实体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学习能力素养的培 养,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4.信息化资源
(1) 图像
图像类信息化资源是指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的各种图片和图形,具有直观、生动 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信息化资源之一。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图像类信息化资源呈现词汇的频次最多, 另外,教师也会使用图像类信息化资源展示与教科书主题相关的内容,频次较低。根 据六位教师对在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中使用图像的目的,统计了图像的使用所关注培养 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的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 2-16 图像的使用所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71 次 语言知识 34 次 词汇 34 次
语言技能 37 次 看 37 次
文化意识 3 次 文化视野 3次 英语国家文化 3次
学习能力 18 次 自主学习能力 18 次 学习策略 18 次
由表 2-16 可知,图像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高,关注学生 学习能力素养的频次次之,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低。在语言能力素养 方面,图像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词汇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看这项语言技能的培养; 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该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拓 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该类教学资源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 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图像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文化意识素养、学习能力素 养的培养,但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2) 音频 音频类信息化资源指通过多媒体设备等播放的录音、音乐或歌曲,在小学英语教 学中较常使用。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英文歌曲,活跃了课堂氛 围,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英语学习之中。教师在知识呈现阶段播放了课文音频、 单词音频,既为学生提供了标准的语音、语调,弥补了教师在口语能力上的欠缺,也 锻炼了学生听的技能。根据被访教师在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中使用音频的目的,对教师
使用音频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统计,制作了表 2-17。
表 2-17 音频的使用所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150 次 语言知识 82 次 词汇 41 次
语音 41 次
语言技能 68 次 听 68 次
学习能力 17 次 学习态度 17次 学习兴趣 17次
由表 2-17 可知,音频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学习能 力素养的培养,其中,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最高。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 该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学生对词汇知识、语音知识的掌握,也关注了对学生听 这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该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学 习态度的培养,缺失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该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学习能力素养的 培养,但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文化意识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3) 视频
视频类信息化资源指视频影像,包括课文配套视频、经典电影、广告、动画片等, 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到,这六位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视频类信息化资源形式单一, 仅有课文配套视频这一种。教师在讲解课文前使用课文配套视频,主要是呈现课文内 容,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也在课堂巩固练习 环节使用视频,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发音,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语言知识。根据被访教师 在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中使用视频类信息化资源的目的,对该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所关 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了统计,如表 2-18 所示。
表 2-18 视频的使用所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77 次 语言知识 28 次 语音 2次
词汇 14次
语法 3次
语言表达形式 9次
语言技能 49 次 看 19次
听 19次
说 11 次
学习能力 19 次 学习态度 19次 学习兴趣 19次
由表 2-18 可知,教师使用视频类信息化资源关注的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素养和 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该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是为了促进学生 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看、听、说这三项语言技能;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 视频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仅关注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视频类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学习能力素养 的培养,缺失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
(4) 软件
通过课堂观察得知,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软件有可可宝贝、希沃白板。可可宝贝 上有与课文配套且可点读的音频,教师使用可可宝贝布置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跟读课 文和单词音频。希沃白板这个软件上有很多有趣的、与本模块教学内容相符的小游戏, 教师使用希沃白板上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练习和巩固新知识。根 据教师使用软件的目的,对涉及到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进行统计,如表 2-19 所示。
表 2-19 软件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34 次 语言知识 24 次 词汇 8次
语音 8次
语法 8次
语言技能 10 次 听 5次
说 5次
学习能力
24 次 学习态度 19 次 学习兴趣 13 次
学习动机 13 次
自主学习能力 5次 学习渠道 5次
由表2-19可知,软件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 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软件的使用关注了促进学生掌握词汇、语音、语法这三个方面 的语言知识,也关注了培养学生听、说这两项语言技能;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软件 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也关注了对学生学习渠道的 拓展。
总之,软件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与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文 化意识素养与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5) 网站
在50 个课时的课堂观察中,仅有一位英语教师使用了网站,他为学生们推荐了 一个名为“Storynory”的英语学习网站,这个网站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故事文本并配有 音频。根据这位教师使用网站的目的,统计了网站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及要素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 2-20 网站的使用所关注培养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学习能力1次 自主学习能力 1次 学习渠道 1次
