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空间 思想层次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0 15:5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绪 论 1
一、选题根据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
(一)国内研究现状 4
(二)国外研究现状 15
(三)简要述评 23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25
(一)研究内容 25
(二)研究方法 27
(三)研究的重难点 27
(四)研究的创新点 29
第二章 空间的理论内涵及《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特征 31
一、“空间”的基本概念 31
(一)地理学与物理学中的空间概念 31
(二)传统哲学对空间概念的展开 32
(三)马克思对“空间”内涵的发展及其超越性 35
二、《手稿》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 39
(一)生产空间 41
(二)社会空间 44
(三)人的自由空间 49
三、《手稿》空间思想层次的划分根据与必要性 53
(一)三层次区分是否可能 54
(二)三层次区分是否必要 58
(三)三层次的内在统一性 60
第三章 被资本操纵的生产空间: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 65
一、货币对流通的掌控:从“交换媒介”到“财富代表”的身份转换 .65
(一)流通与交换:打破地域生产空间的交易隔阂 66
(二)转变与颠倒:以贮藏货币为目的的生产空间 67
二、资本对生产的支配:从“服务生产”到“服务资本”的目的 69
(一)追求价值增殖:资本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在动力 69
(二)操纵生产空间:资本逻辑注入生产空间的必然趋势 71
第四章 从压缩到创造的社会空间:现实境遇与科学设想 73
一、现实境遇: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自由枷锁 73
(一)资本家与工人:社会空间中的阶级矛盾与关系冲突 74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 75
(三)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压缩自由空间”的剥削路径 ...77
二、科学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空间的自由创造 79
(一)自由时间与自由空间:理想社会空间建构的基本要素 79
(二)支撑理想社会空间构建的人的自由本质 80
(三)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创造自由空间”的发展路径 ...81 第五章 构建人的自由空间:理论变革的最终指向 83
一、世界新图式:自由空间产生的历史前提 83
(一)从地域市场到世界市场: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进程 84
(二)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人类文明的共享性格局 85
二、寻破解之道:自由空间面临的异化困境与建构方案 86
(一)资本与空间“勾结”的困境:异化对自由的僭越 87
(二)顺从还是拒斥:建构对剥削空间的理性批判意识 92
(三)空间权力性的消解:走向以人为本质的生产立场 94
第六章 《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 97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 97
(一)解答“等价交换”的理论之难 98
(二)破除剩余价值创造的和谐幻象 100
二、对未来社会建构与“三形态”理论研究的推进 102
(一)补充阐发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内在条件 103
(二)初步确立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标志的社会形态观 105
结 语 108
参考文献 111
致 谢 125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根据
(一)选题缘由
“空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础性范畴。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探讨 空间问题的著作,但是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以“隐性表达”的形式散见于他的各种 文本之中,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具有发达分工和广泛贸易的城市克服了原 有的地域局限性,却造成了城乡之间的空间分离与利益对立;①资本与大工业生 产扭转了各个国家自古延续下来的封闭状态,却造成了全球化空间和地域性空间 的对立。②《共产党宣言》也提出资产阶级把城市与乡村分别塑造为“统治者” 与“屈服者”的角色,正如乡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半开化”与文明的国家 之间、农民与资产阶级的民族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往往由于后者具有的经济 优势,而使得前者从属于后者。③这些内容都体现了马克思对空间形态变化和空 间对立关系的密切关注。“空间”的生产形态和社会形态承载着人的各种实践活 动与交往关系,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与出发点。马克思坚持从空 间的历史性与实践性考察现实问题,取代了黑格尔哲学用观念运动解释世界的模 式,体现了马克思对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批判与超越。
选择《手稿》作为研究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文本,是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尤其 是生产领域对马克思空间思想内涵的补充和拓展。相较于马克思其它著作中的空 间思想,《手稿》不仅说明了空间对立现象的存在,而且还进一步从资本主义生 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和机制中剖析了空间产生对立的原因。依据《手稿》剖析马克 思的空间思想具有以下两点独特性:其一,《手稿》创作背景的独特性。《手稿》 以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作为创作背景,危机的世界性彰显了空间层次 在危机产生、传播和克服的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达了马克思空间思想的 核心观点。其二,《手稿》理论资源的独特性。《手稿》涵盖了许多马克思在后期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518—556 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566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著作中没有再详细展开论述的理论,特别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等。这些 具有广度和启发性的论述是挖掘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独特理论资源。
当前,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仍有较为广阔的研究余地,亟待学者探索、回应如 下问题与争论:其一,相对于马克思时间思想的研究深度和热度,马克思空间思 想存在研究“缺场”的问题。在 20 世纪以前,马克思的空间思想领域一直被研 究者所忽视,直至 20 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城市空间问题的突显,西方马克思 主义学者才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场域内开展了空间与生产关系、空间与政治权 力以及城市空间与人的发展等研究,试图从空间学的角度为诠释和解决资本主义 的经济危机开辟一个全新的路径。然而,对比起马克思时间理论成熟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还停留在整理与归纳阶段,目前还未形成一个学界普遍认 可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二,关于“马克思有无空间思想”“马克思哪些理论属 于空间范畴”等问题在学界中仍存在争论,对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评述,学术界 长期面临着言说的难题。①其三,学界根据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及其整体思想 的指向,使马克思空间思想形成了不同层次和不同语境下的内涵。这些内涵的正 确性和适用范围都有待研究者们逐一辨析。本文将《手稿》空间思想划分为生产 空间、社会空间和自由空间三个层次,试图从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中确定马克思 空间概念内涵的演变,寻求向人的自由空间转换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这对回应以 上学界争论与问题具有理论意义。
(二)研究意义
通过全面剖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社会空间、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以及 未来社会的最终指向和主要特征,本文在把握马克思空间思想对资本主义经济学 的批判和超越上,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1.促进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系统把握
从马克思的整体思想来看,对资本主义剥削性的批判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建 是其理论的两大指向。生产空间、社会空间和自由空间三个层次有机地串联了《手 稿》的批判逻辑与构建逻辑,指明了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手稿》到《资
①参见田俊毅等:《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本论》的写作,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建立在大量的史实材料剖析之上, 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消费、交换和流通各个领域,理论内容庞大且复杂。在此基 础上,完整且有条理地把握其思想具有较高的难度。结合《手稿》的主要内容及 其运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之与马克思其它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如《1861 —1863 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论》等)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系统地梳理马克 思的写作逻辑和论证思路,从而整体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发展轨迹。
2.有利于回应西方学者对空间思想理解与重视
进入20世纪后, “全球化所呈现的是多种空间混合、交互作用的局面”, ①福 柯也曾表示人类正在进入空间时代的新纪元。由于空间的重要性在人的类群生活 与联系中不断凸显并引起剧烈的变化,原本置于次要地位的空间层次受到了西方 学者们的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批判哲学理论要成为当代的现实科学,则无 法脫离社会空间化的时代特质。②研究《手稿》的空间思想,扎根于马克思的经 济学手稿中寻求文本依据与支撑,并且借助“空间”的新兴视角进行拓展性解读, 正是对现阶段学术前沿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关于生活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思 想成果以及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中空间缺场问题的回应。
3.正视《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开拓其理论意义的需要 学界目前对《手稿》形成了两种定位:一是将其看作体系完整的独立著作,
二是把它作为《资本论》的初稿或最初实验室。无论是何种观点,它们都肯定了
《手稿》在马克思的思想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中介作用,是推进马克思的政治经 济学思想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当前《手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其面临 着青黄不接的状态,其中的理论联系与整体思路都有待探索和厘清。本文将《手 稿》作为基础的研读文本,通过整理《手稿》中被首次提出却未展开详细论述的 观点,或因未成体系而被学者后续研究所忽略的理论,在前人的成果之上,补充 阐述《手稿》对构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空间的理论性贡献。这一方面有助于 突显《手稿》相较于马克思其它著作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手稿》在 马克思思想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再者,本文以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作为剖析《手 稿》的切入点,实质是结合人的发展理论、自由时间理论、社会形态理论以及世
①冯雷:《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8 页。
②参见刘怀玉:《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方法到当代空间化社会批判哲学——以列斐 伏尔、阿尔都塞、哈维与吉登斯为主线》,《学术交流》 2019年第3期。
界历史理论等内容,开拓了《手稿》所蕴含的人类学理论意义。人类学的研究视 角超越了原有以单一的哲学角度或经济学角度为主的解读模式。
本论文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
1.有利于认识、解释和克服现实的全球化空间危机 当前,全球空间呈现出向共同体身份转变的趋势,人类更加充分地享有空间
资源的同时,也承担着空间危机加速蔓延的风险和后果。如果能准确把握空间与 人的联系、空间危机产生的原因、空间运作和转变的机制等客观性规律,以及人 改造空间实践的能动作用的限度,那么空间这个中性载体就能促进人类解放使命 的完成;反之,若对其认知不全面或产生认识错误,忽视空间的作用与影响力, 使空间朝着控制人、压迫人、剥削人的错误方向发展,由于全球空间网络规模空 前巨大,空间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则会以爆炸性、迅猛性的传播特点波及全球。 考察空间在生产过程和社会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理性地、有意识地规制空间的 发展方式,从而在经济基础的根源上认识和化解全球化空间危机。
2.为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空间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诞生于西方国家,国内学界开展该领域的研 究受到了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从实践上看,西方国家的城市化 进程早于中国,中国当前的空间发展条件、城乡空间的转型等方面与西方也仍然 存在差距。根据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性,中国的社会空间城市化的发展会经历与 西方相似的阶段,也可能遭遇西方城市化过程中曾产生的空间问题,因而西方的 社会空间理论与实践始终是我国重要的参考对象之一。从空间理论研究的背景和 思路上看,中国的生产力性质、社会结构以及地理、历史因素等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大相径庭,这也决定了国内学者在研究空间正义的实现方式上会产生与西方 学界不同的结论。通过考察和借鉴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价值和缺陷,形成带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空间建构理论,我们可以预测良好社会空间的发展要素, 预防并避免由于不适当的空间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空间危机,进而促进中国社会空 间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手稿》的传入与我国学者对《手稿》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 从总体上看,国内学者讨论的问题与国外接近,对经济学手稿的研究呈现出以哲 学角度为主的整体特征,经济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人的发展的思想研究较多。 其研究质量基本没有超出国外的水平。①有的学者提出,采用人类学视角拓展性 地分析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是学术界近年来在手稿研究方面的特点。马克思经济学 手稿的社会形态理论、自由时间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以及世界历史理论等成为了 人类学研究范围关注的主要内容。②从国内研究《手稿》的著作与公开发表的研 究论文来看,国内学者们在《手稿》的性质和地位、政治经济学方法、《手稿》 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拓展性的人类学理论等方面对《手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关于《手稿》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手稿》的研究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手稿》的理论地位。从《手稿》在马克思整体哲学理论发展的地位 上看,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马克思继19 世纪40 年代的初步探索以后哲学学说发展 历程中的岑岭,是马克思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第二个哲学创新阶段的奠基之作, 也是马克思第三个哲学创新阶段中创作《马克思晚年笔记》的思想起点与重要理 论来源,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历程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③从《手稿》 与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联系来看,有学者认为物质生产和自由活动的关系问题 是唯物史观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中经历了一个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由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的对立到承认两者的同一,再到辩证 地看待两者的对立统一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两者从对立到 同一的第一次否定,并在《手稿》中进行了第二次否定,指出物质生产和自由活 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两次否定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终结、历史 唯物主义从创立、发展至成熟的两个阶段性标志。《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 正是依据《手稿》关于物质生产与自由劳动相互作用的结论,明确提出了“自由
①赵学清:《马克思 <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年 版,第 80—81 页。
②参见张雷声等:《近年来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述要》,《山东社会科学》2015 年第 7 期。
③参见王东等:《 <资本论 >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 <1857 — 1858 年手稿> 的重新 定位》,《江汉论坛》2007年第 6 期。
王国既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又在其彼岸”的思想。①有的学者比较关注《手稿》与
《资本论》之间的关系,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 论》之间的关系就像科学家的实验室和他的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其理论成果是 通过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指出《手稿》中劳动二重 性理论的制定是区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突破性与革命 性的分水岭。②有的学者从政治哲学意义来理解《手稿》,认为《手稿》不仅是马 克思成熟时期研究经济学的手稿,而且是彰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又一新发展高度 的文本标志。③在《手稿》中,“社会个人”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出发 点。马克思将他对政治哲学的批判包含于对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关系 的批判之中,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与平等的虚假性,批判了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的剥削性与不正义性。
第二,《手稿》中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 一书被认为是对研究《手稿》方法论乃至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中全面系统的扛鼎之 作。④在该书中:其一,强调了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唯物主义历史 观是马克思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论基础。经济问题是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对 经济的研究,无疑是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条件,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又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⑤其二,揭示《手稿》方法论的特点为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和唯物史观在经济学研究上的具体运 用。⑥其三,指出《手稿》方法论的主要缺陷,有的学者也将其概括为:“对‘一 般、特殊、个别'推论法的重视和不恰当的运用;从具体到抽象概念运动中的缺 陷;从抽象到具体概念转化中的缺陷;构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上的缺陷
①参见姚顺良:《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对<德意志意 识形态>的一个重大发展》,《南京社会科学》 2010年第9期。
②参见张钟朴:《<资本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创 作史研究之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年第5期。
③参见王志刚:《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空间政治思想——对<1857—1858 年经济学 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社会主义研究》 2014年第2期。
④参见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72 页。
⑤刘永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97页。
⑥参见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71 页。
等”①有学者探讨了黑格尔逻辑学与马克思《手稿》中政治经济学方法之间的关 系,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一般性概念的说明并不完全排斥特殊和个别,也不是抽象 的一般性,它是包含着特殊和个别的全部丰富性的一般性,这一点和黑格尔对一 般性的阐释特点一样,《手稿》对这些资本特殊性、个别性和丰富性的说明是否 定之否定的过程,也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②有的学者认为,基于《手稿》 分篇构想的分析,有助于厘清和解答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 体”方法的相关阐述与疑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阐述方式并不是马克思在
《手稿》中唯一使用的叙述方法。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核心命题在于指明:资本 是劳动产品在历史阶段与一定社会形式叠加的产物,它不是统摄劳动产品的先验 性的存在,它的存在不具有超越劳动生产之上的永恒合理性。资本这一历史进程 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被思维理论地再现出来。③ 第三,《手稿》主要理论内容的研究。《<资本论>第一稿研究》(以下简称为
《研究》)较为集中地呈现了目前中国学术界研究《手稿》的主要方向、成果和 所达到的水平,它对《手稿》的理论贡献、理论成熟程度、阶段性特点以及与马 克思后期著作的关系与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手稿》在劳动价 值理论、劳动力商品学说、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资本积累学说、利润和平均利 润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货币理论的系统阐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 芽,利息和信用理论的第一次科学论述,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未来共产主义 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的分析等11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有主要贡献。④有的学者认 为,《手稿》的《货币章》创新性地提出了货币的三种规定:作为价值尺度、交 换手段以及货币的职能,从而拓展了货币理论。⑤马克思把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作为货币理论建立的基础,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来说,这是首次从商品的内在规
①赵学清:《马克思 <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年 版,第 72页。
②参见马健行:《黑格尔的< 逻辑学 > 与< 资本论 >结构的形成》,载于《马克思主义来源 研究》第 13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37—38 页。
③参见刘召峰:《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辨析》,《江汉论坛》2013 第 10 期。
④参见赵学清:《马克思 <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75—80页。
⑤参见顾海良:《通向< 资本论 > 的思想驿站——读 <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 — 1858 年 手稿)>》,《高校理论战线》2012 年第3 期。
定中总结出货币的起源与本质。①有的学者指出,除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这一主要 理论成果外,《手稿》还在大机器生产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资本的生产性和 局限性、社会发展和共产主义等问题上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发展,《手稿》的特 点就在于具有展示《资本论》理论制定过程的能力。②
第四,《手稿》的人类学视角拓展性研究。以《手稿》中的社会形态理论为 例,有学者指出《手稿》关于社会发展形式的演变体现出“横向”与“纵向”的 关系,“横向”层次指的是社会关系,“纵向”层次指的是社会历史的发展顺序,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变化中认识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进程。针对马克思的社会形 态理论,学界当前存在三阶段说和五阶段说的不同理解与结论,有的学者各执一 方,使这两个阶段论之间存在不可通约的“鸿沟”。其实不然,无论是三阶段说 还是五阶段说,从横向层次和纵向层次的关系意义而言,不同社会形式的变化实 质在于包含着不同性质的“人一物”关系。③《手稿》中的三阶段说不同于马克 思和恩格斯早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按照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封 建所有制发展的顺序展开的五阶段说,而是别出机杼、另辟途径,依据劳动主体 对客体的占有形式与所有关系的变化,展开对前资本主义三种社会历史形态的相 关论述。社会历史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说既是对人的发展的三大形式理论的论说, 也是基于经济层面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④
这些理论和拓展性解读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中暗涵的空间哲 学图景,《手稿》中与空间相关的社会形态、历史在世界图纸上的空间扩张等逐 渐形成马克思学说体系中的空间话语体系的显著线索,从生产单元走向社会单元, 从人的生产关系走向人的社会关系,从特殊的空间走向一般性的空间,这也使《手 稿》成为阐发马克思空间思想的重要文本依据。
2.关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
①参见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读解的新视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摘 选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第3期。
②参见张钟朴:《<资本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创 作史研究之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年第5期。
③参见魏小萍:《从双重关系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式论》,《现代哲学》2009 年第 6 期。
④参见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读解的新视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摘 选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第3期。
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空间思想的视域与中国的城乡二元空间的关系以及城 市化发展进程的现实相关。与国外学界一样,“马克思是否存在空间思想”在国 内学界尚有争论,有的学者指出学术界在认识、研究和分析马克思社会空间的核 心理论时,长期面临着阐明与述评的难题。①国内学界研究成果的主题和方向呈 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进一步阐释国外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二是将马克思的 社会空间思想从自然空间中区分开来,并试图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空间思想学 说发展所对应的文本依据;三是大多数研究的落脚点在于社会空间的空间正义; 四是对马克思空间思想尤其是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有多个角度的解读,主要集中 在:资本视角、世界历史视角和人类视角等。
第一,在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阐释上,国内学者基本围绕国外研究空 间思想的学者代表所提出重要观点和新概念进行解读。关于列斐伏尔提出的城市 空间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列斐伏尔结合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现实指出了资本主义 城市空间生产的不正义性,他围绕空间层次重新审视都市存在的问题,提出争取 城市权利的主张。列斐伏尔异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关注点与研究路向, 奠定了国外都市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基础。②关于大卫•哈维的“历史一地理唯物 主义”,有的学者指出,从“历史唯物主义”向“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转变 融合了哈维对地理学传统知识论与传统历史叙述话语的反思和批判。“历史—地 理唯物主义”用理论表征和体现了社会过程,在历时性的时间维度与结构化的空 间维度中产生的社会过程,呈现出一种社会关联的形式。结合特定的社会过程才 能现实地展开“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③
第二,国内较早涉及马克思社会空间问题的学者从实践的角度阐发马克思的 社会空间思想,并在区分马克思的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之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④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马克思时空范畴仅仅看成是本体论范畴,即指 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一般物质运动的时空。马克思的时空理论并没有被包含在 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之中。国内最早指出并将马克思的时空理论纳入社会历
①参见田俊毅等:《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②参见龙钰:《列斐伏尔城市空间思想探析》,《世界哲学》 2018 第 6 期。
③参见李春敏:《大卫•哈维的“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及其理论建构》,《天津社会 科学》2013年第5期。
④参见王志刚:《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71页。
史范畴之内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 一文。①有的学者认为,空间概念的根基是实践,马克思通过实践的核心内容把 他的空间观与社会革命、自由、价值等理论共同联系起来,从而开辟了实践唯物 主义的新境域。②在他看来,社会属性与其承载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空间的重要 属性。有的学者从自然与人的关系看待实践对空间改造的关键作用,指出联结自 然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空间形态、使之转化为人的空间 形态的活的源泉也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和转化的过程中,自然的空间形态 被赋予社会属性,使空间形态原本的抽象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变为历史的现实性, 真正地复活了自然空间。③在这里,社会的空间被看作是对自然的空间的扬弃。④ 在马克思空间思想学说发展所对应的著作方面,有的学者将马克思空间思想学说 的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马克思主要从哲学角 度阐发空间思想,但观点尚未成熟,以《博士论文》为代表,马克思在这个阶段 把感性作为描述空间学说的源泉;在第二阶段,马克思主要从以资本主义生产劳 动为出发点的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述空间,在《手稿》与《资本论》等代表作中, 他形成了暗示空间问题的相关社会形态理论。⑤有的学者认为《手稿》是马克思 空间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承认了空间的自然属性之余,更加 强调了对空间社会属性的考察,并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空间。⑥《共产党 宣言》也被认为是研究马克思空间思想的重要著作,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时间对 空间的消解问题在这本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 义发展的过程中,地理与空间的要素突显了马克思对空间形态演变与转型的敏锐 直觉。⑦国外学者大卫•哈维也从地理学角度考察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 与不平衡的地理发展。
第三,考察国内近五年对马克思社会空间问题研究的相关著作与最新成果, 社会空间正义论与问题研究等相关著作的核心都指向当代中国社会空间正义的 实现。有的学者指出在实现空间正义的过程中,对比起传统意义上获得更多关注 参见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学术月刊》1998第5期。
参见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 1996年第3期。 参见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学术月刊》 1998第5期。 参见王志刚: 《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1页。
参见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 1996年第3期。 参见刘晓春:《马克思的空间观新探》,《江海学刊》 1998年第6期。 参见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 2006第2期。
的“分配正义”,生产正义的实现才是解决空间正义问题的关键,在“权力与抗 争”和“结构与主体”的基本逻辑下,该书研究更关注个体或弱势群体对空间的 使用权利。①还有的学者从空间演变史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出发,把社会空间理论 宏观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开拓阶段、列斐伏尔的激活阶段以 及当代研究者的拓展阶段,在历史和发展的逻辑中论证了社会空间理论中国化的 必然性和现实性以及发展的多维性,认为在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仍然 面临着全球化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冲击、空间剥夺与空间失衡、城市化问题等空 间问题,需要在空间生产和规划的转型中应对中国实际的城乡挑战。②
第四,在多层次的解读视角方面,资本视角主要说明了空间参与资本主义生 产、资本积累、资本增殖的过程并指出这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有的学者认为, 马克思开创了独特的“资本阐释学”,他既运用社会空间思想说明了资本全球化 发展的现实语境,也通过资本对社会空间的重塑作用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突出表征。 马克思尤为关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体现了三对空间 的紧张关系:第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剥夺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空间紧张关系,它使全 球社会空间以等级结构的方式呈现和区别开来;第二是由过度资本化造成的人与 自然空间的紧张关系,改造自然空间的程度不断加深,改造规模也向全球进一步 拓展;第三是由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造成的虚拟经济空间的紧张关系与风险问题。 上述三个问题与紧张关系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空间在 19世纪的变迁与重组,而 且对当代理想社会空间的建构具有反思性的现实价值与意义。③相较于前资本主 义时代的人类空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扩大“地理—物理空间”的范围、改变 “社会—经济空间”的性质和主导“文化—心理空间”的控制权等方面,极大变 革了人类的空间生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空间的变迁辩证地统一 于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之中,被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所统摄和支配。④还有的学者 指出,不竭余力、永不停歇地寻找生产的新地盘、将非资本的地域或生产领域资 本化是资本的本能,资本在这种永动力的鼓舞下不断突破和消解各种空间的阻隔
①参见王志刚:《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②参见付高生:《社会空间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2018年版。
③参见李春敏等:《资本全球化视阈下的几个社会空间问题——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 想初探》,《天津社会科学》 2010 第 3 期。
④参见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11年第11期。
与障碍。同时,空间也朝着更有利于创造财富的方向、在资本和贸易的共同力量 下被重新组合与建构,其自身天然形成或历史遗留的屏障就在资本强大的流动本 能中被瓦解了。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全球空间的重新分配、占有 与重组,②这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认识和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热潮。有 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中理解现代性,马克思所认为的现代 性的实质同义于资本主义强制性的空间扩张。以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为出发点,观 察和揭示历史的演进进程,也让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紧贴于人类活动的空间视角。 ③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世界历史的诞生都离不开时间、空间与人的 劳动,时间与空间是人类存在的两个基本层次,人在时间与空间中进行劳动实践, 人的劳动是创造物质资料、改造空间的源泉,也是沟通时间与空间、使时空关系 相统一的纽结。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空间的拓展过程,也是整部人 类劳动历史从过去到未来的积累和创造。④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的空间布 展日益成为资本主义运行的重要特征,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时间对生产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出它的极限性,时间逐渐失去了完全支配空间的绝 对优势地位,空间的生产与规划以及资本的权力结构关系日渐突显,随着全球化 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取得了更为直接的主宰地位。⑤从人学视角解读马克思的空 间思想,即把人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进程与空间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力联结起 来。有的学者指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盈的自由时间和广阔的自由空间,自由 时间的获得与自由空间的产生都依赖交往条件的充分发展与发达的生产力,所以 人类的地域性生产转变为世界性生产、地域性交往转变为世界性交往、人类的历 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都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空间的扩展与生产力的发 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拓宽了生产的空间,另一方面, 广阔的活动空间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在历史中被保存和积累, 也被加速地改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交往越是扩大,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
①参见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②参见田俊毅等:《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 2007年第
2 期。
③参见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3 期。
④参见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当代世界与社会 主义》 2008 第 5 期。
⑤参见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第 4 期。
