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缘由 1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1
(二)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 1
(三) 现实教学问题的驱使 2
(四) 部级优课的榜样示范 2
二、研究意义 3
(一) 理论意义 3
(二) 应用价值 3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一)研究思路 4
(二)研究方法 6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6
(一) 国外研究现状 6
(二) 国内研究现状 8
(三) 小结 10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2
一、核心概念 12
(一)角色 12
(二)角色扮演 13
(三) 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4
(四) 课堂观察 17
二、理论基础 18
(一) 建构主义理论 18
(二) 交际教学法理论 19
(三) 英语核心素养理论 20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观察研究设计 23
一、观察研究的对象 23
(一)“部级优课”的基本情况 23
(二)“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初预览情况 23
二、观察研究内容 24
(一)课堂观察点的确定 24
(二)角色扮演活动的逻辑起点 24
(三)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点的确定 26
三、观察工具 31
四、观察记录表的制定 32
五、观察数据统计 33
第四章 “部级优课”统计结果与分析 41
一、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41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46
三、情境创设复合多元 51
四、学生参与积极主动 53
五、活动组织规范得体 57
六、时长安排合理妥当 59
七、教学评价全面客观 59
第五章 优化小学英语常态课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建议 66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学设计理念 66
二、开发资源,拓展角色扮演活动内容 67
三、推陈出新,丰富角色扮演活动情境 68
四、积极引导,拓展角色扮演表演层次 69
五、师生共演,强化活动情境内容理解 70
六、合理安排,设计适宜表演活动时长 70
七、优化评价,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71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73
一、研究发现 73
二、研究不足 73
参考文献 75
附录 78
附录A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2019年度“部级优课”课题表 78
附录B 2019年度“部级优课”课堂角色扮演活动实录转写脚本 80
V
附录C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143
附录D教学设计理念统计表 144
附录 E 活动内容来源统计表 1 44
附录 F 情境创设情况统计表 1 45
附录G学生参与情况统计表 145
附录 H 活动组织情况统计表 1 46
附录 I 时长安排情况统计表 1 46
附录J教学评价情况统计表 147
致谢 1 48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将英语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级目 标,并于分级目标第三部分“语言技能”部分提出如下建议:能做简单的角色表 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2:13],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2:14],能在教师的指 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2:1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表演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2:16],能用英语 表演短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2:17]。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为学生创设角 色扮演的课堂环境,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促进学生语言学习。
(二)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目前针对小学学段尚未提出关于 核心素养的具体标准或者建议,本文将参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生核 心素养的要求,研究角色扮演活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2],并指出“英语 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S]. 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2]。新课程改革背 景下,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一线英语老师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并 采取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活动。角 色扮演活动具有功能性、情境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够帮助创设语言情景,有效 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师生、生生具体情境中的交流、 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情境性、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中提 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现实教学问题的驱使
走进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你会发现一种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在组织角 色扮演活动中频繁发出各种指令,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对话,或者操练课文中的 句型,或者三五个学生分组担任角色表演故事情节等,教师对于角色扮演活动 到底是一种机械操练,还是一种有意义的情景构建含混不清,其结果是角色扮 演活动如同其他课堂活动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 惜”,充分暴露出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遭遇的尴尬境况:
首先,教师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前准备工作不足,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认识 欠缺,导致活动内容和形式乏味单调;其次,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欠佳,在活 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表演指导和活动衔接不妥当;再次,思想上不够重视 角色扮演活动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意义,没有深刻挖掘角色扮演活 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造成角色扮演活动的机械运用;最后,教 师对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效果缺乏深刻教学反思,导致教学评价内容单调,评 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简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与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时认真思考。
(四)部级优课的榜样示范
“部级优课”是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的精品课程资源。“根据教育部 2014年 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决定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活动的 开展,力争使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 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网,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 jyzb/201407/t20140703 171300.html,2021 年 3 月 21 日访 问] 为选出高质量的网络公开课,教育部 每年都会在参与晒课的资源中,评选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部级优课 (以下简称“部级优课”)。
“部级优课”数量多、质量高、代表性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以 人教(PEP) 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吴欣主编)小学英语教材为例,2014年评 选出“部级优课”84 节, 2015至 2016年评选出“部级优课”217 节, 2016至 2017 年评选出“部级优课”233节, 2018 年评选出“部级优课”68 节, 2019 年 评选出“部级优课”33节, 2020及2021年暂无相关视频资料。在该教学网络平 台中,教学实录资料数量多,涵盖区域广,内容全面,研究“部级优课”对小学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可以丰富小学英语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的教育研究理论。国内关于 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研究内容较为简略,案例典型性不足。“部级优课”具有较好 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的样本具有案例典型性、样本充足性和观察科学性等 特点,通过对“部级优课”中的课堂实录分析,为小学英语教师组织和开展角色 扮演活动提供了参考数据与体系,提高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效果。
其次,可以丰富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理论研究。自从英语核心素养理论提岀 以来,关于英语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中学段,关于如何在小学阶段 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将结合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而 丰富有关核心素养理论研究。
最后,可以丰富小学英语优质课程资源的教育研究理论。分析在CNKI及其 他文献查询平台搜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未发现有在校硕、博生对“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或者“部级优课”中小学英语学科的内容进行研究,本研究将“部 级优课”与小学英语学科结合,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通过对网络课程资源中优 质公开课的观察研究,丰富小学英语优质课程资源的教育研究理论。
(二)应用价值
首先,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 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生活化、情 景化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 和语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 20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5.],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角色扮演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 运用相结合,可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10,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中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情境中蕴含 的文化渊源及多国文化差异,在扮演的角色情境中,了解处理事情的基本规则和 情绪态度,“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5.],培养学生的 文化意识;在课堂中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同学们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理解英语知 识的含义,帮助英语学习者识别和分析语言反映的态度和隐含意义,培养学生批 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将角色扮演活动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释放儿童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和头 脑中已有经验的结合,达到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更好地实现新一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综 合性”[ 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2021 年 3 月 21 日访问.]理念。
其次,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 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经[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2002: 21.],通过对“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视频课程进行观 察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学习不同教育理念下的关于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组织、 相关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知识,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角 色扮演活动的优点,推动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广泛应用,更加有效地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从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对角色 扮演活动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和业务素养, 促进教师的职业提升与专业发展。
最后,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和处于发展中的小学英语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和 借鉴意义。由于个人希望在毕业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职业,迫切需要通过大量的 优秀教学课例来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自己顺利走向教师岗位。学习优秀教 师课堂教学的理念、手段、情景准备以及他们的活动开展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别具一格,促进教学更加生活化、形象化。通过对“部 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详细观察,使我切实感受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先进的 教学理念,切实改变了语言学习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现如今学生学 习语言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生改变,语言学习过程是有趣的、快乐的,小学 生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语言习得是在积极建构情境的过程中获得 的。这对我个人教学技能提升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论文研究开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阅读文献资料,确定 论文框架。第二阶段:设计、制定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量。第三阶段:进行课 堂观察,统计、整理、归纳观察数据。第四阶段:分析观察数据,结合分析结论 提岀优化常态课教学建议。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其思路如图1- 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
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梳理学者观点,确定论文框架。在本阶段中,确 定研究对象和选题方向,仔细研读相关文献和书籍资料,分析梳理学者观点,整 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及过程,罗列研究提纲。
第二阶段:设计、制定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梳理学者关于角色扮 演研究内容,依据课堂观察相关理论,明确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点,设计角色 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并用该表初步记录一至二节“部级优课”中相关内容, 根据“部级优课”中该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调整该记录表中的相关表述,确立本 论文中所使用《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第三阶段:进行课堂观察,记录、统计、整理、归纳观察数据。运用制定好 的《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对33节 “部级优课”中的角色扮 演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将相关活动内容进行文字转录和存档,获取相关数据。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开展下一步活动。
第四阶段:分析观察数据,结合常态课堂教学提岀建议。通过对“部级优课” 中角色扮演活动相关数据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总结“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 动的特点,并结合常态课教学提岀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written argument),它建立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到可信的证据,建立自己的论据,从而 将一个论题推向前进。[劳伦斯•马奇,布伦达•迈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一一六部走向成功[M].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 2011:18.]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 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岀版社,1995: 90.]笔者以“角色扮演、教学、 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学、部级优课”为关键字,通过CNKI以及其他文献搜索 平台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研究现 状,整理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分析相关研究特点,确定选题及本文研究的 观察维度等重要事宜。
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 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 (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 研究方法。[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2002:1-2.]课堂观察通过精心的设计与组织,使观察者获得一般观察方法无法 达到的对课堂活动洞察的深度和广度。本文以“部级优课”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 演活动为观察对象,采用《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对“部级优 课”中角色扮演活动进行观察记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掌握角色扮 演活动在“部级优课”应用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常态课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个案研究法:在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以特定视角对有特殊性或典型性的研究 对象在不加干涉的前提下进行观察和了解,得到真实而又丰富的数据,描述对象, 揭示问题之所在。[文秋芳,韩少杰•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2011: 50.]本文以“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的相关教学案例为研究对 象,利用相关工具记录数据,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以后常态课教学中 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出合理建议和指导。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教学中角色扮演的研究相对较早,研究成果丰硕。1946 年, Lillian Wald Kay 已经开始了角色扮演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
“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平台”共收录了 275篇关于角色扮演的国外文献资料, 涉及教学领域广阔,成果丰富,为国内学者进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大量参考资料, 相关文献总体趋势如下图所示。
-O-所选文ar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末起,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将社会学概念 ——“角色”“角色扮演”引入到心理学学科中,并将课堂教学同角色扮演的使 用结合起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 K. Moreno (1946)提出“心理剧疗法” 概念,将社会学中“角色”概念引入到心理学学科,提岀将角色扮演应用于心理 学治疗。Lillian Wald Kay (1948)按照J. K. Moreno所描述的心理剧的五种 工具,将课堂教学与角色扮演的使用联系起来, 正式开始关于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的相关研究。Chesler M, Fox R(1966)在 Methods of Role Playing in Classroom 一 书中详细阐述组织角色扮演的理论背景和具体步骤,并通过一系列教学中案例, 讨论角色扮演对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儿童的适宜性,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在各种情 况、各种原因下使用角色扮演。关于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逐步成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今,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国外对于教学 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研究领域覆盖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涉及学科范围比较广泛, 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法学、政治学等,国外对于在各学科中组 织角色扮演活动的研究也很多,关于角色扮演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 遍地开花。
国外学者多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语言教学不以英语学科为主,因此,国外 关于角色扮演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具有较少的参考价值,本 文不再阐述。
纵观国外研究,国外研究成果相对较早,成果比较丰富,理论研究也相对比 较成熟,研究内容覆盖到多学段、多学科。观察研究领域,研究视角主要偏重于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行研究,呈现岀“重实践轻 理论、知识与能力并行”的研究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相关研究
与国外的研究比较,国内关于角色扮演的研究相对较晚,在上世纪末期才岀 现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借鉴西方理论成果,最先探索角色扮 演活动在高职教育中的护理学教育,并逐步转向其他学科和领域,研究成果丰硕、 研究视角多元。
上世纪 90 年代末,国内开始研究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相关内容。关于教学中 的研究内容丰富,涉及到成人教育、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内容覆盖到生物学、 医学、化学、物理、语文等学科。邹燕熏(1992)吸收国外学者医学护理的研究 理论,将角色扮演活动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心肺复苏抢救步骤及复苏后护理 教习中,自此以后角色扮演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关于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相关 硕士论文最早岀现于2005年,至今有92篇相关论文研究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研 究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等各学科。
关于角色扮演同教学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丰富、内容多元。刘英,季方萍(2002) 中阐述了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功能。蔡敏(2004)提岀了角色扮演活动的理论来 源以及评价应注意的事项。贺宇涛,靳哲(2008)中指岀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意义 和目的,同时他还阐述角色扮演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蔡军连(2008)作者指岀 了信息技术角色扮演教学的内涵、理论依据、特点、原则、结构、基本步骤、形 式、条件等内容,并引用相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作者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 角色扮演教学的局限提岀相关改进意见和建议。陈静,李建宁(2013)探讨了角 色扮演法的来源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同时作者还指 岀角色扮演法实施的相关步骤及相关作用。
