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服装产业组织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4 09:21
导语:
本文主要对于服装产业的发展、市场结构及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一定的研究,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本人做了一些总结。
也通过对中国女装市场的现状分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分析总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女装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女装作为服装行业的主要部分,在中国女性消费观念进一步开放的促进下,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产生了区域化、个性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特点。对女装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等做了一下研究总结。
另外,通过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对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市场迹象了具体的分析,也对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方式做了深入剖析。
最后,依照笔者的理解,对服装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
正文:
第一部分  产业发展概况
(一) 服装产业的发展
世界服装产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服装贸易的高附加值领域,通常大量采用高科技纺织服装生产技术,提高面料的科技含量来充分发挥他们在面料生产方面的优势,扩大面料出口,并将从前以服装出口为主调整为以纺织品面料出口为主。他们主要从事高档时装的生产和流行款式设计,而将中低档产品,批量大、较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转移到周边的一些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他们以这种方式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出口和进口依存度有提高的趋势。随着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引发世界范围内服装区域结构的重大的变革,服装产业进一步向知识智力密集型方向转变。传统的纺织品服装商务经历数百年和数代演变,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贸易形势正逐渐让位于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这在缩短交易流程、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增加贸易机会和促进市场充分竞争等方面具有传统贸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服装产业的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的服装产量从1978年的6.7亿件增长到2000年的 116亿件,22年增长了近17倍,年平均递增速度达14%。目前,我国服装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种服装生产品类齐全,服装产品生产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人均衣着消费从1987年的4.74元增长到2000年的 492元,市场上服装产品及其丰富,已由买方市场发展为买方市场。在充分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中国服装市场上也占有1/5的份额,服装出口从1978年的7.08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60.72亿美元,是1978年的50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
(二) 我国服装产业的现状
我国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遍布全球的公司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经历了不同寻常充满机遇的20年,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产业体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国内服装市场已成为常态的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型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据调查,我国现有服装生产企业4.7万家,从业人员399万,年服装生产能力(不含针织服装)138亿件,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服装产业在经历了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本经营和资源经营四个阶段之后,已经或正在实现由家族作坊向工厂式管理、由工厂式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由集团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跃阶段,从而使竞争和产业整合的力量对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服装业品牌,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整合的态势上,我国服装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出口数量增大
今年来我国服装产品的结构和档次略有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增长和交易成本也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涨价等,使我国服装出口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向亚洲出IZZl减少,对欧盟、拉美地区的出口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企业要关注出口格局的变化,做好成本控制,多做高档产品,同时有侧重点地把握好贸易出IZl方向,才能使服装产业更好的发展。
(二)单项投资规模扩大
近年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从施工的数量和投资规模的比例来看,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国内的服装企业在外资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应该看到,至2005年6月以来增势明显回落,这个趋势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服装企业发展,因此原来做外销的一些企业和品牌开始关注经营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将成为服装生产效益的主要增长点。
(三)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中西部的崛起正在突显,服装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这也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当中的一部分。随着人均GDP增长,由于资源和成本受到~定程度的影响,沿海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受到了很大限制,结构转移在所难免,在一些交通便利、有较强的加工基础,同时又具有较高信誉度的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现在我国服装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不足:如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服装品牌含金量不高等。