由表 2-20 可知,网站的使用仅关注了对学生英语学习渠道的拓展,也就是说, 网站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网站的使用仅仅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 文化意识素养、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
(二) 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的总体实现情况 按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统计这些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所关注培 养的各方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的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 2-21 关注培养语言能力素养及要素的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语言能力
1304 次 语言知识 582 次 语音 118次
词汇 267 次
语法 89 次
语言表达形式 108 次
语言技能 722 次 看 237 次
听 228 次
说 140 次
读 95 次
写 22 次
由表 2-21 可知,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促进学 生掌握语言知识,也关注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并且关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与 关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频次都比较高。在语言知识上,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 注最多的是词汇知识,关注较少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和语音知识,关注最少的语法知识。 在语言技能上,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最多的是对学生看、听这两项技的培养, 关注培养学生说的技能的频次次之,关注最少的是对学生读和写这两项技能的培养。
表 2-22 关注培养的文化意识素养及要素的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文化意识
80 次 文化视野 21 次 英语国家文化 16次
中国文化 5次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0次
文化行为 59 次 文化自信 5次
跨文化交际能力 54 次
由表 2-22 可知,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 文化视野的拓展,以及对学生文化行为的培养,其中,教学资源的使用对培养学生文 化行为的关注最多,对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关注较少。在文化视野上,教学资源的使 用关注了促进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没有关注促进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 地区的文化;在文化行为上,教学资源关注最多的是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较少关注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表 2-23 关注培养思维品质素养及要素的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思维品质
53 次 独立思维 0次 独立思考问题 0次
独立发现并解决问 题 0次
逻辑思维 32 次 逻辑关系 20 次
逻辑方法 12次
批判思维 21 次 反思、质疑 3次
推理、推断 18次
创造思维 0次 联想、想象 0次
勇于创新 0次
由表 2-23 可知,在思维品质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对学生思维品 质素养的培养频次较低,并且并未全面地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各个方面,仅关注 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缺失的。 另外,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频次都较低。
表 2-24 关注培养学习能力素养及要素的频次统计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三级维度
学习能力
492 次 学习态度 316 次 学习兴趣 268 次
学习动机 48 次
自主学习能力 62 次 学习策略 56 次
学习渠道 6次
合作学习能力 114次 合作意识 57 次
合作能力 57 次
由表 2-24 可知,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 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 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频次最多,关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频次次之,关注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频次最低。在学习态度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最多的是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频次较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关注较少;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教学 资源的使用较多地关注了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较少关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在 合作学习能力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频次较多。
根据表 2-21、表 2-22、表2-23 和表2-24,按照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各方 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关注培养的频次,绘制了图表,如下图所示。
图 2-2 各方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关注培养的频次占比
由图2-2 可知,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语言能力素养被关注培养的频次占 比最大,约为 67.60%;学习能力素养被关注培养的频次占比次之,约为 25.51%;文 化意识素养被关注培养的频次占比较小,约为 4.15%;思维品质素养被关注培养的频 次占比最小,约为 2.75%。这说明,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偏重对语言能力素养的 培养,弱化了对文化意识素养、思维品质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
第四节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
一、 语言能力素养方面
W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语言能力 素养的培养较为充足。本研究所统计到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共十五种,其中有十四种 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素养的培养,包括教科书、教辅、英文课外读 物、竞赛类活动、对话类活动、表演类活动、卡片、挂图、黑板贴、自然和非自然实 体、图像类信息化资源、视频类信息化资源、音频类信息化资源和软件。另外,小学 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频次,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 面中最高的。但是W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并没有均衡培养语言能力素养的内部 各要素。在语言知识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对促进学生掌握词汇知识的关注 较多,对促进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形式、语音、语法语言知识的关注相对较少;在语言 技能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偏重对学生看、听这两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对培 养学生说、读、写这三项语言技能的关注较少。
二、 文化意识素养方面
