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关于提高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04 09:00
一、引言
当前,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资源供应已经建立起以供应链为支撑体系的供应商供货机制。供应商质量管理强调供应商与生产制造型企业之间的合作,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运营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实现和保证[1]。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运营效率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产制造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实行强有力的管理。由于供应商和生产制造型企业是两个独立的利益群体,往往供应商在短期或者长期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提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影响双方质量目标的实现[2]。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因供应商质量管理不力造成的项目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屡见不鲜,已经成为阻碍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探讨提高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4]
二、供应商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供货商质量管理实践的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供应商面临着价格、交期、外部因素等多重压力的影响,为了规避风险与压力,企业供应商不得不选择以牺牲供货质量为手段。与此同时,不同的供货商的管理及供货模式不同,不同的模式下会衍生出各种界面交互问题,总整体上影响了质量管理的水平。
总体而言,供货商管理偏差大致可以分为经验主义型和形式主义型两类,经验主义型企业即企业通常只通过以往经验进行决策,谈不上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且供应商资质良莠不齐,谈不上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故供货商所提供的资源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形式主义型企业与经验主义型企业还是有区别的,形式主义型企业通常具备基本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及规范,但在执行的环节出了问题,由于在执行时流于形式,缺乏正确的管理方针战略及宏观控制规划,通常只关注供应商的批次合格率等静态指标,并且只有在供货品质已然发生异常时才进行管理,因缺乏持续改善的流程、机制和相应的预案,质量评估与供应商质量管理也呈现脱节的状态。长期实践过程中,供应商质量管理陷入三个尴尬的误区:
第一,要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供货进料检验机构,而通常情况下此类检验机构效率低下而运营成本太高,长期运营难以为继。
第二,因为缺乏供应商认可的全面认证和评价系统,决策者陷入质量、交期、价格三者博弈的死循环,供应商和企业之间愈发互不信任,沟通成本增大。
第三,供应商质量管理长期得不到改善与加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反作用下不能引导供应商想企业期望的方向进步与发展。
在此情况下,新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模式需要被发觉、被启用,供应链就是在此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三、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发展方向
一、基于供应链的供货理念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始材料和资源的采购与收集开始,制造生产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供给最终的用户,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一个更为系统和宽广的企业结构模式,供应链上所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加工处理最终指向系统终点,即最终的用户。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或者资金链,而是一条增值链。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5]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核心在于依赖供应链所建立的系统运行结构,通过控制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质量管理,这是一种局部有机组合生成有效整体的系统思维。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将一整套系统控制的方法运用于具体的管理行为,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再到仓库,直到最终用户的的整个循环[6]。在这个循环中,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标的,针对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所有货物商品,以及衍生而来的服务、信息、存储与流动,对此进行规划总结与记录,会生成完备的执行控制作业流程。
与传统质量管理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具一些特殊的特征。第一,供应链管理把所有供应链中的企业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基于对每一个供应商的集成管理。第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核心思想是运用集成的理念和方法,而不是仅仅对企业的技术和节点进行简单的连接[7]
供应链质量管理下强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但是本质上,这仍然是一种基于系统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博弈。在博弈中,如果双方均采取合作的态度,那么质量管理的期望值将会增大,反之如果双方或多方均采取对抗或敌对的态度,供应链的动态性将被削弱,从而使得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期望值降低。而任何一方采用对抗态度应答对方的合作态度,在损害对方利益的同时也会使得己方利益受损。正是这种动态博弈的情况使得各方均期望与其它参与方友好合作,从而奠定了供应链质量管理优异性的根本理论逻辑基础。
四、结语
    企业与供应商长期的敌对立场是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持续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供应链的系统特征将企业与供应商纳入了统一动态的整体系统中,使得各方的利益呈现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态势。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具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新模式之一,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利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成汉.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
〔2〕洪江涛,黄沛.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企业激励策略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10(10):1-3.
〔3〕Samuelson M. Who want s a good reputation [ J ] . 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 ,2001 ,68 (2) :4152441.
〔4〕Kennes J ,Schiff A. The Value of a Reputation System [ C ]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rchive at WUSTL ,2002.
〔5〕陈安,刘鲁.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挑战[J].系统工程学报,2010,15(3):120-128.
〔6〕林勇,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0,18(5):30-32.
