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研究——以 2011-2020 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10 11:26
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1.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2
(1)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2
(2)关于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考察的研究 3
(3)关于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要素的研究 3
2.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 3
(1)期刊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4
(2)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5
(三)理论基础 6
(四)研究方法 6
1.统计分析法 6
2.总结归纳法 7
3.内容分析法 7
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概况 8
(一)数量统计 8
(二)内容分类 8
1.分类指标的设立 9
2.信度评判 10
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内容分析 12
(一) 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内容中“教”的统计分析 12
1.教学内容层面的研究情况 12
(1)量词的种类 12
(2)量词的知识点 15
2.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情况 16
(1)教学方法的类别统计 16
(2)教学方法的分布情况 18
(二) 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内容中“学”的统计分析 23
1.学习者量词习得过程层面的研究情况 23
(1)偏误分析 24
(2)对比分析 25
2.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层面的研究情况 26
三、对“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评价与启示 29
(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研究价值 29
(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研究局限及改进建议 30
1.量词类别上的研究失衡 30
2.对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的研究重视不足 32
3.缺乏对量词语义特征及色彩风格的研究 32
(三)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建议 33
1.对量词语义特征的教学可采用认知教学法 33
2.对量词色彩风格的教学可采用语境教学法 34
结语 36
参考文献 38
致谢 44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满足因“汉语热”出现而激增的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也为了进一步提 高汉语国际推广的能力,我国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该专业从 2007 年至今,已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开设该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学校也已经从最初的 25所增长到了现在的 151所,并且在国家注重加强文化软实力价值传播的时代潮 流影响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形式日渐乐观,该专业领域的论文数量也日 渐丰富。
近年来,学位论文作为衡量一个毕业生是否合格的参照物,国家对汉语国际 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由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迅速发 展,在硕士的培养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 文选题难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硕士论文内容地细致研究,试从 硕士论文写作等方面上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多数硕士论文起到一定 的积极作用。单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来看,目前汉语国际教 育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特定时间段内某所高校的学位论文或者是 以全国所有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质量等方面 进行研究;二是对某一类型的论文进行研究,比如:教材类、偏误类、教学类等 等。
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量词是汉语中的重要词类,它数量丰富,且是汉藏语系独有的一类词,有“华人 所独”之称。但是,在对外汉语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汉语量词的独特性和量词系 统的复杂性,以及不同语系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量词习得的巨大差异,使得量 词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所幸的是,近年来学术界对对外汉语量词 教学的研究逐渐丰富,占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的 2.3%,研究方向也呈多样 化发展。无论是从量词的语言地位及教学的必要性看,还是从量词研究的数量上 看,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进行全面研究都是有价值的。而在众多的研究中,系统 地把握量词教学的研究方向是一个重要的点,因为这不仅对后续的对外汉语量词 教学研究非常有帮助,而且也对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笔者在查阅大量论文和相关文献后,发现关于汉硕量词教学类学位论
1
文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所以选择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CNKI 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作为中国目前 最大的文献数据库,其拥有着最全面最权威的文献资料,故本文以在 CNKI 上收 集到的2011-2020 年汉硕量词教学类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查询关键词为“对外 汉语量词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量词教 学研究”和“汉语量词教学研究”,日期截至2020 年11 月,不包含未上传到数 据库的论文。在通过关键词查询后,查得研究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论文共有 531 篇,其中期刊论文共有 89 篇,硕博学位论文共有 442 篇,最终筛选出了符合要 求的 336 篇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力图通过对汉硕量词教学类学位论文系统地分析研究,让读者从宏观上 了解相关论文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及内容上的研究情况,以及量词教学目前的教学 情况,从而系统地把握对外国人的汉语量词教学,掌握量词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习量词教学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反思建议。
(二)文献综述
在 CNKI 上,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的论文共有 1478 篇,它们分布在各个专业, 其中期刊论文共有1296 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共有182 篇;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硕 士学位论文的论文共有53 篇,其中期刊论文共有19 篇,硕博学位论文共有34 篇。从论文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对硕士论文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在研 读相关论文后,结合研究目的,笔者将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大体分为了以下两类:
1.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纵观整个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在这一方面,学者们研究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方法及问题等。例如 蒋德明(1983)在《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中,从选题的原则、论文中的 新见解、选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来探讨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这是首 次探讨此问题的学者,为后面学者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又如王芳,侯宇,罗志文 (2006)在《浅论学位论文的选题方法》一文中,从论文的选题过程和选题工作 两个方面来规范学位论文选题,发掘出科学规范的论文选题方法。刘润进、陈玉 珍、宋希云(2007)的《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和周毅(2009) 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也都对论文的选题方法进行研究,概括来 说,论文选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
2
(2)关于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考察的研究 在这一方面,学者们研究了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等。例如熊玲、李忠(2010) 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他们整理和分析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指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和功能,并提出了完善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又如穆雷、杨冬(2012) 的《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式初探》,他们结合 MTI 教育的特点及对学位论 文的形式与要求,尝试提出 MTI 学位论文的评价方式。
(3)关于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要素的研究 在这一方面,学者们研究了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标题、致谢语、文献综述等。 例如孙莉(2015)的《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他从 语用身份建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部分,并与国际学者作了 比较,考察了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整体情况和其存在的问题。又如 姜亚军(2013)的《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他 从词汇句法特征的角度对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和国际学生硕士学位 论文标题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句法结构和词汇使用两个层面的分析,考察了 我国硕士学位论文在标题使用上的语言特点。
综上所述,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有一定的数量基础,但在每个专业的分 布上并不平衡,有些专业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了,但有些专业关 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寥寥无几,亦或是空无一文。目前在硕士论文的研究中, 论文质量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其他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2.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
2007 年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 性培养方案》,分别对该专业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方面做了具体要 求,2009 年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了完善。专家学者通过对“指导性方案”的解读, 从各个方面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前期的研究对论文的撰写只是略 微提及,不是整篇论述。真正全篇表述论文撰写的文章,大致是从2010 年开始 的。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发展,真正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 文的研究在后期也有了一定的数量,其中有期刊论文也有硕博的学位论文,共 53 篇,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下面,本
3
文将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梳理:
(1)期刊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期刊论文在CNKI上可查 询到的共有19篇,所涉及的期刊分别有国际汉语教育5篇、海外华文教育5篇、 汉字文化1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篇、黑龙江教育1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3 篇、1-4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 2篇。这些期刊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考察的研究。
学者们目前在总体上研究了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写作方法等。 例如马燕华(2010)在《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中,从选 题取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和待改之处对学位论文进行 了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条评价原则和九条评价标准;周小兵(2017)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中,从问题导向与论文 选题、研究设计、文献研读与综述、材料收集与整理、理论方法的具体应用、论 文写作与修改这六个方面探讨了学位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具体写作。张幼东(2017) 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外学生学位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中,通过对对山东省 四所高校的中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呈现出了四所高校的学 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现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汉语国际教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与写作难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是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要素的研究。
在这一部分学者们目前研究了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致谢语及摘要等。例 如在论文选题方面,有肖奚强、颜明(2012)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 文选题与质量分析》,他们对所在学校2011 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选 题进行了分析,从评价等级入手,对选题形式、选题类型、研究思路和写作规范 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考察发现传统选题形式更占优势。该研究首次在研究中加 入了论文评价等级这一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又如孙伟、董淑慧在《从论文 选题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一一兼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 比较》中,从选题角度对较大数量的样本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样本的选题特点 和形成原因;同时该研究还对学位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解决措 施。该研究的亮点是在量化的选题分布调查基础上探究了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思 路。在研究方法方面有亓海峰(2015)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他在文中查阅统计了96 篇2011 年优秀汉语国际教育硕 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发现样本中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存在科学性有待提高这一
4
问题。该文首次明确区分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 究、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在论文致谢语方面有陶陶、郑通涛(2018)的《基于 语类结构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语分析》,他们从语类分析的角 度分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语存在致谢对象不全面、致谢内容过于 笼统、忽视致谢组织等问题。在论文摘要方面有刘弘、宋羽蕾(2018)的《中外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元话语使用对比分析》,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外 学生在元话语的使用上既具有一定共性,又有些许差异。
以上是期刊中的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到学者 们在从不同的角度不遗余力地丰富着这一领域的研究。
(2)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硕士学位论文在CNKI上
可查询到的共有34 篇,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以特定时间段内某所高校的学位论文或者是以全国所有的学位论文为 研究对象,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论文质量和论文要素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例如吴亚楠(2019)在《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以 2014 到 2018 年为例》中,学位论文的选题、参考文献、研究方法入手分析,分别指 出了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又如刘婷(2018)在《汉 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研究》中,利用语类分析和评价理 论分析了硕士学位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的,语类结构特征、介入资源使用特征, 并通过和国外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对比发现文献综述的写作问题,并在解释原因后 提出了相应的写作启示。
二是对某一类型的论文进行研究,比如:教材类、偏误类、教学类等等。例 如李迎月(2020)在《汉硕文化类学位论文选题研究》中,通过对关键词、标题 词语、摘要词语及选题特点的分析,指出该类论文的优点和不足,并从培养单位、 导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了改进选题的建议。又如夏倩倩(2020)在《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教材类硕士论文研究》中,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教材两个方向,对几 所高校的汉硕学位论文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相应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相应的研 究建议。
以上是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学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例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 位论文撰写指导意见(讨论稿)》(2013),它从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论 文形式、基本要求、评价标准等方面分项目对学位论文做了基本规定。又如《汉
5
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2013),它将论文评价分为“选题及意义”、 “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方法与工作量”、“材料与分析”、“科学态度与 写作能力”五个评分要素,每项要素均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 及格”四种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不多,其研究方 向主要集中论文的内容、形式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某所 高校内的论文,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依 然还存在空白。
(三)理论基础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试验所获得的数字 资料,并以此为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含的客观规律。
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可以分成描述推断,即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 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即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 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 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首先,本文通过 CNKI 收集统计了汉硕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总数量,在明 确总数量的基础上,按论内容对此类论文进行分类统计,接着结合显性的数据逐 类分析论文内容。最后从分析中推断出此类硕士论文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 进建议。
(四)研究方法
根据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论①,论文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证性研究和 非实证性研究② 因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类论文的 研究,故选择了实证性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和内容分析法。
1.统计分析法
本文将统计法主要应用在第一章中,分别对收集到的 336篇对外汉语“量词 教学”类论文进行数量和内容上的统计分析,并制作相应的图表以显示统计结果。
①社会学的两个基本方法论是指实证主义方法论与非实证主义方法论(又称人文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 法论强调对社会现象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研究,人文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社会中的人的行动即社会行动的 研究。
②在论文写作中,实证性研究是指基于材料、数据的研究,非实证研究是指不以系统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
6
让读者对336 篇样本论文在数量和内容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总结归纳法
本文将总结归纳法主要应用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通过对336 篇对外汉语“量 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具体分析,总结归纳出对此类论文研究的问题和量词教学 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为今后的硕士论文量词教学研 究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3.内容分析法
本文将内容分析法主要应用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在第一章中本文利用内容 分析法确定了分析的单位与类目,并分别对划分单位与类目进行了解释说明与信 度评判。第二章中本文在定量的基础上对样本论文进行了定性分析。
一、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概况
(一)数量统计
据统计,十年间此类硕士论文共有 336篇,其中 2011年有 20篇, 2012年有 33篇, 2013 年有43 篇, 2014年有 29篇, 2015 年有34 篇, 2016年有 46篇, 2017 年有29 篇, 2018年有 31篇, 2019 年有39 篇, 2020年有 32篇。几乎每一年的 篇数都保持在20到40篇左右,整体数量波动不大,最多的一年是2016年46篇, 最少的一年是2011年20篇。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的整体上看,此类硕士论 文占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的 1.62%,而每一年在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 文中的占比情况如下图1-1 所示:
 