2.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角色扮演活动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岀现较晚,关于该项研究可 分为两大类: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研究和按照不同教学内容划分的研究。笔者以“角 色扮演、英语教学”为题名,在CNKI搜索相关文献,共出现23篇硕士论文, 通过对这些硕士论文内容的整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部分学者将角色扮演应用于不同教育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如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张丽丽(2012)研究了角色扮演在师范学校英语专业的应用, 黎明霞(2013)研究了艺术中专英语教学的戏剧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罗勇勤(2006)、 黎爱玲(2014)、朱强(2018)研究了角色扮演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安福 勇(2003)、宋学军(2007)等学者研究了角色扮演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章雯(2015)、卢妍(2016)等学者研究了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 用。
部分学者聚焦于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不同内容板块中的研究,如口语教学、 词汇教学、句型教学、对话教学等。例如,胡宾(2007)探讨如何通过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口语能力,郭开心(2021)研究了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存在的问题以 及对策;汤雅玲(2017)提岀运用角色扮演活动促进英语词汇教学;胡玉麟(2018) 研究了角色扮演活动在英语句型教学的应用;王慧梅(2018)研究了角色扮演在 英语课文对话教学中的运用;张国丹(2021)进行了角色扮演在英语听说课堂教 学中的相关研究;丁淑媛(2016)提岀以角色化提高情景化英语教学策略;李娜
(2012)指岀运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相关研究
国内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的研究相对较晚,成果较少。笔者以“角
色扮演、小学英语教学”为题名,在CNKI搜索相关文献,共计13篇硕士论文, 2篇“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相关文献。2008 年,贺宇涛,靳哲在《角 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列举了角色扮演的步骤与实例,指岀了 角色扮演的教学意义和目的。从此,关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的 研究逐步增加。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初步整理,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可划分为 针对小学高、中、低段教学的研究,以及角色扮演活动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应用的 研究。
部分学者研究小学不同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例如:章雯(2015)以 F 市某小学为例,研究了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高段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卢妍 (2016)研究了角色扮演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部分学者研究不同教学内容中的角色扮演。例如:章雯(2015)进行角色扮 演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的研究,胡玉麟(2015)探讨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句 型教学应用的研究,王慧梅(2018)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课文对话教学应用的研
究。
4.将“部级优课”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研究
截至2021年6月30日,笔者通过CNKI对角色扮演、“部级优课”的相关
研究进行查询,研究成果如下表(表 1-1)所示:
表 1-1 中国知网关于“部级优课”和角色扮演结合研究数量
检索条件(截至
2121. 6. 30) 文献
总数 SCI 来源期刊、核心期
刊、CSSCI 硕博
论文 SpiScholar 学术资源
在线平台 最早文献年份
国外 国内
主题:部级优课 138 4 22 0 暂无 2014
主题:英语、部级优课 2 0 1 0 暂无 2017
主题:小学英语、 部级优
课 0 0 0 0 暂无 暂无
主题:小学英语、角色扮
演、部级优课、 0 0 0 0 暂无 暂无
关于“部级优课”研究成果有限,有关英语学科“部级优课”的研究更为廖 少,关于“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研究并未岀现。自“部级优课”评选以 来,关于“部级优课”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多,总计有22篇硕士论文和4篇核心 期刊文章。然而研究英语学科类的“部级优课”数量十分有限,硕士论文仅有 1 篇,核心期刊暂无相关研究。因此,英语学科中的“部级优课”研究空间广大, 需要深入探索。
“部级优课”具有广泛性、典型性、示范性和代表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对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有重要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鉴于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部级优课”的重要意义,本文将角色扮演活动和“部级 优课”相结合,研究在小学英语“部级优课”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相关情况。
(三)小结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内容的整理,可发现国内外研究各有特色,对本文研 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外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总体上注重实证研究而不 是理论指导,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不注重角色扮演定义和策略的呈现,更强调角 色扮演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第二, 将角色扮演活动运用在某一具体的学科中,十分强调学科背景以及学科知识的结 合;第三,教学阶段偏向于中等教育或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第四,重视学生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一些反应,注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实际感知和领悟到的 学科知识;第五,重视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学科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国内研究有以下特点及优、缺点。其主要特点:第一,研究方向开始时偏向 于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逐步向义务教育阶段延伸;第二,在中等教育、高 等教育中偏重于对知识的获取,注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实际感知和领悟到的 学科知识,在初等教育中则偏重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成长。同时,通 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分析,可发现这些研究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理论成果丰富, 关于角色扮演活动的定义、策略、功能等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各板块内容十分清 晰,第二,将角色扮演活动运用在某一具体的学科中,注重同某一具体学科背景 以及学科知识的结合。同时,国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关于在实践中的 具体应用以课堂中教学片断或者师生对话来分析,量化分析较少;第二,关于在 学科中的具体应用也多以几个相关课堂教学课堂案例来分析,研究对象的样本数 量零碎、散乱、典型性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的整理,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可以借鉴国外研究模式,将研究的视角放在角色扮演活动同英语的教 学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同时借鉴国内相关 理论,强化概念,明细过程;
第二,要深入英语学科内容,强调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内容同角色扮演活动 的结合,将角色扮演同英语学科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学科背景及内 容;
第三,研究视角可以转向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由于国外关 于教学中角色扮演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国内关于小学教 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可以着重研究角色扮演在小学教育阶段的相关内容。
第四,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角色扮演活动中的积极体验,注重学 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实际感知和领悟到的英语知识,还要注重角色扮演活动对学 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
第五,加大对“部级优课“的观察力度,挖掘其特点和值得学习的内容。以 数据来支撑论点,量化分析,提高论文可信度,以充足的样本、典型的案例来论 证,论据充足,论据合理。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角色
1.角色的概念
关于角色的系统理论最早呈现在社会学领域中,并逐步延伸到社会心理学学 科范围内,如以米德、莫雷诺等为代表的结构性角色理论、拉尔夫・H•特纳提出 的过程角色理论、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学作品中、以及戈夫曼的“戏剧论”。 国内关于角色的系统研究主要是针对戏曲中的演员角色进行探讨,如刘嗣在《国 剧角色和人物》丛集中介绍的京剧中生、旦、净、末、丑角。
帕克、齐美尔、莫雷诺、米德等社会学家提出结构性角色观点。结构角色理 论家们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positions)或地位组成, 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美)特纳(Torner,J.H)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岀版社,1987:
431]。他们还指出:社会是由脚本、其他演 员与各位观众等来源不同的期望所组织的[ (美)特纳(Torner,J.H)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岀版社,1987:
432]。
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 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 一生中扮演者好几个角色。” [ (英)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岀版社,1978: 139]这是拿舞台上的演员去比喻社会中的行动者,演员 在舞台上有明确的角色,行动者在社会中也要遵守规范。[ (美)特纳(Torner,J.H)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岀版社,1987:
430]
拉尔夫・H •特纳基于结构角色理论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发展,提出了过程角色 理论。特纳把角色当作人们在组成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协商反应的一般构造[ (美)特纳(Torner,J.H)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岀版社,1987:
451] [ (美)特纳(Torner,J.H)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岀版社,1987: 452],行 动者在互动过程中做出姿态或者暗示——话语、身体姿态、嗓音的抑扬顿挫、服 装、面部表情以及其他身体语言,行动者运用这些姿势把自己“置于他人角色上”。 23由此可以看出,特纳在过程角色理论中强调个体的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不是个 体的期望,也不是社会结构的支配。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戏剧论”,他指出:把社会角 色定义为系于特定身份上的权力与责任的规定,我们便能说,一个社会角色总是 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剧中角色,这些不同角色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由表演者在 一系列场合向各种同类观众或相同的观众呈现。[ (美)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岀版社,1989: 15.]
国内学者刘嗣从戏曲的角度阐释角色,他在《国剧角色和人物》丛集中详细 阐述了京剧中生、旦、净、末、丑角的特点、种类、相关戏曲人物以及扮演该角 色的戏曲名家。刘嗣指岀:国剧演员在开蒙学戏时,学习的是固定的角色分类。 “饰演人”具有的专场和“剧中人”编制的专长相同,自必有场好戏可看。[刘嗣.国剧角色和人物丑角[M],北京:百花文艺岀版,2013: 2.]
新华字典(第十二版)中这样解释角色:1、戏曲演员按所扮演的人物的性 别和性格等分的类型。又叫行当,如京剧的“生、旦、净、丑”,2、戏剧或电影 里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26中国社会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修.新华字典(第12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53.]
观察国内外关于角色的相关书籍及理论,发现,关于角色的解释——不管是 是社会结构中的个体,或是互动、交际的个体,或者文学作品、以及国剧戏曲人 物,都将个体置于某种背景和环境中,该个体在这些环境或背景中,在语言、行 为上呈现岀了某种特点,承担了某种意义,并具有一定辨识度。
2.角色的功能
角色对社会或者个人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首先,角色的互动功能,这是角色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人类通过角色扮演进 行互动,这种角色扮演涉及所识别他人的符号。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而互动 也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同时,角色的扮演和形成也是在互动中进行的[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97: 365.]。
其次,角色的规范功能。根据结构性角色理论学家观点,个体通过社会期望 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期望就是对个体角色权力和义务所作的限定规范,是个 体角色行为产生的依据和基础,是进行角色扮演的“脚本”和标准。
最后,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根据戈夫曼“戏剧论”的观点,在社会这个“大 舞台”上,人们从后台进入前台的目的在于表演角色,通过“亮相”来表现自己。
(二)角色扮演
关于角色扮演的系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欧文 •戈夫曼“戏剧论”、以及拉尔夫・H•特纳提出的过程角色理论中。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指岀:有声姿态,是一种 有意义的表达。[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岀版社,2001: 92.]它能使人更善于约束自己,其实质在于“扮演他人的角色”,在
他看来,角色扮演有利于个体有意义的表达。
欧文•戈夫曼在“戏剧论”中指出:“个体和群体在他人面前努力产生并维护 理想印象的过程比作一种戏剧表演”。他将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在后台形成 剧班,在前台表演。
拉尔夫・H •特纳在过程角色理论中拓展米德的关于角色扮演概念,他指出: “角色扮演也是角色创造”。拉尔夫・H•特纳指出人们进行创造角色的三种情境: 在面临一种非常松散的文化、假定他人也在扮演角色、通过他人的按时要求他们 扮演某种特定角色,而为自己创造一种角色。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强调个体互动, “由角色扮演转变为角色创造的过程是所有人类互动的基础,它使得人们能够彼 此互动,彼此合作。”
(三)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学习理论与角色建立密切相关,教学中运用的角色扮演就是通过角色建立帮 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 论常被用来解释学习机制,直到班杜拉的学习理论成为社会学习理论的主流,这 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接受,并引入角色建立的研究之中。班杜拉主张:人们通 过观察他人,形成自己的规则意识,很多学习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学习实际表现 及其相应后果而获取。因此,角色学习是在个体习得和检验的多次调解中获得角 色观念和角色技能的行为过程。观念和技能的顺利习得是在角色建立的基础和前 提[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岀版社,2007: 183.]。角色建立是一个学习和创造互为交叉的弹性过程,角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 持续吸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由于角色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 研究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的相关情况。
1.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内涵
蔡敏(2004)认为:“角色扮演式教学属于一种以研究社会行为和解决价值 矛盾为取向的问题解决模式”[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 •教育科学,2004(06): 28-31+52.]。
梁志国(2004)指岀:“角色扮演通常是指演员根据剧本情节扮演某一特定 的人物,在课堂教学中则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 根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梁志国.浅议角色扮演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2004(12): 39-41.]。
贺宇涛,靳哲(2008)指岀:“将角色扮演理论应用在教学上,即为‘角色扮演 教学模式'(the teaching model of role playing),是在设计的情境中应用角色扮演 技巧,并在扮演后以讨论的方式探讨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种教学策
略。”[贺宇涛,靳哲.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28(35): 62-63.]
严厚明(2009)指岀:“角色扮演是一种教学方法,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 法,它是听、说、读多项内容的综合呈现。” [严厚明,戴军.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法[J].教学与管理,2009(34): 62.]
综合各位学者已有观点,本文认为,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可这样表述:为
达成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相应情境,学生运用语言,通过语音语调、 表情、或肢体动作等方式彰显角色的特点,在扮演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 学活动。
2.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步骤
Signell. K. A (1974)认为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经历这样一种程 序,即:演示(角色冲击)、围绕情境实践(试错)、角色逆转(回归和巩固)、角色 建模(终止)。
梁志国(2004)在《浅议角色扮演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教师应 做的工作有:提前制定计划,挑选角色扮演的学生,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编写脚 本,组织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总结和点评。[梁志国.浅议角色扮演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2004(12): 39.]
邓小秋(2007)在《试论外语文化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中指岀外语教学 中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六个步骤:“第一步,角色扮演的情境,第二步,角色扮演 的设计,第三步,语言方面的准备,第四步,实质性的准备,第五步,分配角色, 第六步,后续工作。” [邓小秋•试论外语文化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J].教学与管理,2007(03): 121.]
贺宇涛,靳哲(2008)在《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中指岀角色 扮演的步骤:准备阶段、选择角色扮演者、布置场地准备实物、角色扮演教学。
综合各位学者观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组织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可分按照
以下步骤进行;活动内容选编、活动情境创设、组织表演活动、教学评价。
3.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特点
(1)功能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识,运用
语言。曹艺君(2019)指岀: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指导学生完成对书本知识的 学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对素材中的相关内容产生好奇和兴趣,积极探索 和拓展知识领域,形成体系性的知识结构。[曹艺君.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的学习 和语言的运用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表面的陈述英语句子或课文。
(2)情境性
“情境为整个剧情提供背景信息,也为角色的展开奠定基础”(曹艺君,2019)。 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欢快、愉悦的情境,让学生放松心情、 放平心态,同时给予学生相关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同时,学生通 过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角色扮演时布置的情境感受人物特点,表现岀与所扮演角色 相适应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以更好地呈现所扮演地角色的特点,将知识学 习和玩乐融为一体。
(3)互动性
“角色与互动是两个关系十分密切的概念。一方面,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 而互动又是角色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扮演和形成也无一不是在互动中进 行的。”[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岀版社,1997. 05:
365.]由于角色和互动之间彼此依存的关系,将角色扮演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 教学中离不开互动和交流,没有互动的角色扮演是没有活力的,师生的互动将引 导学生顺利地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角色扮演更具有生命 力和热情。
4.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1)增进学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 角色与互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教师有效地利用角色扮演来帮 助解决课堂人际关系问题,并在课堂上教授人际关系技巧。“采用角色扮演法可 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营造轻松、愉快、平等 的课堂氛围”[陈静,李建宁•角色扮演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33(21):
62-64.],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在这种和谐、愉悦氛围下的相互交流和互 动,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2)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角色扮演活动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对生活 经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邹燕薰(1992)指岀:“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能使学 生进入一个抢救者的角色,使学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深了理论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抢救应急能力。” [邹燕薰.角色扮演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1992(04): 15.] Noel R. Miner (1977)用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 生理解国际关系,他认为:模拟和角色扮演技术使学生比讲座形式更生动地体验 亚洲共同的不同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政治关系。如果明确地、有组织地要求学 生专注于特定的角色,可以减少学生的困惑(Davidow R P,1984)。班级成员逐
渐建立起自己的角色扮演,挑战彼此风格的局限,并将自己在课堂上的真实经历 作为以后处理相同事件的原型(Signell K A,1974)。将角色扮演活动融入小学英 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揣摩角色的特点,体会角色的情感, 将角色同实际生活相结合,获得更加真实的生活经验。
(3)创建智趣课堂氛围,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情境,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轻松、
愉悦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刘英,季方萍在《谈 谈角色扮演法在成人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岀:角色扮演给在教学中具有锻炼 功能、分析功能、指导功能、强化功能。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有利于 唤起学生的同情和共鸣,顺应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叶倩,夏春云.角色扮演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1): 53-54.]。没有将角色扮 演活动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的访谈是无效的(Cline D W, Garrard J N,1973),因此, 将角色扮演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在扮演中理解语言知识的内在 含义,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
(四)课堂观察
1.课堂观察的内涵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 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 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2002: 1-2.]