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缺乏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培养的关注,难以满足学生 文化意识素养发展的需求。 W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素养 的频次较低,仅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总频次的 4%。另外,仅有教科书、教辅、 英文课外读物、趣味类活动、表演类活动、卡片、图像这七种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 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培养。在文化视野方面,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重视促进 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促进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是缺失 的。在文化行为方面,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很少 关注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三、 思维品质素养方面
W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轻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思维品 质素养的培养存在不足。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培养的 频次,仅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培养总频次的 3%,仅有教科书、教辅与趣味类活 动这三种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只有两种文 本资源与一种活动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信息化资源以及实物资源 的使用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是缺失的,教师用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教学 资源较为缺乏。另外,思维品质素养体现在独立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创造 思维四个方面,但该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仅关注了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的 培养,没有一种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以及创造思维。
四、 学习能力素养方面
从总体上看,W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较为关注对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对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较为充足。教科书、英文课外读物、竞赛类活动、对话类活动、 表演类活动、卡片、挂图、自然和非自然实体、图像类与视频类信息化资源、软件和 网站这十二种种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另外,该校英语 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频次也较高,仅次于语言能力素养。但 是该校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对学习能力素养内部各要素的培养非常不均衡。该校英语 教学资源的使用偏重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缺乏关注。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重视语言能力素养的培养,弱化了对文化意识素 养、思维品质素养和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 的使用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内部各要 素的培养是不均衡的;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重视文化行为 的培养,弱化了对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缺失了对促进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 的关注;在思维品质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重视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 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在学习能力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 用重视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已经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 查与分析。本章主要是结合第二章中的调查结果,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在培 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语言能力素养方面
一、 对促进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语言表达形式的关注不足
在语言知识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侧重促进学生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在 促进学生掌握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言表达形式上略显不足。当前,一些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仍是向学生直接灌输总结好的语音知识、语法规则以及现成的语言表达形 式,很少使用一些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语言 交际活动中就能自然地获取语言知识,无需采用其他方式和资源。另外,可供教师使 用的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和语言表达形式的教学资源与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词 汇知识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词汇知识、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言表达形式这四个 方面的语言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没有主次之分,都需要学生同等地学习和掌 握。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该同等重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的语言表 达形式这四种语言知识,促进学生均衡地掌握各种语言知识,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 基础。
二、 缺乏对学生说、读、写技能的培养
在语言技能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偏重对学生看、听这两项语言技能的 培养,较少对学生读和说这两项技能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写这项技能的关注最少。小 学英语教师虽然都十分重视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但是可供他们使用的能够培养 学生说、读、写这三项语言技能的教学资源较少,还有就是培养学生这三项技能需要 一定的时间,但是学校规定的英语课时量较少,因此他们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中对学生 读写技能的培养频次较少,缺乏对学生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培养。学生看的技能、 听的技能、说的技能、读的技能与写的技能,都十分重要。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应 同等重视学生看、听、说、读和写这五项语言技能的培养,为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提 供更多时间与空间,均衡发展学生各项语言技能。
第二节 文化意识素养方面
一、 缺乏对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难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的质和量上都存在不足。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质上,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 最多的是主要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关注较少,还忽视了其他国家或 地区的文化知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和了解主要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还要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和其他国家文化知识。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量上,仅 有教科书、英文课外读物、卡片和多媒体课件这四种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文 化视野的拓展,并且文化视野被关注培养的频次较少。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 必须要关注对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培养学生正确文化价值观念,使学生具备基本的 文化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重视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保障 英语课程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质和量。
