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4 12:42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缘由 1
1.1.2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
1.2.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4
1.2.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1.3.1研究思路 14
1.3.2研究方法 14
1.4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1.5本章小结 1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念、构成、功能和 作用形式 17
2.1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念 17
2.1.1意识形态 17
2.1.2意识形态主导权 19
2.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成 22
2.2.1中国共产党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 22
2.2.2中国社会民众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对象 23
2.2.3中国社会认同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基础 24
2.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功能 26
2.3.1引领人民精神信仰 26
2.3.2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27
2.3.3构筑个人思想屏障 28
2.4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作用形式 29
2.4.1理论主导 29
2.4.2价值主导 32
2.4.3文化主导 34
2.5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研究基础 37
VI
3.1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思想渊源 37
3.1.1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37
3.1.2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理论 42
3.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思想指导 45
3.2.1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45
3.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47
3.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借鉴 51
3.2.1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51
3.2.2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53
3.2.3现代西方的意识形态理论 55
3.4本章小结 61
第四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发展历程 62
4.11921——1949: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 62
4.21949——1978:构建刚性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67
4.31978——2012:重塑柔性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73
4.4本章小结 76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77
5.1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 77
5.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 77
5.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不断丰富 81
5.1.3网络信息技术持续发展 83
5.2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 86
5.2.1新的社会问题对社会认同基础造成一定范围的冲击 86
5.2.2新的意识形态斗争对主导意识形态一定程度的消解 88
5.2.3新的意识形态场域带来意识形态主导权一定程度的弱化 99
5.3本章小结 102
第六章 新时代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发展 104
6.1明确定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104
6.1.1“极端重要性”传承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 104
6.1.2“极端重要性”凸显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 105
6.1.3“极端重要性”定位新时代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迫切需要 107
6.2强化目标:坚定“四个自信”,夯实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基础 ..108
6.2.1“道路自信”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 109
VII
6.2.2“理论自信”深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同 111
6.2.3“制度自信”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112
6.2.4“文化自信”,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认同 113
6.3树立核心:确立价值“同心圆”,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价值主导力 .. 114
6.3.1价值“同心圆”推动多类型社会利益的整合 116
6.3.2价值“同心圆”构建多层面价值标准可通约 117
6.3.3价值“同心圆”确保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118
6.4落实保障:强化制度建设,为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保障 119
6.4.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119
6.4.2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 120
6.4.3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121
6.5本章小结 122
第七章 新时代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践路径 124
7.1构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全面提升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理论主导力 125
7.1.1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指导作用 125
7.1.2以树立理论自信为目标,推进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 127
7.1.3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保障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发展 128
7.2发展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不断深化意识形态主导权 的文化浸润力 129
7.2.1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 现实,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130
7.2.2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需要创作者对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高度认同 131
7.3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构建网络舆论生态,不断扩展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网络
引领力 132
7.3.1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导向,推进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133
7.3.2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导向,实现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 134
7.3.3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导向,健全网络安全法制保障 135
7.4强化全体共产党员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不断夯实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阵
地战斗力 137
7.4.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提升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 138
VIII
7.4.2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个人影响力 139
7.4.3树立全体共产党员的积极发声意识,自觉展开意识形态斗争 140
7.5提升个人认同度,不断深化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群体影响力 141
7.5.1培育理性公民,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自觉意识 141
7.5.2发挥家庭影响,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微观传播渠道 143
7.5.3强化教育影响,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个人成长中的融入度 145
7.6本章小结 147
致 谢 149
参考文献 1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54
IX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自法国启蒙学者特拉西首先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以来,各国学者对意识形 态的研究因基本方法论不同而一直充满着争议。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经济 基础在观念形态上的体现,这为从政治意义上进行意识形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调。 意识形态因其所具有的利益代表性使得对通过发挥意识形态功能以维护经济基础 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也使得通过促进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维护来实现阶级统 治的稳定成为了统治阶级将治理国家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意识形态是其所代表的阶级经济利益在观念上所形 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反映。“利益代表性”是意识形态区别于一般社会意识的 显著特征,也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利益代表性和对社会关系的反映性,使得意识 形态成为在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关注的目标。无论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通 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实现儒家思想对社会思想的统领 ,还是现代西方以 自由主义为内核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维护,都可以体现出 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强化其意识形态对社会民众思想的主导作用以实现对 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的维护。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 治地位的思想”①,这是一个国家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应然状态。但是我们也可以看 到,在多阶级或多阶层并存的国家里,代表不同阶级或社会阶层的多样意识形态 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相互冲击中呈现出动态发展的。因此,统治 阶级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除了确保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稳固的主旨 之外,维护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内多样意识形态之间的动态平衡也是意识形态治理 的应有之意。
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统治阶级、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是当代中国占领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代表无产阶级政党 执政的执政党,因此通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来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并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维护作用来确保无产阶级统治的稳固, 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在肃 清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残余的基础上,树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50.
1 位,并通过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中树立建设新中国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牢牢地将中国人民团结在了一起,从而确保了建国初期国内的稳定和发展。20世 纪 60 年代至文革结束,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也出现 了激进的“左”倾极端化的趋势,即追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绝对一元的统治地位。 事实证明,在忽略社会现实的情况下过度追求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一元化,不仅 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反而只能达到抑制民众思想活力的消 极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阶层分化、加上在国际交 往中异质意识形态的涌入,使得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化。在面对意识 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过程中,既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又要在合 理程度上包容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课题。
2012 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内,随着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不断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意识形态 领域的斗争更显复杂,各种社会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 成轮番冲击、西方国家从未偃旗息鼓的“和平演变”阴谋变得更加隐蔽化、宗教 极端势力的加紧渗透等问题层出不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新一届党中央,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了“极端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 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2013年“8 • 19”会议,习近平指出 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此后,他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 建立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共识、价值“同心圆”等,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新时代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重 要体现,需要在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从结构上来 看,意识形态主导权是作为当代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认同的基础上所 具有的决定和引导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方向的能力,其权力主体是中国共 产党,对象是中国社会民众,形成基础是社会认同;从作用方式而言,意识形态 主导权是通过理论、价值、文化三个层次上共同推进来稳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主导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的复合状态。和意识形态领导权不同的是,意识形态领 导权是执政党基于其执政地位而具备的“自上而下”的能力,是应然之权;而意 识形态主导权则更加强调基于社会认同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能力,是实然之 权。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角度而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明确意识形态 领域的发展方向不动摇,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
2
认同的基础,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权力的作用发挥,才能将“两 个巩固”落到实处。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需要对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形成的思想基础、发 展的历史回顾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充分的阐释,在对意识形 态主导权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形式进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对意识形态主导权 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全面分析,在总结党在新时代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 导权认识深化的前提下,提岀新时代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践路径,这也 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1.1.2 研究意义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契合了新时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方面新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 扩大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基础来实现主导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决定与 导向作用。新时代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主 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过程,更是在不断深化认同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四 个自信”的过程。因此,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来理解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 导权,从广度来讲,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意味着社会民众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持认同态度的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凭借基于社会高认同度的优势而不断稳固其 主导地位,从而确保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和变化的主导能力;从深度上来讲,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还需要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持认同态度的社会民众 中实现认同深化,使得人民群众在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产生以自觉为 前提的自信,并从自觉发展到自信,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 和凝聚力。从广度和深度两条维度并进实现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多维效应, 凸显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夯实了社 会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最强历史合力,此谓新时代不 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意义所在,也是本文展开研究的意义所在。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可以看岀, 1949 年以前,中国 共产党作为要夺取政权的非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是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影响力,从思想上取得多数国民的认同,进而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获得 最大程度的民众支持,为夺取政权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共产党作为需要稳固执政基础的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是肃清非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残余的影响、树立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为稳固中国共产 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思想上的保障;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了作
3
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工作,此时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具有 包容性,即在随着多元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的情形下, 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与社会思潮多样并存之间的张力,既保有思想 领域的适度活跃又能维护社会民众思想的稳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意识形态工 作的新内涵。2012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已经 发生了变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变 化,在这些的变化的前提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①成为了实
现“两个巩固”工作任务的新要求。通过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充分地阐释,在 总结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回顾其发展历程、分析其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对十八大 以来党在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上的理论发展和实践体系进行论证,是本研究 的意义所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021 年以“意识形态”作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 的各类学术文献为213241 篇(部),其中期刊论文159933 篇、学位论文28540 篇、会议论文3313篇、图书2908部。笔者对文献进行梳理分类后,根据本文的 研究目的和需要,选取了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相关学 术成果作为本文研究的参考文献。
1.2.1.1 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述评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概念最早源于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领导权”。学者对于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既往研究中,主要是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界定、遇到的挑战以 及如何实现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界定研究述评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界定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意识形态领导权如何界定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 观点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基于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统治权,另一类观 点则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与意识形态统治权相区别的。
1.持第一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统治阶级基于其统治地位而当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4
然具有的一种公权力。其中,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统治阶级所享有的占 有意识形态资源、制定意识形态政策和组织临到意识形态工作等的权力①;有学者 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管理”和“控制”属性的国家权力②;有学者认为意识 形态领导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的人们和组织服务于自己意识形态建设的 “物质附属物”③。
2.持第二类观点的学者,大多是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础上,认为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是来源于其相较于其他意识形态在社会认同上的比较优 势。其中,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了通过非强制性的竞争而获得的地位④; 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意识形态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地位而产生的引导民 众自觉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的权力⑤;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意识形态证实 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而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⑥;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 权社会大众的思想上的认可和实践中自觉地接受其理论的带领和指导⑦;有学者认 为意识形态领导权通过非暴力方式而获得的广泛社会认可和普遍赞同⑧。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界定研究评价
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也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决定了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将意识 形态工作作为其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任何一个执政者 都必须掌握的,因此,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行使主体是执政党,这是学者们研究中 具有共识的部分。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来源究竟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还是此种 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即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否具有强制性则是学者们研究 的分歧,也是学者们对意识形态领导权做岀界定的差异点。
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权力来源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的学者,对意识形态 领导权的界定是按照对公权力进行界定的模式,强调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所占有的 资源分配优势,以及以国家机器为保障的意识形态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强制性。通 过强制性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管理,从制度层面上为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了保 障。
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权力来源是比较优势的学者,将社会认同作为意识形 态领导权的衡量指标,即社会认同度高的意识形态具有意识形态领导权。于社会 认同度而言,非强制性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因此,在以社会认同度作为意识
①郑永廷任志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7):46-51.
②陈宗章.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价值秩序的建构J].理论与改革,2015(2):5-8.
③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J].前沿,2010(10) : 10-13.
④卢旭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题[J].理论导刊,2014(1): 10-12.
⑤邱启照.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1):101-107.
⑥程洪宝.互联网时代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6(1),43-47.
⑦李礼.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及联系[J].学术论坛,2017(4):119-124.
⑧秦志龙王岩.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关系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11):17-21.
5
形态领导权的基础,统治阶级凭借其统治地位所带来的各种资源优势,采取更有 利于提高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的手段。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研究述评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研究综述 阶级所具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无论是基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当然获得
的,还是基于代表阶级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而取得的,这种领导权都是 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中的。这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即居于领导地位的意 识形态要不断地面对其他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冲击,并以其自身的不断地自我完善 和自我发展来确保其所代表阶级保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稳定性。有学者认为中国 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当前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式陈旧 和理论创新不足①;有学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受到了来自于理论 体系的权威性、传播机制的适应性、政治实践的反差性的挑战②;有学者认为在网 络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来自于受到了西方意识形态、网络价值多元化、舆论驾 驭难度加大的挑战③;有学者以大数据为背景,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 权遇到了思维变革、大数据能力不足和数据资源流失的挑战④。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研究评价 学者们对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遇到挑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自身理论发展问题、来自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冲击问题和意识形态领导 权的实现方式问题。
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论发展问题而言,理论体系的先进性和完整性, 无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其自身社会认同度的重要条件,而创新不足的理论 体系,相对于社会发展所体现出的滞后效果,也难免会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说服力。学者们大多也意识到了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创新不足是对于意识形态领 导权的内源性冲击。意识形态领导权在不断应对来自于理论体系本身的内源性冲 击之外,还需要应对的就是来自于外部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外来性冲击。对于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不仅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争夺,这种争夺背后是对 于政治统治地位的争夺,某种程度上,甚至代表了对国家政权的颠覆。对于意识 形态领导权的第三种冲击,即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方式问题。良性发展的意 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应该是在国家权力的间接推动下实现的最大社会认同,但是, 由于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方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偏离了
①曾令辉陈敏石丽琴.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124-133.
②程洪宝.互联网时代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6(1):43-47.
③揭晓.论网络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理论导刊,2014(9) : 19-22.
④邱启照.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1):101-107.
6
既定的最优“轨道”。学者们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遭遇的对意识形 态领导权的挑战,为当下对于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采取的“挑战——应对”模 式,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三、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路径研究述评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如何实现路径研究综述 意识形态领导权如何实现,是学者们对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所有前序研究的落脚点,对此,学者们的著述也颇为丰富。
1.四维动态建构说。有学者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从 理论特质、权力获得、权力巩固和权力评价四个维度,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遵循“层级设置”的基本规律,重视政治实践的社会效应来建构①。
2.强化主体作用说。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应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 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其理论说服力和影响力,培育全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建设多维立体模式,实现隐性方式和显性方式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教育方 式②。
3.发挥技术优势说。有学者以网络的迅速发展作为技术背景,认为需要通过掌 握网络舆论引导权来有效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③;有学者以大 数据为技术背景,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需要强化领导意识,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来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以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④。
4.多因素协同作用说。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实现需要争夺市民社会这一 主要阵地⑤;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首先必须建立理性权威的意识形态 理论体系,辅之以合理有效的意识形态传播和充分印证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政治 实践⑥;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需要立足于意识形态本身的纯洁性和先 进性,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思想宣传直至暴力革命的手段来使广大民 众接受并付诸实践⑦。
5.有效传播说。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实质上是党的理论政策、价值观念 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和认同,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⑧。
6.凝聚共识说。有学者认为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需要增强话语的
①卢旭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题[J].理论导刊,2014(1): 10-12.
②曾令辉陈敏石丽琴.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124-133.
③揭晓.论网络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理论导刊,2014(9) : 19-22.
④邱启照.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1):101-107.
⑤户晓坤.基于社会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J].前沿,2015(6):22-27.
⑥程洪宝.互联网时代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6(1):43-47.
⑦陈建波庄前生.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12-118.
⑧高静.新媒体传播视域下实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时代逻辑与策略转型[J].理论月刊,2015(6):22-25.
7
嵌入、促进价值共识的形成、推进制度的完善①;有学者认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凝聚包括改革发展共识、舆论共识、话语共识和 互联网共识在内的社会共识②。
7.柔性领导说。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需要强化政党的柔性领导, 处理各种关系时讲究艺术性③。
8.治理说。有学者认为在虚拟社会中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应实现从管理向治 理的理念转变,将治理贯穿于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的全过程④。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路径研究评价
对于意识形态领导权应该如何实现,学者们关注的视角就比较多。提出四维动 态建构说的学者,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归纳为一个从权力获得理论基础一直 到对于权力实现的评价的动态过程,采用这种动态建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随 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及时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路径进行调整,尽可能的改变 “挑战——应对”的被动模式;采用强化主体作用说的学者,则认为实现意识形 态领导权的主体不仅仅限于执政党,而应该包括全社会,随着主体规模的不断扩 大,意识形态领导权也自然得到不断加强;采用发挥技术优势说的学者,契合了 当下网络化和大数据的技术背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 不仅要从现实社会扩展到网络空间,更要充分运用网络所带来的传播优势以及大 数据所带来的信息便捷,通过技术优势来实现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意识形态领导 权;采用多因素协同作用说的学者们,虽然对于多因素的具体类别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是受到多因素影响,并且需要多因素协调发挥作 用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采用有效传播说的学者,立论的基本点在于传播的有效 性越高,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范围越大,因此,要从传播的途径入手;采用凝 聚共识说的学者,将提高社会认同度作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的评价标准,在 这个评价标准下,凝聚共识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那么, 这无疑是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最佳途径;采用柔性领导说的学者,将管理学中 “柔性领导”的概念引入执政党治理国家的策略中,强调执政党在处理意识形态 领域的问题时,多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即以非强制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 管控;采用治理说的学者,提倡将执政党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方式从管理逐 渐过渡到治理,即“不仅要管,更加要治”,以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矛盾为 目的,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的影响力,弱化社会思潮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①陈宗章.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价值秩序的建构J].理论与改革,2015(2):5-8.
②徐岚.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红旗文稿,2018(2):25-27.
③郭燕来.如何行使意识形态的领导权J].贵州社会科学,2016(12) :4-12.
④史艳柳.治理视域下虚拟社会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逻辑和策略转型J].求实,2016(9):30-37.
8
的对抗作用等。
1.2.1.2 意识形态主导权研究述评
学者们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是围绕 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界定、以及如何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两个方面来开展的。
一、对于如何界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述评 (一)意识形态主导权界定研究综述 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界定,学者们基本上遵循了两种路径。一种模式是参 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界定,在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相区别的意义上,明确指出意识 形态主导权的内涵和外延;另一种模式则是未给出明确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定义, 而是通过界定主导意识形态,并认为主导意识形态所代表的阶级和政党当然具有 意识形态主导权。
1.按照权力界定模式,在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相区分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主导权 进行界定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主导权实质上是一种思想观念的控制力 和影响力,是统治阶级以自身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发展目标 对社会成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基础,以社会宣传教育工具为载体,对社会意识 形态领域进行引导、规范和矫正的本领和能力①;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执 政党为坚持和巩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 用,通过多种途径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②;有学者认为意识 形态主导权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下,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在生产和 传播的过程中,在话题设置、观点分析、政策引导、舆论规范方面起主导作用, 引领作用③。
2.认为主导意识形态所代表的阶级和政党当然具有意识形态主导权,并通过界 定主导意识形态来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间接界定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从意识形 态的表现形式而言,可将意识形态分为观念化的、制度化的和社会心理化的,当 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制度和心理的 三重身份,推动主导意识形态的国家化,实现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④; 有学者认为“主导意识形态即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⑤;有学者 认为主导意识形态应做到合科学性、合道德性、合现实性以及合美感性的统一,
①郑永廷任志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7):46-51.
②刘文于丽先.网络时代加强党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6(4):11-15.
③吴晓斐王仕民.多元时代如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J].学术前沿,2017(8):114-117.
④韩源.意识形态发展模型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2): 185-188.
⑤郭燕来.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涵解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11):17-22.
9 不断发挥其引导、统摄、感召和整合力①;有学者认为主导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通 过国家制度框架内以制度化方式确证其政治地位,使其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的意 识形态②;有学者认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竞争力体现在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内化和外化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在内化阶段,是传播者对传播对 象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外化阶段,是传播对象的思想转变为行动的过程③。
(二)意识形态主导权界定研究评价
明确界定意识形态主导权,是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研究的关键。采用权力 界定模式的学者们,也大多将意识形态主导权界定占有主导权的意识形态所具备 的一种能力。郑永廷将意识形态主导权概括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这种控制力和影响力之下,占据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阶级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 实现地位、方向和价值的主导,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种意识形态在多样意识 形态中实现了地位、方向和价值的主导,也即是该种意识形态所代表的阶级和政 党取得了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评价标准。其他学者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界定,也 大多围绕着地位主导、方向主导和价值主导这三个方面来开展的,而从这三个方 向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的界定,也体现了具备主导权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一种 “主导”的状态,是一种流变的状态界定。
认为主导意识形态所代表的政党和阶级当然具有意识形态主导权,通过明确 主导意识形态的定义来界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学者,对于主导意识形态的界定也 主要体现了主导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其中,韩源提出的主导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观 念、制度和心理三种身份,从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主体形式和内部结构三个维 度构建了主导意识形态状态模型,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现就可以按照这三个 维度多向同时推进。李辽宁提出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过程体现的是该种意识 形态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是一种在创新力贯穿下的包含内化和外化两个相互 联系过程的形成的比较优势,此种“竞争力”说,也体现了从意识形态取得主导 权的动态过程去进行的过程界定。
三、意识形态主导权巩固路径研究述评
(一)意识形态主导权巩固路径研究综述
在如何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根据各自不同侧重点提出了 多种路径。有学者认为一种意识形态主导权是否能够得以巩固和增强在很大程度 上在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之间的力量博弈,因此,巩固意识形态主 导权需要提升政治话语的影响力、发挥学术话语的协调作用、促进大众话语的理
①陈清.论国家安全视域下加强利用主导意识形态资源[J].贵州社会科学,2015 5):17-21.
②刘伟.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建设[J].理论探索,2016(6) :46-51.
③李辽宁.着力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竞争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8-11.
10
性回归①;有学者认为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需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之间的 关系,厘清意识形态包容、整合和引领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多样化意识形态的 特点,实现“一元”对“多样”的整合和引领②;有学者认为在网络时代巩固意识 形态主导权,需要在寻找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运用多种途径解决多元对立,培养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引导社会正能量③;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坚持政治 权威和理论权威相结合,才能实现制度上的主导地位和社会生活的主流地位相统
O
(二)意识形态主导权巩固路径研究评价
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看来,大多数研究是将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主导权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做了等同化处理,在内涵界定和实现方式上没 有进行区分。单独对于如何实现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目前数量还不多,其中胡 春阳提出的处理好政治、学术、大众三种话语之间的博弈、聂立清提出的意识形 态包容、整合和引领三者之间的关系,叶娜提出的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共 识基础以及刘伟提出的制度上主导和社会生活中主流相统一,都是从不同的角度 为实现意识形态主导权规划了合理的路径。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近年来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数量较少, 并且在现存的研究中还存在部分概念混用,因此,学界并没有形成很系统的关于 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意识形态领导权所强调的,是政党、国家作为外在力量 引领、维护国家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和发展,是一种外生性的引领力量;而 主导权所强调的,是一种包含了理论、价值、实践三个层次的主导地位的复合状 态,是在政党引导和国家规制下,代表政党的意识形态为社会所认同,成为整个 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流,依靠从意识形态领域中内生的价值共识进行引领。 因此,在对领导权和管理权进行研究时,多数学者是从政党或者国家或者社会的 单一视角出发,提出的是利用制度、技术等外在手段应对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 挑战。外在的领导和管理,能收到一定的治理效果,但基于“挑战——应对”模 式的治理策略,往往是挑战出现之后才有应对的策略产生,始终具有一定的滞后 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国社 会基本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所遇到的挑战速度和强度都在增大, 仅仅依靠“挑战——应对”模式的外在领导与管理,在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稳 定上会稍显被动。在当前中国,意识形态主导权研究主要是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
①胡春阳.话语整合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巩固[J].理论探索,2014(1): 15-19.
②聂立清.论我国当代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J].理论月刊,2015(30):37-42.
③叶娜.互联网时代如何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J].人民论坛.2015(8) :47-49.
④刘伟.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建设[J].理论探索.2016(6) :46-51.
11
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的研究。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研究, 其目的是通过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全面阐释,进而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不断增 意识形态主导权进行思考和论证,在意识形态领域构建基于价值引领和社会认同 的内生性主导地位,这种建构不仅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还基于其所 引导形成价值共识的广泛性,用内生认同逐渐替代外在管理,全面提升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进而达到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效。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学者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大都回避了意识形态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性,而 是从价值中立的角度出发,将意识形态作为个人主观的思想状态而进行的研究, 因此,国外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从社会学视域、文化学视域和心理学 视域三个方面。
社会学视域进行意识形态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韦伯、曼海姆和马尔库塞。韦伯 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高度伴随性”为基础对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开启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学视域研究。在韦伯看来,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不能仅从物质条件和社会结构来解释,还应看到文化 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韦伯认为,新教教徒聚集区和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高度发展地区的重合,体现了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精神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发展的相互促进,虽然韦伯未能明确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主动力 和从动力问题,但是他所提出的“高度伴随性”已经明确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 之间的关联性问题。曼海姆则是从意识形态的社会属性出发,提出了作为整个社 会意识表达的“总体的意识形态”,并认为作为总体的意识形态是超越了社会不 同利益集团对于经济利益争夺所导致的阶级斗争而形成的包含了价值观、集体无 意识和意志冲动等多种原因作用的共同结果。曼海姆将作为总体的意识形态和作 为阶级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代表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 批判体现的是阶级之间的利益争夺,但是作为社会总体的意识形态则是超越了阶 级利益的,因而具有价值中立性。马尔库塞则认为随着技术对生活的统治,政治 领域的意识形态开始逐渐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向社会渗透,在缓慢的生活化渗透过 程中逐渐实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合理化认同和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合法化肯定。社 会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加注重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将意 识形态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与社会认同度联系在了一起,即社会认同度高的意识形 态也具有更高的正当性。社会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从社会群体之间的交 互影响对意识形态影响力产生作用的视角,以社会横向研究的视角对从纵向进行
12 意识形态研究的“经济决定论”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但是,社会学视域的意识 形态理论更多的强调了作为社会意识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社会属性而强调“价值 中立性”,忽视了意识形态本身的阶级属性和作为阶级斗争在思想领域内表象的 意识形态批判斗争,这实质上是弱化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在政治统 治中的重要作用。
从文化学视域进行意识形态研究的代表人物有汤普森、格尔茨和詹姆逊。汤 普森认为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体系实质上是以文化为中心,并且随着文化的传播 而发挥影响作用的,文化传播作为意识形态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在维护社会稳定 和统治秩序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格尔茨则是从更为微观的层面研究了文化 在个人意义上的效用发挥。格尔茨将文化视为个人心理和社会之间的连接,正是 文化作为个人思维的控制机制,才使得意识形态能够深入到个人的心理层面,对 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效应。正因为此,格尔茨赋予了意识形态政治属性和心理学 属性两种根本意义上的属性,而文化体系的存在则是实现了意识形态两种属性的 互通。詹姆逊则是从生活化的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通过文化作为表象所实现的生 活中的传播与渗透,这种方式隐形的意识形态渗透最终也将会形成“社会无意识”, 而这种“社会无意识”的形成,恰巧也可以对巩固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起到助 推作用。文化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样也弱化了意识形态本身的政治视角和阶 级利益性,将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做了等同化,进而将文化之于社会所产生的影 响视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民众思想上所产生的影响力。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对个人 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以文化传播形式而实现的意识形态渗透,虽然速度缓慢,但 是由于传播范围扩大且由于弱化了意识形态传播本身的政治色彩而变得更易于被 人接受。文化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为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提供 了新的思路,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实现对社会民众生活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 提升社会民众对于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仅是统治阶级在维护政治统治中提升意 识形态主导效能的有效手段,也是非统治阶级在与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对抗的 过程中时常采取的手段。
从心理学视域进行意识形态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弗洛姆。弗洛姆认为代表 同一社会中,个人在自身的个人性格之外由于受到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性的 “社会性格”和代表社会中因为被压制而不能让个人随意感知到的“社会无意识” 两个概念,而在“社会无意识”和“社会性格”之间转化的桥梁则是体现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结构的“社会过滤器”。通过“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 弗洛姆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的形成及作用进行了论证。“社会性格”是从 正向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如何通过社会性格形成意识形态的过程,“社会无意识”
13
则是从反向阐释了经济基础如何通过“社会过滤器”最终形成能为社会成员所意 识到的意识形态。弗洛姆从心理学视域对意识形态进行的研究,全面的从微观角 度解释了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及作用机制,为既往从社会宏观视角进行研究所形 成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重要补充。心理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关注意识形态 在微观层面对个人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其研究的出发点,这对于从宏观视角研 究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意识形态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补充。意识形态对个人产生作 用从根本上来说是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思想层面,通过对影响个人对行为的认知而 起到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从微观层面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是心理学视域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特点,也是对执政党开展意识形态治理提供了 一个全新的借鉴视角。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意识形态主导权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意识形态工作 中的不同效能与相互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念、结构、功能 和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再结合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基础及 发展历程回顾,最后立足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环境中,如何在广度和深入两个维度上实现中国 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1.3.2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主要理论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恩 格斯的历史合力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政治学中的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理论,社会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以及心理学中有关社会心理、群体心理、发展心 理的相关理论。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方法,首先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念、构成、作用、功能进行理论分析,再 对中国共产党建构与维护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进行研究,结合 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新时代意识形态主导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在总结 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主导权认识深化的基础上提出对于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实践思考。
14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从权力的双向运行机制把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领导 权和自下而上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概念相剥离,明确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基础在 于社会认同。无产阶级是当代中国的统治阶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代表统治阶 级的意识形态,从社会认同度的角度而言,代表无产阶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因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具有意识形态主导权,这是立足于 社会认同基础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与立足于统治阶级地位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不同 之处。党的各项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意识形态主 导权的双向权力运行,其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目的在于增强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力,要达到这种目的,就需要通过多种机制的 构建来不断提升社会民众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社会认同度能够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意味着决 定和引导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方向的能力得到增强,也即是能凭借意识形态主导权 的权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也即是说,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社会认同度的提升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增强,是互为促进的、共同 发展的。
本文的第二个创新之处在于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发展 进行了总结和阐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就一直定位在“生命 线”的重要地位,历经百年发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一直在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 和改进中,并且将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理论创新。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 然复杂的新时代,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愈加凸显。本文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中对于不断提升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概括为“明确定位-确立目标-树立 核心-落实保障”四个方面。明确定位即是要在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战略定 位下扎实推进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确立目标即是要以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 “四个自信”为目标,不仅要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广度,还要不断 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深度,提升从认同到自信的自觉性;树立核心 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社会-个人”可通约的价值体系构建,通过 对个人认知层面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引领来提升个人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度;落实保障即是通过制定和落实多种制度、法律法规、党内条例、工作机制等, 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强化顶层设计和 制度建设,为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建立保障体系。
本文的第三个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于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的
15
广度与深度,提出新时代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路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作 用形式主要是理论主导、价值主导和文化主导,因此在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的路径中,首要的就要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升意识形 态主导权的理论主导力和通过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 文化浸润力,这也是落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和健 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路径体现。其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是 由微观的个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集合,因此需要从社会中的现实个人入 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个体影响力, 推进个人不断完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认同到自信的深化。第三,网络社会作 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意识形态场域,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领域,要增强党的 意识形态主导权,就必须要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网络影响力。最后,中国共产 党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因而负有对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责任, 树立全体共产党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不断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阵地战斗力, 能够最大程度体现全党动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制,为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保障。
1.5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对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主导 权三个概念进行研究,区分了以往学者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区别、 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意识形态主导权两组概念的差异研究,整理了以往学者对于意 识形态主导权的研究。从以往学者的研究之中,找到了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研 究切入点,厘清了本文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实践回顾-现实境遇-理论发展-实践路径 的论证思路,并对本文的三个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
1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念、构成、功能和
作用形式
2.1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念
2.1.1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Ideology),是由希腊语中“eldos (理念)”和“logos (逻各 斯)”组合而成。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Ideology代表了观念和体系的结合,因此 在翻译的时候, Ideology 一般被译为“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欧洲启蒙运动 的兴起,带来了西方思想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思想碰撞,进而引发了现代西方思想、 文化和社会的变革与解放。为了反对封建君主和教会的统治,思想家们著书立说 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观念,现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就在这一场 思想解放运动中应运而生。对于西方社会而言,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 主和教会的统治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为资产阶级夺取统治权提供了政治意义上 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文明向现代发展,而“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也实现了人类认识论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
目前学界公认的,首次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是法国学者特拉西。特拉西 作为启蒙学者之一,其观念中也秉承了启蒙学者们所认为的通过发掘人类自身的 自然潜能就能合理安排世界的观点,即认为人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世界。在 其所著的四卷本《观念学原理》中,特拉西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首次集中 阐述。特拉西认为,人的观念、思想都是对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感觉进行加工的 产物。据此,特拉西提出了“观念的科学”这一概念,也即是人类可用来改良社 会和政治环境的科学,而“意识形态”则是作为所有观念科学基础的“第一科学”。 特拉西所提出的“观念的科学”概念,是在摈除了宗教思想的前提下和对欧洲科 学观念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的观念学发展,即通过对意识形态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 就可以为一切观念科学提供理论基础,而通过对观念科学的分析,可以使得社会 秩序和政治秩序按照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进行安排。
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的产生并不是精神过程,而是来自于物质刺激的物理 过程,是人对于外部环境追求客观的科学真理的结果。作为包含了政治学、经济 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观念科学基础的“第一科学”,意识形态不仅是所有 观念科学的理论基础,还具有促进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的作用。意识形态的主要 目标不仅仅是体现在其理论基础的地位,更多的还在于促进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
17 并且促进所有的观念科学一起推动社会的进步。特拉西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阐述, 契合了启蒙学者们对于改变当时欧洲社会现实,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理性”统 治,进而拯救人类的社会发展蓝图。各种社会观念具备了科学的地位,自然而然 能成为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的推动力,由此可以看出,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 这一概念,也是为了资产阶级夺取统治权,实现其“理性”统治奠定理论基础的。
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首先是一个肯定性概念,具有积极意义的属性。在 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同时,特拉西还设定了符合启蒙学者们理想的国家 纲领,这一理论基础结合实践体系的理论在当时的法国备受推崇,积极地推动了 法国的发展。但是这一理论在提出并开始推行后不久,就受到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阻挠。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拿破仑将“意识形态家” 视为对国家秩序和宗教统治的破坏者,并赋予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消极的否 定意义,将“意识形态”视为知识贫乏、实践愚昧的象征。在这之后,“意识形 态”在法国的发展势头逐渐微弱,但是却在法国近邻的德国逐渐发展起来。
“意识形态”在德国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思想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黑格尔、 费尔巴哈、鲍威尔等哲学家都曾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过研究。在《精神现象 学》中,黑格尔通过对于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意识形态进行的梳理,得 出了思想是处于变化的历史情境中的,因此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思想的结论。在书 中,黑格尔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形态,而是将精神现象学定义 为“关于意识经验的科学”①,并将意识经验学的任务概括为叙述精神的各个环节 或者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展开的道路。因此,在《精神现象学》中,意识形态和精 神现象其实是同义词。黑格尔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意识形态研究,打开了用辩证法 进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大门。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给出“意识形态”的明确定义,他们对于“意识形态” 的研究,都是散见于海量著作中的,形式以对以往学者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和继 承为主。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彻底地否定了唯心主义的意识 形态理论,并且还结合当时欧洲的社会现实,实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变革性发展。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最初是从否定意义上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即是 对当时费尔巴哈等所提出的颠倒了客观实在和观念意识之间关系的唯心主义意识 形态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其次,马克思、恩 格斯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认为意识形态是为 了其所代表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为了掩盖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阶级利 益,并为其阶级行为提供合理性辩护;第三,“意识形态”是一个包含了政治法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 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2.
