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站地图
  2. 设为首页
  3. 关于我们


论文写作与发表过程中的情绪管理:自我民族志与交互式访谈

发布时间:2022-01-17 12:47
引言
 
在“双一流”建设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双重背景下,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提升社会科学教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尤其是参与国际发表和对话的能力。然而,当前学术国际化存在过度西方化、学术观点单向由西方流入东方的趋势。阿特巴赫(Philip G.Ahbach)指出:“英语的统治地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日趋变成以使用英语的主要学术系统为主导的霸权统治,并且给不使用英语的学者和大学带来挑战。”因此,学术国际化发展要突破其单向性和西方化的现有局限,需要各国学者积极挖掘其自身区别于西方的本土学术价值,促成不同学术系统之间的平等对话。近年来,为加快中国学术国际化,尤其是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外文学术期刊建设,并积极向国际社会推介国内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中国高校逐渐加强对教师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要求,推出针对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发表论文的激励制度,但国际发表现状并不理想。在世界学术体系失衡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学者国际对话能力和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成为新时代中国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独立的环节。目前,研究者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写作阶段,包括学术范式和语言结构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的理解,只是学术发表的初步基础知识的积累。也有学者分析“某一专业”发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论文大多发表在专业期刊上,比如,张志安和贾鹤鹏指出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发表缺少对中国问题的本土化关照;也有学者分析语言学、教育学和广告学的国际发表现状。这些知识对于论文写作有启发作用。
 
对写作过程的探索虽多,但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国际发表过程当中所需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国内学者在论文发表这一阶段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足、情绪应对能力缺失问题,都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如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视。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意识到并妥善处理诸如畏惧开始、自我怀疑、抵触大修等这些常见的情绪,应该是青年学者学习国际发表并获得学术能力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文章探讨论文发表过程中,尤其在论文写作、投稿准备、拒稿、大修和小修过程中所要经历的情绪挑战,希望以此扩展青年学者对写作和发表过程的认识,尽快踏上国际期刊论文成功发表之旅。
 
02
03
04
 
(一)投稿准备:从畏惧开始到写作进行时
 
写作和发表经验尚浅的研究者往往存在畏难情绪,怯于起笔。也有研究发现,即便是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也同样有怯于起笔的问题。教师A回忆:
 
刚毕业时,怯于起笔,对于用英文写作缺乏自信。最初的投稿皆选取博士论文的一章或者多个章节重新组合,尽量减少新的内容的写作。因为博士论文是经过三位导师和多位语言编辑润色,认为选取其中一章或者用不同章节的理论和案例组合在一起,就应该能够发表。
 
这种简单地从博士论文篇章摘抄、挪动和组合的方式组稿,遭到两次拒稿,让教师A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事实上,语言表达的地道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语言表达的简洁和逻辑性可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寻找英语为母语的人做文字润色,而研究问题的具体性,研究方法的恰当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是要通过拆解文献结构,模拟写作等逐渐习得的。
 
初次投稿时,只是文章初成,而不是写作完成时。根据后续投稿返回意见进行修改的过程,也是论文写作完善不可或缺的部分。每次投稿得到的反馈和修改意见都有助于提炼文章核心观点、明确文章的局限性,以符合当下研究领域发展趋势等。但是,发表经验不足的学者最初未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教师A和教师B回忆:
 
刚刚开始投稿时的心态,总是非常渴望文章投出去就能被接受并很快发表。而且经过精心的设计、漫长的数据采集、分析、写作以及无数次修改之后,感觉几乎用尽了全部精力,到选刊投稿时,就感觉已经完成了写作,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期刊发表了。
 
经历多次投稿被拒,在最终成功发表五篇文章之后,教师B才终于领悟进入投稿阶段并非写作过程的终点。第一次投稿的文本通常都要经历巨大的删减、增补,甚至要经历整容式修改才能够最终发表。
 
只有当文章最终被期刊接受时,该篇论文的写作过程才正式完结。西方学者认为论文在正式发表之前都处于一个逐步被完善的过程。而且,只有经历过多次修改提升之后发表,才会让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过程,对其研究的局限性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投稿时最好保持持续修改完善论文的心态,对青年学者而言,这个修改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科研能力的过程。
 