二、 缺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在文化行为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缺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了解并 认同本国文化是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前提,在教学资源使用中,应充分发挥中国优秀 文化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功能,但是小学英语教师实际使用教学资源时对中国优秀 文化知识的关注较少,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存在不足。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 注重帮助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我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 文化自信,为我国培养忠实的拥护者和接班人。另外,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指 出学生接触、了解外国文化,利于学生认识到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优秀文化的 理解、认同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也应该使学生了解外国 文化,帮助学生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第三节 思维品质素养方面
一、 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缺乏关注,难以满足学生思 维品质素养发展的需求。虽然语言能力素养的培养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其他要素的培 养同样不容轻视。只有充分重视并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每个方面的培养,才能充分 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当前仍有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尚未明确思维 品质素养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资源使用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 素养的培养,还有部分英语教师虽然关注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但是使用的 教学资源较少,关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频次也较少,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 养并不充足。发展思维品质对学生而言具有终身价值,一切知识和能力都有可能过时, 失去它们自身的价值,但是思维品质永不过时。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 思维品质素养的重要程度,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中应注重对学生独立思维、逻辑思维、 创造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 忽视对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关注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但是忽视了 对学生独立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培养并不全面。部分小 学英语教师没有全面地理解思维品质素养的内涵,导致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缺 失了对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目前,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家人、同学 等,遇事总是想要寻求他人的帮助或直接逃避,没有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以及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重要时期,小学英语教学 资源的使用应注重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处理事务 不慌张。在知识与经济都高速发展的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 人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关注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 单一性、僵化性和习惯性。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素养的提升。
第四节 学习能力素养方面
一、 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忽视了 维持学生的长久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中,关注培养 学生学习动机的频次较低。另外,教师用来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资源种类较少, 学生对枯燥、单一的教学资源感到乏味,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影响学 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效率,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会导致其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都 大打折扣。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产生英 语学习需要和英语学习期待,使他们保持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和英语学习行为,提高 学习效率,保障学习效果。
二、 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缺乏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较为充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和提升,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但目前部分小学英语课时量紧张, 导致教师使用教学资源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注较少。另外,用于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资源较少,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小学英语 教学资源的使用,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 策略,从而为英语学习提供多种途径和丰富的资源。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可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时代的适应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他 们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样的渠道与更多样的资源。
第四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略
本章主要是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更好地、更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节 使用竞赛类、表演类活动增强语言能力素养
一、 使用竞赛类活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教学是小学英语教育阶段的根本和核心,没有语言知识的掌握,就没 有语言的运用,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越 多、越牢固,其使用语言的能力也会越强。教师不借助任何教学资源,仅是干巴巴地 讲解语言知识,不但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还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知 识。教师使用竞赛类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表现欲,将学生的身心全部调 动起来,延长他们的注意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 氛围感,有效地减轻学生对于语言知识学习的压力和畏难情绪。学生在参与竞赛类活 动的过程中,能够专注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感受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 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一) 竞赛类活动示例 1:“记忆力大考验”活动