18 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的庞大体系,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 济基础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程度取决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远近”程度;第 四,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虽然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但是不可忽视其对于经济基 础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体现在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同时,意识形态的发 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其独立性体现在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而 继承性则是体现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阶级社会形态 的历史传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从“经济 基础-上层建筑”的视角开拓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篇章,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也奠定了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西方很多学者都对意识形态展开了研究,如卢卡奇将 意识形态界定为一个描述性概念,从而打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意识形态所下的 否定定义;葛兰西在将整个上层建筑划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 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曼海姆提出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并认为总体的意识形 态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向前发展并在理论的、本体论的层面上逐步改变自 己的特征等等。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从本质上而言是学者们在观念 学领域研究不断发展的结果,从特拉西的“观念的科学”,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虚 假的意识形态”,再到哈贝马斯宣布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 的概念界定是在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演化。因此,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是 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代表阶级利益的,包含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 文学艺术、科学等内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思想体系。
2.1.2 意识形态主导权
从构词法的角度,可以从“主”、“导”、“权”三个层面来对主导权进行 解释。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主”有“对事物的见解”、“最重要的、最基 本的”、“负主要责任的”、“预示”①等意;“导”有“引导”、“传导”、“开 导”②等意;“权”有“权力”、“权利”③等意。因此,对于主导权的理解,可 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主导权作为一种权力,具备权力的主体与客体,其 主体是权力的行使者,客体是权力的作用对象;第二层,主导权作为一种权力, 是一种代表国家的公权力,因而是由国家机关予以保障行使的;第三层,主导权 作为一种权力,其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主导功能的多重属性上。主导具有动词和名
①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395.
②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13.
③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866.
19
词两种词属上的意义,作为动词的“主导”,是指“决定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 发展” ®,而作为名词的“主导”,是指“其主导作用的事物”②。因而主导权所 体现的是权力主体凭借其所占据的优势地位而对权力客体形成决定和引导的主导 作用的能力。由此,主导权就主要体现为了主导地位、主导方向和主导力三个层 面,或者说主导权的实现是通过这三个层面而体现的。主导权不仅仅是名词意义 上的一种权力,而更多的是一种通过权力运行而实现的循环系统。即主导权的行 使主体,通过其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具有主导力的实际影响,并通过主 导力发挥作用,产生对客体的实际影响,而最终形成主导效果,主导效果的形成 又进一步强化主导地位。无论主导权是基于“高势位”还是“高认同”,最终都 需要形成“高势位”和“高认同”兼具的效果,才能称之为在应然和实然两种状 态下均具备了主导权。因此,主导权所体现的,更多的是通过权力的运用以达致 效果的实现,是一种立足于实践的过程。并且主体需要不断通过主导性作用强化 自身的主导地位,才能持续保有稳固的主导权。
意识形态主导权,是指在多样意识形态并存的意识形态领域中,一种意识形 态基于社会的高度认同而获得主导地位,其所代表的阶级凭借该种意识形态的主 导地位而具备的决定和引导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能力。一般而言,在处于社会发 展稳定期的国家,统治阶级代表经济基础的先进性决定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因具 有广泛的社会认同而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 统一关系来看,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基于该种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统治 阶级作为维护生产关系的代表,其所建立的统治秩序是适应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 展的。那么,立足于此种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社会上能够从此种生产关系中获利的大多数 人对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积极认同的,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认为的“人们为之奋 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③。除非在生产关系更迭的革命时期,旧的生产 关系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了,社会对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实际需求会导致统 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否定,进而丧失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而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会逐渐被社会所认同而获得主导意识形态的地 位,才会产生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主导意识形态相分离,甚至相对立的情形。本 文所研究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国内意 识形态领域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并且凭借此种主导地位而具备的决定和引导国内 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能力,后文所提及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均是在此界定基础上展
①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396.
②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396.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187.
20
开论述。
首先,意识形态主导权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实然状态的主导地位。从权 力行使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主导权是代表阶级行使统治权的政党所具备的权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主导 权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互为促进的,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行使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础,而中国共产党行使意识形态主导权的 最终目的在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 位,是“高势位”和“高认同”兼备的一种复合状态。其中,“高势位”体现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具有强势的领导地位,而“高认同” 就体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民众中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能够在人民群 众思想中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形成实际上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主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行使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显性优势,即运用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凝聚民心,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 础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稳定性。同时,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具有 广泛的社会认同优势,即认同人数能占到人群中的大多数,这样,认同人群可以 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通过人际传播扩大认同范围,形成群体性的认同效应传递, 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这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隐性优势。从实践效 果上来说,“高势位”和“高认同”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具备高势 位的意识形态,可以利用自身的地位提高认同,而具备了高认同的意识形态,也 可以通过高认同巩固高势位,因此,意识形态主导权作用的发挥,实质上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和高认同共同促进形成的。
其次,意识形态主导权具备决定和引导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方向的能力,要产 生具备方向性的主导效能,就必然要求意识形态主导权是具有指向性的权力。意 识形态主导权所具备的方向性,是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凝聚力 基础上产生的对社会民众的思想引导。意识形态主导权所具备的指向性与其导向 密切相连,只有明确指向,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导向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来自 于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作用的负向影响,提升主导实效,即尽 可能的提升社会民众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致性程度。从开展意识形态工 作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即是明确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 方向,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则是围绕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指向,不断通过提升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来凝聚社会共识,从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主导地位。
第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主导力强弱是主导权产生效能的重要决定因素。意
21 识形态主导权作为执政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不断提升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力和 凝聚力的能力体现,其主导力主要在力的方向和力的强弱两个维度予以体现,其 中力的方向决定主导权的导向目标,力的强弱决定主导权的导向实效。恩格斯的 历史合力论明确指岀“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岀来 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岀一个合 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 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①。意识形态主导权所体现的主导力,是对整个社会思想 领域的影响力之一,在社会主义意识形发挥影响力的同时,其他意识形态也在对 社会思想领域产生影响力,主导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对社会 思想的影响力,对此,我们也可将其视为意识形态领域中“力的平行四边形”。
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作为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矢 量”,影响力越大,对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作用就越强,即意识形态主导权 的主导力越强,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方向的决定性也就越强。
2.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成
2.2.1中国共产党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
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结构来看,可以把社会结构分为以下四个层 次:社会生产-经济基础(市民社会)-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国家)-意 识形态。从意识形态产生的基础来讲,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决定并 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的。“由经济基础决定”表明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阶级属 性和利益属性;“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表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 用性。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 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 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产生资料”②。据此 我们可以认定,在正常发展的国家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等同于统治阶 级的意识形态。当然,在一些特殊时期,例如在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的革命时 期,由于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在旧有生 产关系中孕育而岀,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阶级在争夺国家统治权的时期,代表新 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可能会提前或者滞后,但是从历史发 展的宏观角度来看,这种提前和滞后都只是短暂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92.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50.
22 其发展终归是和经济基础同步的。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将权力视为资源和动机的结合,即当权者通过以 其权力为基础内的资源来实现他们的动机。执政党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其开展 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通过意识形态建设来维护经济基础稳固和政治统治的稳定, 是执政党治理国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意识形态主导权体现在主导地位、 主导方向和主导力三个要素,其中主导地位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 主导方向和主导力则是作为统治阶级代表的执政党在行使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目标 和结果。执政党作为统治阶级代表,其对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和方向 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以维护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其执政地位决定了统治 阶级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并且能够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获得更多社会认同创造条 件。因此,执政党作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是由其阶级代表性和利益代 表性所决定的,也只有执政党作为行使主体,才能在准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发展 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主导力作用。
目前学界将意识形态的功能大体都归结为维持政权稳固和促进经济发展。中 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其行使意识形态 主导权的目的也就在于通过在中国民众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和发展目标进 行宣传和普及,以获得民众认同和支持,进而达到维持政权稳固和促进经济发展 的效果。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行使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中,就需要明确目的的 前提下运用国家职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保障,使 之更契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以巩固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发挥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权能。
2.2.2中国社会民众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对象
马克思认为对意识形态的考察方法应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出发, 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并且作为考察对象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 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 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 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发展,这种反作用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对个人的思想引领和 行为导向而产生效力的,也即是说,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产生的反作用从根本上 来说仍然是通过现实的人来体现的。政党开展各项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在于维护 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的稳定性,无论是从宏观意义上人的群体还是微观意义上人 的个体来说,政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落脚点都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开展意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25.
23 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证明执政合法性和阶级利益正当性来实现稳固政 治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对象即是从整体 意义上而言的中国社会民众。
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形成社会民众对作为阶级利益在观 念上表达的意识形态认同从而产生利益诉求的趋同性,进而形成为实现共同利益 诉求的社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于统治阶级而言是维护统治稳定的基础,于 革命阶级而言,则是推翻统治阶级统治的依靠,因此,在存在阶级斗争的阶级社 会中,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非统治阶级,都在不断地通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争取 更多的社会力量成为阶级利益的维护者,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 没有例外,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建设时期,通过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来 凝集社会力量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实践指引。在革命时期,这种社会 力量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各个阶级联合起来推翻“三 座大山”的革命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社会力量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建设力量;在新时 代,这种力量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海内外 中华儿女以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民族复兴的复兴力量。
恩格斯将国家称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①,体现了国家作为维护 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实体,在行使政治统治职能的同时为增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 态主导权而提供政治力量保障的作用。作为意识形态主导权行使主体的政党,除 了构建政治制度、完善理论体系、强化法律约束等,还需要在通过文化的浸润力 量来实现意识形态对个人思想的缓慢渗透,最终达到微观层面的个人对意识形态 的认同。通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权能可以实现社会力量的凝聚和整合,“不断增 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认同”②有利于推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而 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感,进而进一步凝聚社会发展的力量,即通过意识形态 主导权实现国家-社会-公民之间价值判断标准的可通约性,使得凝聚社会力量与促 进国家发展之间同向共行、同频共振。
2.2.3中国社会认同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虽在生活上用不着互相依赖的时候,也有乐于社会共 同生活的自然性情,为了共同利益,当然能够合群”③。无论是基于自然需求还是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59-260.
②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9-28.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
24 利益需求,人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建立连接形成群体,当群体规模足够大的 时候,社会就产生了。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称之为“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个人的联 合”①,马克思则进一步将指出社会不仅是个人的联合,而且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 阶级,是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集团的联合体。由于社会的形成具有自发性,不同 的利益集团为了其阶级利益诉求而进相互斗争,由于社会共同利益的不一致性, 才会产生国家来对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斗争进行调和。正是因为国家的岀现,才 使得社会中各个阶级利益相互调和,形成“共同利益”从而避免了社会的崩溃。 但是,作为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产物的国家始终不能完全代表社会中每一个利益 集团的所有利益,而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前提下实现的利益调和,因而国家 只能是社会发展到利益分化阶段的产物并且最终会随着社会利益的统一而归于消 灭。
罗伯特•达尔将权力归结为影响力的一种,而权力的影响力正是权力作用于 社会的体现。统治阶级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结果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在社会 中的影响力不断加深和扩大,以稳固统治阶级的执政地位和促进经济基础发展。 社会作为一个多元利益集团并存的共同体,由于阶级利益的多样性而必然导致意 识形态领域的多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能够获得本阶级和其 他阶级的认同和支持,成为社会中绝大多数个体所认同的意识形态;明确主导方 向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能够引导其他非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具备主 导力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能够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其他非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发展,最大程度地减缓多样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继而形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引 导下的多样意识形成良性共存和发展。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行使对象是中国社会民 众,其形成的基础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中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最大范围的认 同,即覆盖社会中不同阶层而形成的共同认同。一个国家中的统治阶级,代表了 社会中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而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大多数社会成员 利益,因此,只要能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基于社会中最主要的生产关系 而产生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就能得到社会大多数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 的执政党,是最广大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 是具有最广泛的社会认同的。不过,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改革 时期,社会改革所产生的不同阶层之间在维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使 命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也必然会岀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取向不完全一致的情 形,那么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国家政策的方式,从宏观层面予以协调。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74.
25 当代中国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分化,必然会造成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这也是转型 国家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多样意识形态并存的情况下,要维护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主导地位,就需要通过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升社 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认同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2.3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功能
2.3.1 引领人民精神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中国的经济水平实 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岀现了利益诉求存在差异的阶层分化。利 益诉求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在思想层面上也岀现了差异性。思想上的 差异性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岀现多样化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相互激荡、 此消彼长,共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功能就在于要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样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 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引领社会民众的精神信仰,维持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一元 主导、多样并存、有序发展”的健康态势。
一个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定,代表了社会民众思想的稳定,而民众思想的 稳定,对政权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前,在各国内 部首先岀现了社会民众的思想不稳定、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日渐降低 等情况,这是从国家内部生岀危害政权稳定性的因素。当国家内部的政权稳定性 弱化时岀现外部力量的攻击,就会加速政权瓦解的进程。要维持国家内意识形态 领域的稳定性,就需要有稳定的主导意识形态发挥精神引领作用。马克思曾指岀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 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产生资料”①,一般而言, 一个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是由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中行使统领权力的。但是,统治阶 级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并不意味着具备多样经济基础的国家内意识形态领域只能 存在一元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生产关系状况 因 而在存在生产关系多样化的国家之内,意识形态领域也必然岀现多样并存的局面。 因此,在存在多样经济基础的国家中只树立绝对的一元意识形态,是脱离了社会 现实并且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岀现过忽略当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50.
26 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绝对一元统治地位的情况,事实 上造成了禁锢民众思想、消减社会活力的局面。
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岀,在存在多种经济基础 的国家中,要保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力和防止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之间存在一个 “度”,在适度的范围内,能够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力,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 思潮的此消彼长虽然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冲击,但这都是意识形态 领域内的“量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属性。但是, 一旦超过了“度”,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彻底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对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产生颠覆性的威胁。中国共产党作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 使主体,首先要在承认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全面 分析,采取包容与批判并重的方式,辩证分析社会思潮的产生根源和发展动力, 合理撷取其中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内容,通过运用主导意识形态的主导 权实现对全社会的精神引领功能,维持意识形态领域稳定的“度”,即“一元主 导、多样并存、有序发展”。
2.3.2 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社会是一定地域环境中共同生活的人群通过社会交往而形成的具有长久稳定 性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国家是基于共同的语言、 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历史而形成的社会群体,作为阶级统治的组织 机构,国家体现了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中因阶级分化形成的阶级对立与统治关系; 个人是构成社会和国家的最小单位,体现了社会和国家中最小的利益体。马克思 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最终消亡,在国家存续期间,其具有维护社会发 展基本秩序的功能。从社会、国家、个人各自的属性中可以看岀,作为一定范围 内人与人之间联合体的社会和国家都是由个人所组成并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有 同质性,不同的是社会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而国家体现的是阶级与 阶级之间的统治关系。因此,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培育 社会道德,对于国家的功能在于巩固国家政权和表达国家意志,对于个人的功能 在于构建个人价值观和促进个人发展。
历史合力论认为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即力的 平行四边形所形成的“合力”。社会秩序的形成,是社会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大 多数个体在行为方式上达成的共识并保留传承,国家产生于社会,但是国家在行 使社会职能时,其所维护的社会秩序和天然形成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重合,但是
27
也不完全相同,国家维护的是有利于政治统治的社会秩序,对于不利于统治阶级 政治统治的社会秩序,国家是不予维护的。个人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合力”中 的每一个“力”,所有个人的共同行为构成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合力”。 因此,在社会、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最大程度的共识,才能保证三个层面的 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形成具备最大历史合力的“平行四边形” ,个人在实现自 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和国家的同步发展,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又更进一 步地促进了个人发展。
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础在于广泛的社会认同,广泛的社会认同中所形成的共 识就会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量,而这种因共识而形成的凝聚力量,本身已 经实现了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之间的协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统治阶 级的意识形态,其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评价 标准的互构,从而形成三个层面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价值体系在实践层面的高度概括, 其中所包含的“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统一,三个层 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通过 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优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国家和 个人三个层面共识,通过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维护社会秩序 的稳定,为个人实践营造良好的政治条件;通过社会层面所具备的“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巩固国家政权稳定、促进个人发展;通过个人所具备的“爱国、敬 业、诚信、奉献”价值观引导公民个人行为,进而继续增进个人对国家的认同和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最终实现三个层面可通约的价值共识。
2.3.3 构筑个人思想屏障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政治制度上都 面临着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挑战,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力度,不仅加 快了文化输岀和宗教渗透的力度,也逐渐将这种文化输岀和宗教渗透的形式变得 更加隐秘。从全球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胜 于社会主义国家,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依然是全球范围内的强 势文化,西方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输岀。中国作 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则是资本主义通过文化输岀进行和平演 变的重点区域。除了文化输岀,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宗教渗透的方式加速“和平 演变”,不仅对中国进行裹挟了政治目的的基督教传教,还通过暗地支持“法轮
28
功”邪教组织和西藏、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来推动政治颠覆等。
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采取的是将西方思想完全拒之于门外的做法 来应对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事实证明,完全停滞思想文化交流的做法虽然可以使 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不被外来思想所侵袭,但是也使国内思想领域因与国际社会严 重脱节而变得僵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意识形态领域采取完全封堵的方式, 虽然短时间之内可以应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但是从长远来看,也使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丧失了对其他意识形态冲击的“免疫力”。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思想 不断转化为国内社会思潮,以“本土化”的形式进行渗透,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 信息传输的数量急速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对于中国社会民众 的影响力日益加大。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的“和平演变”的强大思 想攻势下,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可以通过树立我国人民基于认同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抵御思想侵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其主导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 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以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坚定的认同来构筑坚实的抵御西方思想“和平演变”屏障。引导广大人民群 众实现文化自觉,实质上是引导个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更为全面和深 刻的理性认识,奠定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 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个人思想层面上占据主导地位,在面对其他思想 文化的冲击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绝对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从而思想 不易被其他异质文化所侵袭。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在面对来自于西方“和 平演变”挑战时,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构建外在的安全屏障,更重要的是构建 中国人民思想领域的内在屏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高 势位,更要在每个中国人民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才能在面临意识形态安全挑 战时,从被动的“挑战应对”模式转变为“主动防御”模式。
2.4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作用形式
2.4.1 理论主导
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作用的形式首先体现为理论主导,即作为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实现对国家建设与发展全面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未来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定而且只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 的。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并在应
29 对现实挑战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与发 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不仅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要不断 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理论创新,并以创新的理论继续指导实践,用 实践成果的形式展现理论主导的效果。
首先,马克思主义通过其指导性地位发挥理论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性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体系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面实践指导。作 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既是经济基础在观念上的直接反应,同时也对经济基础 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既是其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历史发展实践的 总结,也对此种生产关系的未来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一般而言,意识形态都有 阶级利益代表性鲜明的核心理论,如中国古代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理论是儒 家思想、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理论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的核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在围 绕核心思想的前提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如儒家思想对道家、法家、佛教思想的 吸收,自由主义从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蜕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 建设实践中不断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等。指导性地位,就代表引导性而非强制 性,马克思主义发挥理论主导作用,实质是在坚持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 心理论不动摇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发挥实践意义上的指导 作用,最大程度地消除多样意识形态间的异质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 响力和凝聚力。
其次,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发挥理论主导作用。一般而言,一个 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同一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中各种意 识形态的不同地位做岀了十分精准的定位,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①。统治阶级所占据的政治统治地位使得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 主导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高势位”。主导意识形态的高势位,主要表现在其所 具有政治高度,作为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主导意识形态,由统治阶级赋予其主流 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依靠统治阶级的力量为提升其主导性而不断提供资源和保障。 当统治阶级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在国家中体现为最主要的生产关系时,由于经济 基础的广泛性和稳固性,使得社会中依赖于此种经济关系获取经济利益的人成为 了统治阶级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最忠实的信仰者。因此,主导意 识形态所具备的高势位,是源于其所代表的阶级占据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此外, 主导意识形态的高势位表现为其理论高度,即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能够指导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50.
30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成为主导意识形态, 不仅要依靠统治阶级的政治力量不断提升其主导地位,还需要自身的理论体系具 备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和非主导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凭借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取 得社会的广泛认同而维持其主导地位的稳固。第三,主导意识形态的高势位表现 为其视野高度,即主导意识形态除了证明和维护统治阶级执政合法性地位之外, 还要体现出其视野的宏观性,兼顾其他阶级和社会阶层的经济利益。作为思想体 系的意识形态,不仅是阶级斗争时期的斗争武器,更是国家发展时期团结不同阶 级、阶层的思想力量。具备了视野高度的主导意识形态,就能最大程度的将统治 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同一化,从利于国家发展的视野兼顾国家内部不同阶级、阶 层的经济利益,通过国家经济发展确保不同阶级、阶层均利益诉求的可实现性, 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意识形态发挥理论主导作用。现代社会中, 由于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和小规模化而使得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 结构稳定的社会中,即便是存在多样意识形态并存的情况,也必然会有一种占据 主导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中不会出现多样意识形态 “各自为政”的混乱状况。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改革促使利益分 化,社会中出现了利益取向不完全一致的不同阶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主 导作用就是在承认多样意识形态并存的前提发挥其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对非主导意 识形态发挥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存在并不代表意识 形态领域内的一元性,而是要形成一元主导、多样并存、有序发展的和谐局面。 一元主导即是主导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多样并存即非主导意 识形态在主导意识形态的引导下有序发展。多样意识形态的存在体现了当代中国 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也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点,作为意识形态 主导权行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对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充分关注,不仅有利于洞悉 社会发展的现实,也有利于对自身的执政政策进行局部调整。但是,非主导意识 形态的存在也是需要一定的限制的,不能突破国家政治稳定的“底线”,即非主 导意识形态的可以作为社会现实和利益诉求的反映存在,但是其存在不能成为危 害政治稳定的“暗流”。在这个基本前提之下,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作用就体现在 既要包容非主导意识形态一定程度的“活跃性”,对于非主导意识形态中有益的 内容进行吸收,用于指导国家未来发展的实践,也要守住政治稳定的底线,对于 危害国家政治稳定的非主导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
31
2.4.2 价值主导
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落脚点是社会中现实的个人,也即是说, 社会民众中对意识形态认同的人数愈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权能就愈强。意识形 态主导权发挥对个人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主导上,即通过意识形态主导权 发挥作用,使得社会中大多数个人达致理想信念的广泛一致性、价值理念的交互 认同性和道德观念的内源自觉性。
理想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现实产生的“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①,是个人一 切行为的最终目标,对个人行为具有导向性和决定性的关键作用。不同于幻想和 空想,理想是个人立足于所处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对可能实现的未来的想象,并 且会用自身的行动去不断促进个人理想的实现。在阶级社会中,同一阶级的成员 的理想大体上是一致的,即为了实现代表本阶级利益的阶级理想,并通过实现阶 级利益来达到个人利益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提到的“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 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理想信念代表着个人对实现理想的坚定追求,“信念的功 能在于使人把握思想和行动上的有效原则或目标”“信念告诉人们‘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③。因此,理想信念越坚定,对于个人实现理想的行为动机也就越强。 阶级理想的实现,有赖于本阶级中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同时,个人理想的形成, 也立足于其所处的阶级所代表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个人的作用发挥实 质上就是对个人思想的影响,统治阶级所具有的意识形态主导权越强意味着社会 中对于主导意识形态认同的个人就会越多,那么,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 想就会成为更多个人的理想,进而通过个人的努力共同达到实现阶级理想的目标, 即形成了理想信念的一致性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进 行阶级斗争的最终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现实目标,两个目 标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越坚定,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更加坚定,在共同理想的团结和凝聚之下,个人在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越具有行动的自觉性。人民有了坚定的信仰,国家 才有坚实的力量,民族发展的未来才有能实现的希望。
价值体现了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价值观念, 价值实际上也就是主体对于客体价值的评价标准。“评价表明在主客体之间一定 的价值关系中,客体是否适合主体的需要并使主体意识到这种适合”④。一种意识
①现代汉语词典(2018)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637.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187.
③李德顺.价值论 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13, 139.
④李德顺.价值论 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13, 154.
32 形态是否能满足作为价值评价主体的个人的需要,首先是取决于该种意识形态赖 以产生的经济基础能否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其次取决于该种意识形态能否和个 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等相契合。“评价有两种基本的结果:肯定和否定”①, 肯定的评价代表主体的接受和满意,而否定的评价则代表着主体的拒绝和不满。 不同于其他价值客体,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不具有任何实体形式的, 其对个人产生作用也是在思想观念之中。因此,当个体因认同而对一种意识形态 产生肯定性评价时,在思想中自然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其他意识形态产生否定评价 并加以排斥。价值理念的认同性,体现在个人对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的高度 认同,并在将此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核心价值理念,其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价值导 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是个人行为的价值导向。个人基于意识形态主导权作用而产生的价值理念 认同,会促使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行为的有效约束,用社会进步方 向和国家发展目标来对社会和国家进行价值评判,最终也将通过个人层面的价值 观践行更快地促进国家和社会都达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理想状态。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阶段形成的人们共同生活极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并 且“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其约束作用”②。一般而言,道德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 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形成并通过相互影响而不断强化的。内 生于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的道德,是人们基于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而约定俗成的, 因此,道德的约束力是来源于个人内心对于社会规范的服从所产生的内在约束。 道德所具有的内在约束性决定了个人遵守道德的方式只能是通过内心的认同和服 从,并通过内心的服从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遵守道德不会获得来自于国家机关 的惩罚,而只能是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作为外在约束的法律体系,其约束力的 实现是依靠警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关的强制,而作为内在约束的道德体系,其 约束力的实现是依靠个人的成长、教育环境等潜移默化而产生的思想影响力。道 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除了有来自于长期社会生活的积累,也源自于社会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意识形态主导权价值主导的第三种形式是通过促进个人道 德观念的自觉性发展,在法律体系产生外在约束作用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道德体 系的内在约束作用。不论是外在约束还是内在约束,对个人而言都不是与生俱来 的,社会道德通过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念并对个人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内在约束力, 是需要一定的自觉性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道德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①李德顺.价值论 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13,154.