也越是深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必由之路。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外在于人的社 会空间客体变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条件,这个转变的过程必然还要经历“空间的物 化”阶段。当物化空间被扬弃以后,人类社会才真正开始进入自由空间的形成阶 段。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不仅意味着人的交往空间和自由空间的扩大, 而且还伴随着人的精神空间与心理空间的优化。②
关于“马克思有没有空间思想”的问题,通过仔细考究马克思不同时期和阶 段的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界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马克思虽然没有 直接撰写空间思想的相关著作,但是其多个文本中实际皆蕴含了空间思想与对社 会空间的分析。从国内当前对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著作的最新成果来看,国 内学界开始越来越重视马克思思想的空间层次,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空间思 想理论体系也正在逐渐形成。
3.关于《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
上述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是在马克思整体的著作、学科的综合、结合时 间观的基础上阐发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当前,单独就《手稿》著作本身、聚焦 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较少,国内学者主要从政治哲学、资本主义生产的角度 剖析《手稿》的基本逻辑与核心内容,探讨了空间正义、全球空间的人类解放等 主题。
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以揭示货币转化为资本及资本发展的逻 辑为主线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完成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创立。 《手稿》蕴含的空间思想革命彰显了空间经济学与空间政治学的当代意义,资本 主义创生的空间性特点,以及力求将一切地点的生产变为由资本主导或以创造资 本为目的的特质,深刻且科学地揭露了资本的空间化与空间的资本化趋势。资本 主义创生的空间性过程与资本的空间化逻辑最终指向人类解放的空间之维,即由 去地域化的共产主义实现社会解放,以及由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实现 个人解放,世界历史机制的转变与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空间的扩张为人类解放提
①参见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当代世界与社会 主义》 2008第 5 期。
②参见李春敏:《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学 术交流》 2009 第 8期。
供了前提条件。其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指向是政治的,是“时间 经济”中的人类自由发展空间“自由王国”)的建构。①
有的学者也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阐发该文本空间思想的意蕴,指出通过阶级 (政治)斗争实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旨。②基于这个认知和视 角去解读《手稿》的空间思想,他认为《手稿》既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成 熟理论,也标志着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又一新发展高度。在《手稿》中,“社会个 人”是马克思阐明理论的主体与出发点,不仅是融合了历史性与社会性的存在, 而且也是空间性的存在。实现向“自由人联合体”转变的人类解放,“社会个人” 也必须经历从地域性向世界历史的空间化变迁。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对资本主义经 济学做出了鲜明的批判,对隐藏于社会个人交往空间变迁中的内在资本逻辑进行 了解蔽。当我们对资本展开空间批判的时候,不能随意无视或跨越历史唯物主义 的界限而陷入“空间拜物教”或“空间决定论”,在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中研究空 间资本化、阶级(政治)斗争、政治解放等政治哲学问题都要求以现实的和历史 的空间实践为依据。③
有的学者则更加关注《手稿》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空间的关系, 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总体上是按照货币关系、资本关系、人的发展与空间的 关系逻辑展开对空间经济维度的论述。现代货币经济对于空间而言具有正面和负 面的作用,从正面作用评判,现代货币经济促进了交换关系向全球范围、更大面 积的延展以及交换空间的解放,但在它的负面作用上,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为代 表的现代货币经济隐匿着空间的对立与剥削。空间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发 挥了不同的功能,它作为资本流通的条件时,承载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资 本主义生产的必然影响下,空间也被用作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空间资本化的趋 势对人的作用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它有益于人形成全面的能力体系,另一方面, 它也强化了人对物化空间的依赖。空间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关乎人的全面发展 的实现,唯有在空间中扬弃人对物化的过度依赖,空间才能成为人积极存在的重
①参见袁久红:《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空间思想及其政治意蕴》, 《天津社会科学》2014 年第4 期。
②参见王志刚:《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空间政治思想——对<1857—1858 年经济学 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社会主义研究》2014 第 2期。
③参见王志刚:《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空间政治思想——对<1857—1858 年经济学 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社会主义研究》2014 第 2期。
要载体。①该学者也列出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所带来的三重层次变革,分别为: 一是“地理——物理空间”的扩大,即“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于交通 工具的变革等不断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二是“社会——经济空间”的拓展,即 在资本主义创造发达的货币经济基础之上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三是“文化— —心理空间”的变迁,即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产品愈加受制和依附于资本逻辑,使 得全球空间文化同质化的现象产生。②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手稿》的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围绕着这些学术发现,从《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 史上的理论地位、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劳动价值、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等问题上挖掘和研究《手稿》的价值。
第一,《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国外学者主要在《手稿》 与《资本论》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派的观点:一派认为,《手稿》的结构与内 容的丰富程度都明显高于《资本论》,把《手稿》看作一部体系完整的独立著作; 另一派认为,《手稿》是《资本论》的初稿,是“最初实验室”,由此推论出《手 稿》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说创立还处在过渡性阶段,相较起《资本论》, 这些理论的表达和描述尚不够成熟。第一派以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和意大利 学者马塞罗•默斯托的观点为代表。戴维•麦克莱伦指出:“从经济学的观点出 发,《手稿》包含着对马克思成熟理论的第一次详细论述。”③他认为:“事实上,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所有要素都在《手稿》中得到详细论述了。”④由于马克思在《资 本论》中对《手稿》提及的大部分经济理论与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大量篇幅的论 述,《手稿》的特殊价值则体现于马克思在他往后的宏大事业中没有再次深入展 开的、那些剩余的论述。他认为,与《资本论》相比,《手稿》更具研究价值之
①参见李春敏: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 《学 术交流》 2009 第 8 期。
②参见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11年第11期。
③[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 71 页。
④[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 71 页。
处就在于那些没有在《资本论》中再次继续发展的论述。①马塞罗•默斯托在《马 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大纲>150年》一书中认为:“作为马克思在19世纪 50 年代深刻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它包含着在《资本论》的所有准备材料中 可以发现的主要理论思想。”②《手稿》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 学巨著的初稿,而且还在于它包含了大量对诸如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和机械自动化 等重要主题的评论,尽管这些内容并不完整,但这些主题马克思在他终其一生都 未完成的著名著作中的其他地方再没有展开论述过,“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许多 方面都不同于20世纪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解释中呈现的那个作者的作者。”③在 支持第二派观点的学者之中,法国哲学家比岱认为《手稿》是带有思辨人类学特 点的“实验性著作”,《资本论》的发展空间是在《手稿》不足之处的基础上衍生 的。④
第二,聚焦于《手稿》导言中的第三节内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主要在于:从马克思不同的著作与写作过程 中得出对政治经济学方法特征以及该方法与现实关系的不同理解,即马克思在 《手稿》中提出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在以下两个方面——在思维中再现现实以及在 现实中构建一个可理解与代表社会抽象范畴模式,主要涉及、依靠的是“从具体 上升到抽象”的过程还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的分歧。马塞罗•默斯托 联系《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来研究《手稿》导言中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的 论述,结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第一章和《资本论》第一章都明确地 将商品作为研究起点的特征,从带有“个别”性质的商品开始上升到对资本主义 社会一般规律的理解,他认为《手稿》中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性目标是“从抽象上 升到具体”,“1857年的指导性目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在1859年的文本 中变成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导言》的起点——最抽象和最普遍的规定被一 个具体的、历史规定的现实——商品——取代了。但是由于 1857年的文本没有
①参见[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2016 年版,第 71 页。
②[意]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大纲〉150年》,闫月梅等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③[意]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大纲〉150年》,闫月梅等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④[意]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大纲〉150年》,闫月梅等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6—277页。
发表,马克思没有对这一改变作出解释。”①“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唯一 科学的方法,结合了政治经济学巨著的结构计划来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学方法, 并且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与“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两个过程放在了针锋相 对的争论位置,并进行了直接的比较。按照马克思在《导言》中的著名表述,“具 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②关于“抽象” 与“具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具体”的作用方面,观察和分析“具体” 的“用处”在于:认识和把握具体,并将它作为精神上的具体在思维的历程中再 现出来。“具体”只能通过作为“综合过程”的思维才能被充分地理解,“从抽象 上升具体”是通过从简单、具体本身的抽象的规定到具体的逐渐再现、再造的过 程。该观点强调“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政治经济学方法主要依靠的过程,实在 和具体不能作为研究现实的前提,否则将产生“混沌的完全模糊的表象”,抽象 规定的综合导致对具体本身的理解,具体是在抽象规定中的再造。苏联学者维戈 斯基从《手稿》中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交织的角度探讨了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相关 问题,该学者认为这两个方法被分别用于科学理论创立过程的不同阶段,研究的 特征是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材料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叙述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是材料的现实运动,③从而得出了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的辨证的相互作用和交织,正是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以及整个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 征”④的结论,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叙述 方法主要涉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德国学者W.雅恩和D.诺斯克认为政 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都是从抽象到具体,得到一般抽象的概念后,往 后的研究主要都是通过逻辑的推导不断发展出新的概念,并在排除逻辑矛盾与现 实中进一步检验现存的概念体系。⑤在这个观点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 叙述实质上涉及的都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只在政治
①[意]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大纲〉150年》,闫月梅等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年版,第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③参见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50 页。
④黄晓武等: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0 页。
⑤参见黄晓武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版, 第 183 — 184 页。
经济学的形成时期起到作用。①而民主德国学者G.法比翁克对雅恩和诺斯克等人 的观点则持批评意见,他反对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 系问题的结论等同于对政治经济学方法中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与从抽象上升到具 体这两个过程的关系和作用问题的结论,“由于客观必然性的原因,无论在政治 经济学有关研究对象的唯物辩证的研究中,或在唯物辩证的叙述中,都必定是交 织使用”。②因此,他认为这两个过程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形成方法的两个方面都发 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手稿》中劳动价值、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与阐发。维 戈斯基在《〈资本论〉创作史》中认为《手稿》“第一次制定了商品二重性和生产 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克服了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局限,创立了科学的劳 动价值理论”。③俄国学者阿•科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货币理论 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创立了研究货币的理 论基础,并且必须考虑到所有揭示出货币本质的东西。与此相应,抽象理论上的 分析实在下述次序中进行的:商品——独立的价值形式(货币关系本身)——独 立的价值形式的象征性承担者——这种象征性承担者的材料,即金(作为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④有的学者认为《手稿》中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交换的不同性质、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劳动力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之间的联系等相关论述,抓住 了资本基本和原始的核心结构,这些原理是组成“资本一般”概念的重要组成部 分。马克思使用这些范畴揭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说明资 本对剩余劳动的追求及其发展的趋势。戴维•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 “从考察生产开始”以及提出“工人出卖的不是自己的劳动,而是自己的劳动能 力”,⑤这两点构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诞生。
①参见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51 页。
②黄晓武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6 页。
③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 57页。
④黄晓武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366 页。
⑤[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 71 页。
第四,《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德国学者米夏埃尔•亨利希在分析马克 思危机理论的存在可能时,认为马克思在论述货币作为中介加入商品流通买卖的 交换行为过程中使买卖在时空上分离时,就提出了危机的可能性。有的学者进一 步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根源的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生 产和价值增殖之间导致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论述强调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于资本对价值增殖的无限追求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手稿》的未来社会理论。苏联学者维戈斯基在《〈资本论〉创作史》 的第四章《〈资本论〉的最初稿(1857—1858年)》指出马克思《手稿》首先在“关 于资本主义具有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内在能力的结论”①的基础上,于1859年“作 出了关于各社会形态由于它们创立了发展生产力的可能性从而具有生命力的著 名论断”,②这使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关于在资产阶级社会内部获得共产主义成熟的 物质前提的原理向前发展了,这也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测的重要成果。有的学 者把《手稿》中的共产主义理论概括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从直接的劳动 者转变为有意识的指挥者,负责监督机器和自然力的运行,而劳动也将成为“有 吸引力的劳动”,劳动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有计划分 配扩大了个人的可支配与自由时间。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 展的角度看待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该学者提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大纲》中勾画了一般未来社会中解放了的人的草图”“完成了的、得到解放了的 未来社会将不再把人置于强制条件下进行劳动,而是使每个人都可能通过起全面 发展了的能力去积极地进行自我实现。”③其认为科学和机器在生产过程中的发展 与应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解放和生产者的个人解放创造了基础与前提。 戴维•麦克莱伦强调自由时间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要素,并指出:“马克思展望这 样一个时代:那时,生产不是依赖于雇佣劳动的数量,而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总 体水平;那时,对财富的衡量是雇佣劳动时间和产品大小之间的极不成比例;那
①参见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66 页。
②参见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66 页。
③[德]伊林•费彻尔:《马克思:思想传记》,黄文前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中文版序言第4页。
时,‘人们作为生产过程的监控者和管理者'。到那时,人类的真正解放才会发生。” ①
2.关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理论研究与 20 世纪伊始西方社会兴起的大规 模城市化与全球化的空间化浪潮以及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城 市危机现实密切相关。这些实践问题迅速地引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政治 经济学批判去理解城市空间的空间学转向。从列斐伏尔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幸存的 秘密与空间化生产之间的联系“激活”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空间思想研究,到 当代研究者(如大卫•哈维的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等)进一步对空间思想的规律 和运用的多维拓展,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体现了理论的开拓性与创 新性亮点,即这些西方学者的著作都可以看作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 的发展,是新马克思主义集中于社会空间及其所包含关系中的对马克思空间思想 的再思考。他们主要围绕着:空间生产、空间正义、城市与空间、空间与政治和 权力等主题,借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基础,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与论证。 他们所考究的不仅是马克思本人空间思想的存在与理论。他们在马克思蕴含空间 思想的相关著作中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独立 研究。
20 世纪的西方社会理论历史叙事呈现出“时间优先于空间的偏好”,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的空间缺席直到20世纪后期出现了明显的“空间转向”,米歇尔•福 柯的“异托邦”、大卫•哈维的“时空压缩”、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 爱德华•苏贾的“第三空间”以及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等,空间剥削、 空间差异、空间隔离与空间异化的问题愈发引起了国外学者们的重视,并进一步 揭示出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基本矛盾与运作机理,通过生产空间、占有空间 从而实现价值增殖,空间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在城市空间生产中追求剩余价 值的工具。②
首先,关于“马克思究竟有无空间思想”的问题在国外学界仍然存在争议。 一方面,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更加关注主导资本主义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动力与促
①[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 77页。
②参见王志刚: 《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因素,如:社会阶级的本质和消亡的研究等。时间与空间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按照 时间的顺序展开的,时间始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空间和地点则不然。①而在 另一方面,有的学者也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在著作撰写的过程中充分 展开对社会空间的论述,但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 《英国工 人阶级状况》等文本中特别关注了当时比较严重的社会空间问题,例如:恩格斯 在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工人社区的个案研究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工人居住 空间的摧毁与破坏,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分析与结论对新马克思 主义的城市空间理论与实证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③
在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再思考中,列斐伏尔强调空间是一种社 会关系,在空间的生产中构建了三元辩证法的核心范畴,分别为:空间实践 (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再现性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 representational spaces)。“空间实践”指的是空间性的人类的 物质实践生产活动与行为,是具体化的、经验的“感知”空间;“空间的表征” 指的是被构想出来的概念化的抽象空间;“表征的空间”指的是反抗统治秩序的 统治的空间,是实际的、“亲历的”空间。列斐伏尔“空间实践——空间表征— —表征空间”的解读模式是“回溯式进步”的辩证法,具有开放性和政治的革命 性。④列斐伏尔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了它的空间生产理论:第一,是对于空间社 会属性的再阐释。第二,是在政治经济学角度下批判资本主义空间,他指出资本 主义空间的面积是巨大的,并且由于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整体性空间 而成为了充满对抗性的场所。他认为“空间”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空间的生产方式与性质不断塑造着与资本主义关系相适应的空间秩序,并与人的 自由的获得与实现之间形成一种对抗关系。第三,是对都市问题与空间生产的当 代思考。战后空间重组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趋势,资本主义将城市建筑作为 转移资本在生产领域危机的手段之一,从而使城市日益变为全球化矛盾集聚和消
①[美]安东尼•奥罗姆等:《城市的世界一一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陈向 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参见王志刚: 《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0—71 页。
③参见[美]安东尼•奥罗姆等:《城市的世界一一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 陈向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④参见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UK and Cambridge USA: Basil Blackwell Ltd, 1991, pp.33—59.
散的主要空间。为了阻挡和避免国家科层组织与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对居民日常生 活的使役和损害,列斐伏尔针对性地提出“都市权利”的主张以解决由资本主义 空间生产带来的都市问题。①
大卫•哈维提出,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空间要素在资本 主义的动态矛盾中更为突出。当学者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考量当代资 本主义的空间特点时,需要重视地理空间条件,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为历史—— 地理唯物主义。②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和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更关注空 间斗争导致的中心—边缘结构,而他则把导致地理不平衡发展的缘由与资本主义 空间生产结合起来,把历史唯物主义与地理因素结合起来,开创了“历史——地 理唯物主义”。③大卫•哈维认为,在时间不断加速与空间障碍不断被突破的前提 下,二十世纪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重新规划了时间与空间,资本主义经济为了更 好地追求资本增殖,向小规模和灵活的生产方式转变。基于此,他还提出了“时 空压缩”的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新形式。④
有的学者指出,近15 年以来,空间正义与平等问题真正进入学者们的聚焦 的视域之中,不同国家空间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等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 征。该学者认为政治权力与再分配制度是影响全球化浪潮下国家间、城市间、地 区间民主发展、种族与性别不平等等空间差异的关键因素,并在马克思等人解释 并致力于解决由工业化引起的空间不平等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政治权力的来源 和限制、民众与政治机构的互动、再分配制度等方面试图解决当代空间发展差异。 ⑤还有的学者认为,尽管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对地理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 马克思主义者对空间正义与否的争论独立于社会实践运动以及地理原则。在明确 具有不一致发展的空间概念后,马克思主义者对空间差异的解释才逐渐形成。虽 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一些特定方面关注了空间差异的问题,但是空间不正义的概
①参见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3 期。
②参见 David Harvey.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p.8.
③参见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3 期。
④参见[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 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⑤参见 Kevin T. Leicht and J. Craig Jenkins. Handbook of Politics: State and Society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010, pp.521—542.
念以及关于空间发展不平等问题的透彻阐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没有 出现。①
(三)简要述评
《手稿》空间思想研究成果的发展,与当前学界对《手稿》理论贡献在马克 思整体思想中的定位以及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本质特点的进一步深入密切相关。因 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对当前国内、国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一,是《手 稿》的文本研究。这部分详细列举与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手稿》的理论定位、 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的两个过程的争论与《手稿》主要理论贡献的评价。第二, 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这部分内容从空间正义与空间“资本阐释学”的角度 总结了当前学者对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研究结论以及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 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拓展和解读。第三,是《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学界目前 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研究主旨与两个视角”。“一个 研究主旨”指的是空间正义。“两个视角”是指:其一,是从经济意义的角度探 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空间的关系;其二,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阐发《手稿》空 间思想的政治意蕴。
当前,学者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基本是以《手稿》的主要理论与马克 思总体空间思想的特殊性作为展开的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体现了马克思思想在 《手稿》创作时期的特殊性,研究的逻辑主线还突显出以下特点:
从研究的文本依据和基本内容看,就《手稿》的理论资源而言,《手稿》相 对于其之前及之后的著作都有它的特殊性:相较于马克思之前的著作,《手稿》 在指出“现实生产力第一性”的基础上,首次正式进入并解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 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分析细致到“货币”“资本”等基本的元素运动。学者们 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将空间思想与货币和资本的生产运动 过程结合起来,形成批判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空间的研究。这类批判研究既指向资 本主义生产的不合理性,也引申至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社会关系平等与否的担 忧。相较于马克思之后的著作,尤其是集中体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资 本论》,《手稿》在言说未来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方面有特殊的理论贡献。马克思
① 参见 Ferenc Gyuris.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f Spatial Disparities: Geographical Inequalities Between Science and Propaganda, Switz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 pp.103—105.
在《手稿》中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设想”,不仅如此,他在文中许多来不及展开 论述的地方,用括号标注了自己“灵感迸发”的念头,以待日后继续补充。这些 文字鲜见于之后的著作,许多关于未来社会的建构理论也没有再进一步补充论述, 《手稿》中的这些笔记体式的表达成为了学者们摸索和拼凑马克思写作思路和头 绪的特别线索。依据《手稿》特殊的理论资源,学者们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 究还具有另一个特点:以马克思建构未来社会空间的思想为理论资源,批判资本 主义社会的剥削性质。该视角下的《手稿》空间思想充分展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 主义的原则,指出空间发展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规律,强调了《手稿》空间思想所 蕴含的合理的改造意蕴。在以《手稿》批判和建构指向的理论为依据的同时,学 者目前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是马克思空间思想内涵的特殊性为基础的,即 在超越空间的自然属性之上,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突出空间作为社会关系载体 的意义,并给予社会空间更多的关注。
从研究的主旨和落脚点看,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他们对马 克思《手稿》空间思想及其意蕴的分析侧重于“空间正义”,并且都不约而同地 指向人类解放的主题。“正义”作何理解、以何评判,这个“正义”构成人类解 放过程中的何种因素,仍是需要仔细琢磨的细节。其次,国内学者按照不同的划 分标准,从“货币——资本——人的发展”、从“资本的空间性生产——资本的 实质与限度——人的解放”或从资本扩张带来的物质层面影响与文化层面的影响 等,依次对《手稿》中的空间思想作了相应的划分。①这些标准都具有一个共同 点,即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这个基点进行,哪一种方式或存不存在更为合适的划 分标准能更清晰地、更富有层次地呈现马克思在其中的空间思想和思想的递进发 展过程,也值得学者们再去深入思索。另外,在时间原则优先于空间原则的一般 立场下,这类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其中一种思考时间层次与空间层次二者关系的宝 贵思路。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定义空间,强调空间在受到历史性原则制 约的前提下,既体现出其对人类生产和人类社会的独立作用,又对时间层次进行 合理性补充,这都是在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思想过程中,具有重要 价值的问题。
① 参见李春敏: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 《学 术交流》 2009 第 8期。
国外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所研究的并不纯粹是马克 思本人的空间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包括以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创始人的空间思想以及他们后来的学者所演绎的一系列空间 思想和体系。他们所选取的文本自然也包括恩格斯等人的著作,所得出的结论也 综合了其它学科的研究原则与分析特点。列斐伏尔、大卫•哈维等人的理论归属 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他们的理论在马克思本人对那个时代的资本主 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结合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浪潮与西方城市化的新实践。 从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动态来看,“发展”与“开放”都是研究的关键特征。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不再局限于他本人在其重要著作中所表述的社会形态、世界市 场等理论,“空间”渗透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城市化进程甚至是政治权力施展 的领域,在人的社会的总体联系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其实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终极主题——人类解放,息息相关。
于国内学者和国内社会空间的发展而言,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比起国外, 我国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与现实中的城市化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从总 体上看,对《手稿》作空间性解读是一个“新兴”的且具有无限开放性的研究领 域,这也要求我们在充分借鉴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现有的成果之上,逐步 实现中国本土化空间解读范式的突破和超越。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主要将马克思《手稿》中的空间思想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把马克 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运行的过程分别对应于空间分类中的生产 空间与社会空间。按照马克思“批判”逻辑所对应的另外一面——“建构”的逻 辑,除了说明和比较不同空间可能存在的不同性质与关系(对立或和谐)以外, 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还指向空间思想的第三个层次,也即是马克思在《手稿》论 述中所指向的主题——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人类解放意蕴的未来社会的实现。
(一)研究内容
本文依据三种空间转换的规律和主线,主要分为以下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与动态进行了综述和简 要的评价,也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意义与研究方法等。绪论部分分析和总结 了该主题现阶段研究的难度、不足与可待展开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空间的理论内涵及《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特征”,这部分通过 比较和区分的方式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内涵进行界定,在确定空间的基本定义后, 根据文中所划分的三个空间层次:生产空间、社会空间、自由空间,结合《手稿》 中的描述,分别介绍这三个空间层次涵盖的内容与承载的主要关系。通过回答三 层次区分“是否可能”“是否必要”以及分析三层次空间的内在统一性,本章对 《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划分根据及其必要性进行了说明。