图 1-1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占比
 
根据图1-1可以看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占比最高的一年是2011 年 2.38%,占比最低的一年是 2017 年 1.22%,虽然从总体上看,整个占比情况呈 波动下降的态势,但2017 年到2020 年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由此可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从数量上看变化不大,但从其 每一年在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中的占比情况上看,此类硕士论文的数量整 体上呈现出减少态势,而2017-2020 年略有回升之势。
(二)内容分类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 学方法,其研究目的就是根据数据对内容进行可再现的、有效的推断①。本文依
①邱均平,邹菲.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2-17.
8 据 Bernard Berelson 的内容分析法对此类硕士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
内容分析的设计与实施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目的、选择分析单位、判定分析维 度体系、抽取分析材料和进行评判记录几部分①。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有 关样本论文的分析,了解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研究现状和其中存 在的问题。本研究的分析单位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
其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将收集到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分类,从不同的维 度上对其进行分析,记录和系统评判。分类指标是指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将样 本论文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指标或角度等。确定分类指标是进行内容分析最重 要、最核心的工作。
1.分类指标的设立
教学活动是由多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教学环节组成的完整的教学系统。 当前我国教育学者对教学系统的分类主要有“教学要素说”和“教学系统说”两 种主要观点。②③④
“教学要素说”是指教学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而对于具体由哪几个要素组 成这个问题,学术界也一直存在着争议,例如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 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和三三构成说等,其中较有代表性和运用较广的是三要素说 即: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教学系统说”是指教学是由“教”和“学”两个系统构成,它们之间的联 系与作用形成教学活动,“教”这一系统包括教师、学科内容、媒体、方法等要 素;“学”的系统包括学习者、学习态度、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背景及学习行为 等要素。⑤
本研究综合以上两种学说,从研究的目的出发,将对样本论文“教学”层面 的研究分为了对“教”和“学”两大部分。
第一:对“教”的研究,以了解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在“教”方面的研究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这其中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二:对“学”的研究,以了解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在“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这其中包括对学习者量词习得过程的研究和学习者认知水平的研
①董琦.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266-27.
②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1998:73-80.
③李炳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01:8-21.
④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岀版社,1995:96-110.
⑤李炳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1999:217, 235-232.
9
究。
即在一级分类指标“教”和“学”下,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认
知发展水平及学习背景四个二级分类指标。如表一所示:
一级分类指标 二级分类指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量词习得过程、量词认知水平
表一分类指标体系
 