2.课堂观察的阶段
学界大多将课堂观察的全过程分为三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也有学者从 任务性质岀发将其命名为准备-观察-反思。
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任务各有不同。课前研究的重点包括观察点的确 定、观察量表的设计、记录的方式。首先,观察点的确定应遵循可观察、可记录、 可解释的原则[ 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等著.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2.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3. 04:]。其次,量表的设计、选用和记录的方式的选择必须要和观察点 相一致。课中任务主要是是看、听、记、思,观察必须准确、详尽、有针对性地 记录真实课堂。课后就是进行反思,这一阶段地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评课、议课 以及对观察结果的分析。
3.课堂观察的工具与方法
课堂观察的工具与方法有两大取向。一种是以课堂人种志、反思日记、叙事 研究为主的质性取向,这种方式就是依靠观察者运用描述的方式记录课堂试试并 进行分析思考(崔允漷等,2013)。另一种是以定量工具和现代技术为代表的量 化取向,基于实证的数据分析、推论、诊断课堂。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 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 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景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 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它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 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5: 96.]针对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的观点,建构主义提岀情境性 学习(situated learning))情境性学习''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应该是学习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5: 97.]。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强调情境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 文化的参与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 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5: 96. 18]。知识的建构需要和情境紧密结合, 只有在真实的活动相结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才有意义,脱离情境和实际生活教 学是很难促进学习的发展,同时学习需要通过合作互动来完成。
建构主义理论为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创设做岀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指 岀情境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应如何运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知识,而角色扮演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创设情境,因此本文需要依托建构 主义理论,寻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的答案。
建构主义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提岀如下要求: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运用学科,在课堂教 学中,我们首要完成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知识以教师教授 单词、句型和语法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教授方式单调、缺乏活力,因此,情 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而言,将语言知识融入一定的情境中,能够吸引学 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以情境为起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儿童心 理特征及年龄特点的生活教学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是 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以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语言知识理解和记忆。 因此,内容要遵循儿童心理特征及年龄特点,表演要活泼、生动、具有趣味性。 否则,情境就是孤立的存在,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情境的创设就显得意义单薄, 达不到预期效果。
最后,在具体的情境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提高学 习效果。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完成不能由某个学生单独完成, 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必不可少。这些互动不能机械、生硬照搬剧本内容, 流于形式,而是活泼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扮演者对表演内容深刻思考和加工, 在理解语言含义的同时,通过演员之间相互配合,产生良好互动,还原场景内容, 巧妙完成表演。
(二)交际教学法理论
交际教学法是英语教学重要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交际 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王蔷,2006)。Hedge(2000)认为,交际能 力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语言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以及流利程度 46。王蔷(2006)指岀,教学要能使学生掌握五种交际能力,而不能只会一种语言 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主张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交际原 则,即以真实的交流活动促进学习;第二,任务原则,即语言被用来执行有意义 的任务;第三,意义原则,即学习者有意义的语言促进学习[ 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ichard, J. & Rodgers, T. (1986) Approach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交际教学法理论对语言教学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运用有着重要意义。交际教学 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言教学主要目的,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是希望通过同 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交际教学法理论,我 们可以知道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应该通过哪几个方面和途径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 力。
通过交际教学法理论,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的交际应遵循以下要求:
首先,“英语课堂教学要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形式,尽量把日常生活中的 交际形式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1983.03: 31.]。 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日常活动,交际要符合学生日常生活。
其次,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者的交际要应是双向的、多边的、互动的情感交
流,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图。交际应摒弃简单、刻板的你 问我答的交流形式。
最后,一定要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大胆说,用语言解决问题。交际教学 法强调运用语言去执行任务,在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活 动中,学生表达的越多越好,一定要在说中解决问题。
(三)英语核心素养理论
2014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提岀: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岀各学段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 键能力,突岀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 与、创新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014-3-14]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这是国家首次提岀核心素养概念。为促进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 落地生根, 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 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 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 2018: 2.]。英语课程总目标发生了变化:由 以前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合力构成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转化为现在的以语言能力为中心,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相互 交融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见图 2-1) [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北京:中国外语教育,2018, 11(02): 11-19+84.]:
图 2-1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英语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中,各部分内容意义不同。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 中,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 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4.]。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 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岀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4.]。思维 品质指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型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5.]。学习能 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试学习策略,拓宽关于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 的意识和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8:
5.]。
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以 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重,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学中的组织和开展应遵循英语 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在本 文的观察对象“部级优课”中,有非常多的课堂教学设计都依托于英语核心素养 理论,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因此,需要通过该理论深入了解“部级优 课”。
英语核心素养理论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去培育学生的英语核 心素养。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如今只岀现了高中英语 课程标准中,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只能从高中阶段开始,这给小学阶段 的英语教学同样带来一定要求:
首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要挖掘英语课程内容的社会情境,让学 生在社会情境中的开展语言学习活动,在社会中情境中理解和表达语言含义,这 对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创设提岀要求。角色扮演活动情境创设既要符 合课程知识编排的内容,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表达语言含义,在运用 语言的同时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
其次,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角色扮演活动内容应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挖 掘学习内容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挖掘内容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在文化内容知 识背景的分析与比较中形成文化自信。
再次,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给与学生更多发挥想象力与 创造力的机会。活动内容应更加活泼、生动、充满趣味,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 挥想象、梳理观点、理解内涵,进而形成分析、整理、归纳、批判等能力。
最后,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应当加强知识联系,重 视学习策略。教师应当将前后知识相互贯通、融合,在呈现知识内容时既能实现 知识编排体系中横向组织的广度,又能达到纵向组织的深度,培养学生学习的知 识整合能力。同时,要教授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强化对语言的理解和运 用。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理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 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观察研究设
计
一、观察研究的对象
(一)“部级优课”的基本情况
本文观察对象为33节2019年度小学英语“部级优课”。这些“部级优课” 使用的教材均为人教版(PEP) 2011课标版三年级起点(吴欣主编),该教材为 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英语学习教材,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使用较多的一个教材版本。 教师代表来自全国各省份,既有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学校,也有来自经济欠发达 地区的学校。同时,每一节“部级优课”都配有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 这三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观看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探索教师教学理念,通过查看 课堂实录对角色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作详细了解。
(二)“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初预览情况
通过对这33节“部级优课”的初步观察,这些“部级优课”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和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教学设计各异,教授内容多为教材 Part C 小故事阅 读部分,也有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材以外内容的角色扮演,学生参与情况存在差 异,教师组织的情况也有所差别,活动时长不尽相同,教学评价也各有特色。33 节“部级优课”课题详细内容见附录A,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实录转写脚 本详见附录B。
同时,为保证“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观察评价结果的信度,邀请实习学 校英语教研组中的一位教师随机选取“部级优课”中的2节课,按照所在实习学 校评课表,和笔者同时进行“背靠背”听、评课,评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1 “部级优课”随机评分表
听评课名称 教师A 笔者 平均分 标准差
部1 88 90 89 1.41
部2 89 93 92. 5 2.83
通过对该表的数据分析,可发现教师和笔者对这两节课评分较高,评分波动
较小,说明该教师和笔者认为这两节课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观察研究内容
(一)课堂观察点的确定
崔允漷等(2013)提出课堂教学四要素: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
(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并提出课堂观察 LICC 范式,将每个要素分为 5 个视角,再将每个视角分解成 3-5 个观察点,形 成“4 要素 20 视角68观察点”(见图 3-1) [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等著.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2[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2013: 29.],它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 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实用的框架[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03): 4-8.]。
要素 视 角 观察点举例
学生学习
(L) (1)准备;(2)倾听;
(3)互动;(4)自主;
(5)达成 以“达成”视角为例,有3个观察点: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 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教师教学 (I) (1)环节;(2)呈示;
(3)对话;(4)指导;
(5)机智 以••环节”视角为例,有3个观察点: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课程性质 (C) (1)目标;⑵内容;
(3)实施;⑷评价;
(5)资源 以••内容”视角为例,有4个观察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杲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 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
课堂文化
(C) (1)思考;(2)民主;
(3)创新;(4)关爱;
(5)特质 以“民主”视角为例,冇3个观察点:
•课堂话语(数虽/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 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 机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图 3-1 课堂的 4 要素 20 视角 68 观察点
二)角色扮演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岀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见图3-2) [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5: 85.],这一模式展示了 学生过程的信息流程,对于理解教学、安排教学事件、组织教学活动具有应用意 义。该理论指岀:学生通过感受器从环境中接受刺激,感受器将刺激的物理信息 转换为神经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被登记的记忆进入短时记忆,信息通过编码进 入长时记忆,需要使用信息时,经检索提取信息,提取的信息通过反应发生器,
从而发生反应。
依据“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加涅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分为八个阶段,即动 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基于该模式,教师开展教学 活动(见图3-3)[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00: 147.]。在该图中,图左为学习阶段,图右为教学事件,学生学习的 内部过程一环接一环,形成一个连续性的锁链,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把这些内部 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起来[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5: 85.]。
图3-3 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的安排
基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就必须符合 学生学习的信息加工逻辑顺序,对活动的安排,形成一个激发动机、告知目标、 指导注意、刺激回忆、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迁移、让学生做作业、提供反 馈的连续性过程。依据该模式,动机阶段和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情境息息相关,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告知学生学习目标;领会、 习得和保持阶段和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引导息息相关,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组织 对学生进行指导注意、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回忆、概括和作业阶段和学生 表演过程相对应,通过角色扮演的过程增强保持、促进迁移、做作业;反馈阶段 和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评价相对应,通过教学评价提供反馈。这是组织角色扮演 活动应遵循的逻辑顺序。
(三)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点的确定
结合崔允漷等(2013)课堂观察LICC范式及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设置本文研究中角色扮演活动的课堂观察点。
按照课堂观察LICC范式中学生学习(Learning)的要求,从“准备、倾听、 互动、自主和达成”的视角,设置“情境创设情况、学生参与情况”为观察点。 以“准备”视角为例,关注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创设情况;以“倾听、互动、自 主”视角为例,关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学生的参与情况。
按照课堂观察LICC范式中教师教学(Instruction)要求,从“环节、呈示、
对话、指导、机智”的观察视角,设置“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排”为观察 点。以“环节”视角为例,关注角色扮演活动不同环节时间分配;以“呈示”视 角为例,关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以及教师在角色扮演 活动如何指导活动衔接,如何示范表演的。
按照课堂观察LICC范式中课程性质(Curriculum)的要求,从“目标、内
容、实施、评价、资源”的观察视角,设置了“活动内容来源、教学评价情况” 为观察点。以“目标、内容、资源”视角为例,观察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及达成 的教学目标等内容,以“评价”视角为例,关注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评价等内容。
按照课堂观察LICC范式中课堂文化(Culture)的要求,从“思考、民主、
创新、关爱、特质”观察视角,设置“教学设计理念”为观察点。以“民主”视 角为例,关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学生师生行为和话语是怎样进行的。以“创新” 视角为例,关注角色扮演活动设计是否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思考”视角为例, 关注活动的组织是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结合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观察点的逻辑顺序为:教学设计理念、 活动内容来源、情景创设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排、 教学评价情况。