第三章“ 被资本操纵的生产空间: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这一章节进入《手 稿》中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础的空间层次——生产空间,说明人类基本的生产实 践活动与《手稿》中主要经济范畴的关系,具体分析货币与资本在生产空间之中 的运作方式,尤其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参与再生产过程的资本发展逻辑,以及资本 的属性和发展趋势对生产空间目的的支配。生产空间从“服务生产”到“服务资 本”,面临着严重剥削性的空间危机。
第四章“从压缩到创造的社会空间:现实境遇与科学设想”,是从第三章的 生产空间过渡到对社会空间的描述,基于不同的生产制度,并由这两种不同的生 产空间中衍生出两种具有不同发展目标、发展性质的社会空间——资本主义社会 与共产主义社会,通过说明生产空间对社会空间阶级关系和发展路径的形成所起 到的作用,在两种社会空间的比较中推导出合理、正义空间的建构指向。
第五章“构建人的自由空间:理论变革的最终指向”,本章节呈现的是马克 思《手稿》空间思想的理论建构目标,从关于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之间的交互影 响,到理想空间——自由空间的实现,这部分主要思索和探讨了自由空间的实现 与生产空间、社会空间转换的关系,以及建构自由空间实现的基本前提和面临的 阻碍。最后,通过探索对“自由空间”中“自由”的意蕴,回应空间的基本内涵 与空间因素参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机制,提出对于当前空间扩展的趋势下, 应对主要空间危机问题的理论方案。
第六章“《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聚焦《手稿》空间 思想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说明其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理论贡献。从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建构理论两个方面,本章论述了《手稿》空间思想对马克思资 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它对马克思未来社会建构和“三形态” 理论研究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
第一,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梳理空间观念的有关假设、发展与变迁,本文 从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马克思《手稿》中的空间思想进行“质”的归纳 和概括,强调马克思空间思想内涵的社会意蕴与动态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再由 横向对马克思《手稿》空间思想进行延展,进一步考究了以“空间”为基点的空 间现象、性质与运作规律,如:空间剥削、空间异化、空间危机、空间差异、空 间正义与空间秩序等一系列内容,为《手稿》空间思想层次性的逻辑关系、空间 层次之间的转变规律与现实可能性铺垫理论基础。
第二,比较分析的方法。本文区别了地理学与物理学的不同学科领域所使用 的空间概念,在厘清西方传统哲学的空间观点与思想发展史的基础上,得出马克 思空间思想内涵相较于地理学、物理学、传统哲学空间内涵的独特性与超越性。 结合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的继承与思想研究的 空间转向,比较和分析《手稿》空间思想的时代特质,并把握它在马克思思想发 展史中的整体地位。
第三,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手稿》的理论与内容的阐述逻辑是本文分析《手 稿》空间思想层次性的主要依据。本文按照《手稿》的文本逻辑,依次对《手稿》 中的货币、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阐释 三个空间层次与《手稿》主要经济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 判的理论立场上,串联《手稿》空间思想的批判逻辑与构建逻辑。
第四,文献研究的方法。本文充分借鉴了与《手稿》文本研究以及马克思空 间思想相关的前沿材料和历史文献,结合马克思《手稿》的不同历史版本与马克 思其它时期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如《资本论》等),总结了《手稿》时期 马克思空间思想的起点、理论展开和最终指向。
(三)研究的重难点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划分与阐释《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通过界定马克思 空间概念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充分挖掘生产空间、社会空间、自由空间三大空间 层次所蕴含的空间思想及其所承载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依据《手稿》理论批 判的逻辑起点、逻辑展开与理论构建的最终指向的顺序,对《手稿》空间思想的 层次性关系进行论证,同时揭示《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和社会形态建构理论整体思想中的地位。
本文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第一,《手稿》空间思想 分层的标准。取舍和运用合理的标准对《手稿》空间思想进行分层,首先面临着 对《手稿》文本解读的难题,具有草稿性质的《手稿》高度结合了马克思对经济、 政治、社会与人的本质的深入思考,对丰富的经济事实材料进行观察与分析是《手 稿》写作的显著特点,且它的逻辑结构分层较为繁杂。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手稿》 的解读还处于有待深入的阶段,对于研究者而言,《手稿》文本具有无可避免的、 较大的解读难度。其次,《手稿》的文本鲜少直接出现与“空间”相关的关键词, 辨析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内涵需要研究者在《手稿》与《手稿》前期的理论中进行 比较和挖掘,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文本进行认识和拓展。同时,在西方 哲学史的发展中、与不同学科的纵向比较和与马克思同时期哲学家的横向比较中、 在《手稿》阐述的主要概念与空间发生的联系中进一步推论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内 涵,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比较也为解读《手稿》思想增添了一个难度。对《手稿》 空间思想的分层标准的选取扎根于对《手稿》主要理论的准确解读,文本始终是 分层标准的根本依据。从《手稿》的理论逻辑中完整地提炼出马克思空间思想的 几个维度,归纳出不同空间层次的独特性,在国内外学者的已有学术成果中比较 分层标准的合理性,都需要对《手稿》理论进行宏观性与细节性的梳理。
第二,《手稿》三大空间层次的内在关联。《手稿》的叙述顺序也没有明确指 出空间思想的走向,在凝练出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后,还要完成串联三大空间层 次的研究工作。生产空间、社会空间、自由空间三大空间层次内在统一于《手稿》 的文本,解答三大空间层次的内在关联需要回答三个“什么”:三者之间的逻辑 演进关系与《手稿》叙述顺序有什么联系?内在逻辑关系成立有什么条件?在共 时态与历时态的视角下分类讨论空间层次的内在关联时,《手稿》三大空间思想 层次分别具有什么演进次第?在空间视角下串联《手稿》的主要理论,是对文本 阐释的一次重新组合。
第三,客观评价《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定位。既不夸大《手 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也不轻视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 推动作用,需要清晰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历程,仔细梳理马克思各个时期学 说发展的主要成果和特点,结合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 论分类进行细致和客观的定位。
(四)研究的创新点
本论文围绕《手稿》的空间思想的层次性展开论述,可能存在的创新如下: 第一,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与比较的方法,以 1995 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和 1998 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作为主要的文本依据,以1979 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 和 1980 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作为补充,仔细校对了《手 稿》两个版本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体表述的区别。同时,本文还参考了 2018 年版的《资本论(纪念版)》第 1—3 卷,从马克思后期成熟的政治经济学 著作溯源,在理论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向前思索,宏观把握马克思在《手稿》中对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分析的写作脉络与对未来社会科学设想的阐述逻辑。本文 在梳理《手稿》的逻辑起点、逻辑展开与最终指向的基础上,建构与论述三大空 间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比较《手稿》与马克思后期政治经济学著作之间的理 论区别中,整理《手稿》独有的、关于马克思未来社会观点的相关思想,并借此 解读马克思《手稿》时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独特性与《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 整体思想中的定位。
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采取马克思批判与建构的双重视角,为《手稿》 空间思想层次性研究提供解读的新角度。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批判是《手稿》 的主要理论内容,在批判理论之中还融合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建构的观点和设想。 本文把《手稿》空间思想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 对应《手稿》的批判逻辑,用自由空间以及空间思想三个层次的内在演进关系对 应《手稿》的建构逻辑,体现了《手稿》批判与建构理论逻辑的双重性质。当前 学界主要以批判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与空间不正义的关系视角对马克思整体的空 间思想进行研究,较少融通批判与构建的双重视角解读《手稿》空间思想的逻辑 体系。
第三,研究观点的创新。本文充分归纳了《手稿》中空间思想的主要内容, 并且对空间思想进行了层次划分,按照《手稿》文本叙述逻辑进程的分层标准, 站在批判与建构的视角将《手稿》空间思想划分为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自由空 间三个层次,认为被资本操纵的生产空间是《手稿》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资本 主义现实境遇与共产主义科学设想下的社会空间是《手稿》理论批判的逻辑展开, 构建人的自由空间是《手稿》理论变革的最终指向。克服资本逻辑对生产空间的 支配,为创造自由空间奠定社会空间的基础,需要破解资本与空间向度勾结所带 来的三大异化困境:商品经济的异化、社会秩序的异化与人的精神的异化,从物 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全面回归以人为本质的空间立场,并且揭示了《手稿》空间思 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进一步推进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未来社会建构、 “三形态”理论研究的贡献和地位。《手稿》三个空间层次的内在联系、合力与 运动,体现了《手稿》空间思想的开放性、发展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学界目前 对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具有整体性探讨,但是直接聚焦于《手稿》空间思想,特 别是对空间思想进行层次性划分的研究比较少见。多数学者把《手稿》以外的、 马克思的其它文本作为研究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理论资源,而围绕《手稿》解读马 克思空间思想的学者,主要研究的是《手稿》经济范畴与空间的关系,没有对经 济范畴与空间概念进行明确的层次划分,也尚未深入考究空间思想之间的内在逻 辑与联系。
第二章 空间的理论内涵及《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
特征
一、“空间”的基本概念
“空间”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性: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随着物质生产 条件和自然科学核心理论的进步,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哲学①认知可以大致划分 为三个时期,即“以纯粹的哲学思辨为基础的古代时空观(从古希腊、古罗马时 期至中世纪)——以力学为基础的近代时空观(从 17世纪至 18世纪)——以物 理学为基础的现代时空观(19世纪,尤指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后)”。②从横向进 行对比,不同的学科(如:地理学和物理学等)以及传统哲学家们对空间内涵的 辨析和使用范围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外,“空间”在中国传统哲学或文艺领 域还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特指一种虚空、虚无的存在状态或个体主观感受的表 述形式(如:亲身经历而形成的空间的综合印象),而不指现实的、实在的空间, 这类意义的空间值得深入研究,但本文暂不探讨这些用法上的空间。从马克思本 人思想发展的阶段看,他由哲学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走向,使他对时空问题 的思考形成了以下两个阶段:一是以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 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为代表的、以主客体同一的哲学为主要立场的第一阶段; 二是以《手稿》和《资本论》为代表、以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立场的第二阶段。③
(一)地理学与物理学中的空间概念
“空间”在最原始和普遍的意义中使用时,与时间相对,是描述事物客观存 在的另一种刻度。这类具有实质形象的空间一般属于地理学和物理学范畴,如:
①有的学者以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为依据,将传统哲学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划分为古 代时空观、近代时空观与现代时空观三个阶段,并分别把这三个时期时空观哲学理论的特点 总结为:以纯粹的哲学思辨为基础、以力学为基础和以物理学为基础。(参见冯雷:《理解空 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笔者认同这种划分方式,并按 照古希腊时期到 19世纪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的时空观发展顺序论述传统哲学对空间概念的 展开。(具体论述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二小节)
②参见冯雷:《理解空间:20 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0—34 页。
③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 年第 3期。
两地的实际距离、具有容纳功能的形体(房子、车、箱子等实物)会更直接地成 为对这类空间描述的佐证,它们有可测量的、可描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往往 以一个具体、立体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类空间所发生的变化通常在于其物 理特性方面,如:形体的大小或状态、位置的偏移等等,这些变化也是较为直接 可观的。
地理学中的空间是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重要衔接点,具体指的是以地理形式 呈现空间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地形、气候、植被、农业、人口等因素所指明的 空间。①在最基本的层面,人们还分列出一个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所研究的 客观的、绝对的物理空间。有的学者认为,客观和绝对的物理空间仅仅是抽象观 念性的存在,只是作为某种绝对静止的参照系而假定的。②物理空间不受外物的 影响,始终保持自身静止、无限和恒定不变,且具有连续、无限、有三维、均质、 各向同性的基本特征。③
地理学与物理学中的空间概念具有直观性、可测量性和可认知性等特点的物 质存在的客观存在形式。除了人为生产和制造的物体,地理学和物理学上的天然 空间一方面具有客观存在的属性,正如自然界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的意志或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在另一方面这类空间也是人活动的对象,其地理意义或物理意义, 其直观性、测量性和认知性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如果没有人的实践活动的参与, 这类空间的数字或符号表征将没有意义。
(二)传统哲学对空间概念的展开
相对比起十九世纪中期的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学科中的“空间”的实证性, 在传统哲学中,“空间”这一概念主要突显的是形而上学的特质。从古希腊时期
①参见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7 页。
②参见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7 页。
③这是运用物理学和几何学语言所描述的自然科学系统中的空间。所谓“均质”指的 是在几何学空间中的均匀定律:空间是均匀的,且是各向同性的。空间中的变易与移动发生 后,可继续发生而不改变其特性。(参见 [法]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叶蕴理译,商务印 书馆 1989年,第 49页)
的古代哲学为起点,时间和空间观念存在“割裂”,德谟克利特、①卢克莱修、②亚 里士多德等人对空间问题(虚空、场所等)的讨论较多,而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则 比较少,类似于“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③等诡辩的产生正是这一时代的哲学家 将时间与空间作割裂思考的结果。古代原子论者将空间等同于虚空,看作是“包 容物体的无限容器”,发展到亚里士多德处,空间则是一个明显的几何学概念, 《物理学》更是进一步使空间拥有了“位置”这种依附于实体而存在的物理性质。 亚里士多德把“空间”理解为“事物占有位置的总和”,即事物在移动的过程中, 总会各自在空间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空间被事物充满,所占的位置之和等于空 间。最大限的空间与宇宙相等,是有限的,静止的。④空间的几何形象以及以事 物实体存在占据的位置衡量空间,亚里士多德阶段的“空间”认知从古代原子论 者的“虚空”的虚拟性中走出来,获得了存在的真实性。
牛顿力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自然科学背景,对力学规律的认识改 变了人们对时空观以及世界发展图景的认知模式,“空间”的概念从而也具有更 多与力学运动相关的物理特性,牛顿、莱布尼茨、康德等人形成了这一时期对空 间概念的代表性观点。对于近代哲学的时空观而言,时间与空间不再是割裂的, 而是互补共存的。“平均”成为了时间与空间的重要特性——时间是匀速的,空 间是均匀的。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是“有限空间”向“绝对空间”的转变。牛 顿提出,存在一个绝对静止的参照系,宇宙间的一切物体有秩序地按照力学的规 律运动着,就是绝对空间。绝对空间属于抽象的空间而不是人们感知的经验空间, 作为绝对运动的前提,绝对空间的存在具有不变和无限的特性以及真理性。它独
①在阐释宇宙的本源时,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 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是绝对的虚无。德莫克利特的空间便是这 种虚空,这种虚空是相对于原子充实性而言的非存在,非存在也是一种客观实在,指的是“没 有充实性”。虚空不仅充当为原子提供运动空间和可能性的场所,也和构成事物的原子一样, 通过内部原子之间空隙的不同,直接决定着自然事物性质上的差异。(参见闻骏:《大家精要: 德谟克利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 年版)
②卢克莱修著有的哲学长诗《物性论》是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著作,在依据 德谟克利特所开创的原子唯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感觉论证原子和虚空的实在性,他认 为物质和空间、宇宙和世界都是无限的。(参见 [古罗马] 卢克莱修:《物性论》,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③该命题是公元前 5 世纪芝诺提出来的阿基里斯悖论:乌龟和阿基里斯赛跑,假设阿 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 10倍,让乌龟先跑 1000 米,阿基里斯再出发,阿基里斯能无限逼近 乌龟,但在某个时间 t 的时刻,乌龟始终以微小的距离领先阿基里斯,即阿基里斯追不上乌 龟。这个命题将时间和空间无限分割,从每一个分割的微小单位来看,乌龟和阿基里斯都共 同产生了空间的移动,因而在这种视角的分析下便产生了与现实情况全然不同的悖论。
④参见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立于物体之外,即使世界上不存在物体,这个空间依旧会存在,这就是空间的绝 对恒定性。而对于莱布尼茨而言,空间则不再是一个绝对的存在。他对时间和空 间的认知经历了早期、中期、晚期的演变:从早期的“空间是独立于物体而存在 的实体,时间是依赖于运动的偶性”①到中期的“空间是良好基础的表象”,②再 到晚期的“空间和时间一起构成了整个宇宙可能事物的秩序”、③是一种联系。④从 这个认知的演变来看,莱布尼茨在后期在空间的内涵中逐渐结合了感性经验的元 素,而不仅仅是将其看作一个独立于人或事物间联系以外的实体。随后,康德从 认识论的角度把握空间概念,将空间的知识归源于经验和感性知识,认为空间是 外感官的形式。⑤
黑格尔的空间思想是近代时空观发展至现代时空观的一个分水岭。在黑格尔 之前的传统哲学的时空观中,时间和空间都曾被看作独立于实体的外在形式或观 念的抽象。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哲学家们在探讨物质运动和宇宙 变化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将两者抽象分割而不是结合起来。自莱布尼茨晚期的时 空观始,逐渐突破牛顿在物理学中奠定的绝对空间论,通过人的感性经验,不断 拓宽对空间广延性内涵的理解,感性、直观和知觉成为理解空间的重要元素。从 牛顿到莱布尼茨的探索和设想的变化昭示着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与空间产生 了日益密切的关系,人的现实主体性得到了关注。黑格尔强调时间与空间,以及
①王冰清:《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演变历程》,《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 年第 4 期。
②王冰清:《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演变历程》,《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 年第 4 期。
③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p.583.
④有学者提出对莱布尼茨时空观进行分期的观点。在 1672 年之前属于早期,莱布尼 茨在这个时期的时空观基本与古代原子论的时空观一致,承认虚空的存在,认为空间可以离 开物体而存在。尽管我们可以设想没有这个物体的空间,但我们直觉到这个物体时不能设想 没有空间。1686 年,莱布尼茨中期的时空观在《形而上学论》一书中有较为系统得到表述, 他将心灵的感觉和知觉作为意识物质和时空性质所依赖的关键,空间和物质成为了被知觉认 识的现象或表象。在这个阶段,他明确地放弃了绝对空间观,进入现象以及对现象感知的领 域理解空间。1702 年,在莱布尼茨给贝尔的回信中,他后期的时空观思想渐趋清晰,明确 指出时空是宇宙和事物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一种联系。(参见王冰清:《莱布尼茨时空观 的演变历程》,《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第 4 期)
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种感性纯粹直观的形式,这两者先 天便存在于我们心中,从而使我们能获得感性的表象。知识并非来自于概念本身,而是始于 经验,属于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来源于对感性知识的加工,而获得感性认知则依靠现象中的 质料与形式,即经验直观的质料与纯粹直观的形式本身,后者的纯粹直观即是去除经验成分 之后剩下的那部分认识,是不同于经验知识且可以离开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对时间和空间的 认知就属于纯粹直观的知识范畴。(参见 [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 版社 2017年版)
时间、空间与其中事物运动的联系:“运动是过程,是由时间进入空间和空间进 入时间的过渡。”①他在探究自然在理念中产生、扬弃自身变为精神的发展过程中 指出,时间与空间并非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相反,二者统一作用于过渡和转化 的理念运动之中,他认为时空是作为某种物质的具体的时空,与充实于其中的一 切事物不可分离,并与事物的运动之间存在统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依赖于物体及其运动,时间和空间的状况取决于与其相关的物 质及其运动方式。②
从古代原子论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空间的内涵也发生了从静态到动态、从抽 象到具体、从孤立到联系的演变。传统哲学中的空间内涵不仅仅是一个绝对静止 的参照系或绝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空间成为了物体运动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在人 的主体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传统哲学并没有就此把空间研究继续深入到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之中,黑格尔对空间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研究在精神和理念运 动的领域便戛然而止。此时的空间是抽象的集合体,是思维无法改造的先验逻辑, 它是形而上学中纯粹和狭义的研究对象,始终没有进入历史和经济领域。
(三)马克思对“空间”内涵的发展及其超越性
马克思的理论一直遭受西方学界关于“空间缺场”的指责和非难,尤其是面 对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引发的城市危机,有些西方学者借此指称马克思主义理论已 然过时,在一系列资本主义城市的新问题中丧失了解释力。③对此,马克思主义 研究者充分考察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等哲学经典著作以 及《资本论》等经济学手稿,对马克思理论的“空间缺场”问题展开了积极的回 应。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空间,但学术界普遍承认马克思对空间问题的关注, 并指出马克思在空间思想上的“伟大贡献不在于这些具体的论述,而在于这些论 述背后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阐释”,④马克思真正地把空间从“天 上”拉入“人间”、放至历史和经济领域进行考察,这既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①[德] 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60 页。
②参见冯雷:《理解空间:20 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0—34 页。
③参见郑丽莹:《马克思主义存在空间缺场吗?——基于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 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 年第10 期。
④参见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 23 页。
下对地理学、物理学和传统哲学“空间”内涵的发展和超越,也为今后的空间研 究注入了巨大生机。
马克思进入历史和经济领域发展空间内涵并不是偶然的,他在写《克罗茨纳 赫笔记》时便发现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与经济利益相关,不是国家决 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并且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要到 市民社会和政治经济学中寻找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结论。社会的历史变革取代了形 而上学的永恒和静止,市民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和生产力关系取代了理念的运 动,马克思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斗争中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力。在其经典的哲学著作中,马克思不再用传统哲学抽象和理念的方式谈空间的 内涵与作用,而是详尽地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空间与实践空间。城市和乡 村、东方和西方等都是马克思空间内涵的具体化对象。他深入至这些空间样态的 对立关系和转化关系之中,指明了空间矛盾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马克思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便指出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关系“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 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①其对立的特征贯 穿了人类文明的整部历史。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分离使大规模、多种类的分工现象 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中产生,②“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 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③历史和文明在空 间中的过渡以及物质劳动分工的分离同时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并以乡村从属 于城市的方式产生利益的对立。城市与乡村空间对立的本质在于生产关系不再适 应于生产力发展要求,因而也产生了变革的要求。与“空间缺场”的指责相反, 马克思关注到城市发展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成熟的基本成果和标志,也揭 示了城市对乡村不平等的空间支配力量。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研究中 得出了如下结论:资本主义是世界不平衡发展的产物,它依靠空间上不平衡的阶 梯供养为生。④传统哲学中的空间观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生的变化,无法解 释由经济关系主导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异化,无法解释贫困的源泉,“空间”在 他们那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旁观者。而在马克思看来,空间之间的对立是社会变 革中的一个现象,空间关系的变化从属于历史的变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社会历史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页。
③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25页。
④参见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55页。
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规律。通过生产关系和社会 关系认知空间内涵,成为马克思空间思想超越前人的一个深刻特征。
马克思在《手稿》《资本论》等经济学手稿中进一步从资本主义生产、交换、 流通、消费的过程阐发了空间的内涵。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中首先 肯定了空间的地理含义。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以上四个环节,比如:流通便是 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资本主义商品、商品交换所使用的货币中介,以及商品 再生产的资本等,都需要经过流通环节,流通过程所需的时间减少意味着资本主 义生产可以尽可能快地占有更多的空间、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不断扩大资本占有 的市场空间是资本发展的逻辑,对于资本家而言,除非地理条件的限制,否则市 场空间的扩展是无止境的,市场空间越大,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才能被充分消费, 资本家从而才能获得商品生产所提供的价值和利润。“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 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力求用时 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减缩 到最低限度。”①资本力量的发展越是强大,资本用以获得流通空间和渠道的市场 越是被扩张。资本发展对市场空间的索求是无限的,资本力争在空间中取得更加 广阔的流通市场,力图缩减更多商品在空间运输上所消耗的时间。全球空间的地 理分布,空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积极地对外进行扩张,在 扩张的过程中,利用地理空间的资源、改变地理空间的原初样貌,甚至进行世界 殖民从而为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目标服务,都是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上发生和进行 的。同理,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的环节都在现实而非理念的空间中发生,对 成本和利润的计量需要将空间带来的时间成本及其所带来的利润纳入考虑的范 围。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空间内涵更加具象,成为资本主义现实生产活动 的一个要素,从而与之联系得更加紧密。他在阐述空间冲突关系和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这种特殊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 从抽象的生产规律中真正进入具体的生产领域。马克思此时的空间内涵更为“实 在”,同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论争,工人罢工和经济危机等事件 都是他撰写经济学手稿所依据的材料。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38 页。
再者,除了考察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四个主要环节的空间以外,马克思还 在建构的意义上提出理想空间的内涵,从社会形态来看,马克思的空间内涵是指 共产主义社会或未来社会,从哲学原理的角度表述,理想的空间是人类的“自由 王国”。马克思指出,“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 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并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 彼岸。”①马克思的自由王国存在于历史必然性王国的彼岸,但并不意味着它与物 质生产劳动完全分离,自由王国的存在依托于物质生产的基础,但自由王国的物 质生产劳动不同于历史必然性王国中作为谋生手段的物质生产领域,②在马克思 的自由王国中,人类主体本身的能力发展将取代纯粹谋生的基本需求,成为物质 生产与社会发展的目的。③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被认为是自由王 国的社会形态,而自由王国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的开始。④人类要建构自由 王国必须经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种飞跃和转变是客观的变革,是 由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其前提是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 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从而才能实现“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是发展人类天性的 财富这种目的本身”⑤。自由王国为人类提供了全面发展自身能力的自由空间, 马克思在建构意义中的空间内涵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在该内涵中,他 依旧肯定了现实经济基础的必然性,但强调人类主体在劳动过程中的主导性支配 地位,同时又在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实现了空间内涵的超越——空间既指 向现实,也指向未来。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页。
②参见赵家祥:《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含义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③参见张一兵:《马克思“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理论真谛》,《哲学研究》 1994年第8期。
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人类社会历史的两个分期:人类史前时 期和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 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 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 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3页)按照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阶段区分这两个历史分 期,人类史前时期属于必然王国阶段,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等,是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属于自由王国阶段,马克思把共产主 义社会称作真正的人类历史。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成为“自由人联合体”,实现自由活动与 自由个性。(参见李淮春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1 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下,将空间内涵发展至另一个高度:在人类 社会历史和生产领域,空间的变化是社会变革呈现的现象,空间承载的物质生产 力与关系是社会变革的原因。在马克思的整体思想中,空间是物质的、真实的, 并非是在逻辑中营造的虚空;空间是生产的、社会的,它参与了生产过程的主要 环节,决定了人在空间中的交往关系;空间是对社会形态的考察,指向资本主义 社会的批判,也指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构。马克思对空间内涵的发展和超越 深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的空间研究,他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中考察现 代空间:现代空间体现了生产的社会性,是地理学意义之上的高度组织化的权力 空间。该空间不再是纯粹中性、独立存在的实体,在全球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 空间也具有了由资本或权力意志主导和控制的新形式。后现代主义空间研究在马 克思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及生产视域的空间内涵基础上,反思性地看待新城市空 间和人的主体性关系,批判性地揭示空间的秩序和自主性对人的支配作用。后现 代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从新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印证马 克思《手稿》空间思想的前瞻性,也为《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解 读视角与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手稿》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
依据著作的内容和目的,对同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定义阐发会有不同的解释基 调。在展开《手稿》三个层次的空间概念之前,首先需要厘清《手稿》的主要内 容及其目的: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即由抽象上 升到具体的方法,对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及生产的一般关系进行分析,在《货 币章》和《资本章》中,分别得出:生产是出发点和决定因素、商品生产中的劳 动二重性、商品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以及剩余价值理论 的结论,并在理论上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机制,以达到对资本主 义制度及其制度之下的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目的。
在《手稿》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和机制的阐明过程 中,一直渗透着空间思想的分析特点,即马克思认为对经济范畴的理解和剖析要 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之中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 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①“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② 马克思强调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社会阶段、社会历史条件等)中分 析经济范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货币;资本等)的同时,也由此产生了 深刻的社会形态说,并对未来的社会形式做出了哲学猜测。政治经济学中的“空 间思想”,是相对于思维的抽象规定而言,利用具体现实、尤其是社会现实作为 起点和分析材料的研究思想。该分析思路具有切合实际、与时俱进的研究价值。
根据《手稿》所剖析和批判的经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其空间思想的相关 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分别为:生产空间、社会空间和自由空间。③本章节将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③本文依据马克思《手稿》理论的批判逻辑与建构逻辑,把《手稿》的空间思想归纳 为生产空间、社会空间和自由空间三个层次。《手稿》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批判理论蕴含 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现实境遇的批判;《手稿》对未来社会的建构理论 包含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科学设想的建构。从批判到建构的叙述顺序,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与 社会空间对应的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批判理论,自由空间与三个空间层次之间 的内在演进关系对应的是《手稿》对未来社会的建构理论,所以笔者对于《手稿》空间思想 的研究提出了三大空间层次的划分。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处于“隐性”状态,他在《手稿》中 也没有明确提出对空间层次划分的标准。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关注不多,有的学者是对 马克思的整体空间思想进行了层次划分,较少直接涉及马克思《手稿》空间思想的层次性。 个别学者把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特点作为马克思整体空间思想层次划分的标准,把马克思的 空间思想分为地理的物理空间、社会经济空间与文化心理空间三个层次,探讨资本主义空间 生产带来的三重空间变革。(参见李春敏:参见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 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11 年第11期)。这种空间层次划分的标准把马克思恩格 斯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整体论述作为理论研究的依据,把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对空间的影响 作为研究的主题,以马克思的批判逻辑为主,但没有涉及马克思的构建学说。有的学者研究