②现代汉语词典(2018)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17.
33 这就要求个人要不断地去适应社会道德的变化,这样才能维持道德观念对于个人 行为的稳定约束效果。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个人道德观念自觉性的引导,就体 现在通过发挥主导意识形态的优势,不断促进中国民众自觉将当代中国的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4.3 文化主导
以文化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导以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民 众中的认同度是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 体之一,而且是最贴近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载体,意识形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 形式,实现向社会大众思想层面的浸润。古往今来,通过文化的浸润力提升意识 形态的认同度,进而稳固统治阶级的地位一直是统治阶级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之 一,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封建帝王是“天之子”、“龙之子”的各种传 说,这就为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宗法等级制等封建主义意识形态 奠定了文化上的铺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 文化载体,是既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又具有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建设涵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立, 不仅可以繁荣国内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更能在繁荣的文化氛围中实现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作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作用形式之一的文化主导,关键就在于要发 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体系,以充分发挥文化在意 识形态主导权主客体之间的传导作用。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文化主导作用主要是 通过文化体系建设,用社会民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实现意识形态在社会民众思想中 的传播并进而提升社会民众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度和认同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有特征,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载体的文化体系在 建设过程中也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原则。
同时,由于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给中国人民思想中种下的“文化基因”,使 得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文化主导作用不能脱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所具 有的历史传承性决定了文化在族群的代际更迭中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通过代际 更迭实现传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文明流传未曾中断过的历史古国,传统文化的 历史传承性更加明显。但是,由于国家文化体系建设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高度 伴生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了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在意 识形态主导权发挥文化主导作用的过程中,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
34
合点”,“扬弃”式地继承传统文化,即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摒弃封建宗法文化 糟粕,并且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用契合时代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 魅力,用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唤醒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 ,从 而实现民族的团结和共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凝聚力量。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 神本身已经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也是无数共产党人为实 现共产主义前赴后继,革命精神不断涌现的历史。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 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了实现理想而奉献一切的崇高信念,通过革命文化的 精神引领,实现革命精神对社会民众理想信念的感召,提升个人对中国共产党的 强烈认同感,不仅可以稳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能够将革命精神内化于个 人行为的指引,形成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强大的社会力量。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中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局面,这也使得文 化领域也会同步呈现多样化特点。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文化方针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这是对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肯定,也是文化领域繁荣的基本保证。但 是,文化领域的多样化不是无底线的多样化,而是要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动摇 社会主义基本性质前提下的多样化。因此,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文化领域的主导, 就是要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 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 力,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文化领域的主导性 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不断提升,进而实现文化主导作用。
2.5 本章小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 导权和话语权。其中,意识形态领导权强调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执行主体只能是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作 用,意识形态话语权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路径,因此,三种权力既相联 系也有区别。本章通过对意识形形态和主导权概念的界定,厘清了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主导权的定义;提岀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结构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行使主体、中国社会民众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对象、当代中国的社会认 同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基础三个方面;通过意识形态主导权所具备的引领人
35 民精神信仰、凝聚多维价值共识、构筑个人思想屏障三种功能,最终通过理论主 导、价值主导和文化主导三种作用形式发挥作用,为后续章节的论证奠定了基础。
36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研究基础
3.1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思想渊源
3.1.1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称意识形态为“虚假的意识”,立足于对费尔巴哈等人的唯心主义意 识形态观进行批判的基础,运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对意识形态的 本质基础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并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也揭示岀了意识形态的一般概念,同时也揭示了随着共产主义的到来和阶 级的消失,作为阶级利益表象的意识形态最终将会消失的发展前景。
3.1.1.1 “虚假的意识”批判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家们对意识形态的创造是一个基于主观意识的自觉过 程,但同时,在这一创造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家们又是从前人或同时代的其他人 所创造的思想材料中岀发的,“各种不同的阶段和利益从来没有被完全克服,而 只是屈从于获得胜利的利益,并在许多世纪中和后者一起延续下去。”①由于人的 行为通常是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会使人认为是思维决定了人的行动,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在于不能认识到人的思维是由其所处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的,因此,人总是处于这样一种假象所带来的虚假认识中。在这种情况下,意识 形态作为人的思维活动的产物,则必然会成为一种“虚假的意识”。马克思在《德 意志意识形态》中将意识形态比喻为照相机的颠倒“成像”,在《<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中称意识形态为“上层建筑”,此外,马克思还用了“颠倒”、“神话”、 “空洞的假说”、“浪漫的幻想”、“虚构的花朵”等词来作为对意识形态的隐 喻。
马克思对于“虚假的意识”的批判,是因为意识形态家们创造岀的意识形态 仅仅满足了想象岀的虚假的表面,而没有揭示岀历史活动真正的深藏着的推动力, 因而是“虚假的”。在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的时候,马克思认为“他没有看到, 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 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 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 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②因此,马克思所批判的“虚假的意识”,并不是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76.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28.
37
指意识形态家们创造出的虚假意识形态的主观愿望,而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之下 创造出“虚假的意识”这一实际结果。
恩格斯在1893 年致梅林的信中,对“虚假的意识”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 认为意识形态家们“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他毫不迟疑地认为这种材料是由思维 产生的,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较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因为在 他看来,一切行动既然都以思维为中介,最终似乎都以思维为基础。”①在这段对 意识形态进行的补偿式的阐述中,恩格斯进一步强调了意识形态家们对于创造意 识形态的有意识性和创造“虚假意识”的无意识性,这种“虚假意识”的产生实 质上还是唯心主义认识论所直接导致意识形态家们将行动看成是思维的结果而不 是思维产生的根源,因此,对于这样的“虚假的意识”及其形成的认识论,是有 必要进行批判的。通过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将行动与思维的连接关系归于 正常的轨道,明确意识形态形成的客观现实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 论的核心要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先后构建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语境: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创造的“虚假的意识”的批判和批判基础上进行的意识形 态的功能分析。随着语境的转换,马克思、恩格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理 论,也就是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换上了“第二幅面孔”:意识 形态从认识本性转变为实践本性。至此,“意识形态”也从一个否定意义的贬义 词转变为一个中性词。作为否定意义上的贬义词的“意识形态”,体现了对唯心 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而作为不具褒贬意义的中性词的“意识形态” ,则是 体现了规定人们思想方向和思考范围的总体性概念。
3.1.1.2“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体现了马克思对于意识 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的认定。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 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 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 时也支配着精神产生资料”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对于社会结 构是这样描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657-658.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50.
38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 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在这两段描述中,都揭示了占社会统治地位的 物质力量决定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基本现实,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物质力 量,即“经济基础”或“社会存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即“上层建 筑”或“社会意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述形式,可以看岀,马克思对于意识 形态的阐述一直是围绕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框架来进行的。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明确了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 用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 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 生反作用。”②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虽然是由经济基 础决定,但是意识形态的发展有时和经济基础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会岀现超越或 者滞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这就是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当意识 形态的发展超越了经济基础的时候,会加速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当意识形态 滞后于经济基础的时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意识形态还带有一定 的文化继承性,这也是具备相同经济基础的国家还存在着意识形态差异的原因。 因此,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之内,除了考虑到经济基础的决 定作用、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的是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所说的“虚假的意识”从两个方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批 判。一方面是对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也即是马克思所提及的“颠倒的 成像”;另一方面则是在这种唯心主义方法论指导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并不能 真实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对比与阶级矛盾,因而是虚假的。马克思彻 底否定了唯心主义将行为视为思维的结果这一基本的方法论,并在对唯心主义意 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之中构建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即是“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也是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最基本和最重要 的理论指导。“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一方面明晰了经济基础的 决定性作用,为确立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 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从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可能产生的促进或阻碍方面,为构建意 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实质作用有赖于广泛的 社会认同,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最终结果除了提升社会民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91-592.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659.
39 度,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的认同,这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 发展的基础。因此,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中,我们 就可以找到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之间的逻辑联系,即是二 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互为促进,共同推进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维护 作用。
3.1.1.3 历史合力论
19 世纪末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反抗资本家剥削 的工人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时,机会主义者和部分资产阶级学者开始 篡改、歪曲马克思主义,并将影响力日益扩大的马克思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 为了遏制这一会将马克思主义和世界工人运动引向毁灭的趋势,晚年的恩格斯提 出了 “历史合力论”。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 格斯对历史合力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他提到“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 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式活 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①在后来的两封书 信中,恩格斯对于“历史合力论”做了完整的阐述。
在1890年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谈到“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 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岀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 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 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岀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 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②在 1894年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谈到“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 发生作用。”③
在恩格斯对于历史合力为数不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历史合力论驳斥 了当时社会上将马克思主义歪曲为“经济决定论”的导向,指岀社会历史的发展 是由多种力量所形成的历史合力推动的,并进一步强调经济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 的决定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对于历史合力所进行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定义,根 据物理学中力的合成公式对历史合力论内在的逻辑结构进行解析,由此可以得岀 历史合力的形成包含了如下几个条件:
第一、历史合力有其自身的结果。这个目标不同于合力中每一个力的目标,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306.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92.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668.
40 但正是这无数个力相互交织的作用,才最终形成了合力的目标,而每一个合力的 结果都是历史合力的构成部分。“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 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 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①如果用力来对意志在于历史发展的作用进行表示的话, 可以看岀,不同力量之间的方向差异越小,其形成的历史合力就越大。因此,恩 格斯才会认为历史结果是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力量的产物。
第二、历史合力的大小取决于其中每个力的强度。根据力的合成公式,构成 合力的每个非反向力越大,则合力越大,因此,在历史合力形成的过程中,“每 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②
第三、为了保证取得更大的历史合力,就需要对合力的目标和每种力量的强 度进行保障,以取得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种力量之间目标差异最小同时各个力 量强度最大的效果。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将力学中的力作为矢量的物理知识引入到了对社会历 史发展的动力分析中。如果历史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矢量,那么就必然具备力的 大小和力的方向两个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些动力的大小、方向并不完全一致,才 会产生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所形成的合力最终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那么, 要主导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必然是所有发展动力中的主动力,而其他动力在最终 形成的历史合力中的作用程度就取决于其自身的大小以及和主动力之间的“夹 角”,也就是与主动力发展方向的一致性程度。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与结果性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 程中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来形容历史发展中多因素 产生作用及结果,这代表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既有方向性上的区别, 也有影响力大小的区别。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最终形成合力的大小既取决于不同 分力的大小,也取决于不同分力之间的差异性,如此一来,在众多分力中影响力 最大的分力对合力的决定意义相较于其他分力就更大,同时,不同分力之间的同 向性越高,差异性越小,也就意味着最终形成的合力越大。历史合力论对构建意 识形态主导权的指导意义就在于要通过意识形态主导权对社会共识的凝聚来增强 人民群众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同向性,最大程度的弱化各种社会思潮对主导意识形 态影响力的消解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明确了整个社会中思想领域 的发展主线,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确保社会思想领域最大程度的围绕主线 发展。在历史合力论的视域下,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形态主导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302.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93.
41 更加明晰,这也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基础上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理论 上的指导和依据。
3.1.2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理论
列宁在俄国革命的进程中,结合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和执政的过程中开 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中进行了重要的发展。列宁将意识形态问题与阶级意识培养结合起来,其中最主 要的就是提岀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概念,以及提岀 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灌输”理论。
第一,关于工人运动需要理论进行自觉性引导的问题。列宁批判了俄国工人 运动中岀现的崇拜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倾向,“我们社会的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 要反对自发性,就是要使工人运动脱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的工联主义的自 发趋势,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羽翼下来。”①列宁认为,自发的工人 运动代表了工人的觉醒和阶级斗争的萌芽,这种自发性趋势虽然可以联合一定的 工人群体对资产阶级进行反抗,但是归根结底,这种自发性只是工人在反对资产 阶级对工人的劳动进行剥削时的联合,在这样的工人运动中,“工人还没有而且 也不可能意识到不能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同整个现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不可 调和的对立”②,缺乏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指导的工人运动,只能在有限的范 围内对抗资产阶级,迫使资产阶级做岀局部的调整,但是争取到的利益是非常有 限的,这些局部的调整不能彻底的改变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
第二,关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问题。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在观念 上的体现,是具有阶级性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 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③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伴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 产阶级斗争的始终,正是因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 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也意味着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加强即是对资 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削弱。
第三,关于意识形态的“灌输”问题。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 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 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④马克思恩格斯在谈论述无产 阶级斗争的策略时,曾多次提及要通过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而列宁的“灌输”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327.
②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317.
③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 326-327.
④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363.
42 理论,则指明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如何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实践路径。列宁 认为,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不能只靠书本来进行教 书育人,“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 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①“灌输”理论是从当时俄国革命中工 人阶级文化程度较低的实际岀发,以激发工人的工人运动自觉性为目的而提岀的 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指导理论,不仅在当时俄国革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于苏联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关于“科学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列宁认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指的 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 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②,“唯物主义者把感觉、知觉、表象,总之, 把人的意识看作是客观实在的映像。世界是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这个客观实在 的运动”③。正是因为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一样,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才使得唯物主义具备了“科学性”,成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并且“任何科学的 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④列宁将“科学”和 “意识形态”统一起来,对当时第二国际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 与科学相对立的修正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其次,列宁再次重申了社会存在是一 切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基础和来源的基本观点,列宁认为“人们进行交往时,是作 为有意识的生物进行的,但由此决不能得岀结论说,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同一 的。”⑤最后,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乃是当 代思想界和理论界不可回避的事实,只有“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前进,我们将 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⑥。
第五,关于建设共产主义道德的问题。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建设,列宁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在当时的苏联,虽然已经建立了 苏维埃政权,但是,如何从夺取政权向巩固政权实现转变,如何实现俄国向社会 主义国家的过渡,仍然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列宁不仅没 有否认当时的俄国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这一现实问题,相反,他更加注重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建设在阶级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青年团的任务》中,他岀了建设 共产主义道德的伟大任务。列宁认为“阶级斗争在继续,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一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83.
②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41.
③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198.
④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96.
⑤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18.
⑥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 103-104.
43 切利益都服从这个斗争。我们也要使我们的共产主义道德服从这个任务”①。共产 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阶级属性,同 时,共产主义道德是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的,因此,必须以无产阶级的利 益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岀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道德完全服从于无产阶级阶级 斗争的利益,我们的道德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②。
第六,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问题。列宁认为不能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人类优 秀文化成果割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因为马克思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 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③。无产阶级文化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 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④。是对人 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借鉴。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 要建立在对人类文化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对既往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改造成 果上的发展。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中,列宁提岀了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路径。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意义性的历史, 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 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 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 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⑤因此,进行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质是要实现前人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
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理论指导,在“经济基 础——上层建筑”的分析框架之下,可以非常清晰的将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意识形 态主导权进行区分。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更多的是从政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 实践岀发,对无产阶级政党在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开展意识形态 工作争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过 程中如果通过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对中国共 产党在革命时期争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和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掌握意识形 态领导权和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两项并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践指导。 首先,列 宁所提岀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不同意识形态所具有的阶级性和此消彼长关系,以及 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此消彼长的斗争中如何维护自身地位的稳固和 持续发挥作用,正是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意义所在;其次,列宁所提岀的建设 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文化,实质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浸润方式将社会主义意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90.
②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89.
③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84.
④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85.
⑤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299.
44
识形态所倡导的内容灌输到社会民众的思想中,以达到不断增强社会民众对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效果,这也是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根本目的所在;第三, 列宁提岀的灌输理论,为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实践指导,列宁认为在开展 意识形态工作中,不能放任意识形态领域自然发展,而是要通过“灌输”的方式 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随着时代的变化,灌输的内容和方式在不断地 发生改变,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通过形式多样的“灌输”来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一基本实践路径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列宁在开展意识 形态工作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不仅在理 论层面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也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实践中开 展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3.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指导思想
3.2.1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新民 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作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基本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不同于以往资产阶级革命之处就 在于其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也正是由于领导阶级的不同,使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阶级联合 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经济目标,构建人民 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构筑中国人民新的精神家园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文化目标。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①,既体现了新民主 主义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化,也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现实目标是反帝反 封建,还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实现群体是人民大众。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② 的文化。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发展不曾中断的国家,几千年流传的文化 已经渗透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因此,任何理论 要在中国实现其发展,就必须要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在中国这片广袤大 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实现其发展,就必须要深刻 地体现岀其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但是,近代中国的现实告诉我们,仅靠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 706.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 706.
45 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了,要实现近代中国的解放,必须依靠 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当时中国国情相融合而产生岀符合民族特 色的理论创新,这个过程也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体现在其指导思想是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部分,其内容所体现的是近代中国 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现实诉求。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实现近代中国民 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唯一岀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具有先进 性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同一切反抗战、反团结、反进步的错误思 想进行斗争,在混乱的近代中国发展岀具备科学新的全新文化,并且通过这此种 文化中国社会力量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一步一步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历史使命。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性则体现在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性。无产积极的领 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决定因素,因而其对人民大众的利益代表性也成为了新民 主主义文化的根本特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岀了文艺工作的 中心问题是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并且指岀“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 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 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①继承和利用,是需要在以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 进行改造。对于文化工作者,毛泽东则提岀了“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 要和意愿”②,这也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所具有的大众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民 主主义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引领力,毛泽东提岀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军队,要充分 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形成对于当时中国人 民的凝聚力,实现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引领,以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 利,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适应了当时中国人民对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 的迫切需求,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 性继承既体现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也体现了对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性。新民主 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岀,适应了近代中国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人民诉求,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构筑了强大的理想信念,在建立新中国的革 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广泛的社会认同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基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 文化、现实相融合,以适应中国人民的方式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是获取社会认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 855.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1012.
46 同最直接的方式。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提岀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民 族性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其科学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其大 众性体现了利益导向上的人民性和工作方式上的亲民性,这不仅为日后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和生活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构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提 供了实践指导。
3.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3.2.2.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岀改革开放的决定,意味着在当时的中国要实 现一场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迅速提升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带来 了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的盛行,贪污腐化、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现象等消极问题也逐渐暴露。 这些消极现象都是物质财富不断扩大,精神财富未能实现同步发展的表现。党中 央敏锐地意识到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精神必须不断提高,才能与物质生产的 扩大相匹配这一问题。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就指岀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一 届六中全会将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确定为新的 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其中的“高度文明”所体现的是丰富的物质文明和发达的 精神文明的统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在生产力较为低 下的情况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的十三大 提岀了中国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长期、中期和短 期目标,在近百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强大的精 神力量支撑,在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异质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等思想侵 袭会逐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进而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稳 定性带来动摇。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岀包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在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对人们进行思想武装,通过 实践层面上的科学文化建设来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 导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既包含了理论层面的建设,又包括了实践层面的 指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了意识形态工作从个人到民族、从文化到思想 的覆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与创新,也为改革开放后重塑更具柔性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奠定了基础。
47
3.2.2.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为促进新中国的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20世纪 60年代中期“一切以阶 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片面地夸大了文化的阶级属性和政治意义,忽视了社会主义 文化在中国社会民众思想中还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客观现实,对传 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了“一刀切”的全面否定。片面化、极端化的文化政策不 仅无益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反而造成了中国文化领域的混乱,错误的知识 分子政策和极端的文艺作品判定标准使得建国初期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遭到了破 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民众的思想活力。因此,在改革开放后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塑,形成阶级性、民 族性和时代性兼备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现实,是世 界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显著区别,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立足 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时期,因而也更具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党 的十五大报告提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 岀了初步的界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党的十 六大报告正式提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此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其先进性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于当代中 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代表性,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的现实诉求,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了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个人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行为自觉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和谐性的文化,其和谐性体现在整个文化体系 从价值核心到表现形式的同一性和共生性,即文化体系中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 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技术等都围绕价值核心有序并存、相互关照、和谐共 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所有的吸收、发展与创新,都 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基本的价值核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岀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岀版社,2006,17-18.
48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①,充分凸显了建设和谐 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作为维持社会稳定的“黏合剂” 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不仅要对人民群众起到引导作用,还要树立其自身 的核心价值,实现围绕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包容式发展。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展现时代性到体现包容性,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3.2.2.3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新旧价值体 系的交替和多元价值诉求的岀现,使得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如何继承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面对来自于西方价值 观的冲突,成为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课题。构建连接海内外中 华儿女共同的精神纽带,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精神力量, 成为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新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岀“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②, 并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体现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总体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岀,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构建到形成自己完整的结构体系的发展。
一个社会形态的延续,除了立足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依赖于核心价值体系的 稳定与传承。纵观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价值体系作 为精神力量维持了封建宗法社会的传承。当代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核心价 值体系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几千年文化传 承,也决定了其价值体系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仍然面临许多问 题的社会现实,通过价值导向实现平衡社会利益冲突,消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 稳定发展的目的下应运而生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 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49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有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实现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微观意义上的个人思想的主导,通过个人思想的自觉转变 来实现力量的凝聚,不仅有利于维护当下的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凝聚力量促进中 国未来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 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②,充分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纽带凝聚社会力量,实现对于经济发展和政治 稳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个人价值观的层面上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支撑,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民提供了价值标 准选择的指引,为个人进行价值标准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 值体系的构建,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统一,这对于个人在思想层面上形成主动抵御西方异质价值观渗透的内 在思想屏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塑,是在充分 认识到文革时期“左”倾思想推动下追求意识形态领域纯而又纯的绝对一元化所 导致问题的基础上,以活跃社会思想、激发民众思想活力为目的,将对意识形态 领域的刚性管理转化为柔性引导,全面实现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塑。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在于通过营造社会大环境而不断提升共产主义道德对于公民 个人思想的影响力,以育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全面化育共产 主义道德来实现。“四有”新人的培育过程,同时也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潜 移默化的形式融入社会民众思想的过程,更是不断增强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认同度的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实现的全社会范围内公民个 人思想层面的武装,为重塑意识形态主导权奠定了社会认同的坚实基础,也为如 何在既要激发社会思想活力又要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要求下重塑意 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新的思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构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体 系,并在这种文化体系的覆盖下推动社会民众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变,以 高度的文化自信抵御自于异质文化的冲击。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 在建立相对全面的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吸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50
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精华,在不断弘扬革命文化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体系,兼具了科学性、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建设,在体系性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了丰富与发展, 这为树立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塑意识形态主导权,一 方面需要在广泛性上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另一方面则是需 要在深入性上不断深化个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而文化自信就是认同深化 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文化载体形式和内容,以最贴近人民群众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融入现实生活中,在广泛性和深入性两个维度上都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 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3.3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借鉴
3.3.1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的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葛兰西认为,领导权不 仅是政治领导权,还也包括他称之为“文化领导权”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葛兰西 提出了“国家=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公式,并指出政治社会的统治权是通过暴力 革命获得并通过国家机器的运作而实现的,而市民社会则不同,市民社会的统治 权是通过对形成对文化,也即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实现的。葛兰西将意识形态 的领导权称为“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并将这种领导权视为判断一个社会集团 霸权表现的标志之一。
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物质性力量的上层建筑,因此意识形态领导权主 要体现为一种文化上的“支配力量”,这种支配力量是“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前提, 人们在思想上一旦认识到这种前提就会化为行动”①,因此,通过这种文化的支配 力量的渗透,才能形成对于民众精神和思想上的领导,通过这样的精神领导获得 社会中各个阶层对于统治阶级的支持,进而实现稳固国家政权的目的。通过对资 产阶级在构建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实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治理的有机结合,实现对 社会成员自我认知的渗透影响,使得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获得了民众自发的认同和 信仰,使得资产阶级与社会民众的实现了利益上和精神上的同构。
“认同”是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这种认同不是基于武力的威 慑和法律的强制,而是一种自发的同意和信仰。为了实现这种“认同” ,葛兰西 从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传播、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等方面做了细致的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李鹏程编.葛兰西文选.北京:人民岀版社,2008,241.
51
研究。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含蓄地表现于艺术、法律、经济活动和个人与集体 生活的一切表现之中”①并且不断地对个人发生作用。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代 表了阶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不同的社会集团为实现各自阶级的经济利益而进 行统治权的争夺,也表现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中, 葛兰西认为应该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并将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概括为“以 制服其他社会集团的知识分子而告终”②。通过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实现意识形 态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进而取得民众自发性的认同,这成为了葛兰西“文化 领导权”理论中对于领导权争夺的重要策略。
葛兰西尤其强调政党在代表不同利益的社会集团之间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时的 作用,他认为“新观念在人民群众中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地位,特别是当它们同 正统的信念相互冲突的时候,这些正统的信念是社会形成的符合于统治阶级的利 益的”③。新观念所处地位的不稳定性,也反映了其所代表的社会集团的经济基础 和政治地位的不稳定性,因此,就需要新观念所代表的社会集团不断地通过对文 化领导权的争夺来实现其地位的稳固。政党作为社会集团利益的代表机构, “必 须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尽管可能与传统领导的政策发生摩擦”④。这种有 意识、有计划的行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统一目的而凝聚的知识分子们来实现 的,政党则需要“不断扩大它的干部队伍以征服经济和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从而 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⑤。在实现知识分子目的的一致性方面,葛兰西认为“意 识形态的一致是党的力量和政治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⑥,作为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的共产党,其“意识形态一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学说”⑦,这也从 根本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
在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手段方面,葛兰西认为“重复是影响人民群众思想的最 好的教育手段”⑧。葛兰西所提出的“重复”手段,是对列宁提出的意识形态工作 中的“灌输”理论的重要补充,体现了在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所进行的工作中最 基本的途径,即通过不断重复而强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此外,葛兰西还特别强 调教育的重要作用。葛兰西一直将有机的知识分子视为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 要力量,而“学校是培养各级知识分子的工具”⑨,只有从学校教育入手,才能真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373.
②[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62.
③[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393.
④[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206.
⑤[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62.
⑥[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李鹏程编.葛兰西文选.北京:人民岀版社,2008,89.
⑦[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李鹏程编.葛兰西文选.北京:人民岀版社,2008,89.
⑧[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393.
⑨[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河南:河南大学岀版社,2014,9.
52
正的培养出完全代表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使这些知识分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 力量。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深入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作用机制、斗 争形势、实现主体和实现手段,为无产阶级政党在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过程中 以及在夺取统治权后维持统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方面,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意识形 态工作理论体系,这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有着的十分重要 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其对于无产阶级政党为了维护新观念的“稳定性”而持续开 展有意识、有计划的意识形态斗争来实现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不断稳固, 对于建构意识形态主导权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作为一种近代中国才出现的 全新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要在与伴随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而发展的封 建宗法思想、代表经济强势地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斗争中争取主导地位, 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各种异质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中维护主导地位, 其核心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稳定的主导地位,也即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 阶级执政党所具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稳固性。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 领导权”,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结合体,这也是“文化领导权” 理论对于建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借鉴价值所在。
3.3.2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拉克劳、墨菲在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资本主 义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阶级结构和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社会现实,对 当代社会主义的“领导权”问题进行了新的定义和解读。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建 构在文化领导的基础上,认为领导权是基于文化层面的认同,而拉克劳、墨菲的 领导权理论是建构在话语的基础上,他们认为领导权的关系是一种言语事实,“我 们把任何建立要素之间关系的实践称之为连接,那些要素的同一性被视为连接实 践的结果。来自连接实践的结构化总体,我们称之为话语。不同的立场只要在话 语之中被连接起来,我们就称之为因素。相对应地,我们称任何没有被话语连接 的差别为要素”①。由此可以看出,拉克劳、墨菲是将话语定义为一种流变的、在 偶然性中被建构的总体,通过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中预先设定的作为物质本质实体 的主体观进行解构,拉克劳、墨菲认为主体的意义并没有任何事先的设定,而是 通过话语的建构来实现主体身份的认同。
连接,是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他们将“连
①[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尹树广鉴传今译.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黑龙江人们岀版 社,2003,114.
53
接”成为建立领导权概念的出发点。他们认为“领导权概念所包含的两种关系— —被领导的任务与进行领导的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被领导的任务与作为‘自然 的'代表那个阶级之间的关系,陷入紧张而从来没有有效的概念可以把它们连接起 来的原因已经很清楚”①。拉克劳、墨菲认为,社会是充满了差异性、不确定性和 多样性的,因此,对于社会的分析需要放弃完全统一和同质性的观念,而从多元 的变化和经常矛盾的立场中去切入。在社会多元主体中,一种主体在和其他主体 相比较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进而导致其他主体的身份不断实现对一种主 体的认同,从而实现“建成为控制话语领域、阻止差异流动、构造一种中心的企 图”②。这一优势地位或者控制中心,拉克劳和墨菲称之为“关节点”。
通过“要素”、“连接”、“关节点”等概念,拉克劳、墨菲建构了话语领 导权理论的基础,那么,如何将意识形态与话语的关系彻底连通呢?对此,拉克 劳、墨菲使用了拉康的“缝合”概念。他们认为,领导权是意识形态与话语的“缝 合”。缝合,不仅意味着存在差异,同时也意味着永远不可能实现完全的修复, “缝合点提供了建构稳定意义的可能性”③。拉克劳、墨菲所建立通过“缝合”所 实现的意识形态和话语的连通,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的阶级界 限,为在多元、差异的社会结构中如何实现领导权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如何实 现意识形态层面的领导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以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为理论基础,以如何 在多元意识形态并存的前提下在相互竞争中通过取得话语优势来获得意识形态领 域领导权为切入点,将话语权的概念引入到了对意识形态斗争中各种意识形态强 弱对比的变化之中。从实质上而言,话语权意味着一种影响力,掌握话语权的主 体凭借其自身的影响力而使得其所表达的话语具有更高的接受度和说服力,这种突 破了阶级利益分化而产生的说服力,也即是拉克劳、墨菲所说的“缝合” 。通过 话语所产生的影响力是话语权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从这个视角来看,掌握了话 语权也就是代表形成了影响力,且话语权的强弱与影响力的大小呈正比。意识形 态主导权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广泛的社会认同而形成的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决定和 引导作用,广泛社会认同的形成有赖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因而意 识形态主导权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形成与增强可以说的基本同步的。拉克劳、墨 菲认为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是可以突破阶级差别人实现人际间的“缝合” ,这对
①[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尹树广 鉴传今译.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黑龙江人们岀版 社,2003,60.