〔7〕常广庶.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0(10):1-3.一、引言
当前,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资源供应已经建立起以供应链为支撑体系的供应商供货机制。供应商质量管理强调供应商与生产制造型企业之间的合作,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运营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实现和保证[1]。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运营效率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产制造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实行强有力的管理。由于供应商和生产制造型企业是两个独立的利益群体,往往供应商在短期或者长期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提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影响双方质量目标的实现[2]。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因供应商质量管理不力造成的项目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屡见不鲜,已经成为阻碍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探讨提高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4]
二、供应商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供货商质量管理实践的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供应商面临着价格、交期、外部因素等多重压力的影响,为了规避风险与压力,企业供应商不得不选择以牺牲供货质量为手段。与此同时,不同的供货商的管理及供货模式不同,不同的模式下会衍生出各种界面交互问题,总整体上影响了质量管理的水平。
总体而言,供货商管理偏差大致可以分为经验主义型和形式主义型两类,经验主义型企业即企业通常只通过以往经验进行决策,谈不上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且供应商资质良莠不齐,谈不上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故供货商所提供的资源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形式主义型企业与经验主义型企业还是有区别的,形式主义型企业通常具备基本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及规范,但在执行的环节出了问题,由于在执行时流于形式,缺乏正确的管理方针战略及宏观控制规划,通常只关注供应商的批次合格率等静态指标,并且只有在供货品质已然发生异常时才进行管理,因缺乏持续改善的流程、机制和相应的预案,质量评估与供应商质量管理也呈现脱节的状态。长期实践过程中,供应商质量管理陷入三个尴尬的误区:
第一,要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供货进料检验机构,而通常情况下此类检验机构效率低下而运营成本太高,长期运营难以为继。
第二,因为缺乏供应商认可的全面认证和评价系统,决策者陷入质量、交期、价格三者博弈的死循环,供应商和企业之间愈发互不信任,沟通成本增大。
第三,供应商质量管理长期得不到改善与加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反作用下不能引导供应商想企业期望的方向进步与发展。
在此情况下,新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模式需要被发觉、被启用,供应链就是在此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三、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发展方向
一、基于供应链的供货理念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始材料和资源的采购与收集开始,制造生产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供给最终的用户,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一个更为系统和宽广的企业结构模式,供应链上所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加工处理最终指向系统终点,即最终的用户。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或者资金链,而是一条增值链。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5]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核心在于依赖供应链所建立的系统运行结构,通过控制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质量管理,这是一种局部有机组合生成有效整体的系统思维。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将一整套系统控制的方法运用于具体的管理行为,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再到仓库,直到最终用户的的整个循环[6]。在这个循环中,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标的,针对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所有货物商品,以及衍生而来的服务、信息、存储与流动,对此进行规划总结与记录,会生成完备的执行控制作业流程。
与传统质量管理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具一些特殊的特征。第一,供应链管理把所有供应链中的企业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基于对每一个供应商的集成管理。第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核心思想是运用集成的理念和方法,而不是仅仅对企业的技术和节点进行简单的连接[7]
供应链质量管理下强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但是本质上,这仍然是一种基于系统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博弈。在博弈中,如果双方均采取合作的态度,那么质量管理的期望值将会增大,反之如果双方或多方均采取对抗或敌对的态度,供应链的动态性将被削弱,从而使得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期望值降低。而任何一方采用对抗态度应答对方的合作态度,在损害对方利益的同时也会使得己方利益受损。正是这种动态博弈的情况使得各方均期望与其它参与方友好合作,从而奠定了供应链质量管理优异性的根本理论逻辑基础。
四、结语
    企业与供应商长期的敌对立场是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持续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供应链的系统特征将企业与供应商纳入了统一动态的整体系统中,使得各方的利益呈现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态势。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具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新模式之一,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利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成汉.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
〔2〕洪江涛,黄沛.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企业激励策略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10(10):1-3.
〔3〕Samuelson M. Who want s a good reputation [ J ] . 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 ,2001 ,68 (2) :4152441.
〔4〕Kennes J ,Schiff A. The Value of a Reputation System [ C ]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rchive at WUSTL ,2002.
〔5〕陈安,刘鲁.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挑战[J].系统工程学报,2010,15(3):120-128.
〔6〕林勇,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0,18(5):30-32.
〔7〕常广庶.供应链中的质量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0(10):1-3.
本文由中国学术论文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地址,谢谢合作!中国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代写_代写博士论文_代写硕士论文_代写毕业论文_论文发表_代写职称论文的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的服务和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联系电话:1342-6307-728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shuoshilunwenzhuanti/anquanjishujigongcheng/521.html

上一篇: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下一篇:我国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