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1研究目的 2
1.2.2研究意义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3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3.2研究的创新之处 4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6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7
2.1概念界定 7
2.1.1自然拼读法的概念 7
2.1.2自然拼读法的主要内容 8
2.1.3自然拼读法的主要作用 9
2.2国内外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 10
2.2.1国外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 10
2.2.2国内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 11
2.3理论基础 13
2.3.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3
2.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 14
2.3.3学习的迁移理论 14
2.3.4二语习得理论 14
3现状调查 16
3.1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6
3.1.1调查目的 16
3.1.2调查对象 16
3.1.3调查设计与实施 17
4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4.1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4.1.1备课环节 21
4.1.2上课环节 25
4.1.3作业布置与反馈环节 30
4.1.4课外辅导环节 32
4.1.5学业成绩的评价环节 33
4.2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4
4.2.1教师方面 34
4.2.2学生方面 36
4.2.3学校方面 38
5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40
5.1教师方面 40
5.1.1科学备课,循序渐进的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 40
5.1.2精准课堂,实现多样化的自然拼读法教学 41
5.1.3作业辅导,延伸课后的自然拼读法教学 43
5.2学生方面 43
5.2.1稳扎基础,培养学生音素意识 43
5.2.2激发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44
5.3学校机构方面 44
5.3.1设置合理的自然拼读法课程体系 44
5.3.2转变传统观念,落实发展性评价 45
6结语 46
参考文献 47
附录 49
1小学英语教师有关英语教学的问卷调查 49
2小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表 50
3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51
4教师访谈提纲 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53
致 谢 5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英语教育被视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各个小学基本实现开设英语这门课程,部 分发达地区或者一线城市甚至从一年级起就已经开设英语课程,英语地位由此 可见一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英 语课程可以为我国提高公民的整体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的人才,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把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划分为一级 和二级,其中六年级应当达到二级水平。其中的二级目标对学生所要达到的语 言知识做了具体要求:“知道要用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 级话题范围的 600-700个单词和 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初步运用 400个左右 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实际掌握的英语 水平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倡导死记硬背,教师强硬 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导学生背诵毫无规律的字母排序、机械记忆单词、句型 等。这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还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英语兴趣。这种现象迫切需要一种 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需要给学生们提供一种新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基于此, 自然拼读法慢慢地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自然拼读法起源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本质上是指通过对字母及字母组合 和发音之间一一对应,掌握其对应关系的规律,见形知音,听音会形,从而帮 助学生读、写,记忆词汇的方法。学生在掌握这一规律后,见到单词能够快速 地发音,听到单词能够精准地拼写,从而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为他们的英语 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英语学 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很多 乐于接受新观念的一线教师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想以此让学生们快速、 牢固的记住词汇,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然而,关于自然拼读法的教学, 虽然有很多教师积极倡导使用这一教学方法,但是课堂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以 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尽如人意,并没有预期想象的那么美好,这说明自然拼读 法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闫友为,2018)。因此,笔者尝 试对自然拼读法运用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教师在教授自然拼读法遇到的困难 以及学生掌握自然拼读法的情况,试图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供切实可行 的解决对策。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自然拼读法作为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它能有 效地促进学生语音、词汇、阅读的学习受到了我国英语教师的青睐。笔者走访 了位于合肥市的三所小学,分别是来自市区的行知小学、城乡结合部的六安路 小学荣城花园分校以及农村的罗塘小学。走访发现,以上学校均存在师资力量 不平衡,学生缺乏必要的语言学习环境,课时不够等情况,见表 1。基于以上 情况,自然拼读法教学很难有效地在课堂上实施。自然拼读法在具体实施过程 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使自然拼读法更加有效,是笔者此 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表 1 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 位置 英语教师人数 全校开设英语
班级总数 平均每周英语 课时
行知小学 市区 10 人 42 个 3节
六安路小学荣
城花园分校 城乡结合部 7人 39 个 3节
罗塘小学 农村 2人 6个 3节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自然拼读法是英美国家基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生通过掌握 26 个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将音形对应关系应用到具体 的单词和句子中。研究表明,将自然拼读法巧妙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中,能够 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英语 核心素养的目标(巩悦,2018)。
笔者发现以往有关自然拼读法的文献大多关于在教学中运用自然拼读法的 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刘显荣在《自然拼读法在儿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 应用》中探索了将自然拼读法引入儿童词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又如,王梦雪 的《英语绘本在小学一年级自然拼读教学中的教学研究》试图将英语绘本融入 自然拼读法进行教学;再如,潘洁在《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 教学中的应用》中分析了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优劣势,并将两种方式结合 起来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试图探寻小学英语教学运用自然 拼读法时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能为日后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自然 拼读法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 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继而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标。
2实践意义 自然拼读法最大的优势是见词会读,听词会写。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字音 和字形的对应关系,自然拼读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语 言的能力。任杨、何高大通过对 70 名学生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证明在视听语境 中自然拼读法对提高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性及必要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受试组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差异,自然拼读法学习与词汇间接习得呈正相关关 系( 任杨,何高大,2014)。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其积极性, 可以将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课堂,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说好英语(毛肖婧, 2019)。学生在掌握了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字母发音的规律后,能够改变通过死 记硬背来记忆单词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拼读、拼写词汇的 能力,增加阅读量,提高学习效率。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立足于小学课堂,关注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运用的现状,通 过对学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和学校一线英语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进入课堂 进行深度观察,找出运用自然拼读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 新课改的要求,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将自然拼读法更好地运用于小学英 语教学中。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行 了讨论,同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最后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方 法。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自然拼读法的概念以及国内 外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提出了支撑文章的四大理论基础:皮亚杰的认 知发展阶段理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学习的迁移理论以及二语习得理 论。
第三部分是现状调查,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手段进行分析研 究,了解小学生的自然拼读法的学习现状以及小学英语教师的自然拼读法教学 现状,从中发现实施自然拼读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部分是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备课、 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从教师、学生、学校机构三方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优化策略,从教师、学生、学校机构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 略。教师方面要科学备课,实现多样化的精准课堂和作业辅导;学生方面要稳 扎基础,实现自主学习;学校机构方面要设置合理的自然拼读法课程体系,转 变传统的评价观念。
1.3.2研究的创新之处
1 本研究立足于小学课堂,关注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运用的现状, 通过对学校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和学校一线英语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进入课 堂进行深度观察,找出运用自然拼读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基础 和新课改的要求,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将自然拼读法更好地运用于小学 英语教学中。
2 笔者进行此次研究的另一创新之处在于角度新颖,主要探讨自然拼读法 在我国的运用现状,以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 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曹发祯,1997)为研究维度,分析 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化策略,为小学 一线英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首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小学英语教学运用自然拼读 法现状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后,分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探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提升自然拼
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研究思路如图 1:
图 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访谈法 此次研究对教师进行访谈,旨在了解教师对自然拼读法的运用情况,以及 在有关自然拼读法教学的备课、作业布置与反馈、个别辅导等方面的处理方式, 深度剖析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为两类,一类针对教师,另一类针对学生。以合肥 市三所小学的所有英语教师以及R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向 老师和学生发放关于自然拼读的调查问卷表,试图分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 拼读法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问题成因并找出可解决的策略做好准备。
3课堂观察法
笔者根据研究问题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深入小学英语课堂,在不参与被 观察者活动的情况下,间接地观察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工作,了解自然拼读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背后 的原因,并做好归纳和总结。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自然拼读法的概念
英文字母有两种属性:一是字母名称(letter name); 一是字母发音(letter sound)(刘宝胤,2015)。我国的小学生在最初接触英语时,学习和记忆的是 字母名称,忽略了“字母音”的学习。然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教师通常 要教授一年的“字母音”,也叫“自然拼读法。”自然拼读法这一概念是从英 语 phonics 这一词语翻译过来,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 90 年代,随后被广泛应用 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的启蒙英语教育中。关于 phonics 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的专 家和学者们都给了不同的定义。维基百科对自然拼读法的定义是 Phonics is a method for teaching reading and writ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y developing learners' phonemic awareness —— the ability to hear, identify, and manipulate phonemes ——in order to teach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se sounds and the spelling patterns ( graphemes ) that represent them.(自然拼读法是通过对音素的 听辨和操作发展学习者的音素意识来教授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教 授音素与拼写之间的关系)。教育家 Heilman 教授(1985)曾提到:“自然拼读法最 基本的目的即为帮助初学者发展词汇认知的技能。”他认为,自然拼读法将会 通过字母与字母组合之间的协调一致成为帮助学生学 习英语单词的有效方式。
在《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中自然拼读法被定义为"a method of teaching people to read in which they are taught to recognize the sounds that letters represent. ” (2012)著名认知学家和教育家 Adams 认为自然拼读法是一种强调字母和发音 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记忆对应关系来记忆单词(Adams, 1990)。Venezky则 将重点放在语音方面,先总结字母的拼读音,逐渐掌握音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运用这种对应关系去拼读单词的方法°Rasinki& Padak (2013)将自然拼读法定义 为一种词汇教学认知学或解译字母与发音之间存在于语言中的强调关系,并经 常运用于阅读指引的初期阶段。Stuart (1999)则认为自然拼读法主要是用来解构 音素的。简而言之,自然拼读法反映了语言中字母与发音的系统关系。高雅琳 (2019)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这样解 释自然拼读法的:"自然拼读法是音形相互对应的规则系统。对于小学生而言, 熟练掌握字母基本发音便能较为自如的拼读出常见的英语单词。”赖曲伟(2017) 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中作出如下总结:"自然 拼读法是指通过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来学习发音和拼写的方法。对于小学生 而言,自然拼读法是最简单、最快速、最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曹佳(2017) 在《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的渐进式教学研究》中说明:“所谓自然拼读法,它 的拼读性本身就和汉语拼音有异曲同工之处。汉语拼音有声母、韵母,这些声 母、韵母可以对应英语中的字母音,声母类似于辅音,韵母类似于元音。汉语 拼音中把声母和韵母合起来后组成一个拼音,如:b-a-ba,爸,这种就对应英语中 的拼读。一个单词可以有好几个音节,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或一个字母组合组 成。”
综上所述,不同的专家和学者都给出了自然拼读法的主要特征:掌握字母 以及字母组合的音素和字形对应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自然拼读法是指通过掌 握书面文字中的字母及字母组合与语音层面的音素的对应关系,快速地将单词 解码和编码,从而提高学生识别和记忆单词的能力,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流畅阅读的方法。
2.1.2自然拼读法的主要内容
英语中有26个字母, 44个音素。这26个字母以单个或组合的形式,在不 同的单词中对应着这44个音素(刘宝胤, 2015)。
学习 26个字母相对应的字母名、字母音以及书写,看到字母卡片,能够迅 速说出该字母代表的单词。例如,出示字母A或者有关苹果的图片,学生能说 出 /a/ is for apple,a a a.
表 2 字母音表
A a-apple B b-book C c-cat D d-dog
E e-egg F f-fish G g-gorilla H h-hammer
I i-insect J j-jug K k-kite L l-leg
M m-mouse N n-nose O o-octopus P p-pig
Q q-queen R r-rabbit S s-snake T t-tail
U u-umbrella V v-vest W w-window X x-x-ray
Y y-yellow Z z-zebra
学习 5个元音字母的短元音和单辅音,能够拼读出由单辅音和短元音组成 的单词。例如分别出示三张字母卡片cat,学生能够拼读出/c/-/a/-/t/—cat。
学习辅音字母组合,比如 bl,pl,br,pr,ch,sh,nd,nk 的音形对应规则,能够拼读 出含有辅音字母组合的简单单词,例如ship, chair, desk, blue等。
学习长元音的音形对应规则;学习含有 magic e 的单词,比如 cake, kite, lake 等。
学习 r 控制的元音、双元音、二合元音等的音形对应规则,比如 ar,ur,ir,er, or, oi, oy, ow,oo, ea 等。
学习特殊发音规则,比如不发音的辅音(hour, honest,island, castle)
学习 sight words 以及构词法知识,比如复合词、前缀、后缀、同义词、反 义词、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词尾等。
2.1.3自然拼读法的主要作用
自然拼读法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英语拼读方法(梁莉, 2018)。 自然拼读法强调"音形对应关系”,学生在掌握这种对应关系的前提下,能够 快速地帮助学生识别单词,记忆单词,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单词的拼读、拼写 能力和阅读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十分沉闷,教师重复性的讲解知识,学生机械性的记忆知 识。在这种模式下的学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活动,久而久之,就会 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拼读法教学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动画、 歌谣、绘本、歌曲等形象生动的资源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 自然地学习英语,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生读写单词的能力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倡导死记硬背,记忆单词像记电话号码一样不断地机 械性重复。这种无意义的记忆方法不仅会使花费大量时间记住的单词很快遗忘 掉,还会削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丧失兴趣。自然拼读法的核心是使学 生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关系,学生看到一个陌生的单词能够拼读 出来,听到一个单词的发音能够准确的拼写出来。自然拼读法可以把单词的音 调、构造整合统一(王力兴,2021),读写单词变成了一种"编码游戏”,不 再为记忆单词感到苦恼。
3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晦涩难懂的句意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不敢 阅读,不想阅读。学习自然拼读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阅读。有了自然拼读法 这块基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能够快速地解码,编码,内化,减少阅读 的障碍,提高阅读的速度。学生一旦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他们就会主动地阅 读,读的越多,自然拼读法的相关知识就越熟练,阅读理解力就越强,从而促 进更多的自主阅读。
4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 授学生学习的技能,做到知识与技能的相统一。学生掌握了字母及字母组合的 音形对应关系,实际上是掌握了学习和探索无限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面对陌 生的单词和句子时,除了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和字典外,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的相 关知识去解锁未知知识,大胆积极的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观。
2.2国内外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
2.2.1国外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
自然拼读法教学最早出现于美国,在18世纪90 年代,其主要的用途是用 来背诵宗教典籍。后来由于全词教学法的兴起,自然拼读法隐匿很多年,直到 20世纪60年代Jean Chan的一项调查研究,自然拼读法又开始重新被采纳。1984 年,美国教育研究院完成了一份对阅读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教育报告,其中 的一项结果显示:自然拼读法提高了孩子们识别单词的能力。1990年, Brown 和Feloond将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取自然拼读和语境法教学 两种方式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验,其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拼读法组的学生成 绩明显高于另一组。1996 年, Blevins 出版了 What is phonics 一书,书中解释了 什么是phonics,如何进行phonics的教学,为教师们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做出 了科学的指导。20世纪90年代,随着北美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运动,自然拼 读法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大量运用自然拼读法教授语音与指导阅读的学校一 时之间涌现。2006年,Lizzy通过实验证实自然拼读法对非母语国家学生的语 音、词汇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0年 11 月,英国政府开始计划对所有 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培训,由此可见自然拼读法的重要价值。 许多专家学者对自然拼读法进行了分类。根据 Stahl,Duf-Hester 和 Dougherty Stahl(2002&2006)的研究,长期被运用到的自然拼读教学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 类比法以及嵌入法。 许多专家学者对自然拼读法进行了分类。 Johnston, McGeown和Wastson(2012)在他们的实证研究中指出综合法比分析法更高级, 因为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拼读,拼写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 Rasinski和Padak(2013)主要研究了分析法、综合法以及类比法。他们指出分析 法是一个呈现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过程。学生通常需要先观察新单词,找到了 字母或字母组合与发音的关系,总结规律将其运用于其他的新单词中。综合法 则是让学生先学习具体的单独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发音,然后呈现新单词进行整 合,读出这个单词。通过引导学生综合字母或字母组合,将他们排列组合出新 的单词然后进行发音练习,从而学习新单词。类比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从 多个单词的形态上进行观察,把熟悉的单词发音作用在不熟悉的单词上,认识 的单词进行重新解构,来认知不认识的单词。目前,澳洲、韩国、新加坡、加 拿大等国家都纷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尝试自然拼读法,实践结果均表明这种方 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单词拼读、拼写能力和基础阅读能力。在国外的小学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有专门的系统性很强的配套教材来学习自然拼读法。此外,国外的 市场上各类面向孩子的英语启蒙读物、童谣、动画片等,都纷纷和自然拼读法 相联系,例如:英语读物 Jolly phonics、Hooked on Phonics Learn to Read;动画 片 leap frog 等,为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在这种资源丰富的环 境下,孩子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一方面,国外有关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大都和它的作用有关,大 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然拼读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音、词汇和阅读方面的学习能 力;另一方面,国外近些年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将自然拼读法细化,通过实验研 究将分析法,综合法,类比法以及嵌入法分别应用到自然拼读法教学,从而达 到自然拼读法教学的最优化。然而国外研究的对象大多为母语是英语国家的幼 儿学生,学生们在接触自然拼读法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感, 这些词汇和语感为学习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提供了支持。与国外学生不同,国内 的学生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没有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良好的英语语感做支撑, 自然拼读法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国外研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内容十分缺乏。
2.2.2国内自然拼读法的研究发展历程
我国有关自然拼读法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晚。我国最早介绍自然拼读法 并进行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章兼中教授。章教授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为 目的,选择低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字母的发音规则帮助学生拼读英 语单词和记忆单词,以此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记忆词汇的能力以及增 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章兼中, 2016)。
随着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效果,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 教师开始关注并研究自然拼读法,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笔者以"小学自然拼 读法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上共搜到 985 篇相关文献;以"小 学自然拼读法”和"词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上共搜到 289 篇文 献;以"小学自然拼读法”和"语音”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上共搜 到 102 篇文献;以"小学自然拼读法”和"阅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中国 知网上共搜到 135 篇文献;而以"小学自然拼读法”和"问题及对策”为关键 词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上仅搜到 8 篇文献。从收集的文献数据来看,自然拼 读法相关研究数量巨大,而关于“小学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的相关研究较少,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具有一定的创 新性和研究价值。见下表:
表 3 相关研究数量统计表
相关研究数量统计表(2021.01)
文献
研究类型 小学自然 拼读法教学 有关 词汇的小 学自然拼 读法 有关 语音的小 学自然拼 读法 有关 阅读的小 学自然拼 读法 有关 小学自然 拼读法的 问题及对 策
数量 985篇 289 篇 102篇 135篇 8篇
从表3可以看出:有关研究小学自然拼读法教学的文献共有985篇;有关 词汇的小学自然拼读法文献有289篇;有关语音的小学自然拼读法文献有102 篇;有关阅读的小学自然拼读法文献有135篇;有关小学自然拼读法的问题及 对策文献有8篇,说明自然拼读法的相关研究集中在词汇、语音、阅读等方面, 对于自然拼读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现在将文献资料进行归纳 整理,主要有以下 4个方面的内容。
1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晓爽(2014)运用了问卷法、实验法、访谈法,希望在自然拼法是否能 够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词汇方面研究出结果。他在实验中运用自然拼读法和传统 教学法两种方式分别以实验班和对照班上了一学期的词汇教学。通过分析两个 班期中的水平测试,期末测试,以及期末关于“音、形、义”三个单项测试, 直接拼读法可以提高小学生英语词汇的能力。
陈本洪(2016)尝试将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高年级的词汇教学中,帮助 教师认识自然拼读法能否改善小学生的语音意识,提高他们的单词拼读拼写能 力。通过研究发现:自然拼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而且可以帮助他 们提高拼读和拼写技能。学生对拼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愿意主动利用自然自 然拼读法去学习陌生的单词。
高雅琳(2019)采取了实验法,以最近发展区和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探 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性。她以延安市某小学五年级两个 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运用问卷调查、实验和访谈探讨 自然拼读法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否提高学生拼读单词和拼写单词的能力。 实验结果证明:自然拼读法能够有效提高五年级学生的拼读单词和拼写单词的 能力。
2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煜(2018)结合语音教学现状,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进行了课本语音教学 与自然拼读法的整合教学,通过测试和调查问卷以验证自然拼读法对三年级语 音教学是否有促进作用,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拼读能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全面严谨地分析了教学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测试结果和实验班后测问卷数据 结果,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在三年级英语启蒙语音教学中,整合课本教材运用自 然拼读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语音意识和拼读能力,还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 到极大的提升。
3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侯嘉慧(2013)试图研究自然拼读法对小学英语阅读方面的积极作用。她 以江苏省某小学的两个四年级的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 实验班采用拼读法教学,运用测试和调查问卷。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发 现拼读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拼写阅读能力,此外,调查问券的结果指出,自 然拼读法的学习还能调动学生们对阅读英语的兴趣。
华冲(2018)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迁移理论、阅读 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托,对 Q 市 F 小学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和访谈,对课 堂观察中的教学实例进行剖析,分析了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 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可实施性对策。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我国大部分学者主要将研究的问题集中在自然拼读法 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语音、词汇和阅读等方面,侧重于自然拼读法的作用性 研究。关于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解决自然拼读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背 后的原因,提出可供操作的指导策略,研究的人数很少。发现问题是提出解决 策略的前提,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出发,尝试探讨在备课、 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方面,运用 自然拼读法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3理论基础
2.3.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让•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 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 段(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11 岁-成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具体 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特征: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自 然拼读法的核心就是掌握字母以及字母组合和字母音的对应关系,在小学阶段 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很好地解决小学生记忆 单词、读准字音的难题。此外,这一阶段的儿童必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 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的编码和 解码。因此,教师在运用自然拼读法时,切勿过度讲解抽象的概念,而是应该 给予他们充分大量直观的内容,刺激多种感官进行教学。
2.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是世界上最早对遗 忘进行实验研究的。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提出了著名的“遗 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 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小学英语 学习的基础就是词汇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机械性地记忆单词容易产生 背过就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带领孩子 复习旧知,及时复习,争取将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
2.3.3学习的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 的影响(路海东,2002)。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 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 作用。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会不自觉地将母语的各个方面迁移到外语学习
(Lado,R, 1957)。如在掌握了汉语语法的情况下,在初学英语说句子时,总 是倾向于中文思维,说出中式英语。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保罗•奥苏贝尔 (DavidPawl Ausubel)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他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 包括迁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 性强,就能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江宝庭,2011)。例如,汉语拼音中的部 分声母和英语辅音字母的发音就相类似,教师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可以引 导学生通过汉语拼音的声母发音来练习辅音字母的发音,这样就会容易很多。
2.3.4二语习得理论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1982)教授认为语言的学习分为两 种:“习得"(acquisition)和“学得"(learning)。在克拉申教授看来,“学 得”不等于“习得”,“学得”不能变成“习得”,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的流利程度是学习者“习得”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学得”的结果。只有语言 “习得”才能直接地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实现“运用 语言”的境界。要实现语言习得,学习者必须通过阅读和听力吸收语言材料, 而该材料必须是“略微”超过学习者目前的水平并被学习者所理解。其中“可 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 语言输入,这样便能让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结 构的理解上,这样才能“习得”语言。理想的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可 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既有趣又相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 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和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nput)(宫 学军,2017)。自然拼读法教学应当遵循“i+1原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 平上加深一点难度,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理解这一难度的知识,再加以循环, 语言知识呈螺旋式增长。此外,自然拼读法教学要有意识地加大听力训练和阅 读训练,这些足够多的语言输入会使学生形成语言意识和音素意识,从而获得 英语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3现状调查
3.1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1调查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自然拼读法更好的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为了获取和本次研究主题相契 合的资料,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其中 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对自然拼读法的了解程 度;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师的访谈目的在于了解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 现状,包括对自然拼读法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和使用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 的备课、作业布置和学业水平测试等方面的内容;课堂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在 具体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从中发现实施自然拼读法教学存在的问 题及原因。
3.1.2调查对象
1问卷调查对象
此次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分别为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教师分别来自市区小 学、城乡结合部小学以及农村小学共 20名,他们的年龄、学历、教龄、职称也 都不相同。问卷调查的对象来自师资与教学水平各不相同的三所学校,基本涵 盖了不同层次的小学英语教师,研究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 为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四年级6个班的全体学生共 285 名。之所以 选择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四年级为中间学段,共有6个平行班, 调查基数大。此外,学生们已经有一些英语基础,英语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 材内容难度适中,学科任务不重。因此,小学四年级学生是最好的选择。
2访谈调查对象
为了真实了解自然拼读法的实施现状,也为了探究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分别来自市区小学2 名、城乡结合部小学2名、 农村小学 2 名,共6名教师参与访谈,了解教师对自然拼读法的不同看法,在 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在如何实施自然拼读法教学方面的建议, 通过与教师们的深入交流,为自己的研究积累可用的素材。访谈的教师来自的 学校不同,资源不同,资质不同,可以增强研究的效度与信度。以下是6名教
师的相关信息:
表 4 访谈教师相关信息
任教学校 学历 专业 教龄
陶老师 行知小学 研究生 师范英语 4年
李老师 行知小学 本科 商务英语 1年
刘老师 六安路小学荣城花 园分校 本科 汉语言文学 6年
康老师 六安路小学荣城花 园分校 本科 汉语言文学 3年
韦老师 罗塘小学 专科 计算机 6年
程老师 罗塘小学 本科 英语 8年
根据表 4 可以看出,6 名教师中有 2 名教师来自于市区的行知小学;2 名教 师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2 名教师来自农村的罗塘小学, 分别能够代表不同区域的学校教师。学历上,有 1 名教师是研究生学历;4 名 教师本科学历;仅有 1 名教师是专科学历。6 名教师中有 3 名教师属于英语本 专业,另外三名教师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专业,能够代表我国现阶段小 学教师跨专业的基本情况。6 名教师中仅有 1 名教师为新进教师,教龄为 1 年, 其他教师的教龄为 3 年、4 年、6 年、6 年、8 年,基本涵盖了不同阶段的英语 教师。
3课堂观察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自然拼读法教学实施的现状,笔者走进课堂,零距离观察课 堂活动,并做出详细的记录。此次研究的课堂观察选定的班级是六安路小学荣 城花园分校四年级 3 班。四(3)班共有学生 57 名,班级学生英语水平中等偏 上,英语教师刘老师教学经验有 6 年,并且一直在课堂上倡导自然拼读法教学。 这就可以规避一些外部因素,为此次研究提供真实数据,更有利于观察课堂中 自然拼读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3.1.3调查设计与实施
在调查的实施方面,笔者首先收集整理了有关自然拼读法的国内外文献, 了解了此次研究的主题背景,整个调查步骤和研究过程历时半年,主要分为以 下三个阶段: 第一,在 2020 年 4 月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教师及班级。设 计教师调查问卷、访谈内容以及课堂观察记录表,对本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发放 调查问卷,对小学生在运用自然拼读法方面存在的困惑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在2020年5月上旬向合肥市20名英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表,并对本校 及市区小学、农村小学共6名教师进行访谈,深度了解一线教师对自然拼读法 的实际运用情况。第三,在2020年5月上旬到2020年6月下旬,在本校的同 年级班级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课堂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课堂观察记录表。整理分 析以上数据,确定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自然拼读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 决策略。设计出利用自然拼读法进行科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 问卷调查表设计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参考了任煜(2018)和刘晓爽(2014)硕士论文 中的问卷调查表,并结合此次研究的方向设计了有关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表。 (参考附录1、2)教师问卷设计的题目有11 题,题目设置的类型为单项选择 题,问卷内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自然拼读法的了解程度和使用 程度;(2)教师是否积极备课;(3)教师布置有关自然拼读法的作业情况; (4)教师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情况;(5)考核自然拼读法的情况。学生问卷设 计的题目有10道题,题目设置的类型同为单项选择题,问卷内容总结为以下几 个方面:(1)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2)学生学习单词的态度和方式;(3) 学生主动输出英语的能力;(4)学生对待英语课堂的态度;(5)学生课外学 习的主动意愿;(6)学生对待英语作业的态度。
笔者根据研究需要,对市区小学(行知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六安 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农村小学(罗塘小学)的 20 名老师以及合肥市六安路 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研究正式开始问卷调查 的时间为 2020年5 月上旬,共发放学生问卷285份,回收285 份,回收率为 100%,其中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 98% ;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 20份,回收率为 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笔者对收 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之后用Exce 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分 析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访谈提纲设计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拼读法的运用情况,笔者特意设计了访谈提纲, 对教师们进行深入交流。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借鉴了江容(2019)在其硕士毕 业论文《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的 相关内容,并结合本研究的方向,自行设计了相关访谈内容。此次访谈的调查 对象分别来自三所不同的学校,共 6 名。访谈方式为面对面口头访谈,由于时 间和距离问题,有两名教师采取的是电话访谈,同时借助电话的录音功能将有 关访谈内容录音保存,作为后续研究资料的参考。
3课堂观察量表设计
笔者利用上班时间,对所在学校四(3)班进行为期两个月,共 14 节自然 拼读法课的课堂观察。在深入课堂观察之前,笔者参考了江容的硕士论文《自 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的相关内容, 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从课堂的导入环节、新授环节、巩固环节、自然拼读法 涉及板块环节为维度,对教师和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进行详细记录,为本 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以下为课堂观察量表 5:
表 5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授课内容: 授课时间:
观察点: 导入环 节 有无导入环 节 导入方式
有 无 复 习 导 入 故事
导入 游戏
导入 音乐
导入 对话
导入 视频
导入 直接
导入
观察点: 新授环 节 新授呈现方式
PPT 板书 音 视 频 图片
实物 直接
讲授 对话
问答 阅读
绘本 结合
歌谣 游戏
教学
观察点: 巩固练 习环节 巩固练习方式 巩 固练习时 长
小组
讨论 情境
对话 朗
读 回答
问题 书面
练习 游戏
练习 W5
分钟 5—10
分钟 10分
钟>
观察点:
自然拼 读法涉 及板块 语音 词汇 阅读
观察点:
教师 教师反馈 情况 教师参与活动情况
表扬 认可 纠 正 引导
追问 无反 馈 积极
参与 一旁
观察 给予
指导 无参 与
观察点:
学生 学生行为 课堂氛围
认真
倾听 主动
讨论 做 小 动 作 窃窃
私语 打瞌 睡 积极 消极 对抗
上表为《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主要从6 个方面为切入点来观察课 堂,分别是:导入环节;新授环节;巩固练习环节;自然拼读法涉及板块;教 师;学生。导入环节主要观察教师的自然拼读法课堂有无导入环节以及导入的 方式;新授环节主要观察新授的呈现方式,主要有:PPT、板书、音视频、图片 实物、直接讲授、对话问答、阅读绘本、结合歌谣、游戏教学;巩固练习环节 主要观察巩固练习的方式以及巩固练习时长;自然拼读法涉及板块主要观察涉 及的语音、词汇、阅读三个板块;教师方面,主要观察教师反馈情况以及教师 参与活动情况;学生方面,主要观察学生行为以及课堂氛围。
4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 原因
4.1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笔者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教 学工作的基本流程为维度,就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做 出了梳理和研究。
4.1.1备课环节
备课是为上课做准备,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可以加强教学的 计划性和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是提 高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保证。
1学情分析不充分 建构主义认为,每位学生的学习都是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 生是否了解自然拼读法,有无基础,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应当是全 面的(高文,2018)。了解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 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 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 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教师调查问卷第 2 题“在备课阶段,您会 考虑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吗?”,考察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了解情况, 调查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 2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位教师中,有8名教师会考虑班级不同层次 学生的可接受度,占总调查人数的 40%;有12名教师仅考虑整个班级的整体情 况,占总调查人数的 50%;有 2 名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占总调查人数 的 10%。教师访谈第二题“您接手这个班级有几年了?对班级学生了解吗?”, 进一步了解了教师对本班学生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如表 6所示:
表6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您接手这个 班级几年了? 对班级学生了解吗?
陶老师 4年 很了解,因为我是他们的副班主任,每学期我 都会协助班主任给孩子们做学生成长档案,对 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都算了解。
刘老师 1年 这个班级教了有将近一年,班级人数将近 60 人,虽然每位学生都知道叫什么名字,由于相 处的时间短,每周课时又少,无法做到深入的 了解每一位学生。
李老师 1年 我是一名新进教师,同时跨年级带6 个班的英 语课,虽然和四(5)班的孩子相处了有一年 的时间,但是班级每位学生叫什么名字,我还 无法认全。
康老师 一学期 一学期的相处时间过于短暂,目前仅能凭借学 生们的单元测试了解他们的英语基础,交流沟 通的机会太少。
韦老师 一学期 说实话,因为接触的时间短,只有学习优异的 尖子生和让人头疼的学困生让人印象深刻,中 等生目前还不能记住。
程老师 一学期 我们农村学生人数较少,他们在之前的英语学 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缺乏自 信,所以课堂上死气沉沉,也无法了解他们的 具体想法,目前也正在寻找突破口。
从表 6的访谈图表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很少有教师可 以跟着一个班级逐年级往上教学。另外,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较少,英语教师 带的班级众多,因此,教师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不能够很全面地去了解 每一位学生,无法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学习自然拼 读法的学习成果(陈晓萍,2019)。
2钻研教材不深入
钻研教材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内 容,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高荣荣,2017)。钻研教材包括学习学 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现行的学校教材关于自然拼读 法教学的内容比较碎片化,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 师需要有目的的收集自然拼读法的教材,整合相关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素 材。教师问卷调查第三题“您是否会为自然拼读教学精心备课并查阅教材以外 的相关资料?”和第六题“在您的课堂上会使用相关的自然拼读法教材吗?” 考察的是教师是否会积极的钻研自然拼读法教材,调查结果如图3、4所示:
| 您是否会为自然拼读教学精心备课并查阅教材 —|
以外的相关资料?
14
对图 3 进行分析,20 位教师中,有 3 位教师能够做到每天查阅自然拼读法 相关的资料,占总调查人数的 15%;有 4名教师偶尔会为自然拼读法精心备课 并查阅教材以外的相关资料,占总调查人数的 20%;有13名教师不会为了自然 拼读法精心备课并查阅相关资料,占总调查人数的 65%,这说明有将近一半的 教师不会为了自然拼读法教学精心的钻研教材。图 4的数据说明,有3名教师 会在课堂上使用配套的自然拼读法教材,占总人数的 15%;有 8名教师会准备 相关的自然拼读法教材,但不固定,占总人数的 40%;有 9名教师在进行自然 拼读法教学时没有使用相关的自然拼读法教材,占总人数的 45%,这表明有大 部分教师没有合适的自然拼读法教材进行课堂教学。
3设计教法不全面 设计教法即如何将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确定 课的类型与每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黄甫全,王本陆, 2003)。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自然拼读法知识、灵活地运用自然拼读法知识。教师要充分 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概念、特征,作用,熟练掌握字母音形对应关系。教师如果 想运用自然拼读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前提就是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概念,掌握 它的规则,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师调查问卷第 3题“您了解自然拼 读法的概念、特征、作用吗?”和第 4题“您是否熟练掌握字母音形对应关系?” 考察的是教师是否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概念、特征以及音形对应关系。调查结果 如图5所示:
教师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情况
18
■ 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概念、特征、作用■掌握字母音形对应关系
图 5 教师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情况
通过图 5 可以看到:20 名教师中,对于精通自然拼读法的概念、特征、作 用的教师人数为1人,占5%;有16名教师仅处于了解状态,占80%;表示不清 楚的教师有 3 名,占 15%。从“是否掌握掌握字母音形对应关系”这一角度来 看,仅有 1 人熟练掌握字母的音形对应关系,占 5%;有 13 人基本掌握,占 65%; 另外有 6 人不清楚字母的音形对应关系,占 30%。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具有效度, 笔者对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提纲 1“您能简单谈谈对自然拼读法的理解吗?”, 多数教师都表示听说过自然拼读法,当问及自然拼读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时, 只有刘老师能够完整无误的说出来,其他教师只能模糊地表达“自然拼读法就 是直接拼读单词,不用看音标了”、“先背诵字母的发音,然后拼出单词,像 拼音一样”、“自然拼读法其实就是和音标差不多的东西”……笔者随后询问 了有关字母的音形对应关系,发现被采访的 6名教师都能说出26个字母的发音、 元音、一些常见的组合音等。但当笔者追问教师是否能熟练掌握辅音字母组合、 r 控制的元音、双元音、二合元音等的音形对应规则时,只有一名教师回答“非 常熟练”,其余 5 名教师都表示“不能熟练掌握”。访谈提纲 3“课堂中,您 一般用什么方式教授自然拼读法?”被采访的 6 名教师中,有 2 名教师回应会 直接把发音规则告诉学生;其余 4 名教师均表示会采用 ppt 的形式呈现图片、 音频等形式来教授学生。由此可以说明,教师不能很熟练的掌握字母的音形对 应关系以及拼读规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4.1.2上课环节
上课是教学基本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是提 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 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适当、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笔者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共 14 节自然拼读法课的课堂观察,旨在分析自 然拼读法教学在上课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涉及内容窄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要充分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意识地延 长学生的注意力时长。自然拼读法的核心内容是掌握音形对应关系和拼读规律, 服务于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强化有关语音和词汇的知识。因此,教师 要将语音、词汇、阅读这三个板块结合起来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不能仅展现 其中一个板块。笔者从导入、新授、巩固练习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自然拼读法 所涉及的板块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做好统计,相关数据如表 7 所示:
表 7 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点: 导入环 节 有无导入环 节 导入方式
有 无 复
习
导 入 故事
导入 游戏
导入 音乐
导入 对话
导入 视频
导入 直接
导入
14 次 7次 2次 2次 3次
观察点: 新授环 节 新授呈现方式
PPT 板书 音 视 频 图片
实物 直接
讲授 对话
问答 阅读
绘本 结合
歌谣 游戏
教学
14 次 14次 5次 7次 4次 2次 2次
观察点: 巩固练 习环节 巩固练习方式
小组
讨论 情境
对话 朗
读 回答
问题 书面 练习 游戏 练习
2次 3次 8次 2次 8次 3次
观察点: 自然拼 读法涉 及板块 语音 词汇 阅读
7次 10 次 1次
从导入环节可以看出,笔者观察的 14节课均有导入,其中复习导入 7次, 对话导入 2次,直接导入 3 次,音乐导入两次,这说明导入的形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采取的是复习导入。从 4-6表格中的新授环节可以看出,14节课均使用 了 PPT 和板书两种形式,此外,根据每节课的不同情况,采用音视频手段 5 次, 图片实物 7 次,直接讲授 4 次,对话教学和游戏教学各两次,这表明教师新授 知识的方法习惯于ppt和板书,对游戏、歌谣、绘本教学使用的机会很少。通 过观察巩固练习环节可以看出,朗读和练习各8次,情境对话练习和游戏练习 各3次,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练习各2次,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 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在自然拼读教学内容涉及的板块 可以看出,教授语音内容7 次,词汇内容 10次,而阅读内容仅有一次,这说明 教师重视对学生英语拼读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阅读也能促进自然拼读法的学 习。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已然知道教师上课的流程,无法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在课堂上会出现做小动作、走神等情况,最终无法实现良好的学习效 果。以下为某节课的部分实录:
主题:教授字母 e 的发音
Warming up:
T: Last lesson , we learned the pronunciation of letter a, do you remember it?
Let's have a revision.(ppt 展示字母 a 的相关单词,请学生回答)
S:学生整体配合老师回答问题
Presentation:
T: Today we will learn the sound of letter e.(PPT 展示字母 e 以及 egg 的图
片)Look, what's this? It's an egg. E e e ,egg.please read after me ,e e egg. E says /e/.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Ee,并做关于e的字母操)
S:当教师教授字母e的字母操时,有些学生不愿意起身做动作,表现的很 敷衍。
Practice:
T:(PPT 展示其他含有字母 e 的单词及图片 elephant,hen,bed)Now let's meet the letter e again. Can you read them? Four students a group, you can discuss, and then have a try.
S: 一些学生借着小组活动的名义交头接耳说一些和练习无关的话,还有一
些学生眼睛盯着书本,不发出声音,处于放空状态。
2课堂的巩固时间短暂,操练不到位
课堂上教授的新知识必须及时进行巩固操练,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这就需要操练的时间要足够充裕。表 8 为课堂巩固练习时长统计表:
表 8 课堂巩固练习时长
课 堂巩固练习时长
W5分钟 5—10 分钟 10分钟>
9次 3次 2次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14节自然拼读法课中,课堂巩固练习的时长W5分钟 共有 9 次,5—10 分钟的练习时长有 3 次,大于 10 分钟的有两次。在课堂观察 中,笔者发现刘老师在进行巩固练习环节时虽然采用的方法多,但是时间很仓 促,学生还没完全吸收内化就结束了。以下是某节课的部分实录:
(刘老师在教授字母组合“ir”“ur”后)
老师: Now let's read the words three times. (bird /girl/ dirt /nurse /hamburger /birth)
老师: Let's play a game, i say, you circle.
老 师 出 示 PPT , 请 学 生 根 据 PPT 上 的 单 词 尝 试 发 音 。 (fir/thirsty/affirm/pure/hurt)
老师: Turn to page 16,let's look the pictures and write the letters.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缺乏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在自然拼读法学习中如果缺乏兴趣,就只
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上欠缺主动性,无法积极主动的构建新学习的内容,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表 9 为学生课堂表现表(注:班级学生人数多,仅从课堂 总体情况来观察记录):
表 9 学生课堂表现表
观察点:
学生 学生行为 课堂氛围
认真
倾听 主动
讨论 做 小 动 作 窃窃
私语 打瞌 睡 积极 消极 对抗
2次 3次 5次 3次 1次 5次 8次 1次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 14节自然拼读法课中,整体学生认真倾听的次数为2 次;主动讨论的次数为3 次;做小动作有 5次;窃窃私语有3 次;打瞌睡 1次。 积极的课堂氛围有5 次,这与认真倾听和主动讨论的次数相吻合;消极的课堂 氛围占 8 次,对抗的课堂氛围占 1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能够 积极主动的行为占 35%,这说明学生大部分时间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认 真听讲。
学生调查问卷第1题“你认为学习英语重要吗?”、第2题“你喜欢学习英语 吗?”考察的是学生对待学习英语的态度,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统计表
1、你认为学习英语重要吗?
选项 A 重要 B 一般 C 不重要
人数 79 184 22
百分比 27% 64% 7%
2、你喜欢学习英语吗?
选项 A 非常喜欢 B 一般,谈不上喜 欢 C 不喜欢
人数 65 133 87
百分比 22% 46% 30%
通过对表10分析,认为学习英语重要的学生有79人,占总人数的27%; 认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一般有184名学生,占总人数的 64%;认为学习英语不 重要的学生有22人,占总人数的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重要, 但是重要的程度不高,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不重要,只是一门副课。 对于“题2 你喜欢英语吗?”,回答非常喜欢的人数有 65人,占 22%;认为一般, 谈不上喜欢的有 133人,占总人数的 46%;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有87 人,占总人 数的 30%,这说明非常喜欢英语的学生比重很小,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谈不上喜 欢,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师教学反馈不及时,参与度不够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过程。教学反馈是指通 过观察、交谈、质疑、练习等途径给予学生的反馈。通过反馈进行课堂教学,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教学民主的原则。在自然拼 读法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引导者,还要做学生的伙伴,积 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表 11为教师课堂反馈表:
表 11 教师课堂反馈表
观察点:
教师 教师反馈 情况 教师参与活动情况
表扬 认可 纠 正 引导
追问 无反 馈 积极
参与 一旁
观察 给予
指导 无参 与
67 次 43次 24
次 18次 20 次 0次 7次 4次 3次
根据观察发现,在14 堂自然拼读法课中,教师课堂上表扬了学生67次, 占比 38%;给予认可 43 次,占比 25%;纠正 24 次,占比 13%;引导追问 18 次,占比 10%;无反馈 20 次,占比 11%,其中无反馈占比 11%,说明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给予反馈的情况。关于教师参与活动的观察情况,教师积 极参与0次,一旁观察7 次,占比 50%;给予指导4次,占比 28%;无参与3 次,占比 22%,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仅仅作为旁观者和指导者,完全没有 参与到活动中去。
刘老师在教“er”字母组合时,设计了一首关于“er”的chant,刘老师打开电脑 音频逐句播放,让学生跟着模仿,随后播放整首chant,让学生跟读,接着刘老师 让学生圈出这首chant关于“er”的单词,再一次巩固“er”的发音,最后她组织四 人一组练习,请学生上台表演。在小组合作中,刘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对 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她并未和学生一起合唱chant,而是通过电脑循环 播放。
根据呈现的课堂观察,刘老师仅仅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等手段来展示 chant, 在学生学唱环节,教师也是通过逐句播放音频来教学,并没有参与进来,由于 小学生有向师性,这会造成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活动,也不利于教师观 察在自然拼读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
4.1.3作业布置与反馈环节
家庭作业是教学内容的结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练习。 通过作业的 布置、检查与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知识或技能上的不足,同 时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作业内容应符合课程标 准的要求;应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作业的难度应适中,分量要适宜;作 业要有多种形式和选择; 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的完成时间; 作业反馈清晰, 及时。
1作业形式单一
教师调查问卷第 7 题“课外自然拼读法作业的布置都是什么形式? ” ,考 察的是教师布置自然拼读法作业的形式。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自然拼读法作业的布置都是什么形式?
U 爪 形式多样,做手工, 写手抄报,口语表达, 续写小故事等 B、提前预习课文,按 照学习内容编写对话, 配套练习册 C、抄写单词,背诵对 话,配套练习册
■人数1 2 7 11
■比例 10% 35% 55%
图 6 作业形式统计图
对图 6 的数据进行分析,20 名教师中,有 2 名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多样, 做手工,写手抄报,口语表达,续写小故事等,占比 10%;有 7 名教师布置作 业的形式为提前预习课文,按照学习内容编写对话,配套练习册,占比 35%; 有 11 名教师选择抄写单词,背诵对话,配套练习册作为作业形式,占比 55%。 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在布置自然拼读法相关作业时都是选择抄写单词,背诵 对话以及写配套练习册等内容,形式单一,没有多样性。作业缺乏创新,形式 单一,容易造成学生对待作业的倦怠心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
2难度大,耗时长
学生调查问卷第9 题“英语家庭作业平均多久能完成?”和第10 题“你觉 得英语作业难度大吗?”,考察的是自然拼读法作业的难易度以及完成的时间 长短。调查结果如表 12所示:
表 12 作业难易度及时长统计表
9、英语家庭作业平均多久能完成?
选项 A 半小时以内 B 半小时到一
小时 C 一小时以上
人数 46 132 107
百分比 16% 46% 37%
10、你觉得英语作业难度大吗?
选项 A 很简单 B 有难度,有 些需要求助家长 或老师 C 很难完成
人数 51 110 124
百分比 17% 38% 43%
由表12的数据可知,小学生英语家庭作业半小时以内完成的人数有46人, 占比16%;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完成的人数有132人,占总人数的 46%;需要一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的人数有 107人,占总人数的 3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 完成自然拼读法英语作业的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一方面说明了作业量大, 需要时间来完成;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业的难度大,从而耗用的时间较长。学 生调查问卷第 11题也能说明这种情况,参与问卷调查的 185名学生中,认为英 语作业很简单的学生有51人,占总人数的 17%;认为英语作业有难度,需要求 助教师或家长的学生110人,占比38%;认为英语作业很难完成的学生有 124 人,占总人数的 43%。作业的难度大、耗时长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 主动地完成作业。
3作业完成质量不达标
教师调查问卷第 8题“学生的作业都能达到要求吗?”,主要是考察教师 布置的自然拼读法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其调查结果如图 7所示:
对图 7 的数据进行分析,20 名教师中,选择 90%及以上的学生能达到要求 的教师有 3 名,比例 15%;选择 50%-80%学生能够达到要求的教师有 13 名,占 总人数的 65%;选择 50%的学生能够达到要求的教师有 4 名,占比 20%,根据数 据显示,仅有 15%的学生能够基本达到要求,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不达 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业的完成质量体现了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内容, 学生的作业质量不达标一方面说明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说明 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考虑学情,难度太大。
4.1.4课外辅导环节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是上 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教师调查问 卷第 10 题“您课外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吗?”,考察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课 外辅导的情况,其调查结果如图 8 所示:
观察图8的数据可知,20名教师中,有12名教师经常课外对学生进行辅 导,占总人数的60%;有8名教师偶尔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占比40%;没有 教师不去课后辅导学生,占比 0%。这说明所有的教师都会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 导,笔者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情况,对其中的 6名教师进行了 访谈,其访谈提纲为“您在课外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吗?通常都辅导什么内容? 会涉及自然拼读法的相关内容吗?”,6 名教师均表示会在课后进行辅导。在 谈及“通常会辅导什么内容,会辅导自然拼读法的相关内容吗?”时,刘老师 表示:“我一般是辅导学困生的单词发音,学生发音有误的单词,我会重复告 知,让他们多加练习。”康老师和韦老师的课后辅导重点是检查学生们的背诵 情况。李老师回答:“有些学生单词就是背不掉,默写不出来,我会请这些学 生到办公室当着我的面背诵。”程老师和陶老师也表示课后辅导主要是监督学 生完成作业,纠正他们的发音。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6 名教师的课后辅导内 容主要是纠正单词发音,督促学生完成背诵、默写等作业,没有辅导自然拼读 法的相关内容。
4.1.5学业成绩的评价环节
评价是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自然拼读法教学工作的顺利进 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得失,进一 步研究改进自然拼读法教学;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矫正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 更有效地学习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因此,在评价中,教师要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根据具体的评价 目的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和规则,通过唱、跳、 演、说、游、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发展作用,并保护对学 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学生喜欢评价(董永娟, 2007)。该环节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的自然拼读法内容的评价方式,教师问卷 调查第 11题“考核学生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成果一般用哪种形式?”,调查结果 如图 9 所示:
考核学生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成果一般用哪种方
式?
12
分析图 9的数据所得,20 名教师中,采用书面、口语考核及建立学生学习 档案等方式考核学生的教师有 1人,占比 5%;采用书面、口语的形式考核学生 的教师有 9人,比例 45%;仅采用书面考核的教师有 10 人,占比 50%,从中可 以看出一半教师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成果,侧重对 音形对应关系的测试,强调拼读规则掌握的情况,忽视了自然拼读法作为一种 学习方法的使用练习,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带给学生一个误区:为了学习自然 拼读法的规则而学习,而不是将自然拼读法作为一种方法来学习英语。
4.2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上一节,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形式探讨了自然 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节将自然拼读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主要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分析原因。
4.2.1教师方面
1 教师缺乏系统的自然拼读法知识 自然拼读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设计教法不全面。教师如果想运用自 然拼读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前提就是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概念,掌握它的规则,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设计教法的不全面,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系统的 自然拼读法知识。在课外辅导环节,教师往往会弱化自然拼读法相关内容的辅 导,仅对学生进行语音、词汇方面的纠正,这也说明了教师没有真正把握自然 拼读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教师调查问卷第 1 题:“您获取自然拼读法知识的
图 10 教师获取自然拼读法知识的渠道统计图
如上图所示,教师通过学校培训并能自主查阅专业书籍来学习自然拼读法 相关知识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 15%,剩余 85%的教师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方式主要 是通过学校培训和旁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通过对本校的观察,每学期学校组 织的自然拼读法培训次数非常少,参与的人数也有限额,因此,大部分教师只 能通过旁听其他教师的自然拼读法公开课来学习,课余时间也很少主动去系统 的学习自然拼读法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所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 并没有真正掌握自然拼读法的内在规律和主要作用,所呈现的自然拼读法教学 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 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必然会导致学生兴 趣的缺失,无法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作业的难度大,耗时长,完成质 量不达标等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的主 体。教师在教授自然拼读法时,应当随时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在学生跟不上 进度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变换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吸引 学生的兴趣,作业的难易程度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学生为出发点 设计作业。学生调查问卷第 6 题“英语课堂中,你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并完成小组合作的活动吗?”,只有 15%的学生表示完全可以,另外的 85%学生 有跟不上老师进度的情况。学生调查问卷第 7 题“你觉得上英语课有趣吗?”, 14%的学生表示非常有趣,表示一般的学生占 44%,觉得英语课很枯燥的学生占 40%。这能说明教师在自然拼读法教学中,仅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考 虑教材内容是否完成,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接受和反应情况。
表 13 学生上课兴趣及参与活动统计表
6、英语课堂中,你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并完成小组合作的活动吗?
选项 A 完全可以 B 偶尔跟不上 老师的进度,会走 神 C 大部分时间 听不懂老师的要 求,不能回答相关 问题
人数 43 127 115
百分比 15% 44% 40%
7、你觉得上英语课有趣吗?
选项 A 非常有趣, 时间很快就过去 了 B 一般,有时 候觉得很没意思 C 很枯燥,度
日如年
人数 40 133 112
百分比 14% 46% 39%
4.2.2学生方面
1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然拼读法的内涵是掌握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对应关系,通过拼读规律将未 知的单词进行解码,再编码为已知词汇。学生学习自然拼读法的最终目的是为 了实现自主阅读,这就需要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探索自然拼读法相关 知识,内化拼读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经历遗忘, 但是遗忘是有规律可循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 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要及 时复习。学生问卷调查第三题“遇到生词,你是如何知道它的读音的?”以及 第 8 题“课外时间,你会主动学习自然拼读法吗?”考察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 然拼读法的意识,相关数据统计如表 14:
表 14 学生自主学习自然拼读法统计表
3、遇到生词,你是如何知道它的读音的?
选项 A 自己尝试发音 B 请教老师、家长 c 查阅工具书、多 媒体
人数 56 143 86
百分比 20% 50% 30%
4、课外时间,你会主动学习自然拼读法吗?
选项 A 很主动,会读一 些课外英文书籍 或者看英文视频 B 一般,偶尔会把 课本拿出复习 C 不主动学习
人数 38 169 78
百分比 13% 59% 28%
分析上表的数据可得:学生在遇到生词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请教老师、 家长,比例为 50%;其次是查阅工具书、多媒体,占比 30%,自己尝试发音仅占 总调查人数的 20%,说明学生遇到问题总是想依赖教师和工具书,没有积极探 索的能力,缺乏自主性。课外时间有 28%的学生不会主动学习,59%的学生偶尔 会把课本拿出来复习,仅有 13%的学生很主动,会尝试读一些课外英文书籍或 者看英文视频作为学习自然拼读法的补充。学生不能及时复习知识,缺乏学习 自主性,导致自然拼读相关知识不能成为长时记忆,边学边忘。
2 学生缺乏基础词汇和音素意识的积累
学习犹如盖房子,基石不稳,难以搭建高楼。自然拼读法的有效学习必须 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词汇和音素意识上。国外的学生在学习自然拼读法之 前已经知道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事物的音义对应关系,并系统地学习了听音、辨 音等音素训练,再通过自然拼读法的学习,学生们能很快地将单词的拼写,也 就是“形”链接起来,做到音、形、义三者的统一。然而国内的学生缺少前期 的准备工作(即音-义对应关系以及音素意识的培养),尽管教师已经教授了自 然拼读法的拼读规律,学生们依旧采取往常的方法,像背诵电话号码一样去记 忆单词,他们难以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状态,最终使自然拼读法流于表 面,无法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便利。学生调查问卷第4题和第5 题也能反应 这一现象,统计数据如表 15:
表 15 学生使用自然拼读法的情况统计表
4、你记忆单词最主要的方法是?
选项 A 根据字母发音规 律 B 中文标注 c 逐个单词反复记 忆
人数 67 83 135
百分比 24% 29% 47%
5、你认为英语单词和它的读音有联系吗?
选项 A 有很大的联系, 很确定 B 可能有点联系, 不能确定 C 没有联系
人数 72 161 52
百分比 25% 57% 18%
根据表 15 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根据字母发音规律记忆单词的人数有 67 人,占 24%;通过中文标注来记忆单词的人数有 83 人,占 29%;逐个单词反复 记忆的人数有 135 人,占 47%,说明将近一半学生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记 忆单词,仅有 24%的学生能够根据字母的发音规律记忆单词。其中,25%的学 生认为英语单词和它的读音有很大的联系;57%的学生不能确定,认为可能有 点联系;18%的学生认为英语单词和它的读音之间没有联系,这说明仅有 25% 的学生掌握自然拼读法的音形对应关系,剩余 75%的学生无法掌握自然拼读法 的核心,缺乏音素知识。
4.2.3学校方面
1没有配套的自然拼法教材,课时短
“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的最根本原因是学校没有配套的自然拼读法教 材。笔者所在的城市小学英语教材为人教版pep,每本教材共有6个单元,每 个单元涉及的自然拼读内容仅有一面,内容很少。目前,国内市面上的自然拼 读法教材五花八门,侧重点各不相同,使得教师们无法甄别。虽然国外的自然 拼读法更加系统、科学,全面,但是面对高昂的价格,教师们只能望而却步。 因此,在教授每单元的自然拼读法内容时,教师只能借助自身的经验结合课本, 无法深入的钻研教材。
“课时短”是课堂的巩固时间短暂,操练不到位的根本原因。笔者所在的 城市小学一周仅有三节英语课,每节课的时长为 40 分钟,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 时间内完成教材内容已经足够“吃力”,还要抽出时间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 只能压缩巩固操练的时间。巩固操练的时间不够,容易使学生对自然拼读法知 识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越来越吃力,英语的兴趣也全然消失了。
2学校的“唯分数论”
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但是笔者观察 到学校依旧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学生分数的高低和班级的排名来衡量教师 的教学水平。教师所带的班级分数高,班级排名靠前,就能获得更高的绩效, 评职称也是加分项。学校的“唯分数论”迫使教师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选 择用单一的书面测试来考核学生自然拼读法的音形对应关系,忽略了灵活运用 自然拼读法的能力,导致学生们只能死记硬背拼读规则,却无法用拼读规则解 锁新单词,实现自主阅读。
5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在以上章节中,笔者探讨了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原因,本章节以拼读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可供参考的优化策略, 以期自然拼读法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
5.1教师方面
5.1.1科学备课,循序渐进的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
首先,教师要系统学习自然拼读法教学知识。自然拼读法教学知识包括自 然拼读法的专业知识和自然拼读法的教学知识。专业知识是指自然拼读法的概 念、特征、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等。教学知识是指在教授自然拼读法时的教学 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练习活动等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自 然拼读法相关书籍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拼读法知识。市面上有关自然拼 读法的专业书籍很多,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能够系统的了解自然拼读法的概 念,特征,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储备大量的自然拼读法知识。丰富的网络世 界也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自然拼读法知识,例如 www.starfall.com 这一网站共有 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涉及的内容不同,教师可以登录该网站学习不同阶段的自 然拼读法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云观摩优秀教师的自然拼读法示范课, 学习先进的自然拼读法教学思想、教学手段,运用到自身的课堂教学中,提高 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局及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和 教研活动。教育局组织的自然拼读法培训活动往往都是自然拼读法的教学专家, 他们的讲座内容更权威,理念更先进。教师们能从讲座内容中获取新颖的教学 思路,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学校内部的自然拼读法教研活动,教师们认真旁 听本校教师的公开课,做好观察和记录,就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群 策群力,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原则, 教师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为i+1,教师给予的新知识不能难度太大,也不能过于 容易,这个“i”指的就是学生现有的自然拼读法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了解 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从学生出发组织 自然拼读法教学。因此,教师可采取课前测试、课中观察、课后交流的形式来 充分了解学生。在准备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笔试、口试来判断学生的 英语知识水平,从而避免教授的内容过于简单或者难度太大。课堂中,教师要 积极观察学生的反应,一旦学生出现走神、不配合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 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 形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教师还可以主动和学生家长进 行联系,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最后,教师要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 自然拼读法教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此教师呈现 的自然拼读法教学内容也应当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地从基础开始教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 时间内化吸收。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 26 个字母的发音开始,教授每个字母的发 音,书写。在学生掌握字母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拼读一些单音 节词汇,例如教师出示 C a t 三个字母,让学生拼读,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 26 个字母的发音,这种“辅音+元音+辅音”结构的单词对学生来说不会很难。基 于单音节单词的拼读,教师可以教授多音节单词的拼读,这样一步一个脚印, 学生的自然拼读法知识会学的非常扎实。
5.1.2精准课堂,实现多样化的自然拼读法教学
本研究在前期调查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通过复习直接导入, 利用板书和 PPT 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 差,面对模式化的教学活动已然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水平达不到预期效果。 笔者根据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1 自然拼读法融入游戏教学
由于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特殊时期,单纯的讲授自然拼读法知识不能吸 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展 开教学,在游戏中渗透自然拼读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积极应用趣味学习 模式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拼读法,让学生将英语的学习作为一件极富挑战 性与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去完成(张玉梅,2021)。教师可以利用字母操、手指 操以及汉语拼音的正迁移来进行自然拼读法的字母教学。例如,教师在教授字 母“S”时,可以利用肢体摆出“S”造型,同时模仿蛇发出“S、S、S”的声音, 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 “S”的发音和书写。在教授 单词的音节构成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词的音节数拍手,比如 com-pu-ter, a-ni-mal,di-no-saur。音素的辨别能力是学习自然拼读法的重点,也是 难点,枯燥抽象的练习活动很容易使学生走神,无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因 此教师要设置不同的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五感,参与练习。例如,在辨别音 素b/d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念出三个单词(bagbad dad),其中两个单词 的首音相同,当孩子们听到相同音时大拇指朝上;当学生们听到不同音时大拇 指朝下。这个游戏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 音素的辨别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魔方玩具引导学生练习拼读。在 魔方上的每个小方格上贴上字母,左右列贴辅音字母及字母组合,中间贴元音 字母,教师转动魔方,请学生读出拼出来的任意单词。总之,教师要设计符合 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学习自然拼读法知识。 2 利用儿歌、韵律诗进行教学
从儿童的发展特点看来,小学阶段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 具体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儿歌、韵律诗等是以听觉感知为基础的形象记忆, 具有节奏(rhythm)、韵律(rhyme)、重复(repetition)等特征,节奏明快, 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借助儿歌、韵律诗等方式融入自然拼读法教学,激发和保 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掌握自然拼读法相关知识。例如学 生在学习字母“a”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呈现一首韵律诗:Cat/Cat can tap/He can tap a pan/He can tap a fan/Tap! Tap!Tap!/Cat can nap!在这样的一首韵律诗中,学 生不仅学会了字母“a”的发音,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训练了英语语感。教师 可以通过上网查找相关主题的英语歌谣,例如网站kididdles.com中就有1000 多首英文儿歌,涉及节日、摇篮曲、自然、动物和传统文化等内容,对培养孩 子的听力辨音、韵律节奏非常好(安妮鲜花,2011)。教师将儿歌融入自然拼 读法教学,可以从儿歌的韵律起伏中让学生领悟英语语调的曲折升降,与此同 时,轻快的儿歌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畏惧,从而降低了难度,优 化了教学目的。
3结合绘本进行教学
英语绘本的故事情节丰富,图文并茂。里面的语句简短且押韵,朗朗上口, 便于孩子们的掌握。绘本作为教材的补充,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自然拼读法 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自然拼读法技能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得到 提升。教师在教授自然拼读法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符合学生程度的绘本材 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利用已学过的音形对应关系去解码绘本中的陌生 单词,找到发音规律相同的单词,从而获得单词的发音和含义,内化拼读规律。 与自然拼读相结合的绘本故事阅读资源有很多,例如: Reading A-Z, Oxford Reading Tree,《丽声拼读故事会》,《瑞格叔叔发音书 自然拼读法》等。有 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孩子既学会了如何发音,又可以学到趣味故事, 懂得故事给人的启发,还接受了美育教育,一举多得,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英语 学科的教育功能(陈晴,2018)。
5.1.3作业辅导,延伸课后的自然拼读法教学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有很大的 帮助,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复 习巩固,自然拼读法也不例外。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达到要求, 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教师不能仅限于书面作业的抄写 和背诵,可以结合自然拼读法相关内容布置一些手工作业、手抄报、小小演说 家等趣味作业,例如,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制作单词卡,准备一个本子,剪成 三等份,不能断开,在页面的左右两部分都写上辅音字母,中间部分写元音字 母,这样随意翻到某一页,都可以进行 CVC 单词的拼读练习(刘宝胤,2015)。 学生对亲手制作的手工会很有成就感,对单词的任意组合感到新鲜,在随机切 换页面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见词能读的能力。
课外辅导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环节。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外辅导的重心放 在对学生作业的讲解和监督上,还要围绕自然拼读法知识进行辅导。教师可以 向学生推荐一些自然拼读法的绘本,儿歌和动画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自 然拼读法。
5.2学生方面
5.2.1稳扎基础,培养学生音素意识
根据调查研究,影响学生运用自然拼读法进行学习的原因是缺乏必备的音- 义对应关系和音素意识。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 积累音-义对应关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音素意识。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学生语言的可理解输入,让学生全方位的接触 英语,积累基础词汇。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绘本、唱儿歌、做游戏、绕口令、看 动画视频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学生能够跟着歌谣一起唱;跟着绘 本听故事;跟着动画视频理解情境。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打通了耳朵,灵活 了舌头,积累听说词汇的同时,培养了英语的语音语调和韵律节奏。
英语单词是由字母音组合而成,而字母音通过字母或字母组合来表示。比 如,dog有三个字母,对应着三个音素/d//o//g/。能理解单词是由音素构成,能 听辨单词中的首音、尾音、中间音,并进行组合、切分、添加、替换、删除, 这就具备了“音素意识”。具备音素意识是学习自然拼读法的前提。笔者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有些学生掌握了自然拼读法的音形对应关系,但是在面对 一些稍微复杂的单词时还是不清楚有几个音素,由哪些音构成。例如,在课堂 观察中,笔者发现当刘老师询问cat有几个音素构成时,学生们几乎不假思索的 回答有三个音素;当刘老师问及sock这个单词时,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这 说明学生还没有具备音素意识。没有辨音能力的基础,即使懂得了自然拼读法 的拼读规则,一样难以学好英语。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能力,从听力辨音能力入 手寻找语感,再通过自然拼读法加以巩固,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才是学好英 语的硬道理。
5.2.2激发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调动学生学 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明确学习自然拼读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 习,而是为了阅读才去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短,教师要想尽办法,利用各种资源来 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不能大量密度地进行,以免学生 失去兴趣。教师要灵活安排自然拼读法的教学顺序,以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的 程度为切入点,把音素意识的培养和字母的识别结合起来,能让自然拼读法的 学习更加高效。此外,学生在输出环节犯错是必然的,教师要教师要对学生充 满耐心,鼓励学生表达,允许学生犯错,保护学生的大胆和自信。
学习自然拼读法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背诵自然拼读法的各种规则,也不是 为了单纯的记忆单词。实际上,自然拼读法是一种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在 阅读中又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自然拼读法时,要引导学生将 自然拼读法和阅读结合起来,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自然拼读法的规则。 学生将自然拼读法当做阅读的手段,在大量的阅读中重复拼读规则,达到不用 死记硬背也能灵活使用规则的程度,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3学校机构方面
5.3.1设置合理的自然拼读法课程体系
本研究在前期调查发现教师备课不充分,其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专门的自 然拼读法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保障,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对于大 部分教师而言,自然拼读法教学是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没有系统的自然 拼读法教材,备课会非常吃力。学生也需要自然拼读法教材作为预习新知,巩 固旧知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都急需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自然拼读法教材作为参 考,然而市面上的自然拼读法繁多且大部分来自国外,不能保证对国内学生的 适用性(闫友为,2018)。因此,学校可以成立自然拼读法教研小组,结合本 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编制适合本校使用的自然拼读法教材。
学校还应当增设自然拼读法教学的课时,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初就要保证每 周 1 节的自然拼读法课程。国外的小学生仅 26 个字母的音形对应关系就要花上 一年的时间,自然拼读法教学贯穿整个小学低年级。他们在掌握了拼读规则后 能自行解码陌生单词,实现自主阅读。要想使自然拼读法在我国的课堂上发挥 其应有的效果,就要保证自然拼读法教学的课时量。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每周五下午的两节课为“特色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学 校可以将自然拼读法课程纳入“特色课程”,这样既保证了自然拼读法教学的 课时量,也不会耽误国家英语课程的进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然 拼读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方法,用自然拼读法解锁新单词,解决了学生 单词发音不标准、记忆单词等难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
5.3.2转变传统观念,落实发展性评价
传统教育中,学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 水平。学校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手段,那么教师只能将所有精力花在提高学 生的考试成绩上。这种“唯分数论”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力和教师的教 学研究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 关注其学习成绩,更要挖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促使学 生持续发展(2001)。学校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 一考核的手段,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绘本 的数量,口语交际的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除此以外,学校也要转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衡 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会使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发 展,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探索更多契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大胆应用到英语课堂中,在不断的反思和调整中完善课堂教学(史珍珍,2016)。 教师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下,不仅可以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还将关注点从提 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结语
自然拼读法作为一种国际上主流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这种推行英语的国家 也得到了广泛英语教师的应用。笔者通过检索文献发现,采用自然拼读法的教 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单词的读写,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自主学习能力,这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自然 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于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的 研究。本研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焦点聚集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上,分 析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化策略,为小 学一线英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法、问 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深入课堂观察,面对面和教师访谈以及分析问卷调查 的数据,笔者发现自然拼读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发现,自然拼读法在教学工作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 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环节均存在一些问题。备课环节,学情分析不充 分、钻研教材不深入、设计教法不全面;上课环节,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涉 及内容窄、课堂的巩固时间短暂,操练不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缺乏主动 性、教师教学反馈不及时,参与度不够;作业布置与反馈环节,作业形式单一、 难度大,耗时长、作业完成质量不达标;课外辅导环节,没有辅导自然拼读法 的相关内容;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环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全面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对策。教师方面:科学备课,循序渐进的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精准课堂,实 现多样化的自然拼读法教学、作业辅导,延伸课后的自然拼读法教学;学生方 面:稳扎基础,培养学生音素意识、激发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学校机构 方面:设置合理的自然拼读法课程体系、转变传统观念,落实发展性评价。
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师更好地运用自然拼读法进行教 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自然拼读法能够更加有效的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还 不够全面;课堂观察只观察了一名教师,其广度不够;观察课堂数量为14节, 观察时间不长。
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深入课堂教学, 从其他方面调查研究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 决对策,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11.
[2]曹佳.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的渐进式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7.
[3]陈晓萍,运用自然拼读法促进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英语天 地),2019(3):96.
[4]陈本洪.浅谈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
[5]董永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巩悦.巧用自然拼读,点燃英语学习热情---浅论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 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2&
[7]高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200&
[8]高雅琳.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 2019.
[9]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2003.
[10]候嘉慧.利用自然拼读法促进小学生英语阅读入门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
2013.
[11]华冲.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8.
[1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育部正报,2001 (Z2) : 349.
[13]江容.自然拼读法运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苏大
学,2019.
[14]赖曲伟.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15]刘晓爽.直接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6]刘宝胤.英语,爱“拼”才会赢:聊聊自然拼读那些事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岀版社,2015:41.
[17]毛肖婧.探索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
(6):98.
[18]缪胤.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3(9):138-139.
[19]M.梅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401.
[20]任杨,何高大.自然拼读法与词汇间接习得有效性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4 (5):117.
[21]任煜.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常州市J小学三年级
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 &
[22]宋倩男.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自然拼读法运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L市S小学
为例[D].聊城大学,201 &
[23]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
2013:24-25.
[24]史珍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25]王雪.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
院,2017.
[26]王力兴.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学动态,2021 (2) :46.
[27]闫友为.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8.
[2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 1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 1:135.
[29]姚小珊,黄斐然.自然拼读法与高频词在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J].基础外语教育,2018(6):44.
[30]钟玉梅.国际音标法与自然拼读法融合式英语教学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1):107.
[31]张玉梅.“三个注重”提高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 2021(1):143.
[32]章兼中.小学英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岀版社,2016.
二、外文部分
[1]Adams,M.J. Beginning to read: 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M].Cambridge, MA:MIT press,1990.
[2]Brown,I,S.,&Felton,R.H. Effects of instruction on beginning reading skills in children at risk for reading disability. Reading and Writing[J].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990:2(3),223-241.
[3]Blevins W. Teaching phonics& word study in the intermediate grades: a complete source book[M]. Scholastic Professional books,2001:71-77.
[4]Heilman,A.W.Phonics in proper .Columbus:Merril,1985.
[5]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nics.
[6]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 [M]. Pergamon,1982.
[7]Lizzy. “The Research on phonics instruction of English Words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J].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Foreign Trade and Business College,2006:11.
[8]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7.
[9]Rasinski, P. From phonics to fluency: Effective teaching of decoding and reading fluenc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Pearson Ecucation, Inc,2013.
[10]Stahl, S. A. Teaching phonics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 s. B. Nenman and D.K.D ickinson (Eds), Handbook of early literacy research.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Guilford Press,2002: 333-347.
[ 1 1 ] Stuart, M. Getting ready for reading: Early phoneme awareness and phonics teaching improves reading and spelling in inner-cit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99:5 (69): 587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