2.信度评判 内容分析的信度是指两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 行评判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 指标。
计算内容分析信度的公式为:
R(信度)=nX (平均相互同意度)/1+[(n-1) X平均相互同意度]
n 为评判者人数,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者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计 算公式为:
平均相互同意度=^2m_
n1 + n2
上式中,M为两者都完全同意的类别数,N1为第一评判者分析的类别数,N2 为第二评判者分析的类别数。
本研究的作者为信度分析的主评判员,邀请一位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问 题和研究方法比较熟悉的同学作为助理评判员。选择100 篇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类硕士论文,分别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评判。
“教”方面,两位评判员之间评判一致的数目为97篇,平均相互同意度为 (2x97) /(100+100)=0.97,信度为(2x0.97) /[1+(1x0.97)]=0.98
“学”方面,两位评判员之间评判一致的数目为94篇,平均相互同意度为 (2x94) /(100+100)=0. 94,信度为(2x0. 97) /[1+(1x0. 94)]=0. 97
“教” 和“学”内容分析中的信度值均达到0.8,即达到标准,所以本研究 中的信度达标。
10
由此,内容分析实施步骤中的确定研究目的、抽取分析材料、选择分析单位、
判定分析维度体系和评判信度都已完成,接下来本文将对所列类目一一进行统计 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同时对统计数据进行解读,提炼岀研究结论,为对外 汉语量词的教学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材料。
11
二、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内容分析
依据上章分类指标体系,笔者将样本论文按“篇”进行了编码分类,并用 Excel 软件统计了数据并制作了相应的图表,其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内容中“教”的统计分析
1.教学内容层面的研究情况
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内容包括对哪些量词进行教学(即量词的种类)和对量 词语义及用法的解释(即量词的知识点)两部分。
(1)量词的种类
目前,对于量词的分类学界一直没有统一,专家学者们按照各自不同的划分 标准,对量词进行了不同的分类,目前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分别是:
多分法,代表人物有吕叔湘、赵元任和朱德熙等,他们将量词分为了若干小 类,各小类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和定义。例如朱德熙将量词分为了:个体量词; 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①。
四分法,代表人物是何杰,他(2008)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中将量词划 分为了四类:名量词、动量词、兼职量词和复合量词②。
三分法,代表人物有刘世儒、郭绍虞、黄伯荣和廖序东等。例如黄伯荣、廖 序东(2012)在《现代汉语》中将量词分为了:名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③。
二分法,代表人物有张志公、胡裕树、陈望道和刘月华等。例如刘月华将量 词分为了名量词和动量词④。
而在这四种分类方法中,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何杰的四分法和黄伯荣、廖序东 的三分法。笔者通过对样本论文的整理发现,本文更适合使用黄伯荣、廖序东的 三分法即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进行统计,其占比统计结果如图 2-1 所示:
①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8.
②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岀版社,2008: 5.
③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12:21.
④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1983: 82.
12
 
 
图 2-1 各类量词分布情况
 
在三类量词中,名量词的占比最高,达到 61%,共有 203 篇论文对其进行研 究,其次是动量词,共 132 篇论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占 39%,两类量词总共占到 所有样本论文的 100%。而复合量在十年间没有论文对其进行研究。由此可以看岀 在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的论文对名量词教学进行了研究, 侧面反应岀十年间在实际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教学重点一直都在名量词上, 这与其数量众多,分类复杂的特点正好吻合。但是仍有 39%的动量词研究,这也 说明对量词教学的研究在量词类别上并不是单一的,局限的,除名量词外的动量 词也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复合量词由于其日常使用频率过低,数量较少,在对外 汉语量词教学中很少涉及,十年间对其的研究几乎为零。
336 篇样本论文中具体研究到的量词统计情况如表二所示:
名量词 专用名量词 个体量词 个、位、名、条、只、片、块、张、页、 根、道、头、匹、段、节、部、台、枝、 把、颗、粒、间、家、所、团、毛、门、 滴、丸、管、股、列、排、行、截、丝、 缕
集体量词 双、副、对、群、伙、堆、批、点、些、
班、层、段
度量衡量词 克、刻、米、尺、里
借用名量词 借自名词 杯、碗、桶、船
13
 
借自动词 挑、捆、担
动量词 专用动量词 动作数 次、回、趟、下、遍、阵、场、顿、番
动作时量 年、天、、月、分钟、小时
借用动量词 借自名词 刀、脚、枪、拳、针、步、声、眼、口
借自动词 看、想、笑、跳、惊、捶
说明:表中量词排列顺序按其岀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
表二 各类量词具体统计表
 
由上表可知,在整个量词体系中,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是被研究最多的词类, 所涉及的量词共有37个,其中对量词“个”的研究最多。这说明在对外汉语量 词教学研究中,个体量词的教学是研究重点。而论文研究的内容往往与实际教学 紧密相连,侧面反映岀个体量词同样是实际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综上所述,十年间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对个体量词、集体量词、 动作数量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而在这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个体量词,这是因为它 即是教学难点又是教学重点。从“教”和“学”的复杂性来说,个体量词又称为 分类词,其根据事物的特征对名词进行的分类通常是在具体的量名和名量搭配中 体现出来的①,而在进行搭配时还要考虑语境、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情况,以 达到个体量词搭配的得体性,这就要求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时要考 虑周全,学习者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克服量词客观上的难点,积极配合 老师,更好地习得个体量词。从重要程度来说,个体量词的分类功能是区分量词 和非量词语言的关键点②,同时它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承担着重要的语法功能。 因此研究个体量词的论文要多于对其它量词的研究。
经过整理样本论文发现,目前对于个体量词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偏误分析深 入到了对其语义特征的认知分析,有不少论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个体量词的教 学。它们不仅发现从语义认知的角度能更好地解决多义项量词的易混问题,还发 现了个体量词的分类加工会影响量词母语者对事物的认知加工,例如有量词背景 的日语学习者与无量词背景的欧美学习者相比,受到共享同一量词事物的干扰前 者要大于后者③。
①张赬,王晓哲.汉语和东南亚语言个体量词系统对比及个体量词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14 (03): 247-261.
②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 (01):34-41.
③杨娟.汉语学习者个体量词语义特征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
(05):1-12.
14
 
与个体量词相比,在量词类别中研究不足的是动量词中的时量词、名量词中 的度量衡量词和复合量词。另外,从对教学内容研究的具体程度可以看出,对量 词研究得越具体,其提出的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就越高,例如张锐(2017)在《面 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形状量词研究》中①,不仅对点、线、面、体状类量词提出了 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并且其教学建议还具体到了每个单独的量词。这相对于其它 研究名量词教学类的论文来说,其研究的教学内容要具体很多,提出的教学方法 也更具针对性。
(2)量词的知识点
 
语讐%彩风格近駕師
11
图 2-2 量词知识点统计情况
(说明:在整理统计样本论文时发现,有些论文同时研究了多个知识点,本文将此类同 一篇论文中出现多个知识点的情况分开进行了统计)
对量词知识点教学的研究主要分为量词的语法功能、语义特征、色彩风格和 近义辨析四方面②。如图2-2所示,其中涉及研究量词语法功能的论文最多,共 有307篇,占总数的 91%,其次是研究语义特征的论文共有44篇,占 13%,研究 近义辨析的论文共有 50 篇,占15%,研究色彩风格的论文最少,共有11篇,占 3%。
①张锐•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形状量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②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3.
15
 
 
图 2-3 量词知识点年度分布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岀,首先,对量词语法功能的研究十年间都稳定保持在 30 篇左右,其次,2016 年之前对量词色彩风格的研究几乎没有,虽然之后陆续有了 一些研究,但总体数量依然偏少。最后,在 2013-2019 年间,对量词近义辨析的 研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目前只统计了 2020年上半年的论文情况,其结果 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结合图 1-2 可以得岀,目前对量词知识点的教学研究依然还 是集中在其语法功能,通过语法功能讲解量词依然是目前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主 流教法,但近年来随着对量词教学研究领域的开发,对其语义特征,风格色彩和 近义辨析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慢慢丰富着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情况
(1)教学方法的类别统计 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可分为四类,即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观察为主的 教学方法、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本文以这四类教 学方法为指标对对样本论文中涉及的量词教学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类,其具体分类
①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6:99.
16
情况如图1-4 所示:
 
(说明:因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样本论文中并没有“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故在上图 的分类中并没有对“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分类)
 