②[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尹树广 鉴传今译.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黑龙江人们岀版 社,2003,124.
③严泽胜.领导权与缝合的逻辑一一拉克劳、莫非对“领导权”概念的拉康式重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 实.2014,1,112-120.
54
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对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主导权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3 现代西方的意识形态理论
3.3.3.1 社会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
从社会学视域进行意识形态研究是20 世纪中期之后出现的新领域。总的来说, 社会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主张意识形态的去阶级 化,即是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的阶级立场性和利益代表性,从价值中立立场去开展 研究;第二,认为意识形态的外延已经有所改变,意识形态不只是包含传统意义 上的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等范畴,日常社会生活中这些范畴之外的 一些以非传统意识形态形式存在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意识形态的。
韦伯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进 行了研究。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能仅从物质条件和社会结构 来解释,还应看到表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他指出“近代资 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 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①。其次,韦伯认为,表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资产阶 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虽然韦伯得出的结论中并没有明 确指出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而是使用了“高度 伴随性”来描绘两者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能从现象上通过看到新教徒聚集区与 资本主义发展区的高度重合而判断出的这种“高度伴随性” ,而无法判断其中的 因缘性。
另一位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意识形态的代表曼海姆提出了“总体的意识形态” 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是价值观、集体无意识和意志冲动等多种社会原因共 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思维不是在社会真空中, 而是在确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活动的”②,因此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应该从思想 的整体结构着手,而不是将个人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进行研究。个人作为意识形 态的载体只能体现出总体意识形态的一个片段,但是,总体意识形态的发展是社 会发展过程推动的,不能简单将个体意识形态的总和看成总体的意识形态。曼海 姆认为总体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推动的,所以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应当采取价 值中立的态度,对社会存在中一切可能影响思想的因素去进行分析。
基于价值中立的立场,曼海姆对意识形态提出了一个非否定性的概念。曼海
①[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9.
②[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江苏:译林岀版社,2016,80.
55 姆认为,意识形态是“表示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以及世界观和与之有密切联系 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观点”①。意识形态的变革是在强烈的社会变 化下产生的,“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意义上的阶层之间迅速变动时人们对于自 己的思维方式的普遍的、永恒的有效性的信念才会动摇”②,同时,曼海姆也注意 到,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是不同阶级利益集团之间进行政治斗争的 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对于总体的意识形态的分析具有价值中立性,但是代表着 不同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仍然是以摧毁对手的社会和思想存在基础为目的 的。
马尔库塞在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多方面考察后,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 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将将经济、政治、文化都容纳其中,最终,“技术的合理性 变成了政治的合理性”③,技术成为了控制人的行为的力量。马尔库塞认为,在发 达工业社会中,由于技术的统治,使得思想、言论和信仰被吸收到现实之中而失 去了其本应有的批判性。个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丧失了批判的能力,只能 被动地接收大众传播工具“兜售”的代表了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并将这种“特 殊利益”视为“普遍利益”加以维护。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由于技术的发展,统 治阶级更易于将意识形态通过生活方式而渗透到个人意识之中,进而实现个人的 社会认同强化,虽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仍具有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丧失了 对抗性,进而使得无产阶级的自由解放失去了意义。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对于发达工业社会中被统治者所呈现出的状态的 概括。因为技术的统治所导致的人的异化,使得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个人更易于被 统治阶级操控,更易于接受统治阶级的理论,更易于产生对统治阶级的认同。当 技术理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意识形态转变为生活方式的渗透,统治 就具有了合法性和正当性,具有了理性地位,反之,对统治的反对变成了“非理 性”而受到批判。这也就是在发达工业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得到暂时 缓和的原因。
从社会学视域对意识形态进行的研究将意识形态作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 种现象,无论是与社会发展具有韦伯所认为的“高度伴随性”还是曼海姆所认为 的“作为总体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且是互为推动力量的。马尔库塞则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技术发展加速了意识形态 的生活化渗透,而这种区别于阶级斗争的缓慢渗透,将会是社会民众对统治阶级 意识形态产生高度认同的新方式。总的来说,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意识形态研究
①[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江苏:译林岀版社,2016,124.
②[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江苏:译林岀版社,2016,5.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岀版社,2014,7.
56
是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与社会认同度联系在了一起,即社会认同度高的 意识形态也具有更高的正当性。社会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从社会群体之 间的交互影响对意识形态影响力的视角,以社会横向研究的视角对从纵向进行意 识形态研究的“经济决定论”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但是,社会学视域的意识形 态理论更多的立足于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社会意义而强调意识形态的 “价值中立性”,忽视了意识形态本身的阶级属性和作为阶级斗争在思想领域内 表象的意识形态批判斗争,这实质上是弱化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对 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作用。从建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目的出发,社会学视域的意 识形态理论则提供了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借鉴意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建构,从 本质上来说是不断强化社会民众对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从而提升社 会民众对于这一意识形态正当性和合法性认可以实现稳固统治基础的作用,那么 从社会学视域中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出发,就能从作为整体的社会影响力视角 开展提升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的路径研究,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
3.3.3.2 文化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
从文化学视域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的学者,大多是从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载体 的视角进行的研究。文化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主张意 识形态的文化属性而非政治属性,认为文化是承担着个人-社会-国家之间媒介作用 的载体;第二,主张文化的传播是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方式,认为个人对意识形 态的认同感是不自觉的文化传播带来的,并且随着文化传播的方式更新而不断强 化;第三,文化传播的广泛性,带来了意识形态影响领域的不断扩展。
汤普森认为,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存在的主要媒介,随着大众传 播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汤普森将大众 传播的发展定义为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转型,亦即是“现代文化的传媒化”, 在文化大规模通过大众传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实质上 是以文化为中心,并且随着文化的传播而发挥影响作用的。同时,随着大众传播 的发展,意识形态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不断地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作用载体,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上的作用也愈加凸显。
格尔茨认为,人是多层面的混合物,每一层都是一个完整的存在,并且起着 连接上下层之间的作用。这些人的不同的“层面”就是文化在人身上的不同展现, 对这些文化形式起着决定作用的则是人的“基本需求”。文化不是一个由具体的 习俗、管理、传统习惯等行为模式构成的复合体,而是一个包含了计划、处方、 规则、指令等总管行为的控制机制,主要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之间的交流
57 构成的。正是因为这些有意义的符号的流传,才使得文化可以交流、保存和发展。 正是因为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格尔茨将人的思维归结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公共 活动。文化构成了社会与人的心理之间的连接,将文化体系作为意识形态,就能 在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因素,进而从社会-文化-心理三个维度对意识形态 进行研究。
格尔茨将对意识形态的社会决定因素分为利益论和张力论两种。对于利益论, 其典型代表就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利益论强调的是代表特定集团、阶级或 政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治制度的辅助“武器”,将文化思想根植于社会结构之 中,从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基础定义了文化的属性。但同时,格尔茨也认为利益 论最大的缺点就在于过分关注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学属性而忽略了其心理学属性。 同时,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也会淡化了意识形态所应具有的社 会意义上的功能。张力论的主张者则认为,由于社会自身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社 会问题,长期的社会不良整合使得处在社会中的人产生焦虑,也就是社会心理的 不平衡,这种个人心理的社会不平衡,会使得个体、集体和社会都处在一种不协 调的平衡之中。意识形态的功能就在于纠正社会心理不平衡,表现了人们对于逃 离社会焦虑的期待。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就体现在其观点的共同性而将具有相似的 由社会焦虑引起的情感波动的人聚合到一起
詹姆逊认为,社会是由具有同构性的表现生产方式的不同层面构成的,这些 层面包含了生产关系、生产力、文化、意识形态等。意识形态是包含了思想体系 内容的文化,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将文化现象与意识形态同构,这就扩大了 意识形态的外延,将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从理论体系扩展到了社会日常生活的许 多方面,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此外,詹姆逊还提出意识形态已 经从过去所呈现的显性特点转变为现代社会中的隐性存在,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 作用而持续释放自己的影响力,人们的思想受到意识形态的逐渐渗透而不自知, 这种意识形态对人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被詹姆逊称为“政治无意识”。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以文化传播形式而实现的意识形态渗透,虽然 速度缓慢,但是由于传播范围扩大且由于弱化了意识形态传播本身的政治色彩而 变得更易于被人接受。文化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和生活化 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实现对社会民众生活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 不断提升社会民众对于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不仅是统治阶级在维护政治统治中提 升意识形态主导效能的有效手段,也是非统治阶级在与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对 抗的过程中时常采取的手段。中国共产党在建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中,不断 推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通过文
58
化渗透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进而提升社会民众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认同感。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通过更契合中国历史语境与时代语境的文化传播来实现对社会民众 思想的“聚合”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
3.3.3.3 心理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
心理学视域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对个体产生影响力的心 理作用机制来进行的。人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最小单元,从微观的个人心理机制 进行意识形态的作用研究来说明意识形态是如何对个人产生作用的,这一研究弥 补了从宏观进行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的不足。
弗洛姆认为社会心理学能够解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产生作用的过, 因此,“精神分析学能够展示经济状况怎样通过人的驱动力转化为意识形态”①。 因此,他提出了“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两个概念,并通过这两者来对意 识形态的心理学机制进行研究。弗洛姆从弗洛伊德的个人性格中引申出了“社会 性格”这一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性格是个人不同形式的性冲动升华的表现,而个人性格 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则是代表了“同属 一个文化时期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的新核心”②,是同一文化背景下 的社会中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共同性格” ,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产物,并且能够真 正决定人的行为。弗洛姆认为,处在社会中的个人,必然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往 而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些处于同一文化环境包裹下人际交往,会使得个人 在形成个人性格之外也形成了具有某些共性的“社会性格”。社会性格是社会中 经济基础与个人意识之间的连接纽带,经济基础通过人际交往形成社会必需的社 会性格,将社会的需要转变为思想观念被人们所接受;而思想观念通过社会性格 的中介成为意识形态,对社会起着支配和稳定作用。因此,社会性格是社会成员 形成按照社会的思想观念去行动的能力的关键,社会性格在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 要求的思想观念去行动的同时,也使社会成员因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获 得被社会认可的满足感。所以弗洛姆指出“社会过程通过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包 括与他人发生关系的方式与劳动的方式)塑造了人的性格;新的意识形态(无论 是宗教的,哲学的还是政治的)产生、诉诸于这一新塑造起来的性格特质反过来
①[美]埃力希•弗洛姆许俊达、许俊农译.精神分析的危机:论弗洛伊德、马克思和社会心理学[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38.
②[美]埃力希•弗洛姆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湖南:湖南人民岀版社,1986,82.
59
又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理论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如何产生的,马 克思并没有很明确地指出来,通过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经 济基础可以通过“社会性格”这一中介因素对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作用的,这也 从基于个人的微观视域提供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借鉴之处。
除了“社会性格”之外,弗洛姆认为社会中存在一些对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 相同的被压抑的领域,他将这部分领域称为“社会无意识”。在正常有效运行的 矛盾社会中,“社会无意识”是不容许被社会中的成员所意识到的,当社会的病 态和危机越严重时,统治阶级就越需要靠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统治,进 而阻止社会成员意识到真实的社会现实,阻止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不同的意识形 态为社会成员所认可。因此,社会无意识是和社会病态与危机相关联的。经过语 言、逻辑和社会的禁忌等组成的社会过滤器转化,社会无意识是可以转变为社会 意识的。经过了“社会过滤器”的转化,一部分社会无意识转化成了社会意识, 而未能通过“过滤器”的,则会继续被压抑在社会无意识领域。究其本质而言, “社会过滤器”体现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相符的社会无 意识,就能通过“过滤器”而转变为社会意识。弗洛姆认为,从表面上看,似乎 是意识形态在指引社会,而实际上,社会意识是受到社会无意识支配的,包括社 会存在在内的所有对社会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都是通过经过“社会过滤器” 的社会无意识而实现的。
通过“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弗洛姆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的 形成及作用进行了论证。 “社会性格”是从正向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如何通过社 会性格形成意识形态的过程,“社会无意识”则是从反向阐释了经济基础如何通 过“社会过滤器”最终形成能为社会成员所意识到的意识形态。弗洛姆从心理学 视域对意识形态进行的研究,全面的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及作 用机制,为既往从社会宏观视角进行研究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重要补充。
相较于其他学科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心理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关注意 识形态在微观层面对个人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其研究的出发点,这对于从宏观 视角研究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基于个人意识的微观视角补充。意 识形态对个人产生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直接作用于个人的思想层面,通过对影响 个人对行为的认知而起到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对于微观层面个人行为的关注和 对于宏观层面的意识形态治理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社群所形成的 群体心理效应,对于作为意识形态主导权基础的社会认同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①[美]埃力希•弗洛姆陈雪明译.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岀版社,1987,139.
60 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建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中,对心理学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 有所借鉴,以便于充分发挥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社会心理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 同的提升作用,也能推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
3.4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梳理,可以全面的认识到意识形态的概念、形成 过程以及作用机制,这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分析框架,可以很清 晰的阐明意识形态的形成基础和决定因素,这就为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必须从经 济基础入手奠定了理论基调;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是在苏共夺 取政权和建设国家的实践中形成的,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和“灌输” 理论的提出,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对于新中国成 立后的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 意识形态理论,是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 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现代西方的意识形态理论, 展现了对于意识形态研究的不同视角,对于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利 益论的理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展现了意识形态决定因素之外的多种影响 因素,而对于其他因素的把握,可以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建构过程中,实现多层 次全方位的体系化构建,以期形成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作用体系,最大程度的强化 其主导力,以全面发挥主导作用。
61
第四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发展历程
4.11921——1949: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入侵中国的程度不断加深,从口岸通商到 划分势力范围,从经济入侵到军事入侵,使得中国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西方国家的入侵,不仅仅体现为以军事武力方式争夺殖民地,还体现为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作为当时相对先进的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 方式的入侵,试图将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的国家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因此,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来到中国的,还有资本主义的经 济资本和文化资本。
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代表更强经济力量 和军事力量的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中,中 国人民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近代中国知识分 子是文化领域发生变革的“先锋”,也是东西方文化交锋的主力军,在交织着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多股势力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们也不断地在多种 文化的冲突中,寻求一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弱民穷现实的道路。由于近代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得文化思想领域内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既有坚守“祖 宗之法不能变”的顽固保守派、也有全盘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激进改良派, 还有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调和中间派。但总体而言,挽救民族危亡、 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近代中国各种思想文 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新文化运动将中西文化的冲突推到了顶点。新文化运动初期,主要是代表了 “新文化”的西方文化和代表了“旧文化”的东方文化之间的交锋。推行新文化 的知识分子,将西方国家的强大归因为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文化,因而他们希望中 国可以“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将近代中国推上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但是事实证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近代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 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 没有的得到实质的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在中国占有大面积的势力范围,代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在帝国主义军事力量的强势压 迫之下始终无法完成实现国家独立的政治目标。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先进知识 分子开始质疑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转而寻求更为科学的理论来解决 近代中国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
62 
生,同时也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在列宁东方民族革命理论的影响下,加之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和近代中国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上所具备的一些共性, 先进知识分子们开始寻求沿着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来实现中国国家独立的道路。在 亡国边缘摇摇欲坠的中国,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 强,引发了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们的论战。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不仅意味着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开始在近代中 国进行争夺统治权的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斗争,也意味着代表无产阶级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开始规模化、系统化的传播以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
加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奠定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取得社会认同的理论基 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近代中国新生的意识形态,在争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的斗争中,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近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在 指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认同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性,是立足于社会现实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近代 中国脱胎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并不具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中 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革命之时,就必须要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现实 和革命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将这一成果 用于指导中国革命。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不断地探索如何用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这一历史课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采取了完全教 条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照搬苏联革命模式的道路,但是实践证明从城市爆发无 产阶级革命的路径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这也给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大的 损失。直到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才确定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 实践相结合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此后的革命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加强中国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是用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状况出发,建设能够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革 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是在不断地实践——总结—— 实践——深化的路径中进行的,在这曲折的建设进程中,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了以民族解放为目标,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将解决近代最 迫切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放在首位,因而能够迅速地在国内获得人民群众 的认同和响应,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创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推翻 “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凝聚了强大的人民力量。与此同时,随
63 着无产阶级意识所取得社会认同的日益广泛,其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也日 益提升,为中国共产党建构意识形态主导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积极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扩大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列宁认为“工 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①。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无论是党员人数还是政治力量都不占优势的中国共产党,既 需要革命的阶段性胜利成果来证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以不断壮大自己的 规模,也需要通过宣传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广泛利益代表性来凝聚革命力量。因 此,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思想工作,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得到广泛普及,使中 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利益代表性深入人心,使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成为广 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国共产党所带领的革命力量 不断壮大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上的疯狂围堵,还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宣 传进行了多方的遏制。为了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对于国民党政府实 施的一系列反共政策进行有效的抵御和反击,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形式,不断 加强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宣传,以争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中国 共产党成立之前,散布在各个主要城市的共产主义小组就通过出版刊物、创办书 社、举办文化补习学校等形式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四大之后,中国 共产党加强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的工作,明确中央宣传部的中心工作,作 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管机构,中央宣传部从设立之初起就将建构意识 形态主导权作为了工作目标,并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的规 定,其设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在国统 区,中国共产党也积极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不仅翻译了大量马克思列宁 主义经典著作,同时也出版了一系列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术著作。马克思在 论述无产阶级针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曾多次提到过通过报刊杂志来占领宣传阵 地,这一实践指引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日报》、《共产党人》等报刊成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 舆论阵地。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中所提倡的发挥口号的重要作用,也在中 国共产党加强宣传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等简短而有力的革命口号,既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代表性,又朗朗上口易于深入人 心,为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 63.
64 作用。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类别的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认 同度。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指出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而建构基于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 认同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在通过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团结人民力量。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阶级构成较为复杂,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中不仅包括了 工人阶级,还包括了农民、小手工业者、游民无产者等。因此,作为无产阶级政 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指导的“灌输理论”,就要突破对工人阶级进行无产阶 级意识形态灌输的局限,采用更适合中国国情、覆盖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和半无产 阶级的“灌输”策略。为了不断扩大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开 展了针对不同群体的深入细致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宣传革命 的宣传稿要“用一切工人农人妇孺都能懂得的文字汇印成小册子,散布于城市和 乡村”①体现出了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思路。为了落实意识形 态工作的目标性和适应性,1929年发布的《宣传工作决议》中也明确提出了宣传 工作的任务和内容要根据对象来确定,以及根据形势与任务的变化而变化。近代 中国社会构成的主体是农民,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就能在很 大程度上扩大革命的群众基础。针对农民群众生活贫困程度高和文化程度低的特 点,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训练班、组织领导农民协会等形式 来进行革命思想的教育和普及,通过深入农民群众,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 农民个人切身利益相结合,提高农民群众投身革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事实证明, 有针对性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在革命思想的不断灌输下,农民逐 渐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这也体现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农民群体中的认同 度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不断展开意识形态斗争,在斗争中进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争夺。 近代中国社会多阶级并存,因此,在思想文化上也呈现出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局面。 代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了争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就要在和多种不同意识形 态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国应该走何种道路之争、 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的论战等,实质都是早期共产主义者进行的意识形态 斗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争取言论、集会、出版自由,通过各种途径进行 的共产主义宣传,都显示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已经从共产主义者的“单打独斗”, 发展到了以政党作为阶级利益代表而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意识形态斗争。北伐 期间,中共中央明确制定了“宣传国共合作、宣传反帝反封建、改革部队旧有的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岀版社.1989, 75.
65 军阀制度、扶助地方工作”的工作方针。周恩来在北伐军中组建了北伐军总政治 部和各级政治部,共产党员则被分配到各个部队中负责政治工作,通过多个渠道 对北伐战争意义的宣传,不仅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政治工作能力,也扩大了反 帝反封建这一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目标的影响范围,奠定了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帝 国主义意识形态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多方势力的 军事围剿之下,没有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党的六大提岀了“争取群众”是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开展的各种斗争也都是围绕着“争 取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积极投身到中国共产所引领 的革命事业中来开展的。在思想领域中“争取群众”的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开展意 识形态斗争,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来证明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反动性。 在坚持在与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坚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毛泽东所撰写的《〈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 现状进行了深入浅岀的分析,对中国革命的阶段、道路和最终结果进行了充分的 分析,再通过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自身 的真理性和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实践成果的事实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以提升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
充分发挥文化战线的作用,以代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新文化凝聚社会力量。 文艺作品是意识形态最贴近人民生活的表达载体,为了扩大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 社会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文化战线的积极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中文艺工作的基本岀发点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 的问题”①。人民性是无产阶级文化的基本属性,这是无产阶级文化有别于其他一 切阶级文化的显著形态特征,因此,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为了人民,文化 战线的建设只有真正做到代表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同,无产阶级意识 形态才能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在解放区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建 设,也正是遵循着为了人民这一中心目标,以工农兵为主要人物、以反应解放区 人民生活面貌为主要题材、以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众化语言表达为主要形式的 解放区文学,通过展现无产阶级生活状态、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文学形式, 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融合,从而促进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力 的不断扩大。在国统区,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也推动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影 响力的提升就。作为一个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文化联盟,左翼文化团体中既有共 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也有很多爱国的非党人士,他们通过文学、诗歌、戏剧、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 853.
66 影、新闻、出版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宣传,影响了大批的中 国青年,并在其中培养了大批党的优秀干部和文化建设力量。左翼文化团体在国 统区开展的针对国民党对“红色文化”围剿的积极斗争,扩大了无产阶级意识形 态的影响力,也配合了解放区开展的革命和建设,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争夺主导 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可谓多个阶级在对国家统治地位的争夺中 相互混战,这也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复杂结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从产生 之日起,就是在伴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中进行从非主导意识形态向主导意识形态 地位地争夺的。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从“星星之火”到 “燎原之势”,马克思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到发展到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 也是争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带领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推动下,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日渐广博,社会中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日渐 提高,促进了更多的人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队伍不断扩大,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不断扩大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 地位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成在于行使主体、 社会基础和引导力量,在 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一系列争夺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为保障力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扩大无产阶级 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基础来推动的。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不断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不断争取主导地位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 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思路,其目的就在于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以取得无 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来团结革命力量, 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 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人民自己的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最终实现了无产阶级意识 形态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之中的主导地位。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宣告了中 国革命的胜利,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取得了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初步的意识形 态主导权。
4.21949——1978:构建刚性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代表中国无产阶级执政的执政党,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争夺主导地位的“低势位”意识形态变 成了占据统治地位的“高势位”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意识形态
67 工作的重心主要在于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真 理性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进行广泛宣传,获得广大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同和支持,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阵营中,以壮大革命队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所 面临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要证明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以稳固执政 地位,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基于政治统治的“高势位”向基于社会认同 的“强主导”推进,不断应对来自于多样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实现意识 形态领域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重构。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从“发起挑战” 到“应对挑战”,就要建立意识形态工作的稳定机构,通过全方位的日常工作形 成长效机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开展的意识形态工作,主要体现在立足社会现实肃清各种 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内的影响力,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团结人 民群众,保障新中国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 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①。
首先,阶段性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巩 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首要工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掌握思想领 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②,由于近代中国社会构成的复杂性所导致的意识形 态领域的复杂情况,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内仍然有很多社会民众在思想上 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等各种非无 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要掌握思想领导,就必须彻底肃清各 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思想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占据统 治意义上的“高地”,还要占据人民群众思想上的“高地”。 1951 年 5月在北京 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宣传 思想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任务。刘少奇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出党的基本政治任务 是“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明确了各级 党政机关要把向党内党外进行马列主义宣传和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并对全体 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提出了在社会上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宣传的工作要求。虽 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已经被推翻,但是民族资产 阶级、小资产阶级等仍然存在,那么代表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就依然存 在。因此,第一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还明确当时开展各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 想是“必须从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实际出发,既坚持无产阶级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6, 351.
②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6,435.
68 领导地位和发展方向,又照顾允许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合法存在的现状,实事求 是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①。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的前提是正确认识 当时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局面,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但是由于国内社会阶级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仍然有待 提高。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的思想中仍然十分顽固的存在着,民族资产 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交织,加上帝国主义残余思想,因此,必 须在正确认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现实状况的前提下肃清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 响,才能真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肃清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必须要肃清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思想残余,而 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则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通过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发挥影响力来实现。肃清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思想残余,主要体现在树立民 族自尊心,强化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抛弃依靠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肃清 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主要体现在批判植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的等级思想、 官僚思想等有害思想的影响,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对于资产阶 级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采取了分清界限、慎重对待的工作原则,一 方面,要避免资产阶级思想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侵蚀,对于党内存在的 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承认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民族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成分存在的合法性,那么也就必须承认代表民族资产 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采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将民族资产阶级和 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加强思想战线斗争并举。 1954 年在北京 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总结1951年到 1954年宣传思想 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岀了“进一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来教 育全党和人民群众,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国家 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斗争”②的任务并提岀了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向农村扩展的决 定。始于 1952 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在于消灭解放后国内残存的所有形式的剥 削制度,改变当时国内的所有制关系,这一场空前的变革,对于每个中国人都带 来了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上的巨大变化,生产关系上的变革可以在短期内完成, 但是思想上的变革却具有更大的难度,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意识形态工作来进行 改变,尤其是当时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意识
①王树荫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8, 142.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共党史岀版社,2011, 226.
69 形态工作,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斗争,结合国际国内的大事小情,发 挥党员干部的影响力,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利用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高势位”,向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通过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开展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保障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对理论界和文化界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分子是意识形 态传播的“主力军”,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知识分子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坚定认同,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中,绝大多数是从小就接受封建伦理教化,其中还有 相当一部分具有留学西方的经历或者是接受过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教育 的,虽然其中一部分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投身革命,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知识 分子未能全面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 和创新,而只有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具备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其研究成果的哲 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才会体现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社会主义的发 展方向,因此建国初期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就必须要实现知识分子思想的彻底改 造。1951 年至1952 年开展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就是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 进行改造,使其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 的一份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时,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已经开始凸显,同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 议上,就明确了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 事业的一份子。但是,“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同他们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变化 并不是完全相适应的。许多进步知识分子还有程度不同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个 人主义的思想作风”①,因此,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根据时势的变 化持续推进。
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 世纪50 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 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在于迅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地位, 这是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伴随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产生的新生意识形态,在解放前的意识形态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伴 随着新中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而取得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势位”。但是,解 放后国内的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也就会一定程度的 存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时存在的,还有已经深入中国人 思想深处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残余,要在短期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社会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84,163.
70 主义建设,就必须要肃清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这不仅有助于稳固无产 阶级政党的统治地位,也有助于国内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内所 开展的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肃清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 影响力,为巩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20世纪 60年 代开始指导文化大革命结束,在“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主导权构建开始偏离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发展目标来 引领人民群众以获得社会认同度的正常轨道,转而发展成为过于强调绝对一元的 意识形态统治权,并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打压,从而导 致人民思想被束缚,社会活力减弱,生产力发展放缓,给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造 成了巨大的损失。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国内文艺界岀现了对一些文艺作品开展了极端化批 判的状况。按照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制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 作方针来看,部分文艺作品虽然存在一些思想理论上的不足,但是完全是可以通 过在人民内部开展文艺批评的方式解决的,针对文艺界的一些情况,是可以通过 理论学习和加强党的领导来解决的。但是当时却岀现了混淆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 矛盾的情况,将文艺界中的不同观点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将一些理论不足的作品扣上了“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毒草”的帽子,对于部分文 艺工作者进行批判和打击。从意识形态领域开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严重混淆了政 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将本属于人民内部问题的思想争论变成了敌我之间的阶级矛 盾,采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开展意识形态批判。“无产 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确立,虽然是建立在毛泽东对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美好愿望之下,但是却是严重背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的错误判断,教条化的 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来实现思想领域的“绝对统一” 。加之四人帮极力鼓吹“宁要 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产阶级的苗”等观点,更加促使了整个思想界对于稍有不 符合其观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岀现,就立即成为“斗私批修” 的对象被大加批判。发端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大革命,不仅破坏了理论界和文 艺界的正确发展轨道,还迅速蔓延到社会群众中,使得人民群众在极“左”思想 的影响下开始岀现罢工、罢课闹革命的状况。极端化的群众运动,使得社会经济 发展停滞,新中国成立后刚取得一定成果的生产力发展也开始岀现停滞甚至倒退。
20世纪 60年以来,为了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绝对一元的统治地位而开展的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严重伤害了党内党外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也深刻影响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常发展。这不仅不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反而由于强化了思想束缚而抑制了社会活力,甚至有一部分人因受到不应有的思
71 想批判和人身迫害而降低了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事实也证明了,忽视社会现实 和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规律,塑造绝对一元化的意识形态统治权,不仅不能维持 意识形态领域的正常发展,反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消减社会活力,最终导致对 生产力发展的严重影响。
建国以来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构建意识形态主导权方 面所开展的工作可谓是在探索和挫折中前进,由于对意识形态统治权、领导权和 主导权缺乏清晰界定和区分,过度追求刚性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以至于形成了 绝对一元的意识形态统治权。造成这种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 乏国家治理经验,对于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把握不足,加之对苏联国家治理模式 的学习和借鉴,因而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也借鉴了斯大林时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绝对一元统治地位的极端思想和形式。从回顾历史的角度来看,树立刚性化 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并非是完全错误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 性和斗争性,中国共产党要在短时期之内结束国内的混乱局面,进入正常的国家 建设轨道,就必须要迅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凝聚建设国家的社 会力量。要在短期内迅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就必须要迅速地肃 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从党内到党外、从城市到农村 层层推进的意识形态工作策略,其效果无疑是显著的,建国初期国内人民群众团 结一致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建国初期构建意识形态主 导权的实效。但是,正是因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够, 才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已经取得初步稳固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强有力 的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忽略了中国社会现实而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最终使得意识形态工作步入“左”倾的轨道,用绝对一元的意识形态统治权替代 了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双向互动。历史事实也证明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已经取得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能结合社会现实充分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状 况,进而调整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片面追求刚性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不 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民众思想束缚、社会活力消减。对新中国成立 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回顾,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执政党对 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重要性,只有在准确把握的前提下,才能结合时下 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采取精准有效的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充分掌握意识形态领 导权和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之间互为促进的逻辑关系,形成二者互为促进的发展 关系。
72
4.31978——2012:重塑柔性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倾思想所形成的绝对一元的意识形态统治权, 造成了束缚人民思想、消减社会活力的消极后果。文革结束后,1978 年开展的关 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于解除思想束缚,推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塑起到了十 分关键的推动作用。正是有了这一场大讨论,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开始被打破,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始摆脱激进的“左”倾路线而向立足于中国国内发 展的现实状况的实践本位回归。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不仅是全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指导方针,也为 文革后重塑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后重塑柔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主要表现在要消除绝对一 元的意识形态统治权对人民造成的思想束缚,立足社会现实塑造更具柔性化的意 识形态主导权,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凝聚力量。同时,改 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的,文化方面也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重塑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岀以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艺建设为内容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相较于 之前中国共产党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一直是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服务,建 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岀,体现了在改革开放后重塑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把握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的同时,通过建设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将 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发展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明确 了“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重塑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核心目标,也 预见了在打破思想束缚之后,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岀现的多元化倾向。为了应对意 识形态领域可能岀现的混乱,必须要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内容,并在这一中心工 作的指导下重塑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并通过培育“四有”新人来推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路向回归。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实 现共产主义的阶段性和解决国内主要矛盾的现实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的提岀,为国内各个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 重塑明确了理想信念的方向,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供了 思想保障。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内容, 是在充分认识到当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并且着力进行改 变的前提下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实现文化领域的繁荣是满足
73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首要前提,但是文化的繁荣并不意味着任由多样意识形 态无序、无度地随意发展,而是在确保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意识形态领域中多 样意识形态的有序发展,这就需要重塑基于广泛社会认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 导地位,并且通过意识形态主导权引导意识形态领域中多样意识形态以实现有序 发展。
20世纪 80年代末,苏东发生巨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 折,当时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内对于资产阶级 自由化的呼声日益增高,西方和平演变阴谋下的意识形态渗透加剧,意识形态领 域开始岀现波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保证国 内政治局面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四大以后,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领导地位,提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①。加 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江泽民强调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 全部工作中的地位不能变,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能变,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不能变”②。在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基本 方针的指导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 团体齐抓共管的多层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强调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在重塑意识形 态主导权进程中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岀意识形态工作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 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的思想道德”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重塑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进程 中,既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也要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 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既要实现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也要实现理 想信念的一致性,构建在先进性指引下的包含广泛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共产主 义道德,能够最大范围的团结起一切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 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目标的最大历史合力。除了建设共产主义道德,党的 十五大报告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④,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6,140.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6, 74.