(二)拒稿:从自我否定到理性解读
 
当作者收到拒稿信时,很难做到理性地分析拒稿原因。作者认为写作被如此评估,自我价值和智力也被评判了。面对拒稿,教师A和教师B采取两种不同的情绪应对,结果也大为不同。教师A陷入自我怀疑,论文搁置或者降格为书的一章。
 
教师A投稿被拒的经历:博士毕业后,入职某“双一流”大学,先后投出两篇论文,一篇投给期刊《融合》(Convergence),另外一篇是传播学顶尖期刊《新媒体与社会》(New Media & Society)。这两个期刊是教师A读博士期间常看的,但当时并不了解他们的期刊定位。为满足学校考核要求匆忙投稿,而且以为投出去就能中,结果相继收到两封拒稿信。教师A回忆收到拒稿信时的感受:
 
分别历经六个月的漫长等待,接连被拒,内心是崩溃的,瞬间怀疑自己不适合学术这条道路。与此同时,学校学院各项量化考核和领导的期待齐集脑海,感觉人生是绝望的。甚至后悔读博,认定自己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这种低沉的心情要延续很久。
 
由此可见,第一次成功发表的经历对一个青年学者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教师A成功发表之后,回头再看这两篇论文被拒稿的理由:《融合》的评审是对单一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的质疑;《新媒体与社会》的评审给了非常详细和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修改意见很中肯,问题也很明确,可惜她把这个修改意见放置了两年。第一篇论文后来被收录在一本书中,成了书的一章,另外一篇则成为电脑里面的僵尸。
 
教师B则对拒稿信进行理性解读,她理性选择其他期刊再投稿,结果多篇论文由大修改转为小修改,最终得以发表。教师B比教师A幸运的是,她第一次被拒稿是博士在读期间,身边有导师这位战友,她没有把拒稿与自我否定相关联,论文很快再投并得以发表。教师B回忆:
 
第一次收到拒稿信的时候,正好碰上学院进行团建。虽伤心,但也没想到要诉说或者请教经验。导师注意到我当时的情绪,然后就与另外两个同事聊起文章被拒的事情。我一开始还觉得尴尬,被拒的事还让同事知道了。但让我意外的是:那位教授问我是不是第一篇文章。我说是的。然后看到他居然一脸感同身受的神情,我才意识到,即使如今已是知名教授,曾经也跟我一样,就得到一些安慰,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教师B不认同编辑的评审意见,但是,她的导师认为被拒稿就不要耽误时间,赶快整理好,投给下一个期刊。后来又有多次类似的经历,她于是总结出理性对待拒稿的几点看法:如果编辑未给出任何理由,也没有送审,则不用多想,赶快另投其他期刊。如果有送审和反馈意见,收到拒稿信的前两天,先不要着急处理,等情绪平复后再来客观分析被拒稿的理由。初次被拒时,可能会对自身研究能力产生怀疑,但是,要知道拒绝具有偶然性,而且即使不是偶然,也只说明投稿的这一篇文章达不到这个期刊要求。可以给自己一段时间来平复心情,但不能从此放弃。一定要有意识地寻求外援,比如,向同样有被拒稿经历的人寻求建议。
 
事实上,早期投稿被拒的沮丧、挫败感和自我否定等情绪可以通过合作重拾写作和投稿的勇气与信心。团队合作可以帮助早期的研究者消解足以使他们写作能力瘫痪的消极情绪。教师A两次被拒稿的经历而引发的自我怀疑几乎消耗掉她刚入职几年的科研热情,直到教师B毕业回国,她们发现彼此有太多类似的经历,尤其是在读博士期间都曾改换选题,并且与导师之间产生过不愉快的经历,因此决定一起合作,把这种经历写出来。论文起草之初,她们并不确定研究方法,在自我研究(self-study)和案例分析(case study)之间纠结,后来在投稿的过程中,经历三次被拒,逐渐明确自传民族志更适合。因为有合作者的陪伴,教师A鼓起勇气一投再投,经过四次拒稿,两次大修改之后,仍然有勇气再投,而且每次都用心研究评审建议,吸纳意见,逐渐完善论文的语言、结构和论证。
 