由图2-4 可知,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较其它两类 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共有四种,分别为:比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语境教学法 和分组教学法,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只 有一种即搭配训练教学法和认知教学法。
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教师口头语言或学生阅读书面语言为主要 途径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通常具有知识性和理论性。而认知教学法 就是一种通过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其讲授的内容通常也是具有 知识性和理论性的转喻或隐喻等知识,因此笔者将其归为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 法。
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真实环境或 事实,对所学的知识获得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真实的认识的教学方法。这 种方法常常配合讲授法进行。而比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语境教学法和分组教 学法都是以学生观察活动为主,例如比较教学法是让学生观察汉外量词的共通点 和不同点,以此对汉语量词有一个直接的认识;直观教学法是让学生观察量词的 实物、图片等,以此对汉语量词有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语境教学法是让学生通
17
过观察分析老师所创设的语境,根据语境对量词的使用有一个真实具体的认识; 分组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根据量词自身特点归纳整理的量词的不同分 组,以此对汉语量词的语义有一个清晰全面地认识。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机体活动为主,通过教师作为组织者所 指导的科学的训练,形成技能和行为习惯并发展其能力的教学方法。而搭配训练 法就是通过教师科学规划量词后,指导学生进行量词搭配训练的教学方法,以此 加深量词搭配印象,并形成表达习惯,发展了其对量词应用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分布情况
 
 
由图 2-5 可知,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研究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论文 占比最多,53%,共有 178篇,其次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占17%,共有 56 篇,以搭配为主的教学方法占比最少,10%,共有32 篇。这说明以观察为主的教 学方法相较于其它两种教学方法而言,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最为适用。其中六 小类教学方法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 1-6:
18
 
 
图 2-6 六小类教学方法的数量统计情况
 
由 2-6 可知,在 336 篇样本论文中,涉及比较教学法的研究最多,共有 93 篇,其次是涉及语境教学法的研究,共有 60 篇,涉及认知教学法的研究,共有 45篇,涉及搭配教学分的研究,共有 34 篇,涉及分组教学法的研究,共有18 篇,最后是涉及直观教学法的研究,最少,共有 16 篇。这说明在对外汉语量词 教学中,比较教学法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样本论文的统计分析,整理出了六小类教学方法在不同量词中的 适用情况如下表三所示:
教学法 可操作性定 义 适用量词 举例
认知教学法 通过分析量 词的本义、 隐喻、转喻 等,找到其 多个义项之 间的联系, 适用所有量词,特别适用 于名量词:个、位、名、 条、只、片、块、张、页、 根、道、头、匹、段、节、 部、台、枝、把、颗、粒、 间、家、所、团、毛、门、 例如《认知视角下的个体 量词教学研究》中对量词 “颗”的语义认知教学研 究:从“颗”历史起源入 手,一步步讲解“颗”的 各个义项的演变。
19
 
 
使学生理解 内化量词语 义,在理解、 掌握语言知 识的基础上 再进行有意 义的练习 滴、丸、管、股、列、排、 行、截、丝、缕、双、副、 对、群、伙、堆、批、点、 些、班、层、段、斤、克、 刻、里、米、尺、杯、碗、 桶、船、挑、捆、担等。 “颗”本义为小头,后来 用来计量小而圆的物体和 粒状物是本义的引申。词 义扩大后,还可以计量一 些大而圆的东西。而“星 星”等自然天体符合古代 人对“颗”计量的事物是 “大而圆”的印象,所以 也用“颗”。
搭配教学法 通过刺激- 反应-强化 的练习模式 养成语言习 惯 所有量词 例如《俄罗斯留学生汉语 常用量词习得偏误研究》 中,通过设置填空题来进 行搭配训练:一()花、 两()烟、三()筷子、 四()作家等。
比较教学法 通过汉外语 言对比,汉 语近义量词 辨析,减少 母语负迁移 的影响,及 对近义量词 的混淆 名量词、近义量词:“张、 面、片”、“线、丝”、 “双、对”、“头、匹、 只、条”、“名、位、口”、 “颗、粒”、“层、重”、 “根、条”、“幢、座、 所、栋”、“群、批”等 例如《留学生近义名量词 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中 对近义量词“线、丝”的 辨析教学。分别从量词的 语义特征、搭配情况总结 不同点即:第一,“线” 在计量程度上略大于 “丝”,第二,在修辞色 彩上,“丝”具有“纤细” 的语义特征,而“线”在 表达中蕴含“长久”“坚 毅”的感觉。
20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 是指教师利 用教具作为 感官传递 物,通过一 定的方式, 方法向学生 展示,达到 提高学习效 率或效果的 一种教学方 法。 形状类量词:“颗”、“粒”、 “条”、“根”、“枝”、 “片”、“面”、“张”、 “块”、“团”、“杯”、 “瓶”、“碗”、“盒” 等。 例如《对外汉语初级名量 词教学现状考察分析及应 对策略》中,对“杯”的 直观教学研究,通过展示 实物和图片,提高学习兴 趣,对量词形成生动的印 象。
语境教学法 语境教学法 也是情景教 学法,是一 种以口语能 力的培养为 基础、强调 通过有意义 的情景进行 目的语基本 结构操练的 教学法。 所有量词 例如《对外汉语初中等阶 级留学生动量词习得情况 研究》中,以“番”、“气”、 “通”为例,通过创设语 境讲解了其不同点,即三 个动量词都可以与“说” 搭配。如“校长在开学典 礼时说了一番激动人心的 话”、“校长在开学典礼 时说了一通激动人心的 话”两者似乎在用法上是 一样的,都是表达“说” 的动作,并且动作持续时 间较长。但“番”是中性 或是褒义的色彩,“通” 则是贬义的色彩,这里应 用中“气”和“通”类似, 如果学生不能契入语境, 则在使用 中产生偏误。
21
 
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 是指利用原 型范畴化理 论将量词搭 配进行分类 ①让学生可 以迅速记忆 量词的多种 搭配的教学 方法。 所有量词 例如《韩国学生汉语动量 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 略研究》中,在复习时将 “张”、“面”、“片” 三个量词分到了同一组 中,进行“一对多”练习。
表三 教学方法在量词类别中的适用情况
 
结合表三,本文对六小类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研究情况做了如 下分析:
①比较教学法更多地被适用于名量词教学中。对于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其适 用于常用量词之间的汉外对比,这可以让有量词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在汉外语言系 统科学的对比中,有针对性地预测学习难点。而对于量词之间的比较则其只适用 于意义相近或同音异形的量词,例如量词“双”和“对”。
②语境教学法的目的是提高汉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能够选择恰当量词的技能。 在使用量词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重视语境对量词选择的重要影响。同时语境教 学法也可以培养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对量词色彩风格的理解,在真实的语境 中感知汉语量词。
在对样本论文的统计过程中发现,语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一种 是教师先设立一组例句,然后让学习者观察例句,最后从观察中体会量词的意义 与用法。另一种是教师设立一句例句,然后让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出恰当的量词。 而其实施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讲授,一种是在课后作业中让 学生思考。除了例句外,还有一部分论文研究了语境教学中的另一种体现即体态 语,而语境教学中的体态语更多的是运用到了对动量词的教学中。
③搭配训练法作为一种练习方法,它适用于所有量词,其教学的形式体现在 教师设置一些题目进行训练,其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语的,可以是组
①原型范畴理论的最初提岀者是Ludwig Wittgenstein,是指客观事物根据家族相似性进行的认知归类.
22
织的一场情景活动,也可以是课后的家庭作业,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学习阶段进行 调整,也可以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的训练。它的运用非常频繁,因为 在学习了新的量词后,量词的搭配训练是必须的,用以巩固所学知识。
④认知教学法通过内化量词语义解决了义项多量词的易混淆问题,让汉语学 习者能够快速分清每个义项的用法,提高了量词使用的准确性。
⑤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直观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量词的实物、 图片等,以此对汉语量词有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虽然它适用于所有量词,但和 其它量词相比更适用于抽象量词。
⑥分组教学法与近义辨析法相比,前者更注重量词之间的相同点,后者则更 注重不同点,同时分组教学法也更适用于对量词的“一对多”或“多对一”的练 习中。
(二)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内容中“学”的统计分析
1.学习者量词习得过程层面的研究情况
量词习得过程的研究在336篇样本论文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量词习得
 