《手稿》空间思想的政治主旨和经济主旨,但从分类学意义上解读《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 比较少见。个别学者从社会正义批判的政治哲学角度解读《手稿》的空间政治思想与政治经 济学分析范式,认为《手稿》揭示了人类解放需要历经从地域到世界历史变迁的空间化过程。 (参见王志刚:《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空间政治思想——对<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的 政治哲学解读》,《社会主义研究》 2014年第2期)但是这些研究认为《手稿》空间思想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延伸,它们的本质指向都是政治的(参见袁久红:《马克思<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空间思想及其政治意蕴》, 《天津社会科学》 2014年第4期),所 以并没有对除政治以外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空间思想进行分类和分层的探讨。还有的学者 谈到《手稿》空间思想与货币、资本和人的发展三个主要概念的关系(参见李春敏:《马克 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 《学术交流》 2009第8期),但没 有谈及空间层次的划分和梳理空间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手稿》中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 学理论与政治哲学理论分别是这些学者研究《手稿》空间思想的不同主题,但是没有也没有 进一步在这些主题下对马克思的空间思想进行层次性划分。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马克思的整 体空间思想、马克思《手稿》的空间经济思想与空间政治思想。他们倾向于在理论批判的意 义上探讨《手稿》空间思想的意蕴。而笔者则更倾向于综合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的生产空 间、社会空间及其承载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定义《手稿》的空间思想内涵,基于《手稿》 批判与建构学说的双重视角建立三个空间层次的内在逻辑与联系,在空间的层次性关系中串 联与融通《手稿》的批判理论与建构思想(具体论述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
在阐释三者定义的基础上,以三种空间对应的逻辑演进关系为主线,简要归结和 揭示社会空间与生产空间对人的自由空间的影响。
(一)生产空间
从《克洛兹纳赫笔记》到《伦敦笔记》,再到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创 作,马克思愈加重视生产第一性问题,不仅把经济基础归结为社会变革的根本愿 意,而且把经济基础中的生产环节,即把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看作历史发展的 根源。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纠正了在流通领域找寻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思 路,指出生产领域中生产和消的交换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症结所在。①与形而上 的空间有别,马克思的空间内涵承载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 及这些联系产生的条件。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切合生产第一性的原则,在生产空间 中,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基础就是生产。生产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利用和改造关 系,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生活需要的更新和变化,对人与人的 交往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马克思在《手稿》的导言部分对生产的描述,“生 产空间”的内涵阐释可主要归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生产空间是人类生产实践 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其二,把“生产”放置于商品经济的活动的整体之中,由交 换和流通这两个动态的空间跨越的角度,强调生产空间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总环节 中的体现。②
1.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场所和载体
“空间”是联系发生的平台和中介性的存在,是一定规模的人和他们主要实 践活动的场所和载体。这个“中介”性质同样可以适用于对生产空间的理解,它 既承载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关系,也承载着生产交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关系。将生产空间定义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场所和载体时,问题的关键在于怎 么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能否直接以生产最终获得的产品成果概述这个过 程和生产的核心性质。对生产空间内涵的定义也需要涉及对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 性质、地位的进一步探讨。
①参见张钟朴:《 <资本论>创作史系列讲座之一——从 <克罗兹纳赫笔记 > 到<伦敦笔 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 年第5 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2 — 41 页。
马克思在《手稿》的《导言》中的第一句话便是:“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 是物质生产。”①物质生产劳动满足了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维持了人类的生存与 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人参与到社会物质生产、创造的活动过 程中存在环节,而在各个环节的动态结合下又重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运动着的 整体。马克思在《导言》中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阐释为“构成一个总体的 各个环节”,②“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③这四者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或一样重 要的,总的说来,它们可以归于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四个环节,生产既支配着相对 于其他要素而言的生产自身,也主导着其他要素。④分配、交换、消费可以被认 为是生产要素之一,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而消费则是完成和实现了的生 产,当这个过程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产”。整 个过程的延续与运动都是从生产重新开始的。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使 物质生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生产是人的生产,生产的有机整体将社会 中的人在这四个环节中联系起来。
在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性质时,既要抓住其作为有机整体的活动特点, 又要重视其作为这个活动着的有机整体的决定性地位。生产空间是承载生产关系 实质的场所:不能单纯以产品的成果——用物质实体去理解这个空间,而应该与 生产活动发生的过程机制一样,以关系的建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去体悟生产空间 的内涵。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面向的对象不是抽象的自然存在, 而是社会历史中的自然。社会历史中存在的主体也不是指用一般性质概括的物质 实体,而是以物质实践为主的人类社会活动的过程。⑤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 下去理解的“社会存在”,是“物质的生活关系”,是“一种关系性的本质反映, 而不是直接反映物质对象”,⑥作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场所和载体的生产空间的 本质是客观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空间的生产关系强调在生产力基础下的人与 自然的关系,以及生产单元中的人与人的阶级关系,这并不只是涉及生产活动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版,第555页。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版,第556页。
结果——产品成果或物质实体;空间的社会关系强调的是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本质, 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历史地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过程的基础。
2.商品经济的交换与流通环节
除了仍未出现商业贸易的社会和历史阶段(如:原始的物与物交换阶段,和 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交换与流通的过程,以及交换和流通的视角下的 生产空间是存在于商品经济范畴之内的。下文所探讨的交换和流通不是任意领域 的交换和流通,而是特指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中的交换和流通。在这个规定下, 交换是物质生产四大环节中的一个,与分配一起构成了社会生产有机整体中的中 介环节。马克思认为,与分配相区别,“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①“交 换决定个人拿分配给自己的一份所要求的产品”,②生产中的交换行为本身是与个 人对产品的需求相联系的。具体说来,以物物交换的社会历史阶段为例,社会个 人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保留自己需要直接使用的那部分产品之后,会把剩余的 产品拿去与社会他人所生产的不同产品交换,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即社会个 人是无法单独生产出所有满足生活需要的产品,必须与他人的产品发生交换;延 续到商品经济社会的历史阶段,除了交换的过程增加了货币、资本、劳动等的相 互联系以外,交换基础实质仍然是相同的,即交换的出发点在于个人对产品满足 生活的需要。交换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市场就是在交换行 为中延伸出来的交换空间。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交换行为显得更加发达。生产 力越发达,商品生产的效率越高,社会分工越细致和明显,剩余商品(可出售、 交换的商品)越丰富,商品交换行为的频率就越高,社会个人就越依赖于交换。
交换规模的扩大与交换效率的提高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 交换发展的根源,随着交换关系的不断拓展,也意味着生产空间的不断扩张。在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由民族、地域市场不断拓展成为世界市场,是生产空 间扩张的体现,在这个生产空间中,必然需要与之所匹配的、有跨越空间距离能 力的交换的存在。生产空间不是自己向外拓展的,可以试想,交换就像是一直向 空间不同层次延伸的“藤蔓”,而生产空间则是藤蔓上的花、叶,攀附着交换的 延伸,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迅速成立起新的生产空间,并不断壮大。在世界历史 的进程中,归根结底,生产是交换的前提,而交换能力的发展是生产空间拓展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条件。交通工具作为人类跨越空间障碍所借助的手段,在交换的向世界市场延伸 的过程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交通工具对地理距离空间的一一打破,甚至在 后来发展中以速度换取时间,从而打破不可逾越的时间鸿沟,成为了联结和沟通 地域空间的强大动力,交换速度和效率的提高也为后期生产空间中的强化劳动埋 下了伏笔。
与交换发展促进生产空间的扩大的原理相似,流通的发展对生产空间的扩张 也起着相似的效果,马克思将流通看作“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 看的交换”,①即流通本身是交换发展的体现。对比起交换,流通更加强调把货币 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流通的机制和特性进一步深入至商品经济的交换 运作中,关注货币和资本在商品买卖交换活动中的循环运动和流通方向。在流通 的角度中,生产空间已经突出融入了货币和资本的存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也具有相关的规定,这部分的内容在论述生产空间与货币、资本的关系 时会进行重点阐释。
交换和流通的发展深深地拓展了生产空间,交换和流通的发展条件:交通工 具、货币和资本等同时也是生产空间的扩张条件。在交换和流通的角度下看“生 产空间”的内涵,进一步细化了生产空间中的运作机制,说明研究生产空间的内 涵不能只局限地看到生产空间之间或生产空间中的要素之间的表面、浅层的联系, 交换和流通本身就是社会多元联系的交接点,处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状态之中,它 们是在生产基础之下的研究空间和经济生产关系的关键要素,也是使空间在发展 的过程中产生褒义和贬义的不同性质的变化条件(关于空间的“褒义”性质和“贬 义”性质,或形容为空间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是空间及其要素作用 于人的结果的评价,有益于人的倾向,如:自由平等、解放人类等,可评价为“褒 义”,相反,有害于人的倾向,如:存在阶级压迫、剥削等,则可评价为“贬义”, 这是基于人的解放的意义上进行评价的。下文所谈及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和共产主 义制度下的两种不同社会空间所分别产生的压迫人与解放人的不同结果,资本主 义制度下的社会空间是“贬义”的,是需要批判的,而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 间则是“褒义”的,是需要建构的)。
(二)社会空间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39—40页。
作为参与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的“社会人”,个人与社会的他人共同通 过“社会”这一中介的空间平台密切地进行物质、信息或者是精神的交换。社会 空间的交换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是动态的形式。
关于“社会空间”的概念,根据不同的学科需要,仍存在多种定义。有的论 者提出,学界对“社会空间”的阐述主要有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 社会空间是自然运动在社会中的映射,即社会空间中的活动服从于自然运动规律 的,是自然运动的“历史现实性”,这个观点突出的是社会空间对自然的依赖。 第二,围绕并利用人类实践活动来说明社会空间的特点,有学者指出:“实践活 动使自然的空间形态获得现实性”,①这个观点主要表明了人类实践活动是社会空 间变革的主要动力,属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第三,利用人的类特性去说明社会 空间的特点,这个观点所强调的是社会空间所考察的或所主要包容的是摆脱纯粹 自然状态下的人与人的关系。②从第一个观点到第三个观点的变迁和对比中可以 得出,对“社会空间”内涵的讨论分歧主要集中在主导社会空间运动规律的对象 究竟是自然(自然运动的规律)还是人(人的实践活动和类特性等)。这个分歧 也将形成两种探讨社会空间内涵的不同方向。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空间内涵的解读更为倾向于层次的“三分法”,即 社会空间可以分为:“物理—地理之层次”(主要强调的是人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 的基础性作用)、“社会—经济之层次”(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普遍联系” 与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交往)、“精神—心理之层次”(主要强调人的观念、意识 及其与现实的关系)进行理解。③从以上三种社会层次分类方法的共同特性来看, 学界普遍认同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概念的解读离不开人本身(生存空间、物质生 产实践活动、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性本质。
诚然,除非是漂流在孤岛上的鲁滨逊,或者前提性地做出脱离一切社会关系 的假设,否则“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总在进行着社会联系”几乎是一个毋庸置 疑的命题。社会空间是人类生存和进行实践活动时最直观的空间。根据上述学界 的解读层次,相较于“以自然作为社会空间运动规律的主导”或“自然空间对社
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学术月刊》 1998年第5期。
朱国平:《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年硕士论文。 朱国平:《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年硕士论文。 会空间起基础作用”的观点,以下两部分的内涵阐发更强调和偏向于通过社会空 间与人的作用关系来理解社会空间的内涵:其一,从《手稿》中的政治经济学分 析方法入手,以“作为《手稿》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考察主体”的角度去理解社会 空间;其三,从关系性本质诠释社会空间的内涵,将社会空间还原为人类实践交 换与精神交往的场所与载体。
1.《手稿》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考察主体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运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对空间概念 的理解也需要贴切此方法的核心来进行。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路线为“具体——抽 象——具体”,其中第一个“具体”指的是直观表象,即强调现实材料是哲学逻 辑分析的起点和源泉;中间的“抽象”指的是思维上的综合,即对直观和表象的 材料进行加工,并使之成为抽象的规定和概念的过程;由“抽象”至第三步“具 体”的跨越,则是我们通常认识中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的 精髓,这里的“具体”可被理解为在思维行程中,抽象的规定导致的具体的再现, 这是“理解着”的具体。①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空间的内涵,社会空间正 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中的考察主体。社会空间是多元联系和运动着的空间, 它是具体的、实在的,也正如马克思所言:“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 提浮现在表象面前”,②马克思认为,由于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范畴会产生变动, 所以研究经济范畴的次序应放置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中考察,对范畴 的理解和分析,要在历史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也就是说,作为表象的 前提的社会,就是表象存在的载体,而社会空间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实材 料的存在载体(前提),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实材料——容纳着多元联系发 生的平台。
另外,在从作为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考察主体这一方面去理解社会空间的内涵 时,还需要对“主体”的内涵以及其中关系的梳理和辨析进行以下两点补充:首 先,在“主体”的内涵方面,“主体”的第一个内涵是指社会空间中的主体,是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第二个“主体”的内涵,是指政治经济学 方法的考察主体,即社会空间和生活在社会空间中的人及物质实践话动,第二个 主体的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其次,有的学者在《手稿》主要内容的解读中认为政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3页。 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①这与把社会空间作为政治经济 学方法的考察主体并不相悖。根据《手稿》中《导言》对生产一般的描述,“一 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是包含社会关系的、“历史的、人参与的”,是“社会个 人的生产”,②从以上对生产的性质定义中可以得出生产与社会、人的密切联系, 生产是最为基础的社会个人物质实践活动。“生产”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和重 点对象,与社会空间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考察主体在根本上是一致。以上这两点的 辨析都体现了“包含”的概念关系,即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考察主体包含社会空间 中的主体。
社会空间作为考察材料的现实起点和考察主体本身,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历 史条件中具有不同的特点。马克思在《手稿》中针对不同生产制度之下的社会空 间也有着不同的概念(将会在第四章节中详细论述),并由这些抽象的科学规定 “上升到具体”,深入地论述了具体社会空间作用于人的不同机制和结果。
2.人类实践交换与精神交往的场所和载体 作为《手稿》政治经济学方法考察的主体,社会空间包含的多元联系与交换、 交往等活动都是它内在运动实质的体现。社会空间的多元联系是人和人、人与空 间的多元联系,它的交换活动与内在运动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和一定规模的人之中 进行的。相较于生产空间所主要容纳的生产活动与生产关系,社会空间的组成与 运作体现了空间向度与时间向度的显著差别:空间向度聚焦人类社会的横向联系, 观察与分析的主体往往呈现为网络型,具有空间共时性的关系。在社会科学学科 的研究领域中,社会空间的主体与它们的分类方式都是多元的,③研究的视角更 倾向于相互依赖的复合模式。
①赵学清:《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 151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3页。
③此处的主体指的是社会空间中的主体,是社会空间中的人及其各种实践活动。不同 的社会学科研究领域与学者对社会空间的主体分类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在国际政治与国 际关系研究领域,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对社 会空间的主体划分主要基于国际关系的视角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立场,他们认为社会空间是 市场、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三角关系,市场使经济全球化的结构结成网络,公民社会在社 会领域跨越了国家的边界,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使政府产生国家体系的变革。他们认同社 会空间运作接近一种相互依赖的模式,历史中出现的令人惊奇的事件与趋势可以在社会空间 的结构中得到解答。(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等:《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手稿》的社会空间内涵更贴切于19世纪50年代末工人生存的社会空间境 遇。 19世纪 50年代末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生产实践活动、市场交换活 动等,以英国为例,构成了工人阶级生存的严峻社会空间。工人阶级与社会空间 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之间,以及社会空间中与工人共时性存在另一个阶级—— 资产阶级之间充斥着不满的情绪与尖锐的矛盾。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 济措施与政治改革都是社会空间中的人生活所依照的秩序,只是囿于财富身份的 差异,对不同的阶级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力。最直观的社会关系的利益博弈 发生在工厂主与工人之间,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换取对基本生存条件与物质 基础的满足,工厂主购买工人的劳动能力,生产出创造自己财富的商品,并放到 市场中实现商品的消费,进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和流通。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工厂主与工人的联系是最直接的:工人停止生产劳动,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商品, 工厂主无法获利,或是工厂主不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无法换取满足基本生存 的物质条件。当生产空间的关系延伸至社会空间中,由于个人具有多于一个的社 会身份,则呈现出它的多元性、复杂性与互动性,由于地域空间的联系与社会大 环境的制约,最直接的生产关系变得具有博弈的余地,但工人往往在博弈之中处 在更为弱势的地位。工人不是单独的原子和个体,他们还具有群体的多重身份(如 家庭成员的身份等),他们既是生产产品的人,也是消费产品的人,所以不得不 与社会发生主动的联系。作为生产产品的人,他们与空间中的其它工人存在竞争 关系,作为消费产品的人,他们的贫困会加剧群体和社会的贫困。社会空间中的 相互依赖,使工厂主在雇佣工人的问题上增加了可以用于谈判的砝码,他们可以 从别的地方聘请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或者在新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重新开展 生产活动。在阶级关系的空间博弈中,罢工事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中常有发 生,罢工现象具有“传染性”,可能会刺激了另一个地方工业的兴起,进而影响 社会空间的繁华程度、教育程度等等。然而,如果工人为争取权利而举行的类似 罢工的运动没有得到较大空间范围的其它工人的支持,罢工的手段不会解决甚至 会加重他们的生存问题,于是工人最后不得不在贬低自己劳动力价格的同时选择 重新复工。类似的事件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涌现出不同的可能,对社会空间中的 人与实践活动产生了深浅不一的影响。社会空间作为实践交换活动与精神交往活 动的载体,有许多子空间和平台,社会空间的多元联系像是化学分子的结构一样, 通过不同的节点将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并且赋予同一个人以不同的社会身份。 人通过多样的社会平台和社会身份不断地创造不同的联系。社会联系依据生产实 践和精神文明传播等活动性质也产生了人的物质生产联系与人的精神生产联系 等分支。交通与技术的发展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联系的相互结合。社会空间 和社会空间之间不是绝对脱离和孤立的,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还是人在 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的社会空间内发生的联系的人具有一定的数量规 模,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辐射范围。正如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 的生产,人类的实践交换与精神交往活动及其影响必然会与一定规模的其他社会 个人产生联系,实践的一切进步与成果并不归属于个人或以少数组成的阶级。
社会空间的网络是动态的,空间网络之中的活动相互牵连、无法分割。社会 空间既是《手稿》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考察对象,也承载着一定规模的多元联系, 是人类实践活动与精神交换的场所和载体。马克思由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的 地理大发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人类文明从分散孤立的空间结构到整体发展的 去向,从微观角度审视民族国家体系内部的空间关系(城市乡村等),都表明他 对社会空间变革的特别关注。
(三)人的自由空间
“追求一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贯穿着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一切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始终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发生的,因此建立人的自由空间是达到这个终极目 标的载体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正是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的自由空间下的社会空间的 体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学说中“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不是宗教哲学中的彼
岸的自由,①也不是形而上的在思维中行走和完结的自由,①马克思的“自由”是
① 以宗教哲学家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思想为代表,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阐述来源于 他对基督教“原罪说”的信仰和理解。在奥古斯丁的《论自由意志》中,这套宗教哲学中的 自由依托于罪责伦理学,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正当品格、正当行动和生活的觉识基础,它使人 区别于他物。自由意志意味着人自身自觉确认并承担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这是 一种能力。然而,这种由人支配、住在、决断自己一致的能力是上帝赋予的。人首先要愿意 服从上帝,才能获得正确的决断。(参见 [古罗马]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无法脱离生产基本活动与社会立场而存在的“此岸”的、实践的“自由”,也就 是说,马克思的“人的自由空间”是在具有相应生产力水平与关系性质的“生产 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基础上实现的,人的自由不属于祈祷而来的神迹或是超 越现实之上的畅想,而是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和实践过程。
人的自由空间的内涵还处在不断的推进与设想、论证之中,马克思对这个未 来的社会形式还未有一个全面且充分的分析,在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为自由空间 的建立留下了思索和发展的极大余地。不过,对人的自由空间内涵的探索,可以 运用“破”与“立”对应的基本逻辑,即基于马克思所要批判的空间来构建他所 追求的自由空间的内涵的理解。本章节将由以下两点尝试对人的自由空间的内涵 给出自己的解读:第一,结合《手稿》中的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的描述,揭示人 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空间的条件;第二,结合以上所阐释的社会空间和生产空间的 概念内涵与特点,简述社会空间、生产空间和人的自由空间之间的演进逻辑关系。
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阶段
马克思在《手稿》的《货币章》中对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作出了以下概括: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 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 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 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 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②依据社会生产能力的逐步发 展,形成了三个不同阶段的社会空间,并且也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依赖关系
①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由观是思辨自由的代表,圭多•德•拉吉罗曾指出:“黑格尔的 最大优点,在于从康德主义使精神等同于自由的论断中,引申出自由有机发展的观念,在其 递进到更精神化的更高形式时,与人类社会的组织相吻合。”([意]圭多•德•拉吉罗:《欧 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无 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邓晓芒在
《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比较》一文中将黑格尔的自由观总结为以下三者,作为可能自由的 任意性,作为必然自由的自律以及作为现实自由的历史理性。黑格尔历史理性的最终归宿是 上帝的绝对精神,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参见邓晓芒:《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 比较》,《社会科学战线》 2005年第 3期)马克思也指出,黑格尔“没有把客观自由有看作 主观自由的实现,即主观自由的实际表现,因为黑格尔给自由的假想的或实际的内容以一种 神秘的形式,所以,自由真正的主体性在他那里得到了形式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程度。人获得自由空间的条件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人的发展阶段也无法随着主观意愿而发生超乎客观历史条件的僭越:在生产力不 发达的时候,人需要依靠彼此的力量与大自然抗衡;依托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 逐渐获得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生产产品,并以需要为目的、建立不 断完善和全面的社会物质交换体系,此时,人对物的依赖逐渐超越和取代第一阶 段以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为主的基本生存模式;在生产力达到极大发展的阶段, 社会物质财富和产品极大丰富,人不需要过度依赖社会物质的交换以获得生存的 机会,这个时候,人被物质生产占用的劳动时间也将被解放出来,从而增加从事 艺术生产、发展自由个性的自由时间。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局部的或个人的自 由并不能称为人的自由空间的实现,局部的或地域的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为世界 性的空间提供充实的物质财富基础。直至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 生,自由时间的获得和人类的解放在具有人的自由空间特质的社会中普遍实现, 向未来社会过渡的进程才初现雏形。人的自由空间属于社会空间层次中的“未来 社会”,它作为个人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的空间与马克思人的三大发展阶段论中的 第三阶段相对应。
在对这个未来社会进行描述之前,还需要对“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 条件”展开理解。“创造条件”是对共产主义社会构建可能性的把握,这其中蕴 涵着商品生产和资本发展转换为构建人的自由空间的条件的原理。第二阶段强调 以商品经济和生产为核心,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极力揭示和批判资本主 义生产制度和关系所导致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但也没有否认资 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社会空间为第三阶段未来社会的某些特质提供了孕育基础, 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其一,商品生产的发展使人成为自由平等的人,即人与人 的关系通过物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商品交换中的自由平等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 中的各具体方面,成为社会的意识形态。①其二,资本发展导致的全球化使人的 联系普遍化,日益成为全面联系的人。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和所形成的世界市场 同时也蕴涵了人成为普遍联系的人和成为世界公民的可能性。②其三,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为人腾出了时间,创造了手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必要劳
①赵学清:《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 216—217 页。
②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217页。
动时间缩减,这也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①其四,科学的发展使人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获得了自由,自然界成为人的对象,服从于人的需要②。这四点归结 起来就是,第二阶段中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创造了自由平等的精神基础和更 加全面、普遍的联系并缩减了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就是由第二阶段作为基础、 构建第三阶段未来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关于人的自由空间的内涵,借鉴德国学者伊琳•费切尔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 描述:“完成了的、得到解放了的未来社会将不再把人置于强制条件下进行劳动, 而是使每个人都可能通过其全面发展了的能力去积极地进行自我实现。”③可见, 作为个人获得充分而全面的发展空间,人的自由空间的内涵所涉及的并不只是简 单的理想状态或是假设性的乌托邦,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创造向该空间转变的条件, 这其中就包括了科学的发展和机器的广泛使用所带来劳动时间向自由时间的转 换与解放。对于现实的空间建构而言,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历史性过程。
2.建构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的最终指向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考察和批判,还孕育 着他对理想空间建构的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 个阶段,也是《手稿》三个空间层次的第三层次,即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层次的 最终建构指向。自由空间不是脱离于现实人类生存空间以外的空中楼阁,还需放 置在它与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三角关系中诠释自由空间的实质。
社会空间、生产空间与人的自由空间的内涵,并不能局限于对这三种空间的 表象描述,还要深入挖掘使这三个空间产生联系和发生运动的关系本质,即人与 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以及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关系。而自由空间是否能被建立, 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是人与所生产的物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有无异化密切 相关。这三种空间的内涵都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即无论是社会空间、生产空间还 是人的自由空间,空间的实质都是联系发生的场所和载体。在本质上,探究空间 意味着探究空间载体上的关系,也就是构成人类社会和生产基础的社会关系和生
①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 217—218 页。
②赵学清: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 218 页。
③[德]伊林•费彻尔:《马克思:思想传记》,黄文前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版,第 4 页。
产关系,空间的变化所带来的是关系性的变化,建构空间是在社会生产力的条件 下建构新的联系。空间由于联系的普遍发展而不断扩展。
立足于人的自由空间的转变和建构条件,社会空间、生产空间和人的自由空 间之间存在着交互式的空间演进联系:一定的生产空间具有一定的生产制度,根 据生产制度的不同性质对人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形成不 同类型的社会空间,而不同社会空间的运作实质和社会氛围会对人的自由空间的 建立起阻碍或者促进作用。要建构人的自由空间意味着要建构满足人获得自由而 全面发展条件的社会空间,而建构这样的社会空间则意味着要建构与生产力极大 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相对应的生产空间,这三者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交 互过程。
社会空间、生产空间与人的自由空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共同的关 系性本质;二是不同空间之间层层交互推进的联系过程。生产空间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原动力,生产与劳动是人类创造价值的源泉;社会空间是通过使用和消费价 值使各种关系衍生、变化和形成交互作用的场所,这些关系与现象都是马克思政 治经济学批判所研究的实践材料;人的自由空间是批判理论所指向和建构的目标, 这个空间发生的经济范畴运动是以人的本质为价值导向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的组合与重构。这三个空间层次之间构成了牢固的双向推导关系,即人的自由空 间有赖于具有合适制度与良好关系的社会空间,而社会空间的性质则受到创造价 值的生产空间的模式与性质的影响,对建构人的自由空间的不断趋向和接近同时 也会重新反馈于更优的社会空间和生产空间的建设,这个发展过程始终受制于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与规律。
三、《手稿》空间思想层次的划分根据与必要性
在按照生产空间、社会空间、自由空间三个层次的内在逻辑作为展开《手稿》 空间思想的主线之前,还需要充分论证三个层次的划分依据与必要性。关于本文 将《手稿》空间思想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原因,可以细化为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 与说明:第一,三层次区分是否可能;第二,三层次区分是否必要;第三,三层 次的内在统一性。第一个问题意在解答选择这三个空间关键词的原因以运用这些 关键词作为层次区分的合理性;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说明层次区分数量的必要 性,为什么将《手稿》的空间层次划分为三个,而不是更多的层次,即论证生产、
社会、人的自由空间能否涵盖马克思在《手稿》所凸显的空间思想的核心,以及 探讨这三者之间还存不存在必须单独划分出来的、其它的中介层次;第三个问题 直指三个空间层次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依托三者的动态联系才可以真正地让 《手稿》空间思想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完整呈现成为可能。
(一)三层次区分是否可能
康德在论述自己的先验哲学理论时,曾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三个“何 以可能”的命题,经由人的感性对宇宙运转规律的认识能力,指出先验哲学的可 能性。将《手稿》的空间思想作三层次的区分时,同样需要回答类似的问题:三 层次区分是否可能,即本文所列的三个空间是否可以成为区分的层次,这三个层 次的选取是否具有合理性?