记忆力大考验活动设计:(1) 向学生说明活动规则。向学生们说明他们仅有 10 秒钟的时间观察图片,且不能使用纸笔记录,仅能凭借自身的记忆力记住图片里的人 正在做什么,教师将在他们观察结束后对图片内容进行提问,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记忆 内容进行回答。(2) 活动进行。教师先将图片向学生展示 10秒钟,图片如图 4-1所 示,十秒钟后,教师针对图片内容进行多次的提问。例如教师可以问:Did he eat hamburger yesterday?,学生的正确回答为:No, he didn't.,若是有部分学生回答:Yes, he did.,则证明这部分学生记忆出错。(3)将活动难度升级。教师展示另外一张图 片,还是相同的规则,这次要求学生同位之间互相出 5 道题,然后交换题目作答。学 生观察十秒钟后,要根据自己记忆的内容,写出给同位作答的题目,并且还要答同位 的题目,这无疑增加了难度。当学生都做完题目后,教师再次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 看自己的记忆内容是否正确。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Moudulel Unitl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中的语言知识为 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本研究以这一课中的语言知识为例,设计“记忆 力大考验”活动。“记忆力大考验”活动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维持长时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外,这项活动步骤比较简 单,课堂可操作性强,方便教师操作。教师使用记忆力大考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 好胜心与表现欲,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积极性。
图 4-l 记忆力大考验所用图片示例
(二) 竞赛类活动示例 2:“听力接力”活动
“听力接力”活动设计:(1)按照班内学生的座位,每列或每行学生为一组,将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2)向学生说明活动规则。告诉学生教师会悄悄地对每个小组的 第一名学生说几个句子或单词,当教师说完之后,这几个学生就可以开始将教师所说 的悄悄复述给本组内的第二名学生,以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仅能复述一次,不能追 问。最后一位学生需要在听完这句话或者几个单词后,要抓紧时间悄悄地告诉老师他 听到的句子或单词,教师会进行计时,看看哪个小组用时最少,能够最先说出既完整 又正确的句子或单词。(3)活动进行。教师悄悄地对第一个学生说几个句子或单词, 例如, 教师可以对第一个学生说,“ 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 或 “weekend/place/how/took/trip”。然后,各组学生进行接力,各组的最后一名学生将 自己所听到的复述给教师。(4)在一轮听力接力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将学生发音出现 错误的单词和句子进行正确示范,才能换一批单词或句子重新进行下一轮的听力接力 活动。
本研究是以五年级上册 Module3 Unit1 Where did you go? 为例,设计的听力接力 活动。这项活动不仅十分有趣,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的责 任感。听力接力活动中使用的句子应是包含重点句型、体现话题与功能的句子,活动 中使用的单词应是教科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单词。学生在参与听力接力活动的过 程中,既要注意听,又要注意说,还要同时兼顾速度和准确性,使得自身注意力高度 集中且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较长,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在听说单词 和句子的同时,也对本模块所学内容进行了再一次地巩固,不仅可以锻炼听力和发音, 还可以巩固所学的重点词汇与句型知识。教师也能在听力接力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班 内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听力接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发音出 现错误或表达不完整的内容进行再次强调,帮助学生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本模块的语 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以及话题与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教师使用这项活动, 不仅能够高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也能够了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 组织英语儿童剧表演,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 种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看、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综合发展。英语 课本剧是以剧本的形式展现课本内容的重点句型和关键词汇,也就是将课本内容剧本 化。小学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模仿力能力强、表现欲强,渴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 现自我,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小学生参与英语儿童剧表演,不仅能发展各方面语 言技能,还能满足表现欲和模仿欲,增强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信心。教师组织学生进 行英语儿童剧表演,不仅能提高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度与积极性,巩固学生的语 言知识,全面地促进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本研究以五年级上册 Module3 Unit1 Where did you go? 为例,组织英语课本剧表 演活动。英语儿童剧表演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儿童剧表演前的准备阶段、儿童剧 表演阶段。英语儿童剧表演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多,教师既要确定好剧本,还要让学生 们熟悉剧本,进行续写和排练。儿童剧的表演阶段则需要教师要注重鼓励,激发学生 表演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热情。
儿童剧表演前的准备阶段:( 1)教师根据五年级上册 Module3 Unit1 Where did you go? 初步设计剧本。剧本既要体现课文内容的重点句型: Where did you go? How did you go there? 等,也要体现课文内容的关键词汇: place/how/weekend 等。《井底之蛙》 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小青蛙从没有离开过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 块天,不知道井外的天地如此广阔。本研究将这个寓言故事进行了改编,剧本中的小 青蛙渴望看一看井外面的世界,并勇敢地离开了井,踏上了它的冒险之旅,剧本内容 巧妙地展现了本模块课文内容的旅行主题,情景生动,故事有趣。详细剧本见附录 4。
(2)帮助学生熟悉剧本。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剧本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 生扫清剧本中不熟悉的单词,还要让学生真正读懂剧本,熟悉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人 物性格和情绪以及人物关系。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尽量提供给学生小组内对话和练习的 时间。(3)分组。根据剧本内角色的数量以及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等,为学生们分 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儿童剧表演之中,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正常运作。(4) 学生在组内进行剧本续写。教师设计的剧本不必完整,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小组 内进行合作续写,然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剧本进行指导,确保他们的台词没有语 法错误以及词汇错误。组内续写剧本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考 能力和创新力,也可以发展他们写的技能。(5)学生按照组内剧本进行排练。教师既 要要求学生们在表演时能够做到台词以及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还要鼓励学生小组内自 由分配角色,自由安排排练时间,自主设计表演动作、情绪、表情等,共同协作,呈 现最精彩的表演。学生多次组内合作练习旁白和对话,不仅能提升小组协作能力和集 体意识,也能纠正语音语调,有效锻炼听和说的技能。另外,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 教师要说明不要求学生脱稿,允许学生拿着剧本上台表演。