③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J].求 是,1997,18,2-23.
④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6, 17-18.
74
意识形态工作从建设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发展。
进入21 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在社 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不断受到重视,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发展也出现了新变化。在新 世纪要继续重塑意识形态主导权,必须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路向回归。胡锦涛 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①。以人 为本,成为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核心要求,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 项重要工作,也必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旨归。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② 并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 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③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对微观层 面的个人思想引领,正是体现了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是开展各项意识形态工作 落脚点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和概括,实现了社会主义对个人理想、精神、道德的 统一,实现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同构,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凝聚社会 发展力量的价值体系,进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文化引领到价值引领的发 展。
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消除了此前“左”倾思想所带来的意 识形态工作极端化的影响,解除了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同时,也抵御了随着改革 开放而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冲击,最终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多 样发展的平衡态势,并实现了意识形态工作对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回归。在不 断探索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在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绝不动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塑。 这一时期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塑,体现了既要发挥意识形态领导权自上而下的
①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4-6.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
75
领导权能又要运用意识形态主导权自下而上的主导权权能的结合。这一时期进行 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是世 界共产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尝试,意识形态工作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 情况和新问题,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的前提和总结经验教训 的基础上,进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力量的凝聚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意 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4.4 本章小结
本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意识形态主导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 并对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按照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期,高度发展 的生产力所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将使人类社会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 社会经济基础的单一性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自然而言的也会发展到单一状态。中 国作为穿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大力发展 生产力以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状态,发展生产力的过程需要意识 形态发挥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积极促进作用,因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 我发展与完善过程也伴随生产力高速发展过程的始终。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主 导权的建构,是不断运用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凝聚社会共识,以 实现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稳定和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对建构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主导权的探索过程中,有过挫折和反思,但更多的是对中国国内意识形态 领域发展规律的把握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总结。通过反思历史教训和总结历史 经验,将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新时代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坚持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动摇、充分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发展规律、合理借鉴优 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等实际工作经验,为新时代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重 要的参考。
76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也在不断地实现理论创新和自我完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兼具阶级 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且从中概括和 提炼出了具有核心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发 展成就。 2012年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随着国内社会变迁、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和网络技术 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在 2013年召开的全国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新时代中 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 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判断,并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 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如何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成为了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
5.1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
5.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 会认同基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 综合国力的日渐提升带来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确立,打破人们固有的将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划等号”的思维定势,将中 国经济发展推上了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有 目共睹。 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失业率稳定在 5%左右的较低水平。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推进,人民意志在国 家治理中的体现使得其政治认同感逐渐加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三 个有利于”是衡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准,其中是否有利于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最终落脚点。只有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提升, 才能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的代表性落到实处,将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感转化
77 为政治认同感。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成就的最终受益者,这不仅是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肯定,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余年的最 大肯定。
从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而言,其产生影响力的最终落脚点是社会中现实的个 人,人民在物质生活上不断得到满足,才能从生活满意感中产生对社会主义制度 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进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 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产生认同,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 成就,即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最大历史机遇。
首先,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稳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岀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打破了此前中国近十年几近于 封锁的状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发展经济,成为了这一时期党的工作中心。 党的十四大提岀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经济体制与社会制度之间 的壁垒,破解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这既是对我 国改革开放十余年经济工作的总结,也明确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社会活力,大幅提升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按照马克思、 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判断,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 达阶段的必然走向,那么,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要实现生产力 的高度发展,才能使生产力水平达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论及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高度 发达水平,而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稳固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稳固,必然使得作为其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加 稳定。党的十九大提岀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①,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 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新举措,会推动中国的经济水平在新时代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使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更加稳固。
其次,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 取得的成就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政治认同感。社会认同是意识形态主导权形成 的基础,同时也是政党执政稳定性的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与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同步的,即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 度越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赖感越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人民群
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78
众的影响力就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当家做 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 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①,通过建设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协商进等措施, 让人民的意志真正在政治领域得到体现,在提升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参与感的过 程中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从而 稳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立,以法 律条文的形式,将内化于其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变为法律规范。法律作为意 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其承载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保障,并且用全社会遵守的法律条 文形式来实现对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不仅 是要形成科学立法的法治国家,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政府,还要在每一个公民 的头脑中形成法治观念,实现全民守法的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构建, 形成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制度约束;法治社会的构建,形成增强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道德约束;内外同时推进,能有效稳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主导地位。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 度提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脱离“三座大山”而实现了政治独 立,但是,由于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生产力处于极不发达水平,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能否改善和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 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问题,也是维护其执政地位稳定的关键环节。人民 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 幸福感日益增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信,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更加满意, 都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1956 年,社会主义改 造完成之初,中共八大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于 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大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岀版社,1956,82.
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58.
79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 矛盾”①。回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出社会矛盾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水 平提高而逐渐变化的。人民的生活需求从对物质文化的满足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社会生产从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到基本满足再到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是建立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而在人民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 下社会生产也能达到基本满足,这就足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显著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多个方 面的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有赖于经济水平的发展,有赖于政治 民主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归根结底,有赖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的成就。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个人幸福感的不断加强,当个人将自身幸福感与社会主义制度划上“等 号”,就意味着个人会为了维持和增强幸福感而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忠实追求者 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拥护者,那么自然也就成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 认同者。
第四、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充分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自 16 世纪工业革命起,世界各国相继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 的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各国从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 式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使得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飞速发展。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 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② 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 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各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又纷纷走上了环境治理之路。封建时代的中 国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动地开始发展工业。新 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向工业化国家发展,这期间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 的破坏,为了避免环境继续恶化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 就开始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一环,也是经济发展、政 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环境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资 源缺乏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加之在我国发展经济初期所采取的粗放型的生产 方式,直接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等等。对 环境的破坏直接导致了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化,食品污染、雾霾、沙尘暴等情况的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158.
80 出现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生,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的巨大考验,而中国共产党只有经受住了一 轮又一轮的考验,才能确保自身执政地位的稳固,作为政治领域逻辑延伸的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加强。党的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 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 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的高度重视。经过五年的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环境保护法律法 规的推行、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增加、人民群众社会观念变革等方式,我国的生态 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这五年的成果时明确指 出,“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环境保护的 状况明显改变”①。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生态 环境问题方面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在生存环境上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通 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强化社会稳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得到实现,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得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不断得到验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不断得到认可,为人民群众树立制度自信、道路 自信和理论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人民群众对制度、道路、理论自信的树 立,即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坚实的社会认同基础也为新时代增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5.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不断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鸦片 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文化是绵延千年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宗法文化,在近 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夹杂着优秀传统与封建糟粕的传统文化已经在每一个中国 人的思想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的涌入和中国逐渐 被半殖民地化,中国文化演变成了夹杂着各种西方文化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 并且呈现出东西文化不断撞击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被打 破了,另一方面,伴随着国家和民族所遭受侵略性危机的西方文化涌入,由此造 成的中国社会文化的断层与混乱,使得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开始出现缺失。新中 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对残留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进行肃清的基础上
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81
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构筑中国人民新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文化 取得了蓬勃发展之势,但是也因为文革时期“左”倾思想的影响,使文化领域的 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改革开放后文化领域的发展又重新起步,从20世纪 80年代初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展现出了我国在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保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道路 上的探索和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了当 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筑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马斯洛需要层次 理论认为,个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高级需要,简单说来,可 以将低级需要概括为个人对于物质保障的需要,高级需要则是在精神方面的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的长足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因此, 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如何进行文化建设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 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课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容易在对 经济利益的追逐中迷失自我而成为“金钱的奴隶”,因此,构筑当代中国人民的 精神家园,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实现社会力 量的凝聚,要求形成适应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体系的形成,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取得一定成就,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保障 的前提下,为满足和实现当代中国人民在精神文化上的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新时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于中国而言,近代百余年不仅是民族屈辱的时代,也是文化领域极为混乱的时代, 封建宗法文化、西方文化、殖民地文化等多种异质文化交织在一起,虽然促进了 新文化的产生,但是庞杂的近代文化又不足以形成文化体系,文化上的断层间接 造成了信仰上的缺失,虽然为民族求独立、为国家求富强是近代中国人民在个人 信仰上的旨归,但是在如何实现独立富强的道路选择上,不同的文化之间又存在 巨大的分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对文化建设高度重 视,不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来推动国内文化领域的繁荣。“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文化方针,这一方针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 期的贯彻,促进了国内文化领域的繁荣。延安时期一系列体现反帝反封建内容的 文艺作品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以建设新中国为核心内容的文艺作品,构成了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并为以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 年代中到70 年代末,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指导下,政治斗争被引入
82
了文化界,国内文化领域的发展出现了文化形式和内容单一化发展的局面。但是, 文化界发展的单一化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发展的渴求和多样化需求,反 而直接造成了思想上的禁锢,从而消解了社会活力。改革开放后,党对文化发展 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内在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领域的蓬勃发展,这不仅满足 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是在当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的现实中构筑起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范畴,作为政治范畴的意识形 态强调的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而作为社会范畴的文化则更加重视社会范围内的 养成,但总体来说,意识形态和文化都是体现个人思想层面的意识形式,因而也 是互相交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同源性、 同向性的文化,其发展过程除了自身的不断创新,还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外 来文化,以实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不仅为坚持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感奠定 了基础,也为个人层面的文化自豪感提供了支撑。中国共产党对不断满足人民群 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文化领域繁荣发展局面所带来的文化 自信,其中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强烈认同感,从强烈的文 化认同到坚定的文化自信,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人价值观的主导力, 因而当代中国人民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与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增强过程是具有 同步性的,由此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为新时代增强意 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机遇。
5.1.3 网络信息技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提高了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作用的实效性。 20 世纪90 年代, 美国首先开始了互联网的运用,随后接入互联网的国家越来越多,个人对于互联 网的运用也日益广泛。进入21 世纪,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大 多数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作为意识形态的新场域,网络的飞 速发展给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新的机遇,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优势,可以无 限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最 终实现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目的。
首先,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加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速度。意识形态对 个人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传播的方式和速度则决定 了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力的范围,传输的速度越快,传播的范围越大,那么意识形 态能够产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是采取个人一对一或一 对多的宣传,如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报道等,线下传
83
播最主要的短板就在于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使得信息传输的时效性较低,传播范 围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网络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局限,多对多 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得各种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超越时空限制的交互式信息传 播,将信息的传播面无限扩大。作为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网络实现了多种信息 的快速交互传递,使得意识形态不仅能够更加快速的传播,同时传播的受众范围 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在中国发送的信息可以即时地到达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即 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也扩大了信息传输的范围。此外,网络的交互性还打 破了传统意识形态传播自上而下的模式,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是宣传部门作 为发布者,社会民众作为受众的单向传递,受众的反馈信息在向发布者传递时往 往需要层层反映,而在层层反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的滞后和遗漏而使得信 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网络信息的交互传播,可以使社会民众的意见、观点 迅速直接地反馈到发布者,大大提升了宣传部门对社会民众思想发展的掌握程度, 从而及时对社会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回应,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思想工作 的时效性。
其次,网络空间的超容量性为执政党掌握社会民众思想动态提供了基础信息。 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具有超容量性是网络相较于其他媒体的优势。由于突破了 时空的限制,一个网络终端可以发送和接收到跨越国家、种族、社会阶层的信息, 并且可以大幅度地跨越时间查询历史信息,这就使得每个人可发送和可获得的信 息量得到了无限的扩大。网络的超容量新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数据的“爆 炸式”增长, 2012 年之后,大数据作为对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描述越来越多地运用 于各个领域,《纽约时报》在 2012 年的一篇专栏中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决策将 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 反映社会民众思想状态的最大场域,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可以从网络的海量信息中 提取出社会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程度、人民群众对于国家 治理的看法和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等信息。通过对大数据收集到的 信息进行筛选,基于数据分析而对当前社会民众的思想状态进行研判,立足于当 前社会民众的实际思想状态找准工作执政党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 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以达到巩固其主导地 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的效果。虽然网络呈现出的信息具有相对的匿名性,但也正是 由于网民在发表意见时的匿名性,更能从中捕获到个人的隐性思想状态,从而有 利于把握社会民众在隐性层面的思想状态。将社会民众思想的显性表达和隐性表 达相结合,把握社会民众思想状况的全貌,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到社会民众 关心的问题中去,才能真正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基础。
84
第三、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随着网络技 术的发展,网络传输的信息从最初的文字、图片到现在的即时通讯、网络视频等, 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信息形式越来越多样。根据2021年 8月发布的《第48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0.1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10.07 亿、采用即时通讯 的网民数量达到9.83亿、收看网络新闻和网络视频的网民数量分别是7.60亿和9.44 亿。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容量进一步扩大,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和 智能化的网络正在形成,通过网络传输信息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化。信息传输的多 样化,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立体化的宣传覆盖, 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活化。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简单而重要的信息,通过 音频和视频传递详实而细致的信息,通过在线互动拉近国家机关和社会群众的距 离等等。因为有了多样的传递方式,可以使得社会民众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信 息接收方式,充分渗透到每一个社会民众的生活之中,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的 互补,彻底扭转网络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信息传递不完整的问题,实现碎片化信 息的再组合。
第四、网络的开放性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网络是 一个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开放空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 无论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是以什么社会角色存在,在网络社会中都是作为平等的一 个信息节点来进行交流。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共存于网络 社会这一虚拟的巨大空间之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突破地域限制来扩大自 身的影响力,“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 图”①,因为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异质意识形态也会通过网络进行形式多样的传播, 这虽然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能在多 样意识形态的交锋中愈加证明自身的优越性,在对异质意识形态充分把握的基础 上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在辩证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充实内容以实现自我发 展。 20 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强势意识形态伴随资本力量或军事力量 向全世界进行输出的时代,进入了网络时代的 21世纪,网络将成为和平与发展时 代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大阵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要抵御异质意识形态,尤其 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入,更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在自身不断 发展的基础上成为意识形态的输出方,将“挑战——应对”的被动模式逐步替换 为“主动出击”的模式,才能在多样意识形态的交锋中掌握主动权。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30.
85
5.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
5.2.1新的社会问题对社会认同基础造成一定范围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上 所取得成就全面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意识形态 主导权的增强奠定了社会认同的坚实基础。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开始不断出现,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期之后,在生产力 未能达到高度发达水平的情况下,现有社会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 求,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利益分配的变化而流动的。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即意味着有部分社会群体 的利益诉求未能得到满足,而这类群体会因为利益未能得到满足而对执政党执政 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的存在将会直接消解个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 同,进而弱化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基础。总的来说,伴随社会经济政治而 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基 础造成一定的冲击。
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异质文化对公民个人的价值观造成冲击。改革开 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必然会卷入经济全球化的 历史趋势中。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和配置,提高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雄厚资本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凭借资金优势, 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资本和技术输出以换取人力和资源。跨国公司在对发展 中国家进行资本、技术输出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也裹挟其中,被 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论”,其实质是 要用西方国家的价值理论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和世界 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伴随日益增多的文化交流,异质意识形态的输入,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力紧 密相连,是国家权力的辩护工具,也是国家权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逻辑延伸”①,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西方国家试图实行的“和平演变” 的主要对象。裹挟了政治颠覆目的的异质意识形态输入,不仅冲击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主导地位,更是对我国国家政权的稳定性带来了冲击。此外,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 而来的理想信念淡化,“金钱至上论”兴起,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①任志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岀版社.2015, 88
86 带来了挑战。“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①,市场经济 发展所带来的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会使得个人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被淡化,使社会民众对于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而造成对 力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降低。此外,我国现在正处于 经济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会带来部分群体的既有利益受损,因利益受损而形成 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会造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个人意识开始觉醒,但 是大部分公民的个人意识又尚未发展到理性化的成熟阶段。辛亥革命前,中国具 有两千余年封建集权的人治传统,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缺乏“民主” 的政治传统的,随着封建帝制被打破,西方的“民主”思想才作为“舶来品”进 入中国。西方政治学中的“民主”代表了权力分立、相互制约,因此,在缺乏民 主传统的中国,部分人对于“民主”观念的理解就停留在了西方的“民主”观念 的认知上。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观念停留于西方“分权式民主” 的部分民众,会忽略了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没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不是民主, 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产生质疑。从不同性质社会的民主制度来看,西方 式的民主体现的核心是“权力制约”,而中国式的民主体现的核心是“人民当家 做主”,制度的核心内容不同,其实现形式必然不相同,简单地将西方式的“民 主”定义为真正的民主而忽略了问题的核心,必然会造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误读。此外,随着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的个人意识开始觉醒,但 是仅仅停留在觉醒,而未能达到理性认识的成熟阶段。缺乏理性认知的公民个人 意识就会造成公民只关注个人权益,而忽略了个人利益与社会权益之间的调和与 平衡,当个人权益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岀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共产主义的本 质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 上。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要首先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 会全面发展,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个人权益和社会利 益不能平衡时,就需要个人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而不能仅仅以个人权益作为唯 一判断标准。第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完 善的地方,如立法存在的滞后性、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岀现的权力寻租等问题,利 益受到损害的公民个人也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产生质疑。以上种种存 在的问题,都会降低公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任感乃至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 进而影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从而弱化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第三,社会阶层分化催生了多元利益诉求,因“利”而生的社会矛盾逐渐增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90.
87 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衍生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触发了当代中国社会岀现阶层分化, 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挑战。改革开 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岀现了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 大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各种非公有 制经济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 展,但同时也催生了多元社会阶层的形成。大体而言,国内目前的社会阶层基本 是由其职业和经济收入所决定,同属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职业或收入水平大体相 同的人群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成为同一阶层。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不同社会 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岀现了多元化的态势,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就 是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并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经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巩固 其主导地位,就要充分体现突同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 所催生岀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此外,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由于其经济诉求 所产生岀的各种社会思潮,对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 主导力也提岀了新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个人意识的觉醒,公民对于社 会公平正义也提岀了更高的要求。公平分为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正义分为程序 正义和实质正义。公民个人对于公平正义的要求和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维护之间, 可能会岀现一定的差异,这是源于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视角不同。公民基于个人 视角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社会基于群体的视角对公平正义的维护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强势群体期望能绝对公平,弱势群体会期望能相对公 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需要在履行社会分配职能时寻求不同群体利益诉 求之间的一个相对公平的分配点。社会对公平正义的维护是由政府通过履行社会 公共职能方式进行的,当个人对于公平正义的期望未能得到满足时,会对政府产 生不信任感,进而消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个人的影响力。
5.2.2新的意识形态斗争对主导意识形态一定程度的消解
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主要是指各种社会思潮对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冲击。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代表一定阶级、阶 层等利益集团诉求的思想体系。作为社会生活“晴雨表”的社会思潮,以思想潮 流的形式对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产生着影响,由于其所代表利益 群体的差异,往往意识形态领域内会岀现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争夺意识形态 领域的话语权,共同对主导意识形态产生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 各国的经济来往不断深入,西方社会思潮也涌入我国,由于其中某些观点契合了 我国在改革进程中一些阶层或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西方社会思潮也逐渐转化为
88
本土化的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 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你方唱罢我登场”,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2012 年,中 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国家的发展,展现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思 想动态的社会思潮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过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 可以更加明确意识形态领域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力量”,明确意识形 态主导权发挥权能的对象和着力点。《人民论坛》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进行了十 年的追踪调研,根据十年的数据,可以看岀,新自由主义的等前期在意识形态领 域长期活跃并对社会民众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部分社会思潮,近几年已成消退之势, 而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则成逐年上升之势。因此,本文将近年来影响力日 渐提升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潮以及境外宗教渗透 认定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并进行研究。
5.2.2.1 民粹主义的影响力日渐扩大
学界一般将民粹主义的起源认定为 19世纪的俄国民粹派和美国的“人民党” 运动。以土地与自由社为代表的俄国民粹派,在反对沙皇统治和俄国农奴制的过 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美国的民粹主义组织人民党,则是在南北战争期 间掀起了以争取农民等社会中下阶层政治权利和利益的运动。民粹主义的思想体 现了社会中下阶层对于精英阶层的反对和批判情绪,具有一定的煽动性,但同时 又由于民粹主义所带有非理性和极端性的特点,其传播虽然极易引起社会不稳定, 但是并不能够形成有组织的政治力量。笔者认为,民粹主义虽然不是起源于中国, 但是在古代中国,实际上存在着类似于民粹主义的社会情绪的。纵观中国封建社 会存续两千余年的历史,可以发现社会中对于精英阶层的反对情绪是与人民的物 质生活水平呈反比的,当国家岀现战乱、自然灾害等严重危害社会中下利益的情 况时,类民粹主义情绪就会岀现高涨,如中国古代直接针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农民 起义,而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的时候,此种情绪就会岀现低落。不过,中 国古代岀现的对精英阶层的反对情绪,仅限于对社会物质资料的争夺,并不涉及 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因此只能称之为对精英阶层的仇视情绪和对平均化的社会 期待而不能称之为民粹主义思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了古代社会底层 人士反对精英阶层最深刻的内心表达,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中下阶层对精英阶层的 反对情绪,使得民粹主义的思想在我国部分社会阶层中比较容易产生共鸣而传播。
民粹主义首先由于其所持的和精英阶层的对立立场,在社会中收入较少、地 位较低的中下阶层中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而具有“草根性”的特征;其次, 披上了为所谓草根阶层发声外衣的民粹主义,看似代表了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
89 但是从其整体来看,除了敌视和不满情绪外,民粹主义思想是缺乏必要的理论支 撑的,也即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形,都是在不加分析的将事情的原因归结为其 所处的社会地位,因而具有“非理性”特征;第三,受民粹主义思想影响的人群 大多属于社会中的中下阶层,由于文化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在面对其 所认为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时,往往容易缺乏理性的思考,动辄极端化地将问 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于精英统治,且常常岀现极端行为,因而具有“极端性”的特 征。具备了草根性、非理性和极端性的民粹主义思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准确研 判和理性思考,将绝对化的“公平主义”作为衡量国家的政治行为和社会现实问 题的“准绳”,加之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中下阶层对精英阶层的敌视情绪,不 断引发社会上“仇富”、“仇官”、“反智”等现象的岀现,有时甚至会引发极 端的群体性事件。
民粹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影响力,还是和当代中国社会 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分不开的。首先,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 分配不均、社会收入差距加大是民粹主义思想传播最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角度来看,强调发展经 济、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矛盾,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就会 岀现贫富差距扩大等利益分配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基尼系数在2000 年突破0.4,进入收入差距较大等级, 2009 年达到 0.491,为历史最高水平,此后 虽然岀现回落,但基本都保持在 0.46 之上, 2017 年中国基尼系数为 0.467。收入 差距增大,意味着社会大部分财富在分配中流向了少部分人,也即是所谓的精英 阶层。精英阶层凭借其经济优势或政治地位优势,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涉及民 生的社会领域享有高于普通社会阶层的资源,从而引发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 盾,使得民粹主义思想以社会中下阶层“代言人”的身份,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 了一席之地。其次,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对 于地域广阔、人口和民族众多的中国来说,采取间接民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 是间接民主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公民个人的诉求是否能够完全通过选举岀的人民代 表进行传递,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社会底层民众的诉求不能得到使其满意的 解决,就会使部分民众产生社会不公平感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感,由此引发的情绪 也滋生了民粹主义的传播空间。当底层民众的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加上 民粹主义思想将底层民众诉求得不到解决的原因直接指向占有经济或政治地位优 势的精英阶层的催化,有时就会引发激进的社会冲突,直接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此外,中国人口基础大,在生产力不能达到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资源分配不均是
90
客观存在的事实,部分掌握公权力的政府官员,利用权力寻租,获取个人利益, 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廉洁性打了折扣。
民粹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的现实冲击首先就是对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形成社会民众的广 泛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获得社会认同的政治保证, 广泛的社会认同则凭借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凝聚力。由于民粹主义思想 的受众大多是社会中下阶层,此类人群一般文化程度较低、较为缺乏理性的辨别 和思考能力,容易受到思想上的蛊惑,因此,一些敌对势力会在传播民粹主义思 想的同时裹挟颠覆政府统治的政治指向,尤其是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各种经过 “嫁接”和“剪切”等形式伪装的网络信息,伪造、扩大社会精英阶层,尤其是 具有政治优势地位的政府官员的不良行为,引发社会中下阶层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甚至敌对态度,动摇中国政治统治的稳定性,从而对意识形态主导权产生冲击。 民粹主义要求绝对的社会公平,无视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简单地将社会不 公平现象的产生根源归结于精英阶层和精英政治,使得政府公信力降低,进而对 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性和优越性产生了质疑。同时,民粹主义思想披上了社会底 层人士“代言人”的外衣,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自然就会消减主导意识形态 的影响力,从而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次,民粹主义思想体现的 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缺乏核心理论的指导,只有不满情绪的发泄,因此 难以通过理论的批判来实现引导。任何社会问题都可能成为民粹主义者“大做文 章”的引子,进而扩大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而社会问题的发生时间和可能引发 的舆论影响具有不可预计性,这也是民粹主义思潮多年来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中 活跃的主要原因。处于转型发展期的和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社会矛盾还将在很长 时间存在,因此,在中国社会矛盾消除之前,民粹主义还将在中国社会继续存在, 并不断对意识形态主导权产生冲击。
5.2.2.2 民族主义对爱国主义的扭曲
民族主义本应是一种基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强烈情感,民族内各个成员 在这种强烈情绪的引导下自发做岀维护民族利益的行为。因此,在判定作为社会 思潮的民族主义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民族的范围。学界一直存在着对民族定 义的分歧,其分歧点主要在于如何定义“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世界 范围来看,有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同一民族多个国家几种类型,因此, 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的以地域或族群来作为判断标准,而是要根据 民族与国家发展的历史、现实等问题综合考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
91 民族国家,因此,中国的民族问题就不能单独针对任何一个民族来分析,而是要 从作为统一整体的中华民族来进行宏观理解。基于中华民族这一立论基础而形成 的民族主义,可以等同为爱国主义,是处在任何历史阶段的中国都需要大力弘扬 和提倡的;作为社会思潮的民族主义脱离了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谈民族主 义,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仅不利于社会团结,反而会引发国内的民 族矛盾。因此,对民族主义进行界定时,需要区分理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笔者在将民族主义对作为一种冲击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思潮进行分 析时,针对的是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