首先,《手稿》的文本始终是空间思想层次划分的最根本依据,尝试对整体 进行“解剖”,需要顺着其内在结构的问路和方向“动刀子”。本文对空间层次的 划分契合《手稿》的文本逻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也涉及对《手稿》主题的认 定——《手稿》也被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著作的标题来看, 作为目的的“批判”与被批判的对象“政治经济学”都非常鲜明。马克思对资本 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认知和解释过程无疑就是对资本主义不合理、 “非正义”本质的揭示,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各个关键要素的批判正是文本 的主题。在确认马克思这个立场之后,透过《手稿》的目录和其章节的标题分析 文本的叙述线索,《手稿》大致是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对主题展开论述的:“导言” “货币章”和“资本章”。其中,“货币章”和“资本章”面向货币和资本各自的 职能、性质和转化,解释了资本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参与流通等具体过程,“导 言”部分的内容涵盖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阐明 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理、源头以及写作的分篇构想。《手稿》的主题与 资本主义生产相关的经济范畴共同构成了著作的基点,而这个基点也意味划分 《手稿》空间层次的理论重点与逻辑主线,即空间的层次分类始终依据政治经济 学方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原则,并切合货币、资本在生产与社会大生产总体的其 它要素中的“运行”规律。正如马克思在《手稿》导言篇开篇中的第一句话:“摆 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个过程是从 生产领域开始的,“生产空间”必须作为《手稿》空间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在马 克思《手稿》的导言篇中也能找到将“社会空间”作为另一个独立的空间层次和 研究对象的依据:“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①一一 马克思对经济范畴的具体表象和抽象规律的研究是以社会为前提的,经济范畴的 运动并不是脱离人类社会、在自然空间中的运动,唯有结合时代的社会现实,对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才能显示出思想的飞跃进而改造世界的价值。
其次,结合和比较当前国内学者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与结论,可以得 出本文选取“生产”“社会”“人的自由”三者作为空间层次关键词的合理性。依 照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手稿》空间思想的主要思路:从总体的研究思路来看,有 的学者在政治哲学的框架下进行解读工作,即还原空间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他 们阐释的重点在于资本的空间化逻辑或资本主义创生的空间性过程,并将落脚点 置于以空间性解放为基础的人类解放之中。②他们深刻且透彻的言明了资本利用 空间条件来维持“运作”的理论过程,但在空间之于人类解放的作用的结论中, 除却指出“空间与人类解放的进程密不可分”以外,还给后来的学者留有许多推 导和论证的余地——即空间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哪部分环节中作用于人类解放 以及如何作用于人类解放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的方法进一步抽象出空间的性质和规律。本文尝试通过构建三个空间层次之间的 交互关系作为理论目标和补充,也正是出于以上的看法和原因。比起空间层次的 划分,有的学者更重视空间内涵的演变,比如:有学者把空间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演变的标志放在个人解放的演变历程中——地域性、世界历史个人、自由自觉联 合的个人。空间阶段性变化的核心内涵体现为不同层次和程度的解放,空间不是 解释的终点,而是解放中的一个条件,通过条件的变化形式(空间改造和重组的 动态过程)在资本生产关系和流通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还有的学者的研究落脚 点在于政治意蕴中的人类解放。在她的论文中,空间是一种特征、一种性质和一 种描述,“空间性”更像是资本运动的形容词。在她的解读中,资本发展至少受 到四种限制。除了资本发展的扩张,并在扩张了的市场继续实行资本的运动逻辑 (“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去地域化的社会解放与“世界历史性”的 个人解放以外,空间的意涵并不多。她以“货币关系与空间——资本关系与空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3页。
②参见袁久红:《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空间思想及其政治意蕴》, 《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王志刚:《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空间政治思想——对<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社会主义研究》 2014年第2期。
——人的发展与空间”为逻辑阐释了作为货币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地理空间基础以 及空间直接参与资本的运行过程,最后从与“物化劳动”的雇佣劳动空间形态对 立的劳动形式、人的发展与空间不同阶段的变迁和自由时间为人的发展创造重要 层次三个方面说明了 “人的发展与空间”的因素。①该思路按照货币、资本、人 的发展与空间的关系对空间层次进行了划分。有的学者还提供了另一种空间分类 思路,又依据地理环境(物理)、世界市场(经济交换)、世界的文学(世界历史、 文化)的空间拓展的类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理论学说做出了另 一种诠释空间层次的方式。②前一种按照《手稿》的叙述思路,列举了促进人的 全面自由发展在空间形态和变迁中的关键要素,但尚未明确地将这些要素串联起 来并说明这些条件之间的联系;后一种在地理、经济和文化、心理的横向逻辑中, 全局、普遍地概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著作的有关资本主义生产所引起的不同 领域内的空间变化,但却在纵向的空间演变和转换规律方面则显得稍有欠缺。
国内学者对《手稿》空间思想的定位是不相同的,有的学者更加注重空间的 本体与变化形式,还有的学者更多地将空间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性质和分析 资本运动逻辑的工具、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个主题的研究结论依旧是“生 成中的”、具有开放性的。本文在这些学者的解读基础上汲取他们各自剖析特点 的长处——既关注空间的本体内涵和变化形式,也重视空间的性质及其带来的影 响;既在横向上探讨和检验构建人的自由空间的条件与这些要素发生作用的机制 和联系,也在纵向上论述利用空间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实现人的自由空间的可能性, 由基点到设想、从实现的基础条件到实现的目标,从而把《手稿》的空间层次划 分为:“生产——社会——人的自由”。
再者,空间的类型与关键词的选取还需要切合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界定和内涵。 有的学者强调马克思空间概念的社会属性与人类实践过程中的关系属性,并由此
①参见李春敏: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 《学 术交流》 2009 第 8期。
②参见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11 期。
把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区别开来。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是以人为主体 的,虽然这其中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自然对于人而言终归是客体,是人 的对象化活动所改造的对象,因而对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空间的批判与建构绝不 纯粹等同于对自然空间的批判与建构。空间具有社会性的概念,它的本质属性是 人类社会中的关系属性。在人类社会的关系属性类别之中,人类在物质生产的实 践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和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 系是其中两种最为基本的关系,其它一切丰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或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可以从这两对关系中衍生出来,空间的内涵实质是它所承 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依据空间的内涵实质,“生产”和“社会”必须作为 马克思空间研究中的两个层次,而“社会空间”是作为基点的“生产空间”之上、 由生产关系中发展而来并包含了比生产空间更丰富的关系的第二个空间层次。
“生产”和“社会”两个空间层次是马克思批判和剖析的对象。马克思在《手 稿》中除了通过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以外,还有建构 性的维度,这个维度主要指向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构。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 发展提出的一个明确的方向,与他对“人类解放”的事业追求相一致。马克思在 1835 年写作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一段能精确概述他一切学术 和工作出发点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 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 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 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②马克思一生从事的事业,包括他在《手稿》中进行的理论研究工作,都让他站 在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立场,理性且无畏地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对立面 中孜孜不倦地探寻和论证追求人类解放的应然性与可能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 “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批判指向《手稿》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建构:“建 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
①有的学者将马克思的时空观区分为社会时空和自然时空。(参见刘奔:《时间时人类 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哲学研究》 1991年第10期)也有的学者在这一结论的 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马克思的时空观,认为马克思时空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从人的实 践活动,特别是从生产劳动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指出现实的自然界是被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所中介的自然界。这说明马克思的时空观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参见俞吾金:《马克思时 空观新论》,《哲学研究》 1996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460页。
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①的社会。在《手稿》建构性的维度中,人的自由空间 是改造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目的与指向,构成《手稿》空间思想中的 第三个层次。依据《手稿》文本逻辑与内容主旨、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基本内涵以 及国内学者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与结论,本文选取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 自由空间作为《手稿》三大空间层次具有合理性。
(二)三层次区分是否必要
“三层次区分是否可能”的回答说明了三大空间层次关键词选取的合理性, “三层次区分是否必要”则是进一步思索和论证空间层次数量的合理性,即三大 空间层次能否涵盖马克思《手稿》空间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于马克思有无空间思想的问题,学界仍然存在争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 直接在其著作中把“空间”作为论述主体或著有关于空间思想的章节,但是在他 的著作行文之中(尤其是经济学手稿之中)都将空间作为生产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的重要条件和因素。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发展阶段学说等是其空间思想 的集中体现。《手稿》中没有专门对空间进行说明的章节,但是《手稿》的主要 内容处处意指着空间的重要性。《手稿》理论的论述核心呈现为一对辩证关系, 即解构和建构——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解构,从而建构与它全然不 同的、有利于促使人的自由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对应为
《手稿》理论的“构建基础和条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的理想 本质和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规定,人的自由空间作为《手稿》空间层次中的第三 个层次对应为《手稿》理论的“构建目的”。
对于“三层次区分是否必要”的回答也就转换为对以下问题的回应:生产空 间、社会空间和人的自由空间这三个空间层次的划分方式能不能满足和对应《手 稿》呈现的“构建基础和条件——构建目的”核心逻辑。生产实践与生产关系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出发点,社会实践与社会关系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 学批判理论观察和依据的现实材料。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产生于人类活动中并创 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联结的基本关系,并在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之上进一 步衍生出其它的关系和要素,产生更加复杂和变化的表象。从空间的基础性来看,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以及这两个空间承载的所有关系与要素涵盖了《手 稿》核心辩证逻辑中的“构建基础和条件”。
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人的自由空间分别对应《手稿》核心逻辑中的“构建 基础和条件”与“构建目的”,说明这三个空间层次可以概述《手稿》核心的空 间思想。以上是从相对静态的角度论证了设置三个空间层次的合理性,接下来, 还需要从动态的角度看待仅设置三个空间层次是否能实现空间之间运动与转换, 即:生产空间、社会空间和人的自由空间之间是否需要独立设置另外一个作为中 介的空间层次,使不同空间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换得以实现。
凡是样态的转变,必然会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阶段,在不同单元、类型 和性质的空间转变之中总会存在“中介物”。三个空间层次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媒 介并不是另一个单独区分出来的空间层次,而是同时在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人 的自由空间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人本身。人是空间中天然的中介,人在不同的 实践和关系之中具有不同的身份,随着个体的移动、交往活动的发生和身份的转 换,自然会将前一个空间的性质通过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观念与 行为带入后一个空间之中,并且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可利用资源的条件维持相对 平衡、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在不同类型的空间中引起影响。 空间与空间之间彼此的压力、张力和影响力是通过人这个能动的主体来传导的。 当人作为不同空间单元的中介时,个人与群体的运动解释了诸如:“为何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刚刚诞生的时候会引起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轰动和担心被 同化的恐慌”,“为什么无产阶级的联合可以实现全世界的解放,而且解放的过程 往往是从个人解放走向社会解放,从地域性解放走向世界性解放”等问题。人贯 穿于历史的发展之中并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人的存在状态也反映着空间性 质的存在状态:如果人的存在状态处于被剥削和异化之中,则证明空间的性质乃 是剥削和异化的,同理,如果人处于自由的状态之中,则证明为人的自由而全面 发展活动提供场所的空间也栽种和生长着自由的因子。空间是由于人的存在,才 被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人改造空间、与空间发生最直接的交换便在于劳动 过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 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①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决定着空间的物质变换,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在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人的自由空间之间发生影响和作用的中介乃是人本身, 不需要在这三个空间层次之外再另外开辟一个中介性的空间层次以维持它们的 转换和运动。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人的自由空间三层次的空间数量设置既是必 要的,也是合理的。
(三)三层次的内在统一性
《手稿》的三个空间层次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 基本思路一脉相承,《手稿》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之间不仅存在着理论条件中“批 判—建构”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着现实历史条件中的以新诞生取代旧消亡的动态 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贯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析的整个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与所有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具有历史性,它们都是社会形态中的 一个历史阶段,必然会随着生产力条件的提升、社会关系的矛盾而消亡,从而诞 生新的、适应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未来社会。空间的动态运动在《手稿》中是 内在统一的,阐释内在统一的空间关系则需要首先在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区分中厘 清一个关键问题:三个空间层次关系究竟是属于共时态的并存、依托关系,还是 历时态的递进、克服关系?
从《手稿》的写作的历史顺序来看,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批判 的切入点的,随着对货币、资本批判的进一步深入,马克思逐步提出未来社会建 构的基本条件与设想。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手稿》有明显的理论批判起点和 理论建构的最终指向,建构的目的是指向未来的,对必然趋势的预测。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的分析是针对现有的事实材料,是属于现阶段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未 来社会的过渡,也是从现在向未来的过渡,空间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产生,是在历时态的发展中呈现出来的。这些空间变化是历史阶段的消亡和诞 生,是历时态的递进、克服关系。
在历时态的空间递进关系中,呈现递进关系的空间特指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与 未来社会空间或共产主义社会空间,这些空间都是有具体特性的生产空间和社会 空间,后者的出现表明的是对前者存在的否定,在过渡阶段,这些空间会同时存 在,但是总的趋势还是历史阶段的更替和递进。然而,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 共产主义社会,是剥削空间还是自由空间,空间内部仍然存在对应发展程度的生 产空间和对应制度性质的社会空间,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并不会因为自由空间的 实现而消失,消失的是与生产力发展不相匹配的性质及生产和社会关系,而不是 空间的存在。正如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关系一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 跃是一个历史过程,但自由王国决不是说人类直接将必然王国物质生产的一般基 础丢弃,而是指“人类主体重新获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性支配地位”。①实 现自由王国满足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并不会在历时态中消逝,而会在更高的发展 形态上与自由王国共存。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正如必然王国向 自由王国的历史飞跃,在时间的发展和历史前行的过程中,被摒弃和改造的是空 间的性质,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将被延续下来。只要是人类生活的 空间,就会存在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也就会存在生产空间和社会空 间。在这个意义上,生产、社会和自由空间是共时态并存与依托的关系。
三个空间层次究竟是属于历时态还是共时态关系,不可以简单加以区分,也 不可以采取直接对立的角度——因为选择了一种时态关系而拒斥另一种时态理 解的合理性。辨别的关键在于区分两种叙述逻辑和空间对象:历时态的叙述逻辑 是历史的、在时间上是单向发展的,它所指的空间对象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具 体且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在资本主义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的共产主义 社会;共时态的叙述逻辑聚焦于空间存在的必然条件,空间对象是泛指的生产空 间和社会空间,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本身会有历时态的变化,但是这两个空间存 在是每个人类历史阶段的必然组成部分。本文论述和研究的三层次空间关系是依 据《手稿》的理论批判起点和最终指向的历史逻辑进行叙述的,历时态是本文的 主要视角。在对《手稿》所启示的空间更替规律进行总体的考究与反思时,本文 也运用了共时态视角的观察与分析方式,试图横向对比剥削空间与自由空间之中 的基本生产要素与社会关系要素的区别,这种方式有助于在定性的层面中归纳和 获得建构自由空间的内在条件。
在历时态下,生产空间、社会空间和人的自由空间之间发生着空间性质的转 变,是历时态的递进与克服的关系;在共时态下,三个空间层次由“构建基础和 条件——构建目的”的模式联结,呈现为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原则的纵向推 进关系。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人的自由空间之间的关系与演变规律具有内在统 一性。三大空间层次的内在统一性是逻辑先后而非单纯的时间先后关系:从人类
① 张一兵:《马克思“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理论真谛》,《哲学研究》1994 年第 8 期。
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看,无论是生产空间还是社会空间,人类生活与实践的空间 内部都会经历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但这并不是说当人的自由空间的历史阶 段被实现后,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概念和实体就消失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 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仍然是让自由空间实现与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生产空间和 社会空间仍然是人的自由空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条件,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的 基本关系依旧存在,它们共同为维持人的自由空间提供价值和财富以及生产、消 费、分配、交换的场所。这三个层次的空间在同一时态下仍然共存,只是这三个 单元空间分别较前一个阶段的空间状态,都发生了质的转变。人的自由空间始终 是一个具象而不是抽象的存在,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不仅是人的自由空间实现的 条件,而且一旦获得使人自由且全面发展的特性,这两者也将分别是人的自由空 间实现之后的在生产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具体样态与体现。
其次,依据马克思在《手稿》导言中特意说明并充分运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方法:“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关 系也构成了分析三个空间层次之间的重要联系。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 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①作为结果的具体,是思维中的具体, 是从众多抽象中综合的规定。它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有的 学者也指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也不等同于低级和高级的关系,如具体的资本 内在地包含了抽象的商品,但属于高级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并不能完全地包含相 对处于低级阶段的封建的生产。②抽象与具体的区分是有益的,抽象和具体是思 维的逻辑顺序,简单与复杂或低级与高级则是范畴的历史顺序。马克思用“人口” 的例子说明了他的研究方法的思维过程:17 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人口”这 个“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表象”研究国家和世界的经济体系,“人口”被选择作 为现实前提的起点,但是“人口”仍然可以“从表象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 象”,直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这意味着“人口”的混沌表象之下仍有更为抽象 的前提存在,如雇佣劳动、资本等,以及雇佣劳动和资本之下的价值、货币、价 格等等,这些都属于可以被进一步稀释的抽象。抽象的对象是混沌表象之下的前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42 页。
②参见刘召峰:《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具体”的方法辨析》,《江汉论坛》 2013年第 10 提和规定,这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一旦得到最简单的规定后,回归 “人口”,这个“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表象”则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 丰富的总体”了,这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①马克思把这个过程称 为“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的具体的再现”②在考察生产空间、社会空间 及自由空间的规定过程中,需要不断“稀释”三者各自的抽象规定,上升至许多 抽象规定的综合,也即具体,从而摆脱混沌的表象。自由空间的建构相对于生产 空间和社会空间而言,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自由空间不是高度抽 象的、混沌的表象,它是关于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各种规定的综合。生产空间和 社会空间的元素是建构自由空间的前提。
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是现实材料的提供者,事物的发展经历从简单、 不成熟的范畴发展为复杂、比较具体的范畴的过程。思维逻辑或社会意识的发展 是否与现实或社会存在相统一,这是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的发展,思维逻辑所认识的规律始终是实在的现象和表象材料。马克思在 《手稿》中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中由货币到资本的发展,也属于从简单范畴进入到 复杂范畴的阐述。本文从现实的历史进程与思维的逻辑规定中思索三个空间层次 之间联系,这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不谋而合——建构人的自 由空间基于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规定,自由空间不是臆想的或凭空而生 的空间,也不是凌驾于现实历史之上的、存在于社会意识之中的理想空间。先满 足构建自由的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条件,实现具体规定的社会存在,自由空间 的建构才符合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把《手稿》空间思想划分为生产空间、社会空间和人的自由空间三个层次, 既是合理的,也是完整的。这三个空间层次之间的纵向推导关系符合马克思历史 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也与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 一脉相承。空间所承载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以及关系属性下的人的能动活动有 机地联结了三大空间层次,使空间成为社会历史中的动态的存在。结合当前学者 对《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特点,尝试由历时态与共时态角度建立系统(生成、 发展、消亡等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空间观念,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反思和 推进。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第三章 被资本操纵的生产空间: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面临着破产的两大矛盾:第一,无法回答 资本与劳动之间交换和劳动价值论不一致的问题;第二,无法回答平均利润与生 产价格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手稿》的撰写带有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论战 的特点。①针对第二个矛盾,马克思主要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予以 解释,《手稿》则为解答第一个矛盾奠定了基础。第一个矛盾的产生与解释剩余 价值的来源相关,李嘉图无法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剩余价值的存在——如果资本家 用于购买工人劳动的工资和工人用劳动为资本家生产的产品的价值相等的话,剩 余价值来源于何处。蒲鲁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劳动不是商品”,但是依 靠偷换概念、用例外解释特殊情况的说法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矛盾。直到马克思 在《手稿》中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对产品中物化的劳动与工人的活劳动进行了 区分,才使这个难题得到了真正的解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生产关系的层层论述与批判始终贯彻于《手稿》全 篇,以物质生产的基本实践活动所构成的生产空间使是剖析《手稿》空间思想的 起点。货币和资本在交换和流通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展了生产空间,并由于货币和 资本的性质影响了生产空间的目的导向。本章主要围绕《手稿》的《货币章》和 《资本章》中的两个主要经济范畴:货币与资本,进一步论述二者作为生产空间 的要素与对生产空间产生的影响。
一、货币对流通的掌控:从“交换媒介”到“财富代表”的身份 转换
① 参见张钟朴:《< 资本论 >第一部手稿( < 1857 —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 资本论 > 创作史研究之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 年第5 期。
马克思在《手稿》的《货币章》中首先针对阿•达里蒙提出的“小时券”①进 行了论战。马克思认为“小时券”无法投入实际操作,它企图在流通领域解决资 本与劳动交换的不平等问题,同时代表工人凝结在商品中的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 的交换价格,认为两者可以进行直接通约。直接将两者等同起来的“平等”交换 实则混淆了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格,并忽视了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现实情 况。这正是使用“小时券”的“不现实”之一。它的“不现实”之二在于达理蒙 还无视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必要 劳动时间减少,商品价值也会随之降低,而“小时券”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最终会走向贬值,无法代表相对应的交换关系。可见,马克思对达里蒙“小时券” 理论的批判意在说明经济危机不是由流通领域造成的,而是生产领域的问题,流 通的货币量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缘由。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应 该放置在商品交换和流通中考察。
在《手稿》中,货币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化身、交换价值本身的象征和“第三 物”,并由以上特征成为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作为交换的媒介,货币在交 换和流通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交换空间及交换规模的扩大息息相关。论述货 币与生产空间的关系,分别由货币的特性即作为流通中介的货币和货币的三种规 定性的转变,呈现了它对生产空间的影响。
(一)流通与交换:打破地域生产空间的交易隔阂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商品必须和一个第三物相交换,而这第三物本 身不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是作为商品的商品象征,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本身的 象征;因而,可以说,它代表劳动时间本身。”②货币正是代表劳动时间本身的“第 三物”。“正像商品的实际交换产生产品的交换价值一样,产品的交换价值产生货 币”,③这体现了如下交换原理:由于商品本身是交换价值,凝结着工人用于生产 所需要的一般劳动时间,所以商品能与代表劳动时间的货币交换,而商品所能交
①阿•达理蒙是蒲鲁东主义者。在《论银行改革》一书中,他主张通过实行货币和银 行改革克服经济危机。这种货币改革的手段便是发行“小时券”,即根据生产商品所花费的 劳动时间印发“小时券”,比如:如果商品的生产花费工人8个小时的劳动时间,便给工人 发放一张8小时的券。“小时券”可以充当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参见张钟朴:《<资本 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创作史研究之二》, 《马克思主 义与现实》 2013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换的货币量则取决于商品中物化的劳动时间,即劳动时间被具体物化为可衡量和 计量的货币,在现实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社会大生产的总体环节中加以 呈现。商品被实现了的交换价值是在以货币为流通中介的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当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同于原始社会所依靠的 “物物交换”,社会中的商品交换频率和需求都将大大提升。此时在生产的社会 分工日益复杂的前提条件下,由于不同的商品是特殊的商品,商品之中凝结着不 同的劳动时间,为了方便和促进商品间较为“平等”的交换,需要一般尺度作为 衡量特殊劳动时间的标准,就随之产生了作为交换和流通中介的一般代表物的需 要,而货币正是作为一般劳动时间的代表,成为了不同商品之间交换和结算劳动 时间的流通中介。
作为流通中介的货币的出现,实质上提高了交换的效率,并且在促进交换的 同时,也为扩大交换规模和市场规模提供了可能,这不断解放了地域的交换空间, 也打破区域隔阂。具有地理距离的交换空间都可以通过货币的形式甚至是统一的 货币进行跨区域的商品交换,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货币的流通机制下不再 是交易的“拦路虎”,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层面的交换媒介成为了世界差异中的“大 同”。随着交换规模的扩大,为了提高生产所能获得的利润和剩余价值,在不同 地域设置直接的生产空间被纳入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考虑范围之内,因货币流通而 扩张的交换规模也不断地在世界市场中产生新的生产空间。原本孤立的、地域性 的生产关系,也相互发生着更加紧密和普遍的联系。这个原理可以在当前的现实 中找到印证,如:随着生产全球化的发展,智能手机的零件组装和芯片生产由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商负责,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会直接在地域设置工厂投入生 产,这就在交换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拓展和建立了新的生产空间。生产空间在全球 范围内的扩大除了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以外,也推动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以及资 本完全服从于利润和剥削法则的空间化生产逻辑的进一步形成。①
(二)转变与颠倒:以贮藏货币为目的的生产空间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货币具有三种规定性,也即是货币的三种职能:第 一,是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规定性,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表现为商品的交换价值的
①袁久红:《马克思 < 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中的空间思想及其政治意蕴》,《天津 社会科学》2014 年第4 期。
尺度,作为价值尺度时,货币只是观念的货币而非真实的黄金白银,例如:价格 的表示等;第二,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规定性,是“作为流通中介”的货币。 在考察加入了货币作为流通中介的商品经济的流通形式时,马克思在《手稿》中 总结出两种流通形式,分别为:商品——货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 ——商品——货币。前一种流通形式所体现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流通职 能,而后一种流通形式则与货币的第三种规定相关——即货币成为了交换的目的 本身,成为了财富的普遍物质代表。此时货币不再是中介或尺度,而是跳出前两 种规定性、作为独立物的储藏货币而存在。货币的规定性转变指的就是货币从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和作为流通中介手段的规定向货币作为财富的普遍物质代表 的转变。在“货币——商品——商品——货币”的流通形式中,商品反倒成为了 获得贮藏货币的中介和手段。
当货币作为单纯的交换中介时不会使货币持有者获得积累的财富,货币交换 的目的是获得另一项满足生存需要的产品的使用价值。然而,当交换价值独立化 成为货币,货币以贮藏目的作为财富的积累和代表时,就会产生“每个人行使支 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 ①商品和货币的社会属性,改变了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改变了资本家 和工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而产生支配和被支配的、不对等的阶级权力地位。
货币“手段和目的颠倒”的转变对生产空间的性质有着极大的影响,原本生 产空间的建立是为了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并进行交换,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生 产空间建立的目的和核心,而当货币成为交换和生产的本质目的后,生产空间的 性质也就发生了转变和颠倒:生产空间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人 的合理需要让位于货币的贮藏。财富代表着一切社会地位和权力,公正、平等、 自由的标尺归属于资本家群体,人的劳动力反而成为了获得物质财富的工具、手 段或阶梯;人可以成为商品,为了货币,甚至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人格,崇高的人 性和道德在货币颠倒的规定下微不足道。唯有财富才是永恒正确的真理,这种不 合理的生产关系已然与以人为本质目的的生产空间发生剧烈的冲突和矛盾。在巨 大且源源不断的趋利动力的驱使下,生产空间的性质便会发生偏向性改变——认 同货币或财富的主宰性地位,从而就产生和加深了人的物化以及人和商品的异化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6 页。 关系的现象与程度。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广泛分工的特点, 商品的私人生产者所生产的孤立的商品需要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社会承认,在这 种商品社会中,交换价值和货币所有者在生产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商品的价 值代表了工人的劳动价值,人和人的关系只能经由商品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从 而也导致了商品拜物教。
二、资本对生产的支配:从“服务生产”到“服务资本”的目的
在货币流通的基础上,货币的积累逐渐转化为资本,并以资本的形式进行空 间生产和再生产,透过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集成资本的趋势,从而形成资本主 义的生产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目的下,进一步再生产将拉开资本主义在 生产空间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剥削本质的神秘面纱。本节主要探讨资本与空间的 关系,从货币向资本的转换开始,说明资本的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最后总 结资本的趋势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述它们对生产空间的支配与操纵。
(一)追求价值增殖:资本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在动力
在资本主义商品和货币流通的现实语境下,马克思将资本定义为:“在流通 中并通过流通保存自己,并且使自己永存的交换价值。”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将 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而马克思则进一步在流通过程中指出了资本保存自己的方 式,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指出了资本增殖的方式。
在论述资本的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之前,首先要说明货币向资本的转变 过程。货币转化为资本与货币流通最大的区别在于资本创造了货币与劳动力的全 新关系,即货币所有者能够用货币交换作为商品的他人的劳动力。货币作为流通 中介,在交通工具变革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等条件之下,不断地从区域向世界范围 扩大交换规模和生产空间规模,当货币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成为目的被贮藏起来 并不断谋求财富增殖后,劳动和劳动的客观条件(土地、原料、生产资料、劳动 工具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空间)就被迫从它的原始的共生状态中脱离出来,劳 动被物化,②可用货币进行交换和购买(这种交换关系不能再用货币的职能或货 币的名称加以概括,此时货币转变为更加直接的、通过剥削追求利润和雇佣劳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②参见李春敏: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 《学 术交流》 2009 第 8 期。
的资本)。结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劳动价值理论的阐述,他首先指出,“进行 生产的只有劳动;它是价值这种产品的唯一实体”,①而“商品作为价值是对象化 的劳动”,②马克思认为劳动具有二重性,并把劳动区分为抽象劳动和特殊劳动, 同时指出抽象劳动创造的是价值,特殊劳动创造的是使用价值,商品正是具有价 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在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手稿》进 一步论述了“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利,就在于它是 交换价值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 系”,③在这个过程中活劳动成为了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劳动力(劳动能 力)也成为能被货币购买的“商品”,然而与其它普通的商品对比,劳动能力是 能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劳动,是被购买后能继续为购买者生产价值的商品,这 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剩余价值创造了条件。
当货币转变为资本后,货币以资本的身份重新进入生产和流通的过程,通过 获取并使用在生产空间中交换作为商品的他人劳动力的能力,形成了资本的空间 生产与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具有二重性,其一方面是劳动过程,资本 驱使着劳动力进行创造价值的活动,“只要这种使用价值受到资本的推动,他就 会变成工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这是工人的同于一定目的的、因为是在一定的形 式下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本身”;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增殖的 过程,资本购买生产资料投入生产后,保存着生产资料的原价值,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驱使甚至压迫劳动力为自己创造新的价值。《手稿》中指出,“在资本方面表 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现为超过他作为工人的需要,即超过他 维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的剩余劳动”,⑤总是超出工人自身等价物的那部分价值就 是工人通过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第二重性质直接导 致了剩余价值的产生。
资本不会满足于一次投入生产的价值增殖,追求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永动力和 永不停止的活动。资本会继续在原有的价值增殖基础上,进行扩大再生产,从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不断增加自己的财富。资本的再生产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资本
家把剥削获得的剩余价值合并到原有的资本中,用于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使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构成了一个“相互补充” 和“相互支撑”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之中,资本推动生产力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 质资料,与此同时,也强化了它压榨与剥削劳动力的深度和广度。
在资本生产的基础上结合资本流通的环节,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空 间的生产和再生产”。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辩证统一的,其统一性展现 于:通过生产和创造出价值与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中使这些价值得以实现(交 易、买卖和消费等),在价值倍增后又重新回到生产过程之中,并沿着这个顺序 不断进行。资本流通的速度代替了资本的数量,这增加了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 价值,“在一定期间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在一定期间资本能够增殖多少次,它 的价值能够再生产和倍增多少次,就取决于流通的速度,取决于流通经历的时间。”
①资本的流通与重新回到生产的活动过程形成了价值增殖的空间,与世界市场的
空间掠夺和扩张相结合之后,便会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不断流通,在更大的空间内 进行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资本生产,形成了愈加稳定和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机 制。
(二)操纵生产空间:资本逻辑注入生产空间的必然趋势
基于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与特点,资本生产是一个不断趋利、追求价值