儿童剧表演阶段:(1)教师让学生们按照小组顺序轮流进行展示,并要求观众们 认真观看和倾听。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首先要先对全班学生进行鼓励,让 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表演。当进行表演时,学生能够沉浸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对话 时也能充满感情,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技能。(2)即时评价。每当一个小 组表演完,教师就请各小组的代表公开他们小组成员对表演的这个小组的评分,并让 各小组代表解释给出这个分数的原因。(3)教师进行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的辛苦付出 进行肯定,对学生多样化的结尾进行赞许,并称赞她们都是优秀的剧本创作者与表演 艺术家。
第二节 利用主题绘本、故事培养文化意识素养
一、 利用文化主题绘本,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小学英语教学不应将学生的文化视野局限于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学生只有 了解多样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才能够形成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平等、友好 的价值观,塑造开放、豁达、包容的性格。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是当前小学英语学科 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教师除了要对教科书上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之外,还要寻 找并补充富含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儿童英语绘本的题材广泛,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内 容,且都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营造生动且有意义的情境,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既具 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具有深刻的寓意,有利于学生对世界文化的认识与反思,有助 于落实并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培养。①教师可以使用文化主题绘本,带领学生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以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是多姿多彩 的、丰富多元的。
一) 文化主题绘本示例 1:Hello World--Paris
图 4-2 文化主题绘本 Hello World--Paris 部分内容示例
Hello World--Paris 这本文化主题绘本图画精美,配色斑斓,以形状为线索,介绍 了法国巴黎非常出名的众多景点,比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凯旋门、卢
①王春晖,朱茜文.基于儿童英语绘本培养小学生文化意识的路径与思考J].英语学习.2021(02):47-51. 浮宫等,还展示了精致诱人的法式甜品。学生在阅读这本绘本的过程中,仿佛在法国 旅游,能够一边领略法国风情,一边了解法国文化知识,感受法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本研究认为教师使用 Hello World--Paris 这本文化主题绘本,能够使学生了解法国标 志性建筑物的历史由来,了解法国建筑的风格,了解法国人民浪漫热情的性格以及他 们对甜品的偏爱,扩大学生所接触的文化知识的范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初 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力,打开学生的世界观。
二) 文化主题绘本示例 2:Handa' s Surprise
*1 lelln, Akcyo," mid tlandi. **l*vc bciMiitht you ・ iurp*i«c.w
图 4-3 文化主题绘本 Handa ' s Surprise 部分内容示例
Handas' Surprise这本文化主题绘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非洲的友情故事:Handa 精心准备了菠萝、芒果、鳄梨、百香果、香蕉等鲜美的水果要送给她的好朋友Akeyo 吃,但是沿途都被斑马、羚羊、猴子、长颈鹿等动物一一地偷走了,头顶上的篮子空 了,她却浑然不知,幸亏羚羊撞上了橘子树,橘子正好掉落在她的篮子里,而橘子正 好是她的好朋友最爱吃的水果。这本绘本,不仅故事十分温情有趣,里面的图画也呈 现了非洲草原的风光、非洲的乡村,以及许多非洲的水果和动物,是一本十分优秀的、 展现非洲地区文化的文化主题绘本。本研究认为,教师使用Handa's Surprise这本文 化主题绘本,能够让学生了解非洲儿童的外貌、穿着以及生活环境,知道非洲典型的 水果和动物,使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千姿百态,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
二、 利用中外文化小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祖国意识与爱国热情,是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所 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 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才 能真正地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此外,为了提高小学生 的文化自信心,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的不同,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对中 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加认同和热爱本国文化,进而坚定起自身文化自信,将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下去、传播出去。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图文 并茂、故事性强的书。中外文化小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 通过阅读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还能让他们关注到中外文化的差异之处 与相同之处,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本研究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运用中外 文化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中国文化小故事示例:Eyebrows of the Earth — the Great Wall
Eyebrows of the Earth — the Great Wall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horseracing nations used to break into our country and cause trouble. Emperor Qin Shihuang ordered a wide wall built along the border. From then on, the people lived a stable life.
Later, many emperors built and strengthened the Great Wall. Now, the wall of the Great Wall is as high as a building and stretches thousands of miles, just like a dragon dropping from the sky. It is said that when the astronauts on the moon look at the Earth, they can only see the Great Wall. The Great Wall is like the eyebrows of the ear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praise our Great Wall as a miracle.
图 4-4 中国文化小故事示例
Eyebrows of the Earth --- the Great Wall 是一篇关于我国标志性建筑物——长城的 小故事,这篇故事讲述了为什么长城被称为“地球的眉毛”。学生通过阅读这个中国 文化小故事,能够了解关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长城的知识,丰富自身文化知识,还 能感受我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智慧。教师 使用中国文化小故事,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自信度,使学生乐于做中 国文化的继承者、代言人和传播者。
(二)外国文化小故事示例:Luc^y likes Christmas
Lucy likes Christmas
Lucy is an American girl. She likes Christmas very much. On that day, her fam订y puts a beautiful Christmas tree in their house. The tree is full of candies and stars・ Lucy eats delicious pudding, turkey breast and Christmas cakes. On Christmas Eve, she hangs up her Christmas stockings and Santa Clause w订1 come to put presents in them. Lucy gets many gifts from Santa Clause. But in fact, Santa Clause is not real. The gifts are from his parents.