1.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先行指导,关系着整个课堂活动开展全 部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教学效果及学生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学设计指 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 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 手段进行的策略。教师秉承什么样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就如何开 展,学生就能获得什么样的品质。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设定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新课程改革理念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提 倡“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树立 三维目标观,提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程 实施上,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这三种有效的学习方 式。英语核心素质理论则要求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进一步指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 维品质。因此观察“部级优课”教学设计,并从课堂教学活动中探索教师教学理 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优化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从而培育学生英 语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文将通过观察“部级优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是双基目标、三维目标 或者四大要素;教学过程等方面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是否 为学生创造了合作、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这些内容中挖掘“部级优课”教师教 学设计理念是传统教学理念还是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或者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上 融入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的相关内容,从而探索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师身上 的相关品质。
2.活动内容来源
角色扮演活动内容来源涉及到角色扮演活动开展的效果,活动内容的预设、 故事情节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 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活动内容应该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又 要达成一定的学习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要求教师选择的内容应吸引小 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具有一定的拔高性,让学生在扮 演中学习英语知识,在扮演中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扮演中激发学生学习的 动机。角色扮演活动内容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地表现岀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关系 着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关系着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观察活动内容来源: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是来自于课本教 材还是教师自己重新编排,或者教师从其他课程资源中寻找内容?学生是否熟悉 角色扮演的剧情?选取内容能否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内容是否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3.情境创设情况
“学生清楚理解问题情景,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角色扮演式教学的起点, 也是整个表演过程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06): 28-31+52.]。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创设情况, 对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情境能够为学生创造一 种心理暗示,从环境上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背景和情境理解表演内容,引起学生 的共鸣。学生通过教师所准备的情境,在内心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产生认同感, 更好地表现岀所扮演角色的相应特点。
本文就如下内容观察情境创设情况:黑板报内容、PPT内容、表现角色特点 的道具、场景辅助道具等,探讨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创设情况对角色扮演活动效 果的影响。
4.学生参与情况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及表现情况是评价角色扮演活动教学效果及学生能 力培养的关键尺度。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参与度显示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 的喜爱程度,同时也显示学生对情境中的语言和角色的理解情况。通过学生的参 与,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对角色 扮演过程中学生参与情况的研究,包括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的小组讨论、角色分配、 语言特点、情绪特点、肢体动作特点,可以清晰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帮助小学 英语教师更好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 养。
小组讨论对于学生后续展示角色扮演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小组讨论指的是 各学习小组成员进行探讨扮演内容、模拟扮演对话或情节的过程。学生在小组讨 论这个环节中交流、模拟练习越热烈,学生就越渴望展示自己的表演,学生参与 也就越积极,表演氛围也就越热烈。本文就学生在讨论时的热烈程度以及模仿、 练习的态度进行观察,探讨小组讨论时学生的参与情况。
角色分配是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角色扮演活动组织开展过程中衡 量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要尺度。角色分配时,教师是主动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者擅长的角色进行表演,还是教师分配给学生角色,让学 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角色表演。观察研究此项内容,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师发挥学 生自主性,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角色是由教师分配还是学生自主选择进 行观察。
扮演者的语言特点是判断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关键点。在角色扮演过 程中,学生语言知识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语言技能主要展现在说英语的 “说”上。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具体情境中,开口“说”英语、用英语,从而获取 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升。本文将通过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语调 的正确使用、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知识这几个方面观察学生的语言特点。
情绪特点体现扮演者对角色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对整体表演效果的呈现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展过程中,表现 岀所扮演角色的情绪状态体现了表演者对角色活动的喜爱和接纳程度;其次,学 生所表现岀的角色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状态,也意味着他们对角色和剧情的相关理 解。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角色的相关情绪特点,有利于加 深学生具体情境中语言的运用,让学生真正理解应该在何种语境下运用哪些英语 知识。本文将通过学生情绪、表情与情境的一致性来观察学生的情绪特点。
肢体动作帮助表演者表达角色的情感,加深对具体情境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能否根据情境适当地表现岀相关角色地肢体动作,体现了学 生对角色的理解和运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角色设计动作,这正体现了学生 融入到角色扮演中,主动用角色扮演为学习服务,通过这些肢体动作展现角色特 点,并于故事情节情境相呼应。本文将从表演者肢体动作同情境的一致性来观察 学生的肢体动作特点。
5.活动组织情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在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中的所起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对于活动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 角色扮演活动所呈现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作为表 演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表演,给与学生一定的引导,起一定的示范作用,让学生 更好发挥,提高角色扮演活动在课堂上应用的效果;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关注学 生的表演,对学生表演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帮助进步。本文将 观察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不同作用。
教师的语言特点对于角色扮演活动呈现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角色扮 演活动开展过程中,当教师作为其中一个角色参与到表演中时,教师的语言将会 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语境和语义;当教师旁观指导时,教师 温柔、和蔼的语言可以帮助缓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紧张,让学生表演更加自然、 流畅。本文将观察角色扮演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特点,观察教师如何组织 和衔接活动。
教师的情绪特点对于角色扮演活动呈现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自己 的情绪表达,带动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扮演的状态,从而更深刻理解英语词汇或语 句在具体情境中所要表达的含义,体会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 理解和运用语言,因此,需要了解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特点,观察 教师情绪对角色扮演活动组织和开展的影响。
教师的肢体动作对于角色扮演活动呈现的表演效果有重要作用。在角色扮演 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难以理解或较为抽象的内容,或者学生不知该如何表达时, 教师的肢体动作上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情景内容,还可以 活跃课堂气氛。本文就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肢体动作特点进行观察。
6.活动时长安排
一个活动或者方法的应用必须有一定时间保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时间长 短对于活动的组织有重要影响,如何科学合理的分配活动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观察活动时间长度就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来了解“部级优课”中角 色扮演活动时间分配情况,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多长时间是最适宜的,取得的效 果是最好的。如果角色扮演活动的时间过多地占用教学课堂,不仅影响了其他教 学活动地开展,还会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学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不能将心思 转到其他内容上去。如果扮演时间太短,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又不能达到锻 炼学生口语的目的,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么角色扮演活动在课 堂教学中应用也就失去了一部分意义。
本文将观察每组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花费了多长时间,角色扮演活动在整个教 学课堂中又占用了多长时间,以探讨角色扮演活动时长对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影 响。
7.教学评价情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 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2011: 33]具体到角色 扮演活动中,就是指角色扮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 式。通过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小学英语教师做好角色扮演活动教学评价, 发挥教学评价的指导功能。
本文将观察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的教学评价主体都是谁,是教师掌握的评价 权力,还是让学生去评价,或者师、生共同评价;其次,关注教学评价的内容, 师生注意到了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哪些特质;评价方式对学生而言也很重要,采 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同的。
三、观察工具
本文参考江映霞(2020)《课堂观察量表》以及陈小宁(2015)《自由式角色扮 演类型课堂观察记录》,依据课堂观察LICC范式及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确定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观察点,设计制作《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观察 记录表》(详见附录C),并运用该表格进行观察、记录“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 活动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表格数据的整理、归纳,得出科学合理的数据统计结果。
本研究主要借用《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观察记录表》记录“部级优课”中 小学英语教师应用角色扮演活动的相关情况,运用《教师教学设计理念统计表》、 《活动内容来源统计表》、《情境准备情况统计表》、《学生参与情况统计表》、《活 动组织情况统计表》、《活动时长安排统计表》、《教学评价情况统计表》进行相关 数据统计,并对这些数据归纳、整理,分析“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特点,结 合课堂实际教学,对在常态课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1、 《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观察研究记录表》
本文借助该表统计33 节“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设计理念、活动 内容来源、情景创设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排、教学 评价情况。
2、 《教师教学设计理念统计表》 本文借助该表统计“部级优课”中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体现的新
课改理念或者英语核心素养理论中的相关理念结果及比例。
3、 《活动内容来源统计表》
笔者主要运用该统计表来统计小学英语“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内容的
来源以及各来源数量所占的比例。
4、 《情景创设情况统计表》
笔者主要借助该统计表来统计“部级优课”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时情境创 设情况及各种情况所占的比例。
5、 《学生参与情况统计表》
笔者主要借助该统计表来统计优质课“部级优课”中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开 展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及各种情况所占的比例。
6、 《活动组织情况统计表》
笔者主要借助该统计表来记录“部级优课”中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时的相 关情况及各种情况所占的比例。
7、 《角色扮演活动时长安排统计表》
笔者主要借助该统计表记录“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时每组同学表演的时 长,每一节课角色扮演活动的总体时长及占比。
8、《教学评价情况统计表》
笔者主要借助该统计表表来记录“部级优课”针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相关数据。
四、观察记录表的制定
依据课堂观察 LICC 范式及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参考相关研究理 论,结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制定《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课堂观察记录表》的 相关观察点,分别是:教学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来源、情景创设情况、学生参与 情况、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排、教学评价情况这七个观察点。同时笔者将 各观察点细化为不同的观察角度,对小学英语“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进行 观察。
教学设计理念: 1.传统教学理念,2.新课改理念,2.在新课改理念的基 础上融入了英语核心素养理论
活动内容来源可分为: 1.英语教材,2.课外读物,3.教师自编
情境创设情况可分为: 1.教师积极搜集信息,准备大量道具,并用大量材 料精心布置情境背景,2.教师搜集了一定信息,准备部分道具,用适量材料简 单布置情境背景,3.教师准备非常少、教师未准备。
学生参与情况包括小组讨论、角色分配、语言表达特点、情绪特点、肢体动 作特点这五点:
小组讨论可分为: 1.热烈讨论角色扮演相关内容并积极练习 2. 讨论角色 扮演相关内容、模仿练习态度较积极3.讨论角色扮演相关内容、模仿练习态度 不积极
角色分配可分为: 1.教师点名分配(按座位/性别),2 学生自己选择,3一 部分教师指定,一部分学生自己选择。
语言流畅性可分为: 1. 语言表达十分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无单词或句子 的语音、语法错误;2. 语言表达基本流畅,语调基本符合语境,无明显单词或 句子的语音、语法错误 3. 语言表达不流畅,无明显语调变化,存在1-5 个单 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错误
情绪特点可分为: 1.情绪饱满,表情丰富,很好地表达出角色情绪特点, 情态完全符合情境特点;2.情绪平静,表情一般,基本表现出角色情绪特点, 情态基本与情境一致;3. 情绪低落,无表情,没有表现出角色情绪特点,情态 与情境不符。
肢体动作特点可分为: 1. 肢体动作丰富,符合角色及情境特点;2. 有适 量肢体动作,基本与角色及与情境一致;3. 无动作,没有表现岀角色及情境特 点。
活动组织情况包括教师作用、语言特点、情绪特点、肢体动作特点。
教师作用可分为:1.充当角色参与表演 2. 旁观评价
语言特点可分为:1.语言表达十分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无单词语音、语法 错误;2.语言表达基本流畅,语调基本符合语境,无明显单词语音、语法错误; 3.语言表达不流畅,无明显语调变化,存在 1-5个单词及语法错误;
情绪特点可分为:1.情绪积极,面带微笑;2.情绪平静,无明显表情;3.情 绪低落,神情严肃;
肢体动作特点可分为:1.肢体动作丰富 2.有适量肢体动作 3.无肢体动作。 活动时长安排分为单组时长和整体时长: 单组时长分为:1.一至二分钟 2.二至四分钟,3.四至六分钟。 整体时长分为:1 至 3 分钟,3 至 6 分钟,6 至 9 分钟,9 至 12 分钟,12 至 15 分钟,15 至 18 分钟,18 至 21 分钟,21 至 24 分钟。
评价情况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可分为:1.学生自评 2.教师评价 3.师生共评 评价内容可分为:1.评价语音、词汇、句型准确度;2.评价情绪特点;3.肢 体动作特点;4 表演内容 5. 整体表演情况
评价方式分为:1.无评价 2.糖果、小贴纸等物质奖励 3.星星、苹果等 图案计分评价 4.语言评价 5.批评或惩罚
五、观察数据统计
本部分主要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 2019 年度 33 节“部级优课” 的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表以及文字转录的形式记录教师及学 生角色扮演活动中的相关表现,将“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活动内容来源、 情境创设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活动参与情况、活动时长安排、教学评价情况这 七个观察点的内容通过《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活动英语观察记录表》进行详细记录, 并将其整理、归纳,并进行相关文字描述。
(一)教学设计理念结果统计
33 节“部级优课”中共有 33 份教学设计,这 33 份教学设计全部都遵循了 新课改理念,同时,还有 13 份教学设计融入英语核心素养理念,其统计结果如 下图所示:
图 3-4 “部级优课”教学设计理念占比统计图
(二)活动内容来源结果统计
通过对 33 节“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数据的整理,共计 156 组角色表 演活动,有 89 组活动内容来自英语教材,有 56 组活动内容为教师自编,11 组 活动内容来自课外读物。角色扮演活动的活动内容来源占比如下图所示:
英语教材 课外读物 教师自编
图 3-5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内容来源占比统计图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在 2019 年度小学英语“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 的课堂运用中,活动内容来源占比最大的为英语教材选项,其比例为 57%;其次 是教师自编,其比例为 36%;课外读物占比稍小,其比例为 7%。
(三)情境创设结果统计
在这33节“部级优课”中,32节课中的道具和情境背景丰富,占比为97%, 有 1节课的道具和情境背景较少,占比为 3%。其占比统计如下图所示:
图 3-6 情境创设情况占比统计图
(四)学生参与情况结果统计
1.小组讨论结果统计
33 节“部级优课”中,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展前,学生共进行相关练习和讨论 38 次。其中,同学们热烈讨论角色扮演相关内容并在讨论时积极模仿练习的次 数为 32 次。同学们讨论角色扮演相关情况并模仿练习,态度较积极的次数为 6 次。同学们讨论角色扮演相关内容不热烈、模仿练习态度不积极的次数为 0 次。 结果如下图所示:
35
30
25
20
15
10
5
0
3-7
2.角色分配结果统计
经过统计,在这 33 节“部级优课”中,共有 156 组角色表演活动。通过对 角色分配情况的观察,其8 组表演的角色分配是由教师指定,142 组表演的角色 是学生自己选择,还有 6组的角色分配是一部分是教师指定,一部分学生自己选 择,其占比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教师指定 学生自己选择 部分教师指定,部分学生自己选择
图 3-8 “部级优课”角色分配情况统计图
3.语言特点结果统计
在这 156组角色扮演活动中,有 148组同学的语言表达十分流畅,语调抑扬 顿挫,无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错误,有 8组同学的语言表达基本流畅,语调 基本符合语境,无明显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错误,语言出现明显错误、卡顿、 忘词的情况为 0,其占比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3-2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语言特点统计表
语言特点 数量
语言表达十分流畅,语调抑扬顿挫 ,无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错误 148
语言表达基本流畅,语调基本符合语境,无明显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
8
错误
语言表达不流畅,无明显语调变化,存在1-5 个单词或句子的语音、语法
0
错误
4.情绪特点结果统计 通过对“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其结果 如下表所示:
表 3-3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情绪状态特点统计表
情绪特点 数量
情绪饱满,表情丰富,很好地表达出角色情绪特点,情态完全符合情 147
境特点
情绪平静,表情一般,基本表现出角色情绪特点,情态基本与情境一 9
致
情绪低落表情,无表情,情态与情境不符 0
5.肢体动作特点结果统计
通过对“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者的肢体动作的观察,其结果如 下表所示:
表 3-4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肢体动作特点统计表
肢体动作特点 数量
肢体动作丰富,符合角色及情境特点 151
有适量肢体动作,基本与角色及与情境特点一致 5
无动作,没有表现出角色及情境特点 0
(五)活动组织情况结果统计
1.教师作用占比统计
观察“部级优课”中教师的活动,有 30 位英语教师充当评委对学生的角色 扮演活动进行点评,其占比为 91%;3 位教师扮演某个角色和学生共同表演,其 占比为 9%,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充当角色参与
表演
9%
旁观评价
91%
充当角色参与表演 旁观评价
图 3-9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教师作用占比统计图
2.教师的语言、情绪、肢体动作特点结果统计
观察 33 节“部级优课”中教师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的语言特点、情绪特点 以及肢体动作特点,可发现这 33 位能做到语言表达十分流畅,语调抑扬顿挫, 无单词语音、语法错误,并且情绪积极、面带微笑,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展过程中, 有着丰富的肢体动作,其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5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教师语言、情绪、肢体动作特点统计表
语言特点 情绪特点 肢体动作特点
语言表达十分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无单词 情绪积极,面带微笑 肢体动作丰富
语音、语法错误
33 33 33
(六)活动时长安排结果统计
通过对 2019年度“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时长的观察,经统计,156 组 角色扮演活动的单组时长均在 2 至 4 分钟以内。33 节“部级优课”中,有 1 节 “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整体时长是在 3至 6分钟,有 2节“部级优课” 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整体时长是在 6至 9分钟,有15 节“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 活动的整体时长在 9 至 12 分钟,有 14 节“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整体时长在 12 至 15 分钟左右,有 1 节“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整体时长是在 18 至 21 分钟。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200
150
100
50
0
图 3-10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单组时长统计图
(七)评价情况结果统计
1.评价主体结果统计
观察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评价主体,在这 156组角色扮演活动中,共有 148组 教学评价,其中有 74 组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主体为教师,其占比为 50%;有 46 组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其占比为 31%;有 28 组角色扮演活动是由 师生共同评价,其占比为 29%。具体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3-12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评价主体占比统计图
观察以上图表数据,占比最多的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价,其次为学生评价,最 后是师生评价。可看出,在“部级优课”中,虽然教师作为活动的评价主体情况 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教师意识到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角色扮 演的效果并给与评价,评价主体较为多元化。
2.评价内容结果统计
观察“部级优课”中的 148 组教学评价内容,评价了扮演者的语音、词汇、 句型准确度的情况出现了 23次,评价扮演者的情绪特点的情况出现了 34次,评 价扮演者的肢体动作特点的次数为21次,评价扮演者的表演内容的次数为32次, 评价整体表演情况的次数为 38次。其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3-13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评价内容统计图
3.评价方式结果统计
观察“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评价方式,可发现在这148 组教学评 价中,有 20组评价中教师给予学生一些糖果或者小贴纸等物质奖励,有 56组是 以星星、苹果等图案的计分评价,还有 72 组是教师以语言方式评价学生表演。 其占比统计如下图所示:
糖果、小贴纸等物质奖励 星星、苹果等图案计分评价 语言评价
图 3-14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评价方式统计图
第四章 “部级优课”统计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 33 节“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来源、 情境创设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排、教学评价情况等 七个方面数据的统计、整理、归纳,总结出 2019 年度小学英语“部级优课”角 色扮演活动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优点和特征。
一、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在“部级优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十分完善,角色扮演活动的设计体 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并创新性地融合英语核 心素养于教学中(表 4-1)。通过对“部级优课”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的简单整理 (表 4-2),可发现,“部级优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注重情境,鼓励自主、合作和 探究。
表 4-1 “部级优课”教学理念统计表
教学理念 数量(节)
传统教学理念 0
新课改理念 33
新课改的基础上融入英语核心素养理论 13
表 4-2“部级优课”教学设计相关内容统计表
胡丽瑾 Unit 4 My home C 三维 歌曲导入、小组讨论描述人物、思维导图(自主探 爱家、爱家
Story time 目标 究)、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人
吴婵娟 Unit 5 Let's eat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视频导入、复习操练、观看视频问题探究(自主探
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小组合
作) 学会分享
康俊华 Unit 6 How do you feel?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视频导入、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 学会发泄情
绪
陈昱颖 Unit 5 Let's eat! C 三维 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小组讨论问题探究、 句型操练 健康饮食
Story time 目标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执教
老师 课例 教学
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教育意义
李栋 Unit 6 How many?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游戏导入、故事跟读、思维导图(自主探究)、角色 扮演(小组合作) 团队合作
尚璐 Unit 6 How do you feel?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视频导入、泛读整体感知(自主探究)、精读角色扮 演(小组合作) 教授阅读策 略
成功=艰苦
董柯邑 Wu Yifan's Day 三维
目标 歌曲导入、创设情境、故事呈现、自主探究、小组活 动、角色扮演 的劳动+正
确的方法+
少说空话
万兴贵 Unit 6 How many?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小组活动、角色扮
演 自信、互帮 互助
张卫卫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视频导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寻读、跟读 体味情绪变 化
刘洋 Recycle 1 三维
目标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感知内容、问题探究(自主探 究)、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自我保护意 识
钱旭佳 Recycle 1 三维
目标 英文歌谣导入、问题探究、歌谣改编、复述故事、听 力训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故事重现(角色扮 演) 感知家人对 自己的爱、 向家人表达 爱
薛永慧 Unit 4 My home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歌曲导入、泛读(自主探究)、图文匹配(小组合 作)跟读模仿、角色扮演 热爱家庭
卫雪 Unit 1 What's he 三维 视频导入、自主探究、创设情境、课文朗读、角色扮 不能以貌取
like? C Story time 目标 演(小组合作) 人
陈飞 Unit 1 What's he 三维 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角色表演(小组合作)、自主 树立正确审
like? C Story time 目标 探究 美观
袁雪 Unit 2 My schoolbag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歌曲导入、自主探究、泛读回答问题、精读角色扮演
(小组合作) 爱上阅读
余斐雯 Recycle 1 Let's spell 三维
目标 歌曲导入、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自主探究)、拼读游 戏(小组合作)、绘本阅读(自主探究)、角色扮演 (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朗读技巧
刘梦晨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熟悉内容、问题探究、结合图片 词汇教学、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描述路线 感受英国城
市文化
谭丽 Unit 5 Let's eat!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游戏导入、创设情境餐厅游戏、问题探究、观看视频 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续编故事、视频观 赏感知进餐文化 进餐礼仪
褚志华 Unit 1 My classroom C Story time 三维
目标 游戏比赛、歌曲熟悉方位词、创设情境熟悉内容、复
习重点单词和句型、泛读问题探究(自主探究)、精 热爱校园、
团队合作与
竞争意识
执教
老师 课例 教学
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教育意义
读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游戏比赛(团队合作)、
日记写作(探究和创新)
刘嫦娟 Unit 6 Happy birthday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问题探究(自主探究)、小组 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了解传统节
日、感恩父 母
朱凤美 Unit 5 All about 四大 图片导入、阅读圈、思维导图(自主探究)、问题探 培养学生思
Strawberries 要素 究(自主合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小组讨论 维品质
周乒 Recycle 1 四大
要素 歌曲导入、泛读整体感知(自主探究)、精读角色扮 演(小组合作)、自主写作 阅读策略、
自主阅读
王琴 Unit 1 My classroom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歌曲导入、创设情境、游戏操练(自主探究)、角色
扮演(小组合作) 面对不经意 的生活体验 宠辱不惊
王一如 Unit 1 C How can I get there?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图片导入、问题回答(自主探究)、故事创编(小组 合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英国文化的
初步了解
唐广新 Unit 6 How many?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英文歌曲导入、自主探究、益智数学题、词汇连线、
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中外优秀文 化,增强文 化自信
朱晓春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视频导入、自由讨论、猜想故事情节(自主探究)、
图片环游、范读(自主探究)、精读角色扮演(小组
合作) 分享意识
于慧敏 Unit 2 My week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小组讨论、观看阅读(自主探究)、朗读和精读、角
色扮演(小组练习) 乐于与人交 往、团结互 助
俞林 Unit 2 My week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歌曲导入、理解故事内容并回答问题(自主探究)、
故事续编(小组合作) 育人目标
高红 Unit 1 What's he like?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活动热身、创设情境、听力训练回答问题、自读课文
回答问题(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小组
合作) 不能以貌取 人
叶小榆 Unit 2 My schoolbag C Story time 四大
要素 歌曲导入、意义操练词组和句型、听力训练回答问题
(自主探究)、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国外家庭相 处模式
华燕波 Recycle 2 Read 四大 话题导入、回答问题(自主探究)、游戏问答、创设 生态环保意 识、热爱劳 动
and act 要素 情境回答问题、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执教
老师 课例 教学
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教育意义
刘宁 Recycle 2 四大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练习句型、思维导图(自主探 动手制作能
要素 究)、头脑风暴复习单词、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力
观察“部级优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角色扮演活动的组织,“部级 优课”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核心理念,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倡导个性化知识生成方式,增强内容的生 活化和综合性。以河南省第一小学卫雪老师的《Unit 1 What's he like? C Story time》 教学设计为例(图4-1),卫雪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强调:在故事语境中,多数 学生能运用单元核心句型“what's he like?”来询问外貌特征;通过让学生分组合 作、自主学习等方法,帮助他们体验故事角色,激发阅读兴趣;通过阅读 Zoom 和 Zip 要迎接新的体育老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每只动物都有优点,了解不以貌 取人的重要性。卫雪老师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 维度,树立三维目标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 能的同时学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卫雪老师在指导学生还 原 Zoom、Zip 以及 Rabbit 的相关动作和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由发 挥,表演整个小故事,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和探究,并通过学生的想 象力,在情境中运用英语描述他人外貌,让学会体会不能以貌取人的思想。整个 教学设计和课堂角色扮演活动组织充分体现了卫雪老师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 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观察“部级优课”教学设计,教师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理 论内容,竭力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观察“部级优课”教学设计理念结果统 计表,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英语教师采用英语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表述教学目 标。同时,在组织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交流,挖 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及文化内容,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在课例《Unit 6 Happy birthday C Story time》中(图4-2),刘嫦娟老师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 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目标为:学生在图片、实物或情 境帮助下运用句型How many 询问年龄并作答,并理解surprise的用法,能
够正确发音;思维品质目标为:学生能用Happy birthday句型向别人表达生日祝 福,通过角色扮演掌握课文语言点并在生活中运用,同时还要学会思考,为什么 Zip说Zoom很老了;文化意识目标为:了解中西方谈论年龄话题的差异,了解 不同国家的幸运数字,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吃长寿面,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父 母的养育之恩;学习能力目标为:学习倾听,学会模仿,通过小组活动学会相互 学习和分享,学会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刘嫦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小 组合作和探究的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及其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这些教学 目标,达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此外,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培养学生 英语核心素养的目标于 2017 年以文件形式首先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发布,小学 阶段暂未有明确官方文件对这块内容提出要求,但是在 2019年的“部级优课” 中,就有十多位教师将该理论融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这说明这些教师十分 关注英语教学中的前沿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紧随时代发展。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在“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内容来源丰富多样(表4-3 ) ,有教师从课 外读物中选择内容作为角色扮演活动的剧本,也有教师改编教材内容,用原有教 材内容基础上拓展作表演内容,极大地吸引学生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表 4-3“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内容选编来源统计表
活动内容选编来源 角色扮演活动数量(组)
英语教材 89
课外读物 11
教师自编 56
合计 156
在“部级优课”中,教师选择课外读物进行科普知识教学,延伸教学内容, 拓展知识广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课例《Unit 5 All about Strawberries》中(见图4-3),东莞外国语学校朱风美教师以Macmillan分级读物 《All about Strawberries》为内容,在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并运用阅读 圈阅读法(Reading Circling)组织学生分角色完成相应任务。本节课中,学生运 用角色扮演活动来完成阅读任务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由于内容较为陌生,学生 非常积极地讨论,并根据选择的角色,完成教师设置任务单上的任务。同时,学 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草莓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并非课本或者绘本小故事,而 是带有科普性质的阅读材料。初始时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朱凤美教师运 用阅读圈和树状思维图的引领下,配合学生的角色扮演,课堂活动层层递进,学 生参与度和参与热情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又发散了学生思维。部 分教学片段如下:
T: Have you finished? Let's come to Part 3-Show time.
Helen: I am a workman, Helen! let me tell the different fruit.No.1 Heart shaped, No.2 runner No.3 Ground, No.4 Bright.
Strawberry: Here
are the key sentences.No.1 Strawberries grow on the strawberry plants, No.2 Long stems called runners grow on the ground, No.3 Strawberries are fruit, No.4 Strawberries are hearted shaped, No.5 There are more 200 seeds on the strawberries are fruit, No.6 Strawberries bright red, No.6 Strawberries are sweet and juicy, No.7 Strawberries' taste is great, No.6 There are fruit, flower, seeds, roots, on the strawberries.
T: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 strawberries are so cute!
在“部级优课”中,教师选择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巩固语音知识,初步感知语 音规则。例如,在余斐雯课例《Recycle 1 Let's spell》(图4-4)中,老师加入了 歌谣《Magic E》绘本阅读及表演内容,通过新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语音知 识,用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巩固本课语音学习重点。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对绘本 故事进行续写,通过扮演歌谣中字母E的各种奇遇,了解E在单词中的中发音 特点。以表演形式初步感知语音规则,是本节课的一大创新点。内容新奇,教学 效果十分显著。部分角色扮演活动教学片段如下:
T: Ok, are you ready? I need four actors or actresses.Come on! I will choose one from each group to have a competition to see which one is better, ok? So that girl, come here.You will read Jan, ok? Maybe this group, maybe you, please.Yeah, come on, you can read Bin and Lin, ok? Ok, that girl, you can read Bob.The last one, you, please, come on.So you are Bub.Clear? Understand? I will read the others, ok? One two three, go!
Magic E: I'm Magic E.I can help my friends.Let me show you.
T: Jan has a cap.But he is sad.
Jan: Emm, how to fly?
Magic E: Let me help you!
T: The cap is a cape now.
Jan: oh, yeah! I can fly!
T: Bin and Lin have a kit.
Bin and Lin: Oh, no! how to fly?
Magic E: Let me help you!
T: The kit is a kite now.
Bin and Lin: Hooray! We are happy! T: Bob has a glob.
Bob: Oops! It's not good!
Magic E: Let me help you!
T: The glob is a globe now!