(三)大修改:从抵触修改到以修改为提升契机
 
作者抵触大修改,很多时候在于需要重构文章结构,更新文献梳理和引言,以及与之对应的结果讨论等内容。这种修改不仅是时间和脑力的消耗,而且意味着需要部分否定之前论证多次的文章内容或者架构,重构这些已经接受或者很熟悉的内容是个巨大挑战,有时相当于重写文章。如同搭积木,本来已成型了,自己也比较满意,此时有人指出另外一种搭法更好,于是不得不狠心推倒重来。作者突破这个心理阻碍,是处理大修改意见的重要环节。
 
虽然作者可能在理智上理解一个有缺陷的研究方法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有缺陷的人,但收到反馈,即便态度友好的反馈,还是难以接受。
 
再次被要求大修改,作者内心是抵触的,但是,这种抵触的情绪是短暂的。发表科研成果的需求可以让学者回归理性,接受大修的现实。教师A第一时间把大修意见转发给合作者教师B,她从大修看到的是希冀。她认为编辑喜欢,评审认为不错,才会费时间和精力给这么多的评审意见,尤其是编辑以划重点的方式给我们反馈意见,实属难得。同样,当教师B第一次收到数十页修改意见的时候,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着手进行修改。她只是第一时间把修改意见发送给合作导师,导师们居然都说这是个好消息,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修改,特别强调要十分谨慎对待每一条意见进行修改或者回应。
 
视大修改为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常态。很多论文发表都不是一次通过,都需要参考评审意见进行反复修改。一旦把大修改界定为常态或是意识到文章很可能被录用,教师A开始静下心反复阅读和拆解评审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条回复。她谈道:
 
首先分解问题,从语言问题或者添加参考文献等简单的问题入手,缓解一下杂乱的心情。然后再看比较严厉的批评,尤其是论证力度不够或者需要补充新的论据的地方。再者是要确定是否回应了评审提出的所有问题或者建议。如果回答了问题,要注意措辞,是否是专业学术对话的思路和语气;如果没有直接回应问题,也要解释为什么。
 
积极转变观念,视大修改为成长契机。匿名评审环节的设置本来就是对拟发表论文的一种把关与提升。审稿人看到文章的潜在的价值,指出作者的诸多盲点,帮助作者突破自己的或者学术共同体的极限。大修改意味着修改意见分量和数量都可以促使文章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发表机会虽小,但发表的期刊质量较高。相比之下,小修改则意味着较少改动,维持既定水平,发表机会虽高,但文章或许可以找到更好的发表期刊。
 
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通过分析式自传民族志和互动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两位青年教师的国际发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情绪,产生的语境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系统反思和分析,以期引发更多的学者对于情绪管理的深思和共鸣。研究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解锁隐性的知识和技能对成功发表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包括对阅读文献、写作过程以及审稿意见进行系统拆解,对稿件质量和创新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并确定投稿定位,以及批判性解读拒稿和修改意见。第二,情绪在投稿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起伏发展状态:从畏惧起笔,自我怀疑,到理性解读,重拾信心,再到焦灼等待,抵触大修改,最后积极转变视大修改为成长契机。
 
通过营造外部环境,可以提升教师的隐性知识和技能,进而更好地支撑教师进行次评价,协助青年学者应对刺激事件。即通过重新评价刺激事件(比如拒稿、大修改等),调控自己的情绪反应行为。为此,借鉴雷森真(Rainer Reisenzein)的评价论情绪理论,设计图1以阐释该情绪的调控机制。如图1所示,当教师A收到拒稿结果时(刺激事件),初评价结果为拒稿是论文质量和学术能力薄弱的信号,产生自我能力的否定,而获得外部支撑(隐性知识和技能)后的次评价结果为拒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这种初评价和次评价差异可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导致初评价的确认,另外一种则是推翻初评价,从而监控和更新对自我学术能力的判断和认知,实现情绪有效管理。
 
<section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white-space:="" normal;letter-spacing:="" 0.544px;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1.75em;margin-left:="" 8px;margin-right:="" 8px;"=""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color: rgb(85, 85, 85); margin: 0px; outline: 0px; border: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quot;Helvetica Neue&quot;, Helvetica,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微软雅黑, Arial, sans-serif;">
 