图 4-5 外国文化小故事示例
Lucy likes Christmas 是一篇以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圣诞节为主题的小故事,介 绍了圣诞节的节日活动、节日礼物、传统食物等。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这篇外国文 化小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圣诞节的节日文化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熟 悉的本国传统节日春节与外国传统节日圣诞节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注意到中国文化 与外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促进学生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 借助任务卡、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品质素养
一、 使用主题任务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应对未来生活挑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学生只有 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独立自主地生活。小学英 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应重视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使小学生逐渐养成遇事积极尝试独 立解决的好习惯。主题任务卡是一种任务呈现类工具,它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 小步骤,将复杂的任务变得简单,能够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起到引导作用,也能够培 养他们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教师使用主题任务卡,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任 务的勇气和信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本研究设计了关于调查家乡景点的任务卡,如图4-6所示。这张任务卡要求学生 调查家乡的景点,并明确了调查步骤。调查任务卡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景点, 学生在选择景点时,不仅要明确家乡都有哪些景点,哪个景点具有调查价值,还要考
虑很多因素,例如哪些景点的距离较近,哪些景点的交通比较便利,对哪些景点更为 熟悉等,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明确调查内容这一步中,为学生选择调 查内容提供了一些参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调查景点,从多方面分析景点存在的问题。 由于调查景点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教师在布置周末作业时使用比较合适。
图 4-6 主题任务卡示例
二、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的形成利于智力的发展和积极个性的塑造。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应聚焦学 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创造思维的 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进行发散思维 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摆脱固化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发散思维活动从抽象、无形转变为具体、有形,帮助学生顺 利进入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保障学生顺利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 用思维导图,是打破学生的僵化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本研究根据五年级上册Module3 Unit1 Where did you go?这篇课文内容,进行思 维导图的示例。这篇课文的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应为Amy's weekend,关键词应为 Who/Where/What/How,关键句为 Who did she go with? What did she do? Where did she go? Howdid she go? 如图 4-7 所示。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明确语篇的中心主题以 及关键词句,根据关键词句进行联想,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 章的逻辑结构。另外,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以“我的周末”为 主题,设计思维导图。教师仅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和要求,不限制思维导
图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思维导图框架如 图 4-8 所示。在独立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根据关键词联想相关内容,
还要按照自身的思维逻辑设计思维导图,这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图 4-7 思维导图示例
图 4-8 思维导图框架示例
第四节 开发游戏、班级网站发展学习能力素养
一、 利用英语学习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英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使用英语教学资源 时,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促进他们 的英语学习。目前,电子游戏已经渗透到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受到了学生们的 追捧和喜爱。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们在操作电子游戏时,为了获取更高的生命值, 闯过更多的关卡,对待学习会更加认真、更加积极,电子游戏的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具有教育价值。因此,本研究认为英语学习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子游戏,将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使学生自发地、自觉地学习英语。
适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英语学习游戏有以下几个特点:(1)游戏与课本内 容相配套,利于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适合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 中使用。(2)游戏的难度应该是由易到难的,或者是可以调节的,符合学生的英语学 习水平。(3)游戏应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还应具有奖励机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 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4)游戏应具有新奇的画面和故事情境,并配有欢快 活泼的音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研究认为《星球大战》这个英语学习小游戏,适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如 图 4-9 所示。《星球大战》是一款词汇类英语学习小游戏,以星球大战为情境,画面 比较简洁,且设有生命值,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可以通过调整游戏速度改变游戏难 度。它的词汇库包含各个版本的教科书词汇,且具有自定义词汇库功能,如图 4-10 所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词汇库。
图 4-9 电子小游戏示例:《星球大战》
图 4-10 《星球大战》词汇库界面
二、 制作班级英语网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更 全面地发展。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保障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 身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显然,使用 信息化资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便捷的途径。在校园网站上制作属于自己班级 的英语学习网页,不仅可以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新渠道,以及丰富的英语学习 资源,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英语学习网页的设计之中。学生参与网页的设计与制 作,利于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使班级英语网页真正满足学生需求, 也利于学生熟悉网页的功能和内容,使他们更乐于使用此网页进行英语学习。因此, 必须保障班内学生能够参与英语学习网页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其次,明确班级英语网 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级学习网页必须有英语学习策略板块与学习 资源板块。学习策略板块内容是一些具体的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包括阅读策略、词 汇记忆策略、写作策略等,学生通过学习策略板块,能够了解各种英语学习策略和方 法。学习资源板块里有丰富多样的英语学习资源,包括教师的课件、优秀的英文读物、 动画电影等,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学习资源,例如,没有掌握 课堂学习内容的学生利用班级英语网页,能够获取关于当堂课学习内容的教学视频以 及教师使用的PPT。最后,班级英语网页的板块和内容设置,既要合理,又要新颖。 网页的板块和内容设置不合理,就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就难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网页的板块和内容不新颖,无法吸引学生,也就无法让学生 自觉地、主动地使用网页进行学习。班级英语网页示例,如图 4-11 所示。
图 4-11 班级英语网页示例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在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研究,不仅能够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落实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还 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更新与丰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研究发现,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上,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主 要存在以下问题:在语言能力素养方面,对促进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语言表达形式 的关注不足,缺乏对学生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在文化意识素养方面,缺乏对学生 文化视野的拓展,缺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在思维品质素养方面,缺乏对学生思 维品质素养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在学习能力素养方面,缺 乏对学生学习动机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 下,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略。第一,语言能力素养方面,使用竞赛 类活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组织英语儿童剧表演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第二, 文化意识素养方面,利用文化主题绘本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中外文化小故事增 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第三,思维品质素养方面,使用主题任务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第四,学习能力素养方面,利用英语学习小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班级英语网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略,提高了教学 资源使用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度,促进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教 学中的落实。另外,本研究还能满足教师现实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多样化 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资源的更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是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教学资源的使用研究,希望优化小学 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更好地培养 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尽管研究者认真严谨地进行本次研究,并作出了巨大的 努力,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