T: Bub has a tub; he hates the tub.
Magic E: Let me help you!
Ss: The tub is a tube now.
Bub: Hooray! It's really funny!
T: Ok! Big hands! You are so great! Anyone else? You four, come here! You are Jan, you can read Bin and Lin, and you are Bob, I will read the one other. Ok? Come on!
在“部级优课”中,教师串联之前所学知识,在教材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对内容进行了改编或者续编,对以前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例如:在 吴婵娟老师的“部级优课"课例《Unit 5 Let's eat C. Story time》(图4-5、图4- 6、图4 -7、图4 -8)。她在角色扮演活动初期为学生设定的场景是课本内容Zoom 在餐馆点餐,在该教学内容中,Cat角色只作为次要内容,并没有相应的语言和 场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际关系,吴婵娟老师续编故事,让Cat和 Zoom成为主要角色,并设计了 Zoom和Cat分享鱼、Zoom独享鱼的故事情节, 并让学生扮演相应情境。观察该课例中续编故事内容以及学生角色扮演的情况, 学生通过续编的故事,表情生动,肢体动作丰富,表演自然,活灵活现地展现了 分享鱼时Zoom和Cat开心的场景、以及Zoom独享鱼时,Cat生气的状态。同 学们热情高涨,表演生动,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理解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态度表达, 创造性地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表达人物情绪特点,学会用语言表达各种情绪。这 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点餐用语,在吴婵娟老师设计下,学生对学习过的 情绪表达的相关词汇和短语进行了复习,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分享的快乐。教 师的合理设计让学习内容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角色扮演活动达到的效果也是一举 多得。部分续编故事教学片段如下:
T: Now, look! What's the story going on? Meow, sorry, I'm hungry! Let's eat together! Thank you! This's a new story. Can you make a new story? Zoom is happy, Zoom is angry, Zoom is sad. And then? Are you ready? Which group wants to share? This group.
表演内容: Cat 和 Zoom 成为朋友
S1: Hello! I'm Zoom!
S2: Hello! I'm cat!
S3: Hello! I'm the assistant.
Zoom: I'd like some fish, please.
Waiter: Here you are.(端鱼)
Zoom: I'd like some rice, please.
Waiter: Sure.(送米饭)
Zoom: Can I have some Coke, please?
Waiter: Here you are.(递可乐)
Zoom: Can I have some ice cream, please.
Waiter: Here you are.
Zoom: Oh, no! My fish!
Cat: Meow, sorry, I'm hungry!
Zoom: Let's eat together!
Cat &Zoom: Can I have some fish, please?( Zoom 为 Cat 点餐)
Waiter: Here you are.
Zoom: Cat, here you are! Let's be good friends (相互握手)
T: It's not very friendly, yes? Zoom is very very angry. Ok! Good! Cat, stand
up. Maybe you are friendly, Zoom is friendly, too. Ok! Next group, please.
表演内容:Cat和Zoom友好相处、相互分享食物
Zoom: I'd like some fish, please.
Waiter: Here you are.
Zoom: I'd like some rice, please.
Waiter: Sure.
Zoom: Can I have some Coke, please?
Waiter: Here you are.
Zoom: Can I have some ice cream, please.
Waiter: Here you are.
Zoom: Oh, no! My fish!
Cat: Meow, sorry, I'm hungry!
Zoom: OK! You're beautiful and clever.
Waiter: Do you like fish?
Cat: Yes, thank you!
Waiter: Bye!
Cat & Zoom: Goodbye!
T: Oh, they are good friends! Very friendly! I love you! Do you want to be friendly?
Ss: Yes!
T: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Clap for yourself!
Step-t-拒屣進伸
续编故事;
1、 师生示范。
师生三人按着Oh. iw! My尿川示范表演,文本如下;
Zoom: Oh. no! My fish!
Cat: Mew! Sony I'm hungry!
Zoom Ha! Let's eat together!
Cat: Thank you!
2.引导学生创编:
T: If you are Zoom, you are sad.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Zoom: No! Bad cat! ...
T; If you are Zoom, you are angry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Zoom: Go away! You! Car! ...
T: If you axe Zoom, you are happy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Zcxmxi: Let's eat together! /LetS stare!(咱们•享电!)...
1) Group work 一
2) Report.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三人的示范,以及教师的步步引导,学生的思路打开,
创编故爭的兴趣高涨;通过小组合作,各小组故事续钿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推
向高)
三、情境创设复合多元
在“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创设十分丰富,道具背景等元素新 奇有趣,这说明教师注重活动情境创设,积极主动搜集信息,运用大量道具和材 料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表 4-4)。
表4-4活动情境创设情况统计表
情境创设情况 数量(节)
积极布置 32
简单布置 1
不布置 0
合计 33
“部级优课”中,非常多的教师十分重视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布置,从课堂 环境和学生心理上打造出相关情境,增强活动趣味性和真实性,让学生更容易融 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去。例如,十堰市柳林小学吴婵娟老师在课例《Unit 5 Let's eat C. Story time》 (图 4-9)中,通过各种食物黑板贴、卡通画等内容刺激学生感 官,吸引学生兴趣,创设更多丰富多彩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境、语义,为教 学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该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跟故事相关的卡通食物贴纸,如鱼、 冰激凌、鸡蛋、米饭、面包等图案,黑板上也画上跟故事情节相关的卡通画;同 时,教师制作故事情节语句卡片,贴在黑板上提示学生相应的故事情节。她为学 生制作了 Zoom和猫的卡通人物帽,并搬来一张课桌扮演餐馆的点餐台。当学生 进行表演时,扮演者头戴卡通人物帽,一位同学站在点餐台扮演服务员,手里拿 着各种食物的图片,一人扮演Zoom点餐,一位同学躲在讲台旁扮演准备偷鱼的 猫。由此可见,吴婵娟教师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之前,仔细研读教材,熟悉活动 内容,并准备了大量的道具和材料布置教室,同时又为学生准备卡通人物帽,组 织学生角色扮演,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气氛热烈,这些情境元素 的加入帮助学生理解角色特点和情境内容,将Zoom和猫的神情、肢体动作表现 得真实有趣,课堂教学积极活跃,学生语言运用和学习兴致高涨。
“部级优课”中,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元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的语言 知识点,通过视觉等方面的刺激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内容。例如,在甘 肃省第一小学张卫卫老师的《Unit 6 In a nature park C Story time》课例中(图 4-10),张卫卫老师通过道具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方位介词in、on的用法。学 生通过扮演小蜜蜂bee飞来飞去的场景,通过实物场景小蜜蜂落下的位置帮助学 生理解 in、 on 在表达落在不同位置时的区别,通过这样一种真实场景的还原,
轻而易举地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难题。对学生而言,教师告知 in 表示物体内部, on 指物体表面,往往会产生记忆上的混淆,但是学生自己表演出来的场景则利 于加深学生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场景式的知识更容易停留在学生大脑中。
四、学生参与积极主动
在“部级优课”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得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去,态度 十分积极、气氛十分热烈,极大地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义,提高学生的交际 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管是在小组讨论练习还是选择角色时,学生都能以 饱满的热情、热烈的状态去面对;在表演时,熟练运用英语表达角色扮演的内容, 熟练掌握该情节背景中的单词和语句,语调也符合情境和角色特点;情绪饱满, 表情丰富,很好地表达出角色情绪特点,情感表达十分到位;肢体动作丰富,符 合角色及情境特点。
在“部级优课”中,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和模拟练习时氛围热烈,帮助学生理 解剧本内容,提高后续表演效果(表 4-5)。例如在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王一如老 师课例《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C Storytime》(图4-11)中,学生讨论和模拟 练习英文对话声音洪亮,组内互动交流频繁,在讨论过程中,有很多同学都站起 来模仿对话中的一些动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模拟角 色扮演的对话、神情,讨论氛围非常热烈。同时,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巡视, 对讨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会停下来和学生交流,并给与相关的指导,在后续地表 演活动中,角色扮演活动表演的效果十分突出。
表 4-5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情况统计表
观察角度 讨论气氛 数量(组)
讨论、练习气氛积极 32
小组讨论 讨论、练习气氛较积极 6
讨论、练习气氛不积极 0
合计 38
在“部级优课”中,教师愿意给学生自主选择角色的机会,让他们选择自己 擅长或喜爱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渴望在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喜欢用这种形式提升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表4-6)。例如,在水城县第二小学刘嫦娟教师《Unit 6 Happy birthday C Story time》课例(图4-12)中,刘嫦娟老师组织角色扮演活 动时,班里的每个同学都积极举手,希望能够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甚至有的 学生在表演过后,还想再扮演其他角色。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 跃。
表 4-6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角色选择方式统计表
观察角度 角色选择方式 数量(组)
教师指定 8
角色分配 学生自己选择 142
部分教师指定、部分学生选择 6
合计 156
图4-12刘嫦娟课例《Unit 6 Happy birthday C Story time》角色选择
“部级优课”中,学生的语音、语调运用准确,角色的语言特点十分鲜明, 学生在情境中对语言的理解很到位,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特色,提高交际能力(表 4-7)。比如,在浙江省柯区中国轻纺城小学王琴老师《Unit 1 My classroom C Story time》课例中(图4-13),学生的语言表达十分流畅,疑问句“Where is it now ?” 的升降调运用很准确,同时在扮演中发出小蜜蜂嗡嗡叫的声音,整个表演状态十 分俏皮可爱。更为有趣的是, Zip 扮演者在强调他指的是黑板而不是小蜜蜂时, “No”这个否定词语气很重,具有感染力,整个表演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对词义 的理解很到位,氛围感十足。而来自河南省金水区优胜路小学的一名小男生在扮
演《Unit 2 My week C Story time》中的Zoom时,特意把加粗嗓音,突出Zoom 声音低沉浑厚的特点,学生对男性声音理解也十分准确。
表 4-7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语言特点统计表
观察角度 语言特点 数量(组)
十分流畅、完全符合 148
语言特点 基本流畅、基本符合 8
不流畅、忘词、卡顿、有错误 0
合计 156
图 4-13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语言运用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的情绪表达十分饱满,角色的情绪特点 十分突出,学生在情境中对角色的情绪变化有深刻理解,对事件的发展有独特感 受,提高学生随机应变能力(表4-8)。以山东省济南市行知小学唐广新老师《Unit 6 How many? C Story time》为例(图4-14),在课堂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Zoom 扮演者表演在表述“Wow! So many apples! Let's have a race!”时张大嘴巴,声音洪 亮,同时张开双手,做出十分吃惊的表情,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的Zoom的看到 苹果时的惊喜和开心之情,表情管理十分到位。而另一组扮演Zip的同学在回答 “Good idea!"时声音激昂高亢,笑容满面,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现场气氛一下 子就变得活泼欢快。尤其是剧情最后,Zoom只摘到了 3个苹果,Zoom扮演者 神情诅丧,声音低沉,没能获得比赛最终胜利的遗憾之情立马就被扮演者演绎出 来。整体表演气氛热烈,学生们不仅将剧情演绎很到位,同时还在具体情境中对 数字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表 4-8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情绪特点统计表
观察角度 情绪特点 数量(组)
情绪饱满 147
情绪特点 情绪平静 9
情绪不符合情境 0
合计 156
图4-14唐广新课例《Unit 6 How many? C Story time》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情绪特点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不仅利用角色扮演的动作理解情境, 并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单词的意义,将单词的表面含义同具体情境相 结合(表4-9)。舟山市南海实验小学董柯邑老师《Wu Yifan's Day》课例中
(图 4-15),学生肢体动作丰富,创设性强,很好地表现情境内容。吴一凡的 妈妈在体现“ Oh, I feel bad "的状态时,头靠椅背,假装很难受的样子,吴一凡 扮演者在表演“You need drink some water "时做出了端水的动作,并递给妈妈 扮演者,同时小狗扮演者手放前方,一边跑一边假装汪汪叫,机器人Robin扮 演者在表演 “I don't like you! You are so dirty! Go! Go! Go away! ” 时,该扮演者 做出了用手推走小狗扮演者的动作,同时还模仿机器人走路步伐,整个表演场 景真实还原了对话要求,情境真实、生动。
表 4-9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肢体动作特点统计表
观察角度 肢体动作特点 数量(组)
动作丰富 151
动作少量 5
肢体动作特点 无动作 0
合计 156
图4-15董柯邑课例《Wu Yifan's Day》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肢体动作表现
五、活动组织规范得体
观察“部级优课”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言行,角色扮演活动组织规范得 体。在指导示范、活动衔接和教学评价时,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情态都能帮 助学生理解语境,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活动,合理组织活动衔接,提高教学效果。
表 4-10 “部级优课”活动组织情况统计
观察角度 特点 数量(节)
教师作用 充当角色参与表演 3
旁观评价 30
合计 33
十分流畅、完全符合 33
语言特点 基本流畅、基本符合 0
不流畅、忘词、卡顿、有错误 0
合计 33
情绪饱满 33
情绪特点 情绪平静 0
情绪不符合情境 0
合计 33
动作丰富 33
肢体动作特 动作少量 0
点 无动作 0
合计 33
在“部级优课”中,教师语言、情态、和肢体动作对学生的引导性和示范
性十分突出,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表演(图 4-16)。例如,前文中提到的吴婵
娟老师在扮演偷鱼的小黑猫时,很好得表现了小黑猫头鱼吃小心翼翼的神情, 以及在准备偷鱼前神情严肃、蹑手蹑脚的表情,在偷鱼时东张西望、神情紧 张,吃到鱼后心满意足,还偷偷笑了。在这个故事情节中,同学们和其他小组 成员在吴老师的示范下,学会用神情表现角色特点,将单词“sad、happy、 angry”同表情相结合,将角色扮演和语言的学习与应用充分结合。同学们不仅 仅是在表演,而是在表演中加深对用餐语和“Can I have some ? ”句型的理解
和应用。同时,在课例《Unit 2 My week C Story time》,俞林老师在示范Zip的 语句 “I'm sorry, Zoom. We don't have enough money ”时放低声音,体现
Zip因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足球的抱歉之情;在示范Zoom的语句“Oh, no!”时,于 慧敏老师加重嗓音和语调,在“No”这个单词上加重语气,力求表现出Zoom 听到买不了足球后沮丧和郁闷之情。于慧敏老师希望学生在运用语句时能够模 拟角色的情绪,而不是干巴巴的念句子,从而将购买东西的英文短句和具体的 情境相结合。教师通过示范模仿帮助学生表现角色特点和情境内容,有利于帮 助学生后续表演,组织角色扮演各部分情节得体、规范,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图 4-16 部分“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教师语言、情绪、肢体动作的指导和示范
“部级优课”教师在活动衔接中的语言、动作和情态也十分得体,既能对 上一组同学做出评价,又能积极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在小组之间的相 互衔接时,先评价上一组的表演,再积极引导下一组同学上讲台进行角色扮 演。例如,在课例《Unit 6 In a nature park C Story time》中,朱晓春老师先评价 上一组同学的表演 “Well done! Zoom is very sad, yes? Ok! Thank you! ”,并组织 下一小组展开表演“ How about you four? Have a try! Yes! ”这说明朱晓春老师 的活动组织能力很强,能够做好上一组活动和下一组表演之间的衔接,照顾到 参与表演的每组同学。
六、时长安排合理妥当
在“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时长安排合理,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角色 扮演活动,把握好教学环节,有效锻炼学生口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课 堂整体教学效率。观察“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时长安排(表4-11),绝大 部分老师都将课堂角色扮演活动的单组时长在2至4分钟左右,观察“部级优 课”角色扮演活动,整体活动的时间长度也多在10分钟到12分钟左右。
表 4-11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时长统计表
观察角度 时长安排(分钟) 数量(组/节)
0-2 分钟 0
单组时长 2-4 分钟 156 组
4-6 分钟 0
合计 156 组
1-3 分钟 0
3-6 分钟 1节
6-9 分钟 2节
整体时长 9-12 分钟 15 节
12-15 分钟 14 节
15-18 分钟 0
18-21 分钟 1节
21-24 分钟 0
合计 33节
首先,单组活动的时长尽量控制在3分钟左右。适宜的活动时长不仅能够 让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能对内容做相应的补充表演,添 加适当的肢体动作和情态表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情境内容,达到锻炼学 生英语口语的目的。
其次,整体活动时长控制在十一二分钟左右,不会过长占用课堂时间,耽 误其他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
再次,适宜的时间长度内,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表演活动,让更多同学参 与到表演活动中去,达到让班内的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到提升语言能力和交际能 力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小主人。
七、教学评价全面客观
在“部级优课”中,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 有师生共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仅为教师,学生参与活动评 价的课例也很多;不仅仅评价扮演者的单词、句型,还评价了表演者的情绪、肢 体动作等内容,非常有针对性;有以糖果等物品奖励学生的,有把磁力贴贴在黑 板画好的苹果树或者桃子树上,也有用语言评价学生表演的。
(一)“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评价主体多元
在“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中,评价主体并不局限于教师,有非常多的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角色扮演的效果并给与评价,评 价主体较为多元化(表4-12)。例如,卫雪老师在课例《Unit 1 What's he like? C Story time》中采取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表4-13),对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进行 点评。郑州市金水区第一小学的尚璐老师在课例《Unit 1 What's he like? C Story time》中让学生参与评价(表4-14),她在每一组表演之后,她会问学生“How many stars can they get?”,和讲台下的同学们共同评价。还有教师让表演者自己 去评价(表4-15),例如广州省柳州市东环路小学的叶小榆在课例《Unit 2 My schoolbag C Story time》中问 Zoom 扮演者 “Well,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erformance",这是让学生自己反思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表 4-12 角色扮演活动教学评价主体统计表
评价主体 数量(组)
教师评价 74
学生评价 46
师、生共评 28
合计 148
表 4-13“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部分教师评价记录表
执教 评价
课例 评价内容
老师 主体
T: Ok, very good! Thank you! Go back to your seats. And next
《Unit 1 group. Ok, this group, come here! Zip? Zoom? Rabbit? Do you need
What's he football?
教师
卫雪 like? C T: Yeah, very interesting. Ok, start, here is the football. Ok, start, 评价