增殖的过程。除此基本特点以外,《手稿》还结合了机器体系及科学技术在生产 中的应用来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器体系和科学技术是作 为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工具和强化劳动的“资本手段”而存在的,机器和科学技 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本应有益于活劳动力的解放,然而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 之下,活劳动被进一步压榨,工人反而面临着与机器竞争的生存压力,此时资本 主义生产的必然趋势是:作为固定资本的劳动资料取得机器体系的形式;②资本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36 页。
②固定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 生产资本。固定资本可以在每次的生产过程中连续地发挥作用,并随着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 程度逐渐地将它们的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固定资本的这种价值转移方式,使它的价值具有 二重存在:一部分仍然附着在它的物质形态上,另一部分则与它的物质形态分离并转化为货 币形态。(参见许征帆等:《马克思主义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的趋势在于使“生产过程从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即向驱使自然力 为自己服务并使它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的过程的转化”①
在这两种趋势的发展态势下,资本主义下的技术进步从属于资本追逐剩余价 值的目的,所构造的生产空间仍然是资本家追逐私人价值利益而非为全人类追逐 价值利益的空间,该生产空间所营造的是占社会少数的资本家对占社会大多数的 工人的压迫和剥削,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并具有 物的性质,工人成为机器的单 纯附属品,而生产空间则成为了一个用平衡、永存的假象遮蔽起来的颠倒的、失 衡的空间。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第四章 从压缩到创造的社会空间:现实境遇与科学设
由生产空间的性质所对应形成的是不同制度下构造的社会空间。物质实践生 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空间的性质也为生产空 间的性质所制约,并在此影响下使原本中性的“空间”具有了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与区别。对应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与资本主义生产 制度相对立的是共产主义生产制度,本章节将从两种不同的生产制度并随之产生 的两种不同社会空间作为切入点,对比资本主义制度下和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社会 空间的区别,进一步阐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机制与本质,并进一步论述与 人的自由本质相符的社会空间。
一、现实境遇: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自由枷锁
充分考察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社会形式,是《手稿》相对于马克思其它 经济学手稿中的一个内容特色。马克思通过对比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公社财产的 拥有形式,由公共财产占有方式的历史变化和地域变化,进一步得出资本主义社 会空间的差异性在于它是以私人占有财富为目的的空间。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古 代社会空间与现代世界(特指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古代社会空间比现代社会空 间崇高得多。根据古代的观点,无论是处在什么狭隘的民族、宗教和政治规定上 的人都总是表现为生产的目的,而在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空间之中,生产反过来 表现为人的目的,财富则反过来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也即是财富支配了生产、支 配了人,在这种社会空间中,人丧失了作为目的的主体性。①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间,主要是指由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之下衍生 出来的社会空间模式,下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间 的特点进行描述:第一,生产制度的矛盾在阶级对立关系上的延伸,在资本生产 的剥削机制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第二,分析资本主义生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79 页。 产的剥削本质,阐述剩余价值机制;第三,从“时空交织”的逻辑角度,揭示资 本主义在生产空间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特点转化为在社会空间中用“时间压 缩自由空间”的剥削路径。①
(一)资本家与工人:社会空间中的阶级矛盾与关系冲突
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的趋 势,并由此说明了工人在失衡的资本生产空间中成为被压迫和剥削的牺牲品。在 少数人的利益与被少数人占有的多数人的权利的生产空间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 阶级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阶级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随着资本再生产的不断扩大而 日益严重和加深。这两个对立的阶级角色便是资本家和工人,他们的阶级对立是 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下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即对立关系从生产空间至社会空间的延 伸。
造成阶级对立的根本在于资本把活劳动变成劳动力商品,并在剩余价值机制 的作用下对劳动力进行无限制的占有和剥削。马克思在《手稿》中写道:“资本 借助新的活的剩余劳动,来使对象化的剩余劳动即剩余产品增殖价值”,②剩余价 值的生产不仅转移了工人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与对自身劳动能力的支配权,将劳 动产品变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外在客体,并且进一步将原属于工人自身的权利转交 给资本家,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特殊权力,“所有权在一方面转化为占有他人 劳动的权利”③工人与自身劳动力相剥离的同时,剩余劳动的强化“在另一方面 则转化为必须把自身的劳动的产品和自身的劳动看作属于他人的价值的义务”,④ 从工人自身剥离出来却被资本家支配的劳动反而成为为了维护占有者合理权利 所不可反抗的义务。这种披着合理性外衣的阶级不合理性与分配理念就表明了资 本对劳动力的购买和占有关系是如何导致这两种阶级的对立的。雇佣工人的无酬 劳动(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是资本积累源泉,资本家通过资本购买实 际占有了工人劳动的所有权,使工人为自己创造财富,但由于工人的劳动所有权 已不属于自己,工人所创造的财富与他们的劳动就相互分离了。付出了巨大劳动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的工人反而失去了全部财富,在生存线上挣扎徘徊;资本家只要利用资本,便获 得了劳动的所有成果。这暗含着以资本分层的地位和权利的极大不平等。
资本家与工人在社会空间中的对立扎根于生产空间中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殖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为了换取满足生存需要的产品,向资本家出卖自己 劳动的支配权。“劳动只有对资本来说才是使用价值,而且是资本本身的使用价 值,也就是使资本自行增殖的中介活动。”①工人作为生产劳动者并没有生产自己 的财富,而是直接增加自己主人的财富,“劳动对于资本来说是使用价值,对于 工人来说只是交换价值”,②资本家依靠工人的劳动获得剩余价值、致富,工人却 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工资、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在看似“等价”的交换过 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的关系表面是平等和自由的,但实际上却是不平等、 不自由的。
从生产关系延伸到社会关系,对立且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空间进行的各 种实践活动也将是对立和不平等的。对立的阶级角色和关系为剖析资本主义生产 制度下的剥削社会空间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
资本生产机制和阶级对立社会关系的本质,要归结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中 剩余价值来源的阐释: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的一般趋势,而剩余价值产生的 原理在资本生产中的运作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深层剥削本质。马克思通过区分劳 动二重性,解答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剩余价值与劳 动价值论的矛盾。
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劳动区分为抽象劳动和特殊劳动,抽象劳动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到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特殊劳动、具体劳动则创造了商品的使用 价值。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 值转移到新产品上,抽象劳动在这些价值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价值。③他指出在 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劳动与活劳动的区别,揭示资本的剥削本质也需要分别从 生产空间中的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来看——商品的价值是物化的劳动,而不是活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65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65 页。
③参见参见张钟朴:《< 资本论 > 第一部手稿( <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 < 资 本论>创作史研究之二》,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 5 期。
劳动。在流通领域中,资本和工人的交换是平等的,资本所交换的是凝聚了一定 必要劳动时间的工人劳动的商品,商品中已经物化的劳动量不会在流通过程中发 生量的变化。而在生产领域,资本与工人交换的是工人生产商品的活劳动,劳动 力这种特殊商品能生产出比自身更高的价值,在该领域中资本用工资向工人购买 能不断创造新价值的活劳动的支配权是不平等的,这种区分就在劳动价值理论的 基础上解答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在资本的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对劳 动力的占有体现为资本对劳动力价值的购买,“买来的使用价值直接就是提供交 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即创造价值的使用价值”,①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活劳动 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和劳动能力)在资本生产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是远大于 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投入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为资本生产创造剩余 价值的源泉。
如果资本家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和价值,创造并占有劳动的剩余价值对资本家 而言是一个必然的生产规律与法则。除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以外,马克思还从剩余 价值的分类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加以说明。
根据工人作为劳动力进行劳动生产的时间特性和效率特性,剩余价值可以分 为两类,即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反映的是必要劳动时间 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关系,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以增加和生产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所反映的是劳动与劳动效率的关系,在原 有的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利用机器体系和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并尽 力降低工人的必要人数的最小限度。在其生产的方法上,前者通过无酬占有工人 的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后者则通过生产向科学过程、机器 大工业的过程的转化、鞭策和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方法来生产相对剩余价 值。无论是哪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资本家都是“绞尽脑汁”之下的最大获利 者,而工人往往是“拼尽全力”的最大牺牲者。工人在剩余价值生产的模式下不 断延长自己工作时间长度,同时又不得不在机器和科技的参与的竞赛中提高自己 的劳动效率避免被淘汰。如果将劳动力完全看作归属于资本的商品并将劳动力与 工人的关系彻底割裂,剩余价值的两种类型的生产在表面看起来只不过是资本对 所购买对象的极力运用,按照购买和占有关系来说,这种处置是合理的,但实质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399 页。 上,劳动始终是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的生产最终指向的是在强化劳动下对工人 的无情的剥削。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制度趋利本性下的对工人的剥削本质。
(三)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压缩自由空间”的剥削路径
马克思在《手稿》中肯定了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时大力促进生产的积极历史作 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使其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对待再生产的发展过程。然 而,马克思也指出,资本剥削的发展模式是存在局限性的,在扩大生产的同时, 也限制了消费的能力,当交换价值无法实现从而使生产的商品无法获得社会的承 认时,资本主义社会就会面临经济危机。当资本本身变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 时,资本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也要在历史中灭亡。
“时空观”在马克思的唯物论中是一对相互交织的范畴,也是在历史唯物主 义视阈下分析社会历史建构的有力方法。“用时间消灭空间”是《手稿》中的一 个哲学命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 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 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的时间减缩到最低限度”。①在“时空交织” 的逻辑分析下,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对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剥削本质营造 了特殊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极大提高的社会生产力创造了用 “时间消灭空间”的生产空间,却由之建立了用“时间压缩自由空间”的社会空 间,这种从生产空间到社会空间的建立路径在本质上是具有剥削性质的。②此处, 生产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与社会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涵义是 不相同的:生产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别指的是“生产效率和交换速度” 以及“地域之间的距离”;社会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则分别指“剩余劳 动时间”以及“人的自由空间”。
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所创造的“时间消灭空间”的生产空间,是站在对资本主 义制度有效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的肯定立场上描述的。资本的趋利目的同样也成为 了资本家不断提高生产力进行生产、不断打破地域限制进行流通的内在动力,提 高生产力与打破地域限制的过程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力量,让人获得更多不 受自然束缚的自由,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相伴而生。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8页。
②李春敏等:《资本全球化视阈下的几个社会空间问题——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初 探》,《天津社会科学》 2010第3期。
义生产从简单的协作走向工场手工业和后来的机器大工业,从原来的地域市场的 交易走向世界市场,科学技术与机器大工业体系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变革都 要归功于此。这既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类通过提高效率和 速度消灭以往空间所带来的生产障碍的体现,人类用缩短时间的方式超越了空间 的距离。“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当资本的趋利目的一旦由生产空间转移到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之中时,“时 间”和“空间”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里的“时间”指的是剩余劳动时间, “空间”指的是人的自由空间,这对时空关系是站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剥削本 质的否定立场中阐释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并不 会导向工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而是将工人劳动与大机器生产、应用于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科学手段结合起来,共同成为资本增长和积累财富的手段。生产空间和 社会空间的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也决定了未来空间建构的导 向。“因此,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的一切增长,也可以 说是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一切增长,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 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所产生的结果,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 只会使资本致富”,①在资本主义趋利性质的生产空间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可以 推动文明的进步,虽然工人会在文明的传播中受益,但文明的一切进步与真正的 成果却只能被资本拥有者的特定群体共享。资本家获得利用最新发展成果占有更 多剩余劳动的先机,而工人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却没有获得根本的转变。文明与生 产力的发展消解了资本家对工人生产力的部分硬性依赖,却没有解放工人困于谋 生的劳动枷锁,工人出卖自身劳动力的“价格”一再降低,与资本家谈判的砝码 也一再减少。“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②由于生产资料与 劳动的分离,生产工具、技术和生产资料被资本主导,资本促进生产的积极意义 反而站在了工人的对立面。
人与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无法与其它普通商品一样单纯地作为他人目的 的工具和手段,然而资本主义生产空间所导致的往往就是与人的目的性本质背道 而驰的社会空间,资本家按照剩余价值的生产原理,不断压迫和占有工人的剩余 劳动时间以获得价值的增殖,使原本在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工人可用于进行自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由创造的自由时间成为进一步压迫工人劳动的剩余劳动时间,即资本对工人的剩 余劳动时间的占有是对工人自由时间的转化和占有。自由时间所创造的是与自由 空间相关的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的活动,消灭和占有了自由时间,则代表消灭和 占有了人的自由空间,这个消灭的过程是用生产剩余价值的社会空间代替人的充 分发展的自由空间的过程。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生产空间至社会空间的建立, 是用剩余劳动时间消灭人的自由空间,这种社会空间建立的路径是与生产空间的 剥削性质相对应的。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的时空关系具有消极意义。
二、科学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空间的自由创造
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社会空间相对立的便是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 间。由以上生产空间的性质对社会空间建立的影响可以得出,共产主义的生产制 度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主要论述的 重点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的生产制度及其之下的社会空 间鲜少有具体、详细和系统的描述,然而,无论共产主义的未来社会具有多么丰 富和具体的基本特征,这两者的本质区别首先在于生产制度本质目的的相悖,处 于不同的本质目的,才会在这基础上产生截然不同的生产导向和社会空间的建立 路径。本节将从社会空间与人的自由本质的对应关系出发探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 社会空间,并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空间的剥削路径相比较,阐发共产主义制 度下社会空间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创造自由空间”的发展路径。
(一)自由时间与自由空间:理想社会空间建构的基本要素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与趋势在于追求和攫取剩余价值,在趋利性目的和价值 观的衡量下,利益才是生产的唯一终极目标,作为劳动力的人在此境遇下可以成 为追求利益过程中的工具,人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可以被牺牲。与之相对,共产主 义的生产目的就是要打破资本主义空间中失衡和虚假的“和谐”,将颠倒的手段 和目的关系进行重新的校正。人是共产主义生产的本质目的,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以达到人的解放和自由本质是它的终极目标。
由共产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生产空间的性质出发,与共产主义社会空间相对应 的未来的理想空间也应该是与生产的本质目的相符合的,即符合人的自由本质是 理想社会空间建构的基本要求。符合人的自由本质也包含着人享有自己的自由时 间并在自由时间下的自由空间中进行自我创造的活动,在物质生产与精神艺术生 产的活动中积极地实现自我,享受劳动和工作带给自己的愉悦和解放,并在自由 创造的活动中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等等,这都依赖于允许自由空间建构 的社会空间基础。以符合人的自由本质改造和建构社会空间,才能在以人为本质 目的的方向上创造与理想未来社会相符合的社会氛围与条件。
(二)支撑理想社会空间构建的人的自由本质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自由本质的直接阐释十分有限,理解人的自由本 质需要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第一卷中对人的自由本质的经 典描述,依据著作撰写的时间发展脉络,承上启下,分别从《手稿》以下三处梳 理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自由本质的阐释逻辑:第一,人的发展的三大阶 段理论;第二,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第三,人在自由时 间中的创造。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表 述,那便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此处马克思所用 的将人的自由本质表达为“自由发展”,已然是对人的发展的自由性质的强调。 同时他在这里也以条件式的表述指出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范围内的。其次,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也把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 社会描述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 会形式”,并由此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①的概念,马克思在此处正是强调了人 的自由本质与社会建立的密切关系。
第一,结合《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涉及人的自由本质的经典表述,回 到《手稿》的文本之中,与人的自由本质相关的阐释便是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理 论。这个理论构成了“人的自由空间”的重要内涵。该理论与人的自由本质相关 的部分,重点归结起来便是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 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② 关于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其一为“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人的自由本质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相关,包括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在内,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人的自由本质蕴涵着人的多方面发展,同时,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也是实现 人的自由本质的条件(如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学习和创造等);其二为“共 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社会财富”,对财富和生产能力归属于社会共同体 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多元的联系的发生也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基础,自由的 本质不能是有限联系下的自由,否则自由总会碰到由于联系不全面而产生的局限。
第二,关于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手稿》是这样描 述的“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进行的自由交 换”,①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所有制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制度基础”,②在社会生产和 分配机制上,社会应作为个人的联合共同体占有和控制生产资料。
第三,关于人在自由时间中的创造方面,《手稿》中写道:“个性得到自由发 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 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 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③在增加人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 后,个人的自由本质与个人的发展相联结,在发展上往往体现为人在艺术和科学 等方面的发展而非对劳动生产的过多投入。人成为了自己发展的目的,人的物质 和精神创造都将会是社会的财富。
从《手稿》的文本中主要抽取出以上三点作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自
由本质的阐释,可以梳理出以下逻辑:马克思所阐释的人的自由本质是与社会发 展相连的,主要围绕联系、生产、发展目的、创造成果这四个方面,在联系上体 现出一种普遍性,在生产上体现为社会自由人的联合共同体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 控制,在发展目的上体现为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就是人自身发展的目的,在创造的 成果上增加了精神成果方面的比例。这将为建立与人的自由本质相符的理想社会 空间提供《手稿》的文本支持。
(三)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创造自由空间”的发展路径
从时间与空间关系命题的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社会空间的建 设路径具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本质性质。但值得注意的是,共产主义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②赵学清:《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版,第 222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 页。 社会空间的发展不是脱离社会客观生产基础而存在的,即要成功建构一个“人全 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空间,仍然要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重要的经济基础。 在历史的发展阶段,除去生产的本质目的的区别,它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一样, 都要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获得“时间消灭空间”的积极力量。共产主义生 产制度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成果作为实现自己本质目的的手段,不同于资本 对财富和劳动成果的占有,其利用资本主义生产的成果和财富为人的自由发展创 造条件。机器体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上的应用不是为了强化劳动并加剧劳 动效率的竞争,而是为了彻底解放劳动,为人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在使用大机 器并将科学应用于生产时,工人从直接的生产者转变为机器的支配着、监督者和 调节者,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时间内主要耗费的是“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 ①而不是工人作为劳动力实践和耗费的劳动量。大机器作为固定资本真正与社会 力量结合,在生产中发挥协作作用,成为社会生产力。共产主义社会空间与在资 本主义社会空间中的最大差异在于,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空间使工人能掌握和主导 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不再是工人的对立面,并使工人获得可以由自己 支配的自由时间。
生产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别指的是“生产效率和交换速度”以及 “地域之间的距离”;社会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则分别指“剩余劳动时 间”以及“人的自由空间”。生产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与社会空间中的 “时间”和“空间”的涵义是不相同的。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相反,共产主义生 产制度是劳动时间向自由时间的转换,也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增加。在物 质财富极大丰富并拥有自由时间的基础上,工人不再是在生存线上挣扎的被压迫 和剥削的角色而成为自由空间的建构的主体。共产主义制度下,工人获得了生产 劳动中的主体性,不再是作为片面分工分化的发展,这也就是用“时间创造自由 空间”的发展路径。
从“时间消灭空间”到“时间创造自由空间”的发展路径所体现的是共产主 义生产制度下利用资本主义生产的财富成果,以人为本质目的,解放自由时间以 创造自由空间的社会空间基本建构机制。
① 张钟朴:《<资本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创作史 研究之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年第5期。
第五章 构建人的自由空间:理论变革的最终指向
有学者指出,《手稿》和《资本论》之间最大的逻辑差异在于:《资本论》是 围绕资本的结构化形式体系论述的,主体是资本的人格化或资本增殖的工具,而 《手稿》是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的,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①这表明《手稿》 相较于马克思其它的经济学手稿而言,具有更多的建构性意义。马克思在《手稿》 中所想要建构的自由空间的特征与他在书中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紧 密相关。
从分析生产空间的性质,到阐释两种生产制度下的社会空间,揭示出马克思 所批判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对人的压迫和剥削机制,从而建构与人的本质相符的 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空间,由生产空间及与生产空间相对应的社会空间,层层递 进,马克思在《手稿》的批判进程中所最终指向的乃是人作为主体性的发展和自 由空间的建立;对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要素的剖析,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本 质的反思,其目的是在人的解放的层次下建立人的自由空间。人的自由空间除了 要依据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在历史的进程中实现以外,还有它产生的条件以及面 临着可能影响其建构的社会生产空间的“颠倒关系”的阻碍。接下来,本章将概 括性地从条件和阻碍两个方面对《手稿》中自由空间的建构理论作进一步的解读。
一、世界新图式:自由空间产生的历史前提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空间的建构学说与其对“自由王国”的论述有着密切的联 系。自由王国的实现是历史的过程,实现建构自由王国的可能性或条件在于在科 技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前提下,人获得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即通过缩 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进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级活动(科学、 艺术、交往等)。自由时间是建构自由空间的重要条件。自由时间对于人的自由 空间的建构而言是必要的,它的创造是人的自由空间建构的要素之一,但研究基 于此还需要向前一步发问,即创造更多自由时间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显然,在资
① 参见仰海峰:《 < 资本论 > 与 <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的逻辑差异》,《哲学研究》 2016 年第 8 期。
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中,对比起前资本主义时代,科技和生产力都获得了极大的发 展,但是这并没有把人类从繁多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反而成为另一种桎梏,进一 步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探讨人的自由空间的产生条件时,应该从“拥有自 由时间”这一条件再往前推一大步,把劳动时间解放为自由时间是在社会大生产 中进行的,自由空间也建立在社会大生产联系的基础之上,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可 以孤立建成的美好“乌托邦”,个人的解放也立足于全社会、全人类的解放。
首先,普遍的联系意味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提高的普遍性,即社会生 产力的发达程度应该是打破地域差异的。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最发达的社 会生产力的同时,另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物质财富却相当贫瘠,这是贫富差 距大而非社会生产力普遍发展的体现。其次,社会大生产的普遍联系不仅意味着 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还意味着人的物质生产空间和社会联系空间的拓展。人 的物质生产空间的拓展主要指地域市场向世界市场的转变,以及在这个生产过程 中的生产资料和物质产品的共享;而社会联系空间则更加强调除物质成果以外的、 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精神成果的共享。只有当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极 大丰富并产生世界性的普遍联系时,人的自由空间才具备建构的基础。
普遍联系的历史性拓展路径与趋势是从地域向世界逐步延伸的,在联系之中 去理解人的自由空间,它是联系程度发展到普遍、全面阶段的产物。这也说明了 客观现实历史条件对人的自由空间建构的规制:人的自由空间必须建立在全人类 和全社会的解放基础之上,它产生的基本条件就是普遍联系,是与“独善其身” 相反的“兼济天下”的联系建构。
(一)从地域市场到世界市场:物质生产的全球化进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三个自然的社会 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世纪后期商人阶层的出现,此时主要的市场联系仍是 邻近的贸易,商人开始远征和开拓殖民地的活动;第二个阶段是 17 世纪中期至 18 世纪末期,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地利用殖民主义对国外市场进行不断 地扩张和争夺,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工场手工业处于纵深发展阶段,同时“空 间剥削”的特质也显现出来;第三个阶段是 18世纪末期以后的资本主义大工业 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工业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①近代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科学技术力量和理论研究有了明显的突破,如:著名的牛顿力学也是这个时代的 产物,资本主义大工业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运用到生产之中,极大提高了生产 的效率,而此时在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场之中也具有“四个普遍”的现象,即:闭 关自守的状态被逐渐消灭,分工愈加普遍;资本流通的速度增加,交换关系愈加 普遍;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内进行空间的掠夺和剥削,竞争更加普遍;市场的范 围突破原有地理条件差异和地域范围的限制,世界的经济交往更加普遍。①这四 个普遍的深化和广泛化不断打破地域市场的固守规模,转而将地域市场融入到世 界市场和世界生产之中。
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以来,加上交通工具的变革不断突破地 理空间的限制,极大提升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资本主义开拓和占有空间成 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趋势。②人的物质生产空间从地域市场向世界市场的转变 和拓展是野蛮征服的过程,也是资产阶级传播发达生产力并打破以往空间壁垒的 过程,这种转变“把人类从狭隘的血缘和地域联系中解放出来”。③这也代表着生 产不再是个人或地域内少数人的生产,而是在参与广度等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化 的大生产。诚然,世界市场的拓展将绝大部分地域市场融合到世界范围之中仍未 达到它的最终目标,目前仍存在社会生产力的地域性差距,贫富差距仍然悬殊, 建立人的自由空间必须在物质生产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尤其 是对落后地区生产力发展的扶持,需要根据地理条件的自然差异,形成合理的、 适应地域资源分布的分工格局。
(二)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人类文明的共享性格局
①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2011 年第11期。
②从地域市场到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全球性空间的开拓与占有伴随着资本 的国际流动。有学者指出,资本在全球性空间中的国际流动具有两种主要趋势:第一,是流 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空间,资本寻求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更为廉价的空间进行再生产,从降低生 产成本的角度增加资本生产的利润;第二,是流向具有更高生产附加值的空间,资本在开拓 新的市场空间时,不再单纯满足于降低生产成本所获得的利润,当生产成本被降低至极限时, 为了提高生产投资的利润,资本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的空间,通过购买高质量 的、熟练的“人力资源”以赚取生产的剩余价值。(参见颜惠箭:《“工作空间”视域下当代 资本主义世界工人阶级的分化逻辑——对批判性劳动力地理学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当 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 1 期)
③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2011 年第11期。
在人的社会联系空间的拓展方面,随着物质生产上的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形成, 在精神生产层面,人类的民族历史也在向世界历史转变。①人类文明的拓展同样 也是跨越空间的。包括科学技术理论成果在内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都将成为世界 性的公共财产,这为人在精神的自由空间汲取养分提供了源泉和途径,在文化与 精神层面,世界公民在各自的民族文化中逐渐发展出世界共性,这是从民族历史 向世界历史跨越的突出转变。
交通工具的变革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跨越较远地理距离的可能,人的社会联 系空间的拓展,使精神生产的共享和传播,对比起物质生产而言,作为信息的形 式更容易被保留下来。人们在这些信息中认识和理解着相隔地理距离的其它空间 中的他者,这种交往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交往关系,而是“文化—心理空间” ②上的交往,理解的发生使人而非物成为人所关注的重点。
在社会联系空间的拓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以物的依赖为主的发展阶段,由于 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主导位置,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容易成为资本主义 国家进行文化殖民的输出方式,最后导致民族历史的灭亡或文化的同质化,而非 多元文明的共存。依据资本主义经济逻辑拓展的空间并没有在全球性文明共享的 格局中营造各民族与国家的平等关系。但是,人的自由空间的产生所处的精神生 产的联系应该是由多元民族历史组成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世界历史联系,这才与 人的自由本质相符。
二、寻破解之道:自由空间面临的异化困境与建构方案
马克思在手稿中不但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而且还通过说明资本主义 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以及未来社会的特征与资本主义社会做了一个明显的比较。 通过解读马克思“破—立”的论证方式,他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生产空间和社会空 间的弊端正是建构自由空间的障碍,阻碍自由空间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非以人 为本质的目的运作于空间而导致的异化或颠倒关系。而破解这些障碍,则需要转 变生产空间中所承载的经济关系,以及维持空间经济关系运作的社会制度。空间 作为联系发生的载体,原本是没有褒贬性质定义之分的,是一个中性的存在。然
①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11 年第11期。
②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11 年第11期。
而,以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为例,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趋利为目的的生产 制度下构造的社会空间,最后产生了对人的压迫和剥削,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在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的生产制度下构造的社会空间,最终的导向是人 的自由空间的建立,这两种容纳不同生产制度的空间的不同指向的本质区别就在 于生产基础的目的以及社会空间维护的目的不同。当目的运作于中性的空间载体 时,也导致了异化、剥削和自由的不同结果。再次回归到最初的空间思想内涵之 中,空间的实质是联系,要打破建构自由空间所可能面临的阻碍并找到建构自由 空间的可能,也意味着打破阻碍建构自由空间的联系并建构自由空间的积极与正 向联系。
(一)资本与空间“勾结”的困境:异化对自由的僭越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文明与理念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 程中浓墨重彩地拓印了自己的深刻记号。资本与空间的紧密结合形成了资本空间 化与空间资本化的趋势和现象,空间职能的中介性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被重新定 义:一方面,空间是资本主导权在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延展,空间不仅参与了再生 产的经济职能,还执行了操控社会运作的政治职能;另一方面,空间转移成为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修复手段,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新时期的发展中呈现出空间性 的特点,即通过健全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与消费的途径以及投资全球空间生产的 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达到推迟和转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效果。然而,当空间成 为资本发展逻辑附庸的同时,空间修复的改良主义方式并不能从本质上消除资本 趋利性质导致的阶级矛盾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反而与资本权力勾结,造成僭越大 多数人的自由的新困境。
资本剥削性质对生产空间的控制、资本重建社会空间结构的桎梏与它们对传 统工人阶级斗争力量的“稀释”是资本与空间“勾结”对自由僭越的三大异化困 境。资本剥削性质对生产空间的控制,导致了物的联系取代与颠倒了人的关系; 资本重建的社会空间结构,塑造了人物质交换活动与精神交往活动的秩序桎梏; 资本与空间对传统工人阶级斗争群体的分解,消磨了工人对反抗资本逻辑的现实 力量与精神力量。这三者分别造成了商品经济的异化、社会秩序的异化与人的精 神的异化,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全面压制了群众自由的实现。