第一,本研究只是就研究者实习所在小学的英语教学资源进行使用现状调查,并 不能代表全部小学的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都存在这些现实情况和问题,具有一定程度 上的局限性,采样学校较少,也造成实证论据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
第二,教学资源的范围大、包容性强,有很多分类方式,本研究仅从教学资源的 物理特性来划分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类别的研究有限。
第三,每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可能关注了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多个方 面及其要素的培养,另外,在50个课时内,小学英语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的频次较多, 访问记录较多,统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各要素发展频次的工作量巨大,可能在数据 统计上存在误差。
第四,本研究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在培 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资源使用的优化策略,但是, 由于研究者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提出的优化策略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二、 研究展望
只有有效使用教学资源,才能实现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目标,保障英语教学 质量。整体来看,本研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工作 中,研究者将努力提升研究能力,不仅进一步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资源使用进 行研究,还将积极开发适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资源。研究者将在英语 教学中关注对学生各方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改善英语教学资源使用所 存在的不足,还要不断地开发教学资源。
另外,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多种途径,不仅要通过教学资源,也要通过 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研究者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 标,研究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
参考文献
一、 专著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鲁子问,陈则航.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杨晓奇.教学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6]李森,陈晓瑞.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8]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
[9]马笑岩.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二、 期刊
[10]战加香.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56.
[11]李红恩.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基础与原则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8):7-9.
[12]孙惠清.中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9(12):33-34.
[13]陈兵.小学英语说唱活动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3):40-44.
[14]王春晖,朱茜文.基于儿童英语绘本培养小学生文化意识的路径与思考J].英语学 习,2021(02):47-51.
[15]周化媛.试论角色表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27):100-101.
[16]肖素萍.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3(15):81-82.
[17]章秀丽.开发和使用英语教学资源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14(01):52-54.
[18]张月英.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4(05):49-50.
[19]文婷.思维导图在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4(18):99-101.
[20]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28):58-60.
[2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22]宋海英.英语课程资源的多维度开发与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7(16):67-69.
[23]袁辉“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引领的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9):47-49.
[24]丁丽云.新课程视域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36):105-107.
[25]高慧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标语法微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18,38(32):60-62.
[26]刘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2018TESOL中国大会带来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 究,2018,30(05):56-60.
[27]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 法,2019,39(05):114-120.
[28]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 法,2019,39(01):91-98.
[29]陈新忠,景鹏.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词汇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19(20):41-46.
[30]胡薇.核心素养视城下英语教师培训课程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9(21):56-58.
[31]章 策 文 . 英 语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之 文 化 意 识 : 实 质 内 涵 与 实 践 路 径 [J]. 基 础 教 育 课 程,2019(21):49-53.
[32]郑雨.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相关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15):84-86.
[33]靳丽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及培养路径J].海外英语,2020(16):75.
[34]崔悦敏.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初探J].人民教育,2020(11):79.
[35]孙嘉琚.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20,20(16):32-36.
[36]张莉,杨志皇.核心素养观下英语教学变革的困境和出路J].教学与管理,2020(03):109-111.
[37]卢月桐.英语课堂教学资源使用的中德比较J].江苏教育,2020(03):43-44.
[38]刘兰芬.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一评《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21,41(06):65.
三、 学位论文
[39]郭潇涵.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调查[D].呼和浩特:内蒙 古师范大学,2015.
[40]张铄.“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41]谢晓莉.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管理[D].苏州:苏州大学,2017.
[42]朱凤霞.南通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
[43]苗范范.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课例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44]钟言.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使用情况的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45]尚瑞林.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6]王丽娟.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47]曲玮丽.信息化条件下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48]魏艳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 学,2019.
[49]张利利.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0.
[50]秦雪梅.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四、 英文文献
[51]Marion Williams.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Cambridge Language Teaching Librar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2]Fullan, Michael.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1.
[53]Marion Brittingham.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English Curriculum [J].The English Journal, 1971, 60(07):927-930.
[54]Luond Donna, Robb Elizabeth. TKI time savers--how to avoid reinventing the wheel [J].English in Aotearoa, 2006(60):66-68.
[55]Eman Elturki, Emily Harmon.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curriculum: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J].TESOL Journal, 2020, 11(01):05-17.
Rochmiyati, Ghozali, Tiasari. The character values-based folklores as teaching resources to support English acquisition(Articl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Social Research, 2020, 10(03):15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