 
由图2-6 可知,在对量词习得过程的研究中,量词的偏误分析研究占比最大, 达到54%,共有 183篇,其次是量词的对比分析研究,占 32%,共有106 篇,对
23
 
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研究占14%,共有 47篇。336 篇样本论文中,几乎每一篇都
有对量词习得过程的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可见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在量词习得 过程中的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如图2-7 所示,对量词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研究篇数10 年间一直多于对 比分析研究,虽然其篇数曲线较为波折,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呈上升趋势,对量词 同时进行偏误分析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的论文十年间虽然总体数量并不多,但其 每年一直保持着1-5 篇左右的研究。2016 年,偏误分析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都达 到了十年间的最多篇数。结合图1-6可得出,无论是从总占比情况看,还是从每 一年的分布情况看,对量词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研究一直都是研究重点,进而 反映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离不开偏误分析的帮助。
(1)偏误分析
24
 
图 2-8 偏误类型分布情况
(说明:在整理统计样本论文时发现,有些论文同时研究了多个偏误类型,本文将此类
 
同一篇论文中岀现多个偏误类型的情况分开进行了统计)
如图2-8 所示,在量词学习中,误用、遗漏、误加和错序是量词学习中常岀 现的四类偏误。误用是指本应该使用这个量词却使用另外一个量词,学生由于不 了解或者认知不清楚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本该使用这个量词却错用了另 外一个量词。在量词习得过程中,误用常体现在对量词“个”使用的泛化及对同 音异形量词和近义量词的混淆中。遗漏是指遗漏是指在使用量词的过程中,本该 使用量词,却没有使用量词从而造成的偏误。误加是指在具体的语境当中,不该 使用量词的情况下,学习者在此位置使用了量词从而产生的误加量词的偏误。错 序是是指句子中一个成分或多个成分放错位置,导致结构系统偏误。其中,误用 是被分析最多的一类偏误,共有128篇论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其次是遗漏,共有 98篇,错序共有81篇,被分析最少的是误加,只有68篇。
由此可知,误用、遗漏、误加和错序是目前量词习得的四大阻碍,其中误 用是最容易岀现的错误,因此在量词习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中,教师可根 据偏误类型做好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讲解,尽量让学生少岀现此类偏误。
(2)对比分析
量词对比分析研究可分为汉外量词对比分析和近义量词对分析两类,其具体
分布情况如下图1-9 所示:
25
 
 
由图2-9 可知,在量词对比分析研究中,汉外量词的对比分析研究要明显多 于近义量词的对比分析研究,前者共有90篇,占对比分析研究总数的85%,后者 共有 16 篇,占 15%,这说明对比分析在汉外语言的比较中应用较广,在近义量词 的比较中应用较小。
2.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层面的研究情况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将学习者的汉语认知水平划分为了三类: 初级、中级和高级①。无论是HSK考试大纲,还是《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2014)②,都对各个级别的汉语学习者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词 汇数量等。这意味着教师在进行量词教学时,对教学的内容、重点和数量必须根 据汉语学习者的汉语级别进行调整。因此在研究对外汉语量词教学问题时,为了 更细致地研究,一些论文分别从学习者的三个量词认知水平进行了深入且细致地 研究。
经统计,从学习者认知水平层面进行研究的论文共有43篇,其中研究初级 汉语学习者的量词教学类论文共有20篇,占此类论文样本总数的47%;研究中级 汉语学习者的量词教学类论文共有13篇,占论文样本总数的30%;研究高级汉语
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由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设计研制,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 国人、华人、华裔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一共有六个 级别,可概括为三个等级:HSK初级(包括HSK—、二级)、HSK中级(包括HSK三、四级)、HSK高级(包 括 HSK 五、六级).
②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岀版社,2014:6.
26
 
学习者的量词教学类论文共有10篇,占论文样本总数的23%。其具体分布情况见
下图 1-11:
 