资本的流通过程实则是扩大资本再生产的空间过程,也是资本在更广泛的空 间领域形成资本“话事权”的过程。资本的流通将资本生产的趋利目的带到不同 的空间,通过剩余价值的剥削生产机制,使剥削在世界市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资本的流通,已然形成了一个 通过反复加深的对工人剥削的恶性循环圈。生产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空间结构更是 巩固和贯彻了资本对价值势能的一般排序,将资本在市场中的经济主导权进一步 社会权力化与政治权力化。资本利用客观实在的空间实体,赋予权力运作以具体 化的物的特性,资本的力量体现在对空间的现实改造之中。资本的权力在以下两 个方面决定了空间的基本运作:其一,是建设和改造空间所需的物质资源。资本 的投入直接影响着物质资源的再生产与分配,物质资源的分配是资本权力在空间 中的对象化载体,直接决定了空间改造的方向和程度以及空间分配与重组的基本 结构。其二是空间承载的社会关系形态。社会关系的形态是人的物质交换活动与 精神交往活动在空间中的投射。无论是物质交换活动还是精神交往活动,在特定 的社会空间中都存在规范活动性质的相应秩序,这套被默认的或是历史遗存下来 而既定的秩序也是空间日常运作的一般法则。如果个体或团体的活动越过秩序可 以包容的范围,则会即刻受到空间与他者的排斥。当资本与空间勾结时,资本所 代表的利益超过其它任何个人与团体的利益,成为空间秩序的制定者、维护秩序 运行的监督者与施行惩罚机制的推动者。社会关系的一切形态都不能阻碍资本的 积累与发展,这也是空间资本化的秩序与目标。空间是资本调整政治制度、操控 社会关系等权力舒展的中介场所,时效快、改造力强的资本统治在生产空间与社 会空间中显现出人格化的特点。当空间结构按照资本逻辑发展的要求进行重组的 时候,当空间按照资本积累的需求进行运作和统治的时候,空间本身既成为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主导世界市场的无形的手,也塑造了资本巩固政治秩序统 治的坚实围墙。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市场范围内的推进与施行,不仅改造了人类生存于 生活空间的基本特点,而且更为具有“攻击性”的是,它还利用劳动分工的等级 化与空间的分区稀释与它敌对的阶级——工人阶级的联合力量,让工人阶级产生 内部分化,让联合的力量在空间中碎片化、社群化。资本生产与再生产越是在全 球空间中开拓它的生产基地与市场,空间向度的不平衡与贫富差距越是细化了劳 动的空间分工。分工的等级化首先是在历史发展的时间维度中诞生的,从资本主 义的大工场手工业时代到科技革命的新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生了从主 要依靠手工者到依赖大机器与科学的转变。生产力转变的同时也在变更和淘汰工 人的历史身份,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市场对密集的低技能者的需求逐渐呈现 出“去技能化”的特点,一部分高级的、专业的脑力劳动者从从事简单的、体力 工作的劳动者中区分开来,就形成了劳动分工的等级。少部分满足市场需求、成 功转型的工人逐步获得富裕的生活,而剩余的大部分未成功转型的工人则面临着 市场更为残忍的淘汰,勉强维持自己的贫困生活。由于资本淘汰制的分工方式与 资本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化思维,在工人阶级内部便会形成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优 越地位与优越意识,长期以往,就导致工人阶级内部产生自我认同观念的偏差与 分化。工人阶级内部的关系从生产空间延伸到社会空间,在生产关系尚未获得根 本改变之前,工人的社会关系也由特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与制度体系所塑形。 从生产空间到社会空间,工人无法阻挡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分工的发展,也无法 改变与反抗等级化的历史身份。虽然劳动的分工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工人阶 级的内部分化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存在的客观现象,但是这并不表示工人“待 宰羔羊”的角色与等级化的标签是永恒合理的,这种无奈现状是分工等级化在空 间维度中扩大和强化的结果。劳动分工在空间的分区中不断细化,使空间形成一 系列不同工种的、利益分散的社群。空间社群化与社群利益代表化的空间关系, 在现实中切割了工人对空间与社会联系的感受,此时对于工人阶级而言,社群空 间的利益分配比解开资产阶级镣铐的远大目标更直接和重要,工人阶级将关注点 从联合外部的力量转移到切身的利益中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多数工人 阶级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以往任何一个人类历史时期都没有达到的水平, 于 是空间的碎片化与利益的社群化在工人中营造了三种错觉:第一,空间中的阶级 对立关系消失了。他们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生活水 平的提高主要归功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不是生产力在客观历史中进步的结 果。第二,工人进行阶级斗争的必然缘由不存在了。社群空间让工人误以为自己 是主要的受益者,与所处的社群空间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关系。 第三,阶级身份界限逐渐模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物质资源的富裕,传统意 义上的工人阶级的判定标准与界限变得模糊。对于生活在社群空间的人而言,他 们与空间内部的其他人是共同体的关系,而其它外部空间中的人,无论是资本家 还是工人都有可能成为抢夺自己原有空间利益的对象。共同体的身份与统一战线 不再由阶级的性质决定,空间共同体逐渐取代了阶级共同体,处于不同社群空间 中的同一阶级有时候甚至不是同盟反而是敌对关系。身处在这三种错觉之中、视 野囿于特定社会空间的人,不知不觉成为了资本参与和摆布之下的“利益追求者”, 每个个体的利益都是空间的利益,归根到底都是实现资本生产和再生产、获取剩 余价值的利益。表面上,工人似乎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但这些主动权实则都是在 资本运作秩序下的有限的权利。资本在阶级关系的和谐幻象下制造了工人阶级内 部关系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中的对立。空间中的传统工人阶级斗争的集体力量 被肢解为小规模的、相互差别的生产空间单元,由于地理距离与空间性质的隔阂, 工人的阶级斗争与集体行动以地方性经验为主,而生产空间单元内部又进一步被 划分为存在利益冲突的等级,资本让一部分工人维持技能工人身份的同时,又让 另一部分工人成为了等级高于技能工人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内部等级分化的观念 逐步加深、固化,难以被废除和打破。世界市场普遍形成了外部空间原子化,内 部空间等级化的格局。这种空间格局让工人难以形成外部联合的巨大力量,也难 以统一内部的阶级意见,由内及外瓦解工人通过阶级斗争反抗资本空间的可能性。
资本权力与空间向度的勾结,从空间分工入手,按照资本逻辑对社会制度及 其运作的秩序进行了塑性和强化。对于与资产阶级处在对立状态的工人阶级而言, 相较于资本生产对工人劳动力的剥削,资本空间的勾结困境则在施展压迫的同时 也剥夺了工人反抗的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从而自主争取自由的权利也陷入了不 自由,陷入了服从的自我异化状态。小规模的工人群体或是工人个体没有与巨大 的资本权力和行业抗衡的能力,自我认同的观念与安逸服从的情绪消磨了他们争 取自由权利的意志,也使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一再溃散,这便反过来进一步 加深了工人在资本空间中的自我异化程度。由资本社会权力引发的对自由的僭越 问题,从现实行动的不自由逐步“进阶”到精神意识的不自由,在短时间内空间 向度对工人的桎梏要比在时间向度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对工人的 剥削更加直接、更为全面,影响的范围更加宽广,被剥削的人数更为众多。在资 本主义利用科技革命成果发展的新时期,资本积累的空间性成为了更加令人瞩目 的新特点。资本权力不再单纯依靠时间的推移从而强化它对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是结合了空间拓展的新模式,潜移默化 地浸润在人的日常生活与交往空间之中,让异化的困境从生产的经济空间渗透到 生活的社会空间。如果被剥削的对象丧失提出反对异化的现实力量,反对异化的 意识也遭受蒙蔽或尚未苏醒,那么剥削现象就进而成为空间所默认的状态,工人 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所获得的基本生存条件与资本家通过心安理得地占有他 人劳动成果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就成为了理所应当的社会现实。然而,当我们追溯 这种社会现实产生的源头与存在的前提,它便失去了永恒延续下去的合理性:阶 级之间的差异并非一开始就由超越于人之上的力量所设定,它是在世界联系普遍 形成、资本生产的世界规模普遍扩大时才形成、巩固起来的。
马克思在《手稿》中揭示了颠倒的关系是生产空间中的异化困境:生产中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被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所掩盖,劳动的社会性质成为了物的天 然属性,人所面临的问题沦落为物的层次的问题。空间向度与资本的结合,使空 间成为资本操纵经济与政治的“附庸”,除了经济领域内的商品经济的异化现象, 异化困境也侵占到政治、社会与文化等领域之中,带来了社会秩序的异化与人的 精神的异化。资本与空间结合所形成的“社会权力”是社会空间中的异化困境: 社会权力意味着资本在某个历史阶段对特定的空间与在空间中生活的人有着至 高无上、他物或他人不可反驳与超越的话事权。在存在商品拜物教的生产空间与 异化的社会空间的前提下,所有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都将服从于资本的安排, 一切生产的秩序与社会生活的制度都由资本与它的利益代表者制定,除了资本利 益的代表者与执行者以外,其余的人都将在资本运作面前彻底“失声”。越是贫 穷的人,掌控的资源越少,贫富差距与生活水平的差异越大。这些人甚至失去了 “活人身份”,变成了与生产工具、生产手段一般无异的物。对于难以解决温饱 问题的人,对于必须依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投入资本生产的人,对于祈求在科学、 大机器前还能有出卖劳动力价值的人而言,更不必说自觉形成抵制资本空间异化 的意识与觉悟了,甚至提出自由与解放的启蒙价值成了一种“奢侈”和“荒谬”。 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生产空间,在资本和空间构成的社会权力下,人与商品的关 系彻底异化,人被物化、受自己所生产的物的控制。如果不批判、不撕开资本生 产与生产成果分配方式所遮蔽的和谐假象,资本的社会权力将逐渐主导人的自我 认同与服从意识。一旦资本的异化空间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与接受,那么对资本 异化空间的批判意识就会被埋没,建构自由空间的应然性与迫切性也会被隐藏和 消解。
(二)顺从还是拒斥:建构对剥削空间的理性批判意识
资本与空间“勾结”的异化困境阻碍了人的自觉意识的萌发与现实的行动力。 若不批判资本空间的剥削机制并将其彻底清除,这本身就是对建构人的发展和自 由空间的巨大阻碍。不仅如此,由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流通环节对资本生产剥 削性质的传播和加深也起到了为之“如虎添翼”的作用,并反过来维护了资本的 剥削生产方式。资本的剥削本质与空间扩张的进一步融合,使之成为了获得更大 范围内的社会默认并运作于社会空间中的社会权力。
上带来了这是资本与空间结合所带来的最大蒙蔽,也是建构人的自由空间的 在批判意识上的阻碍。
现实的批判依赖于物质的武器,也依赖于人对资本空间的深刻认识与批判意 识。工人阶级自觉、理性的批判意识的苏醒,是从异化困境中反思剥削空间、拒 斥剥削空间、推翻对资本的认同与服从意识的思维核心,是现实行动的思想引领。 打破建构自由空间可能面临的阻碍需要建立对剥削空间的理性批判意识。建构批 判意识,首先就要认识到正确的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状态及其在空间下的人与 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的。贫富差距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但并不能 认为贫富差距的长久存在乃理所应当,正如邪恶和犯罪会因为一定的社会条件而 在社会之中发生,但这绝不代表邪恶和犯罪的存在就是正义的。这是社会现实的 实然性存在和应然性建构的区别,应然性建构是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对 社会建构的理性评价和逻辑推断。对剥削空间的理性批判也根源于此,剥削空间 的存在反映的是空间的不正义性。具体的人是有差别的,但从抽象的角度去看待 人类这个概念,人类的基本权利在本质上应该是平等的,即人都有获得自己发展 的自由空间的权利。
其次,建构对剥削空间的理性批判意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中客 观看待资本存在的历史暂时性,是通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方法,理性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抽象规定,从而理性认识资本积累 所存在的时空界限,不盲目信仰资本与空间结合所构成的表面平等的交换假象, 在生产空间中打破以平等、自由假象为幌子的“理所应当”的权力支配。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具有时空界限,资本无法满足最大限度追求 剩余价值和积累财富目的的同时又无限扩大生产。资本积累的目的和发展方式之 间的矛盾是资本自身矛盾的必然结果,内生于资本自身的规定之中。资本主义生 产一方面不断剥削工人、降低工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生产、要求 工人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剩余劳动的无限增加,反过来又限制了剩余价值的实 现。空间的有限性,限制了资本流通领域和流通速度,也限制了剩余产品的倾销 市场;资本主义对空间关系的不平等改造,也造成了“中心—边缘”与贫民边缘 化的不平衡空间格局,这些空间因素始终是资本活动的外部限制。①资本主义生 产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便会愈加接近它历史使命的完成,以经济危机爆发的形式 使自己消亡。而如今尚未完全破产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在全球其它空间 中找到商品输出的市场,可转嫁经济危机的空间尚未达到“饱和”,但是无论如 何,历史的发展最终总会孕育出这个危机爆发的现实时机。资本积累的困境在时 间和空间中都无法被完全克服和消除,一旦达到空间的极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 机只会比以往任何一次危机都要剧烈。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众多规定进 行分析后得出的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学者指出:“资本不断克服障碍实现积 累的历史过程就表明了资本巨大的活力和能量,但资本不能超越其自身规定的内 在矛盾。”②马克思在《手稿》中也指出,资本自身规定造成的限制是资本积累过 程中无法克服的绝对限制:“因为每一个这样的限制都是同资本的使命相矛盾的, 所以资本的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 来。”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没有彻底改变它的生产性质、生产目的和生产趋势 之前,将一直面临着由它内部产生的危机,即使从表面上看,资本在不断克服危 机,但从本质上而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为自己创造新的、更加严重 的危机。
打破资本在空间中对人的主体性的支配,首先要在理论上理性认识资本主义 生产的抽象规定和具体规定,建构对剥削空间的批判意识:资本主义剥削性的生 产空间和社会空间及其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具有现存的冲突性,而不具有必然存 在的永恒性。
①参见马文保等:《马克思资本积累的时空界限观念蠡测》,《人文杂志》2016年第6 期。
②马文保等: 《马克思资本积累的时空界限观念蠡测》,《人文杂志》 2016年第6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页。
(三)空间权力性的消解:走向以人为本质的生产立场
针对资本与空间构成的社会权力对人的剥削和压迫,结合资本生产和流通过 程中所形成的被商品拜物教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促使生产和社会空间 性质发生转换的第一步就在于空间目的的转换,即把人而非资本或经济利益作为 社会生产的本质目的。唯有把人作为生产的本质目的确立下来,在后期的生产空 间和社会空间建构之中才不至于把人当作可以随时牺牲的手段和工具,并在生产 中以符合人的因素和本质作为考量的关键。建构人的自由空间除了建构理性的批 判意识以外,还需要重新聚焦生产空间的起点,审视建构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之 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物质生产和自由活动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与物质生产 劳动是两种性质相互对立的劳动,自由自觉的劳动产生于物质生产劳动之外;到 《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时,马克思看到了两者具有相互联系的同一性,进而得 出了“自主活动”只能在物质生产劳动之中的结论;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总 体上厘清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出“真正的自由王国”以物质生产劳动为 基础,又指出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的“彼岸”在物质生产劳动之外实现的。① 自由空间中的自由活动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自由的劳动并不意味着不劳动 或随意劳动,马克思指出:“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 及其紧张的事情。”②但是自由空间中的自由劳动又是在物质生产之外的,自由活 动中劳动者对劳动的自由支配权使它与资本立场下物质生产劳动的性质有着云 泥之别。自由活动意味着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支配权,是对自己选择某一种劳动 的自由支配,也是对自己从事劳动时间长短的自由支配:“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 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为个人生产力的 充分发展,也为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创造广阔余地),这样创造的非劳动时间”。 ③“非劳动的时间”与进行剩余劳动的时间之间存在拉锯与张力,资本将群众的 一切劳动转变为剩余劳动的时候,也创造出与剩余劳动相对的自由劳动的可能性,
①参见姚顺良:《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对<德意志意 识形态>的一个重大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10 年第9 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16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3 页。 即表现为非剩余劳动的自由劳动与非剩余劳动时间的自由时间,犹如天平两端的 直接关系,当群众进行剩余劳动的时间减少时,他们的自由时间才会相应增多。 然而,从资本的立场来看,自由时间一开始只表现为少数人的非劳动时间,这部 分人通过“采用技艺和科学的一切手段,来增加群众的剩余劳动时间,因为它的 财富直接在于占有剩余劳动时间;因为它的直接目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①从而能通过占有他人劳动来获得自己的自由时间。对于占社会大多数人口的群 众而言,一方面,少数享有自由时间的人启蒙了他们对劳动支配的认知,另一方 面也让他们意识到自由与枷锁同时在劳动群众的身上存在,物质生产劳动与自由 活动在资本化的空间中依旧是对立的。马克思既承认了物质生产劳动中孕育着自 由活动的可能性,也正视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需要历经一个“飞跃” 的过程:自由劳动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生产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人自身获得全面 的发展,有自由时间去发展自身全面的职能。
物质生产始终是具有第一性的,生产空间的性质、能孕育自由劳动的生产空 间是建构自由空间的起点。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所指向的未来社会存在着一 些错误解读,他们用“生产主义”解读唯物史观,认为“辩证的唯物主义可能只 是生产力的辩证唯心主义”,②从流通决定论而非生产集中的根本原因阐明垄断的 产生,③忽视了两种空间的生产目的与生产性质的根本不同。这些解读都不符合 马克思的精神,唯物史观不是唯生产主义,它强调的是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 基础性作用,生产不是马克思建构未来社会的最终目标,而是建构中的一个基础 元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社会空间差异并不在于调节市场的手段,而在于生 产目的,前者强调人的主体性,后者强调剩余价值的第一性。这些错误解读并未 超越混沌的表象,从其中抽象出来的原因也只是表象中的局部的具体,并未深入 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去认识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建构自由空间的要素和规定都 产生于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具体规定之中,生产是现实的物质生产,自由也是 实在的自由,论证自由的实现不可以跨越生产和社会空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②参见 [法] 鲍德里亚:《生产之境》,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8 页。
③参见[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一一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福民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94 年版。
《手稿》空间思想的最终指向给读者留下的很大的思考和创作空间,对未来 社会建构的理论也在不断地具体和丰富之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贴切的空间 建构目标应当是追求和实现人的解放与幸福,这亦是人的自由空间的基础内涵。 生产空间的建构是社会空间、人的自由空间建构的基础,而空间建构的目的在根 源上决定和影响着空间发展的方向、路线与性质。实现社会生产空间的目的向“人 是社会生产的本质目的”的转换,是在丰富自由空间建构特征之前、打破自由空 间建构阻碍的第一步,也是回到根源、在世界新图式下寻求破解之道的必要一步。
第六章 《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
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自由空间作为《手稿》空间思想的三个层次,不仅在 马克思的《手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具有建设性意义。 《手稿》空间思想总体呈现出“批判—建构”的主要特点,从马克思批判学说的 发展过程来看,对资本主义生产空间运作规律的揭示与批判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建构的总体理论来评判, 《手稿》通过研究社会空间及其承载的社会关系,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本人对实 现未来社会内在条件的设想,同时,也更为推进了马克思有关“三形态”理论的 社会形态观的发展。《手稿》空间思想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突显其独特的理论贡 献。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①从《克罗 茨纳赫笔记》到《手稿》的创作过程,马克思对生产力主导作用的研究逐步由生 产力与经济关系的抽象概念转向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它的政治、经济现象。《手 稿》是马克思首部系统针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析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在 理论的材料、内容与结构的完整性上推进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理 论的发展。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马克思指出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在 于经济利益,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要在市民社会中寻找社会变革的 原因、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结论。马克思在创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①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不是在写作《手稿》时才开始的,在《哲学的贫困》 与《伦敦笔记》等著作中,他已经跳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假设和前提,抨击与现实不相 匹配的理论解释。马克思也并非一开始就在资本主义生产领域找到空间危机的根本原因,他 的批评理论根源于他前期对社会中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背后的经济利益缘由的认识,对生产 力变革社会作用的理解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这些理论与现实的材料 都是马克思写作《手稿》前的重要积淀。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以及对资产阶级 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辩证分析抽象的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深入剖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深 入分析与反抗,同时也意味着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现实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开火”。 马克思逐步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缺陷与它所鼓吹的和谐经济幻象,这是批判不断深入发 展的过程。
时,认为生产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从这对辩证关系之间的矛盾斗争中认知和确认了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①马克思从经济利益的根源性、经济与社会变革 之间的关系,逐步聚焦至经济关系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这段创作和研究过 程中,将经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定位至生产环节,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 济学认识根源的极大的颠覆——再也没有任何强硬的制度可以作为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永恒存在的坚实保证,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存在的所有合理性 解释,此时被马克思扯开了一个“无情的口子”。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研究经济学,并从现实关系中形成和阐述 自己对“经济范畴”的理解,是他在 1847 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的一个理 论贡献。该著作被认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后的第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②,这是超越资本阶级经济学所“偏好”的、对表面经济现象的解释方式,进入 生产力历史性的发展本质中诠释经济学。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通过《伦敦笔记》 直击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信用、流通问题,针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推翻了 试图用货币价值决定物价高低的货币数量论。在这个阶段,马克思已经不仅仅“摧 毁”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永恒性论调,而且正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面 前逐步推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因没有建立在科学生产领域而“摇摇欲坠”的种 种理论。
在《手稿》阶段,马克思通过阐述生产空间中的不同环节的空间运动,以及 资本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导向,阐发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解答了资产阶级政治经 济学所无法解答的“等价交换”理论之难,并且批判了以巴师夏和凯里的理论为 典型的庸俗经济学所鼓吹的“经济和谐论”幻象,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批判的进一步深入。
(一)解答“等价交换”的理论之难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针对价值产生的源泉问题曾提出过具有 奠基性作用的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创造新价值的是人的直接劳动,商品的交换
①参见张钟朴:《<资本论>创作史系列讲座之一——从<克罗兹纳赫笔记>到<伦敦笔 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第5期。
②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文献——<巴师夏和凯里>手稿研究》,《马克 思主义与现实》 2014年第3期。
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然而,现实中资本与劳动的交换,以及在交换中所产生的 更多的价值,让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面临无法解释的“困境”——在资本家与 工人的交换过程中,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的工资与工人用自己劳动为资本家生产 产品的价值似乎并不是相等的,后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等价交换”的劳动价 值论无法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存在,李嘉图学派因此陷入了解答“等价交换” 的理论之难。在马克思之前,蒲鲁东尝试在《贫困的哲学》中解答这个理论之难, 但他所采取的方式只是“偷换概念”,并没有真正解决资本与劳动交换等价与否 的问题。蒲鲁东为了“成全”等价交换的现象,指出劳动不是商品,试图通过这 种方式设置例外的情况,认为在资本与劳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价值不对等只是一 种“例外”,它并不影响李嘉图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正确性。然而,蒲鲁东的解 释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理论之难。
面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等价交换”的理论之难,马克思在《哲学的贫 困》中认识到劳动价值理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科学基础,但并非通过“回 避”而是直接对劳动性质进行区分的方式,初现了他对这个理论问题的解决思路。 马克思提出,资本与劳动交换、进行价值生产实则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商品中的 劳动与工人在生产中使用的劳动是有差别的,生产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①这为 《手稿》奠定了进一步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这个理论之难以及劳 动二重性的区分,是通过马克思在《手稿》对资本主义生产空间的基本单元和运 作过程的剖析,才真正得以解决的。
马克思在《手稿》的生产空间中,区分了生产空间中的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 生产和流通同属于社会生产的总环节,但在这两个领域所发生的交换并不相同。 关于这两个具有差别的过程,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中的货币与资本的运 动予以说明:在流通领域,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以及成为“财富代表”的贮 藏职能,使之成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化形式,而随着财富的积累所形成的资本从流 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之中,支配了空间的生产。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看到“等 价交换”从而得出的劳动价值论是通过观察流通领域的交换过程所得出来的结论, 但这套结论用于解释生产空间中的生产领域时,则超出了其解释的边界。资本与 工人在流通领域的交换是平等的,资本交换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而资本与
①参见张钟朴:《〈资本论〉创作史系列讲座之一一一从〈克罗兹纳赫笔记〉到〈伦敦笔 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年第5 期。
工人在生产领域的交换则是不平等的,资本所交换的是可以生产出比自身具有更 高价值的特殊商品劳动力,这也就是资本家用工资购买工人劳动力后的剩余价值 的来源。
除非打破自己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的立场,否则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 无法从自己的经济理论中得出解决“等价交换”难题的结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 学家寻求用科学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平等、合理和永恒,认为资本理应主导生产, 却没有进入真正创造价值的劳动源泉中指出应然的事实,假设制度的本质是“正 义”的,却没有反思和检验这个假设的前提。马克思在《手稿》中将生产空间看 作一个整体的过程,把原本被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割裂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重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下货币与资本的运作方式和性质阐述 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平等性。解决“等价交换”的理论之难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学批判的进一步深入,它摘下了迷信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面纱,极大地 动摇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根基。
(二)破除剩余价值创造的和谐幻象
《手稿》的开篇是马克思批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短稿《巴师夏和凯里》。马 克思对李嘉图和西斯蒙之后的政治经济学发展进行了分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 在《巴师夏和凯里》中第一次科学地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 学作了严格界定,指出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以折衷主义、混合主义为旗帜的政治经 济学的庸俗化,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四种倾向之一。①其中以巴师夏和凯里为代 表的庸俗政治经济学也被认为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 新路向。②马克思批判他们所宣扬的资产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和谐论,也是对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后期发展的深入论战。
巴师夏在《经济的和谐》中谈及了与“资本和雇佣劳动、利润和工资的现存 关系”③的相关工资理论,他打算从分配领域论证雇佣劳动制度的和谐性。马克 思将持有这些思路的经济学家称为“想为雇佣劳动制度的优越性进行辩护的辩护
①顾海良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5 页。
②顾海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流派及其历史发展的探索——马克思<巴师夏和凯里> 手稿读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15 页。
士”①。马克思认为,庸俗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平庸论证“完全是儿戏般的抽象法”:
他们企图用等价交换的简单原理表示一切经济关系,将交换价值最简单的规定表 示为一切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将交换过程中所倡导的、理想化的平等与自由看 作现存经济关系已然拥有的“优秀品质”,因而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就只是其它政 治经济学家头脑中的演绎,突然“销声匿迹”、荡然无存了。②巴师夏将具体的特 殊规定性方面全部抽象为同一,把一切经济范畴看作是同一关系的各种不同名称, 认为这只是对名称而言才存在的差别,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差异。资产阶级庸俗 政治经济学的“庸俗”正在于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和谐作为经济学规律研究的 主要目的,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和谐的,他们必须站在一切将生产关系 描述为对抗的经济学的对立面,因而他们不仅抨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还抨击 了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和谐成为他们研究经济学之前的一个神圣的教条, 任何研究都不允许超出这个教条之外的范围。在这个教条之下,庸俗政治经济学 不仅没有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性创造新的价值,甚至还用自满的陈词滥 调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往破产的悬崖边上推了一步。
在《手稿》的短篇中,支撑巴师夏和凯里论点的因果逻辑是:因为工资的分 配是平等的,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是和谐的。针对这个推理,马克思用《手稿》生 产空间的有机过程破除了所谓的和谐幻象。《手稿》的《导言》系统阐述了社会 经济运行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四个环节都是社会生产 总环节中的一部分,占有主导性地位的是生产而不是分配。从分配领域无法改变 根本的经济关系,同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与阶级矛盾的对抗不是分配领 域的问题,而是生产领域的问题。相较于李嘉图学派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之难, 巴师夏和凯里则是在错误的方向上将他们经济学说的“庸俗之处”展露无遗。马 克思原本打算从批评巴师夏和凯里的经济理论作为阐述《手稿》经济范畴的切入 点,但在《巴师夏和凯里》的结束语中,马克思打算“不能再谈这些毫无意义的 东西了”,决定“抛开巴师夏先生”,③正式对自己所研究的经济范畴展开论述, 这里可见马克思对庸俗政治经济学家的摈弃态度。通过科学分析生产空间四个环 节的辩证关系批判巴师夏和凯里的庸俗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利用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13 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4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17—18页。 本对生产以及由生产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的占有和支配,从而直接破除了经济和 谐论的幻象,重新强调了生产的主导性地位。这个过程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后期发展的批判,在批判中马克思逐步确立对资产政治经济学批判所遵守的生产 第一性原则,并且正式阐发自己对资本主义生产经济范畴的科学分析。从在反驳 中批判到在建立科学理论中批判,这正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进一 步深入的又一个体现。
二、对未来社会建构与“三形态”理论研究的推进
《手稿》以资本主义生产空间作为理论批判的起点,生产空间批判与自由建 构之间并不是分离的,它们具有统一性关系。在批判中有建构,在建构中也体现 了批判。最终指向自由空间的建构,生产、社会与自由三大空间层次的内在统一 关系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向未来社会过渡理论的历史性和科学性。相较于《手稿》 后期的政治经经学批判著作,马克思不仅补充阐发了包括生产力发展等向未来社 会过渡的内在条件,而且还初步确立了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标志的社会形态观。 从马克思整体思想的理论中看,《手稿》关于自由空间的指向和相对应的生产空
间与社会空间基础的研究,是对未来社会与“三形态”①理论研究的推进,构成 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建构理论中较为宝贵的理论资源。
(一)补充阐发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内在条件
向未来社会过渡不是空想,也不是一种美好愿望,而是以生产空间的生产力 发展、社会空间的社会关系变迁为基础的必然趋势。以自由空间为基本特征的未 来社会可以在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科学理论中找到依据,而依据的科学性则扎 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手稿》并没有细致地规划未来社会的 具体制度和体制,但从根本特征中把握了向未来社会过渡的生产力条件——未来 社会并不是凭空诞生的,也不能独立于一切历史阶段以外的社会,“如果我们在 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藏地存在着无产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 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② 向未来社会过渡以现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前提”,③孕育于资本主
①“三形态”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 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以第二形式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三个社会形态。学界当前以 “三形态”与“五形态”为代表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存在着何者更具有普适性解释力 的争议。有的学者质疑“五形态”理论的解读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认为“三形态”理论贴 合《手稿》的论述与原文,是真正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参见段忠桥:《对“五种社会形 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重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论述》,《南京 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有的学者针对这种质疑提出商 榷,认为这种质疑的看法混淆了《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文本,无法构成 对“五形态”论的否定,并且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多处,如: 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和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明确地表述和进一步展开了 对“五形态”理论的研究。(参见奚兆永:《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 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2期)这两种观点 的争议主要在于把对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理论的不同论述作为“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普 适性的依据,认为文本的表述越明确,它所支持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则越有理论说服力。 还有的学者把两种社会形态理论的争议放置于人类解放的背景中分析,认为“三形态”理论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类解放理论的组成部分比“五形态”理论更具有普 适性和根本性。(参见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视域中的社会形态理论》,《福建论坛(人文 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学者们的观点都各具合理性。本文此处选取了“三形态”论 而不是“五形态”论,认为《手稿》空间思想推进了“三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原 因:第一,文本理论的支撑。《手稿》是“三形态”理论经典表述的明确出处,研究《手稿》 的空间思想需要契合于《手稿》文本关于社会形态的核心理论。第二,论述空间层次性关系 的需要。“三形态”理论体现了劳动主体对客体所有与占有关系形式的变化。本文的三大空 间层次的实质在于空间所承载的关系形态,空间层次之间的逻辑演进也是关系形态的联系与 转变。所以,选取以人的发展与经济关系为分类依据的“三形态”理论是合理的,也更符合 本文的论述需要。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义生产空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大机器生产和科学在生产的应用之中,这些都 补充了马克思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基本观点。
在生产空间部分关于资本支配生产的论述中,一方面,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 欲望和冲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并且在不断拓宽交换规模、拓展世界市场空间的 运动中,传播了生产力和文明。资本的历史使命正在于创造人类社会丰富的物质 财富,克服自然空间对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而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 本身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时,资本的局限性和边界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于不断扩大生产,但出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对剩 余价值占有的最大化意味着社会总体消费能力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当资本继 续投入生产中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由于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而 无法实现和交换,最终导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也是向未来社会 过渡的历史性依据之一,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空间随着时间消逝的合理性便成为 新的合理性空间诞生的可能性。
其次,生产空间中以大机器生产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 展,也是马克思对实现未来社会物质条件的探索。机器在生产的过程中成为了实 践的直接器官,劳动者与产品生产的关系从直接付出体力的生产者转变为监督者 和调节者,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应用机器和科学的力量进行生产与以往通过耗 费劳动实践和劳动量的生产相比,前者在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手稿》在生产空间的递进发展中,透彻分析了科学是强大的生产动力,它从潜 在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特征是:“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 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①没有生命、不需要占用多 余时间用于休息和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机器构造可以在生产中自动地运转,将一 切时间都变为生产劳动的时间,而科学的发展则更为高效地与机器生产相结合, 让资本趋利的生产目的成为驱使机器运作的目的。资本对科学的垄断,让工业革 命的新时期下的科学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再次与工人、劳动者相分离,成为工人之 外的客体,“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 ②相比之下,不直接占有科学生产力的工人的直接劳动的生产效率下降,工人从 直接生产价值的劳动主体被贬低为生产过程的其中一个要素。在另一方面,生产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 页。 力的发展促使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 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 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过 程中劳动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方式,①如果科学是异己的力量,那么劳动主体从直 接的手工生产劳动中抽身却会陷入了更加严峻的生存空间——顺利转型而“幸存” 的部分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服从科学和大机器生产的快速节奏,而被科学技术淘 汰却没有获得转型机会的工人在必然王国中甚至会“倒退一步”,对物的依赖的 社会空间阶段进一步发展。反之,当科学生产力与空间建构真正以人的本质和全 面发展为目的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会正面改善生产空间中的生产关系和社会 关系,为向未来社会过渡奠定了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关系基础。
向未来社会过渡的内在条件蕴含于资本主义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向自由空 间转换的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关系条件之中。马克思补充阐发了向自由空间转换的 内在条件: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奠定了社会空间必然向符合生产力要 求方向变革的趋势;另一方面,对于《手稿》所分析的历史时代,尤其是大机器 生产和科学的生产力所推动的生产力发展的“新进程”,资本对生产力发展的历 史性贡献是自由空间实现的现存基础,“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 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另一方面,资本又推 动和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②“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③指明了符合向 未来社会过渡的生产空间的基本要求。