Story T: Ok, very good! Thank you! The last group, who wants to try? You,
time》 please, come here. Ok, start!
T: Your new PE teacher is very funny, right? Ok, thank you!
表4-14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部分师、生评价记录表
执教
课例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老师
T: Ok, very good! How many stars for team 1? I think four stars. Ok, next group.
T: How many stars can they get? Five stars or four?
Ss: Four.
T: Ok, four. Group1 and Group2, pay attention to this- watch, not which, ok, next group.
T: Ok, very good. How many stars? 《Unit 1 What's he 尚璐 师、生共 Ss: Five.
like? C Story time》
评 T: ok, they can get five. Next group .
T: Ok, thank you! Take a deep breath, I'm still waiting. How many stars?
Ss: Three,
T: Ok, never mind, three is ok. next group. Who wants to try? Your group, please.
T: Ok!Zoom, act very good! Group 5, four stars. The winner is Group 3.
表4-15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部分学生评价记录表
执教 评价
课例 评价内容
老师 主体
T: Ok,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performance? Good great or perfect? Ss: Perfect!
T: Ok, why? Why do you think they are perfect? Hu Shengbo, please. Hu Shengbo: 他们的英语读得很流利,动作也做得非常好。
T: Ok,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 So you can read the sentence fluently and loudly, but you should be more dramatically, ok? Anything else? You!
S:我认为他们的道具准备的非常好,我觉得他们的脸上缺一点表
情。
学生 T: Ok, good job! You've prepared very well, but you need more
评价 expressions, ok? Anyone else? Ok, you!
S: 我觉得他们的声音响亮,英语流利,而且表情也做到位了,但
是,我觉得他们的动作要再大方一些,而且,他们的表情要更到 位,更加夸张,让我们看出来。
T: Ok, very good! 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So you can read the sentences more loudly, and put more emotion, ok?! Very good! Thank you, go back to your seats!
T: Now, show time, who can try? Ok! Cici, come here. Introduce yourself at first.
T: Ok, Zoo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performance? Good great or perfect?
Zoom: En , maybe perfect!
《Unit 2 My 表演
叶小 T: Ok, very good, your pronunciation is pretty good! Ok! Say thank you,
schoolbag C 者评
榆 please.
Story time》 价
Zoom & Mother: Thank you!
T: Thank you! Go back to your seats! Their pronunciation is pretty good, so they can get three.
T: Ok,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performance? Good great or perfect?
《Unit 2 My Ss: Perfect!
叶小 学生
schoolbag C T: Ok, perfect! Thank you!
榆 评价
Story time》 Zoom & Mother: Thank you!
T: Excellent! Ok, all of you did a good job!
(二)“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评价内容多样
在“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中,有非常多的教师关注细节,能够从具体 某一个角度去评价角色扮演的相关情况,关注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而不是关注某个点去评价(表4-16,表4-17)。
有从语音、词汇、句型的准确度这一角度评价角色扮演活动的。例如,山 西省孝义市崇文街小学的薛永惠老师在学生结束角色扮演活动后说到“Pay attention to these sentences:Let's change our glasses;I can see now;Me too” ,这 是因为学生在表演时这些语句掌握地不是很好,个别单词的发音出现了错误, 因此,老师重新示范了这几句话的读法,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语句的正确读 法。
有从扮演者表现出的情绪特点去评价角色扮演活动的。例如,河南省郑州 市金水区的于慧敏老师在课例《U nit 2 My week C Story time》评价学生的表演 时说到“You can add your own emotion"并做出示范。她在示范Zip的语句
“I'm sorry, Zoom. We don't have enough money"时放低声音,体现 Zip 因没 有足够的钱购买足球的抱歉之情。
也有教师从表演者的肢体动作特点去评价角色扮演活动的,帮助学生更好 理解情境和语义,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 学吴婵娟老师在课例《U nit 5 Let's eat C Story time》中,评价学生表演说到
“Good job! Zoom is very angry, right?",同时还模仿该组同学生气时和猫张牙舞 爪打架的动作,吴老师认为Zoom和猫的扮演者利用他们的肢体动作表现出角 色间因抢鱼而吵架的场景,十分生动。
还有教师从表演的内容情节去评价角色扮演活动。例如:浙江省奉化市溪 口镇中心小学的俞林老师在课例《U nit 2 My week C Story time》中引导学生想 象Zoom因没钱买不到足球很沮丧时Zip时如何安慰他的。当其中一组同学表 演后,俞林老师夸奖了该组同学并说到“I know Zoom likes ice cream. Ice cream, come on! Football, Bye-bye!"俞林老师希望鼓励同学结合情景想象出更多 内容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表 4-16 角色扮演活动教学评价内容统计表
评价内容 数量(组)
语音、词汇、句型准确度 23
情绪特点 34
肢体动作特点 21
表演内容 32
整体表演情况 38
合计 148
表4-17 “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部分教学评价内容统计表
执教老师 课例 评价内容 评价语言
三)“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部级优课”教师较为注重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去指导和鼓励学生(表 4-18,
图4-17)。例如来自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三小学的万兴贵老师在课例《Unit 6 How many? C Story time》中给了其中一组同学表演三颗星的奖励。在浙江省安 吉县第三小学陈飞老师《What's he like? C Story time》课例中,在同学表演结束 后说:“Super! You're great!”这是以语言方式进行的评价。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户
远寨小学张岚老师《Recycle 1 Read aloud》课例中,张老师在每组同学表演结束 后,给学生一张奖励卡,学生在课后可以找老师换取其他奖励,这是以代币奖励 的方式鼓励学生进步。
表4-18角色扮演活动教学评价方式统计表
观察角度 数量(组)
无评价 8
糖果、 小贴纸等物质奖励 20
星星、 苹果等图案计分评价 56
语言评价 72
批评或惩罚 0
合计 156
图 4-17“部级优课”角色扮演活动部分评价方式
第五章 优化小学英语常态课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的
建议
通过对“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特点的分析,可发现,“部级优课”角色 扮演活动效果突出,对常态课教学中组织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有重要参考价值。 因此,就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来源、情境创设、学生参与、 活动组织、活动时长安排以及教学评价七个维度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学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
学生是具体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过程 中,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以促进学生终身发 展。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运用和理解,而且要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与创新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活动,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 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表演。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必须使学生对活动内容产 生兴趣,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根据活动内容的设 计,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勤探索表演内容和表达形式,在具体情境中对 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 欲和创造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育学生终身发展的 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在语言能力方面,小学英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大胆 调整和取舍,挖掘教材中最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部分,着重向学生传授,帮助 学生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在角色扮演活动 背景、语境、主题中有效融入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以合作、表演的方式学 习语言,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能力方面,英语教师要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 知识和理解有困难的内容,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对语言学习存在困难部分进行有 效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手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 式进行表演,探究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 力。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为导向 的语言环境,在角色扮演时,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任务难度设置要求, 教师应设置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思维品质方面,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有针对性地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教师应基于整体引导学生对英语语言进行认知和掌握。 例如,词汇学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学习具有相同特点的词汇,培 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能力。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时,教师要注重头脑风暴 的运用,对可能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在文化品格方面,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内容,适当补充相应的文化知识 并展开讲解。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中西方交流差异等较为简单的文化 比较;教师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时,加深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树立民族自 信心及文化自豪感。同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感悟。
二、开发资源,拓展角色扮演活动内容
(一)深度挖掘教材,串联已学知识
经分析,角色扮演活动内容的选择对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效果是连续性的, 它会影响学生后续的讨论情况和表演情况。正如前面观察数据和分析原因部分所 言,如果角色扮演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学生过于熟悉,小组讨论练习的时候缺 乏热情,表演的时候没有激情,教师给予评价反馈的时候没有动力改进。那么我 们就不能说角色扮演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应该 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发展空间。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如果扮演的内容都来自于课本 或者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这对于学生而言,还在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之 内,并不能达到提升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从内容上增加新意,深度挖掘教材,串 联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改编或续编教材原有内容,开发出更有新意的内容。从“部 级优课”教学视频中可以发现,根据改编或者续编课本内容作为角色扮演活动的 剧本,学生开展活动较为顺利,效果很突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参与也十 分积极,接受度很高。因此教师可以相应地对课本或者教材内容进行改编或者续 编,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表演。这样,表演内容既有一定的延伸,拓展 了学生学习的知识,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增加了表演的趣味,同时学生表演起来 也不会很困难,知识理解也更容易。
(二)丰富教师专业知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拓展角色扮演活动内容和情境,教师应阅读更多书籍,利用丰富的网络课 程资源,或者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专业技能,提 升自我专业化发展。教师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应多从课外选择相 同功能或话题的情境内容,或者寻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的分级阅读绘 本,拓展学生语言运用的场景和情境。丰富角色扮演活动内容,让学生的语言运 用更加生活化、多样化。正如“部级优课”课例那样,从教材以外选取内容,不 以教材原有设定内容作为角色扮演活动内容。“部级优课”教师将课外阅读绘本 中的科普知识作为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来源,虽然难度较高,但非常适合高年级 的小学生,针对较低学段学生,同样可以选择来自其他英语绘本或者课外资源中 同话题的内容作为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这样,学生既不会对表演的内容感到很 陌生,产生完成任务很难的感觉,又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语言的 能力,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语言知识并熟练运用。
三、推陈出新,丰富角色扮演活动情境
(一)转变思想,淡化常态课和公开课界限
教师要在思想上淡化常态课和公开课界限。通过和实习学校英语教学小组教 师的沟通和交流,会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并不是公开课,所以不会准备情境 素材。这就反映出,教师知道情境素材的重要性,知道通过情境素材内容的准备, 学生能够更加融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去,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效果会更好,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授课老师却不愿意在常态课教学中准备更多情境素材。现在一直 都在强调落实素质教育和英语核心素养,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将平平淡淡教学的常 态课堂变成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课堂。因此,教师 要转变思想,丰富课堂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小学生生活。
(二)师生合作,共同创造情境素材
师、生合作,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素材的制作。角色扮演活动的很多情境素材 是一些卡通头环、卡通图片以及英文短句对话内容的黑板贴,这些内容完全可以 让学生参与进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小学生十分喜爱这些五颜六色的手工 内容和可爱的卡通图画,教师和学生提前沟通好需要使用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自 己动手画,动手制作英语短句卡片,既减少教师劳动量,减轻教师负担;又能提 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美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让学生对剧 本内容更加熟悉,产生亲切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随后的表演活动中去。学 生自己动手制作了课堂教学素材,学生就更想展示自己的作品,表演的时候也更 加积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合理选择辅助教学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的合理应用能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有趣,多媒体鲜 活的故事场景内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资源把角色扮演活动的场景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突出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复述,而是生动活泼的语言学习过程。角色 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内容,刺激学生感官,在学生心理留 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情境内容,强化语义理解,辅助学生表演。灵活巧妙 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形容词、动词短语时,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看向多媒体屏幕的内容图片,让 学生仔细观察,开动脑筋,把记忆与视觉刺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和谐 的语言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情景,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四、积极引导,拓展角色扮演表演层次
角色扮演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情境性和交际性,即:在情境中理解所学知识 的意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展示出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角色扮 演活动内容的情境性,让知识融入到活动情境中去,不能让教师或者学生打着角 色扮演的名号朗读或者背诵对话内容。
(一)发挥小组讨论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活动内容
小组讨论是角色扮演活动的先行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了解内容,选择 角色并进行练习。在该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该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指导并师 范学生如何呈现角色扮演的情境内容。如: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呈现角色的心情和 状态,用肢体动作去表现一些动词的含义,和同学合作从而更好地还原对话内容, 借助准备好的素材让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真实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环 节做出示范并引导学生呈现出来。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宜角色,发挥学生自主性,让课堂成为多数学生参与 的课堂。有些学生外向活泼,喜欢在人前表现自我,有些学生较为内向文静,可 能怯于在多数人面前进行角色扮演,这是由个体性格差异造成的,教师对于不同 性格学生,应该共同关注,积极引导。对于性格内向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鼓 励,主动给予他们表演机会,鼓励学生。对于那些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鼓励他 们发散思维,探索更多表演形式和内容,探索更多情境,同时,让他们带动缺乏 表演勇气的学生共同参与表演活动。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让具有不同性格特点的 学生都能选择适宜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励更多学生 在课堂中运用语言。
五、师生共演,强化活动情境内容理解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性地位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积极 引导学生表演,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表演的主体。同时,根据预 设的活动内容,进行探究和表演,要帮助学生融入情境,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 彰显角色特点,让表演成为有思想、有意义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尽情展 示自己的想法。教师加强引导学生多思考、勤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在情景中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激起他 们强烈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的动机。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实 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用指导、示范性的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情境内容
教师可以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表演带动其他学生丰富角色情 境,创造更多表演可能。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内容的 对其他同学表演是一种指导和示范,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示范和指导内容对情境内 容有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加强学生记忆,学生的表演更生动、形象,气氛更加 活跃。
六、合理安排,设计适宜表演活动时长
合理的活动时长不仅能够让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活动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 更好理解情境内容,达到运用语言目的,还能让多数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成 为课堂的小主人。角色扮演活动时间过短,容易流于形式,变成对话诵读形式 的表演,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时间过长易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的展开,耽误 课堂整体教学进度。根据“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动的相关分析,教师应合 理安排角色扮演活动,将活动整体时长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之内。这样一个区 间范围既能够发挥角色扮演最大作用,又不会影响其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同 时,学生经历在上一个环节的学习,思维已有些疲惫,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让学生的精神得到缓解和释放,紧张的状态得以放松, 通过交替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七、优化评价,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角色扮演活动的教学评价应该 帮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保持英 语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评价应以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目的,充分考虑学生过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采取积极、 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支持学生的语言学习。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评 价活动中去。评价主体不能仅以教师为主,通过研究发现,在角色扮演活动展开 过程中,授课教师往往会从学生表演的好坏去发现,从教学效果的角度去评价学 生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可以直接点明学生表现的好坏,只有单一主体的评 价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和考试一样的,形成心理上的压迫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首先,同龄人会有新奇内容的观察, 学生和教师立场不同,评价的角度也会不同,学生能够感受不同视角内容。对表 演者而言,来自同龄人的激励更能够激励学生自豪感,增强语言学习自信心。其 次,让台下学生给予反馈,能够督促未参与表演学生更加关注教学活动,减少注 意力分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的参与度。再次,还可以 让表演者自评,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表演者在自评的过 程中认识自己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 不足。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学的评价激励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多种评价方式共同作用。教师在角 色扮演活动中多采用语言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司空见惯,学 生产生一定的免疫后,不是很重视教师的语言鼓励。因此,在角色扮演活动中, 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物质奖励,丰富评价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进步的动力。 观察“部级优课”中一些授课教师的做法,有部分教师是以积分卡的形式鼓励学 生,有教师是以棒棒糖或者小贴纸形式评价学生表演。这些物质奖励易于操作, 形式简便,对于小学生,具有较好的鼓励和激励作用,物质奖励更能够激励学生 进步,渴望获取更多奖励,但物质奖励不可频繁和易于获取,这样学生进步动力 不足,反而作用较小。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档案袋,每一次活动后,由学生或 教师进行评价,关注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进步。
(三)评价内容多样化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情感 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2: 34.]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 针对角色扮演活动评价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表现为主要内容,随着新 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内容也应丰富多样、注重学生的发 展。
因此,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表演的多方面内容,比如小组合 作、角色情绪、情境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可以 进行评价的,教师不能一味以学生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判 断教学效果,或者在评价过程中,尽量避免整体评价学生表演的情况,这样的评 价内容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是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本文选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 2019 年度小学英语“部级优课” 中的角色扮演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课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进 行观察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交际教学法理论、核心素养理论指导下,参照课 堂观察 LICC 范式及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对“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活 动的剧本选编来源、情境创设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 排、教学评价情况七个观察点内容进行观察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本章内容 就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发现、研究不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究发现
在本研究中,主要从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来源、情境创设情况、学 生参与情况、活动组织情况、活动时长安排、教学评价情况七个方面内容观察研 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部级优课”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设计理念科 学创新,角色扮演活动利于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能力;(2)活动内容丰富多 样,极大地吸引学生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3)情境创设复合多元,教师十 分很重视角色扮演活动的情境布置;(4)学生参与积极主动,学生的交际能力和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5)活动组织科学规范,教师的语言、肢体 动作、情态都能帮助学生理解语境,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6)活动时长安排合理,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活动,把握好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7)教学评价全面客观。评价主体多元,师生共同参与; 评价内容多样,非常有针对性;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激励学生进步。
针对研究统计结果,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议:(1)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 学设计理念;(2)开发课程资源,拓展角色扮演活动内容;(3)推陈出新,丰富 角色扮演活动情境;(4)积极引导,拓展角色扮演活动表演层次;(5)师生共演, 强化活动情境内容理解;(6)合理安排,设计适宜表演活动时长;(7)优化评价, 处理好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二、研究不足
受时间和作者知识、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 层次,出现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受学术理论研究水平限制,对 33 节 2019 年度“部级优课”课堂角 色扮演活动的观察角度不全面。本文主要以课堂观察法对相关教师视频资料进行 研究,内容浅显,观察视角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虽然参考之前学者关于角色扮演 活动的相关内容,但是观察角度依然存在部分不足。
其次,“部级优课”不全是优点,还存在些许缺点,然而在观察时,为更好 地挖掘岀它的指导意义,缩小其缺点。例如,“部级优课”中角色扮演的评价环 节还是稍显薄弱,教师关注的是那些易于观察的显性特征,如,语言、情绪、肢 体动作等内容,而隐形特征——团队合作,在无意间被教师忽略了。角色扮演是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团队合作是角色扮演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观察“部 级优课”中教师针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并没有教师针对这方面进行评价,这 是在经过观察后,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同时,总体上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 内容非常丰富,但是聚焦到每个教师身上,教师的评价语言风格较为固定,评价 语言固定在"wonderful、prefect、great"这几个评价语中,如果这位教师爱用"Good job!”评价,她的评价语言就总是“Good job!”。这也是我们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改 进的。
最后,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学术研究理论能力有限,对课堂 观察缺乏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理论了解,总结岀的结论和建议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和理论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本文研究33 节“部级优 课”角色扮演活动相关内容,并提岀相关建议,这些建议能否得到小学英语老师 认可,在小学英语学科中落实,教师能否接纳这些建议,建议的可行性还还需进 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著作: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08.
[2]劳伦斯•马奇,布伦达•迈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六部走向成功[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 2011. 04.
[3]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
[4]崔允漷,沈毅,吴江林等.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2[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3. 04.
[5]文秋芳,韩少杰.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06.
[6]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03.
[7]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08.
[8](美)特纳(Torner, J. H);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 1987. 08.
[9](美)欧文•戈夫曼;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 1989. 06.
[10]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07.
[11](德)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12.
[12]李文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2.
[13] 刘嗣.国剧角色和人物旦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04.
[14] 刘嗣.国剧角色和人物末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04.
[15] 刘嗣.国剧角色和人物生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04.
[16] 刘嗣.国剧角色和人物净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04.
[17]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05.
[1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07.
[19]程晓堂.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 01.
[20]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Richard, J. &Rodgers, T. (1986)Approach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期刊:
[1]吴美华.以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为例[J].教师博览,2020,10(33): 27-28.
[2]杜占元.深化应用 融合创新 为实现“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良好开局做出贡献——在“一 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国家级培训暨2016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中 国电化教育, 2016(06): 1-6.
[3]甄暾.献礼建国70周年特别策划[J].电化教育研究,2019, 40(07): 2+129.
[4]邹燕薰.角色扮演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1992(04): 15.
[5]叶倩,夏春云.角色扮演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1): 53-54.
[6]刘英,季方萍.谈谈角色扮演法在成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2(05): 29-30.
[7]王重力,秦君怡.用“角色扮演”方式活跃禁毒教育的课堂教学[J].生物学通报,1998(03):
3-5.
[8]梁志国.浅议角色扮演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2004(12): 39-41.
[9]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06): 28-31+52.
[10]邓小秋.试论外语文化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J].教学与管理,2007(03): 121-122.
[11]贺宇涛,靳哲.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28(35): 62-63.
[12]陈静,李建宁.角色扮演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 实践, 2013, 33(21): 62-64.
[13]辛涛,姜宇,林崇德,师保国,刘霞.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 国教育学刊, 2016(06): 3-7+28.
[14]严厚明,戴军.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法[J].教学与管理,2009(34):62.
[15]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中国外语教育,2018, 11(02): 11-19+84.
[16]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03):
4-8.
[17]Moreno J L. Psychodrama and group psychotherapy[J]. Sociometry, 1946, 9(2/3): 249253.
[18]Kay L W. Role-Playing as a Teaching Aid-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J]. Sociometry, 1947, 10(2): 165-167.
[19]Kay L W. Role-playing as a teaching aid[J]. Sociometry, 1946, 9(2/3): 263-274.
[20]Chesler M, Fox R. Role-playing methods in the classroom[J]. 1966.
[21]Gray C. Jamaican English—A Report of a Pilot Experiment in Remedial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Role-Playing and Dialogues[J]. Caribbean Quarterly, 1971, 17(2): 25-35.
[22]Cline D W, Garrard J N. A medical interviewing course: Objectives, techniques, and assess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73, 130(5): 574-578.
[23]Signell K A. An interaction method of teaching consultation: Role-playing[J].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1974, 10(2): 205-215.
[24]Levine N R. Improving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through roleplaying and video taping[J].American journal of optometry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1976, 53(2): 95-99.
[25]Miner N R. Simulation and Role-Playing in the Teaching of East Asian History[J]. The History Teacher, 1977, 10(2): 221-228.
[26]Anderson J L, Kvan E. The Effect of Introducing Role-play in a Practical on Communicating with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J]. Medical teacher, 1983, 5(4): 144-145.
[27]Davidow R P. Teaching Constitutional Law and Related Courses Through Problem-Solving and Role-Playing[J]. J. Legal Education, 1984, 34: 527.
[28]Wheeler S M. Role-playing games and simul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issues cours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Education,2006,2(3): 331-347.
[29]Masilela C O. Teaching American students about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use of role-playing[J]. Journal of Geography, 1994, 93(3): 114-124.
[30]Kilgour P W, Reynaud D, Northcote M T, et al. Role-playing as a tool to facilitate learning, self reflection and social awareness in teacher education[J].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Kilgour, P.,Reynaud,D., Northcote,MT,& Shields,M.(2015).Role-playing as a tool to facilitate learning, self-reflection and social awareness in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 2(4) , 8-2 . Retrieved from http://www.auamii.com/jiir/Vol-02/issue-04/2Kilgour.pdf ISSN: 1839-9053, 2015.
学术论文:
[1]梁燕霏.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7.
[2]章雯.小学高段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应用的实践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3]李佩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研究[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
2017.
[4]卢妍.角色扮演活动在低年级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6.
[5]陈晓宁.小学四年级英语角色扮演类型个案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6.
[6]周晶.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7]胡玉麟.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应用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8.
[8]王慧梅.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课文对话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8.
[9]曹艺君.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
[10]蔡军连.高中信息技术课角色扮演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西南大学,2008.
标准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中国社会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修《新华字典(第12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报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 名师”活动的通知》 [R/OL],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6/jcys_iyzb/201407/t20140703_171300. 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 通知》[R/OL], http://www. gov. 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 61386. 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EB/OL]. http://old.moe.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