从图2-10 可以看出,从学习者认知水平层面进行研究的论文在总样本论文 中占比较少,从图2-11 可以看出,在学习者三类量词认知水平中,研究初级学 习者量词教学的论文最多,研究高级学习者量词教学的论文最少。
结合量词习得过程的研究情况看,三个级别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量词时出现 的偏误类型都有误用、错序、误加和遗漏。在这些偏误类型中,初、中、高级汉 语学习者相较于其它偏误类型而言出现比较多的偏误是量词的遗漏和误用,特别 是误用中“个”的泛化,一部分原因是“个”是初级阶段就必学的量词①,是汉 语学习者最早接触的量词,并且其本身应用范围广,再加上许多汉语学习者的母 语系统中本身没有量词这一词类,因此在汉语表达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经常忘 了加量词,即使想起来加量词通常也会选择量词“个”,这间接导致了“个”的 泛化。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导致这三种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是,汉语学习者对某 些量词信息的加工止于在了控制性处理阶段或自动化处理阶段,没有深入到重构 阶段;从知识的类型看,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习得的知识通常属于外显知识,量词 如是,有些量词在汉语学习者的脑海中一直止于外显知识的范畴中,并没有通过 练习内化。也就是说,如果汉语学习者对于量词知识的加工始终处于控制性处理,
①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经济科学岀版社,2001: 12.
27
或者通过练习后转化成自动性处理,没有在脑海中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内化,量词 偏误就会一直产生。只有当汉语学习者在控制性处理中将其从短时记忆变为长时 记忆,再通过练习再将其转为自动性处理,在自动性处理过程中语言表达会改进, 并允许其它控制性处理和自动化处理并行进行,重构发生,量词内化,和脑中其 它量词有机地协调、整合或重组在一起,这样在选择量词进行表达时才能不发生 泛化、遗漏和误用①。
① McLaughlin,B.Restructuring.Applied Linguistics,Vol.11,No.2.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8
三、 对“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评价与启示
(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研究价值
此类硕士论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为量词教学提供了参考案例,尤其是为名量词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案例。本文通过对 336篇样本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十年间对名量词研究的论文 非常多,其研究角度广泛而内容丰富。
在对样本论文量词类别的统计中发现,研究几乎涉及了名量词的所有类别, 如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借用名量词,形状类量词,身体器官类名量等,且名量 词在样本论文中的岀现频次也要高于其它类量词。
在对样本论文量词教学方法研究的统计中发现,针对名量词教学方法的研究 数量也很多,这为名量词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且所提岀的教 学方法也非常具有针对性,甚至对于一些常用的某一个具体名量词我们都可以在 此类论文中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钱晓玲在《来华留学生形状量词偏误分析 及教学建议》中对形状类量词“块”和“片”的教学研究,文章建议教师可以利 用直观教学法画岀或用图片展示岀“一块面包”和“一片面包”,让学生直观感 受到两者的差别,同一个名词可以受不同的量词搭配,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形状 特征。因此,教师在对形状类量词教学时,可参考此类文献进行教学设计。
在对样本论文量词习得过程和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研究的统计中发现,许多 论文都对学习者在习得量词的过程中最容易岀现的偏误类型做了总结,并针对不 同阶段的汉语学习中常岀现的偏误类型也做了总结,教师可以研读此类论文案例, 参考其研究结果,有针对性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尽量让学习者在量词学习中少岀 现偏误。例如任研在《泰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分析——以合艾 安威易职业学院为例》中对泰国初级阶段留学生在个体量词的学习中常岀现的偏 误类型做了研究,即误用、误加、遗漏和错序是其常岀现的偏误类型,并从教师、 学习者、量词本身三个角度对相应的偏误进行了来源探究,据此又提岀了相应的 教学对策。因此在对泰国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进行个体量词的教学时,可以此 类文献作为参考案例,再进行教学设计。
29
二是既丰富了量词教学方法,又使量词教学在实践中有了突破。本文通过统 计分析样本论文中的教学方法发现,近年来量词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认知教学 法、比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语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搭配练习法等,数量 相对丰富,并且在相应研究中,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被赋予了使用特点,认知教学 法更适用于对多义项量词的语义特征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更适用于对汉外量词和 近义量词的教学中,直观教学法更适合用于形状类量词的教学中,语境教学法更 适用于对量词色彩风格的教学中,分组教学法更适用于对量词的“一对多”或“多 对一”的练习中,搭配训练法更适用于量词教学后期的强化巩固阶段。这些论文 对量词教学方法各个方面的研究,使量词教学方法不仅在数量上变得丰富,并间 接地让量词教学的效果有了质的改变。例如认知教学法从认知理论的角度为名量 词中语义较多的量词教学提供了帮助。量词的多语义大多是从隐喻和转喻而来, 赵艳芳曾说,语言是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的,隐喻和转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 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①。因此语义认知教学法为量词的隐喻和转喻 提供了讲解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量词多语义教学难的问题。又如比较教学 法为近义量词和同音异形量词的易混淆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比较明晰两类 量词的异同点,改善了汉语学习者对以上两类量词易混淆的现状等等。综上所述, 每一个教学方法的被提岀都为某一类量词教学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办法,让量词教 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质的突破。
(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研究局限及改进建议
通过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分析,发现此类硕士论文有三个 研究局限:1.量词类别上的研究失衡2.对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的研究重视不足。 3.缺乏对量词语义特征及色彩风格的研究,并针对局限提岀了改进建议。
1.量词类别上的研究失衡 研究失衡具体体现在对三类量词的研究不足上: 第一,对复合量词教学的研究不足。在量词的大类中,从相关的论文数量上 看,相对于名量词和动量词,复合量词的研究严重不足,在2011-2020年的所有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论文对其进行研究。复合量词是指 一种由两三个不同的量词复合而成的词,例如‘人次'表示活动的若干次人数的 总和。从其必要性程度看,虽然它不是必须学的一类量词,但也不是不需要学的。
①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2001:12.
30
从学习的难点看,笔者通过检索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发现,汉语学习者对某些复 合量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造成偏误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复合量词概念的混淆,如 果把由两个量词复合成的词拆分成两个单独的量词,汉语学习者对它们使用的正 确率要高于对复合量词的使用。也就是说,当把两个汉语学习者熟悉的量词变成 复合量词时,汉语学习者会受到熟悉的单个量词的使用方法的干扰,进而对复合 量词的使用产生影响,把单个量词的概念混淆成了复合量词的概念。鉴于其在习 得过程中易混淆的特点,是需要对其进行教学研究的。
第二,对度量衡量词教学的研究不足。从教学中看,为了方便学习,教师对 国际度量衡单位的教学较多,因为学生理解起来不会太困难,而对于传统度量单 位的教学较少,一是因为在日常交际中很少用到,二是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除 非是在有些语境中传统度量衡单位没有办法被替代,才会对某几个传统度量衡单 位进行教学,例如“斤”,从学生的使用情况看,通过在各大语料库检索发现, 汉语学习者对传统度量衡量词的态度是逃避使用的,即使有使用的汉语学习者, 其正确率也并不高。从交际的必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来看,对于传统度量衡量词 的教学似乎不是很重要,其实不然,传统度量衡量词承载着中国文化特色,因此 对于传统度量衡量词的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汉语中,很多成语和歇后语 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在很多成语和歇后语中都有传统度量衡量词 的存在,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和歇后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好传统度 量衡量词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和歇后语,因此,不管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 习,传统度量衡量词都是不能逃避的。那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 况看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第三,对时量词教学的研究不足。这类词不管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比较 常用,从这一点来看,对时量词的教学是必要的,因此它是需要被研究的。通过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发现,汉语学习者对时量词的掌握程度较低,无论 是对其概念方面的理解还是对其句法功能方面的理解都是差强人意的,例如有的 汉语学习者会这样说“我学习吉他一个周”、“三年我来了中国”,第一个句子 就体现岀说话人对“周”这个时量词属性的不明确,第二个句子体现岀说话人对 “年”这个时量词句法功能的混淆,从这一点看,对时量词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 进一步。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2011-2020 年间,关于研究时量词的论文只有 一篇,与它的重要性程度相比,这样的研究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应多研究名量词以外的量词以维护对教学内容研究的平衡。
31
2.对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的研究重视不足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影响教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 智力差异、风格差异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 教①。而教学对象认知水平的不同,同样会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使 用,从这一角度看,对于教学对象的研究分析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从图2-10中可以看岀,在336篇样本论文中,针对初中高三个级别进行量 词教学研究的论文并不多,只占样本论文总数的 13%。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不同 级别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时,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会不同,因此从级别的角 度研究“量词教学”非常有必要。如果不分级别进行量词教学研究,很容易造成 教学方法、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互不匹配的结果。例如,汉语学习者在初接触汉 语时,主要是了解量词的语法结构和使用规则,还有对于一些不同的量词能够简 单地区分,但在这一阶段,如果用认知教学法给学习者过多讲解量的语义特征, 学习者不仅听不懂,还容易造成语义辨析混乱,进而导致偏误。其次,随着学习 过程的深入,学习者会逐渐地发现许多量词与自己母语中的量词并不是相对应的 关系。此时,我们就要利用认知教学法更加详尽地向学生解释说明量词的语义特 征。对于一些基础不牢固的学生,在前期我们要对于易错的量词进行反复地操练, 学习者可以使用词语辨析法与情景法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对于易混淆的量词,要从它的理性义、色彩义以及用法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说 明。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学习到了更多的量词,若是在初级阶段的初期 量词方面没有掌握牢固,就会造成许多量词的偏误。因此,初级阶段的教学是整 个量词学习过程的基石,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的练习要多于其它两个阶段,也 就是说每个阶段对量词教学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因此,对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的研究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3.缺乏对量词语义特征及色彩风格的研究
由图2-2 可知,研究语义特征的论文共有44 篇,研究色彩风格的论文共有 11 篇,二者加起来仅占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总数的 16%,相较于其 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程度来说,这样的研究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对量词语义特征 及色彩风格的研究,可在日后帮助学习者有效减少量词学习中岀现的各类偏误, 还可以在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中帮助教师更清晰的讲解量词。例如对“个”、“位”、 “名”进行教学时,我们可先从三个量词的语义特征入手讲解它们的语义及用法,
①李中国,马晓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2016:22.
32
“个”“位”“名”的基本语义特征都是[+人类],能与具有[+人类]语义特征的 名词组合。但是,[+人类]是称人名词的最高语义范畴,该范畴下还有下层属性, 如[身份]、[地位]、[亲属]等,这决定了称人名词对人称个体量词“个”“位” “名”是有选择的,并不是所有的称人名词都可以用它们来修饰。它们的共同语 义特征是[+人类][-贬义][+身份],即它们都表示具有某种非贬义身份的称人名 词。它们的区别语义特征分别是“个”[+修饰“人”] ,“位”[+褒义],“名” [±书面语]。再从其色彩风格的角度入手讲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个”的 语体色彩为“口语”,感情色彩为“中性”,“位”的语体色彩为“书面语”, 感情色彩为“褒义”(体现表达者敬意),“名”的语体色彩为“书面语”,感 情色彩为“中性”。
综上所述,对于“个”“位”“名”这样的近义量词,我们只有从其语义特 征和色彩风格入手进行教学,才能理清它们之间的语义与用法。因此,在后续的 研究中,应加强对量词语义特征及色彩风格的研究。
(三)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建议
鉴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位论文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并都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可通过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 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对量词语义特征和色彩风格的讲解依旧是教 学难点。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本文结合前一章对样本论文教学方法的分析,总结 出了以下两点教学建议:
1.对量词语义特征的教学可采用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在量词学习中利用了学习者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 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或信息加工过程。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过 程,即能动地感知、理解客观世界,进而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当我们对客观世 界中的认知经验进行组织时,其组织的结果就是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知和 语言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就是从人脑和外部客观世界互动的经历这一角度来分 析语言现象,使语言结构中的人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经验基础和认知动机及缘由 得到展现。
范畴化是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之一。范畴化(分类)是指人的主观意识活动对 客观世界中的万物进行的分类。而汉语量词的两个作用分别是计量客观世界中的 事物和对事物的分类。量词的出现使具体的事物变得抽象,又对繁杂的事物进行 了分类,这就是一种范畴化认知的体现。这种观点解决了量词搭配中正常搭配的
33
认知理据问题①。
认知教学法可以利用人的认知过程对量词多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教学,它 让学习者对量词的学习不仅感受深切,而且其范畴化的认知让汉语学习者对量词 的语义掌握更准确,尤其是对于名量词,其义项的繁多和搭配的复杂性让汉语学 习者经常混淆进而产生畏难情绪,而认知教学法使名量词的习得更清晰、让名量 词繁杂的语言点和语义在学习者的脑海中形成一个体系,解决了近义量词之间的 混淆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化解了畏难的情绪。认知教学法 的代表人物卡鲁尔(Carroll,1964)提出,对成年人的外语教学要积极调动他 们的逻辑记忆和推理能力,并着眼于有意义的学习,这类学习契合青年人和成年 人的心理和智力特性。因此,认知教学法对于量词的语义特征教学而言,是非常 适用的,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法使学习者对名量词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并取 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②。
2.对量词色彩风格的教学可采用语境教学法
语境教学法的特点有三,首先它有三重语境、其次它有三重教学目的、最后 它具有三重属性。三重语境是指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话语语境是指 在一篇文章中,可以根据前后的字词,语句,段落等确定它的意义。情景语境是 指语篇产生的环境,且还包括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势等。文化语境 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三重教学目的是指引新、练习和活用。引新是指利用语境引入新知识,操练 是指利用语境在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对程度上的理解后进行有意义的练习,培养学 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活用是指利用语境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转换 为交际技能。
三重性是指语境教学法具有生动性、联想性和制约性。生动性是指教师在课 堂中创设的语境具有社会化和交际真实性,以现实中有的社会身份在语境中进行 交际。联想性是指在语境中进行交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联想记忆点,例如 在语境交际中碰到的人物、场景和情节等。制约性是指语境制约着交际中言语活 动的内容,例如在餐馆就餐时,服务员和顾客的对话无非围绕着点餐用于进行例 如有什么菜、吃什么、价格多少等③。
根据对涉及量词语境教学法论文的分析,再结合语境教学法的以上三个特点
①赵雪莲.从认知角度看量词“片”的名量搭配[J].时代教育,2009. (11).
②杜艳.以语义认知脉络为基础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J].语言教学研究,2009 (08) : 119-120.
③廖传风.语境与语境教学法J].外语界,2000 (04) : 33-37.
34
可以发现,语境教学法非常适用于对量词色彩风格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三重语 境和三重性的特点,可以让学习者在各种语境中生动形象地体会到量词的不同色 彩风格。它不仅适用于对量词的色彩风格教学,从教学阶段及量词类别上看,其 还适用于所有阶段的所有量词教学,尤其是动量词,这是因为在三重语境的情景 语境中,它可以毫无保留的展示动量词的动作性,例如在讲解“打了几枪”这个 量词短语时,可以创设类似于战争的情景语境,在语境交际中可以通过具体的动 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并记住这一量词短语。对于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可将其都 体现在课后练习当中。
35
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2007 年设立到现在,一些研究已取得成果。在量词教 学这一领域,随着专业发展,学术界对量词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同时也探 索岀了一些教学方法,不论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研究者们不 断地试图从多个角度中去探寻和完善量词教学方法,解决其教学中岀现的问题。
本论文通过对2011-2020年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士论文的分析,在 教育统计学和内容分析法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下,从“教”和“学”两 个层面探讨了十年间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其中隐藏着的研究局限。现 将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1.教学内容层面的研究结论。2011 年-2020年间,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类硕士论文一直对名量词特别是个体量词的教学研究非常丰富,研究名量词的论 文篇数占比达到了 61%,这说明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中,个体量词的教学是 研究重点,而论文研究的内容往往与实际教学紧密相连,也侧面反映岀个体量词 同样是实际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研究较少的量词是复合量词、度量衡量词和时 量词。其次,对量词知识点的教学研究依然还是集中在其语法功能,共有307篇 论文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最少的是语义特征和色彩风格,只由 55 篇论文对其 进行了研究。因此,通过语法功能讲解量词依然是目前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主流 教法,但近年来随着对量词教学研究的重视,对其语义特征,风格色彩和近义辨 析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慢慢丰富着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结论。2011 年-2020年间,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类硕士论文中研究最多的几类教学方法分别是认知教学法、搭配教学法、比较教 学法、直观教学法、语境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其中研究比较教学法的论文最多, 研究直观教学法的论文最少。各自的适用范围分别为:认知教学法更适用于对多 义项量词的语义特征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更适用于对近义量词和汉外量词的比较 教学中,直观教学法更适合用于形状类量词的教学中,语境教学法更适用于对量 词色彩风格的教学中,分组教学法更适用于对量词的“一对多”或“多对一”的 练习中,搭配训练法更适用于量词教学后期的强化巩固阶段。
3.学习者量词习得过程层面的研究结论。 2011年-2020年间,对外汉语“量
36
词教学”类硕士论文中研究最多的偏误类型有误用、遗漏、误加和错序,是目前
量词习得的四大阻碍,其中误用是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因此在量词习得过程中应 特别注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偏误类型做好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讲解,尽量 让学生少出现此类偏误。其次,十年间研究汉外量词对比类论文要多于研究近义 量词对比类论文。
4.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层面的研究结论。2011年-2020 年间,在对外汉语“量 词教学”类硕士论文中,研究学习者量词认知水平的论文只有43 篇,仅占样本 论文总数的 13%,和其重要性程度比研究略显不足。其次,初、中、高级汉语学 习者相较于其它偏误类型而言出现比较多的偏误是量词的遗漏和误用,特别是误 用中“个”的泛化。
综上所述 ,对后续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三方面的改进建议:一方面,应多 研究名量词以外的量词以维护对教学内容研究的平衡;一方面对学习者量词认知 水平的研究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一方面应加强对量词语义特征及色彩风格的研究。 同时,本文通过对量词教学方法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两点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 学的建议,即对量词语义特征的教学可采用认知教学法,对量词色彩风格的教学 可采用语境教学法。
最后,虽然本文从“教”和“学”两个维度下的四个层面对对外汉语“量词 教学”类硕士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但对两维度下其它层面的研究还没有涉 猎到,例如在“教”这一维度中,对教师、媒体等层面的量词教学研究现状并没 有探讨,又如在“学”这一维度中,对学习者的动机、兴趣,个性特点等层面的 量词教学研究本文也并没有探讨,从这一角度看,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类硕 士论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补充。
37
参考文献
1.连续岀版物
[1]卜海艳.试论词源分析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学研究,2008.
[2]代丹.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
[3]杜艳.以语义认知脉络为基础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2009.
[4]胡清国.中高级留学生汉语量词习得的调查与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 (05) :48-54.
[5]蒋德明.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J].高教战线,1983 (01) :36-37.
[6]姜亚军.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2015 (10) :19-24.
[7]姜倩.对外汉语同音名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 (08) :222-223.
[8]蒋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浅论[J].语言文学研究,2012.
[9]孔令夷.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 (04).
[10]刘润进,陈玉珍,宋希云.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04):28-31.
[11]刘弘,杨喆.汉语国际教育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之比较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 2013.
[12]刘弘,宋羽蕾.中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元话语使用对比分析[J].国际汉语教育,2018.
[13]刘悦明.现代汉语量词的评价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1 (3).
[14]刘楚群,冷凌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调查研究[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7.
[15]李迎月.汉硕文化类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03).
[16]陆俭明.以科研引航使汉语教学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09 (03).
[17]鲁修红,薛茹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研究[J].汉语文教学,2019.
[18]穆雷,杨冬.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式初探[J].外语教学,2012 (07) :89-93
[19]马燕华.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07).
[20]马叔骏.汉语量词的量和质[J].汉字文化,2008 (2).
[21]孟庆茂.多层线性模型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一一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 学会.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J].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01.
[22]McLaughlin,B.Restructuring.Applied Linguistics,Vol.11,No.2.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8
[23]宁继鸣.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与“学科”双重属性的反思[J].语言战略研究,2018.
[24]亓海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 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
[25]亓海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设计类学位论文撰写的调查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16.
[26]亓海峰,朱建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6.
[27]孙莉,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 (10) :15-21.
[28]孙伟、董淑慧.从论文选题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一一兼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 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 (07) :39-46.
[29]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 (1).
[30]陶陶,郑通涛.基于语类结构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语分析J].海外华人教育,2018 (02):105-112.