(二)初步确立以生产和社会关系为标志的社会形态观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 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 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 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①参见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读解的新视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摘 选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①这个“三阶段说”是学界研究马克思“三形态”理论的主要文本。马克思在《手 稿》中所区分的三种社会形态,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承载不同生产关系和社会 关系的社会空间。其中,“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式与资 本主义的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更为贴合,而以第二个阶段作为条件创造的第三阶 段,则更契合容纳人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但同时,对于这三个社会历史阶段的 理解,并不能简单地将它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相对应,即做出“第二阶段就是资本 主义阶段”的断定,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属于第二个社会阶段,但第二个社会阶段 所包含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形态的过渡远远多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种历史形 态,不能只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内涵来与第二个社会阶段等同。正如马克 思所质疑的:“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 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普遍性吗?”②这三个社会 阶段所蕴含的具体社会空间的内涵更为丰富。空间思想和不同空间层次之间的转 变逻辑则为马克思“三形态”说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解读:社会形态阶段所指的不 仅仅是过去已然存在或现存的社会空间形态,还包括该空间向下一个空间阶段转 变的条件。
《手稿》中的“三形态”理论并不是马克思首次提出的社会形态观,马克思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已经有了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为划分的“五形态”的理论构想。然而,在马克思社 会形态观的整体思想中,有学者指出,“三形态”理论相较于“五形态”理论的 一个突出的不同之处在于:“《手稿》并没有按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先在《德意志意 识形态》中按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封建所有制发展的序列展开论述, 而是独辟蹊径,依据劳动主体对客体的所有和占有形式的变化,对前资本主义三 种历史状态展开论述”。③关于空间递进和转换的“三形态”理论初步确立了以生 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形态观,社会形态的转变并没有特指哪一个具体 的社会空间,而是指空间中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演进。“三形态”理论的主要文本 是使用“依赖关系”的变化来呈现社会不同阶段的变化,这其实也说明了生产力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页。
③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读解的新视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摘选评 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第3期。
发展过程中劳动主体对劳动客体的依赖程度的变化,它是社会形态发展的预测, 也是以人、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为基本点的空间递进关系的说明。
《手稿》空间思想的研究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观中以社会经济关系的演进作 为阶段划分的标准从而替代了具体且有限的社会空间。这非但没有使社会形态的 划分显得“模糊”,反而能跳出狭隘的、历史上暂存的社会形态之上来看待未来 社会建构的可能性。在社会经济关系的演变中考察社会形态的特点,强调了人作 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主体的特殊地位,更准确地揭示了社会形态过渡与递进的 合力作用与复杂性。“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 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 动之中”,①《手稿》三个空间层次的内部发展与变化、三个空间层次之间内在统 一的合力与运动,让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建构的理论可以在现实的空间中找到对 现存的合理解释以及对未来的科学预测,始终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历史性和实 践性。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0页。
结 语
马克思的一生始终对人类社会饱含深情,他用尖锐的笔触,划破了西方资本 主义的繁华幕布,用理性之光照亮幕布之后的贫苦、泪水和哭诉。马克思并不只 是同情和怜悯苦难,他还把消除苦难的道义、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担在了自己肩 上,把救赎的希望从天上拉回人间,让人的本真力量从彼岸世界回归此岸世界。
马克思聚焦于现实的人和真实的空间,他批判的对象不是假想的敌人,而是 现存试图主导世界的资本权力,他建构的设想不是妄念中的乌托邦,而是真正代 表人民意志、践行科学发展规律的美好社会。无论是物质生产方式在空间范围内 的发展,还是世界历史在空间范围内的演变,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 思想中,空间思想无处不在,占有重要的席位。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研究在国内学界不断升温,并且在《手稿》的理论贡献中 找到了独特的文本依据。相较于马克思后期的经济学手稿,《手稿》的理论具有 创设性意义:第一,它体现了马克思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论战的特点,产生了如 劳动二重性学说等重要的理论萌芽;第二,它体现了马克思丰富的建构设想,是 孕育向未来社会过渡理论的摇篮。学者可以在其中探寻马克思朝向未来的思想火 花;第三,它具有深厚的人学特色,观察和撰写的视角更多地体现了人的存在状 态和相互关系,是人的意志与客观空间相互渗透与交融的理论著作。即使是相较 于理论成熟度较高的《资本论》而言,《手稿》的这些特点都具有超越于资本批 判之上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意义。
《手稿》的空间思想不仅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理论,用经济学范畴回击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谬误,而且还推进了马克思社会形态 建构学说的发展,将抽象的自由理想变为具象的科学存在。本文契合《手稿》的 理论特色与逻辑主线,从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人的自由空间三个层次对《手稿》 的空间思想进行了分层和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四点结论:第一,马克思的空间 内涵具有超越自然属性之上的经济学与人学意义。空间在特定的生产制度和社会 制度中不再是脱离于人类生活以外的中性存在,它被人类实践活动所改造,也在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空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生产力的不同性质,它 可以创造有助于自由活动的环境条件,也可能沦为桎梏人类自由的修罗场。第二, 要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对立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是马 克思批判的现实境遇,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建构的未来形态,它们是在不同历 史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基础中的社会空间。共产主义社会不是马克思为了用美好愿 望讽刺悲惨现实的理论创设,它的存在是现实的,促使它存在的前提与条件也是 现实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需要依靠和继承必然王国为自由王国创 造的生产力成果,需要在资本主义彻底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 社会的过渡。言说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不能止于意识形态上的对 立与道德意义上的指责,我们更加需要从历史(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把握社会 形态的演变、批判和超越。第三,生产空间的目的、性质与运作方式既是空间危 机产生的根源,也是空间危机的破解之道。生产空间是一切空间的基础单元,生 产力性质是一切制度的变革根基。实现人的自由本质的外部条件在于建立人的自 由空间,建立自由空间的核心基础在于建立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质目的的生产空 间。第四,《手稿》的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人的自由空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对应 关系。《手稿》三个空间层次的内在统一性由“构建基础和条件——构建目的” 的模式联结,呈现为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原则的纵向推进关系。在空间层次 之间是“历时态”还是“共时态”的关系问题探讨上,本文区分了两种叙述逻辑 和空间对象,依据《手稿》的理论批判起点和最终指向,把历时态逻辑作为论述 的主要视角,同时,在对《手稿》所启示的空间更替规律进行总体的考究与反思 时,把共时态视角作为主要的观察与分析方式,试图横向对比剥削空间与自由空 间之中的基本生产要素与社会关系要素的区别。空间的历时态视角与共时态视角 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在纵向和横向的视野中更为完整地总结《手稿》三层次空间 的关系,在定性的层面更深层地归纳建构自由空间的内在条件。这三个空间层次 的内在统一性符合了马克思整体学说中所强调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也与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一脉相承。
当前学界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马克 思的理论存在“空间缺场”的问题,也有的学者甚至把马克思的时间观与空间观 对立起来,认为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专题研究与转向过分放大了空间在人类社会 中的作用,具有“空间唯物主义”的倾向,妄图取代历史唯物主义中时间的重要 地位。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既割裂了马克思的时间观与空间观,也不利于马克 思空间思想的研究。马克思的时间观与空间观并不冲突,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 看,马克思考察的是历史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空间并没有超越历史 发展的客观规律。《手稿》的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与自由空间三大空间层次所承 载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都具有历史性与发展性,不同空间性质之间的递进与克 服并不是跳跃式或凭空产生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阶段与三大空间层次的内在 统一性都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在《手稿》中,作为马克思空间思想起点的 生产领域,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当人类社会进入空间新纪元后,空间往往 在更短的时间维度内发生着具象且复杂的变化。空间要素愈发彰显了它对时间要 素的独立补充作用。马克思《手稿》的空间思想在批判视野与建构视野下仍然具 有时代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马克思的理论并非存在“空间缺场”的问题,而 是存在历史唯物主义下“空间研究缺场”的问题。
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历史性和实践性。人的自由空间如 何从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性质转换中实现,并不是一个纯粹思维再现的过程, 关于人的自由空间的建构以及其具体的社会实践运作机制等问题,有待在学说理 论的发展中一一破解。这本具有草稿性质的《手稿》仍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 下进行着深化解读,面临着资本主义的新型发展模式与城市空间中层出不穷的现 实矛盾,《手稿》的空间思想还是否具有解释力和指引力,亟待研究者们运用马 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表象中“稀释”出抽象的规定,在新的现实 变化中思索马克思时间与空间、物质劳动与自由空间建构之间的关系。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绝不在于谋求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在于能承担为他人带 来幸福,为自己带来尊严的工作。当初马克思实现全人类幸福的理想与使命也成 为了我如今的志向,并经由学术逐渐深入至我的骨髓。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热爱 的世界,它的悲欢与向往,它休戚相关的人类命运与共同面临的空间危机。“君 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虽不达惊才绝艳,也尚不能兼济天下,但愿始 终能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探索里与真理启蒙为伍,在实现人类幸福的道路上与有 志者砥砺同行,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不懈奋斗!与诸 君共勉!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10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8]《资本论(纪念版)》第 1—3卷,人民出版社 2018年版。 (二)中文著作
[1]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人民出版社 2019年版。
[2]刘同舫:《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人民出版社 2017年版。
[3]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孙正聿:《哲学观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5]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中心 2007年版。
[6]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7]赵学清:《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年版。
[8]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9]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
[11]冯雷:《理解空间:20世纪空间观念的激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版。
[12]王志刚:《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
[13]付高生:《社会空间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 2018年版。
[14]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15]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16]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17]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商务印书馆 2010年版。
[18]潘可礼:《社会空间论》,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2012年版。
[19]王晓磊:《社会空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年版。
[20]刘永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版。
[21]黄晓武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年 版。
[22]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23]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4]张一兵:《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 1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2006年版。
[25]张一兵:《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 2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2008年版。
[26]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27]《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第 13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
[28]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29]孙全胜:《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30]武廷海:《空间共享: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城镇化》,商务印书馆 2014年 版。
[31]梁光严:《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10 年版。
[32]任政:《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 2018 年版。
[33]顾海良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34]闻骏:《大家精要:德谟克利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年版。
[35]陈映芳等:《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版。
[36]吴玉贵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12 年版。
[37]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大手稿的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38]程金生:《空间与永恒——实践哲学视域中的价值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9]张光明等:《马克思传》,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年版。
[40]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41]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 思想史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42]郑彪:《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年版。
[43]许兴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44]许兴亚:《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年版。
[45]程代熙编辑:《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46]许征帆等:《马克思主义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47]李淮春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三)译著
[1][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 2015 年版。
[2] [法]亨利•列斐伏尔:《马克思的社会学》,谢永康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3 年版。
[3] [法]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97 年版。
[4][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13年版。
[5][法]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叶蕴理译,商务印书馆 1989年版。
[6][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7][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8][德]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16年版。
[9][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17年版。
[10] [德]伊林•费彻尔:《马克思:思想传记》,黄文前译,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3 年版。
[11][德]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局 1961 年版。
[12] [德]马丁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3] [德]马丁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王 守礼译,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
[15] [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 [美]大卫•哈维:《马克思与〈资本论〉》,周大昕译,中信出版社2018 年版。
[17] [美]戴维•哈维:《新帝国主义》付克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
[18]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 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19][美]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0][美]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11 年版。
[21] [美]马克•戈特迪纳:《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第二版)》,任晖译,江苏 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4 年版。
[22][美]安东尼•奥罗姆等:《城市的世界一一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 陈向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23] [美]乔治•麦卡锡:《马克思与古人一一古典伦理学、社会正义和19世 纪政治经济学》,王文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4] [美]罗伯特•基欧汉等:《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12年版。
[25][英] 罗素:《权力论》,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 年版。
[26][英]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27]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6年版。
[28][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9] [英]艾萨克•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方琼瑶译,江苏人民出版 社 2011 年版。
[30][日] 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09 年版。
[31][日] 内田弘:《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王青等译,北京师 范大学 2011 年版。
[32] [法] 鲍德里亚:《生产之境》,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版。
[33][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福民 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4] [意]马塞罗•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大纲〉150年》, 闫月梅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年版。
[35] [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36][以] 阿维纳瑞:《马克思的社会与政治思想》,张东辉译,知识产权出版 社 2016 年版。
[37][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8][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
[39][古罗马]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奥古斯丁对话录二篇》,成官泯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0][古罗马] 卢克莱修: 《物性论》,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
(四)期刊论文
[1]胡潇:《空间正义的唯物史观叙事——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国社 会科学》 2018年第10期。
[2]刘同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社会 科学》 2018 年第 7期。
[3]何雪松:《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 2006第 2期。
[4]韩毅等:《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原像与当代解读》, 《学海》 2008 年第 5 期。
[5]刘鹏飞:《空间正义的理论流向及其经验性哲学适用》,《理论与改革》 2016 年第 3 期。
[6]刘鹏飞等:《空间哲学的资本批判维度探赜》,《理论与改革》 2017年第 1 期。
[7]王志刚:《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的问题谱系及当代建构》,《哲学研究》 2017 第 11 期。
[8]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 1996年第 3 期。
[9]胡大平:《哲学与“空间转向”——通往地方生产的知识》,《哲学研究》2018 第 10 期。
[10]王文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空间正义思想解读》,《哲学研究》 2016 年第 4期。
[11]乔洪武等:《经济正义的空间转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正义思 想探析》,《哲学研究》 2013 第 12期。
[12]陈忠:《空间生产的权利粘性及其综合调适》,《哲学研究》 2018 年第 10 期。
[13]唐正东:《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 2011 年第 6期。
[14]王峰明:《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本质规定和历史嬗变——与唐正东先生 商榷》,《哲学研究》 2014第 8 期。
[15]张一兵:《马克思“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换的理论真谛》,《哲学 研究》 1994年第 8 期。
[16]仰海峰:《〈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逻辑差异》,《哲学研究》 2016 年第 8 期。
[17]陈飞: 《马克思三大历史阶段理论中的自由观念——以〈1857—1858年经 济学手稿〉为中心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年第4期。
[18]张凤超:《资本逻辑与空间化秩序——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解析》,《马 克思主义研究》 2010年第7期。
[19]郑丽莹:《马克思主义存在空间缺场吗?——基于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 文本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年第10期。
[20]汤在新:《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六册结构”及其科学意义》,《经济研究》 1985 年第4期。
[21]汤在新: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资本章》 的分篇问题,《经济研究》 1990年第6期。
[22]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 2010第5 期。
[23]陈芬等: 《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 伦理解读》,《伦理学研究》 2016年第2期。
[24]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读解的新视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摘选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年第3 期。
[25]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文献——〈巴师夏和凯里〉手稿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年第3 期。
[26]张钟朴: 《〈资本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资 本论〉创作史研究之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 年第5 期。
[27]周志山等:《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公共性意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第4期。
[28]薛稷:《空间批判与正义发掘一一大卫•哈维空间正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第4期。
[29]段忠桥:《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正义问题》,《哲学动态》 2010年第11 期。
[30]刘怀玉:《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哲学动态》 2003 第 5 期。
[31]刘怀玉:《〈空间的生产〉若干问题研究》,《哲学动态》 2014年第11 期。
[32]袁久红:《马克思〈1857—1858 年济学手稿〉中的空间思想及其政治意蕴》, 《天津社会科学》 2014年第 4期。
[33] 李春敏:《大卫•哈维的“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及其理论建构》,《天津 社会科学》 2013 第 5 期。
[34]李春敏等:《资本全球化视阈下的几个社会空间问题——马克思的社会空 间思想初探》,《天津社会科学》 2010第 3 期。
[35]林密:《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空间视域》,《天津社会科学》2011 年第 1 期。
[36]汪行福:《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天 津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3 期。
[37]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 学》 2011 年第 11 期。
[38]姚顺良:《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对〈德意 志意识形态〉的一个重大发展》,《南京社会科学》 2010年第 9期。
[39]黎家佑:《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空间生产的历史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18 年第 9期。
[40]高玉林:《资本的空间限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浙 江社会科学》 2015 年第 8 期。
[41]王志刚:《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基本架构——基于主体性视角》,《江西 社会科学》 2012第 5 期。
[42]林密等:《〈共产党宣言〉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从哈维的空间理论 谈起》,《江西社会科学》 2018 第 7期。
[43]林密:《空间转向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化——以列斐伏尔、哈 维为中心》,《江西社会科学》 2017年第 9期。
[44]张雷声等:《近年来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述要》,《山东社会科学》 2015 年第 7期。
[45]王贵楼:《空间转向与价值发掘: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思想探究》, 《云南社会科学》 2014年第 3 期。
[46]夏一璞:《马克思资本空间化思想的现实启示》,《重庆社会科学》 2018 年 第 5 期。
[47]刘召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的 耗费、凝结与社会证成”为中心线索的解读》,《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 第2 期。
[48]王志刚:《空间正义:从宏观结构到日常生活——兼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 的主体性建构》,《探索》 2013 第5 期。
[49]顾海良:《通向<资本论>的思想驿站——读<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手稿)>》,《高校理论战线》 2012年第3 期。
[50]王志刚:《差异的正义: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诉求》,《思想战线》 2012 第 4 期。
[51]王志刚:《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空间政治思想——对<1857—1858 年经 济学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社会主义研究》 2014 第2 期。
[52]汤在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探索》,《当代经济研究》 2005 第1 期。
[53]奚兆永:《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教学与研究》 2006 年第2 期。
[54]常江:《“人的感性活动”的“逻辑学”何以可能——马克思<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蕴含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重释》《,教学与研究》2011 年第 8 期。
[55]王志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空间思想》,《教学与研究》 2015 第 3 期。
[56]王莉:《<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教 学与研究》 2017 年第 10 期。
[57]田俊毅等:《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第 2期。
[ 58 ] 王东等:《 < 资本论 > 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 < 1857 — 1858 年手稿 > 的 重新定位》,《江汉论坛》 2007 年第6 期。
[59]刘召峰:《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辨析》,《江汉论坛》 2013 第 10 期。
[60]李春敏:《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初探——〈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解读》, 《学术交流》 2009第8期。
[61]陈红等:《空间维度下的资本主义批判与革命思想——基于〈共产党宣言〉 文本的阐释》,《学术交流》 2017第7期。
[62]刘怀玉等:《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方法到当代空间化社会批判哲学—— 以列斐伏尔、阿尔都塞、哈维与吉登斯为主线》,《学术交流》 2019第3 期。
[63]王冰清:《莱布尼茨时空观的演变历程》,《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4年第4 期。
[64]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当代世界与 社会主义》 2008 第 5 期。
[65]颜惠箭:《“工作空间”视域下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工人阶级的分化逻辑——对 批判性劳动力地理学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0 年第 1 期。
[66]胡大平:《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社会科学辑刊》 2017 年第 6期。
[67]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国外理论动态》 2006年第1 期。
[68]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学术月刊》 1998第5 期。
[69]刘晓春:《马克思的空间观新探》,《江海学刊》 1998年第6期。
[70]林剑:《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江海 学刊》 2005 第6 期。
[71]张奎良:《马克思时空观新论》,《江海学刊》 2004第1 期。
[72]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多维解读》,《学习与探索》2007第4期。
[73]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学术研究》 2001 年第 10 期。
[74]顾海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流派及其历史发展的探索——马克思〈巴师夏 和凯里〉手稿读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年第3 期。
[75]邓晓芒:《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比较》,《社会科学战线》 2005第3 期。
[76]黄裕生:《原罪与自由意志——论奥古斯丁的罪一责伦理学》,《浙江学刊》 2003 年第2期。
[77]龙钰:《列斐伏尔城市空间思想探析》,《世界哲学》 2018 第6 期。
[78]魏小萍:《从双重关系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式论》,《现代哲学》 2009 年第 6 期。
[79] 傅立宪:《论马丁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空间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12 第 11 期。
[80]许帆扬等:《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初探》,《理论观察》 2016第5期。
[81]王勇:《福柯的空间哲学异托邦特质思想分析》,《北方论丛》2014 第5 期。
[82]赵卫国:《海德格尔前后期空间思想的内在联系》,《人文杂志》 2005第1 期。
[83]马文保等:《马克思资本积累的时空界限观念蠡测》,《人文杂志》 2016年 第 6 期。
[84]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视域中的社会形态理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 科学版)》 2012年第5期。
[85]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第 4 期。
[86] 张佳:《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思想探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5 第1 期。
[87]赵家祥:《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含义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2013 年第6期。
[88]刘怀玉:《<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 学版)》 2015 第1 期。
[89]段忠桥:《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重释<政治经济 学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论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 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90]孔明安:《空间正义的批判及其限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第 4 期。
[91]王文东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空间生产与空间正义思想解读》,《苏 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第4期。
[92]鲍伶俐:《资本逻辑与经济空间生成与扩张》,《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4 期。
[93]张哲:《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思想的理论视野及其当代启示》,《兰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年第1 期。
[94]刘开会:《黑格尔的时空观初探》,《兰州大学学报》 1987 第3 期。
[95]王晓磊:《论西方哲学空间概念的双重演进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 格尔》,《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96]李春敏:《城市与空间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新探》,《中共福 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第6期。
[97]孙全胜: 《空间哲学的历史沿革》,《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98]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3 期。
[99]孙乐强:《<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与马克思经济哲学问题的新突破》,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 年第5 期。
[100]袁久红:《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空间生产——哈维的理论范 式及个案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第3期。
[101]王志刚:《空间政治经济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 2018 第5 期。
[102]刘红雨:《论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三个维度》,《西北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 2013 年第1 期。
[103]胡大平:《马克思与当代激进社会空间理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7 第 1 期。
(五)学位论文
[1]吴耀国:《<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东南大学2015年博士论 文。
[2]刘艳龙:《马克思的空间经济学思想研究》,吉林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3]程宇驰:《黑格尔自由观》,吉林大学 2012年博士论文。
[4]王晓磊:《社会空间论》,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5]刘伟:《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6]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大学 2003 年博士论文。
[7]朱国平:《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硕士论文。
[8]王博:《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研究》,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9]成瑞:《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探析》,山西大学 2015年硕士论文。
[10]周乐:《城市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初探》,南京大学 2013 年 硕士论文。
(六)外文文献
[1]David Harvey.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2]Kevin T. Leicht and J. Craig Jenkins. Handbook of Politics: State and Society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010.
[3]Ferenc Gyuris.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of Spatial Disparities: Geographical Inequalities Between Science and Propaganda,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13.
[4]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UK and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Ltd,1991.
[5]Henri Lefebvre.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 London: Allison and Busby, 1976.
[6]Mark Gottdiener.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5.
[7]David Harvey.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5.
[8]David Harvey.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s, 1973.
[9]Don Mitchell. The Right to the City: Social Justice and the Fight for Public Spac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3.
[10]Neil Brenner. New State Spaces: 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Rescaling of Stateho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1]John Burkett. Marx's Concept of an Economic Law of Motion: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David Morris. The Sense of Spac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
[13]Roberto Casati. Parts and Places: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US: The MIT press, 1999.
[14]Julian Wolfreys.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Mike Crang.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1998.
[16]Paul Burkett. Marx and Nature,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1999.
[17]Rosa Luxemburg.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18]Henri Lefebvre. Rhythmanalysis: 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 Translated by Gerald Moore,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19]David Harvey. Rebel City: From the Right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 London: Verso, 2012.
[20]David Harvey. The Limits of Capital, Oxford: Blackwell, 1982.
[21]S. Avineri.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Karl Mar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2]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23]John A Hall. “Classical Liberalism and the Modern State”, Daedalus, Vol. 116, 1987.
[24]Masahisa Fujita. A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del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Differentiated Product Approach,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18, 1988.
[25]Henryk Grossman. “Marx,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the Problem of Dynam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36, 2007.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jingjilei/zhengzhijingjixue/3999.html

上一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两个决 不会”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的哲学观 -论马克思对于哲学本身的思考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