国际发表过程中涉及的隐性知识和技能,有效的情绪管理意识和能力,对促进青年学者成功发表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极少有学者以规范的学术表达和研究方法描述和分析这些情绪焦虑与应对策略并公开发表。虽然样本局限于两位海归青年教师的国际发表经历,她们遭遇的困境未必与本土青年教师相同。没有海归背景的青年学者可能会在语言和研究范式的差异上遭遇特定瓶颈,有待后续研究跟进。总体而言,中国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普遍都面临巨大的“不发表,就出局”的科研考核压力,这是情绪起伏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A因拒稿而产生的自我怀疑跟她所处的“非升即走”的考核阶段极为相关。海归青年教师因不熟悉中文的发表规则和研究范式,还可能面临国内和国际发表的双重压力。而本土青年教师也面临如何深入参与国际学术对话,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困境。因此,提升国际发表隐性知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是提升中国教师整体国际发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国际发表能力的提升,可促进中国高校教师深入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向国际学界讲好中国故事,进而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为此,文章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系统拆解文献,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对学术发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本材料进行系统拆解,将任务整体拆分为操作性强的具体子任务是在发表各阶段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投稿准备阶段,既需要拆解文献进行阅读,也需要分解写作过程,由描述性、事实性内容入手,过渡到讨论批判性内容撰写。在拒稿和大修改阶段,通常需要对拒稿和评审意见进行仔细拆解,根据拆解后的意见,对文稿进行一一对应的修改,并在回应信中逐一回复,确保每一个疑问都有回应。
 
第二,提高期刊定位分析能力。提高投稿命中率离不开对选题和创新价值的准确定位。首先,在论文撰写准备阶段,准确把握话题领域国际发展动向。尤其论文引言写作需响应该话题领域新近研究趋势,这有助于快速进入有效投稿周期,减少不必要的投稿碰壁。对于国际发表经验尚浅的高校教师,此时则需要重点查询该话题领域近期发表的系统文献回顾(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和元分析类文献(meta-analysis),或咨询相关领域发表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其次,准确的稿件定位也体现在选择期刊。比如,可考虑从期刊质量、研究方法和选题偏重、选题创新性、编辑和期刊代表学者研究领域等多方面着手,以充分考察所写稿件与目标期刊定位的契合度。  
 
第三,批判解读和理性应对投稿结果。投稿后概率最大的结果是拒稿,不因拒稿而怀疑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被拒稿的挫败感或者因拒稿而引发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不仅关系到发表这件事的成败,似乎也是所有事情成败的关键。被拒稿之后,给自己短暂的调整期后就要回归理性,修改稿件另投他刊。青年学者要避免太容易有挫折感的问题,进而理性分析论文退稿的多种原因。有机会寻求与发表经历较丰富的人合作,尽快获得成功发表的经验,熟悉整个发表过程所需的隐性知识、技能和情绪能力。
 
消解抵触情绪,视大修为成长的契机。首先认定大修改是收到拒稿之外的另一个常态。而大修改却是更加积极的,值得庆祝的,极有可能修改后得以发表。尽管大修之后,大多会有一个小修。大修改的反馈意见通常多且复杂,但是,在逐条回应建设性比较强的修改意见的时候,往往感叹评审对问题是否明确,论证是否逻辑严谨,也特别感谢评审对研究结果贡献表达的促进和催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青年学者习得学术思路,提高学术发表能力的一个有效路径。
 
第四,寻找“共情”学术共同体。自传民族志和互动式访谈两种研究方法的结合,旨在通过系统描述和分析研究者的发表经历,而引发具有类似境遇的青年学者的共鸣。向学术共同体寻找共情,引导青年教师从一个更大的社会语境来看发表过程中的各种消极情绪(比如,学术发表的规则和考核体制),对能否发出来文章进行多角度的原因分析,而不是只看到没有成果这样一个令人焦灼的状态。这样,青年学者就不会独自与可能侵蚀他们信心和瘫痪他们写作能力的情绪相抗争,而是尽快消解掉这些情绪。另外,即便拥有成功发表的经验,坚持不懈地投稿、积极应对大修改所带来的发表契机,仍然是持续获得成功发表的游戏密码。高校学术论文网提供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博士论文写作发表、硕士论文写作发表、SCI论文写作发表、职称论文写作发表、英文论文润色的服务网站,多年来,凭借优秀的服务和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的烦恼
【本文地址:https://www.xueshulunwenwang.com//xinwenzixun/2099.html

上一篇:SCI有中文论文吗?

下一篇:学术写作训练如何公式化写好论文Introduction(引言)

相关标签: