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意义 2
1.3.1理论意义 2
1.3.2实践意义 3
1.4研究问题 3
1.5研究方法 3
1.6相关概念界定 4
1.6.1评价的内涵 4
1.6.2多元化评价的定义 5
1.6.3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 6
第二章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7
2.1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7
2.1.1研究的理论基础 7
2.1.2 国外多元化评价的发展历程 9
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1
2.2.1 国内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11
2.2.2 国内英语多元化评价研究分析 13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17
2.4 文献评述 19
2.4.1 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19
2.4.2 本研究独创及新颖之处 20
第三章 HB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现状分析 21
3.1问卷调查 21
3.1.1问卷调查目的 21
3.1.2调查问卷的编制 21
3.1.3问卷调查的内容结构 24
3.1.4调查对象 25
3.1.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25
3.1.6数据处理 26
3.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6
3.2.1评价主体状况分析 26
3.2.2评价内容状况分析 29
3.2.3评价方式状况分析 31
3.2.4多元化评价总体状况分析 33
3.2.5问卷调查结论 34
3.3 访谈分析 34
3.3.1访谈对象 34
3.3.2访谈内容 34
3.3.3访谈结果分析 35
3.3.4教师访谈结论 38
3.4 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38
3.4.1课堂观察研究对象 38
3.4.2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38
3.4.3课堂观察结论 45
3.5 HB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45
3.5.1 评价主体的现状分析 45
3.5.2评价内容的现状分析 46
3.5.3评价形式的现状分析 46
3.5.4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47
(一)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结论 47
(二)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问题归因 47
第四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元化评价的对策 49
4.1 提高多元化评价意识 49
4.1.1 多元化评价的作用 49
4.1.2多元化评价的特征 51
4.1.3多元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53
4.2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策略 54
4.2.1 关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建议 56
4.2.2 关于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建议 62
4.2.3 关于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建议 64
4.3学校管理对多元化评价的支持 69
4.3.1 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69
4.3.2建立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招生考试制度 70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 72
5.1 研究结论 72
5.2 研究局限 73
参考文献 74
附录: 77
附录一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 77
附录二:小学多元化评价访谈提纲 79
致谢 8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成为国际合作 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新千年伊始,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覆盖城乡的小学英语 课程教学。经过十年的教育教学探索和实践,2011 年,教育部颁布了更切合小学教学实 际的操作标准,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依托教改成果,更加注重对少 年儿童对英语的兴趣和日常运用能力,更加突出日常实际,凸显语言的交流交际的工具 价值,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减轻机械记忆等枯燥的学习。同时,“新课标”对教 学评价作了相关说明,明确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 起来,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期达到学习过程与学习 效果的有机结合。[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2011: 2.
[1吟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提要[N].人民日报,2021. 3. 8]正如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那样,英语教育在全 球基础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它在各国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英 语教学也经历着不断的创新,传统的“哑巴式”教学方式被逐渐摒弃,但由于在实际教 学中缺乏“硬指标”和科学的诊断机制,小学生英语新课程改革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 尤其是当新教学理念尚未成为行动共识时,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英语评价仍存在 着与新课程理念不适应、不协调的做法。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诸多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仍是“分数导向”,学生最终的 分数是判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交流与沟通等被简化和遮蔽。“分数导向”导致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 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变得苍白无力,终结性评价变得更为盛行。在评 价主体上,仍然是教师的单向评价、口头评价和终结评价,小学生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和 部分不被鼓励的学习参与性决定了小学生自身较难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家长、教 务管理部门仍需更加重视非终结性评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其实,教师们也是 终结性的“分数导向”评价的改革者,很多老师也在探索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评 价实践,有成功有失败,但这种实践多多少少加深了对新评价的认识和行动力,认清了 问题的症结所在。如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课堂秩序问题、评价方式的适用度问题、评价 客观性问题等等不一而足。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评价内容单一,重视知识学习,忽 视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培养。第二,评价方法单一,只有传统的以成绩为 导向的测试方法。第三,评价主体单一。由老师决定学生的成绩。因此,学生仍在被动 接受评估,无法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唯分数论”中所说,“教育,无 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 标来看。”[1] 当前,“分数导向”已成为基础教育痛点。破解这一怪圈,要从需求与供 给两端入手,一方面打破“唯分数论”,优化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焦虑,一方面提升学 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人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充满无限可能,如果把 学生物化为“考分机器”这只能是教育的悲剧。小学生英语教学同样如此,要解决这一 系列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破解“唯分数论”,改变分数的指挥价值,改变单一的评价机 制,从面向未来、面向健全人格、面向适应人类社会需要来设计,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系统、结构合理的多元化评价。
1.2研究目的
本文依托 2011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施后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 用,经考察和亲身实践,确定了这一课题。笔者以广州市黄埔区HB小学为例,探究小 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原因,研究出 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有效策略,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可 参考的方法和建议。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本课题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发现学者们对高中和初中的多元化评价研究比较多, 而对于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特别是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比较少。因此,笔者 从多方面较为具体地分析了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实践策略等问 题,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依据。同时,本课题研究只是抛砖引玉, 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为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提供更 多的理论支持。
1.3.2实践意义
近几年,HB小学进行了对多元化评价进行了新的尝试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 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实践,进一步拓宽了小学生英语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了评价的 方法、内容、形式,彰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为建立地域针对性强的适用小学各年级的 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多元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 长,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信,在进步与成功的体验中,更加自信建立自我,促进学生 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获得积极反馈,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效能。
本文以广州市黄埔区 HB 小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该校英语教学评价现状,从学校 层面、教师群体及学生群体等因素归因尝试得岀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建 立地域针对性强的适用小学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并提岀改进策略。通过 该教改实践实现对学生学习主体的激发,进而真正形成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以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为目标,素质全面的小学生英语评价格局,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本 研究对于教师更新英语教学方法,减轻教师繁重的纠错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也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1.4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评价在小学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它着重于以下两个问题:
(一) 以广州市黄埔区 HB 小学为调查样本,调查当今天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现状如何?
(二)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元化评价的策略是什么?
1.5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对本课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查阅文献法、问卷调
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观察法等四种研究方法
(一)查阅文献法:
笔者通过不断查阅互联网信息、搜集书籍、期刊等,搜集有关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 方面的文献,学习国内外有关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方面的理论和策略,了解国内外小学 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尝试提炼出对本课题有研究价值的内容,最终确立自己 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维度,从而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为全面展开实证研究奠定较为扎实 的理论基础。
(二) 问卷调查法:笔者以广州市黄埔区HB小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在实 验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并向被试验班级收集资料和数据,具体了解实验学校英语多元 化评价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了解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因素,提供实证分析的第一手资料。
(三) 访谈法:访谈法是问卷调查法的有力补充,调查主体是教师,笔者以广州市黄 埔区 HB 小学的教师为访谈对象,通过访谈提纲,向教师了解当今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 的基本现状,并整理访谈的结果后,笔者尝试分析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元化这三个方面在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缺失和存在的误区。
(四) 课堂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也是问卷调查法的有力补充,观察主体是课堂上 的教师和学生。笔者选取了 HB小学两个课堂观察,对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提问,学生 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课堂的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评价体系。课堂观察如同疱丁 解牛一般,这一部分对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可以为师生在日常英语课堂上运用多元化 评价的情况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是分析英语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问题的有效途径。
1.6相关概念界定
1.6.1评价的内涵
一般来说,教学评价简称为“评价”,它包括收集、分析和解释教学信息,对教学 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指导教学、服务决策。根据 Spandel Vicki 和 John Staging Richard 的定义,“评价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和需求作出决定或判断而对 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的行为,通常是在报到时间。”[Vicki S & Richard J. S Creating Writers:Linking Writing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London Longman Publisher]
评价还有另一个术语一一评估一一与评价具有相似的含义。根据Airasian的著作《课 堂评估》指出:“评估是收集、综合和解释信息以帮助决策的过程。” [ Airasian, P. W.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M]. New York: Mc Graw-Hall Companies, Inc, 2000:23 .]Airasian的描 述表明,“教育评估不仅包括期末考试的管理、评分和评级,还包括描述学生成绩的优 点、美德、价值取向”。
在以往的研究中,评价和评估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在国内,瞿葆奎的《教学评价》 一书中把评价定义为“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系统地收集信息,然后对教学活 动和教学成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⑵瞿葆奎•教育教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1989:184-185.]而美国著名的评价家 Daniel L. Stufflebeam 在他的著作《教育与人文教育服务观》(2000)中指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 而是改进”。 [ Stufflebeam, Daniel. L. Viewpoint on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s Education [M]. America:Springer Publisher, 2000(2): 324.]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而不是为了证明他们是否 掌握了知识。
笔者认为,评价是一个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然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对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最终指导教学、服务决策的过程。
1.6.2多元化评价的定义
学者蔡永红认为:多元化评价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的评价技术以及方法 ,对学生的 个性发展,体质,体能的变化发展状况进行实事求是判断的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 说,多元化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⑷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5):34]确立正确的多元评价观和评价标准,是新课程理念 中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去引导 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 实现,是对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
笔者认为:多元化评价是指在教学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一 种评价方式。它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而不是通过单一的考试 来断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注重学生全面成长,激励教学主体发展。多元化评价不仅要 注重期末成绩,还应涉及到许多其他内容,包括学习条件、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 策略、情感态度等。教师在英语课堂评价学生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 情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如果允许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将会产生良 好的效果。
1.6.3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是指在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诸因素及其发展变 化和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活动中,注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范式、 评价视角、评价功能等的多元化。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去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 以推动教育事业 的蓬勃发展。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式、
评价视角、评价功能多元化这几项指标作了认真的比对后,梳理岀小学英语多元化 评价的三个维度。笔者认为,对于小学英语课堂的多元化评价,更应该注重的是评价主 体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能单纯的通过考试去判 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在多元化评价活动中,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元化,从这三个维度岀发,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第二章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1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2.1.1研究的理论基础
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关于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有很多,涉及的面也很 广,国外学者注重多元化评价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有三个, 分别是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 义理论以及由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理论三种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为 人们研究多元化评价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1983 年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理论是一种人类智能结构 的全新理论,他指出,人类认知方式以及人类的思维方式都是多元化的,人类的智力结 构最少是由八种智能要素所组成 ,其中包括了语言智能,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自然观 察的智能,自我认识的智能以及对于数理逻辑的智能等,加德纳对于评价的观点是:第 一,强调人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评价主要是为这种能力服务 的。第二,评价应该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的进 行评价,不应该太过强制的成为外加内容,评价这种行为应无处不在,不能为了评价而 去教学,要使评价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去模糊教学与评价的界限。第三,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终身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该从不同的方面 和层次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尊重他们,根据个人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价,这是教育的 本质和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口
总而言之,加德纳认为,仅仅通过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合适 的。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反, 教师在进行教育评价时,应根据不同的智力水平,尽力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为评价方法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这有助于教师建立新的学生观,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不同智力类型,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不同智力的学生进行评价。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 80年代所提出的构建主义理论在教育研究领域有着非 常重大的影响,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念,他的主要观点是:第一,知识是对于现
⑴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北京新华岀版社,1999:56-72. 实的解释假设,没有最终的正确答案 ,针对具体的情况来决定知识是否正确。第二, 由于知识是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构建出来的 ,所以每一个学习者对于同一个知识都会 产生不同的理解偏差 ,所以,学生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再 去融合新产生的知识,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主要作用就是 ,以学生本身原有的知识为 基础 ,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看法 ,增进师生之间的合作 ,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他 们获得新的知识 。第三,学习不是教师的简单传递 ,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在原有知识的 基础上去构建知识 ,老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 学评价时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总之,构建主义的主要中心思想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 异 ,发挥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不应该一味的向学习者灌输硬性知识 ,应 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Von Glasersfeld)。[Von Glasersfeld,E.Re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M].Archives de Psychologie,198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提出的 问题去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老师的作用就是给予学生 适当的引导 ,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 ,多多鼓励学生参与每次的 课堂评价 ,通过他人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自评 ,使学生更加清楚自身的能力,去锻炼 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通过一定情景的创设,对学生实施语言或者肢体的评 价,让学生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去解决它 ,从而获得新知。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他们认为教 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性发展,具有自身责任感和主动性,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 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还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 引出并澄清问题;二是帮助学生组织材料,帮助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三是作为一种 灵活的资源为学生服务;四是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小组成员而共同参与活动;五是主 动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自己的感受。非指导性教学并非否认教师“传授者”的地位,而 是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自由空间,它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创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他们还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学生遇到问题时 ,应 该帮助学生组织材料并提供广泛的学习活动 。第二,教师应作为一种灵活的资源为学 生提供各种服务。第三,教师可以作为组织学习的组织者 ,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而共 同参加活动 。第四,教师应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并不是去只做一个 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更多的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他创建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 围 ,改变了传统以来的师生关系 。
总的来说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帮助学生发展 ,促进学生学习, 充分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是人 本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人本主义中 ,他们认为评价是一种动态的 ,并不是给予学生的 某项任务,然后对他们完成的结果成功或者失败进行评价,评价是在给学生布置任务之 后,观察和分析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如何能够更快的完成相关任务。在这样的评价过程 中,学生不再被单独地评价,师生关系被动态地评价。
受这几种理论的影响,人们对多元化评价普遍达成共识:第一,课堂教学评价中教 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多角度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不可以仅从识记性知识来对学生 做价值判断和等级鉴定。第二,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根据学生多种素质智能有所差别化的 进行评价,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优势,在分析 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习和发展”并重的思想,要改变单一评价模式。第 四,每个学习者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可能使用一把绝对统一的尺子去测量不同个体 学习者的效果和水平,要解放思想,留更多的可能的发展空间,给不同的学习者以不同 的评价。第五,学习者不再被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 此,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唯结果是从。
2.1.2国外多元化评价的发展历程
美国学者 Scriven 在 1967 年在开发论文评价方法论中 ,首次提岀了多元化评价和 形成性评价。[ Scriven, M. The Methodology ofEvaluation [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Research,1967:11.]在此之后 ,教育学家布卢姆也岀版了两篇相关的讨论文章 ,他将多元 化评价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他认为,评价的作用在于进一步的改进教学 ,清楚地了 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了解程度,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他的观点 让多元化评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崭露头角。[ Bloom, B.S. Hand 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huation Student Learning [M].NewYork:McGraw-Hill, 1971:157.]之后,Bachman和Palmer提出了评价可 以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步,也可以使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得到调整的观点。 [ Bachman, L.F & A.S. Palmar.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6:171.]
Genesee和Upshur在他们出版的《以课堂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育评估》一书中,对评价 的方法与作用还有手段作了一系列的描述。在这本书中还讨论了没有测试的评估,如档 案以及观察等 。 [ Genesee, F & J.A. Upshur.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65-98.]他们认为 ,广义的评价包括了师生对学习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 通过他们收集来的信息,可以更加高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 ,推动学生改变自身学 习策略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这本书他们在教育评价界获得了非常高的赞誉。[ Black,P&D.William.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J]. Assessment tn Education,1998(5):69.] 首次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概念的是美国的评价学者派特(Patton ),他在《使用定向评价》 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 ,应该把使用评价信息的各个方面人员邀请到评 价中来,请求他们对此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Patton,M.Q.Utilization-focused evaluation (2nd)[M]. Newberry, CA:Stage, 1978:15.]这种 观点冲破了历史上对于评价主体只能是评价专家的束缚,是评价主体观念的一次思想革 命。美国评价学者Bryk在“使用定向评价”的基础上,将评价主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不但评价信息的使用者参与评价,与评价有关的人员都参与到评价设计与结果的报告中, 这就是在 20世纪 8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相关人员为本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西方教育的评价体系迅速发展,加拿大学者J. Bradley Cousin 和 LornaM. Earl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参与式评价模型”,该模型拓宽了多元主体的参 与范围,并允许参与者直接参与评价过程。[ Cousin, J. B. & Earl, L. M. The case for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J]. Educ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2(6): 97-118.] Weber,E.在《有效的学生评价:实用方法》 一书中,展示了中小学学生评价改革的新趋势,在美国学生表现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 评价的内容、手段、反思和目的四个方面,更细致地引入了多元化评价,但并未将其应 用到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 [ Weber, E. Students Assessment that Works: A Practical Approach [M]. Educational Approach, 1999:127-144.]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外许多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多元评价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单一评价和被动评价已经过时,多元化评价逐渐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美 国学者Raymond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以测试自我反馈和同伴反馈的有效性。该研究 表明,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通常将自己视为评判者,他们在阅读伴侣的作品时不仅能给 予别人反馈,而且也能自我修正。 [ Ng, Raymond. Revision in the ESL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andself-feedback [J]. Perspectives, 2000(3): 61-80.
[1] Matsuno, S. Self, peer and teacher assessments in Japanese university EFL writing classrooms [M].America: Language Testing , 2009:26.]此外,在学生学习情绪方面,也探讨了国际教学背 景下学生情绪因素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积极的情绪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学习和参与 评估过程。基于之前的研究成果,Sumie Matsuno指出,将同伴、自我和教师的评价相 结合的方法能够全面、综合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 习能力。[1]所有这些研究都反映了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如今国外很多国家的教育家和学者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 学生的尊重达到了新的高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致力于多元化评价,以此来 改变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2.2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2.2.1国内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从研究数量上看,笔者根据我国知网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为 2004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共检索出 与“英语多元化评价”主题相关的文献共 304 条。图中可见, 与英语多元化评价主题相关的文献非常多 ,尤其是从 2014 年-2016 年的成果数量有明 显的增长趋势,2017 年之后呈逐步减少趋势。(见图 2-1)
从研究领域上看,关于“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集中在高职教育研究及初中基础 教育研究领域。特色期刊有 159 篇占 52%,来自期刊的居多,而硕士论文占 2%,其他 占 1% (见图 2-2 )。
此外,在这 304 篇的文章中,研究对象为“小学生”的有 46 篇,占比 15%,研究 对象为“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别为 35 篇和 77 篇,占比分别为 12%和 25%,其他为 146 篇,占比 48%(见下图 3)。换言之,在“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领域,以小学 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由此可见,专门针对小学生的关于“英语多元化评价”研究 是鲜见的,这也正是本研究最为创新之处。
研究对象
其他r 大学生
25% ■大学生 ■中学生
48% ( I 中学生 12% 小学生 15% □小学生 口其他
图 2-3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在检索到的 304 篇文献中,有 268 篇为理论研究,占比 88%, 有 29 篇为实证研究,占比 10%,有 7 篇为个案研究,占比 2%,(如下图 2-4)。可见, 在针对“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中,较为普遍的是理论研究,而实证研究偏少。由此 可见,实证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研究方法
图2-4
2.2.2国内英语多元化评价研究分析
(一)国内多元化评价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开始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高考制度恢复后。到 80 年代,“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简称IEA)主席胡森,教育学家布鲁姆来到我国讲学, 我国也正式加入了 IEA,为进一步开展评价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国外著作打开了一扇多元化评价研究的天窗,而真正使多元化评价本土化的 是国内学者,我国不少研究者提出了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论构想。教育专家逐渐将多元化 评价作为重点评价和研究对象,多元化评价研究蓬勃发展。如钟启泉教授在 2001 年编 著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一书,该著作对基础教育课改纲 要作了基本解读 ,其中有一部分讲述的是如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 及考核制度 ,并于 2005 年带领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素 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重大课题。[⑴]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190.]王海芳主编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 例》强调了:人人有评价,实时有评价,学生评价处处皆是的学说。我国的学者刘志军 确定了当前课程评价的三个基本理念,即以学生为基础 ,促进课程不断改进和提高 , 面向多元化的理念。 2007 年,朱益明教授也提出学习评价是为了学生发展而不是为了选 拔,在现代 ,学习成果不单指人博学多才,更包括人自身的一些变化,如态度、能力、 情趣、理想、习惯和社会适应等在内的各种相应的行为变化。[朱益明.初论教育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7-10.] 同年,张国祥出版了《多 元智能评量》。这本著作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支撑,把课程实践与项目研究结合,把多元 智能与教学评价相统一,为多元化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我国关于标准学业评 价的专著,是2008年由我国几大教育学者崔允漷、王少非、夏雪梅共同编著的《基于 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自此,教学评价研究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项目。[崔允漷.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2008:1.]
这些著作既有对多元化评价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多元化评价的综合应用,对多元化 评价的理论及应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评价的研 究的影响下,多元化评价已成为现代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英语教育不仅 要重视英语知识的使用价值和对于英语的学习积累 ,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 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意识和科学的交际观,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通 过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二)教育评价的几次重大改革
多元化评价理念自进入我国以来,就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在 1985年发布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 ,启动了各级各类教育评价的研究。1993 年,我国中共中央又发布了我国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纲要 ,这份纲要指出了各地的教育 部门要把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去进行 ,建立了各级的教育质量标准, 还有各种评估指标体系 。2002年,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评价试点与改革 。2002年十二月 ,我国教育部又发布了一系 列关于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明确要求建立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 将评价的重心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 ,要求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的 内容全面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评价理念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 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有效地引导教师 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从而达到账完善教学的过程,提高评价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及个性发展的目的,这一通知要求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评 价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评价改革的总结和升华,对我国的教育评价发展史具有重 大的历史意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一 些改革与新尝试 ,教育部门一直致力于发展小学生教育评价体系 , 2011 年教育部所发 布的新课标,是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 ,新课标中提出了英语课程的设 计理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 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 ,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新课标的 影响下,许多学校多元化评价理论和课程改革统一结合起来 ,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分数 论 ,突出了学生的素质能力 ,实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学业评定。主要是“七个结 合 ,即考题与课程、教材改革结合;分项、分类、分散考查与集中测试相结合;书本、 课堂与课外结合;动口、动笔与动手相结合;指定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 和师生共同评定相结合;随堂、分项与综合评定相结合。同时,大力推行绿色指标学业 质量综合评价,《绿色指标》评价内涵更为广阔,构成更为合理,衡量更为科学,其具 体表现为:一是综合性,如学生学业水平指数,既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衡量学生创 新思维等高层次思维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均衡度,还衡量学生身心健康、品德行为等非智 力因素。二是归因性,既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又衡量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各种因素, 如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睡眠时间、作业时间等。三是社会性,既着眼于学生自身因 素,还考虑到师生关系、校长课程领导力、家庭经济社会背景等与学业质量的相关度。 四是发展性,用进步指数反映了学生学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三)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相关研究 在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过程中,很多的学者在意识到学生评价必须服务于促进学 生发展这一核心的时候 ,建立起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这一评价 体系的构建就使得教师在评价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 ,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加注重 学习过程 ,这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多元化评价的测量是英语多元化评价研究的重要依据。学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研究方 法进行了修改和发展,尝试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法和观察法进行了多元化的 测量评估。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评价的人文特征,强调发挥评价的教 育、激励和调控功能。
叶玲(2013)把多元化评价应用到英语精读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对对实验班采用 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评价 ,除笔试测验外,采用访谈、日志、堂观 察、档案袋、表演、读写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实验后,对实验班的学生就英语 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再次进行同一份问卷调查研 究。就实验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以及各方面进行同一份 问卷调查 ,通过 spss 分析实验班在实验前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变化,总结出在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对英语的学 习态度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以及发展自身的英语语言认知能力。[ 叶玲师范学校英语精读教学多元化评价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殷芳(2017)以 S 小学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 法取得第一手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方面主要存在的三大问题 ,在 课堂学习中,对于教学目标以及评价任务没有达成一致性 ,学生的学业评价形式太过 于单一,缺乏表现性评价以及日常作业评价,以及口语评价活动设计环节缺乏多样性, 针对这些问题再结合小学义务教育的实际操作经验 ,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去进行案例 实践,提出了三个应对的策略 ,关注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开发表现性评价策略,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活动 ,基于这三种策略,我们进行了与之相关的评价案例实践 ,形 成了一套可操作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可以为其他的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殷芳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评价策略研究[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郑黎莉(2017)以《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评价的新目标要求为研究 背景,通过不同的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课堂实践方式 ,以所在地的小学生为研究 对象,从拓展评价主体、综合评价维度、丰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的设计 与实践。在多元化评价实践前后,两次将学生们组织起来进行调查问卷 ,并将调查问 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多元评价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方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指出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的全面 发展、增强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郑黎莉小学英语多元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以上学者为研究所制定的多元化测量评估体系,为笔者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 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笔者借鉴了上述调查问卷和听 取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后编制了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调查问卷。
(四)多元化评价的发展趋势 如今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及在“以人为本”、 “全面发 展”为核心理念影响下,新课堂评价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要求人们在评论时 应注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的多元化,它的发展趋势如下:
(1)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淡化原本的选拔功能,更加关注学生,学校以及教 师的需要,突出评价的奖励机制以及它的控制功能。
(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
评价时鼓励创新精神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之外的综合素质发展,以适应人 才发展的多样化要求。
(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 的独特性。
(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 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 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增强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从单向评价转变为多向评价,建立起学生家长,老师以 及各方面的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被评价者是评价主体中的一员,通过多种途径去 反馈被评价者的信息,促进被评价者发展。
2.3国内外实践研究
多元化评价作为一种新理论从提出到成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大量的实践,从这个意 义上讲,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在国内外都还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从目前研究结果来 看,多元化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个性 发展需求。由于不同的研究者认为的研究重点不同,在他们对多元化评价的结构成份存 在一定的差异(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多元化评价的结构成份
境外实践 美国《国家科学
教育标准》 多元化评价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 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等开放性 的方法以及采用口试与答辩、短文与论文、过 程叙述反应题、综合分析解释题、作品方案设 计、实验操作等进行 10 种评价。
日本新学力观 从评价的内容到方式均体现学生主体性,注重
学生对学习情况、参与活动表现进行自我评
价。由定期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改为单元测验和
以检测学生理解知识程度的小测验:评价的方 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在评定内容上包括 出勤、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行为性格、特别 活动、标准测验成绩等 。
中国台湾的多元
化评价 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弹性化,具体表现在降 低笔试测验的比重,加重其他方式的比重,弹 性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来适当评价学生。善用行 为、技能检核表;多用情意、态度评价表;系 统运用教室观察记录;着重各科“质化”评价: 强调评价人员多元化、互动化;评价结果解释 人性化;评价重视过程,不只看结果、善用其 他质性评价形式、欣赏富有创造力的成果。
国内实践 深圳高级中学
多元过程评价 “深高”的学习水平发展曲线评价体系是学生 学科学习发展曲线坐标图和相应的阶段性评 语。这个坐标的横轴是测试的日期,纵轴是学 生测试的标准分。每次测试后,学生和教师将 标准分转化为图上的一个坐标,然后将这些点 连接成线。学生通过曲线了解自己学习变化情 况;教师则可以通过对曲线变化的分析,掌握 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发展情况;评语则是教 师根据每个学生学习水平发展状况的定性分 析所做的阶段评价。
诸城实验小学
多元发展评价 诸城实验小学将多元评价理论和课程改革结 合起来,其基本做法是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分数 权重,突出素质和能力,试行学生、家长共同 参与学业评定。主要是“七个结合”:考题与课 程、教材改革结合;分项、分类、分散考查与 集中测试相结合:书本、课堂与课外结合;动 口、动笔与动手相结合;指定与自主选择相结
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同评定相结合; 随堂、分项综合评定相结合。
上海市绿色指标 学业质量综合评 价 认为多元化评价包含 10 个方面:学业水平指 数、学习动力指数、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 指数、教学方式指数、课程领导力指数、社会 经济背景影响指数、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 指数和进步指数。
2.4文献评述
2.4.1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有关多元化评价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国内外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多元化评价,对于多元化评价的研究,学者们做了大量的创新 性研究,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丰富了多元化评价的内涵与实践。理论方面概括起 来大致有:多元化评价的概念界定、分类、及策略。学者们对多元化评价的概念界定保 持相同的见解,能够对多元化评价给以较明确的概念界定。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教 学评价研究取得的成果较为丰富,不仅有对每一部分评价要素有具体研究,而且也有试 图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笔者对多元化评价的涵义、分类、理论基础 等内容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为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基础。就实践方 面而言,国内外学者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且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注重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注重教学过程而淡化甄 别与选拔,提倡评价目标与主体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等特征。
但这些探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理论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评价研 究更多的是从概念、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 重要的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也不能触动到问题的本质。第二,对于课堂教学多元化 评价的研究框架已经完善,但是在具体学科实践上缺乏具体操作指导。第三,在研究对 象上,以研究大学生和中学生居多,对小学生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不算多,还处于起步阶 段。因此,系统地梳理出适合小学生英语学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2.4.2本研究独创及新颖之处
关爱小学生生命发展,创设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灵魂所在。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小学生要建立评价方式多样、评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发挥 评价的发展功能。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能综合评价小学生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 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定高低”的局面将被打 破。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英语科评价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 题提出建议,并建立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 个性的发展,正是本研究的独创及新颖之处。
第一,从研究的类形来看,目前本课题所研究的重点,不再是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理 论或框架,而是过渡到真真正正意义上的实施,是专门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证研究。 在以往的针对“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是对英语多元评价的理论研究 , 实证研究非常少见 ,所以在实证研究方面依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从研究维度上看,在众多评价指标中,通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 三 个维度去测量多元化评价,探究 HB 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并把这些策略实践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区域 性。
第三,从研究主体来看,本研究选取了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元化文献的相关 分析,专门针对小学生的关于“英语多元化评价”研究是鲜见的,这也正是本研究最为创 新之处。
第四,从评价体系上看,本研究所得出的各年级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了:针对课堂 评价的评价维度表;针对课后评价的天天进步卡;针对家校合作的家庭学习情况反馈表; 针对评价延续的评价墙等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地域性和校本特质。评价体系中的 评价维度及评价方式还随着年级的不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延续 性和系统性。
第三章 HB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现状分析
3.1问卷调查
笔者通过参考相关研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从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这三要素出发,设计了《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 中的应用调查问卷》。问卷填写主要靠线上推广,经过现场填写后统一提交到活动负责 人手中,线上填写活动结束后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3.1.1问卷调查目的
基于广州市黄埔区HB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应用的的现状,探究HB学生在英语多 元化评价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进一步提出英语多元化评价策略提供真实可靠 的支撑材料。
3.1.2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所用的初始问卷是基于学者张秀秀(2017)编制的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英语教 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生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for students ),初始问卷涵盖15 道题,分别描述了 8个方面,具体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对英语科的兴趣、对多 元化评价认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功能、评价指标,问题的分布比 较杂乱无章。根据心理系研究生和统计学分析师所反馈的建议,我们对原问卷的项目进 行了初步修改,对一些意思相近的维度进行了合并,并剔除了一部分不符合多元化评价 特点的题目,修改后的问卷共 12个小题,选择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三个 维度,每个维度4题,由此组成了多元化评价调查问卷。最后,再请4名小学英语教师 对初试问卷项目是否存在语病等问题进行修改,最终把调查问卷确定下来(见附录一), 调查问卷具体编制过程如下。
(一)题项分析
编制的初始问卷包含15道题,但所有的题目不可能都一样的“优良”,因此,有 必要区分出哪些是“好”的题目,哪些是“坏”的题目。这就需要我们对初始问卷进行 题项分析。题项分析常见的分析有:区分度分析、Cronbach's Alpha值检测和因子负荷 检测。其中 Cronbach's Alpha 值检测,Church ill (1979)和 Kohiic tal (1993)建议, Cronbach's Alpha 值检测法,删除该题项后 Cronbach's Alpha 值会增加。
本初始问卷包含 15 道题,初试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只有 0.7,所以,我们剔除 Cronbach's Alpha if Item Deleted 小于 0.7 的题项,以提高量表内部的信度,如表所 示应剔除的题项有:Q1、Q3、和Q10,剔除后从原来的15道题削减到12道题。(见表 3-1)
表3-1初始问卷题项分析摘要表(Cronbach's Alpha值检测法)
题项 Cronbach's Alpha if Item Deleted 题项 Cronbach's Alpha if Item
Deleted
Q1 .753 Q11 .849
Q2 .861 Q12 .858
Q3 .751 Q13 .880
Q4 .854 Q14 .849
Q5 .880 Q15 .850
Q6 .850
Q7 .855
Q8 .850
Q9 .849
Q10 .749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即主成份分析,初始问卷题目涵盖 8 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学 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对英语科的兴趣、对多元化评价认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 主体、评价功能、评价指标。问卷比较适合探索性因素分析,从探索性因素方差分析解 释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主成份分析,可以从初始问卷里抽取 3 个因素,即三个维度作 为多元化评价的数据分析依据,探索性因素总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见表 3-2)。
表3-2探索性因素分析解释的总方差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成份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1 7. 853 29. 084 29. 084 7. 853 29. 084 29. 084 4. 078 15. 103 15. 103
2 2. 705 10. 019 39. 103 2. 705 10. 019 39. 103 3.858 14. 287 29. 390
3 2. 270 8.408 47. 511 2. 270 8.408 47. 511 2.993 11.086 40. 476
4 1.464 5.421 52. 932
5 1. 308 4. 845 57. 777
6 1. 054 3.903 61. 680
7.902 3.339 65.019
8. 828 3.065 68.084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三)因素命名
由主成份分析可以看出,分析多元化评价抽取三大因素是比较理想的。接下来,我 们对各个因素命名。对各因素的命名遵循如下原则:参照题项因素的负荷值命名,即一 般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命名。据此原则,第一个因素有4个题项,该因 素的特征值为 7.853,经最大方差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为 15.103%,各题项涉及的都是 评价主体是否多元化,将此因素命名“评价主体”。第二个因素有4个题项,该因素的 特征值为 2.705,经最大方差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为 14.287%,各个题项均反映评价内 容是否多元化,因此命名为“评价内容”。第三个因素有4个题项,该因素的特征值为 8.408,经最大方差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为 11.086%,各个题项均反映了评价方式是否多 元化,因此命名为“评价方式 ”。(如表 3-3)
表3-3旋转成份矩阵及因素命名
评价主体 成份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Q1.在英语课堂上,谁是评价者? .782
Q9.老师有没有给岀评价标准让同学之间互评? .746
Q8.在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对你是否有帮助? .693
Q6你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吗? .689
Q5.你了解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吗? .725
Q4.你对英语课合作学习的态度? .676
Q7.老师主要评价哪方面的表现? .645
Q10.老师有没有分别评价听说读写? .620
Q3.英语课堂上,老师使用什么方式评价学生? .728
Q2.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老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你有帮助吗? .701
Q11.在得到他人激励性评价后,你心情如何? .685
Q12.若老师不仅仅从学习成绩方面,还会从其他方面对您进行评价, .652
对您的影响?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 旋转在 7 次迭代后收敛。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的原理其实就是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模型是否合理。一般是通过
AMOS 建构因素模型,然后分析数据指标是否理想。例如,本研究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出多 元化评价包含三大因素,那么这一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是否经得起考验,我们就要看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数据指标是否达到理想或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常用的数据指标有:① X2(Chi-square)检验。一般公认的良好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标准为X2/dfV5。②拟合指数。 常用的有 GFI、AGFI、NFI、NNFI、CFI、IFI、SRMR 等,拟合度较好的模型应具备:较 低的 X2 值、RMSEA 值和 RMR 值,X2/dfW5,、RMSEAW0.05,有人认为 RMSEAW0.08 也 可以接受,RMRWO. 10; GFI、AGFI、NFI、NNFI、CFI、IFI 越接近 1 越好。其中,当 X2/df 小于 5,RMSEA 小于 0.05,GFI、AGFI、NFI、NNFI、CFI、IFI 的值在 0.90 以上时,表 示模型拟合较好(温忠麟等,2004)°Anderson(1984)、Cole(1987)等人建议,GFI20. 85, AGFI20. 80也是可以接受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被试通过问卷星网站和微信向广州市黄 埔区 HB 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发布调查问卷,回收 133 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显 示,三个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比较理想(见表 3-4)
表 3-4 拟合指数摘要表
模型 x2/df RMSEA AGFI NFI RFI IFI TLI CFI
M6 4.946 .067 .850 .877 .894 .913 .869 .915
3.1.3问卷调查的内容结构
由问卷调查的编制过程中,我们提取出问卷调查的三个维度,即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本问卷从这三要素出发来设计,了解和分析 HB 小 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由 12 道题组成,其内容结构主 要包括以下三个大方面:第一部分是关于评价主体是否多元化(问题 1-4);第二部分 是关于评价内容是否多元化(问题 5-8);第三部分是关于评价形式是否多元化,(问 题 9-12)。以上具体内容参见附录一。这三个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 HB 小学英语 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见表 3-5)
表 3-5 问卷结构表
调查内容 题^
评价主体多元化 第 1、2、3、4 题
评价内容多元化 第 5、6、7、8 题
评价形式多元化 第 9、10、11、12 题
3.1.4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黄埔区HB小学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印发了 120份调 查问卷,经过数据分析,查验岀了7份没有参考价值的问卷,有效调查问卷有113份 , 调查有效率为94.16%。其中四年级学生18人,5年级学生57人,6年级学生38人。对 数据进行归纳,有关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见表3-6)
表 3-6 调查对象情况表
年级 性别 班干部
男 女 是 否
四年级 9 9 3 15
五年级 27 30 12 45
六年级 17 21 8 30
合计 53 60 23 90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是:
本次的调查学校是广州市黄埔区HB 一所小学,为了保证问卷有效的参考意义,我 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0-12岁之间的学生群体。
3.1.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测量一个量表可靠与否的关键技术,信度分析常用的指标是内部一致性 信度,它是量表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内部一致性信度显示所有题项的一致性程度,即测 验各题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高,代表该题目在测量某一行为特质上与 其他题目越一致,统计学上常用 Cronbach's Alpha 值表示。从编制过程我们可知,初 试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只有0. 7,为了提高问卷的信度,我们剔除Cronbach's Alpha if It em Dele ted小于0. 7的题项,以提高量表内部的信度,为了保证检测的严谨,我 们使用 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分析显示:在剔除不合理项目后,反映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以及评价形式多元化三维度的Cronbach a系数均上 升到0.8以上,系数值越高说明信度质量高,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有很高的参考价 值。(见表 3-7)
表 3-7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维度名称 对应题目 Cronbach a 系数
评价主体多元化 T1-T4 0.862
评价内容多元化 T5-T8 0.887
评价方式多元化 T9-T12 0.801
二)问卷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是探索性因素适合性检验,检验的方法主要考查 Bartlett 球形检验 (Bartlett testof Sphericity) 和 KMO(Kaiser-Meyer-Olkin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值。Bar tie tt球形检验需达到显著水平。KMO这其值的范围在0-1之间,当 KMO值越小,表明观测变量越不适合作因素分析。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KMO大于 0.9表示极佳、0.8以上表示有价值、0.7表示尚可接受,低于0.6表示不合格。该调查 问卷KMO值为0. 807并且Bar tie tt球形检验水平显著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可以体 现变量间的相关性, 本次调查的 P 值小于 0.05, 认为变量间存在相关性, 且 Kaiser-Meyer-01kin度量系数为0.807,把这两个值结合起来,说明该问卷有较高的效 度。(见表 3-8),
表 3-8 KMO 与 Bartlett 检验
KMO 值 0.807
卡方 543.365
Bartlett 的球形检验 df 105
显著性 0.000
3.1.6数据处理
对收集回来的问卷进行分析,对于数据类信息和文字类信息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数据来说,可以制作表格进行对比,归纳其特点;对于文字类,可以对文字进行总结, 最后将这两类信息结合起来做岀报告。在分析数据时,本问卷调查采用是基础的描述统 计分析法(百分比分析)。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评价主体状况分析
问卷第一部分包含问题 1-4 是关于评价主体多元化现状分析。根据评价主体多元化 的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包括: (1)教师评价(2)学生自评 (3)生生互评(4)家长参与评价 (5)小组评价(6)大组评价等。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如下所示。
表 3-10 来扮演评价者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老师 56 49.6 49.6 49.6
同学 2 1.8 1.8 51.3
老师和同学 52 46.0 46.0 97.3
自己 3 2.7 2.7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10 显示课堂评价中谁来扮演评价者。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 的唯一评价者。在图表中,49.6%的学生选择了选项A,这表明几乎一半的老师都是评 价者,没有其他人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 4.5%的学生说他们的学习是由同学和自己评估 的。事实上,数据是不可信的,只有两三个学生选择了这两个选项,这是不典型的,所 以笔者没有在这里分析这两个数据。46.0%的学生选择了选项C,这表明在英语课堂上, 除了老师,同学也扮演评价者的角色,换句话说,评价者的主体在他们真实的课堂中得 到了扩展。这一问题的结果表明,评价主体确实已经从单一评价主体转变为多元评价。
表 3-11 老师是否有给出互评标准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有 44 38.9 38.9 38.9
没有 69 61.1 61.1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从表 3-11 可以看出有 61.1%老师是没有给予学生评价标准的,他们不允许学生评价 同学的表现。目前的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评价、互评和自评等。从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 大多数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因此, 应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从而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 评价标准,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大多数教师不允许他们评估他们的同
学和他们自己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
表3-12他人的评价是否有帮助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没有 64 56.6 56.6 56.6
有点 20 17.7 17.7 74.3
有些 24 21.2 21.2 95.6
很大 5 4.4 4.4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从表 3-12 可以得出:他人的评价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效果,就像大多数学生 的观点一样,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可以让一个人清楚地知道 自己在哪里做得很好,在未来的学习中应该在哪里更加努力。但 17.7%的学生既不知道 评价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他人。这种现象不符合多元评价。值得注意的是,21.2% 的学生表示他们对评价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要这些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对评价 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评价就可以在他们的学习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 3-13 是否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总是 6 5.3 5.3 5.3
经常 21 18.6 18.6 23.9
偶尔 76 67.3 67.3 91.2
没有 10 8.8 8.8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3-13显示,多达 67.3%的学生选择偶尔受到鼓励。其中18.6%的人选择了经常受 到鼓励。结果表明,鼓励似乎并不频繁。只有5.3%的学生总是受到他人的鼓励,但值得 注意的是8.8%的学生仍然没有受到他人的鼓励。《2011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更加注重鼓励学生,本调查选项旨在了解教师是否根据鼓励 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一原则涉及到《2011 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的原则。 此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而鼓励性评价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3.2.2评价内容状况分析
问卷第二部分包含问题 5-8,这些问题与评价内容多元化有关,根据评价内容多元 化的要求,评价内容多元化应包括五个方面: (1)知识、技能获取的评价; (2)兴趣、动 机的评价; (3)学习态度的评价; (4)创新意识的评价;(5)合作能力的评价等。数据分 析如下所示:
表 3-14 学生对英语合作学习的态度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不感兴趣 5 4.4 4.4 4.4
感兴趣 30 26.5 26.5 31.0
比较感兴趣 43 38.1 38.1 69.0
非常感兴趣 35 31.0 31.0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14 旨在探究学生对合作学习英语的看法和感受。调查结果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一部分学生表示对英语合作学习感兴趣,一部分学生表示合作学习英语能给自己带来快 乐,一部分学生表示抗拒合作学习,这三部分人分别占比 26.5%、69.1%、4.4%。说明大 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持积极态度,这符合构建主义的认知理论,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是 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的 所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合作 精神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表 3-15 学生对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了解程度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不了解 16 14.2 14.2 14.2
了解一点 42 37.2 37.2 51.3
基本了解 40 35.4 35.4 86.7
非常了解 15 13.3 13.3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15 显示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多元评价的内容是什么或者只了解一点,这说
明他们对评价的态度没有改变,传统的纸笔测验只是评价学生的其中一种方法。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他们的老师没有告诉他们任何关于多元化评价 的事情,他们的老师也没有在他们的英语课上应用多元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对英语学 习完全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对评价一无所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对他们的学习都是 不利的。然而, 37.2%的学生对多元评价略有了解, 35.4%的学生对多元评价有大致的了 解,其余 13.3%的学生对多元评价有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多数学生知道多元化评价 是什么,但不是很清楚了解评价内容,因此可以推断,他们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会 运用多元化评价,但评价的内容可能是比较单一的。
表 3-16 老师在英语课上评价内容有哪些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语言知识 17 15.0 15.0 15.0
学习态度 64 56.6 56.6 71.7
课堂表现 24 21.2 21.2 92.9
学习技能 8 7.1 7.1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16 显示: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只评估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情况。
但这一情况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56.6%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选择 了学习态度,这说明目前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像俗话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不管怎么说,教师已经改变了单一的评价内容,他们尝试 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表 3-17 教师评价有没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内容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有 87 77.0 77.0 77.0
没有 26 23.0 23.0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从表 3-17 可以得出:高达 77%的学生表示,他们的老师会分别对他们的听、说、读、
写进行评价,这确实是一个进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表明教师不仅
要注重听和读,还要注重写和说。如果老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单独评估学生的表现,那么 学生就会清楚他们将来应该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学习。正如《2011 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所指出的那样,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学好英语,应该从多方面来看,综合他们各方面的表 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仅仅从一两个方 面来评价学生的表现是不合理的。
3.2.3评价方式状况分析
问卷第三部分包含问题9-12,这些问题与评价形式多元化有关,根据评价内容多元 化的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应包括:(1)书面评价(笔试、作业)(2)语言评价(口头、 体态 );(3)表格评价(学习态度评价表、课堂学习行为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表);(4)档案袋评价(学习成果展示、优秀作业、获奖作品、奖状)等。数据分析如下所 示。
表3-18学生的老师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只有成绩 0 0 0 0
成绩和作业 24 21.2 21.2 21.2
成绩作业和 83 73.5 73.5 94.7
课堂表现
其他 6 5.3 5.3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从表 3-18 数据来看,没有教师只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也就是说,现在老师 们已经改变了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方式。 21.2%的老师通过考试成绩和家庭 作业来评价学生, 73.5%的老师不仅通过考试成绩、家庭作业,还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来评价学生。结果表明,教师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教师对多元化评 价有了清晰的认识,教师开始尝试用对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评价自己的学生。
表3-19 教师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是否有帮助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没有 39 34.5 34.5 34.5
有点 9 8.0 8.0 42.5
有些 40 35.4 35.4 77.9
很大 25 22.1 22.1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19 显示:34.5%的学生认为多元评价形式对他们有帮助, 35.4%的学生认为它 们非常有帮助。然而,8.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多元评价形式是无用的,剩下 22.1%的学 生认为效果不明显。无论如何,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 帮助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评价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这也是传统评价方式与多元评价方式的最大区别。
表 3-20 学生受到鼓励后的感受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高兴 50 44.2 44.2 44.2
一般 47 41.6 41.6 85.8
无所谓 16 14.2 14.2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20 表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对老师的鼓励没有印象,这可能是因为老师没有鼓 励他们,或者没有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鼓励他们学习英语。结果表明,大多数学 生对鼓励持积极态度,在受到鼓励之后,他们会更加努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情绪也在日常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自己有必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如鼓 励他人。这样学生才可以提高自己。
表 3-21 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影响
有效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没影响 16 14.2 14.2 14.2
有作用 34 30.1 30.1 44.2
兴趣提高 27 23.9 23.9 68.1
氛围轻松 36 31.9 31.9 100.0
合计 113 100.0 100.0
表 3-21 数据显示,除了 14.2% 的学生认为对他们没有影响外,其余的学生都对多方 式评价持积极态度。这表明多种评价方式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 渴望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多一种评价方式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找到优越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将取得 快速进步。
3.2.4多元化评价总体状况分析
表 3-9 评价多元化总体状况方差分析
从表 3-9数据反馈中可以看出,评价内容多元化是三个维度中学生认同度最高的, 数据标准差小于 1。分别是“5.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你了解吗?”,“6.你对英语课合作学 习的态度?”、“7.老师主要评价哪方面的表现?”,“8.老师有没有分别评价听说读写?” 皆属于评价内容多元化维度,说明学生对这4 项满意度选择取向、内心认同度差异不大。 教师在英语上基本能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特别是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做得很到位。 另外三个评价维度中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扏行比较差的,标准差有两项超过 1. 分别是“10. 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老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你有帮助吗?” ,“12.若老师不仅仅从学 习成绩方面,还会从其他方面对您进行评价,对您的影响?”特别是多元化评价是否对 学生有帮助这项,学生的认同差异最大,说明学生对多元评价方式认识不清晰,课堂上 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维度中,评价主体是谁,标准差大于 1,说明当前英语课堂上教师依然是评价主体,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待提高。
3.2.5问卷调查结论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维度中,当前英语课堂上教师依然是评 价主体,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待提高。第二,评价内容多元化是三个维度中认同度最 高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基本能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特别是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 做得很到位。第三,三个评价维度中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扏行比较差的,英语课堂上教师 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3.3 访谈分析
3.3.1访谈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黄埔区 HB 小学三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调查,分别是四年 级的郑老师(A老师)、五年级的张老师(B老师)和六年级的王老师(C老师)有关研 究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 3-22)。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教师日常多元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以及使用多元化评价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建议,笔者对三名教师进行了访谈。
表 3-22 调查对象情况表
年级 性别 教龄 任教年级
A老师 女 6 四年级
B 老师 女 15 五年级
C 老师 女 8 六年级
3. 3. 2访谈内容
(1) 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评估他们的学生。
(2) 教师是否在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如果教师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应用多元 评价的效果如何,如果教师的答案是否定的,则会要求他们解释原因。
(3) 在应用多元评价期间遇到的问题或多元评价应用的局限性。如果教师没有尝 试过多元评价,他们将被要求回答第四个问题。
(4)教师对运用多元评价的建议。
3.3.3访谈结果分析
(一)访谈一的结果及分析
问:您如何评价学生在英语课上的表现?
老师A:在我的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把他们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学习小组。 我允许他们换座位,这样他们就可以分组工作,然后我会为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评价标 准。最后我会分别评价他们的表现。
老师B:在我的课堂上,我大部分时间使用口头评价,例如:good, good job, well done 和 wonderful 等。这些话令人鼓舞。当我的学生得到这样的评价时,他们会很高兴, 喜欢学习英语,喜欢和我交流。更重要的是,有时我会设计一些游戏,比如角色扮演、 对话等等,让学生牢牢记住我们刚学会的新词。当我的学生尽力参加这些游戏、角色扮 演或对话时,我会给发言者小红花或五角星作为鼓励。下课后,我会给他们布置回家作 业,并根据他们在班上的表现将他们的作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
老师C:我会把我的学生按照他们的英语水平分成三个学习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 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在我的班上, B 组学生 的英语水平处于中等,虽然他们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差,但他们并不热衷于学习英语,对 于那些学生,我通常鼓励他们来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我总是给我的学生布置 课前作业,所以当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后,我会鼓励他们,比如“现在你的自学能力已经 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而且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你真的做得很好,加油,再努力 一点,你的英语会很棒的。”
分析:从访谈一的结果来看,大多数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对他们进行不 同的评价。此外,他们经常使用口头评价,而且大多数口头评价是鼓励性的。这绝对是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好方法,但教师很难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明确的 界定,是否科学也有待商榷。此外,笔者还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上,他们自己是唯一的 评价者,而且评价方式也很简单,评价内容也不明确。
(二)访谈二的结果及分析
问:你是否尝试过在你的课堂上应用多元化评价,效果如何?
老师A:是的,我在课堂上尝试过多元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效果很好。一方面,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乐于在课堂上学习。另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 学习的信心,就像以前那样,学生害怕说英语,因为如果他们的答案不是所谓的标准答 案,老师会责怪他们。现在的评价标准已经多元化,学生的表现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 来评价,所以他们很乐意展示自己。
老师B:是的,我试过用多元评价来评价我的学生,效果很明显,因为多元评价是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他们持续的评价,这与总结性评价不同,我们都知道,总结性 评价是根据他们的期末考试进行最终评价,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老实说,这种评 价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我的课堂上应用了多元评价,我 可以看出他们比以前更快乐,而且他们很乐意开口说英语,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总之, 在《2011 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下,老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表现,这样学 生就不会像以前那么紧张了;他们在英语课上的兴趣也将得到激发。
老师C:是的,我尝试过,效果很好。适当的评价能使他们满意,然后学生会更加 努力。对于那些英语很好的学生,我会评估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给 他们介绍一些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对于那些英语不是很好或不好的 学生,我认为评价更重要,因为多元评价已经提出分数不是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 它可以改变人们对那些被称为“后进生”的学生的偏见。在《2011 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尽力找到低分学生的优势,然后鼓励他们。这可以增加他们努力学 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多元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析:可以看出,这三位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运用多元化评价的好处。这样做的 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这三位老师都没有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评 价要求是不一致的。
(三)访谈三的结果及分析 问:多元评价应用有哪些局限性?或者换句话说,当你应用多元评价时会遇到什么 问题?
老师A:关于这个问题,我最深的印象是学生们过于兴奋以至于我应付不过来。结 果,他们无法掌握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而且,我认为如果我进行多元评价,需要更多 的时间,而且我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现实的原因。
老师B:由于在小学里英语不是像数学和语文这样的主课,他们对英语的了解非常 有限,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真正的兴趣。所以教师仍然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参与 评价的情况是非常有限的。在评价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考试仍然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不能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老师C:现代教育考试制度是多元评价应用的最大局限,因为即使是《2011年全国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了评价的变化,但仍然注重学生的期末分数,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对 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多元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代教育考试制度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英语水平,故教师没办法选择耗时较 多的多元评价。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则难以评价。如果我给他们时间去评价自 己或别人的表现,他们可能会做其他事情,在真正的课堂上很难管理。
分析:基于三位英语教师的陈述,笔者发现虽然他们支持多元评价,但如果他们真 正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多元化评价,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繁 重的作业、管理、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教育部门的要求等。此外,和老师C 一样,她对 多元评价的态度仍然是传统的,虽然她对多元评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认知并没有 体现在她的日常教学中。笔者想说的是,多元评价的应用过程可能比较困难,但教师应 循序渐进,正如一句老话说的:实践是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访谈四的结果及分析
问:对于在小学中应用多元评价,你有什么建议吗?
老师A:让我想想。如果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减少了,也许可以很容易进行多元评价, 这样老师就有足够的时间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另外,我认为,如果我能了解更多关 于如何应用多元评价的详细信息,就能很容易地在每天的英语课上进行多次评估了。
老师B:根据我们小学的实际情况,我有一些建议。一方面,虽然我们知道多元评 价是什么,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地运用它并没有具体的建议,所以我希望教育部门能给出 一些具体的建议,这样老师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如何运用它,如何管理课堂。另一方面, 应该对考试进行改革,我们都知道,只要有考试存在,学生和教师都会关注与如何获得 更高的分数,因此,多元评价的应用将被忽略。
老师C:在小学,很多科目都需要考试,老师和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的重点,我们 没有精力去思考多元评价,我们习惯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减 少期末考试的科目数量,并就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评价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分析:三位老师也对多元化评价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首先,每个班的学生要少一些, 这样老师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来照顾每个学生的表现,并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其 次,他们希望教育相关部门能够就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元评价以及如何管理课程提供详细 的建议。第三,要减少考试科目的数量,这样学生就不会紧张到除了学习课本的重点或 难点之外,没有精力去思考其他事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3.4教师访谈结论
通过对这三位老师的访谈,笔者得出结论:由于很多教师对多元化评价没有系统的 认识,导致多元化评价无法真正实施。由于缺乏多元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教师在实 施多元化评价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再加上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过于注重学生每学期 或学年的期末成绩,分数导向依然成为评价主流。
3.4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3.4.1课堂观察研究对象
笔者观察了 HB 小学的 24 个班级,由于论文篇幅限制,笔者仅选取两个典型的班 级进行分析。他们是五年级4班和三年级3班,对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可以为在学生 日常英语课堂上运用多元评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3.4.2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一)课堂观察案例一
时间: 2020年11 月15日
老师:王老师
学生: 5年级2班
Title: He Cannot See (M7U1)
标题:他看不见(第 7模块第 1 单元)
Module7:Animals
Unit]:He can not see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U1 He can not see 1 新授课 执教
者 Miss 王
教材
分析 关注残疾人和保护动物的是个世界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个人努力固然有限,但
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形成的集体力量就是无穷的。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Unit1 的内容
1.“四会”掌握单词和词组:
blind\byhimself”\deaf\by herself \leader\ inventor\fireman\firemen\light \actor \actress\funny\movie\musician\painter
2.掌握句型:1) He tried to
2) What a ...(he / she is)!
3)How can we save the animals in danger? 4)What can we do for the disable people?
3.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准备一周内背完。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习怎样描述保护动物。
5.革命先烈给我们创造了如此和平的生活环境,我们后人要懂得还社会和谐和文明。
学情 学生已掌
握了什么 1.Unit1 课文的内容。
分析 学生还未
掌握什么 1.How can we save the animals in danger?
2.what can we do for the disable people?
重
点 1.How can we save the animals in danger?
2.what can people do to help these animals?
难
点 How can people do to help these animals?
方法
手段 金太阳 PPT 图片
教学过程
四个环节设计意图
和达成目标的表述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多元化评价活动
预习质疑
1、科代表组织课前 读单词和课文,准 备课文的复述。 提供关键词,要求学生看关键词进
行课文的复述。 看关键词进行课文的 复述,也可以使用自 己的语言。 生生互评
分层导学
1、 课文复述。 二、呈现 Presentation
让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如有生词 1.小组合作完成课文 的复述。 小组评价
2、 利用小组合作形 式复述课文,达到 熟透课文的层次。
3、 讨论课文后的问 题。 教师可作介绍:
1. Why the dog can help deaf people?
2. How can we save the animals?
(或一课文后的 Answer the questions;做讨论题目) 3. 教师让学生听或读理解
课文。 2.回答文后的问题。
3.总结动物能帮助残 疾人的原因。
4.书写保护动物的方 法。 合作创新评价 学习态度情感评 价
生生互评
练习交流
观看国家地理杂志 有关动物灭绝的视 频,感受生命的伟 大,珍惜生命,也 珍惜动物的生命! 归纳巩固:通过课文问题的回答理 解课文;讨论:What can we do to save animals?
1.用文字板书动物能帮助残疾人的 原因。
2.用文字板书保护动物的方法。 把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挽救 动物的方法。 1.学生围绕讨论题进 行交流,操练句子, 小组内交际。
2.学生书写动物挽救 的方法,并写在书上。 小组评价 教师口头评价
笔头评价
练习强化 根据对课文和自然的理解,引导学 生对如何拯救动物做出正确的举 措。 两人小组合作进行 fun with language 第 一 部 分 的 match 练 习。 小组评价
Homework 完成《活动手册》
案例一分析:
这是新模块的第一课。老师通过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向全班同学讲课:你会踢足 球吗? 你跑步跑得快吗?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并与他们的搭档一起练习。在讨论过程中, 老师给学生评价标准,要求学生注意他们搭档的表现,并在课后告诉他们的搭档他们的 表现。讨论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对话,完成后,老师给予了学生一些口头 评价,如做得不错或干得好。
然后老师给学生们看了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位盲人和一条狗。同时,老师解释说: 这个人看不见。他是个盲人。他一个人无法走路。然后在黑板上写下“blind”和“by himself”,并向学生解释这两个词。然后老师再给学生们看了另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 耳聋的女人和一只狗,并问学生们:她能听到吗?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在学生的回答 之后,老师说:她听不见所以她是聋子。她自己听不清楚,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deaf” 和“by herself”,解释和朗读他们。然后老师问学生:谁能帮助她?学生回答:狗可以 帮助她。之后,老师给学生看了消防员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消防员(fireman)的复 数是firemen,然后告诉他们,这些消防员无法靠自己找到人,但狗可以帮助他们。
然后,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几个问题。学生们被要求观看视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狗 是做什么的?然后听第二遍回答另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帮助这些人?之后,老师给学 生们时间来准备展示,老师把全班分成四组,然后要求每一组展示他们的对话。老师把 每个小组的编号写在黑板上,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每个小组打分。然后老师让学生们自 己编对话,并向全班展示。
最后,老师问学生除了这节课上提到的以外,狗还能做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和同学 讨论,老师告诉学生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它们,和它们交朋友。然后老师给 学生布置了回家作业:搜索更多关于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帮助人们的资料,并结合这 些知识制作海报,呼吁人们热爱动物。
在本课程中,教师进行了三次评价,第一次是要求学生进行对话并给出评价标准来 评价学生的表现。然而,老师并没有明确地解释这个标准,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对同学表 现的评价是没有作用的。第二次是当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对话时,老师给他们一些口头评 价,比如:做得不错!干得好,等等。事实上,口头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方法。 笔者还发现,该教师不仅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且重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态 度,比如在这门课上,一个男孩举起手,问了一个和语言知识没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老 师,所有的狗都能帮助别人吗?”这个问题和他们当前的学习内容无关,老师回答:哇, 大卫,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现在,同学们,你们认为所有的狗都能帮助别人吗?然 后老师解释说,那些能够帮助聋人或盲人的狗都是由专业人士训练的。老实说,笔者同 意老师处理大卫提出的问题的方式,原因是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他的问题表明他在这门英语课上有在思考。
第三次是老师把班级分成四组,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打分。这是一个提高学 生竞争意识的好方法,这样他们会尽力做好。在表演结束后,老师给每个小组打分,并 告诉他们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分数较高而有些小组的分数较低,并鼓励学生下次更努力地 学习。
根据观察量表,评价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此外,该教师不 仅评估学生的知识,还评估了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持积极态度。正 如 Gardner 所说,人有八种不同的智力,所以教师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综上所述,笔者从该教师的评价运用中发现,该教师具有在课堂上应用多元评价的 意识,但评价方式仍有待改进。即使这其中有一些问题,但多元评价的效果很好,学生 们在这门课上也很开心。
(二)课堂观察案例二
时间: 2020 年 12 月 8 日
老师:陈老师
学生:三年级三班
Title: He is a doctor (M2U2)
标题:他是一名医生(第 2模块第 2单元)
Module2:Famous People
Unit2:He is a doctor
第二课时
课题 U5 Dr Sun Yatsen 2 巩固课 执教者 Miss陈
教材
分析 上一节课进行了有关家族成员名词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各种职业名词,同时这一节课还学
习更多的名人事迹,利用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课文的拓展。
目标
表达 (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1、了解更多的名人事迹。
学情
分析 学生已掌
握了什么 1、 知道伟人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因为都是过去的人,所以使用过去时。
学生还未
掌握什么 1、更过伟人的事迹描述。
重
点 1、 以unit2课文作为范本,对p27页面的图进行口语对话。
2、 如何描述伟人的丰功伟绩。
难
点 以unit2课文作为范本,对p27页面的图进行口语对话。学会描述伟人的丰功伟绩。
方法
手段 给出关键词,进行创造思维的拓展。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流程、重难点处理过程与方法、教学亮点/精彩片段)
四个环节设计意图
和达成目标的表述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多元化评价活动
预习质疑
1、科代表组织课前 读单词和课文,进 行单词听写。引导 学生进入英语氛 围。 1、老师给学生听写。 1、写出自己所听的单 词。 教师评价
分层导学
1、检查背诵课文 的效果,起到复习 作用。
2、利用小组合作形 式操练图片对话, 达到熟透课文的层 次。 二、呈现 Presentation
1、 老师做一个图的示范,让 学生知道怎么做。
2、 看图片下的关键词,要求 学生用4至 5句话描述图片。 小组讨论时要求用英语完成。 个别小组有必要时进行词性 提醒。 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编排对话。
2、 展示对话的编排。 小组评价
合作创新评价 学习态度情感评价
3、检查小组的对话编排。
练习交流
P27,看图,根据关 键词进行会话编 排。 1、 把课文的内容提取关键词, 看关键词带领学生进行会话 编排。
2、 要求学生读图片中的关键 词。并仿课文格式进行对话编 排指导。 学生 围 绕图 片 进行 谈 话,操练句子,小组内 交际。 小组评价
1、通过熟悉不同领 域的名人,了解他 们的领域,知道他 们的擅长。
2、Match 把学生分成两人小组,根据 句子的描述,写出正确的单 词。引导学生进行句子分析, 了解各种工作的特长来确定 单词。 1、 学生小组合作,填写 空格。
2、 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 更多的名人,熟悉他们 的工作领域,快速对号 小组评价
合作创新评价
教师口头评价
2、引导学生看图了解名人, 熟悉他们的工作领域,快速对 号入座。 入座。
Homework 1、完成课本29页面part 4的阅读。
案例二分析:
这是本模块的第二课。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是复习,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 学过的内容,上节课学习的单词分别是mot her (妈妈)、fat her (爸爸)、grandpa (爷 爷)、grandma (奶奶)、sis ter (姐妹)和bro ther (兄弟),然后让学生介绍他们的 家庭成员。
第二步是关于本课的学习内容,老师说:打开你们的课本,让我们看看第二单元《他 是一名医生》,看看我们课本中的图片,你能告诉我在这些图片中的人是做什么的。然 后老师用英语逐个教授这些职业的表达,把它们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老师读,然后他 们听视频,让他们把听到的职业和课本上的图片匹配起来。听完之后,老师问:谁想和 我们分享你的答案,然后一个学生展示了他的匹配,老师说:好的,还有其他人吗?又 有一个男孩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老师说:是的,非常好!然后他们又听了一遍, 在这段时间里,老师让学生跟着读。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在他们阅读时,老师 四处走动,在需要时给予学生帮助。
第三步是做活动。当学生完成阅读后,老师说: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你们父母的 职业,并使用我们课本上的句型,我将你们分成3 组,我会根据你们小组的表现给每组 打分。然后,学生认真准备他们的对话,大约 5分钟后,老师让这些小组向全班展示他 们的对话,在他们表演完后,老师只是说:好的,坐下!或者很好,坐下。并在黑板上 写下他们小组的分数。然后老师提供了更多关于不同职业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 中显示的职业进行对话,大约 5分钟后,老师请了一些小组进行对话,并通过口头评价 和一些简单的语言评价了他们的表现,但老师也给了他们的小组一个评分。
第四步是关于这节课的总结,老师让学生看黑板,问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并带领学生朗读这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子。最后,老师布置了回家作业:把课本上的句 子抄写三遍,写一篇描述你家庭成员职业的文章。
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英语课堂,这堂课的老师似乎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评价,他仍 然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生。教师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教师的教学都是以教科书为基础 的,评价内容仍然是知识。教师可能对多元评价有所了解,因为老师把班级分成三组, 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每组打分。可以看出,当老师给每组学生打分时,学生们都很兴奋, 所以如果老师给出更多的评语,效果会更好。
3.4.3课堂观察结论
笔者发现,在实际课堂中,一些教师对多元评价有明确的认识,并试图将其运用到 日常教学中,但仍有一些教师不知道多元评价是什么,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上,他们的评 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虽然有些老师知道多元化评价,但是由于 诸多限制,他们不能把它应用到每一节课和每一个部分。总而言之,有一些教师在日常 课堂上运用多元评价方法,但并不系统,比如有的教师可能只注重评价主体的变化,有 的教师可能只关注评价内容,仍然有一些教师没有多元评价的意识。通过对这两堂课的 观察,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很多教师对多元化评价没有系统的认识,导致多元化评 价无法真正实施。此外,教师在运用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课堂管 理困难、学生变化不明显等,这都为多元化评价的实施设置了障碍。还有一点是可以肯 定的,当教师运用多元化评价时,学生会很兴奋也很乐于表现自己,也就是说,多元化 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5HB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到目前为止,HB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对基础理 论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加上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有限,导致在一些小学里多元化评价只 是一种形式,仍有很多英语教师用传统的方式来评价学生。三个维度的具体分析如下:
3.5.1评价主体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导者,也是唯一的评价者,然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 准》(2011)明确指出,除了教师,学生也应该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数据显示,虽然 HB 小学的一些教师有意识到学生应该参加他们的评价,但在实际的课堂上,大多数时候教 师都忘记了让学生做评价,而是由教师自己做这部分工作。无论教师是否允许学生参与 评价过程,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做评估工作时非常兴奋学习情绪高涨。正如建 构主义理论所说,学生对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态度,他们应该明白学习对自身的好处。 而且,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促 进者的作用,因此学生参与评价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从面谈中可以找到一些原因来解释 为什么有些教师不允许学生评价自己或搭档的表现,有些教师认为如果他们让学生担任 评价者的角色,他们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去告诉他们如何评价对方的表现。由于他们是小 学生,他们的评价知识非常有限,很难确定他们是否理解评价标准,因此一些教师很少 允许学生这样做。此外,当他们允许学生评估他们搭档的表现时,他们会非常兴奋,以 至于他们只关注他们的表现,他们可能会忘记聆听老师讲课。此外,有些老师解释说, 有时当老师允许学生参与评价工作时,很难管理课堂。
3.5.2评价内容的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HB小学几乎每位英语教师都对多元化评价内容有所了解,从学生问卷 调查的结果中,笔者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有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等。评价内容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成绩不好的学生的看法,因为这些学生可能 有其他的优势,如果教师能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他们会很高兴,他们的学习态 度也会改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提高,就像一句谚语,“态度可以改变一切。” 一 些老师只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他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当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时,他们没 有表扬学生的行为,而是说他们的答案是不对的。毫无疑问,如果老师给他们这样的评 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下降。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有八种不同的智能,每个学生都 有自己的智能组合。此外,每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仅仅从一个方面来评价学生是 不公平的,也是不恰当的。也有一些老师说,虽然扩展评价内容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有 些方面确实很难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不能清楚地感受到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
3.5.3评价形式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HB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评价形式有很多种,如应用卷宗、为学生评 价自己的表现和同学表现而设计的量表等。总而言之,评价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 得课堂更加生动。评价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难同时运用两种以上 的评价形式。如果老师让学生评价自己或搭档的表现,老师需要时间告诉他们标准,那 么有限的上课时间就会被浪费。此外,学生评价的可靠性也很难判断。最重要的一点是 很难判断学生的变化,不像分数那样容易判断。通过对部分课堂的观察,发现大多数教 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都会予以口头评价。此外,有很多教师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 别评估他们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分组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教师应注意如何适当地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群体。
3.5.4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结论
通过对 HB 小学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小学英语教 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维度中,当前 英语课堂上教师依然是评价主体,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待提高。第二,评价内容多元 化是三个维度中认同度最高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基本能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特别是 评价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做得很到位。第三,三个评价维度中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扏行比 较差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另外,由于很多教师对多元化评价没有 系统的认识,导致多元化评价无法真正实施。再说加上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过于注重学 生每学期或学年的期末成绩上,分数导向依然成为评价主流。此外,教师在运用多元化 评价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缺乏多元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课堂管理困难、 学生变化不明显等, 这些都为多元化评价的实施设置了障碍。
(二)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问题归因 针对多元化评价使用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非教育因素对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个评价机制上,现代 教育仍然以高考为总指挥棒,推及小学,唯分数论的顽疾难以根除。整个社会大评价的 现实使得素质教育和多元化评价进展缓慢,很多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考 分作为最重要的指标。部分区县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甚至也会把辖区的平均分、优秀率、 及格率进行排名甚至以此作为绩效的依据。种种排位的做法在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 都导致了应试教育复潮,同时也阻碍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开展评价探索的行动自觉, 给教师增添无形的压力。
以小学六年级英语为例,如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每周英语只有 3 课时,教学内 容较多,给师生以较大的压力,为赶进度,教学手段和方式必然打折扣,师生教学负担 大,要快速提高应试成绩,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题海战术。因为语言环境、语感、语 用这些很少能有家长重视并给予保障,尤其是郊区的学校更是如此。教师为了更有效率 地开展教学,无暇顾及多元评价,而是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判、改、默、背中,这一切 都促使英语教学评价的方式单一、程式化。
第二,教师旧有的评价观念难以改变。在访谈中,部分教师在长期教学实战中形成 的旧习惯,这种习惯很多时候还同时受大舆论环境和社会评价的影响,不可能一时得以 扭转。在访谈中,一些老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总认为自己快退居二线了,不愿意 创新“出风头”,美其名曰把机会留个年轻教师,更多教师认为自己精力有限、能力也 不足,自己还是老一套。青年教师普遍较为开放进取,愿意开展各种教学实验,钻研评 价新方式,做事也富有激情,但由于缺少教学经验,有时难免空中楼阁、眼高手低。
第三,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接受新方法的主动性。如今,各个学校都成立了 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引领力量至关重要,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如何 激发教师转变思想意识,扎实履行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学校和教师面临最 大挑战。教学相长,教师的教源自学习,教师本身应该是超级学习者的形象,要有终身 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主动迎接新的知识和挑战,加强自觉自为的学习力,提高自身综合 素质能力。在访谈中,中年骨干教师普遍都存在着家庭和个人的诸多负担,难以完成继 续深造的重任。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学习教育、研习交流 难以常态化开展。显然,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不能主动学习并运用新方法到自己 的英语教学中来,这也成为影响英语教学评价的变革的主要因素。
第四,教师缺乏融合多学科,巧采众家之长的教学意识。 教学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有一桶水,又要博闻广识、与时俱进。 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学生在课余所学到的知识越发丰富,知识结构日趋复杂多样, 要善于跨界,通过跨学科知识给学生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例如英语语言教学也可以 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采用更灵活创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
第四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元化评价的对策
我国教育部201 1 年制定的《新小学英语英语课程标准》是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 发展为宗旨,体现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为目标,英语教学多元化 评价是英语教学改革重要举措之一。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英 语课程标准改革成功与否重要措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与评价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为了能科学、全面地评价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 习的效果,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多元评价,即建立多样化和可选择性的、能注重 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已取得 了显著成绩,通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在小学实施多元评价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查 阅相关理论,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并征求一些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的意见,在 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4.1提高多元化评价意识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多元评价没有明确的 认识,很明显,一个人不可能正确地用一个理论来解决问题,除非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个 理论是什么。因此,教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多元评价,提高多元化评价意识,然后才能 够向学生介绍多元评价的知识,而提高多元化评价意识,就必需明确多元化评价的作用、 多元化评价的原则和多元化评价的特征。新一轮的小学英语课改的真正目的是培育学生 们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爱好,以及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使英语成为学 生的交际工具。以人为本,让学生得到解放,并且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由 于没有较为科学的评价机制,新一轮小英语课程改革陷入了一种危险的境地。这就导致 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因此,构建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激励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4.1.1多元化评价的作用
多元化评价自引入到中国以来,有教育教学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的智力各有特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对于教师来 讲,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每一位都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够将他们一概 而论。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多用几把尺子去衡量学生,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判断学生的 个性和能力,无论是备课、讲课还是习题、布置作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可以为不 同学生制定不同目标,提供不同选择,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因材施 教,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在新课改的评价理论的指引之下,评价主体多元化转换了让老师作为评价的 主体的单调评价模式,建立了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评价模式, 加强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将评价变成了促进 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积极、平等、民主的评 价关系。例如,一些班级制作的学生成长卡记录了每个学生在集体关爱、热爱工作、刻 苦学习、坚持锻炼、团结友爱、孝顺父母、个人独立等方面的进步和成果。每月一评, 以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月评不仅仅是 自我评价还有同伴对该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这样能够让评价更加的广 泛和准确。通过自我评价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 长处和不足,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弱点并可以加强学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项品质或 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家长、教师也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 获得发展。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改变了评价内容过分倚重学科知识的现象,注重对学生实 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改变了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努 力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有知识、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每周一评的 学习评价表格中,我们设计的内容十分丰富,分为“课上参与”“作业情况”“动手实 践”“习惯素养”四方面内容。其中“课上参与”又分为“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创 新火花”三项;“作业情况”分为“能完成基础题”“能完成灵活题”“收集整理相关 信息”三项;“动手实践”则分为“能根据老师要求完成既定任务”“能和其他同学合 作完成既定任务”“运用所学知识有创意地实践”三项;“习惯素养”分为“带齐学习 用品”“书写整洁美观”“团结协作互助”“正确评价自己”“吸取他人长处”“勇于 改正错误”等六项内容。这样,既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又能全方位多角度地 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学科特色和评价的内容,结合了口、手、脑之间的运用,选 择了多种评价方法。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人习惯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测评,以此使 学生更为健康地发展。例如,我们从笔试和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对语言水平进行评估。 采用子因子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素质”包括五个部分:阅读、背诵、写作、积累 和交流口语题。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式参加考试。口语交际测试在学期中开 始,分数由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老师评价共同决定。笔试时,每份试卷有 三种类型的问题供学生选择和完成。可以做出基本题目的学生即可拿到全部的,但是拥 有更多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对加试题进行尝试,能够做出加试题就可以获得额外的分数。 通过这个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为智力的发展快速的学生们提供发 展的机会。最后,对结果不满意的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通过这个方法能够让学生自己 取决是否要提高自我并且获得进步。学生的考试就是一个测试、自我稳定、提升自我、 挑战自我的过程。通过再一次的考试,学生可以打破过去,提升自我,并建立起自信。 我们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性评价,用简单、生动、热情的评价来反馈学生的发展,并 且提出改进和激励的建议,指出学生更好的发展方向。
4.1.2多元化评价的特征
多元化评价有别于以往传统的评价,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HB小学在英 语多元化评价实践经验,归纳出多元化评价的八大特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评价的价值取向,更加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特别是以人的多元智能和创新 素质为本。相比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坚守人本理论,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 强调人的发展,尤其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和多元发展。同时,多元化评价还能激发人们对 于外界事物的探索,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更能鞭策人们不断进行创新。进 行多元化评价的时候,不只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的评价,还会尊重评价对象,注重对 评价对象人格的保护。
第二,在评价的方向上,更加关注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多元化评价的初衷就 是使评价对象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多元化评价虽然评价的是当下,但是侧重点却是评 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多元化评价的模式、技术、目标等都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评 价,使得评价对象改进学习和工作方式,让评价对象得未来发展更通畅。而平常的形成 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则是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通过收集一系列证据, 针对评价对象的工作和学习进行评价,比较侧重于评价对象某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但是 不像多元化评价那样以人为本;奖惩性评价则是通过评价对象现在表现对比于过去是否 有进步进行的,侧重于对评价对象不同时间段表现得评价。
第二,在评价主体上,主张有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特别强调评价对象成为主体。 多元化评价不同于其他评价模式那样指定老师作为评价主体,而是希望其他人包括评价 对象都是评价主体,实现学生互评、师生互评。
第四,评价内容上,更加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多元化评价注重评价对象的个性和创 新能力(即过程性评价)。人的许多素质只有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才会无意中透漏出来, 刻意的去评价反而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多元化评价比较注重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并 且注重观察评价对象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
第五,在评价性质上,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多元化评价包含科学评价 和人文评价。多元化的性质既包含科学评价的性质,还含有人文评价的性质,比如多元 化评价始终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坚持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合二为一进行多方 面评价。而且多元化评价在评价时还会加入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使得评价更有利于评 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第六, 在处理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的关系上,更加关注施教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因 素。教学的创新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迸发与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因素密切相关。相比于静 态因素,多元化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的动态因素,而与教学中动态因素关系 密切的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创新,学生如何创新性的学习,老师如何创新性的授课。
第七,在对待共性和个性的态度上,更加强调个性和差异性。多元化评价更注重评 价对象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反而没有那么多的评价。而且多元化评价要求 对评价对象信息的收集必须全面丰富,评价标准也不是那种固定的、单一的,而是根据 评价对象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多元的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会利用个性化的评价标准给 予符合评价对象个性发展的建议。
第八,在评价的方式上强调评价操作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学 会知识,并不只是拿一个学历,而是要在实际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真实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多元化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强调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1.3多元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为了彰显多元化评价在教学中的优势,多元化评价在实施时,建议遵循以下的基本 原则:
第一,面向未来,面向发展。多元评价关注的不是评价对象的等级、名次,而是评 价对象的改进、改善和发展;不是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表现,而是评价对象未来的 表现;从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实中搜集信息和证据,是为了帮助评价对象认识自我完善 自我。因此,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模式、操作技术与等都应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生 命价值的尊重和对评价对象个体需要的尊重,注重把个体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社会的需 求紧密结合,使其个性发展目标符合学校及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为重点。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热门词汇,创 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最紧缺的资源。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要注重学生个性 的培养与发展,因为创新的基础是人的个性,人没有个性就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多元 化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和个性需求。多元化评价应该包括 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等创新素质。同时,在多元化评价中,应该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并且根据评价对象制定个性化评价的相关标准,为评价对象搭建可 以展示个性的宽松民主的舞台,让评价对象的个性能够多元化发展。
第三,弘扬评价对象的主体化。所谓评价对象主体化,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使评价对象成为主体,从而使评价对象由被动应付改变为主动参与;另一方面是指 通过评价指标的个性化和差异性以及评价操作的情意化,增强评价对象对评价的认同 感,从而增强参与评价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多元评价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本,必 然重视评价对象主体作用的发挥,主张使评价对象也成为评价主体,以与评价者平等 的地位成为评价者的合作者、帮助者,让评价对象参与从制定评价计划在内的整个评 价过程。多元评价强调评价对象的个性和差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强调从实效出发, 从有利于评价对象的发展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这些都能有效地增强评价 对象对评价过程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于评价的主体性认识。
第四,在多元化评价中注重质性评价。在当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地卷 面分数,而不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个教育行业都是使用量化分数评价学生的好 坏,使得本应生机勃勃的课堂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机械学习室,把学生的个性、价值观、 兴趣等都数字化,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注重量化评价,慢慢也开始关注质性评价。质性评 价就是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做一些改革,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名次,而是要让 量化评价在质性评价的带领下更加真实、客观、全面。作为一种新评价范式,质性评 价并不是简单的否弃量化评价,而是对量化评价进行革新,在努力增强量化评价的客 观性、真实性、和本质性的同时,走一条以质性评价为主、用质性评价统治量化评价 的道路。
第五,坚持评价情境性和评价方式多样化。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中,只是根据卷面分 数对学生进行评价,即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在评价 过程中终结性也很重要,但这并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它只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一小部分。比如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探究精神、创 新能力等仅凭考试成绩是反映不出来的;学生的思维品质、推理过程、思维方式方法、 假设的形式、知识和经验的综合、收集、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的能力是很难通过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来评价的。有鉴于此,多元评价在 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要把终结性评价和学生平时的表现性 评价结合起,做出最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评价。
总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 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小学英语学习 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 要关注他们在英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 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而为 了评价多元化的有效性,我们应了解多元化评价的特征,注重多元化评价的原则及重要 性,提高多元化评价的意识。
4.2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策略
通过提高多元化评价意识,我们能够领悟到:多元化评价不再像以前一样千人一面, 套模板,而是注重培养和引导个性的“催化剂”;不再是唯分数论进行的筛选,而是鼓 励学生进步的“泵”。多一种评价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多元化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重获 自信,为每一个学生打造成功的钥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近年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真正实现由全面素质教育代替之前传统的应
试教育,英语科也是一样。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新的小学英语多 元化评价体系,它不仅能完整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能兼顾社会和家庭实际的需求; 在体现国家统一规范评价的基础上允许学校进行个性特色的自主发展。除此之外,还要 建立一套新的强有力的奖惩机制用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个改革机制应该与新的学校多 元化评价体系相适应,并且能够体现上下的互动以及开放性,这样才能推动改革的深入 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些思考和认知,笔者经过调查取证,及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进 行了新的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三维体 系表。该体系是与新课改相适应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成长。评价体系共分为 三个维度,分别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具体如下: (如表 4-1所示)
表 4-1 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三维体系表
评价主体多元化 包括:(1)教师评价(2)学生自评 (3)生生 互评(4)家长参与评价(5)小组评价(6) 大组评价等。
评价内容多元化 包括:(1)知识、技能获取的评价;(2) 兴趣、动机的评价;(3)学习态度的评价; (4)创新意识的评价;(5)合作能力的 评价等。
评价方式多元化 包括:(1)书面评价(笔试、作业)(2) 语言评价(口头、体态 );(3)表格评价(学 习态度评价表、课堂学习行为记录表、 家庭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4)档案袋 评价(学习成果展示、优秀作业、获奖作 品、奖状)等。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种人组成。在英语课程的教学评 价多元化体系中,评价主体不仅可以是英语教师,还可以是其他的人,评价主体包括: 教师、学生、家长 、相关课程的专家,这此人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定制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去反思自身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去改进并解决 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除了老师对学生提出评价之外,学生也
可以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师生共同改进,共同进步。除了教师对 学生评价和学生自身的评价之外,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评价,这种互评可以激发学生之 间的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大意 义。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元化是指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 不是注重学习结果,光注重分数。唯分数论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客观而且不公正的,在学 生的成长过程中,不能仅用一个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了学 习目标的定制,对学习的态度,还有对作业完成的质量,上课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总而 言之,教师不能只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指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在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时,除了 考试分数之外,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以及对学生的作业完 成程度进行评价等,它包括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将智力评价与非智力因素 评价相结合。笔者认为,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 义,多一种评价方式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简而言之,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要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学生 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的目的,通 过多样式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公正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 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这三要素出发,设置了三个维度去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的研究,从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去探究小学英语课堂 评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并把这些策略实践于教育教学过 程中。下面就这三个维度出发,做具体的建议。
4.2.1关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建议
多元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处理新问题, 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高效、自主的学习者。虽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替代的,但学生 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必要改变使学生感到紧张的评价现状,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 极性,营造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评价和讨论。
如果允许学生参与到日常学习的评价过程中,他们将从多元评估中受益。一方面, 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所谓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学习焦虑就会减少,这样 他们就可以克服学习上的恐惧,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如果邀 请学生参与评估过程,他们会更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般一个班有30 多个学生; 教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评价标准来评价他们 的同学或自己的表现,最终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老师们也没有必 要担心在第一阶段会出现什么样的混乱状况,就像一句谚语说的:万事开头难。从评价 主体来看,建议在课堂中侧重多种评价主体相结合,比如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个 人自我评价以及小组评价等,还可以采取大组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后的 天天进步卡中,侧重于自我评价;在家庭学习情况反馈表中,则侧重于家长对学生的评 价。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单可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客观,使评价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确立,为他们的持续及 终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具体如下:
(一)教师评价
教师作为教育者,加上其本身在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在学生心中确 立了权威性和影响力。教师的认可和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获得自信。而 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是最能仔细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这就需要他 们及时加以引导,因此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这个目标,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实施有 效的各级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不但具有激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 学生的主动发展。每个学生有其各自的特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变 化,因此在面对学生评价时,我们的评价体系要避免千篇一律,不能拘泥于一个标准或 者一种形式,要讲究语言艺术。如果老师每次都说“真不错!”“太好了”之类的语言, 时间长了,这种评价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像白开水一样,学生就失去了新鲜感。教师对 学生进行即时有效的评价,会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进步。这就犹如在学 生的学习中添加了催化剂,更能促动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是主体,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的即时评价。一个恰当 的评价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课堂评价需要做到灵活多 变且具有创造性,不能让学生听厌,要给学生惊喜,可以通过加适当的手势来感染学生, 使他们获得一种期待和希望;课堂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差异, 针对这些差异,采用相应的评价语,以期达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善于发掘每一位学 生的潜能,并且最大限度的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他们变得更优秀;课堂评价 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关注思考的过程,要点拨、引导、启发,启迪学生的思维 方法。
2.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是对学生过程性评价方式中的一种,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良好的地方,教 师不仅能修改和指正学生在知识方面有的问题,还能疏导学生在情绪和思想方面存在的 一些波动。
3.评语评价
在《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里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语评价在每个学 期都有,教师应该妥善利用这个板块。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就是爱,因此教师在写评语的 时候要倾注自己的真爱;要善于捕捉不同学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并以此写下对应的激 励话语,这种肯定的评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他们的自信;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 优点,这样在写评语的时候可以对此加以赏识,以便于形成和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对 学生的评价除了品行、学习过程、体健等方面外,还应该注重其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以 及成长期望等,这种多角度、全面的、开放的、丰富的评价可以极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 人文关怀。
(二)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自我评价,二是同伴互评。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 是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它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优缺点,从而形成更加有效 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自控意识得到培养,在健全自己人格的过程 中,积极主动的去扬长克短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而同伴互评则是最具说服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和督促,诚恳与学习伙伴相处,鼓励学生的良性竞争,并 且可以培养学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学生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它应该成为教学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评价的过程当中,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 批评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水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这将更有利 于其进行有效的发展。学生自评有以下几点好处:
(1)可以使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2) 可以使学生参与模块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3) 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
(4) 整个学习过程由师生双方共同监督,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做到随时调整;
(5) 有利于使“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得到强化;
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我鼓励他们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不要吝惜表现自己 的优点,也不要遮掩自己的缺点。在最开始自评的时候,有一些学生特别是差生不好意 思说自己的优点,我就根据平时观察到的他们的特长,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多给他们表现 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自信,从而可以对自己实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书上的自检活动 也是学生一种比较有效的自我评价方式。虽然对小学生而言,尚不能做到客观自检,自 我调控方面也有不足,但他们可以在事后回顾并且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就能慢慢 达到比较客观、自省、自知以及自控的水平。例如教师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自检活动: 两个苹果,一个是奖励会认读课文上的单词,另一个奖励会读课文。在老师的鼓励和协 助下,各班学生都奖励了自己两个大苹果,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每得到一点成绩,就能 增加相应的分数,分数多了,成就感就来了,而自信心也随着成就感的增加而增加。通 过这样的自我评价,坚定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总之,为了使自我评价更加客观有效,在自我评价之前,应该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 求:
第一,对自己负责。向同学们解释自我评价的目的是用来检验自己的不足之处,便 于及时进行纠正,若投机取巧或者讳疾忌医,最终受罪的还是自己,没有人能替自己分 担,所以要对自己负责。
第二,实事求是评价自己。在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内容中,要真实客观的评价自己,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太过于自大。如果在评价过程中自己有什么不确定的地方,可以 请教周边的同学和老师。自评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判断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亦 或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刻意夸大或者隐藏自己的优缺点,导致自我判断的失真,因此需 要自己以外的别人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弥补上述所说的不足。
2、同伴互评
在同伴互评中,评价主体是同伴。评价过程中可以把整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每 组选出一个组长,学生每天互评一次,然后交由组长评出等级。互评的内容范围可以比 较广泛,例如日常行为表现、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进步的程度大小等。 同伴互评优点是既促进了小组内的交流与学习合作,又使得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更加充 分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小组的成就与学生个人表现 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在学生互评的时候,教师也 要在中间起到调控作用,引导学生把握评价的分寸。开始评价的时候,同学们可能比较 喜欢给别人挑刺,找毛病,这样很容易导致没有学生敢积极的展现自己,从而使得整个 班级的积极性降低。这时的评价体系已经很不健康了,因为它打击到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告诉学生:在评价别人时要先找其优点,再谈不足之处。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和引导,学生就可以初步学会如何评价别人。例如:“我觉得 她课文读的很流利,如果普通话再标准一点就更好了!”“他懂得课外知识真多,我要 向他学习。”就这样学生逐渐学会了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并且向其学习。在和平的过程 中可以对比自己跟别人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自己哪些地方比别人好,哪些地方还存在不 足,从而发展的自我认识。学生通过互评,可以学会相互之间的尊重和欣赏。
(三)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实际是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的过程一般是先由小组长召集组员,根据评价 项目轮流的对每一位成员进行评价,评价要实事求是,评价的结论要同时被大多数组员 同意且征得被评者的理解。小组评议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 组内的成员在整个评议过程当中,无论是批评或者意见、建议,都应该秉持真诚善意的 原则,这样被评价的同学才能够更加乐意的去接受。如果做得好,这个交流过程将充满 感动的交流过程。“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评价别人也是在评价自己。有心的 同学总是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善于倾听,并且对比自身有没有存在类似的情况,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小组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教育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要好的 多。在自评和小组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道德认识,明辨是非的能 力也得到了加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这两种评价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在教师指导下,组建考评小组,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认定。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考评小组的成员应该包含各层学生,例如 干部、普通同学等,考评小组成员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真诚、严肃认真地 去评价每一位学生。如果前两个步骤工作做得好,考评小组给出的学生评价成绩会是真 实的、客观的。总之,在小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中,要将多元化主体评价进行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他人评价和自评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英语教育的目标。
(四)家长评价 在家长评价中评价主体是家长,家长评价是为了通过让家长参与,使得家校更好的 相互沟通,以便于双方更加充分的了解学生,督促其进步。学生也很希望得到家长的表 扬和鼓励,家长的积极评价可以使孩子更加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能明确自己的 努力方向,使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得到增强。家长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或者鼓励 督促孩子,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从而使 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营造一个更和谐的家庭环境。因此,家长评价也是评价中不可 或缺的内容之一。
让家长加入到评价过程当中,也是为了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从 而知道如何协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的另一大助力。通过家校联系的方 式,家长可以向老师反馈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况,老师也可以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 表现情况。另外,家长也加入到对孩子背书量、识字量、课外阅读量以及个性化综合实 践活动等项目的记录当中。例如请家长检查孩子1〜5单元学习情况:达到背书量、识 字量、课外阅读量要求的孩子分别奖励一个大蘑菇、一朵小红花和一个大苹果。家长切 身实际的参与,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更加有效的督促作用,同时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 亲子活动。
此外,我校还建立了“家校联系卡”。通过此卡,家长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周 为单位反馈给学校,并且对其进行评价;我校最近又开通了“家校通”的网上业务,目 的是为了方便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评价,让家长和教师建立比较良好 的协作关系,这样更能达到公平客观的要求。此外,我在每学期都要做一次给家长的问 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是否给孩子安排合理作息时间、有无课外阅读、对于犯的 错能否进行反思等。
总而言之,根据家长反馈的评价,教师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及时 进行教学教育方法的调整,还可以帮助树立家长正确的教育观,使其可以以正确的方式、 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孩子,从而确保学生的身心同时得到健康发展。这体现了评价 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育人方针。
综上所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还能使他们养 成的行为规范得到强化,同时可以使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兴趣得到激发,这也无形中培 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也会慢慢形成,掌握一些社交技 能,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我将会在今后对学生评价的 进一步探索中,逐步完善多元化主体评价体系,更努力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里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各方面评价活动中都是积极的参与 者、合作者,所以应该建立一个相对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 师和家长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帮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 勇于反思,从而实现自主的学习与发展。作为评价者的老师、同学、家长和社区,对评 价对象有着相当的了解,加上没有需要回避的情况,所以能更好的体现评价的权威性和 客观性,旁观者清,因此可以对当事人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被评者更加全面 认识自己和他人,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4.2.2关于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建议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高分并不是他们教 学的唯一标准。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总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解说上, 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等其他方面。有些教师可能不知道除了语言知识或者 说分数之外他们应该评估什么。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是从分数和知识来评价学生,而 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其发展。时代更迭,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止包含知识,还有能力、情感、心理素质等,我们需要对单一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现 状进行改变,将评价的内容拓宽,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重点考察其发现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为了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实 现,针对教师在日常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一)明确评价内容多元化的评价范围
1.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目前对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我们关注的焦点仍旧是每节课的学习难点和重点。 教师对知识点设计的巧妙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和有效性;同样的,选 用合适的课堂评价也有非常重要的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上的错 误,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及时的点拨和评价,否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我们在 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始终抓紧知识评价。在 对学生的知识评价中,教师要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领会教材的意图,认 真分析教学目标、内容,从而确定每个知识点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出 正确、恰当的评价。
毫无疑问,语言知识是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语言知识是英语课堂的基础,贯 穿整个学习过程,在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评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程度,如对单词、句型、语法等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能力发展情况。
能力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推理能 力、操作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评价。我们应该知道,评价学生能力主 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不单单只是对其进行鉴定。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价过程当 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或多或少的提升。而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捕捉 学生思维的亮点,对其能力做出及时的评价。在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创造力是教师应该关 注的一个特殊方面。有些学生的想法非常独特。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合理的 想法,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评价,不要批评,因为创造性的想法通常来自于认真思考和 逻辑推理。有些教师可能认为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此本文提出了 一些解决办法,即当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或对他们的学习表现出高度兴趣时,教师可以 通过口头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哇,你很有创造力,也许长大后你能成为科 学家。” 老师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评语可以给他们希望, 他们下次会做得更好。这种评价可以纳入学生的卷宗,这属于形成性评价。
3、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情况。
过程评价是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教学 过程中,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思维过程的理解将得到真实、自然的 表达,这是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机会。在这一点上,评价是真实有效的。教师 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的表现给出适合每个人的评价。那些应该得到 赞扬的人应该及时的赞扬,那些应该得到奖励的人应该及时奖励。同时,在评价中后 30% 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时要注意要多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的 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如果学生愿意回答问题,教师应根据多元评估的鼓励原则给予学 生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将更有动力回答更多这方面的问题。笔者建议只要他们举手, 教师就应该鼓励这些学生,不管答案是对是错,只要答案是相关的。老师应该给他们积 极的反馈。
4、评价学生心理因素发展情况。
心理因素的评价是指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 动机、习惯等各种因素的评价。心理因素的评价涉及兴趣、情感、意志、动机和习惯等 因素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评估学生的心理因素,以调动学生对常识的认 知以及每个人的思维活动存在的热情。
(二)对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几点建议
1、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教学环节和不同层 次的问题。这种学习的办法,不但可以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 能,也可以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自己的思想产生兴趣和发展。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可 以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2、 作业自主选择。作业不应该是有序的、统一的,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 行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它 可以分为基本任务和不同难度的可选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不 同程度上实施新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应纳入评价,笔者 认为回家作业在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表现,却无法知 道他们课后的表现。此外,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回家作业中得到一些关于他们在课堂上学 习情况的反馈。
3、 能力考核人尽其才。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考试或考试的内容也可以分层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4、 特长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学校所有班级每月举办一次“我能做 到”的展示活动,利用课堂上的“人才展示世界”在各个方面展示学生的专业。在专业 展示活动中,学生运用自己的优势,产生了一系列“运动之星”、“文字之星”、“创 意之星”、“歌唱之星”等。过去“只在成绩的基础上”落后的学生现在很高兴,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自信的风帆也在多元评价体系中纷纷起航。
总之,有关于评价内容多元化方面有一点很重要,教师不要只评价学生对语言知 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个体发教学中展的评价包括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内容。 只有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强调内容多元化,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4.2.3关于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建议
一)常见的几种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考试,就像总结性评价一样;考试的种类多种多样,如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考试。经常进行总结性评价的结果是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应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对于评价主体而言, 不仅是教师,学生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评价者,因此评价的方式也从教师的评价转变 为学生的自评或互评。对于评价方式,有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在日常英语课 中更常见。此外,还有另外几种评价方式 ,比如:表格评价(学习态度评价表、课堂学 习行为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档案袋评价(学习成果展示、优秀作业、获 奖作品、奖状)等,这些评价方法都应该有自己的评估标准,对于总结性评价,评价标 准是标准化的,对于形成性评价,评价标准应该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 个体,评价标准不仅要包括一个统一的标准,还要包括一些不同的个体标准,以满足未 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评价方式多元化应包括:(1)书面评价(笔试、 作业)(2)语言评价(口头、体态 );(3)表格评价(学习态度评价表、课堂学习行为记录表、 家庭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3)档案袋评价(学习成果展示、优秀作业、获奖作品、奖状) 等。现代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评价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对英语知识 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掌握,还有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感受;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学 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意。我们不能用同样的规则来 衡量和要求不同的学生。因此,在评估学生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这一原 则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以下是我在教学经验中总结的几种评价方式和 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1.书面评价(笔试、作业)
(1)笔试评价 笔试仍然是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笔试评价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不是死记 硬背;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而不是机械地做题,要开放思想而不是满足于一种思路。对 笔试的评价,需要改革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创造一张生动活泼的脸,这样学生就不再害 怕他们那张“冰冷乏味”的脸。测试问题的内容应该具有真实性、情境性,以便于学生 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传统考试中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 缺乏现实生活相似性。所获分数,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而 教育价值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笔试评价问题的设计 具有真实性、情景性,以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果可以,考虑一些开放性问题与综合问题,试题形式要灵活多样,可用文字、图像图、 表格、实用操作等。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试的作用不仅是进行“甄别和选拔”,而且要充分发挥其促进 和激励作用。延迟评价法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必须 强调的是,学期目标是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必须达到的目标。”一些学生应该被允许在经 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通过积累知识和技能逐渐达到目标。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选择推 迟判断。这种“延迟判断”模糊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 于有学困生而言,这种“延迟判断”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新 的学习动力。
(2)作业评价
在常规的作业评价中,除了对学生作业的“X”和“V”评价外,教师如果还提供 简单、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评价,效果会非常好。例如:在作业校正中,如果学生的作 业是认真的、清晰的、正确的,我将给他一个完整的分数,并给他发一朵小红花,或者 添加一个简单的评论“你太棒了” ;如果学生的过程是对的,但结论是不正确的,我先肯 定其态度端正,在在错误的地方划上曲线或在正确的地方打“ V ”错误的地方则不打“ X ”, 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然后再打“V” ;如果学生作业比较特别,解题思路比较新颖, 方法简便,我会以学生的名字为解法命名加以鼓励并让他发表自己的成果。另外,教师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出错原因给出不同的观点,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所提供的观点来思 考,不仅要找出他们在哪里错了,还要知道他们为什么错了,以及如何纠正。此时的评 论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业检查习惯。
2、语言评价(口头、体态 )