[31]唐淑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 (2).
[32]王芳,侯宇,罗志文.浅论学位论文的选题方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92-94.
[33]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暨南学报,2004 (2).
[34]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08):4-8.
[35]杨娟.汉语学习者个体量词语义特征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 (05):1-12.
[36]闫丽的.中亚留学生汉语动量词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版),2012(09):63-66.
[37]羽离子.关于对外汉语的量词教学的不同意见[J].南通大学学报,2005 (4).
[38]张幼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外学生学位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 (08):21-25.
[39]张赬.类型学背景下的汉泰语量词语义系统对比和汉语量词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9 (04):508-518.
[40]张赪,王晓哲.汉语和东南亚语言个体量词系统对比及个体量词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1 4(03):247-261 .
[41]周小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上)[J].国际汉语教育,2017.
[42]周小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设计与写作(下)[J].国际汉语教育,2017.
[43]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 (10) :35-38.
39
[44]杜艳.以语义认知脉络为基础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法[J].语言教学研究,2009 (08) : 119-120.
[45]李运模.比较教学法论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07) :125-127.
[46]廖传风.语境与语境教学法[J].外语界,2000 (04) : 33-37.
[47]尹德谟.认知教学法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 (12) : 20-23.
[48]赵雪莲.从认知角度看量词“片”的名量搭配[J].时代教育,2009. (11).
2.专著
[1]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岀版社,2008:22.
[2]董琦.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266-27.
[3]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岀版社,2008:50.
[4]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1998:73-80.
[5]韩礼德.语言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15: 2222.
[6]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2010:27.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12: 21.
[8](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15:32.
[9](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2014:51.
[10]吕必松.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岀版社,2007;31.
[11]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1999:217, 235-232.
[12]李中国,马晓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社,2016:73.
[13]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1983:56.
[14]罗纳德・W.兰艾克.认知语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4.
[1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00:23.
[16]李炳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岀版社,2001:8-21.
[17]马燕华.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定位的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08: 5.
[18]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4.
[19]诺姆•乔姆斯基.语言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5.
[20]庞守兴.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18:45.
[2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2010: 38.
[22]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岀版社,1995:96-110.
[23]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16:33.
40
[24]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岀版社,2004:65.
[25]文秋芳,周维杰,俞洪亮.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2004:37.
[26]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4.
[2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2006:41.
[28]温晓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社,2012:53.
[29](美)威廉•威尔斯曼,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岀版社,1997:58.
[30]杨鲁新,王素娥,常海潮,盛静.应用语言学中的质性研究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2012:2.
[31]袁芳远.基于课堂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6.
[3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岀版社,2004:23.
[3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2001:19.
[34]张磊,姜孟瑞.教育统计学[M].北京:外语教学科学岀版社,2018: 26.
[3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8.
3.学位论文
[1]白少辉.个体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02.
[2]蔡文涛.汉语国际教育优秀学位论文考察分析一一以山东大学2011-2018届学生为例[D].山东:山东大 学,2019.
[3]陈苗.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量词教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2.
[4]陈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量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
郭晓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6.
[6]胡靖.不同学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对比分析[D].芜湖: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
[7]黄丹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8]郝佳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分析一以郑州大学2014-2017届毕业生为例[D].郑州: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9]金中原.郑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0]刘佳.初级阶段留学生习得汉语量词偏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1]刘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硕士论文文献综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12]刘娟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调查研究一一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
41
士学位论文,2016.
[13]李月炯.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D].四川大学,2007.
[14]李澍慧.辽宁省5所高校MTCSOL学位论文选题分析与建议[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15]李丹青.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量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6]林小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名量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7]林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18]雷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1999.
[19]彭爽.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类硕士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2013—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为例[D].广 州:广州大学.2019.
[20]曲凤霞.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2.
[21]邵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特点及方法探析[D].兰州大学,2012.
[22]石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7.
[23]谭婕.留学生学习汉语集合物量词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24]田润润.汉硕学位论文“偏误研究”类选题分析一以黑龙江大学2009-2015级学生为例[D].黑龙江大 学,2017.
[25]王欢欢.留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动量词及使用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26]王佳.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一一以HSK (初中等)词汇大纲中量
词为例[D].辽宁大学,2011.
[27]王敏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名量词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28]王轶.对外汉语初中级阶段课堂量词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9]吴亚楠.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以2014到2018年为例[D].黑龙江:黑龙江 大学,2019.
[30]熊玲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D].兰州大学论文,2012.
[31]熊婷.基于词义和心理认知的对外汉语量词研究一一以甲级量词为中心[D].重庆 师范大学,2010.
[32]许慧.对外汉语精读教材中量词编排研究[D].苏州大学论文,2011.
[33]夏倩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材类硕士论文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20.
[34]殷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35]于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色彩义难点分析及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0.
42
[36]杨桂.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7]余沙.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分析一以2014和2015届毕业论文为例[D].中 央民族大学,2016.
[38]邹菲.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39]张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名量词偏误分析及教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40]张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41]张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5.
[42]朱卓然.泛用量词“个”的对外汉语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2. 39
[43]周美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一以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级-2011级学生为例[D].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4.国际、国家标准
[1]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S].经济科学岀版社,2001.
[2]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2007(12).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S].北京: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办公室,2013.
[4]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指导意见(讨论稿)[S].北京: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 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13.
[5]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S].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岀版社,2014.
[6]肖奚强,颜明.汉语国际教育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质量分析[C].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 究,2012(07):215-229.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shuoshilunwenzhuanti/jioayushuoshilunwen/4513.html

上一篇:设计学论文 幼儿早教软件《动物乐园》界面设计中卡 通元素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汉语国际教育偏误类硕士论文的现状研究一 —以浙江省三所高校为例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