狭隘民族主义首先表现为民族分裂主义,即主张按照不同民族建立独立国家。 我国国内目前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主要表现为新疆的“东突组织”、以达赖集团 为代表的西藏独立组织、香港地区的“港独”社会力量和台湾地区的历史遗留问 题。民族分裂主义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破坏力量,其中不仅是民 族分裂思想的散布,更有极端化的群体性事件和恐怖组织行为。从中国的历史发 展来看,以上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范围,新疆和西藏问题主要涉及宗教分裂 势力,香港和台湾地区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而造成,但是都不能成为分裂作为一个 整体的中华民族的理由;从当代中国的政治环境来看,民族分裂主义主要是由于 境外势力出于对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目的,假借民族 独立的旗号而推动的政治行为,因此,不能单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进行界定, 必须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对从事民族分裂的组织和个人加以坚决的遏制和严厉 的打击。
狭隘民族主义另一种表现则是“汉族中心论”,即只认为汉族才是中华民族 的“正统”,对其他少数民族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汉 族作为“天道正统”的优越感,“华夷之辩”中就体现出以华夏为中心,将其余 民族都被视为低劣民族的华夏中心论立场。华夏中心论的形成,首先源于古代时 中国的地理环境,古代中国的地域主要是汉族聚居地的中原地区,处于天朝朝贡 体系中心地位,周边国家是以附属国的形式依附于天朝上国存在。古代中华经济、 政治、文化相较于周边附属国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天朝朝贡体系中, 中国是处于绝对有优越感的中心,当时民族主义即是以华夏族利益为旨归的。当 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地域划分的,是以中国境内所有民 族共同构成的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旨归的,片面的将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画等 号,将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古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相混淆,就会忽视了汉族之外 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引发民族间矛盾。从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看,并无真正 意义上的汉族,我国古代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朝、清朝等时期都经历过民族的
92
融合,因此,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最能代表当代中国的民 族状况的,而不能简单地用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观念来解释当代中国的民族特点。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是在偏远山区等自然条件较为恶 劣的地区,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的均衡,国家往往会有一些倾向性的扶持政策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部分“汉族中心论”的狭隘民族主义者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分 配正义是实现国家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的必经之路,而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 持政策视为执政不公平现象,从而引发民族矛盾。
理性民族主义,其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近代中国 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维护民族独立的凝聚力量,正是在民族主义精 神的凝聚之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上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 路。当代中国正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主义也是凝聚海内外华人为实现 这一历史使命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是应该大力弘扬的。 狭隘民族主义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帜进行国家分裂活动的反 动力量,其广泛传播必定会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狭隘民族主义歪曲了民 族主义的深刻内涵,其中民族分裂主义是显性的思想影响,主要流传于特定地区, 在特定地区之外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批判和反对的,因此影响力有限。“汉族中 心论”是隐性的思想影响,在汉族为主体的地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种影响的 表现程度不明显,但是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是 特别值得警惕的思想力量。无论是显性的影响还是隐性的影响,缺乏了以中华民 族共同体作为民族观的民族主义思想,都是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思想影响,都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主导力量产生冲击。
5.2.2.3 文化保守主义对文化自信的误读
文化保守主义,是20 世纪 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思想潮流,主要体现 为对本民族文化在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回归和行动上的捍卫。20世纪 90年代, 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东剧变宣告了冷战的结束,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社 会主义国家解体、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产生仍未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被视为儒家文化辐射圈的亚洲国家兴起等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催生了一批被 称为“海外新儒家”的港台学者。“海外新儒家”对复兴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 统文化的宣扬以文化交流的形式进入了中国大陆,带动了中国大陆对于传统文化 的追捧,“国学热”等社会现象出现,使得中国大陆产生了一批传播文化保守主 义的“大陆新儒家”。
以蒋庆、康晓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当前中国出现的个
93
人信仰缺失、社会道德失范等问题,根源都在于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思想 不能契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主张通过全面复兴儒学来解决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 用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来实现个人价值观的引领,甚至通过将儒教确立为中国的 国教,并将儒学政治思想全面运用于构建当代中国的政治统治来实现儒学的政治 化和宗教化,即全面实现“尊孔崇儒”的儒学复归。就儒学本身而言,其主张“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所为,本就是一种入世的个人理念,是一种积 极的政治哲学。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仁”,实现“仁”的关键在于“克己 复礼”,即严格按照周朝的等级秩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则融入了法家、阴阳家的观点,其实质在于强调天子统治权的正当性和封建统治 秩序的阶级性。董仲舒对于儒学思想的发展,实际上是契合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 要求,将儒学作为服务于统治的思想。成为封建阶级统治思想核心的儒学后期的 发展中,不断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相互融合、互为促进,将儒学思想与封建等级 制度融为一体,建构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家庭——族群——社会的严密等级体系。 因此,不根据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实际进行辩证分析,盲目地将儒家思想与中国 传统文化想等同而推崇儒家思想,是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狭隘之处。此外, 缺乏开放包容的文化大局观,坚持儒家思想的一元化,盲目排斥优秀外来文化, 不仅不利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反而又将中国文化拖回到了“故步自封”的泥潭。
近代以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华文化一直是作为天朝朝贡体系中心文化, 不仅是具有高势位的强势文化,甚至还在东亚地区形成了儒家文化辐射圈。近代 以来,中华文化随着中国国力的衰落而日渐式微,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将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国力的强盛归结为了西方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纷纷开始在西方文 化中去寻求解决中国民族危机之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民族独立,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日渐增强, 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也随着国力的增强而日渐恢复。民族自尊心的不断增强, 使得社会民众出现了对于构建强势文化的心理诉求,那么,在中国发展历史上代 表了强势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始在社会民众心中复归。构建当 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发展的内心期待,也是当代中国在世界 文化交往中体现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悠久的 历史和文明、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因此,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对 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而并非文化保守主义者们所宣扬的单一的儒家思想。
文化保守主义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冲击主要在于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主导作用。文化保守主义用单一的儒家思想替代了所有中国传统文化,将文化
94
保守主义对儒学思想的政治复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相混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创造人民群众最大的历史合力。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为所有中华民族成员所认同 的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作品、社会道德价值、历史文化遗迹等,如中国诗词、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国传统价值观等等,是在对构筑于封建社会之上的中华文 明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精华的继承。中华文明中有关社会等级秩序、封 建宗法制度等,是立足于封建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封建意识形态,在农耕社会落后 的生产力条件下,构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严格等级制度,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 定,但是在当代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已经产生了立足于更高水平生产关系 之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理应被社会所淘汰。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文化保守主义所持的“天道论”, 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背道而驰的。在面对当前中国社会中存 在的各种问题,文化保守主义沉浸于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延续性之中,没有从当代 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转而向历史“圣贤”寻求解决之道,无异于逃避现实矛盾 来“空谈”中国发展之路。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为自己披上了“复兴中华文明” 的外衣,这对于社会民众而言,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如果不能将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和文化保守主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明确的区分,那么对于内心有着对实现民族 复兴强烈渴求的中国人民而言,思想将会逐渐受到文化保守主义的侵蚀而逐渐走 向极端化,进而威胁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5.2.2.4 消费主义对理想信念的消解
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个人将无节制的消费作为人生目的,并将追求消费作为人 生的价值标准。消费主义诞生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其产生是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 主义国家为解决生产过剩问题,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而对消费进行过度鼓吹和大 力鼓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 而事实也证明,在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未能 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20 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大 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此次危机造成的大萧条给 了资本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这个时期产生的凯恩斯主义,缓解了经济危机给资 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损失,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凯恩斯将经济危机发 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和投资不足所造成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为了刺激消费,资 本主义国家开始大力鼓吹消费主义,鼓励透支消费、提前消费等行为,造成了消
95
费主义思想的盛行。其次,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能满足个 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在多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对生活 品质的更高追求。以消费为导向的生产,使得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得到满足,进 而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物质追求。消费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刺 激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能带动社会消耗掉过剩的产能,但是从长远来看,消 费主义的盛行却是弊大于利的。
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国内大力刺激消费,还在资本全球流动和文化渗透中, 将消费主义的思想带入到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消费主义进入我国并在很大 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消费主义促进了对我国民众消费欲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 的改变。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有限, 且有限的社会产品均实行分配供给制度,这就使得我国社会一直保持着低欲望的 消费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商品生产的种类和数 量也越来越多,个人在购买商品时不用凭票购买而且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 民众消费的欲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此时进入中国的消费主义思想,不仅 契合了社会民众的日益提升的消费欲望,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消费欲望提升和消 费观念改变,如贷款买房购车,使用信用卡购物等提前消费行为,都是在消费主 义的刺激下产生的。其次,消费主义所鼓吹的“消费越多越快乐”,使人们开始 追求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过度消费等非理性行为。人们物质欲望的日渐膨胀,将 消费带入了人与人之间的进行攀比的误区,尤其是消费主义所鼓励的“符号性消 费”,将购买名牌变成了部分人群证明自身存在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标志。当前中 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口基 数大,个人收入还未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一旦人们将是否高额消费作为了 价值评价的标准,将会导致如借贷消费、极度超前消费等不理性消费行为愈演愈 烈。第三,消费主义将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作为了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助推了“金 钱万能”观点的流行,一旦人们将物质财富定位成了人生的唯一追求,这必然会 导致人被物化成为金钱的奴隶,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放弃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 操。当前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发展还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 奋斗,如果大量的人民群众被消费主义带入“金钱万能”的误区,不仅会动摇人 民群众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还会造成因追求消费而产生的资 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第四,伴随着消费主义盛行而产生的享乐主义,导致 社会泛娱乐化。娱乐元素过度泛滥而充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们因过 度追求娱乐而导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娱乐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泛娱乐化将 会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各种恶搞、网红的出现,将
96
会使得部分青年人价值标准产生偏差,为求经济利益而不断扭曲个人价值观。
消费主义对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冲击是隐性且漫长的,隐性冲击的典型表征 就是没有明显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权而进行的政治冲击,消费主义带来的主要冲 击是缓慢地对个人价值观进行渗透,对个人的理想信念产生消解作用。我国正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直至建成共产主义,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 人的不懈努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个人层面的主导就是要实现社会中大多数个 人达致理想信念的一致性、价值理念的认同性和道德观念的自觉性,这样才能形 成最大力的历史合力,实现远大的理想。消费主义的核心主张是追求物质享受, 其中还涵盖了追求经济利益、追求享乐等观点,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 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产生消解作用。尤其是对于作为祖 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等年轻一代,一旦将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融入了自身的 价值观,就会被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一生。因此,看似不涉及政治问题的消费主义 思潮,实则是腐蚀个人思想的“慢性毒药”,如不加以理性的引导,必然会对意 识形态主导权形成冲击。
5.2.2.5 境外宗教渗透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 实现”①,其产生是源于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人类出于对自然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敬 畏心理所导致的对自然之外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宗教的存在具有一定的阶 段性,“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消失”② 当也即是 说,当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时,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才 会消失。当前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宗教作为个人信仰的存在具 有合理性也具有长期性。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 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虽然作为我国基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无神论观点, 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传统、社会风俗和宪法对于公民信仰自由的规定,因此,我 国现在仍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宗教信仰公民存在。宗教作为一种跨地域存在的文化 现象,在不同的国家的宗教团体之间存在交流本来是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 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却存在着为数不少以文化交流为名却裹挟政治颠覆 目的的宗教渗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宗教渗透 不同于正常的宗教交流,而是以分化中国的政治颠覆为目的,利用宗教名义从事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3.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2.
97 的违法活动和宣传,有学者将宗教渗透的基本特征归结为“政治恶意性、文化侵 略性、活动国际性、组织秘密性、活动多样性和破坏严重性”①。随着全球“宗教 热”的兴起,宗教渗透在我国的情形也日益严重。
当前中国存在的宗教渗透主要是以“西化”、“分化”中国为目的的基督教 渗透,其渗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多种形式在进行传教布道的进行思想 渗透,另一种是现将中国民众发展成为基督教教徒后,再通过宗教活动进行思想 渗透。为了掩盖其宗教渗透的政治目的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进行宗教渗 透时也采用了多种形式,如以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名义向高校渗透,通过资助 学生活动、设立学生奖学金、举办学术讲座等形式,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宗教渗 透;以社会救助的形式向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宗教渗透,通过发放社会福利,救济 困难群众等方式,在救助的过程中宣扬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以工作交流的形式向在外企工作的中国公民进行宗教渗透,通过同事间的工 作交流等宣扬基督教教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以对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宗教渗 透的方式,即达到了西化我国部分年轻一代的目的,也将部分留学归国的学生发 展成为基督教的传播者等等。宗教渗透的形式日益隐秘化、多样化,对我国意识 形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宗教渗透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冲击主要是来自于其政治颠覆性。马克思在进 行宗教批判的过程中明确指出,宗教是人将自己的理念加诸在神的身份之上的, 也即是说,任何信仰宗教者对于宗教的传播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从西方基督教的 产生和传播过程,就能看出宗教和政治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从对封建王权的维 护到资产阶级兴起后进行的宗教改革,转而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当今世界 范围内流传的基督教教义,基本都是经历过宗教改革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之上的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契合资产阶级利益取向的,对此,马克思•韦伯曾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度相关性进行了 详细的论述。因此,基督教在传教过程中宣扬的教义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维护,这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悖的,一旦社会民众接受了基督教的 教义,就有可能采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对我国社会制度进行评价,对中国共产 党执政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社会的本源,是坚持唯 物主义观点的,但是宗教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将自然界之外的神秘力量作为 自己的信仰。因此,任何宗教的存在都是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相悖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我国存在的 历史已久,基督教和天主教自近代进入我国以来,也获得了大量的信众,因此短
①王永贵.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5, 427.
98
时期内不可能禁绝中国国内的宗教信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加 之宗教渗透形式的隐秘性,这不仅是对我国宗教管理制度的考验,也是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思想阵地和主导地位的挑战。第三,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假借宗教 信仰自由的名义,对我国政治问题横加干涉,如将新疆、西藏地区的民族分裂问 题歪曲为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将铲除法轮功邪教组织说成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等, 试图通过在中国国内的宗教渗透和国际上的政治压力诋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将 作为文化现象的宗教问题歪曲为政治问题,也对我国的政治稳定性也造成了一定 的冲击。
5.2.3新的意识形态场域带来意识形态主导权一定程度的弱化
网络社会的形成,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可谓是一把“双 刃剑”。一方面,借助网络传播快速化、多样化等优势,可以构建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发挥影响力的立体化宣传网络,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社会的形成,各种 异质意识形态也在借助网络的不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起挑战。认清网络社会 复杂化对意识形态主导权所带来的挑战,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主导力,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现实考验。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量异质意识形态流入,多样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 交锋,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网络中进 行信息传播的准入门槛低且自由度高,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信息发布,这 就使得网络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也可以成为异质意识形态、 劣质信息和政治颠覆言论的传播媒介。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虽然与现实空间有所 不同,但大多数时候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思想状态在虚拟空间的折射,网民们可 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随意翻阅别人的观点,各种信息在网络空间并存、 各种思想在网络上交锋,使得网络社会成为了各种思想、意见的聚集地。网络作 为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价值中立的信息互动平台,网络上所呈现的各种信息都是 来自于现实中的人,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态领域中多样意识形态并存的局面转 移到虚拟空间之中,就出现了各种意识形态为争取网络思想阵地,在网络上不断 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如创办网站、建立自媒体公众号、制作 隐含意识形态信息的视频进行传播等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立体化网络传 播体系的同时,各种异质意识形态也在积极地争夺思想阵地,因此,网络意识形 态领域中就出现了主导意识形态与非主导意识形态并存、非主导意识形态冲击主 导意识形态地位、非主导意识形态之间互相激荡的状况。各种非主导意识形态的
99
“自我包装”,如将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相混淆、将树立文化自信 扭曲为极端文化保守主义、将裹挟政治颠覆目的的宗教渗透美化为信仰自由等等, 使得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更加多样并立、良莠不齐。此外,除了各种意识形态的共 存,还有大量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低俗信息、过时信息、诈骗信息等劣质信 息存在于网络中,劣质信息的存在无形中加大了网络承载的信息总量,这也在一 定程度上形成了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效果。网络的开放性还使得境外 各种政治颠覆性的信息可以很轻易地进入到国内,这部分信息一般是由利益集团 进行的有组织的传播,其中既有直接的反对政府的反动信息,也有暗含政治颠覆 信息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等。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对个人思想产生渗透作用,尤 其是当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时,各种利益集团通过意见领袖、水军等形式对社会民 众产生了“带节奏”的思想效应,严重影响了网络舆论生态,消解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效果。
其次,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加大了宣传部门的监管难度。网络作为突破时空限 制的信息载体,承载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虽然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可以从中更 加全面的把握社会民众的思想状态,但是海量的网络信息也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 的监管难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实现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必须要在尽 可能全面而精准地掌握社会民众思想状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网络 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大大高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这就对掌握网络舆论走向 和社会民众思想状态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如果作为意识形态主导权行使主体的中 国共产党不能及时地对网络舆论走向进行引领,那么很可能就会造成其他社会思 潮引领网络舆论走向的局面。一般而言,网络信息的监管采取的是关键字节检索 的形式,通过关键字检索,可以获取到相关内容的所有信息,但是随着网络信息 的体量越来越庞大,其中充斥着虚假信息、过时信息等无用信息,无形中增加了 通过关键字节检索来进行信息收集的工作难度和对社会民众思想状况的把控难 度,一旦对网络信息不能及时把控,将会影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时效性。除了 信息体量巨大而造成的监管困难,网络语言的频繁更迭,也加大了在海量信息中 进行数据分析的难度。网络社会作为一个开放平等的信息传输空间,对于网民们 发布信息并没有固定的用语要求,这就使得各种随意的网络用语的产生,如采用 拼音方式、谐音方式、中英文夹杂方式等等,尤其是某些利益集团在传播和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相悖的信息时,采用了更加隐晦的用语,因此加大了采用关键字节 进行大数据筛查的难度。而且关键字节的检索通常适用于文字形式的网络信息, 如何对于通过图片、视频、即时通讯等进行的网络信息传输进行有效监管,仍然 是对宣传部门的一个巨大考验。此外,对于一些发布反社会的反动信息、诈骗信
100
息等触犯法律信息的行为,信息发布者为了避免追查,往往蓄意采用假IP、境外 IP 等网络地址进行发布,即便是能通过大数据筛查岀违法信息,也往往难以追查 到信息源头和发布者,违法信息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安全,这不仅是对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影响力的消解,更是触犯了我国刑事法律的 犯罪行为。
第三,网络社会的相对隐匿性使得网络成为了各种谣言的聚集地。随着对网 络管理的日益规范,网民们通过网络上网基本都是采用的网络实名制。 2005 年 2 月,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要求境内所有网站主办者在进行网站备案登记时提 供有效的证件号码,掀开了网络实名制的序幕,其后,个人在申办上网终端时必 须提供有效的证件号码、个人在进行网络注册时必须提供有效证件号码或手机号 码等,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实名制的全面覆盖。但是这种实名制一般仅限为技术层 面的网络地址实名制,即可以通过个人发布的网络信息追查到信息源头。从网络 交往的行为来看,大多数网民们在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依然采用的网络名字, 这也造成了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相对匿名性,加上网络交往本就是突破了时空限 制的虚拟空间交往,在网络中发生人际交往的网民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行 为接触的现实个体,这也造成了网络人际交往的相对隐匿性。网络社会的相对隐 匿性会使得网民们在发表意见时变得更加随意,信口开河、发泄情绪、一知半解 的信息会造成对其他网民的误导,为求关注而刻意编造网络谣言的行为屡禁不绝、 不加任何分析和思考就随意转发不明真伪信息的网民层岀不穷,这些不良网络行 为极大地破坏了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正常生态环境,使得网络成为了一个谣言聚 集地。除了网民的随意性行为,还有利益集团利用了网民的随意性心理,通过网 络可以制造谣言并大肆散播,如移花接木的不实图片、张冠李戴的“现场视频”、 刻意编造的“网络爆料”等等,尤其是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之时,通过各种网络 谣言将社会民众的舆论矛头直接导向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平等等问题。虽然通过 网络市民制刻意追查到发布不负责言论的个人网民,但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 一旦追查不及时,当追查到谣言源头之时,网络谣言已经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社会 影响了,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的时效。对于裹挟政治颠覆目的 而刻意编造网络谣言的利益集团,则会在谣言编造之初就采用了境外网站、伪造 证件登记等形式散布网络谣言,在未能形成完善的网络监管和治理体系的情况下, 就更加难于追查。网络社会的相对隐匿性造成了网络成为谣言聚集地的现状,在 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引领的正面舆论对社会民众思想的影响 力,各种负面信息和谣言不仅冲击了政府执政的稳定性,也在不断消解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在社会民众思想中的认同度。
101
第四,网络语言的独特性,提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工作要求。 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决定了其准入没有任何限制,只有具备网络终端和正规办 理的上网手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和接收信息。由于每个人的教育水平、 个人素质、心理状态、文化背景、职业特点等的差异,使得网络社会形成了一种 独特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没有明确的用语规范和固定的使用标准,而且形式非 常多样,如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谐音字词、中英文夹杂、数字等等,一般都 是网民在上网过程中约定俗成,能被大多数网民识别其中含义的符号语言。与传 统的媒体用语所要求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不同,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产生的随 意性和变动的快速性,网络用语产生的随意性决定了其不具备严谨的语言逻辑, 往往就是随意的一个语言符号对某个特定含义进行指代;其变动的快速性决定了 网络语言的更迭非常迅速,新的网络语言一产生马上就能替代原有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还具有网络社会中的高普及性,尤其是在年轻网民中的使用频率更高, 而且年轻网民往往是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和普及者,在一些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 了通过网络语言来加强相互之间认同感的现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完整而 严密的理论体系,其在网络中的传播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形式, 以大众化的形态融入社会民众的生活之中,如各种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宣 传视频等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宣传中也要维持其严谨性 和严肃性,不能随意采用网络语言,但是,不采用网络语言,势必会对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的大众化和生活化造成影响,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 形态出现,不能融入社会民众的生活之中,引起人民群众的思想共鸣。因此,如 果通过构建网络话语权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的主导地 位,既能全面融入社会民众的思想之中产生主导作用,有能保持自身的严谨性不 被随意产生的网络用语带来误读,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发挥作用 的巨大考验。
5.3 本章小结
本章对意识形态主导权在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为意识形态主导 权奠定了社会认同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行使意识形态主导 权带来了更高效率。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在消解 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基础,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使得社会中主义意识形 态的主导地位仍然在不断地遭受冲击,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行 使意识形态主导权也带来了新的考验。各种机遇的存在固然有利于稳固社会主义
102
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持续发挥主导力作用,但是挑战的存在也决定了在意识形 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必要性。“挑战——应对” 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固然可以实现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和稳定,但是通过不 断增强意识形主导权的“主动岀击”模式,却更能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开展 意识形态工作中掌握主动性,最终实现“两个巩固”的工作目标。
103
第六章 新时代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发展
6.1明确定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6.1.1“极端重要性”传承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
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其内容 所体现的是其赖以产生经济基础的生产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维护的是其所代表 阶级的阶级利益;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来看,意识形态因其所具有的 巨大反作用而对国家的政权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安危等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也因此对于意识形态工作有着高度的重视。 欧洲的启蒙运动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所发挥的观念先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 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对社会民众思想的推动而起到 了革命的动员作用。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也出现了意识形态领域混乱,甚至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使得社会民众的共产主义信念被动摇甚至摧毁、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被严重质疑,以至于社会民众成为了“顺理成章”进行“政治 变革”的推动力量。从不同阶级对于政权争夺的角度来看,想要夺取统治权的阶 级,都在不断地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从舆论上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来获 取社会民众的支持;从维护阶级统治的角度而言,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地位稳定,抵御来自于思想领域的冲击和颠覆,就必须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牢固占据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提 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思想。毛泽东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 领导的第一位”①,在近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因自身的 科学性而不断实现理论先导,推动了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改革 开放以来,在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邓小平曾向全党 推介陈云对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论述“经济工作搞得好不好,宣传工作搞得 好不好,对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式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很大”②,坚持“两手抓,两 首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江泽民也曾指出“越是发 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当代 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在不断应对来自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中展开意识形态
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 435.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4, 363.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6, 74.
104 
批判与斗争,以维护自身的阵地,胡锦涛曾指出“意识形态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 们激烈争夺的主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 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 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①。从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到巩固意识形态主 导权,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体现了党对意 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态度。
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 的工作”②,“极端重要性”是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的新定位,这不仅是思想政 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的重要地位的延续,更是对意识形态工作战略性、全局性 和关键性地位的进一步增强,是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和定位的升华。 在“极端重要性”的战略定位之下,更加凸显出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来实 现“两个巩固”的时代意义。
6.1.2“极端重要性”凸显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
习近平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 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 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 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③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曾是最 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重大问题,才导致了社会 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丧失和对苏共执政合法性的质疑,使得西方国家和平演 变阴谋的渗透“畅通无阻”,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大 挫折的教训,也为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敲响了警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宝贵工作经验,也是在深入研究同为社会主义大国 的苏联解体原因之时得到的前车之鉴,是将历史经验运用于客观现实所得出的结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向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中,对于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 的定位,是要在各项工作“生命线”的定位上进一步加强了重要性的程度,更加 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战略定位。一方面来说,“极 端重要性”确认了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巩固社会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2006, 318.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53.
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2014,113.
105 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供了物质保证,通过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构筑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最强大的 力量,也为经济水平平稳高速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保证力量;从另一方面而言, 极端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岀了新时代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因为斗争的复 杂性而必须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到一个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内社会矛盾和 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国外异质意 识形态不断冲击意识形态安全,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强调意 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引领力构筑思想层面的坚 固“防线”,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强而有力的思想保证。
马克思认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 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 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人的 根本就是人本身”①。意识形态的作用本质是将思想上的引领外化为社会成员行动 上的逻辑,通过社会成员的行为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于统治阶级而言,意识形 态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通过证明现有经济基础的科学性、利 益分配方式的正当性、阶级统治的正当性、社会关系的和谐性等对社会民众思想 观念的产生影响,通过得到社会民众在观念上的认同而实现社会力量的凝聚,进 而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固;于非统治阶级而言,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成为反对统治 阶级的思想理论武器,用“思想武器”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为推翻阶级统治蓄 力。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能 够切实的保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平稳发展,这也是意识形态工 作“极端重要性”的指向所在,一旦意识形态领域岀现漏洞甚至安全危机,不仅 不能凝聚各方力量保证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对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基本 安全带来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岀经济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 利益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因而意识形态领域也就形成了多样意识形 态共存并且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张力。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 入,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由经济利益的冲突而引发的意识形 态冲突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充分发挥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 和协调作用,以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内最大范围的发展同向性,进而发挥意识形态 作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维护执政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凸显了新时代意识形态 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战略地位。从国际交往来看,当代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11.
106 之大变局中,如何在世界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应对来自于异质意识 形态的挑战,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阴谋,在切实维护国家意 识形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往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讲 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挑战-应对”的被动模式逐渐转化为积极 传播的“主动岀击”模式,也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战略意义。
6.1.3“极端重要性”定位新时代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岀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这是在“牢牢掌握意 识形态领导权”基础上所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双向权力运行机制。从权力的获得 机制来看,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凭借其统治地位而当然获得的 领导和决定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发展方向的应然性权力,其权力的运行方式是自上 而下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获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但是其权力构成中还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是具有实然性的权力。一般而言, 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革 命时期,就会岀现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阶级丧失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情形,即统 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被社会民众所认同,此时统治阶级的执政合法性受到社会民 众的质疑而使得推翻统治阶级力量得到凝聚,就会造成统治阶级的政治危机。“一 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 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①。因 此,要维持政权的稳固,除了经济上的发展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是要 “坚守”思想防线的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要确保党对意识形态领域 发展方向的领导,确保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导向不能偏、党 的意识形态阵地不能丢;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基于广泛社会认同而形成的引导作用,构筑坚实的社会认同基础。在自上而下 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自下而上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所形成的双向权力运行机制的共 同作用之下,不断深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
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岀,解放初期强而有力的意 识形态工作所构建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偏重于刚性的意识形态管理,从实际效果来 看,也达到了牢固构筑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 理想的效果,形成了牢固的共同思想以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 20世纪60年代,在 “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建立的绝对一元化的意识形态统治权,通过行政权力的干 预来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绝对一元地位,但是由于忽视了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2016.
107 当时中国国内的社会现实,不仅没有发挥岀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凝聚力效果,反而 因为极大地束缚了社会思想活力。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 凝聚力奠定了基础。集中精神搞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使社会中岀现了唯利益论“一切向钱看”的“声音”, 信仰缺失、信任缺乏、道德失范等问题频频岀现。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本质在于通过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 来实现对人民群众思想的引领,并通过引领效应的发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社会力量的凝聚。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 要性战略思想的认识深化,由自下而上所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夯实行使意识形态 领导权的社会基础,以达到全面提升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作用发挥的效果。在双向 机制的作用下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不仅可以从精神文化层面不断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还能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作用的不断发挥实现国内舆 论生态的重构,用“主旋律”和“正能量”搭建国内舆论环境的基调。
6.2强化目标:坚定“四个自信”,夯实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基 础
自信是个人发自内心的肯定和信心。一般而言,自信的形成虽然有一定的外 部建构效果,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自信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对比较优势的认定而形 成内驱力的体现。从自信与认同之间的关系来看,认同是自信的基础,自信是认 同的深化。个体的认同代表着在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上形成的内心遵从而个体的 自信则代表了不仅有基于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而形成的内心遵从,还有认同基础 上所形成的对于优势认定的坚定信心并且会将此种坚定信心在言行上予以流露, 进而对他人产生影响力。因此,从逻辑关系上来说,自信是认同的必要条件。习 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岀宣传思想工作“重中之 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①。坚定“四个自信”是要通过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成果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于统治阶级而言,意识 形态的功能就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证明统治阶级的执政合法性、维持政权 稳固和凝聚社会力量促进国家发展等。当代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是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①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性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 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3.
108
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同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深化,作为最根本自信的文化 自信,其中更是蕴含了对源于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充分了解、正确认识、完全肯定和坚定自信。坚定“四个自信”所 实现的认同深化,其实质作用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是一致的, 通过“四个自信”的日益坚定,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也将得到 不断增强。
“四个自信”的建立基础在于当代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 理论和文化的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谈“自信” ;同时,牢固树立“四个自 信”,也是在认识不断深入和认同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认同的深入和发 展,由此,在“四个自信”的树立过程中必然也伴随了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认同感的固化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增强。通过牢固树立人民群 众“四个自信”,不仅可以在较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思想层面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还能通过家庭成员、社会交往、典型人物的影响力,不断 地将个人对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坚定自信传播给他人,通过人际 影响的辐射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意识形态主导权发 挥作用的最终落脚点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因此作为主导权行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 不仅要增强全体党员的“四个自信”,更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引领与示范作用,牢 固树立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从而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造就经由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6.2.1“道路自信”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
自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就是千百万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道 路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方向问题,而执政党就是方向的决策者和引路人,“革 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①近代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摆脱内忧外患而实现民族独立,国内岀现过很多的“声 音”和探索,但是事实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通过“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 从此站了起来。
1978年,在充分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做岀了中国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研判,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改革 开放之路。四十余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2018年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 6.6%,总量突破 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中国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 3.