(1)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是一种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的即时性的情境性的评价,它可以灵活地点拨、 指导和激励学生学习。教学的不确定性、学生的多变性以及口头评价的即时性和随机性, 决定了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而定,然后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因此,教师可以 科学、艺术地运用口头评价,它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智慧。培养教学智慧,除了积累 教学经验、训练应变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和倾听课堂。理解学生的语言要听懂 学生的语言,看懂学生的表情,甚至要读懂学生的心灵,理解学生的思想都是必要的。 教师正是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对自己评价什么、何时评价、如何评价,教师要作 出即时的应变决策,以实现口头评价真正走向动态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 口头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2)体态评价
体态语评价是指评价的评定方式可以通常化、通俗化。肢体语言评估:这意味着评 估方法可以标准化和普及。例如,老师的微笑,赞同或或制止的表情,,点头或者摇头 都是体态评价。我们提倡这种对肢体语言的评估,它让学生感到随和亲切,有“润物细 无声”之效。
2、课堂观察评价
这里的课堂观察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评价、课堂学习行为记录、家庭英语学习情况 调查等。传统的课程评价只关注“输入”和“输出”这两个点,只报告“结果”,而不 报告“过程”,是一个“黑匣子”评估。现代课程的评价理念主张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 评价。它可以很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对“笔试”的另一种补充。开展以学生 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意味着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从学生的注意状态、 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 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比如。正如,当教师在 讨论、提问、表达意见、解决问题等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他们会根据 难度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使用积极、激励和赞赏的语言,帮助学 生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课堂观察评价应重点观察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观 察学生是否专心听讲;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的发言、提问、讨论和交流;观察是 否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观察学生的思维条理 性和创造力(他们能不能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并独立思考)等。课堂观察评价会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体验。
4、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也被称为档案袋,它记录学生成长的“故事”主要是指收集和记录学生、 教师或同行评价的相关材料、学生作品、反思等相关证据和材料,以评估学生的学习和 进步状态。新课程提倡定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是一种重要的定性评价方法。它记录 学生进步的“状态”。这是评估学生的发展、努力、反思和进步水平的理想方式。与笔 试和其他即时评估相比,它可以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本身提供丰富的内容,反映学生的 知识和能力。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最大好处是,它可以为教师提供许多其他评估方法无法 提供的重要信息。它非常重视学生参与评估过程。学生可以选择把什么放进档案袋,可 以参与档案袋评估标准的制定,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进步。档案袋评估为学生提供了自 我评估和自我反思的机会。
成长记录袋评定要注意三个问题:学生作品样本收集的代表性、评估标准和档案袋 的运用范围。例如,在评估小学第二学期的综合应用部分时,学生可以使用作品收集, 以反映他们自己的探索和进步过程。成长记录袋是为了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给 他们动力。我为每个学生创建了一个成长记录袋,其中保存了学生的生活碎片、老师、 家长、小组学生的有组织评价和学生的原创作品。当学生的思想出现反复时,拿出评价 档案,本人所取得的进步历历在目,从而鼓起他的勇气。一段时间后,成长记录袋,被 发送给学生,这样他们就能感受到自己取得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互相监督,共 同进步。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实施原则:
1.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为了发挥学校评价的指导、激励、规范和发展功能,我们强 调自我评价与其他评价的紧密结合,使自我评价成为一种习惯。因为从学校职能发展的 角度来看,评价不能再局限于筛选、选拔和衡量学生的好坏。更重要的是从评估中得到 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对策,使学校管理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以获得最 大的办学效益。在自查和自我评估进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积极参加根据自评活动 评价标准,形成一个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的坚持多样性评价,以学校自评为 铺垫,尊重学校自主权作为前提,我们以研究为起点,运用多种手段采集信息,验证自评 结果的可信度(通常称为验证法),对自评成绩予以认可或调整。同时还实施了“自评 虚张加罚”制度,强化了“打假”措施,以遏制自评中评价标准吃不透、人为拔高评价 分等不良现象,促使学校把自评过程变成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一个立足实际,自我完 善,主动发展的过程。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是对素质教育某些指标质的确定,定量评价 是对素质教育某些指标量的描述。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精神文明 的发展,它的效用既有许多可测性,又有大量的难测性,同时具有晚效性。因此,我们 对一所学校评价其结论既有定性评价部分(文字表述),又有定量评价部分(分数),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反馈意见。对成绩突出并被确定为个性化学校 的,市里在该校举办个性化学校校长论坛和校长教育思想报告会,吸收更多校长参与研 讨,形成开放式共同参与评价的局面。
总而言之,评价无处不在,我们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天的相处都是对学 生评价的好时机;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好学生,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英语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 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 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 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 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3、过程性评价和定期评价相结合。
学校教育的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必须注意评价的频率,不能随意进行。我 们主要将定期综合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所谓的定期评价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育 周期内(通常不少于一年)进行评价。这些定期评价系统是完整的,结果是非常可靠的。 所谓过程性评价就是紧紧围绕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教学过程,开展一些过程 性和随机性评价活动,促进学校提高过程性管理效能,其结果经累积纳入终结性评价中。 它不仅减少了综合评估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这在被评估的学校中非常 受欢迎。
总而言之,评价无处不在,对学生评价的最好时机存在于我们的每一节课堂中、日 常活动中、师生的相处中;评价固有它存在的价值,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而不是单纯为了选拔好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 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 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情况,激励并帮 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学习更多知识,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成功与进 步才是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所在。
4.3学校管理对多元化评价的支持
4.3.1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众所周知,学校是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的场所,多元化评价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学校 管理层面的支持与配合,为全面贯彻多元化评价体系,教育部确立了学校课程评价体系 改革的方向。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 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主要目 标,发挥评价的重要功能,即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学校课程评 价体系改革方向有以下几点:
第一,面向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让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都能充 分发挥,了解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发现发展中的需求并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 水平上的发展是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第二,面向教师评价,分析与反思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是关键,建立以教师 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为辅的共同参评制度,从多种渠道使教师获 得更多信息,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三,面向课程未来发展,应定期对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 整与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改革创新的新机制。
4.3.2建立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招生考试制度
近几年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基础课程建设总体水平还不 高,原有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学评价 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在学校内部,制约素质教育实的施因素在于传统的评 价与考试制度,在社会的压力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都不得不为 学校的声誉和单位的成绩而考虑,从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容易被忽视甚至放弃。以多 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代替以升学率和成绩评价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引导评 价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解决这一顽症的根本途径。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肩负 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我们应该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真正健 康的人。
以选拔为唯一的目的是传统升学考试的思想,使学生在争取考高分的过程中展开激 烈的升学竞争,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对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为将学校从 “片追”中彻底解放出来,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制度就必须改革。正因如此,我 校以全面落实小学学业成绩等级评价改革为基础,简单相加并变用学生升学考试科目的 成绩作为唯一录取具体依据,进一步深化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以综合考虑学生成长发展 的标志性成果以及实践活动的综合表现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其方法如下所示: 第一、破旧立新,增加机会,考试压力需分散。不再单独进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 把以目标定为参照性的学业水平考试替代原先毕业和升学分别进行的考试,引导学生从 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解脱出来,同时关注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把以往升学考试的科 目压力分散在小学六年当中的不同的年级。每年一月和六月组织两次全科目考试,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试科目和时间。同样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对课 程开设做出选择和安排。例如,学生在学有余力且提前结束某些学科的情况下,允许学 生在某些学科考试中达到自己满意的成绩后不再参与本学科的课堂学习,学校专设自修 室供学生自习其他学科。学生对某些学科的考试不满意时再给其一次考试机会,最终成 绩取两次中最高成绩作为升学的依据。
第二、实行分批录取和多元录取,鼓励学生张显个性和支持学生发展特长。人具有多方 面的智慧以及不同方向的发展,对不同的人的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此,制定了以 下新的多元和分批录取的招生程序和方法:
(1) 综合录取。招生计划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为综合录取的指标,建议中 学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个性表现(等级)为主要依据择优录取,结合学生的成 长记录卡以及成长记录袋作为综合考察资料判断是否符合录取标准。
(2) 推荐录取。通过推荐让一些考试成绩不理想但综合素质较好,有其自身特长 的学生直接进入中学校园学习是实行推荐录取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期间鼓励、支持张 显其个性,发展自身特长,做到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地融入校 园生活。推荐指标一般占招生计划的 10%左右,由初中招生学校按照需要分配到有关小 学,由初中学校帮助申请推荐的学生办理有关材料。具备个性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或虽不 具备标志性成果但确有个性特长的均可申请推荐。推荐录取的主要依据是两名资深教师 给申请推荐学生出具的两封推荐信。
(3) 加试录取。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在 以上各种录取之后进行高于计划数百分之十的指标用加试的办法录取。加试采取按一比 一点二的比例投档(差额投)作为现场答辩方式。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答辩,需 要考生从学生发展档案中随机选择一个研究课题作为答辩内容。且由学校自定答辩结果 的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建立完善多元且开放的学校评价机制和招生考试制度,将从根本上改变 小学单方面追求学生升学率的局面,有利于保障素质教育以及促进多元化评价课程改革 的顺利实施。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
5.1研究结论
本论文旨在探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实施后,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为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元化评价提供参考。
笔者以广州市黄埔区HB小学为调查样本,调查当今天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归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评价主体多元化维度中,当前英语 课堂上教师依然是评价主体,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待提高。第二,评价内容多元化是 三个维度中认同度最高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基本能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特别是评价 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做得很到位。第三,三个评价维度中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扏行比较差 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另外,由于很多教师对多元化评价没有系统 的认识,导致多元化评价无法真正实施。再加上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过于注重学生每学 期或学年的期末成绩,分数导向依然成为评价主流。此外,教师在运用多元化评价的过 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缺乏多元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课堂管理困难、学生变化 不明显等, 这些都为多元化评价的实施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 的建议:构建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三维体系,分别设计了三个维度来实施多元化评 价,即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一、 在评价主体方面,不仅要让教师参与,还要让学生参与,评价主体应包括:(1) 教师评价(2)学生自评 (3)生生互评(4)家长参与评价(5)小组评价(6)大组评价等。
二、 在评价内容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还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回家作业、 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1)知识、技能获取的评价、(2)兴趣、动机 的评价、(3)学习态度的评价、(4)创新意识的评价、(5)合作能力的评价等。
三、 在评价方式上,考试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形式,有很多其他形式,如学生自评、 互评等,但如果教师希望让学生参与评价工作,就应该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告诉他们如 何评价他人的表现。评价方式应包括:(1)书面评价(笔试、作业)(2)语言评价(口头、 体态 );(3)表格评价(学习态度评价表、课堂学习行为记录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表);(4)档案袋评价(学习成果展示、优秀作业、获奖作品、奖状)等。
总之,多元化评价有很多优点。一方面,它可以明显地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他们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对学生的综合发展 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为小学教师提供了如何有效地应用 多元化评价的建议,这对于实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后小学英语教师在评 价学生的表现方面具有革新和实践意义。
5.2研究局限
限于笔者水平和能力,在本文对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发展状况以及实施策略的初 步研究过程中,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这项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斟酌的问题:
1、被试取样的局限性。由于本研究立足本地区的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 情况,再加上调查问卷领取的人数有限,所以并不能归结于所有小学的情况皆如此,存 在与某些学校有差异的可能性,因此,有待进一步扩大被试取样的范围。
2、研究数据的指标和分析程度不够深入、精准。教育之所以区别与其他行业的一 大特点是教育的对象是人,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是不断变化的。问卷调查是多元化评价的 三个要素进行研究的,但不能完全体现出被试者的全部。所以,在数据分析上有待更深 入、更科学的研究。
3、在研究中提出的培养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策略,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 定的实践和检验,但由于研究时间有限,缺乏深入探究适合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策略 和客观的评价标准,笔者还需继续研究,提升学生多元化评价的理论水平,这将是今后 我要加强学习的地方。
总之,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本研究理论、实践的 研究效果比较明显,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在实 践中不断修正研究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让小学生英语多元化评价这一话题受到重视, 进而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反思,为研究培养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策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 践的依据。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Vickis& Richard J. S Creating Writers: Linking Writing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London Longman Publisher 1990: 7
[2]Airasian, P. W.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M]. New York: Mc Graw-Hall Companies, Inc, 2000: 23
[3]Stufflebeam, Daniel. L. Viewpoint on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s Education [M]. America: Springer Publisher, 2000(2): 324.
[4]Von Glasersfeld , E. Re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M].Archives de Psychologie,1985:53.
[5]Scriven, M. The Methodology ofEvaluation [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Research,1967:11.
[6]Bachman, L.F & A.S. Palmar.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6:171.
[7]Genesee, F & J.A. Upshur.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65-98.
[8]Patton,M.Q.Utilization-focused evaluation (2nd)[M]. Newberry, CA:St age, 1978:15.
[9]Weber, E. Students Assessment that Works: A Practical Approach [M].Educational Approach, 1999:127-144.
[10]Matsuno, S. Self, peer and teacher assessments in Japanese university EFL writing classrooms [M].America: Language Testing , 2009:26
[11]Silver Harvey F著.张玲译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1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56-72.
[13]崔允漷.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
[1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1-190.
[15]瞿葆奎.教育教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4-185.
[16]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2-85.
[17]张敏.学生评价的原理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45-203.
[18]张国祥.多元智能评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46.
二、期刊论文
[1]Cousin, J. B. & Earl, L. M. The case for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J]. Educ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92(6): 97-118.
[2]Ng, Raymond. Revision in the ESL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andself-feedback [J]. Perspectives, 2000(3): 61-80.
[3]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34.
[4]朱益明.初论教育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 (1) :7-10.
[5]金艳.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外语,2010(1):46.
[6]万天华.加德纳理论下的英语教学评价[J].教育探索,2008 (4) :38.
[7]熊焱冰.多元评价体系及其教学应用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5):5-8.
[8]杨金来.基于网络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3):2-3.
[9]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3):38.
[10]尹志丽.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探求2003(4):12.
三、学位论文
[1]叶玲.师范学校英语精读教学多元化评价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23.
[2]殷芳.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郑黎莉.小学英语多元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4]周文叶.表现性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四、中央文件 、报纸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0.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