(三) 世界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对世界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国际纺织生产分工
纺织业国际化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是整个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一个缩影。总的来说,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利用各自拥有的要素优势,形成了互补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经济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资本。领先的科技开发能力以及品牌效应,在新型化纤和高档面料的开发、生产、纺织染整加工的高度自动化以及服装的流行时尚设计方面咱有压倒性优势,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一般加工能力,并拥有这些方面的相对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业。
2, 国际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纺织面料才能出不穷,如大豆纤维的出现,将一改人们对传统纺织面料的依赖;各种各样的仿真面料足以以假乱真,因而是的人造纤维消费增长迅速;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使纤维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纤维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给纺织工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世界经济区域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业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纺织品服装贸易回归自由贸易体制的过程,为世界纺织工业结构和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第二部分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一)中国女装的市场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女装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女装作为服装行业的主要部分,在中国女性消费观念进一步开放的促进下,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大地增加了女性的消费能力,这为女装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据统计,2004年我国服装产量418亿件套,其中女性时装250亿件,占60%,比上年增长10.29%。2005年1~11月,我国女装产量就达到了315亿件套。2004年1~10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共销售女装5023万件,比2003年同期增长8.1%,女装销售量占全部服装销量的28%,市场销量所占的比重仍居各类服装品牌第一名。尽管目前中国女装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其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从国内女装业的发展来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一)区域化
中国女装经过多年发展,集约化程度逐渐提升,形成了杭派、粤派、海派、闽派、汉派等几大派别,各派都凭借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产品设计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比如杭州女装,具有浓重的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粤派由于临近港澳地区,时尚感较强;汉派则以颜色鲜艳为特色等等。各地女装凭借自己显著的区域特点,推广区域品牌,形成一定规模后,开始进军目标城市。
(二)个性化
追求自我风格和完美已成为当今消费者着装的主流。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的中国女性正以新的姿态扮演着社会角色,服装作为表达自我个性及自我追求的外在显示,女性着装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色彩、款式最能表达人的个性,中国女性对独特的色彩搭配和款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个性特征的女装是当前女性消费者的首选,而个性化也成为了女装生产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三)国际化
凭借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我国女装业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外贸加工和“贴牌”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将国外先进的女装设计理念带到了中国,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中国女装出口的显著特征。在欧美,无论是在沃尔玛、卡玛特、TARGET这样的大型超市,还是遍布街头的专业店和折扣店,都经常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中国女装。
(四)品牌化
我国的女装市场品牌优势逐渐突,消费者的选择正向知名品牌集中,据官方的信息显示,女装消费的前十位都是知名品牌,而品牌的前五位则都是国外品牌,分别是艾格、ONLY、ESPRIT、艾格周末和VEROMODA。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96%、3.74%、3.71%、3.01%、1.99%。这种品牌集中化的表现,也提醒了中国女装的自主品牌需要努力赶超,才能与国外女装品牌抗衡。
 
(二)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表现及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等。
1.1女装业的市场集中度
据统计,2003年全年我国女装的前十名综合占有率之和仅为1 5%,而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来看,男西服的前十名综合占有率之和多为35%以上,童装的多为30%以上,而女装的前十综合占有率之和多在15%以下徘徊。由此看到,我国女装业的集中度低,属于“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
12 女装产品差别化程度
人们在购买女装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价格、款式、品牌、原料、加工工艺等,可以看到品牌排在第三,在这些购买标准中,除“品牌”外,对于大中小女装企业来说,相互间并无明显优劣势差异,相反中小企业以其灵活性、低风险、补货快更能满足女装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要求。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女装产品更易于形成差别化程度低的现象。
1.3女装产业进入壁垒
由于女装业相对男装业来说所需投入资金略少,风险低,在大城市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各类服装机械及面辅料等生产资料较易取得,劳动力市场繁荣,因此人们通常说女装业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因此女装相对其他服装的进出壁垒更低,造成了女装的中小企业众多,民营企业众多,这也决定了在达到一定规模后,这些企业往往会转而经营其他非服装类产品,因此女装的品牌更替速度很快。
女装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很低,产品差别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导致了中小企业众多,无垄断性竞争,因此对价格的控制力几乎没有,这也就是各类价格联盟常常短命的原因。
(三) 市场行为
1 价格行为
由于女装的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女装业目前采用最多的市场行为即价格行为。据统计,降价销售已使服装价格持续走低,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选择在服装换季打折时购买。诚然,过季,断档和残次服装打折是正常的,然而目前打折已无淡旺季之分,相当一部分新上市服装也是以打折来推动销售,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利润减少,影响品牌培育、新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企业应更多地采取其他竞争行为。
2 产品差别化的竞争行为
(1)女装产品类型的差别化开发,如根据人们在不同生活环境中要求的不同着装,可以分为旅游装、职业装、居家休闲装、健身装及周五休闲化职业装等;(2)顾客类型的差别化产品开发,如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顾客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
(四)市场绩效
女装行业的市场行为应逐步从初级的价格行为过渡到产品差别化竞争行为,及更高的提高进入壁垒行为。大中小女装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现状,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找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位。从而形成整个女装行业的合理规模结构,达到合理的利润率及良性的发展状态。从而促使整个女装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
第三部分  品牌案例分析  
美特斯邦威的品牌深入分析
1、 发展现状
美特斯邦威是一家从1995你年开始创立,初始资金只有500万元的民营公司。
他选择虚拟经营方式,在国内首创生产外包,直销销售和特许加盟相结合的运作方式,节约大量资金。将所有的精力和资金投入服装设计和服装品牌的扩展上。美特斯邦威投入重金,建立并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设计师队伍,于法国、意大利和香港地区等地的知名设计师开展长期合作,每年设计服装新款一千多种。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这支国际化的设计团队每年已经能够向市场推出校园系类和都市系类3000多个品种。也成为了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成为一年销售2000多万件(套)的国内最大一家休闲服集团。
2、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
由于国内有许多休闲服饰品牌,虽然美特斯邦威是龙头老大,但是,所占市场份额依然不大,像森马、唐狮等品牌也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结构中,属于“完全竞争市场”。
美特斯邦威通过虚拟经营方式,特许加盟,打折,积极研发样式款式,明星代言(如周杰伦)等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增加自己的利润。
现在,美特斯邦威已经成为了一家当今中国市场上不可替代的龙头企业了。
3、虚拟经营模式分析
虚拟企业是为了快速响应某一市场机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将产品实际的不同企业临时组成没有围墙、跨越空间约束、靠计算机网络联系、统一指挥的协作联合体,这个联合体随着市场机会的存亡而集散。“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企业组织形式。
以下是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流程图
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流程图 
研究开发
美邦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设计师队伍,于法国、意大利和香港地区等地的知名设计师开展长期合作,每年设计服装新款一千多种。
生产外包
美邦放弃了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吧消耗最大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全部外包。在上游采取定期生产的策略,将投资生产设备上的资金转移到品牌经营上,这种借鸡生蛋的做法是美特斯邦威摆脱了重复性投资的浪费。美特斯邦威通过以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式,合理高效的整合、利用资源,将目标锁定具有很强生产力的制造厂家。目前,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的250多家一流生产企业以为美特斯邦威奠定了生产基地的中坚力量。
特许经营
美特斯邦威将专卖店特许给加盟经营商,不仅充分利用了社会闲散资金,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同时对于品牌宣传起到重要的作用。从1995年4月开设第一家专卖店开始,美邦利用品牌效应,广泛吸引。招募加盟商,开拓连锁专卖网络。目前美邦已经开设了1500加连锁店。
第四部分   产业发展趋势
服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将仍处于重要地位,服装产业发展的任务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新阶段,而服装消费也从产品消费走向品牌消费,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着服装产业的升级,此外,服装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也将形成产业集群经济。
现代服装产业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所有的纺织服装强国都是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服装产业正在转向控制信息、技术和销售等环节,采取国外加工的国际化生产经营战略。
此外,“科技兴业”再掀高潮。以“节能、高速、智能化、专用化、多工序集成化”为主流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面铺开。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则以信息化全流程改造、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特征。流程再造、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软科技的研发、应用将逐步升温。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行业为平台、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有所突破。
结论:在21世纪的今天,服装产业也随着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到现在这个状态,虽然服装产业不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但它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多样化,也产生了很好的市场绩效,科技水平的发展,也在服装产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也将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服装产业经济学》宁俊,中国纺织出版社
2. 《浅谈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孔祥梅,集团经济研究
3, 女装业的产业组织现状及对策 索盈 ,丝绸
4,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网站
本文由代写毕业论文搜集整理,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ngjilei/chanyejingjixue/459.html

上一篇:浅谈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下一篇:我国钢铁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