109 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改善,中国人民从此富了起来,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 产党在中国发展道路上选择的正确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岀,“当前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①。社会主要 矛盾的改变,足以说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的社会生产不能满 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如何通过发展之路解决 人民群众在基本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所产生的对美好生活需求成为了 新的历史课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就提岀“三个有利益”标准,三十余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 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 程中道路选择的正确性。
近代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选择上岀现过多种选择,但事实证明只有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如何领导中国革命 的道路选择上也曾因为完全照抄苏联经验而蒙受过重大损失,但是在遭受挫折后 及时进行了调整,最终选择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已经 被事实证明了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在新中国的建设历程中,曾因为“左”倾路线 而面临国家发展停滞,但是在独立探索中走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以中 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事实又一次证明了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发 展的道路选择源于实践,又不断地被实践证明选择的正确性,因此对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既是对国家发展的不断肯定,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 性的不断认同,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 强,这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 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始终坚持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不仅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中国 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对人民富裕、国家发展、世界和平的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 执政优势和取得的执政成效。坚定道路自信,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 的执政认同,不仅能促使个人自觉抵御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质疑和诽谤之言,更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历史合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推动民族复兴大业向前发展。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的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2014,14.
110
6.2.2“理论自信”深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认同的不断深化。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和指引 人民改造世界行动的实践性上,还体现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自我创新性上。 恩格斯曾指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 重复的教条”①,作为一个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发展史就是其基本理论不断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理论创新并不断 将理论创新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从指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的毛泽东思想,到实现中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再到对中国共产 党执政规律新探索和新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解决中国改革开放近三 十年快速发展所积累的问题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历史征程中始终在不断发展与创新。2012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 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岀,系统地回答了在我国主要 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的新时代应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马克思 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不断得到证明与发展,这是 坚定“理论自信”牢固的实践之基,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自信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岀“宣传思想工作 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的共同思想基础”②,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宣传思想工 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③,“举 旗帜”举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旗,“聚民心”聚的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通过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断坚定发自内心的 “理论自信”,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坚定精神信仰,并在“理 论自信”的内驱力之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永续的行动指南。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理论自信是同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实现发展与创新的,是源于实践升华的理论。人民群众坚定对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既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基 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对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之上, 更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基础之上的,因而从实效上来看,坚
①马克思恩格斯问价(第十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 562.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53.
③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性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 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3.
111
定“理论自信”的实质就是在通过深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认同的基础 上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
6.2.3“制度自信”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坚定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源于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中 国历史发展必然选择的认同,源于对“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深 刻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 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批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 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①。当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近代中国被打破以 后,多种西方思想涌入了中国,当时国内的知识分子们为了寻求救国之路,曾提 岀过多种方案来实现民族独立,其中除了马克思主义,还有君主立宪制、三权分 立、无政府主义等主张,不少主张也在一些政治集团的支持之下进行了一定地域 之内的政治实践,但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局也已经证明了经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极 盛时期,这一时期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现存 的论著中以无产阶级如何开展革命和斗争的内容居多,并无太多关于如何建设社 会国家的阐释。苏联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产生的列宁主义指导 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在世界上的共产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国家,大多是参照苏联的革命和建设模式。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放弃了苏联 革命模式,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成功。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再一次立足中国国情深刻阐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新尝试,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20世纪 80年代末,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欧洲社会主义阵线一夜之间被 瓦解,中国虽然也遭受了一些冲击,但最终保持了政治稳定,并且在苏东剧变后 的 21 世纪展现岀强势的发展劲头,用事实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终结论”、“中 国崩溃论”等污蔑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以有力的反击。
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还源于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相 较于其他社会制度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的感知和自觉之上。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 比较优势就在于其所体现岀“人民至上”的高度人民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以根本法的形式对国家的人民性进行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法律岀版社,2004,3.
112
了规定,这也是进行一切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人民利 益的维护,体现在国家经济发展是为了促进人民物质利益的不断满足、国家民主 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文化繁荣是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社会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国家生态体系建设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蔓 延全球,在全球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会主义制度所优越性的比较优势得 到了进一步的彰显,无论是对于病员救治和区域防控,还是对于疫苗研发和国际 援助都体现岀了人民至上的制度优势,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 位,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社会主义制度所体现岀的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得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得到不 断深化,这也必然会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阐释的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认同得到不断加强。
6.2.4“文化自信”,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认同
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源于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认同,即在对于社会主义文化深刻自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理性认同。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 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①,要建立当代中国社会的文 化自觉,需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化构成的复杂性。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马克思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是当代文化的指导力量;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保持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思想中的影 响根深蒂固;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现代国家,在经历了近代屈辱,最终实现民族 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过程中所展现岀的革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 路上强大的精神激励;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在全球化时代面临国际 文化交流中异质文化的冲击和不同文化间的交互影响是不能避免的事实。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中涵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体系,全面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构成的多维性, 因此也是形成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立在 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只有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立足于自觉基 础上的充分认识,才能实现牢固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这不仅体现了
①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岀版社.2009,202.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N].2016-7-2.
113 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文化对于个人意识形成的重要 作用,文化自信之所以根本,是因为文化对于个人思想层面所能产生的直接作用, 并通过思想导向的作用直接对个人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意识形态是对于整个社会 意识形式总和的整体概括,而文化则是意识形态最直观和最贴近人民生活的展现 形式,因此,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最直接的深化, 也是对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起到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 信,就能从文化层面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实现中国文化的本位复 归,起到以中国文化来激励和凝聚中国人民的根本作用,进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 主导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发展传 承五千年的积淀,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内涵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每一个华 夏儿女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个人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重义轻利”的义 利观、“精忠报国”的国家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诚实守信”的人生观 等等,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华历史和文明发展的肯定,也是凝 聚海内外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精神力量,更是抵御封建迷信思想、文化保守主义等 社会思潮对个人思想侵袭的有效屏障。革命文化形成于近代中国谋求民族独立和 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 成的革命精神中蕴含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面对困难时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了 人民了利益的奉献精神等。对于革命文化的自信,是新时代重温党史,从党史中 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成效展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 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新左派等社会思潮的坚固屏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环境中,源于实践、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展现,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 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既是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也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 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展现。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更深层次的自觉和认同,也是人民群众坚定共产主义远大 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更是主动抵御来自西方国家意识 形态渗透、自由主义和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最有力的思想屏障。
6.3树立核心:确立价值“同心圆”,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价值主导 力
价值观是个人意识中对是非对错判断的基本标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对个人还是社会,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判断和决策。从心理学中“动
114 机-行为”的视角来看,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笔者认为,动机的形成 是和个人的价值观相关联的,价值观作为个人对内对外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在 价值观指引下所形成的肯定判断,对个人的动机形成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也即 是说,个人会产生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动机,进而推动个人的行为。增强意识形 态主导权的价值主导力就是要发挥对个人的价值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 为个人价值观中最核心的部分,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判断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 导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通过对个人价值观的主导进而实现对个人行为的主导。 价值观作为个人意识层面的主观感受,虽然对于个人的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 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价值观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由客观现实所决定的。马 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个人价值观虽然是主观的感受和判断, 但是这种主观感受的形成实质上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也即是说,任何个人价 值观的形成,都不能脱离物质基础,虽然对个体而言价值观是有所差异的,但是 从本质上来说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由其所处的阶级决定并受到作为阶级利益观念 化表达的意识形态影响的。
“同心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词之一,党的十九 大提岀“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 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①。“同心圆”用最形 象的方式,描绘岀了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圆心”来开展的景象,同时在各 项工作的开展中,也要不断发挥各自的“圆心”效应,坚持工作中心的一致性, 围绕“圆心”画岀更多更大的“同心圆”。个体是意识形态主导权产生实效的落 脚点,意识形态主导权对个人产生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对个人价值观的导 向而使得社会民众在个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逐渐形成一致性。就 当代中国而言,要实现人民群众在价值观上的趋同,就必须要在多样的价值观中 牢固树立“圆心”并围绕“圆心”不断扩大社会对个人价值观的包容,形成立足 于社会整体性的“最大价值公约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概括表达,发挥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价值主导作用就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这一新时代中国价值体系的“圆心”来进行,这不仅明确了价值观导向的 中心,同时也为确定当代中国最大价值公约数找准了方向。由于当代中国人民所 处的地域范围、教育程度、职业领域、社会阶层等的不同,使得个人在价值观上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的价值体系,能将不同的
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115
社会个体凝聚在“价值圆心”的周围,无论“同心圆”的数量有多少、范围有多 大,都能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人价值观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就能保证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以“最大价值公约数”为外延的当代中国价值体 系的稳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推进客观层面上的个人利益取向趋同,稳定的价值体系的建立可以保证主观层面 上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二者的同步则可以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国家综 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6.3.1价值“同心圆”推动多类型社会利益的整合
意识形态有化育道德的功能,对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导 向作用。通过意识形态的导向,使得社会道德能够和法律体系分别发挥自律和他 律的约束作用,共同产生个人行为约束力,使得社会风气、社会舆论都顺应有利 于统治阶级执政稳定的发展方向,使得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更具有发展方向的一 致性。意识形态化育道德的过程是将意识形态中所蕴含的价值标准作用于人的思 想,进而影响人的行为,逐渐成为个人一切行动的内在标准的过程,因而意识形 态对道德的化育主要就体现在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化 育当代中国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以道德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力来增强人民 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充分发挥了意识形态主导权在个人思想的作 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表达,因此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化育社会道德的过程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构筑不同群 体所形成的“价值同心圆”,其中不同的“圆”代表了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因 为价值取向不同,所以“圆”有大有小,但是代表了各个群体最根本价值取向的 “圆心”是同一的,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岀“对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①构建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的“价值同心圆”,即是在认可社会中存在价值标 准多样化群体的基础上,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道德化育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在基本价值判 断标准一致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不同群体价值判断取向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对社会道德化育需要解决的次要矛盾,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同心圆”的目 的就在于用人民群众最大范围的“价值公约数”来实现社会利益诉求的整合。通 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个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68.
116 准和依据,实质上就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个人价值理念产 生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的价值同心圆的形成,能够在最大范 围内形成价值共识,从广泛性的横向维度上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在作为横向维度的广泛性上的增强。此外,根 据社会心理学中个体在所处群体中易产生的从众心理而言,社会中对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越多,那么因从众行为而产生的效仿人群也就越多,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也将呈现岀几何数级的倍增,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也会 得到持续不断地增强。
6.3.2价值“同心圆”构建多层面价值标准可通约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在价值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和 集中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价值规范。”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提炼岀的最本质的核心内容,其中既体现 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思想,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内容,既适应了中国人所具有的“文化基因”,也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创 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虽然包 含了三个层面,但是其所倡导的每一种价值观之间都是具有关联性和可通约性的。 现实中的个人是构成国家、社会的最小单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国家、 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可通约性,实质上就是将个人的力量在国家、社会两 个层面上凝聚起来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 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互相促进形成一个互构的价值判定标准, 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和国家层面价值追求的基础,社会和国家层面的 价值追求是个人层面价值追求实现的保障,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互为 促进。三个层面价值追求的统一,即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社会道德体系中方方面面的导向作用。
作为“同心圆”的“圆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中具有不同利益 诉求群体的共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群体由于文化教育水平、个人职业、所处地 域有所不同而在利益诉求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却是 同一的,这个同一的价值判定标准就是不同利益群体都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构建的社会道德体系中,实现了国家、 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取向的可通约,将不同利益群体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统一起来,用最具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了包括海内外华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① 陈先达.论核心价值的社会制度本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5:75-80.
117 在最大程度上凝聚了社会力量,并将所有社会力量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导向。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力量所形成的合力将最终决定社 会的发展方向,从力学的角度而言,作为矢量的力,方向之间的一致性越高,所 形成的合力就越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实现凝聚社会力量,即是通过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导,实现了不同社会力量在方向性上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创造了最大历史合力。
6.3.3价值“同心圆”确保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价值观是个人在主观层面的价值判定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 国价值“同心圆”的圆心,要实现社会力量的凝聚不仅仅在于实现价值层面的共 识,还要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实践行动,才能从显性效果上 达到社会力量的凝聚,并通过社会力量的凝聚来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 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倡导,更重要的是要践行,要在实践中成 为个人社会行为的自觉标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是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自觉,即充分认识到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己、于人、于国家、 于民族的历史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则是在自觉的基础上将正确 的价值评定标准“落地”,即用自身的行动来支持主观价值判定的合理性,并在 证明了合理性的基础上对主观价值判断进行强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达到不断增强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在价值理念主导的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价值核心的概括,通过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的极简概括,充分展示了国家、社 会、个人在价值判断标准上的统一。精炼的语言易于记诵和传播,也更加有利于 指导个人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指引作用的根本在于践行,即是社 会中的每个人都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自觉做 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中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秩序,国家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习近平指岀,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 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 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①。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内化于心,使这三个倡导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思想中的价值判断标准,再实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于行,使这二十四个字成为人民群众思想和行动的 导向,并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约束在符合核心价值观标准的范围内,才实现践行社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64.
118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以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社会意识的有效 整合,从而实现了意识形态主导权价值主导力的增强。
6.4落实保障:强化制度建设,为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保障
6.4.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毛泽东指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 基础是马克思主义”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首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开展意识形态 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岀,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 想基础”②是党在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从制度建设及运行的实践上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可以得到切实的巩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岀了新时代意识 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论断,在面对复杂的斗争局面下,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 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更需要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化的体系构建来有序开 展。
2019年10月 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后文简称《决定》),其中明确指岀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且从深化 学习、强化实践和落实责任三个方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的根本制度作岀了要求。其中,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方面构建了“从党内 到党外”、“从中央到地方”、“从线下到线上”三个不同维度的制度体系,确 保了理论学习的全方位覆盖;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方面则构建了“从 理论到实践”的制度,强调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当代中国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育人体制等实践之中,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传承;在强化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强调了对不同性质问题的区分,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坚持 原则性又要注重包容性。“深化学习-强化实践-落实责任”的制度逻辑,构成了巩 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体系,使得这一制度的根本性和基 础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彰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构建,为新时代增强意
①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9, 350.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53.
119 识形态主导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 目的在于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牢固信念 来凝聚人民力量,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即是基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共同认同所实现的共识而达到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高 度同质性。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治理的顶层设计,形成自上 而下的体系化的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位是新时代开展各项意识形态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且需要贯穿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始终,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人思想的 影响力,以全覆盖的方式对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最终达到统一思想、凝 聚力量的实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达到的凝聚力量的实效,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得到不断扩大和深化,以确保从广度和深度两 个维度同步推进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
6.4.2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既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也是通过构筑中华民族精 神家园以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五位一体”战略布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制度、人民文化权 益的保障制度和文化创作生产机制体制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进 行了“核心-路径-保障”的体系化制度规定,为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以文化为载体实现在全社会 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从而成为个人唯一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 观念上的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既可以稳定新时代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也可以在确保方向的前提下保障文化建设的活力,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的建设环境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 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机制体制则是通过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来实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落地” 。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产品 的创作与生产,而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是客观环境和创作者主观意志双重结合 的产物,通过管理机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能够充分确保文化产品的
120
高质量产岀和高效率流动,使得文化市场的活力不断增加。同时,将社会效益放 在首位体现了文化产品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此种功能性 的不断展现也将会促使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凸显,从而形成文化市场的良性 生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则是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导向岀发,通过构 建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等多个维度的复合文化体系,确保满足不同程 度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中 得到了充分的弘扬,真正实现“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文化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意识形态载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文化建设制度,不仅可以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蓬勃有序发展,有利于形成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良好文化生态,还能够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的同时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认同感。强化制度建设,是从根本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体制机制进行的 规定,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来对当前国内开展文化建设作岀体系化的规划,以确 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同时也能达到增进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效。
6.4.3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中国共产党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从权责一致的管理原理来看,中 国共产党也当然地成为了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责任主体。习近平在 2013年召开的全 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①。落实意识形态 工作责任制是确保党对宣传思想工作全面领导的保障。从中共四大明确中央宣传 部职责以来,党对宣传思想中国的体系化培育一直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密不可 分。在新时代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来保证从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可以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实。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成为了党的中心工作,在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 经济建设的同时,一些地方、部门逐渐岀现了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意识形态工 作的情形,加之意识形态工作成效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现,也使得其地 位在一些地方、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得不到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 战略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岀了 更高的要求,也从顶层设计强化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了进一步推 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 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56.
121 任,坚决守好“责任田”;2016 年印发《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实施细则》,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对作为“重中之重”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 上的工作责任;2017 年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其中明确将落实意识 形态工作是否到位列为巡视内容;2019 年印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明确 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牢牢抓住意识形态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同年 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则明确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造成 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列为应当问责的情形之一。
作为一项制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仅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的意识形 态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了对各级党委(党组)履职不力的问责制度,正如习近平 在 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的“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 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①,通过对意识 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层层强化,能够确保党对宣传思想工作全面领导不留任何死角, 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可能岀现的“懒政”思维和“表面化”现象充分扼制,真正夯 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层意识形态阵地,从而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巩固了基础、 强化了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推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提升,强化各级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政治意 识和责任意识,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夯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从守 好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责任田”做起,层层递进、不断稳固和增强中 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效。
6.5 本章小结
本章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复杂斗争的形势下形成的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关于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新理论 和新制度进行总结,从明确定位、强化目标、树立核心和落实保障四个方面对新 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发展进行了论述。“极端重要性”明确新 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通过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来实现增强 意识形态主导权,是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坚定“四个自信” 推动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深化,通过“自信”而实现的认识自觉 性,能够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个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上,能够从根本上筑牢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社会认同之基;最后,强化顶层设计,
①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性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 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3.
122
为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建立制度体系,通过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指导地位的基本制度实现对党的各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统领,通过建设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制度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 想浸润力;通过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为推动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而开展的各项 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23
第七章 新时代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践路径
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奠定了基本 的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既体现了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 政方略中的重要地位,也从“因为斗争复杂,所以具有极端重要性”的侧面反映 了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分为几个 层面,首先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即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既 具有领导意识形态领域的能力也具有领导意识形态领域的职责,领导权的获得来 自于当代中国无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其权能的发挥在于明确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 方向;其次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即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具 备决定并引导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能力和职责,主导权的获得来自于社会民众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其权能的发挥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整个意识 形态领域的影响力和对社会民众思想层面的凝聚力;第三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话 语影响,即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其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意识形 态领域的影响力,能够通过话语影响力巩固领导权和增强主导权,话语权的获得 既来自于政治认同感也来自于话语本身的说服力,其权能的发挥在于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传播及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所掌握的意识形态 “三权”,是新时代实现“两个巩固”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开展意 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
意识形态主导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三权”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发挥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作用而实现凝聚社会共识、确保政权稳固、促进国家 发展等作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形成基础在于广泛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范围越 广、程度越深,也就代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民众个人观 念中的主导性越强,因此要持续巩固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就需要从扩大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广泛度和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深入度来 构建全方位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路径。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发展历 史进程来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对意识形态主导权柔性化重塑的实践,已经在很 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但是,社会认同不是 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民众的政治满意感、利益获得感、生活幸福感等主观 感受而流动变化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 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机 遇,但是也应该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网络意识形态场域的形成等,也为
124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稳固性带来了挑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必须通过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 同基础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度需要着力于 当代中国人民群众个人认知,不断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不断转变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完全认同的过程,因此需要体系化、持续性、无死角的全 覆盖式推进。除了横向维度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之外,还需要 不断将认同感深化,实现从认同到自信的转变,这样才能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认同感深植于社会民众观念之中,成为个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 主导,并且可以通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人际交往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影响力的人际传播力,最终形成社会民众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范围不 断扩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不断加深,全面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
7.1构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全面提升意识形 态主导权的理论主导力
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首要作用形式是理论主导,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是在实 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并且不断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检验和修正。当代中国的哲 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实践中不断自我发展与完善的, 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其产生和发展立足于经济基础,作为社会 主义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产生于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因而其建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坚持的方法 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以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 础和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为基本目的,这是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 时代性体现。从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现实状态来看,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现实,用不断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功能日益显著,但是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和意义还不能完全凸显, 在一些学科上甚至还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 导权要求不断增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主导力,这也对加快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7.1.1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用于指
125
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 恩格斯研究的基本视角,作为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广泛意 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意 识形态的一部分,是以上层建筑的形式和经济基础共生共存的。理论产生于实践, 是在对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的基础上经过抽象而形成的概括性总结,同时,理论也 在不断对实践进行指导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的自我革新,实践——理论— —实践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螺旋上升结构。当代中国的哲学 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当代中国国情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从 “实践——理论——实践”的视角而言,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当以马 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才能完全展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的理论成果。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而言,尚未能完全形成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系,其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是西方 国家占据了话语权,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起点在西方,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划分、基础理论、专业术语等也都是来源于西方。中国 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内学科的构成大体也是按照西方标准进行划分的,这与近代 以前中国不具备现代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关,也与西方的学术话语权 有关,但是源于西方并不能等同于完全照搬西方,而是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历史、 文化、国情来实现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言必称希腊”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植根于西 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实际,虽然其中不乏可以借鉴的有益成分,但是终究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现实不同,因此也只能产生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只 能产生借鉴意义,而不能产生指导意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 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对中国未来 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产生基础是中国的 历史和国情,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中国的问题,如果理论脱离了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那么在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也会使实践偏离实现共产主义 的远大理想。习近平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①,因此,发 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并不断实现理论体系的自我革 新,无论是对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是在理论运用于 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 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1-24.
126
7.1.2以树立理论自信为目标,推进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建设
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新 时代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体现,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用中国自己的方式实现中国 的发展的充分肯定和坚定支持,其中牢固树立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都包含了对 于对当代中国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之上充分自信的意蕴。习近平指出“当 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逐渐发展起来的”①。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来看,从一无所有到照搬西 方国家和苏联,再到发展中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从零开始、 从无到有的过程,从零的基础发展至今,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 国际交流中的话语弱势地位,但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理论发展水平和文化繁荣程度, 1997 年党的十五 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繁荣哲学社会 科学”, 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 会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体现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从积极发展到繁荣发展再到 体系化发展的工作要求,也呈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速度。在中国哲学社 会科学已经呈现繁荣发展的今天,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何实现体系化 的发展、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等等,都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化发 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明确的是,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于“为什么人的问题”,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产生于当代中国建设社会 主义国家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并且其研究成果是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其产生基础 和发展核心都体现出了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方法的指导下展开研究的。
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化发展,通过体系的构建,改变哲学社会 科学领域的不同学科“各自为政”的状况,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联系,实现不同 学科的协同发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化发展,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立足中国 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型化智库,将协同发展的成果运用于实践之中,就能体 现多视角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最大程度强化实践的效果。通过用中国自己的哲学 社会科学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解决中国问题,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去西方理论里找“答 案”,才能从根本上为树立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为基本的理论研究视角,以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为实践基础,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127
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研究导向的理论体系。当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经过一段时间发 展,并且取得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的体系化发展,既是牢固树立当代中国理论 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必要准备,也是提升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学术话语地位的必要条 件。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要以不断提升 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为目标,用中国化的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理论层面 上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力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使中国共产党意 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主导力得到不断增强。
7.1.3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保障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发展 除了明确其建构目标之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还需要得到 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一方面需要培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研究视角的科 研人员,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投入经费、场地等物质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 中国的执政党,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和资源调配来全面推动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通过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导向,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 足当代中国实际,形成能应用于中国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政府对于理 论性研究的资源性保障,引导哲学社会科学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充 分挖掘历史和借鉴外来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 新;通过政府对于全国性和地区性新型智库建设的推动,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政府决策,促进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 政府对于跨学科研究的导向和协调,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 实现跨学科的理论发展创新,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通过国家对马克思主 义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大力推动,强化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指导地位,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同步发展、单 学科深入研究和多学科协同研究的立体化研究网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给予充 分的资源保障等措施,形成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 系,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在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运 用于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化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 实认同感,以理论主导推进实践主导,以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主导力 促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不断增强。
128
7.2发展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不断深化意识形态 主导权的文化浸润力
文艺作品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而且是最贴近社会民众生活的载体,文艺 用小说、诗歌、戏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所蕴含的意识 形态内涵通过文化浸润的方式实现对社会民众思想上的影响力。由于文艺创作是 对来源于生活的原始素材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因此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所实现的 意识形态传播更易于融入社会民众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意识形态的传播。 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其不能脱离创作的现实基础而实现所谓的“价值 中立”。首先,文艺作品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客观现实,而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 进行文艺创作依赖的客观现实是不能脱离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而存在的,因此在 文艺作品的创造素材上本身就体现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其次,文艺作品的创 作者本身不能脱离其所在的阶级而存在,因此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本身 因受阶级利益影响而带有的主观性会体现在作品中。创作来源的价值非中立和创 作者的价值非中立决定了文艺作品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意识形态导向,也必定会 在其传播过程中实现意识形态的传播。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通过融入人民群众生活而逐渐融入人民群众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在 时代化的同时不断实现大众化的最好载体。通过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思想,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来 源,通过精神层面的主导力量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共识,从而可以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 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 共同的理想和精神”①。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的 目标,这是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性所决定的,也是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创作推动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走进生活、融入思想的根本目的。文化主导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 态主导权的作用形式之一,即通过引领文化领域的繁荣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社会认同度。为了提升文化主导的有效性性,在推动文化领域繁荣的过程中, 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要确保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不能跨越维护国家 利益的底线,更要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造就强大的历史合力。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129
7.2.1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 社会现实,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从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而言,首先是对现实素材的收集,然后在实际素材的 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因而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素材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基础。 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文艺作品从根本上来说是产生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的,因此文艺作品所展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导向都是与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基本一 致的。虽然文艺作品由于进行了一定文艺加工而具有多样的展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但是其所展现的精神本质是不会变的。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产生的经济基础是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其立足的社会现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当代 中国的文艺作品创作不能脱离这个社会现实。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文艺创 作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发展状况、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喜好,在客观现实的 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展现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也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 命精神,还可以揭露有待改进的社会现实,无论是基于哪种目的的创作,其最终 目的一定是引起人民群众的思想共鸣,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传播。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不等于完全拒绝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已经通过千百年的流传深入到每一 个中华儿女的思想深处,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创新,如将古诗词改编为歌 曲、将传统戏剧融入新的时代元素等等,都是当代文艺创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新发展;同样,优秀外来文化也可以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但是对于外来文化需要辩证的分析和合理的借鉴,既不能盲目追捧,也不能一味 排斥,而是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转化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 文艺创作。立足现实、传承历史、借鉴外来的文艺创作,才能使文艺作品的形式 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更加全面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和思想中,不断增强社会民众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文艺创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 人民服务的”①,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不断满足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来源于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展现的是当代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来源于生活的文艺创造可以在获得精神共鸣的基础上实现 思想的凝聚,也只有能产生精神共鸣的文艺作品才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脱离了 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的背景而进行的文艺创作,无异于无根之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91,854.
130
水,不仅因为无法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精神共鸣而凝聚社会力量,反而对部分社会 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从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实践主导力而言, 倡导、支持能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通过文化浸润的方式 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微传播”,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从个人生活的微观层面也能收获增强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实效。
7.2.2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创作需要创作者对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
文艺作品对其受众有着启迪和引导作用,其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是直接对受 众的思想产生影响的,受众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而对其中所展现的意识形态产生认 同感,如观看中国革命题材的电影会对革命英雄产生崇敬之情、阅读展现当代中 国发展的书籍能够提升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等等。文艺创作是创作者主观进 行的艺术创作,虽然大多数文艺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创作者的主观认识仍 然是对文艺作品影响最大的部分,因此文艺创作者内心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创作的文艺作品中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面展现程 度。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优势与短板并存的问题,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历程来看,成就是显著的,但是其中也不乏短板和弊病。经济 发展水平总体是不断提高的,但是仍然存在贫富差距;从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来 看,人民当家作主基本实现,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间接民主制度,只 能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志而不能确保每一个公民的意志都能得到完全体 现;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程度而言,总体是不断提高的,但其中也有部分利益 未能获得完全满足的弱势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短板并存的客观现 实使得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要对原始素材进行一定的取舍,因此其思想层面 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作品的立场和展现社会现 实的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这也在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但是, 也存在一些文艺工作者,或因为自身利益或立场问题、或因为为了得到外媒关注 的问题等而可以选取容易引发人民群众对党、对国家不满情绪的题材进行文艺创 作,这样的文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产生消解 作用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 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笔者认为“有筋骨”的文艺作品
131
主要体现在文艺作品是具有中国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自豪感的文艺作品,而不是为 了迎合西方国家的审美而刻意扭曲或完全照搬西方文艺风格创作的文艺作品或为 了网络流量而可以迎合庸俗审美而创作的文艺作品;“有道德”的文艺作品是具 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的文艺作品,而不是颠倒是非、不辨黑白或者 只具有娱乐效果而不具备深层次思想启迪的文艺作品;“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是 能展现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从中能吸收到让人内心温暖、奋发向上的文艺作品, 而不是只求批判不求改变、只知抱怨不知进取的文艺作品。“有筋骨、有道德、 有温度”的文艺创作产生的作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在长时间经得起检 验的作品,才是能真正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社会力量的文艺作品。要创作“有筋 骨、有道德、有温度”,就需要文艺创作者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人,这 样才能把创作者内心的民族自信、道德内涵和精神力量传递给文艺作品的受众。 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以 人民为中心的特点,只有文艺工作者明确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创 作的核心意义,坚持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社会力量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目的, 才能将创作者自己的筋骨、道德、温度通过作品传递给人民群众。因此,不断增 强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确保其创作岀的文艺作 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基础,也是在新时代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文艺领域发展进程中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增 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路径。
7.3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构建网络舆论生态,不断扩展意识形态主导权 的网络引领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形成,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和社会 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习近平在 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岀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①,如何在网络意识形态中形成以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清朗网络空间、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社会综合治理, 都是新时代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内容。2014 年2 月27 日,中央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在工作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 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 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 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②。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既是我国在
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2013-8-21.
②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2-28.
132
信息时代对于网络舆论治理的目标,也是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环境基础。充分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是网络舆论治理的实现路径,如何把握其 中的时、度、效成为了网络舆论治理的评价维度,构建创新、长效的治理机制则 是网络舆论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增强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识形态 主导权,主要是通过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社会治理两个方面来实现的,通过发挥 媒体优势形成网络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通过发挥大数据、云计 算等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对网络社会的治理,通过国家立法对网络空间的不法行为 进行惩处等措施,通过一些措施的“组合拳”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主导力,进而达到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网络主导权的效果。
7.3.1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导向,推进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促进媒体发挥优势,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 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是增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础。虽然就网络主体的身 份而言,每一个网络IP都是一个独立主体,可以平等地参与网络社会的一切活动, 但是就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而言,网络社会中网络信息的传播是循了“媒体(信 息发布者)——个体(信息接收者)”的传播路径的,就算是个人作为信息发布 者,其信息发布也是借助了媒体平台才得以传播的,因而本文将网络信息的发布 端统一归纳为媒体。网络媒体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主体,影响着网络舆论发展的 方向,发布“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网络信息能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影响力和凝聚力,发布各种娱乐新闻、小道消息则是实际上在助推泛娱乐化社会 的形成,发布反政府、反社会的信息则是在煽动网民的消极情绪和不满情绪。媒 体作为一切网络信息的发端,实现信息源头的净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设 清朗网络空间的效果。网络社会的形成也创造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场域,在网络 意识形态领域中,虽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大大超过了现实社会信息传播,但 是虚拟空间中一切信息都是可提取、可追溯、可计算的,这也为强化网络意识形 态主导权提供了网络数据支持。在网络日益普及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意识 形态主导权的行使主体,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 并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从线上扩展到线下,就能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主 导权。
按照媒体的性质进行划分,网络信息传播的媒体包括了以政府网站、国有新 闻机构为主的国家媒体,以企业媒体、民营新闻机构为主的社会媒体和以意见领 袖为代表的个人媒体。其中,国家媒体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媒体,是网络 社会中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力量,社会媒体和个人媒体由于商业因
133
素和影响力因素的影响,往往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则相对较少。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很重要,但内 容创新是根本的”①,因此在促进媒体发挥传播优势之时,要对不同媒体进行区分, 采取不同的促进手段,实现不同效果的创新。对于国家媒体,要加大政策扶持、 资金保障和技术发展,推动国家媒体对于传播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通过对 国家媒体发展的保障,改变传统的以政治性话语为主的宣传方式,发展适应网络 社会话语方式的宣传内容;改变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信息传播模式,实现包含文 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手段;改变传统的以国际国内大事为主的传播内 容,增添贴近社会民众生活的传播内容,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融合到生活 化的信息中等手段不断扩大国家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通过提升社会民众对国 家媒体的有效关注度和实际认可度来提升国家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 有效性,以实现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效果。对于社会媒体和个人媒 体,则要通过加强沟通和引导的方式,鼓励社会媒体和个人媒体多传播“正能量” 信息,减少娱乐化的信息发布,禁止发布违法信息等,尽可能的发挥社会媒体和 个人媒体作为国家媒体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补充作用,从而不断扩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通过三个层次的媒体形成国家媒体为 主导,社会媒体和个人媒体为补充的协同传播机制,从信息发布的源头为建设清 朗网络空间奠定基础,也确保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网络主导权增强。
7.3.2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导向,实现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 网络社会作为当代社会各类信息的汇集地,信息种类庞杂且信息量大,要增 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网络主导权,需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行多渠道监管, 实现对于网络社会舆论生态的综合治理。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是网络舆论生态综合 治理的根本目的,经过多年来对网络舆论的综合治理和网络舆论生态的全方位构 建,我国网络社会的舆论生态总体而言是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但是各类色情、暴 力、诈骗、谣言、反社会主义的等不良网络信息也在不断以更加隐晦的形式实现 花样翻新,因此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将会是一项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长期综合 工程。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也是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前提,随着网络的普及, 尤其是移动网络所带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便捷,使得网络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中 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网络已经成为社会民众获取信息资源渠道 的最优选择,也正是因为此,增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也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
①习近平.坚持军报姓当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N].人民日 报:2015-12-27.
134
党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路径。增强意识形态网络主导权,是建设清朗网络 空间的基本导向,也是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的工作导向。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不 仅仅在于摒除了色情、暴力、诈骗、谣言、反社会主义等不良信息,还需要实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整个网络舆论生态的引领,使整个网络舆论生态呈现岀积极 向上的氛围,通过网络舆论导向实现对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从而不断推动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 的不断增强。
建设清朗网络空间,除了给予正向的网络舆论引领之外,还要对于网络信息 进行实时监管,对于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劣质信息进行及时清除,对于一定时 期网络舆论的走向进行分析研判。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基于资金、 技术、人才等资源,能够掌握一国内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具 有优势地位,因此能够保障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网络社会的信 息超容量性决定了从大量网络数据中对网络舆论走向进行分析研判的高难度,尤 其是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呈现岀的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等特点,必须 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方式来对网络舆论的走向进行研判。虽 然在海量数据中对高价值信息进行筛选的难度变大,但是大数据的真实性特点也 使得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的综合研判更具价值性。因此,建立基于网络大数据进 行网络舆论分析的机构,为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实现技术上的支持,可以为建设清 朗网络空间提供了过程上的保障。对于网络舆论走向的分析,尤其是社会热点事 件发生时社会民众的反应,对研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稳定性有着十分重 要的参考意义,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网络舆论分析研判,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 经占领的思想阵地进行强化,对未能占领的思想阵地加大融合力度,才能实现中 国共产党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不断增强。对于网络谣言和网络诈骗等 劣质网络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也能很快找到劣质信息的源头,为辟除谣言 的恶劣影响和杜绝网络诈骗的发生抢占了时间上的先机,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提 供了保证。通过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不断消除各 种异质意识形态和不良网络信息的双向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将网络社会“扬 正”与“祛负”同步推进,最终建设成为清朗的网络舆论生态,促进中国共产党 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不断增强。
7.3.3以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导向,健全网络安全法制保障
从国家运行的基本规则来看,法律是维持国家运行最基础也是最低要求的责 任底线,法治社会的建成有赖于国家完备的法制体系、政府严谨的执法机制和公
135
民健全的法治意识。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不仅需要从“扬正”的视角不断强化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还需要从“控负”的视角通过法律对于 严重危害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不良网络行为规制和惩处。通过立法对网络不法行 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个人、集体行为设置网络行为的警示“红线”;通过执法 和司法对网络不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不仅是维护了法治社会的公正,也对其 他社会民众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警示作用;通过公民守法意识的培养,逐渐形成 个人对网络不法行为的清晰认知,最大程度的消除网络不法行为或者因网络不法 行为而受害的群体出现。通过对网络不法行为的惩处,可以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在严格“控负”的基础上实现“扬正”,可以最大程 度的减低不良信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同时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效果。
为了加强对互联网的整顿和规范,我国先后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 全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并于 2020年 3月 1日颁行了《网络信息 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规制,是从国 家层面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增强代表主旋律和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 空间中主导地位的法律保障。通过对网络信息发布者的行为进行规制,鼓励发布 积极、健康、文明的网络信息,抵制消极、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禁止发布不 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对于网络服务供应商则要加强管理,通过网络 服务供应商层面对所属网站的管理来加强国家对网络社会的监管;对于网络信息 服务的使用者则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对于网信部 门和公安部门则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对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给予坚决 的惩处。通过立法,明确国家中不同群体在网络生态治理之中各自的责任,形成 信息发布者、信息传播平台、信息接收者和网络监管者四个层面共同对网络空间 的维护,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场和网络生态环境,积极发挥网络给个人工作和生 活带来的便捷作用,最大程度消除网络的弊端对人们思想上带来的影响,打造清 朗网络空间,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
有了相对完善的立法,还需要在执法和司法环节不断落实对于网络不法行为 的惩处,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部分个人制造网络谣言受到公安机关追 查,这不仅是针对网络不法行为执法精细化的体现,也为其他社会民众敲响了“网 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警钟。 2020年 5 月,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 8 个 月的“清朗”专项行动,对各种网络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集中清理,这也为 进一步提升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己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网络 意识形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6
7.4强化全体共产党员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不断夯实意识形态主导 权的阵地战斗力
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阵地之分的原因在于多样意识形态之间为了争夺意识形 态领域主导权而进行相互批判和斗争,并在斗争中形成基于对一种意识形态进行 维护的共同体,因此意识形态阵地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人所构成的基于共同的意识 形态认同的联合体。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来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 地也是占据主要阵地,但是由于仍然存在各种社会思潮等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因此意识形态阵地间的强弱力量对比也是伴随着意识形态斗争而不断流变的。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力量越强,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同时受到多 样意识形态的冲击就会越小,反之亦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 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①,对于掌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 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不仅要在斗争依然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守好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阵地,更要不断扩大阵地“规模”,对“红色地带”不断巩固、对“灰色 地带”加速转化、对“黑色地带”加强斗争,有步骤地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影响力,而这一过程也即是通过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从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过程。
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最根本的是通过社会中大多数人思想上 的认同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个人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一方面是来自于自身由于利益诉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所带来的交互影响。对于处在 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十分容易受到其所在的群体心理的影响而产生从众行为,从 当代中国社会人口的构成来看, 900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占到了中国社会人口的十 五分之一,那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动作用,形成更多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认同共识,那么就能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实现意 识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对于全体党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首先需要不 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成为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者,其次要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员的影响力,使其能够通过个人影响 力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宣传,第三要培养中国共产党员的意识形态批判 意识,在各种意识形态交锋中敢于发声,形成最强大的意识形态批判力量,从而 在守好意识形态这片责任土的基础上不断稳固和扩大意识形态的阵地。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摘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岀版社,2017,30-31.
137
7.4.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提升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 加强全体共产党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实现全体党员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使每一个共产党员成为在人民群众中可 以产生影响力的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注重思 想建党、理论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①,“懂马”、“信马”是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理论要求,“学马”、“用马”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实践 要求。从“懂马”和“信马”的理论要求来看,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根本,“懂马”意味着每一个共产党 员具备不断深化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 导实践的能力,“信马”意味着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能够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终 身奋斗的目标,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自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从“学马”和“用马”的实践要求来看,认真不断学习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 本理论是将其运用于实践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要求 决定了共产党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革 命和建设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也给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带来 了源源不绝的学习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因此对于马 克思主义的学习就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而是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贯彻与 实践,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每一个共产党人行动的指南。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学习,首次要建立在对经典著作的通读和精读之上,通读保证了对于马克思 主义的全面理解,精读则是保证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其次要不断加强对 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足时代产生的理论创新的学习,以确保自身理论水平的 全面性和理论指导实践本领的与时俱进。只有全面而深入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懂理论 和用理论的实际效果。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首先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和凝 聚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和运用理论,才能在全体党员干部的 思想中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让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紧密团结在一起。 在形成以全体共产党员为坚实的社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每一个党员对人民群众 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认同度不断提高的目的。如果不能保证共产党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理论修 养,党员干部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呈现岀“理想信念缺失”、“两张皮”、 “半桶水”等状态,那么久而久之也会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势
①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9.
138
必要大打折扣。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不能只是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 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并在实效中检验每一个共产党员学理论的成果和 懂理论的程度,扎实推动全党对于理论的学习。每一个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 “真信”、“真学”、“真懂”,才能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马克 思主义践行者、人民群众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 者。
7.4.2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个人影响力
加强共产党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其次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使每一个共产党员成为在人民群众能够产生影响力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也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作为先锋 队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更要 在实现理想的进程中不断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真真正正地做到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才能不断提升在人民群众 中的影响力,让自己的行为成为人民群众仿效的榜样。当共产党员的行为成为人 民群众仿效的对象,那么共产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认同也会对人民 群众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通过每一个共产党员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不仅 可以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依托于9000 万共产党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群体, 也能在各种意识形态斗争之中形成强大的批判力量以巩固意识形态斗争的成果。 通过一个共产党员的“点”带动一个人民群众的“面”,通过全体共产党员的“面” 带动整个社会,将个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不断地辐射到周边,最终形成 整个社会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不断提高,也就能使得中国共产党意识 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涌现了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黄大年等 众多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 因其先进事迹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敬与效仿。但是,也出现了不少以权谋私、贪 污腐败、官僚主义的共产党员,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影响了人民 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依赖感。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仅是在宏观层面的国家治理上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中国走向民族复 兴,更需要在贴近每一个老百姓的微观层面上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真正服务到每一个老百姓。只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做到切切实实地为人民服务, 才能获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敬,那么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自然而然就能树立起来,共产党员的言行就能对人民群众产生带动效应,共产党
139
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才能真正进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层面。如 果共产党员的“为人民服务”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更有甚者为了谋取私利直接 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其行为无疑会动摇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 党的政治信任感,进而导致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认同。中国 共产党从2018 年开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在全体党员 的思想和行为上的一次洗礼,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强化全体党员的理想信 念,通过强化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人民群众 最迫切的问题。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得共产党员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了,通过加强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不断从实践中不断 深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 的提升。通过每一个共产党员守住意识形态的阵地,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去带动身 边人提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那么也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
7.4.3树立全体共产党员的积极发声意识,自觉展开意识形态斗争
加强全体共产党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还要树立共产党员积极发声的意 识,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同异质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等展开批 判和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多样意识形态并存的情况下,各种意识形态 之间的相互斗争就不可避免,意识形态斗争主要采用的是相互批判的方式来证明 自身合理性与异质意识形态的不合理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异质意识形 态的批判和应对来自于社会思潮的冲击的过程中,是需要有一批积极发声的人来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的。中共党员作为当代中国无产阶级 政党的一员,当然具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使命和责任。经过了对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积极践行,每一个中共党员都具备成为流动的马克思主义宣 传站的本领,加之每一个中共党员都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下 不断加强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升个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力,那 么以全体中共党员为基础构筑的意识形态阵地将是非常牢固的。具备马克思主义 理论水平和以自身的行为成为人民群众中有影响力的人,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意识 形态阵地意识建设必要条件,积极同异质意识形态斗争、敢于发声,是全体共产 党员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建设的充分条件。习近平在 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上就曾指岀“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 人家就会去占领”①,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建设具有强
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2013-8-21.
140
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 的一个战略任务”①。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不仅是宣传思想部 门的常规工作,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意识形态主导权产生效用归根结底是基于社会认同而形成的意识形态主导地 位,社会认同从本质上而言是社会上每一个现实的人在思想层面上的接纳,并成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个人会在所 处群体共同行为的影响下自觉地产生从众的心理和行为,也即是说,在一个社群 中,对于某种意识形态认同的人越多,其产生的影响力就会越大,而这种影响力 会吸引更多人产生认同。因此,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除了宣传思想部门开展的 意识形态工作之外,还需要在社群中通过人际影响的方式来不断增强社会认同。 构筑以9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基石的意识形态阵地,敢于“亮剑”、积极“发 声”,对于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坚决的反对,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开展引领 式的批判,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善于正面引导,才能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 地的基础。树立全体共产党员的“发声”意识,即是要培育每一个中共党员不仅 成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还要成为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定守护者,“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指的不只是 宣传思想部门要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更是每一个中共党员都要成为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阵地的守卫者,一方面不断通过自身影响力扩大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认同的同时;另一方面成为意识形态批判的战斗力量,坚决地同异质意识形态 作斗争,形成广泛的意识形态斗阵战线。通过全体中共党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阵地的坚定维护,才能从根本上稳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基础,不断扩 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提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
7.5提升个人认同度,不断深化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群体影响力
7.5.1培育理性公民,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自觉意识
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目的在于不断提升社会民众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并且构建社会民众思 想中自觉抵御异质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思潮侵袭的意识形态内在安全防线。从认 同感产生的路径和稳定性来看,个人产生的认同感分为基于行为习得、情绪感染 的感性认同和基于理性分析、自觉认识的理性认同。一般而言,感性的情感认同 源于行为习得或情绪感染,产生过程短但是持续性较弱,因而通过持续的引导、
①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性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 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3.
141
教育、示范等形式来提高感性认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不断促使感性认同向理 性认同转化。理性的自觉认同产生于个人的理性分析和自觉判断,产生虽然过程 较长,但是稳定性较高,通过培育理性公民而形成整个社会理想信念、价值理念 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逐渐趋同而形成基于理性认识的对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能够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稳定性,从 而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得到不断增强。
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公民需要具备通过理性思维来帮助自己形成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理性思维的形成有赖于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中对 理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被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能指引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论,因此对于当代中国人民而言,学习 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学习理论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正如 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 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公民即是能够辩证地看待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认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未来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 解决实践问题。
培育理性公民,首先是个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历史发展 和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繁荣和衰败,乃至即将走向复兴, 都是生产力发展程度所决定的。当代中国虽然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的飞 速发展,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 时间,发展仍然是中国的主题。理性看待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既不妄自 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是树立当代中国人民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的基本前提, 因此我们就更加需要培育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 现实的理性公民。其次,具备理性分析能力的公民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 分析中国的未来发展。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概括出了人类社会 随着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变革而出现的五种社会形态,并指出共产主义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认识中国未来的发展就能认识 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定是共产主义,虽然当代中国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但是不断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正确 认识到中国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可以使个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另一方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通过理想信念的同一性而凝聚社会 共识,汇聚社会力量。第三,培育理性公民,使个人可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2009:502.
142 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生活出现的微观问题,譬如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 事物的两面性、运用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观点来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 系,运用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来看待个人发展问题等等。对于个人而言,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更重要的是能懂会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 的深入理解。
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公民,还需要深刻认识到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立足当 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现实发展状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 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从现实出发,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新中国成立 七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高速 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公职人员权力 寻租问题等。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公民,既能看到新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也能 看到仍然存在的问题,不能只看到发展的成就而忽视了仍然存在和新出现的问题, 也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片面地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譬如贫 富差距加大只是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问题,只要生产力持续提高、经济继续发展, 通过社会再分配的调节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 也能逐渐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公职人员权力寻租是个别人共产主义信 仰不坚定、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所导致的,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而否定中国共 产党执政;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出 现频率较高,因此法制健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等等。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发展、去 完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是阶段性问题,都能通过不断地调整来予以解决。 当公民具备了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后,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就会使浮躁情绪 得到缓解,转而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社会范围内大多数人都能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方法论的理性思考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取得的 实效,也即是意识形态主导权不断增强的体现。
7.5.2发挥家庭影响,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微观传播渠道
个人是社会中的最小单位,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要通过对他人,尤其是榜样 人物行为的学习而掌握社会中基本的生存规则。学习的对象可能是与自己亲近的 人,也可能是社会中的优秀人物。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联合体,中国社会长久以 来的发展都是围绕亲缘关系而不断扩大的, “家庭——家族——部族——国家” 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家庭在中国社会中每一个体的成长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 此,通过个人模范和家庭影响的助推作用,能对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个人起到思想
143 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在社会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促进整个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和家庭对成员的影响是在现实生活中直 接对个人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其影响力虽然是微观的,但是量的积累最终会 导致质的变化,因此,充分运用作用于每个现实个人的微观影响,也能不断实现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性作用。通过对于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对于优 秀家庭教育和优良家风传承的倡导,就是在不断发挥个人模范的影响力和家庭影 响的感染力,通过量的积累来实现一定范围内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影响力,从而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助推作用。习近平强调,“让每一个中 国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①。通过对个人模范的学习,可以扩 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范围;通过家庭影响的助推,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代际影响力,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层次的影响力发挥,就能在社会中形 成一个多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网络,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微观的个人 和家庭层面实现全方位的主导效果,从而推动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不断增强。
通过发挥个人模范的示范作用,以群体性的行为习得能够产生助推良好社会 风气形成的效果。个人模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对国家和人民作出 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也有坚守于自己平凡工作岗位兢兢业业一辈子认真工作的 劳动模范;既有远在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近在咫尺日日相见的无私 奉献者。总体而言,能够在当代中国成为个人模范的人,在思想上基本都具有崇 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行为上基本都有积极投身 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行为。个人模范无论在思想 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值得广大社会民众去学习和效仿,通过对个人模范的宣传, 不仅可以用鲜活生动的个人形象为广大社会民众树立思想和行为的标尺,也能对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英雄模范的学习,可以使社会 民众对崇高的理想信念产生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劳动模范的学习,可 以使社会民众认识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何做出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贡献;通过 对道德模范的学习,可以促进社会民众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通过学习个人 模范的个人事迹,到努力使个人行为向模范行为靠拢,再到通过个人行为影响到 身边的群体,逐渐将个人模范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带动效应不断扩大,直至形成良 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习近平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 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 众、带动群众”②。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不仅是要学模范,更要努力成为模范,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岀版社,2014:160-161.
②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
144 通过对个人模范行为的学习,当社会中效仿模范行为的人群日益扩大所产生的从 众心理,也能不断促进模范行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进而实现模范人物对于整个社会从行为到思想的带动作用。
通过发挥家庭影响的示范作用,通过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力助推作为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家庭在个人的成长过程 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未成年人在父母长辈的言行中获取到了最初的价值标准, 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后乃至终生,譬如孩子的宗教信仰一般和父母的一致, 父母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度等。因此,良 好的家庭氛围、成长教育、家风传承,不仅为个人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还 能在个人的人生道路上起着持续性的引导作用。中国的社会发展脱胎于需要集中 劳动力进行生产的农耕社会,因而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亲缘关系是长久以来维系 中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关系,因此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力就更 大,父母长辈的个人信仰、思想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信仰和道德水平。 家庭影响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子女对父母长辈言行的模仿与学习而实现理想信念 的传递、价值观念的传承和道德理念的传送,而且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 以非常稳定地实现对个人在成长中的塑造。因此,要发挥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力, 起到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助推作用,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对于个人言行的约束,以最终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植 根于个人的思想之中。
7.5.3强化教育影响,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个人成长中的融入度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①。 自人类产生以来,教育就是人类代际之间实现知识和技能传承的最基本手段,通 过教育可以实现关于生存的最基本技能的传递,使人类不断延续,通过教育可以 实现文化的传承,使人类文明在传承与创新之中实现发展。意识形态发挥影响作 用实质上是在思想层面对个人产生影响,也即是说,人类在实现教育过程的时候, 意识形态的作用已经不自觉地从施教者传递到了受教者,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世 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固的未成年人和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教育对思想起到的影响 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的内容和施教者的影响两个方面同时对 受教者产生影响,因此教育内容的政治性、目的性以及施教者的能力、素养共同 决定了教育的效果。习近平指出“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
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9-25.
145 来培养人的,”①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 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个问题则是教育目的和意义的进一步体现。中国教 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体系的内容就 应围绕如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进行设计,施教者也应当按照这个 目的来进行知识的传授。通过体系化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贯穿 个人成长的始终,通过思想层面的融合完成对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观的塑造,从而起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效果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的 “大思政”育人格局,是通过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际影响力的显性路径。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涵盖了个人成长的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这是个人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形成的个人理想信念、 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将会对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构建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 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学教育的全阶段,实现思政教育体系的无缝衔接, 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不同学科的教育过程之中,构建全方位灌输的课程思政体 系。在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思政课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为 基础,其他课程中实现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学习本领的 学习动机强化;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政理论课主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 习,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方法融会贯通,在其他专业课尤其是哲学社会 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中,继续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方法论在哲学社会科学 中的运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来进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的强化。习近平曾 多次指出,中国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 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而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中,通 过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灌输到学生群体的思想中,最终和 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融为一体,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人的长久 影响力,就能在现在和未来都不断凝聚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 并且将这种影响力和凝聚力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直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通过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际影响力的 隐性路径。教师作为施教者,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人。在施 教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的化育者,教书和育人是 教育环节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讲授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道德品
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146 行,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做出表率,产生积极的影响。“立德树人” 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目标,立德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树人树的是共产主义事 业的接班人,教师要实现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首先自己要成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显性的课 堂讲授和隐性的言行感染给学生种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的“种子”,倘若教师言行不一,课堂上和生活中“两张皮”,不具备社会 主义国家教育体系中应当具备的师风师德,那么其言行对学生产生的说服力就会 减弱。如果将实现每个人自己的“中国梦”分为筑梦、追梦、圆梦三个阶段的话, 那么个人在受教育阶段即是在“筑梦”,教师就是筑梦最有力的辅助者。在基础 教育阶段,由于学生辨别优劣能力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筑起一道坚实 的“思想屏障”,向学生传授积极地、有益的知识,在日常学习中帮助学生树立 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通过教师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 出行为的表率等等;在中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开始具备初步的独立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个人— —集体——国家的关系进行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个人理想融入到自身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则要根 据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已经逐渐稳固的特点,采取思想导向与实践感知的方式,强 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影 响和作用,并通过逐渐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来完成培养共 产主义接班人的“关键一步”。
7.6 本章小结
本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 导权的实践路径。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性”所决定的,也是在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局面下巩固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主导地位的要求。社会认同是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础,因此不断提升人民群 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是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根本途径。本章从 提升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主导力、文化浸润力、个人影响力、网络引领力和阵 地战斗力五个方面入手,建构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多维路径体系。其中, 理论主导是通过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理论主导力,并通过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实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导;文化浸润是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让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众化形式逐渐深入人民群众的思
147
想,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个体影响是 通过人际间的交互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以实现“以人为点、以 点连线、以线促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逐渐得到强化的社会效应;网络 主导是在充分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影响作用基础上, 通过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的主导力,进而实现线上线下意识 形态主导权的贯通性和一体化;夯实阵地则是提出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要充分培 育和发挥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 地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动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来替代被动接 受挑战。
148
致谢
时光真的如白驹过隙一般,六年就这样匆匆过去。回首这段特别的人生经历, 不禁感叹岁月匆匆。在电子科技大学求学的日子里,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邓 淑华教授,无论是在思维方法、研究视角,还是在理论积累、学术创新上,邓老 师都给予了我很多指导,让我获益良多,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兵”, 能够在踏入这个领域之初就得良师指引,可算是一件人生幸事了。此外,我还要 感谢在电子科技大学求学期间给予我指导的吴满意教授、王让新教授、戴钢书教 授,老师们的博学多识让我深深敬佩,老师们的严谨治学值得我终生学习。
圆满完成学业是每一个读博人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获得学位, 转而以硕士身份毕业,虽逃不过一句“兰因絮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依然 收获良多。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每一段经历都会让我们成长、每一个故事都值得 让我们深思,经历过、得到过、失去过、成长过,那么也就能无悔人生了。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母亲,在我求学期间无怨无悔的帮我撑起一 个家;感谢我的儿子,这些年妈妈总在忙碌,对你的陪伴太少。感谢这六年所有 给予我支持的领导、同事、同学、朋友;感谢所有同门,尤其是师弟陈希。
最后,作为一个人生的体验者,感谢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前路漫漫,更会有 别样精彩!
14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3.
[1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75.
[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大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的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16.
[18]中央文献研究室摘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17.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0]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4][美]埃力希•弗洛姆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5][美]埃力希•弗洛姆陈雪明译.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26][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7][美]埃力希•弗洛姆许俊达、许俊农译.精神分析的危机:论弗洛伊德、马克思和社会心
150
理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 8.
[28][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尹树广鉴传今译.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黑龙江: 黑龙江人们出版社,2003.
[29][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李鹏程编.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0][意]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3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14.
[3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6.
[33]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02.
[34]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5]任志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88
[36]王永贵.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7]王树荫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42.
[3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3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
[40]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4-6.
[4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8.
[4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 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
[4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 报,2013-9-25.
[4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 报,2014-2-26.
[45]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2-28.
[4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4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 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1-24.
[48]习近平.坚持军报姓当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 [N].人民日报:2015-12-27.
[4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5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N].2016-7-2.
151
[5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5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5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性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 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3.
[5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9-28.
[5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9.
[56]郑永廷任志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7):46-51.
[57]陈宗章.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价值秩序的建构[J].理论与改革,2015(2):5-8.
[58]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J].前沿,2010(10):10-13.
[59]卢旭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题[J].理论导刊,2014(1):10-12.
[60]邱启照.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1):101-107.
[61]程洪宝.互联网时代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6(1),43-47.
[62]李礼.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及联系[J].学术论坛,2017(4):119-124.
[63]秦志龙王岩.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关系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11):17-21.
[64]曾令辉陈敏石丽琴.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 究,2014(1):124-133.
[65]程洪宝.互联网时代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6(1):43-47.
[66]揭晓.论网络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理论导刊,2014(9):19-22.
[67]邱启照.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1):101-107.
[68]卢旭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题[J].理论导刊,2014(1):10-12.
[69]曾令辉陈敏石丽琴.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 究,2014(1):124-133.
[70]户晓坤.基于社会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J].前沿,2015(6):22-27.
[71]陈建波庄前生.论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J].马克思主义研 究,2016(1):112-118.
[72]高静.新媒体传播视域下实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时代逻辑与策略转型[J].理论月 刊,2015(6):22-25.
[73]严泽胜.领导权与缝合的逻辑一拉克劳、莫非对“领导权”概念的拉康式重构J].马克思主 义与现实.2014,1,112-120.
[74]徐岚.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红旗文稿,2018(2):25-27.
[75]郭燕来.如何行使意识形态的领导权[J].贵州社会科学,2016(12):4-12.
[76]史艳柳.治理视域下虚拟社会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逻辑和策略转型[J].求
152
实,2016(9):30-37.
[77]刘文于丽先.网络时代加强党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6(4):11-15.
[78]吴晓斐王仕民.多元时代如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J].学术前沿,2017(8):114-117.
[79]韩源.意识形态发展模型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185-188.
[80]郭燕来.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涵解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11):17-22.
[81]陈清.论国家安全视域下加强利用主导意识形态资源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7-21.
[82]刘伟.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权威建设[J].理论探索,2016(6):46-51.
[83]李辽宁.着力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竞争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8-11.
[84]胡春阳.话语整合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巩固[J].理论探索,2014(1):15-19.
[85]聂立清.论我国当代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J].理论月刊,2015(30):37-42.
[86]叶娜.互联网时代如何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J].人民论坛.2015(8):47-49.
[8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J].求是,1997,18,2-23.
[88]陈先达.论核心价值的社会制度本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5:75-80.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ngjilei/shenghuozhongdejingji/4053.html

上一篇:易地扶贫搬迁女性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 —基于宁夏三五”女性移民的调查

下一篇: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